中医药学文献(精选10篇)
中医药学文献 篇1
2011年, 南阳医专图书馆申请了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即《伤寒类医籍研现状研究》及河南省社科联项目《伤寒类医籍人物考录》。[1]初衷是想通过这个课题来为馆内的特色资源库“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建设做一些前期工作。本文就此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认识。
一、关于两个课题, 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关于医家人物的生平资料的考察与汇编。这一方面主要集中于地方志、史志以及人物传记等方面的研究资料的搜集, 对于某些难于考证的医家, 也酌情收录了相关的序文, 以期加深对医家的了解与认识, 总之这一方面的工作主要着重于考察医家的生卒、爵里和事迹, 即侧重于文史文献的搜集。二是增加了现当代出版情况的调查研究。本课题所著录的近200项, 省去了人物无考、版本无新考的项目, 占到本课题项目的四分之一左右, 还有部分医籍囿于条件, 只能暂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中, 不仅著录古籍的收藏和流通情况, 也特别注意收集了相关的点校等方面的情况, 以期对于古籍整理提供帮助。三是注意收集了相关书籍在台湾和日本的流传情况, 特别是台湾方面的流传情况, 由于条件所限, 本项目有关台湾方面的多限于台湾中研院图书馆的收藏情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发现有如下两方面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首先是有关医家生平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总结性的研究还没有。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2]为例, 其中有关作者的著录就有不少张冠李戴类的错误。如00644条:《医学真传》 (书名号为笔者所加, 下同) , 作者注为“ (清) 宫藻 (建章) 编”, 实际上是错误的, 正确的应该是“[清]高世栻”;再如同页的00643条:《仲景方汇录》作者著为“[清]陆氏集”, 这明显也是不准确的, 因为从本书所著内容即可看出此书实际作者应为清代名医“陆懋修”;再如64页的00700条:《伤寒论三注》十八卷作者应为“喻昌 (嘉言) 编”, 而不是“周扬俊 (禹载) 编”, 周氏的《伤寒论三注》应为十六卷, 这里显然是混淆了。再如同页的00702项:《伤寒总注》四卷, (清) 詹法祖 (存古) , 这一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看出来的, 因为这个人不是很出名, 所以只有与其他本子对校的时候才知道作者应为“[清]詹德祖”。还有就是有关作者的著录缺乏规范性,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大致的体例是作者名, 后边是字或者是号, 但有时候只有号, 这种情况很多。举一个例子, 如00788项:《济世元真伤寒全部解义先圣遗范》六卷, 作者著录为“[清]凭虚子 (中台) 撰, 宝斋氏编”, 在《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中“凭虚子”也无考, 实际上有文献记载的, 凭虚子原名叫荆中允 (1849—1927) , 清末儒医, 名致信, 号凭虚子, 平度人。自幼业儒, 青年时教书兼学歧黄术, 潜心研究医药学典籍, 结合临床作通俗注释。[3,4]在《青岛市志·人物志》、《平度文史资料》中都有作者生平的较为详细的记录。[5,6]类似这样的问题, 在人物辞典类的工具书中, 或者语焉不详, 或者漏缺, 或者各持一说, 没有定谳。特别是人物的生卒年各执一辞的现象就更多。出于这种考虑, 课题组在有关医家历史文献的搜集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由于能力有限, 难免挂一漏万, 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把这一项工作做得更细致, 为中医人物的研究提供更为详尽的历史文献, 以期最大限度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 一部有关医籍人物的文献性质的史料汇编或者史料索引汇编对于研究医学人物是非常必要的。据课题组所掌握的情况来看, 现有的专著基本上以辞典性的工具书呈现的较多, 当然这些工具书为医学人物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但有关人物的相关材料不够丰富, 不够深入。所以提供一部通编性质的医学人物传记资料索引是很有必要的, 这将为医史文献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准确丰富的资料。
二、其次是古籍整理方面的问题, 通过课题的研究, 我们感觉当前的古籍整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一是有关医学古籍的整理对于名家的特别多, 这当然是好事, 但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重复劳动过多。比如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 所有的点校都是以十万卷楼为底本, 但对于更早的元刻本和万历本却没有做过点校工作, 这是很遗憾的。[7]这种现象在当下的古医籍整理中比较突出, 希望引起古医籍整理者的注意。二是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古医籍需要我们去整理和点校, 在本课题的调研中, 我们粗略估计, 未点校整理的古籍有一半左右。像中华再造善本中的宋元善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点校成果出现的也为数不少。在以前我们接触的可能性较少, 但现在我们大部分的古籍研究者可以接触到这类本子, 但整理的成果却很少, 主要还是围绕以前校过的本子去做整理, 应该说价值不大。三是汇校汇注类的研究成果很少, 在文史研究上, 这类汇校汇注的研究成果很多, 如有关《史记》、《汉书》、《三国志》等一系列的汇校汇注类研究都有经典的作品, 但在中医古籍研究方面, 这样的成果很少, 甚至一些所谓的校注本, 只是以民国的丛书集成排印本做底本, 进行校注, 而参校本也只有一两种, 校注成果自然很少。四是在辛亥革命前后到新中国初期这一段时期内, 大部分的医家的医籍现在深躺在各藏馆, 而无人识其面目。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对于近现代的医家及其成就我们也应该有相关的指导性研究, 以便指导古医籍整理者做好近现代医籍的整理与研究, 这也是正确对待中医文化遗产应做的工作。
最后要说明一点的就是部分影印丛书的出版实际上对于古籍整理的作用很少, 因为这些本子在一些大型的丛书中已经影印出版了, 再次以各种名目影印实无必要, 倒不如组织专家实实在在地下些功夫, 做好相关医籍的整理工作更有意义。
摘要:论文主要分析了课题研究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关于中医文献研究中所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一是关于医家的文献研究, 关于医家文献的研究, 林林总总比较多, 但文献汇编性质的专著还没有。二是有关古籍事整理方面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涉及四方面, 一是古籍整理中的重复劳动较多, 二是相当多的善本、孤本还需要整理, 三是汇注成果不多, 四是近代以的相当多的名家经典还急需要整理。
关键词:中医,古籍,文献,人物
参考文献
[1]两个课题编号分别是2011-GH-126、SKL—2011—2451。
[2]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3]关于该条, 实际上对照不同版本的《医学真传》, 即可看出原书作者著录错误。
[4]王瑞祥.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9:177.
[5]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人物志[M].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2:269-270.
[6]政协平度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平度文史资料·名医荆中允[M].第九辑, 1993:107-110.
[7]该书的点校大多以十万卷楼为底本, 据统计有如下几个点校本:1956年商务印书馆《许叔微伤寒论注三种》本;1985年中华书局排印本;199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许叔微伤寒论注三种》, 200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许叔微医学全书》点校本。
中医药学文献 篇2
《药学文献检索(本科)》
课 程 学习指 导 书
作者:刘伟 07年 6 月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文献和药学文献的定义;文献的类型;文献检索的定义和原理;检索语言;检索的方法;检索途径。
熟悉:文献检索工具;检索步骤。了解:文献的特点;重要性。
(二)本章重点、要点
文献的类型;检索语言;检索的方法;检索途径。
(三)本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文献;药学文献;ISBN;核心期刊;ISSN;标准;药学文献检索;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索引。2.简答题:
(1)依据检索对象的不同,简述文献检索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简述文献检索的原理?
(3)简述检索语言在信息检索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4)简述检索工具的特点?
(5)简述题录和文摘型检索工具的联系及区别?(6)简述索取原始文献的方法? 3.论述题:
(1)请论述文献按加工层次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和联系。(2)论述常用的检索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3)论述从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文献检索的途径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二章
中文医药学检索工具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的编排结构、检索途径与方法;
熟悉:《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的概况;《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的使用技巧;《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的概况、编排结构和检索途径及方法;《中国医学文摘》的概况、编排结构和检索途径。了解:《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的分类目次。
(二)本章重点、要点
《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的检索途径与方法;
(三)本章练习题 1.简答题:
(1)简述《中国药学文摘》的编排结构?
(2)简述《中国药学文摘》期和年主题索引的区别?
(3)简述《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类途径的检索方法? 2.论述题:
(1)请说明查找“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时,应首选什么的手工检索工具,怎样来进行查找?
(2)请说明查找“西洋参黄酮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时,应选择什么的检索工具,怎样来进行查找?
(3)请解释下面著录格式每一部分的含义 ①R284.1 ②031 ③200309444 ④用细胞膜色谱法筛选研究红毛七中的有效成分/⑤高琨(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贺浪冲,杨广德//⑥中国药学杂志-⑦2003,⑧38(1)-14—16 ⑨采用兔血管细胞膜色谱(CMC)模型筛选„(略)(4)请解释下面著录格式每一部分的含义
①996550 ②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③李忌(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陈俊杰,巨勇„//④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⑤1999,11(1).-14-17
第三章
外文医药学检索工具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美国化学文摘的编排结构,CA的著录格式,CA的索引的种类及期索引、卷索引、累积索引和索引指南的检索方法,CA的查阅原则;美国《生物学文摘》著录格式、索引的种类及著者索引、生物分类索引、属类索引、生物体索引和主题索引的检索方法。
熟悉:美国化学文摘的概况、特点;CA的内容分类、编排格式沿革和CA文摘中的缩写;CA的卷辅助索引及资料来源索引;美国《生物学文摘》的概况、特点;美国《医学索引》著录格式、医学主题词表及检索途径;荷兰《医学文摘》的编排结构、著录格式及检索途径。了解:BA的编排结构,《生物学文摘/报告、综述、会议》;美国《医学索引》的概况特点和编排结构;了解MEDLINE光盘数据库的使用;了解荷兰《医学文摘》的概况;了解EMBASE光盘数据库;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概述、编排结构、特点和作用,索引、著录格式和使用技巧。
(二)本章重点、要点
美国化学文摘的编排结构,CA的著录格式,CA的索引的种类及期索引、卷索引、累积索引和索引指南的检索方法,CA的查阅原则;美国《生物学文摘》著录格式、著者索引、生物体索引和主题索引的检索方法。
(三)本章练习题
1.简答题:
(1)简述CA期著者索引和卷著者索引的区别?(2)简述CA的化学物质索引包括哪些内容?(3)简述CA的分子式索引适用于什么情况?(4)简述利用化学物质索引的检索步骤?(5)简述CA累积索引包括哪些索引?
(6)简述BA的1998年以后的索引有哪些?(7)简述BA的1998年以后的索引有哪些?(8)简述BA主题索引1998年前后的变化?(9)简述什么是IM的主题词表? 2.论述题
(1)请论述CA的指导性索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2)请论述CA的查阅原则?
(3)什么是CA关键词索引,其具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在卷索引中被化学物质索引和普通主题索引所取代?
(4)请解释下面著录格式每一部分的含义
①129: ②248995z ③Calul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Contribution to Peak Asymmerty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the Equilibrium-Dispersive Model.④ Stanley,Brett J.;Savage,Theresa L.;Geraghty,Jennifer J.(⑤Department of Chemistry,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an Bernaridino,CA,92407-2397,USA).⑥Anal.Chem.⑦1998,70(8), ⑧1610-1617(⑨Eng),⑩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第四章
专利文献的检索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专利的含义、专利权和专利的种类;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国际专利分类其分类原则与分类体系。
熟悉:专利文献的含义、类型;专利文献的检索工具;IPC检索方法;中国专利文献内容及检索途径。
了解:专利法和专利制度;药学领域哪些发明创造可以授予专利权;专利文献检索的意义;专利文献检索的流程和检索使用专利文献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与药学相关的IPC号;德温特专利文献检索工具;美国专利文献的概述、专利分类号、类型及及检索。
(二)本章重点、要点
专利的含义;专利的种类;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国际专利分类其分类原则与分类体系。
(三)本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专利文献;专利族。2.简答题
(1)简述专利的含义?
(2)简述我国的《专利法》规定得不能获得专利权的情形?(3)简述我国专利的分类?(4)简述专利文献的作用?(5)简述专利文献的特点?
(6)简述中国专利文献的检索途径? 3.论述题
(1)请论述专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国授予专利的条件?(2)请论述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及作用?(3)请论述IPC的分类原则与分类体系?(4)请论述我国专利申请的审批制度?
第五章
常用药学工具书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概况、著录格式和检索途径。熟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编排结构体系。了解:《默克索引》;《美国药典及处方集》;《英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和《新编中药志》。
(二)本章重点、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概况、著录格式和检索途径
(三)本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药典;工具书;《默克索引》 2.简答题:
(1)简述《默克索引》中每一条目所包含的内容?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每一条目所包含的内容?(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中每一条目所包含的内容?(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检索途径? 3.论述题: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哪一版,几年一版;分几本,分别包含什么内容,列举出药典的配套丛书(3本以上)?
第六章
互联网上药学资源的检索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常用的综合搜索引擎;医药专业搜索引擎及医药专业导航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中外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信息网; PubMed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直属机构网站。
熟悉:IP地址、域名与域名解析系统及网页地址;搜索引擎的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搜索引擎常用的检索技术;科学数据库;《国研网》系列数据库;中国资讯行;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OVID系统;SDOS数据库;Springer电子期刊数据库;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数据库和欧洲专利数据库;其它常用药学网站。
了解:国内外互联网发展概况;万维网;TCP/IP协议和FTP服务;常用的元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指南;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和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
(二)本章重点、要点
Google中文;百度;雅虎中文;医药专业搜索引擎及医药专业导航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中外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信息网;PubMed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直属机构网站
(三)本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布尔检索;数据库;数字图书馆。2.简答:
(1)简述布尔逻辑检索中AND的含义?(2)简述布尔逻辑检索中OR的含义?(3)简述数据库的特点?
(4)简述如何免费利用各种中文数据库来查找所需要的文献?(5)以中国知网为例谈二次检索的作用?(6)简述如何使用超星阅览器进行文字识别?
(7)简述我们为什么要经常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8)简述什么是IP地址?(9)简述URL的构成?
(10)简述布尔逻辑检索中NOT的含义?(11)简述在百度中书名号的作用?
(12)举例简述在中国知网如何进行初级检索(13)简述什么是PubMed?
(14)简述如何从超星数字图书网主页中的“数字图书分类”中阅读您需要的图书? 3.论述题
(1)论述google检索结果所包含的内容?(2)论述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及有缺点?(3)论述使用Yahoo分类目录查询的方法?
(4)请论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包含哪些内容?
第七章
药学论文的写作
(一)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 药学论文的格式;药学论文的写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熟悉:论文的结构和论文的特点。
了解:论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型论文的写作。
(二)本章重点、要点 药学论文的格式
(三)本章练习题 1.简答题:
(1)简述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2)简述常用的论证方法? 2.论述题:
论述一般学术论文的包括哪些内容及写作步骤?
样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BA1998年以后,其的索引为、和。
2.IPC为 的简称,采用的是按 和 相结合的分类原则。3.CA为 的简称,其现行期索引包括、和著者索引。4.USP为 的简称。
5.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址为。6.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是新颖性、和。
7.药典配套从书中专门论述药品的用法用量、作用用途的为。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1. 药学文献:2.专利:3.搜索引擎: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网上常用的数据库及数字图书馆的名称。2.简述布尔逻辑检索中NOT的含义?
3.列出五种最常用的手工中文医药检索工具?
4.简述论文正文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请论述何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请论述何为主题途径,主题途径具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3.请论述何为药典,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哪一版,几年一版;分几本,分别包含什么内容
4.请说明查找“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时,应首选什么的手工检索工具,怎样来进行查找?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药学文献:记录有药学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涉及药物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ISBN:一种国际通行的出版物代码,代表某种特定图书的某一版本。
核心期刊:指刊载某学科论文量大,被引用率和利用率较高,学术水平较高和实用性较强的部分学术期刊。
ISSN:国际期刊资料系统中心所赋予申请登记的每一种刊物一个具有识别作用且通行国际间的统一编号。
标准:由一定的权威组织(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国家、专业组织等)对技术、科学各领域里的共同技术语言和技术事项等统一规定的标准。
药学文献检索:是根据一定的检索目的,运用检索工具,从大量的药学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录所需特定文献的过程。
检索语言:文献检索工作中用来描述文献主题特征或文献外部特征以及检索提问的一种专门语言。
分类检索语言: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合信息内容特征,将各种概念按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的一种直接体现知识分类概念的检索语言。
索引:将某种文献集合中相关文献、概念或其它事物等具有检索意义的文献特征标识按某种可查顺序组织编排成的一种检索工具,能够使用户方便准确地找出信息集合中的特定信息。
依据检索对象的不同,简述文献检索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①以查找文献线索为对象的文献检索;②以查找特定事实为对象的事实检索;③以查找特定的数值型数据为对象的数据检索,它包括物质的各种参数、各种统计数字、图表、化学结构式、药物的理化常数等。
简述文献检索的原理? 答:就是在统一存贮过程和检索过程所用检索语言和名称规范的基础上,检索者将检索提问的标识与存贮在检索工具的文献特征标识进行比较。二者若能一致,则可以将检索工具中符合检索提问要求的文献提取出来,二者的匹配程度就是文献的相关程度。
简述检索语言在信息检索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答:其是情报检索系统存贮与检索所使用的共同语言,是沟通信息存储与信息检索两个过程的桥梁。在信息存储过程中,用它来描述信息的内容和外部特征,从而形成检索标识;在检索过程中,用它来描述检索提问,从而形成提问标识;当提问标识与检索标识完全匹配或部分匹配时,结果即为命中文献。
简述检索工具的特点?
答:明确的收录范围;有详细完整明了的文献特征标识,包括著录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每条文献条目都标明有可供检索用的标识;全部文献条目科学地、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索引部分,具有多种检索手段或检索途径。只有这样用户才能利用检索工具才能迅速、准确而全面的查找所需的文献。
简述题录和文摘型检索工具的联系及区别?
答:题录型检索工具是以单篇文献为基本著录单位来描述文献外表特征(如文献题名、著者姓名、文献出处等),无内容摘要,快速报道文献信息的一类检索工具。而文摘型检索工具是在题录检索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映文献的主题范围、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特征的摘要。
简述索取原始文献的方法?
答:索取原始文献,可利用馆藏书刊目录、多个信息机构的联合目录,还可以利用全文数据库下载,并注意向作者索取。
请论述文献按加工层次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和联系?
答:一次文献,它是指未经过加工的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它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先进性,并且叙述相近、具体,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对读者来说是最终需要达到的检索目标。期刊论文中的大部分、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都属一次文献。其缺点是数量庞大,内容上不够系统,比较分散。
二次文献,为了帮助科技人员从众多的原始文献中更快地找到需要的信息资料,就出版了二次文献。它是人们用一定方法将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文献收集起来,按照一定的方法,经过筛选、压缩、加工整理、编排而成的系统的便于查找利用的文献。其是对一次文献的知识信息经过浓缩提炼和重新组织,不改变一次文献的内容。具有简明性和系统性和检索性,能提供文献的线索,是查找和利用一次文献的工具,如目录、索引、文摘等,统称为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原始文献作出系统整理和概括论述,综合分析而编写成文献。如综述、述评、年鉴、百科全书、数据手册等。其特点是一般围绕着某个主题对一次文献进行浓缩提炼,重新组织,内容有很大变化,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
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加工的过程。对广大科技人员来说一次文献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二次文献主要是查出所需文献线索的工具;而三次文献是情报调研的结果。
论述常用的检索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追溯法其又叫篇后文献检索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有的文献后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再从这些原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逐一检索,从而使检索延续下去,获得一批相关文献的方法。优点是:其简便易行,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齐全的情况下,借助此法可较快地获得一批相关文献。缺点是:原文作者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有一定局限性,也不可能全部列出相关文献,有的参考文献相关性不大。这种方法的漏检和误检的可能性较高,而且往前追溯的年代越远,文献越陈旧,越缺乏新的情报信息。
常用法又叫检索工具检索法或直接法,是直接利用各种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法。常用法根据时间范围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顺查法的优点是:检索到的文献比较全面、系统、可靠,一般不会漏检或误检,检准率较高。顺查法的缺点是:耗时费力.工作量大,效率较低。倒查法的检索效率要比顺查法高,但有可能造成漏检。抽查法优点是:检索效率高,能花费较少的时间查得较多有效文献。缺点是:要求检索者必须事先对课题研究的历史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选准须检时期,否则就有漏检的可能。
分段法又称循环法或交替法,是常用法与追溯法的综合。即先用检索工具查到一批切题文献后,再利用这些文献末所附的参考文献继续追溯查找,这样分期分段地交替进行,循环下去,直到获得满意的相关文献为止。分段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可以得到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论述从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文献检索的途径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 分类途径是根据文献资料所属学科(专业)类别来进行查找文献的途径。分类途径的优点是分类体系能反映学科之间的派生、从属和平行关系,收录在同一类号下的文献,在内容上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能满足学科的族性检索要求。除此之外,还容易放宽或缩小检索范围。扩大检索范围,可取上位类或同时取几个平行类;缩小检索范围,可取专指的下位类。其缺点是由于分类法需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时修改和补充类目,难以反映新兴学科的内容。另外,不易查全多学科综合性的文献。在分类检索途径中,一篇文献只能归入一个学科类目下,在查检某学科文献时,就会漏检与此有关的综合性文献。
主题词是一种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即一种规范化的语言。其主要是对一个概念的同义词、近义词及拼法变异词等适当归并,以保证词语与概念的唯一对应。同时对主题词可以分别用副主题词和说明语加以多级限制和组配,从而使文献的标识更加具体,内容提示更加充分。主题途径的优点是以主题词为检索标识,概念明确,专指性强,能够满足特性检索要求。凡是分散在各个类目中的与所查主题相关的文献,都能检索出来。对于发展中的新学科文献,只要标出新主题词,不论文献归到哪个类目,都能检索出来。因此,能够满足新学科文献的检索要求。主题途径的缺点是不适应范围大、内容广、多主题的文献检索,相对来说查全率较低。另一方面,各个学科均有各自的主题词表,标引规则也不统一。因此,在检索时,要弄清检索工具所用的主题词表及有关文献的标引规则。使用主题途径检索,首先根据课题内容利用检索工具的主题指南或主题词表选主题词。
关键词是一种未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即一种将出现在文献标题、文摘、正文中,对表征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那些具有关键性的自然语言抽取出来作为关键词语言。关键词语言是一种自然语言,因为其无需对名词术语进行加工处理,因而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编制索引方便、快速,很适合用计算机自动编排与检索。同时关键词语言用户容易掌握,比较简单方便。但因关键词之间没有语法关系,而且由于没有规范,可能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同义词、近义词来标示文献主体,因此容易造成漏检和误检。
第二章
中文医药学检索工具
简述《中国药学文摘》的编排结构?
答:每期包括编辑说明(介绍编排原则、结构和著录格式)、分类目次(由药学分类号、类目名称和页码组成)、文摘正文、主题词索引(按字顺排列,后面跟文摘号)和外文药名索引(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后面跟文摘号)。
简述《中国药学文摘》期和年主题索引的区别?
答:每期的的主题词后面直接注有文摘号;而主题索引采用主、副标题形式,每个主标题下最多标引3个副标题。每条索引由主标题、副标题和文摘号组成,每一主题词就是一个检索入口。
简述《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类途径的检索方法? 答:先从“本期资料分类类名索引”中按汉语拼音音序找出该课题的类目名称和类目号;根据类目号从“分类目次”中找到该类目的页码;根据所指引的页码从正文中找到所需题录;根据题录出处索取所需的原始文献。
请说明查找“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时,应首选什么的手工检索工具,怎样来进行查找?
答:应首选《中国药学文摘》。查找时从索引中用阿司匹林作为主标题词,用不良反应作为副标题词,查找得到文摘号。根据文摘号到相应的期中查看文摘,并根据文摘中所收录的该篇文献发表在什么期刊,哪一年,哪一卷,哪一期,多少页,去查找得到原始文献。对于当年的《中国药学文摘》没有年索引时,到已出的期索引中,用阿司匹林作为主标题词,查找得到文摘号后,根据文摘号到正文查看文摘,看文献是不是和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相关,如是同索引方法得到原始文献。
请说明查找“西洋参黄酮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时,应选择什么的检索工具,怎样来进行查找?
答:应首选《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查找时从年、期药学主题索引中分别用西洋参、黄酮、降压药作为主题词;医学主题索引中用血液动力学作为主题词;以其余词作为说明语来进行查找。如以西洋参为主题词,则以黄酮、降压药、血液动力学等为说明语,对主题词进行限定,从而能找到所需要的题录号。根据题录号到相应的期中查看题录,并根据题录中所收录的该篇文献发表在什么期刊,哪一年,哪一卷,哪一期,多少页,去查找得到原始文献。
请解释下面著录格式每一部分的含义 ①R284.1 ②031 ③200309444 ④用细胞膜色谱法筛选研究红毛七中的有效成分/⑤高琨(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贺浪冲,杨广德//⑥中国药学杂志-⑦2003,⑧38(1)-14—16 ⑨采用兔血管细胞膜色谱(CMC)模型筛选„(略)
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②药学分类号;③文摘号;④文献题目;⑤作者和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只著录前三名);⑥期刊名称;⑦年、卷、期;⑧起止页;⑨文摘。请解释下面著录格式每一部分的含义
①996550 ②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③李忌(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陈俊杰,巨勇„//④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⑤1999,11(1).-14-17 ①题录顺序号;②中文题名;③著者(只著前三名,第一著者所在机构名称);④期刊名称⑤年,卷(期).-起止页码。
第三章
外文医药学检索工具
简述CA期著者索引和卷著者索引的区别?
期索引不管是为首作者或协作者,其后一律有文摘号;其仅著录姓名和文摘号。而卷索引在第一著者名下著录出合著者的姓名、文献篇名和文摘号,对于合著者,则只在其名下用“see”引见第一著者
简述CA的化学物质索引包括哪些内容?
答:化学物质索引中的化学物质都有化学物质登记号。这些物质都符合3个条件a.组成原子数已知;b.价键清楚;c.立体化学结构明确。
简述CA的分子式索引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可以通过分子式直接查找文摘,特别是对于分子结构复杂、分子量大、异构体少的化合物,更有优越姓;可以通过分子式查找名称未定的化合物;76卷以后,CA大量废除商品名、俗名,采用系统命名,对于不熟悉CA命名的读者,查找化学名称很长的化合物,用分子式索引比较简单。
简述利用化学物质索引的检索步骤?
答:化学物质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索引指南 →标准命名 →化学物质索引→标题→副标题→说明语→文摘号→文摘
简述CA累积索引包括哪些索引?
答:化学物质索引;普通主题索引;分子式索引;专利索引;著者索引。简述BA的1998年以后的索引有哪些?
答:著者索引、生物分类索引、属类索引、主题索引 简述BA的1998年以后的索引有哪些? 答:著者索引、生物体索引、主题索引。简述BA主题索引1998年前后的变化?
答:BA主题索引1998年前为上下文关键词索引或轮排主题索引,利用文献篇名中抽取的以及BIOSIS增补的关键词查找文献,索引由上下文、关键词和文摘号组成主题索引按检索标目词的字顺排列。BA主题索引1998年后主题索引按相同检索标目词下,根据主要概念标题,按主要概念等级表的顺序排列。
简述什么是IM的主题词表?
答:IM的主题索引部分采用的是叙词语言,即它的主题词是一种规范词。一个概念只能用一个主题词表示。存在许多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概念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主题词。同时也不允许一词多义。MeSH表是对文献作者和读者所使用的自然医学词汇进行规范处理的一本词典,以保证标引者和检索者在用词上的一致。
请论述CA的指导性索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答:指导性索引不提供文摘号,它们是帮助使用卷索引和获取原始文献的指导性工具(1)索引指南:主要作用是规范化学物质索引和主题索引,其作用相当于主题词表,从而对查阅《CA》索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统一的说明和指导。1990年及以后出版的索引指南均有四个附录
Ⅰ普通主题词索引 Ⅱ 化学文摘各索引的编排与使用 Ⅲ 普通主题词的选择 Ⅳ 化学物质索引名称
资料来源索引:是用来帮助获取文献的工具。资料来源索引是一种累积本,1970年其每五年出版一次,报道自1907年至出版前一年CA 收录出版物的情况。资料来源索引供查刊名全称、刊名代号、语种、刊期、出版单位、刊物历史变更、世界各大图书馆收藏情况。
请论述CA的查阅原则? 答:(1)查阅最新的CA用期索引;卷索引出版后,用卷索引。累积索引出版后,用累积索引。从上述索引中得到文摘号,到指定卷的期刊中查得文摘及文献出处。
(2)根据已知条件来选择检索途径。如已知著者姓名,查著者索引;已知专利号,查专利索引;已知分子式,查分子式索引;最常用的检索途径是主题途径,即用关键词索引、化学物质索引、普通主题索引来进行检索。
(3)关键词索引中的关键词不受词表控制,属非规范化检索语言,检索时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其他表达形式。化学物质索引和普通主题索引中索引标题为规范化检索词,使用前,要多利用索引指南来帮助选词。
(4)无论查期索引、卷索引或累积索引,都要采取由近而远的倒查法。
(5)查得文献出处后,欲知刊名全称及刊物有关情况,查最新版的“资料来源索引”
(6)对于新的课题或查阅中的特殊问题,要用索引指南来解决。
什么是CA关键词索引,其具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在卷索引中被化学物质索引和普通主题索引所取代?
答:CA关键词索引是从文献的篇名、原文或文摘中选取的最有代表性的而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词作为关键词,并按字顺排列。其每条索引款目由标目关键词、说明语、文摘号三项内容组成。
关键词索引出版迅速,结构简单,查找容易,是查找最新发表文献的主要检索途径。但由于关键词索引中的检索词未经规范化处理,因此索引编制比较粗糙,要查全同一主题概念的文献,应考虑用同义词补查
只适合在卷索引出版前使用。当卷索引出版以后,关键词索引即被化学物质索引和普通主题索引所取代。
请解释下面著录格式每一部分的含义
①129: ②248995z ③Calul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Contribution to Peak Asymmerty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the Equilibrium-Dispersive Model.④ Stanley,Brett J.;Savage,Theresa L.;Geraghty,Jennifer J.(⑤Department of Chemistry,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an Bernaridino,CA,92407-2397,USA).⑥Anal.Chem.⑦1998,70(8), ⑧1610-1617(⑨Eng),⑩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① 卷号;②文摘号;③论文标题,一律采用英文;④作者姓名;⑤作者工作单位或论文寄发单位;⑥登载论文的期刊名称;⑦出版年份、原刊物的卷号和期号⑧原论文在刊载期刊中的起止页数;⑨原论文的文种;⑩期刊出版最初单位。
第四章
专利文献的检索
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专利族,就是指同一发明创造在多国申请专利而产生的一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专利。
简述专利的含义?
答:专利一词通常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专利权,指国家以法律形式授予发明人或其权利继承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支配的权利;二是指专利发明,即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三是指专利文献,查阅专利,即是查阅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专利说明书或其他专利文献。
简述我国的《专利法》规定得不能获得专利权的情形?
答①科学发现。②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④动物和植物品种;⑤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简述我国专利的分类? 答:(1)发明专利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2)实用新型专利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3)外观设计专利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简述专利文献的作用?
答:技术情报检索:专利说明书中的发明细节部分。法律上检索:专利说明书中的权利要求部分。经济情报检索:专利权的期限问题。
简述专利文献的特点?
答:融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为一体;著录格式标准化,查阅方便;出版迅速,时间性强;数量大,内容广博;重复性大。
简述中国专利文献的检索途径? 答:检索中国专利文献主要使用《中国专利公报》和《中国专利索引》。途径有分类、申请人(专利权人)、申请号(专利号)、公开号/申请号对照表、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对照表等途径。
请论述专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国授予专利的条件?
答:特点:排他性;地域性;时间性。授予条件: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请论述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及作用
答:其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公开技术信息;另一方面是限定专利权的范围。中国的专利说明书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专利文献编排方式,即每一件说明书单行本依次由说明书扉页、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所组成。扉页上包括发明名称、申请人、专利权人、申请号、公开(公告)号、分类号等全部著录项目和摘要及附图,要求优先权的还有优先权申请日、申请号和申请国。
请论述IPC的分类原则与分类体系
答:分类原则:功能分类与行业分类相结合,功能分类优先的原则。等级结构和编号制度:等级形式,将技术内容按部与分部、大类、小类、大组、小组逐级分类,组成完整的分类系统,采用数字和字母混合标记各级类目。
部由大写字母表示(共有A~H八个部),为最高分类等级,是对现有全部技术领域进行总体分类的结果;大类是部的展开,仍属于较概括性的分类,其类号由所属部的类号后加上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小类是大类的进一步展开,较具体的规定了所包含的主题范围,其类号由大类类号后加上一个字母组成;主组是小类的细分,其号码由小类号加上1~3位数字,然后是“/”,再加上2个零;分组更具体的规定所适用的技术特征,其号码是把斜线后面的两个零换成非全为零的2~4位数字。
请论述我国专利申请的审批制度?
答: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需经过申请公开、申请审查和授予三个阶段,但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只需经过申请公告和专利权授予两个阶段。即采取了两种审批制度。
(1)对发明专利申请,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的制度。即在发明专利提出申请后满18个月给予公开,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对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经审查合格,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对那些经过异议,需对审定说明书作出较大修改才能授予专利权的,还应在授权公告的同时出版《发明专利说明书》。
(2)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又叫形式审查的制度。即在提出实用新型申请后,一经审查合格就予以公告,出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若经过异议,对原公告的申请文件需作较大修改才能授予专利权的,应在授权公告的同时出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外观设计专利仅在专利公报上公告,不再出版说明书单行本。
第五章 常用药学工具书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是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工具书:是根据人们各种需要,通过汇集、撰写等方式广泛收集一定范围内的有关理论、术语、图表、数据、文献等知识内容,按照特定的的方法进行编排,提供详尽的索引和参照系统,作为工具专供查阅的各类图书。
《默克索引》: 美国默克公司编辑出版,为一本化学药品、药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
简述《默克索引》中每一条目所包含的内容?
答:包括化合物的各种名称、商品代号、化学结构式、各种物理常数、性质、用途、毒性、来源及参考文献(首先是化合物制备的文献)等。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每一条目所包含的内容?
答:品名下有药物的汉语拼音,拉丁名,拉丁学名,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项。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中每一条目所包含的内容? 答:中文品名(副名)、汉语拼音、英文名称;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子量;含量或效应规定;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类别;剂量;规格;注意;贮藏等项内容。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检索途径? 答:(1)正文品名目次中文索引(3)拉丁学名索引(4)汉语拼音索引(2)拉丁名索引。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哪一版,几年一版;分几本,分别包含什么内容,列举出药典的配套丛书(3本以上)答:2005版,5年再版一次。2005版分三本,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位制剂等;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药典的配套丛书《药品红外光谱集》《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彩色图集》《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
第六章
互联网上药学资源的检索
搜索引擎:泛指提供给用户输入检索式代替用户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络搜索查询的工具。元搜索引擎:通过一个操作平台,聚集并可调用一批独立搜索引擎同时进行搜索的检索工具。
布尔检索:通过标准的布尔逻辑关系词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间逻辑关系的检索方法。数据库:指相互关联的数据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上有序的的集合。
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连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简述布尔逻辑检索中AND的含义?
答:表示逻辑“与”的概念。用以表达概念的相交关系,检索结果中必须同时包括这些词,用于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
简述布尔逻辑检索中OR的含义?
答:OR表示逻辑“或”的概念。用以表达概念的并列关系,常用以组配连接同义词或近义词,检索结果中只要有其中至少一个词就可以,用以扩大检索范围,以提高查全率,降低漏检率。
简述数据库的特点?
答:收录范围广,信息量大,检索入口多、辅助手段丰富、查全查准率高、可获得原文并进行文本编辑的优点,但一般都需收费并需要下载各自不同的浏览器。
简述如何免费利用各种中文数据库来查找所需要的文献?
答:各种数据库免费资源库可以免费浏览、下载本以前所有数据库的题录和摘要。我们可以利用该库查到的题录和摘要,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再根据文献的出处索取原始文献。
以中国知网为例谈二次检索的作用? 答:对上一次检索结果进一步指定条件进行的检索叫做二次检索。当上一次检索结果内容较多时,在上一次检索结果范围内,选用更贴近的检索方式和检索词,点击“二次检索”按钮后所获的结果。其检索入口和初级检索基本相同,就是多了个“在结果中检索”。
简述如何使用超星阅览器进行文字识别?
答:在阅读书籍时,在书籍阅读页面点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文字识别”,在所要识别的文字上画框,框中的文字即会被识别成文本显示在弹出的面板中,选择“导入编辑”可以在编辑中修改识别结果,选择“保存”即可将识别结果保存为TXT文本文件。
简述我们为什么要经常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
答:国家药监局自1998年成立以后,一直很重视网上政府的建设。从国家药监局及其直属机构的网站不但可以了解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最新法规、公告,及全国药监的最新动态;同时还可以了解各部门的机构组成、职能、办事程序等,大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并且其正在逐步开展网上办公,实现虚拟政府,以进一步深化政府转变职能的改革。
简述什么是IP地址? 答:其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比如一台主机,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一个端口。而在基于IP协议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也都必须使用IP地址来进行标识。连入Internet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而且这个IP地址必须是全网惟一的,通过IP地址可以准确地找到计算机。
简述URL的构成?
答:其由3部分构成:所使用的传输协议、主机名(域名或IP地址)、路径及文件名。具体格式为:协议://主机名/路径名/„/文件名。
简述布尔逻辑检索中NOT的含义?
答:NOT表示逻辑“非”的概念。用以表达概念的排斥关系,表示搜索含有NOT之前的关键词的资料,但是排除里面含有NOT之后的关键词的资料,其用于是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
简述在百度中书名号的作用?
答:在其他搜索引擎中,书名号会被忽略,而在百度,中文书名号是可被查询的。加上书名号的查询词,有两层特殊功能,一是书名号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二是被书名号扩起来的内容,不会被拆分。
举例简述在中国知网如何进行初级检索
答:要检索所有在关键词中包含“分散片”的文章,可在“检索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关键词”,在检索词框中输入“分散片”,点击“检索”按钮即可检索得到多篇文章。
简述什么是PubMed?
答:PubMed?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因特网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其主体为MEDLINE数据库,另外还包括ADIS、CANCER、OLDMEDLINE等十几个数据库。PubMed覆盖了全世界70多个国家4300多种主要生物医学期刊的摘要和部分全文。由于其用户界面友好收录范围广,连接点多,检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检索功能强,部分文献还可在网上免费直接获得全文,因而使得PubMed迅速成为网上检索生物医学文献使用率最高的FreeMEDLINE网站。
简述如何从超星数字图书网主页中的“数字图书分类”中阅读您需要的图书?
答:①在首页的“数字图书分类”选择图书;②点击图书馆链接进入子分类页面;③点击子分类进入图书信息页面;④点击图书名称链接,即可阅读图书。
论述google检索结果所包含的内容? 答:(1)统计行:这里是有关查询结果及搜索时间的统计数字。
(2)网页标题:第一行是查询到的网页的标题,有时会显示为网址。这表明Google还未将此页编入索引,或此页作者还没给它定标题。
(3)标题下文本:该文本是网页摘要,搜索关键词以粗体显示。单击查询结果之前,您可以通过这些网页摘要浏览一下关键词在该网页中的上下文。
(4)网址:这是该网页的网址。
(5)文本大小:这个数字是这一网页文本部份的大小。
(6)网页快照:Google在访问网站时,会将看过的网页复制一份网页快照。单击“网页快照”可以查看Google已编入索引的网页的内容。
(7)类似网页 :单击“类似网页”时,Google侦察兵便开始寻找与这一网页相关的网页。
论述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及有缺点? 答:工作原理是首先由数据采集搜索软件自动浏览Web上的超文本结构,像蜘蛛一样自动沿着任意网页中的链接爬到其他网页,并重复这过程,并把自动收集因特网上千万到几十亿个网页信息存放到搜索引擎的临时数据库。然后索引软件根据所定标准自行或人工筛选信息,这主要通过从网页中抽取能表达网页主题意义的词作为标引词来构建网页标引记录。标引后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组织所采集标引的网页信息,形成索引数据库以备检索。搜索引擎数据库建立后,通过Web服务器端的检索软件,提供浏览器界面的信息查询和利用。用户只需将欲查找的关键词输入查询框中,按“Search”按钮或类似的按钮,搜索引擎就会进行搜索比较库内标引词语,把匹配的搜索结果(网页、网址和网页链接)按照与搜索关键词的相关度高低依次排列,由页面生成系统将搜索结果的链接地址和页面内容摘要等内容组织起来,通过网页呈现出来。用户通过浏览阅读,选择索取所需信息。
由于全文搜索引擎主要依靠Robot自动寻找网络资源并编制索引摘要,减少了人工作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收集的速度,并保证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增加了查全率。但另一方面,由于收录的资源良荞不齐,使查询结果准确度较低,缺乏清晰的层次性,搜索结果中重复链接较多。
论述使用Yahoo分类目录查询的方法? 答:首先需要确定所要检索信息的专业主题类别并判断它的专业范围与分类目录中的哪一个大类相符,即判断它的主题应归入到分类目录中的那一个大类。确定相符类目后,点击该类目,从它的最高级向下查询浏览其下一级子类目,此时的子类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关系,同属于上一级类目,为二级类目。在二级类目中继续查找与自己检索课题相符的类目,当用户定位到一个感兴趣的类目时,点击它,分类目录再进入选定的下一级子类目或者进入一组站点列表,当发现有需要的站点时,点击站点名字,就可以链接到该站点,看到该站点的信息。
请论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包含哪些内容?
答:其网站主要设置机构介绍、局长之窗、最新动态、法规文件、公告通告、在线服务、办事指南、答疑解疑、数据查询、药品管理法、医疗监督器械管理条例、各司室频道等栏目,内容极其丰富。如公告通告就包括批准临床研究新药公告、医疗器械注册公告、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药保护品种公告、中药保护品种终止通告、中药同品种中止文号通告、保健药品撤销文号公告、药品行政保护公告、GMP认证公告、GSP认证公告、质量公报、违法药品广告公告、药品网络信息监督公告及药品不良反应通报;法规文件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局令、规范性文件、工作文件和其它相关法规。数据查询包括OTC西药说明书、OTC中药说明书、执业药师认定名单、药包材生产企业数据库、全国撤销的药品广告、申请人申报受理情况、批准的药包材数据库、上升为国家标准的药品名单、批准临床研究的新药、药品注册受理信息、药品注册批准信息、可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名单、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名单、药品注册批件发送信息、国家基本药物(2004年)、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名单等。
并且在国家局的网站上还有其所有直属单位和地方药监局的链接及卫生部、中医药局等相关链接。
第七章 药学论文的写作
简述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
答:论点就是我们常说的观点,表明要证明什么;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证则是组织和安排论据来论述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表明如何进行证明。
简述常用的论证方法? 答:①从具体事例推导出新的结论和方法进行论证,这些事例应具有一定的数量和代表性,才有充分的说服力;②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论证。论文中常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论证,但作为论据的一般理论,应是经过反复实践公认的理论;③以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证。此为经常采用的论证方法,常根据论文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多种图表进行比较和分析。
论述一般学术论文的包括哪些内容及写作步骤? 答:包括前置部分、正文部分、附属部分。
(一)前置部分
1.题名:简明确切的反映论文内容,一般不超过30个字,避免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及结构式和公式。中英文题名必须一致。
2.作者及工作单位:人名间用逗号分开,每篇文章均应标出通讯作者及联系电话,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右上角用1,2„„标出,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
3.摘要:对论文内容所做的准确、扼要的简短陈述。一般要求采用结构式摘要分4部分,即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4.关键词:3—8个,可从文题、摘要及正文中选取重要词,尽可能用医学词表上的规范词。
(二)正文部分
1.前言:也叫引言。概述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指出本文的目的。
2.实验材料:主要的药物、试剂、动植物和仪器,要写明规格和来源。
3.方法:尽量简单明了,但应便于他人重复实验。一般方法可引文献,有改进的要突出改进之处,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
4.结果:要将研究过程中所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分析整理,从中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数据和现象,进行必要的统计学方法处理,然后用文字、图表等如实、具体、准确地表达。
5.讨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要阐述本文的新发现及对结果的分析、实验不足之处及实验条件对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附属部分 1.致谢
中医药学文献 篇3
北旋式(与南旋式相反,此处功法都是从后背下手修练,背北面南,故称北旋式。)
艮背诀窍:易曰:艮其背。艮者,止也,其象属土。背从北方水,属于阴;心从南方火,属于阳。人能以南火而投入北水之中,得以水火交而既济(上坎下离,坎为水,离为火,水润下,火炎上,故曰水火既济,也是阴阳交泰的意思),所谓洗心退藏于密也(内丹术语,即周天功之沐浴。《性命圭旨?退藏沐浴工夫》:“《易》之洗心退藏于密这句话头,唐宋神仙为之沐浴,近代诸人标为艮背,总只是这个道理。这个窍始原夫心,属乎火,而藏之以背之水,洗之之义也。心居乎前而藏之以背之后者,退之之义也。”实际上是意守后背,排除杂念而入静,使心肾相交)。盖五脏六腑根蒂,皆系于此。所谓止者,先立内念之正,而止外念之邪。然大道贵无念,虽立正念,亦是念也。当明内外两忘,以忘而离妄,必先忘其外者,而后定其心,自忘其内也。故初学之士,静坐片时,将万虑扫除,宁神定志于本穴之中,背之腔子里,平心元虚处(平心静气,意守后背虚设的腔子,十四椎下的命门穴,是藏肾精和元气之处,故曰元虚处)。初起口念太乙救苦咒(太乙即北斗星,也是太一、太极,道家奉北斗星为神明;也是内丹术语,一指脑神,即元神;二指先天元气,即肾间动气。救苦咒求北斗星保佑,虽然涉于迷信,但是属于一种自言自语的心理暗示。这种良性的自我暗示,对健康是有利的),而渐归于心,归于背,存无守有,念兹在兹(意在这,念也在这,即时时刻刻,不离这个),有复冥于无(意守变为虚无),神自虚而灵矣(练功入静达到虚无的状态,就会出现灵感,开发人类聪明智慧,所谓定静生慧。这点已经为练功实践所证明。这里的“虚而灵”并非迷信)。
行庭:吾身一小天地也,周身360骨节,七孔八窍,一窍相通,窍窍光明。而乾旋坤转,前属于天,后属于地,前从左旋,后运右转,前后相通,周乎其天,则知人与天一矣。其法从艮背守念,念而提出腔子,行其背数十回,复收归腔;稍空,又运行至两肾之间,念刻许(意念存想片刻)从肾中意想,溯尾闾,起运上泥丸,经明堂(内丹术语,其说不一。1.喉咙以下。2.两眉之间,深入1寸,即上丹田。3.肺。4.脾。5.元神居所,即上丹田。6.自心胃至,脐上。7.中丹田之左和下丹田之左。8.中医术语,指鼻子或鼻准,此处指鼻子),人中,接下承浆(任脉穴位,在前正中线唇下凹陷中,主治头面口齿疾病),降重楼,至于心脐之间,约以脐上三指为则,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之中,而为立极定枢(确定轴心之义),悬一斗杓(想象虚悬一个北斗星的斗杓),行于脐下一寸三分。斡旋上升,左转于心之后,右旋下降于肾之前,循环不息。上行由背之北,下行由脐之南,如北极定枢,斗柄推旋者。若转则以意随之,不转则以意引之,久而炼度,所以混其气,且所以和其神也。
通关:从北极定枢,斗柄大旋三遍,天地包罗,行于脐下,分开两路,旋下两腿之前,联络不绝,双行转脚底,向后绕元海,上至命门会合,从右转左,大旋三遍。从椎骨(此处指大椎穴)下分行两肩,经肘后外关达掌心,循内关过肩井,由项后透泥丸,行明堂,渐落双瞳,自面部下胸膈,会心窝,从左转下降,大旋三遍。如前脐下分开,循环遍体,周流运行,卯酉二辰行之(卯酉周天),或九度,或二十一度而止,慎勿执着,若有若无,此所谓炼其形和其气也。
绦法:从归元注念起,用意左边,运绦(绦是绦带,想象行气如运行一个绦带)过腰,从右旋上,至左肩膊,绦至胸前行旋过右膊,后下旋至腰,如法运数十回。而又复绦上行,周而复始,不必计筹(筹是筹码,此处指计数),使前后融洽。或从艮背起手,转绦而前,左右次序,会意行之。
涤秽:其法,在胃口旋入,凭虚而行,运入大肠,由左绕右(按:现代解剖学升结肠在右,降结肠在左,由右绕左为好),回旋九曲,以真气涤垢(洗涤污垢之义),转出谷道(文言,指肛门),嘘往吸回。自右而左,旋出胃口,收归元海,静念刻许,以还本位。此法不宜轻用,凡送浊气出谷道外,即随念吸转,慎泄真气(按:言过其实,不必在意)。丹法有云:勿使尾闾坠(内丹术语,即尾骨之端,其下有长强穴。尾闾下坠是真气下泄,炼内丹尾闾关是任督二脉交会之处,提肛收腹,以固真气,谓搭下鹊桥。此法锻炼会阴肌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防治会阴松弛、痔疮、中老年人尿失禁等),盖谓此也。
运规十二则:
1、身若安和,气不必运,宜当守静定息,节饮除欲,则百病不生。若身稍有丝毫不快,宜速行运功,免气久滞,积成大病。故设调养之功,用之须得其宜。然运法如风车样,不疾不徐,皮里膜外,挨次运去,可大可小,任意收而放,放而复收,男左女右,阴阳之分,一动一静,天地之行也。(按:可见周天功并不神秘,只是以良性心理暗示来改善生理功能,只要能入静,可以随意练习,不必拘泥于经络走向。)
2、行功之时,目视顶门(即额头,目视顶门是以意念内视上丹田,不可用力上视,易出偏差)微露一线,迎天地之光,返照内景(意守内脏,想像看到了),勿全下视,免致昏沉驰念。
3、却病坐功,不比真修磨练,每按时坐香后(古时练功以烧香计时,即坐功到一炷香燃尽),欲睡即睡,睡则病者精神完足。若心血少不寐,可定意想归元,或依法运转,神自安而寐矣(按:失眠最怕焦虑,气功治疗失眠之妙法:净心,意念专一)。
4、开关之说(内丹术语,1.指练小周天,内气打通任督二脉。2.指内气运行,打通周身关节),学者不必用意(顺其自然),候到自然通透。盖静中运用,无念自是水升(意念属火,意念过重,火旺耗水,阳盛伤阴,故曰无念自是水升,即养阴之义),不然则为火矣。或腹中响声(肠鸣),或两肾微动(此处指外肾—睾丸,即提睾反射),或背或眉端隐隐如蚁行,手足似一线冷风,皆现真境也(即真境界,内丹术语,谓活子时产药的景象,《金丹四百字·序》:“炼至此,泥丸生风(上丹田),绛宫火炽(中丹田炽热),谷海波澄(下丹田平静);夹骨如车轮(脊背滚动感),四肢如山石(沉重感);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方酣;精神如夫妇合欢,魂魄如子母留恋。此乃真境界也。”丹经提示:“忌对景欢喜”要“防危虑险”,以免“走火入魔”。这些所谓“八触十六景”等感知觉异常和幻觉,只是表面现象,不可作为成功的标准,妄意追求)。亦有阳火冲病根,肠内有声,即用真意逐响运旋,彻而散之。
5、凡行气过峡处或昆顶(头顶),须多旋绕数十匝,令气浸灌为妙。闲时如不守前后二窍(神阙命门),悬心于空虚地,四大皆空(佛家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种物质组成,简称“四大”,称为“色界”。能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称为四大皆空),无人无我,极为养火之法,又名休息以养其气。若运法无时度,则神敝疲,比如伐兵劳顿,而又遇劲敌,岂不危乎。(按:可见“周天”、“行庭”等等只是为了排除杂念的权宜之计,过度用功,有意追求,结果适得其反)
6、观灯玩月,目向外射则伤神,返照于我,多益于我,其他自可以类推。
7、却病工夫,须立课程,逐日检点,勿失其时,日日如是,提醒缜密(谨慎周密之义,也是细致精密之义),自不间断而效。
8、运气当由后而前,以取西北方水,而灌东南方火,不可逆此。或有传法,各关节处,不必打圈,直行亦可,行后定要收归元位(此处指意念收回到下丹田)。退欲火法,注念气海,记数斡旋,或运尾闾升降之法,邪火自散,大固元阳(中医学术语,元气又分元阴、元阳,元阳是生命最根本的动力,即肾中的命门真火)。
9、入定看书,易于通悟,坐下止念为先,定神元海,不以目睹,而以心视,不以心视,而以内观。盖神有所敛,不至散于外,受益自无穷尽矣。
10、嘻笑场中,最易耗神,令人疲倦。得以内敛音声,言语少减,或气穴中发(中医学术语,指经气所注的穴位,此处指下丹田气海),神气亦不觉其耗。
11、上丹田穴,最可养性,亦可注念,为藏神之府。运法旋至鼻柱,七窍之宗,斡行入内些些,则耳目口三宝,皆有灵矣。(按:意守上丹田不可过度,特别是高血压阳气旺者,要慎重,以免气冲头。)
12、想涌泉穴,最能健步行动,略得运法,血脉自可以流通,而不伤筋,省气。(按:气血虚,血压偏低者慎用,以免血压过低大脑供血不足。)(未完待续)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相关文献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电子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 及万方数据库。以“遗尿”“中医”为检索词, 进行主题检索。检索起止日期为2004年1月—2015年1月。
1.2 文献纳入标准
发表时间为2004年1月—2015年1月;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献;专家经验 (含病例报道) 。
1.3 文献排除标准
试验设计不严谨, 前后报道明显矛盾;一稿多投或为同一研究单位某一研究成果重复报道;综述类文献;理论研究 (不含病例数) ;动物模型研究;护理类文章。
1.4 分析方法
通过阅读全文,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发表年份、病例数、辨证用药、外治疗法等信息依次录入Excel 2003 表中, 用频数统计方法对所有资料进行汇总, 并分析各部分数据, 获取相关结果。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检出相关文献228篇, 均为中文全文, 浏览后筛除文献115篇, 包括综述、理论研究、动物模型、护理类文章等, 最终获取文献113篇, 占总下载文献数量的49.6%。所纳入文献中, 疗效分析研究的文献共104篇, 占总下载文献数量的45.6%;名家经验及医案分析文献共9篇, 占总下载文献数量的3.9%。所有文献年度分布情况见表1。
2.2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113篇纳入文献中, 共纳入11 888 例患儿, 其中男性6 099例, 女性4 421例, 未提及性别1 368例, 所有纳入对象年龄均在5~18岁之间。
(篇)
2.3 中医内治用药规律
113篇文献中, 涉及汤药治疗的文献共83篇。其中, 提及具体方剂名称的文献共51篇, 在治则治法方面, 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温补肾阳、固涩小便;温补脾肾、固脬缩尿;补肺健脾、固摄止遗。在药物的使用方面, 共涉及药物125种, 使用次数大于10次的单味中药共26种, 其中使用益智仁、桑螵蛸和淮山药的文献数量最多, 具体情况见表2。
2.4 中医外治主要疗法规律
文献中涉及外治疗法的共有55篇, 其中, 19篇使用了针刺疗法, 15篇使用了贴敷疗法, 另有文献分别运用了推拿、捏脊、耳穴、拔罐、刮痧、穴位注射、熏蒸等相关疗法。19篇文献中, 共涉及针刺穴位22个, 各穴位具体使用频数见表3。贴敷疗法中运用较多的中药主要有益智仁、补骨脂、覆盆子、五味子、肉桂, 贴敷穴位多选择神阙穴。
(n)
3 讨论
《幼幼集成》曰:“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 此皆肾与膀胱虚也”;《金匮翼》则云:“肺脾气虚, 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素问·本输》道:“三焦者……入络膀胱, 约下焦, 实则闭癃, 虚者遗溺。”可见, 小儿遗尿的病因病机与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有关, 故治疗首当补虚。这与上文显示的使用频数大于10次的26种单味药中, 补虚药所占比例最大 (42.31%) 相吻合。又因遗尿多与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权有关, 所以在治疗小儿遗尿时多用具有固涩止遗作用的收敛药, 这与上文显示的在使用频数大于10次的26种单味药中, 收敛药所占比例达23.08%比较一致。综上所述, 可知补虚药及固涩药是治疗遗尿的两大类关键药物。另外, 解表药麻黄在使用频数上达31次, 运用频率也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肺为水之上源”, 而麻黄又主入肺与膀胱经, 可宣通肺气, 调节水道有关。乌药作为一味理气药, 主要通过调气散寒, 达到祛除膀胱肾间之冷气, 止小便频数的作用。由于下元本虚、偏于阳弱是导致小儿遗尿的重要原因, 故治疗当以助阳固元为大法, 因此, 临床施药时往往在补虚基础上适当加用温里药。安神药石菖蒲、远志等的运用, 旨在开窍醒神, 以促进小儿在睡眠中对排尿刺激的反应。消食药鸡内金既可助脾运, 又可入膀胱经, 能助肾固精止遗, 故临床治疗遗尿亦多用之。茯苓属利水渗湿药, 虽然有文献指出, 临床上应特别注意茯苓的使用, 若妄用之则遗尿更剧, 然不少文献中均提到运用茯苓, 推测可能与茯苓具有健脾益气功效, 同时还能起到培土制水的作用有关。
在外治针刺疗法中, 使用频数最多的三个穴位分别是关元、中极、三阴交。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 脐下腧穴含有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同时, 关元又为小肠经之募穴, 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 可益肾气, 利下焦, 故针刺时常取关元穴以温补下元, 补肾固本。中极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募穴, 是膀胱之气所在, 通过针刺中极穴可以调节膀胱功能, 以助对尿液的约束。二穴配伍, 既调和了任督二脉之源, 又起到了温中固涩的作用。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之交会穴, 针刺该穴, 可调肝脾肾三脏之气而止遗。《理瀹骈文》中云:“外治之理, 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 即内治之药。”贴敷疗法是治疗小儿遗尿的又一重要外治疗法, 主要是将益智仁、补骨脂、覆盆子、五味子、肉桂等内治之药制成粉末后外敷于神阙穴上。神阙穴位于脐中央, 脐为先天之源、生命之根, 又为后天之本, 十二经之发源地, 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穴位。将内治之药外敷于神阙穴, 可起到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 且药效均匀持久。更重要的是, 相较成人, 儿童对于口服药物的依从性往往略显低下, 而贴敷疗法简、便、廉、验, 且无创伤性, 更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所接受。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不仅有效率高, 且复发率小。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 辨证施治, 帮助小儿克服遗尿问题, 改善儿童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值得引起当代中医同仁们的关注。
摘要:目的:分析近十年关于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相关文献, 总结治疗方法与规律,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 (VIP) 及万方数据库, 收集200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发表在国内各大期刊上的有关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相关文献。下载并阅读全文, 根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及整理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到相关文献228篇, 排除部分文献后, 最终共纳入文献113篇。分析得出:内治疗法中以辨证论治为主, 多采用汤剂口服, 用药以益智仁和桑螵蛸最为多见;外治疗法中使用针刺及贴敷疗法者数量居多, 针刺穴位主要为关元、三阴交及中极等穴, 贴敷疗法多数选穴为神阙穴。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不仅方法多样, 且副作用小,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遗尿,小儿,中医药疗法,文献计量学
参考文献
[1]马骏, 李生慧, 江帆, 等.基于调查问卷的中国城市小学生遗尿患病率及其生活质量状况[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3, 8 (3) :172-175.
[2]THEUNIS M, VAN HOECKE E, PAESBRUGGE S, et al.Self-image and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with nocturnal enuresis[J].Eur Urol, 2002, 41 (6) :660.
[3]KANAHESWARI Y.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nocturnal enuresis in Malaysia[J].J Paepiatr Child Health, 2003 (39) :118-123.
[4]杨保胜.遗尿症4家系的遗传异质性和时间遗传学分析[J].实用儿科学临床杂志, 1998, 13 (2) :68-70.
药学文献检索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篇5
【摘要】根据当前文献检索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药学专业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并重、计算机检索为主、实行开放式教学三个方面探讨药学文献检索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药学 文献检索 教学
近年随着文献信息数字化与计算机网络化、全球化的普及,社会信息量呈指数级别增长,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1]。药学也不例外,飞速发展的同时,药学工作人员必须能敏锐、准确地捕捉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开拓思路,开展各项工作。查阅文献是获取药学信息最常用最基础的手段, 如何能有效迅速全面的查阅相关文献,已成为药学人才必须掌握的本领。已经关乎到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与自身素质的提高。
药学文献检索做为药学专业学子必学的一门课程,多年来,普遍不受到重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多在网上搜下,多看论坛贴子就可以满足需求,上课根本没什么可学的,从而未认真对待此课,笔者所就职的高等院校所授学生有本科生及大专生,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本人从三个方面来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作初步探讨。
1 理论教学铺垫,着重实践教学
药学文献检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其信息处理技能,促使信息思维习惯养成,使其由潜在信息用户迅速转变为使用者和创造者[2]。药学文献检索主要的理论包括检索对象、检索语言和索引方法、检索工具、检索策略和效果评价共四个方面[3]。但是该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若仅通过在课堂讲授这些基本理论知识,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只是从表面上掌握了文献信息检索的含义,实际并未建立起文献信息意识,不能应用在学习和实验中。
药学是一门大的学科,具体又分为药物分析,药理,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等多个方向,所教学生大多已大三或大二,应针对其不同专业,分别讲述何种检索方式是最适合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如果结合学生在毕业前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讲课,学生兴趣会更大,动力更足,比如说:在药检所实习的学生,可能会查询单味药的药化,药理作用,制剂工艺流程等内容,从而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规划。在医药公司实习的学生,可能需查询药物流通手段、现行市场份额及临床治疗状况,很多相关数据如何处理分析等内容。实践证明,这样的授课效果大大提高。
2 教学内容上,教材为辅,计算机操作为主
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文献检索的`方式已逐渐由传统的手工检索过渡至计算机检索(机检),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目前,国内外的权威医药、化工文献检索工具与数据库如CA、SCI、Elsevier等均可以通过光盘检索、网络检索途径获取资料,加上我院校园网建设完善,资料丰富,因此我们将机检作为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各种中文医药光盘数据库、外文医药光盘数据库、网络医药文摘与全文数据库、综合型搜索引擎等。其中重点讲授校图书馆提供的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EBSCO Host、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还有网上免费提供Medline数据库的PubMed,以及常规搜索引擎Google与Baidu。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当前主流的检索工具与方法,更好地辅助学习,而且还能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减少沉迷于网聊、网游的不良行为。要求学生上机操作时间不少于课程总学时的50%。
此外,我们的教学内容仍保留部分手工检索的学习,如《中国药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等经典检索工具,作为文献检索的入门基础。让学生了解文献的发展过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实行开放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 学生必须参与实践操作, 而以往的实习题目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题目, 统一的题目, 统一的时间, 学生的兴趣不高, 实用性也不强。
开放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我们的做法是:学生自行组成若干个小组,根据自身兴趣或教师科研兴趣小组承担的课题,检索与搜集文献资料,经汇总整理后,选取主干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各小组在课堂上用Seminar(讨论会)形式向大家汇报检索结果,并且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教师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和评价。采用这种互动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上单调、呆滞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综合分析和利用医药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可通过这个途径帮助教师发现并查阅更多文献,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真正实现教学双长。
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仅仅灌输知识,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应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分析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技巧,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4]。我们在进行药学文献检索的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时,必须把握好这个原则,更多地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出发,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检索的精髓,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占洋.药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4-5.
[2] 佟岩,毕玉侠,徐颖峰.药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8(30):73-74.
[3] 于占洋,高治国.对药学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范围的初步探讨.医学情报工作.1995,16(3):48-50.
中医药学文献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所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文献。共收录符合要求的文献64篇。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使用了中药的各种相关文献, 包括名医经验、病历报告、病例分析、临床对照试验等。各文献必须有明确的药物组成。排除综述性文献、一稿多发或内容大致相同的文献及仅对某一证型进行详细证候分析的文献。
1.3 建立数据库
将每首方剂中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2003, 以中药功效分类建立数据库。
1.4 药名规范
对文献中同一味中药不同名称者及中药的分类, 依照《中药学》[1]予以规范。如“淮山”统一为“山药”, “杞果”统一为“枸杞子”等。
2 结果
2.1 用药频率统计分析
所收集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共用药275味, 使用药物频次共3018次。表1列出了频率使用较高的前30味中药, 使用频次超过50的主要有生地黄、牡丹皮、甘草、赤芍、茯苓、丹参、黄芪、当归、白术、玄参。
2.2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中药归类分析
按照中药学功效分类使用频数、使用频率及代表药物的统计分析, 见表2。
2.3 清热药及补虚药具体使用次数及频率分析
清热药及补虚药具体使用次数及频率分析见表3。
3 讨论
通过中药统计分析, 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 因本病主要病机多因禀赋不足, 或七情内伤, 或劳累过度, 以致阴阳失衡, 气血失和, 经络受阻。先天不足, 肾阴亏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且贯穿疾病始终, 在此基础上热 (火) 毒蕴于血分, 瘀热互结, 渐至阴阳失调、五脏俱损[2]。在治则上以清热解毒治其标, 以调气血, 和阴阳, 活血化瘀, 通络治其本。
结合中药统计结果, 认为在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时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本虚标实, 当标本兼治, 祛邪与补虚并用。多数学者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本虚标实之证。徐宜厚[3]认为本病是本虚标实, 尤以脏腑虚损为本, 且以脾肾两虚为主。脏腑失调是其内因, 外邪则是致病条件。周信有[4]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本虚标实之证, 是人体在正气不足, 主要是肾、脾亏虚的基础上, 感受风、湿之邪而发病。其主要病机为脾肾亏虚、瘀毒内蕴、营卫不和, 提出治疗本病应标本同治、攻补兼施、病证结合。故在治疗上当标本兼治, 注意“扶正”与“祛邪”兼顾, 在应用祛邪药物的同时辨证选用补虚的药物, 使正气恢复, 驱邪外出而病愈。 (2) 阴虚为本。邓兆智[5]认为本病病机以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为本, 毒热为标。临床所见绝大多数患者亦以阴虚内热证候表现为主, 故治疗上以养阴、清热治法贯彻始终。养阴之法因症状表现的不同, 而以滋肝肾之阴为主, 或养肺胃之阴为主。郝平生[6]认为本病本虚在先, 标实在后, 因素体禀赋不足, 或后天失于调养, 肾阴亏虚, 此为虚之本。肾阴亏虚为本, 热毒瘀阻为标。故在治疗本病时培补肝肾为重要的法则。 (3) 分期论治。艾儒棣[7]治疗本病分为早、中、后三期论治。早期主要分为风寒痹证、热毒炽盛证, 中期以阴虚内热多见, 后期病情复杂, 阴损及阳, 脾肾阳虚。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对其进行辨证论治。 (4) 辨证施治, 重点选药。据以上中药统计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辨证选药应有重点, 清热药常选生地、丹皮、赤芍、玄参;补虚药常选甘草、黄芪、当归、白术;利水渗湿药常选茯苓、泽泻、车前子、虎杖;活血化瘀药常选丹参、鸡血藤、川芎、益母草;祛风湿药常选威灵仙、雷公藤、桑寄生;温里药常选附子、肉桂、干姜。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2]杨利, 戴忠俊.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规律初探[J].中医药研究, 2000, 16 (6) :10-11.
[3]刘长清.徐宜厚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J].中医杂志, 2000, 41 (8) :463-465.
[4]薛萌举.周信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 2007, 2 (1) :21-22.
[5]刘孟渊.邓兆智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J].中医研究, 2007, 20 (11) :55-57.
[6]郝平生.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体会[J].江苏中医药, 2010, 42 (5) :28-29.
中医药学文献 篇7
关键词:冠脉临界病变,中医证型,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 冠心病已经成为全球蔓延的慢性病, 它以较高的死亡率居于其他疾病之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 使人类直观地观察到了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因此对冠心病的发展过程有了更进一步地认识。冠脉临界病变是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 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程度在30% ~ 75% 的病变, 也被称为冠脉轻中度狭窄[1], 为冠心病的一个特殊阶段, 也可以看做是冠脉严重狭窄的前期阶段, 其治疗一般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在众多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 中医中药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因为辨证治疗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核心和精髓, 所以明确疾病的证候证型也是进行治疗和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目前中医学者们对冠心病的证候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对于冠脉临界病变这个特殊阶段的研究仍然较少, 尤其关于其证候的专项研究罕见公开报道, 一般是掺杂于冠心病的中医证候研究之中。因此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文献检索的研究方法, 挖掘自1979年 ~ 2013年在国内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文献或博士硕士研究论文中涉及的有关冠脉临界病变中医证候的研究内容, 初步综合归纳出冠脉临界病变的主要证候, 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和中医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1. 1 资料来源
检索数据库为中国期刊数据库 ( CNKI, 1979年起至2013年12月)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 ( CHKD, 1994年起至2013年12月) 、重庆维普数据库 ( VIP, 1989年起至2013年12月)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2 方法
1. 2. 1检索词电子检索, 关键词或题名为“冠状动脉and中医”, 或“冠状动脉造影and中医证型”, 或“冠状动脉and辨证”, 或“冠造and证候”, 或“冠心病and中医”, 或“冠心病and证”, 或“冠状动脉and胸痹”。
1. 2. 2文献纳入标准 ( 1) 冠心病的中西医诊断符合国内外相关的诊断标准及指南。 ( 2) 具有明确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和依据。 ( 3) 所有纳入的病例均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依据, 明确分列出冠脉狭窄程度, 如 < 50% , 30% ~ 75% , 50% ~ 74% , > 75% 等, 并且每个狭窄范围予以中医辨证分型。
1. 2. 3排除标准 ( 1 ) 文献中所记录的中医分型未统计具体病例例数。 ( 2) 相同的数据内容一稿多投的文献只取1篇, 其余排除。
2 结果
2. 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共检索到符合纳入要求的文献72篇, 经阅读摘要和全文, 只有17篇文章符合要求予以入选统计, 入选文献中涉及冠心病患者共2439例, 其中冠脉狭窄程度在50% ~74% 之间的有682例, 占27. 96%, 并且对此部分患者文献中均有明确中医辨证分型, 详见表1。
2. 2 文献所用辨证分型标准
在纳入的文献中, 中医辨证分型较多参照的标准有6种, 包括高等院校的中医内科教材、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等编订的诊断标准, 分别包括2 ~ 8种证型, 详见表2。
2. 3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证型
所纳入的文献中, 因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不同, 列出的分型有气虚型、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型、气滞心胸、气滞型、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痰浊闭阻、痰浊壅塞证、痰阻心脉证、心气不足、心气虚、心气阳虚、心气阴虚、心肾阴虚型、心血瘀阻型、心阳不振、心阳虚、心阴亏损、血瘀气阴两虚型、血瘀型、血瘀阴虚夹湿型、阳气虚衰型、阴寒凝滞型、瘀血痹阻、寒凝心脉、气证、血证、痰浊证、血瘀证、痰瘀相兼证、非痰瘀证等30余种之多, 因其中有的证型名称不同, 但实则含义相近, 如心气虚证、心阳气虚证和阳气亏虚证基本是指心阳气亏虚, 因此三证可以合并。针对此种情况, 根据专业知识, 将以上文献中所列的相同相似证型均进行归并, 其情况如下, 各证型所占比例见表3, 其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心血瘀阻证 ( 29. 33% ) 和痰阻心脉证 ( 15. 4% ) 。
3 讨论
由于辨证分型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 所以中医证候一直是中医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由于缺乏客观化和标准化的量化标准, 目前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大多以文献资料、专家问卷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作为数据来源, 已经有众多的中医研究工作者就冠心病的证候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 比如葛永彬等[26]通过文献研究认为冠心病以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证型, 而杜毅等[27]认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辨证分型以血瘀型、痰浊型、气虚型为主, 并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是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特殊阶段的冠脉临界病变, 其辨证分型是否与冠心病的证型完全一致, 或者说其治疗是否能完全遵循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这都需要对其证候进行专项的研究。
目前公认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因此本文纳入的文献均是以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主干中至少一支狭窄程度≥50% 的病例为纳入病例, 以保证其中冠脉临界病变的病例为明确诊断。从统计结果来看, 冠脉临界病变中, 有较多病例属于心血瘀阻证 ( 29. 33% ) 和痰阻心脉证 ( 15. 4% ) ( 表3) 。由于各文献采用的中医辨证标准不同, 导致既往研究的中医证型分类较繁杂, 虽然从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角度初步合并了文献中的相似证型, 但仍有11个证型, 并且由于证型之间的重叠和组合不同, 使有的证型不能合并归类, 所以此结果也不能完全准确表达各证的实际比例。比如气证中包含气虚型、气滞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等证, 而血证中也会包含血瘀型、血瘀气虚型、血瘀气阴两虚型、血瘀阴虚夹湿型等证, 非痰浊非血瘀证更是包含了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等诸多证型, 所以本研究中的证型分类和比例与临床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从本研究的初步结果看, 对于冠脉临界病变来说, 心血瘀阻证和痰阻心脉证是两个基本而且重要的证型。心肾阴虚、心阳亏虚、气阴两虚和痰瘀互结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此结果与既往冠心病的有关中医证候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因此提示需要对冠脉临界病变证候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药学文献 篇8
关键词:信息素养,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 对于高校的文献检索课 (以下简称文检课) 来讲, 教学目标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 而应该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对信息处理、应用和评价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目前, 国内中医院校受自身条件和资源限制, 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相对较低, 要改变这种现状, 急需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整合并开发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1 文检课课程体系的改革
文检课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较好地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中医院校的文检课应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 针对目前文献检索已进入网络时代的特点, 应注重网络数据库尤其是外文数据库的相关内容, 同时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 使学生能够多渠道地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信息。但目前理想化的中医古籍数据库尚不多见, 古代中医药文献检索的知识板块还应保留, 比如利用古籍联合目录查找古籍版本及了解传本系统;了解类书、史书、政书、方志等传统工具书及如何从中查找中医药专题资料等。此外, 中医院校文检课一般在高年级开设, 学生此时已具备一定的医药知识和外语水平, 他们希望能够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 了解和跟踪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及研究动态等[1], 因此文检课还应增加与毕业设计及课题设计相关的知识内容。
2 文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医院校文检课应重视讲授检索临床专业题目或科研课题方面的内容。现在大多数中医院校文检课都已采用课堂讲授加上机练习的方式, 学生通过上机实际操作, 能够熟悉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深刻理解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然而我们发现, 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效果还不够理想, 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实际检索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较差。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医院校文检课教学时数较少, 教师课堂教学多偏向于介绍数据库检索方法, 较少涉及实际科研课题及专业学术题目的检索。另外, 上机练习题目多是为熟悉数据库而设的, 学生较少能亲身体验以查全、查准或查新为目标的课题检索, 因而无法准确全面地了解专业学术动态, 导致课堂教学与临床、科研脱节。因此, 我们建议在文检课教学过程中, 始终以培养学生树立一整套从了解专业研究进展到科研选题, 再到确立课题内容设计的思维理念为目标, 使文检课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为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和学术研究打下基础。二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般是以播放幻灯片的方式讲授教材内容, 学生没有电脑进行现场操作, 课后很容易忘记课堂上的所学内容, 而且多数中医院校文检课教研室没有自己专门的检索实习场所, 学生检索实习主要在图书馆进行, 电脑数量往往不够。由于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学生在文检课学习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改变教学模式,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而且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在保证学生上机练习时间的前提下, 增加了学生授课 (教师把关) 、检索练习评价、学术热点课堂讨论以及论文设计与演讲 (学生提前准备) 等内容, 促使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教材内容, 带着问题进行课题检索, 及时了解学术前沿, 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模拟毕业设计, 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在中医院校中, 影响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另一因素是教学资源的匮乏,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多数中医院校图书馆资金有限, 无法购买更多更好的数据库资源, 且学生多、电脑少, 这一直是文检课教学的短板。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 常年购买的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 和中国知网 (CNKI) , 但CBM数据库只能满足100位用户同时使用, CNKI还不时有因购买资金不到位而出现延迟购买的现象, 外文数据库仅有免费的Pubmed可供使用, 像一些比较重要的外文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Sci Finder、Science Direct、Ovid等都没有购买, 这给文检课教学及学生获取中外文献带来极大的困难。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将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具体做法是将电子教材、教案、课件 (包括本校未购买的重要数据库) 、练习题目及各种免费网络信息资源及门户等整合到文检课的教学网络平台上, 使学生能够自学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 讲授内容以数据库信息资源为主, 网络信息资源为辅, 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及获取渠道, 从而提高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比如在有些文献无法获取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学术搜索引擎 (如读秀学术搜索、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 进行文献传递, 一些外文文献我们还可以通过OA (Open Access, 开放存取) 期刊等获取全文。
4 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也是决定文检课是否成功以及能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文献检索的方式和内容有了很大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自身知识, 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以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目前, 中医院校部分文检课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手段仍旧停留在过去的手动或光盘检索时代, 对网络数据库及网络信息资源掌握不是很全面, 对一些新的技术内容和技术手段掌握起来有困难, 跟不上现代文检课的发展。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学生对外文医药文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 如果教师自己连一些基本的专业医学英语词汇都看不懂,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势在必行, 具体做法有:尝试加强集体备课, 请院外专家定期举办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 使教师能够了解最新的信息资源 (如网摘、学术搜索引擎、OA期刊和门户及数字图书馆) 和技术手段 (如Blog、RSS、Wiki) [2], 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学校开办的各种英语培训班, 提高英语授课能力, 培训教师掌握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及技巧等。
5 结语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中医院校的文检课课程体系应进行合理调整, 在保留传统检索工具板块的同时, 增加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 如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在教学中重视与临床、毕业设计及科研课题相关内容的检索, 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和专业, 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整合现有教学资源, 积极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改变教学模式, 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从而激发其研究专业学术课题的热情, 提高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兰.网络时代高校文献检索课的现状与改革创新[J].甘肃科技, 2010, 26 (17) :205-207.
中医药学文献 篇9
1.《中图法》沿革及其中医文献分类概况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 1999年出版第4版, 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 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 并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 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 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 调整类目体系, 增修复分表, 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中图法》第5版将实用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 保持了分类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又对部分类目进行了重点修订和局部调整, 既能满足图书馆对文献分类检索工具和分类检索系统的需要, 又能体现学科专业发展带来的类目以及类目体系的变化, 更能满足综合性文献、信息资源的标引和检索要求。
《七略》首次将中医书籍单列一类——“方技略”, 下设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个类目。《汉书·艺文志》保留了《七略》六略58种的分类体系。其中方技略的医经类主要论述医学理论的书籍, 经方类主要包括方书、本草、内、外、妇、儿各科及“食禁”在内的医书。《旧唐书·经籍志》开始将医书分为:明堂经脉、医术、本草、养生、病源、单方、食经、杂经方、类聚方等7个大类。《医藏书目》把医书分为20函 (即20类) , 有伤寒、脉学、眼科、本草、妇产、外科、针灸、儿科、养生9个比较专门集中的分类, 另有10函是各科医书的汇编, 还有1函是入门医学书类。现代的中医文献分类主要体现在《人大法》、《科图法》和《中图法》三部分类法中, 特别是《中图法》医药、卫生大类下的中国医学[3]。其宏观结构包括基本大类表、主表、附表等, 类目是构成分类法的最基本要求, 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类目设置和安排, 较科学地容纳了传统的中医文献, 并能适应现代中医文献的需要。
2. 对《中图法》中医文献分类的商榷
图书分类是否科学, 在于它能否符合学科的规范和是否就有实用性及可行性。《中图法》5版中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如R22《中医基础理论》一节, R221《黄帝内经》、R221.9《难经》归于中医基础是正确的, 但把《难经》作为《内经》的下位概念是不妥的, 他们应是并列而非从属关系。而把《伤寒杂病论》归R222则属大谬不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称《伤寒杂病论》, 共载药方269个, 使用药物214味, 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开辨证论治之先河, 被称为“方书之祖”, 把它归入中医理论研究是极不合理的。
《中图法》把《中医诊断学》归类R23为《中医临床学》中也值得商榷。《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 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 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一般中医学者倾向归属中医基础学, 故按惯例应入R22《中医基础理论》一节为好。
本书最大的遗憾在于, 5版还是沿袭4版以前各版, 在R25中医内科学、R26中医外科学、R271中医妇产科学、R272中医儿科学中各科病名均用中医病名。根据目前病症结合多为西医辨病、中医辨证, 即多用西医病名的趋势, 这种病名分类法已落后于时代。当代作者已不可能按照诸如“呕吐”、“心悸”、“噎嗝”、“痞满”等病名去做书名的要素。而像肺源性心脏病、肝硬化、肝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中医药疗法的书籍无法找到对应的病名入口词, 最多只能按R256《脏腑辨证》的下位词“某系病症”笼统归入上位。久而久之, 这些按中医各科教科书抄来的病名都会闲置不用, 完全虚设。R259《现代医学内科疾病》实际不能网罗数量诸多“病症结合”潮流。另外, 书中规定:“R25[092]《中西医结合》宜入R5/78。”现代各馆收藏, 有的归西医, 有的归中医, 我们认为, 还是应统一入R2《中国医学》为好。
R286《中药品》现实发展很快, 在“中药制剂”一项有很大向下扩展空间, 可按剂型或其他增加很多的下位概念。此外, R228《中医病理学》病因与病机, 过于笼统。中医体质学说、本能归于R244《外治法》小针刀、R245.8《灸法》的热敏灸等新疗法在《中图法》中医文献分类中未能体现。
3. 中医文献分类应与时俱进
中医药文献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药道德伦理学近年发展很快, 新书不断涌现, 但现有分类法尚无它们的容身之地, 今后应予纳入。中药学R282《中药材》有必要加设“中草药资源品种调查”一节, 以体现当代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濒危灭绝中药的抢救。R286《中药品》的内涵应予扩大和增容, 当代中草药制剂的研究, 产生了许多新药和科研成果。“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专节应予开设。市面流行已久的活血化瘀类、抗肿瘤类等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种类繁富, 应开辟有关下位位置。原5版一些分类上的明显错误, 也期待能予改正。
学术研究应与时俱进。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知识的传承、更新和发展, 是历史赋予图书馆的职责。《中图法》对中医文献分类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修订完善, 才能更好为中药学术和图书馆管理服务。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图法》沿革及其中医文献分类概况, 列举了《中图法》中医文献分类中几点值得商榷之处, 并指出中医文献分类应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图法》,中医药文献,文献分类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五版) [M].北京:中国图书馆出版社, 2010.386~393.
[2]杨木锐.《中图法》第5版中国医学类的修订与使用[J].图书馆学刊, 2011 (11) :77~78.
中医药学文献 篇10
一、《药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现状
电脑的普及使得绝大多数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由传统低效的黑板书写转变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但是通过与兄弟校院的交流得知,该课程目前大多仍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所谓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也仅仅是以可无限次重复展示的PPT代替了板书与纸质教案。可以说,教学手段做到了与时俱进,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仍有待提高。
二、PBL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可以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教学内容,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计划。这种模式可快速传递大量信息,对基本概念的讲授较为深刻、全面。由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按既定的思路向学生逐个讲解文献数据库,灌输具体的检索方法和技巧,教师较少关注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教师与学生互动性较少。就《药学文献检索》来说,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独立检索相关信息的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可以说,在多数情况下使用LBL教学模式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计划,但教学目标却没有很好的实现[1,2]。1969年,美国的Howard Barrows教授在Ma Master大学首创PBL教学法,其特点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收集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总结评价。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充分调动起来的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推动力。PBL教学法的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并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非常适合《药学文献检索》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3,4]。笔者近年来在该课程中尝试使用了PBL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PBL教学法在《药学文献检索》中的实施
1.准备工作。开课前,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是已修完的科目和掌握程度,学生对搜索引擎(Google、百度)的使用情况及对学校所购数据库、药学专业常用数据库是否知悉。还要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意义、重点和难点,必须掌握的内容,课程大体安排,以便学生对此课程有初步的了解。再者,很多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PBL教学,因此还要向其简单介绍该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以消除学生的误解。
2.设计问题。PBL模式中,问题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教师对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考虑到实际教学学时数的限制,问题要大小适宜。《明天的记忆》(日本)和《猩球崛起》(美国)是近年热映的影片,许多学生都看过。前者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的一种)患者与病魔的抗争,后者则以科幻的形式描述了人类希望研制抗老年痴呆药物的美好愿望。以此为切入点,设计问题:抗老年痴呆药物研究进展。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产生好奇,并迫切想了解现在市场上都有哪些治疗性的药物,还有哪些药物正处在临床研究阶段,最近又有什么新进展。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是衡量本环节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很多学生又对如上两部影片有所了解,因此很多学生对此课题产生了强烈兴趣。借此很容易将教学活动推入下一个环节。
3.设计学习活动。(1)分组。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结构,并考虑到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分工合作等要素,将学生合理分组。每组由3~5人组成,同时指定1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后续学习活动的组织协调,辅助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2)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学生在明确了研究任务(问题)之后,开始利用常见的搜索引擎,如Google和百度进行网络查询。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在此之前均有使用这两个搜索引擎的经验,因此,这个过程实施起来难度不大。利用百度搜索就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资料,包括百度文库和一些指向数据库的链接。此时,教师可以适度介入,让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网页上看一下本校都购买了哪些数据库,按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介绍中文的数据库。学生可能对关键词的选择上把握不准。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结合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布尔逻辑运算符“与”、“或”、“非”(and,or,not)的概念。由于学生都已修过《高等数学》,通过交集、并集的图示,学生可以较容易地掌握这几个重要的概念。通过阅读相关的中文文献,学生对课题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认识。由于文章可能会引用英文文献,借此,再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英文数据库,如Elsevier、ACS、Wiley等。前面学生已经有了中文数据库的检索经验,对这几个英文数据库掌握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借此,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SCI的概念,引用与被引,介绍ISI引文索引。有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刊载在不同期刊上的文章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有所不同。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去查询期刊刊名缩写,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不同,要掌握ACS期刊参考文献格式,并了解其他一些常见的格式。(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PBL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学习过程结束后,由小组长向教师及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学习结果。讲述该小组对检索课题的理解、使用的检索策略和检索的详细过程,使用的检索引擎和涉及的数据库,提出还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期间,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对其结果进行提问,并由汇报人及其组内成员做出解答。这一环节主要是检阅学习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受课时数的限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还可以借助于QQ群等方式,这样可突破本课程教学在空间上的限制。(4)归纳总结与点评。根据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目标,将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知识点提炼出来。由于这些知识点大多数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都已涉及,因此这种强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在使用Google进行搜索时,绝大多数使用的是简单搜索模式。这种模式搜索结果太多,夹杂有大量低价值的信息,教师可向学生介绍高级搜索功能。(5)问题的深入与扩展。部分学有余力或兴趣浓厚的学生可能感觉还不够尽兴,因此这一环节主要针对这些同学设计。可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开展这部分工作,如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Google高级搜索语言,介绍几个有用的论坛让学生去看看检索高手发的帖子。此课外环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为部分基础较好兴趣较高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
《药学文献检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LBL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难以与实际应用有效地联系起来,有限的一些应用技巧也是孤立零碎的,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在PBL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合作者[5]。从表面上看,教师直接授课的时间少了,但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却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观念的转变,树立PBL教学观,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角色也与传统的LBL模式完全不同,学生由接受者变成了领衔者,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研究者[6]。在这种模式下,要求学生学习有较高的自觉性,前期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课后还可能要进行一定的深化训练以强化分组学习时掌握的技巧,对《药学文献检索》这样注重实践性的课程来讲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
[1]罗加.对改进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思考——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文献检索课教学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80):174-176.
[2]赵劲松.影响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C].2010.
[3]王镭,唐志红,张利.PBL教学法在“药学文献检索”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12):56-59.
[4]何立芳,彭建波.PBL教学法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实践和体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4):82.
[5]何今成,孙天敏,陈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J].文献检索PBL教学教师角色迁移的策略分析,2013,34(7):1027-1029.
【中医药学文献】推荐阅读:
中医古代文献09-25
中医药文献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01-13
中医需求与中医发展调查报告11-23
中医药学07-28
【长春中医药大学专业】长春中医药大学招生网站-长春中医药大学分数线10-10
中医药学概论08-01
中医药术语10-16
中医药治法06-10
中医药防治06-17
中医药营销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