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思维

2024-11-01

中医药思维(精选11篇)

中医药思维 篇1

1 中医思维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性

思维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征, 是决定人类生存状态和发展走向的关键之一。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小到一门学科、一门技术, 乃至每一个人, 其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生存状态和发展[1]。中医药要发展, 必须要患者接受, 才能有生存的空间;中医药走向世界, 必须让西方人理解, 中医药才能真正走出国门。可是, 中医不如西医容易接受、理解, 尽管很多中医学者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十分深刻, 认为中医有巨大优势, 疗效显著, 可是, 很多百姓、患者真正理解感到困难, 甚至一些中医从业者也不理解。如此, 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受到挑战, 年轻中医从业者应该有危机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其关键问题是中医思维的传承与运用问题。比如, 中医学“气”的概念, 是动态的、功能的, 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们就容易理解, 受到西方物质实体寻找思维教育的人, 就会说气是看不见的, 无法理解。人和人见面, 中国人会说, 你的气色真好, 这就是运用了中医的取象思维, 判断了人体健康状况。而按照西医思维, 不经过检查化验, 无法判断健康状况。所以, 中医思维是独特的, 是在中国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 用独特的视角去感知和认识生命、世界, 并以这种思维方式结合中医理论认识和诊治疾病。这种思维与西医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如, 中医学重视宏观整体, 西医学重视微观分析;西医学以“生物医学”为主;中医学则强调“天人合一”;西医认为微生物的侵袭是病因;而中医学强调“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西医学重视局部病变, 中医学重视整体反应;西医学强调要找物质结构, 采取“对抗”、“剿杀”, 如抗菌、消炎等;中医学重视“调和”、“从化”, 强调人体自身调节能力等。中医药要大发展、创新以及走出国门, 首先要普及和传承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有很多种, 如“辨证思维”、“系统思维”、“直觉思维”、“经验思维”、“取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等, 也有很多具体思维方法, 诸如“顺势”、“求同”、“求异”、“逆向”等。掌握了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 理解中医药涉及的气、阴阳、五行、气化等理论会十分容易。反观近年来中医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中医思维的运用重视程度不够和缺失, 导致中医药在一些方面的发展失去了固有的特色和优势, 甚至违背了中医发展规律。近来,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中医思维”对于现代中医界变得生疏, 并直接影响到了中医理论教学、科研和临床。由于中西医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完全用西医思维方式诠释、理解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行不通的。为什么中医和西医思维方式如此不同, 是因为中、西医诞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思维是中医文化的灵魂, 深深刻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比如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主张“中和”为美, “和”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辨证思维。要达到“和”, 其重要法则是要掌握好“度”, 过或不及都不为美。“中和”是一种模糊而崇高及含蓄的美。“和”同样是中医治疗的最高目标。欣赏字画要看其意境、看其气势, 这和中医望气色断病情同出一哲。中医思维的形成直接影响着中医从业者的素质修养和成才, 是决定其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一部分中医大学生和青年中医, 对中医缺乏信心, 中医思维欠缺, 临床能力不足, 其中有少部分中医毕业生甚至背叛中医、攻击中医, 或成为伪中医、庸医,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和生存。

2 中医思维研究与运用的现状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的教育、科研和临床, 应该说, 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临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高等中医院校发展迅速, 培养了大批高级中医药人才、中医科研973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诸多领域的资助, 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医养生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中医临床名家辈出, 但是认真分析目前中医的发展现状, 确实存在中医思维弱化的问题。

2.1 中医思维与临床

中医界的名老中医、国医大师都是运用中医辨证思维的典范, 所以临床疗效显著。但是, 中医临床也存在中医思维, 特别是中医辨证思维弱化的问题, 例如, 治疗普通的感冒, 患者自行购买速效伤风胶囊退烧, 甚至很多中医师也不辨邪气之寒热, 必用抗病毒药物, 使用银翘解毒丸。癌症就必用抗癌中药, 炎症则必用清热解毒中药, 上火就用泻火药物, 而按照中医思维方式, 如姜汤散寒退烧、扶正固本治癌、引火归源治火、疏通气血治疗炎症等方法却被弃之不用。这说明中医临床上存在不运用或不会运用中医辨证思维的问题。没有按照中医辨证思维开方, 只能叫做“中药的处方, 西医的灵魂”, 其作用于人体的药物效应已不能完整地体现中医的整体辨证论治系统理论的效果, 而副作用却大大彰显。如“日本小柴胡汤事件”、“英美马兜铃事件”、我国的“木通致肾脏损伤事件”,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现在的中医医师不能完整系统地运用中医系统思维的方法, 不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 而仅凭辨病对症的方法错误地使用中成药而引起的严重后果。

张仲景强调“有是证、用是方”, 黄帝内经提出“有故无陨, 亦无陨”, 都强调中医临床首先是辨证, 根据证下药, 而不是根据病开方。懂中医思维, 砒霜、乌头虽然毒性大, 但会用其救人, 不懂中医思维, 人参、灵芝虽为上等补品, 但也能草菅人命。现在临床上真正具有中医思维、辨证论治的中医人才匮乏, 造成中医临床阵地萎缩, 所以中医思维的问题应该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2.2 中医思维与科研

中医的科研到底应该怎样开展, 一直是中医发展的困惑。多年来, 中医药的科研, 多是以现代临床医学的观念、方法和技术, 对传统中医学进行验证、诠释和创新性的研究, 寻找中医药诊断治病的物质基础成为主流。而真正能为中医临床服务、体现中医特色和中医思维的科研成果比较少。比如脾虚、肾虚证的研究, 只是证实其与多系统都有关系, 经络的研究, 因为非要找出物质实体而最终失败。虽然这种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特别是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中医, 便于西方人的理解和认识, 但同时对中医学术发展却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有学者说[2]:“传统中医学的当务之急并非是去想方设法的求证自己是否合乎现代科学, 更不是去采用线性科学的方法找寻验证自己本身的物质基础, 而是要集中精力、认真细致地去考虑清楚自己本身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 以及怎样好好地去发扬、去利用这个优势来宏扬传统中医学, 不要处处与现代临床医学一争短长。否则, 目标错误, 精力分散, 舍本逐末, 很有可能在下个世纪传统的中医就再也无法在医学立足了”。真正的中医科研应该按照传统中医学自身几千年传承下来固有的创新体系、思维模式开展, 为临床疗效提高服务, 而不是盲目的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阐释其科学性。

2.3 中医思维与教育

在“中医科学化”、“中医西医化”思想影响下, 中医教育方面因为缺乏中医思维的教育与传承, 导致学生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比如“肝生于左、肺生于右、肾主生殖”等中医理论的理解, 很多学生会受西医思维的影响陷入实体器官的误区。由于高等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中、西医各半, 其教育结果是造成了学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特别是研究生教育, 虽然硕士、博士论文也可见到一些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的研究, 但是精通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硕士、博士更多, 国家师承措施虽然是非常好的导向, 但是其传承面不宽, 中医大部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依然缺乏中医思维的根基, 一些颇有权威的中医老专家们说:“中医研究生教育只是培养了大批为老鼠治病的医生”。为此, 很多老中医药专家十分忧虑传统中医未来的命运。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但是终究折射了在中医教育中存在的巨大危机——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的弱化, 中医将失去灵魂。

3 中医思维在中医健康发展创新中的思考与建议

3.1中医思维应该渗透到中医教育中

50年代以来, 我国前后在全国各省市陆续成立了数十所高等中医药院校, 确立了传统中医教育的现代科学体制和系统的理论加实践的课程体系。虽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历经变革, 但整体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仍然遵循着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技能相结合的知识教育模式, 而对于中医思维方式、方法的系统训练非常之缺乏。

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科学思想在医学领域的阐释和结晶, 呈现为系统整合型的意象思维方式, 与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本质的差异[3]。对于学习中国传统中医学的学生而言, 从小到大接受的均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 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系统基础非常薄弱, 因此导致中医学学生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反差, 理论认知上的偏颇非常显著, 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和整体辨证论治诊疗方法在理解、接受上异常艰难, 对传统中医学的认同性、理解能力明显降低, 专业思想不稳固, 难以树立起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的中医理论思维方式训练, 造成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医者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系统思维, 直接影响了传统中医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效果。

同时, 由于对传统中医与西方医学、现代临床医学及其它现代科学之间思维方式的异同点缺乏明确的认知、系统完善的理解, 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中医教育中, 从本科阶段就要设置中医思维教育和训练课, 硕士研究生、博士阶段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与中医理论、中医思维角度, 深层次认识中医思维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开展中医思维的必修课, 就像博士研究生必须学习分子生物学一样, 必须掌握中医思维方法。当然, 中医教育的真正发展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如果从小学生开始就加强中医文化、中国哲学的传承, 必然会为中医教育增色。

3.2 中医的科研要以中医思维为指导

3.2.1 中医理论研究

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 特别是用系统生物学等具有整体特色的手段研究中医理论是有价值的。例如临床上较有影响的“肾阳虚证的研究”、“活血化瘀的研究”、“脾实质的研究”、“肝藏象的研究”、“经络实质的研究”等。但这些研究项目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部分研究项目是借用现代临床医学的手段与方法来描述、阐释中医理论体系的物质实体, 从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方面而言, 基本上还属于诠释学的研究, 对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发展根本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有时甚至出现把简单模仿现代临床医学模式当成学术创新的现象, 造成传统中医学术水平一直徘徊在一个低水平上, 一直循环重复, 而没有进一步新进展。传统中医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巨大, 与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有根本上的不同, 中医偏重综合整体, 着意功能虚体, 目的在于物与人、自然之性, 共存共荣。因此, 对中医理论的研究, 还必须坚持中医研究的取向, 以中医思维为指导。张景岳, 因为四十岁后饮酒经常腹泻, 提出命门学说, 创制右归丸;李东垣, 发展脾胃学说, 创立补中益气汤;清代温病大家提出温病学说, 都是中医理论研究创新的典范, 这种理论研究的重要价值就是临床应用, 百姓受益, 中医发展。当然, 可以吸收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如运用系统生物学, 网络药理学等手段研究中医的“形神合一”、“整体观念”、“生克制化”的机制, 也是有价值的。但是, 完全脱离中医思维指导的理论研究导向是有问题的。所以, 中医理论的研究、创新, 必须坚持中医思维的系统整体与辨证思维的特点, 适当吸纳现代科技, 重视总结中医临床经验以及理论思维方法, 对临床、实验以及理论思维的成果进行有机的整合, 以建构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传承结合的理论体系, 实现中医学的自主性发展。

3.2.2 中药、方剂研究不能唯成分论

西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十分明确, 这是西药治病容易被理解、被接受并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受该种物质论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很多学者开始思考中医药为什么能治病、治病的机理是什么、中药治病的活性成分和物质基础是什么?于是中药的活性成分和物质基础研究百花齐放, 从研究的结果看来, 确实有很多可喜的结论, 比如人参皂甙、枸杞多糖、当归多糖、芍药苷等, 都是中药研究中发现的活性成分。但是, 这些活性成分是无法代替人参、枸杞、当归、白芍等整体功效, 换句话说, 这些物质基础的运用已经背离了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和辨证思维, 已不是中药。从古至今, 中药都不是以成分作为其治病的依据。虽然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并发现了很多物质基础, 一定程度上对中药的认识和功效的拓展是有意义的。但不能因为发现了成分和物质基础, 就以为掌握了中药治病的规律, 偏离中医药的理论依据, 把精力与钱财花在研究一药或一方的有效成分上, 把中药与西药强行接轨, 尽量使中药“西化”的研究创新模式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中药到底怎么治病, 治病的原理是什么呢?清代名医徐洄溪的论述:“药之用, 或取其气, 或取其味, 或取其色, 或取其形, 或取其质, 或取其性情, 或取其所生之时, 或取其所成之地。”, 这就是说, 中医历来是从中药的形、色、气、味、质、时、地、性等诸方面来研究中药药性和功能的, 中药治病的基础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其性能是取天地之精华, 本自天成, 个别活性成分无法解释其整体效用的[4]。又如地龙、代赭石、皂角刺等中药的研究, 不能一味找其物质实体, 因为古人发现其功效是用取象思维和临床时间的结合, 地龙能通络, 是因为其性善钻;皂角刺能透脓, 是因其势善通;代赭石降胃气, 乃因其重而势下行。所以中药研究者, 特别是中青年中医学科研工作人员与临床工作者的任务, 主要就是去探寻和发现这些中草药的“理”与“情”, 寻找摸索它所最适用的病机, 从而运用于临床。要重视“借方药之力, 触发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 以求达到阴阳自和, 其病自愈的目的, 这也是传统中医治疗疾病与现代临床医学治病的根本区别。

王孟英说:“用得其宜, 硝黄可称补剂;用失其宜, 参术不异砒硇”。所以, 研究发展中医药, 不能一味从药理研究、化学成分, 以及现代科学的角度来阐述分析中医药, 更加不能作唯成分论者。

3.2.3 中医临床需要多种中医思维的介入

现在, 国内的很多中医药专家都已明确认识到, 完全使用现代医学的检测、化验的手段来评价评估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问题, 非常的不符合传统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的发展。那么, 如何制定一个符合中国传统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疗效评价体系, 就是当前传统中医药发展形势中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遥远的古代, 并没有现代这些高科技支撑的化验、检测仪器和各种的新型手段, 那古代的中医药学家们到底是在运用什么方式来判断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呢?或者说古代中医疗效评价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中医学是一门综合的、充满民族集合智慧的科学, 其重要的特征是中医有自己的独特思维。中医学的发展, 从理论到临床, 实践出真理, 其本质是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中医思维应该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基石。比如, 按照中医思维, 取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 人的生命处于健康状态, 必然有健康的征象, 当生命处于病态, 必然有病态的征象。那么, 哪些是病态的征象, 哪些是健康的征象呢?

笔者认为, 对于病态征象的把握, 既要有医生自己的客观感觉和判断, 更要结合患者本身的主观感受和体会, 中医临床如能采用征象思维判断疗效, 应该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途径:如医患借助征象思维共同体察患者的七种能力。一曰:趋轻能。“轻身延年”是历史的结论, 是气胜形的表现, 是正气得到补偿和恢复, 而邪气消减的表现;因此, 可以认为此项治疗是产生了趋佳效应, 是有效的。二曰:趋柔能。柔者生之途, 抟气可以致柔。“僵”与“脆”都是“器”少“气”的表现。婴幼儿富有生生之气, 故柔;老年人则生气已亏, 故肢僵骨脆;动物皆然, 植物亦然, 病者何其不然?反之正气得复, 邪气衰退, 骨正筋柔, 故而其自应被认为是治疗趋佳效应之一。其它如趋衡能、趋展能、趋味能、趋趣能、趋便能, 也是判断疗效的途径。

此外, 如医患共同勘对五种生命条件, 滋润德、温欣德、安定德、出入德、升降德;共同检验精、气、神三宝等, 均需要象思维的介入。七能趋佳、五德渐回、三宝来复, 自为疾病向愈之象, 在此基础上再以现代医学的检查化验为参考, 中医的临床疗效判定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参考文献

[1]张登本, 孙理军.中医基础理论中概念的困惑与思考诠释[J].中医药学刊, 2004, 22 (9) :1573-1575.

[2]邢玉瑞.中医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邢玉瑞.《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8.

中医药思维 篇2

【关键词】 和;中医学;核心价值;取向

中医学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和哲学精髓。

其中对“和”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就是突出反映。

关于这一点,在古代中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尽阐述。

其中《素问・逆调论》有关“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就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一思想,道出了中医学“和”的核心价值取向。

1 “和”的语言学词义及中医学内涵

“和”在语言学的词义颇为丰富,其中《说文》认为“和,相应也”,意为相适应,相顺应;《广雅》认为“和,谐也”,即融洽意。

《老子》认为“和,音声相和”,指声音相应和谐;引申为和睦,如《荀子・王制》“百姓和”。

可以看出,“和”的原始本义主要是相顺应,融洽,和谐,和睦;指事物各个方面谐调共处、融汇一体。

这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是传统文化中崇尚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等认识的特征性思想。

2 对“胃不和则卧不安”含义的另类解读

《素问・逆调论》“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从中我们知道,胃气以下行为和,若胃气不和,逆行时就会出现“息有音”、“不得卧”等病症。

再观“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提出,只是“卧不安”诸多证型中的一类,《内经》点出此语可以理解是给我们一个启示,治疗“卧不安”不能仅仅考虑心、肝、肾等常见脏器,而应全面考虑各脏腑间的关系。

因为人体脏腑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功能上各有所司,实则互相联系影响,各脏腑间的协调才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治疗疾病关键在于找出人体“失和”原因,恢复脏腑之间“和”的状态。

原文至少蕴含了以下意思:一是引起卧不安的原因很多,胃不和也会出现;同时运用省略文笔,暗蕴其他脏腑不和也可出现此类病症之意。

试想,若“胆不和”、“肠不和”等时能得安卧吗?二是提醒人们,治病必求其本,不能惯性思维。

尽管“息有声”、“不得卧”病不外肺、肾二脏,但引起的原因各有不同,当因“胃不和”而引发时,则应调理胃气,使胃气循常道而行;因其他不和而引发时则当另论。

只有这样才能使五脏六腑各安其位而和谐安宁。

3 “和”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的特殊含义与我们民族的信守和理念相一致,被中医学引入后,渗透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

成为中医学的立学之本和核心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中医学是关于人体健康的医学,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人的生理病理,乃至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始终为了人体健康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都始终围绕着中医的健康标准“和”来进行医疗实践的。

脏腑协调、形神顺应是人体健康的保证:人体只有保持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和顺统一,才能使人体机能活动正常;只有形体与神的顺应协调,才能使人体的精神活动正常。

这是人体健康的二个基本要素。

关系失和是疾病产生的根源:人不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逆时而动;或脏腑协调失序,就会引起机体疾病的发生。

即所谓“违其气则病”。

失和是疾病产生的根源。

治病求本,以和为度:疾病治疗必究引发之根源,也就是引起人体失和的原因,以及病变的机理,以重新恢复人体“和”的健康状态为目的。

作为中医的价值取向,对“和”的追求是从人的整体来把握的,运用摄生、中药、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去除“失和”原因,调治“失和”病机,使机体重新复“和”而治愈疾病。

“和”的价值取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巩固和丰富:自《黄帝内经》初步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始,就牢固确立了“和”的核心价值,这既有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更主要是“和”的涵义和人类对生命健康追求的目标完全一致。

自此以降,在其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根据各自的实践和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和”的核心价值理论,进一步确立了其目标取向。

在论病时首重阴阳失和, 也常用“不和”来描述人体失去平衡协调时的情况,如“表解里未和”、“胃气不和”等。

纵观仲景全书,对和法的推崇和对人体“和”的状态的追求在他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随处可见。

孙思邈是一个注重“治未病”养生保健的医家。

认为人体若要健康,就必须确保阴阳的平和;而阴阳的平和,取决于脏腑间的协调。

金元四大家以寒凉、攻下、补土、养阴著称医林。

无论是刘完素“火热论”,治疗主张“亢则害,承乃制”;还是张子和“攻邪论”, 提出驱邪以恢复人体协调状态;抑或是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无不是在对《内经》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各有侧重地提出崭新的理论,究其根本,无不体现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和”的推崇和追求。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到:“天地阴阳之道,本贵和平,则气令调而万物生”。

现代岳美中在治疗脾胃病时,法崇东垣而不拘泥,认为东垣重升脾略降胃,重内伤阳气,偏于补阳,略于补脾胃之阴血;所以在治疗中更注重平衡阴阳,调理脾胃和因势利导,更注重治疗中的“和”。

凡此等等,无不反映出中医学对和的推崇和追求。

4 结语

综上所论,我们可以说,整个中医学就是一部围绕人体“和”与否的医学。

从如何养生维和,机体脏腑谐调;到功能失调,失和致病;从如何分析疾病性状,寻觅失和根源;到制定理、法、方、药纠偏复和;无不反映出中医学“和”的思想以及对“和”的取向。

也就是说,“和”是遍布中医学理论、实践所有层面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正因为此而成为中医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禁止医药广告是懒政思维 篇3

大多数医疗广告都属违规?

虚假违规医药广告已成监管部门不能承受之重。据国家工商总局对相关情况监测显示,仅2012年10月,就发现违法医药广告15882条,违法率高达18.98%,发现严重违法医药广告4942条。卫生部门监测结果更是令人瞠目——大多数医疗广告都属违规。

也许正是此种窘境下,又有人重提全面禁止医药广告。而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也在今年3·15期间建议,“在目前医药广告处理失控状态下,全面禁止医药广告势在必行。”

“全面禁止”对监管、执法部门来说,固然一劳永逸了,但这对医疗医药行业与企业是否公平?

“管不了就禁”,因噎废食,究其实质是一种懒政思维,因为按此逻辑,各行各业都关门大吉岂不更为省心?

事实上,违规医药广告并非不能整治,也并非整治不好,就看相关政府部门想不想真正整治,能不能“科学整治”——配套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设计、切实到位的监管、痛彻肺腑的处罚,就一定能管好医药广告这匹“野马”。

美国是世界上医药广告市场最发达的国家,但虚假违规医药广告却屈指可数。其依靠的仅仅是美国政府管理广告的两大主要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他们对医药广告的监管极其严格。

《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对医药广告有特别规定,要求处方药广告必须准确、不能误导消费者。如不得使用“安全可靠”、“毫无危险”、“无副作用”等夸大疗效的词句;医药广告中则禁止播放痛苦呻吟的表情、动作及声音。若广告内容与药品实际功效不符,误导消费者购买并由此产生了严重后果,则会被视为虚假广告。

药品公司在广告中还必须提供所有有关药品的风险信息,同时告知消费者如何查询获得FDA批准的全部信息,如相关医生、免费电话、有印刷广告内容的杂志、网站地址等。药品公司可以在广告中介绍药品作用,但必须符合FDA规定的使用内容,同时必须提供充足证据或临床使用内容。

印刷广告必须在处方药信息中包括:谁不能用此药,何时不能用此药,可能出现的严重副作用,若出现副作用该采取什么措施降低风险,常发的副作用等信息。有可能导致死亡或重伤的药品,则必须提供警告信息。

在界定是否包含虚假内容方面,美国相关法律严格规定:广告文字及图片不得含有欺骗消费者的内容;广告中要准确表述药品的性能、可能引发的副作用;临床试验或者有关研究的数据必须齐全。

如违反相关规定,将会遭到严厉惩罚。《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规定:任何人违反了其对医药广告的规定,将处以1年以下监禁,单处或并处1000美元以下罚款;再犯者处以3年以下监禁,单处或并处1万美元以下罚款。2007版《食品药品法案修正案》规定:任何发布虚假或有误导性处方药广告的企业,将处以25万美元以下罚款,再犯者处以50万美元以下罚款。

美国对违法医药广告的罚款较之其收益并不重,但由于很多违法广告具有故意、恶意并造成重大伤害的特点,符合惩罚性赔偿原则,所以有人起诉违法医药广告时,受理法院会根据违法广告的欺诈程度处罚企业。

罚金不仅包括发布违法广告的罚款,还涉及对其违法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罚款数额一般远大于药品公司违法所得。而且,法院一经公开审理判决,药品公司的声誉会严重受损,对其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极大影响。

如2010年,美国跨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公司被司法部门指控,其向阿尔茨海默症、焦虑、认知障碍症、抑郁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患者推销该公司生产的处方药“思瑞康”,而FDA并未批准“思瑞康”用于治疗上述疾病。最终,阿斯利康公司被罚款5.2亿美元。

在如此重罚之下,美国很少有医药公司敢以身犯险。

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药广告的监管,FDA还会邀请消费者致电、写信积极举报违规广告。近年来,美国还推出“坏广告”计划,要求医生报告违规或误导广告。

这就不难理解,美国人为何对医药广告监管有着足够的“自信”,如允许药品公司为任何处方药做广告,即使是那些会导致身体严重损害、上瘾的药品也不例外。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医药公司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终归还是“人”的问题

反观中国对医药广告的监管,“多龙治水”:管理部门不负责审查医疗广告内容,审查部门又无监督处罚权;“把关不严”:各部门权力的分散带来的只是对小集体利益的争夺——“好事”抢着上,“坏事”躲远远,“踢皮球”则个个是好手;“处罚不力”:在中国,各医药公司总是想方设法和监管部门走得近些、再近些,“摊上事儿”的时候就有人“打招呼”、“递条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法律法规只有被强奸的份儿。

说到底,所谓的医药广告“管不住”还是“人”的问题,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措施不去执行、执行不到位,又有什么用?所以国内的医疗医药广告“勇于”花样翻新地违规。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各个监管部门就是天生的不负责任,更不是无能——大家彼此心照不宣,都不过是受制于一个“利”字而已。

中医药思维 篇4

关键词:中医,辩证,廉洁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廉洁教育工作的环境、对象和方法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真分析和正确把握廉洁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形势,是开创高等中医药院校廉政防控体系新局面的前提和基础。辩证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辩证素材的基础上,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以辨别疾病,探求病因,确定病位,预测疾病发展趋势的一种诊断方法。[1]中医辩证思维下加强廉洁教育,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战略要求及打造富有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使命。

一、加强廉洁教育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战略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都明确提出:“把廉洁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运用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开展廉洁教育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战略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1.加强廉洁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否在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受金钱、权力的考验,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仅要加强现有干部队伍的教育,更要抓好大学生这一未来干部群体的廉洁教育,把大学生廉洁教育作为造就一大批清正廉洁干部的重要途径,将反腐败关口前移,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举措。

2.加强廉洁教育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廉洁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廉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加强廉洁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当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风气以及道德失范现象已经渗入校园生活的很多方面,加强廉洁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启发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用中医辩证思维加强廉洁教育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打造富有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学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基地,一方面要学习中医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传播和继承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医知识的创新,发展中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用中医辩证思维加强廉洁教育,保持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在继承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弘扬和塑造我们的民族精神,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打造富有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使命。[2]

1.中医辩证思维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资源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古老传统的科学,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和同疾病斗争的实践的产物,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产物。中医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超越技术手段的医学精神和伦理道德,如儒家所宣扬的仁义道德对古代医德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道家关于生命和精气神以及养生理论的阐述;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中医学的工作对象“人”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它既注意到了人的七情六欲,同时又密切关注人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甚至把医“人”与医“国”相联系。辩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也是中医学的学科标志,辩证思维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能辩证地看待病与证之间的关系,辩证思维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一种宝贵而独特的资源。

2.有助于保持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

廉洁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师生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形势,力图使人们用社会所认可的合法合乎道德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制止用一切非法非道德手段去牟取个人利益。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成才愿望更加强烈,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中医文化中蕴含“大医精诚”,医德修养须重“精”“诚”二字,也就是追求技术精湛以胜任“至精至微之事”,真诚待人并竭诚为病人服务;“仁爱救人”的人格理想(强调精湛医术、主张博济众施、追求严谨医风)、不畏艰险的人格精神、谦和谨慎的人格风貌,这与医学生的追求目标相吻合。无论从学生自身科学发展、扩大廉洁教育的覆盖面,还是从创新廉洁教育组织形式、工作机制上看,用中医辩证思维加强廉洁教育有助于保持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

3.体现了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廉洁教育从目的上看,固然有服务社会的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公益服务、廉洁意识、奉献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为,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综述我国古代医家的人文精神,以仁善为先,怀揣“恻隐之心”,认定“医乃仁术”,不分贵贱与贫富,“普济众生”;兼容为怀,有“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雅量,具“洋为中用”“衷中参西”之胸怀。用中医辩证思维加强廉洁教育,打造富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较好地体现了中医药院校办学的传统和特色,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满足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实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大传承、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的大提高、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大发展。

三、用中医辩证思维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廉洁教育工作格局

用中医辩证思维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廉洁教育,使廉洁教育工作格局更具有科学性、特殊性和实效性。构建富有特色和时代感的廉洁教育工作格局,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廉洁教育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才智和潜力,坚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原则,以理论研讨为抓手,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育活动为平台,把廉政文化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1.因人制宜,以人为本

中医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统一,人是社会、心理、生理的统一;用中医辩证思维辩证必须因人制宜,进行个体化诊疗和施治,尊重学生个性,以人为本。[3]按照辩证思维的要求,要求每个学生要有更好更快的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性的。参照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对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指导,确立廉洁教育的不同重点,确保廉洁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引导新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了解基本的廉政法律法规,理解个人成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组织高年级学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加强毕业班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2.因时制宜,注重实效

中医文化以“博极医源”创新为根,“探赜索隐”“与时偕行”创造为本,用中医辩证思维辩证必须因时制宜,注重实效,结合国际国内反腐倡廉形势,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廉洁教育活动,让“廉洁教育进校园”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用中医辩证思维加强廉洁教育做到“三个贯穿”,实现“六个结合”。

“三个贯穿”:一是贯穿于党建工作之中,利用党日活动对学生党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在党校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专题讲座;二是贯穿于课堂教育之中,把形势政策教育、两课教育、专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各学科教学的渗透性,宣讲中央反腐倡廉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提出廉洁要求,培育廉洁行为;三是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廉洁教育中的作用,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整体合力,初步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廉洁教育网络。

“六个结合”:一是将廉洁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将廉洁教育与道德修身相结合,借助专题讲座以及学术论坛,融入廉洁教育观念;三是将廉洁教育与责任担当教育相结合,增强廉洁教育的人文底蕴,扩展廉政文化覆盖面;四是将廉洁教育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师生员工树立社会责任、自我责任;五是将廉洁教育与倡导学术诚信相结合,引导师生员工诚实守信,诚信治学;六是将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3.因地制宜,完善机制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用中医辩证思维辩证必须因地制宜,完善机制。一是通过校园广播、电子屏、杂志、报纸、墙报栏、宣传栏等传统的宣传媒体,结合互联网建设,构建立体的宣传网络,重视廉洁文化的宣传、总结、精炼和提高,推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方式——制度文化往精神文化转变。二是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区,面向社会”的工作原则,整合各方资源,建设一批廉洁教育实践基地,使廉洁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同时有利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有利于精神传承和文化的积淀。三是建立健全开展廉洁教育的领导体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开展廉洁教育提供切实保障;积极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对廉洁教育的理论研究,完善激励机制,针对青年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必须进行有效的利益激励,对在廉洁教育工作中表现出色的,进行表扬等荣誉及物质利益的激励,对充分调动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在廉洁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及某种不良行为,要用负强化激励对当事人进行否定和批评,利用中医整体观思想,全面考虑问题所在,以使当事人认识错误,从中汲取教训。

辩证思维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廉洁教育的探索,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它起着引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着传承人文精神、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功能,是新形势下有效抵御西方文化思潮冲击和消极腐朽思想的创新举措,也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工程,对于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月发,陈川.构建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高校艺术教育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9(02):127.

[2]李月发,董塔建.用实践教育推进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阵地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3]唐旭东.以人为本发扬中医特色塑造中医院文化品牌[N].中国中医药报,2008-01-07.

[4]梅春艳.对当代我国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5]张丹.中医药高等院校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0(27).

[6]梁文杰,方朝义,张凤华,等.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中西医结合理念[A]//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教研室.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

中医学中的类比思维论文 篇5

精气学说认为,精或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本原。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精或气的同源异构体,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所谓“天人一体”。以这一思想类比人体,则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或称一个小天地。人体的各个部分、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的,因而它们之间也是同源异构体,也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依赖于精或气的升降聚散运动;人体的生命活动,也是由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气的运动停止,人体的生命活动则终止。

2阴阳学说中的类比思维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由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结果。类比到人体,人体的生命进程也是由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并时时受到自然界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影响。因此,人的生命活动正常与否,不但与人体内的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有关,而且与自然界中阴阳的运动平衡状态也有密切联系。中医学还依据自然界中随着太阳的升落而出现的一天之中阳气的变动情况与人体相类比,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即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中医药思维 篇6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秘书长、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李忠教授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海军总医院院长钱阳明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周宜强教授、朝鲜国家功勋科学家刘日男教授、海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钱彦方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秘书长蒋士卿教授等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论坛具有规格高、内容丰富、专家云集等特点。论坛交流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在内的15名国内外中医界知名专家,就运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预防、治疗肿瘤等相关话题作了专题发言。许多专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介绍了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最新理念和前沿技术。

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所作的《络病理论治疗肿瘤中药研究》、周宜强教授所作的《纵谈脑瘤证治》、海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钱彦方教授所作的《中医药论治肝癌的思考》等学术报告,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钱阳明 院长

恶性肿瘤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通过中医专家的不懈努力,中医药在肿瘤的防治中异军突起。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我国的特色,有关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或单纯中药。

作为论坛承办单位,长期以来,海军总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继承,先后成立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和“李炳文国医名师”工作室,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近20年来,中医科注重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病人上万人次,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针对肿瘤类别的系列治疗方法和诊疗理念:肿瘤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中医特色,强化心理环节,防变重于变治,持续调整、顾护整体。创制了具有消除或抑制肿瘤生长和调节肌体免疫力的升薏燮理汤、夏凌肿瘤颗粒等药物。该科曾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0余项,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深化对中医、中西医肿瘤治疗有关问题的认识,交流最新学术成果,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吴以岭 院士

肿瘤防治是世界医学的难点问题,在全世界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对肿瘤的认识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对肿瘤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微观化水平的逐渐深入,迫切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肿瘤学的研究成果,更新理论思路,瞄准新的治疗途径,以提高肿瘤防治水平。

目前,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肿瘤发生、发展、治疗转归过程的认识都趋同于认为是正邪斗争的结果,即机体免疫稳态调节和免疫反应调节中多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然而,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这些复杂的变化都是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络脉系统中进行的。

中医络脉理论是伴随着经络学说的发展而建立的,由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网状分布的络脉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经脉主导的生理功能,同时由于其空间结构及运行时速的特点,又具有络脉生理功能的特异性。

络病理论对于指导肿瘤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作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病理状态,络病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证候类型,如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等,临床应综合考虑不同证型的发病因素、病程阶段、病理类型,把祛除病因、直接通络、修复继发性病理改变治疗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切中病机、丝丝入扣、靶点确切的防治肿瘤方药。

周宜强 教授

肿瘤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我们通过30多年的临床经验,吸收了其他专家一些防治经验,总结出来这样一个治疗指导原则,即“抑消三结合”的治疗方法。这一指导思想,对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抑,是通过三结合的方法,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消,是消减部分肿瘤,使肿瘤的负荷减少,同时使很少一部分病人肿瘤消失。

三结合,第一是提倡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进一步加强研究。单一中医治疗存在缺陷,有一定的局限性。西医过度治疗,夸大疗效,也存在很多弊端。因此,需要中西医结合,该用西医用西医,该用中医用中医,一个肿瘤病人在某一个阶段以西医为主,某一个阶段以中医为主。

第二,传统治疗应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传统治疗原则上是指中医药治疗,如针灸、气功、心理等。但是仅靠这些不够,必须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如离子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结合,对中晚期癌症病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延长寿命,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第三,治疗和康复相结合。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康复”,康复非常重要。后期的康复,包括心理康复、饮食康复、体质方面的康复等。随后,还会按照每个病制定出来不同的康复方案,让病人按照这个方案去做,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

钱彦方 教授

肝癌的形成与常见的饮食因素、情志因素、免疫因素都有关系,肝癌的形成按中医讲是壅阻肝络,形成气滞血瘀,同时还有水湿停聚。

肝癌在早中期有不同的表现,肝癌的形成到出现症状一般需要经过两年时间,在这段时间是没有症状出现的,或者有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胀、乏力、拉肚子、腹泻,轻的出现一些黄疸,所以一般的症状不是很典型。按中医讲,它是一个毒聚邪盛,正气未虚,这时候的治疗以攻邪为主。

中期会出现一些症状,中晚期出现一些肿块,已经形成肿块的,出现肝脏肿大,有疼痛,乏力,甚至呕吐、腹泻,当转移出现转移灶,转移到脑、肺,会出现一些转移症状。中期是正气相当的时候,这时候攻补兼施,扶正和驱邪同时进行。

后期阶段是以正气为主,正气大衰了,中医有这个理论,这是因虚致实,虚过度使正气不能正常发生津液,在后期正气衰落的情况下,病人憔悴、肿块很大。这些情况我们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比如气血两虚,养肝补血,同时兼以散结化瘀。

中医和西医确实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结合起来,中西医各取其长,弥补其短,急症的时候、得病很快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用西医的方法,而用中医扶持正气,提高体质,减轻西药的毒性作用。

中医误诊思维深层原因探析 篇7

1 中医误诊概念的形成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古人就认识到了误诊现象的存在, 《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过虢, 虢太子死……”所谓“虢太子死”即指扁鹊及时发现, 指出“若太子病, 所谓‘尸厥’者也”, 为最早记载误诊的病例。中医误诊概念[1]包括:临床资料收集过程的失误, 诊断确立时间的延误, 将某病证诊断为其他病证, 将有病诊断为无病, 或无病诊断为有病,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病证 (如合病、并病、相兼、错杂) 诊断为其中一种病证。

2 中医误诊与中医思维

与中医思维相结合不够, 医生没有完整的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不完善或与西医思维相混淆, 易导致中医误诊。中医思维有严格的中医诊断标准, 应按规范化标准进行诊断, 否则会导致误诊。中医误诊, 首先是判断失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以治无过, 以诊则不失矣”, 提出了误诊原因。中医误诊的原因常可见于错误的诊断、漏误诊断、延误诊断及病情断误, 四诊收集不全, 病情与季节没有判断清楚, 因思维的混乱, 没有形成统一、完善、正确的中医思维。

错误判断:对疾病没有做出正确判断或判断仅部分正确, 忽视了隐藏的病证。中医强调辨证求因, 寻求疾病的本源及其真正病因。四诊收集不全:临床上, 规范化进行四诊采集。四诊是判断疾病的重要信息来源, 为重中之重。疾病的判断来自于望、闻、问、切, 若四诊收集不详细或有遗漏, 可能会出现误诊。舍证从脉、舍脉从证类疾病, 一般病情比较复杂, 不易判断, 故四诊合参, 要求四诊收集完善、准确, 从而找出该类疾病是顺从脉象还是顺从证候, 可对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 避免出现误诊。病情与季节没有进行综合判断, 忽视了季节与疾病的联系。馀氏[2]总结临证失误为因季节导致误诊, 如某医曾治热在气分、热重于湿的湿温患者, 其时正值仲春之季, 因误投白虎汤而致病势反增。经仔细辨证, 终以苍术白虎汤而愈, “本案机械地看季节, 为其失误的原因之一。长夏虽是湿温病的好发季节, 其它春、秋、初冬亦有湿温发生。”

3 中医误诊原因

现如今的医疗环境不和谐, 医疗纠纷较多, 大多由误诊造成, 最后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因此, 临床应谨慎对待医疗, 以减少误诊的机会。误诊原因较多, 首先是医生自身原因, 医生的医德医风不端正、心存不仁, 易导致误诊事故发生。《黄帝内经》中记载:“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任命至重, 又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说明医生医者仁心的重要性。医生对待疾病要严肃认证, 一丝不苟, 切记粗心大意, 敷衍行事, 关注患者疾病的变化。医生应持严谨审慎的态度, 详细收集四诊信息, 做出判断, 减少误诊发生概率。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 不以利益为目的, 做到品行端正, 作风正派, 为人和善, 热诚服务。《外科正宗》中指出:“病愈之后, 不得图求匾礼, 亦不得请托人情, 致生罪戾。”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一定要有耐心, 不急躁, 有良好的心态, 对待患者和善。

年轻医生易出现误诊, 由于临床经验不足, 对没见过的病证无从下手, 没有足够能力去解决。医学基本功不扎实, 学习阶段不认真, 医学知识似懂非懂, 不透彻。《医门法律》中强调“不精则杀人”。思维模式固定, 不懂得灵活运用, 完全按书本固定思维模式生搬硬套, 完全忽视所间杂的症状, 导致误诊。

患者自身因素也会导致医生误诊, 处于某种原因, 部分患者隐瞒病情, 没有详叙病史, 或对病情叙述不当, 或含糊不清, 导致医生采集四诊不完全, 病情判断不准确, 致误诊。盲目就医, 部分患者盲目乱投医, 对所谓的专家、大家深信不疑, 而专家可能在治疗其他方面的疾病效果不好, 使病情延误, 反而越治越差, 也易形成误诊。

4 中医误诊与现代仪器辅助

随着科技的不断飞速发展, 医疗器械也不断的更新, 可更好地辅助医生诊断与治疗。现如今, 中医诊断也离不开现代辅助检查手段。辅助检查作为中医诊断学的辅助, 也是不可缺少的, 中医诊断自身有缺陷, 而辅助检查可弥补相应不足。但辅助检查属于西医范畴, 并不属于中医诊断的标准, 因此辅助检查仅作为中医诊断的参考辅助, 可完善中医诊断过程, 准确诊断。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利用科技服务, 而不是呆板的思维模式, 结合辅助检查。某些情况下, 中医诊断可利用仪器辅助检查避免误诊, 优化中医诊断程序, 更好地积累临床经验, 避免继续犯错。在临床上, 中医诊断为前提, 仪器检查为辅助, 两者相互结合, 更好地发挥中医诊断的优势所在, 避免误诊的出现,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5 结语

临床上, 中医误诊较为常见。由于医生自身原因造成的误诊情况,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医生应该加强自身培训、修养、学习, 特别是基础知识, 要掌握熟练, 精于诊断方法和治疗准则, 中医思维要完善、具体、准确。对临床经验进行阶段性分析, 总结失误与不足, 深层次探析失败的原因, 从中医思维角度出发, 分析是否由思维错误导致的。结合现代仪器辅助治疗, 多方面、多层次对疾病进行诊断, 降低误诊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 中医诊断的发展与中医误诊的避免, 要从自自身做起, 不断规范诊疗思维和诊断技术, 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将中医学更好地传承、发扬和探索, 降低中医误诊发生概率, 优选较好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案, 改善现有医疗环境。

摘要:临床上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从中医误诊的概念来源及具体含义出发, 详细论述中医误诊的原因、形成, 并结合中医思维和现代仪器辅助提出避免中医误诊事故的措施。

关键词:中医误诊,中医思维,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

[1]李灿东.中医误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中医药思维 篇8

一、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思维方式阻碍中医思维的确立

任何思维方式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思维主体在先前的实践和认识基础上,按照自身特定的知识、观念、语言、情感与意志、个性倾向等,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或者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或模式。[1]一个民族,或者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或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医思维模式是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医医疗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导,并有机地结合抽象思维方式,以表象和观念为加工内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汉语为表述工具,采用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是从整体、宏观上归纳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强调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和表里上下的统一的一种思维方式。[2]可是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长期在本国所形成的还原分析思维,几乎与中医理论的直观整体思维没有同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再加上语言方面的问题,使他们都觉得那些抽象的、陌生的中医术语和理论很难理解,甚至不可想象。同时,固守本文化的“惰性心理”,也阻碍了他们对中医思维方式的接纳。如果此时只是单纯地灌输给他们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很难让他们真正的理解中医学的知识内涵,形成学习传统医学知识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

(二)不同的学习动机影响中医思维的接受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其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来我国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留学生的性别、所在的文化群体、来华时间、汉语水平、来华前的目的以及期望都不尽相同,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有的学生来中国只是出于对中医的好奇,对他们来说,中医带给他们的只是一种神秘感,学习中医也只是一个探秘的过程,至于何为中医思维,他们不会去深究,更不会轻易的接受这种思维方式;有的学生是受政府或单位的委托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这些留学生通常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西医知识,习惯了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严密的推理等思维路数,对于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模糊、歧异判断,甚至直觉的推理难以理解。至于那些单纯借留学之名来中国旅游或者只是想要换个环境才来中国的留学生来说,他们连接受基本的课堂教学都无法保证,更别说主动的去培养自己的中医思维。

(三)短期的进修培训无法真正确立中医思维

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总数位居第二,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一位。虽然,其中攻读中医学位的学历生在不断增加,但短期进修生仍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群体,这种短期独立成班的学生来我国学习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一年,所以课程安排特别紧凑,无法像普通的学历生那样安排系统的医古文或文化类课程,加上学生语言水平差异大,学习目标多样,学习态度千差万别,给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常常是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课程太简单而不愿上课,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因为听不懂干脆放弃课程。而那些坚持上课的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系统的中医文化教育,面对快速的知识灌输,不但无法很好的确立中医思维方式,反而容易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形成对中医的诸多误解,不但不能很好地去传播中医药文化,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二、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交际行为。2007年,国家为了提高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首次对汉语教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要求。要求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语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能够将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各类对外汉语教师的资质考试中,也都将跨文化教学理论作为其中一个主干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其实,针对留学生的中医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对经典的一些解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文化的教学,留学生在学习中医的同时,也在接受一种跨文化教育。

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中的重要性,很多学校也都确立了“以文化解读中医”的教学理念,开设了大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而且,负责讲授医古文或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师,大都具有中文或中医的专业背景,有着扎实的语言功力和文化基础,可是对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教师自身跨文化教学相关理论的培训,只是一味的注重单向文化的输出,不能准确把握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忽略了对象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必然导致中医教育过程中,因各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直接面对而出现相互撞击,相互摩擦的状况。不但不能促进他们学习中医学,反而会使学生对中医产生抵触情绪。

此外,医古文等通识教育课程大多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知识上,对中医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能否让他们正确的认识中医,体悟中医,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新思维正在建立,旧思维还存在的思维状态关键期,这就需要老师具备较强的中医原创思维和西方分析还原思维能力,拥有尊重双方文化的意识,而且要讲究一定的交际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跨文化的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

(二)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目标决定了留学生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课程,还应该包括文化、语言等非学科课程,不仅有学校的课程,还要有社会的参与,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促进文化交流,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由于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时间周期不同,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基础上,应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兴趣特点,为学生增设各类语言、哲学和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增加选课的自由度,从而满足留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留学生的跨文化因素,突出课程的教育性和实用性。对文化的讲述也不应都是泛泛的概述、简史、通论,那样只会造成课程内容的大量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结果也只能是浅尝辄止。而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按照各类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把课程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优化课程间的内容衔接,制定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点,选择适合的课程,从而一步步了解中国文化,确立中医思维。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兴起的“中医热”,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让留学生掌握中医思维方法,已成为摆在中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在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寻找培养留学生中医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中医思维,留学生,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邢玉瑞,主编.中医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中医诊疗思维的发掘、继承与发展 篇9

1 中医诊疗思维的现状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 理应大力运用和发展, 然而现在人们却把这两大特色当招牌一样在喊, 而不是去深入理解和运用, 人们拿“整体观念”去和西医的微观论比较, 却不深入研究这所谓的“整体”指的到底是什么;把“辨证论治”作为诊疗思维的核心, 见病就对症施治, 且大多数情况下确实能够见效, 可为什么“名家”、“名医”越来越少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诊疗思维不够全面。中医大夫看病, 临床应结合望闻问切四诊, 判断出所患何病所属何证, 再开方遣药, 此即“辨证+辨病”的诊疗思维。对一些疑难病, 甚至可省略辨病, 根据主症判断出属于何证, 即可开方遣药, 取得一定的疗效, 然中医诊疗思维就是如此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 中医古代诊疗思维的发掘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 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强调“与天地相应, 与四时相副, 人参天地”,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天地如一”, 古代医家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 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人”的异常必然会与“天”有着必然联系, 二者的规律可预先把握, “人”的疾病就可以提前预防。

五运六气是描述“天”、“人”之间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的理论, 简称“运气学说”, 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规律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 包含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医学等多学科, 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医学运用方面的最高体现, 也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但又是中医学理论中被误解最深、传承最薄弱的部分[2]。该理论以天地一体、五藏一体、人与天地整体恒动为指导思想, 阐释生命的气化过程、疾病的正邪病因与求属病机, 辨证诊治的灵活化裁[3]。五运六气理论与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时间医学等密切相关。在医学领域, 近年来, 五运六气理论对预测的贡献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许多人用五运六气分析SAR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的病机和治疗[4], 推测未来时间内的发病规律, 并给出养生保健要点[5]。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的精髓和特色部分,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夫五运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 意为根据十天干之五合所推算的五运, 由其阴阳盛衰可推知万物与人类生命之演变, 进而了解其疾病变化。《内经》:“必先岁气, 勿伐天和”, 必先了解事件的变化, 岁气之盛衰, 然后方可与言治病之方。所谓“不知年之所加, 气之盛衰, 虚实之所起, 不可为工矣”, 可知其实为中医学中最重要的一环[6]。五运六气学说, 最主要见于《素问》六十六篇至七十四篇, 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一种具体运用, 被古代医学纳入诊疗思维中, 但随着时间流逝, 人们觉得这些宝贵的知识玄之又玄, 将其筛至底层而不运用, 但中医若要有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努力去发掘这些宝贵的资源。

3 中医诊疗思维的现代发展

较长时间以来, 中医诊疗思维单一, 阻碍了人们对临床复杂多元现象的认识, 成为制约中医疗效提高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 只强调辨证论治, 忽略辨体、辨病等重要因素, 致使临床思维局限, 理论覆盖不全, 解释能力不足, 诊疗水平下降。针对这一现状, 有中医学者进行探索研究, 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这一诊疗模式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前提, 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 并综合运用。病与证的发生都是以体质为背景, 体质是生命现象产生的基质, 不同体质对致病因子或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 从而引发特定疾病;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反应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证候, 因此如果能准确地把握患者体质, 在治病的过程中对体质进行适当的干预调节, 即可大大缩短病程, 减轻患者痛苦。这一诊疗模式的提出, 对临床“辨证+辨病”或单单“辨证”的诊疗思维是一次发展, 使临床医师能从仅仅看病、看证、看阴阳的狭小圈子里跳出来, 把视野定格在人身上。中医的优势就是调整体内阴阳, 调动人体内部强大的复原系统来抵抗和治疗疾病。中医以阴阳平衡论健康, 但并非每个健康的人体内都是阴阳平衡的, 此平和体质极为少见, 而多数人都阴阳偏颇, 故在顺应、尊重体质的前提下, 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 才能收效满意。

4“四辨”诊疗模式

天人合一、五运六气、整体观念其实是相通的, 中医的着眼点不在“病”上, 而是在健康上, 以阴阳平衡论健康, 阴阳应指大自然的、“天”、“物候”的阴阳, 此阴阳变动可引起人的体质阴阳有偏颇, 从而使人体各种外邪或疾病具有易感性, 易患某些特定的疾病, 出现相应的可能不同于此体质的人的证候。我们应将“辨物候-辨体-辨病-辨证”四辨结合, 全面把握诊疗过程。真正的大医应该能够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发病规律, 指导人们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当疾病发生时又能指导用药选穴, 根据病症开出处方。然而, 现在的中医教育主要是教我们辨病辨证, 辨物候却被淡化甚至遗忘, 五运六气的研究应纳入学校课程, 思维的培养必须趁早, 否则忽视体质、物候, 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独眼龙”。诊疗思维关系到中医的疗效和发展, 古代医家告诉我们要有“整体观念”, “天人合一”, 也总结成“五运六气”, 整个四辨诊疗思维处处都有体现, 我们应该用理论指导行动, 思维指导临床, 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淑云, 马建通, 王秀芳, 等.谈中医的继承与发展[J].决策与信息, 2011, 9 (12) :162.

[2]顾植山.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8:10.

[3]杨威, 刘寨华, 于峥, 等.五运六气理论概念体系与当代研究概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6 (8) :131-134.

[4]彭家柱.从五运六气角度探讨肺原性心脏病的病机和治疗[J].浙江中医, 2006, 3 (5) :128-130.

[5]张伟华, 黄韬.运用《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简析2010年下半年发病规律[J].中医文献, 2010, 4 (6) :37-38.

中医药思维 篇10

1 应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中医药理论体系

作为西医士专业的临床工作者,对学好西医学的理论和诊疗技术,积极性比较高。而对中医课的学习,则缺乏心理准备,对学习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学习热情。由于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医师首先接受的是西医系统理论的熏陶,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与他们先入为主的现代西方的自然科学、数理化不相一致,从而认为中医理论“玄奥”、“难学”。由于多年来培养的应用西医理论思维处理临床疾病,所以,西医医师很自然会用西医理论来衡量中医,当中医理论用西医理论解释不了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怀疑中医理论科学性的不良观念,就会影响其学习热情,滋生消极情绪。

其实中医药学一开始就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脏腑学说是中医学根据实践经验,所创立的人体生命系统的“理想模式”[2]。中医学应用的思维主要是抽象思维,往往采用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具有纯化理论体系的作用,可以使人们比较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中医采用了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所以,能够在古代历史条件下,比较正确地认识生命运动规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经受了数千年临床实践的检验,证明是科学的医学理论。

中西医理论各具特点的原因,主要是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中医偏重于化零为整的整体研究方法,西医偏重于化整为零的具体化研究方法。同时,两种医学在认知模式上迥然不同,现代医学具有构造自然观、结构中心论与解剖观察法的认知特点;而中医学的认知特点是有机自然观、功能中心论和司外揣内法。在学习过程中,临床医师从对西医细胞结构、细菌病毒的认识转到对中医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六淫的理解,学科跨度大,学习方法不适应,从而感到学习内容抽象、枯燥乏味。而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不能统一的原因,是由于现代的基础科学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高水平。所以二者必须长期并存,共同提高,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正确导向,深刻认识中医学的科学性,才能稳定学习情绪,提高学习中医课的积极性。

从西学中的目的上来说,西学中班应当是要求医学本科生,工作5年以上的够资格的西医学习中医,其实质由以前的使“中医科学化”到大力提倡西医学习中医,在掌握现代医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挖掘、整理、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以使中医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发挥中医药的特长,并使之承担起把祖国医学整理、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重任的转变。

2 学习方法点滴体会

2.1 方剂学是中医药直接用于临床的武器

西学中班的顺利开展以及西医临床医师能否更好地认识中医临床疗效、学习并应用于临床,取决于是否重视方剂学并以此为突破口。仔细理解并研习方剂学,以期达到临床灵活应用、治愈疾病的目的。方剂学的学习应当有发可循。

2.1.1听课及临床研习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首先考虑此剂药方性质属于哪种范围,适应证候是哪些。其次结合功用、主治一起理解适应证候的发生原因,及其病理机转。再次体会必须选用本方的理由,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说明君巨佐使的意义,和其间相须相使的相互关系以及加减变化的原则。最后注意调剂法和服法的注意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适当的结合古人或近人的临床经验,以及中西结合的科研成果,或举出医案加以印证,并提出个人看法。

2.1.2 突出主治药证结合

在理解方剂主治功效之前,可结合方剂命名的意义,有些方剂是以突出主要药品而命名的,如麻黄汤、桂枝汤、香蕾饮、瓜蒂散等;有以取类比象而命名的,如青龙汤、白虎汤、真武汤等;有以方剂的功效命名的,如清脾饮、达原饮、四逆汤、理中汤、逍遥散等;也有以其他意义而命名的。在突出方剂主治和功效的做法是,例如在理解清暑益气汤时,先理解本方以有清暑湿、补益脾胃之功而命名,出自东垣《脾胃论》,属补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方法。本方的组成,是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生脉散、二妙丸的基础上,再加泽泻、青皮、神曲、葛根而成。在临床上适用于暑伤元气而兼湿困脾胃,以致出现身热心烦、四肢困倦、少气懒言、自汗身重、口渴恶食、胸满气促、肢体疼痛、小便赤涩、大便溏泻以及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症。

2.1.3 君臣佐使主次分明

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组织的重要原则和形式。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位置的确认,是由医者在临床上,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及其全身情况,运用四诊八纲的归类方法,针对疾病的轻重缓急,标本先后,将药物放在主要和次要辅助几个方面,以便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疾病的关键问题,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药物在方剂中的位置,因病情不同,用量及配合的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数量来讲,大活络丹,由四十余味药物组成,而独参汤,则只一味人参,要在这两个方中区别其君、臣、佐、使,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一味追求君、臣、佐、使,就容易忽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具体运用。在学习时即要强调方剂组织的原则性,又要注意方剂加减变化的灵活性,务必做到丝丝入扣,针对性强。例如桂枝在佳枝汤中以解肌发汗,调和营卫列为君药;而在麻黄汤中,桂枝是协助麻黄发汗,列为臣药;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以和解少阳,治住来寒热、胸肋苦满等列为君药;而在补中益气汤中,与升麻共同升举下陷之清阳,成为辅助之品。方剂之君、臣、佐、使,是可以根据药味的组合,与病情的需要,随时可以变化的。

2.1.4 重视理论联系临床

中医中药经过了多少年来的临床实践,疗效显著。如承气汤之用于多种急腹症,白虎汤之用于各种急性热病和感染性疾病,桃仁承气汤、隔下逐瘀汤之用于血瘀经闭、腹中痞块等病,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如在讲述补中益气汤时,由于“升举中气”四字比较抽象,难以解释清楚。在研习中可以回忆:中药药理中,有“升、降、浮、沉”之分和“重则沉降,轻则升浮”以及“虚者补之”、“陷者举之”的理论,同时补中益气汤中之黄芪、升麻、柴胡,有补益中气、升提下陷阳气的作用,实践证明,对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病例有较好疗效的原因,主要在补益并升提下陷之中气,中气得升,下垂的脏器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这样,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提高了学习中医的兴趣,坚定了学习祖国医学的信心。

2.2 掌握“辨证施治”是学好中医的关键

初学中医的西医同志在临床上常常产生疑惑,比如,临床上凡遇到高热躁扰,索饮食冷,搜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之里、实、热证时,给方苦寒之剂,大都敢放胆用之;但若遇到身虽灼热而喜衣被,口虽干苦但喜热饮,自感烦躁却静卧少动,见其真寒假热之格阳证时,明知应投服温热剂以助阳逐寒,但具体用药时又顾虑重重,不敢自信,甚或放弃中医治疗,改弦求助于西药。又如,对一个在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的病人来说,在选用滋阴药或镇肝药时,总是胸有成竹,心安理得,但当通过辨证需投温阳药或补气升提药时,却常恐有弊,心有余悸。这实际是西医有关血压的固定概念在头脑里作怪的缘故,似乎滋阴药、镇肝药就利于血压的下降,而补气、温阳、升提药反会使血压上升,这完全是对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错解。“血压”只是西医认识疾病的一种指标,它仅仅是一种“高血压病”这种病患反映的一个侧面,“辨证施治”要求我们要注重整体,绝不得“看见芝麻,忘掉西瓜”。实践一再证明,对“血压”升高的病患,只要辨证准确,用药恰当,滋阴、镇肝药可以降低血压,而温阳药、补气药、甚或升提药也均可使血压下降。要辨证论治,不能一病一方,防止机械呆套、对号入座,要求达到一方可治多病、多病可用一方的道理。

2.3 概念认识上的混淆是西学中学员在实践早期易出现的另一问题

常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中医学术概念上的混淆,如,把“滋水涵木”的治疗法则,常与五行相生的“水生木”混为一谈;把“滋补肾阴以清心火的用药方针”常与五行相克的“水克火”相提并论。又如“(脾)土克(肾)水”指的是两脏间的相克关系,而临床上常用的以健脾益气治疗水肿证的“培土制水”,只涉及同一脏腑及其病变,二者概念完全不同,但也往往相混不清。诚然,祖国医学的许多概念与取类比象相联系,许多地方失于笼统,不够严谨,这给初学者确实带来不少困难。但是打好中医理论的坚实基础,这些概念的区分也并非不易;其二是中医和西医概念上的混淆,如,把中医的“活血化瘀”误认为就是西医的“消除瘀血”;把中药的“养血安神”误认为就是西药的“镇静催眠”。更令人遗憾和不安的是,就连当前有些新产品的药物介绍说明上,中西医术语也往往混同出现,最典型最多见的就是“清热解毒”与“抗菌消炎”相提并论,似乎中药的清热解毒剂全同于西药的抗菌消炎剂,当然在中医清热解毒剂中的某些药物,如银花、连翘、黄连、大黄、野菊花等等,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不能因此就确认中药“清热解毒”与西药“抗菌消炎”可以等同,因中药清热解毒的含义绝不单单针对西医的有菌炎症而言,即使在某种情况下确实是指某一细菌所致的炎症,而其治疗作用也绝不只是通过抗菌而达到消炎的目的,其中必定还包含有更复杂的整体因素。这一点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明确,否则就会忽视对整个辨证施治特点的研究,结果就必然会走上“废医存药”的偏路。

3 西医学习中医,应当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不能降低以求数量不求质量

“西学中”应当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主要是鼓励有志于此的高级西医在职学习中医,或培养双学位的真正学贯中西的人才。“西学中”并非二三年可成,是一辈子的功夫、毕生的事业。所谓“三年学成中西医结合”,实际之情况恐怕并不这样如意。因为中西医结合的攻坚题目,决不是中西医各自都解决的一般病种和题目,而是中西目前都感到棘手或无法解决的难题,即一些急重难症或其他医疗保健方面眼下还难于解决的重大课题。如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通过解决以上这些间题,才可能达到既提高了祖国医学的学术水平,也深刻地影响并带动现代医学的发展。

4 结语

总之,西医学习中医的最终目的,在于中西医结合来提高临床治愈率。只有牢牢地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精神实质,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探索其结合的规律,这一点,在学习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时时引起我们的注意。中医院要欢迎“西学中”一道工作,共同为发掘、提高祖国医药学术而互相学习,真正做到取两者之长,解决原先未能解决的问题,攀登新的医学高峰。这是人民的需要,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医学工作者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中西医应该齐心协力地完成中医走向世界的神圣使命。

摘要:西医学习中医的最终目的,在于中西医结合起来提高临床治愈率。通过为期一年的西医学习中医,认为只有在掌握现代医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学习医药学遗产,才能使中医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来发挥中医药的特长,促进中西医结合。

关键词:中医药思维,中西医结合,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钱英齐,日方,张久伶.不懈耕耘,杏林芬芳——北京四十年西学中教育回眸[J].北京中医,1998(3):45.

中医学“取象比类”思维的应用 篇11

1阴阳和五行学说与“取象比类”思维的关系

阴阳和五行学说本身就是“取象比类”思维的具体化。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曾说过:阴阳是说明世界上最一般最普遍的联系, 而五行则在企图刻画事物的结构关系及其运动方式[1]。古人最初以阳代表太阳, 阴代表月亮, 后来又加以衍化, 例如最大的阴阳为天地, 天为阳, 地为阴;最为明显的征象是水与火, 水为阴, 火为阳;万物皆有动静, 静为阴, 动为阳等。引之于医学, 则认为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 统属于阳;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 统属于阴。关于五行, 南怀瑾[2]从宏观角度深刻阐述了五行学说之本质:人类生活之起居饮食, 离不开一定之地域环境, 寒来暑往、日月运行皆与人有着密切关系, 究此自然规律之来源, 则须以本系星球中心之太阳为准则, 而所谓“五行者”, 指太阳辐射能之及于地球, 互为吸引排荡而生变化, 其间并感受其他四大行星互相放射之作用, 地球上生物与人, 即受行星间各种辐射能而生存, 复皆藉地气之中和而受其变化之妙用, 行者, 即为旋转运行不息之意。

2 “取象比类”思维在中医病因、病机学中的应用

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说:“天气通于肺, 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 雷气通于心, 谷气通于脾, 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故治不法天之纪, 不用地之理, 则灾害至矣”。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南怀瑾先生进一步指出:精神与气血乃是生命之中心, 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同五行之运转, 六腑之流通, 如同天地气机之往来, 血管神经, 同于江河之流注, 情意畅抑, 同于气象之阴晴, 奇经八脉, 为本能活动气化之径道, 丹田命门, 为能量储藏之机枢等[2]。又如道家云:“日出没, 比精神之衰旺, 月盈昃, 喻气血之盛衰”。这些理论, 皆是“取象比类”思维结合实际观察生命现象而得出的结论。从“取象比类”思维来看, 《内经》与《易经》的相关论述正可谓相映成趣, 互有阐发。例如《易经》乾卦九五曰:“……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水流湿, 火就燥, 云从龙, 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 则各从其类也”。而《内经·太阴阳明论篇》的论述与此有极为相似之处, 其中曰:“阳者, 天气也, 主外, 阴者, 地气也, 主内。故阳道实, 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 阴受之则入五脏。……故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结合以上理论, 与体质学说相联系, 就外感病而言: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根据不同体质则可表现不同的症状。例如素体阴盛, 则易于感受寒湿之邪;素体阳盛, 则易于感受火热之邪;感受风、湿之邪, 在阴虚之体则易于从阳化热, 在阳虚之体则易于从阴化寒等。

3 “取象比类”思维在中药学的应用

如《本草备要》对于龟板与鹿胶的功效论述颇为形象生动, 其中曰:“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长藏向腹, 能通任脉, 故取以补心、补肾、补血, 以养阴也。鹿鼻长反向尾, 能通督脉, 故取以补命门、补精、补气, 以养阳也”。正是“取象比类”思维之运用。又如《伤寒温疫条辨》作者杨璇对于白僵蚕与蝉蜕的使用颇有心得, 其中论白僵蚕曰:“味辛咸, 性平, 气味俱薄, 升也, 阳中之阳也。……喜燥恶湿, 食桑叶而不饮, 有大便而无小便。余因其不饮, 而用之于不饮之病;因其有大便, 而用治大便不通之病。……余因病风之僵, 而用治病风之人, 古谓因其气相感而以意治之也”。论及蝉蜕, 杨氏曰:“味甘咸, 性寒, 土木余气所化, 升也, 阳中之阳也, 夫蜕者退也, 脱然无恙也。……因其不食, 而用治不食之病, 因其有小便, 而用治小便不通之病。短赤淋遗亦治之”。升降散即是由以上2味及姜黄、大黄组成, 为杨氏所创立的著名方剂, 据记载:“乙亥、丙子、丁丑, 吾邑连歉, 温气盛行, 死者枕藉。予用此散, 救大证、怪证、坏证、危证, 得愈者数十人, 余无算”[3]。

4 “取象比类”思维在中医学治法中的应用

4.1 提壶揭盖法

如赵绍琴先生医话“提壶揭盖水自流”一文, 其中论及1例患者尿闭数日, 经多方治疗未效, 靠导尿度日, 先生口授一方:苏叶、杏仁、枇杷叶各10g, 水煎服, 药后小便即通。另1例为妇女产后尿潴留, 住院治疗十余日, 仍不见效, 先生嘱以一味苏叶, 每日煎汤代茶频饮, 2d后小便即利。《侣山堂类辨》载张志聪治一患水肿尿闭者, 医用八散等利水剂不效, 张氏以防风、苏叶各等分为剂, 水煎温服取汗, 小便即利, 水肿全消。张氏此案与上述2例用药虽有小异, 但立法基本相同, 皆以宣畅肺气收功。因为肺为水之上源, 主气布津, 有通调水道之功, 肺气宣布则水道畅。譬如中国旧式水壶, 盖上有孔, 若闭其孔, 则壶内之水倾之不出, 惟畅其孔, 则水流如注[4]。

4.2 金水相生法

《理虚元鉴》卷下论清金养荣法曰:“惟虚症之痰, 独本于阴虚血少, 火失其制, 乃上克肺金, 金不能举清降之令, 精微不彻于上下, 滞而为痰作咳。治宜清肺, 则邪自降;养血, 则火自平。故余于清金剂中, 必兼养荣为主。营者, 血也。阴者, 水也, 润下之德也。清金若不养营, 如吹风灭火, 风势在必行愈逆, 烈焰愈生。清金养荣者, 为引水制火, 沾濡弥漫, 烟气永息[5]”。清金养荣法其实类似于金水相生法, 亢则害, 承乃制, 火来克金, 而金之子为水, 水乃上承而制火。这种治法也是“取象比类”思维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4.3 釜底抽薪法

对于里热积滞实证, 症见大便秘结, 腹部或胀或满或痛, 甚或潮热, 舌苔黄厚, 脉实等证, 宜泻下热结, 即所谓釜底抽薪法。《长江医话》收录了郑家本“大黄救人屡建奇功”一文, 记载了一湿温病 (肠伤寒) 患儿, 高热6d, 神昏谵语、大便不爽, 苔黄厚腻, 脉滑数, 经中西医诊治, 体温>41℃不降, 前医均恐“下之则洞泄”或“下后肠易穿孔”, 未敢泻下, 笔者在前医所拟菖蒲郁金汤内加酒军9g, 意在“釜底抽薪”, 药后3h, 患儿泻出果酱状大便, 量甚多, 顿时热退神清[6]。

4.4 增水行舟法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第十六条中曰:“阳明温病, 下后二、三日, 下证复现, 脉下甚沉, 或沉而无力, 止可与增液, 不可与承气”。十七条又曰:“……津液不足, 无水舟停者, 间服增液, 再不下者, 增液承气汤主之”。吴鞠通认为:温病之不大便, 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 热结液干之大实证, 则用大承气;偏于热结而不液干者, 旁流是也, 则用调胃承气;偏于液干多, 而热结少者, 则用增液。增液汤以玄参、麦冬、生地养阴润肠, 增水行舟, 加入大黄、芒硝为增液承气汤, 则具有泻热软坚, 攻下腑实之功效[7]。

再如《温疫论》卷下论调理法, 曰:“凡人胃气强盛, 可饥可饱, 若久病之后, 胃气薄弱, 最难调理。盖胃体如灶, 胃气如火, 谷食如薪, 合水谷之精微, 升散为血脉者如焰, 其糟粕下转为粪者如烬, 是以灶大则薪多火盛, 薪断则余焰犹存, ……若夫大病之后, 盖客邪新去, 胃口方开, 几微之气, 所以多与、早与、迟与、皆不可也”[8]。脾胃为后天之本, 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 故根据患者平素体质之不同, 病后调理亦当区别。总之, 须要小心谨慎, 少少与之, 缓缓图之, 以养胃气。

总之, 中医典籍中取象于日常生活中道理类比于医理者颇多, 需要细心观察和不断揣摩。辨证施治之“证”, 即是“征象”之意, “有诸内必形诸外”, 医者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详细辨“证”, 方能见微而知著。另一方面, “取象比类”思维得出的结论毕竟过于宏观而有粗糙之嫌, 甚至难免有错, 故在许多情况下, 尚须借鉴现代科学之验证。但是, 任何事物的存在既有普遍性, 又有特殊性, 中医实践证明, “取象比类”思维对于概括事物内部的普遍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 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 “取象比类”这种高度概括事物内部规律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凤梧.名老中医之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64.

[2]南怀瑾.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98.

[3]清.杨璇.伤寒温疫条辨[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6:241.

[4]赵绍琴.赵绍琴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26.

[5]明.汪绮石.理虚元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0.

[6]詹文涛.长江医话[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61.

[7]清.吴塘.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03.

上一篇:国家形象宣传片下一篇:维修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