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研究

2024-10-24

中医药研究(精选12篇)

中医药研究 篇1

一、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促进国家软实力提升

1990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 将国家的综合国力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由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四大因素构成。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使得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 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其中,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乃至狭义的软实力就是指文化软实力。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始终是有限的, 而真正具有无限张力的国力是软实力。在信息时代, 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无独有偶,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 阐述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趋势时也认为, 那种单纯地追求军事、经济、政治斗争取胜的“硬实力”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文化和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开始登上国际竞争舞台, 并构成其取胜与否的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

在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 现已上升到第4位, 美国的影视业, 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 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 有1/4是文化企业。目前,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往往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 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却达到80%。

有学者认为:美国对全球的文化渗透主要体现在其无孔不入的信息产品、快餐连锁和好莱坞大片中, 这些看似无心插柳的商业行为背后无不隐藏着其称霸全球的政治野心。正是通过这些产品的大量倾销, 一方面拿走了其他国家人民口袋里的钱, 同时又使美国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在全球传播、确认、强化, 这些会在一些人身上产生洗脑作用, 直接威胁着他国的前途和命运。

历史上我国曾经是一个文化强国, 我国的价值观念、制度文明和艺术文化等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今天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2011年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被西方媒体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引擎”, 但在肯定我国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正如英国撒切尔夫人所说, 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 还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 因而中国还算不上真正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仅靠硬实力的提升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将软实力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占领世界文化高地, 以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它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普世价值观和在防病治病方面体现的独特疗效, 受到广泛认同, 正对别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而且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和资源要素, 为中国的对外交流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也高度重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路一带”战略中都期待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底, 总书记和总理数次见证并支持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乌克兰、中国-匈牙利中医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与外国政府、地区组织签订了83个中医药领域合作协议, 这些协议的签署国 (地区) 绝大多数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数据显示, 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总额近20.8亿美元, 占我国中药类商品进出口额的50%以上。

特别是习近平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及出席上合组织会议时分别提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 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和“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 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 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

但是, 东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医药和西方文化并不是很快就能相通、共融的, 所以, 中医药“走出去”首先是中医药的文化要先行。

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

公元7~10世纪, 中医药随着唐宋的强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 成为许多地方主要的治疗理论和手段。到19世纪, 西方医学快速发展, 对于中医药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由于化学药物的耐药性及毒副作用日益突出, 传统医学由于其特定的安全、经济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模式而再次受到世人青睐,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 在世界各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到目前为止,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 随着国际社会交流日益密切, 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等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认同。但是, 首先, 由于中医的“阴阳对立统一, 阳中有阴, 阴中有阳, 五行藏象, 六淫七情”等抽象的理论概念, 对于那些对中医药传统文化背景一无所知的西方人来说, 在根深蒂固的西方医学思想熏陶下要想深刻理解中医是难以想象的。其次, 中医药翻译不准确, 也给其传播和交流起了负面作用。外国人不懂中文, 好的中医不懂外语, 而中医药的译者又不懂中医的现象非常普遍, 中医药翻译是成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障碍。最后, 中医药合法化程度低等多方面的影响, 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仍然面临着认可度低、推广范围窄的局限。

三、我国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对策研究

1、借鉴历史经验, 探寻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点。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海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今天要实现中医的海外文化有效传播, 首先要通过历史的角度, 纵向总结中医自古至今的海外文化传播经验。隋唐时期, 中医就是日本、朝鲜等国“遣隋使”、“遣唐使”学习的重要内容;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携带的中医药, 也为促进中医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贡献。今天在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中, 我们可以从中借鉴经验, 寻找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和一带一路国家科学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点, 达到加强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的目的。

2、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准确翻译。

从中医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问世以来, 在中医的发展史上涌现出大量的经典著作, 如《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医林改错》等经典, 这些都是历代名医呕心沥血、终其一生经验所著, 它们既是中医理论的宝库, 又是指导中医临床的武器, 对中医药的发展壮大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而想要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传播, 将中医的经典理论向国际传播则是重要的桥梁之一, 因此对中医经典著作进行准确的外文翻译无疑是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因此, 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中除了要考虑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传播内容的价值意义, 还要考虑接受这些信息的人群特征以及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这就需要在对中医经典著作进行对外翻译时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准确翻译, 使得翻译内容在不歪曲中医药文化的同时, 又能使国外接受这些信息的人群能够准确理解。首先, 要培养、建设热衷于传播中医的队伍, 使之兼具中医知识与传播才能, 为中医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人才保障;其次, 国内已有多所中医院校加大了外向型中医人才的培养力度, 同时还要注重提高中医教师的外语水平, 跨越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语言障碍。

3、借鉴孔子学院经验, 拓展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多元化传播途径。

我国在海外成立300余家“孔子学院”, 在汉语推广方面成绩卓著, 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平台, 目前西方社会已经逐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要开创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新模式, 就要充分利用这一成果,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热潮进行中医推介, 可以在孔子学院的教学中, 适当增加中医药的内容, 在其教学过程中逐步融入中医元素, 既可丰富“孔子学院”的办学内容, 又有利于中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方面在教学中将中医和汉语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能够将中医的精髓诠释清楚, 更好地向国际传播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另一方面孔子中医学院还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报告会、学院开放日、中国节庆周等活动, 传播中医养生文化, 也可以影响当地的医疗、健康观念。它深入社区、深入居民日常生活, 能够达到实时的交流和反馈, 增进一带一路国家对汉语和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同时给当地文化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4、坚持运用影视、网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形象化、多媒体化。

强大的传播和辐射能力是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化的重要保障。我们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原创、即时、快捷、互动的互联网宣传推广平台, 传播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名家大师视频、医药经典书籍等, 使中医药文化更容易被海外大众接受和认可, 加速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化。

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下, 作为中国多民族的元素与文化遗产中独具魅力的瑰宝之中医药文化, 要根据各国国情不同, 各地文化背景不同, 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传播模式和方式, 去交朋友, 去理解世界, 关心世界, 而且加入不同的对话行列, 通过多渠道的沟通构建国与国之间, 民众与民众之间和平互惠的持久联系, 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美]小约瑟夫·奈著.郑志国译.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2][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3]曹静敏.中医药文化之于国家软实力提升[J].中国医药导报, 2012.10.

[4]张艳丽.孔子学院承载武术文化传播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6.

中医药研究 篇2

2012-2013课题招标指南

2012-2013是“十二五”计划的关键之年,本招标工作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以及《四川省中医药“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面对我省中医药继承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探索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临床优势特色规律,把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疾病防治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作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问题来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学术进步的指导思想。以提高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下同)防病治病能力为中心,以继承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为基础,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培养优秀中医药科研人才为重点,以彰显中医药优势特色,突出中医药贡献度为目标。

研究课题要体现和代表我省中医药行业水平,解决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为培育国家级、部省级中医药项目做好基础工作。本次招标面向全省卫生系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部分重点中药企业,鼓励

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申报。

一、课题设置与资助额度、经费匹配

本次招标以专项课题为主,原则上不受理自选课题。

(一)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课题标志 “重大疑难疾病防治研究”)

限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申请。

每项资助额度根据研究任务和内容的多少确定。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我局按确定研究经费总额的60%-70%拨付经费,其余部分由课题申请单位给予资金匹配。

(二)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研究(课题标志 “临床诊疗方案研究”)

限二级以上医院申请。

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8万元。我局按确定研究经费总额的60%-70%拨付经费,其余部分由课题申请单位给予资金匹配。

(三)专科专病能力建设课题(课题标志“专科专病能力建设”)

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或建设单位申请,须围绕确定的专科专病优势病种展开具有特色、疗效突出的诊疗方法研究。

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8万元,我局按确定研究经费总额的50%拨付经费,其余部分由申请单位给予资金匹配。

(四)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与推广应用(课题标志 “诊疗规范与推广”)

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6万元。申请单位可不匹配经费。

(五)青年中医药课题(课题标志“青年中医药课题”)申请单位不限,课题研究内容不限但须是中医药相关研究。

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万元。申请单位可不匹配经费。

(六)中医药基础研究课题(课题标志“中医药基础课题”)

1.中医理论研究

申请单位不限,课题研究内容须以中医临床理论体系构建、中医关键基础理论和学派、流派研究为重点。

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4万元。申请单位可不匹配经费。2.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

限国医大师、省十大名中医、省名中医、各市(州)评出的“十大名中医”以及国家级、省级师承指导老师申请,课题研究内容须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为核心,对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进行文献整理与评价研究。

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万元。申请单位可不匹配经费。3.中药基础研究

限二级甲等以上中医院、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申请。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我局按确定研究经费总额 的60%-70%拨付经费,其余部分由课题申请单位给予资金匹配。

(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创新中药新药及中药健康相关产品开发课题(课题标志“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及中药产品开发课题”)

1.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

申请单位限有资质的医院制剂室和生产许可证的单位申请。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申请单位须匹配所需其余经费。

2.创新中药新药及中药健康相关产品开发 限中药生产企业或与企业合作的单位申请。

申请单位能保证提供所需其余经费。其中创新中药新药研制须是六类以上(含六类)的中药,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8万元(视新药类别而定)。中药健康产品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4万元。

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经费均在2012年一次性拨付。

二、申请条件

(一)申请单位

1.申请者所在单位应是具有中医药科研条件和能力的实体机构,财务独立核算,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并在银行有单独帐户的单位。

2.以全省或地区合作形式联合申请课题,需明确课题牵

头单位和课题负责人,明确知识产权归属,课题合作单位以合同形式确认合作关系。

3.鼓励多学科参与,联合申请,优势互补;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攻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立项。

(二)申请人

1.除青年中医药专项课题外,第一申请人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技术职称(已取得中医药博士学位的可放宽到中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58周岁。

2.青年中医药专项课题第一申请人必须是本科学历以上、实际主持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40周岁,且课题组前5位平均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

3.在读研究生(不包括在职研究生)不得作为课题组前5位成员。

4.凡已承担我局在研课题尚未完成结题的课题负责人,不得作为课题第一申请人申请课题。

5.为保障课题申请单位和申请人权益,课题立项后申请单位和课题组人员原则上不得更换。确因工作需要需更改者,只能实行替补并按规定报批。

(三)研究条件

1.涉及实验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必须在经认证的

中医药科研实验室进行。需注明合作实验室并提供与实验室签定的工作合同。

2.涉及实验动物的课题,必须有符合相应要求的医学实验动物环境及其条件并取得认证,需提供相应证明复印件。

3.我局资助的经费为引导性资金,除部分专项课题外,申请单位须匹配课题研究经费并在申请材料中作出匹配经费承诺。

三、申请程序

(一)申请人须认真详实填写《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申请书(合同书)》一式5份并电子文档报送本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经单位审核签章后报送主管市、州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局);省级卫生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局直属单位的申请材料经单位审核签章后可直接报送我局科技处。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二)主管市、州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局)、各省级相关单位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填写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将上报的所有课题按要求汇总后,统一报送我局科技处。

(三)我局科技处对申请课题进行形式审查,凡未按要求填写申请材料、申请经费超过课题最高资助额度均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而不提交专家评审。

(四)对形式审查合格的课题,由我局组织专家进行立

项评审。经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审定、签章后,正式下达课题计划。

四、技术要求

(一)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

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 以提高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下同)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为中心,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在整合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多学科队伍,集中研究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的关键技术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水平。

(1)资助重点:病死率和病残率高且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的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及并发症、顽固性过敏性疾病、慢性疑难性骨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骨髓炎)、肿瘤、传染性疾病等病种。

(2)课题应以重大疑难疾病为研究对象,整合优化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往研究成果,运用中药、针灸、非药物疗法等不同的干预措施,形成能够充分发挥中医综合调节和辨证论治优势的综合治疗方案或疾病预防方案。

(3)课题可以针对某重大疑难疾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形成具有疗效优势的完整、有机、动态的防治方案;也可以针对重大疑难疾病的某阶段、某证、某主要症状或某主要指标(含功能状态指标)形成确有效应(疗效)的诊疗方案或

方法,但必须具体而明确。

(4)研究方案应采用公认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设计应科学、严谨、合理,技术路线清晰、可行,效应指标和疗效评价体系应具体、公认,并需制定严密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措施。研究应在3家以上医院进行,参加研究的医院须具有二甲以上资质。样本例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计算后确定(需列明样本数计算过程)。

(5)鼓励多单位、多学科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攻关。

(二)常见多发病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含上市药物、非上市药物、新诊疗设备、非药物疗法)研究

(1)资助重点: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的常见病、多发病。

(2)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应是:①在现有临床疗效基础上,总结其治疗规律,发挥中医药对疾病治疗的优势,可将各有特色的疗法综合集成,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治疗方案或方法,鼓励多种疗法的协同治疗和个体化诊疗方案,可以使用上市药,也可使用非上市药物,如院内制剂、中药饮片等,可使用非药物手段,如针灸、推拿或已取得批文的药械等;②方案中使用中药饮片者,只能以协定处方、中药免煎剂形式出现,以便临床观察。

(3)每项课题必须制定出关键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和技术规范,如入选病例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诊疗方案(方法)技术操作规范等。通过临床研究,提供安全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方法)的规范文本和科学、客观的临床效应(包括安全性)再评价报告,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4)课题研究目标必须具体而明确。必须针对某病或某病的某证或某病的某主要症状或某病的某主要指标(含功能状态指标)有确切临床效应(疗效)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方法)开展临床研究。研究方案(方法)应注意设计合理、技术路线清晰并具有可操作性,采用的检测指标切合实际,能说明研究问题,切忌高新指标的堆积。

(5)临床诊疗方案研究要求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有条件的应采用盲法试验。参加临床研究的医院须具有二级以上资质,样本例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计算后确定(需列明样本数计算过程)。

(三)专科专病能力建设研究

对本单位专科专病建设病种开展整理、总结和临床验证研究,以达到证明临床确实有疗效和临床具有优势,规范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提高中医药治疗专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为目的。

临床研究指标必须具体、清楚,疗效评价体系应该公认,能客观反映治疗药物或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证候评价尽量

量化,至少主要症状或体征应该制定评分标准,尽量使用客观化标准。

(四)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与推广应用

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与推广应用课题,围绕实施中医药科技民生工程,发挥中医药治疗某些病种的优势(包括非药物疗法),研究技术规范,推广应用于广大患者,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作用。

(1)资助重点:前期研究基础较好、诊疗规范、疗效确切的中医药项目。

(2)围绕其技术特点开展进一步的临床诊疗规范化研究,明确入选项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及操作参数、疗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普适性等,形成成熟的诊疗规范或标准,编制出诊疗规范性文件。

(3)围绕实施民生工程和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该入选项目的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研究,制作课件,培训中医药技术骨干,组织开展临床应用和技术再评价。要求每项课题至少开展2期规范化应用培训,每期培训骨干中医药人员不少于100名,培训过后每名参训人员至少诊治相关病人50例以上。

(五)中医药基础研究 1.中医理论研究

(1)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研究。研究构建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概念明确、表述规范,能够指导临床,体现中医临床学科内在规律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

(2)中医关键基础理论研究。围绕中医的脏象理论、辨证方法、四诊方法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要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学术观点,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符合中医临床实际,又要有明确的创新观点,能够指导临床。

(3)中医学派、流派的整理研究。2.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

以继承发扬川派中医药学术经验和诊疗技术为目的,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进行文献整理与评价,达到出版要求,为出版《川派中医名家》系列丛书做准备。

3.中药基础研究

(1)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研究;(2)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研究;(3)中药共性技术或关键技术的科研基础性研究。

(六)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中药新药及中药健康相关产品开发研究

1.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

对医疗机构使用多年,具有独特疗效和使用特色的中药协定处方按中药制剂要求进行研发,或是对已有的中药制剂进行规范、提升质量,并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

须说明该处方或制剂的临床优势和技术特色,前期临床使用情况等。以取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批文为研究目标。

2.中药新药及中药健康相关产品开发研究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 痛风;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痛风是一组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所致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以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为临床特点,属中医学 “痹证”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呈日益增高的趋势[1]。中医药在痛风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1 痛风病名中医归属

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宋元以前已散见于中医文献中。据现存中医古文献记载,“痛风”一词最早记载于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对于痛风的认识,历代医家各抒己见。根据痛风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将其归属中医学“历节病”“白虎病”“白虎历节风”“痹证”“痛风”等范畴。现代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彭介寿等[2]通过对中医古籍的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后,根据古人对“脚气”的认识,并结合临床,运用温宣降浊、行气决壅等治法,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宋绍亮等[3]根据高尿酸血症的辨治规律,认为属“血毒”“浊毒”,其关节症状表现与“白虎历节”“历节病”相似,而倡痛风非痹论。熊曼琪等[4]认为,痛风其名为风而实非风,症似风而本非风,痛风乃浊毒瘀滞使然,并于20世纪80年代倡议为“浊瘀痹”。

2 病因病机

目前,对于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一直处于发展阶段,各医家通过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对其认识不尽相同,未能达到统一。有的认为属于“毒邪致痹”,如考希良[5]针对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疼痛的特点,提出了毒邪致痹的观点,将毒邪分为内毒和外毒,提出脾胃失司,内生浊毒,肾失开阖,酿生浊毒,三焦不利,清浊相混共同导致内生之毒。有的认为属于“浊瘀致痹”,如熊曼琪等[4]认为痛风浊毒滞留血中,不得泄利,初治未甚,可不发病;然积渐日久,愈滞愈甚,或偶逢外邪相合,终必瘀结为害。或闭阻经络,突发骨节剧痛;或兼夹凝痰,变生痛风结节,久之痰浊瘀腐则见渍流脂浊,痰瘀胶固,以致僵肿畸形。然大多数医家认为,痛风发病其本在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痰、瘀、湿等邪痹阻,如潘善余[6]、刘孟渊[7]认为,脾肾亏虚是痛风的病机关键,而痰、湿、瘀是痛风的基本病机,饮食、情志、寒湿是痛风的相关致病因素,并主张把握病机,分期治疗。范琴舒[8]提出, 痛风的病因病机是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损伤脾肾,阳气亏损,寒湿内盛,瘀浊阻滞。且其寒之邪,多从外受;其湿之盛,皆因于内。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致病。

3 辨证分型

对于痛风的辨证分型,因各医家对病因病机认识的不同而不同。目前《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痛风证型分为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肝肾阴虚型4型,并被临床广泛运用。卜德勇等[9]从气血津液入手,将痛风辨证分为津液耗损型、痰湿郁结型、阳虚寒凝型和气虚血弱型4型。蒋唯强[10]在临床中对急慢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根据不同的症状体征,辨别不同的脏腑,分为肝胆湿热型、脾肾湿浊型和脾肾亏虚型3型。有的医家根据疾病动态演变进行辨证分型,如李素芝等[11]通过对高原地区172例痛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原地区痛风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两型:急性期辨证为湿热下注、痰瘀阻络;慢性缓解期辨证为脾肾两虚、痰瘀互阻。王正雨[12]认为急性期多与风湿热邪相合,多为风湿热毒、痰瘀痹阻型。间歇期多为脾肾两虚、肝肾亏虚型。骆传佳等[13]认为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湿热蕴结证,慢性缓解期可分为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和肝肾阴虚证3型,间歇期为本病两次急性发作之间无任何症状,仅见高尿酸血症,临床多表现为脾虚湿阻证。

4 治 疗

4.1 辨证治疗 邓兆智[14]将痛风分为湿热痹阻、血瘀痰阻、肝肾阴虚3型。湿热痹阻证,治部以宣痹汤加减;血瘀痰阻证,治疗以桃红饮合二陈汤加减;肝肾阴虚证,治疗以独活寄生汤加减,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方策等[15]根据本病特点,将其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络、肝肾阴虚4型。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散结,兼以清热解毒,方用四妙散加减;瘀热阻滞型,治宜清热散瘀、通络止痛,方用枝藤汤加减;痰浊阻络型,治宜涤痰化浊、散瘀泄热,方用涤痰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肝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结果168例痛风患者,按上述标准评定,治愈117例,

占69.64%;好转42例,占25.00%;未愈9例(皆为肝肾阴虚型),占5.36%。治愈好转率为94.64%。

4.2 分期治疗 张钟爱等[16]根据痛风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原发性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治宜清热化湿、通络止痛,自拟痛风

1号方(苍术、薏苡仁、牛膝、黄柏、车前草、玉米须、萆薢、山慈菇)。缓解期热毒之邪虽解,湿浊之邪缠绵,痹阻经络关节,治宜清热利湿、通络化瘀,自拟痛风2号方(苍术、薏苡仁、牛膝、络石藤、茯苓、玉米须、金钱草)加减。经上述治疗后,关节疼痛减轻,血尿酸显著降低。冯兴华[17]强调痛风性关节炎应分期治疗,认为急性期为湿、热、毒、瘀痹阻关节,治宜清热利湿、解毒祛瘀,方选当归拈痛汤合四妙丸加味;间歇期为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治宜益气健脾、化湿通利,方选四君子汤加味;慢性期为痰瘀胶着、虚实夹杂,治宜健脾益肾、化浊排毒,方选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味。

4.3 经验方加减 靳红微等[18]观察痛风饮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痛风饮具有良好的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主要抑制前炎症因子IL-1β,其次抑N-级炎症细胞因子IL-6等途径,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韩宏妮等[19]通过观察痛风合剂(痛风1号、痛风2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实验,得出痛风1号能显著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右后踝肿胀度、血清IL-1β、TNF-α水平及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尿酸盐晶体沉积;痛风2号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

4.4 经方治疗 陈光亮等[20]研究加味四妙汤对动物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加味四妙汤能明显降低大、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增加尿酸相对排泄量;显著抑制尿酸钠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度,改善大鼠步态,降低关节浸出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肖碧跃等[21]研究发现,桂枝芍药知母汤组大鼠血清中IL-1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P < 0.01),血清中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P < 0.01),

且关节液中白细胞渗出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5)。

李宝龙等[22]观察丹溪痛风加减方(由苍术、黄柏、防己、威灵仙、制南星、泽泻、车前子等组成)对尿酸钠结晶(MUS)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丹溪痛风加减方高、中剂量可显著降低兔关节液白细胞数以及TNF-α、PGE2、IL-1β、IL-8水平(P < 0.01或P < 0.05),减轻关节及软组织水肿和炎细胞浸润、变性坏死。

4.5 单味药物治疗 王斌等[23]观察虎杖提取物对模型大鼠滑膜组织黏附分子与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虎杖提取物组可显著减少ICAM-1和NF-kB p65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及吸光度值,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滑膜肌组织中ICAM-1和NF-kB p65的异常表达与激活来发挥对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Ma Y等[24]观察鸡矢藤提取物(EPS)对MSU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EPS能抑制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显著抑制滑膜组织中的TNF-α和IL-1β,并且还抑制TNF-α和IL-1β的基因表达和NF-KB的生物活性(P < 0.05)。Yao L等[25]在蛋白芯片基础上观察穿山龙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发现,穿山龙可分别上调7种和下调7种蛋白质,其中TRAIL蛋白和神经纤毛蛋白-2被认为可能是穿山龙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关键。

4.6 针灸治疗 胡丰村等[26]采用火针点刺疗法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选取患者局部高度肿胀的络脉进行火针点刺,深度为0.3~1.0寸,有效率占85.00%。朱其广[27]运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主穴取阿是穴,配穴取血海、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曲池等,共治疗患者42例,痊愈率为78.57%。宗静杰等[28]将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温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尿酸值、症状积分指标。各项指标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4.7 内外合治 多数医家认为,应用中药复方进行内服和外敷兼用的方法,可以达到相对于西药单一靶点治疗更好的效果。王建国[29]采用自拟泄浊化瘀口服合六神丸外敷治疗60例痛风患者,经治1~2个疗程,患者治疗前血尿酸(655.00±67.50)μmol·L-1,

治疗后为(415.30±48.70)μmol·L-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李靖杰[30]将30例患者用痛风加减方(苍术、灵仙、制南星、泽泻、红花、羌活、土茯苓等)内服,配合中药四黄散(生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外敷,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为90.00%。甘文魁[31]用加味四妙散加减内服,并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活血舒筋、通络止痛中药煎水(牛膝、海风藤、忍冬藤、桂枝、宽筋藤、红花等),用毛巾浸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10 d,治疗痛风患者30例,有效率为96.67%。

4.8 中药熏洗法 于莉[32]分期辨证运用中药熏洗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6例,急性期辨证为湿热互结、气血壅滞、经络不通所致,用中药熏洗1号(苍术、黄柏、牛膝、忍冬藤、丹参、赤芍、防己、茵陈);缓解期辨证为脾虚失健、湿浊内生,用中药熏洗2号(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木瓜、威灵仙、土茯苓、秦皮)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施财富[33]对4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并设立对照40例进行观察。湿热为主者,药用苍术30 g、薏苡仁30 g、红花20 g、川乌15 g、威灵仙15 g、艾叶20 g、木瓜20 g、牛膝20 g、茯苓20 g。痰浊为主者,药用苍术20 g、生半夏20 g、制南星20 g、艾叶20 g、红花15 g、王不留行40 g、大黄30 g、海桐皮30 g、葱须3根。中药熏蒸组痊愈16例占38.10%,好转25例占59.52%,无效

1例占2.38%,有效率占97.62%。

4.9 其他治疗方法 痛风发病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饮食治疗在痛风性疾病治疗、预防急性关节炎发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广大风湿病医师的共识。陈杰[34]通过用YL-Ⅱ型营养计算机计算出两组患者每日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嘌呤摄入量,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尿酸值,观察饮食治疗对痛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采用饮食治疗的痛风患者,其临床症状及血尿酸值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

在积极控制饮食的同时,运动疗法也不能忽视。杨聪等[35]对186例行运动饮食疗法的男性HUA、痛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坚持运动控制饮食并且体质量、血脂达标的患者,不用服药,2年痛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UA、TC、TG、LDL-C、GLU、BMI指标明显减低,HDL-C的水平有一定升高,与参与运动饮食调控前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由于痛风发病的特点,不少老年痛风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心理疏通,从而提高疾病的预防效果。刘霜梅[36]采用SCL-90、SAS、GDS及自编一般资料,对41例老年痛风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自评调查,结果41例患者的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组

(P < 0.05);研究组与国内常模组SDS、S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5 展 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嘌呤、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逐渐在增加,代谢性疾病亦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痛风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我们应以预防为主,既病防变。中医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痛风慢性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痛风疾病本质的认识还处于发展与探索阶段,对于痛风的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对症治疗等认识尚没有统一,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研究探索,争取为中医药治疗痛风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6 参考文献

[1]Arromdee E,Michet CJ,Crowson CS,et al.Epidemiol-ogy of gout:is the incidence rising?[J].J Rheumatol,2002,29:2403-2406.

[2]彭介寿,何国坚.痛风病中医辨病之我见[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3):1.

[3]宋绍亮,孙秀霞,李嘉庆.痛风论治新探[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244.

[4]熊曼琪,邓兆智.内分泌科专病与风湿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79-483.

[5]考希良.从毒邪角度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J].环球中医药,2011,4(6):460-461.

[6]潘善余.痛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浅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3):12.

[7]刘孟渊.痛风的中医病机探析[J].中医研究,2004,17(1):5-8.

[8]范琴舒.痛风病机与分期证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74-75.

[9]卜德勇,卜宝云.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经验[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6):41.

[10]蒋唯强.试论痛风从脏腑辨证论治[J].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99.

[11]李素芝,张志刚,杨永勤,等.高原地区痛风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西南军医,2011,13(5):828-829.

[12]李中南.老中医王正雨辨证治疗痛风的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22(3): 218-219.

[13]骆传佳,何启会,祝佳,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痛风3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6):60.

[14]钟秋生.邓兆智治疗痛风经验[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235-236.

[15]方策,刘元禄.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68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19(3):232-233.

[16]张钟爱,钱伟.从湿论治痛风病的体会[J].江苏中医药,2006,27(4): 281.

[17]刘宏潇,冯兴华.冯兴华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2,53(21): 1814-1815.

[18]靳红微,杨红霞.痛风饮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8.

[19]韩宏妮,姬艳波,陈立忠,等.痛风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1):9-11.

[20]陈光亮,段玉光,李莉,等.加味四妙汤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3):48-52.

[21]肖碧跃,赵国荣,曾序求,等.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IL-4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1,17(12):16-18.

[22]李宝龙,韩玉生,刘旭,等.朱丹溪痛风加减方对MUS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J].中医药学报,2011,39(3):45-47.

[23]王斌,侯建平,李敏,等.虎杖提取物对模型大鼠滑膜组织黏附分子与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6):434-437.

[24]Ma Y,Zhou LL,Yan HY,et al.Effects of extacts from scandens(LOUR) Paederia MERRILL(Rubiaceae) on MSU crystal-induced rats gouty arthritis [J].Am J Chin Med,2009,37(4):669-683.

[25]Yao L,Dong W,Lu F,et al.An improved acute gouty arthritis rat model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Rhizoma Dioscoreae Nipponicae on acute gouty arthritis based on the protein-chip methods[J].Am J Chin Med,2012,40(1):121-134.

[26]胡丰村,陈飞,郑润杰,等.火针点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07, 19(1):9-10.

[27]朱其广.点刺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 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08,17(2):43.

[28]宗静杰,高宇,王淑颖,等.温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0例[J].四川中医,2011,29(3): 115-117.

[29]王建国.清热泄浊化瘀口服方合六神丸外敷治疗痛风关节炎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77.

[30]李靖杰.中医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比较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13):138-139.

[31]甘文魁.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 例[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 8(4):55.

[32]于莉.中药熏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体会[J].中医中药,2011,9(6):298.

[33]施财富.中药熏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04,25(9):34-35.

[34]陈杰.痛风的饮食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14-15.

[35]杨聪,吴彦民,黄谦,等.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运动饮食调控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1,11(1):64-66.

[36]刘霜梅,苏海丹,黄春燕.老年痛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3):1632-1633.

[37]殷海波,石白,张锦花.基于痰浊致痹辨治痛风[J].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8):94-95.

[38]眭蕴慧,殷海波,石白.从中医“治未病”探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J].北京中医药杂志,2013,32(1):44-46.

中医药预适应研究进展 篇4

而中药作用的靶点更具有多层次多渠道性, 中医药诱导IP 的研究, 是目前中医药防治冠心病领域的热点。中医药诱导大体有如下几类。

1 益气、益气养阴类药物

人参皂甙、黄芪、刺五加叶皂苷、冬虫夏草提取物、酸枣仁总皂苷、五味子、生脉散 (饮) 、炙甘草汤、益心饮等, 对组织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护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纠正心肌缺血时游离脂肪酸代谢紊乱, 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管内皮素及AngⅡ释放, 纠正前列环素/及血栓素失衡等机制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阻滞钙通道、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肌超微结构等方面。参麦注射液能阻止钙离子内流, 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从而保护心肌超微结构, 缩小缺血、梗死范围。通过垂体途径促进HSP70表达, 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12]。人参皂甙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与以下几点有关:①减慢心率, 增强心肌收缩力,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减少心肌耗氧;②钙拮抗剂样作用, 抑制再灌注期钙内流;③通过促进PGI2释放, 抑制血栓素A2 (TXA2) 生成的有益作用保护心肌组织;④改善缺血心肌代谢, 纠正糖和脂肪酸代谢紊乱, 阻止游离脂肪酸堆积造成的心肌损伤;此外, 尚可能与氧自由基清除有关[13]。黄芪在心肌缺血灌注过程中, 具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 (OFR) 的作用, 保护了心肌细胞外部S-核昔酸酶的活性, 使内源性腺苷释放明显增加[14]。酸枣仁总皂苷有保护心肌细胞和抗氧反常作用。这可能与其能清除血清过氧脂质 (LPO) 及抗钙超载有关, 五味子提取液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脂质过氧化损伤有良好的预防作用[15]。

2 活血类药物

丹参、川芎嗪、丹皮酚、三七总皂甙、银杏叶、当归注射液、益母草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心脉宁、地奥心血康、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胶囊 (片) 、 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 (汤) 、通心络胶囊、芎芍胶囊、复方水蛭精胶囊等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调节细胞第二信使、降低血液黏稠度, 保护线粒体、抑制溶酶体活化使心肌细胞免受损伤而实现的, 对预适应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抗自由基、抗凝、钙拮抗等方面。如:三七皂甙Rg预适应可显著减轻肥厚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增强受损细胞生存能力[15]。丹酚酸对心脏细胞有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为降低内皮素 (ET) 和NO分泌, 丹酚酸B预适应通过诱导HSP70表达升高发挥细胞作用, 并且作用明显优于缺氧预适应[16]。当归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过程具有促进心肌细胞HSP70的表达和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能有效改善心肌超微结构, 对红细胞聚集也有抑制作用[17]。当归益母草二者均有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但益母草对再灌注损伤心肌收缩力的改善作用优于当归[18]。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已肯定川芎嗪似Ca2+拮抗剂或Ca2+通道阻滞剂, 可减轻细胞损伤时细胞内Ca2+超负荷[19]。 银杏叶提取物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表现在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20]。血府逐瘀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抗自由基及增加耐缺氧能力有关[21]。地奥心血康胶囊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与抑制自由基、钙超载有关[22]。

3 清热解毒类

牛磺酸、穿心莲及其有效成分、茶多酚、油茶皂苷、 芦丁、绞股蓝总甙、黄芩苷、黄连素、缬草提取物、承气方剂等的药理性预适应保护作用明显减轻了心肌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 如缬草提取物能够降低体内黄嘌呤氧化酶的形成及活性, 减少自由基的产生, 减轻膜的脂质过氧化, 能促进PGI2分泌或抑制TXA2分泌, PGI2/TXA2增高, 因而可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 使冠状微循环得到改善, 以及减少TNF-β产生, 减轻复灌区的无菌性炎症等途径以减轻心肌的损伤[23]。 绞股蓝总皂甙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ET释放, 提高SOD活性及促进NO 生成,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4]。黄芩苷能使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SOD活性回升, 并降低心肌内的丙二醛 (MDA) 含量, 表明该药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可能与它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有关[25]。牛磺酸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改善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达到保护损伤心肌的作用[26]。

4 温阳类

大蒜素、肉桂酸、冠脑益嗪、桂枝蒸馏液、红景天、心痛灵滴丸、四逆汤等作用体现在降低缺血再灌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心肌酶释放、改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程度等方面, 作用机制表现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抑制Ca2+超载等方面。如大蒜素可提高SOD的酶活性, 抑制血小板黏附, 直接活化NOS[27]。心痛灵滴丸预适应能诱导心肌缺血预适应样保护作用[28]。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 与p38 MAPK的激活可能有关, 也与NO密切相关, eNOS mRNA表达显著下降[29]。参附注射液具有改善缺血再灌注中自由基介导的内皮功能紊乱作用, 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30]。冠脑益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肌组织中Ca2+含量降低, K+、Mg2+含量升高有关[31]。 红景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部分与其降低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IL-6水平有关[32,33]

5 结 语

预适应保护作用是一个复杂过程, 多种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皆可参与预适应, 而何种物质起关键作用?内源性活性物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调节作用? 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药理性预适应用药物诱导预适应样心脏保护作用, 展现了一定的应用前景, 有望成为心肌缺血或缺血再灌注防治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中医药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减少心肌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减轻钙超负荷, 维持细胞的钙稳态, 抑制一氧化氮大量释放, 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抑制细胞凋亡, 保护心肌细胞, 减少白细胞聚集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模拟IPC 的作用, 目前多局限于内皮祖细胞 (EPC) 的研究。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中医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篇5

1招生模式的突破

我国现有的中医药研究生选拔有些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通过统一的入学考试,测试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虽然有复试影响,但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出现了一大批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仅为了一纸文凭叩开就业大门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队伍,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研究生在校期间,很难取得创新性成果。各高校应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改进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完善复试标准。在面试过程中除了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还要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相关情况的关注程度等进行考察。通过全方位的考核,筛选出那些基本功扎实,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2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大多数中医药类院校还是单项灌输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思维的余地,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研究生管理部门要树立创新意识的课程观,课程应该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课程总体规划上,加强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比重,优化培养过程,倡导个性培养。授课方式上,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开展以提出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改善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创造能力。

3构建创新型导师队伍

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是导师和研究生,一个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导师队伍的水平所决定。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高校为了适应迅速扩大的研究生招录规模,降低了导师的评定标准,使一些不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进入导师队伍,从而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一流的导师队伍建设是关键[3]。学校应严格遴选导师,以思想道德水平较高、学术上造诣较深、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教师为主,采取动态调整机制,淘汰缺少责任心、知识结构严重老化、长期没有科研项目的导师;加强导师培训、交流,让资历丰富的导师对资历较浅的导师进行指导,鼓励导师参加国际型学术交流;建立、完善导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师的潜能。

4加强学术交流

目前,我国中医药类院校与一些综合性大学比起来相对封闭,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交流合作较少,再加上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观念淡薄,导致科研前沿信息获取出现问题。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和思路,通过多学科、多领域专家专题讲座和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学术交流,改善研究生的思维方法,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5重视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

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在保障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建立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大力加强科研实验平台建设,解决研究生培养的硬件问题;加强实验室管理,整合各学科的科研优势,建立综合科研创新平台,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思想开辟场所,通过各种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来推动研究生培养。总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的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4]。中医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受多因素复杂交错影响的,我们要在实际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找准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点,秉承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医药高等教育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秋根,颜流水,陈素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19):96-98.

[2]宋晓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6):182-183.

[3]范耿,常军武,周增桓.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6):408-409.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篇6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47-02

痛风是由嘌岭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发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以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且常累及肾脏。现就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分型治疗

对于本病,目前尚无统一的分型。方氏对湿热蕴结型治以活血散结、清热解毒,方用四妙散加减;瘀热阻滞型治以清热散瘀、通络止痛,方用枝藤汤加减(桑枝、忍冬藤、牛膝、生地、丹皮、白芍、乳香、没药等);痰湿阻滞型治以涤痰化浊、散瘀泄热,方用涤痰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共治疗112例。显效78例,有效28例。郭氏方氏均将本病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4型论治。郭氏以化痰消肿通络止痛汤(金银花藤、黄柏、苡仁、苍术、泽泻、蔻仁、防己、白芷、牛膝等)为基础方,湿热蕴结型加蒲公英、连翘、石膏、知母,瘀热阻滞型加赤芍、丹参、当归、茜草、丹皮,痰浊阻滞型加威灵仙、附片、白术、茯苓、猪苓;肝肾阴虚型加制首乌、北沙参、桑椹、木瓜,共治疗60例,冶愈45例,好转15例。颜氏将本病辨为湿热蕴结、瘀血阻滞、肝肾亏虚3型:湿热蕴结型(急性期)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用三妙丸加味;瘀血阻滞型(慢性期)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亏虚型治以祛风湿、补肝肾、活血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34例,总有效率为91.8%。李氏根据疼痛特点,结合舌症脉,将本病辨为血热湿盛及湿热血瘀2型:血热湿盛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方用白虎石膏汤加味;湿热血瘀型治以清热利湿通络、祛风化瘀散结。治以四妙散加味。张氏亦将本病分为2型:湿热型用加味二妙散,热盛加龙胆草、栀子、忍冬藤或合白虎桂枝汤;湿盛加薏苡仁、蚕砂、茵陈;肿痛甚者加毛冬青、八地金牛、水牛角;湿热伤阴加生地、玄参。寒湿型用乌头煎合薏苡仁汤或蠲痹汤;气血虚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脾肾虚弱水肿者合真武汤,关节痛甚、肿胀,舌暗,痛风结节溃破甚或僵硬畸形者,加三七、乳香、没药、白芥子、僵蚕、乌梢蛇。治疗12例,除1例无效外,关节肿胀硬疼痛均有改善。吕氏将本病辨为湿毒型、湿热型、湿瘀型,治疗以自拟秦蚕汤(秦皮、黄柏、苍术、牛膝、蚕砂、车前子、徐长卿、当归、连翘、桂枝等)为基础方,并局部外敷消瘀膏。湿毒型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湿热型加竹沥、半夏、夏枯草、贝母;湿瘀型加紫丹参、赤芍。治疗75例,治愈24例,有效49例,总有效率为97.3%。陈氏则分血热型、湿热型、肝郁乘脾型辨证,血热型用清热凉血消骨汤(地骨皮、丹皮、紫草、桃仁、夏枯草、鳖甲、熟地、金银花、乳香、没药、白茅根);湿热型用清热利湿消骨汤(青蒿、玄参、夏枯草、防已、车前子、黄连、丹皮、旱莲草、泽泻等);肝郁乘脾型用疏肝解郁消骨汤(柴胡、红花、龙胆草、黄芩、黄柏、枳壳、制香附、郁金、延胡索、丹皮、丹参等)。治疗42例,均获临床治愈。

2分期治疗

吴氏分二期论治:急性发作期乃湿热浊毒瘀滞经络,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泄浊通络,方用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散;间歇期脾肾两虚、浊毒瘀滞,治以健脾补肾、化瘀泄浊,方用保元汤合防已黄芪汤,治疗36例,治愈8例,显效19例,好转7例。畦氏于急性发作期治以活血利水、清热泄毒,药用黄柏、苍术、丹皮、赤芍、泽泻、车前子、土茯苓、蚕砂、蒲公英、木瓜、木通、防己、黄芪;间歇无症状期治以健脾、补肾、泄毒,药用杜仲、薏苡仁、防己、泽泻、白术、当归、鸡血藤、党参、肉桂、蚕砂、丹参、黄芪,均取得良好效果。丛氏等于急性发作期药用黄柏、苍术、木瓜、茯苓、泽泻、生地、丹皮、川牛膝、山萸肉、淮山药,并外敷接骨消瘀散;恢复期药用生地、熟地、丹皮、茯苓、泽泻、山萸肉、淮山药、黄精,治疗36例,治愈28例,有效8例。刘氏以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急性期加知母、石膏、桑枝,慢性期加黄芪、山茱萸、枸杞。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8.9%。

3专方治疗

董氏用自拟神妙汤(金银花、连翘、茯苓、泽泻、生薏苡仁、牛膝、苍术、黄柏、秦艽、防已、赤芍、鸡血藤)清热祛湿解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50例,总有效率为98%。白氏用痛风合剂方(茯苓、白术、苍术、黄柏、泽泻、猪苓、杜仲、独活、牛膝、桑寄生、山慈菇、秦艽、当归、川芎)治疗,并配合局部外敷金黄膏治疗本病48例,治愈率为39.9%,总有效率为93.3%。张氏根据本病好发于中拇指关节及第一跖趾关节临床受累关节多见于下肢以及“肝主筋,束骨而利关节”、“诸痛皆属于肝”的论述,认为痛风性关节炎主要责之于肝.属肝胆经湿热,治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共治疗35例.治愈19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1.43%。彭氏认为本病乃痹证日久,瘀、痰、湿三气搏结胶固而致,故以大黄庶虫丸逐瘀、化痰、除湿、通络,治疗30例,治愈24例,好转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张氏用增味五痹汤(麻黄、桂枝、红花、白芷、葛根、川乌、羚羊粉、黄芪、防风、防己、羌活、知母、石膏、丹皮等)温阳宣痹、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治疗38例,痊愈7例;显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

4中成药治疗

姚氏等以雷公藤或雷公藤多苷片每日60mg,分3次或按照1mg/kg·d的用量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1例,局部症状严重者加敷芙蓉膏,治愈7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张氏以新癀片清热祛风利湿、活血消肿定痛,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10例,总有效率为94%。李氏以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32例,痊愈26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杨氏等以痛风合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痊愈7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3例。

5结语

《中医药条例》有关不足问题研究 篇7

《中医药条例》法规冠名问题, 表现在从语言文字表达上给人以平淡的感觉, 使人不能够从冠名的导语上就知道这部法规所要调整的法律关系的前瞻性, 就事论事, 没有多大的启发性, 不能够夺人眼球, 引人入深, 我们知道, 中国的中医药科学技术博大精深, 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不仅需要发扬和传承, 还需与国际交流, 所以, 法规名称应当直截了当点明立制这部法规要做什么。

2总则中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 《中医药条例》的第一章第一条中关于制定这部法规的目的和意义阐述的不够明晰、完美, 原文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 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保护人体健康, 制定本条例。”没有突出传统医药的优势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笔者认为第一条表述应该是: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 发挥我国中医中药资源优势, 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适应民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保护人体健康, 制定本条例。使人读到这部中医药法律后, 首先感觉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文字表现要比较细化, 有亲情感。完美地反映出政府把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医疗民生作为制度来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第一章第二条里的第二款规定:“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行。”没有提到行业管理。而行业管理恰恰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和服务器, 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这一行业里的得力助手, 曾经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传承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 今后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一定要把行业管理写进去, 使它在法律上有一个应当有的空间和地位。

3)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行业自治) , 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科学理念。但这一原则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直接提出来。应将“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作为原则之一予以明确提出。这是因为中医药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规律, 与西医药区别明显。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 在养生保健、亚健康干预等方面优势明显。中医诊疗技术简便, 成本相对低廉, 有利于减轻民众的看病负担。

4) 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使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没有提出实质性落实措施。为防止政府职责落空及扶持政策不到位, 落实这一规定, 需要刚性措施。第一、要把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第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部门制定涉及中医药的政策时, 应当征求同级中医药行政部门的意见。以此方式来落实中医发展问题。第三、对计划、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怎么去解决, 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 没有体现出来, 应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协调解决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重大问题。加强中医药科研, 开发中医现代诊疗仪器设备、中药新药和中医药保健产品, 有利于提升和壮大医药产业。发展中药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 促进服务业发展, 发展中医药服务与产品的国际贸易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 提高我国医药科技和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完善中医药法律制度将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5) 第一章第六条关于中医药的管理归属问题是这样规定的“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但谁去监督、怎样监督执法在法规设计中没有明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农垦、林业部门如何管理没有提到。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材就产在垦区、林区地带。所以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务必把垦区、林业部门如何管理规定清楚。

6) 学会、协会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作用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突出。它们是发展中医药事业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应该在总则中充分肯定它们的历史贡献和今后的责任与义务, 使中医药行业协会、学会建设, 发挥其在学术交流、知识普及、咨询服务等活动中的作用。

7) 文化遗产传承纪念性活动日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中医药是我国民众防病治病的重要的措施之一, 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渊源的组成部分, 应将“国际传统医药日”, 定为我们国的“国医日”, 以增强国医意识, 定时地去提醒, 以此来不断地加深影响。设一个传统文化节日, 不是为了走形式, 而是要加深民族文化意识。我国在七十多年前就有过《中医条例》, 而且就有国医节, 时间是从1929年3月17日开始的, 每年的3月17日为“国医节”。当时的口号是:“提倡中国医药就是保全中国文化经济”。据笔者知道的目前我国甘肃省在《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第二章管理与保障的第十一条中将每年十月二十二日的国际传统医药日定为全省中医药宣传日;黑龙江省、江苏省也都在发展中医条例的相关条文中作了规定。

8) 如何使国民在年少的时候就有传统医药的意识。可在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中补充一些通俗易懂的中医药常识, 但这一问题要写进法律中加以肯定才行。2009年7月8日晚22∶00, CCTV4中华医药节目介绍了北京一退休中医大夫在北京办了一个国医少年培训班, 招收了一些年龄5、6岁的儿童, 经过3年的中医学习, 佳绩频传, 不仅学习的那些孩子及孩子的家长对这种学习方法比较满意, 而且前来观摩的家长也为之震撼, 反映很好。这样使孩子在幼小的年龄段就深深地种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健康意识、健康观念、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掌握了一门生存的技能, 为弘扬祖国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9) 如何发挥中医药在民众亚健康养生诊疗和亚健康保健方面的作用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及。因此, 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应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发展中医药非基本医疗保健事业, 推进中医药非基本医疗保健的市场化、产业化。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亚健康诊疗方面的优势, 开展预防、保健性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亚健康诊疗方面的优势, 开展预防、保健性服务。将“治未病”首次写入法规中, 为中医药机构开展养生保健、亚健康保健和“治未病”服务提供有力地法律依据。

3第二章中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 这一章的问题主要是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导语中的“从业人员”称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中的定义有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均在第二条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的概念框定的很清楚。执业医师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助理医师资格, 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医生。” 执业护士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依照护士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 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执业凭卫生行政机关依法核准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从事医疗服务活动。所以在这一章的导语应该改为中医医疗机构与执业人员较为妥当。

2) 社区医疗机构中医与农村基层中医医疗卫生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刻意去提, 例如乡 (镇) 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条中第三款将乡 (镇) 卫生院、中心卫生院、街道卫生院并列为一款之中, 但是在《中医药条例》中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 而且千百年来中医药在这些地区非常吃香和看好。城镇社区的中医医疗服务中心或者是服务站也是一样, 深得民众的喜欢和尊崇。所以, 在下一次修改《中医药条例》时应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工作中的作用、城镇中医医疗机构应当组织中医人员到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和技术协作, 充分体现在中医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中条款里。

3) 在《中医药条例》的第八条中规定:“开办中医医疗机构, 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 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 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这一条中的开办中医医疗机构表述不太确切, 笔者认为应该在开办中医医疗机构之前, 首先是有人要申请才行, 是谁要开办中医医疗机构, 当然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他们要开办中医医疗机构, 然后再接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 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 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这样表述符合语句的逻辑性。

4) 中医西医一视同仁如何体现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直接的答案。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同其他医疗机构共同承担社会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工作任务。比如说有关部门、单位在确定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 交通事故等伤害救治医疗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构, 急救中心、急救站以及招生、用工、征兵体检和伤残病退鉴定医院时, 应当根据技术配备的基本要求同等对待中医医疗机构。通过立法的形式, 才能确保中医得以与西医享受同等待遇, 能在同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 共同发挥作用。

5) 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诊所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规定, 过去药店里中医坐堂就有, 医与药是不分家的, 中医药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是具备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具有独立的中药营业区;坐堂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总数不得超过3人;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负责人可以由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担任, 以此来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规定对具备相关条件的, 可以向省中医药行政部门申请设立中医馆或者是国医馆、国医健康城、国医健康俱乐部等。

4保障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 中医机构扶持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规定的不具体。怎么扶持中医机构, 比如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年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财政投入, 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工资经费补贴标准等。

2) 特色中医专科发展问题没有提及。在CCTV4频道中华医药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介绍我国某地某中医院、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特色中医专科治好了不少XX绝症, 患者起死回生。无数鲜活的生动事例唱响了我国传统医学的伟大和光彩。希望在中医条例扶持措施的章节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基金, 用于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比如:建设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有独特疗效的特色中医专科。真正明确政府在中医药行政奖励、保护濒临灭失的传统中医药资源、支持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推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以及依法维护中医医疗机构合法权益和工作秩序等工作中的作用。

3) 中医事业经费实行预算单列事宜没有在《中医药条例》中规定, 如果走预算单列考核就有的放矢了。所以《中医药条例》中的扶持与保障条款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对中医事业的财政投入, 增加的幅度不低于本年度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中医事业经费实行预算单列, 便于以考核来落实中医药事业的经济对现。而且还可以防止有些单位截留、挪用中医事业经费和中医发展专项资金。

5管理与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1) 建立名中医制度的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及。名中医具有表率、师承等方面的作用;其功用在于激励、学习、传承、发扬和标化, 同时对著名中医药实行保护。希望今后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在管理监督的条款中规定建立名中医称号制度, 对社会公认的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的中医药学科有突出贡献人员可以授予名中医称号。具体办法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管理机构会同省级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2) 中医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到。如果出现中医药医疗事故, 怎么处理, 哪些人员参加技术鉴定、人数要求等要在法规中体现出来。

3) 监督管理问题没有单列出来。第一、医疗机构的医疗秩序的维护问题没有涉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维护中医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和工作秩序, 对于损害医疗设施, 侮辱医务人员的行为, 依法进行处罚。从医疗机构内部首先中医药行政部门和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中医药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差错,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规范医疗行为。第二、象开展医疗性中医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和中医美容等活动, 应当经县级以上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 再办理其他审批手续。这是管理, 许可之后就涉及日常性监督问题, 谁去监督, 要有个交代。比如, 中医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规范中医医疗市场秩序, 依法取缔以中医名义非法行医的行为。非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和美容等活动, 在机构名称、经营项目名称和项目介绍中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等医疗专业术语。

4) 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及。医疗机构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的窗口, 反映时代人文素质的尺度和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资源的步伐。所以希望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 在管理与监督的章节里规定各级中医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中要有指导中医行业的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

5) 执业年龄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也是没有规定。执业年龄问题涉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 有的省在中医药条例中规定执业年龄不受限制, 笔者认为还是有问题, 如果一个年龄七、八十岁、或者九十岁的大夫, 假如他本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 自己行动也不太方便, 有的甚至还需要人来搀扶, 但为了挣钱给别人诊病, 那么把脉的准确度、患者的安全等问题是令人忧虑的。

6) 濒临灭失的中医药资源保护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也是没有规定。政府可以有偿收购使中医药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也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爱护。比如说各种中医药文献、民间验方、秘方和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医疗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宝贵的中医药资源正逐步减少甚至灭失。为此, 要在《中医药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中医药等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捐献有价值的中医药文献、民间验方、秘方和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药诊疗技术, 对于濒临灭失的, 可通过有偿收购的方式进行抢救和保护, 在资金、人员方面应当予以保证”。

6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问题与讨论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没有提到。为了不断提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诊疗水平, 是否可以这样规定:中医药机构和城市社区及乡 (镇)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保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 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与在岗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7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问题在《中医药条例》中不是很突出。希望在修改《中医药条例》时, 在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条款中规定省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规划, 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科研体系, 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支持开展中医药理论、中医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 组织重大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 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8法规结构有关问题不合理

关于《中医药条例》无论是地方还是国务院都有, 发展它, 弘扬它, 目的只有一个为国民健康服务。2003年4月7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医药条例》结构体例是:总则、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中医药教育与科研、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在整个法规中前面是总则, 之后是管理于帮扶, 机构与执业人员的要求, 科研与教育, 对外合作与交流, 法律责任, 附责;唯独没有监督, 监督是保障措施得以落实的有效方式之一。唯独我国黑龙江省发展中医药条例中设计了监督管理章节, 笔者认为:监督是促进工作的助力, 概念是浓缩意识和认识的范围, 法律是政策客观标准化的升华。结构是形态的基本要素, 法律是社会公正、公平、合理的象征。

9专业术语存在问题与讨论

例如《条例》中所出现的“中医经典处方”、“中药协定处方”、“中医经验方”这几个概念, 不仅在中国药典中出现, 并且在一些教科书和媒体的医药报道中、学术著作中都经常可以看到, 然而笔者查词典、查药典, 甚至上网百度百科去查却是查不出来合理的解释。我们知道,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以下简称医师) 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以下简称药师) 审核、调配、核对, 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医师处方:医师为患者诊断、治疗和预防用药所开具的处方。协定处方:医院药剂科与临床医师根据医院日常医疗用药的需要, 共同协商制订的处方, 仅限于在本单位使用。法定处方:“主要指《中国药典》、局颁标准收载的处方, 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生产处方:“一般是指大量生产制剂时所列制剂的质量规格, 成分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制备和控制质量方法的规程性文件。数量比较大。这类处方仅限用于生产”。一部法规的实施, 它的常用专业术语的含义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法规是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 不明了常用术语对法规的实施是有一定限制的, 因为话没有说明白, 别人不知道怎么去做。所以, 应把常用的专业术语通俗简要地作一表述, 使不懂专业的人一看就明了, 便于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

10建议

中医药 (民族医药) 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 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 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面临不少问题, 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依法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反映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 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1) 上述问题的存在, 说明我国《中医药条例》需要尽快予以修订。在法律制度整体设计上, 既具有宏观指导性, 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既立足现实, 又着眼长远。既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 又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

2) 在法律的技术设计特点上, 一要体现我国政府在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二要体现我国政府始终贯穿着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这条主线, 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 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三要体现我国政府强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方向。

3) 在法律的核心上全面系统地渗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特别是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提出要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二是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提出要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 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 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 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 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四是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提出要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 加强中药管理。五是加快民族医药发展。提出要加强民族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重视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民族医药继承和科研工作。六是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提出要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 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七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开展的传统医药活动, 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

4) 在指导思想设计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 推动继承与创新, 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 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5) 在法律原则的设计上要反映出我国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五个主要方面:一是坚持中西医并重, 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是要坚持中医药与西医药在思想认识上、法律地位上、学术发展上和实践应用上的平等地位, 促进中西医药协调发展, 更好地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就是要认识到继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 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 要在继承中医药学术的科学内涵、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 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手段, 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三是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 促进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尊重我国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发展的一大特色, 坚持中西医相互学习,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色, 相互取长补短, 促进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推进医学进步;四是坚持统筹兼顾, 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五是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 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事业关系民生,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领导,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制度措施, 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政策环境, 同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关心和重视, 要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发展中医药事业。这五个基本原则坚持凝聚了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体现了新时期中医药工作的客观规律,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6) 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设计上。要突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在城市, 综合性中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构成了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农村, 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构成了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健全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也是我国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城乡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还十分薄弱, 基础条件差, 人才匮乏, 需要加强建设, 所以, 需要法律制度来加以保障。

7) 在法规中关于政策的倾斜设计中要体现政府鼓励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因为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中医专科专病优势突出、服务方式多样、运行机制灵活等特点, 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机构规模普遍较小, 综合服务能力还不高;二是人才结构比较单一,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三是服务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需加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规范管理;在医保定点、税收及人员职称评定以及人员培训、科研立项等方面应享受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待遇, 一视同仁。

8) 应将村镇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因为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众看病就医问题, 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 受到民众的欢迎。

9) 希望在修订《条例》时, 向社会征集意见一定要将时间段适当放长一些, 比如现在国务院法制办征集意见时一般在10天左右, 能不能放宽到20天或者是一个月, 因为有些问题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详细地琢磨与推敲;另外, 是否给参加意见的人有个凭据, 比如说在电子邮箱中自动为意见参加人回复一个感谢参加此次×××法规意见征集之类的函件以示真诚谢意和正视尊重, 使参加意见的人有一种荣誉自豪感、社会责任感, 便于今后积极主动参与此项活动。正式法规出台后, 给参加人赠与一本法规, 以示留念。

10) 应制定中医药条例或者是法的实施细则, 以便操作。

11) 在内容的充实上应注重以下七项制度的渗透。一是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二是中医药执业人员管理制度;三是中医药评价及名中医保护制度;四是中医药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制度和师承教育制度;五是中医药传统资源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六是中医药监督管理制度;七是中医药文化制度。

12) 将乡 (镇) 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门诊、社区中医医疗服务中心或者是服务站也列入新修订的法律制度中。

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财富, 是我国卫生事业、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卫生事业独具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以下简称《中医药条例》) 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中医药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对于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积极作用, 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实施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我国中医药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已不相适应, 中医药事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亟带解决的问题, 完善中医药法制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中医药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更有利于民众的身体健康维护, 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对外交流,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其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提出了一些笔者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中医药,管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Z].2003.

[2]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规定[Z].2009.

慢性肾炎中医药研究近况 篇8

1 慢性肾炎中医病因病机

近年来,中医界对CGN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从总体上看,不外乎正虚与邪实两个方面。正虚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和功能失调,邪实则涉及风寒湿热及热毒等。叶传蕙[1]教授从中医角度认识CGN病因有内外两端,内因多为禀赋不足,饮食起居失调,以及七情过用,身劳过度和病后体衰等损伤人体正气,尤易损及脾、肺、肾三脏,致其阴阳失衡,机能失调。外邪乃风、寒、湿、热及疮毒等,每易乘虚侵袭人体,内外相引,阻塞气机,阻碍气化而发为水肿。一般外邪致病,多数初发为风水,常因病情迁延,邪气羁留,使正气日渐伤残,形成CGN;亦可因病邪乘虚侵袭,伏藏体内,久致正气损伤,肺脾肾功能严重失调,方显现水肿腰痛等临床表现,甚至出现关格等危重症候。周健伟[2]认为C G N病因病机为脾肾不足,风湿毒邪侵袭而致湿热内阻,本虚标实。刘宝厚[3]认为本病乃外界因素诱发,其根本在于人体脏腑功能的虚损。李旭[4]初步把CGN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虚-脾肾虚导致正气不足;瘀-血瘀导致水停、热毒,“虚、瘀、热毒”贯穿于慢性肾炎的全过程,这是CGN病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的主要矛盾,治疗原则当为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李子云[5]认为CGN与肺脾肾三脏虚衰有关,其中脾位居中,乃升降之枢纽,尤为重要。刘胜芳[6]认为风湿毒邪是CGN的基本病因,湿热毒邪伤肾是肾炎的基本环节。风湿毒邪复侵袭,内外相合,化为湿热,湿热瘀毒蕴结于肾,致使本病缠绵难愈。由此可见,对CGN本虚标实,肺脾肾俱虚,夹杂风邪、水湿、热毒、血瘀等已成共识。

2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研究

1986年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上通过的《慢性肾炎辨证分型试行方案》由于从CGN的基本病机为切入点,强调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提纲挈领,切合临床,故一直为大多数单位所沿用,该方案将CGN分为本证和标证,本证包括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4个证型,标证有外感(风寒和风热)、水湿、湿热、淤血和湿浊等。王钢[7]提出以肾为主,联系肺、脾、肝,本虚为纲,标实为目的辨证思路,分肺肾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5个主证候,以及外感、疮毒、水气(风水相搏、水湿逗留、水湿泛滥)、湿热、湿浊、淤血6个兼证候。叶传蕙[1]教授中医辨证治疗:①肺肾气虚型,方选益气补肾汤加减;②脾肾阳虚型,方选真武汤加减;③肝肾阴虚型,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④气阴两虚型,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于家菊[8]认为CGN是一复杂、多变的疾病,证型变化多端,本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大致归纳为以下四型:①肾虚兼瘀,夹热毒或湿热主症: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头晕耳鸣,面肢浮肿、腰以下甚,口干、尿黄;偏阴虚者: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偏阳虚: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暗或舌淡、有瘀斑(点),苔黄、或苔白、或无苔,脉沉、细、涩。②脾虚兼瘀,夹湿热或热毒主症:纳呆腹胀,口苦便干,身体困重,浮肿难消;次症:口唇发暗,面色淡黄;偏气虚: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偏阳虚:肢体不温,大便溏薄;舌暗淡或瘀斑(点),苔黄腻或白,脉弱、细、滑。③气阴两虚兼瘀,夹热主症:少气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次症:身体赢弱,易感外邪,咽部暗红,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或有瘀斑(点),脉沉细。④湿热瘀阻主症:口苦口黏,尿黄便干,腰痛固定;次症:纳呆痞满,烦躁潮热等;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涩或沉涩。

传统的中医辨证由于受医生学识、经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主观性。沈自尹[9]首次提出微观辨证。近年来许多学者把四诊的宏观证候与各种实验室的微观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证候研究。熊宁宁[10]研究认为系膜增殖型肾炎以湿热证为主,提出了CGN湿热辨证的三项客观指标,即血中红细胞免疫符合物花环率升高、尿唾液酸(SA)水平升高、尿NAG含量增加。盛梅笑[11]等研究结果显示,湿热证CGN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高于非湿热证患者,在病理上湿热证固有细胞增生和炎细胞浸润的程度较非湿热证明显,说明肾炎湿热证的存在常常预示着免疫炎症反应和病情的活动,同时指出血清sICAM-1有可能作为肾炎湿热证辨证的一个客观指标。肖相如[12]对35例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活检病理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增生性肾炎占72%,提示气阴两虚的CGN患者与增生性肾炎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3 慢性肾炎中医治疗研究

3.1 中医辨证治疗

姜卓[13]以温补脾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方药为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以滋养肝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方药为杞菊地黄丸加减。以扶正泄浊法治疗脾肾衰败型,方用温脾汤加减。李水银[14]以疏风解表、宣肺利水法治疗肺卫气虚,外邪袭表型CGN,方用越婢加术汤加减。以补肾填精、健脾开胃、活血通络法治疗脾肾两虚、淤血阻络型CGN,药用仙茅、仙灵脾、锁阳、黄精、玉竹、山茱萸、熟地、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陈皮、丹参、泽兰、桃仁、丹皮等熬成膏服用。以温阳利水法治疗肾阳亏虚、通调不利,方用真武汤加减。周恩庆[15]认为CGN常用治法有以下4种:健脾益气补肾固涩法,本法主要用以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属于脾肾虚损者,药物用如红参、黄芪、山药、益智仁、覆盆子、白术、枣皮、芡实、砂仁、茯苓等;益气祛风固表法,适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由于风邪侵袭而长期不愈或由于风邪外袭而加重复发者,方药用玉屏风散加味(黄芪、白术、防风、桑白皮、银花、连翘、白茅根、茯苓、大小蓟等);清利湿热、分清泌浊法,适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有湿热见症者,方药用八正散、三仁汤、黄芩滑石汤等;活血化瘀利水法,淤血与水湿是慢性肾炎的常见兼证,方药用当归芍药散和五苓散、五皮饮等。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

滕燕民[16]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20例,治以激素加环磷酰胺加中药加抗凝剂。肺(脾)肾气虚型,予玉屏风散加减;脾肾阳虚型,予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予知柏地黄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阴阳俱虚型,予生脉散或四逆汤加减。结果,本组120例中,总有效率95%。药小梅[17]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50例,西药治疗:低盐饮食,血压高者予降压药治疗,合并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严重低蛋白症者酌情少量使用人血蛋白,24h尿蛋白大于2g可加用激素,使用5~8周后逐渐减量。中医辨证施治:肾虚邪侵型:药用生地20g,山萸肉、金樱子、女贞子、桃仁、红花、芡实各10g,山药、茯苓、丹皮、连翘各15g,益母草、黄芪各30g;肝肾阴虚型:药用枸杞子、山茱萸、泽泻、牛膝各15g,生、熟二地各20g,首乌、川芎、菊花、丹参、女贞子、旱莲草各15g;脾肾阳虚型:药用党参、山药、仙灵脾、车前子各15g,黄芪、丹参、益母草各30g。基本治愈及缓解47例,无效3例。

3.3 单方治疗

李永安等[18]自拟肾炎方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53例,中药组以自拟肾炎方补气活血化瘀为主,基本药物:黄芪、半枝莲、丹参、益母草、白茅根各30 g,赤芍、红花、川芎各12 g,莪术15 g。辨证加减,肾阳虚者加附子,仙灵草、鹿角胶、冬虫夏草;阴虚阳亢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熟地、丹皮;浮肿重者加大腹皮、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治疗1个月为1疗程。西药组以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选用强的松,免疫抑制剂选用环磷酰胺,并配合抗生素、降压、利尿等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为96.23%,中药组、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74%、77.08%。焦百乐等[19]治疗慢性肾炎115例,30d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88.6%。基本方:黄芪、山药、山萸肉、白术、石苇、益母草、杜仲、丹参、苡薏仁、土茯苓等,伴高血压者加钩藤、菊花,伴水肿者加海藻、昆布,血尿明显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琥珀。

3.4 中药注射剂治疗

庄乙君等[20]用黄芪注射液治疗22例CGN患者,治疗后蛋白降低、肾功能Ccr及血浆白蛋白升高。Scr及Bun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吕勇等[21]用刺五加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CGN84例,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格对照组,2组均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组加用刺五加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静点,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86%,对照组有效率64.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4 现状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近几年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医辨证的整体性,就是不孤立地治疗肾病,将其视作机体阴阳失调的一种反应,从总体上把握阴阳虚实的变化,抓住具体病机,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是中医治疗的特点,也是收效的关键所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很多,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炎上已经显示出很大的优势性,它不但对于疾病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配合西药治疗,降低西药不良反应方面也疗效显著,明显弥补了西药治疗该病的不足,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从文献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具有多样性优势,中医药对于该病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药或是治疗原则,而是不同的医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不同的治法,实践表明,大多数行之有效,可以为我们临床工作者提供大量的参考。还有一些医家大胆探索中医现代化的路子,运用实验方法从微观角度阐明了中医的科学性,使中医辨证客观化,具有可重复性,值得推广。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篇9

邓铁涛认为病因有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 但以情志所伤为最多见, 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 总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1]。张珍玉认为七情内伤是失眠发生的主要病因, 其中尤以思虑过度伤脾及心、情志不遂致肝气不舒最为常见, 同时睡眠与营卫之气的循行密切相关, 营卫运行失和, 可影响心神而成为失眠发病的根本[2]。王翘楚认为当今失眠症的诱发因素以精神心理因素为主, 故提出临床辨证当从肝论治立法, 以治肝为中心, 兼顾调整他脏功能。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机体气血失和是失眠症产生的关键, 情志因素是引发失眠症的主要原因, 主要病位在肝脏, 常涉及影响心、脾、肾等其他脏腑[3]。王平等[4]认为失眠病机当以肝郁为首, 肝失疏泄以致形成气滞、火邪、痰瘀等病理产物, 扰乱神明, 魂不安藏, 病发不寐。田令群认为不寐病在心神, 其病机不外心神失养及心神受扰两大类, 因心神受扰的不寐, 其病机与阴阳失交, 阳不入阴, 阳盛或阳盛阴衰有关, 其病性多属火, 或为实火, 或为虚火, 故从火论[5]。方以正认为凡气血精津环流不畅, 代谢升降失其常虞, 皆可碍运滞血, 瘀血阻络, 心失血养, 以致寤寐异常[6]。王多让认为失眠的主要病机就是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 气血失和, 使脑海血流不充, 脑髓失滋, 神无所养, 亦无所寄[7]。周培敏[8]从神分属五脏入手分析, 认为当外感或内伤等原因致使五脏功能失调, 令神不安于舍时, 即可成本病。肖玉英[9]发现不寐一证, 因胃气不和所致者。其理论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 ……是阳明之逆也”。倡导从胃论治, 采用清化和胃、化痰和胃、消滞和胃、温中和胃、养阴和胃五法治之。李建辉[10]认为不寐的病机总属阳盛阴衰, 阳不入阴。阳盛阴衰则邪火内盛, 灼液成痰。不寐日久, 则痰热渐甚。所以顽固性不寐多兼痰热。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论治

田令群从火论治, 心火炽盛, 治拟清心、泻心、宁心安神, 方用二阴煎加减[5]。方以正创从瘀辨治四法, 即益气活血、养心安神, 方选补阳还五汤合养心汤加减;疏肝调血、宁心安神, 方选酸枣仁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涤痰化瘀、镇心安神, 方选十味温胆汤合安魂汤加减;凉血散瘀、清心安神, 方选清心莲子饮合朱砂安神丸加减[6]。徐明涟用调肝法治疗失眠, 将其分为5型:肝火上炎, 治当清肝泻火安魂, 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胆郁痰热上扰, 治以清热化痰、除烦宁心, 方选温胆汤合栀子豉汤加减;肝郁血瘀, 治当通调血气以安神,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肝血亏虚肝气郁, 治以养血开郁, 方选逍遥散加减。肾阴阳俱虚, 治以补肾调肝安神, 方选二仙汤加减[11]。王翘楚对临床多变的失眠症以八证三型而分治。八证即肝木偏旺、肝阳上亢、肝郁瘀阻、肝胃不和、肝气横逆、肝郁化火、肝肾两亏、胆气虚怯。三型即虚型、实型、虚实夹杂型, 并指出临床上以肝郁瘀阻最多见, 故治则需着重于平肝解郁、活血安神[12]。武连仲治疗失眠从心论治, 分为3型:心火气结, 清泻心火, 药用泻心汤, 可辅以针郄门、少府、丰隆、前廉泉、人中 (均用泻法) 加舌根舌尖点刺交通心肾;阳明实证型, 治从阳明, 一方面积滞腑实, 通腑和胃降逆, 清泻阳明, 可用消食导滞方药和承气汤加减, 针鸠尾、中脘、梁门、温溜、丰隆、前廉泉, 另一方面以湿浊为主, 痰湿阻滞, 治疗重在疏肝理气、化痰祛湿, 可针太冲、中渚、中脘、足三里、丰隆、前廉泉;虚证, 以阴不足为主, 治以养血安神, 补益心脾, 可用归脾汤加减, 针上星透百会、印堂, 完骨、前廉泉、舌根舌尖点刺交通心肾、脾俞、三阴交、心俞、神门[13]。

2.2 经方加减

采用传统经方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多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痰通络、养心安神的方药为主治疗。屈沂[14]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 有效率为92%。裘昊等[15]治疗肝郁型失眠患者56例, 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总有效率为94.64%。周晓波[16]用逍遥丸加味治疗50例, 总有效率为94%, 与对照组 (口服珍合灵片)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宋蓓等[17]运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虚证失眠, 取得较好的效果。卢金镶[18]以加味甘麦大枣汤为基础方, 并随症加减, 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症, 疗效显著。盛钦业[19]应用交泰丸加味治疗老年性失眠症, 总有效率为93.33%。黎其龙[20]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 总有效率94.12%。赵云芝[21]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 显效21例, 有效6例, 无效或中断治疗3例。李明放[22]对顽固性失眠采用血府逐瘀汤配合穴位埋注, 治疗60例, 效果满意。

2.3 古方新用

临床上不少医家采用古方新用, 思路各异。郝芬兰等[23]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102例, 与对照组 (刺五加片、谷维素片、维生素B片、舒乐安定) 比较, 取得较好疗效, 总有效率93.1%。冯景涛等[24]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待病情缓解后使用补中益气丸, 45例明显好转, 1例无效, 有效率97.8%, 发现补中益气汤加减可延长睡眠时间, 改善睡眠质量。彭玉生等[25]运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48例, 总有效率97.05%。罗玉娟等[26]用升阳益胃汤加酸枣仁、合欢花等治疗虚证顽固性失眠, 疗效满意。

2.4 自拟方加减

陈群等[27]采用安寐汤 (生龙骨或生龙齿) 、珍珠母 (均先煎) 、夜交藤各30 g, 酸枣仁20 g, 五味子、白芍、生地黄各15 g治疗126例患者, 疗效显著。李燕[28]自拟珍珠母眠安汤 (珍珠母60 g, 酸枣仁30 g, 白芍、丹参、郁金各15 g, 五味子、甘草各10 g, 黄连3 g~10 g) 治疗58例, 总有效率91.38%。陈洪艳[29]采用潜阳宁神汤夜交藤、熟枣仁、远志、柏子仁、茯苓、生地黄、玄参、生牡蛎、生赭石 (研) 、川连、生龙骨作为基本方, 随证加减治疗48例患者, 总有效率达85.42%。古衍等[30]采用补肾安神方 (栀子、莲子心、酸枣仁、白芍、麦冬、合欢皮、夜交藤、山药、熟地黄等组成) 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阴虚火旺型) 32例, 总有效率为87.5%。罗雷[31]以疏肝健脾汤 (柴胡、香附、当归、合欢花各15 g, 党参、白术、茯苓各18 g, 白芍、生酸枣仁、生麦芽各20 g, 炙甘草10 g) 为基本方, 根据不同侧重点, 随证加减治疗失眠46例, 每日睡前30 min服用, 连续14 d, 有效率91.67%。孟小丽[32]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失眠, 在西药对照组 (舒乐安定、谷维素治疗) 基础上, 加服中药方, 从阳虚痰阻论治, 方取炮附子8 g, 僵蚕、白芍各20 g, 白术、茯苓各15 g, 生龙牡各30 g, 法半夏、桂枝、全蝎各10 g, 酸枣仁20 g, 生姜3片, 1个疗程后治疗组头晕、头痛、心悸等兼证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84.4%。刘少琼[33]采用合欢灵芝汤加减 (合欢30 g, 灵芝30 g, 丹参20 g, 黄芪20 g) 治疗失眠症46例, 连续4周, 总有效率为93.5%。黄韬等[34]对肝郁血结所致的失眠采用解郁透达化气法, 方以柴胡清骨散和黄芩清肺饮加减 (白薇10 g, 知母10 g, 柴胡15 g, 青蒿15 g, 秦艽15 g, 白芍药10 g, 牡丹皮10 g, 鳖甲9 g, 酸枣仁30 g, 豆豉10 g~15 g, 甘草6 g) 治疗105例患者, 疗效显著。周锦友等[35]认为本病关键是肝郁痰火、阴阳失衡、心神失养, 采用清肝化痰、滋养心神之清肝化痰养心汤 (佛手、郁金、栀子、丹皮、竹茹、石菖蒲、法半夏、合欢皮、龟板各10 g, 生地15 g, 酸枣仁12 g, 夜交藤、磁石各20 g, 黄连3 g, 阿胶6 g, 甘草6 g) 治疗, 而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美多眠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50%, 临床疗效优于美多眠组。

2.5 中成药治疗

凌玲[36]采用自制养脑胶囊 (枸杞子、黄精、泽泻、何首乌、山萸肉、益智仁、生五味子、酸枣等) 治疗不寐症52例, 总有效率94.23%。王蕾等[37]采用参松养心胶囊 (人参、五味子、桑寄生、山茱萸、酸枣仁) 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症, 与对照组 (柏子养心丸) 相比, 其睡眠指数有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84%。赵丹[38]以琥珀宁神丸 (酸枣仁、夜交藤、茯苓各30 g, 琥珀、远志、党参各20 g, 栀子、甘草各15 g, 朱砂10 g, 羚羊角3 g) 治顽固性失眠120例, 总有效率为96.7%。王义方等[39]采用落花生叶制剂对比安慰剂治疗失眠症, 总有效率为73.6%。任丽平等[40]采用甜梦口服液辅以心理治疗治疗失眠, 取得较好的疗效。陈夏凉等[41]对心肾不交型失眠采用乌灵胶囊治疗, 对失眠、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心悸症状的改善最明显, 其中失眠症疗效总有效率83.33%。

2.6 时间疗法

目前有医家提出治疗失眠新思路, 顺应睡眠-觉醒周期节律, 运用时辰理论指导, 结合临床准确辨证用药, 疗效显著。刘渊[42]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理论, 对顽固性失眠患者, 于午前阳气生发之时, 以药助之, 于午后阳气收藏之时, 以验方涵阳入寐饮助阳入阴, 不让卫气滞行于阳分, 阳入于阴则寐, 可使患者按期入眠。肖仙祥等[43]认为在昼夜阴阳交替中有两个关键时辰, 即卯时 (05:00~07:00) 与酉时 (17:00~19:00) , 故又选择酉时, 阳气收藏之时, 口服中药安眠汤以药助之, 不让卫气滞于阳分, 阳入于阴则寐;更于睡前 (21:00~22:00) 服乌灵胶囊助阳入阴, 可使患者按期入眠。薛明翠[44]用绿茶和酸枣仁治疗不寐证39例, 治疗方法为08:00时前, 将绿茶15 g用开水冲泡服2次, 08:00后禁饮茶水, 晚上就寝前, 冲服酸枣仁粉10 g。结果睡眠恢复正常者34例, 睡眠改善者4例, 睡眠无改善者1例, 凌玲[45]让患者白天口服自制养脑胶囊, 每次4粒, 每天3次;睡前1 h口服中药汤剂, 每晚1次, 共治疗52例, 总有效率94.23%。黎少尊等[46]以阴阳分调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认为取效的关键在于必须严格按阴阳消长运行规律及人的睡眠-觉醒周期规律来确定服药时间。调阳:服药时间为早、午饭后30 min各服1次, 每天1剂;调阴:服药时间为晚饭后30 min及睡前连服2次, 每天1剂。服2剂药, 一阴一阳, 日调阳, 阴得阳助而振奋;夜调阴, 阴得阴辅而化生, 阴阳分调, 而达佳效。董吉香等[47]根据“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指导, 采取“择时给药”方法治疗, 选择每日卯戌2个时辰给患者服验方补脑丹, 治疗200例, 总有效率达98.5%。

2.7 其他治疗

靳瑞教授根据长期治疗经验, 总结出“眠三针”疗法, 即主穴:四神针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 、内关、三阴交。内关用泻法, 三阴交用补法[48]。符文彬认为调肝气、安脑神为针灸治疗失眠基本法则[49]。于秀梅[50]采用子午流注开穴法择时择穴辨证施治, 治疗30例, 总有效率达87%。王素梅[51]以电针 (主穴:百合、安眠、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加耳穴 (神门、心、交感、内分泌、神经衰弱点) 贴压治疗, 28例失眠患者痊愈22例, 显效5例, 有效1例。高希言等[52]采用调卫健脑针法 (百会、大椎、申脉、照海, 辨证配穴) 治疗失眠, 对20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9%。李泰标[53]采用针刺 (主穴:耳穴取神门, 体穴取神门、三阴交、神庭、四神聪, 配穴取内关、太冲、太溪, 随证取2个或3个配穴) 治疗, 对照组口服安定类药物比较,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88%。齐守成[54]以针刺神门、三阴交为主要穴位治疗药物依赖失眠症7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黄运拼[55]运用耳穴 (主穴:神门、交感、枕、脑点、垂体) 压丸法治疗, 269例中显效206例, 好转63例, 总有效率100%。杨廷辉等[56]在辨证分型取穴基础上采用埋线方法, 治疗失眠症, 疗效显著。王元华等[57]采用中药足浴自拟方治疗, 夜交藤、合欢皮、当归、朱砂、牡蛎、磁石、龙骨、枣仁等10余味中药, 待温度适宜, 浸泡双足, 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 使双足在药液中搓洗, 水温下降时添加热水30 min。

3 结 语

综合分析近年来文献报道发现, 中医治疗有较多的优势, 发展空间很大。但近年来中医对失眠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无论临床研究上或治疗上, 多侧重于安神, 较关注夜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 这种研究和治疗模式与西医的治疗思路如出一辙, 造成临床治疗方法难有突破性进展。人体的睡眠-觉醒具有昼夜节律性, 其产生机制有赖于阴阳规律性消长及营卫正常循行, 故今后治疗失眠当以调节人体的生物节律为关键, 恢复睡眠-觉醒的正常周期, 以达到“昼精-夜瞑”理想效果, 彻底解决失眠的困扰。

高脂血症中医药研究概况 篇10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研究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代谢运转异常, 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类高于正常的代谢性疾病, 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转运全身, 故高脂血症常反映于高脂蛋白血症, 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 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1]。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2]。随着发病率的上升, 高脂血症已成为临床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临床治疗、预防也成为医疗科研工作的研究热点。现代中医一直在试图寻找能反映高脂血症不同证型本质特点的客观指标及中医辩治规律, 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干预这种病症的特点和优势。现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的研究

中医古籍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高脂血症的概念, 但却有关于“脂”、“膏”的论述。《灵枢·卫气失常论》云:“人有脂, 有膏, 有肉。”张志聪《灵枢集注》云:“中焦之气, 蒸津液化, 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 余于内则膏脂丰满。”由此可见中医典籍中对“脂”、“膏”的论述与现代医学高脂血症的特征非常相似。基于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头痛”、“眩晕”、“胸痹”、“心悸”等病症的范畴。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如单纯性肥胖, 眩晕昏蒙、体倦嗜睡、气短乏力、口苦口黏、肢体麻木、舌质暗胖、舌苔厚腻、脉弦滑等与脾虚痰浊、气滞血瘀的基本病因病机密切相关。高脂血症多见于老年人, 肾虚也可能是其症状的主要原因。赵学军等[3]认为饮食不节、少劳多逸等因素而导致脾虚痰瘀, 膏脂不归正化, 注入血脉, 是高脂血症发病的主要病机。王志国等[4]认为, 高脂血症多见于老年人, 若肾阳不足, 则油脂的转化利用减少, 而滞留血脉, 肾阴不足则精津减少, 血脂相对增多而发病。翟英[5]认为, 人体在物质代谢和津液还流过程中, 气化受阻, “痰”、“瘀”蓄积, 滞留于脏腑经络中, 使机体脂质代谢失调, 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现代医学认为, 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血液生成、植物神经调节和机体免疫等密切相关, 是体内代谢的中心环节, 无论外源性脂质, 还是内源性脂质均涉及脾胃的纳运功能;脾与人体多种受体和酶有密切关系, 多种脂蛋白受体和多种水解酶异常是血脂异常的基本病理改变[6]。中医肾的某种功能类似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该轴功能提前老化即可出现肾虚的临床表现, 同时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增加高脂血症的发病率[7]。现代医学的肝脏作为脂类代谢的中心, 在内源性和外源性脂类代谢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脏的脂类代谢水平直接反映着人体血液中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水平。肝脏还参与各种脂蛋白的降解作用, 可促进机体多余脂质的清除而降低血脂, 纠正脂代谢紊乱[8]。高脂血症的发病与脾、肾、肝有关, 中医在治疗上应注意脏腑相关及整体性。

2 辩证论治的研究

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存在遗传因素或其发病具有家族倾向, 但大多数人为后天因素所致, 如饮食不节、少劳多逸、年老体衰或情志刺激。临床常见的辩证分型包括:脾肾两虚、肝胆瘀滞、肝肾不足、气滞络瘀等。葛曙霞[9]认为, 脾虚湿困、酿生痰浊型, 肾虚痰浊内蕴、瘀血阻络型, 肝胆郁滞、痰凝血瘀型, 肝肾不足、痰瘀互阻型, 心气不足、痰阻血瘀型为高脂血症的常见分型。庄德成等[10]对3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辩证分型, 其中脾肾阳虚证32例, 肝肾阴虚证36例, 阴虚阳亢证120例, 气滞络瘀证90例, 痰浊阻遏证2例。佟丽娟[11]认为高脂血症多为肾虚痰阻型、痰瘀阻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型4型。杨惠民等[12]以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56例, 结果表明丹参决明颗粒 (太子参15 g, 丹参20 g, 决明子15 g, 山楂15 g, 泽泻10 g, 陈皮10 g, 水蛭10 g) 能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和血栓素B2水平, 有较好的调节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作用。吴晓虎等[13]认为血瘀、痰浊阻滞是高脂血症两个重要的病理基础, 以山楂半夏汤 (山楂、瓜蒌、半夏、茯苓、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首乌、泽泻、荷叶、决明子、大黄、土鳖虫) 治疗高脂血症76例, 总有效率为92.11%。杨惠民等[14]以调脂通脉颗粒 (药物组成:半夏、陈皮、太子参、丹参、决明子、泽泻、水蛭、大黄等) 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 认为本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除湿祛浊之效, 临床降脂效果显著。冯立新, 李保青[15]以疏肝醒脾, 降浊化痰法, 用调肝通脉平脂汤 (柴胡12 g, 荷叶9 g, 泽泻30 g, 三七9 g, 生山楂30 g, 草决明15 g) 治疗血脂异常35例, 并与辛伐他丁对照, 结果表明中药的降脂效果与辛伐他丁相当。姚红[16]以痰瘀辨治高脂血症, 用温胆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60例, 总有效率为96.6%。王井海[17]认为本病属痰证, 以降脂饮 (陈皮、半夏、茯苓、泽泻、菊花、当归、川芎、大黄、山楂、丹参、首乌、苡仁) 治疗本病60例, 总有效率为91、67%。杜惠芳等[18]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164例 (药物有黄芪、茯苓、白术、首乌、枸杞、黄精、菟丝子、泽泻、丹参、赤芍、山楂、决明子、昆布、当归) , 有效率92.7%。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3 专方专药的研究

单味药的研究筛选出了一些有显著降脂效果的中药, 如杏仁、决明子、山楂、绞股蓝、灯盏花、三七、泽泻、葛根等。张淑英等[19]研究表明杏仁具有很强的降脂作用, 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的疗效。伍新林等[20]以泰脂安胶囊 (中药女贞子叶乙醇提取物) 治疗肝肾阴虚, 阴虚阳亢型的原发性高脂血症42例, 结果表明泰脂安胶囊可明显降低血脂, 并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治疗过程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王洪秀[21]用水蛭胶囊治疗高脂血症54例, 结果临床控制26例, 显效23例, 有效4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4.64%。吴符火等[22]观察养心草胶囊 (景天三七的全草) 能明显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紊乱, 对脂蛋白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刘利华等[23]以葛根煎剂治疗本病, 有效率83.3%,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复方制剂及中成药应用较多。李明等[24]以痰瘀脂清片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 结果显效率75.0%, 总有效率90.0%。周珂等[25]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116例, 结果表明, 血脂康胶囊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张双贵[26]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 58例, 结果服用28天后甘油三酯、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 总有效率84.7%。王保和等[27]以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 结果该药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对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有明显的疗效, 同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未发现不良反应。吴水盛等[28]以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35例, 总有效率94.29%, 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4 非药物疗法研究

近年来, 有人尝试非药物方法治疗高脂血症, 例如针灸、穴位埋线、膳食干预等方法。邓柏颖等[29]以艾灸方法灸悬钟、足三里穴治疗高脂血症48例, 结果表明功能保健灸可激发经气, 有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恢复脏腑功能之效, 对高脂血症有调节和治疗作用。张丽等[30]应用磁化针和普通针刺的方法相对照, 从中医证候、主要症状及血脂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分型, 结果表明治疗组都优于对照组, 且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得到了显著改善。王倩等[31]以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 有效率为73.1%, 治疗后体重及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而且减肥效果显著, 降脂平稳。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概况 篇11

中图分类号:R271.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42-03

痛经病最早记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属中医“经行腹痛”范畴。原发性痛经好发于青春期少女,常于初潮后的6个月至2年内发病,是女性青春期常见病证之一。因痛经的程度不同,对其发病率报道不一,其中重度痛经约占18%。中医中药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兹将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辨证分型治疗

中医认为,痛经有虚实之分,因实则“不通则痛”、因虚则“不荣则痛”,辨证不同,论治有异。齐津丽从瘀血论治,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寒凝血瘀型予温经汤加减;气滞血瘀型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湿热瘀结型予自拟三妙止痛汤(苍术、黄柏、五灵脂、蒲黄、丹皮、桃仁、当归、香附、枳壳各10g,牛膝、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各15g)加减。治愈32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张梅香等临床辨证分3型治疗本病,气滞血瘀型29例方选逍遥散加减,寒湿凝滞型31例方选温经汤加减,气血虚弱型8例方选圣愈汤加减。3型有效率分别为96.55%,96.77%,87.5%。管恩兰等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156例,分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肝肾阴损型,临床治愈122例,好转29例,无效5例。吴千银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损型,治疗痛经56例,总有效率为96.4%。

2一方为主加减治疗

许多医者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不分证型,以一方为主,根据兼症进行加减治疗,亦取得满意疗效。黄亮将8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通经止痛汤(当归10g,川芎10g,白芍20g,延胡索12g,甲珠6g,通草6g,香附10g,柴胡10g,三七5g,小茴香7g,益母草15g)加减治疗:肝郁气滞血瘀者,加青皮6g,郁金6g;寒凝血瘀者,加炮姜5g,吴茱萸6g;气血亏损者,加阿胶10g,熟地15g;肝肾不足者,加女贞子10g,墨旱莲10g。对照组32例采用止痛剂或激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48例,治愈率85,7%,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5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金广群等自拟参脂痛经汤(人参9g,五灵脂15g,延胡索、当归、白芍、川芎各12g,制香附10g,甘草3g)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110例,气血亏虚型加黄芪、熟地、鸡血藤;气滞血瘀型加玫瑰花、泽兰、桃仁;血热挟瘀型加红藤、生地、丹皮;寒凝气滞型加乌药、鸡血藤、小茴香;若头痛加全蝎、白芷;腰痛加杜仲、川牛膝;乳房胀加王不留行、麦芽。治疗总有效率为96.5%。金峰自拟经验方“归芍棱乌萸草汤”(当归20g,白芍30g,醋炒三棱6g,乌药9g,山萸肉9g,炙甘草6g)加减治疗150例患者。气滞血瘀加香附、丹参、益母草、蒲黄;阴虚血滞去乌药加生地、丹皮、北沙参;阳虚寒凝加肉桂、巴戟天、红花;肝肾亏损加狗脊、枸杞、女贞子、旱莲草;大便溏加白茯苓、炒白术;呕吐畏寒肢冷加吴萸、生姜;口苦心烦加竹茹、山栀。治疗后痊愈126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66%。徐树槐采用行气活血以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本病120例,总有效率98.33%。王义亮等用桃红四物汤合金铃子散加味治疗本病54例,结果痊愈19例,好转29例,无效4例,失访2例,总有效率88,9%。杨准叶加味阳和汤治疗100例患者,基本方为熟地黄、白芥子各10g,鹿角胶(烊化)10g,肉桂、炮姜各5g,麻黄2g,炙甘草6g,并随症加减。总有效率为92.0%。本法虽以一方治疗为主,但仍未脱离辨证论治原则,当属辨证分型论治的变法。

3专方治疗

近年来许多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出固定专方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张亚军用痛经散治疗原发性痛经98例,方用当归12g,川芎6g,丹参15g,五灵脂、香附、蒲黄、白芍、桃仁各9g,九香虫4.5g,将上药共研细末调匀,于经前3天或正值经期服用。结果痊愈52例,好转38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91.8%。殷振海用肉桂生化汤(肉桂2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6g,炮姜15g,延胡索6g,香附6g,丹参10g)治疗中重度痛经81例,总有效率为90.12%。杨春晓自拟痛经舒(柴胡15g,白芍30g,枳实30g,甘草6g,元胡20g,川芎30g,全当归18g,炒杜仲30g,醋香附15g,肉桂6g(冲服),熟地30g,丹参20g)治疗56例。总有效率为87.5%。刘昌青等拟刘氏痛消饮(当归、延胡索各30g,五灵脂、巴戟天各12g,香附18g,甘草6g)治疗痛经680例,治愈率为90.15%,总有效率为99.56%。缪锋采用牛膝散治疗本病36例,以酒洗牛膝为主药,辅以桂心、赤芍、桃仁、延胡索、当归、木香、牡丹皮,主药与各辅药量之比为3:1,各药均研末服用,治疗总有效率为88.6%。由此可知,专方治疗虽未予辨证,但经前经期均可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品,近期疗效满意。

4周期治疗

痛经的发作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且疼痛的表现及伴随症状亦具有许多共性,但平时各自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或虚或实,或虚实并见,为巩固疗效,预防痛经发作,许多医家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论治,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褚玉霞等以自拟潮舒煎剂和二紫胶囊序贯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168例。从月经前3天开始服潮舒煎荆(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红花15g,丹参30g,泽兰15g,香附15g,延胡索15g,乌药12g,肉桂6g,川牛膝15g,月经量多则加益母草30g)每日1剂,至月经期第3天;于月经后开始服用二紫胶囊(紫河车、紫石英、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淫羊藿、丹参、香附、砂仁、川牛膝),每次4粒,每日3次,直至下次经前3天,接服汤剂。如此序贯治疗3个周期,愈显率为91.6%,总有效率97.6%。陈林兴采用周期性疗法治疗痛经137例,经期首重止痛以治其标,自拟了痛经1号方(当归15g,延胡10g,川芎10g,赤芍10g,丹参15g,台乌10g,枳壳10g,甘草5g)加减以行气活血,促使经血畅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平时则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以辨治其本。如此交替调治。结果治愈85例,好转4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4.16%。杨黎文辨证分期治疗31例患者。经期服主方:当归10g,白芍12g,积壳6g,小茴香6g,乌药10g,生甘草5g,临证加减;经后选用八珍汤加味。序贯治疗3个月,治愈率61.3%,有效

率87.1%。由上可知,周期治疗法,即经期温通为主以治其标,促进经血顺利排泄;平时补虚为要,补气血,益肝肾以治其本,为下次经潮奠定基础。

5中成药治疗

近年来,治疗痛经的中成药日益增多,其剂型种类亦不少,临床治疗亦取得一定疗效,且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利于保存,如片剂、冲剂、胶囊、针剂等。梁文郁等运用复方益母草膏(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地黄、木香)治疗10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每次10g,每天3次口服。其中痊愈62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1%。邓海霞等以加味没竭片(由血竭、没药、生蒲黄等组成)治疗本病63例,每次于经前2周开始服用至经期第1天。总有效率为93.94%,痊愈率为57.58%。蒙文炳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40例,于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至月经干净,总有效率为95%。穆惠慈等应用归芍合剂(当归、川芎、益母草、香附、丹参、五灵脂、青皮、白芍、延胡索、陈皮)经前经期治疗68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7.06%。徐波等临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痛经60例,总有效率达96%。

6中药外治

中药外治法现亦已逐渐推广使用于原发性痛经。董芬等用复方香附贴剂(香附、月季花、啤酒花、牛膝、当归各100g,共研细末,加食醋调为糊状备用)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于月经前3天,取药糊分别置于美元穴、曲骨穴、子宫穴,每2~3h取下贴剂按摩2min,连用3个月经周期。总有效率为96%。张玉兰等采用隔药艾灸治疗痛经。将赤芍、白芍、甘草按2:2:1比例研细末,过筛,甘油调为药饼,用针扎数个小孔,分别置于穴关元、曲骨、子宫穴上(重者配三阴交),再将艾条点燃后施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周土凤中药灌肠(基本方:三棱、莪术、当归、延胡索、川芎、赤芍、桃仁各9g,红藤12g,牛膝10g,随症加减)治疗痛经48例,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94%,停药2个月总有效率87%。陈李华等采用中药薰蒸治疗(方药:蒲公英5g,红花8g,赤芍7g,当归8g,党参6g,丹参6g,川芎6g,草乌6g,甘草9g,杜仲4g,木瓜5g,防风4g,秦艽6g,乳香10g,没药10g)35例痛经患者,1剂/日,针对患者下腹部薰蒸治疗,每次行经前10天开始用药,连续3个月。总有效率为89%。

7中西药合治

此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既可收到近期明显的疗效,又能使其远期疗效得到巩固,取长补短。梁芳玲应用消炎痛、维生素B6配合中药复方辨证用药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显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97.5%。徐小存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运用中药汤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布洛芬400mg顿服配合精神心理治疗,结果治愈58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87.9%。鲍小英等采用右旋布洛芬联合女金胶囊口服治疗210例原发性痛经,结果总有效率达99.5%。研究发现右旋布洛芬联用女金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有增效、减毒之功效,疗效显著,副反应少。

8结语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研究概述 篇12

1 手足口病中医内治

1.1 辨证分型

多数医家认为普通型手足口病的基本证型是邪袭肺卫,见风热卫表证表现,多以银翘散加减治疗。而湿热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病机。对于湿热并重型,解晓红[3]用虎杖、薏苡仁、黄柏、佩兰叶、泽泻、木通、滑石、丹皮、陈皮、甘草为基本方以清热利湿解毒。刘宏波[4]选甘露消毒丹加减以清气解毒,除湿消疹。尹周安[5]则认为HFMD可以从湿热疫毒论治,主要证型是湿热夹毒,困阻三焦,主方宜用甘露消毒丹加减,一般可以达到热退脉静身凉的效果。

许爱华等[6]认为根据HFMD患者的临床表现,辨证多为脾胃湿热,治当清泄脾胃、疏风解毒,主要药用葛根、黄芩、黄连、连翘、板蓝根、牛蒡子、蝉蜕、薄荷、薏苡仁、甘草,不仅能明显改善皮疹,且有效防治并发症及复发。徐雯[7]强调HFMD的病位还涉及心脾,在辨证分型中专门指出:心脾积热型,治以清心泻脾、解毒利湿,方选导赤散合玉女煎加减;心脾阴虚型治以养阴健脾,方选生脉散加减。

徐雯[7]和王力文[8]都认识到病邪深入可致热入营血,治当清营凉血开窍,可选紫雪丹合安宫牛黄丸、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之类加减治疗。

1.2 辨病分期

陈建平[9]、刘利平[10]都认为治疗手足口病当注重治脾。急性发作期清热泻脾、解毒凉血,陈建平自拟银蒲黄菊汤(金银花、蒲公英、黄芩、野菊花、连翘、赤芍、大青叶、石膏);刘利平则选用泻黄散加减治疗。恢复期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使祛邪不伤正,邪祛正安,陈建平用自拟谷仁蝉藤汤(谷麦芽、生薏苡仁、蝉蜕、钩藤、淡竹叶、甘草)治疗,临床平均治愈疗程为4天。

曹宏[11]、覃耀真等[12]均认为手足口病早期属病在肺卫,出现发热、恶风、头痛身楚、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治以宣肺解表,化湿透疹,方选银翘散合六一散;随后咳嗽、鼻塞多未消失而毒入气分,卫气同病常又见发热较甚,口痛,拒食,手足皮肤、口咽黏膜疱疹增多,伴有烦躁不安、口干尿赤,大便干结或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后期热毒伤阴者,曹宏主张治以解毒化湿,清热护阴,方选竹叶石膏汤加减;覃耀真则认为恢复期属气阴两虚、余邪未尽,治宜益气养阴,偏于气虚者选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偏于阴虚者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李爱君等[13]就其“常证”(普通型)病例运用中医辨证,分急性期和恢复期治疗,并与单用西药抗病毒治疗进行对照,发现中医药辨证分期治疗能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从而阻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3 成方加减

手足口病的临床常用成方多为温病名方加减。朱奕豪等[14]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使病人在发热、手足口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缩短。段桂芹等[15]认为该病是外感时邪与内蕴湿热搏于气分,发于肌表而成,故选用三仁汤合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效的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38例,其中痊愈35例。甘露消毒丹出自清代王孟英之《温热经纬》,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曹军连[16]单用此方加减(银花、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菖蒲、黄芩、连翘、浙贝、薄荷、射干、板蓝根)治疗也具有明显的疗效。程红球等[17]采用银翘散加减与病毒唑联合治疗,结果发现银翘散加减可缩短手足口病患儿病程,改善心肌损害。张冰凌[18]和甄玉珍[19]分别运用清瘟败毒饮、银翘散治疗手足口病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1.4 自拟经验方治疗

疏风清热、化湿解毒是自拟经验方治疗的基本治法,程玉峰等[20]以自拟败毒饮(藿香、葛根、金银花、连翘、芦根、荆芥、甘草)口服治疗。王淑惠等[21]和陈婉姬等[22]的自拟方还强调健脾以化湿,均选用了薏仁,使脾胃功能运化如常,则无内生之湿热,即使感受外邪,外来湿热邪毒无内生湿热之依附,也很快能被机体正气驱逐出体外。如王淑惠的解毒消痘汤(金银花、连翘、竹叶、生地、知母、玄参、板蓝根、大青叶、薏苡仁、焦三仙、六一散);陈婉姬的自拟清化透疹汤(金银花、连翘、蝉衣、藿香、佩兰、生薏仁、姜半夏、薄荷、瓜蒌皮、玄参)。临床自拟经验方治疗HFMD能明显缩短退热时间、皮疹和口腔疱疹溃疡消退时间,从而极大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临床疗效。

2 手足口病中药外治

2.1 内外合治

杨春萱[23]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汤内服治疗的同时,对手足疱疹明显的患儿用野菊花、紫草、苦参、地肤子、牡丹皮煎煮冷却后浸泡手足,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100%。杨骏等[24]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点灸法治疗(主穴:大椎、肺俞、曲池、尺泽、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后发现,灸药组在皮疹及口腔黏膜疱疹消退、便秘或便溏消退、消化不良和厌食消退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但两组在发热和咽痛消退时间、痊愈天数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熊均平等[25]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

2.2 外治法

陈红娟等[26]应用中药穴位敷贴加局部激光照射治疗26 例手足口病患儿,并与24 例单纯局部涂药病例作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应用中药穴位敷贴和激光照射是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点灸法治疗、中药灌肠法治疗等中医特色外治法也有医家尝试应用于手足口病,取得一定疗效[27]。

3 重症治疗

一旦出现重症则病情发展迅速,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所以中医注重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治疗、早防变,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高修安[28]就提出小儿手足口病在辨证时应抓住“热”、“暑”、“湿”三大病理特点,治疗时应把握肺、脾、心三脏,慎防传变。张显斌等[29]认为在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中,要注意顾及小儿体质勿伤正气、顾护津液、以宣透为主要治法这三点。王玉光等[30]则根据2008年诊治手足口病经验指出,重症患者乃热毒内陷厥阴、心包,病位在心、脾、肝。应当根据“热”、“瘫”、“痫”证的不同以风引汤辨证治疗。热势较盛,加用羚羊角粉;肢体阵挛者,加用薏苡仁、地龙、木瓜;便秘减赤石脂,腹泻减大黄、减生石膏用量,加用升麻、葛根;肢体软瘫,加用鲜地龙、秦艽、威灵仙、丝瓜络;后期热退者减石类药物,益气养阴,清热通络。

在《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31]中将临床重型患者分为两型:热盛动风者清热祛风,参考应用紫雪丹或生石膏、生大黄、栀子、羚羊角粉等;肾阳虚衰者回阳救逆,参考应用人参、炮附子、山萸肉等。但目前中医药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报道还相对较少,这方面的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与应用。

4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辨证论治、内外兼顾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进行了许多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多局限于临床疗效的总结,而缺乏对可能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途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且疗效评价标准不够统一,故尚未对结论达成共识。其次,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研究,基本上是小样本、回顾性的临床总结,进一步开展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性的临床研究,进行更客观性的疗效评价以挖掘更为有效的、便于推广的中医治疗方法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三,各家对手足口病核心病机的认识多是各执一词,缺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较为统一的认识。第四,对于手足口重症的治疗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第五,应充分发挥中医外用药的优势,重视并积极对口腔及手足等部位的疱疹与溃疡进行处理,以减轻患者不适,加快创面愈合,避免继发感染,减少病原传播途径。同时在“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不仅是内服药物,更多地采取小儿推拿、针灸等中医外治法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抗病力也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摘要: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方法 较多,在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从而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上疗效突出,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概括了近年来中医各家对该病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尤其从中医内治、外治、重症治疗几方面就各医家对该病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体现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优势;同时指出了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着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对作用机理和途径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性的研究等问题。并建议充分挖掘中医在手足口病重症治疗、外治和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体质等方面的潜力。

上一篇:填土地基处理下一篇:启迪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