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研究

2024-07-24

中医证候研究(精选11篇)

中医证候研究 篇1

摘要:随着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焦点。本文主要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基础及证型分布规律出发,进一步总结了血管性痴呆与神经心理学量表、影像学、血脂的关系。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发病基础,中医证候,综述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D) 是由于多种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组织损害,进而产生高级中枢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运用其独特的证候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对于本病有更深刻的认识,整体把握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就近年来血管性痴呆的证候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发病基础研究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学“健忘”“呆病”“文痴”“癫病”等疾病范畴[1]。在中国历代文献中散见于“癫疾”“狂证”“郁证”“文痴”“呆痴”“善忘”等病证中。关于本病发病基础,文献中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肾虚说。痴呆病位在脑,而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因此肾精不足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内在病理因素。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健忘》中云: “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言: “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郭闫葵等[2]认为,肾精亏虚是血管性痴呆发病的病理基础,补肾益精填髓是其基本治疗法则。二是痰阻说。清代陈士铎的《临证录》言: “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 “有痰沉留于心包,沃塞心窍,以致精神恍惚凡事多不记忆者”。吴春岚等[3]认为,血管性痴呆病理过程中出现痰浊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风日久,病久入络,津液运行不畅,引起水湿内停,津液输布失常而成痰浊。二是平素喜食肥甘厚腻,懒惰怠行,滋生痰湿。痰乃津血之变异,血与津液同行脉中,瘀血阻滞,津液输布亦不畅,聚而为痰,痰浊最易蒙蔽心窍,出现神智异常。三是瘀血说。唐代孙思邈提出: “下焦虚寒损,腹中瘀血,令人善忘”。宋一亭认为,痴呆的发病与中风密切相关,中风以肝风夹邪上扰,瘀血闭阻脑脉或络破血溢成瘀为主因,脑脉被阻,成为瘀血及其他诸邪进一步产生及痴呆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导致中风的诸邪当中,血瘀的作用尤为突出,血瘀是中风后痴呆的重要病机[4]。从临床来看,本病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而是以上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一些医家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多为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标实则表现为气滞、血瘀、痰浊等因素,痰瘀互结,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基础[5,6,7]。四是浊毒说。也有学者[8]提出“浊毒”的概念,认为本病多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血瘀、痰浊、气郁、火热等多种外邪胶结不去,形成“浊毒”,浊毒蒙蔽清窍,败坏脑髓,神机失用,而发为痴呆。

2 血管性痴呆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陈勇毅[9]对100 例血管性痴呆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发现,肾精亏虚证占49% ,痰浊阻窍证占18% ,瘀血阻络证占17% 。杨志新[10]对150 例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肾精亏虚型54 例( 36% ) ,湿热壅滞型21 例( 14% ) ,痰浊阻窍型34 例( 23% ) ,瘀血阻络型32 例( 21% ) ,气血亏虚型19 例( 13% ) 。谢颖桢等[11]对105 例血管性痴呆病人进行证候调查发现,肾精气虚、痰瘀阻络为血管性痴呆发病的基础,痰瘀蕴积、生风化火、酿生毒邪、浊毒伤络、败坏脑髓形体为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关键。刘峘等[12]比较51 例卒中病人和66 例VD病人证候分布的差异,发现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热毒内盛证在VD病人中出现频率高、表现严重,是血管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彭敏等[13]对93 例轻中度VD病人进行中医证候学观察与分析,其中肾虚髓亏证、痰蒙清窍证、肝肾阴虚证、瘀阻清窍证是血管性痴呆最常见的证候,出现比率分别为35. 5% 、20. 4% 、19. 4% 、12. 9%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肾虚髓亏成最主要的证候。

3 血管性痴呆证候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研究

3. 1 血管性痴呆证候与神经心理学量表的关系研究

时晶等[14]采用海金斯基缺血量表( HIS) 、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 HAMD)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CDR) 、画钟试验( CDT) 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对107 例血管性认知损害( VCI) 病人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VCI的主要中医证候为肾精亏虚、痰浊蒙窍和瘀阻脑络,其中痰浊与病人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关系密切。许凤华等[15]将107 例脑血管病病人分为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及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组( VCIND) 3 组,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和颅脑CT检查对3 组病人分别进行证候学类型研究,发现肾精亏虚、热毒内盛、肝阳上亢3 个证候与VCI显著相关。王芗斌等[16]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评测病人认知障碍特征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与认知正常( NC) 组相比,血管性认知损害未达痴呆诊断( VCIND) 组的肾精亏虚证候比NC组明显,轻度痴呆( VD1) 组的痰浊阻窍证候比VCIND组和NC组明显,中度痴呆( VD2) 组的瘀血阻络证候比NC、VCIND、VD1 组明显。 张彦红等[17]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 ,ADAS-Cog量表中的单词回忆子测验,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 相似性分测验,连线测验A( TMT-A) ,连线B( TMT-B) ,Stroop字色测验A( CWT-A) 、B ( CWT-B ) 、C ( CWT-C ) ,WAIS-RC数字广度倒背测验、WAIS-RC数字广度测验( 顺背、倒背) 、动物流畅性测验、画钟测验( CLOX1、CLOX2) 、WAISRC木块图测验、波士顿命名测验第2 版简表( BNT) 对101 例血管性认知损害病人的中医证候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发现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是影响MMSE量表得分的重要影响因素。与记忆力是否受损有关的因素是痰浊阻窍证,执行功能受损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与注意力是否受损有关的中医证型是肝阳上亢证,语言功能是否受损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视空间是否受损与气血亏虚相关。

3.2血管性痴呆证候与影像学的关系研究

谢道俊等[18]观察了6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中医证候分布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改变关系,发现痰浊阻窍证的MRI多表现基底节梗死,瘀血阻络证多表现侧脑室旁梗死,热毒内盛证多表现左侧脑半球梗死,肾精亏虚证多表现双侧脑半球梗死和脑萎缩,而瘀血阻络证则多表现为皮质损害。盛彤等[19]对82例基底节梗死后出现认知损害的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定和中医证候评定,发现基底节认知障碍最常出现的证型是肾精亏虚证、痰浊证、血瘀证,较常出现的证型是肝阳上亢证和腑滞证,热毒证也占有相当比例。痰浊阻窍、腑滞浊留与基底节梗死认知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从而验证了这两证在血管性痴呆病程中的客观存在。王芗斌等[20]采用临床痴呆量表对101例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CT、检测脑萎缩相关指标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发现不同证候表现影响不同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影像学指标,但主要集中在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证候,其中肾精亏虚证候影响哈氏指数和三脑室宽度,痰浊阻窍证候影响侧脑室体部指数和三脑室宽度,瘀血阻络证候不仅影响哈氏指数、侧脑室体部指数、三脑室宽度这些脑萎缩指标,而且影响白质密度。田金洲等[21]观察了56例血管性痴呆病人中医证候与神经影像学改变的关系,发现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与脑影像学改变因脑损害的部位或性质不同而变化。例如,皮质梗死、双侧梗死或梗死伴脑萎缩者会出现更多的肾精亏虚证,放射冠梗死瘀血阻络证较多,双侧病变则肾精亏虚、瘀血阻络证较多,左侧病变热毒内盛证、基底节病变痰浊阻窍证出现概率较高。

3.3血管性痴呆证候与血脂的关系研究

吕素君等[22]观察了92例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血脂变化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发现痰浊阻窍证的三酰甘油(TG),肾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梅章林[23]观察了21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脂代谢异常与虚实证候的关系,在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的条件下,比较两组的脂代谢差异,发现虚证组在三酰甘油、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实证组,其中TG和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结语

近年来,学术界对血管性痴呆的基本证候组成———肾虚、痰阻、瘀血认识基本一致,但对于辨证分型与神经心理学量表、影像学等指标的关系,仍存争议,对于证候分型与导致本病的危险因素即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的关系,以及与自由基损伤、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较少。研究血管性痴呆不同证候在病人年龄、性别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对揭示不同证候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中医证候与血脂、血液流变学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氧化损伤因子等关系,有助于理解中医肾虚、血瘀、痰浊形成的物质基础,对于推动血管性痴呆的微观辨证,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中医证候研究 篇2

目前在临床上对此类疾病大多数采用西医治疗,其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大,有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而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正确的辨证,探索其相关相规律,对快速而准确地辨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纳入与排除标准:中医诊断依据:⑴病名诊断:①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精神紧张,心悸不安。②伴有胸闷不适,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③可见数、促、结、代、缓、迟等脉象。④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饮酒等诱发因素。⑤血常规、血沉、抗“o”、t3、t4及心电图,x线胸部摄片,测血压等有助明确诊断。⑵证候分类:①心虚胆怯:心悸因惊恐而发,悸动不安,气短自汗,神疲乏力,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弦。②心脾两虚: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面色白,头晕乏力,气短易汗,纳少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脉弱。③阴虚火旺: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心中烦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数。④心血瘀阻:心悸怔仲,胸闷心痛阵发,或面唇紫暗。舌质紫气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⑤水气凌心:心悸怔忡不已,胸闷气喘,咳吐大量泡沫痰涎,面浮足肿,不能平卧,目眩,尿少。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数疾。⑥心阳虚弱:心悸动则为甚,胸闷气短,畏寒肢冷,头晕,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迟或结代。⑦痰火拢心:心悸不宁,心胸满闷,口干口腻,痰黏黄稠,头晕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纳入标准:属于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朴动、颤动等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者。

中医排除标准:①肺胀、哮证、喘证等肺系疾病伴有心悸;②厥脱、中风、高热等其他疾病伴有心悸者。

西医排除标准:①非心脏疾病所致心动过速。如失血,高热等。②以心功能衰竭为主,心功三级以上者。③急性心肌梗死所并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④快速性心律失常合并晕厥者。

方法:对~住院与门诊观察病历,按照上述纳入与排除标准,共计收集病例123例,根据《标准》进行证候分类,分别与年龄、性别、病程、西医疾病等进行统计对照。其中年龄按16~40岁、40~60岁、60岁以上。病程0~6个月、6个月~1年、1~3年、3年以上。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篇3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证候;分期辨证;统计学;放射学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1]。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RA的特色,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现代医家根据个人经验对RA的中医辨证各抒己见,种类繁多。现查阅近年来有关RA中医证候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1 中医证候的传统分型

杨冰[2]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拟订的诊断标准,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把RA分为湿热阻络型、寒湿阻络型、寒热错杂型、肝肾亏损兼痰瘀阻络型4种证型。李瑞雪[3]对372例患者采用中药自拟方治疗RA,辨证分风寒湿证、风湿热证、痰瘀互结证施治,总有效率占95%。王银山等[4]收集103例RA活动期患者,结果发现RA活动期以风寒湿痹证和风湿热痹证多见;炎症程度风湿热痹证最高,风寒湿痹证次之,肝肾亏虚证与痰瘀痹阻证相对较低。郭国灿[5]将RA分为湿热蕴结型、寒湿阻络型、寒热错杂型、肝肾两虚型4型进行中医辨治配合西药治疗,有效率占98.21%。杨增文[6]将RA分为风湿寒证、风湿热证、正虚邪恋3型辨证治疗。高明利认为RA肾虚为本,湿邪、血瘀贯穿疾病始终,分肝肾亏虚、脾虚湿盛、湿热痹阻3型[7]。孙吉友[8]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亏虚、六淫邪侵、痰瘀互结3个方面,辨证分肾阳亏虚、寒湿痹阻型,肾阴亏虚、湿热痹阻型,脾虚湿困、气虚血瘀型,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型。

2 中医证候的分期辨证

李昕秀[9]认为RA急性期多为风寒湿阻型与风湿热郁型,缓解期多为痰瘀互结型,恢复期多为肝肾阴虚型。庞学丰[10]认为RA在临床上可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中期邪实正虚并存,当扶正祛邪兼顾;晚期则以正虚为主,当以扶正为主。王英等[11]根据RA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期和稳定期,急性期分为热胜型、寒胜型和寒热错杂型。张春馀[12]认为RA初期、活动期多为热毒痰瘀痹阻,晚期、稳定期多为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杨瑾等[13]将RA分急性期、恢复期、缓解期3期,急性期以风寒湿型、风湿热型为主;缓解期或恢复期以寒湿伤阳型、脾肾两虚型、瘀热伤阴型为主。

3 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

王品等[14]通过对120例RA患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CD4+、CD8+、CD4+/CD8+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湿热痹阻型与肝肾亏虚型、痰瘀痹阻型间CD8+、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2),寒湿阻络型与肝肾亏虚型、痰瘀痹阻型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3)。张皖东等[15]收集113例RA患者,分别检测ESR、hs-CRP、RF、CD3+、CD4+、CD8+、CD4+/CD8+,结果显示风寒湿痹型和风湿热痹型ESR、hs-CRP、RF 3项指标均高于痰瘀互结型和肝肾亏虚型,风湿热痹型hs-CRP高于风寒湿痹型,肝肾亏虚型CD4+/CD8+显著低于其他证型,风湿热痹型CD4+/CD8+显著高于其他证型。冯知涛等[16]分别选取20例风湿夹瘀型和16例肝肾亏损型RA患者,并以1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及对照组miR-146a、miR-16的表达,记录ESR、CRP、RF、抗CCP抗体等指标。结果显示,肝肾亏损型和对照组miR-146a、miR-16的表达水平低于风湿夹瘀型(P < 0.05),肝肾亏损型CRP、ESR低于风湿夹瘀型(P < 0.05和P < 0.01),RF高于风湿夹瘀型(P < 0.05)。王志中等[17]收集159例湿热痹阻型与163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的血清,常规方法检测血常规( WBC、RBC、PLT)、CRP、ESR、GLB 、ALB,结果显示寒湿痹阻型WBC、PLT、CRP、ESR及GLB均明显低于湿热痹阻型( P < 0.01),ALB明显高于湿热痹阻型(P < 0.01)。肖敬等[18]收取RA患者128例,结果发现RA的不同证型间RF、ESR、CRP、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LT与痰瘀互结证相关(P < 0.05),ESR、CRP、PLT与湿热阻络证相关(P < 0.05)。

4 中医证候与统计学

孙丽霞等[19-20]通过对268例RA患者中医证型调查发现,3月份RA患者入院最多,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接近1∶4,女性患者在30~59岁发病率较高。临床以手指、手腕小关节起病较为多见,分别为56%和31%,膝关节受累亦常见,占29.50%,其次为足关节和踝关节等;关节局部症状有疼痛、肿胀、晨僵、活动受限等,关节疼痛性质以固定痛、胀痛为主;寒湿阻络型、肝肾亏虚型、湿热阻络型、痰瘀痹阻型为常见证型,其中寒湿阻络型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寒湿阻络型与痰瘀痹阻型可见于疾病早期,肝肾亏虚不仅是RA最常见的证型,也是其发病的内在因素。阎小萍[21]通过检索2002年至2007年有关RA文献频数统计后发现,RA中医辨证大致分为24种证候,其中虚、寒、湿、热、瘀、痰证为常见证候。八纲辨证中,虚实夹杂证频数最高。脏腑辨证中,肾虚精亏频数最高,其次为肝肾亏、肝气郁结、脾气亏虚等证。气血津液辨证中,血瘀阻络证的频数最高。李静等[22]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401例RA患者资料,利用多元统计得出寒、热、虚3个公因子,把RA分为寒证、热证、虚证、寒热错杂证、虚寒证、虚热证6类证候。鲁丽等[23]收集201例RA患者,结果显示舌淡或淡红、苔白、白腻或薄白,脉细弦、细滑及沉细多见寒湿痹阻证,舌红、苔黄腻,脉细弦、细多见湿热痹阻证,舌淡、苔白,脉细弦及脉细多见肾气虚寒证,舌淡红或红、苔白,脉细弦多见肝肾阴虚证,淡瘀舌或青舌、苔白,脉沉细多见痰瘀痹阻证。杜彩凤等[24]检索2000~2010年涉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获取规范化的证候名称41个,其中出现频次达50次以上的证候类型主要有:肝肾亏虚证、风寒湿阻证、风湿热痹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寒热错杂证、气血两虚证,并提取出5个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经络、肝、肾、脾、胃,15个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为风、寒、湿、热、淤血、精亏、痰、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毒、津亏、邪气、正虚,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证候研究的复杂性。鲁丽等[25]对436例RA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等与中医证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证型与RF、ESR、CRP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建华等[26]对1024例RA患者证候要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恶风寒、腰膝酸软,常见的舌质为黯、淡、红,常见的舌苔为白、白腻、黄,常见的脉象为滑、濡细、弦,常见的证型为脾肾亏虚型、痰湿阻络型、风寒湿痹型和湿瘀痹阻型。王振全等[27]

观察170例RA患者发现,RA症状前3位分别是疼痛、肿胀、晨僵,分别占100%、94.70%、89.40%;伴随症状按其出现频次依次为: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下肢水肿、头昏如裹、肤色紫黯等;脉象以沉、细为主,其次为弱、弦、涩等。王永湘[28]对200例RA患者辨证分型后统计发现,寒湿痹阻证与湿热痹阻证患者关节功能多为Ⅰ级和Ⅱ级,Ⅲ级比较少见;肝肾阴虚证与肾气虚寒证患者关节功能多为Ⅱ级和Ⅲ级。

5 中医证候与地域差异

谢丽萍等[29]收集广西地区106例RA患者分析,证候以湿热阻络型最多见,病程以肝肾阴虚型最长,青少年患者证候以湿热阻络型、寒湿阻络型和寒热错杂型为主,中老年以痰淤阻络和肝肾阴虚为主。彭江云等[30]对云南地区1120例RA患者辨证分型,发现,该地区RA中医证候具有风寒湿热夹杂、气血阴阳亏虚、痰瘀互结的特点,活动期实证为主,缓解期则以虚证为主,痹证日久不愈,则虚实夹杂居多。

6 中医证候与放射学

王翠柳[31]通过对150例RA患者中医证候与受累关节X线分期研究分析,发现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主要集中在Ⅰ期和Ⅱ期,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则集中在Ⅱ期和Ⅲ期。赵臻怡等[32]对60例RA患者行双手正侧位X线检查,其中X线Ⅰ期32例,Ⅱ期及Ⅱ期以上者28例,结果显示Ⅱ期及Ⅱ期以上者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明显高于X线Ⅰ期的患者。

7 结 语

RA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西医目前对RA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为主,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不能长期服用。中药不仅能减轻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且能提高治疗效果。但目前关于RA证候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给中医药治疗RA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对RA进行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有利于提高RA的疗效,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

8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

[2]杨冰.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8,26(6):49-50.

[3]李瑞雪.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2例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695.

[4]王银山,苏雅丽,丰哲,等.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与各种炎性指标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296-297.

[5]郭国灿.中医分型辨治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56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7):118.

[6]杨增文.浅谈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146.

[7]褚爱华,高明利.高明利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拾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5(3):19-20.

[8]尹通.孙吉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54-55.

[9]李昕秀.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2):1522.

[10]任志宏.浅谈庞学丰分阶段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5):22-23.

[11]王英,史博宏.中医辨证分型为主重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6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0,42(7):46-47.

[12]晁卫红,邹晓雅,朱淑琴.张春馀分期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1):56-57.

[13]杨瑾,左志雄.分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3):83-84.

[14]王品,刘维,刘晓亚.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30(5):406-407.

[15]张皖东,曹云祥,盛长健,等.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关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6):514-516.

[16]冯知涛,李娟,任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miR-146a、miR-1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1):1226-1229.

[17]王志中,方勇飞,罗彦.322例湿热痹阻型及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4):466-470.

[18]肖敬,尹智功,蒋耀平.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269-2270.

[19]孙丽霞,汪 悦,金桂兰.对2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调查[J].江苏中医药,2008,40(12):25-26.

[20]孙丽霞,金桂兰,陆燕,等.268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资料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86-87.

[21]阎小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频数统计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3):356-357.

[22]李 静,柏干苹,王勇,等.40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21):2103-2105. (下转第77页)

(上接第74页)

[23]鲁丽,吴洋,周唯践,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临床分析[J].新中医,2010,42(2):37-38.

[24杜彩凤,赵勇,邹小娟.基于现代文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候、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2):161-163.

[25]鲁丽,吴洋,刘维超,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及中医证候分析[J].光明中医,2012,27(2):297-299.

[26]高建华,张剑勇,何伟珍,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临床分布规律研究[J].河北中医,2012,34(9):1292-1294.

[27]王振全,潘贵超,鞠大宏.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候学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81.

[28]王永湘.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30-31.

[29]谢丽萍,肖敬,史伟,等.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80-381.

[30]彭江云,狄朋桃,方春凤,等.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15-17.

[31]王翠柳.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与影像学改变关系的初步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12-23.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型研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 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按照国际上公认的Mogensen分期方法[2], 选择符合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期、终末期 (即MogensenⅢ期、Ⅳ期及Ⅴ期) 诊断的患者。MogensenⅠ期、Ⅱ期属于临床前期, 故不考虑临床诊断。 (2)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愿意接受临床观察。 (3) 排除标准:近1个月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及肾等内脏原发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调查者。 (4)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13年7月‐2015年6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其中, 男95例, 女98例;年龄32~75岁, 平均 (66.39±8.54) 岁。患者病程1~22年, 平均病程 (10.96±5.73) 年。

1.2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选取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中医症状和体征, 制定统一的临床调查表。患者一旦纳入研究, 由专人按调查表采集四诊信息, 记录方法为:有=1, 无=0。这样把收集到每位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象, 转化为客观数据, 然后录入计算机。经软件统计分析, 再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 判定并归纳出中医证候分型。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中医证候群的筛选采用系统聚类分析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中的变量聚类法 (Variable Cluster Analysis) 。

2 结果

2.1 证型聚类分析结果

将采集到的证候信息进行频数统计, 观察所得数据的集中趋势, 剔除频数在10%以下的指标。将滤过后得到的36项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聚类方法选用组间距离法, 分别按照2~4类进行聚类。根据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 结合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3], 最后拟定3类证型, 见表1。第一类为气阴两虚夹瘀, 第二类为气虚湿阻, 第三类为阳虚血瘀。其证型分布情况, 气阴两虚夹瘀证108例, 占55.96%, 气虚湿阻证46例, 占23.83%, 阳虚血瘀证39例, 占20.21%。

2.2 证型标准可靠性检验

纳入病例由研究人员填写糖尿病观察表后, 对其证候采用双重标准进行诊断, 先由两名主任中医师分别辨证, 意见不一致者及不属于上述3型的21例予以剔除, 另参照笔者拟定的证型标准, 对取得一致诊断的172例再次进行辨证, 计算两者的Kappa值, 见表2。经计算, Kappa值为0.893, 此值大于0.75, 说明两者的符合率很高, 提示本标准可用于临床辨证。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肾消”、“水肿”、“尿浊”及“关格”等范畴, 《圣济总录》云:“消渴日久, 肾气受伤, 肾主水, 肾气衰疲, 气化失常, 开阖不利, 能为水肿。”回顾以往DN中医证候分型, 通常根据个人经验或中医理论设定, 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不够客观及全面。另外,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较为散乱, 无规范化的分型, 给临床科研工作造成混乱, 致使相关文献缺乏可比性和可重复性。因此,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统计学分析处理, 确定糖尿病肾病规范化的证候分型, 可为中医诊疗及科研提供依据,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 原理是先将n个变量看成n类, 然后将性质最接近的两类合为一类, 再从n-1类中找到最接近的两类加以合并, 依此类推, 直到所有变量全聚为一类。聚类分析的特点是可将一些观察对象根据其联系的程度不同加以归类, 这种分类并非人为界定的, 具有客观性。但统计学结论不是最终结论, 需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因此, 笔者先收集四诊资料, 对整理后的证候进行聚类分析, 再根据DN的中医临床特点, 归纳出糖尿病肾病的证候分型。此证型标准与临床专家辨证所作出的结果比较, Kappa值大于0.75, 显示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可以用于临床。

本研究得出结果是糖尿病肾病分为气阴两虚夹瘀、气虚湿阻、阳虚血瘀3型。气阴两虚夹瘀证因素体阴虚或消渴病久, 内热化火, 耗气伤阴, 气虚推动无力, 阴虚脉络闭涩, 血行不畅致瘀。气阴不足, 津液不得上承, 故见口干。脾气虚弱, 运化不健, 故见肢体乏力。肾阴亏虚, 腰失所养, 故见腰膝酸软。肾气不足, 固摄无权, 开阖失司, 故见多尿。阴虚津伤, 燥热内盛, 故见失眠、便秘。瘀血内阻, 脉络不通, 故见视物模糊、肢体麻木。舌质红、苔薄黄或苔少、脉细或弦, 亦为气阴两虚, 瘀血阻络之征。气虚湿阻证是由于消渴病致脏腑虚损, 精气不足, 湿浊内生。脾胃气虚, 生化乏源, 不能养神, 故见精神疲倦。气虚湿阻, 清阳不升, 脑失所养, 故见头晕。脾虚生湿, 湿性重着, 机体被湿所困, 故见肢体困重。脾失运化, 湿邪内蕴, 故见腹胀、便溏。舌淡有齿痕、苔白或厚腻、脉滑均为气虚湿阻之象。阳虚血瘀证多为年老体弱或病延日久, 损耗阳气, 引起真阳亏虚, 温化失职, 而致寒凝血瘀。阳气不足, 头面失于温养, 故见面色白光白。阳虚內寒, 不能温煦肢体, 故见畏寒、手足不温。元阳虚衰, 心阳不振, 故见胸闷、心悸。肾阳亏虚, 水液气化失常, 故见下肢水肿。舌体胖大、脉沉乃阳虚之候, 舌暗、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皆为瘀血明证。而其证型分布, 以气阴两虚夹瘀最为多见, 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

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 病机复杂, 中医证候表现多样。上述3种证型均为DN发展至某一阶段的证候特征, 而且选取指标具有客观性, 证候标准更为简化, 便于准确、快速作出临床判断。但由于研究对象全部来自本地区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不排除有地域、年龄、病程的偏差, 入组人数有限也难以反映疾病变化的全过程。所以尚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以求全面反映糖尿病肾病的证候规律, 让中医药在防治DN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 (DN) 的中医证候分型进行研究, 为其辨证论治规范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193例患者, 收集四诊信息, 将资料录入数据库。通过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再结合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 归纳出DN的中医证型。结果 糖尿病肾病拟定3类证型:气阴两虚夹瘀、气虚湿阻及阳虚血瘀, 经与专家辨证结果比较, Kappa值>0.75, 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糖尿病肾病上述3种证型均反映DN在某个阶段的变化特征, 可供中医临床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型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版) [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 (8) :42-42.

[2]Mogensen CE, Schmitz A, Christensen CK.Comparative renalpathophysiolo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s[J].Diabetes Metabolism Rev, 1988, 4 (5) :453-483.

[3]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

中医证候研究 篇5

1、证候、体质与亚健康概念辨析

中医学对体质和亚健康的把握都是以证候为媒介实现的,因此,体质与证候,亚健康与证候、体质之间存在着既交叉重叠又互相独立的复杂关系,需要从理论上梳理清楚进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1.1证候

对于证候概念,《中医基础理论》定义为:“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病势、邪正关系,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亦标示着机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2]9.通过对该定义进行分析即可以判断证候的内涵和外延包含以下3点:1)证候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出的整体水平的反应状态;2)证候范畴涉及到的病因、病机、病位、病势和邪正关系等内容,是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与机体内环境中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作用的始动、发展、变化和结果的判断和概括;3)证候的最终表达形式是一组有特异性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

1.2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将体质的概念表述为:“体质是指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2]129.通过对此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体质”的内涵包括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和整体水平上的心理状态,包括智力、情感、情绪、人格、意志行为等。“体质”的外延则包括了与“体”相关的先天禀赋,包括种族、家族遗传以及养胎、胎教等以及与“质”相关的后天际遇,如饮食营养、生活起居以及自然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季节、气候、地理条件及生活方式等。

1.3亚健康

亚健康是中国学者在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的“第三状态”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3],简单地说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亚健康”和“健康”“疾病”两个概念对举见意,因此,通过对“健康”和“疾病”内涵及其外延的分析,可以明确亚健康的内涵与外延。健康的内涵涉及身体、精神、社会三方面内容,疾病的内涵主要涉及身体内容,因此,亚健康的内涵应当是指个体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反应性和适应性低于正常水平但又优于疾病水平的程度,其外延则包括个体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相关因素。

2、证候、体质与亚健康关系探析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解读,可以看出三者重叠的部分主要有以下3点:1)三者都是机体的反应状态。证候是机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 体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综合因素作用下结构和功能表现于外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稳定状态; 亚健康是机体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表现出的一种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整体状态。2)三者都是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对体质和亚健康的把握也是通过症状、体征而实现的,病理性体质和有症状亚健康的表达形式与证候的名称和内容完全一致。

综上,证候、体质与亚健康三者之间的确存在交叉,但是他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

第一,形成因素各不相同。中医病因的“三因学说”就是指导致证候形成的三大类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外感病因和内伤病因,某一具体证候类型一般都可以明确判断出具体的外感或者内伤的原因。体质的形成主要与先天禀赋和后天自然社会综合因素相关,其中先天因素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且形成体质的这些因素难以具体明确地区分开来。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和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因此,体质的形成主要与先天因素关系密切,证候与亚健康的形成主要责之于后天因素,证候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都密切相关,而亚健康则主要由社会环境因素导致。

第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证候发生于生命过程中的某一时段,持续时间有限,且短时期内可以发生转化。体质的形成是在生命之初,一经形成常常会贯穿整个生命过程,且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变化。亚健康持续的时间则介于证候与体质之间,亚健康形成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会保持稳定,继而逐渐向疾病或康复方向发展,而不是伴随终生。

第三,分型繁简差异明显。由于证候可以发生于生命过程的任何阶段,持续的时间有限且容易发生传化,因此,证候的类型最多、最细致,目前公认的证型从一百余种到八百余种不等。体质伴随终生且不易发生变化,因此,体质的类型较少且较粗略,目前较为成熟的分型有6类[4](正常质、燥红质、迟冷质、倦恍质、腻滞质、晦涩质)和9类[5](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亚健康的分型目前尚无成熟公认的标准,有学者根据定义从理论上将其划分为三大类[6],即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和社会性亚健康,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道德亚健康,并将每一类进一步细化为3 ~4个亚类[7].另有学者[8]运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数据挖掘等分析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表明,健康状态常见证候按出现频率依次为肝肾阴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气滞证、心气亏虚证等13种证型。也有学者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亚健康调查数据进行分型[9],通过聚类分析认为,亚健康群体主要属于中医所说的郁证、痰湿和虚证三大类。

第四,症状构成各有特点。证候的症状体征一般表现为主诉有明确的不适和痛苦,并伴有明显异常的舌脉特征,其四诊信息比较完整且内部要素之间的逻辑性关系也比较清晰,个体化、时相化特征也较为突出。体质中的生理性体质表现为正常生命活动的特征,病理性体质有症状和体征的表现,其四诊信息的内容与同名证候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持续时间较证候明显延长,机体症状体征的表现程度却明显低于疾病背景下的证候表现,相同体质的人其症状和体征的趋同性显着。亚健康可分为有症状性亚健康和无症状性亚健康两大类,有症状性亚健康的表现特点也较为突出和集中,主要有3个方面[10]:1)躯体方面: 包括失眠、头昏、乏力、困倦、疲劳、心悸、肌肉酸楚、关节疼痛、性机能减退等;2)心理方面: 包括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心烦意乱、恐惧、焦虑、烦躁等;3)情感方面: 包括冷漠、无助、孤独、空虚等。无症状性亚健康则仅仅体现为某项生物学指标有所偏离,既无症状体征,又难以明确诊断为某种疾病。

第五 ,干预措施效果有别。证候是机体某一时期整体状态的反应,本身就具有时相性、传化性的特点,因此,对干预措施的反应最为敏感,正确的干预措施实施后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体质是伴随机体终生的性质和特点,具有长期稳定性,因此,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较为缓慢迟钝,干预措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体质的类型,一般来说对体质进行干预的目的在于控制其病理体质的程度,防止其向疾病阶段发展。亚健康的时相性介于证候与体质之间,因此,亚健康对干预措施的反应效果也是介于两者之间,经过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亚健康可以在正确的干预措施的调治下恢复至健康状态。

综合上述证候、体质与亚健康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审因度势地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中医证候研究 篇6

⑥中出现了遇冷痛增遇热痛减等寒象;在无关节热痛的聚类结果①中,出现了心烦、易怒等热象,②中出现了小便黄,③中出现了眼干、鼻干、多梦等热象,④中出现了口干、咽干、口苦、咽痛等热象;2组之间进行χ2检验,关节热痛组口干、口苦、低热等“热”的临床表现多于无关节热痛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关节热痛组77例患者中有“寒”的表现如全身怕风怕冷59例(76.62%)、遇冷痛增57例(74.03%)、畏寒肢冷33例(42.86%)、食冷腹泻18例(23.38%)、四肢不温12例(15.58%);无关节热痛组的332例患者中有“热”的表现如口干148例(44.58%)、口苦98例(29.52%)、小便黄84例(25.30%)、咽干75例(22.59%)、大便干64例(19.28%)、眼干63例(18.98%)、咽痛33例(9.94%)、鼻干24例(7.23%)、颧红23例(6.93%)、低热19例(5.72%)。结论:关节热痛不能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热痹的关键指标;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较为常见;关节热痛组出现口干、口苦、低热者多于无关节热痛组,但同时伴有寒象者也很常见。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热痛;无关节热痛;热痹;辨证;HFRA数据库;临床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whether heat pain in join is the key indicator of heat bi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Four hundred and nine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rom the database of Henan Rheumatism Hospital(HFRA database)were divided into a heat pain group and a heat pain free group.SPSS19.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in terms of joint performance and external joint performance.Results:Of the clustering results in the heat pain group,cold syndromes such as aversion to cold,cold pain and cold limbs appeared in the second result,cold syndromes such as aversion of the whole body to low temperature and cold wind and diarrhea due to cold food appeared in the fifth result,and cold syndromes of pain increasing when it’s cold and pain decreasing when it’s hot appeared in the sixth result.The clustering results in the heat pain free group:Upset and irritability appeared in the first result;yellow urine could be seen in the second result;dry eyes,dry nose and dreaminess appeared in the third result;and dryness of mouth and throat,mouth pain and sore throat appeared in the fourth result.Chi square test don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heat manifestations such as dry mouth,bitter mouth and low heat appea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heat joi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heat pain free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Of 77 patients in the heat pain group,59 cases

(76.62%)were averse to coldness and cold wind all over the body,57 cases(74.03%)felt an increasing pain while it’s cold,33 cases(42.86%)had cold limbs while it’s cold,18 cases(23.38%)had diarrhea while eating something cold and 12 cases(15.58%)felt chilly in limbs.Of the 332 cases in the heat pain free group,“hot”performances were as follows:dry mouth in 148 cases(44.58%),bitter taste of mouth in 98 cases(29.52%),yellow urine in 84 cases(25.30%),dry throat in 75 cases(22.59%),dry stool in 64 cases(19.28%),dry eye in 63 cases(18.98%),sore throat in 33 cases(9.94%),dry nose in 24 cases(7.23%),zygomatic red in 23 cases(6.93%),and low heat in 19 cases(5.72%).Conclusion:Heat pain in joint can not be regarded as a key indicator of heat bi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a cold-heat complicated syndrome.The heat pain group dry mouth,bitter mouth,low heat were more than the heat pain free group,but at the same time with a cold was also very common.

nlc202309081901

【Keywords】 arthritis,rheumatoid;heat pain in joint,join free of heat pain;heat bi;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HFRA database;clinical study

关节热痛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中医辨证论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临床中有不少活动期RA患者会出现关节部位触之发热或自觉热感,有些中医临床医师也将关节部位的热痛作为辨证热痹的关键指标,对关节外临床表现重视不够。历代文献中关于热痹记载较多[2],如《备急千金要方》:“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普济本事方》:“风热成历节,攻手足指作赤肿。”现在诸多著作中也普遍认为关节肿痛而热[3]是RA湿热痹阻证的主要表现。关节热痛能否作为RA热痹的关键指标?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病例来源

本研究的病例来源于河南风湿病医院RA数据库(HFRA数据库)[4],该数据库收录了自

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9例RA患者的一般资料、关节表现、关节外表现等病证信息。

2 研究方法

2.1 分 组 将409例患者按有无关节热痛分为2组,一组为关节热痛组,另一组为无关节热痛组。将2组所涉及的关节表现及关节外表现的频数及构成比分组列表进行比较。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与全距表示;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2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证候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一般资料 关节热痛组共77例,男8例,女69例;年龄17~75岁,平均(50.39±11.847)岁;病程2~384个月,中位数72个月。无关节热痛组共332例,男45例,女287例;年龄18~79岁,平均(48.87±11.429)岁;病程2~528个月,中位数48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3.2 关节表现及关节外表现 HFRA数据库中共收录409例RA患者,涵盖关节表现及关节外表现134项,依统计学要求,样本量为变量的5~10倍,删除频数<20的变量,剩余变量为82个,符合要求。2组之间变量的频数及构成比见表1、表2、

表3。

表1 影响

3.3 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关节热痛组、无关节热痛组KMO和Bartlett的检验可得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分别为0.609、0.622,均>0.5,Sig值均为0.000 < 0.005,适合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关节热痛组变量经过相关矩阵分析及最大四次方值法旋转后,选取值>0.3的变量,得出28个公因子;无关节热痛组经过相关矩阵分析及最大四次方值法旋转后,选取值>0.3的变量,得出31个公因子。2组公因子均采用Ward法+ Euclidean距离+ Z得分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存在聚类多少的问题,结合临床,2组均以聚六类较为合适,具体聚类结果如下。

3.3.1 关节热痛组聚类结果 ①F3五心烦热、肢体浮肿、发热时间不定,F14僵痛、盗汗、动则汗出,F24痰多;②F19动则汗出、多梦、口黏腻,F23凉痛、大便稀溏,F21口唇淡白,F25头晕、肢体麻木,F11畏寒肢冷、四肢不温,F27刺痛;③F1劳累后加重、全身乏力、活动后乏力加重、休息后乏力减轻、神倦懒动,F28健忘、肌肤局部发暗,F12视力减退、夜尿频多、大便干;④F15游走痛、固定痛,F18阴雨天加重、昼轻夜重、生气后加重、活动后减轻,F8咽干、少气懒言、心慌、易感冒、动则气喘、口苦,F5胆怯、心神不宁、头重如裹、小便黄;⑤F4全身怕风怕冷、口干、心烦、易怒、抑郁,F20眼干、腰膝酸软、鼻干,F7月经先期、耳鸣、脱发、唇甲暗红,F10食冷腹泻、渴不欲饮,F9口淡不渴、渴喜热饮、纳少,F22自汗、失眠、咽痛,F13低热、视物模糊;⑥F6沉痛、声低、闭经、听力下降,F26活动后乏力、患病后体重减轻,F17遇冷痛增遇热痛减、面色萎黄、渴喜冷饮,F2活动后加重、月经量少、月经色暗、月经有块,F16酸痛、颧红。

3.3.2 无关节热痛组聚类结果 ①F2生气后加重、心烦、健忘、易怒、抑郁,F18僵疼、心慌、肢体麻木;②F14胆怯、心神不宁,F25小便黄,F11视力、视物模糊,F27盗汗,F16口淡、不渴,F24游走痛、固定痛,F6活动后乏力、肢体浮肿、动则气喘;③F1全身乏力、活动后乏力加重、休息后乏力减轻、神倦懒动,F4月经先期、月经量少、月经色暗、月经有块,F8少气懒言、声低,F12眼干、鼻干、大便干,F13沉痛、失眠、多梦,F15活动后加重、活动后减轻、头晕,F19渴喜热饮、渴不欲饮,F28昼轻夜重、大便稀溏,F30食冷腹泻,F31脱发、夜尿频多;④F3口干、咽干、口苦、口黏腻,F7全身怕风怕冷、畏寒肢冷、四肢不温,F20患病后体重减轻、纳少、易感冒,F22低热、咽痛,F29劳累后加重、痰多;⑤F10听力下降、耳鸣、面色萎黄,F17自汗、动则汗出、渴喜冷饮,F23胀痛、酸痛、口唇淡白;⑥F6活动后乏力、肢体浮肿、动则气喘,F9遇冷痛增遇热痛减、阴雨天加重、颧红、唇甲暗红、凉痛、刺痛,F26肌肤局部发暗。

3.4 χ2检验 通过对2组中的相同变量制定四格表资料,并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临床表现汇总,见表4。

nlc202309081901

通过对表1、表2、表3中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临床表现对比可知,①心慌、阴雨天加重、口苦、健忘、渴喜热饮、胆怯、唇甲暗红、动则汗出、口干、痰多、动则气喘、低热、口黏腻、游走痛,关节热痛组>无关节热痛组;

②听力下降、劳累加重、头重如裹、凉痛、活动后减轻,关节热痛组<无关节热痛组。

4 讨 论

从聚类分析结果可看出,在关节热痛的聚类结果②中,出现了畏寒肢冷、凉痛、四肢不温等寒象,⑤中出现了全身怕风怕冷、食冷腹泻等寒象;⑥中出现了遇冷痛增遇热痛减等寒象。在无关节热痛的聚类结果①中出现了心烦、易怒等热象,②中出现了小便黄,③中出现了眼干、鼻干、大便干等热象,④中出现了口干、咽干、口苦、咽痛等热象。这说明了关节热痛患者关节外表现也可为寒证;无关节热痛的患者关节外表现也可为热证。而且2组分别聚类得出的六个证候,一半或一半以上表现为寒热错杂,这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5]。表1、表2、表3中关节热痛组77例患者中有“寒”的表现如全身怕风怕冷59例(76.62%)、遇冷痛增57例(74.03%)、畏寒肢冷33例(42.86%)、食冷腹泻18例(23.38%)、四肢不温12例(15.58%)、凉痛1例(1.3%);无关节热痛组的332例患者中有“热”的表现如易怒168例(50.60%)、心烦158例(47.59%)、口干148例(44.58%)、口苦98例(29.52%)、小便黄84例(25.30%)、咽干75例(22.59%)、大便干64例(19.28%)、眼干63例(18.98%)、咽痛33例(9.94%)、鼻干

24例(7.23%)、颧红23例(6.93%)、低热19例

(5.72%)、发热时间不定15例(4.52%)。这说明在关节热痛组中关节及关节外可以有大量寒象的出现,无关节热痛组中关节外也可以有大量热象的存在,整体来说寒热错杂现象较多。综合聚类分析及χ2检验结果可得出结论:关节热痛不能作为RA热痹的关键指标;RA寒热错杂证较为常见,有些表现为热多于寒,有些表现为寒多于热。

通过对两组82个关节表现及关节外表现进行χ2检验,关节热痛组出现了口干、口苦、低热等热的临床表现多于无关节热痛组的现象(P < 0.05),即关节热痛的RA患者,出现口干、口苦、低热表现者更多见,这与临床经验一致;但关节热痛的RA患者同时伴有寒象者亦常见,这也是临床事实。这些寒热错杂现象有没有什么规律及其深层次的原因(或本质),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索。从表4中也可以看出,关节热痛组出现RA特有的湿象(阴雨天加重、口黏腻、痰多)及风象(游走痛)者[6]多于无关节热痛组(P<0.05),即关节热痛的RA患者“湿”与“风”更常见,这与临床印象中RA关节热痛者“湿热证”或“风湿热证”较常见相一致。但是,正如上述,这些所谓“湿热证”或“风湿热证”者多同时存在一系列寒象,这在临床辨证中也是不能忽视的。

关节热痛不能作为RA热痹的关键指标,而其他“热象”如易怒、心烦、口干、口苦、小便黄、咽干、大便干、眼干、咽痛、鼻干、颧红、低热、发热时间不定等,是否为RA热痹的关键指标?各种“热象”之间有什么关联性?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其实,上述的“热象”,是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选择的与主题——“热”可能相关的表现(或指标)。因为这些表现可能不但是热邪的表现,还有可能是虚象、瘀(郁)象的表现,如“低热”一症,除了热邪可致热,阴虚也可致热,瘀(郁)也可化热;再如“口干”,除了热邪、燥邪能引起,阴虚与瘀血也可引起……即风湿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虚邪瘀”[7]。

所以,上述一系列所谓的“热象”,到底哪个主要是由热邪所致?哪个主要是由虚或瘀(郁)所致?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RA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单“热象”就有这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若仔细观察与分析本文中的“结果”部分,可以发现热象与寒象、湿象、风象、瘀(郁)象、虚象等表现多有交融,关系更加复杂。所以,对RA的中医证候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懈努力。

5 参考文献

[1]谷晓红,司庆阳,赵岩松,等.热痹发病及其证候机理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1):736-738.

[2]李满意,娄玉钤.热痹的历史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4):42-48.

[3]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5-48.

[4]娄玉钤,张子扬,许平英,等.基于病证结合的类风湿关节炎数据库建立及其409例基线资料报告[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8):5-9.

[5]张永红,李星星,沙莎.热痹的辨证论治[J].中医正骨,2012,24(4):64-67.

[6]张子扬,娄玉钤.中医“上肢多风下肢多湿”是否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辨证的临床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9):16-19.

[7]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收稿日期:2016-08-12;修回日期:2016-09-30

中医证候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脑病科(1~5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其中男184例,女116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8.12±3.63)岁。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中相关内容:①主症:眩晕(阵发性)、肢体麻木(发作性)、视物昏聩(瞬时性)等临床表现;②次症:合并手指麻木、头部胀痛、神情倦怠、健忘失眠等。具有两项主症且合并次症者,可根据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确诊。

1.3 排除标准[2]

①不能满足中医诊断标准及四诊信息不全者;②年龄<45岁且>80岁者;③颈动脉狭窄程度<30%者;④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及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⑤近期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⑥多种因素导致无法交流者。

1.4研究方法根据脑病科临床工作实际需要,制定脑中风相关筛查表格,实施脑中风筛查。对纳入研究的300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和统计。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结合横断面调查方式,对患者实施调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患者四诊信息,进而对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主要规律进行详细调查。

2 结果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实证204例(68.0%),虚证31例(10.3%),实证与虚证兼夹65例(21.7%),其中中风先兆以实证为主;中医证候排列顺序为肝热血瘀型123例(41.0%)、肝阳上亢型67例(22.3%)、痰瘀互结型43例(14.3%)、气虚血瘀型25例(8.3%)、风痰内盛型23例(7.7%)、肾虚血瘀型16例(5.3%)、其他证型3例(1.0%)。其中肝热血瘀型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1.0%。

3 讨论

缺血性脑中风属于心血管常见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颈动脉狭窄发生与血液成分、血液流动方向等因素密切相关,是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此过程不仅会对患者的血管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单核细胞的炎性反应[3]。祖国医学认为,脑中风应归到“痹证”、“痿证”中,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本虚”是指阴阳偏胜、气机逆乱,而“标实”的主要表现则为风火相煽、瘀血内阻。因此,从中医辨证施治角度,探究中风先兆的中医证候变化规律,对临床诊疗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本研究选择300例基于颈动脉狭窄的中风先兆患者作为说明对象,制定脑中风相关筛查表格,开展脑中风筛查,对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实证204例(68.0%),虚证31例(10.3%),实证与虚证兼夹65例(21.7%)。说明中风先兆患者以实证为主,且实证与虚证兼夹;②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排名前三的证候分别为:肝热血瘀型123例(41.0%)、肝阳上亢型67例(22.3%)、痰瘀互结型43例(14.3%),其中肝热血瘀型所占比例最高。提示临床应将肝热血瘀型、肝阳上亢型及痰瘀互结型作为重点关注内容,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对症治疗,使脑中风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更具针对性。

综上所述,对中风先兆患者进行积极防治,可降低患者完全性脑中风的发生率,能够体现中医“未病先防”的治疗理念。通过脑中风筛查活动,可初步掌握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风先兆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主要分布规律,不仅能够临床医学中风先兆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对脑中风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琴,张微微,魏微,等.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7):619-622.

[2]范莹,陈柏楠.中医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概况.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3):1944-1946.

中医证候研究 篇8

目前西医对该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缺乏对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药物干预的大样本研究, 中医对小气道功能障碍尚未形成完整和系统的理论认识。本课题拟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临床实践经验及肺功能检查, 对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舌脉进行分析, 探讨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为中医药早期干预、防治小气道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为COPD、支气管哮喘等肺系疾患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2011年1月~2013年3月门诊以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等为主诉, 无典型的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呼吸困难等病史, 经X线检查排除肺部感染、肿瘤、结核等肺部实质性病变、并排除鼻咽部慢性病变、无明显食道反流病史、肺功能检查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4例, 吸烟46例, 平均年龄 (59.2±13.2) 岁;女42例, 吸烟4例;平均年龄 (54.3±14.4) 岁。

1. 2 诊断标准

1.2.1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调查问卷, 统计本病的主要证型。

1.2.2西医诊断标准

FVC、FEV1、FEV1/FVC在正常范围, FEF50%、FEF75%<80%。

1.3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或临床资料不全影响辨证诊断者;拒绝肺功能检查者;合并肿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2 研究方法

2.1辨证分型标准

以本病的病位、病性、症状为基础, 参考中医辨证标准对本病进行综合分析;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症状计量辨证表计分, 得出相应证型。

虚证: ①肺气亏虚: 咳嗽无力, 气短而喘、动则尤甚, 吐痰清稀, 声低, 或有自汗, 畏风, 舌淡, 脉弱。②肺阴亏虚: 干咳少痰、或痰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 口燥咽干、或音哑, 潮热颧红、或有盗汗, 舌红少津, 脉细数。③脾肺气虚: 咳嗽声低, 气短而喘, 吐痰清稀, 食少, 腹胀, 便溏, 舌淡苔白滑, 脉弱。④肺脾气阴两虚: 咳嗽气短, 乏力, 食少, 腹胀, 口干, 五心烦热, 自汗或盗汗, 脉弱。⑤肺肾气虚: 呼多吸少, 咳嗽无力、动则尤甚, 吐痰清稀, 声低自汗, 或尿随咳出, 舌淡紫, 脉弱。⑥肺肾阴虚: 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 咽干或声嘶, 腰膝酸软, 体瘦, 骨蒸潮热, 盗汗, 颧红, 舌红少苔, 脉细数。⑦肺肾阳虚:畏冷肢凉, 咳嗽气喘, 吐多量清稀痰, 下肢水肿, 尿少, 舌淡胖, 苔白滑, 脉弱。

实证: ①痰热壅肺: 发热口渴, 咳嗽气喘, 吐痰黄稠, 胸闷,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②痰湿阻肺: 胸闷, 咳嗽气喘, 吐白痰量多, 苔白滑腻, 脉弦滑。③木火刑金: 急躁易怒, 咳嗽喘息阵作、骤发骤止、时轻时重, 胸部憋闷, 头晕耳鸣, 胸胁隐痛, 多与情绪激动有关, 平素情志抑郁, 喜叹息, 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 妇女乳房胀痛, 月经不调, 脉弦。④风邪犯肺: 若为风寒表现为恶寒, 无汗, 咳嗽, 胸闷气喘, 吐白痰, 苔白, 脉浮紧; 若为风热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 身痛或咽痛, 咳嗽, 气喘, 舌尖红, 苔薄黄, 脉浮数。

2.2肺功能检查

采用德国JEAGER公司生产的PFT肺功能仪检测。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各证型之间采用t检验处理。

3 结果

3.1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

96例患者中, 主诉症状居前的是咳嗽、咯痰、胸闷、喘息;全身症状、体征出现频数依次为:胸闷、烦躁易怒、情志抑郁、喜叹息、易感、乏力气短、恶风、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面色偏黄、鼻塞流涕、口黏;舌象、脉象出现频数依次为:舌淡红、舌红、舌质淡有齿痕, 苔薄黄、黄腻、白腻, 脉弦、脉缓、脉数。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证候特点为:病位在肺、肝、脾、肾, 虚证包括气虚、阴虚、阳虚, 实证包括气滞、痰、湿、热、风邪。证型分布特点:实证以肝气郁滞 (27.0%) 、痰浊 (热) 阻滞 (23.8%) 、风邪外袭 (12.7%) 为主, 虚证以肺气 (阴) 虚 (15.9%) 、肺脾气 (阴) 虚 (12.7%) 、肺脾肾气虚 (7.9%) 为主。在所有证型组合方式中最常见证型为木火刑金占20.8%;肺脾气 (阴) 虚兼痰浊 (热) 阻滞占10.4%。

3.2主要证型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

见表1。

各组之间FEV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 P >0.05) 。肺气 ( 阴) 虚组与痰浊 ( 热) 阻滞组、肺脾气 ( 阴) 虚+痰浊 ( 热) 阻滞组比较FVC%有统计学差异 ( P <0.05) ; 痰浊 ( 热) 阻滞组与风邪外袭组、木火刑金组比较FVC%有统计学差异 ( P <0. 05) ; 风邪外袭组与肺脾气 ( 阴) 虚+ 痰浊 ( 热) 阻滞组比较FVC% 有统计学差异 ( P < 0. 05) ; 木火刑金组与肺脾气 ( 阴) 虚+痰浊 ( 热) 阻滞组比较FVC%有统计学差异 ( P <0.05) 。肺气 ( 阴) 虚组与肺肾气 ( 阴、阳) 虚组、痰浊 ( 热) 阻滞组、风邪外袭组、木火刑金组、肺脾气 ( 阴) 虚+痰浊 ( 热) 阻滞组比较FEV1/FVC有统计学差异 ( P <0.05) ; 肺脾气 ( 阴) 虚组与风邪外袭组比较FEV1/FVC有统计学差异 ( P <0.05) 。

肺脾气 ( 阴) 虚、痰浊 ( 热) 阻滞组与肺气 ( 阴) 虚组+ 痰浊 ( 热) 阻滞组、木火刑金组比较FEF50%、FEF75% 有统计学差异 ( P <0.05) 。木火刑金组与风邪外袭组、肺肾气 ( 阴、阳) 虚组比较FEF75%有统计学差异 ( P <0.05) ; 风邪外袭组与痰浊 ( 热) 阻滞组比较FEF75% 有统计学差异 ( P <0. 05) ; 肺脾气 ( 阴) 虚、痰浊 ( 热) 阻滞组与痰浊 ( 热) 阻滞组、肺气 ( 阴) 虚组比较FEF25% ~75% 有统计学差异 ( P <0. 05) ; 风邪外袭组与痰浊 ( 热) 阻滞组比较FEF25% ~ 75%有统计学差异 ( P <0.05) 。

4 讨论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中医治疗当首辨虚实。实证以木火刑金、痰浊 ( 热) 阻滞、风邪外袭多见。虚证以肺脾气虚为主, 随着疾病进一步加重出现肺脾气阴两虚、肺肾阴虚等证候, 可兼痰浊 ( 热) 阻滞等证候。其病因病机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①情志不遂, 郁怒伤肝, 肝失调达, 气机不畅, 日久气郁化火, 因肝脉布胁而上注于肺, 故气火循经犯肺, 发为咳嗽、喘息等症。②外邪侵犯肺卫, 或从口鼻而入, 或从皮毛内侵, 肺气被郁, 肺失宣降, 发为喘咳。③过食生冷、肥甘, 或因嗜酒伤中, 脾运失健, 水谷不归正化, 反而聚湿生痰, 痰浊上干, 壅阻肺气, 升降不利, 发为喘促。若痰湿久郁化热, 或肺火素盛, 痰受热蒸, 则痰火交阻于肺, 痰壅火迫, 肺气不降, 上逆为喘。④痰湿阻肺, 日久则肺脾气虚, 气不化津, 痰浊更易滋生, 此即“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的道理。甚则病及于肾, 以致肺虚不能主气, 肾虚不能纳气, 由咳致喘。⑤慢性咳嗽、肺痨等肺系病证, 迁延未愈, 久病肺虚, 气失所主, 气阴亏耗, 则见干咳少痰, 咽干夜甚, 盗汗, 五心烦热。脾为肺之母, 肺气虚日久, 伤及脾, 引起脾气虚, 出现神疲懒言、倦怠嗜卧、乏力、纳差、自汗等症状。气虚、阴虚两者常相兼出现, 气阴两虚证是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证型。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 喘咳日久, 母病及子, 肾元亏虚, 肾不纳气而短气喘促。

总之, 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分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 邪实以木火刑金、痰浊 ( 热) 阻滞为其常见证型。正虚以气虚、阴虚相兼出现为最常见证型, 在正虚的基础上伴有标实的症状, 痰浊 ( 热) 阻滞最常见。

摘要:目的:分析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96例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病位、病性、病机做出辨析, 并以病位、病性、病机为基础, 参考中医辨证标准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相应证型。结果:96例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证候为:病位在肺、肝、脾、肾;实证以肝气郁滞 (27.0%) 、痰浊 (热) 阻滞 (23.8%) 、风邪外袭 (11.1%) 为主, 虚证以肺气 (阴) 虚 (15.9%) 、肺脾气 (阴) 虚 (12.7%) 、肺肾气虚 (7.9%) 为主。在所有证型组合方式中常见证型为木火刑金 (18.8%) 、痰浊 (热) 阻滞 (18.8%) 、肺气 (阴) 虚 (20.8%) 。结论: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候分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 邪实以木火刑金、痰浊 (热) 阻滞为其常见证型;正虚以气虚、阴虚相兼出现为常见证型, 在正虚的基础上常伴有标实的症状, 痰浊 (热) 阻滞常见。

关键词:小气道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布

参考文献

[1]Hogg J C, Chu F, Utokaparch S, et al.The nature of small-airway obstruc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 Engl J Med, 2004, 350 (26) :2635.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探索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和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253例。其中男性109例(43.08%),女性144例(56.92%),男女比例1∶1.32,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0岁,平均年龄(50.47±11.76)岁,中位年龄54岁。

1.2 诊断标准

参考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三亚制定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2010年8月在苏州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3]。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下列第一条同时符合第三至第五条中任意一条,或符合第二条可诊断为GERD。(1)根据GERD症状群做出诊断:有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可伴有反流相关的食管外症状,如反流相关的咳嗽、哮喘;(2)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确定反流性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诊断;(3)GERD Q量表打分:消化内镜下食管检查阴性患者,GERD Q量表评分≥8,支持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诊断;(4)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24小时食管p H或胆汁监测,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证明存在反流现象;(5)其他:下食管括约肌测压、滴酸试验等有助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1.4 排除标准

(1)胃镜检查合并食管恶性病变、胃十二指肠溃疡等;(2)有幽门梗阻、贲门、食管及胃次全切手术后;(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有严重认知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及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者。

1.5 中医症状及舌脉收集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卫生部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年于深圳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2010年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进行诊断,设计GERD流行病学及中医四诊症状调查表,包括患者一般资料、饮食生活习惯、诱发因素、GERD Q量表评分、中医四诊信息、胃镜检查结果。

1.6 统计学处理

将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录入Excel建成数据库,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一般资料、症状频数等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各种率的比较(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所有症状变量归纳公因子,并联合聚类分析法得出常见的中医证型。

2 结果

2.1 筛选症状四诊信息

将253例GERD患者的症状逐项进行频率统计,选取频率大于30%的症状,得出了28项主要症状作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见表1。

2.2 适用性检验

对筛选的四诊信息进行适用性检验,釆取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统计量为0.61>0.5,Bartlett球形检验P<0.01,提示适合做因子分析。

2.3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

如表2所示,采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提取。主成分分析主要以特征值>1为原则来确定提取公因子的数目,前11个公因子特征值>1,累积贡献率达到63.103%,能够解释大部分症状,碎石图所示结果与表2相同,故考虑提取公因子数为11个,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

2.4 因子旋转

采用平均正交旋转法,对上述公因子进行旋转,结果得到11个因子的载荷矩阵,保留载荷系数大于0.3的变量条目,载荷系数越高表明该变量与该因子关系越密切。提取结果见表3。

2.5 主要公因子及证候要素分析

由表3得出11个因子所包含的变量及相应载荷系数,根据中医基础知识,对公因子可能的证素及病位进行初步判断可知,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位证素为肝、脾、胃,主要病性证素可分为实证、虚证两类,实证类包括气滞、痰、热,虚证包括气虚、阳虚,表明本病的病机病性存在虚实夹杂的特点。归纳如下,见表4。

2.6 聚类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对公因子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判定证候分型。应用SPSS 20.0对将因子分析结果保存为变量,将11个公因子作为变量,经过多次反复探索,选择组间距离,按皮尔森相关度量标准进行系统聚类(R型聚类),见图2。

注:本研究为中医证候学研究,结合临床意义,舍去载荷系数为负值的项,仅采纳载荷系数为正值的条目。

2.7 主要证候判定及证候分布

根据专业知识,并参考《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和《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2010),将中医证型聚为三类:(1)类寒热错杂证:烧心、反酸、急躁易怒、喜太息、胸闷、乏力、口渴喜饮、嗳气、畏寒、手足不温、胃部怕凉、苔黄腻、脉沉滑;(2)类肝脾胃不和证:急躁易怒、两胁胀满、胃脘胀满、小便短黄、便溏、乏力、舌红;(3)类肝胃郁热证:急躁易怒、胃部灼热、口苦、口干舌燥、口渴喜饮、口黏腻、咽部异物感、口渴喜饮、苔黄。其中,类肝胃郁热证比例最高,为40.71%,其次为类寒热错杂证(35.17%)和类肝脾胃不和证(24.11%)。本病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居多,占58.89%,单纯实证较少,占40.71%。见表5、表6。

2.8 中医证型与GERD类型、性别、年龄段的关系

分别统计归纳出的3个证型在不同类型GERD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各类型横向比较和各证型纵向比较,经卡方检验,各中医证型在不同类型GERD中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979>0.05),分布一致。见表7。

253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44例,男性患者109例,类寒热错杂证与类肝脾胃不和证的性别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168>0.05)。类肝胃郁热证的性别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8。

青年组71例,中年组122例,老年组60例,类寒热错杂证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类肝脾胃不和证在中年组的分布与青年组及老年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出现在中年患者。类肝胃郁热证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P<0.05),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P=0.014<0.05),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中年组与青年组比较(P=0.159>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类肝胃郁热证多出现在青年和中年患者,见表9。

3 讨论

关于GERD的中医证型研究有很多,分型方法也十分多样,大多是通过临床经验主观判断,缺乏统一的分型标准。本研究应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归纳出3种证型,与以往研究[5,6,7,8,9]不同之处在于:(1)本研究归纳的分型较少;(2)在以往肝胃不和证的基础上提出类肝脾胃不和证。考虑主要原因有:(1)患者群来源较单一,地域性强,饮食特点鲜明,故表现症状较相似,证型分布集中;且本研究收集的患者以青、中年为主,故实证、热证偏多,或表现为虚实夹杂证,而纯虚证不易见到;(2)与统计方法的特性和操作过程有关。从特性而言,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能够比较客观地得到常见的中医证型,但两者的特点是简化或消除了一些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某些症状可出现在多个证型之中,而这种多重性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被简化或消除;在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联合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公因子归类,又将公因子之间的共线性再简化,而中医辨证是个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恰恰是症状之间的共线性和协同作用。

本研究在肝胃不和证的基础上,提出类肝脾胃不和证。情志失调,肝气郁滞,肝木乘克脾土,影响中焦斡旋,脾失健运,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脾气不升而胃气不降,则发本病;或日久胃病及脾;或先天脾气虚弱,加之情志不遂或外邪侵犯,均可表现为肝脾胃不和等。

本次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GERD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差异。青、中年人平时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之品,或情志失调,肝木乘土,多出现肝胃郁热和肝脾胃不和之证。老年人生理上多气血津液不足,或久病体虚,脾气虚弱,气虚及阳,脾阳受损,其证多兼虚实夹杂或表现为寒热错杂,故以类寒热错杂证为主。在性别方面,类肝胃郁热证多发于女性,与女性情绪波动更为明显,平素多易肝气郁结有关。“气有余便是火”,肝郁日久,气滞化热,横逆犯胃,易致肝胃郁热。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收集的样本量不够大,患者来源也比较单一,仅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及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患者群中北京居民占多数,因此还有一定的地域性,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样本来源和地域范围。统计方法上需要继续探索更为恰当的操作标准,并结合一些其他统计方法如logical回归分析、关联分析等其他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判断,探索更接近客观情况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1]胡水清,张玫.门诊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141-143.

[2]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 10三亚)[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2):170-173.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550-1553.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医杂志,2010,51(9):844-847.

[5]叶柏,陈静.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证治刍议[J].中医杂志,2005,46(11):812-813.

[6]陈誩,刘汶.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与辨证[J].北京中医药,2008,27(4):245-247.

[7]牛晓玲.孙志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9,50(11):979-980.

[8]张双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辩证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81-182.

中医证候研究 篇10

本研究通过对165例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揭示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 为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符合诊断标准的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2007-01~2010-05深圳市中医院住院患者165例。

1.2 诊断标准[1]

按照《肝衰竭诊疗指南》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分布规律及与吸烟、饮酒关系的分析和病毒标志物的情况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41~50岁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3.125:1;165例患者中, 其发生与患者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 以普通职员、无业人员为主, 其中普通职员为44.24%、无业人员为39.39%;其发病与吸烟的关系不甚密切, 但与饮酒有一定关系 (64.24%) ;其发生与季节无明显相关性;而思虑、劳累及饮酒是其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分别占54.55%、58.79%及52.73%;病毒复制阳性率较高, HBeAg阳性率为70.30%, HBV-DNA阳性率为79.39%。

2.2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基础病分布情况

99例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 比率为60.00% (99/165) , 57发生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 比率为34.55% (57/165) , 而9例发生在病毒携带者基础上, 比率仅为5.45% (9/165) 。

2.3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将165例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主要证候进行统计发现, 其中湿热发黄证占50%, 气虚瘀黄证占32%, 瘀热发黄证占8%, 阳虚发黄证占7%, 其他证型占3%。

2.4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与预后的关系 见表1。

从表1可见: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主要证型治疗后总有效率 (临床治愈+显效+有效) 湿热发黄证为71.95%, 气虚瘀黄为32.08%, 瘀热发黄证为57.14%, 阳虚发黄证为45.45%, 湿热发黄证明显高于其余证型 (P<0.05) ;而气虚瘀黄证的无效率 (无效+死亡) 为67.92%, 明显高于湿热发黄证 (28.05%) (P<0.05) ;瘀热发黄证与阳虚瘀黄证之间无显著差异 (P>0.05) 。

3讨论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的中医病因为“湿热疫毒”, “湿热疫毒”伤于肝, 湿热交织, 必致气机受阻, 久则生瘀, 而热邪亦可直接耗伤阴血。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不知人之元气, 根基于肾, 而萌芽于肝。凡物之萌芽, 皆嫩脆易损。”总之“湿热疫毒”损伤肝体, 久则生瘀, 形成肝“体用同损”、“毒瘀胶着”的局面, 是本病最基本的病因病机。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该病发病有一定的年龄、性别、职业倾向。年龄以41~50岁为主, 占57.58%;性别以男性为主, 占75.76%;究其原因, 是该年龄段的男性, 免疫力已经下降, 但又未至衰弱, 一方面对病毒的免疫监控力下降, 造成病毒复制活跃, 另一方面, 尚能对病毒的攻击产生较强烈的免疫应答, 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 从中医理论来看, 为正气不衰, 邪气旺盛, 邪正剧烈相争, 而发生本病。本研究中职业以普通职员、无业人员居多, 其大多收入都不高, 劳动强度一般较大, 对肝炎的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 多未接受正规的治疗, 容易引起病情加重发生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本组病例病毒复制阳性率较高, 可见HBV的病毒复制是诱发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的病例, 多发生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 比率达60.00%。张琴等[2]对223例肝炎肝硬化的证候进行临床调查, 得出肝炎肝硬化由于湿热疫毒留恋日久, 正气已亏, 邪气滞留, 若再次遭遇损害肝细胞的种种诱因, 可因邪气相加, 正不胜邪, 导致正气骤损, 肝细胞大量坏死, 发生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过度劳累、饮酒及情绪改变可以使机体免疫力降低, 成为该病的诱发因素。

研究发现, 该病病位确定在肝、脾、胆、胃、肾;辨证定性多以血瘀、湿热、热毒、气虚、肝郁为主。其主要证型为湿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瘀热发黄证和阳虚发黄证。而其主要证型治疗后湿热发黄证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证型;而气虚瘀黄证的无效率明显高于湿热发黄证。可见以虚证为主的病情较重, 预后较差。通过本研究发现,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发病规律, 对指导临床治疗很有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 揭示其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方法:以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式, 对本院165例诊断为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及中医证候进行分析, 总结分布特点和规律。结果:①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的发病年龄以41~50岁为多;性别以男性为主;而肝硬化是其高危因素;HBV的病毒复制是诱发因素之一;过度劳累、思虑、饮酒是其主要发病诱因及加重因素;②辨证定位多以肝、脾、胆、胃、肾为主;其辨证定性多以血瘀、湿热、热毒、气虚、肝郁为主;主要证型为湿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瘀热发黄证、阳虚发黄证。湿热发黄证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其他证型高, 而气虚瘀黄证和阳虚瘀黄证死亡率较高。结论: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诊断,辨证分型,辨证规范化,人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4 (9) :643.

中医证候研究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2 年4 月~ 2012 年10 月进行的调查, 被调查者为本科室门诊就诊患者与病区住院患者, 共调查508 例。

1. 2 病例选择标准

1. 2. 1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07 年心脏病学会与欧洲高血压学会 ( ESC/ESH) 的高血压指南中老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 2. 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 年卫生部《新药 ( 中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颁布的《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

1. 2. 3 纳入标准 ( 1) 符合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 ( 2) 知情同意, 愿意加入研究者。获得知情同意书过程应符合GCP规定; ( 3) 能配合调查, 依从性好的患者。

1. 2. 4 排除标准 ( 1) 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 2) 神志不清、痴呆、各种精神疾病者; ( 3) 病情严重无法完成量表者; ( 4) 资料不全、依从性差者; ( 5) 不同意参加本试验者。

1. 3 证候调查表设计与临床调查方法

以文献调研结果为基础, 参考国内权威标准及专家咨询论证, 制定临床证候调查问卷。总结《中医诊断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等书中描述的高血压病的症状, 并结合既往高血压病证候学研究资料、成果制订初表问卷的高血压病中医四诊信息部分, 再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后制定正式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查与中医证候调查两个部分。

1. 4 质量控制采用统一诊断标准、统一调查表格。整个调研过程严格执行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参加课题专家组专家统一的培训, 统一调查方法。每一份调查表的收集均由两名临床研究者共同填写、核对完成。

2 结果

2. 1 性别与年龄段分布

男性297 例, 占58. 5%; 女性211 例, 占41. 5%。80 ~85岁334 例, 占65. 75%; 85 ~90 岁134 例, 占26. 38%; 90 岁以上40 例, 占7. 87%。

2. 2 高血压病分级、分层情况

1 级144 例, 占28. 35% ; 2 级232 例, 占45. 67% ; 3 级132例, 占25. 98%。分层低危91 例, 占17. 91%; 中危137 例, 占26. 97% ; 高危158 例, 占31. 10% ; 极高危122 例, 占24. 02% 。

2. 3 中医症状及舌、脉象分布

老老年高血压病症见头晕351 例 ( 69. 09%) 、头胀210例 ( 41. 33%) 、不寐205 例 ( 40. 35%) 、肥胖162 例 ( 31. 89%) 、口干158 例 ( 31. 10%) 、目干153 例 ( 30. 12%) 、心悸139 例 ( 27. 36%) 、口苦132 例 ( 25. 98%) 、水肿126 列 ( 24. 80%) 、头痛123 例 ( 24. 21%) 、心烦111 例 ( 21. 85%) 、耳鸣107 例 ( 21. 06%) 、便干116 例 ( 20. 67%) 、畏寒肢冷101 例 ( 19. 88% ) 、手足心热99 例 ( 19. 49% ) 、腰膝酸软98例 ( 19. 29%) 、口黏96 例 ( 18. 90%) 、尿频86 例 ( 16. 93%) 、目眩77 例 ( 15. 16%) 、咳痰66 例 ( 12. 99%) 、干呕57 例 ( 11. 22%) 、肢体麻木56 例 ( 11. 02%) 、胸闷54 例 ( 10. 63%) 、盗汗48 例 ( 9. 45%) 、脘腹胀满39 例 ( 7. 68%) 、神疲乏力37 例 ( 7. 28%) 、自汗35 例 ( 6. 89%) 、便溏29 例 ( 5. 71%) 、嗜睡26 例 ( 5. 11%) 。

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见舌象: 薄苔251 例 ( 49. 41%) 、暗红舌201 例 ( 39. 57%) 、白苔159 例 ( 31. 30%) 、红舌136例 ( 26. 77%) 、舌下络脉瘀紫133 例 ( 26. 18%) 、舌边瘀点、瘀斑96 例 ( 18. 90%) 、淡红舌99 例 ( 19. 49%) 、淡舌65 例 ( 12. 80%) 、原苔63 例 ( 12. 40%) 、腻苔59 例 ( 11. 61%) 、胖大舌56 例 ( 11. 02%) 、齿痕舌48 例 ( 9. 45%) 、黄苔46 例 ( 9. 06%) 。暗红舌、红舌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舌色, 而薄苔、白苔为其最为常见的苔质。

老老年高血压病常见脉象: 弦脉265 例 ( 52. 17%) 、沉脉182 例 ( 35. 83% ) 、滑脉159 例 ( 31. 30% ) 、细脉78 例 ( 15. 35%) 、数脉49 例 ( 9. 65%) 、结脉31 例 ( 6. 10%) 、代脉16 例 ( 3. 15% ) 。弦脉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之脉象, 其次为沉脉、滑脉。

2. 4 老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中医证素分布见图1 ~2。阴虚阳亢、瘀血阻络为老老年高血压病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 分别占27. 95% 和21. 06%, 其次为痰湿壅盛、阴阳两虚、肝火亢盛, 气阴亏虚最为少见, 只占8. 07%。从中医证素方面看, 阴虚、血瘀、痰浊、阳虚所占比例都比较大。由此可见老老年高血压病虚证多于实证, 虚证则以阴阳两虚为主, 而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

3 讨论

国内目前对于老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 本课题在制定技术路线时仍以2002 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颁布的《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为标准, 但通过此项证候调查结果来看, 分型结果与之并不完全一致, 临床分型更为错综复杂。课题组成员也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 韩学杰, 朱妍等[1]调查500 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 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常见舌苔白腻或黄腻, 舌质暗红, 边有瘀点或瘀斑, 脉弦滑或沉涩之象, 辨证属于痰瘀互结的病例最多, 占全部病例的44. 6% 。王丽颖、李元等[2]的1508 名高血压病患者调查研究证候排名前3 位者是痰瘀互结900 例, 占59. 68%, 阴阳失调544 例, 占36. 07%, 瘀血阻络228 例, 占15. 12%; 证素排名前4 位的分别是血瘀、痰、阴虚、阳虚。

本课题以四诊信息为中医辨证依据, 通过课题组成员辨证的方式, 对每位入选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 发现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虚证多于实证, 虚证以阴阳两虚为主, 而实证则以痰瘀互结为主。这与临床报道的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研究不尽相同, 之前的报道绝大多数以普通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调查结果以实证的痰瘀互结型最为常见, 其次才为虚证的阴阳失调型。由此笔者推断, 老老年高血压病作为一个特殊人群而别具其独特的证候特点, 因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为高龄久病, 虽以痰瘀互结为标, 但阴阳两虚为本则更为突出, 病性为本虚标实, 但以本虚为主。通过对部分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调查, 进一步明确了此类高血压病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和特点, 以期为该课题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摘要: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特点。方法:依据文献调研结果制订中医证候调查表, 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头晕、头胀、不寐、肥胖、口干、目干、心悸等为多见;舌象以暗红舌、红舌多见, 薄苔、白苔为常见苔质;弦脉为常见脉象。证候以阴虚阳亢、瘀血阻络最为常见, 气阴两虚最为少见;证素以阴虚、血瘀、痰浊、阳虚比例较大。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为虚证以阴阳两虚为主, 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 且虚证多于实证。

关键词:高血压,辨证规范化,老年人, 80以上

参考文献

[1]韩学杰, 朱妍, 陈捷, 等.原发性高血压病痰瘀互结、毒损心络中医证类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 14 (6) :453.

上一篇:电工专业课教学下一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