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精选8篇)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篇1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是由多种产科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血管内凝血的严重病理过程, 该病起病迅速, 病情复杂凶险, 如不及时抢救, 将威胁产妇生命, 及时正确地处理不仅可以抢救产妇的生命, 而且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2]。我院2000年8月~2010年1月共收治产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30例,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0年8月~2010年1月患有产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资料,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同期我院分娩例数25 000例, DIC发生率为0.12%。年龄最小23岁, 最大40岁, 平均31.5岁。中期妊娠4例, 晚期妊娠26例。发生于产期7例, 发生于产后23例。所有患者资料的选择均符合“1.2”项下的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全国第六届血栓与会议制定的基层医院或紧急情况DIC诊断标准[3]: (1) 血小板计数<50×109/L或者呈进行性下降; (2) 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15 g/L或者3~6 d内进行下降; (3) 3P试验阳性或者FDP高于20 mg/L; (4) PT缩短或长达3 s以上, 或者呈动态性变化; (5) 外周血破碎红细胞超过10%; (6) 血沉>15 mm/h; (7) 血凝块置2 h内出现溶解现象, 血凝块变小或完整性破坏, 或血块周边血清呈毛玻璃样浑浊。上述指标中如有三项符合则考虑确诊为DIC。
1.3 临床表现
30例DIC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及部位出血, 均出现阴道出血不凝, 其中合并腹腔内出血6例, 宽韧带血肿4例, 腹部切口渗血7例, 血尿4例, 会阴伤口渗血3例, 血尿4例, 呕血2例, 出血量为2 100~5 700 ml, 平均3 875 ml;其中有5例患者同时存在多脏器损害。
1.4 方法
对于DIC患者应采取如下治疗方法: (1) 患者进入产科重症监护病房后立即查找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2) 适当给予补充相应的凝血物质; (3) 局部应用凝血酶, 并给予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药物; (4) 对死胎行剖宫产手术或者引产手术的患者, 治疗产妇原有疾病并适时中止妊娠; (5) 对出血不止者可用碘仿纱条宫腔填塞, 并适当应用肝素, 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
1.5 实验室检查
测定治疗前后血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 观察病情好转情况。
1.7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抢救病情好转后, 血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上升, PT及APTT均较用药前缩短。结果见表1。
3 讨论
产科DIC发生率为0.03%~0.13%[4]。该病的病情发展迅速, 高凝期往往不明显而迅速进入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 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DIC的发生主要与羊水栓塞、死胎、过期流产、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感染、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出血及妇科恶性肿瘤和妊娠合并肝病等因素有关[5]。
临床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抗凝治疗及补充血液成分[6]。本文采用查找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并适当补以凝血物质;对死胎行剖宫产手术或者引产手术的患者, 治疗产妇原有疾病并适时中止妊娠;对出血不止者可用碘仿纱条宫腔填塞, 并适当应用肝素的方法对DIC患者进行纠正性治疗。随着上述方法的进行, 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使浓缩的纤维蛋白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机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 使其迅速转化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血浆大量输入并补充大量的凝血因子, 并扩充血容量。文中化验结果显示,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接近正常, 纤维蛋白原定量达到正常低限, 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缩短, 使DIC得到有效纠正[3]。
综上所述, 产科医师应在产前做好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充分评估, 提高对高危妊娠、分娩的认识和处理, 以防止DIC的发生。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治疗4周后, 观察组治愈20例, 显效22例, 进步6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治愈13例, 显效15例, 进步1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63.64%。两组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结果均无异常。观察组用药过程中出现水肿5例, 4例局部红肿、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服药后出现5例红肿、瘙痒,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 对症处理后均逐渐纠正, 未影响治疗。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决定的、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免疫异常性、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其特征包括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生过度和异常分化、淋巴细胞浸润、真皮血管改变, 如血管新生、扩张、迂曲, 高内皮小血管形成。银屑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1]。银屑病与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功能密切相关[2]。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化学成分甘草皂苷在体内经葡萄糖醛酸酶作用, 代谢掉2个分子的葡萄醛酸成为有药理活性的甘草次酸, 具有抗感染、类固醇样作用;同时因其可提高机体巨噬细胞系统功能, 激活NK细胞等, 故能起到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复方甘草酸苷中含有的甘氨酸和半胱氨酸也具有解毒、抗变态反应作用, 同时可减轻甘草皂苷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3,4]。复方氟米松软膏是含有0.02%氟米松及3%水杨酸的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 其中氟米松为中等强度局部外用甾体药物, 很低的浓度即可产生药效;3%水杨酸具有角质分离和脱屑作用, 即轻度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 可促进糖皮质激素渗透到角质的深层, 加快和增强糖皮质激素的药效, 稳定皮肤中的保护性酸性皮层, 促进复方制剂中的糖皮质激素穿透到皮肤的深层部位, 增强其疗效[5]。研究表明,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优于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6]。本试验结果显示, 治疗4周, 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复方氟米松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率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复发率低, 较单独外用复方氟米松治疗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更佳,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DIC患者查找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并适当补充凝血物质;对死胎行剖宫产手术或者引产手术的患者, 治疗产妇原有疾病并适时中止妊娠;对出血不止者可用碘仿纱条宫腔填塞, 并适当应用肝素。结果:经治疗后DIC得到有效的纠正。结论:早期的明确诊断, 及时查找病因, 给予适时中止妊娠, 碘仿纱条宫腔填塞, 必要时进行子宫切除是抢救DIC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黄爱玲, 林碎钗, 傅莹, 等.产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ICU监护体会[J].华北国防医药, 2007, 19 (2) :68-69.
[2]杨然, 邱雪洲.产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 20 (4) :452.
[3]容俊, 马翠.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2B) :220-222.
[4]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684.
[5]王革玲.产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2例诊治分析[J].医学信息, 2007, 20 (2) :285-286.
[6]夏勇, 邹宏坤, 马晶.成分输血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8, 21 (4) :181-183.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篇2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观察;護理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指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部发生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导致微循环和其他内脏功能的障碍,产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临床表现[1-3]。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因素有很多,而由于妇产科并发症而引起的比例较大[4],因此,本文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与我院就诊的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6例,观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护理措施,为今后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共收治分娩产妇1398例,此外,中期引产患者143例,一共收治产妇1541例。其中有6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占总产妇的0.39%。6例患者年龄在26~32周岁,平均年龄27.3岁,其中4例初产产妇,1例经产产妇,1例曾经做过人工流产手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中,1例发生在分娩之前,5例发生在分娩之后;顺产1例,4例为剖宫产。6例患者中,中期妊娠合并羊膜穿刺引产合并重症感染的患者1例,产后大出血引起的3例,死胎滞留1例,羊水栓塞1例。
1.2 临床症状 6例患者均表现为阴道出血,且出血不凝,出血量均在2500毫升以上,2例患者伤口及针眼出现出血现象,1例患者出现血尿。患者均表现为多器官衰竭、呼吸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休克等。
1.3 临床检测 对6例患者进行抽血化验,发现,血小板检测数目均小于100×109/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为5例为阳性,凝血酶原凝血时间延长3秒以上,且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
1.4 治疗方法 主要针对患者两个特点进行治疗,第一,失血过多,马上给患者输入新鲜血液;第二患者血小板数量降低以及凝血酶原数量降低,马上进行补充。
紧急治疗后,根据患者血管内凝血现象,采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4~6 小时为1 疗程,每1 疗程剂量0.25~l.5mg/kg,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计量的确定,通过静脉滴注实施抗凝。此外,针对肾衰竭患者,平衡体内电解质,对于感染患者采用大剂量抗生素进行治疗。
2 结果
6例患者经紧急救治有5例脱离危险, 其中1例患者严重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导致死亡。
3 临床护理
3.1 急救护理 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都比较急,大部分伴有多器官衰竭、呼吸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休克等临床症状,因此,一旦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应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对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然后进行高流量吸氧,采集患者血液、尿液样本进行化验。然后建立静脉通道,至少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采用深静脉穿刺留置管,确保静脉的畅通。对患者进行输血,在输血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有无不良反应,通过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肝素及凝血因子的注射。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脉搏、体表温度,排尿情况等。
3.2 心理护理 在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由于部分患者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意识清醒,疼痛以及对病情的恐惧导致患者申请异常紧张,沉默不语或者不断重复某些话语,此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因为情绪的异常紧张会对病情和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情较严重,此时需处理好医患关系,尤其是要对患者家属进行说明和解释,让患者家属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避免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医患纠纷。
4 讨论
造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对于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果能够在孕期以及产前进行系统的检查,及时的进行治疗和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首先,要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普及妊娠、分娩、哺乳等相关知识。对于宫缩乏力、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离者,及时进行B超检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治疗措施避免发生产后大出血进而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总之,提早预防是避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一旦发生则立即果断的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合理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娜, 温兰玲, 刘丽芳.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 例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18(8):502—505.
[2] 董绍英.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4 例临床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2 (1): 38—41.
[3] 李同义,殷立基.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现场抢救[J]. 山东医药,2009,29(2):4 1—42.
[4] 朱兰英.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 职业与健康,2002年12月18卷第12期,P167—169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确诊的58例DIC产科患者, 初产妇30例, 经产妇28例, 年龄为20~41岁, 平均为27.2岁, 孕周在28周以下、28~36周、37周以上 (含37周) 的患者分别为6例、34例、18例;晚期妊娠患者共48例, 产前发病与产后发病的患者分别为28例、20例。本组58例患者均具备诊疗标准中规定的诊疗、护理条件。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以血栓与止血以全国第六届会议中议定的DIC诊断标准, 作为本组患者病症诊断的依据。以凝血酶原时间为例, 缩短或者是加长到高于3s, 为判定依据。
1.2.2 检查方法
在治疗前后, 对患者进行血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酶的活酶时间几项数据的检测, 并对患者进行全程观察与记录, 针对异常状况, 展开重点检查。纤维蛋白原不足1.5g/L的患者共28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3s以上的患者为31例, 血小板计数在100×109/L以下或持续下降的患者共32例。
1.2.3 治疗方法
为39例患者输送新鲜的血液, 输血总量平均为1600ml, 26例在早期阶段使用肝素, 21例进行剖宫产手术, 17例输送纤维蛋白原, 5例施子宫全部切除手术。
1.2.4 护理方法
及时查找患者病因, 为其补充血容量, 以避免发生休克, 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 适当给予其凝血物质、凝血酶、器官保护药物;对存在死胎的患者, 进行手术引产;对剖宫产患者, 重点分析并治疗其原有的疾病。
1.3 临床观察
58例DIC患者, 皆呈现出身体某个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 某些患者的阴道出血存在不凝的问题, 合并内腔出血、宽韧带血肿、腹部切口出血、血尿等症状的患者例数分别为6例、4例、2例、3例, 其中, 8例患者呈现出了心、肺、肝、肾功能受损的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8例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以及护理之后, 共47例抢救成功, 成功率为81.03%, 且患者的血纤维蛋白与血小板的含量明显上升, 而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凝血酶的活酶时间显著缩短,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弥漫性的血管内凝血症为产科病症中极其严重的一种, 可能对产妇及婴儿造成致命的威胁,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对患者加以治疗, 才能尽可能的挽救患者生命。同时, 临床医护人员在对DIC患者进行治疗时, 应配合全面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 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 采取有效的措施拯救患者的生命。我院对58例患者实施了治疗与护理, 获得了81.03%的治疗成功率, 充分体现了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具体来讲, DIC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可分为基础护理、治疗中护理、观察护理、急救措施等几个方面, 护理人员必须要以各方面的要求为依据, 全面落实各项护理工作。以观察护理为例, 护理人员要以医嘱为准, 对患者24h的尿色、尿量等进行精准的记录, 并持续监护心电图, 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色泽、温度及血氧饱和度, 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阴道出血问题[3]。
参考文献
[1]杨玉琴.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10) :153-154.
[2]金玉姬, 韩元一.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34) :150-153.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24例, 经产妇28例, 年龄24~39岁, 平均年龄为26.4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生产方式上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运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以进行常规的护理, 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的内容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临床药物护理
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及详细的记录,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临床药物护理, 如一些凝血药物或者物质及凝血酶的应用, 以及运用一些器官保护药物对患者的相关器官进行保护。
1.2.2 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及时的查找以及进行临床的观察护理
在患者发病进入产科监护室之后就要在第一时间查找患者的病因, 避免盲目用药, 在患者脱离危险之后也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 避免相同原因所导致的再次发病, 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护理。
1.3 评定标准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及问卷调查, 观察组患者对于血管内凝血症状以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可以分为非常满意、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四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 其中满意率=非常满意+很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 16.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检验, 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 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进行相关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6例患者对血管内凝血症状以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为96.2%, 而对照组26例患者对血管内凝血症状以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为8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其发病非常急, 病情发展很快, 若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以及正确的治疗, 患者很可能在短时间死亡, 对患者及胎儿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且其发病原因复杂, 医学上还未得到全面的认知, 是一种高危险的产科疾病[3]。
对于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 而且其治疗后的护理也是非常繁琐的。护理中的重点是确定一些药物对于不同情况患者的正确运用以及合理的计量控制, 这些要求都是传统的护理模式所不能达到的, 必须通过临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4]。临床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血小板数量, 纤维蛋白量达到正常的水平, 使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得到合理改善, 进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提高服务质量。故临床护理服务的有效运用, 对于医院的发展以及患者的恢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妇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5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6例患者。对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血管内凝血症状以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为96.2%, 对照组患者对于血管内凝血症状以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为80.8%,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护理服务可以使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血管内凝血症状得到改善, 也可以使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有一定的提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护理研究,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彩平.对妇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治疗方法的分析[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3, (1) :11-12.
[2]梁丽红.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 (学术版) .2010, 7 (15) :14-15.
[3]穆傲霜, 马莉, 赵婉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7 (15) :14-15.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以感染、急性白血病、病理产科为基础病的DIC患者71例,其中感染32例、急性白血病25例、病理产科14例。71例患者中,男43例,女28例,年龄18~82岁,平均(42.5±16.4)岁。按照1999年中华血液学会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全部患者均为初发DIC者,均予肝素治疗。
1.2 方法
1.2.1 检测指标
分析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对比3种不同病因DIC患者临床出血程度、休克、重要器官损害、微血管溶血表现及PLT、PT、APTT、Fg、3P试验、TT、D-二聚体阳性率;出血血程度、休克发生率、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病死率。
1.2.2 检测方法
所有标本均于入院后取静脉血4mL,129ng/L枸橼酸钠9∶1抗凝。4℃,3000r/min离心10min,血浆分离后置-20℃保存待测。(1)PLT测定:EDTA-Na2抗凝血做血小板计数,白血病患者低于50×109/L,其他患者低于100×109/L为阳性。(2)PT、APTT测定:法国Biomerieax四通道半自动检测仪器。PT比正常延长3s以上为阳性;APTT低于35s或高于52s为阳性。(3)Fg测定:<1.5g/L(白血病<1.8g/L,肝病<1.0g/L),或进行性下降。(4)TT测定: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肝病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s以上)。(5)3P试验:凝集法。1个“+”以上为阳性。(6)D-D测定:乳胶凝集法。1个“+”以上为阳性。
1.2.3 出血程度判定标准
1级:轻度出血,不需要输血治疗;2级:需要输血治疗,输血量<600mL/d;3级:严重出血,输血量>600mL/d[1]。
1.2.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及治愈好转标准》[2]进行疗效判定。痊愈:基础疾病及诱因消除或控制,DIC症状与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为。好转:上述指标中一项未达标或两项未能完全达标。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标或因DIC死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有序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和表2可知,3组患者在出血程度、休克发生率、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病死率、APTT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T、PT、Fg、TT、3P、D-D阳性率方面,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与急性白血病组、病理产科组在出血程度、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病死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组与感染组、病理产科组在休克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组和感染组在APTT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组与病理产科组在出血程度、重要器官损害发生率、疗效、病死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病理产科组在休克发生率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急性白血病组与病理产科组在APTT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其特征是小血管内特别是毛细血管内形成弥漫性微小血栓,导致出血、休克、器官损害、溶血等。目前,DIC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DIC常规检测项目包括PT、APTT、PLT、Fg含量、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TT、D-D测定等。患者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1)多发性出血倾向。(2)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3)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黏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4)抗凝治疗有效[3,4]。
DIC始于凝血系统的被激活,基本病理变化是在微小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因此,启动凝血过程的动因和途径是DIC发病的重要方面。(1)凝血酶原酶形成。血管内皮广泛受损(内源性凝血系统)、组织破坏(外源性凝血系统)、促凝物质释放(磷脂蛋白、血小板因子3)。目前认为组织因子释放引起的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是造成DIC的主要途径。(2)凝血酶形成: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酶的作用下,形成凝血酶。(3)纤维蛋白形成: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首先形成纤维蛋白单体,进而形成稳定的不溶性的纤维蛋白[5,6,7]。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肝功能障碍、血液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
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弥散性微血栓的过程中,大量的血小板被消耗,其数目明显降低。DIC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Ⅱ、Ⅴ、Ⅶ、Ⅹ等因子消耗不太严重,PT往往缩短或正常,但DIC进展迅速,高凝期极短,很快进入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同时继发纤溶亢进,血浆中出现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这些产物又拮抗凝血酶的作用,而致使PT时间延长。因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使TT延长,而凝血因子的缺乏及纤溶功能亢进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也使APTT延长[8,9,10]。Fg是参与止血的主要物质,DIC时,由于血浆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均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同时受二酶的作用迅速消耗和降解,使其含量明显降低,故检查结果Fg含量明显降低。在DIC发生初始上述实验指标已经发生显著性改变,其检测结果可以反映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及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了解机体的血液凝固状态,预测是否有微血栓的形成和出血倾向,对于预测DIC的发生、发展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病因DIC临床特点有差异:病理产科相关DIC和急性白血病相关DIC临床出血重,器官损害较少,预后较好。感染相关DIC出现休克、器官损害多见,疗效、预后差、病死率高。PLT、Fg进行性下降对DIC诊断更有意义;在急性白血病相关DIC中APTT阳性率较感染相关DIC低,可能与此种病因DIC内源凝血途径较低程度激活,或机体产生类肝素样抗凝物较少,或样本量少有关,需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宋尚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M]//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61-665.
[2]李卓江.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88,9(1):15-17.
[3]Harris MG,Bannatyne P,Russell P,et al.Chronic consump-tivecoagulopathy with a uterine leiomyoma[J].Aust N Z J ObstetGynaecol,2002,22(1):54-58.
[4]许俊堂,王荣山.血栓相关的血液学指标及其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6):382.
[5]李连瑛,焦付丰,邢学新等.临床诊断治疗技术[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75-90.
[6]Santos LM,Frenna V,Thoma V,et al.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coagulation after laparoscopic multiple myomec-tomy with use oficodextrin:A case report[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06,13(5):480-482.
[7]涂孟桢,邓玲.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例体会[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4):233.
[8]MacLeod JB,Lynn M,McKenney MG,et al.Early coagulopathypredicts mortality in trauma[J].J Trauma.2003,55(1):39-44.
[9]夏恩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4:209.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篇6
关键词: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危重急症,病情发展迅速、凶险、治疗棘手,母婴病死率高。但若及时诊断治疗可获痊愈[1]。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十年间共收治63例产科相关DIC,抢救成功48例,死亡15例,现将我院产科DIC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整理。其主要目的在于,和众位学者和同行探讨临床知识与应用。特别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与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以及产后大出血等临床病症之间的相关性,便于提高临床认知,加强经验总结和交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发病率
同期住院孕妇24 386例,其中发生DIC 63例。发生率0.26%。抢救成功48例,占76.19%,死亡15例,占23.81%。
1.1.2 一般资料
年龄21~43岁,平均30岁。初产妇25例,占39.68%,经产妇38例,占60.32%。孕周27~42周,平均(38+5)周。产科DIC发生时间:发生在分娩前9例,产时19例,产后35例。城市居民12例,农民51例,36例由本地区各县乡转入,其中6例转入时病情危重,随之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1.1.3 发病诱因
63例患者均有诱发产科DIC的高危因素。(1)重度胎盘早剥15例;(2)子痫、重度子痫前期13例(包括HELLP综合征3例);(3)羊水栓塞10例;(4)产后大出血(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裂伤、多胎等因素引起)10例;(5)前置胎盘9例;(6)宫内死胎9例;(7)子宫破裂4例;(8)合并重型肝炎3例,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2例,合并心肌炎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三胞胎妊娠)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
多数患者是几种因素并存的,如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死胎、产后大出血等。
产科DIC的主要病因为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以及产后大出血。发生胎盘早剥的诱因依次为重度子痫前期、外伤、多胎。羊水栓塞的相关诱因依次为产程过快、胎膜早破、羊水污染、软产道裂伤、催产素引产、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发病急,除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外,以阴道大出血、不凝血、伴休克为主要表现。63例患者中均有阴道大出血,出血量为600~6 100 m L,平均为3 200 m L;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伴多部位出血,包括血尿、伤口及针眼渗血、腹腔积血、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产后缝合伤口出血不凝,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不凝等不同表现。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28例,昏迷20例,死亡15例,羊水栓塞症状主要以胸闷、寒战、烦躁、呼吸困难为主,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肾、肝等多器官功能损害。
1.3 诊断标准
参照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DIC的诊断标准[2],本组病例均符合DIC实验室诊断标准。
1.4 治疗方法
正压高流量吸氧:尤其是羊水栓塞患者早期表现为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致羊水栓塞患者50.00%以上死亡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的1 h内[3]。纠正低氧血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应给正压高浓度供氧,应用面罩或酌情气管插管进行正压给氧,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缺氧。开通2~3条静脉输液通道,其中一条供中心静脉压监测。
迅速补充血容量、成分输血、补充凝血因子血浆纤维蛋白原<1.5 g/L时,静滴纤维蛋白原2~4 g/次,(输入1 g可提高血液中纤维蛋白原25 mg/d L),达1.5 g/L为好。
小剂量肝素的应用要早,只要疑有DIC的可能尽早应用肝素,阻断高凝期。用法:12.5~25 mg/次,ih,4~6 h可重复使用,每日不超过100 mg,见效减量,病因去除后停用。
在DIC后期即大出血期,应用止血芳酸、6-氨基已酸、止血敏、立止血等抗纤溶药物:多巴胺静脉点滴维持血压,保证多脏器血液供血。注意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同时注意利尿保护心肾功能。应用肾毒性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羊水栓塞者应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罂粟碱、氨茶碱、阿托品、酚妥拉明等药物解除肺动脉高压。
当阴道大出血达到一定量,休克短期内不易纠正者应及时切除子宫,这是抢救产科DIC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原发病、抗休克、适当使用肝素、扩容、输新鲜血、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治疗,抢救成功48例,治愈率76.19%,死亡15例,死亡率23.81%。行子宫切除术21例,占33.33%。14例早期小剂量应用肝素,对部分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了透析疗法,并发呼吸衰竭者进行气管切开,呼吸机加压给氧等。15例死亡病例中包括由本地区各县乡转入时病情危重、抢救治疗无效死亡6例。本院发生的9例产科DIC死亡病例中羊水栓塞3例,重度子痫前期并HELLP综合征2例,合并重型肝炎3例(均于剖宫产术后转入本市肝病传染病医院继续治疗、死亡),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
3 讨论
产科相关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既可是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也可以是其严重不良后果,因微循环栓塞而最终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母亲生命[4]。其死亡率0.03%~0.13%[5,6],居孕产妇死亡之首。本组DIC患者发生率0.26%(63/24 386),死亡率0.06%(15/24 386),与文献报道相符。63例产科DIC患者抢救成功48例,治愈率76.19%(48/63),死亡15例,失效死亡率23.81%(15/63)。DIC病情发展迅速,凶险,若能及时识别,积极纠正原发病,去除诱因,可防止和减少DIC的发生,若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可获痊愈。
3.1 及时处理DIC的诱因,预防DIC的发生
本组资料中,51例来源于农村,且由下级医院转入的36例病人中均没有进行过全面、系统的产前检查。因此,产科DIC应以预防为主,对高危孕妇进行治疗。
3.1.1 加强宣传
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尤其是农村孕产妇,适时定期到医院产前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发病,防止和减少DIC的发生。
3.1.2 基层医护人员要重视有可能导致DIC的原发病的孕产妇
如: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合并肝炎等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严格按三级转诊要求及早将高危孕妇转送上级医院诊治,这是防止和减少产科DIC的最关键措施之一。
3.1.3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诊疗常规进行规范操作,防止医源性的羊水栓塞
如人工破膜时应避开宫缩最强时期,且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严格掌握催产素使用的指征和使用方法,禁止过早干预产程;适当掌握剖宫产指征,子宫切开后及时吸净羊水再娩胎儿,以免羊水进入子宫开口的血窦内[2]。
3.1.4 有诱发产科DIC高危因素的病人
如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宫内死胎、妊娠合并肝病、血液病者应注意动态监测DIC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检查若有异常应积极纠正。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终止妊娠。
3.1.5 胎盘早剥必须及时终止妊娠,以减少DIC发生的可能,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本组胎盘早剥引起DIC的病人均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
3.1.6 恰当处理产后出血
当病人发生阴道大量出血,出血不凝,出血量达一定程度时应当机立断切除子宫,这是挽救病人生命,抢救DIC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本组因产科DIC而行子宫切除者21例。
3.2 及时识别、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急性DIC发病突然,各期在临床上无严格界限,高凝期往往未引起注意,常进入了消耗性低凝及纤溶亢进才被发现,或是出现了休克不能用失血来解释,才想到DIC的可能[7]。故一旦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出血休克时,首先应考虑DIC的可能,对临床症状符合DIC的边用药边进行实验室检查,切不可为等待化验结果而延误治疗。本组有1例羊水栓塞的患者在破膜时曾有一过性寒战和咳嗽,助产士未加注意,在分娩后产妇出现异常出血,经输血、新鲜血浆、宫腔填纱出血不能控制,并出现呼吸困难等才意识到羊水栓塞,DIC,急行子宫切除术,术中曾出现呼吸心跳骤停2次,经抢救心跳恢复,呼吸机辅助呼吸,昏迷,术后3天死亡。另1例羊水栓塞发生于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后患者突然抽搐,意识丧失,麻醉师急给予地塞米松针20 mg,2~3 min患者意识恢复,因硬膜外导管内有血液,麻醉师考虑到麻醉药物所致未引起重视,术中见羊水胎便Ⅱ°,子宫收缩具体,出血200 m L,术后检查阴道出血约300 m L,有凝血块,子宫收缩可,给予米索前列醇片600 ug塞入直肠,预防出血,术后送病房后按压宫底时发现阴道出血量多、不凝血才考虑到术中羊水栓塞、DIC,即查凝血四项均异常,同时大量输血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等一系列抢救治疗后康复。虽然保全了子宫及生命,但若能在术中即考虑到羊水栓塞,早期应用肝素、及输血、血浆等治疗,有可能不会发生DIC。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不明原因的休克、咳嗽、寒战、呼吸困难或产后出现原因不明的休克,伴随出血不凝时应考虑羊水栓塞[8]。及时识别、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3.3 及时成分输血、补充凝血因子是治疗的有效措施
当临床症状符合时即可按DIC处理,检查和治疗同步进行。DIC时由于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故在抗休克,改善微循环同时,及时输新鲜血浓缩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除补充血容量还能补充DIC所消耗的多种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冷沉淀(含VIII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单采血小板等血制品[9]。凝血因子补充的标准:要求使血小板>80×109/L,凝血酶原时间<20 s,纤维蛋白原含量>1.5 g/L。若未到达上述标准,应继续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3.4 改善微循环和抗凝治疗
DIC的基本发病机制是凝血亢进,同时凝血/抗凝血,纤溶/抗纤溶过程混杂出现,故使用ATIII、肝素或其他新型抗凝剂以阻断凝血反应的恶性循环,是DI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另外,若在没有很好阻断凝血反应恶性循环的情况下,一味补充凝血因子反而会加重病情,必须注意配合抗凝剂的使用[9]。另有学者认为产科DIC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没有引起出血及不良反应,是非常安全有效的[2]。多数学者认为合理及时地在高凝期使用肝素是治疗产生素预防感染。科DIC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实践中准确抓住高凝
期的时机是很困难的。肝素的应用一直是我院产科医师困惑的问题,多数情况是在血液内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3.4.1 肝素的应用指征
DIC早期(高凝期);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呈进行性下降,微血管栓塞表现明显的患者;消耗性低凝期但病因短期内不能去除者,在补充凝血因子的情况下使用。
3.4.2 本组经验
羊水栓塞发生DIC的患者应及早使用肝素,而胎盘早剥合并DIC及时结束分娩且保留子宫者可不用肝素,DIC发生在死胎分娩前时应尽早使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DIC,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血液高凝时应给予小剂量肝素,产后出血导致不可逆性休克并发DIC不宜用肝素,否则有加重出血的危险[10]。
3.4.3 肝素用量
肝素应尽早使用,剂量应从小到大,一般12.5~25 mg/次,4~6 h可重复使用,每日不超过100 mg[11];在使用肝素期间要动态观察凝血功能,血小板情况,使凝血时间维持在15~20 min,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低分子肝素的用量。由于产科病因多能去除,因此多主张肝素小剂量,间隙给药,病因去除后DIC不发展,须迅速停用或见效减量,否则可因肝素过量导致出血[10]。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3]。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酶原、D-二聚体中有任意三项或以上指标出现异常的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有产妇均伴随不同程度的不凝血以及心脏、肝肾功能障碍。排除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合并严重器官衰竭的患者[4]。
30例产妇中有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 孕周在28w以上的有27例、孕周在28w以下的有3例;产妇的出血量在943~10132 (3564.6±536.4) ml;30例产妇中有8例合并子痫前期、6例为中央型前置胎盘、4例双胎妊娠产妇、另有2例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
1.2 方法
对患者的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 尽早将病因去除。产妇出现分娩前兆之后立刻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胎儿娩出之后要及时将子宫内容物清除, 取血样送检, 实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筛查。在得到确切的诊疗结果之前, 可以适当给予患者肝素静脉滴注, 结果得到证实之后再次给予患者10mg/h的肝素治疗, 化验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同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酸中毒等症状, 改善微循环, 配合止血药物和抗生素等进行治疗。使用肝素治疗的患者首选静脉滴注25~50mg的低分子肝素, 随后给予50mg低分子肝素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通液500ml中进行静脉滴注, 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监测, 及时对肝素的用量以及低速进行调节;将凝血时间控制在15~30min, 如果凝血时间低于12min, 应当适当加快静脉滴注的速度;如果凝血时间在30min以上, 应当立刻停止使用肝素, 减少出血的风险。如果出血情况难以控制, 考虑对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或B-Lynch子宫缝扎术等予以干预, 如果手术后患者的出血仍得不到控制, 则行子宫切除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5]。
1.3 观察指标
(1) 血小板计数, 不应当低于90×109/L; (2) 凝血酶原时间 (PT) ; (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 (4) 纤维蛋白原 (Fg) , 在1.5~4.0g/L[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得到的数据资料实施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 通过卡方值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
对比治疗前, 3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T、APTT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在治疗后得到明显的改善, 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2.2 产妇与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对比
通过治疗, 30例产妇全部获救, 抢救成功率达到100%, 但是胎儿的抢救成功率相对要低, 出现2例宫内死亡、4例死产, 抢救成功率为82.35%。对比产妇和胎儿抢救成功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弥漫性出血是一种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的特点在于机体凝血与抗凝血机制发生失衡, 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主要发病人群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大面积创伤的患者、晚期肿瘤以及产科患者等[7]。当前研究大多认为该病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造成机体血液循环出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凝血促动, 凝血酶的分泌过多, 导致凝血系统激活, 血液的凝固性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 微蛋白原不但在微循环中沉积, 微血栓的形成会造成脏器栓塞或功能障碍, 对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由于该病属于急重症, 可能造成多个脏器缺血、缺氧, 进而发生器官衰竭, 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通常在患者出现DIC的症状时就应当采取治疗措施。产科具有其特殊性, 当患者出现分娩前兆后, 应当立刻安排进入手术室分娩, 加强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筛查。为了尽早控制疾病的进展, 在实验室结果得到之前应当适量给予患者肝素进行预防性治疗。肝素主要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在应用肝素治疗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把握好剂量很可能降低血小板的含量, 进一步增加出血的可能性, 因此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对患者的凝血时间进行监测。低分子干预指的是通过分离和裂解的普通肝分子, 其分子量仅为普通肝素的30%, 且相对普通肝素具有使用方便、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以及半衰期长和安全等优点。随着时间的发展,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凝血酶的抗凝活性增加抗血栓的作用, 抑制多个凝血的环节。同时防止血小板在血管内皮的粘附, 抑制凝血因子的消耗, 进而具有很好的控制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作用。尽管肝素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 但是肝素使用不当很可能导致出血加重, 因此使用剂量一定要把握好[8]。在本组研究中, 30例患者均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其中有8例患者出血量非常大, 考虑已经错过高凝期进而未选择使用肝素进行治疗。患者大量凝血因子的消耗是造成出血的重要原因, 此时需要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 首选输注新鲜血液, 其次可以给予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之后, 机体中凝血酶的水平迅速上升, 不断有纤维蛋白原转化成为纤维蛋白, 在微循环中出现广泛性血管内凝血, 所以在为患者补充血容量与凝血因子的同时, 补充适量的纤维蛋白原能够减少降解的发生[9]。
在本组研究中, 3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 成功率为100%, 其中有7例患者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成功止血, 3例患者在出血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选择子宫全切除术进行干预。将促凝物质阻断是治疗DIC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解除产科中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的来源能够有效的避免血液高凝状态的出现。因此, 要求临床中胎儿娩出之后应当迅速将子宫内的妊娠物等清除干净, 避免羊水、胎盘等物质的滞留激发凝血机制[10]。对于阴道出血量大的患者还应当配合抗休克治疗进行干预, 在出血无法制止的情况下应当果断决策, 行子宫切除手术, 避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子宫是女性非常重要的器官, 不仅关系到生育, 与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和内分泌情况也息息相关, 轻率的将其切除对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关系等均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因此, 手术过程中只要是还有转机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多种方法, 不要轻易考虑将子宫切除。
总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对于产妇与胎儿的危害巨大, 临床上一定要加强关注。对于具有前置胎盘、子痫前期或者羊水过多等高危因素的产妇要重点关注, 预防产后出现的发生。本文中在患者入院后密切对凝血功能进行监测, 及早发现疾病的前兆, 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通过治疗可见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从而提高产妇的生存率, 但是胎儿死亡率相对较高, 要改善这一现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莉.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15) :34.
[2]高玲, 黄彬, 林爱华, 等.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 (12) :1144-1147.
[3]胡引, 徐鑫芬, 张慧, 等.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21 (10) :1163-1166
[4]林进, 刘楚芹.肝素与成分输血联合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9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13) :2455-2457.
[5]陈小燕, 郭靖.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 21 (2) :235-237.
[6]姜志凤, 宗玮芳, 徐叶, 等.不同妊娠期正常孕妇及产科早期DIC患者PT、APTT、TT、FIB、D-D、FM变化的探讨[J].检验医学, 2011, 26 (2) :111-113.
[7]王武超, 曹宝平.脓毒症患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测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 (8) :903-907.
[8]温隽珉, 陈怀生, 孙育欣, 等.小剂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8) :736-740.
[9]高启云.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 (15) :3415-3416.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4]如下:第一, 患者伴有容易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疾病, 比如感染、创伤、恶性肿瘤以及病理产科等。第二, 出现多发性出血倾向、多发性微血管栓塞、非原发疾病所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或者休克这3种情况中的两种或以上。第三, 常规检查结果中的以下项目有三者或以上符合:血小板数量<1011个/升或者存在出现进行性减少的情况;浆纤维蛋白原<1.5 g/L或者存在出现进行性减少的情况;血浆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超过20 mg/L或者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的结果呈阳性;凝血酶原的时间的延长到超过3 s或者呈现动态波动变化、纤溶酶原以及降低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所需时间的变化超过10 s。患者全部为女性患者, 年龄在27~34岁, 平均年龄为30.3岁。产妇的孕周在32~41周, 平均孕周为 (38.2±2.8) 周。其中, 初产妇为10例, 经产妇为8例。所选产妇均存在阴道出血的情况, 有8例患者为多部位出血, 具体为皮肤瘀斑、手术切口出血、血尿以及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在1200~3000 m L, 平均出血量为 (1880±675) m L。患者最终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例为稽留流产, 2例为过期流产, 2例为胎盘植入, 2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例为产后出血, 3例为胎盘早剥, 3例为羊水栓塞。
1.2 治疗方法
1.2.1 肝素治疗:
首次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 用量控制在25 mg左右, 将其与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通过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入到患者体内, 每天4~6次。随时检查患者用药后的凝血时间, 如果<12 min就应该适当加大用量。当凝血时间超过30 min时就可以停止用药。确定患者的出血情况已经消失并稳定之后, 让患者接受实验室检查, 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2 d后就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减量或者停用。
1.2.2 辅助治疗:
为患者补充体液并平衡体内的酸碱环境, 通过给予新鲜全血、冷冻血浆、血小板悬液、纤维蛋白原以及冷沉淀等为患者补充凝血因子。此外, 还需要为患者进行抗休克以及抗感染治疗。再有, 还可以使用地塞米松并进行强心以及利尿等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生命体征以及血氧情况进行严密监测, 确保患者呼吸通道的畅通。
1.3 判定标准:
患者经治疗之后, 临床出血症状得到缓解、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证实即为治疗有效, 否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18例患者中, 16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 治愈率为88.89%, 其余无效的2例患者均死亡, 他们分别为胎盘早剥和羊水栓塞患者。
3 结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发病率并不高, 但是一旦发生, 就会对产妇以及婴儿造成较大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主要由抗凝血以及凝血这两个过程所出现的平衡失调问题所导致[5]。有关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报道认为, 该病的早期诊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当产妇出现休克、出血概率高、昏迷、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容易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疾病时, 医师应该及时进行检查并加强对患者的动态监测。该病目前的临床治疗是首先治疗患者的原发病, 这也是影响该病治愈率的关键因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诱发因素较多, 比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妊娠期间高血压疾病以及产后出血等[6]。上述症状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的凝血酶活性因子大量进入血液, 致使机体的外源以及内源凝血系统处于激活状态, 患者就容易发生出血情况, 进而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基于此,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为患者补充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 让患者逐渐止血。肝素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 因此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已经确诊但是患者的病因武大消除时, 需要立即使用肝素防止患者进一步形成微栓塞。需要注意的是, 肝素的使用应该在血液高凝的状态下进行, 越早越好, 实际用量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本次研究中的18例患者中, 有16例患者最终治愈, 治疗有效率为88.89%, 其余死亡的2例为胎盘早剥和羊水栓塞患者, 并且确诊和开始治疗的时间比其他患者要晚。由此可知,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现得越早、确诊得越早、治疗得越早, 同时确保患者治疗的特异性、动态性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综上所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严重, 对产妇以及胎儿的危害也比较大, 在产妇的围生期, 医师应该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出现进行积极预防, 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 留意产妇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表现, 出现异常情况时尽早确诊和治疗。这对于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已经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 医师需要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切除致病因素并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防止微血栓的形成。
摘要:目的 探析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针对以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具体包括肝素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等, 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结果。结果 18例患者中, 16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 治愈率为88.89%, 其余无效的2例患者均死亡, 他们分别为胎盘早剥和羊水栓塞患者, 并且这2例患者的确诊时间和开始治疗的时间比其他患者要晚。结论 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妊娠期间高血压疾病以及产后出血等是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因素, 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的凝血酶活性因子大量进入血液, 致使机体的外源以及內源凝血系统处于激活状态, 患者就容易发生出血情况, 进而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严重, 对产妇以及胎儿的危害也比较大, 因此在产妇的围生期, 医师应该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出现进行积极预防, 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 留意产妇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表现, 出现异常情况时尽早确诊和治疗。这对于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已经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 医师需要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切除致病因素并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防止微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素,微栓塞
参考文献
[1]郑湘川.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18) :3687-3688.
[2]陆玲军, 苏敏君.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的临床疗效探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5 (11) :1781-1783.
[3]李婧.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16 (19) :65-66.
[4]王涛, 庄建红.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例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29) :93-94.
[5]杜近云.2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1) :45-46.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推荐阅读: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07-24
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09-16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论文11-23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08-28
肺弥漫性病变08-27
弥漫性腹膜炎09-27
甲状腺弥漫性11-26
急性心脑血管09-28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09-17
老年脑血管急性加重期论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