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脑血管

2024-09-28

急性心脑血管(共10篇)

急性心脑血管 篇1

急性脑血管疾病 (ACVD) 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临床常见,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同时兼顾其心血管功能的障碍,对整个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年以来的住院患者186例,其中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148例,占总数的79.4%。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其合并症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观察病情,提高护理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ACVD患者186例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均经颅脑CT和/或腰穿确诊。其中男123例,女63例;发病年龄24~84岁;脑梗死113例 (60.8%) ,脑出血65例 (34.9%) ,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 (4.3%) 。

1.2 ACVD心血管功能障碍主要表现

见表1。

注:*指占ACVD患者总数的百分数;**指心电图异常总数,1例患者可有两种心电图异常

2 讨论

2.1 ACVD心血管功能障碍机制

当颅内出血或缺血,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的同时,可发生病灶周围脑组织水肿。局部性或弥漫性颅内压增高,直接或间接波及下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 (腺上腺、甲状腺等) 轴,或下丘脑-胸腰髓交感神经通路使激素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导致心血管功能阻碍。这些障碍一般出现在急性期。只要采取合理、及时的治疗,一般可随着脑水肿的消退逐渐减轻或消失。

2.2 护理观察及治疗要点

(1)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ACVD患者一旦出现中枢性高热,应积极给予物理降温,戴冰帽;与医生配合进行其他降温措施,努力降低脑及机体代谢率,以减少脑细胞耗氧量,从而增强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严重的ACVD患者,尤其是脑出血,常伴有意识障。意识障碍的程度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出血量及其部位有关。如病灶接近第3脑室的中央灰白质或桥脑,则最易发生昏迷;如出血流入脑室常呈深昏迷。检查瞳孔的改变可了解视觉通路、脑干的机能状态,观察是否有脑疝的发生。如出现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球位置异常,瞳孔不等大,提示有脑疝;如瞳孔进行性散大,呼吸不规则,脉搏微弱快速,血压不稳定时,提示预后不良。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给出相应的处理; (2) 心血管功能障碍的变化及护理: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一旦发现心律不齐,应立即作心电图检查。如有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心梗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连续监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好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对于血压升高,通过降颅压可起到间接降压的作用;另外还应配合其他降压措施,将血压控制在20.0~21.3/12.0~13.3 k Pa,或相当于发病前血压的稍高水平,但不宜将血压下降过低,以防供血不足; (3) 降颅压药物的应用与观察:对于大面积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是急性处理的重要环节。一般ACVD患者常以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等渗透性脱水剂为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主要措施。但当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时,如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脏难以负担治疗量的甘露醇,故治疗应重点用速尿、糖皮质激素等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防止心衰加重和增加治疗难度。同时还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尤其应注意补钾和肾功能; (4) 患肢护理:在早期,正确的被动的床上患肢姿势的摆放和定时的变换体位等,对避免患者将来出现异常的痉挛模式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发病的1~2周以内,应避免进行主动的锻炼,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致病情恶化。即使进入恢复期,进行主动锻炼的量也应严格限制在心脏所能承担的负荷之内; (5) 心理护理:ACVD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的患者,心理状态更为复杂。掌握其心态,给以积极妥善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康复的速度和质量。对于急于求成、烦躁者, 应劝慰其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对于自悲者, 应细心劝导, 鼓励和协助其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于恐惧忧虑者, 应消除其紧张情绪。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心血管功能障碍,护理

急性心脑血管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0年6月~2010年6月收治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6~80岁,平均63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8~144小时,平均57.8小时。均以急腹症就诊,就诊时多以局限性腹痛为主,短时间扩散至全腹疼痛伴胃肠道症状,见表1。

腹腔穿刺结果:就诊初期未抽出腹腔渗液6例;就诊初期抽出黄色液体8例,术前6例;就诊初期抽出暗红色渗液2例,术前10例。

X线检查:小肠扩张积气15例,伴有数个液平者7例;小肠及结肠均扩胀胀气6例。诊断报告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13例,急性不全性低位小肠梗阻3例。合并冠心病、房颤6例,周围深静脉病变4例,癌症3例,原因不明3例。

方法:本组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因术中病情恶化而中止手术,其余14例均切除受累坏死肠段后行端端吻合。手术中探查显示小肠部分或大部分坏死10例,伴盲升结肠坏死2例,小肠及半结肠坏死2例。

结果

本组16例,治愈6例,死亡10例,死亡率62.5%;14例肠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见表2。

表2 病理诊断情况(例)

讨论

近年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发病有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肠系膜动脉,常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内膜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瓣膜置换等病史。肺脓肿、脓毒血症的细菌栓子可导致动脉栓塞。肠系膜上静脉急性血栓形成多发于门静脉高压、心脏病并发心衰、肺部感染和腹部创伤患者。瓣膜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近期心肌梗死,顽固性心衰,低血容量及低血压;使用引起内脏血管收缩性药物。肠系膜血管急性栓塞后,肠管血循环障碍,发生缺血性病理变化,肠壁变黑坏死,随后远端肠管血管床继续发生血栓形成,相应肠襻广泛坏死。如果发生在动脉,病变更为迅速。

由于本病大多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凶险,早期诊断困难。所以诊断时应注意几点:①临床表现与其他急腹症相混淆,易误诊、漏诊、所以死亡率高达80%[1];②本病特点是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称,全身改变也可不明显,临床上常认识不足而误诊[2];③此病一旦发生大面积肠坏死,预后凶险,死亡率极高[3]。

本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体会到早期诊断,有赖于临床医生对本病过程中一些临床表现的严密观察和综合考虑,以及对本病常见并发病情况的熟知程度和选择正确的辅助检查。本组患者就诊时,均表现为局限性腹痛或全腹疼痛伴阵发性绞痛,肠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易误诊为阑尾炎、胆囊炎、消化道溃疡等。体检时,腹部压疼较患者自诉腹痛程度为轻,且以深部压痛为主伴有明显的反跳痛,而腹肌紧张不明显,有别于腹腔炎症性病变,与肠系膜血管栓塞后受累肠段早期产生浆液性渗出有关。阵发性绞痛发作时,肠鸣音仍为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常报告为小肠机械性梗阻,或不完全性低位小肠梗阻,极易导致临床医生误诊及治疗错误。临床医生切莫被单一的腹部X线检查报告所迷惑,应结合体检情况仔细进行鉴别,则不难发现腹部X线检查结果与临床体征不符,此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及时询问有无心脏瓣膜病变,房颤,周围深静脉血栓形成,癌症,特别是腹腔内癌症等,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如腹腔穿刺,有血性液时,对诊断确立有一定的意义。而胃肠道CT对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和侧枝血管,异常肠段的判断正确率明显增高,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的造影最具有诊断价值,显示动脉近端正常,远侧分支变细光滑。所以近年来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来区别是肠系膜动脉缺血还是静脉血栓形成。

一旦确诊,肠襻已坏死,肠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切除时至少要包括坏死肠襻上、下端15~30cm,同时将已有栓塞的系膜予以切除。术中切除肠管前判断肠管活力时可采用:①术中可用传统的温盐水纱布湿敷肠管,但有一定的局限性;②在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以0.25%普鲁卡因封闭,缓解血管痉挛,判断肠管活力;③可动脉内注入血管扩张药,肝素及神经阻滞剂等。续后根据肠管色泽,蠕动和动脉搏动判断肠切除范围为妥。只有将血循环不良肠段切除,方可有效防止血栓和栓塞发展,小范围肠坏死切除后不影响肠道功能,而大范围肠坏死,切除肠管时,尽可能多保留一些肠管,以保证术后需要。

术后治疗很重要,严密细致的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心、肝、肾、肺重要器官的功能。包括血气分析,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联合足量有效抗生素,术后及早使用肝素化,如:肝素纳5000U,每8小时1次,7~10天。或低分子肝素钙6150U,12小时1次,持续10天。后口服阿斯匹林,20~40mg/日,最大80mg,口服2~3周。

本組16例患者,确诊后抗凝治疗,术中切除坏死肠管,控制病情发展,术后继续抗凝治疗等,可能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振海.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诊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3):163-164.

2 孙凌,肖丽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1例报告[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5):400.

3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4-485.

急性心脑血管 篇3

关键词:突发性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老年人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改变,近年发病有增加的趋势。耳蜗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心理因素、耳毒性药物是目前确定的基本发病原因[1]。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突发性聋的发病情况,与儿童或青少年不同,耳蜗微循环障碍是老年人发生突发性聋的主要原因[2], 可能与其更易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有一定相关性[3,4]。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既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突发性聋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200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耳鼻喉科就诊或住院的突发性聋及非突发性聋患者。

1.2病例收集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设计,以大于60岁的突发性聋患者为病例组,按1∶1比例随机筛选同期大于60岁有相似特征 (就诊时间、年龄、性别)的非突发性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要求仅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中一种或无伴随病者。回顾性采集病例组患者因突发性聋首次就诊的相关信息资料,对照组患者采集同期就诊信息资料,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同时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2011年—2014年内是否发生过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风先兆、 中风等)或由此导致的死亡。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情况病例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 120例老年患者,两组男性均为623例,女性均为492例;病例组年龄73.6岁±12.3岁,对照组年龄71.3岁±14.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相关危险因素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对照组在2年内有14例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病例组25例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病例组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进一步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病例组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者更多,提示合并疾病可能与突发性聋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关。详见表1。

3讨论

与既往研究关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突发性聋或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不同,本研究直接关注诊断为突发性聋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新发生的突发性聋患者后续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究其原因,可能与这部分患者更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有关,也可能与引起突发性聋的其他因素有关,因为有研究并未 发现突发 性聋与非 突发性聋 患者心血 管疾病患病率之间的差异[5,6]。但因老年人听觉系统老化, 且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全身系统疾病比例较高,明显增加了发生突发性聋的风险。因此,对于新发生突发性聋的老年患者,应合理考虑突发性聋是否可能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标志,及时给予预警和干预。

急性心脑血管 篇4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用尿激酶

【中图分类号】R647 ;R542 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68-02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主要的表现为心肌坏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病灶。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包括冠状动脉急性及持续性缺血或缺氧。根據相关数据统计表明,这几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势态[1]。本组抽取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为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40例、女28例;最小年龄者30岁,最大年龄者79岁,中位年龄(56.6±2.1)岁;梗死类型:24例为心室前壁梗死、18例为前壁梗死、14例为后壁梗死、10例为冠状动脉梗死。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34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给予300毫克,1次/d;使用低分子肝素0.5ml联合硝酸酯类药物0.5ml进行皮下注射,2次/d。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同尿激酶+5%葡萄糖溶液,注射速度为90ml/h。以7d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判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3判定标准

结合宋秀敏[2]等作出的相关研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判定:①显效:ST端>0.15mV,T波从平坦转为直立>50%,1w内无其他临床症状[3];②有效:ST-T段改善显著,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发作次数有所降低;③无效:均达不到上述标准,病情有加重或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n×100%。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积极治疗,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除此之外,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 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观察组34 285 1 *97.06对照组 34 16 9 9 73.5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一般是受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刀子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进一步让血小板基于破裂的斑块表层发生聚集,从而产生血栓,这些血栓进一步使冠状动脉管腔受到阻塞,最终引发心肌缺血坏死。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称:这几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了逐年上升的势态。导致急性急性梗死患者发病的因素诸多,比如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及烟酒量大等[4]。在临床中,患者主要的表现为突发性胸骨后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同时伴有心律失常、及精神障碍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倘若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策略,那么将会对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灶的治疗,本组提到了常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在合理给予这些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还需对患者具体病情以及禁忌症加以考虑,这样才能够使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加理想。倘若患者无禁忌症,可以应用β阻滞剂;倘若患者对β阻滞剂有禁忌症,那么可以采用维拉帕米等药物。蔡恒志[5]等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这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其中,用尿激酶属于酶类溶血栓药,能够在激活体内纤溶酶原的基础上转化为纤溶酶,进一步起到水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最终让新形成的血栓得到有效溶解[6]。由此表明,要想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不但需要给常规药物治疗,还需要结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

本组抽取了我院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4例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结果显示:(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使用常规药物结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效果优良,可以使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进一步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子光慧.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6(11):87-89.

[2] 宋秀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2(19):193-194.

[3] 邰红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05(16):118-130.

[4] 颜红凤.12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06(09):68-69.

[5] 蔡恒志.李淑贤.汤松涛.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药物与人,2014,06(11):264.

急性心脑血管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四年来共收治急性脑梗死1266例,其中18例并发AMI,占1.42%。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67岁。急性脑梗死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AMI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0例,右侧肢体活动障碍8例,失语2例,头痛、头晕12例,眩晕1例,恶心、呕吐8例。并发胸闷、气短16例,出汗4例,低血压2例,胸痛10例。无痛性AMI8例,占44.4%。急性脑梗死后6h~7d内并发AMI9例。8~14d6例,15d~4周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7例,冠心病史者5例,糖尿病史者2例,高脂血症者4例。

1.3 辅助检查

颅脑CT扫描示低密度灶影位于右基底节7例,多发性低密度灶影3例,右额、颞脑叶1例,左基底节区5例,左顶、额脑叶1例,左大脑半球1例。AMI部位:广泛前壁8例,前间壁5例,下壁2例,正后壁2例,高侧壁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心房颤动3例。AMI后定时查心肌酶示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均增高,并符合AMI的动态变化。空腹血糖12.4mmol/L1例,10.8mmol/L1例。血清胆固醇超过5.72mmol/L3例,血清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1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超过3.64mmol/L2例。

1.4 治疗及转归

应用阿司匹林、血栓通、尼莫地平以抗凝、扩血管、预防及治疗脑血管痉挛。高血脂者给予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以调脂治疗。血糖高者应用普通胰岛素或诺和灵30R,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应用20%甘露醇、呋塞米治疗脑水肿。伴高血压者应用硝酸甘油静滴;前壁心肌梗死伴高血压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低血压者先扩容,无效者应用多巴胺,均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血压调整剂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其中5例应用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本组病人未行溶栓治疗。结果18例痊愈15例,死亡3例(占16.7%)。

2 讨论

本组急性脑梗死1266例并发AMI18例,占1.42%,并非罕见。脑梗死后6h~2周发生AMI15例,占83.7%。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67岁。有高血压病史者7例,冠心病史者5例,糖尿病史者2例,高脂血症者4例。表明老年人有心脑血管动脉粥样感化这种共同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多,并发症多。由此可以看出心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的重要性。

据报道,AMI患者约有15%~20%无疼痛症状。本组无痛型心肌梗死占44.4%。脑心卒中病人无痛型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因为:①病人多为中、老年人,以老年人为多。②脑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大脑长期缺氧,使痛觉迟钝。③脑心卒中病人病情重,合并症如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等可掩盖疼痛。④脑梗死病人可有意识障碍、失语等表现,使患者不能正确表述机体不适感.⑤合并糖尿病者心肌梗死发作时常无疼痛,是由于糖尿病累及感觉神经的缘故。所以,对于脑卒中病人要加强监护,以免无痛型心肌梗死漏诊。

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神志的变化,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恰当的抗凝治疗。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于有胸痛、意识障碍、休克表现者应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以治疗,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李晓红,李玉华,张洪检.急性脑梗塞并发心肌梗塞19例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3,6(3):160

青年急性脑血管意外5例 篇6

1 病例报告

例1, 女, 20岁, 以头痛、恶心、呕吐3h入院。既往健康, 无妇科病史。3h前正在体力劳动时突然头痛, 以后枕部为甚、呈撕裂样痛, 恶心、呕吐5次, 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40/100mmHg, 颈强直, 双瞳孔等大, 直径约3mm, 对光反应迟钝, 双肺未闻及啰音, 心律齐, 四肢肌张力增高, 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腰穿:颅内压200mmH2O, 呈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实验室检查:血糖、电解质均正常。头颅CT示:脑沟、脑池内广泛高密度影。按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止血, 20%甘露醇125ml静滴, 4次/d, 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 并及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2次/d。3d后神志转清, 醒脑静减为1次/d, 并口服尼莫地平缓解脑血管痉挛。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脑脊液检查及头部CT正常, 治愈出院。

例2, 女, 25岁, 以昏迷约2h入院。孕1产0, 孕30周, 未做孕检, 平素便秘。2h前解便时突然头痛、恶心、昏倒、神志不清。查体:血压170/110mmHg, 颈强直, 双瞳孔等大, 对光反应存在, 双肺未闻及啰音, 心律齐, 腹部膨隆。四肢肌紧张, 巴彬斯基征阳性。实验室检查:WBC 11.2×109/L, Hb 110g/L。血糖4.5mmol/L。腰穿:颅内压210mmH2O, 呈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诊断为妊娠高血压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吸氧、镇静、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用25%硫酸镁20ml静注控制血压。急请妇产科会诊并行剖宫产术, 娩出一活体男婴。术后行对症处理, 并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2次/d, 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4次/d, 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置换, 每次约20ml, 隔日1次, 共3次。1周后神志完全清楚, 血压120/90mmHg, 仍有持续性后枕部隐痛。腰穿:颅内压190mmH2O, 脑脊液色泽较前变淡黄。头颅CT示:脑沟、脑裂内有高密度影。用尼莫地平加颅通定口服, 胞二磷胆碱、吡啦西坦等对症、支持、营养脑细胞治疗。住院40d后能下床活动, 生活自理, 治愈出院。

例3, 女, 30岁, 以孕31周伴浮肿10d入院。系二胎生产, 平素健康。血压170/100mmHg, 面部及双下肢浮肿, 五官端正, 心、肺未见异常, 腹部膨隆,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尿蛋白 (++) 。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给予镇静、降压、利尿等对症治疗, 次日解大便后突然头痛、恶心、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 继之神志不清。内科查体:意识不清呈浅昏迷状态, 双瞳孔光反应存在, 右鼻唇沟变浅, 颈稍强, 右上、下肢肌张力增高, 右巴彬斯基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糖4.8mmol/L, 血钾5.0mmol/L。头颅CT示:左基底节区可见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影。诊断:妊娠高血压并急性脑出血 (量约20ml) 。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滴, 4次/d, 及吸氧、降压、止血等对症治疗, 即剖宫产终止妊娠。继后体温上升达39℃、血压180/110mmHg, 躁动不安、谵语, 给予25%硫酸镁40ml稀释后静滴降压、静注冬眠Ⅰ号 (氯丙嗪、异丙嗪各50mg, 盐酸呱替啶100mg) , 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3d后血压下降, 体温正常, 神志转清, 结合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治疗, 1个月后病情好转, 复查头颅CT示:病灶基本吸收。右侧肢体轻度功能障碍, 基本治愈出院, 半年随访完全康复。

例4, 男, 26岁, 以劳累后头痛、精神异常伴左上肢活动不灵1d入院。1d前给自家割麦后头痛、恶心、未呕吐、思维混乱、近事遗忘, 左上肢活动力差, 给予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而入我院。既往健康, 否认精神病史。查体:血压140/90mmHg, 表情淡漠、谵语、记忆力差。五官端正, 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 颈无抵抗感, 心、肺未见异常, 左上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Ⅲ级, 膝反射存在, 巴彬斯基征未引出。头颅CT示:右颞叶可见一椭圆型高密度影, 周围有水肿带, 第三脑室受压。诊断:急性脑出血 (量约18ml) 。给予吸氧、镇静、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醒脑静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两周后病情稳定, 智力恢复正常。结合胞二磷胆碱、吡啦西坦脑蛋白水解物及康复治疗于住院40d后, 生活自理, 左上肢肌力Ⅳ级, 复查头颅CT示:血肿完全吸收, 治愈出院。

例5, 男, 27岁, 农民, 以劳累后头痛, 右侧肢体无力1h主诉入院。1h前干活抬楼板时出现头痛、恶心, 继后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 未见抽搐及二便失禁情况。查体:血压130/90mmHg, 神清, 不全运动性失语, 右侧鼻唇沟变浅, 右上肢肌力Ⅲ级, 右下肢肌力Ⅳ级, 双膝反射存在, 右巴彬斯基征阳性。头颅CT平扫显示:左侧额顶叶可见一椭圆型高密度影。诊断:急性脑出血 (量约25ml) 。给予吸氧、镇静、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两周后病情稳定, 智力恢复正常。结合胞二磷胆碱、吡啦西坦脑蛋白水解物及康复及营养神经治疗, 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3周后可语言交流, 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Ⅴ级, 基本治愈出院。

2 讨论

青年人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急, 病死、病残率高, 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 其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畸形, 其次还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1]。其诱因可为情绪紧张、用力过度、便秘等。另外产后多汗, 产时、产后失血致血容量不足、脑血管痉挛及妊娠期血液呈高凝状态, 易形成血栓, 考虑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2]。本病诊断并不困难, 根据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 面色苍白, 冷汗, 脑膜刺激征以及腰穿发现血性脑脊液或/和定位体征, 以及头颅CT扫描发现阳性改变等, 即可明确诊断。一旦诊断应立即镇静、降颅压, 根据情况选择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甘露醇作为脱水、利尿及氧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控制脑水肿的最常用药物。据研究, 半量甘露醇可达到和全量甘露醇相同的降颅压效果, 而肾毒性的机率会极大降低[3]。我们通过使用证实, 半量甘露醇降颅压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好方法。中药醒脑静注射液是由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的水溶性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具有兴奋呼吸中枢, 改善脑循环功能, 能明显改善脑水肿和脑缺氧状态,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疗效显著[4]。本文5例患者通过应用甘露醇、醒脑静等积极抢救治疗, 效果满意。从中总结的经验是: (1) 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病, 联合应用硫酸镁解痉降压药物, 以控制子痫和防止高血压脑病; (2) 嘱青年人干活时不要用力过猛, 女性及孕、产妇合理调配饮食;蛋、奶含蛋白质高, 但细腻易诱发便秘, 应指导孕、产妇多食水果蔬菜 (如香蕉、韭菜) 防止便秘; (3) 入院后需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必要时给予镇静, 剖宫产者应及早镇痛消除诱因, 并及时与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防止医疗纠纷; (4) 由于本病死亡率高, 一旦发现应及时应用甘露醇、醒脑静等, 请神经内科会诊并做好复苏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坤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 (11) :804.

[2]李静, 曾琴, 任青.妊娠合并烟雾病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6) :461.

[3]徐建国, 徐敏, 陈新国.半量与全量甘露醇降颅内压效果比较[J].临床荟萃, 2005, 20 (21) :1238.

急性心脑血管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急救组,同时选取同时段自行来院或家属陪同来院就诊而未进行院前急救的心脑血管患者作为未急救组,2组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前均具有头痛、偏瘫、昏迷和抽搐等临床症状。急救组患者50例,女19例,男31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75.0±1.8)岁;有高血压疾病史19例、高脂血症疾病史11例、糖尿病史18例、三高病史2例。未急救组患者30例,女12例,男18例;年龄最小64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4.6±1.9)岁;有高血压疾病史13例、高脂血症疾病史9例、糖尿病史7例、三高病史1例。2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未急救组患者在家人陪同下自行来院就诊,未予以院前急救处理,来院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深入询问,并予以一系列检查以及进一步治疗。急救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处理,具体内容如下:(1)急诊科医生接听到急救电话后立即询问患者或其家属患者具体病情(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叮嘱患者勿活动,就地等待急救人员。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对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观察,并测定患者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及心电图检测,及时判断患者病情。(2)医务人员务必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对患者鼻腔和口腔内分泌物进行清理;对于舌根下坠且鼾声较大患者放置入口咽通气管;对于抽搐者则置入开口器,以免咬伤舌头;对呼吸不规律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此外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吸氧处理,确保患者吸氧充足;并根据患者病情予以药物治疗,如颅内压增高患者可静脉滴注250 mL甘露醇(15%~20%),对于颅内压正常者予以静脉滴注250 mL生理盐水;对病情严重患者需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心理辅导,以便降低患者和家属的紧张、焦虑心情,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急救人员的现场抢救。(3)实施急救处理后,在确保患者吸氧充足、呼吸畅通以及病情稳定后即刻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救护车接运送期间,要确保运动平稳,可在担架下面添加减震海绵,防止发生二次伤害;到达医院后向值班医生和护士详细交代患者病情以及急救经过,以便为院内进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从而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和4.0%,未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3.3%和26.7%,急救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未急救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是指由于心脑部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引起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者出现血管破裂以及缺血性脑梗死,最后发生脑溢血[3]。临床实践研究报道,该病患者发病后,由于其脑干部位受压而移位,或者产生颅内高压,致使血管循环受阻,动脉血管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脏或脑组织缺血缺氧[4]。由于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较突然,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对该类患者需予以积极地急救,特别是实施院前急救,对缓解病情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同时与未采取院前急救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和4.0%,未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3.3%和26.7%,急救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未急救组(P<0.05),与魏燕[5]等研究结果相一致。

除了对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采取院前急救处理外,在住院过程中还需进行全方面的护理服务:(1)患者应保持卧床状态,室内保持安静,空气通畅,对于抽搐患者应时刻关注,以免咬伤舌头,同时还需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分泌物。(2)对并发脑血肿患者要做好积极预防工作,定期测量患者颅内压力,若颅内压力处于较高状态时予以静脉滴注浓度为15%~20%的甘露醇以及联合应用呋喃苯胺酸。(3)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水和营养平衡,对于不能进食患者可通过静脉营养来补充水分和必须的能量。(4)定时测定患者体温,若体温较高,需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如风扇、冰袋以及乙醇擦浴等。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显著预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急救人员对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时应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如有无呕吐、头痛和偏瘫等并发症),对病情快速做出判断,同时采取科学的、针对性的急救处理措施。为了避免患者来院期间病情进一步恶化,特别是颅内高压的控制情况,急救人员可对患者采取辅助用药进行治疗,如呋塞米和甘露醇等。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可显著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志旻,张萍,张美蓉,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模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3069.

[2]袁小兰,林大梁.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急救[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4):441-443.

[3]李斌,张奇峰.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518-520.

[4]高跃中,符雁翔,梅月芳,等.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0(5):366-369.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护理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84例, 年龄47~81岁, 平均 (59.6±8.3) 岁。其中男49例, 女35例, 男女比例1.4:1。患者因剧烈头痛、意识不清、呕吐流涎等症状收住我院, 经CT检查诊断, 其中脑梗死51例, 脑出血33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48 h内入院。

方法:时间就是生命, 接到通知后, 护理人员应争分夺秒投入工作, 迅速配合医生对现场进行评估,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体位:清醒患者取去枕平卧位, 解开患者衣领裤带, 昏迷或有口鼻分泌物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 保持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避免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致窒息死亡。有假牙者应及时取出, 防止假牙脱落堵塞呼吸道。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 给予吸氧。昏迷及有气道阻塞者应迅速开放气道;有呼吸道分泌物者应及时实施负压吸痰, 并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准备, 鼻导管持续氧流量1.5~3 L/min给氧, 以降低脑组织的缺氧程度。对于严重的呼吸道阻塞患者, 现场气管插管。对意识清楚患者, 应及时给予心理护理, 避免知识缺乏而引起心理恐慌。 (2) 迅速开放静脉通道:脑血管患者入院急性期应及时建立1~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 使用16~20号留置针, 便于抢救用药。急救用药中, 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注意复核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等[2]。对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查明恶心、呕吐的原因[3]。昏迷及有恶心、呕吐, 视神经乳头水肿者提示存在颅内高压, 应予脱水降颅内压治疗, 遵医嘱迅速输入20%甘露醇125~250 m L (30 min内输完, 快速脱水减压, 且不易使药液外渗) 。伴有心功能不全及肺水肿患者, 禁用甘露醇脱水[4]。应注意脱水剂的间隔应用时间和各种脱水剂的交替应用方法, 以起到平稳、持续对颅压降低的效果。 (3)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24 h水分出入量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抢救。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是判断脑出血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 时刻警惕再出血的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 减少搬动, 头部抬高并敷冰袋保持局部低温, 能减少出血、降低脑代谢率。 (4) 并发症的预防: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危害不仅在于疾病本身的危害, 同时, 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也不容小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部血栓形成等。压疮:昏迷患者不能自主翻身, 护理人员应每2 h协助翻身1次, 同时应保持床单干燥平整, 同时应给予保留导尿, 防止大小便失禁, 以免增加压疮发生的危险。关节等部位应使用软枕保护。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保持无菌操作, 及时雾化吸入、拍背和吸痰, 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下肢深部血栓形成:抬高下肢, 注意保暖, 并适当按摩。 (5) 转运安全护理: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为避免搬动使出血加重, 诱发脑疝, 早期应尽量减少搬动, 危重患者可就地抢救[5], 只有当确定转运不会加重患者病情时方可实施转运。当确定可以转运患者时, 应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 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但也要注意在转运过程中保护好患者。在转运过程中, 必要的医疗和护理措施 (如给氧等) 不能暂停, 并且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跳等,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情绪状态等。同时, 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尽量动作轻柔, 避免剧烈晃动引起出血等。 (6)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由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 很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惊慌和恐惧。因此, 在病情得到控制以后,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往往心理压力比较大, 对自己的预后、对疾病的复发、对家庭的经济负担等都会比较担心, 护理人员应该耐心仔细地观察患者的情绪改变, 像亲人一样关心患者, 及时予以心理护理,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将出院者及患者家属, 应该进行预防和康复知识宣教, 如“三级预防”, 以及患者出院后应该如何自己实施康复锻炼等。

结果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84例, 由于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及相关治疗, 无一例死亡。患者在出院前病情好转, 并发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急性脑血管意外具有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娴熟的操作技能, 以及高度的责任心等, 这样才能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及时控制病情, 挽救患者生命。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护理人员也应该及时提升自身素质, 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改进服务措施。这种优质护理不仅体现在对护理技能的掌握, 及时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疾病, 使患者能够痊愈出院, 同时体现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 给患者带来优质的心理护理, 这种护理应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 给患者带来最大程度的身体和心理的舒适。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 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84例, 回顾性分析其急救护理及临床资料。结果:8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抢救治疗, 病情好转73例 (86.9%) , 病情加重11例 (13.1%) 。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患者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刘艳云.重症脑血管病50例院前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13) :59-60.

[2]孙秀兰.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4) :191-192.

[3]瑞霞, 郭雅琼, 事志伟.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11) :2656-2657.

[4]杨清桂.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救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11) :118-119.

急性心脑血管 篇9

意识障碍是溶栓禁忌证吗?

目前关于意识障碍者可否接受溶栓治疗尚无充分证据,各国指南亦均未明确指出意识障碍者可否接受溶栓治疗。临床中常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来指导溶栓患者选择。美国指南未明确提出NIHSS评分上限,指出评分>22分者多预后不良。欧洲指南不推荐NIHSS评分>25分者接受溶栓治疗,且大多数临床试验排除了NIHSS评分<4分者。

综合上述指南,考虑对NIHSS评分在5~25分的患者可予溶栓治疗,而此范围包括了一部分轻度意识障碍的患者。轻度意识障碍可能不是溶栓禁忌,而对昏迷患者一般不行溶栓治疗。临床应根据指南推荐的溶栓适应证、禁忌证选择患者。

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证吗?

心源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病情更重,大面积脑梗死或出血转化更常见,预后更差。目前并无证据支持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证,指南亦未指出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需注意,如患者病情太严重或神经影像学提示大面积梗死,则不建议溶栓治疗。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是否抗凝,何时开始抗凝?

目前,欧美指南都不推荐缺血性卒中(包括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抗凝治疗。我国指南亦提出,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来说,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Ⅰ/A)。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处理原则与其他卒中亚型一致。急性期过后可开始二级预防(如抗凝治疗)。而目前对急性期的定义尚不统一(一般为2周,轻型为1周,重型1个月)。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小卒中后,可较早开始抗凝治疗。而对重症或神经影像学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于数周后开始抗凝治疗(如4周),对不同患者给予个体化处理。

进展性卒中急性期是否应抗凝?

进展性卒中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专家认为,进展性卒中概念的提出并未改变医生的临床决策。

现有研究结果未提示抗凝治疗可使进展性卒中患者获益,指南亦未提及进展性卒中的抗凝治疗。进展性卒中与一般缺血性卒中处理原则相似,是否应予抗凝治疗还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实,除非有充分理由(如高凝状态等),一般不予抗凝治疗。

后循环梗死溶栓时间窗是否需要延长?与前循环梗死有无不同?

部分学者认为后循环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70%~80%,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故提出对后循环梗死需要延长溶栓时间窗。然而,目前(自磁共振成像广泛应用后)研究证据显示,后循环梗死和前循环梗死在危险因素、病因、预后等方面并无很大差异。

我国指南建议,发病24 h内由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动脉溶栓(Ⅲ/C)。

目前,对于后循环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并无足够的证据指导临床,对于此类患者是否应延长溶栓时间窗尚缺乏证据,还需要更多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目前其临床治疗总体上与前循环梗死无太大差异,需遵循现有指南。

(摘编自医学论坛网)

急性心脑血管 篇10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420例, 男240例, 女180例;年龄36岁~91岁, 其中60岁以上310例 (73.8%) 。并发高血压280例 (66.7%) , 冠心病192例 (45.7%) , 糖尿病186例 (44.3%) 。呼叫出诊原因:一侧肢体活动障碍223例 (53.1%) ;头晕、头痛、呕吐、抽搐、失语等124例 (29.5%) ;昏迷162例 (38.6%) ;其中到达现场时病人已死亡的有19例 (4.5%) 。病人经采取及时的院前急救后安全转运到急诊科作进一步抢救, 行脑CT等检查, 其中6例在急诊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其他送入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

2 急救护理

2.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指医院前期的现场急救, 包括病情评估、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监护。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因此护士在现场急救与转运中, 要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和护理技术操作。

2.2 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

2.2.1 现场护理评估

组织人员迅速到达现场, 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如血压、呼吸、心率、瞳孔、意识状况以及四肢活动情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 注意是否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如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体征, 应注意脑疝的发生。测微量血糖数值, 判断有无合并低血糖或高血糖;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 有否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为院内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

2.2.2 尽快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院前急救用药中, 医生下达口头医嘱, 要求护士执行“三清一复核”的原则, “三清”即听清、问清、看清;“一复核”即药物名称、剂量、浓度与医生复核, 切忌出现用药差错[1]。发病早期未做脑CT等检查, 脑血管意外性质尚不确定, 只宜进行一般性的治疗。如怀疑有颅脑高压及脑疝者, 可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或联合速尿使用。脑血管意外病人往往有糖尿病病史, 本组病人中约44.3%有糖尿病, 因此在液体的选择上应注意提醒医生是否用葡萄溶液, 特别是高渗葡萄糖糖溶液, 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在静脉选择上要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 以利液体的进入。脑血管意外病人往往比较烦躁, 肢体不自主乱动, 静脉留置针头因不易受体位改变而刺破血管而使液体外渗, 因此建议尽量使用。

2.2.3 急救护理中的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的管理

要密切注意血压的情况, 控制高血压及颅内高压, 以免加重病情, 该疾病病人往往同时有高血压疾病, 本组病例高血压病人占66.7%, 卒中发生后因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注意给予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中等程度的高血压勿需立即治疗, 当大脑已适应于高血压提供的足够血流灌注压会随血压的下降而降低。因此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调控, 大多主张遵循慎重、适度的原则。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护, 注意心电示波的图形, 有否心律和心率的异常, 因此护士要对常见心电图有识别能力。在呼吸道的管理上, 要松开衣领, 合理安排病人的体位, 因为本疾病的病人常常合并昏迷, 本组昏迷者占38.6%, 意识清醒病人嘱其平卧, 头部稍抬高。对昏迷病人可将其平卧, 头侧向一边, 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 以防呕吐窒息。途中应用鼻导管充分给氧。由于路途颠簸有助震动排痰, 使大量的痰液涌入大气道, 因此应间断气管内吸痰。注意观察病人有否四肢发绀, 如病人呼吸停止或自主呼吸无效时即行球囊面罩呼吸或进行气管插管, 本组病例鼻导管充分给氧420例、吸痰92例、放置口咽通气管15例、球囊面罩通气81例、气管插管53例, 确保了病人呼吸道通畅及氧气的进入。

2.2.4 途中的安全监护及转运

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 适当稳定生命体征。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 脑梗死形成需要数小时的发展过程, 这就为阻断这一过程提供治疗时间, 称为治疗窗, 一般为3 h~6 h[2]。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应争取将病人尽快转运至医院, 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 可争取早期溶栓机会获得救治。转运途中应注意病人的安全, 平稳搬运, 在搬动病人时防止跌落, 放置适当的体位。病人的担架应很好地固定, 尤其是头部要制动, 以免路途颠簸或急刹车对病人造成伤害。转运途中持续心电监护、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给药, 防止扭曲、受压、移位和脱出,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如果发现情况有变化, 及时汇报医生, 以便调整用药。迅速与医院急诊科联系, 通知有关科室做好抢救或行头部CT扫描的准备工作, 应尽快送到医院救治, 如在发病后6 h内在医院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可以提高其生命质量或使病残率降到最低限度。

2.2.5 实施心理护理

由于此病发病急、症状重、病情凶险, 病人及家属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心里。因此, 护士应运用适当的方法关爱病人, 应用安慰性语言鼓励病人, 消除其紧张心理, 向家属适当介绍病情, 以便赢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当然这也符合现代护理要求, 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疾病康复的重要影响。

2.2.6 做好与急诊科或病房的交接班

向当班人员详细交代病情, 介绍急救过程, 移交出诊病情记录单, 已经做过的临床检查, 特别是目前正在静脉输注的药物, 供下一步治疗参考。

参考文献

[1]晏丽蓉.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护理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2) :262.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下一篇: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