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脑血管病(精选7篇)
女性心脑血管病 篇1
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不稳定, 容易伴发心脑血管疾病。本文研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女性更年期伴发心脑血管病社区护理中的效果, 选取我院社区患者55例患者进行研究,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社区门诊诊治的更年期女性伴发心脑血管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 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者意愿,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8例, 年龄49~58岁, 平均年龄 (52.3±2.1) 岁, 包括:高血压11例、冠心病12例, 脑梗死5例, 病程2~5年, 平均病程 (3.2±1.2) 年;对照组27例, 年龄48~58岁, 平均年龄 (53.1±1.3) 岁, 包括:高血压10例、冠心病10例, 脑梗死7例, 病程2~5年, 平均病程 (3.3±1.3)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社区护理, 包括:按时为患者复查、指导患者用药、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研究组在社区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整体护理模式, 包括: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理解能力, 讲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 缓解患者因长期服药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进行适量锻炼, 提高自身抵抗力及免疫力, 减少不必要的感染;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搭配饮食, 保证每日营养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
高血压患者评价指标[1]: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且降至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超过10 mm Hg且降至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在10~20 mm Hg或者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或继续上升。
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为显效, 住院治疗1次为有效, 住院治疗1次以上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 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结果统计
统计两组患者疗效可见, 研究组总有效27例, 总有效率96.43%, 包括显效19例、有效8例, 对照组总有效17例, 总有效率62.96%, 包括显效13例、有效4例,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见, 研究组满意度100%, 包括非常满意21例, 一般满意7例, 对照组满意度66.67%, 包括非常满意13例, 一般满意5例。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心脑血管病发病原因复杂, 中老年人高发。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不稳定, 血压与同龄男性变化规律不一致, 孕激素、雌激素对体内血管收缩、舒张、血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更年期女性容易伴发心脑血管病。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 脂代谢作用降低、限制动脉硬化能力也随之下降, 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下降[2]。
本文研究整体护理在社区护理更年期伴发心脑血管病女性患者的作用, 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病情比对照组显著好转 (P<0.05) ,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3]。更年期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是在急性期控制病情, 在康复期应用降压药、抗心衰药物等。康复期患者意识清醒, 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及有效的康复训练, 由社区护理人员进行指导, 进行适量活动, 有意识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 加重原有心脑血管病。更年期患者需要家庭亲人的关心、理解, 指导患者应用心理学方法, 排解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 利于患者康复。整体护理按照以人为本的医疗护理原则, 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应用于更年期伴发心脑血管疾病女性患者的社区护理中, 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 提高患者依从性, 可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欣蕊, 钱卫斌, 郭伟星.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 34 (08) :72-74.
[2]李丹.整体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康复预后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 2013, 07 (08) :183.
[3]袁红, 白艳萍.更年期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改变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09 (24) :51-52.
女性心脑血管病 篇2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情况
2836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男1526例, 女1310例, 男女比例1.2∶1。2013年入院1798例 (63.4%) , 2014年入院1038例 (36.6%) 。
1.2疾病构成
脑梗死1 506例 (5 3.1%) , 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1059例 (37.3%) , 脑出血211例 (7.4%) , 脑栓塞45例 (1.6%) , 急性心肌梗死10例 (0.4%) , 蛛网膜下隙出血5例 (0.2%) 。
1.3 年龄、性别分布
75岁以下男性患者人数普遍高于女性, 75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年龄<35岁10例 (0.4%) , 男9例, 女1例;35岁~, 48例 (1.7%) , 男36例, 女12例;45岁~, 209例 (7.4%) , 男145例, 女64例;55岁~, 519例 (18.3%) , 男323例, 女196例;65岁~, 725例 (25.6%) , 男420例, 女305例;75岁~, 947例 (33.4%) , 男463例, 女484例;≥85岁378例 (13.3%) , 男130例, 女248例。
1.4 合并症
合并高血压病2 17 3例 (7 6.6%) , 糖尿病661例 (23.3%) , 高脂血症109例 (3.8%)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例 (0.3%) 。
1.5 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按月发病入院病例分析
2013年收入院共1798例:其中1月份入院179例 (10.0%) , 2月份168例 (9.3%) , 3月份142例 (7.9%) , 4月份138例 (7.7%) , 5月份1 4 8例 (8.2%) , 6月份1 3 9例 (7.7%) , 7月份140例 (7.8%) , 8月份164例 (9.1%) , 9月份1 4 4例 (8.0%) , 1 0月份1 6 6例 (9.2%) , 1 1月份155例 (8.6%) , 12月份115例 (6.4%) 。
2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 本院心脑血管疾病中脑梗死最多, 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少, 患者多集中在55岁以上, 心脑血管病各月分布波动不大。
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普遍多于女性, 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嗜好与女性不同有关。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 饮酒的不良习惯较为明显, 而酗酒、吸烟是引发高血压的常见发病因素。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 继而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还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 引起血液黏滞。另则男性从事神经紧张度高的职业数量多于女性, 而劳动性质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关[1]。心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病者明显高于糖尿病者, 这与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相一致[2]。高血压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 促进脂质向血管壁沉淀, 是形成脑血管粥样硬化, 发生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循证医学已证实, 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是血压正常者的2倍, 而糖尿病会增加心脑血管病患病危险的2~4倍。因此, 高血压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患心脑血管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本组有3.8%合并高脂血症。高脂血症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冠心病、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早期防治很重要。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在动脉血酸形成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参与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血凝状态改变等过程, 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包括:合理膳食, 坚持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诱发因素, 如紧张焦虑、情绪波动, 过度劳累等;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坚持服用预防、控制、治疗药物等。以社区为单位大力开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调查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认知水平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 评估健康教育实施效果, 进行行为干预活动,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和有效控制。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区域性电子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 建立医院-社区间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畅通医院和社区间的信息共享, 使患者及其家庭、医院及社区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 共同应对心脑血管疾病问题, 从而达到促进本片区人群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施小明, 郭亚菲, 李伟荣, 等.2004年-2013年某医院心脑血管疾病出院病例分析[J].中国病案, 2014, 15 (4) :44.
女性心脑血管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急救组,同时选取同时段自行来院或家属陪同来院就诊而未进行院前急救的心脑血管患者作为未急救组,2组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前均具有头痛、偏瘫、昏迷和抽搐等临床症状。急救组患者50例,女19例,男31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75.0±1.8)岁;有高血压疾病史19例、高脂血症疾病史11例、糖尿病史18例、三高病史2例。未急救组患者30例,女12例,男18例;年龄最小64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4.6±1.9)岁;有高血压疾病史13例、高脂血症疾病史9例、糖尿病史7例、三高病史1例。2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未急救组患者在家人陪同下自行来院就诊,未予以院前急救处理,来院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深入询问,并予以一系列检查以及进一步治疗。急救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处理,具体内容如下:(1)急诊科医生接听到急救电话后立即询问患者或其家属患者具体病情(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叮嘱患者勿活动,就地等待急救人员。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对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观察,并测定患者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及心电图检测,及时判断患者病情。(2)医务人员务必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对患者鼻腔和口腔内分泌物进行清理;对于舌根下坠且鼾声较大患者放置入口咽通气管;对于抽搐者则置入开口器,以免咬伤舌头;对呼吸不规律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此外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吸氧处理,确保患者吸氧充足;并根据患者病情予以药物治疗,如颅内压增高患者可静脉滴注250 mL甘露醇(15%~20%),对于颅内压正常者予以静脉滴注250 mL生理盐水;对病情严重患者需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心理辅导,以便降低患者和家属的紧张、焦虑心情,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急救人员的现场抢救。(3)实施急救处理后,在确保患者吸氧充足、呼吸畅通以及病情稳定后即刻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救护车接运送期间,要确保运动平稳,可在担架下面添加减震海绵,防止发生二次伤害;到达医院后向值班医生和护士详细交代患者病情以及急救经过,以便为院内进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从而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和4.0%,未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3.3%和26.7%,急救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未急救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是指由于心脑部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引起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者出现血管破裂以及缺血性脑梗死,最后发生脑溢血[3]。临床实践研究报道,该病患者发病后,由于其脑干部位受压而移位,或者产生颅内高压,致使血管循环受阻,动脉血管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脏或脑组织缺血缺氧[4]。由于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较突然,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对该类患者需予以积极地急救,特别是实施院前急救,对缓解病情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同时与未采取院前急救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和4.0%,未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3.3%和26.7%,急救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未急救组(P<0.05),与魏燕[5]等研究结果相一致。
除了对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采取院前急救处理外,在住院过程中还需进行全方面的护理服务:(1)患者应保持卧床状态,室内保持安静,空气通畅,对于抽搐患者应时刻关注,以免咬伤舌头,同时还需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分泌物。(2)对并发脑血肿患者要做好积极预防工作,定期测量患者颅内压力,若颅内压力处于较高状态时予以静脉滴注浓度为15%~20%的甘露醇以及联合应用呋喃苯胺酸。(3)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水和营养平衡,对于不能进食患者可通过静脉营养来补充水分和必须的能量。(4)定时测定患者体温,若体温较高,需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如风扇、冰袋以及乙醇擦浴等。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显著预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急救人员对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时应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如有无呕吐、头痛和偏瘫等并发症),对病情快速做出判断,同时采取科学的、针对性的急救处理措施。为了避免患者来院期间病情进一步恶化,特别是颅内高压的控制情况,急救人员可对患者采取辅助用药进行治疗,如呋塞米和甘露醇等。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可显著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志旻,张萍,张美蓉,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模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3069.
[2]袁小兰,林大梁.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急救[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4):441-443.
[3]李斌,张奇峰.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518-520.
[4]高跃中,符雁翔,梅月芳,等.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0(5):366-369.
女性心脑血管病 篇4
因此,我们决定在中国发起一个大规模的教育宣传热潮,并率先开办“心脑血管健康救护培训”。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讲解和教会受训者各种救护方法和应急措施。为我们的生命护航。现在开始接受免费报名!
培训对象:心血管患者本人以及家属、保姆、家庭护工,有志于心血管健康家庭护理、社区护理的人士。工厂、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下岗、退休愿专职或兼职做护理工作的人士等。各机关单位、企业所属医院未接受过心血管病健康护理培训的医护人员也可参加。
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病人的各种救护知识和应急措施。对不同状况下各种救护方法。对心脑血管患者平时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跟踪服务:参加培训人员及其护理对象详细资料登记备案,专家全程指导护理,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医疗方案。跟踪服务,随时解答患者健康疑问。
报名咨询电话:020-83827812转10297
培训地点:暂定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
(具体时间和地点以报名后通知为准)
心脑血管病伴顽固性便秘治验 篇5
病例[1] 男, 64岁。2010年3月18日初诊。主诉:眩晕10年, 便秘8年。现病史:10年前患高血压病, 血压 (160~150) / (100~95) mmHg波动, 8年前又出现便秘, 且逐渐加重, 大便 (5~6) 日1次, 每次均需用力努挣才能勉强排出燥结之便, 每次排便, 血压均升高, 曾因排便艰难而发生过1次高血压危象, 经急救而缓解, 用过多种降压药及泻药, 均无明显疗效, 现以便秘为主诉就诊。现症见:血压155/100 mmHg, 头晕, 面部潮红, 目赤, 口苦, 两胁胀痛, 肢麻, 大便燥结, 约5 d排便1次, 小便黄赤;舌暗红, 苔薄黄, 脉弦细有力。西医诊断:高血压;便秘。中医诊断:眩晕;阳结。辨证:肝阳上亢, 气滞血瘀, 肠腑燥热, 津伤便结。治法:平肝潜阳, 活血化瘀, 泻热润肠。方药:自拟平肝熄风润肠汤。药用:天麻10 g, 葛根30 g, 生龙骨30 g, 牡蛎30 g, 紫贝齿20 g, 决明子15 g, 夏枯草15 g, 生大黄10 g, 知母15 g, 生地黄15 g, 当归15 g, 火麻仁15 g, 郁李仁15 g, 郁金15 g, 牛膝15 g, 秦艽10 g, 生甘草5 g。水煎服, 每日两次。西药:卡托普利片12.5 mg, 每日两次。二诊 (2010年3月25日) :上方用7剂, 血压150/90 mmHg, 头晕减轻, 大便2日1次, 较通畅。上方去生大黄, 继续口服。三诊 (2010年4月8日) :上方又用14剂, 血压140/85 mmHg, 头晕止, 大便每日1次, 通畅。四诊 (2010年4月22日) :上方又用14剂, 血压135/80 mmHg, 头晕、肢麻消失, 大便通畅, 每日1次。上方去知母、郁李仁, 又服28剂, 诸症悉除。随访1年, 未见复发。
按 :肝为风木之脏, 内寄相火, 体阴而用阳, 主升主动, 肝主疏泄, 依赖肾精充养, 素体阳盛, 肝阳偏亢, 日久化火生风, 风升阳动, 上扰清窍, 发为眩晕;忧郁恼怒太过, 肝失条达, 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肝阴耗伤, 风阳易动, 上扰头目, 发为眩晕。而肝气郁结, 气机壅滞, 或气郁化火伤津, 则腑失通利, 长期过食辛辣肥甘厚味、酒醇, 又可致肠胃积热, 久病津液亏虚, 气血运行不畅, 加重病情。治宜平肝潜阳, 镇惊熄风, 解郁化瘀, 泻热润肠。方中天麻熄肝风, 平肝阳, 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葛根解肌退热, 生津止渴, 止眩;生龙骨、牡蛎、紫贝齿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决明子泻肝火, 平肝阳, 明目, 润肠通便;夏枯草清热泻火, 清肝明目;生大黄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知母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生地黄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当归补血活血, 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郁金活血, 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牛膝活血, 补肝肾, 利水通淋, 引血下行;秦艽祛风湿, 退虚热, 通络止痛;甘草解毒和中, 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平肝潜阳, 镇惊熄风, 解郁化瘀, 泻火润肠之功。
病例[2] 男, 67岁。2010年4月8日初诊。主诉:眩晕、便秘20年, 左半身不利半年。现病史:高血压20年, 脑血栓形成半年, 经治疗血压维持在150/90 mmHg左右, 脑血栓形成已基本恢复, 左半身稍有活动不利, 无语言障碍, 但便秘缓解2个月后又加重。现症见:血压145/90 mmHg, 眩晕, 大便艰难, 3 d~5 d 1次, 便时及便后汗出短气, 乏力, 神疲;舌暗, 苔薄白, 脉细弱。西医诊断:高血压;脑血栓形成恢复期;便秘。中医诊断:眩晕;中风 (恢复期) ;气虚秘。辨证:气虚血瘀, 肠道失养, 传送无力。治法:益气养血, 化瘀通络, 润肠通便。方药:自拟益气化瘀润肠汤。药用:黄芪30 g, 太子参10 g, 白术20 g, 当归15 g, 熟地黄20 g, 桃仁15 g, 红花10 g, 三七10 g, 天麻15 g, 葛根30 g, 秦艽15 g, 决明子20 g, 夏枯草15 g, 火麻仁15 g, 郁李仁15 g, 柏子仁15 g, 北沙参15 g, 炙甘草5 g。水煎服, 每日两次。二诊 (2010年4月15日) :上方用7剂, 血压135/90 mmHg, 眩晕明显减轻, 大便每日1次, 通畅。守方继服。三诊 (2010年4月29日) :上方又用14剂, 血压130/85 mmHg, 眩晕止, 腹胀。上方加砂仁10 g, 木香15 g, 枳实15 g, 继续口服。四诊 (2010年5月20日) :上方又用21剂, 血压130/80 mmHg, 二便通调, 腹胀消失。上方去生地黄、太子参、红花, 又服28剂, 病情稳定。随访1年, 未见复发。
按:久病伤正, 正气亏虚, 无力行血, 血行不畅, 瘀滞脑络, 形成中风;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 血虚血瘀则津枯肠道失润、失荣, 导致大便干结。治宜益气养血, 化瘀通络, 润肠通便。方中黄芪健脾补中, 升阳举陷, 益卫固表;太子参补气健脾, 生津润肺, 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白术健脾益气, 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当归补血活血, 润肠通便, 为补血之圣药;熟地黄补阴益精生血, 为养血补虚之要药;桃仁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为治疗瘀血阻滞病证常用药;红花活血祛瘀, 止痛;三七化瘀生新;天麻熄肝风, 平肝阳, 为治眩晕、头痛要药;葛根解肌退热, 生津止渴, 止眩;秦艽祛风湿, 退虚热, 通络止痛;决明子泻肝火, 平肝阳, 润肠通便;夏枯草清热泻火, 清肝明目;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润肠通便;北沙参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 润肠;甘草解毒和中, 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养血, 化瘀通络, 润肠通便之功。
病例[3] 男, 52岁。2010年12月19日初诊。主诉:胸痛、胸闷、便秘6年。现病史:心绞痛及便秘6年, 每逢便秘加重时, 曾因排便努挣而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 便秘成为主要矛盾, 用过多种中西药物, 便秘仍呈加重趋势。现症见:血压120/80 mmHg, 心悸气短, 偶发左心前区疼痛, 天冷易发, 感寒加重, 形寒、肢冷, 大便艰涩, 7天1次;舌质淡, 苔白腻, 脉沉细。西医诊断:心绞痛;便秘。中医诊断:胸痹;冷秘。辨证:素体阳虚, 阴寒凝滞, 气血痹阻, 心阳不振, 胃肠寒凝, 传导失常。治法: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温肠通便。方药:自拟温阳通脉润肠汤。药用:制附子10 g, 干姜5 g, 细辛3 g, 薤白10 g, 荜澄茄3 g, 沉香5 g (磨汁冲服) , 木香20 g, 桃仁10 g, 红花10 g, 黄芪30 g, 陈皮15 g, 当归20 g, 火麻仁15 g, 郁李仁15 g, 炙甘草5 g。水煎服, 每天两次。二诊 (2010年12月26日) :上方用7剂, 寒象减轻, 未发生胸痛, 大便2日1次, 较干, 小便畅。守方继服。三诊 (2011年1月9日) :上方又用14剂, 无胸痛、心悸, 大便每日1次, 畅。上方去细辛, 继续口服。四诊 (2011年1月23日) :上方又用14剂, 寒象除, 大便畅。上方去附子, 再服14剂, 巩固疗效。随访半年, 未见复发。
按:素体阳虚, 胸阳不振, 阴寒之邪乘虚侵袭, 寒凝气滞, 痹阻胸阳, 发为胸痹;阴寒内盛, 凝滞肠道, 失于传导, 糟粕不行而成冷秘。治宜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温肠通便。方中附子上助心阳, 中温脾阳, 下补肾阳, 气雄性悍, 走而不守, 能温经通络, 逐经络中风寒湿邪, 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干姜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温肺化饮, 长于健运脾阳, 为温暖中焦之主药;细辛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温肺化饮;薤白通阳散结, 行气止痛, 为治胸痹之要药;荜澄茄温中散寒, 行气止痛, 善治胃寒脘腹冷痛;沉香芳香走窜, 味辛行散, 性温祛寒, 善行胸腹阴寒, 行气止痛;木香善行脾胃之滞气, 既为行气止痛之要药, 又为健脾消食之佳品;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润肠;黄芪补中益气;陈皮燥湿化痰, 入肺走胸, 而能行气通痹止痛;当归补血活血, 润肠通便, 为补血之圣药;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甘草解毒和中, 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温肠通便之功。
参考文献
女性心脑血管病 篇6
如生脉注射液主药红参、麦冬、五味子, 功能益气养阴, 复脉固脱, 用于气阴两亏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微欲绝患者。黄芪注射液功效益气养元, 扶正祛邪, 健脾利湿, 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脾虚湿困证。香丹注射液主药丹参、降香, 功能活血化瘀, 通脉舒络, 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痛、胸闷、心悸, 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脉络宁注射液主药玄参、石斛、牛膝、银花、红花、穿山甲等, 功能清热养阴, 活血通络、补益肝肾。川芎嗪注射液功效活血祛瘀, 理气止痛。清开灵注射液主要成分胆酸、珍珠母 (粉) 、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 (粉) 、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 化痰通络, 醒神开窍, 用于热病, 神昏, 中风偏瘫, 神志不清。血栓通主药三七, 功能理气活血, 去瘀生新。刺五加具有平补肝肾, 益精壮骨功效, 气虚阴虚肾虚均可应用。
2 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
中医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一种病有不同的证, 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中又可以出现相同的证。根据四诊, 分清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等。如同为冠心病, 中医属胸痹、真心痛, 闷重于痛多与气滞、痰浊和心气不足有关;刺痛固定不移, 多为瘀血;绞痛遇寒则剧, 常为阴寒内盛乘于阳位;灼痛有火邪犯心、阴虚内热和湿郁化热之别。多年临床观察, 本病多虚实夹杂, 常见气虚为本、血瘀为标, 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脉, 常以生脉注射液补气以行气血, 配合活血化瘀。心脉血运靠心气、元气的推动, 《内经》云:“心痹者脉不通”, “百痛皆生于气,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血瘀则脉绝”, 生脉注射液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固可用于抢救脉微欲绝、厥脱患者。祛邪以活血化瘀、豁痰通络, 理气宽胸, 化湿通络, 香丹、葛根素、脉络宁、川芎嗪、血栓通及清开灵注射液均可辨证选用。同样对高血压眩晕患者, 辨证有肝胆火旺、肝肾阴虚之不同, 痰热蕴结及肝阳上亢者应清热化痰、平肝潜阳, 清开灵注射液清热化痰通络可以选用, 脉络宁养阴活血平肝也可应用, 热盛为主用前者, 阴虚为主择后者。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表现烘热汗出, 烦躁易怒, 五心烦热, 头晕耳鸣, 心悸失眠、倦怠乏力、腰膝酸软, 辨证为肝肾阴虚, 刺五加注射液有效, 而如表现心烦口苦失眠、体态丰满、痰多、舌苔黄腻、口臭便闭者则不宜再补。
3 参考现代研究用药
研究报道生脉、刺五加、黄芪注射液能扩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循环、对中枢神经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 清除氧自由基, 抗疲劳、抗应激、抗炎, 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冠心病心绞痛及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 生脉注射液静注能迅速全面改善失血休克动物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可用于休克救治。香丹、葛根素、脉络宁、川芎嗪及血栓通注射液共同特性是活血药, 其作用机制与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及抗自由基等有关, 都适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忌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四肢急性动脉栓塞症、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等有效;葛根素用于辅助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 突发性耳聋, 葛根水提取物还能使家兔血糖下降;川芎嗪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抗凝、降低肺动脉压, 对糖尿病足、瘀血型肺心病有益;血栓通注射液还适用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青光眼、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治疗。清开灵注射液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免疫调节、保肝、促进实验性家兔脑血肿及脑组织坏死的吸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用于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见热病神昏、中风偏瘫, 神志不清证候者。
4 辨体质运用
如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均有益气养阴、扶正功效, 适用于体虚、正气不足者。生脉补气, 中焦气滞者可能出现腹胀宜慎用, 对有实证及暑热等病热邪尚盛者, 咳而尚有表证未解者慎用。清开灵注射液性寒凉, 有表证恶寒发热者及素体阳虚者慎用。
5 合理配伍用药
某些中药注射剂含有抗原性物质或热原量的叠加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后易发生p H值改变, 或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等现象, 如清开灵与诺氟沙星、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妥布霉素、维生素B6、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均发生沉淀;清开灵与青霉素联合静滴可引起休克, 复方丹参和舒血宁与右旋醣酐配伍使用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并有死亡病例报道。为避免发生意外, 应尽量单独使用。
6 注意用药过程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使用, 加强医嘱审核, 严格查对制度和操作规范。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浓度过高、滴速过快, 均易引起不良反应。一般药品稀释以后, 应在4小时以内使用。如葛根素注射液超过65岁的老年人连续使用总剂量不应超过5克。
7 注意观察用药时反应, 重视个体差异
上述药品临床有出现皮疹、发热、腹胀、恶心、极少数甚至出现溶血反应、过敏性休克、死亡等报道, 应用中要密切观察, 出现异常及时处治。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 过敏体质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常人, 要做到详细询问过敏史, 对高敏体质者用药前要做过敏试验。此外, 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态等因素都影响机体对中药注射剂的反应, 如活血化瘀药物孕妇忌用, 哺乳期、儿童、老人、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及其它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均须更加谨慎。
为了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值得临床医生认真探讨, 谨慎对待, 也有待于循证医学验证。
摘要:中药注射剂参与急重症及疑难杂症治疗, 是目前临床治疗学上一个新的趋势,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了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值得临床医生认真探讨, 谨慎对待, 也有待于循证医学验证。
女性心脑血管病 篇7
20世纪后期, 由于人类文明的高度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 人类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类的疾病谱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 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 可以说心脑血管病是当前我国人民最常见最严重的多发病。从医70余载的吴英恺老教授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只治不防, 越治越忙。”打个比方说, 病人生病好比是水龙头坏了流了一地的水, 从前医生治病, 就相当于在拼命的擦地上的水, 其结果是越擦水越多。若不能从根本处入手——修理坏了的水龙头, 那我们所做的大多是无用功。从前医生总是等着患者来看病, 而不是想办法可以不让他来。没病的人等得病, 得病的人等复发, 没有人意识到要了解自己的危险情况, 维护自身的健康。人们以为, 买来药片就能买来健康。生病了, 就看医生, 问吃什么药最好, 他不知道疾病一旦临身要想完全治愈是多么困难。而且药物给人带来的副作用更让人触目惊心。因此, 仅仅偏重生物学的医学模式已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心脑血管病。有研究显示:人类疾病大约5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20%与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20%与遗传、衰老等生物学因素有关;还有10%与卫生服务的缺陷有关。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新的医学模式突出了卫生服务目标的整体观, 体现在医疗卫生工作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 即从局部到整个人体, 从医病到医人, 从个体到群体, 从原有的生物医学范畴扩展到社会医学和心理医学的广泛领域。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科疾病的治疗目标已不仅是治愈某一个疾病, 还要促进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这一理念, 国际高端医学会根据大量基础研究, 结合大规模、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不断修订心脑血管病诊治标准, 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 使心脑血管病防治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从心脑血管病诊治进展来看, 不难发现新医学模式的痕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介入治疗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如:冠心病的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 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 先心病的封堵治疗等, 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并未因此而降低, 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等仍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为此, 每一个心血管医生在临床工作中, 要将每一个患者放在心血管事件链 (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意外事件—死亡) 中来考虑, 不是仅仅针对某一个症状或某一阶段, 对疾病的评估要从危险因素起开始排查, 诊疗措施上要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为基础, 全面进行干预, 尽可能从事件链的早期切断其发展进程, 只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降低高血压、冠心病及其相关严重事件的发生率。
控制全民心血管病既要靠医务人员努力, 也必须唤起社会广大人群的重视, 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全民自我保健, 从疾病的发病源头抓起,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早期干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总体下降。
医学研究不仅要重视病人异常的分子和细胞, 更要注意病人的全面的经历。临床医师, 特别是内科医师, 不但要着眼于疾病, 还要着眼于病人, 必须正确地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准则, 在疾病防治中不仅要考虑疾病的生物学方面, 还要考虑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中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也就是说, 我们只有顺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 才能进一步提高内科疾病的防治水平。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从前只重视个体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疾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心脑血管病给人们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只有转变观念, 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 全民动员, 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才能从根源处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提高全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