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超声治疗论文

2024-07-14

心脑超声治疗论文(精选7篇)

心脑超声治疗论文 篇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以颈部疼痛,转侧不利,甚则头晕目眩,上肢麻木酸痛,下肢痿软无力,劳累后加剧为主症,属中医的痹症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节奏的变化,颈椎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我科于2007年1月—2008年3月采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心脑超声治疗颈椎病32例,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1992年全国颈椎病会议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1]确诊,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64例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41~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1治疗方法

观察组以刺五加注射液100ml(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30滴/min静脉滴注,同时用心脑超声治疗仪(北京天行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sut-680)治疗,治疗处方选择37或38号:将4个超声探头均匀抹上超声耦合剂后,分两排放置于椎—基底动脉处,用弹性绷带固定,然后将一对电极板涂上导电糊对称放置于病灶颈椎两侧,根据病人的耐受范围调节生物电强度。每天1次,每次20min,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予刺五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10d后观察疗效。

1.2.2疗效评定及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转阴,恢复正常工作;好转: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基本消失或减弱,基本上能从事正常工作或轻工作,生活能自理;无效:经1个疗程的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效,阳性体征无变化,不能从事正常工作,日常生活受影响。

1.2.3统计方法

所得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为65.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85,P<0.05。

3 讨论

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学说,是损伤退变性脊柱病发病的理论基础[2]。心脑超声治疗,吸取了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椎疾病的优点,使局部温热促进了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加速细胞新陈代谢,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使颈部组织动力平衡恢复,从而改善颈椎的疼痛等其他症状。药物治疗颈椎病多选用刺五加等活血化瘀,提高细胞耐氧能力,安神镇静等改善外周循环障碍,扩张血管,消除椎动脉痉挛,改善大脑低氧的药物[3]。有人认为,由于心脑超声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且可使药物解散,在超声作用下,药物易于透入细胞体[4]。因此将超声与相关药物并用,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两者合用,较单纯使用刺五加注射液临床症状改善完全,且起效更为迅速。

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心脑超声治疗时采取患者能接受的体位,治疗过程中如不能耐受长时间体位固定时可随时变换舒适体位;指导患者加强对颈部肌肉的强化练习,增强其运动功能,以保持颈椎有较好的稳定性;注意颈部保暖,避免潮湿与寒冷;注意保持枕头软硬高低适宜,保持颈部功能位置。

摘要: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心脑超声仪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予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脑超声治疗仪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62%,观察组90.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心脑超声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颈椎病,心脑超声治疗,刺五加注射液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49.

[3]金朝霞,周娟.颈椎病综合治疗护理体会.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2):121-122.

[4]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部队总医院.实用理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141.

心脑超声治疗论文 篇2

1临床资料

78例患者均系2010-08~2012-08金华市中心医院及金华市中医院内科住院或血管专科门诊病人。冠心病诊断符合WHO标准[5]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心绞痛诊断按2007年我国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本组78例均属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 (CCS) 心绞痛严重度分级[6], 属Ⅰ~Ⅲ级患者, 病程1个月~9.5年。对于伴有下列情况者均不入选:1急性心肌梗死近期 (1个月内) ;2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3有肝肾功能不全;4未被控制的高血压 (血压>160/100mm Hg) ;5除早搏外, 尚有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入选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心绞痛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见表1。并于同期选择39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 其中男26名, 女13名, 年龄60~84 (70±6.0) 岁, 未服药物, 作肱动脉超声测定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其结果作为正常老人参考值。

2 方法

2. 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以常规药物治疗, 内服阿司匹林75mg, 每日1 次; 美托洛尔12. 5mg, 每日2 次; 硝酸异山梨酯10mg, 每日3 次; 普伐他汀每晚20mg。治疗组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每粒胶囊含生药0. 4g, 批号: Z2007144) , 每日3 次, 每次4 粒, 连续12周为1 疗程, 两组均治疗1 个疗程。

2. 2 观察方法患者每周来专科门诊随访1 ~ 2 次, 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 详细纪录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部位、持续时间, 硝酸甘油用量, 心率及血压。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分别以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及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 即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 flow - mediated dilation, FMD) 及舌下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的内径变化率, 即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 nod- mediated dilation, NMD) 。

超声多普勒对肱动脉内径的测定, 按Celermajer[7]介绍的方法进行。采用ATL - HDI5000 及Sepuoia512 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探头频率7 ~ 12m Hz, 探查深度4cm, 同步记录心电图。患者取仰卧位, 右上肢外展15°, 掌心向上, 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肱动脉。以肘上2 ~ 15cm的肱动脉为靶目标, 取其纵切面, 当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最清楚时, 调节增益至能满意识别管腔的分界面为止。在血管舒张末期 ( 即同步ECG显示R波时) 测量肱动脉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 每次分别3 个心动周期, 取平均值。每位受试者分别于休息时, 反应性充血时及舌下含硝酸甘油后测定肱动脉内径。受试前24 小时患者暂停用硝酸酯类药及静脉输液, 测试前休息10 分钟, 在测定基础内径值 ( D0) 及血液流速 ( V0) 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 将血压计袖带置于肱动脉远端, 充气加压至250mm Hg, 4 分钟时放气, 放气后60 ~ 90 秒内测肱动脉内径 ( D1) 及此时血液流速 ( V1) ; 再休息10 分钟, 待血管内径恢复试验前状态后, 舌下含硝酸甘油0. 5mg, 3. 5 ~4 分钟后再测肱动脉内径 ( D2) 。整个测试过程中, 超声探头始终处于固定位置。血管内径测量每次同一部位。血管内径的变化, 以第1 次测量基础值的百分数表示[△% = ( D1或D2- D0) /D0× 100% ]; 峰值流速变化率 ( % ) = ( V1- V0) /V0× 100% 。

动态心电图监测用美国 (Marquette) 三导联激光SXP-8000型分析系统, 以磁带24小时连续纪录。心肌缺血诊断标准, 按1992年“全国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无症状心肌缺血专题研讨会”意见及参照文献[8,9,10]标准, 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m V, 持续时间≥1分钟, 并与上次缺血发作时间至少间隔1分钟, 即为1次发作。除外其他影响ST-T因素后纪录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及其持续时间, 计算心肌缺血总负荷[ST段压低最大值 (mm) ×持续时间 (分钟) ]。

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 数据均以 (±s) 表示, 根据资料性质分别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

3 结果

3. 1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见表2。

与健康组比较▲P<0.05, ▲▲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下同)

3. 2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的变化比较见表3。

3. 3 不良反应治疗组2 例在用药的第1 ~ 3 天有轻度上腹不适, 改为餐后用药后自行缓解, 其余病例均未见不良反应。疗程结束时, 两组病例复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等, 均无异常改变。

4 讨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由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绞股兰、三七、山楂、大蒜、天然冰片等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的功效。临床应用表明, 对气滞血瘀所致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确切[11 - 12]。但有关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 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观察该药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组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 经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干预12 周后, 患者肱动脉压力反应性扩张程度, 即FMD值明显增大,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 P <0. 01) 与常规组比较, 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 ( P < 0. 01 ) 。说明, 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 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法, 能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取得较单独应用西药更有效的抗心绞痛, 降低心肌缺血总负荷和改善内皮功能的效果。是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但由于病例数较少, 且观察时间不足, 故仅作初步报道, 尚有待更多的临床实践来加以研究及进一步评价。

参考文献

[1]张运.关于动脉粥样硬化 (AS) 的新治疗靶点 (1)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02-24 (C14) .

[2]陶军.血管内皮功能: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点.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09-11 (C14) .

[3]陶军.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 29 (9) :783.

[4]王宏宇.从病例谈血管疾病检测与诊断.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03-10 (C3) .

[5]陈国伟, 顾菊康, 陈灏珠.血管病诊断治疗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420.

[6]高滴霖, 胡大一.心血管病学.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6:37.

[7]Celemajeer DS.Testing endothelial function using ultrasound.J Cardiovase Pharmacol, 1998, 32 (suppl) :s29.

[8]李军, 李国, 邵建华.无症状心肌缺血.新医学, 2005, 36 (12) :734.

[9]郭继鸿, 张萍.动态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51.

[10]杨新春.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总负荷.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 12 (1) :6.

[11]毛建生, 史载祥, 黄力.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 (4) :375.

开郁化痰法治疗心脑疾患体会 篇3

心脑病证是由于情志所伤, 禀赋不足, 年老体虚, 久病失养等引起心脑功能失常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1]。心具有主神明, 主血脉之功能, 《内经》云:“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心藏神”;脑为髓海, 称精明之府, 李时珍曰“元神之府”。故而, 心脑病证的特征为血脉运行障碍和意识精神活动异常, 具体表现为心悸、胸痹心痛、眩晕、中风、失眠、痴呆、痫病、癫病、狂病等病。然其病虽异, 其病因病机则多由情志所伤、痰火扰心、心血淤阻、脑脉受损、髓海空虚、阴血虚及阳气虚等引起, 其中情志不遂, 气机不畅, 津聚为痰, 痰气 (火) 扰心, 或蒙蔽清窍, 或损伤脑神, 复加久病体虚, 血运无力, 心神或脑髓失养, 则是不容忽视的病理。为此, 笔者取异病同治之法:开郁化痰。

开郁化痰之法以开郁化痰为主, 兼以益气活瘀, 笔者自拟基本方开郁化痰汤, 药物组成:郁金15 g、胆南星8 g、陈皮20 g、半夏10 g、菖蒲18 g~30 g、丹参30 g、黄芪30 g、川芎15 g、牛膝10 g。药用郁金, 活血行气, 解郁清心开窍;胆南星清热化痰, 熄风;陈皮、半夏燥湿化痰, 散结;选菖蒲, 重用以开窍宁心, 安神醒脑, 并化湿豁痰;选丹参, 重用以活血凉血安神, “一物有四物之用”;选黄芪, 重用以补气升阳, 上气于脑, 滋养脑髓;选川芎、牛膝活血行气, 补肾强筋, 并能通上达下, 作引经之用[2]。诸药合用, 共奏理气开郁, 化痰通窍, 养血活血, 益气扶正之功。临床上再随证加减, 故取效甚捷。

2 验案

2.1 痴呆患者, 女, 43岁。

2000年8月6日来诊。患者1年前因高考教学劳累过度, 突发意识丧失, 经救治, 半月后苏醒, 当时诊断疑为“病毒性脑炎”。经用西药治疗后, 右侧肢体功能减弱, 生活尚能自理, 但1个月后病情复发, 某医院诊为“中枢性脱髓鞘”, CT检查:轻度脑萎缩。症状逐渐加重。求治时, 患者表情呆钝, 智力衰退, 意识尚清, 嗜睡, 口多涎沫, 右臂不能高举, 双下肢痿软无力, 须持杖行走, 生活不能自理, 脘胀纳差, 二便正常, 舌质淡, 边尖有瘀点, 苔白腻, 脉细滑。综合脉证, 此由思虑劳神过度, 气机不畅, 血液津液不行, 致血淤痰结, 蒙蔽清窍, 脑髓筋脉失荣养之痴呆病。治当开郁化痰, 益气逐瘀, 兼补精填髓。

处方:郁金15 g、胆南星8 g、陈皮20 g、半夏10 g、菖蒲20 g、丹参30 g、黄芪30 g、川芎15 g、川牛膝10 g、枳实8 g、菟丝子30 g、淫羊藿12 g、枸杞子10 g、生牡蛎30 g、龟版6 g、鹿角胶3 g (烊化) 。每日1剂, 水煎, 早晚分服, 15剂。二诊时精神好转, 应答清晰, 行走较前有力, 舌苔薄白, 脉大而沉弱, 上方加桂枝6 g、全蝎6 g, 继服10剂。三诊时, 患者神情如常, 右臂能伸展, 行走能去杖, 嗜睡明显减轻。此后, 又以上方出入, 续服30剂, 症状全部消失, 已正常行走, 生活能自理。

2.2 中风 (后遗症) 患者, 女, 63岁。

2002年3月15日初诊。患者性情急躁, 有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病史多年, 半年前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伴右侧肢体瘫痪, 经某市级医院救治, 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情稳定后留下后遗症。现半身不遂, 右侧上、下肢, 瘫软不温, 生活不能自理, 伴头晕痛, 头如戴帽, 胸闷, 心悸气短, 失眠, 腹胀纳差, 口干, 二便正常, 舌质暗, 质硬语謇, 苔白腻, 脉弦滑。体检:血压160/112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腹大而软, 肝脾未及, 腹腔积液征 (-) , 下肢轻度水肿。此由患者年事已高, 素体虚衰, 复加五志过极, 克伤脾土, 痰湿停聚, 风痰挟瘀阻滞经络而发此证。治当开郁化痰, 熄风潜阳, 兼通阳行水。

处方:郁金15 g、胆南星8 g、陈皮20 g、半夏10 g、菖蒲20 g、丹参30 g、黄芪30 g、川芎15 g、牛膝10 g、天麻10 g、珍珠母30 g、全蝎8 g、钩藤30 g、桂枝6 g、防己6 g、茯苓15 g、甘草6 g。日1剂, 水煎服。另以琥珀1 g、朱砂0.5 g、全蝎2 g, 蜈蚣1条, 共为细末, 分5次, 每晚1次, 口服。上方服5剂, 症状有改善, 患者无不适, 原方续服, 并配合针灸理疗。前后共以上方出入服用62剂, 右侧肢体基本恢复功能, 生活能自理, 血压正常。

2.3 癫病患者, 女, 45岁。

2002年5月28日来诊。患者平素情志抑郁, 多梦。5 d前, 晚上就寝时忽然哭笑, 继而骂人, 并以第三者语言与周围人对答, 经针灸后清醒。次日症状又发, 不能自制, 送往省精神病院, 经电疗2次, 病情才有所控制, 回家后精神抑郁, 沉默痴呆, 因来就诊。现证:表情呆滞, 出言无序, 嗜睡, 胸部满闷, 不思饮食, 舌红, 苔白滑腻, 脉弦滑。综合脉证, 此乃情志抑郁, 痰气郁结, 血滞络阻之癫病。治当开郁化痰, 益气养营, 兼以逐瘀。

处方:郁金12 g、胆南星6 g、陈皮20 g、半夏10 g、菖蒲30 g、丹参30 g、黄芪15 g、川芎15 g、川牛膝10 g、茯苓15 g、枳实6 g、香附15 g、代赭石15 g。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服。先服7剂。二诊时, 患者饮食增, 但仍精神淡漠, 乏力。上方加菟丝子30 g, 又服7剂, 神清气和, 嗜睡减轻, 舌苔转薄白。此后, 上方加减服用30余剂而愈。半年后, 又有一次小发作, 仍服上方加减而告愈。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8

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和自我保健 篇4

1 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针对心脑血管病的各种症状,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各异。因此,在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病最常用的是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阿替乐尔、硝酸甘油、欣康、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另外,还有通过高压静电疗法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可以通过生活上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促进病情的快速好转,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1.1 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病患者,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避免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在治疗期间,要叮嘱患者严格遵照医嘱,不能随便用药,更不能擅自停药,避免因为长时间服药而引发其他的不良反应。现阶段,阿替乐尔、硝酸甘油、欣康、β一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症状的心脑血管病中,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1.2 高压静电疗法心脑血管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要可以通过高压静电疗法进行治疗。

高压静电疗法主要是通过高压静电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加快了人体细胞的增长速度,改善人体机能,从而实现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患者通过高压静电的作用下,可以有效改善体内的脂蛋白,使血液黏稠度得到有效的降低,促进血液循环,脑血管得以宽松,加快血流速率,对心脑血管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1.3 综合疗法心脑血管病患者除了可以进行以上两种疗法外,还可以在平时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治疗,如按摩、食疗等。

患者在经过其他治疗之后,结合生活上各种的综合疗法,效果会更加显著,可以有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3.1 高血压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在老年人的身上特为突出,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高血压虽然不容易完全根治,但只要在生活上适当调理,就能很好地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上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法与饮食调理实现血压的有效控制。

1.3.2 高心病高心病作为心脑血管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也属于比较难根治的病种。另外,高心病还是致亡率比较高的疾病。因此,除了在医院进行相关治疗,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治疗,从而降低高心病的发作率,确保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节,起居有常,确保生活有规可循,就可以起到有效降压的作用。另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的时间,养好精神,调节好情绪,使血压得以稳定。在饮食还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少吃盐与辛辣食物。每天还要喝两杯牛奶补充钙的吸收,多加锻炼身体,达到降压减肥的功效。

1.3.3 冠心病冠心病作为心脑血管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属于死亡率较高的病种。因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加结合生活中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通过食疗帮助患者改善病情。食疗的食谱主要包括韭白粥、玉米粉粥、党参泥鳅汤、木耳烧豆腐、灵芝三七山楂饮、人参银耳汤等。可以起到降压、益气补血以及生津宁神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2 自我保健

心脑血管病患者在生活上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多食用清淡、低脂的食物,多加锻炼身体,保证生活的规律性,从而使病情得以稳定下来。另外,还有多吃鱼、苹果以及含富钾、维生素较高的食物。

2.1 鱼的保健作用心脑血管病患者在生活上可以多吃鱼类,不仅没有安全无毒无副作用,还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多吃鱼比长期吃心脏病药还要好。

2.2 苹果的保健作用由于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心脑血管病患者只要每天吃2个苹果就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的脂肪含量,不仅安全可靠,还可提高血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同时还可以促进有益菌繁殖,从而促进消化吸收,有助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

2.3 香蕉与酸奶的保健作用由于香蕉与酸奶中富含钾元素,心脑血管病患者在生活中只要经常食用就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有效预防高血压、高心病等症状的心脑血管病。

3讨论

综上所述,由于心脑血管病的高致命性,患者务必要对该病保持重视,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全面治疗,确保病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完全治愈。同时,还要通过在生活中的自我保健,确保病情得以有效控制,避免病情复发。只有通过有效治疗与自我保健,才能有效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心脑血管病例出现得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病主要包括心脏血管与脑血管两种疾病,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探讨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与自我保健的方法。

心脑超声治疗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其中男93例, 女8 3 例, 年龄在55岁~84岁之间, 平均年龄 (71.15±1 2. 8 5) 岁。将其随机分为88例观察组和88例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中男4 8 例, 女40例;年龄在57岁~84岁之间, 平均年龄 (72.65±1 2. 8 5) 岁;对照组患者中男45例, 女43例, 年龄在55岁~82岁之间, 平均年龄 (70.37±11.63) 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患者于每天上午口服5~10 m L的非洛地平, 连续用药1个月[2]。

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 (1) 冠心病患者每天水煎服用川芎、黄芪、太子参、丹参以及薤白, 并且根据患者表现适当进行药物的增减, 对于气虚的患者增加白术和补骨脂的应用, 对于阳虚的患者增加桂心、细辛、干姜以及香附等的应用, 对于阴虚的患者增加玉竹、白芍、五味子、首乌、生牡蛎、黄精以及生地等的应用, 对于气滞患者增加木香、陈皮以及香附等的应用。 (2) 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水煎服用丹参、茯苓、葶苈子、黄芪、川芎、黄精以及红花, 并且根据患者表现适当进行药物的增减, 对于阳虚的患者增加白术、砂仁、干姜以及车前子等药物的应用, 对于气阴两虚的患者增加生地黄、当归以及五味子等药物的应用, 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增加桑白皮、郁金以及延胡索等药物的应用。 (3) 高血压患者每天水煎服用丹参、石决明、白芍、白蒺藜、钩藤、益母草以及葛根, 并且根据患者表现适当进行药物的增减, 对于四肢出现麻木的患者增加天麻、羚羊角以及僵蚕等药物的应用, 对于出现口干面赤的患者增加菊花、龙胆草以及夏枯草等药物的应用, 对于出现头部胀痛、耳鸣眩晕的患者增加生牡蛎、珍珠母以及生龙骨等药物的应用, 对于出现失眠的患者增加半夏、白术、竹茹以及陈皮等药物的应用。患者连续用药1个月[3]。

1.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心脑血管相关检测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且心脑血管相关检测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甚至病情加重, 且心脑血管相关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大[4]。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59%、80.68%,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出血、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痉挛等, 病情变化速度快,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据报道, 该类疾病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一大原因, 其中在男性患者中的病死率仅次于癌症, 是造成女性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临床治疗上主要是通过脱水、降颅压、抗凝以及扩张血管等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缓解, 常采用西药非洛地平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临床疗效欠佳, 相对延长疗程,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并且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低, 不利于患者的治疗[5]。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眩晕”、“心痹”、“中风”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患者主要是因为饮食失调、外感风寒、过度疲劳等所引发的气虚血瘀、肝肾阴虚以及肾精不足等情况, 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对患者进行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以及疏风散邪等, 进而达到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以及改善。中医学主要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表现进行药物应用, 以做到对证治疗, 确保其临床疗效发挥到最佳水平。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药物具有补益心肺脾脏、活血化瘀、疏通经脉的作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具有改善血滞、调理血运等作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药物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有效地缓解作用, 对患者的血压起到控制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药物的加减, 其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9%,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8%, 2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由此可知,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疗效显著, 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天真.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当代医学, 2013, 19 (11) :148-149.

[2]贺东辉.中医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31) :190-191.

[3]高光荣.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36) :51.

[4]黄干初.88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临床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 (7) :1826-1827.

[5]王素霞.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J].光明中医, 2010, 25 (10) :1943-1944.

心脑超声治疗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7例均系我们两个医院内科门诊病例, 高血压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 即收缩压 (SBP) ≥140 mmHg (1 mmHg=0.133 kPa) , 和 (或) 舒张压 (DBP) ≥90 mmHg, 并经详细的生化, 腹部B超、心脏彩超、X线胸片等检查,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根据就诊日期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8例, 男61例, 女27例, 年龄 (54.5±8.5) 岁;对照组79例, 男60例, 女29例, 年龄 (52.4±9.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1周内均未使用降压药物。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 (安内真) 每次5 mg, 每日1次或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 (吉林敖东洮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粒含呋甾皂苷15 mg) , 每次3粒, 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评定疗效, 并继续观察4周。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每次检查前数心率并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 记录不良反应, 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前1 d及服药后血压;治疗前1 d和治疗4周末各检查1次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取治疗前3 d和疗程最后3d偶测血压法测得血压的平均值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 显效:舒张压下≥10 mmHg并降至正常 (<90 mmHg) 或下降20 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 但降至正常, 或下降10 mmHg~19 mm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 (见表2)

2.3 两组的降压疗效比较 (见表3)

3 讨 论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已知: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活性物质;胰岛素抵抗等等因素作用结果导致血压升高[3]。针对其发病机制采取的高血压治疗的七大原则之药物治疗就是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采用降压西药加中成药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4]。氨氯地平属于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因其药效学特点扩张血管作用缓和, 避免了血药浓度的迅速变化, 从而降低了血管扩张相关的不良反应, 又因半衰期长达3 h~50 h, 故作用持久;心脑舒通胶囊的主要成分为蒺藜、含有的蒺藜总甾体皂苷具有改善微循环, 改善血液流变性, 抑制红细胞聚集, 增强红细胞变形性, 降低血浆比黏度及血纤维蛋白原含量, 抗血小板聚集, 增加抗凝血酶AT-Ⅲ活性, 使全血黏度降低,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比值, 增强抗氧自由基酶活性与机体免疫功能, 还能改善心脑缺血、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 抑制动脉、心肌及肝脏的脂质沉着, 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达到降低血压目的[5,6], 治疗组观察到心脑舒通对于消除高血压的伴随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后心悸、耳鸣及肢体麻木等症状较对照组减轻明显。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心脑舒通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安内真)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 每次3粒, 每日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 (分别为97.4%、64.1%) 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87.3%、54.4%)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心脑舒通治疗高血压病缓解自觉症状明显、降压、降脂作用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心脑舒通,高血压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参考文献

[1]肖琳玲, 邓万俊.组织多普勒成像测定Tei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6, 14 (12) :1011-1012.

[2]陈少萍, 郑兴, 秦永文.复方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6 (4) :461-462.

[3]贾伟杰, 张承宗.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 9 (6) :459-460.

[4]胡春松, 胡大一.高血压治疗原则的进展及我国高血压治疗策略的特点与变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7 (6) :380-382.

[5]郑金荣.心脏舒通胶囊与速效救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10) :1066-1067.

心脑超声治疗论文 篇7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 其中男16例, 女14例;年龄32~70岁, 平均 (45.12±4.32) 岁;病程0.5~30年, 平均7.3年。对照30例, 其中男14例, 女16例;年龄28~70岁, 平均 (44.02±5.30) 岁;病程1~33年, 平均6.9年。以上经过统计学处理,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心脑舒通胶囊3粒tid, 口服共8周;对照组以眩晕宁冲剂6gbid, 口服共8周。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订疗效评定标准为: (1) 治愈: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及伴有的其他症状、体征消失, 并在3个月内未再发病; (2) 显效:眩晕程度、持续时间明显改善, 伴有的其他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在3个月内发病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 (3) 有效:眩晕程度减轻, 持续时间缩短, 伴有的其他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 3个月内发病次数较原来减少20%~50%; (4) 无效:各种症状及体征改善不足20%。

注: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 经检验, P<0.05, 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结果 (表1)

3 讨论

上一篇: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棋盘下一篇:中职学生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