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事件

2024-07-07

心脑血管病事件(精选11篇)

心脑血管病事件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 是当今人类面对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1]。该类疾病与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早期防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2]。脉搏波传导速度监测是用无创的方法评估动脉结构和功能的简易方法, 可以及时发现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早期改变, 从而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设计此大样本研究旨在客观证明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早期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1 000例体检者作为{JP3研究对象。其中男624例, 女376例, 年龄34岁~88岁 (57.35岁±13.02岁) 。纳入标准:≥35岁, 思维清晰、意识正常, 能够积极配合医疗人员检测和随访调查的病人[2]。排除标准:①所有不配合检查的对象;②存在脑血栓、冠心病和脑出血史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病人;③年龄<35岁的病人;④心功能不全以及四肢和躯干动脉存在闭塞现象的病人。

1.2方法

1.2.1生化和血压检测采集晨起空腹血, 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三酰甘油 (TG) 和空腹血糖 (FBG) 水平进行检测。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对24h血压动态水平进行监测。

1.2.2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采用型号为BP-203RPEⅢ的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受试者采取仰卧位, 压力感受器分别置于左右两侧上臂肱动脉及脚踝踝动脉搏动处, 测定臂踝脉搏波速度 (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 。

1.2.3分组标准根据《血管早期病变检测中国专家建议》[1]: baPWV<12m/s为正常;baPWV在12m/s~16m/s为轻度动脉硬化;baPWV>16m/s为重度动脉硬化。

1.2.4心脑血管事件调查对研究对象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调查。主要通过入户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方式对纳入的研究对象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包括猝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等) 进行调查。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随访4年, 有4例失访, 共随访996例。其中正常组396例, baPWV为 (10.57±1.28) m/s;轻度动脉硬化组354例, baPWV为 (14.27±1.83) m/s;重度动脉硬化组246例, baPWV为 (18.84±3.47) m/s。

2.2三组基线特征比较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其血脂、血压及血糖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指标越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详见表1。

2.3三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轻度动脉硬化组和重度动脉硬化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重度动脉硬化组明显高于轻度动脉硬化组, 说明由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的动脉硬化程度与心脑血管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 即脉搏波传导速度越快,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 (P<0.05) 。详见表2。

例 (%)

3讨论

心脑血管事件是指由于危险因素作用引起心脏血管和大脑血管病变而产生的急性特发性疾病, 包括猝死、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等[3]。近年来, 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逐年上升, 在城市居民全死因顺位中, 已跃居第二位, 在农村居民中则占据首位, 每年因患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超过1百万人, 存活者中也有约7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4]。这给个人、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降低死亡率, 促进病人预后的最好方式[5]。因此寻找敏感的早期预测指标具有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会逐渐减弱, 由于胶原蛋白的流失导致血管弹性减弱, 血管逐渐纤维化和钙化, 由此引发的动脉壁僵硬即动脉硬化会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6]。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指脉搏波由动脉的某一特定位置沿管壁传播至另一特定的位置的速率, 是可以用来反映动脉的弹性以及可扩张性的非侵入性指标。如果脉搏波传导速度越快, 则动脉硬化程度越高, 血管顺应性越差, 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就会较高[7,8]。由于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度高以及无创性等特点, 该项检查现在已经成为早期监测心脑血管功能的金标准[5,6,9]。

本研究中, 根据脉搏波传导速度, 将纳入的合格研究对象划分为重度动脉硬化组、轻度动脉硬化组和正常组, 结果发现血脂、血压及血糖等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指标在不同的组别存在显著差异, 其危险程度由正常组、轻度动脉硬化组、重度动脉硬化组递增。随访4年后结果显示,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随着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上升呈递增的趋势, 即脉搏波传导速度越快,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

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评估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简洁易行的非侵入性指标, 能有效地早期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适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筛检的诊断。由于该类测量简便、省时、可操作、重复性好, 且具有无创伤的优势, 所以容易被研究对象所接受, 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JP3选取我院体检者1 000名, 进行臂踝脉搏波速度 (baPWV) 检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轻度动脉硬化组和重度动脉硬化组, 随访4年, 对三组的心脑血管事件进行记录, 统计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其血脂、血压及血糖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指标越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重度动脉硬化组为31.7%, 轻度动脉硬化组为15.3%, 明显高于正常组的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重度动脉硬化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轻度动脉硬化组 (P<0.05) 。结论 脉搏波传导速度越快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越高。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早期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敏感性指标, 且简单易行。

关键词:动脉硬化,脉搏波传导速度,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基金会血管病变防治委员会.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7, 19 (25) :323-331.

[2]刘小伟.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17) :60-61.

[3]王艳玲, 苏海涛.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 (8) :880.

[4]王宏宇, 张维忠, 龚兰生, 等.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与大动脉缓冲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206-209.

[5]Kjm J, Cha MJ, Lee DH, 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and arterial stiffnes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Atherosclerosis, 2011, 219 (224) :887-891.

[6]Tuttolomond.A, Disclacca R, Di Raimondo D, et al.Arterial stiffness index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Relationship with stroke subtype[J].Atherosclerosis, 2010, 211 (125) :187-194.

[7]McDonald DA.Regional pulse-wave velocity in the arterial tree[J].Appl Physiol, 1998, 24 (9) :73-78.

[8]Heijden-Spek JJ, Staessen JA, Fagard RH, et al.Effect of age on branchial artery wall properties differs from the aorta and is genderdependent:A population study[J].Hypertension, 2000, 35 (2) :637-642.

[9]Yamashina A, Tomiyama H.Arteriosclerosis and pulse wave velocity[J].Nippon Rinsho, 2004, 62 (242) :80-86.

心脑血管病事件 篇2

监测分析报告

一、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性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县自2000年启动了慢性病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在2009年启动了慢性病死因网络直报,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料,对我县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据我县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脑血管病发病率(140.81/10万)居我县总死因顺位第二位、心脏病(52.19/10万)居第四位,总的来说心脑血管疾病居死因第二位。由此可见,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县除肿瘤外又一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保障居民的健康。

二、目的

为了分析评价疾病发生、流行、控制、预后和预防控制效果、卫生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根据省市有关工作精神,我县近期启动了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报告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2013年全县镇级以上医疗机构病例信息,现将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1.人口资料:总人口采用县统计局2013年年末分性别、年龄别的户籍人口数。

2.病例来源:心脑血管疾病数据来源于我县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报告病例,报告覆盖率100%。

3.监测内容:收集了2013年我县户籍人口中在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的信息,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病种、第几次发病、疾病诊断依据及诊断单位等。

4.诊断标准:心脑血管疾病系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所规定的病例,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以28天为期,按发病例次计算,发病28天后,又有急性发作则按又一新病例登记报告。陈旧性梗死,不作发病报告。

5.数据录入:所有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均由县疾控中心慢病科统一进行ICD-10编码后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

6.统计分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四、质量控制

全县镇区以上医疗单位报告覆盖率100%;县疾控中心慢病科对镇区以上医疗单位上报的心脑血管报告卡进行分类汇总,剔除重卡,保证登记表填写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及逻辑准确性,要求漏报率<2%;定期反馈给各个相关医疗单位,由他们进行随访登记,定期对各科室上报情况进行督查。

五、监测结果

(一)一般情况 1.性别、疾病类型构成

全县2013年共报心脑血管病例数有4039人,男性2117人,女性1922人,分别占52.4%、47.6%。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有627人,男性303人,女性324人,所占总数比例分别为7.50%、8.02%;脑血管疾病患者有3412人,男性1814人,女性1598人,所占总数比例分别为44.91%、39.56%(表1)。

280.88/10万;心血管发病627人,粗发病率52.19/10万;其中男性303人,女性324人,男性粗发病率47.91/10万,女性粗发病率56.95/10万(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统计表 男

类型 人数(人)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合计 303 1814 2117 发病率(/10

万)47.91 286.84 334.76

人数(人)324 1598 1922

发病率(/10

万)56.95 280.88 337.83

人数(人)627 3412 4039

合计 发病率(/10

万)52.19 284.02 336.21

2.脑血管发病情况 2.1脑血管发病分类

脑血管病例包括蛛网膜下出血(I60)、脑出血(I61)、脑梗死(I63)、脑卒中(I64)。2013年全县上报的脑血管病例3412人中,蛛网膜下出血85例,占2.49%;脑出血1060例,占31.07%;脑梗死2264例,占66.35%;脑卒中3例,占0.09%。从发病构成看,脑梗死、脑出血占总脑血管发病的97.42%,说明还有一些轻型病例可能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没有就诊或没有被重视造成一定程度的漏报。而由于诊断水平和调查员水平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类的信息偏倚(表3)。

2.4诊断级别

2013年全县上报脑血管病例中,省市级的诊断单位占1.61%;县级诊断占97.71%;镇级诊断占0.38%;村级诊断占0.29%(图2)。

图2 脑血管发病诊断级别构成村级镇级县级省市级

3.心血管发病情况 3.1心血管发病分类

心血管发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I21-I22)、心脏性猝死(I46.1)。2013年全县上报的心血管病例627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14人,心脏性猝死13人(表4)。

表4 2012年心血管病发病分类

类型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性猝死

合计

发病数(人)

614 13 627

构成(%)97.9 2.1 100

发病率/10万

51.1 1.1 52.2 3.2心血管按月份发病情况

由图3可见,2013年全县心血管疾病高发月份在6月份,高达0.67/10万,最低发病率在3月和12月份,为0.17/10万。

图3 2013年心血管病发病率6.005.00发病率(/10万)4.003.002.001.000.00123456月份789101112发病率

3.3心血管发病诊断依据

全县2013年心血管疾病发病627例患者中,经CT诊断的有320例、临床+理化(生化)诊断的有119例、心电图诊断的有183例、临床及病史诊断的有5例,分别占51.0%、19.0%、29.2%、0.8%。

3.4诊断级别

2013年全县上报心血管病例中,市级的诊断单位占3.5%;县级诊断占90.3%;镇级诊断占1.1%;村级及其他的诊断占5.1%(图4)。

图4 心血管发病诊断级别构成村级镇级县级省市级

4.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全县2013年上报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在2013年内因该病死亡的例数有2318例,粗死亡率为192.95/10万。其中因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有1691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有627人,粗死亡率分别为140.81/10万、52.19/10万(表5)。

表5 2013年全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死因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性猝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脑梗死 未分类脑卒中

合计

死亡数(人)构成(%)死亡率(/10万)

614 2 682 1004 3 2318

26.5 0.6 0.1 29.4 43.3 0.1 100

51.11 1.08 0.17 56.77 83.57 0.25 192.95

顺位 3 4 6 2 1 5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心血管疾病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则保持持续上升,在85~岁年龄组达最高峰;脑血管疾病死亡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75~岁年龄

5.主要发现和建议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县死亡率高,位于居民全死因的第二位,严重危害我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我县必须进行干预的疾病,而这两类疾病的共同致病因素都与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有关。从上述结果看,我县的心脑血管疾病与遗传以及生活方式等行为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我县加强针对这些致病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尤为重要。

另外,在我县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是做好疾病预警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辖区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健康教育、35岁首诊测血压、慢性病人的规范管理工作,加强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登记技术、诊疗技术、规范随访技术对疾病的群防群控以及发展转归有着积极有效地作用。

6.下一步工作计划

(1)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为了分析评价我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流行、控制、预后和预防控制效果、卫生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严格根据省、市卫生部门相关要求,继续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并逐步完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制度。

心脑血管病重在预防 篇3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并非难事。关键是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掌握发病的规律。这些疾病易在夜间发生或在早上起床时加重。,而且往往比白天发病更为危险,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觉。早上6点至10点,医学上叫做魔鬼时间。起床后人体的耗氧量是睡眠时的1-2倍,特别容易因体内缺氧,突发脑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等意外。睡觉时,血流变慢,容易产生血栓,使大脑缺血缺氧,发生脑梗塞。大多数“缺血性脑梗”都发生在深夜。同时胸闷,心慌,喘不上气,肢体麻木、这都可能是心脑血管早期病变的先兆。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与身体内积“毒”有着重要的关系。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狭窄、脑血栓都是由于体内积毒造成的,而且这些毒素大多数都是酸毒。由于人体内存在大量的活性氧,它象幽灵一样游荡于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中,为了自身的稳定,自由基就从其他的原子中偷来一个电子,使细胞出现一个个的洞或损伤,此现象叫做“氧化”。人体如果不能有效抗“氧化”,过氧化物自由基就会越来越多的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心脑血管狭窄,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压升高、脑溢血等意外。

心脑血管病事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 其中男95例, 女105例;年龄35岁~82岁, 平均年龄 (54.6±11.2) 岁;病程2年~24年, 平均 (11.5±2.8) 年。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者, 患有风心病、甲亢、重度贫血、糖尿病以及出血性疾病等。根据入院时测得的血压值计算每位患者的脉压, 按照脉压高低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88例, 脉压≤50 mm Hg, 其中男50例, 女38例, 平均年龄 (51.3±12.5) 岁;对照组112例, 脉压>50 mm Hg, 男45例, 女67例, 平均年龄 (54.9±11.0) 岁。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表示自愿参与本研究, 依从性良好。

1.2 方法

将2组患有脑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统计, 分别将心脑血管疾病与脉压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 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 老年人为高发人群, 同时因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多并发症被称作“四高一多”。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 使血管管腔变细, 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则易引起血管破裂, 发生脑出血等;长时间的血压过高, 使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引起血小板聚集, 进而形成血栓, 易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其中遗传因素约占40%, 而环境因素则占60%左右。环境因素中包括饮食因素、精神应激等;在我国, 高纬度、较寒冷地区患病率较低纬度、温暖的地区高, 其原因在于寒冷地区盐和饱和脂肪酸等摄入相对较高, 因此患病率较高;在性别及年龄上, 女性更年期以前, 高血压的患病率较男性低, 而在更年期之后, 则较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

脉压即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脉压的改变与年龄、性别及一些疾病的发生等有关。正常情况下, 随着年龄的增大, 人体动脉血压随之升高, 其中收缩压升高的幅度较舒展压显著, 所以老年人脉压一般较大。正常人体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 也就是具有减小脉压的作用, 由于年龄的增大及受循环应力的影响, 老年人血管壁弹性降低, 进而导致了动脉血压的增大。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在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中, 脉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即使是偶然测得也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及舒张压。正常情况下, 健康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 正常脉压范围为30~40 mm Hg, Frankin S的研究显示, 脉压平均每升高10 mm Hg, 心脑血管的总病死率增加10%。Vaccarino V的研究则显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持续升高, 血压水平为120~129/80~84 mm Hg时,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正常状态下增加一倍;血压水平为140~149/90~94 mm Hg时,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正常状态下增加2倍;当血压水平超过180/110 mm Hg时,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正常状态下增加10倍。本研究结果显示:脉压≤50 mm Hg的试验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脉压>50mm Hg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脉压水平对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意义重大。

对于用于控制脉压的药物, 有研究探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发现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或单纯使用利尿剂的降压效果较单纯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效果更显著, 血压的平均值更低。Cushman等的研究发现在服药1年后, 在氢氯噻嗪、阿替洛尔、卡托普利等降压药物中, 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最显著;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降低中心静脉压而影响血压;他汀类则具有改善动脉弹性和缩小的作用。

综上所述, 血压的升高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同时, 脉压增大进一步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脉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造成心脑血管损害的关系密切, 值得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在控制好血压的同时, 注意调节好脉压水平, 进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等的发生, 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锤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疗效[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6 (19) :3614-3616.

预防心脑血管病14字诀 篇5

心在胸中主血液循环,脑在颅内主思考记忆。何得相提并论?“心脑血管病”一词道出其病源皆在于血管。血管之病乃是动脉粥样硬化。“粥样”一词乃是指血管中脂类物质堆积,其色白、其状软,一如粥状之故。由此可见动脉粥样硬化之由来,实是血液中脂类物质含量过高所致。

人体内的脂类物质,有内生与外源两类。内生部分之多寡或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外源部分则全由人们从饮食中摄入。当然,脂肪亦是人体必须之营养素,不过“过犹不及”,摄入过多便会在动脉血管中沉积,尤其是畜肉中的脂肪,多含饱和脂肪酸,更容易在动脉血管中沉淀下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其实,植物油中也含有一定的饱和脂肪酸,若大量摄入,亦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故我国卫生部公布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强调控制烹调用油。按该《指南》要求,每人每天的烹调用油不能超过30克。可实际情形却是我国民众如今生活改善,菜肴丰富,烹调用油大增。据调查,各地每人每天的烹调油用量平均在44~69克之间,都明显超标了。因此,欲预防心脑血管病,首要之事便在控制脂肪的摄人。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是互为因果的两个疾病,长年的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引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则会使动脉血管失去弹性、血管腔变窄,从而加重高血压。高血压的病因涉及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等。但近年的研究注意到,高血压的发生与盐摄入过多有关。血液中过多的盐分会使许多水分保留在血中,增加血管中的流量,过多的盐分还刺激肾脏分泌更多的“肾素”,而肾素又激活“血管紧张素”使动脉血管壁收紧。血管中流量增加时,血管壁若是舒张或许还能有些缓冲作用,可血管壁再一收紧,血压岂能不高?我国民众口味多重,食盐量超标许多。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提出“提倡淡食”的意见,希望每人每天盐的摄人量不超过6克,可实际情形却是我国民众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高达10~16克。高血压不但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更是脑溢血直接的病因。因此,控制盐的摄入在我国实应大加提倡。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近年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成因,首先是与动脉血管的内皮损伤有关。所谓“内皮”,即血管壁的最里面的一层。该层由单层细胞构成,如若完好,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并不容易在血管中沉积下来,一旦这层细胞受到损伤,细胞间的间隙便会加大,脂肪物质就会钻到血管内皮之下停留下来。

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很多,老年人血管内皮的退化是原因之一,高血压的长年冲击损伤血管也是原因之一,而吸烟则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烟雾中有众多的有害物质,都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其中一氧化碳的作用最引人注目。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红细胞用以运送氧的血红蛋白结合为“碳氧血红蛋白”,使其丧失运送氧的能力。一般人血液中只有微量的碳氧血红蛋白,吸烟者、尤其吸烟量甚大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可能高出15倍之多。这类人身体的各种组织事实上总是处于缺氧状态,而缺氧恰恰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故吸烟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来得早、来得重。烟雾中的尼古丁还能使冠状动脉痉挛。痉挛者,收紧之意也,因而吸烟可以直接诱发冠心病发作。所以说,控烟是预防心血管病极为重要的一环。

有人说酒能扩张血管,有益于心脑血管,但事实上饮酒只能扩张面部的一些毛细血管而已,对心脑血管的扩张并无裨益。过量饮酒使心跳加快、心律紊乱、血压升高,引发脑溢血之类的事件屡见不鲜,故控酒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之

近年我国糖尿病大流行,据统计,我国有糖尿病人9200多万。糖尿病远不止是血中葡萄糖含量多一点的问题。糖尿病人的糖代谢紊乱,必将导致脂肪的代谢紊乱,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病人晚期常有从头到脚的许多并发症,就是这些部位的血管受损所致。故许多专家指出糖尿病即血管病,甚至还说失治的糖尿病是心肌梗死的“等危症”,就是说此类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与曾发生心肌梗死者再度发生心肌梗死的机会相等。事实上,糖尿病人最终命丧心脑血管病者占70%!可见欲预防心脑血管病,必先预防糖尿病。而预防糖尿病之法,专家已经给出了“管住嘴,迈开腿”六个大字,即控制饮食的总量和增加体育活动两条。

心脑血管病事件 篇6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事件

在糖尿病患者中, 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0%~40%, 可能与肥胖、种族和年龄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可以加速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恶化;二者并存显著增加心血管危险, 是冠心病致死的最危险因素[1]。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 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男性51例, 女性42例, 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 (64.54±1.32) 岁, 病程3~23年, 平均 (8.21±0.76) 年;对照组为单纯糖尿病患者, 男性53例, 女性40例, 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 (65.12±1.75) 岁, 病程2~24年, 平均 (8.03±0.81) 年。经统计学软件分析,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诊断标准[2]

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标准为中国糖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 (1999年10月) :空腹血糖含量≥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11.1mmol/l。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标准为WHO制定的标准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2005年11月) :舒张压≥90mm Hg, 收缩压≥140mm Hg。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为:有既往心肌梗死病史, 典型心绞痛患者并伴有心电图缺血表现。脑出血与脑梗塞的诊断标准为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过CT和MRI影像学确诊。

1.3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以α=0.05为检验标准, 计数单位进行χ2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结果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脑梗塞发生32例, 占34.41%;脑出血4例, 占3.30%;冠心病发生30例, 占32.2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常伴随发生, 是心血管事件和肾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45岁的糖尿病患者中40%患高血压, 75岁的糖尿病患者60%患高血压, 高血压增加了糖尿病患者本来很高的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也是微蛋白尿和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3]。高血压既是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 又可加重动脉硬化的过程。硬化的血管壁脆弱, 易于破裂;同时硬化的血管壁弹性降低, 为血管破裂奠定了病理基础, 一旦血压骤升, 极易发生脑出血。大量资料证实, 几乎8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与高血压有关。据统计, 93%的脑出血和86%的脑血栓形成均有高血压病史。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病, 高血压均是引起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亦高于无高血压的患者, 而且两种疾病并发时的治疗方法, 亦有别于单独患有一种疾病时的治疗方法。两者并存时有许多因素相互影响, 产生非常复杂的病理变化, 目前已知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脂代谢异常等是两者并存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导致血管阻力增加, 高血糖可使平滑肌细胞增生, 血管壁增厚, 加之血浆内的载脂蛋白在高血糖状态下发生糖化, 使脂类代谢发生紊乱、血脂增高, 加速了动脉硬化的发展, 使高血压更不易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均可加速心脏、大脑、肾脏、视网膜等处病变的发展, 两者并存时, 上述病变更为严重。本次临床实践证明,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积极控制血糖含量与血压, 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实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孟永洁, 马国胜, 杨小秦, 等.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27 (8) :757-759.

[2]白璐, 乔晶, 高晓虹, 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6) :1201-1202.

心脑血管病事件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高血压患者200例, (1) 年龄>20岁, 性别不限; (2) 汉族; (3) 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 连续3次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179 mmHg和 (或) 舒张压90~109 mmHg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病例排除标准: (1)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2) 严重肾病和肝功能障碍者; (3) 严重的瓣膜性心脏病, 心肌病, 6个月内不稳定性心绞痛。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研究, 所有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 (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停服原降压药) 2周后, 予以氢氯噻嗪12.5 mg/d或氢氯噻嗪12.5 mg/d+依那普利10 mg/d, 据患者的依从性 (依从性定义: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遵从医嘱治疗, 且服用试验药物的时间累计达到总服药时间的80 %;非依从性定义:在治疗过程中, 不遵从医嘱而换药或停药, 自行服药或服用试验药物的时间未达到总服药时间的80 %[4]) , 分为治疗依从组及非依从组, 其中依从组98例, 非依从组102例, 所有患者每月随访1次, 观察血压, 记录心脑血管事件, 共随访3年。

1.3 临床观察项目 一般项目:包括受试对象、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受试对象测量血压前15 min不吸烟, 背靠静坐10 min, 血压测量采用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 治疗前2周内测量非同日血压3次, 取3次测量均值, 治疗开始后每次随访测当日血压3次, 取3次测量均值, 血压测量在标准状态下进行, 即每天同一时间 (8:00~9:00) 同侧臂用相同血压计由同一测量人完成。心脑血管事件: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脑出血、脑梗死。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用x¯±s表示, 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例高血压患者, 依从组98例, 非依从组102例, 治疗1年后, 依从值血压不理想 (血压≥140/9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收缩压下降<30 mmHg) 的受试对象, 将氢氯噻嗪加量至25 mg/d或加用美托洛尔12.5 mg/d, 部分非依从组受试对象自行服用了其它降压药物或自行停药。

2.2 随访3年时两组血压变化情况

第3年时依从组和非依从组的收缩压与基线值比较分别降低19.4±20.6 mmHg和7.3±8.2 mmHg, 舒张压与基线值比较分别降低10.7±13.5 mmHg和3.5±10.2 mmHg, 依从组血压与基线值和非依从组血压比较均降低 (P<0.01) 。详见表1。

*与非依从组比较, P<0.01;#与基线比较, P<0.01

2.3 随访3年时两组发生终点事件的情况

依从组未发生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 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1例;非依从组发生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2例, 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5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随访进行到第3年依从组无事件率高于非依从组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 全国患病总人数已超过1亿, 而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25 %, 治疗率仅为12.5 %, 控制率只有3 %, 远低于发达国家[5]。其结果是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迅速上升, 因此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ALLHAT试验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有效地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6]。本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 在末次随访时, 不仅依从组的血压低于非依从组, 而且依从组无事件率也明显高于非依从组。在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 以噻嗪类利尿剂作为基础降压药物长期治疗高血压, 不仅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并且有效减少了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且价格低廉, 符合我国国情。

参考文献

[1]吴兆苏, 姚崇华, 赵冬, 等.11省市列队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9, 27 (1) :5-8.

[2]李士绰, 王志文, 吴升平, 等.社会综合性预防对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1998, 32 (1) :8-11.

[3]赵海燕, 吴寿岭, 孙立霞, 等.氢氯噻嗪与螺内酯、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J].高血压杂志, 2006, 14 (1) :23-27.

[4]戴俊明, 傅华, 沈贻谔.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 8 (3) :143-145.

[5]刘力生.关于制定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之我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26 (5) :328.

心脑血管病事件 篇8

关键词:突发性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老年人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改变,近年发病有增加的趋势。耳蜗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心理因素、耳毒性药物是目前确定的基本发病原因[1]。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突发性聋的发病情况,与儿童或青少年不同,耳蜗微循环障碍是老年人发生突发性聋的主要原因[2], 可能与其更易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有一定相关性[3,4]。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既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突发性聋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200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耳鼻喉科就诊或住院的突发性聋及非突发性聋患者。

1.2病例收集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设计,以大于60岁的突发性聋患者为病例组,按1∶1比例随机筛选同期大于60岁有相似特征 (就诊时间、年龄、性别)的非突发性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要求仅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中一种或无伴随病者。回顾性采集病例组患者因突发性聋首次就诊的相关信息资料,对照组患者采集同期就诊信息资料,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同时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2011年—2014年内是否发生过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风先兆、 中风等)或由此导致的死亡。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情况病例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 120例老年患者,两组男性均为623例,女性均为492例;病例组年龄73.6岁±12.3岁,对照组年龄71.3岁±14.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相关危险因素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对照组在2年内有14例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病例组25例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病例组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进一步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病例组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者更多,提示合并疾病可能与突发性聋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关。详见表1。

3讨论

与既往研究关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突发性聋或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不同,本研究直接关注诊断为突发性聋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新发生的突发性聋患者后续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究其原因,可能与这部分患者更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有关,也可能与引起突发性聋的其他因素有关,因为有研究并未 发现突发 性聋与非 突发性聋 患者心血 管疾病患病率之间的差异[5,6]。但因老年人听觉系统老化, 且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全身系统疾病比例较高,明显增加了发生突发性聋的风险。因此,对于新发生突发性聋的老年患者,应合理考虑突发性聋是否可能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标志,及时给予预警和干预。

心脑血管病事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5月至8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三水区事业单位职工34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强化干预组共3480例, 年龄范围35.3~64.7岁, 平均年龄 (49.1±15.4) 岁, 其中MS组286例, 非MS组1454例;对照组共1740例, 年龄范围35.7~63.9岁, 平均年龄 (46.2±15.6) 岁, 其中MS组305例, 非MS组1435例。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自主常规的临床治疗, 由患者自行决定是否就医及是否坚持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由护理人员、病患家属及患者共同配合执行强化干预手段联合治疗, 强化干预组干预前通过组织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的健康宣教, 强化干预组干预前预先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及质控标准, 并由医务人员采用“一对一”模式进行干预治疗, 通过给患者定期复诊、家访、电话询问等方式随访, 根据干预达标计划全程监督实施完成[3]。首先, 要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 在治疗前, 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等个人习惯, 判断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结合交流所得到的信息,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是否患有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疾病前状态 (包括高血压、肥胖、超重、糖尿病、糖耐量减退、血脂异常) 等具体临床资料帮助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具体的方案制定, 可有饮食上的改善, 禁止不利于病情治疗的食物, 多食用可具有降血压、降血糖功能的食物, 提高患者本身的内分泌调节能力[4];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 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和适量运动, 改善自身体质;多看有积极意义的书, 多听平缓舒适的音乐, 保持乐观心情,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培养健康的作息习惯, 执行良好的生活方式。具体的强化干预方案, 由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监督, 患者积极配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每年专访一次, 按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的诊断标准对本年度发生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事件进行核实登记, 所有对象随访36个月以上, 然后比较对照组中MS亚组及非MS亚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比较强化干预组中MS亚组及非MS亚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再比较对照组MS亚组及强化干预组MS亚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以了解强化干预代谢综合征是否可以改变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5,6]。

1.3 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或以上) 提出以下确诊条件: (1) 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及其他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 (2) 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25 kg/m2; (3) 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6.1 mmol/L或餐后2 h血糖≥7.8 mmol/L; (4) 三酰甘油 (TG) ≥1.7 mmo L/L;或男性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0.9 mmol/L;女性HDL-C<1.0 mmo L/L。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脂变化

治疗前两组中MS亚组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差异无显著差别, 故将治疗后两MS亚组患者的各指标变化记录于表1和表2。

2.2 心脑血管发病情况比较分析

本文分别比较了强化干预组中MS亚组与非MS亚组以及强化干预组中MS亚组与对照组MS亚组的血管事件发病率, 详细结果见表3。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是由人体多种代谢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所造成的慢性疾病, 治疗不及时和控制不当, 都会使患者的代谢失调更为严重, 形成恶性循环,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 由于人们工作繁忙等原因, 使得该病的发患者数骤然上升, 就诊人数逐年上升, 所以更应该引起对该病的重视, 积极寻找出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应用于临床, 帮助患者摆脱代谢失衡, 恢复身体健康[7,8]。西医一般通过服用降压、降血糖药物控制治疗, 虽然短时效果显著, 改善效果明显, 但从长远来看, 患者易形成耐受度, 不利于长期治疗。在使用西药等治疗手段的过程中,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 选择适合的药物类型, 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尽量服用长效且对心脏、肾脏损害小的降压药, 控制药物的服用剂量, 减少耐受性[9]。本文探讨了通过强化干预措施来介入治疗的效果, 这种方式是由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入手, 大部分患者是由于生活方式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发病, 故从这点入手, 通过加强运动、控制饮食等具体的手段帮助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收集了多项数据, 可看到治疗后观察组收缩血压平均下降 (9.53±2.43) mm Hg, 显著多于对照组的 (5.61±2.65) mm Hg, 血压控制效果良好, 因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 相互影响, 关系紧密, 故血压改善效果可以直接反应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同样, 治疗后观察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 也说明了治疗效果的改善。体质量指数的下降是由于运动和饮食的原因, 是干预手段的直接反应。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 (TG) 降低多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而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 (HDL-C) 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血脂对患者病情的影响较血糖、血压小的原因。

从研究结果的统计数据看出, 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易患有心脑血管病, 并且通过强化干预手段治疗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大大降低患者患心脑血管病的概率。强化干预组中, MS组和非MS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相应的低于对照组, 且MS组患者的发生事件数相对较高, 可以看出, 通过强化干预手段的治疗, 患者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 结合强化干预手段联合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 大大的降低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 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Ovbiagele B, Saver, JL, Lynn M J, et a1.Impact of metabolic syndrome on prognosis of syn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tenosis[J].Neurology, 2006, 66 (9) :344-348.

[2]Ninorniya JK, ltalien G, Griqui MH, et al.Association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uutrtiou examination survery[J].Circulation, 2004, 109 (1) :42-45.

[3]徐姜定.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缺血性卒中[J].浙江临床医学, 2009, 10 (11) :561-563.

[4]吴毅.代谢综合征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2, 32 (9) :45-46.

[5]罗玲, 钟美容, 唐石弟, 等.社区护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3) :9-10.

[6]温雪.代谢综合征患者药物结合个性化综合干预治疗的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11) :1297-1298.

[7]Laish I, Braun M, Mor E, et al.Metabolic syndrome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associ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J].Liver Transpl, 2011, 17 (1) :15-22.

[8]Arnlov J, Ingelsson E, Sundstrom J, et al.Impact of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on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in middle-aged men[J].Circulation, 2010, 121 (2) :230-236.

心脑血管病的叠加效应 篇10

脑血管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溢血等一系列疾病,还包括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退等等。虽说病在心、在脑、在肾,但其根源皆在动脉粥样硬化,故统称心脑血管病。此病已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大敌,占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一位。

心脑血管病可治,但更应该防。预防心脑血管病主要在于控制或消除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即具有引发心脑血管病危险的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超重及吸烟等。

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难理解,长期的高压冲击,血管必定会受到损伤,这种损伤便会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脂类物质在血管中的沉积,其实严格地说,脂类物质是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中,而不是在血管腔中的,不然早被血液冲走了。脂类物质进入血管壁的夹层中,先决条件便是血管壁的内层受到损伤,因而高血压便成为重要的损伤因素之一。

血糖过高是糖尿病的表现,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病,即体内新陈代谢紊乱之病,而这个“紊乱”虽始于糖,却绝不仅局限于糖。病人体内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皆发生紊乱。脂肪代谢紊乱促成动脉粥样硬化,蛋白质代谢紊乱甚至损伤全身各类大小血管,故糖尿病专家称: 糖尿病即血管病。事实上,最终发生心脑血管病的糖尿病人占70% 以上。

胆固醇是脂类的一种,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便是俗称的“坏胆固醇”, 是钻入动脉壁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

超重,若是肌肉发达所致倒也罢了,惜乎大多数皆是因体内脂肪堆积所致。如果脂肪在体内大量堆积,将会产生许多“生物因子”,如有一种叫“抵抗素”的物质,竟能“抵抗”胰岛素! 胰岛素是人体糖代谢的必需物质,一旦被“抵抗”了,便无用武之地,于是糖尿病应运而生,血管受害自然难免。

许多人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多止于呼吸系统。其实,吸烟对于心脑血管之害绝不亚于呼吸系统。烟雾中含多种有害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被吸入肺部、血液,进入红细胞中与其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使之成为变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运输氧气,一旦成为变性血红蛋白,便丧失了这一功能,于是人体的组织便缺氧。缺氧便会损害血管内层的细胞,为动脉粥样硬化创造了先决条件。烟雾中的尼古丁还能使心脏的冠状动脉痉挛,自然会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 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要强调的是,这些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一个人身上常常是叠加的,即几个因素常同时存在。可怕的是,叠加的结果不是1+1=2,美国弗莱明汉研究所的报告说是1+1>4、1+1+1>8。我国有关单位对全国11 个省市的3 万多人研究了3 年,结果与美国的报告惊人地相似:若以这些危险因素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几率为1,那么高血压+ 高血糖+ 超重者为3.9;高血压+ 吸烟+ 超重者为8.8; 高血压+ 高胆固醇+ 吸烟者为9.9;高血压+ 高血糖+ 吸烟者为11.8;高血压+ 高胆固醇+ 高血糖+ 吸烟者甚至高达13.3。这些数字不是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3 年中有这些各类情况的人发生心脑血管病的人数统计出来的,不由你不信。

心脑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并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人要变老是自然规律, 遗传背景暂时无法左右。不过,心脑血管病之所以多见于老年人,其实也是这些“危险因素”经年累月的结果。但这些危险因素却是可以控制和消除的。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不嗜烟酒、良好的心态等等,都是预防产生这些危险因素的必要条件,如果已经产生了此类危险因素,则应努力消除或控制。

杨秉辉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心脑血管病事件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 其中男98例, 女82例, 年龄35~89岁, 平均年龄 (55.6±8.5) 岁;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 无精神疾病、严重糖尿病及高血压并发症等, 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 A组87例为糖代谢紊乱的代谢综合征患者, B组93例为血糖正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监测, 均在3 d内常规进行心电图、动脉心电图、心脏超声、CT、核磁共振等检查, 患者在禁食12 h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 L,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

1.3 心脑血管诊断标准

心律失常包括Lown分级大于等于3级以上的各类早搏、阵发性的心动过速、心房、心室颤动、扑动, 患者发生Ⅱ级及Ⅱ级以上的窦房、房室阻滞,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及脑栓塞,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标准, 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87例患者中在后来的检查中发现57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占65.5%, B组93例患者中有37例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占39.8%, A组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的概率显著高于B组,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 代谢综合征出现最早的体征变化是肥胖, 最主要的就是腹型肥胖, 最终增加心脑血管病变的病死率。在肥胖症状及心脑血管病变之间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及体征, 被称作代谢综合征。最典型的就是肥胖, 特别是中心性肥胖, 通常是代表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胰岛素抵抗[4]。同时, 糖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脂发生紊乱及高血压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份。除此之外, 代谢综合征范畴中还包括了嘌呤代谢异常, 其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凝血机制异常、微量白蛋白尿、冠心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损害等。

相关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也经常发现患者合并有糖代谢异常的情况, 并且该种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研究资料证实, 心脑血管患者中出现糖代谢异常的症状, 这与患者日常的不良饮食习惯及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联, 患者由于缺乏运动及饮食中摄入的脂肪过量, 导致心血管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概率迅速增长。本研究中, 糖代谢紊乱组87例患者在后来的随访中发现有57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占65.5%, 糖代谢正常组93例患者中有37例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占39.8%, 糖代谢紊乱组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的概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中, 糖代谢发生异常的患者其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较血糖正常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要大。

随着对糖代谢异常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 如未对处于心脑血管糖代谢异常期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合理治疗及干预, 其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空腹血糖升高 (IFG) 较其他物质指标在常规体检中容易被觉察, 但餐后血糖在实际检测中往往较少。这是由于糖负荷血糖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应将血糖异常作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二级预防的靶点。一旦发现患者发生血糖代谢异常现象, 应建议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主要改善内容包括合理日常饮食结构及相关的热量摄入, 增加患者体力运动, 积极控制体质量及戒烟戒酒等。同时还应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加以重视, 尤其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及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 A组87例为糖代谢紊乱的代谢综合征患者, B组93例为血糖正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及特点。结果 A组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高于B组,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中, 糖代谢发生异常的患者其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较血糖正常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要大。故血糖异常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二级预防的靶点。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糖代谢异常,心脑血管,关系

参考文献

[1]刘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J].上海:复旦大学, 2012.

[2]任春霖, 高学霞, 胡雪梅.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26 (2) :78-79.

[3]战义强.教育干预对门诊医生筛查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的作用研究[J].上海:复旦大学, 2012.

上一篇:变压器运行维护论文下一篇: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