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医

2024-07-22

创新中医(精选12篇)

创新中医 篇1

近年来, 中医理论基于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中医基础理论获得长足进步与发展, 但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并未触及中医理论发展的实质, 以致中医在疾病诊疗中作用有限。笔者认为深化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研究, 总结出中医理论发展的规律, 不断推进中医理论与临床技术创新, 丰富充实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1.1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能够反映中医药学的本质, 具有本质性、全面性、系统性与逻辑性等特点。具体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的系统性学科, 不仅包括中医临床基本理论, 还包括基础学科基本理论与软科学基本理论, 涵盖外科、内科、妇科、五官科等众多临床学科, 以及科研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软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西医理论, 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作为中医学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经络学阐释了人体机理现象与原理, 病因病机学主要对人体发病原因进行了解说, 基于多元化的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人体运动、发展、完善等, 并进行能动研究。

1.2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与研究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 范畴多样, 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所在, 具有根本性、方向性、决策性、系统性等特点与作用。

1.2.1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

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 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 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 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 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 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 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 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 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 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1.2.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

近年来,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现阶段, 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 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 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 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 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

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 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 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 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 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 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 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 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

2.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 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 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 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 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 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 发展更具有能动性。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 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 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 由此看来,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 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 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 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 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 各种假说应运而生, 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 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 意义重大。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 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 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 规范性缺失, 且由于语言障碍, 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 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 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 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 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3.2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 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 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 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 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 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环节, 其创新与发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这对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具有战略意义, 我们应加大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医创新的核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6) :127.

[2]杨忻, 孟庆刚.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 :59-61.

[3]郭海, 龚婕宁.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问题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3-44.

[4]陆付耳.对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 (2) :59.

[5]司富春.用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J].中医学报, 2010 (6) :36-38.

[6]乔明琦, 张惠云.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5) :63-66.

[7]张世平, 陈丹.谈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 2010 (15) :97.

[8]李海玉.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 2010.

[9]刘焕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是关键诠释[J].中医药学刊, 2009 (9) :109.

[10]王新陆.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态势思考[J].天津中医药, 2010 (6) :73-74.

创新中医 篇2

传承创新治则治法理论,提高现代中医临床疗效

王玉光 于智敏 赵进喜 姜苗 王亚红 田元祥 刘宁 焦以庆 黄为钧

【摘要】治则与治法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在中医理论研究中属相对薄弱环节,应该重视经典名著有关治则、治法理论的挖掘,重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同时注意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参考现代医学相关认识,深入领会中医治则与治法理论,并不断创新,促进中医学术进步。

【关键词】治则;治法;名老中医;传承;理论创新

《内经》、《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之基础,其中有关治则与治法论述颇多。其后历代医家基于临床各有所阐发,渐成体系。近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更提出了一些新治法。非常值得传承,值得认真总结与整理。如何认真领会中医治则与治法的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提高临床疗效?北京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与“十二五”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研究课题组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整理如下:

1 治则治法理论,源远流长

于智敏教授:

若论治则治法,“则”在金文上,是 “鼎”旁立“刀”,有庄重庄严之意。如国家法典,最重要的,不可撼动的东西方需刻于鼎。所谓“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治则就有这样的作用。实际上这个字在里面已经就奠定了它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法”在金文,土和水旁边是“鹿”。实际上,它是指水时刻保持一种平泽的状态。“则”和“法”结合起来就是告诉我们“则”是不能变的,确定了扶正固本,确定了这个治则以后,是不能变的。但是这个“法”,可以随着“则”适时地变化,随时调整,这就是动和静的结合,走和守的结合。

王玉光教授:

梳理治则治法理论发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了包括“平调阴阳”的治则。在《内经》其他的相关的篇章中,提出了很多根本性的`治则,比如说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标本缓急、治病求本等等。而有关治法,《内经》也多有论述,如“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还有吐法、下法等等。“内经十三方”里面也有很多体现治法的一些内容。治法真正形成体系,应该是在《医学心悟》,提出了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然而紧接着,治法的发展好像仅仅是在这八法的内容之下进行了很多的细化。我们在整理治则治法的过程中发现,治法应分很多层次,包括“治疗大法”和针对不同疾病和证候的具体治法。

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治则治法上承着“理”,下承方药,方从法立,法从证出,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桥梁。我们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丢失了很多重要的理念和中医思维,包括我们的教材,几乎所有的疾病的治则治法都是扶正祛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调整阴阳。对于一个病,比如支气管哮喘,教材上往往都是,什么样的病机,大致上是一个什么样的的证候,然后确定总的治则,再确定各个阶段的治法。实际疗效不能尽如人意。真正有意义的治则治法是什么?一个名老中医的常用治则治法往往是凝练了的、代表其一生的、代表着其最重要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实际是理解和传承了很多原创的中医传统思维,同时结合了很多其他的,比如家传、师承等。更关键的是,这些治则治法是能够解决临床问题,而且解决的都是所处时代的疾病重大疑难问题。因为这个治则治法的产生和应用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出发的。如秦伯未老师提出来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道溃疡,廖家桢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在当时都引起广泛关注。而治法不是一方一药,应是个治疗体系,治则治法下统方药,并不限于几个方剂,应该是治法统领之下的真正的圆机活法。比如李士懋教授强调的汗法,不光治疗表证,也治疗里证,也治疗虚证,甚至能解决现代疾病里边的将近六七十种的疾病。再如夏桂成教授的“调周法”,也是一整套体系,不仅是几十首方剂,而是一系列的方剂。

刘宁大夫:

治则是治疗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治疗的根本大法。谈治则治法离不开病证。治疗原则也就是治疗的思路,是解决临床疾病的一个基本思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所以从方证对应来讲,最开始的应该是症状、是病,然后确立治疗的基本原则,再从治疗的原则引出各种治疗方法,关于“法”就可以圆机活法,针灸有针灸的思路,推拿有推拿的思路,中药有中药的思路,这个“法”在临床中地位和价值是非常高的。如果临床基本指导原则错了,那么临床上不管具体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 治则治法理论传承,意义重大

田元祥教授:

浅谈高等中医院校的教育创新 篇3

摘要:高等中医院校是中医工作者的摇篮,肩负着输送优秀中医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等中医院校中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教育改革创新。本文在分析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行教育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育创新;

一、前言

中医是我国的一笔丰厚“宝藏”,在我国一直发挥着治病救人、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

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医高等院校以来,我国高等中医院校已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近60年里我国的中医教育日臻完善,为中医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中医人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中医院校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培养模式方面已经表现出不足,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规模效益好的高等院校中医教育体制。

二、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思想落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依然以应试教育为目的,教师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对学生的评定依然以期末考试成绩为评定的唯一标准。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使中医院校在某种程度上变异成了技能发展的加工厂,成为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严重阻碍着中医教育的发展。

2、课程设置单一。目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学课程设置非常单一,学科设置仅仅局限在中医相关的学科里,知识面比较狭窄。教授的内容以传承性和记忆性的知识为主,其它学科的教育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中医人才素质下滑。

3、师资力量薄弱。现阶段,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的授课教师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缺乏临床经验徒有中医理论甚至理论都不完善的年轻教师;另一种是拥有临床经验但片面强调“案例”教学的老教师,如此,造成了中医教学课堂效果差和“中医神秘化”现象。

4、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当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采用理论加临床实践的学习过程,理论在入学前三年学习,临床在最后一年实习时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不清楚临床实践,在进行临床实践的时候理论知识又忘得差不多了,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降低了教学质量。

5、片面的教学方法。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方法依然以课堂灌输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忽视了主观能动性。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死记硬背,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6、教材不适应。现在高等中医院校的教材越来越厚,让学生望而生畏。虽然教材厚了,但知识量却没有增加。如新版的《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讲述了“气一元论”,第三章又讲述了该内容,内容繁琐,篇幅冗长,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并且,教材与教材之间统一不起来,影响学生的认识。

三、高等中医院校的教育创新

1、树立多样化的教育思想。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要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的教育,转变教育思想,从传统的传承理念中跳出来,培养创新能力,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体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院校教育是一般的入门式教育;师承教育是培养高级中医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老中医后继无人的有效方式,它具备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两者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高等中医院校要导入师承模式,与院校教育形成互补,提升教学效果。

3、配足配强师资。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质量,尤其对于中医来说,中医学本身就是一门经验学科,更需要有优秀的教师。作为为国家培育中医人才的高等学府更应该配齐配强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

4、理论与临床有机结合。脱离临床的理论是空洞无力的,同时,没有理论支撑的临床也是不切实际的。高等中医教育要注意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将基础临床课程与临床密切结合起来。如在學习脉诊、舌诊时,就要放到临床中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5、改进教学方法。中医知识大都抽象而枯燥,教师要改变教法,根据中医的特点与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设置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6、编订合适的教材。中医教材的编写要以学生为核心,要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编制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突出中医的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多引进案例,重点解析疑点而不是云里雾里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注意教材与教材之间的协调性,让学生有教材可依。

四、小结

科学的进步来自于继承与创新,要全面落实好中医教学中“注重素质,面向临床”的培养目标,未来的高等院校中医教育一定要注意改革创新,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以此推动中医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海燕,郑晓红;论高等中医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10-03

[2] 包海燕;关于高等中医院校教育中现存问题的思考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

技术创新发展中医药业 篇4

我国中医药业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渐走上稳定发展道路, 目前已经具备基础的产业体系及规模, 在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的10年中, 我国中医药业每年增加值幅度基本都保持在20%左右, 在中药材和中成药加工业方面, 其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与此相当。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却发现我国中医药业的发展步伐还是比较缓慢的, 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方面显得更为落后, 一直以模仿为主, 缺乏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产品。

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临床中使用的中医药品仿制成分大约为50%, 10%为缺乏原创新及根本性。虽然采取仿制手段能够减少资本投入, 填补临床治疗空缺, 但是却无法契合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入WTO后, 知识产权保护的制约与国外企业的市场争夺, 使我国的中医药行业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和挑战, 再加上我国中药的出口一直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的中药材为主, 导致国际竞争力在持续下降, 资源的比较优势也在不断丧失。此外, 很多发达国家不断借鉴、吸收我国原有中医药技术, 并生产“仿制中成药”占领国内市场。

2 我国中医药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没有构建集成式发展格局

我国中医药业发展中企业不仅无法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而且各个企业之间的矛盾突出, 经营环境非常差强人意, 国家主管机构、地方主管机构、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得到正确梳理。企业很难成为中医药业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利益分配主体和风险主体, 在政企混合的环境下, 中医药企业不仅需要承担来自市场的风险, 还要受到政府强制性要求的束缚, 一些政策干预程度较大, 导致出现大量雷同产品。从整体上赖建安我国中医药业的集中程度相对较低, 规模经营程度有限, 基本上处于粗放发展和分散竞争的状态。

2.2 缺乏充足的技术创新空间

缺乏监督管理体系及产权激励制度是导致我国中医药业技术创新空间有限的根本原因, 由于监管力度欠缺, 很多企业采用产品仿冒形式进入市场, 而又在短期内退出市场, 这样不仅增重了改领域市场的混乱程度, 也进一步削弱了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的管理主要侧重项目管理, 而在软硬环境构造、创新激励政策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做得不够。中医药业的技术创新需要持续长久, 大量仿冒产品的存在扭曲了市场的原有形态, 不仅导致了国内市场过度竞争, 而且还使真正的技术创新者利益没有保障, 缺乏创新的动力。

2.3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我国中医药业呈现行政化研究格局, 大部分技术创新项目都划分给高校、科研机构, 而高校、科研机构将该项目的数量、级别作为工作人员酬劳的评判标准, 进一步加剧了中医药业行政化程度。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转让者及受让者都具备双重利益性质, 投资风险、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矛盾。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各方对技术的价值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各方都存在风险, 科研机构和高校不具备资金转化能力, 企业则无力承担市场高风险。

3 若干种优化我国中医药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3.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我国政府是中医药业的主要投资者,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扭转观念, 逐渐抽离直接投资身份, 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机构应该结合中医药业现阶段发展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政策, 并且为该领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融资环境, 创新引入各种高科技网络化管理模式, 以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该领域。另外政府机构还应该时刻掌握国外中医药业发展情况, 适当借鉴其合理的技术创新经验, 并酌情调整运用, 确保我国中医药业能够与国际发展保持同步。

3.2 构建市场经营体系

中医药业市场化是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目标, 市场是大量交易活动进行中最能降低费用、最有效率的体制组织, 中医药业只有与企业建立联系, 并且推进市场化进程, 才能转变成真正的企业, 并在市场中占据核心竞争力。我国中央机构应该改变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中医药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格局, 让企业逐渐参与到技术创新的实际工作中来, 这样企业在掌握创新技术基础上充分运用市场环境来不断刺激中医药业的发展, 而且也能够合理规避市场带来的各种风险, 促进该领域获得更快更健康发展。

3.3 完善资金流通渠道

完善资金流通渠道是增强我国中医药业发展动力的重要措施, 可以构建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中医药业投融资体系, 确保相关领域企业具备充足的发展资金, 另外还要加强与其存在密切联系得中介、创业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力度。发展或引入适宜中医药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 如投资咨询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技术交易市场等。中医药企业还应该积极和创业投资公司、投资银行、金融机构等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丰富中医药业的资金进出渠道, 为资本提供良性循环空间。

4 结束语

技术创新是制约我国中医药业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 我国中医药业管理者、工作者及科研者都应该给予该问题的足够的重视, 并且在政府的引导下, 积极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才能促进该领域迅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中医药业是带有我国显著民族特色的传统产业之一, 同时也是占据独特国际优势的产业, 但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加大中医药研究力度的背景下, 严重削弱了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文章认为技术创新是改善中医药业发展格局, 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在阐述我国中医药业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 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中医药业,技术创新发展,存在问题,优化对策,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苍宁.以需求引领医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09:1468.

[2]熊新忠.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朱皆笑, 施海燕, 孙国君, 等.国内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及研究方法综述[J].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10, 08:9-13.

[4]施海燕, 朱皆笑, 孙国君, 等.国内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及研究方法综述[A].中国药学会 (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天津市人民政府.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 (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天津市人民政府:2010:12.

[5]秦芳.我国中医药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综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08:12-20.

[6]邹鲜红.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7]曹湘博.面向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8]蓝毓营.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J].大众科技, 2008, 11:167-168.

[9]杨广毅, 王丽君.我国中医药业的国际竞争战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01:98-100.

[10]曲龙.浅谈我国中医药学的困境与创新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 2008, 02:14-15.

中医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篇5

1招生模式的突破

我国现有的中医药研究生选拔有些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通过统一的入学考试,测试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虽然有复试影响,但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出现了一大批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仅为了一纸文凭叩开就业大门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队伍,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研究生在校期间,很难取得创新性成果。各高校应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改进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完善复试标准。在面试过程中除了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还要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相关情况的关注程度等进行考察。通过全方位的考核,筛选出那些基本功扎实,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2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大多数中医药类院校还是单项灌输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思维的余地,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研究生管理部门要树立创新意识的课程观,课程应该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课程总体规划上,加强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比重,优化培养过程,倡导个性培养。授课方式上,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开展以提出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改善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创造能力。

3构建创新型导师队伍

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是导师和研究生,一个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导师队伍的水平所决定。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高校为了适应迅速扩大的研究生招录规模,降低了导师的评定标准,使一些不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进入导师队伍,从而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一流的导师队伍建设是关键[3]。学校应严格遴选导师,以思想道德水平较高、学术上造诣较深、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教师为主,采取动态调整机制,淘汰缺少责任心、知识结构严重老化、长期没有科研项目的导师;加强导师培训、交流,让资历丰富的导师对资历较浅的导师进行指导,鼓励导师参加国际型学术交流;建立、完善导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师的潜能。

4加强学术交流

目前,我国中医药类院校与一些综合性大学比起来相对封闭,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交流合作较少,再加上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观念淡薄,导致科研前沿信息获取出现问题。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和思路,通过多学科、多领域专家专题讲座和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学术交流,改善研究生的思维方法,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5重视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

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在保障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建立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大力加强科研实验平台建设,解决研究生培养的硬件问题;加强实验室管理,整合各学科的科研优势,建立综合科研创新平台,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思想开辟场所,通过各种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来推动研究生培养。总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的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4]。中医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受多因素复杂交错影响的,我们要在实际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找准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点,秉承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医药高等教育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秋根,颜流水,陈素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19):96-98.

[2]宋晓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6):182-183.

[3]范耿,常军武,周增桓.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6):408-409.

创新中医 篇6

仅半个月的时间,来自联想集团的员工李刚(化名)精神状态就有了明显的好转,而在半个月之前,由于受到颈椎病的困扰,李刚气色暗淡心情失落。入驻联想集团的北京京朋汇名老中医堂(以下简称京朋汇),通过为李刚把脉诊断,为他开具了调理方案。

“在单位就诊非常方便。平时没有时间去医院就诊,即使去医院,还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就医,非常麻烦。京朋汇入驻联想企业,为员工的健康管理提供了非常高效的健康服务平台,这个平台能为我们的身体预警、诊治,解除很多身体上的后顾之忧。”李刚如是说。

联想集团是京朋汇打造“企业诊室”的一个引子,京朋汇董事长邱琳的目标,是为更多以人为本、注重人力资源的优秀企业设立企业诊室,让员工得到便利、及时的诊治,协助企业打造常态而高效的职工医疗福利体系,形成员工的整体健康与企业管理目标一致的健康管理模式,是邱琳的一个愿景。

邱琳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并逐渐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同。

企业诊室受捧

11月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邱琳正在和北京某IT企业的高管就设立企业诊室合作一事商讨相关细节。

与北京国家图书馆相望而居的京朋汇,是一家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优势,创新传统医疗服务体系,改善现代人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态”为使命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高端中医医疗服务机构”的倡导者,“中国式健康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开创者和笃行者。

作为“中国式健康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倡者,邱琳有着亲身的体会。“过去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缺乏一个全面认识,因为对健康的概念是建立在企业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上,因此,很多人提到健康管理时,都会认为每年的体检就是健康管理,这是狭义的认识。而真正的健康管理,健康检查是最初级的,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全面健康管理的范畴不仅包括膳食、运动、心理的建议,咨询、就诊服务等等,还应该包括亚健康的干预、疾病的干预与第二意见,这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管理学科。”

过去的常规体检,缺少对员工健康的整体认识与可持续关注,或者说深入程度不够,而企业诊室的设立,正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北京某公司的高管刘先生,最近正在北京空军总医院住院就诊。单位每年一次的例行检查,各项指标始终在正常范围内,但他却经常感到肠胃不舒服,后经中医诊疗,确诊为肿瘤,第一时间入住医院接受检查。刘先生对记者表示,常规的体检越来越有局限性,每年都是固定的几个检查项目,发现疾病的概率很低,特别希望体检标准有明确的划分,而且体检也需要打破瓶颈。

这其实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北京一家IT企业的高先生认为,每年体检只是一次常规项目,我们更希望在日常遇到各种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近距离向医生问诊。比如我们工作中常见的劲椎预防与治疗,感冒或其他症状,都希望第一时间和医生沟通。企业诊室是我们需要的,可以不用去医院,而通过企业诊室和医生交流,就能解决我们常规小疾病的就诊问题。而且在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对重大疾病进行早期防范和预警,这既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

“每年体检总是那几项,有些项目查来查去毫无意义,比如年年要测身高,我都成年人了,年年测这个和我的健康有多大关系?再比如证明我不是色盲,一次两次还不够吗?”高先生的观点颇具代表性。每年重复的体检项目中,不少人认为有很多项都是在浪费时间,再加上每次体检时总要排上很长的队伍,很多人失去耐性,放弃体检,但由此也为健康隐患埋下风险。

对京朋汇来说,这正是一个机会。我们选择那些注重人力文化与人才资本、管理意识很先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所提出的“让员工健康管理为企业管理目标而服务的概念”,与他们形成合作关系,既是为他们的员工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设立企业诊室,员工遇到健康困惑,不仅能第一时间就医问诊,减少病假时间,降低个人健康忧虑,而且对员工的工作效率是有效提升的。更重要的是,这种“防患于未然”的部分费用安排,对企业医疗福利费用的整体水平,既是经费使用效率的提升,又是实际开支额度的节省。这笔账其实不需要细算,看看国际知名的几大保险公司的国际通行高端医疗险,以及国内几家保险投资集团,他们对“健康医疗”的动作及投资力度,就可想而知。“等到问题发生以后再去作为,企业花的永远是大钱,而造成的也往往是重大损失。”邱琳指着网页上对沈飞集团董事长罗阳病逝的报导,十分感慨。

上述IT企业高管对记者解释,之所以选择与京朋汇合作设立企业诊室。一是解决员工就诊问题,这是企业对员工真正的人文关怀;二是为员工设立健康档案,能为他们的身体做出预警机制,提高员工与工作岗位、工作强度的适配度,减少员工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同时,在企业的内部。能享受到平时在各大医院“一号难求”的名老中医上门巡诊服务,也不需要付出设立“医务室”的其他管理成本。通过高性价比的服务提升了原有医疗福利费用开支的经费效率,这是我们愿意设立企业诊室的最重要的因素。

健康管理的社会责任

投行出身的邱琳对健康管理很执著。

“健康医疗作为医疗行业的一个细分,是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现在,中国的医药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基本还是建立在以‘疾病’为中心的‘疾病防治’体系,这种围绕疾病的医疗模式,导致整个医疗体系对‘人的整体健康’缺乏理论支持与服务体系,人文关怀不够,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求。”

现在的社会发展,已进入到家庭买台车不算一件大事的阶段。一台车可以用上十年、二十年,因为会有汽车4S店为我们提供车辆维修与保养服务。而我们的躯体要伴随我们走过七、八十年人生道路——当我们每5000公里把车开到4S店进行常规保养的时候,可曾想过驾车跑完这5000公里的躯体,也会需要一个“健康4S店”进行常规保养?这个“健康4S店”在哪里呢?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只是汽车的维修站,或者可以说是“废旧车场”,只提供维修及零部件更换服务,而常规保养由谁来完成呢?目前的医疗体系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京朋汇试图通过“企业诊室”,帮助企业完成这部分功能,让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动态医疗关怀服务。目前而言,这种以企业为组织单位的市场尚处于非常初期阶段,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但我们有信心培育市场和消费者。

早在2008年,京朋汇创业团队就前瞻性地认识到医疗资源的不适配和不均衡,健康医疗的理念缺失,已严重影响职场精英群体的健康状态与生命品质,并造成国家医疗卫生开支的极大浪费。因此,基于对中医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对中医核心优势的充分认识,京朋汇率先提出“优质稀缺医疗资源,要更关注国家经济建设主力军”的医疗服务思想,并践行建立“中医医疗分级服务体系”,凝聚众多的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以“最好的医、最优质的药材、最见效的自然疗法”专注于优秀企业、社会精英的全向健康。

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对员工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由此,京朋汇以超前的“健康医疗”服务理念,与心怀天下的名老中医们一起,提出一个“企业诊所”的概念,希望能深入企业的不只是中医健康咨询,而是更像一个延伸服务的社区医院,从医院为“企业诊所”轮流派驻医生,在企业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问诊、治疗、理疗等服务。

京朋汇开展“企业诊室”的业务,对企业的选择也有自己的标准。“京朋汇的名老中医团队代表的是中医医疗的核心资源,是一支技术力量和医德水平都非常高的专家队伍,所以我们会选择与我们的资源相匹配的企业。大体上有两个标准,一是企业的社会形象很好,社会责任感强;二是企业的发展周期让员工的工作压力大,强度高,而企业地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园区,我们更希望为这一类企业服务。”邱琳说。

其实,企业诊室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基于企业对健康管理的认知程度。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在倡导社会责任时,首先要强调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企业诊室在满足企业需求时,在中医创新方面树立了标杆。

创新中医 篇7

思维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征, 是决定人类生存状态和发展走向的关键之一。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小到一门学科、一门技术, 乃至每一个人, 其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生存状态和发展[1]。中医药要发展, 必须要患者接受, 才能有生存的空间;中医药走向世界, 必须让西方人理解, 中医药才能真正走出国门。可是, 中医不如西医容易接受、理解, 尽管很多中医学者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十分深刻, 认为中医有巨大优势, 疗效显著, 可是, 很多百姓、患者真正理解感到困难, 甚至一些中医从业者也不理解。如此, 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受到挑战, 年轻中医从业者应该有危机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其关键问题是中医思维的传承与运用问题。比如, 中医学“气”的概念, 是动态的、功能的, 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们就容易理解, 受到西方物质实体寻找思维教育的人, 就会说气是看不见的, 无法理解。人和人见面, 中国人会说, 你的气色真好, 这就是运用了中医的取象思维, 判断了人体健康状况。而按照西医思维, 不经过检查化验, 无法判断健康状况。所以, 中医思维是独特的, 是在中国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 用独特的视角去感知和认识生命、世界, 并以这种思维方式结合中医理论认识和诊治疾病。这种思维与西医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如, 中医学重视宏观整体, 西医学重视微观分析;西医学以“生物医学”为主;中医学则强调“天人合一”;西医认为微生物的侵袭是病因;而中医学强调“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西医学重视局部病变, 中医学重视整体反应;西医学强调要找物质结构, 采取“对抗”、“剿杀”, 如抗菌、消炎等;中医学重视“调和”、“从化”, 强调人体自身调节能力等。中医药要大发展、创新以及走出国门, 首先要普及和传承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有很多种, 如“辨证思维”、“系统思维”、“直觉思维”、“经验思维”、“取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等, 也有很多具体思维方法, 诸如“顺势”、“求同”、“求异”、“逆向”等。掌握了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 理解中医药涉及的气、阴阳、五行、气化等理论会十分容易。反观近年来中医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中医思维的运用重视程度不够和缺失, 导致中医药在一些方面的发展失去了固有的特色和优势, 甚至违背了中医发展规律。近来,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中医思维”对于现代中医界变得生疏, 并直接影响到了中医理论教学、科研和临床。由于中西医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完全用西医思维方式诠释、理解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行不通的。为什么中医和西医思维方式如此不同, 是因为中、西医诞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思维是中医文化的灵魂, 深深刻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比如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主张“中和”为美, “和”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辨证思维。要达到“和”, 其重要法则是要掌握好“度”, 过或不及都不为美。“中和”是一种模糊而崇高及含蓄的美。“和”同样是中医治疗的最高目标。欣赏字画要看其意境、看其气势, 这和中医望气色断病情同出一哲。中医思维的形成直接影响着中医从业者的素质修养和成才, 是决定其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一部分中医大学生和青年中医, 对中医缺乏信心, 中医思维欠缺, 临床能力不足, 其中有少部分中医毕业生甚至背叛中医、攻击中医, 或成为伪中医、庸医,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和生存。

2 中医思维研究与运用的现状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的教育、科研和临床, 应该说, 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临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高等中医院校发展迅速, 培养了大批高级中医药人才、中医科研973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诸多领域的资助, 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医养生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中医临床名家辈出, 但是认真分析目前中医的发展现状, 确实存在中医思维弱化的问题。

2.1 中医思维与临床

中医界的名老中医、国医大师都是运用中医辨证思维的典范, 所以临床疗效显著。但是, 中医临床也存在中医思维, 特别是中医辨证思维弱化的问题, 例如, 治疗普通的感冒, 患者自行购买速效伤风胶囊退烧, 甚至很多中医师也不辨邪气之寒热, 必用抗病毒药物, 使用银翘解毒丸。癌症就必用抗癌中药, 炎症则必用清热解毒中药, 上火就用泻火药物, 而按照中医思维方式, 如姜汤散寒退烧、扶正固本治癌、引火归源治火、疏通气血治疗炎症等方法却被弃之不用。这说明中医临床上存在不运用或不会运用中医辨证思维的问题。没有按照中医辨证思维开方, 只能叫做“中药的处方, 西医的灵魂”, 其作用于人体的药物效应已不能完整地体现中医的整体辨证论治系统理论的效果, 而副作用却大大彰显。如“日本小柴胡汤事件”、“英美马兜铃事件”、我国的“木通致肾脏损伤事件”,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现在的中医医师不能完整系统地运用中医系统思维的方法, 不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 而仅凭辨病对症的方法错误地使用中成药而引起的严重后果。

张仲景强调“有是证、用是方”, 黄帝内经提出“有故无陨, 亦无陨”, 都强调中医临床首先是辨证, 根据证下药, 而不是根据病开方。懂中医思维, 砒霜、乌头虽然毒性大, 但会用其救人, 不懂中医思维, 人参、灵芝虽为上等补品, 但也能草菅人命。现在临床上真正具有中医思维、辨证论治的中医人才匮乏, 造成中医临床阵地萎缩, 所以中医思维的问题应该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2.2 中医思维与科研

中医的科研到底应该怎样开展, 一直是中医发展的困惑。多年来, 中医药的科研, 多是以现代临床医学的观念、方法和技术, 对传统中医学进行验证、诠释和创新性的研究, 寻找中医药诊断治病的物质基础成为主流。而真正能为中医临床服务、体现中医特色和中医思维的科研成果比较少。比如脾虚、肾虚证的研究, 只是证实其与多系统都有关系, 经络的研究, 因为非要找出物质实体而最终失败。虽然这种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特别是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中医, 便于西方人的理解和认识, 但同时对中医学术发展却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有学者说[2]:“传统中医学的当务之急并非是去想方设法的求证自己是否合乎现代科学, 更不是去采用线性科学的方法找寻验证自己本身的物质基础, 而是要集中精力、认真细致地去考虑清楚自己本身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 以及怎样好好地去发扬、去利用这个优势来宏扬传统中医学, 不要处处与现代临床医学一争短长。否则, 目标错误, 精力分散, 舍本逐末, 很有可能在下个世纪传统的中医就再也无法在医学立足了”。真正的中医科研应该按照传统中医学自身几千年传承下来固有的创新体系、思维模式开展, 为临床疗效提高服务, 而不是盲目的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阐释其科学性。

2.3 中医思维与教育

在“中医科学化”、“中医西医化”思想影响下, 中医教育方面因为缺乏中医思维的教育与传承, 导致学生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比如“肝生于左、肺生于右、肾主生殖”等中医理论的理解, 很多学生会受西医思维的影响陷入实体器官的误区。由于高等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中、西医各半, 其教育结果是造成了学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特别是研究生教育, 虽然硕士、博士论文也可见到一些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的研究, 但是精通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硕士、博士更多, 国家师承措施虽然是非常好的导向, 但是其传承面不宽, 中医大部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依然缺乏中医思维的根基, 一些颇有权威的中医老专家们说:“中医研究生教育只是培养了大批为老鼠治病的医生”。为此, 很多老中医药专家十分忧虑传统中医未来的命运。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但是终究折射了在中医教育中存在的巨大危机——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的弱化, 中医将失去灵魂。

3 中医思维在中医健康发展创新中的思考与建议

3.1中医思维应该渗透到中医教育中

50年代以来, 我国前后在全国各省市陆续成立了数十所高等中医药院校, 确立了传统中医教育的现代科学体制和系统的理论加实践的课程体系。虽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历经变革, 但整体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仍然遵循着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技能相结合的知识教育模式, 而对于中医思维方式、方法的系统训练非常之缺乏。

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科学思想在医学领域的阐释和结晶, 呈现为系统整合型的意象思维方式, 与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本质的差异[3]。对于学习中国传统中医学的学生而言, 从小到大接受的均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 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系统基础非常薄弱, 因此导致中医学学生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反差, 理论认知上的偏颇非常显著, 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和整体辨证论治诊疗方法在理解、接受上异常艰难, 对传统中医学的认同性、理解能力明显降低, 专业思想不稳固, 难以树立起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的中医理论思维方式训练, 造成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医者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系统思维, 直接影响了传统中医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效果。

同时, 由于对传统中医与西方医学、现代临床医学及其它现代科学之间思维方式的异同点缺乏明确的认知、系统完善的理解, 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中医教育中, 从本科阶段就要设置中医思维教育和训练课, 硕士研究生、博士阶段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与中医理论、中医思维角度, 深层次认识中医思维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开展中医思维的必修课, 就像博士研究生必须学习分子生物学一样, 必须掌握中医思维方法。当然, 中医教育的真正发展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如果从小学生开始就加强中医文化、中国哲学的传承, 必然会为中医教育增色。

3.2 中医的科研要以中医思维为指导

3.2.1 中医理论研究

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 特别是用系统生物学等具有整体特色的手段研究中医理论是有价值的。例如临床上较有影响的“肾阳虚证的研究”、“活血化瘀的研究”、“脾实质的研究”、“肝藏象的研究”、“经络实质的研究”等。但这些研究项目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部分研究项目是借用现代临床医学的手段与方法来描述、阐释中医理论体系的物质实体, 从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方面而言, 基本上还属于诠释学的研究, 对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发展根本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有时甚至出现把简单模仿现代临床医学模式当成学术创新的现象, 造成传统中医学术水平一直徘徊在一个低水平上, 一直循环重复, 而没有进一步新进展。传统中医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巨大, 与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有根本上的不同, 中医偏重综合整体, 着意功能虚体, 目的在于物与人、自然之性, 共存共荣。因此, 对中医理论的研究, 还必须坚持中医研究的取向, 以中医思维为指导。张景岳, 因为四十岁后饮酒经常腹泻, 提出命门学说, 创制右归丸;李东垣, 发展脾胃学说, 创立补中益气汤;清代温病大家提出温病学说, 都是中医理论研究创新的典范, 这种理论研究的重要价值就是临床应用, 百姓受益, 中医发展。当然, 可以吸收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如运用系统生物学, 网络药理学等手段研究中医的“形神合一”、“整体观念”、“生克制化”的机制, 也是有价值的。但是, 完全脱离中医思维指导的理论研究导向是有问题的。所以, 中医理论的研究、创新, 必须坚持中医思维的系统整体与辨证思维的特点, 适当吸纳现代科技, 重视总结中医临床经验以及理论思维方法, 对临床、实验以及理论思维的成果进行有机的整合, 以建构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传承结合的理论体系, 实现中医学的自主性发展。

3.2.2 中药、方剂研究不能唯成分论

西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十分明确, 这是西药治病容易被理解、被接受并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受该种物质论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很多学者开始思考中医药为什么能治病、治病的机理是什么、中药治病的活性成分和物质基础是什么?于是中药的活性成分和物质基础研究百花齐放, 从研究的结果看来, 确实有很多可喜的结论, 比如人参皂甙、枸杞多糖、当归多糖、芍药苷等, 都是中药研究中发现的活性成分。但是, 这些活性成分是无法代替人参、枸杞、当归、白芍等整体功效, 换句话说, 这些物质基础的运用已经背离了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和辨证思维, 已不是中药。从古至今, 中药都不是以成分作为其治病的依据。虽然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并发现了很多物质基础, 一定程度上对中药的认识和功效的拓展是有意义的。但不能因为发现了成分和物质基础, 就以为掌握了中药治病的规律, 偏离中医药的理论依据, 把精力与钱财花在研究一药或一方的有效成分上, 把中药与西药强行接轨, 尽量使中药“西化”的研究创新模式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中药到底怎么治病, 治病的原理是什么呢?清代名医徐洄溪的论述:“药之用, 或取其气, 或取其味, 或取其色, 或取其形, 或取其质, 或取其性情, 或取其所生之时, 或取其所成之地。”, 这就是说, 中医历来是从中药的形、色、气、味、质、时、地、性等诸方面来研究中药药性和功能的, 中药治病的基础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其性能是取天地之精华, 本自天成, 个别活性成分无法解释其整体效用的[4]。又如地龙、代赭石、皂角刺等中药的研究, 不能一味找其物质实体, 因为古人发现其功效是用取象思维和临床时间的结合, 地龙能通络, 是因为其性善钻;皂角刺能透脓, 是因其势善通;代赭石降胃气, 乃因其重而势下行。所以中药研究者, 特别是中青年中医学科研工作人员与临床工作者的任务, 主要就是去探寻和发现这些中草药的“理”与“情”, 寻找摸索它所最适用的病机, 从而运用于临床。要重视“借方药之力, 触发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 以求达到阴阳自和, 其病自愈的目的, 这也是传统中医治疗疾病与现代临床医学治病的根本区别。

王孟英说:“用得其宜, 硝黄可称补剂;用失其宜, 参术不异砒硇”。所以, 研究发展中医药, 不能一味从药理研究、化学成分, 以及现代科学的角度来阐述分析中医药, 更加不能作唯成分论者。

3.2.3 中医临床需要多种中医思维的介入

现在, 国内的很多中医药专家都已明确认识到, 完全使用现代医学的检测、化验的手段来评价评估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问题, 非常的不符合传统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的发展。那么, 如何制定一个符合中国传统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疗效评价体系, 就是当前传统中医药发展形势中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遥远的古代, 并没有现代这些高科技支撑的化验、检测仪器和各种的新型手段, 那古代的中医药学家们到底是在运用什么方式来判断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呢?或者说古代中医疗效评价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中医学是一门综合的、充满民族集合智慧的科学, 其重要的特征是中医有自己的独特思维。中医学的发展, 从理论到临床, 实践出真理, 其本质是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中医思维应该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基石。比如, 按照中医思维, 取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 人的生命处于健康状态, 必然有健康的征象, 当生命处于病态, 必然有病态的征象。那么, 哪些是病态的征象, 哪些是健康的征象呢?

笔者认为, 对于病态征象的把握, 既要有医生自己的客观感觉和判断, 更要结合患者本身的主观感受和体会, 中医临床如能采用征象思维判断疗效, 应该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途径:如医患借助征象思维共同体察患者的七种能力。一曰:趋轻能。“轻身延年”是历史的结论, 是气胜形的表现, 是正气得到补偿和恢复, 而邪气消减的表现;因此, 可以认为此项治疗是产生了趋佳效应, 是有效的。二曰:趋柔能。柔者生之途, 抟气可以致柔。“僵”与“脆”都是“器”少“气”的表现。婴幼儿富有生生之气, 故柔;老年人则生气已亏, 故肢僵骨脆;动物皆然, 植物亦然, 病者何其不然?反之正气得复, 邪气衰退, 骨正筋柔, 故而其自应被认为是治疗趋佳效应之一。其它如趋衡能、趋展能、趋味能、趋趣能、趋便能, 也是判断疗效的途径。

此外, 如医患共同勘对五种生命条件, 滋润德、温欣德、安定德、出入德、升降德;共同检验精、气、神三宝等, 均需要象思维的介入。七能趋佳、五德渐回、三宝来复, 自为疾病向愈之象, 在此基础上再以现代医学的检查化验为参考, 中医的临床疗效判定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参考文献

[1]张登本, 孙理军.中医基础理论中概念的困惑与思考诠释[J].中医药学刊, 2004, 22 (9) :1573-1575.

[2]邢玉瑞.中医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邢玉瑞.《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创新中医 篇8

这是本刊2014年的一篇特稿, 基于“引领创新、推进产业转化”的宗旨, 我们以此稿切入中医药领域, 以期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行业大联合、大协作、大发展, 造福天下苍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们从有关部门获悉:最近,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在一份关于中医药的重要函件中, 重点评价、推介了孙光荣教授。这份重要函件, 是吴伯雄先生对台湾“卫生福利部”中医药产业合作研究分组召集人杨荣光先生为了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致函而请示时所作的复函批示。

吴伯雄先生基于“人民最大, 同根同荣”的理念郑重地写道:“读函后所附网搜之文稿, 获知孙光荣教授师承出身而博古通今, 胸襟广阔且悲天悯人, 清廉自律, 治学严谨, 医术精湛, 医贯古今, 经验宏富, 素养高深, 文采斐然。尤为可贵者, 年逾古稀尚奋斗不息, 且为海峡两岸中医药研究与交流合作献计献策并卓有成效, 此即大医精诚之范例。大陆有此大师, 实乃民生之福、两岸之幸!”

中医药事、中医药人, 牵动了两岸同胞情, 激发了两岸事业心, 令人惊喜和感奋!藉此, 本刊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光荣教授。

中医药与中国梦

记者:首先, 向您提出中医药是否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13年在全国政协委员会上提交了“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提案。您是担任过省政协常委的“老政协”, 请您谈谈对这一提案的认识与解读。

孙光荣:我认为, 国强委员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高度、从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广度、从民生需求和福祉的深度向国家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 提交了一份重大解决方案。这是因为,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国家发展的总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国家战略”, 必须围绕这个总方向、总布局、总目标、总任务进行大局谋划和顶层设计。国防战略、文化战略、人才战略、资源战略、民生战略等等, 都是“国家战略”涵盖的“子系统战略”。

为什么要提出“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命题, 而不是要求将所有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习近平主席有一段名言, 他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 中医药学的本源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医药最直接的用途是医疗保健, 但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思维模式、资源保护与开发等, 都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息息相关。换而言之, “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有利于医药改革和人民健康, 有利于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 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 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毋庸置疑, 中医药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正因如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国家战略必然也必须纳入发展中医药的元素。所以, 我认为, “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是造福子孙的大事, 正如北宋大儒张横渠所言, 这就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继承创新

记者:您说得非常透彻、非常到位, 使我们从心里接受了“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这一命题。那么,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继承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孙光荣:这又是一个有高度、有内涵、有外延的重要问题。怎样认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我认为,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这个核心理念主要由以下六个要素构成:一是“人文观念”, 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致中和”;二是“防治思想”, 集中体现在“治未病”、“防重于治”;三是“思辨模式”, 集中体现在“整体观”、“辨证论治”;四是“治学方式”, 集中体现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五是“医德医风”, 集中体现在“本立道生”、“德业双修”;六是“行为准则”, 集中体现在“精诚专一”、“淡泊名利”、“大医精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而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继承创新的血脉。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根在文化, 魂在文化, 情在文化, 脱离或背离中医药文化进行中医药继承创新, 就容易导致中医药被西化、被玄化、被僵化、被庸俗化。所以, 应当以中医药文化引领和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

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记者:您曾在2005年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致函, 最早系统地提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得到吴仪副总理等有关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及其批示。您能谈谈当时的情况吗?

孙光荣:关于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问题, 我已探究很多年了。那时, 有些人发表文章大肆唱衰中医药, 混淆中医和西医, 用西医的标准套匝中医, 极力贬损中医药。基于中医药人理当维护中医药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就向当时主管医药卫生的吴仪副总理致函了。感谢吴仪副总理在10天内就作出了重要批示, 有力、有效地扭转了情势, 影响至今。

记者:老百姓看病, 只知道挂听筒的多半是西医, 把脉的多半是中医。中医、西医究竟有何不同?这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

孙光荣:中医学、西医学, 都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医学科学, 目的一致, 但又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从学科属性分析, 西医学属于自然科学;中医学既属于自然科学, 也属于社会科学。从医学模式分析, 西医学属于生物医学模式, 现在公认是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中医学是整体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分析, 西医学是在还原论的指导下, 基于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子和病变的精确定位, 然后采用对抗式思维, 定点清除致病因子, 使机体恢复健康;中医学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 基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素, 就是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以及正气、邪气的消长定位, 然后采用包容式思维, 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 而是通过扶正祛邪、补偏救弊使机体恢复健康。从发展特点分析, 西医学起步晚、发展快;中医学起点高、发展慢。从治疗特点分析, 西医学强调用客观、微观、规范、标准的检查数据支持诊断, 强调临床路径的规范与统一, 强调介入、干预, 强调辨病论治;中医学强调四诊合参, 强调“观其脉症,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强调“加减临时再变通”, 强调“中和”, 强调辨证论治。所以, 中医学、西医学各有特色优势, 应当互学、互补。

记者:您认为, 应如何定义中医和中医学呢?

孙光荣:中医, 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要手段采集临床信息, 通过“四诊”合参, 运用辨证论治诊断疾病及其证候, 采用天然药物组方或采用非药物疗法, 实施预防、治疗、保健的医学行为主体。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历经千年传承和不断创新、发扬光大的一门主流医学;是中华民族在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防治疾病与卫生保健活动中创造、应用、传承、发展的医学体系。

记者:那么, 中医药相对其他医药学来说, 有哪些特色优势?比较而言, 中医有哪些优势病种?

孙光荣:中医药在数千年的、亿万人次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五大特色: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给药途径、天然化的用药取向;具有六大优势: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文化底蕴深厚、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优势病种, 就是指疗效相对较高、毒副作用相对较少的病种。那么, 何谓中医优势病种?我同意这样的界定:一是西医暂无好的治法或疗效, 而中医能治的病症;二是西医能治但治法或药物毒副作用较大, 易引发药源性、医源性疾病, 而中医也能治却不易引发药源性、医源性疾病的病症;三是中西医均无良策, 但中医针对某个症状或某个病程阶段显示有效的病症;四是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新病种。

中医临证的优势的显示区主要是:病毒感染性疾病, 功能失调性疾病, 疾病缓解期或慢性期, 原因不明的各种“综合征”, 病情复杂的疑难杂症以及疾病的综合调理等。

中医临证的四大核心理念

记者:既然中医拥有这么多优势病种, 就一定有优势的诊疗方法, 难道“望闻问切”比仪器检查还更有优势?

孙光荣:中医临证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形成了鲜明的四大原创的诊疗核心理念, 即:一是用“整体观”认知健康与疾病;二是用“中和观”调治健康与疾病;三是用“未病观”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四是用“制宜观”关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医治病不仅仅是针对病因、病灶或某个病理改变, 简单地进行对抗性治疗, 而是坚持“中和观”, 强调“调和治中、以平为期”, 立足于对人的整体调节, 进行中和式的干预, 使人的整体功能恢复平衡和谐的状态。

中医临证的四大核心理念的优势, 简而言之, 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未病早知, 已病早觉;二是辨证论治, 奥妙无穷;三是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四是三因制宜, 安全有效。

新一代名中医培养

记者:您既是中医思想家、临床家、文献学家, 又是中医教育家, 能否谈谈应该如何培养造就新一代真中医、名中医?

孙光荣:谈不上什么“家”!我只是一个老中医, 对中医药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而已。

我认为:中医药学术进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兴衰, 取决于是否培养、储备、使用真正的中医人才。中医人才, 就是中医的未来。做强中医药队伍是做强中医药事业的根本, 而做强中医药继续教育是做强中医药队伍的根本。

要培养真中医, 就必须理清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基本思路。中医药继续教育应分为四个层次:一是“高精教育”, 重点对象是高层次的中医人员, 目的是使培养对象掌握成为新一代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临证思辨特点、医德风范、传承方法;二是“就业教育”, 即“毕业后教育”, 重点对象是中医药专业的本科、专科毕业生, 目的是通过专科技术培训和分级测评, 为中医药专业的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增添一块“敲门砖”;三是“增进教育”, 重点对象是执业中医师和执业助理中医师, 目的是促使培养对象牢固掌握中医药四大经典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四是“规范教育”, 重点对象是准入后的从业人员, 目的是使培养对象牢固掌握中医药四大基础、执业规范和中医临床基本技能、中药识别与炮制技能。

培养新名医的关键是什么?我和国医大师陆广莘老教授一致认为:培养新名医的关键, 是要使中医学术继承人在“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过程中追求和达到“六明”——明志、明德、明理、明术、明法、明业。

当然, “拜名师”是承续老师学术经验的重要途径。结合我自身的体验, 我认为要通过“拜名师”做到四个“善于”, 练好四大“功夫”。

四个“善于”:一是善于以自身的言行彰显“生命至贵”的理念, 诠释“大医精诚”的内涵;二是善于理解和运用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理论原则;三是善于学习和继承导师的医德医风、思辨方法和独家学术经验;四是善于汲取适合自己专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乃至民间医药的经验。

四大“功夫”是:背诵功夫、精读功夫、领悟功夫、发掘功夫。

做到四个“善于”, 练就四大“功夫”, 才能成为德业双修的真中医, 才能有望成为德业双馨的名中医。

记者:培养新一代名中医如此重要, 又如此艰难, 目前采用了哪些模式来开展这项工作呢?

孙光荣:目前主要有六种师承模式, 即:家传与传统拜师模式, 现代师承教育模式, 高级研修师承模式, 科研型师承模式, 工作室师承模式, 基层师承模式, 各有利弊。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名老中医为基源的传统师承。事实也证明, 唯有承续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中医人才。以上六种师承教育模式虽然各有利弊, 但不可能统一, 也不必统一, 只需根据单位、个人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

孙光荣的临证学术经验

记者:孙老, 请您谈谈您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孙光荣:我虽然从事中医临床55年了, 但还在探索之中, 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思想, 只能谈一些临床心得。我长期的临床体会, 说到底就是两个字:中和。换言之, 要用中和思想指导, 体现中和辨治特点, 采用中和方式组方用药。无论运用何种辨证论治方法, 都应当“护正防邪, 存正抑邪, 扶正祛邪”。

我归结自己的临床思辨的重点是: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无论表里、寒热、虚实、顺逆、生死, 都离不开阴阳这一总纲, 但归根结底, 阴阳最终还是离不开气血。而《不居集》说:“气即无形之血, 血即有形之气。”所以, 论生理、论病理, 无论在脏腑、在经络、在皮肉筋骨, 最终也是离不开气血。而气血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就是众所周知的“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所以第一要善于调气血。人参、黄芪益气, 丹参活血, 这样配伍比较“中和”, 可以作为诸方的基础, 所以我习惯于使用它们“率领”诸药“团队”前进。

升降出入, 是基于阴阳学说而形成的气机消长转化的重要学说。升清、降浊、吐故、纳新, 是气机的基本动态。《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中医治病最讲究两条:一是从病人的整体以及与外环境的关系来看病, 要辨证论治, 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而不是用统一的“套餐”, 不是用程式化的“套路”。中医治病又叫“调”, 就是调整、调和、调理。调什么?调阴阳、调气血、调气机的升降出入。调到什么程度?调到中和、平衡。所以, 在调气血的前提下, 还要善于平升降、衡出入。

遇到疑难杂症, 当先察阴阳气血升降出入, 确立治疗法则, 可以“正治”, 也可以“反治”。比如, 气、血、痰、湿、食等所致的积聚、癥瘕、痞块等多种疑难杂证, 如果单纯活血化瘀, 就是缘木求鱼, 而要运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等大法。

记者:听说您善于灵活化裁和运用经方, 还应征为“神十”提供了预防保健的“安神定志汤”, 获得了有关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

孙光荣:给“神十”提供预防保健方是为了完成任务。

所谓“经方”, 业界的共识是专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的方剂, 《金匮心典·徐序》指出:“惟仲景则独祖经方, 而集其大成, 惟此两书, 真所谓经方之祖。”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也可以泛称为经方。我从10岁拜父为师直到1980年拜李聪甫老先生为师, 期间30年都是习用经方, 几乎不更改一药。后来逐步悟出“病人不是按照方子生病的”这个通俗的道理, 组方用药不能刻舟求剑, 才逐步化裁经方为己所用。经过临床累积, 逐步做到“遵经方之旨、不泥经方用药”, 而以“三联药组”之功能按照君臣佐使结构组方, 形成自己的系列经验方。

记者:您的临床思维很多是来自于文献研究, 您在中医药文献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光荣:我结合临床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30多年了, 贡献绵薄, 但思考不辍。概括地说, 上世纪80年代参与起草了《中医药古籍校注通则》, 参与全国第一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七个重点课题论证, 执笔起草《黄帝内经太素》、《诸病源候论》、《难经》、《脉经》等专家评审意见, 编著了第一本中医药古籍整理培训参考书《中医古籍整理入门》, 执笔全国第一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重点课题“中藏经整理研究”, 主持编著了第一本《中医养生大全》等。从文献研究的实践中, 我通过探索提出了中医药文献研究应坚持“有渊源、有依据、有类比、有归纳”的“四有”原则;发挥“可信性强、导向性强、实用性强、拓展性强”的“四强”作用。初步总结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六法”:用系统比较法选择版本;用逐一堪比法订讹补阙;用择点觅据法训释音义;用由句及章法语译全文;用钩玄提要法撰写提要、按语;用多面追索法考镜源流。

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

记者:您多次赴台讲学交流, 与台湾业界有密切联系。您对海峡两岸的中医药合作交流有何期待与建议?

孙光荣:我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其港澳台交流中心等组织的专家团去过台湾几次, 亲身感受到她确实是“宝岛”。我和台湾“卫生福利部”的黄先生及其中医药产业合作研究分组召集人杨先生, 还有著名医药保健企业谢先生等, 都建立了兄弟般的感情。谈到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 更是目的相同、理念相通、意见相融。

台湾的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强劲, 但中医药发展相对较缓慢, 他们就没有“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也尚未形成医疗、保健、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这是事实。但是, 他们热情、执着追求中医药事业的合作、交流与发展, 而且人民大众相信中医药, 拥有顺天堂、庄松制药厂等品牌企业。如果台湾的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将对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都具有辐射作用。所以, 我认为加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要且可行的选择。

如何加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首先, 我非常赞同吴伯雄先生提出的“人民最大, 同根同荣”的理念。加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是基于“人民最大”, 是为了两岸人民的健康;加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是源于“同根同荣”,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 这个“根”是相同的, 只有合作交流, 只有两岸共同耕耘、浇灌, 才能根深叶茂, 才能“同荣”。

在目前环境、条件下, 我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进一步开展两岸的合作交流:

一是创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的常设平台。由两岸中医药主管部门或学术团体建立“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 主要职责是研究、决定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的方向、策略、规划、项目、实施办法等。其中心总部及所属办公室可实行每3年在北京、台北轮流当值, 非当值之年, 该地设立联络处。下设中医药文化、教育、科技、医疗、保健、产业等各专业中心, 各专业中心均采用大陆、台湾选择驻地、轮流当值。项目资金来源于承担项目者出资、主管部门立项资助、社会捐赠。

二是拓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基础上, 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向两岸中医药主管部门申报确立“海峡两岸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 选聘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专家授课、带徒, 遴选当地优秀执业中医师纳入研修, 通过3年培训, 考试、考核合格者, 授予“海峡两岸名中医”称号。

三是开展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巡讲。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文化巡讲团的基础上, 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组建“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巡讲团”, 遴选两岸专家开展两岸及其相邻地域的中医药文化巡讲。

四是开创海峡两岸中医药专家诊疗巡回服务。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遴选两岸高级专家, 组建“海峡两岸中医药专家诊疗巡回服务团”, 针对专科专病和疑难杂症, 开展两岸及其相邻地域的中医药专家巡回诊疗有偿服务。

五是联合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选址并遴选两岸高级专家, 组建“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基地”, 深入开发两岸中医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商贸资源, 研发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文化产品, 并联合销售。

六是联合保护和挖掘中医药传统知识技术。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联合大陆、台湾的中医药大学、科研院所、博物馆、图书馆, 发现、整理、研究、开发、应用两岸的中医药文献、文物, 保护和挖掘中医药传统知识技术;遴选导师, 建立“海峡两岸著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搜集、筛选、整理、开发海峡两岸民间医疗保健经验方药、技术。

七是参与两岸重大中医药学术活动。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加盟、策划、参与医圣张仲景国际论坛、药王孙思邈国际论坛、李时珍国际论坛、岐黄论坛等重大中医药学术活动, 寻根祭祖, 闳中肆外。

八是创建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论坛。由“海峡两岸中医药联合发展中心”报请两岸有关主管部门核准, 创建定期、轮流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论坛”, 并设立两岸最高中医药发展奖项。

通过上述努力, 一定能生发两岸中医药共同发展的活力, 一定能有效地推动两岸中医药事业学术的相携进步, 一定能有力地推动两岸中医药事业的共同发展。

记者:孙老, 跟您一席谈, 我们获益匪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创新中医 篇9

1 理论背景

1.1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研究起始于英籍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年),1985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明确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1],认为隐性知识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缄默的知识,它是与认知主体密不可分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波兰尼的基础上对隐性知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隐性知识不仅是一种经验和技能,更存在于个人信念、价值观念中。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F.Durcker)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作比较后认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技能,而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反复地观察、领悟和练习[2]。由此可见隐性知识是以人为载体的,以个人或组织的经验、印象、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为存在形式的,难以用语言、文字、图象等形式清楚表达从而形成传播和共享的知识。

1.2 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

在中医知识中,方剂的适应证、组成、用法、功用等,都是可以编码的知识,较容易用语言文字表达,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属于“显性知识”。在显性知识背后隐藏着大量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例如方剂中剂量加减的变化,以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三因制宜”等原则的具体应用以及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藏象、经络、精气神以及中药的性气味理论是以宇宙创生的规律为核心构建起来,并对其加以阐释、模拟和利用的,都属于隐性知识。而对这种知识的认识能否融会贯通、准确把握,是中医药的诊疗过程能否产生切实疗效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内隐性

中医隐性知识的内隐性是指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以专家的经验、感悟、技术、诀窍等形式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这种难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清晰表达,这一特性阻碍了中医知识的转化和共享。

1.2.2 路径依赖性

中医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是中医在学习、摸索和大量的诊疗等过程中,通过反复尝试摸索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或习惯,而它的积累必须以先前积累的一定存量的隐性知识为基石,前期学习、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形成“基石”的氛围,高度的个体化差异强化了路径依赖的特征。不易被语言表达的中医知识只能保留在个人的头脑中或者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必须不断地激活才能保持有效,否则容易遗失[3]。

1.2.3 个体性

中医隐性知识与认知者无法分离,是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它的传承以传承人为主要载体,以其相关著作为辅。传统的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依靠弟子的领会和感悟传承隐性知识,能够通过文字、书籍以显性知识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内容相对较少。

1.2.4 可转化性

中医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別,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两者并不是彼此分离的独立部分,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隐性知识产生的方式一种是通过自身直接获得,另一种是通过他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学习获得。

1.3 知识创新

德鲁克首先从商业化的视角解读知识创新,认为知识创新是赋予知识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1931年,美国学者艾米顿提出[4]:“知识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近几年我国强化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陆续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促使国内学者对知识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同知识创新是一个认知提升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可以通过实践获得新的认知和经验,再通过反复的观察、领悟和练习,从而系统化为某方面的新知识。

2 中医知识创新

2.1 中医知识创新的必要性

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经验不断积累,知识创新就在不断进行,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门学科,离开了创新就意味着淘汰,因此,中医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地知识创新。回顾中医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中医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等学派纷呈,无一不是中医知识创新的产物。知识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内在需求。被尊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5]。

2.2 基于隐性知识的中医知识创新

早在波兰尼之前我国就有意指隐性知识的古文著作。《周易·系辞上》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中不仅明确指出知识中有部分无法以言语准确表达,更提出通过取象比类、触类旁通的形象思维方式、通过“立像尽意”的途径,来解读“圣人之意”。解读的过程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实践、体会等直观体验从而将“圣人之意”内化为自身知识技能,这是千百年传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认知策略,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理论将其上升到方法论的层次,成为研究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方法论工具。

由于中医知识中蕴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是构成中医药知识的重要元素,因此隐性知识是中医传承的命脉,促进隐性知识转化是中医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泉。所以探索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应该以隐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强对中医隐性知识的理解、学习和实践,才能奠定“大医”的基础,发扬光大中医药,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6]。

3 创新途径探析

知识创新最初出现于企业管理范畴,企业管理中根据获取知识的内部性和外部性,可以把知识创新的途径分为自主研发、引进模仿和合作研发三种现实途径模式[7]。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只有在组织中才能够实现知识的创新。组织知识动态创造的关键是通过个人和组织创造性的互动,从而使得拥有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产生转化,达到循环动态创新的效果。有关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野中和竹内提出的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其中指出知识创造有四种模式:(1)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社会化,socialization),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经验共享、见解讨论的过程中,某人的技能、信念等被他人共享并吸收,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师徒制;(2)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该过程中需要个体能够清晰地将隐性知识表达为显性知识;(3)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综合化,combination),在此过程中不连贯的显性知识有机结合形成显性的知识体系;(4)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内化,internalization),通过这个过程,创新产生的显性知识被吸收,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群体和组织的中医知识,可以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综合化、内在化的知识转换模式,在质量和数量上形成螺旋式提升[8],然后再进入下一轮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动态呈现动态上升的趋势,最终从整体上达到中医知识创新的效果[9]。

野中在进行关于“创造知识的组织”的研究时,也明确指出知识创新是通过不同属性的知识(显性或隐性)和拥有不同知识内容的个人相互作用而产生。因此促进中医隐性知识的外化和显性知识的内化是达成中医知识创新的关键途径。结合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本文认为中医知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创新的目的。

3.1 推行师传徒授机制

师传徒授是最古老、最典型,也是能最全面、最有效的共享专家隐性知识的方式。在师传徒授过程中,弟子通过学习、观察、模仿和亲身体验等方式,能够直观地体悟和理解中医知识的实际运用,从中获取隐性知识,更好地理解消化专家的知识和技能。

3.2 建立创新学习型组织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医学生在特定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提问、交流、协作等形式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可通过学术辩论会、专题讨论会、专家咨询会、研讨式教学辩论会等,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例如学术辩论会中每个参加的个体由于认知等各方面的差异会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与见解,通过辩论从而产生头脑风暴,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由此可见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创造性的资源,这些充满异质性的个体通过彼此交流与沟通信息,发生碰撞,擦出火花,启迪思维,产生灵感,获得隐性知识和创新的欲望。

3.3 开展临床实践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只能培养出掌握显性知识的中医人才,缺少名师指导和充足的实践时间,中医药方面的学生和工作者很难成长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中医诊疗知识的中医学人才,必须通过自身加强临床实践的体悟、反复揣摩和训练等途径才能够加深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践的过程除了能让个体通过对操作的直接观察学到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还能促进个体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知识的创新可以通过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的转化而实现,隐性知识是中医传承的命脉,促进隐性知识转化能有效提升中医知识创新的成效。分析既往各种传承模式的优点,结合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手段,建设和运行中医药知识管理体系,探索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知识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内在需求,它对中医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医隐性知识的相关概念,指出中医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中医知识创新应以隐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将对中医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对中医知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中医知识传承过程中知识创新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隐性知识,中医,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M].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91-92.

[2]德鲁克.知识管理[M].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6.

[3]Benezech D.Completion of knowledge codification:an illustrationthrough the ISO9000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process[J].ResearchPolicy,2001,30:1395-1407.

[4]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卡尔.弗雷保洛.知识管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32.

[5]童思雄.中医需要知识创新[J].医学与哲学,2001,22(1):60-61.

[6]杨志敏,老膺荣,范宇鹏,等.基于中医知识特点,引入知识管理,探索中医传承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161-163.

[7]李作学.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8-61.

[8]胡延平,刘晓敏.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创新过程的再认识[J].企业经济,2009,(3):4-6.

创新中医 篇10

传承传统中医,创新弘扬国粹

梁德榜既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医师。他的医术师从当地名医杜成序老先生,而杜成序老先生则家传五代并师从民国时期南宁名老中医伍绍岐(留法人士,广西中医学院鼻祖、第一代教授、内科系创建者),得到伍绍岐先生中医临床、用药的真传。

在杜老先生的传授下,梁德榜在20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努力挖掘历代名医医术,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中医科研成果,探索中医药临床新经验。在具备了严密的中医辩证思维和丰富的中医药临床实践基础上,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以师传的医术为基础,根据临床需要把疗效显著的30多部中医教材或名著电子化并剪辑成了《中医药方精选网》。

在网站中,梁德榜医师借助灵活的网页链接将中医辨别病人体质、诊断病情的基本方法及中医治病的遣方用药的辩证思维有效揭示出来,将师传的中医药方灵活加减变化的规律有效地展示,将师传的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该网站使中医师开处方的繁杂的脑力劳动变成简便,有效地提高中医师开处方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了中医学习与使用的难度,让中医医术通过网络有效地传播。

创建网站,彰显中医之奇效

梁德榜创建中医网站的原因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中医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是静态的纸张无法把动态的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有限的篇幅无法把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现行的中医教材不利于灵活的中医辩证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的传播与学习。中医书籍智能化与中医传播手段的改进,势在必行。

《中医药方精选网》是在杜老先生指导下创建的,以30多部中医教材、名著为基础,是一个中医辩证思维严密、有170年临床经验积累、疗效显著的中医网站。临床医生既能快速地精准地找到对症的药方,又能结合病人的体质与病情灵活使用药方,从而有效地使用中医药,提高疗效,使古老的中医在网络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该网站开通后便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推荐,现已成为广大中医师、在校学生、药店中医工作人员、网友、病友学习中医和治疗疾病的网络平台,为基层诊所、药店、网友提供较规范的中医医术服务,向广大民众宣传中医、推广中医,为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中医在新时代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创新中医 篇11

关键词:创新中医教学;中医护理;应用及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11-01

中医护理是我国医疗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内容相对较多,也比较分散,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难以掌握。传统教学虽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较差。创新中医教学方法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基层中西医结合的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中医止血能力,培养学生对学生的认知[1]。为了探讨创新中医教学方法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在我科室学习的80名实习生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在我科室学习的80名实习生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实习生分为两组,实验组40名,男13名,女27名,年龄为(14~18)岁,平均(16.7 0.3)岁;对照组有40名,男8名,女32名,年龄为(15~18)岁,平均(16.4±0.6)岁,两组学生对其教学方案、教学目的等具有知情权,学生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方法如下:对照组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授课内容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的进行。

实验组采用创新中医护理,方法如下:以患者病证为中心,采取贯通法、辨证及辨证及治则,重点讲授中成药、针灸、推拿、拔火罐活艾灸等方法,让学生对中医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同时,实验组定期开展医疗扶贫体验活动,深入一线基层和农村,将典型病例作为教学的范例,让学生能够从实例中获得更多知识[2]。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知识宣教、沟通能力、心理压力、学习积极性以及患者的信任度等,了解学生的中医知识掌握能力。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0.05提示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知识宣教能力;沟通能力;学生能够承受压力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取得患者信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见表1。

三、讨论

创新中医教学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优势较多,该教学模式能够巧妙的解决中医教学课时少、内容不当、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少的矛盾及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同时,创新中医教学能够解决中医教学中的素质教学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创新中医教学能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中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实用型医疗人才。创新中医教学方法是对中医教学体制的一次改革,它重新考订、规划教材,采用浅显的现代语言将中医的精髓、内核本质等进行诠释,能够将中医学全面系统的传授给学生,搭配中医教学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中医的空洞、枯燥、乏味,能够充分发挥其中医学术的特性和价值,提高教学质量[3]。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知识宣教能力;沟通能力;学生能够承受压力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取得患者信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教学中实施创新中医护理教学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芳丽.白 琴.靳艳.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2.27(15):67~68.

[2] 梁燕秋.欧阳彩弟.护患角色模拟情景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3):209~210.

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篇12

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样培养人才”两方面[1]。我国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例如人才模式是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2];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3]。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责,更是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的创新人才相比国外高水平大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从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突出智育、1990年代强调全面发展以及1990年代后强调自由个性发展的阶段[4],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

一是高校独立培养的1.0阶段。高校按照理论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内容及方式等,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单向的人才培养及人才就业合作。主要体现在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各行各业亟需人才。该阶段的人才培养输出数量处于极度不足的状况,市场抢着拉拢高校毕业人才,高校毕业证书具有较强的信号价值,企业愿意承担对新就业人才的培养成本。

二是高校开展多主体合作培养的2.0阶段。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双向合作,高校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在产学研项目合作中了解企业需求并锻炼相应的人才。主要体现在1990年代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兴起,我国对科技创新的要求逐渐提升,企业间的竞争在区域内日趋激烈,市场变化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以及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创新需求逐渐提高了对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该阶段的人才培养整体数量较多。当前市场对高校毕业人才有选择的挑选,更多要求有项目合作经验等实践能力。

三是高校开展协同订单式培养的3.0阶段。高校按照企业的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改变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方式等。主要体现在新世纪以来“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酝酿和实施,企业间的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企业的转型升级非常迫切,企业间的技术创新竞争激烈,跨组织合作、跨学科发展等要求日趋明显,市场对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提高。

2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人们的消费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且健康和时尚正成为人们关注和消费的重点。随着工作生活的节奏和压力不断增大,以及世界范围内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传播,人们对健康方面的消费倾向也逐渐增大。这些均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并提出较高的要求。我国已经将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有相关院士也提出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5]。国务院文件《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药器械、健康产品等支撑产业[6],这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一是在培养目标方面,要基于健康服务业市场发展的角度培养和输送符合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以人才输出者———高校的角度出发,没有更好地从人才需求者———市场的角度考虑,从而导致“人才就业率低”和“人才供给不足”的双重矛盾。中医药人才队伍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需要[7]。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将促进未来大量的从业人员的需求和涌现,包括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健康管理师等。不仅需要培养临床和护理人才、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研发人员等人才,还需要培养养生保健康复人才、各类医药相关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

二是培养内容方面,要丰富和完善健康服务业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内容。健康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中医药院校相应地加强和完善专业设置,不仅需要发展包括中医临床、护理以及药学等学科,还需要积极发展养生、心理学、经营管理、销售贸易、保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形成健康管理、心理咨询、医药贸易、健康保险、医药信息管理以及医药软件开发等培训内容或技能。

三是培养结构方面,要培养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业人才队伍。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还需要掌握养生和中医药基础知识的一线操作专业人员,也需要善于经营管理,将医药与工程、计算机、管理、销售、保险等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培养方式方面,要多主体联合培养健康服务业人才队伍。健康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但离不开医院、健康服务企业、相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政府部门等的共同参与。只有实现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培养,才能更好对接人才培养需求和人才培养供给,人才和产业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实现各方的共赢。高校独立培养的1.0 模式亟待突破,2.0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而3.0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3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当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认识不到位、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8],多学科交叉、培养中医药复合型人才是未来的发展思路[9],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政策调整的要求为基础,更好体现出人文科学与科学教育、中医教育与现代医学教育、院校教育与毕业后继续教育及中山教育等相互融合的时代特征[10],面向健康产业的发展,坚持产学相结合、以健康为导向进行专业(方向)设计、以职业能力发展进行合理课程设置、突出应用型和针对性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式[11],加快构建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专科、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培养途径[12]。

在实践探索方面,山西中医学院启动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紧紧围绕“按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办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大、中医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人才”为中心,统筹把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合理优化教学方案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四个步骤”,稳步推进,步步落实,已取得了显著的基础性阶段性成果[13];辽宁中医药大学率先提出了“重文化经典、重临床应用、重传承创新,道德、素养、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创新中医人才分类型培养模式,构建了适合中医学发展趋势与社会多元化对中医人才需求的应用型、师承型、创新型与外向型这四种不同类型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体系[14];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探索转变教学观念,调整专业内部结构,使培养的人才多样化、特色化,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围绕“能中医,会西医;能预防,会保健;能治病,会养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中医专业传统班学习经典、博士名师进教室以及订单培养班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等,多举措形成具有职业特点和中医药特色的“宽基础、大平台、活模块、多接口”的校企合作、院校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15];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年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有很多探索,例如与固生堂成立固生堂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馆,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东莞共建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推动中医药博士后高端人才校地联合培养模式创新,牵头成立了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探索校、院、企、政府等多主体联合培养以及订单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4 结论

上一篇:地价、房价与地方政府下一篇:营养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