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型

2024-10-24

中医分型(共11篇)

中医分型 篇1

中医中药在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中有重要的辅助地位, 对中医辨证分型的前瞻性研究, 有利于指导急性颅脑损伤的中医药临床辅助治疗, 有利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及早脱离危险, 特别是对缩短极重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时间, 挽救生命, 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颅脑损伤辨证分型研究的背景和思路

损伤性病症已跃居死亡顺因的前5位。颅脑损伤主要指因外部因素如车祸、建筑事故, 意外损伤、殴伤、火器伤等因素引起的脑部外伤病变。原因及损伤的部位、轻重不同, 其表现形式不同。对于颅脑伤而言, 有颅外伤及颅内伤两大类。颅外伤多见头皮裂伤、皮下血肿、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内及硬膜下血肿;颅内伤多见脑挫伤或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颅内出血、脑室出血。另外还须分幕上、幕下损伤或出血, 但大部分表现复合伤, 或开放性损伤, 或闭合性损伤。另外根据损伤后急性期意识丧失程度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 计分, 将颅脑损伤按轻重程度分为极重型 (3分~5分) 、重型 (6分~8分) 、中型 (9分~12分) 、轻型 (13分~15分) 。

中型、重型和极重型伤者, 因伤情重, 除原发损伤外, 损伤后急性期物理、化学因子继发损伤产生的并发症或伴发症如高热、呕血、抽搐、多尿、呃逆、便秘, 胸腹及肢体的闭合及穿透伤、骨折、软组织挫裂伤、继发性脑梗死、周围神经损伤如面神经、外展神经、动眼神经麻痹等;恢复期的头痛、头晕、精神障碍、语言及认知障碍、肢体偏瘫或单瘫、尿失禁等。

这些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 对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如果分层逐一辨证, 会使证型繁复难以掌握, 且临床使用不得要领。但是不分内外, 笼统分型, 难免概括不全, 挂一漏万, 不能反映动态治疗, 瞬息万变的伤后早期病情。为使思路清晰, 仍宜从损伤的整体入手, 提纲挈领的制定总的辨证纲领, 再兼顾各个不同损伤的特点, 来确定分型。使分型从前至后串联, 反映动态变化, 并考虑兼夹症, 在现代神经外科抢救基础上, 配合辨证分型施治。另外分型的研究, 也要考虑急性期和恢复期, 各期情况不同, 病情轻重缓急也有特点, 应该分别对待。伤后7 d~14 d, 生命体征平稳, 无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 即可认为进入缓解期。

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中医辨证分型, 散见各中医临床专业期刊的研究论文较少[1,2,3,4,5], 我国已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易声禹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总结和整理了中医辨证和治疗颅脑损伤的基本内容[6], 为颅脑损伤的辨证研究治疗奠定了基础。但总结近15年的文献, 仍觉进展不大, 不能反映急性颅脑损伤中医辨证治疗的全貌。我们在进行国家中医管理局课题《颅压平口服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脑水肿的研究》过程中, 同时进行了急性颅脑损伤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2 颅脑损伤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 首先设计在观察表中, 列出各种常见症状体征、舌质舌苔和脉象, 确定主症和次症, 症状体征必要时还须分层给出权重, 以便量化;在大量临床病例的经验观察记载下, 结合权重确定分型类别, 然后再回顾性地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

2.1 急性期临床症状体征的确定

急性期指在颅脑直接损伤以及由脑损伤继发的急性期症状体征尚未缓解之前阶段。

2.1.1 表现为脑损伤后局部的症状体征

意识状态:昏聩, 昏迷, 神昏, 嗜睡;精神状态:谵语、语无伦次, 或谵妄, 手足躁扰;头颅:头痛 (头痛欲裂, 胀痛, 刺痛) 、眩晕 (视物旋转) 、呕吐 (喷射状, ) ;面色:面赤气粗, 面色淡黄或惨白;语言: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运动能力:偏瘫、单瘫、双侧瘫痪 (脑干损伤) ;软瘫或痉挛性瘫痪;兼夹症状:发热, 抽搐, 呕血, 多尿, 呃逆, 吞咽障碍, 四肢发凉。

2.1.2 伴随颅脑损伤时的全身其他部位复合损伤症状体征

其他损伤:多处软组织损伤, 四肢或肋骨骨折, 脏器损伤;引流或切开:肺部闭式引流, 气管切开, 腹部手术引流;其他症状体征:发热、尿血、便血。

2.2 恢复期临床症状体征的确定

恢复期指急性期已过, 没有生命危险, 各种证候基本稳定, 处于病情恢复阶段, 需要进一步治疗或康复训练。

精神意识、认知:表情淡漠, 烦躁或狂躁, 攻击行为, 妄想, 焦虑, 抑郁, 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定向力、思维能力下降;语言:各种类型失语, 语言过多, 构音不清;头部:头痛、头晕、头重、耳鸣、失眠;颅神经损伤: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斜视、复视、直视, 面部疼痛或感觉减退, 一侧面神经分支或全部瘫痪, 听力下降, 吞咽障碍, 斜颈或头倾, 舌偏歪或舌缩;四肢:偏瘫, 单瘫, 四肢瘫, 四肢乏力, 肢体僵痉, 颤抖;内脏:咳痰、胸闷、心悸、食欲不振、暴食、腹泻、便秘、小便不利。

2.3 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辨证分型

2.3.1 急性期辨证

各种闭合性或开放性颅脑损伤, 无论有否神昏, 其病机特点为气滞、血瘀、痰凝、水停。神昏者是因颅脑卒受打击, 气机逆乱, 阴阳气不相顺接, 清窍被蒙所致;无论络破血溢, 抑或血脉壅塞, 离经之血或脉内滞塞之血都为瘀血;血脉不利则为水, 水湿停积, 成为饮邪;饮聚而为痰, 聚于胃, 关于肺, 上蒙清窍, 神明失司。痰气交阻, 则气机郁滞, 升降失调。痰气、痰血, 水湿、水瘀, 互为因果, 致局部与全身气机逆乱。急性期以实证为主, 但流血过多的也可致气血亏虚, 表现气息低微, 四肢厥逆而为虚证。以下几种辨证类型由重到轻, 由虚到实顺排, 反映病情演变规律。

2.3.1.1 元气败脱, 痰湿蒙神型

神昏不语, 面色苍白, 表情淡漠, 喉中痰鸣, 气息低微或散乱, 四肢厥冷, 软瘫无力, 小便失禁, 大便不通, 唇舌色淡, 脉沉细数。

2.3.1.2 痰热蒙窍, 腑气不通型

神志不清, 发热甚至高热, 肌肤灼热, 肢体躁扰不宁, 喉中痰鸣, 大便秘结不通, 舌苔黄燥或黄腻, 舌质红, 脉弦滑数或弦数有力。

2.3.1.3 瘀血阻滞, 痰气交阻型

伤后神昏即醒, 精神萎靡不振, 或旋即昏迷;不发热或肌肤灼热, 头痛烦躁, 或肢体抽搐, 难于控制;或呕吐、大便多日不解, 或见柏油便, 舌质黯, 舌苔白微腻或薄白, 脉细涩或弦涩。

2.3.1.4 湿热内蕴, 痰阻水停型

发热, 头痛头胀, 或头晕, 或肢体不遂, 口中粘腻, 呕恶纳少, 脘胀, 便溏或便秘, 小便黄赤不利, 舌红, 苔白腻或黄腻, 脉濡数或细数。

2.3.1.5 气虚血瘀, 湿浊蒙窍型

神志清楚, 头目昏蒙, 面色恍白, 气短懒言, 胃脘胀满, 纳食不振, 二便自理, 舌淡, 苔白腻, 脉细微弦。

2.3.1.6 兼证

兼呕血或便血;兼动风抽搐;兼失语。

2.3.2 恢复期辨证

本期病人表现神志清楚, 精神萎靡, 头痛绵绵不已, 记忆减退, 头昏, 头重, 但多睡眠, 身困。乏力, 肢体僵痉, 或半身不遂, 认知、语言, 或构音障碍;或出现精神亢奋, 欣快语多, 或性情暴躁易怒;或沉闷不语, 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2.3.2.1 痰瘀互结, 络脉不通型

头痛, 头晕, 头胀, 语言蹇涩或失语, 精神萎靡, 肢体偏瘫, 或偏瘫一侧关节疼痛, 远端肿胀, 眠食可, 大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 脉沉细或实。

2.3.2.2 痰湿阻窍, 清阳不升型

头重, 头胀, 甚则头痛, 精神郁闷, 情绪烦躁, 时而沉闷悲观。纳食不佳, 大便不畅, 舌淡红, 苔白腻, 脉沉或弦。

2.3.2.3 肝肾亏虚, 阴虚风动型

头晕或头痛, 烦躁易怒, 夜眠不安, 瘫痪肢体僵痉或震摇, 或搐搦, 手脚心烁热, 面红唇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 舌干咽干, 唾沫干粘, 脉细数。

2.3.2.4 气虚血瘀, 脾肾亏虚型

头晕或头重, 肢体无力, 或一侧肢体偏瘫, 或局部瘫痪, 或口眼歪斜, 气短懒言, 腹胀, 纳食不馨, 大便正常或便溏, 舌淡暗红, 苔薄白, 脉沉细弱。

2.3.2.5 兼证

兼偏瘫或双侧瘫痪;兼认知障碍;兼失语;兼呃逆;兼多尿;兼吞咽障碍;兼肩痛。

2.4 中医辨证的原则

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治疗非中医之所长, 尤其在中度以上的创伤, 常合并有骨科或者相应学科的伤情。常需开颅减压或者清除血肿。中医药对颅脑损伤的急性期诊断治疗处于次要位置。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阶段, 单纯中医药治疗急性重型及中型颅脑损伤, 即使有知情同意书也不现实, 因此, 只能是在急性期的某一阶段, 辨证中医药治疗配合手术或西药治疗, 对照观察单纯手术及西药治疗的效果。这样的治疗在把握时机, 给药途径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辨证的原则仍以采集的症状、体征、脉舌为依据。但具体操作过程中, 也参照尹必武[7]提出的证候临床诊断标准规范的要点, 对关键性的症状、体征给予较高权重, 使其对辨证的贡献起决定性作用。如属阴证的唇舌色淡, 四肢厥冷;阳证的肌肤灼热, 手足躁扰不宁。又如恢复期的痰瘀互结, 表现偏瘫肢体肿胀疼痛, 舌暗红;气虚血瘀的头晕, 肢体无力, 气短懒言, 舌淡暗红等。

协定处方在急性期的各型使用, 着眼于益气回阳, 祛瘀化痰, 止血、平肝、通腑。性味平和, 不寒不燥, 便于观察总结和归纳。治疗方面临床见仁见智, 但本文重在证型研究, 治疗方药不予详列。

3 颅脑损伤中医辨证分型的效度和信度的评价

对于上述分型, 我们用5年时间实际观察了230例极重型至轻型颅脑损伤病人, 全面地考察不同时期各个临床病人从初期到恢复期的病情表现, 并且随着病情的演变, 实际记录病人的分型情况。病人的证型不是一成不变, 时期不同, 其结果也不一样。因此, 一名重型病人, 从前到后, 可能有4种~5种分型。不同的分型应该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这反映了临床辨证的原则性。不同的颅脑损伤, 在发生的某一阶段, 有相同的证型。而同一部位, 同一种损伤, 轻重程度不一样, 可能有不同的证型, 这反映了辨证的灵活性。同样也使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 又充分考虑颅脑损伤这种瞬间发生的“疾病”, 既有外因的作用, 又有内因的参与。无法在短期内截断扭转其病势, 使病情进一步变化或恶化。因此, 颅脑损伤的中医辨证也必须随着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 对应的治疗的方案也应及时变化, 这种理念是与时俱进的。但是应该注意, 颅脑损伤的急性期与恢复期中西医所处的位置显然不同, 急性期时, 以外科手术和及时的内科用药为主, 中医的参与属于辅助治疗, 尤其是重型和急重型病人。恢复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 以中医为主, 中医药在后期的治疗上有明显的优势。

230例病人中, 极重型颅脑损伤23例, 重型颅脑损伤46例, 中型颅脑损伤76例, 轻型颅脑损伤85例。其中极重型和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3 d~15 d内因病情加重而死亡者11例。其余均存活, 但是到恢复期, 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肢体、智力及听力语言残疾。由此统计, 230例病人中出现下述证型者。

3.1 元气败脱, 痰湿蒙神型

共34例, 本型多见于极重型和重型颅脑损伤而见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干损伤中线结构移位, 脑疝形成的病人。其中包括7例死亡病人表现元阳败脱, 阴阳离决, 其出现的价值在于本型的延伸, 而中医治疗不能改变结局。

3.2 痰热蒙窍, 腑气不通型

共78例, 本型见于重型和中型颅脑损伤病人而见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内血肿在内囊外侧、硬膜下血肿、脑干损伤中线结构移位的病人, 其中也包括4例死亡病人, 死前仍表现肢体僵痉。但大多数属于上肢或下肢肌张力增高的病人。

3.3 瘀血阻滞、痰气交阻型

共42例, 本型易见于神志初醒或者一时不完全清醒的急性期各型病人。

3.4 湿热内蕴, 痰阻水停型

共56例, 本型多见于中型或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脑挫裂伤病人, 出血少或无出血, 轻度弥漫性脑水肿或一侧中线结构移位。

3.5 气虚血瘀, 湿浊蒙窍型

共65例, 本型病人神志已清, 无肢体僵痉, 但仍在急性期者, 及原本体虚或有复合伤失血较多, 或伤后进食不足, 营养补给不够。

3.6 痰瘀互结, 络脉不通型

共47例, 多见于轻型、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或脑震荡, 以头痛、头胀为主, 各种药物调理甚至心理治疗都难以见效, 需要长期治疗。

3.7 痰湿阻窍, 清阳不升型

共38例, 同上且在恢复期以头昏、头晕为主, 精神萎靡不振, 诉身体多处不适。

3.8 肝肾亏虚, 阴虚风动型

共85例, 多为中重型颅脑损伤, 同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在恢复期内见唇红舌红, 肢体僵痉, 走路摇晃, 睡眠不宁。

3.9 气虚血瘀, 脾肾亏虚型

共93例, 各型病人恢复期, 表现气血或阴阳, 或肺脾肾脏器不同程度的亏虚。无论有否肢体功能障碍, 表现身困乏力, 气短懒言, 不愿活动, 饮食减少等症状。

上述证型经临床前瞻性效度研究, 证明其基本符合临床实际。至于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兼夹症状, 则可能在每一型出现, 需要在用药时予以考虑, 但是重要的症状如癫痫发作, 高热, 呕血, 以及认知、语言障碍,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张力过高或低下, 睡眠障碍、精神障碍等, 应单独或特别处理, 以免影响整体的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韦振军, 孔凡英.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外伤后头痛研究[J].菏泽医专学报, 2000, 12 (3) :93.94.

[2]于年海.颅脑损伤后综合征的辨证施治[J].辽宁中医杂志, 2004, 31 (6) :494.495.

[3]黄长军, 田贵华, 李勇, 等.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临床版) , 2008, 15 (2) :39.40.

[4]余英教, 朱立英, 吴伟, 等.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恢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2, 5 (3) :74.75.

[5]胡仕祥.通腑化瘀醒脑汤佐治重症颅脑损伤38例[J].四川中医, 2003, 21 (7) :80.81.

[6]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2:394.401.

[7]尹必武.证候临床诊断标准规范刍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0, 6 (3) :8.11.

中医分型 篇2

证候分析: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口眼歪斜;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2.气血两虚症状:口眼歪斜,日久不复,头晕乏力,纳差胃呆,心悸眼花,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之后,经络阻滞,气血痹阻不利,筋脉失养,故口眼歪斜,日久不复;病久不复,致气血两虚,故头晕乏力眼花;血不养心,故心悸阵作;牌不健运,则纳差胃呆;苔薄,脉细为气血不足之征,

备考资料

3.痰瘀互阻症状:口眼歪斜,头痛,肢体麻木,头晕,神疲乏力,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失眠 篇3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该病分为6个类型,即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心火炽盛型、肝郁化火型、心虚胆怯型、痰热内扰型。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失眠的特点及如何使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1.心脾两虚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茯神、枣仁、夜交藤各15克,远志、龙眼肉、白术、党参、当归各lO克,黄芪12克,陈皮9克,木香6克,炙甘草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明显的健忘、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干姜。患者若有明显的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饮食等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阿胶、熟地。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五味子。患者若有脘闷、苔腻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半夏、厚朴。

2.阴虚火旺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虚烦少眠、心悸不安、耳鸣健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滋阴降火、清心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龙齿(先煎)30克,生地20克,阿胶(烊化)、黄芩各10克,黄连、五味子各6克,白芍12克,鸡子黄1个。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梦遗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肉桂。患者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天冬、麦冬。患者虚烦少眠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枣仁、茯神、夜交藤。此外,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还可酌情选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3.心火炽盛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心烦不眠、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清心泻火、安神宁心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黄连5克,黄芩、山栀各lO克,龙齿(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心烦、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连翘。患者若出现舌燥生疮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石膏、麦冬。患者小便短赤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淡竹叶、滑石粉、甘草、琥珀粉。患者若出现便秘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大黄。患者若只是躁扰不宁的症状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龙骨、生牡蛎。

4.肝郁化火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夜间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多梦易惊醒、性情急躁易怒、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清肝泻火、镇静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龙胆草6克,黄芩、山栀各10克,车前子(包煎)12克,生地15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急躁易怒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知母、丹皮。患者郁闷不舒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醋柴胡和郁金。患者夜间难以入睡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龙骨、生牡蛎。患者若出现头晕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天麻、勾藤、菊花、煅磁石。

5.心虚胆怯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虚烦不得眠、多梦易惊醒、终日紧张、心神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气短自汗、舌淡、脉弦细。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茯神、夜交藤各12克,炒枣仁15克,石菖蒲、远志各10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气短自汗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党参、五味子、茯苓。患者胆怯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当归。患者紧张心悸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生牡蛎、生龙骨。患者心烦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丹皮、知母。

6.痰热内扰型失眠。该型失眠患者可表现为胸闷、心烦不寐、口苦目眩、恶心嗳气、头重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该型失眠应坚持化痰清热、和中安神的原则,可选用以下方药进行治疗:陈皮、竹茹、胆星、贝母、知母、山栀各lO克,珍珠母(先煎)3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口苦恶心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半夏。患者若出现便秘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大黄。患者若出现腹胀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山楂、麦芽、莱菔子。患者心烦不寐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柏子仁、茯神。患者痰多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适量的杏仁、橘红。

失眠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还可使用一些外治法进行辅助治疗,以取得更佳的疗效。常用于治疗失眠的外治法有以下几种:

1.外敷疗法。可将治疗失眠的中药碾成细粉,敷于失眠患者的手心和足心。所敷的药粉既可被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也可直接作用于手足心的穴位(如劳宫穴、涌泉穴等),通过刺激穴位和经脉起到治疗作用。可治疗失眠的外敷药物主要有生龙骨粉、珍珠粉、琥珀粉、黄连末、生半夏末、肉桂末、朱砂、大黄粉、五味子末等。

2.拔罐疗法。失眠患者可选择背部正中的督脉循行线路,用闪火法进行拔罐。可上下往返走罐,连续走罐10~15分钟,以患者的皮肤出现潮红或红紫为度。在给虚证明显的患者拔罐时应轻吸轻走,在给实证明显的患者拔罐时应重吸重走。拔罐疗法具有活血通经、补虚泻实的作用,可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睡眠。

3.足浴疗法。失眠患者可根据病情选用枣仁、生地、夜交藤、远志、红花、磁石、龙骨、桃仁、黄连、黄芩、山栀等中药进行足浴。可选取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或数种,确定合适的药量,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此药汁倒入水盆中,待水温适宜后,将双足浸于药液中,可在每晚睡前泡脚,每次泡30分钟。此法具有确切改善睡眠的功效。

老年腹泻的中医分型辨治 篇4

年老之人, 脾胃等脏腑功能渐衰, 决定了老年人脾胃病的病理特点:老年腹泻多由老年人脏腑生理功能衰弱, 常因外邪入侵,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等更伤脾胃功能;或因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而致饮食积滞, 水湿内停, 从而形成本虚标实或虚中夹实之证。其虚在脾, 其实在肠胃。因而其临床用药不可盲目过用寒热, 也不可攻补偏废, 而用药宜平补平泻, 刚柔相济, 寒热相宜, 以扶脾化湿, 恢复其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1 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 其病因有感受外邪, 饮食所伤, 以及脾胃功能虚弱而致泄泻。总之, “脾虚湿胜”是本病的关键, 且须二者相兼有之, 缺一不可。即所谓“脾不虚不泄泻, 湿不胜不泄泻”。

1.1 脾虚的原因

1.1.1 脾胃本虚

如前所述, 老年之人脾胃渐衰, 功能减退, 致脾胃虚弱而影响水谷精微的受纳与运化, 故运化无权, 水谷不化, 清浊不分, 混杂而下, 遂致泄泻。

1.1.2 肾阳不足

老年之人, 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 脾失温煦, 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1.1.3 肝脾不调

老年之人, 脾胃本虚, 若遇情志影响, 忧思恼怒或精神紧张, 以致肝郁气滞, 横逆乘脾, 肝木克伐脾土太过而致脾胃更虚, 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1.2 湿胜的原因

老年之人脾胃本虚, 复感外邪, 其邪以寒湿、暑热为多见。另有饮食所伤, 在此也归入湿胜之列。具体分述如下。

1.2.1 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 湿从阴化, 形成寒湿之证。寒湿困脾, 脾失健运, 升降失调, 清浊不分, 饮食不化, 传导失司, 故大便清稀。

1.2.2 外感暑热, 湿从阳化, 而形成湿热之证, 湿热交织伤及脾胃, 而致脾胃传导失常, 发生泄泻。

1.2.3 另有饮食不节, 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 呆滞脾胃;或饮食不洁, 过食生冷, 损伤脾胃, 而致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脾胃传导失常, 升降失调, 而成泄泻。

2 治法

由于老年之人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功能渐衰, 故“脾胃虚弱”应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其中“脾虚”为主者, 应以“健脾利湿”为其治法。而以“湿胜”为主者, 应以“利湿燥脾”为其治疗之法。

3 分型辨治

3.1 暴泻

即突发的、急性的腹泻, 其以“湿胜”为主要病机, 故治法以“利湿”为主, 辅以“燥脾”。

3.1.1 寒湿证

症状:大便清稀如水, 一日数次或十数次, 完谷不化, 肠鸣腹痛。腹部喜暖, 喜进热食, 甚或手足不温, 口淡不渴, 小便清利, 舌淡, 苔白腻, 脉沉缓。治法:利湿温中。方药: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苍术、厚朴、猪苓、云苓、炮姜、吴萸、白术。方中苍术燥湿健脾, 厚朴除湿散满以消胀, 茯苓, 猪苓渗湿利水, 炮姜、吴萸温中散寒止痛, 白术健脾止泻, 全方合用共奏利湿温中、健脾止泻之效。

3.1.2 湿热证

症状:大便泻下急促, 势如水注, 一日数次至数十次, 肛门灼热, 大便臭秽, 烦热口渴, 小便短赤, 舌苔厚腻, 脉滑数。治法:利湿清热。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黄连、黄芩、葛根、猪苓、茯苓、木通、白术。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 升清止泻;猪苓、茯苓、木通共同增强利水渗湿之效;辅以白术健脾燥湿。全方合用, 共奏清热利湿, 健脾止泻之效。

3.1.3 伤食证

症状:腹部胀满疼痛, 拒按, 泻下酸臭, 食后胀重, 脘腹痞满, 食苔厚腻, 脉滑数。治则: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加减。焦山楂、炒神曲、炒莱菔子、半夏、茯苓、陈皮、连翘、槟榔、白术。方中焦山楂、炒神曲, 炒莱菔子消食导滞, 宽中除满为主药;佐以半夏、茯苓, 陈皮祛湿和胃;连翘消食滞之郁热;槟榔消食、行气、导滞, 取“通因通用”之法;辅以白术燥湿健脾。

3.2 久泻

即慢性腹泻, 腹泻日久或其势较缓, 较上述证型程度较轻, 应以“脾虚”为主要病机, 故治法以“健脾利湿”为主。

3.2.1 脾胃虚弱

症状:大便塘泻, 完谷不化, 时轻时重, 稍食难消化之食腹泻次数便增多、症状加重, 食欲不振, 腹胀不适, 面色萎黄, 倦怠乏力, 舌淡苔白, 脉弱。治法:健脾燥湿。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炒扁豆、炒山药、莲子肉、砂仁、炒苡仁、干姜、炙甘草。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补中, 炒山药、莲子肉健脾固肠止泻, 茯苓、炒扁豆、炒苡仁健脾渗利水湿, 砂仁芳香醒脾、行气化湿, 使补而不滞, 配以干姜温中散寒, 加强止泻之效。

3.2.2 脾肾阳虚

此型腹泻初起多为“五更泻”, 日久白天也大便次数增多, 完谷不化, 腹部喜暖,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舌淡苔白, 脉沉细。治法:温补脾肾。方药:四神丸合理中丸 (甚者合金匮肾气丸) 。破故子、吴茱萸、煨肉蔻、五味子、炮姜、人参、炒白术、炙甘草。方中用四神丸温中暖脾、固肠止泻, 合理中丸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全方共奏温补脾肾、固肠止泻之效。

3.2.3 肝脾不调

症状:腹痛则泻, 痛一阵泻一阵, 泻后痛缓, 时发时止, 时轻时重等。治法:平肝健脾, 扶土抑木。方药:痛泻要方加味。炒白术、陈皮、防风、白芍、柴胡、山药、炒扁豆、茯苓。方中炒白术健脾温中、燥湿止泻, 白芍柔肝缓急止痛, 陈皮理气和中, 又助白术健脾祛湿, 防风散肝舒脾, 调畅气机, 同时其升浮之性又能升阳止泻, 加柴胡疏肝理气止痛, 山药、扁豆、茯苓以加强健脾渗湿止泻之效。如有胃灼热吐酸水者则加煅瓦楞、黄连、吴萸等。

总之, 因老年人“脾胃脏腑虚衰”的生理特点, 决定了其腹泻的病理特点。故临床用药一定要注意其本虚标实、虚中夹实或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 不可偏废, 从而调整其脾胃功能, 使其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

摘要:年老之人, 脾胃脏腑功能渐衰, 常因外邪入侵,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等更伤脾胃;或因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而致饮食积滞, 水湿内停, 更伤脾胃运化功能。总之, 其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或虚中夹实之证。故其临床用药不可盲目过用寒热, 也不可攻补偏废, 而用药宜平补平泻, 刚柔相济, 寒热相宜, 以扶脾化湿, 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本文针对老年人的特点, 指出了在“健脾利湿”、“利湿燥脾”的治疗大法中始终应注重对其“脾胃虚弱”的治疗。分型辨治又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 分为暴泻、久泻, 具体分型分述其中, 从而使临床辨证更加直观、明了。并对各种证型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方药。

中医分型治疗结石有优势 篇5

◇ 分型治疗肝胆结石

1 肝胆湿热型

一般肝胆结石属于这个型的比较常见,中医药在治疗中成功排石率也最高。在临床上多见于胆道结石、胆囊小结石、胆囊炎、泥沙样结石、胆总管结石等。患者在发作期常出现的症状有:怕冷发烧、小便赤黄、大便干结不畅、右上腹部绞痛等。舌诊的话会明显看到舌头尖很红,舌苔很黄。中医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一般选用中药为:大柴胡汤合金钱草、茵陈、川楝子、芒硝、蒲公英、鸡内金等。

2 肝气郁结型

这个类型的患者一般都处在结石病缓解期,没有明显的梗阻和感染,但病人体征差,胃口不好,精神倦怠,情绪波动大,往往与其他病症相混淆。治疗原则是疏肝利胆、改善精神状态、利胆排石。建议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川楝子散,再加上茵陈、金钱草、黄芩等药物。

3 脾虚气质型

患者长期服用苦寒性的排石药剂,导致脾胃受损,从而影响到全身健康。临床上常表现为:没有食欲、腹胀、爱打嗝,腹部有轻微疼痛,面色青黄等。这个时候我们建议不着急排石,要先从调理脾胃着手:可以使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香附、枳实、郁金、鸡内金、金钱草、茵陈、麦芽等药物。

4 湿热残留、兼夹血瘀

这种患者一般是肝内胆管结石、泥沙样结石或者手术后残余结石。虽无明显症状,但患者自述身体不舒服。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建议用药为:茵陈蒿汤加石韦、虎杖、黄芩、柴胡、丹参、桃仁、郁金。

◇ 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几个证型的病人,在用药的同时一定要放松精神,不要有压力。更不要轻信“偏方”,自我乱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安排下进行治疗,对出现严重症状的,比如高热、剧痛、出现异常精神症状的,要立即就诊,合理进行手术,不要拒绝合理的手术治疗。

(文中药物的使用请咨询患者主治医师)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篇6

1 临床资料

1.1 病因病机

CAG的常见病因为饮食不节, 劳倦所伤;脾胃虚弱, 运化无权是决定性因素;七情所伤, 气血不和, 经络瘀阻是常见病机。外感寒邪, 中阳不振, 运化失常导致胃气不降, 湿阻于内;久病则热, 热邪伤阴, 耗伤阴血;情志不畅, 气机失调, 气滞血瘀, 胃络瘀阻;气血两亏, 胃失濡养。另外, 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脾胃运化的根本, 肾阳不足亦可导致脾阳不振, 运化无权, 所以肾阳虚亦是本病的发病因素。总之, 正气虚是本病的关键, 气滞、湿热、阴虚、邪毒、血瘀是本病基础。CAG的发生部位在胃, 与脾、肝、肾关系密切。

1.2 辨证分型

现行中医药高等学校所用的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CAG归为胃痞范畴, 并提出了5种分型。属实痞的有邪热内陷、饮食停滞、湿热内阻、肝郁气滞;属虚痞的有脾胃虚弱。有的学者根据胃镜表现把CAG分为3种临床证候类型: ①脾胃湿热型。 胃镜征象:黏膜变薄、 苍白, 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 胃壁蠕动减弱;②脾胃湿热型。胃镜征象:黏膜红白相间, 以红为主, 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分泌物有臭味;③胃阴不足型。胃镜征象:黏膜光滑, 变薄变脆, 颜色以红为主, 分泌物少。结合胃镜所见, 胃黏膜充血与CAG活动期有密切关系, 胃黏膜糜烂点状出血, 以湿热为重;胃黏膜肥厚水肿以湿因痰凝多见;胃黏膜苍白可见血管纹理, 以阴虚表现为主;胃黏膜增生并伴肠化生, 大都为血瘀痰凝所至。一般CAG以肝郁气滞及脾胃虚寒多见, CAG中期以湿热内蕴及胃阴不足者多见, 末期则见气阴两伤及津枯血瘀。综合临床表现及胃镜所见, 笔者把CAG分为七型, 即脾胃气虚型、脾胃阳虚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痰阻中阻型、肝胃不和型及胃络瘀阻型。

1.3 治疗原则

因CAG始终存在着本虚标实的病理基础, 故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贯穿始终, 治疗上以益气养阴、理气活血为主。

2 治疗方法

2.1 脾胃气虚型, 温中益气健脾

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木香10 g, 砂仁10 g, 党参10 g, 云苓10 g, 白术10 g, 甘草10 g, 内金10 g。

2.2 脾肾阳虚型, 治宜温补肾阳, 益气健脾

方选黄芪健中汤和附子理中汤加减:黄芪15 g, 桂枝10 g, 白芍10 g, 附子10 g, 人参10 g, 白术10 g, 干姜8 g, 炙甘草10 g。

2.3 胃阴不足型, 治宜益胃养阴

方选益胃汤加减:生地15 g, 麦冬12 g, 沙参12 g, 玉竹10 g, 香橼10 g, 石斛10 g, 花粉10 g。

2.4 脾胃湿热型, 治宜清化湿热, 理气和胃

方选半夏 泻心汤加减:半夏10 g, 黄芩10 g, 黄连10 g, 干姜8 g, 党参10 g, 柴胡10 g, 甘草5 g, 大枣10枚。

2.5 痰浊中阻型, 治宜除湿化痰, 理气和中

方选二陈汤和平胃散加减:苍术10 g, 厚朴10 g, 陈皮10 g, 半夏10 g, 黄芩10 g, 甘草10 g。

2.6 肝胃不和型, 治宜舒肝解郁, 理气和胃

方选柴胡舒肝散和枳术丸加减:柴胡10 g, 枳实10 g, 白芍10 g, 香附10 g, 川芎10 g, 香橼10 g, 佛手10 g, 元胡10 g, 丹参10 g, 白术10 g, 甘草10 g。

2.7 胃络瘀阻型, 治宜化瘀通络和胃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 g, 红花10 g, 当归10 g, 川芎10 g, 赤芍10 g, 枳壳10 g, 桔梗10 g, 黄连10 g, 蒲公英10 g, 甘草10 g。

3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CAG疗效可靠, 中医治疗CAG从补虚入手, 补益脾胃,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临床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黏膜病理及中药药理结合取得一定进展, 但中医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 医者判断疗效的标准也不相同, 故而应在中西医双重理论指导下处方用药, 以有效的改善微观病理异常和宏观病症为目标, 制定出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 并进一步加强实验研究, 从分子学角度探讨中医药对CAG的治疗作用。

中医分型 篇7

1 中医对胃脘痛的认识与辨证分型

关于胃脘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心痛,胃脘痛”,指出胃脘痛可引起胃腑病变。传统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胃脘部位接近心窝处,所以历代中医文献中所谓的“心痛”、“心下痞痛”,多指胃痛。至金元时期,“胃脘痛”才首次作为独立病证名被提出,在张元素的《医学启源·主治心法》中有所记载。中医认为属脾胃系统疾病,相当于西医之胃炎、十二指肠肠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下垂、胃下垂、胰腺炎、胆石症、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疾病。

对于胃脘痛的病因,中医学则认为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本症常见病因为外感邪气,以感受寒、热、风、湿等邪为主,诸邪可单一发病,亦可兼夹致病;内伤方面如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肝失疏泄、脾胃虚弱等可导致气机郁滞,致胃失温养作痛。由于其病因复杂,我国中医学会和国家卫生部分别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胃脘痛的辨证分型规范,供临床参考。本文以目前较新的2002年卫生部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参考依据,将该病分为五型: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

2 胃镜像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表现

按照上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胃脘痛中医辨证与胃镜检查的相关性分析列举如下。

2.1 肝胃不和证

主症表现为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满,嗳气,泛酸;次症表现为胸闷、食少、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胃粘膜表现:镜下胃黏膜多表现为淡红色,光滑,胃蠕动正常,黏液潴留液色清或略淡黄,量一般。

2.2 脾胃虚弱证

主症表现为胃脘胀满或隐痛,胃部喜按喜暖,大便稀溏,乏力,舌质淡,边有齿痕;次症表现为食少、气短、懒言,呕吐清水,口淡,脉细弱。胃黏膜表现:镜下多表现为胃黏膜变薄,黏膜淡红或略苍白,有水肿;胃壁蠕动较慢,血管纹不清,潴留液清稀,量中到多;或有浅表糜烂,溃疡多浅,表面苔薄白。

2.3 脾胃湿热证

主症表现为胃脘胀满,胀痛,口苦,恶心呕吐,舌质红,舌苔黄腻;次症表现为胃黏膜偏红,局部可见黏膜充血、糜烂或溃疡,分泌物较多,质稀薄,皱襞水肿较重,胃蠕动加快,潴留液混浊或黄绿色,稠,量中等或偏多。

2.4 胃阴不足证

主症表现为胃脘胀满,灼痛,胃中嘈杂,饥不欲食,口干,舌红少津,苔少;次症表现为食少、干呕、大便干燥、脉细。胃黏膜表现:镜下多表现为胃黏膜光滑,变薄变脆,膜偏红或暗红,分泌物少,表面粗糙,蠕动一般,溃疡多深,覆污苔,周围水肿不明显。

2.5 胃络瘀血证

主症表现为胃脘胀满,刺痛,痛处拒按,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癖斑;次症表现为黑便、面色暗滞、脉弦涩。胃黏膜表现:镜下多表现为胃黏膜颜色偏淡或暗红,呈粗糙或颗粒状结节,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可见血管隐显或有肿块,坏死,溃疡面污苔,胃壁僵硬,蠕动差,潴留液咖啡色或暗红色。

3 胃脘痛胃镜望诊讨论

胃镜像乃胃镜下所见的客观征象,其不仅可反映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蠕动度、通畅度、分泌物等,还能提供中医学特有的虚寒、痰湿、血瘀、阴虚、内热等微观辨证依据。通过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病理变化,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有利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之间是有区别的,中医的“证”可以在西医的多个“病”中见到,如脾胃虚寒证可以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可以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的“病”中也可在数个中医的“证”并存,如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同时有脾胃虚弱、脾胃虚寒、阴虚、血瘀、肝郁气滞等症状。如何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将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这两种从不同角度认识人体疾病的方法融合在一起,使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两者双剑合壁,发挥整体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个性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研究的最高级别,在临床治疗中,无论是中医宏观辨证还是胃镜像下的黏膜病变状态都是综合、交叉、重叠的变化,绝少整齐单一。如患者张某,男,48岁,主诉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证属脾胃虚寒。其为胃黏膜暗红色,充血区域弥漫,有片状糜烂及紫红和鲜红色出血点且有瘀点瘀斑,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按胃黏膜相则应辨证为胃热证。面对宏观与微观征象寒热相反的情况,在治疗中应以温中健脾为主,交替加用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之品。这样治疗既不违背中医辨证原则,又可消除胃黏膜炎症、溃疡等,最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宏观和微观治疗相结合,提高了胃脘痛临床辨治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莹,袁伟建.中医胃脘痛辨证分型与胃镜检查的关系[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9):1927-1928.

[2]鞠颖.胃镜像与中医宏观辨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1-03-07(3).

[3]肖丽春,陈寿菲,黄可成.胃脘痛证型与胃镜诊断关系探讨[J].福建中医药,1999,30(3):4-5.

心肌炎的中医辩证分型与治疗 篇8

1 心肌炎的病因病理

病因为感受风热邪毒, 内损于心所致。

病机为邪毒从口鼻而入, 蕴郁于肺胃, 继则邪毒由表入里, 留而不去, 内舍于心, 导致心脉痹阻, 心血运行不畅, 或热毒之邪郁而化热, 灼伤营阴, 以致心之气阴两伤。心所不足, 血行无力, 血流不畅可形成气血瘀滞。肺失宣肃, 或热毒灼津, 均可内生痰邪。痰瘀互结, 气血运行更涩滞不畅, 心脉痹阻更甚。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心阳虚衰之重证。

小儿心肌炎多由外感风热或风湿引起。前者多发于冬春, 后者常见于夏秋。风热感人, 先袭肺卫, 作用于人体之后易伤肺之气阴。由于肺气贯心脉, 而百脉又朝于肺, 所以在肺之气阴不足的情况下, 势必导致心的虚损, 形成心肺两虚的病症。风湿内侵, 病从脾始, 医伤脾之氧气。由于心主血,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所以在脾阳不足的情况下, 会直接影响到心阴的不足, 出现心脾同病的现象。正虚是因邪祛正伤, 或反复感染引起机体阴羊的偏胜偏衰, 而由此产生的痰湿阻络, 血淤气滞, 郁热内炽, 使心气劳损, 久虚不复, 而导致心肌病变。

2 心肌炎的诊断要点

2.1 病前1~3周, 有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史。

2.2 临床表现。有明显乏力, 面色苍白, 多汗头晕, 心悸气短, 胸闷或心前区疼痛, 四肢发冷等。

2.3 心脏听诊。

心率加快, 心音低钝, 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或呈胎音样, 有奔马律、期前收缩、二联律或三联律, 心尖部可有Ⅰ-Ⅱ级收缩期杂音。

2.4 心电图检查。

心律失常, 主要导联ST段可降低1波低平或倒置。X线检查提示心脏呈球形扩大, 各房室增大。

2.5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 谷草转氨酶、肌酸

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增高。早期可从鼻咽、粪便、血液、心包液中分离出病毒, 恢复期血清中该病毒相应抗体增高。

3 中医辨证分型

3.1 邪毒犯心症状。

发热不退, 或不发热, 咽红流涕, 咳嗽有痰, 或大便稀薄, 肌痛肢楚, 心悸气短, 胸闷胸痛, 舌质红, 苔黄, 脉滑数活结代。症候分析:风热邪毒客于肺卫, 邪正相争, 故发热。邪毒入里, 内舍于心, 心脉受损, 故心悸气短, 脉滑数或结代。风邪束表, 肺气失宣, 故咽红流涕, 咳嗽有痰等。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传化失司, 故大便稀薄。舌质红, 苔黄, 为邪毒已经化热。

3.2 痰淤互阻症状。

头晕心悸, 胸闷气短, 胸痛叹息, 时欲呕恶, 咳嗽有痰, 甚至咳喘不能平卧, 舌质微紫, 苔白腻, 脉滑或结代。症候分析:病情迁延, 心肌受损, 病及肺脾, 痰浊内生, 停于心下, 故咳嗽有痰, 头晕心悸, 苔白腻。胸阳失于舒展, 气机不畅测胸闷气短。气滞血瘀, 心脉弊阻, 则胸痛, 舌质微紫。

3.3 心气不足症状。

心悸不安, 面色欠华, 头晕目眩, 气短乏力, 动则汗出, 夜寐不宁, 舌少苔或呈剥苔, 脉细数无力或结代。症候分析:病久心气不足, 心阴受损, 心失所养, 故心悸不安, 气短乏力, 脉细无力或结代, 舌少苔或剥苔。心生血, 心之气阴不足, 气血受损不能荣于面, 灌于脑, 故面色欠华, 头晕目眩。气虚表卫不固, 故动则汗出。入夜心脉时有悸动, 故夜寐不宁。

3.4 症虚邪恋症状。

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 时有低热, 面黄纳呆, 自汗盗汗, 易患感冒, 舌质偏红, 苔薄白, 脉细数, 时有结代。症候分析:症虚邪恋, 故时有低热。心气不足, 阴血已损, 则心悸气短, 舌质偏红, 脉细软或结代。气阴不足, 固摄无力测自汗盗汗。气虚卫外不固, 腠理空疏, 易受外邪, 故反复感冒。

4 分型治疗主方

4.1 邪毒犯心治则:

清热解毒主方:银翘散加减。邪热炽盛, 加生石膏30克, 黄芩10克;胸闷胸痛, 加瓜萎皮10克, 红花6克;脉结代, 加丹参10克, 五味子6克;汗多, 加牡蛎30克 (先煎) , 碧桃干10克;舌红苔少可加麦冬10克, 玄参10克。

主方分析:本方清热解毒, 解表利咽, 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最基本方剂之一, 此时邪毒已损心脉, 故在清解疏邪同时, 注意加强清热, 养阴, 活血, 以护心复脉。若邪毒炽盛, 表证不显, 应及时应用清气分热的竹叶石膏汤或凉营血的清营汤, 清瘟败毒饮等。

4.2 疲瘀互阻治则:

化痰泄浊, 活血化瘀主房瓜萎薤白半夏汤、失笑散加减。胸闷胸痛, 加丹参10克、红花6克;大便秘结, 加生大黄10克 (后下) 、生山栀10克;痰吐色黄而粘, 加黄芪10克、陈胆星10克;汗多者, 加龙骨30克 (先煎) 、牡蛎30克 (先煎) 。

主方分析:瓜萎薤白半夏汤为《金匮要略》方, 用治痰浊等阴邪凝结所致的胸痹证, 方中瓜萎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薤白通阳散结、宽胸止痛, 半夏可化痰燥湿。失笑散为活血化瘀止痛之剂, 方中蒲黄祛瘀止血, 五灵脂活血化瘀。

4.3 心气不足治则:

益气养心主方:炙甘草汤加减。胸闷者, 加郁金10克、枳壳6克;口干引饮, 加天花粉10克、石斛10克;肢冷畏寒, 加黄芪10克, 细辛3克。

主方分析:本方益气养血, 滋阴复脉。方中以炙甘草为主药甘温益气, 缓急养心, 人参、大枣益气补脾, 生地黄、麦冬、麻仁、阿胶滋养阴血, 桂枝、生姜温经通脉。

4.4 正虚邪恋治则:

扶正祛邪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心悸气短, 加龙齿30克 (先煎) 、五味子6克;地热, 加地骨皮10克、银柴胡10克;夜寐不宁, 加枣仁10克、合欢皮10克;易感冒, 加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板蓝根15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温中补气之要方。方中黄芪益气固表, 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温通心阳, 生姜、大枣温中不虚。

除以上分型主方外, 心肌炎也可用中成药治疗, 心气不足者可服用生脉饮, 每日三次, 每次10毫升口服, 邪毒犯心者可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剂, 每日0.6-1.2克;疲瘀互结, 或急性期后有胸闷、心悸及胸痛者可服用丹参片, 每日3次, 每次4片吞服;心气不足, 睡眠不宁者可服用天王补心丹, 每日3次, 每次6克吞服。

急性邪毒犯心, 严重者导致心阳暴脱, 宗气将泄, 急需中西医结合救治。中医可用独参汤频频灌服, 或煎服参附汤、参附龙牡救逆汤, 并可加入五加皮、万年青等中药强心利尿, 并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 以活血化瘀。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一旦出现呼吸气促, 面色青紫, 脉细微而数等危重症状, 应及时抢救。

5 结论

中医分型 篇9

1 IgA肾病宏观的中医辩证分型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IgA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试行方案[6]。本虚证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邪实证为风热、湿热、瘀血、湿浊。陈香美等[7]对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气阴两虚证最多 (41.4%) , 脾肾阳虚证最少 (8.1%) , 兼证中湿热 (31.6%) 和血瘀 (28.9%) 最常见, 认为本虚证的气虚、阴虚及标实证中的湿热、血瘀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证候。潘莉等[8]采用了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IgA肾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证候调查, 结合中医症状出现频次分析得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的病证, 本虚以气虚为主, 标实以血瘀为主。聂丽芳等[9]对467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了观察, 结果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多 (66.81%) , 其次是肝肾阴虚证 (17.99%) , 而脾肾阳虚证最少 (5.9%) 。丁樱[10]认为IgA肾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其治疗IgA肾病经验:将IgA肾病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迁延期, 急性发作期多为风热壅盛、迫血下行证、下焦湿热型;慢性迁延期分为脾肺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4型。马拯华[11]认为IgA肾病中医证型的转归多呈现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过程。

近年来, 中医学者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来分析患者的状况。虽然辨证分型上, 本虚标实基本形成共识, 本虚证以气虚、阴虚证为主, 标实证以湿热和血瘀为主, 即“虚、热、湿、瘀”, 但对于证型的观察首先是基于研究者的辨证水平, 或是症状的积分, 虽然都尽力让结果客观化, 但其主观成分仍不少, 故近年来学者们企图探讨更客观的依据, 以服务于临床。

2 IgA肾病肾脏病理微观中医辨证分型

近年来, 不少国内学者对IgA肾病中医证候及其客观化指标 (血尿、蛋白尿、肌酐、尿酸、肾病理等) 进行了研究, 为揭示疾病的本质提供了参考。众所周知IgA肾病诊断有赖于肾病理检查, 且其结果对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故很多学者开始从宏观的中医辨证向各中医证型与微观的肾病理相关性研究, 多从IgA肾病理肾组织Lee分级探讨各个级别出现的证型特点, 或用Katafuchi半定量积分讨论与某个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等进行阐述。

2.1 采用Lee’s分级

钟逸斐等[12]对112例IgA肾病患者进行肾活检以及中医辨证分型, 结果表明, 随着肾脏病理改变的加重, 患者的中医证型由肺脾气虚型或气阴两虚型进而向肝肾阴虚型甚则脾肾阳虚型发展。孙静等[13]通过观察40例IgA肾病患者的证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 结果:IgA肾病脾肾气虚型Lee氏分级多集中在Ⅱ~Ⅲ级, 肝肾阴虚型多集中在Ⅳ~Ⅴ级, 气阴两虚型在病理分级上较分散。王耀献等[14]通过对53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 脾肾气虚型病理分级最低, 肾脏病理改变最轻, 而气阴两虚型最重。

2.2 采用Lee’s分级并用Katafuchi积分

王丽萍等[15]分析53例IgA肾病湿热证与53例非湿热证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湿热证组与肾脏病理分级无关;湿热证组肾小球细胞增殖积分显著高于非湿热证组。认为湿热证可能由于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产生增加, 而出现明显肾小球细胞增殖, 提示肾小球细胞增殖可作为IgA肾病湿热证微观证候之一。危氏等[16]通过分析94例IgA肾病患者, 发现血瘀证占61.70%, 非血瘀证占38.30%。血瘀证组中医宏观辨证以舌质紫暗最常见;Lee’s分级多见于Ⅲ~Ⅴ级者;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总积分、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血管积分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认为IgA肾病血瘀证肾组织病变程度有关, 中医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辨证相结合更有利于揭示IgA肾病血瘀证的实质。

2.3 观察各证型的主要病理变化

王永钧[17]认为:IgA肾病的中医临床证候有5个类型。 (1) 肾虚证在病理上的表现主要是功能健全的肾单位数目减少和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 (2) 肾络瘀痹证的“肾络”就是指的微小血管, 肾络瘀痹就是指肾微小血管发生损伤、瘀滞和闭塞。 (3) 风湿证候在肾病理的表现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活跃或 (及)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足细胞肥大、脱落, 足突融合, 大或小细胞性新月体形成, 袢坏死及间质炎细胞浸润等活动性炎症的相关指标。 (4) 肝风证, 其实即是现代医学所称的IgA肾病高血压型, IgA肾病高血压型肾小球球性硬化发生率为 (40.4±23.6) %, 节段硬化达55%, 中重度间质纤维化46.3%, 明显高于IgA肾病的其他临床类型。 (5) 溺毒证:溺毒内留现象, 其肾病理的具体表现是:系膜基质重度增生, 肾小球基本结构破坏, 呈球性硬化, 相应的肾小管严重萎缩或消失, 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病变较轻的小球代偿性肥大, 相应的肾小管也代偿性肥大。

3 小结

综上所述, 有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3.1 目前国内学者对IgA肾病近年来研究逐渐在深入细化, 从宏观的

中医辨证进而到微观病理辨证分型, 但在分型诊治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统一性, 相对比较杂散。故笔者认为在宏观的中医辨证研究中, 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观察研究不足, 在肾病理微观中医辨证中更是屈指可数, 故为中医辨证治疗该病提供更客观的依据仍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提供更好的循证医学依据。

3.2 从所查阅文献中看出大多学者临床观察及调查研究, 认为该病本

证是气虚、阴虚为主, 标证以血瘀证、湿热证为主, 但笔者从该病病理是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考虑此种“沉积物”是否可与“中医的有形之邪” (瘀血、痰、湿) 联系起来, 从而推断, 该病的起因是否不是本虚标实, 而是标实, 而是“有形之邪”贯穿该病始终, 迁延之后才致本虚标实, 若是早期病理发现之后就从祛除病因 (“有形之邪”) , 应更有助于治疗及预后。另外“有形之邪” (瘀血、痰、湿) 若是贯穿始终, 是否与该病患者体质相关, 笔者认为这或许也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摘要: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中医在治疗IgA肾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而中医治疗在于辨证, 因此准确可靠的辨证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肾结石 篇10

1下焦湿热蕴结型肾结石。此型患者常有腰酸、腰痛、小便涩滞不畅且刺痛灼热、尿色黄赤或尿中带血、口臭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和脉滑数等症状。治疗此型肾结石应坚持清利湿热、通淋排石的原则,可选用石韦散合八正散、三金汤加减进行治疗,其方药组成为:金钱草、车前子(包煎)各30克,石韦、冬葵子、滑石各15克,锐蓄、瞿麦、海金沙各12克,鸡内金、栀子、甘草梢各9克,木通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出现腰腹绞痛等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白芍30克。患者小便涩滞不畅的症状若加重,可在此方中加入泽泻、猪苓、茯苓各12克。患者尿中带血的症状若加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大蓟草、小蓟草、生地各12克。患者口臭口苦的症状若加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黄芩、黄柏各9克,黄连3克。患者便秘的症状若加重,可在此方中加入生大黄(后下)9克。

2肝经气郁化火型肾结石。此型患者常有胁胀腰痛、小便艰涩、小腹膨癃、窘迫难忍、舌苔薄黄和脉弦数等症状。治疗此型肾结石应坚持清肝利气、通淋排石的原则,可选用沉香散合石韦散加减进行治疗,其方药组成为:金钱草30克,石韦、冬葵子、滑石各15克,海金沙12克,陈皮、王不留行、当归、白芍、甘草梢各9克,龙胆草6克,沉香3克。患者胁肋胀痛的症状若加重,可在此方中加入柴胡、延胡索、川楝子各9克。患者若出现尿流中断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车前子(包煎)、泽泻各15克,木通6克。

3脾肾元气虚损型肾结石。此型患者常有神疲乏力、腰腹隐痛、小便艰涩、排尿无力、尿中夹有沙石、少腹坠胀、纳差、便溏、面色少华、舌苔薄、舌边有齿痕和脉细无力等症状。治疗此型肾结石应坚持益肾健脾、补虚排石的原则,可选用大补元煎合三金汤加减进行治疗,其方药组成为:金钱草30克,熟地15克,黄芪、党参、山药、茯苓、泽泻、川牛膝、菟丝子、海金沙、滑石各12克,杜仲、巴戟天、甘草梢各9克,山茱萸6克。患者尿出无力、少腹坠胀的症状若加重,可在此方中加入葛根9克,升麻6克。患者纳差的症状若加重,可在此方中加入生山楂、神曲各9克,鸡内金6克。患者便溏的症状若加重,可在此方中加入薏苡仁15克,扁豆9克。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篇11

1 辨证分型多样性

1.1 辨证分二型

牛兴东等[1]主张将RAU分为心脾积热型和气虚火旺型, 认为本病辨证首分虚实, “火”为病机关键, 实火为心脾两经积热, 治以清心泻脾。虚火为脾肾两虚, 中气下陷, 气虚火旺, 采用培补脾肾法治疗, 总有效率达92.8%。张军等[2,3]认为本病以心脾积热型和阴虚火旺型最常见。

1.2 辨证分三型

罗思岳等[4]为调查北京地区RAU的发病因素, 共收集143例病例, 结论为本病致病因素包括: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和感染等, 其中以精神心理因素为主, 并依据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辨证分型, 结果显示本病以胃火炽盛型 (30%) 、阴虚火旺型 (48%) 、脾虚夹湿型 (22%) [4,5]三种证型最常见。黄文政[6]教授认为RAU的发病为脏腑积热, 火热循经上攻, 灼伤口舌而成。临床以肺胃蕴热型、心肝火旺型、阴虚火旺型最常见, 经准确辨证后采用滋阴降火或清热泻火治疗本病效果较好。陈湘君等[7]主张将本病分为心脾积热型、阴虚火旺型、阳气亏虚型三种证型。

1.3 辨证分四型

惠英等[8]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体质、年龄、舌脉象进行综合分析, 认为本病可分为四大证型:脾胃实热型、心火亢盛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初发时以实火为主, 而长期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者多为虚火或虚实夹杂, 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节体质状态, 以求从根本上减少复发。袁莲珍等[9]认为本病病程长, 久病必瘀, 气滞血瘀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理, 既可表现为单一证型, 也可为混合型, 以脾胃积热-肝火旺盛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四种证型最常见。临床应准确辨证, 灵活筛选药物, 以求桴鼓相应。

1.4 辨证分为五型

张云凤等[10]认为RAU发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和, 气血运行失常导致浊毒内结, 日久蕴热, 外发于黏膜, 导致口腔黏膜破损, 主张以化浊解毒为大法治疗, 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五种证型进行治疗:浊毒内蕴-心脾积热型, 浊毒内蕴-胃热炽盛型, 浊毒内蕴-湿热中阻型, 浊毒内蕴-肝火上炎型, 浊毒内蕴-虚火上炎型。病程早期以清热泻火、化浊解毒为治疗原则;病程长者久病入络, 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法。杜江成[11]主张将本病分为心脾积热、肝经郁火、阴虚火旺、脾肾虚寒、脾气虚弱五种证型进行论治。

1.5 辨证分六型

柴瑞霭[12]教授主张将本病分为:脾气虚弱-津失上承、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胃阴不足-湿热中阻、胃火亢盛、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真阴亏损-相火妄动六种证型, 提出本病好发于女性, 多热、多虚实夹杂, 辨证时要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治疗立足于整体调整脏腑功能, 以防复发。张志发教授[13]主张将RAU分为气虚络瘀、心火上炎、胃火上逆、阴虚火旺、脾胃不和五种证型进行治疗。

1.6 辨证分七型

施丽华[14]认为本病发病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总体分虚证、实证两大类, 实证包括:脾胃积热型、肝胆湿热型、气滞血瘀型、心火上炎型;虚证包括:脾虚湿阻型、阴虚火旺型、脾肾阳虚型, 共七大证型。

2 证型分布规律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医辨证的合理化、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借助统计学分析, 寻找复发性口腔溃疡证型分布的规律, 能给临床医师提供趋于共性的参考与指导。笔者收集1995年1月-2015年1月近20年具有证型病例数量的辨证治疗RAU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共计37篇文献, 病例2 690例, 辨证分36个证型, 各证型的例数和所占比例见表1。

从表1可见, RAU的证型中以阴虚火旺型和心脾积热型最多见, 二者分别占总数的21.93%和16.99%, 与脾虚湿困型、胃火炽盛型、脾胃虚弱型、心火亢盛型等共同构成了本病最主要的证型。统计结果较为可信, 对本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3 证型分布与现代研究的相关性

祖国医学可借用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 研究辨证分型与西医检查等方面的相关性, 这些指标可为RAU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或成为本病的中医辨证依据之一, 有利于RAU中医辨证论治效果的提高。

胡建东等[15]将RAU患者分为阴虚火旺型、心脾积热型、气血亏虚型, 检测患者的血清铁、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发现气血亏虚型患者血清铁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心脾积热型患者 (P<0.05) ;心脾积热型患者血清C3值明显低于气血亏虚型患者 (P<0.05) ;心脾积热型血清IgA水平高于阴虚火旺、气血亏虚型 (P<0.05) 。庞劲凡等[16]将RAU患者辨证分为阴虚型、脾虚型、实热型, 检测患者血锌、铜含量, 结果显示:阴虚型和脾虚型患者血锌值低于实热型。

4 展望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综上所述, 目前对RAU辨证分型的观点可谓是百家争鸣。报道虽多, 但始终缺乏统一的量化分型标准, 医家们凭借自身经验去逻辑推理、辨证分型、选方用药, 但却难以用客观标准来衡量、推广。另外, 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可是目前针对RAU辨证分型与现代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资料仍非常少见。故制定统一的量化分型标准, 并继续深入寻找RAU的现代医学理化指标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 将有助于推进RAU中医辨证分型的科学化、现代化, 提高RAU的诊治水平。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发于唇、舌、颊、口底黏膜等部位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期、减少发作。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分型无统一标准, 现查阅文献, 将近十年祖国传统医学对本病辨证分型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上一篇:星光大道下一篇:专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