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论治

2024-09-23

分型论治(共4篇)

分型论治 篇1

摘要: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 日久不愈, 肺脾肾俱虚, 从而导致痰瘀阻结, 肺气壅滞, 临床以喘息气促, 咳嗽咳痰, 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甚或唇甲紫绀, 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文从"痰"论治肺胀, 认为"痰"为肺胀疾病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 病因病机多为外寒里饮、痰浊阻肺、痰热壅肺、痰蒙神窍。

关键词:肺胀,从痰论治,病因病机

肺胀病名首见于《内径》, 如《灵枢·胀论》曰:"肺胀者, 虚满而喘咳。"认为肺胀的病机在虚, 证候表现以胸满、喘咳为主。《丹溪心法·咳嗽》曰:"肺胀而咳, 或左或右不得眠, 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示肺胀病机多为痰瘀阻肺。一般认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1]。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 肺胀疾病发作时, 多表现有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症状, 认为"痰"为本病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 病性属本虚标实, 病因病机多为外寒里饮、痰浊阻肺、痰热壅肺、痰蒙神窍。本文从"痰"论治肺胀的疾病机理, 抛砖引玉, 以飨同道。

1 分型论治

1.1 外寒里饮型

外感寒邪, 侵犯肺卫, 痰饮阻遏, 肺气壅滞, 致肺失宣肃, 故临床常见胸满, 喘咳不得卧, 气短, 咳嗽, 咯白色泡沫状痰, 量多易咯出, 恶寒无汗, 脉浮。此型冬春季多发, 遇寒加重。病机关键为内有痰饮, 外有束寒。治宜温肺散寒, 化痰平喘。方选小青龙汤加味。若饮郁化热, 症见喘满气急, 烦躁不安, 可加石膏清热除烦;若痰浊壅盛, 症见咳逆痰涌, 喘满不得卧, 苔滑腻者, 可合二陈汤加葶苈子、苏子、苦杏仁、苍术等燥湿化痰, 降逆平喘;若痰瘀互结, 症见唇甲青紫, 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可加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蒲黄等活血化瘀;若兼肺脾肾气虚, 症见气短难续, 甚则张口抬肩, 喘息不得平卧, 纳差便溏者, 可加黄芪、人参、白术、山药等补气。

1.2 痰浊阻肺型

肺虚脾弱, 聚湿生痰, 痰浊阻肺, 致肺气不通, 肺失宣降, 则临床多见胸满, 喘咳, 痰多色白粘, 不易咯出。病机关键为痰浊內盛。治宜化痰降逆, 止咳平喘。方选二陈汤合三字养亲汤加味。若痰浊壅盛, 症见胸满气喘难平, 夜间不得卧, 喉中痰鸣者, 可加厚朴、枳壳、天南星、苦杏仁等涤痰降逆平喘;若痰浊蕴于中焦, 脾胃失健, 症见脘腹胀闷, 纳呆泛恶者, 可加瓜蒌仁、淡竹茹、炒谷麦芽等化痰和胃降逆;若日久痰瘀互结, 症见唇甲青紫, 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可加桃仁、丹参、川芎、蛾术等活血化瘀;若兼脾胃气虚, 症见气短, 乏力, 纳差便溏者, 可加党参、白术、茯苓等补脾益气。

1.3 痰热壅肺型

痰浊郁而化热, 或寒邪入里化热, 或外感风热入里, 痰热互结, 壅塞于肺, 致肺气郁闭, 肺气上逆, 临床多见咳逆喘息气粗, 咯痰色黄难出, 伴身热、烦躁、舌红苔黄或黄腻等。病机关键为痰热内郁。治宜清热化痰, 降逆平喘。方选桑白皮汤加味。若胸满痰涌, 喉中痰鸣有声, 可加射干、葶苈子等泻肺平喘;若痰热腑实, 腹满便秘者, 可加大黄、芒硝、火麻仁等通腑邪热, 润肠通便;若痰热伤津, 口干欲饮者, 可加天花粉、麦冬、北沙参等生津止渴;若热毒壅盛, 痰热胶着成痈, 咯痰黄脓量多, 甚则腥臭者, 可加鱼腥草、白头翁、金荞麦根、海蛤壳等清热解毒。

1.4 痰蒙神窍型

痰浊壅盛, 上扰神窍, 蒙蔽神机, 临床常见神志异常, 烦躁不安, 咯痰粘腻不爽。病机关键为痰蒙神窍。治宜涤痰开窍。方选涤痰汤加味。若痰热壅盛, 神昏谵妄者, 可加瓜蒌、桔梗、海蛤壳、竹沥等清热豁痰;若热极风动, 抽搐瞤动者, 可加紫雪丹等凉肝熄风;若痰热腑实, 胀满便秘者, 可加大黄、芒硝、火麻仁等通腑邪热;若热伤血络, 咯血便血者, 可加牡丹皮、地榆、侧柏叶等凉血止血;若热灼血脉, 致血液粘稠, 瘀血自生, 痰瘀热结, 症见唇甲青紫, 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者, 可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

2 体会

肺胀与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心病等相对应。病机概要不外乎本虚标实, 本虚为肺、脾、肾俱虚, 标实为痰浊水饮与血瘀, 互为因果, 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笔者认为痰既是病理产物, 又是致病因素, 是肺胀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因此, 本病治疗重点在于祛痰, 使痰化气顺, 咳喘自然缓解。即使在肺胀缓解期, 注重补虚的同时, 也要重视祛痰, 可预防本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1]洪广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点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 20 (1) :16-19.

分型论治 篇2

王为兰现任全国、北京两级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导师。1987年任北京卫生科技高级职务评审委员,1991年荣获“全国著名老中医”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老在中医学术上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依法定方,用药有据;先行扶正,再议攻邪。王老以治疗急慢性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病著称,对产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骨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内科杂病均有建树。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王老将其分型论治、随证而施。

阳虚余热未解

【证候】腰脊隐痛,或时有酸痛,下肢不温,怕冷,后背恶寒,口不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弱。

【病因】内存余热痰湿,故腰脊隐痛,时有酸痛,阳虚不能温煦,故肢冷而恶寒,舌质淡,脉沉弱皆阳虚之证。

【方药】紫花地丁、土茯苓、丹参、巴戟肉、补骨脂各15克,生鹿角、肉苁蓉、大熟地、白花蛇舌草各20克,仙灵脾、沙苑子、炒杜仲、菟丝子、白芥子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解毒。

肾阴阳两虚,督脉淤滞

【证候】腰骶,或脊背,或髋骨,或膝关节,或足踺隐隐作痛,或胀痛,或空痛,或灼热痛,或冷痛,或钝痛,或刺痛,或游走痛,或沉着痛,或间隙痛,或脊背连及头痛等,凡强直性脊柱炎初期、中期常有这些部位疼痛。但凡有隐匿型先驱症状,如:晨僵、腰痛都当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伴有膝软无力、喜卧怠动、耳鸣耳聋、心烦失眠、四肢不温、惟手足心热、尿频便溏、自汗、盗汗、遗精、阳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鹿角胶、龟甲胶、狼狗骨胶各10克(以上3药均烊化兑服),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当归、白芍、炒白芥子、水蛭、仙灵脾、巴戟肉、补骨脂、菟丝子、炒杜仲各10克,大熟地20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细辛5克,降香、川乌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法】补肾填精,通调督脉,强筋健骨。

家畜风邪证的临床分型及辩证论治 篇3

1 心经积热

1.1 病因病机

心经积热多因天气炎热, 劳役过度, 暑热积于胸中炼液为痰, 痰火郁结, 迷乱心窍, 干扰神明, 而发癫狂。

1.2 主要症状

发病急速, 狂躁不安, 眼急惊狂, 啃胸咬臆或咬物伤人, 狂奔乱走, 不避障碍, 冲墙撞壁, 或左右转圈, 脉象洪数有力。

1.3 治疗方法

以清心安神、化痰熄风为治则。针灸:血针鹘脉、太阳、王堂、蹄头穴;火针风门、百会穴。治疗:安神镇惊散加味:朱砂10g、远志25g、茯神30g、胆南星15g、酸枣仁20g、麦冬25g、大黄30g、菖蒲20g、黄连20g、枝子20g、郁金20g、青皮20g、甘草15g, 共为细末, 开水冲待凉后加蛋清6个, 蜂蜜250g, 混合灌服。典型病例:2004年9月10日, 到本镇菜子湾村一社畜主家出诊。畜主饲养1匹8岁母马, 称5天前该马因炎热天使役过度而发病, 民间兽医初诊为“脑炎”, 但经治疗数次未见好转, 反而日益加重。临床检查患马食欲废绝, 惊愰不安, 转圈斜走, 有时狂越前冲, 时而后退, 呼吸较快, 心跳增数, 体温升高到40.2℃, 口色赤红。确诊为心经积热引起的风邪证, 遂按上方安神镇惊散加味内服配合针灸疗法治疗3d, 症状缓解, 病情好转;再隔日服药1次, 共服9剂而痊愈。

2 脾虚湿邪

2.1 病因病机脾虚湿邪多因老弱和幼畜脾虚, 正气不足, 又感受湿邪, 阻滞经络, 气血运行受阻而发。

2.2 主要症状

发病缓慢, 病程较长, 患畜表现偏头直劲, 口眼歪斜, 上唇松弛, 下唇下垂, 或歪向一侧, 舌垂口外, 眼目无神, 半闭半睁, 反应迟钝, 行如醉酒, 站立入痴或两前肢交叉站立, 行走不避障碍, 采食吞咽困难, 口流涎水, 口色青黄, 体温不高。

2.3 治疗方法

以祛湿安神, 熄风通络为治则。针灸:火烙天门, 火针风门、百会、牙关穴。治疗:天麻熄风散:天麻20g、党参30g、黄芪30g、川芎25g、防风25g、荆芥25g、薄荷25g、虫退25g、茯苓20g、首乌25g、甘草15g, 共为细末, 开水冲待凉后加蜂蜜100g混合灌服。典型病例:2006年2月15日到阳山村张某家出诊。主诉:饲养的1头17岁母骡, 已发病半月有余, 病情逐渐加重。症见食欲减退, 口眼歪斜, 站立不稳, 行如酒醉, 不避障碍, 口流清涎, 口色青黄, 呼吸、心跳稍快, 体温不高。遂按脾虚湿邪之风邪证治疗, 用以上治疗方法连用6日后诸证渐消而痊愈。

3 痌证 (幼畜抽风)

3.1 病因病机

痌证多是机体阴虚不能制火, 水湿停而化痰的结果, 或素来脾湿过盛, 聚为痰涎, 一旦肝气失调, 则气逆痰壅, 蒙蔽清窍。

3.2 主要症状

常阵法性痉挛, 角弓反张, 倒地抽慉, 眼球振颤, 咬牙挫齿, 口吐白沫, 或头偏向一侧, 呼吸急促, 发作时间有数分钟至数10min, 醒后精神疲倦, 其他如常, 发无定时, 反复发作, 口干色红, 脉象洪数。3.3治疗方法以熄风解痉为治则。针灸:可针刺山根、耳尖、尾尖、锁口、百会穴。治疗:镇痌散:全虫3g、蜈蚣1g、僵蚕5g、钩丁5g、当归5g、川芎、白芍5g、朱砂3g、麝香1g, 共研细加黄酒少许灌服。典型病例:2009年4月5日, 委家庄鲁某饲养1头8月龄牦牛发病随前往诊治。主诉:该牦牛从4月开始病发, 初期每10d左右发作1次, 最近发作次数增加, 每3~5d发作1次, 且病情加重。症见牦牛全身肌肉振颤, 咬牙挫齿, 口吐白沫, 倒地后抽搐不定, 头向一侧反张, 呼吸急促, 数分钟后渐安站立, 但精神特别疲倦, 不愿走动, 食欲不振, 逐渐消瘦。确诊为幼畜抽风之邪证。按上述治疗方法, 服药3d (结合针灸) 病情有所缓解, 继用药3次后停为静养。1个月后追访无复发。

4 体会

分型论治 篇4

1 临床分型

在临床颈性眩晕的患者中, 经TCD、B超、X线片、MRA、CT等检查, 可以发现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诱发眩晕的原因主要有下面3种:颈椎退行性改变——脊椎失稳、椎间盘变性突出、骨赘形成压迫椎动脉;环枢关节错位;椎动脉行程变异、痉挛、椎动脉本身病变等。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因素我们对颈性眩晕的患者进行分类[2]:上颈性眩晕——是指以上颈椎 (C1~C3) 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眩晕。表现为枕颈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 X线片可见枢椎棘突偏斜、齿侧间隙不对称等。下颈性眩晕——是指以下颈椎 (C4~C7) 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眩晕。表现为下颈部僵硬、活动不适、眩晕症状时轻时重, X线片示颈椎退变增生、生理曲度消失或反突等。我再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2 诊断治疗

2.1 对象

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 诊治颈性眩晕患者例中, 62例患者为临床颈性眩晕的确诊患者。其中男性23例, 女性39例;最大年龄73岁, 最小26岁;最长病程5年, 最短3个月。根据分类原则分成:上颈性35例, 下颈性27例。

2.2 诊断标准

根据1984年在全国第一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 统一颈椎病诊断标准, 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为[3]: (1) 曾或有猝倒发作, 并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缺血症状: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 (2) 旋颈试验阳性。 (3) X线片显示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MRA示椎动脉受压、迂曲、移位、梗阻。MRI轴位、冠状位示椎动脉受压、变细、双侧不对称。 (4) 多伴有交感神经激惹征。 (5) 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等其他性质的眩晕。

2.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愿意接受推拿治疗者。排除标准: (1) 有眩晕症状但颈椎X线片或TCD检查为正常者; (2) 眩晕发作次数2次以内者; (3) 眩晕伴严重心、肾、肝、脑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 (4) 伴有内耳、前庭神经、脑干、小脑及大脑病变者。 (5) 不合作者 (不能按规定时间治疗影响疗效者) ; (6) 孕妇、病情危重及已行颈椎手术治疗患者; (7) 个体依从性差, 不能坚持治疗无法判断治疗效果者。

3 治疗方法

3.1 上颈性眩晕。

坐位:用滚法、一指禅、拇指推法对颈椎双侧肌群进行放松, 重点放在上颈部;用拇指拨法对颈部的压痛点、结节点进行解痉松解治疗, 特别是对上颈部;使用拇指拨法对风池、哑门、肩中俞、肩外俞、颈根穴进行弹拨治疗;用拇指点按风池, 采用三向点按风池穴;端提拔伸法:双手置于颈项部, 用力向上端提, 并慢慢用力向前后左右旋转牵拉, 重复5~8次;有环枢关节错位的采用环枢关节扳法复位;用颈部拿揉结束治疗。

下颈性眩晕。坐位:用滚法、一指禅、拇指推法对颈肩部及胸椎二侧竖脊肌进行放松, 重点放在颈根部;用拇指弹拨下位颈椎之夹脊穴及压痛点;重点点按及弹拨肩中俞、肩外俞、肩井穴;纠正相应颈椎关节错位;点按拿揉风池穴;提拿舒筋法:用双手提拿颈后颈两侧及肩部的肌肉, 反复15次, 再用双手掌根部, 从头部开始, 沿项韧带、斜方肌及竖脊肌方向做分筋手法, 反复15次;仰卧位:采用手法拔伸牵引结合牵抖进行治疗;用颈部理法结束。

3.2 疗程

每次治疗大约为25min, 10次为1个疗程。

3.3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 分为: (1)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 (2)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体征明显好转, 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3)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 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 (4)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见表1。

4 讨论

颈性眩晕中医属眩晕范畴, 医有云:无虚不作眩。气血不足, 髓海失充故作眩晕[5]。现代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性眩晕的发病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正好与中医学术相吻合。所以颈性眩晕的治疗作用在于使气血畅通, 而髓海得养, 则眩晕自除。颈部的病变, 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眩晕, 在上、下节段因颈椎的结构及椎动脉的行走特征的不尽相同所以病变特征也有所差异,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特性采取分型治疗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除中医推拿治疗外, 活血化瘀药物静滴、牵引、针灸、穴位注射、小针刀、封闭、理疗等治疗方法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无论何种疗法均应指导患者及时改正日常不良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习惯, 并坚持不懈地进行颈部主动功能锻炼, 这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保证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分型论治”治疗法在临床治疗颈性眩晕上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通过笔者对2010年6月至2011年5在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就诊的62例临床颈性眩晕的确诊患者进行的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法的疗效观察进行讨论。结果 上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 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结论 “分型论治”治疗法治疗颈性眩晕, 临床疗效显著, 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保证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颈性眩晕,分型论治,拔伸牵引

参考文献

[1]周振东.颈肩部慢性疼痛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66-67.

[2]左金良, 韩建龙.颈性眩晕的分型治疗及疗效分析[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 2 (18) :1657-1658.

[3]屠永华, 王玉锦.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综合临床, 2003, 19 (7) :294-295.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87:511-512.

上一篇:语言文化因素及翻译下一篇:仿真方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