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维

2024-10-24

启迪思维(共11篇)

启迪思维 篇1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这章内容是中考的重点,有时单独命题,有时与后面知识综合考查. 近年中考中常见以下几类问题.

一、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例1 (2014·江苏无锡)如图1,AB∥CD,则根据图中标注的角,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A. ∠1=∠3 B. ∠2+∠3=180°

C. ∠2+∠4<180° D. ∠3+∠5=180°

【分析】根据平行 线性质进 行判断即可.

【解答】选项A,∠1与∠3是射线OE与OF被直线AB所截得的内错角,而OE与OF不平行,故本选项错误;选项B,∠2与∠3是射线OE与OF被直线AB所截得的同旁内角,而OE与OF不平行,故本选项错误;选项C,因为AB∥CD,所以∠2+∠4=180°,故本选项错误;选项D,因为AB∥CD,所以∠3+∠5=180°,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牢记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辨识图形,判断直线与角的关系.

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2 (2013·江苏南通)有3 cm、6 cm、8 cm、9 cm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分析】从4条线段中任取3条进行组合,共有4种情况. 分别判断每种情况能否组成三角形即可.

【解答】四条线段的所有组合:13,6,8;2 3,6,9;3 3,8,9;4 6,8,9. 第二组3+6=9,因此3,6,9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选C.

【点评】学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看较短的两条线段的长度和是否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度. 此外,如何按照一定顺序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值得思考.

例3 (2012·江苏徐州)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9,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

A. 2 B. 3

C. 7 D. 16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9,可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范围.

【解答】设这个三角形第三边长为x,则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9-6<x<9+6,即3<x<15. 选项中2、3、16都不符合,只有7符合.故选C.

【点评】已知三角形两边,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大于其他两边之差且小于其他两边之和.

三、多边形的边数

例4 (2013·江苏扬州)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08°,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七边形B. 六边形

C. 五边形D. 四边形

【分析】由题意,这是一个正多边形,它的内角和等于一个内角的度数乘内角个数.

【解法一】设这个多边形有n条边,由于每个内角均为108°,故内角和可表示为108°·n,由题意得108°·n=(n-2)·180°,解得n=5.

【解法二】设这个多边形有n条边,由于每个内角都为108°,则每个外角为180°108°=72°,外角和可以表示为72°·n,由题意得72°·n=360°,解得n=5.

【点评】求多边形的边数问题,设边数为n,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是一种方法. 由于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对于正多边形,我们可以把已知的内角转化为外角,来求边数.

四、有关角的度数计算

例5 (2013·四川乐山)如图2,四边形ABCD中,∠A=45°,直线l与边AB,AD分别相交于点M,N,则∠1+∠2=______.

【分析】根据题意,我们没有办法分别求出∠1与∠2的度数. 因此我们将∠1+∠2看作一个整体来计算. ∠1与∠2可以看作是△AMN的两个外角,也可以看作五边形MBCDN的两个内角.

【解法一】延长线段BA到点E. 由于∠BAD=45°,所以∠EAD=180°-45°=135°,故∠1 + ∠2 =360° - ∠EAD =360° -135° =225°.

【解法二】在四边形ABCD中,∠A=45°,所以∠B+∠C+∠D=360°-45°=315°,在五边形MBCDN中,∠1+∠2+∠B+∠C+∠D=(5-2)×180°=540°,所以∠1+∠2=540°-315°=225°.

【点评】注意整体思想. 本题的关键是将∠1+∠2看作一个整体,放在哪一个位置去看.

例6 (2013·江苏镇江)如图4,AD平分△ABC的外角∠EAC,且AD∥BC,若∠BAC=80°,则∠B=______.

【分析】要求∠B,我们一方面看看由已知能够得到些什么,另一方面由结论入手去寻找与∠B有关的角.

【解法一】因为 ∠BAC =80° , 所以∠EAC=180°-80°=100°,又因为AD平分∠EAC,所以∠EAD=1/2∠EAC=50°,因为AD∥BC,所以∠B=∠EAD=50°.

【解法二】设∠B=x°,因为AD∥BC,所以∠EAD=∠B=x°,因为AD平分∠EAC,所以∠DAC=∠EAD=x°,因为AD∥BC,所以∠B+∠BAD=180°,所以x+80+x=180,x=50,即∠B=50°.

【点评】解法一由已知出发,顺藤摸瓜,一步步求出未知角;解法二从未知角入手,结合已知条件,找寻与未知角有关的角. 事实上我们都是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已知角与未知角 联系了起来 . 因此,平行线中有关角的计算问题,通常考虑利用平行线性质将角进行转换,并结合运用对顶角、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

例7 (2013·辽宁盘锦)如图5,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

A. 30° B. 20°

C. 15° D. 14°

【分析】纸条对边平行,可是图中没有这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内错角或是同旁内角,因此考虑添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

【解答】延长线段AB与直线l交于点D.因为l∥m,所以∠2=∠4=30°,又∠CBD=180°-∠3=180°-45°=135°,所以△CBD中,∠1=180°-30°-135°=15°. 故选C.

【点评】三角板、直尺叠放问题在近两年各地中考题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必要时添加辅助线.

启迪思维 篇2

精心设疑,启迪思维

文/张寅坤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又是一门教学艺术。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疑;启迪

创新学习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是实施创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紧紧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针对学生实际,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为学生设疑,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带着要探个究竟、弄个明白的心理,主动地、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思维价值确切、思维指向明确的,注意把现成的结论变为问题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住突破点,围绕关键问题设疑

抓住突破点,就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问,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关键问题解决了,下面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后,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呢?”让学生弄清楚两图形的内在联系,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备条件。完成了上面的发现后,转而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都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计算呢?”由于学生已经有过自己的具体操作,明确了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独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就抓住突破点,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本课的知识点。

二、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疑

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结构的严谨性和联系的紧密性。每学一点新知识都会受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影响,都与旧知识有着某种联系。而旧知识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出发点。抓住了这些联系也就抓住了解决新知识的突破口。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把事先做好的圆柱体教具模型的圆柱体侧面沿一条线剪开并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疑,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来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尝试用剪、卷、滚的方法将圆柱的表面展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圆形的底面和一个长方形的侧面,从而通过切实掌握圆柱的表面展开图面积而达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而且改变了抽象和乏味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悬念设疑

所谓悬念,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智力题:提出问题:“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后,用等号把5,50,500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的学生会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会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5元=5.0元=5.00元。”教师接着说:“像5,5.0,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的性质。”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疑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趣味题:爸爸身高1.75米,桌子高0.83米,如果爸爸站在桌子上,能摸到2.7米高处的电灯吗?学生首先通过1.75+0.83=2.58的计算,然后判断能否摸到电灯。当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时,有的学生说:“摸电灯时要伸出手,就能再加上一段长度。”有的说:“他还可以抬起脚呢!”等。可见学生已能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了创新思想,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精心设计这样两道趣味题:(1)妈妈给小明10元钱买4元一件的文具,最多可以买几件?(2)二(1)班40人去春游坐快艇,每条艇最多能坐9人,问至少要几条艇?这些问题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点,同时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故意设障进行设疑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什么是“学问”?不仅要会学,更要会问,只有有了疑,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才能学会问。教师要学会精心设疑,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教会思考启迪思维 篇3

一、迎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我们学校的班级学生数较多,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5。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对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创设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数学地交流

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教师及时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揭示数学思想,使数学课更厚实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我们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于是,许多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苦思冥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低年级教材中的主题图很多,好多老师以此为情境创设的素材,让学生先看图说话,学生往往会漫无边际地说一通,结果过了好几分钟还没有涉及数学问题,更不用说知识的切入点了。那么,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呢?

1、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质量的思维。我们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导学生在熟知的材料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2、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3、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组织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数学思考价值。

四、注重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使数学课更充实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书本知识,而是要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1、教师有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和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创设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比如在教学三位数加减法时,出示例题:“一套运动服152元,一双运动鞋49元,妈妈有200元钱,能买回来吗?”通过列式计算得152+49=201(元),所以判断不能买。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比如:我在教学2+3=5后,我出示20+30,学生居然能告诉我得50,进一步追问学生,学生说20元与30元合起来是50元;30个男生和20个女生总共有50个同学;20张纸加30张一共有50张等等。我试着出示200+300,学生说200元压岁钱加300元,就有500元了;两张100加3张100就是5张100,成了500元。学生丰富的联想让我这个老师折服!课堂教学竟然可以如此丰富。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应体现数学课独有的教学目标,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并通过数学本身的内容向学生展示数学羽翼的美,体现羽翼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认识才会深刻,学习的兴趣才更持久,数学课才会更显浓厚的“数学味”。

有效导入启迪思维 篇4

关键词:有效导入,启迪思维,领悟数学思想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新课程标准 (修订稿) 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比标准 (实验稿) 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其落脚点在于数学教育而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本身,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体悟数学的内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基.基于这种理念, 笔者在“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的备课之初, 就潜心思考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和灵魂的震撼, 使学生终生受益.基于以上考虑, 对本节课的导入进行了如下设计.

课始, 多媒体课件呈现“曹冲称象”的故事.

生品读故事.

师:读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曹冲很聪明, 把大象的重量换成了石头的重量.

师:曹冲把不可称的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可称的石头的重量, 其方法的巧妙合理千百年来为人们传颂, 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应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谁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师释疑——“转化”思维. (同时课件演示:在故事的上下段落之间出现“转化”二字.) 此时学生若有所悟.

师然后话锋一转, 继续提问:不过, 大象的重量转变成了石头的重量, 请大家思考“是任意块数的石头的重量都可以吗?”

生:不是的.

师:“不是的”——那一定是在遵循着一个规则.回味故事, 关注细节, 是什么样的规则, 才能足以保证“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体重”呢?

生:“一直到水面与所刻记号的地方相齐为止——这句话说明了“石头的重量等于大象的体重”.

用“曹冲称象”故事引入, 寓枯燥的数学问题于熟悉的故事之中, 由具体情节引出数学问题,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不仅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更寓数学思想方法于其中.

从故事的呈现形式来看, 幻灯片上下两部分分别呈现出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两段内容间又用“转化”二字分开, 醒目分明, 展示了由问题的提出 (没有足够的大秤去称大象) 到问题的解决 (称相同重量的石头) 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了由不可称——可称的转化过程, “转化”思维这一名称的揭示, 不仅起到了由故事的起因和结果之间过渡桥梁的作用, 同时也较好地表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有利于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也使转化思维潜移默化, 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了火种.

转化思维的揭示之后, 正当学生若有所悟, 正待进入新课之时, 教师却继续引领学生徜徉故事, “进入藕花深处”.只见教师话锋一转:“曹冲把不可称的大象的重量转变成了可称的石头的重量, 那一定是在遵循着一个规则.回味故事, 关注细节, 是什么样的规则, 才能足以保证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体重?”教师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使“转化”这种思维方法更具厚重, 把“转化”打开并赋予了更加理性的内涵:转化不是无原则的转化, 原来是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则——“一直到使水面与所刻记号的地方相齐”.那么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 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那就是转化前后商一定要相等, 具备原则性的“转化”为商不变规律的运用埋下了伏笔;同时, 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让学生学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手工制作 启迪思维 篇5

一、从材料中发展思维

手工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泥工、纸工、布贴、编织、刺绣,自然物剪贴,自制玩具等,其中纸工又有剪纸、折纸、撕纸、立体制作等。而自制玩具的内容更是不计其数,许许多多的废旧物品都可以成为自制玩具的材料,在每种材料的性质和作品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规律,引导幼儿把材料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同时,也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充分思考,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例如:要教幼儿学习“编织地毯”时,先让幼儿观察 “地毯”,然后用一句“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编地毯?”来引发幼儿思考,有的孩子说:“可用毛线编。”有的说:“可以用纸条来编。”有的说:“可以用布条来编。”有的说:“可以用塑料丝来编织。”等等。这样,引导幼儿先发现,再去运用材料的性质和作品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从观察中诱发想象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想象又是创造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人脑中可以产生对事物的想象,但不是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的事物中大量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贴,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方能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带领幼儿接触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幼儿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不断激发幼儿想象,秋天带幼儿观察各种树叶,启发幼儿想象树叶像什么?可以做什么?在带领幼儿参观菜市场,启发幼儿根据各种蔬菜的形象特征,想象可以制作的物品。如:萝卜做猪,新鲜蚕豆做小鹿、小人、西红柿、洋葱、做娃娃等。这些感性知识的积累,丰富的形象产生,为幼儿的创造性的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制作中启迪创作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幼儿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创作出来,如:小班幼儿撕贴时,我只讲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撕贴方法,至于用这些图形可以组合成什么,则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去创作,再如:教大班幼儿用纸盒自制玩具时,我只提供给幼儿各式纸盒,让幼儿自己想象,整个过程中幼儿个个动手,个个参与,自己独立做,自由合作做,结果创作了几十种不同的作品。又如:教幼儿树叶贴画,让幼儿自己收集,在制作时,给幼儿充分“自由”,结果这次制造中,幼儿运用剪、拼、接、插等技能,创造了“小猫钓鱼”“老鼠航海”“狐狸吃葡萄”等若干画面。这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制作,使幼儿完成的作品各样特色,玩起来也特别开心。

为了让孩子有东西可做、会做,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建立表象。构思是以表象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画论中曾有“收尽奇峰打草稿”的说法,就是用来说明表象对于创作的重要性。手工制作中所需的表象积累,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因此,要引导幼儿多观察,看看、摸摸、说说,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对一只动物的形象的分析,可这样启发:它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式什么样的?身体像什么?腿是粗还是细?耳朵是什么形状?向上竖还是向下垂下的?然后,在分析时还可利用,儿歌谜语等形式来帮助幼儿对象形体的记忆,如:教师在分析大象可念谜语:鼻子长,身体胖,腿子粗,尾巴细,耳朵像芭蕉,牙齿往外翘。其次,要引导幼儿学习各种工具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手工工具材料使用方法的掌握是手工制作的关键所在。否则,构思再好,也难以实现,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的使用方法。以帮助幼儿形成技能,并将技能前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如:泥工活动中,可让幼儿先尝试怎样才能将泥团搓长,然后再师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的所在,再让幼儿联系掌握“搓”的这一技能。

启迪思维提高数学能力 篇6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而躬行。”这句话大家都知道, 听过不如看过, 看过不如干过, 数学的活动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听一听和看一看的层面上, 一定要让学生用双手去操作, 亲身经历和实践, 这样做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 哪怕就是教师一个短暂的演示, 学生也会记忆犹新, 加深印象, 就更别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了。这样做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保证注意力稳定而持久。比如, 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时, 我从实验室找到了一些圆柱体的教具, 在讲台上示范了一遍, 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和教师的要求自己动起手来。学生个个情绪高昂, 热情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把圆柱体先切割成一个个小部分, 再通过拼接, 得到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与此同时, 学生还再次掌握了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做了更深的认识和二次复习。学生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这一知识转化的来龙去脉,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学生也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也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圆柱体的底面是一个圆形, 这个知识学生都知道, 然后再结合高的数据, 就轻松地解决了求体积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再也不是东张西望, 厌烦被动地听, 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操作之中, 大家群策群力, 有的做笔记, 有的想办法, 有的谈感想, 一堂课搞得轰轰烈烈, 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虽然这节课在操作上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 但这绝不能说是浪费, 相比较平时的教学活动, 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通过自己的操作既掌握了知识的结果, 同时对这个结果的获得过程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学习效果最扎实, 学习体验最真切, 几乎不用教师做太多的讲解, 学生就可以掌握, 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对一些问题都是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对于这些知识也都能说出子丑寅卯, 这比我平时的苦口婆心和滔滔不绝还要理想。另外,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并最终获得知识。学生通过动手实践, 然后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会在心灵的回音壁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比如, 在教学行程问题以后, 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 已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 现在两车从相距2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 问2小时以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需要说明的是本题没有指出行驶方向, 所以本题的结果具有开放性, 我组织两个学生在教室里进行了当场演示, 共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是相向而行, 第二种是相背而行, 第三种是两同学朝一个方向行走, 走得快的在前, 第四是两个同学向同一方向行驶, 走得慢的在前, 经过这样一示范, 学生豁然开朗, 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做题当中。

二、采取类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类比方法就好像鲁班造锯一样, 它主要强调在比较中通过观察和辨别启迪学生的思维, 挖掘二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从而将数学知识定位到不同的模型当中。比如在学习了除法以后, 有一个例题是这样的:一个大于10的数除以6的余数是4, 除以8余数是2, 除以9余数是1, 这个数最小是几?学生乍一看感到无从下手, 我们应该承认这个题的确有一定难度, 然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于是, 我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数除以6, 除以8, 除以9的余数都是2, 这个数最小是几?这个问题没有难住学生, 很多学生都能快速地找到答案, 这个数就是比6、8、10的最小公倍数多2的数。因为6、8、9的最小公倍数为72, 所以这个数是74。接着, 我就引导学生将这两道题进行比较, 然后学生很快就知道了结果。正是受此启发, 然后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比较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就是通过分析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 在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后, 我就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公式, 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概括, 因为梯形面积公式为: (上底+下底) ×高÷2, 而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都相等, 所以可以将这个公式变成底 (长、边长) 乘以高, (宽、边长) 乘以2除以2=底 (长、边长) 乘以高, 又因为圆的面积公式是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 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对于圆形也同样适用, 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 这样就成了一个三角形, 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成了底乘以高除以2, 这就顺势演变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由此一来, 这样的推导做法不仅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他们之前所学过的面积公式, 与此同时也熟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巧妙设置探索性问题, 以此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 探索性问题已经越来越多, 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新时期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要依靠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人才离不开创新,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法设法为学生创造出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把学生放在逼真的问题情境当中,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与此同时, 学生还会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现象的具体操作中尝到成功的乐趣, 进而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认识客观世界, 从而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高数学素养的人。首先, 教师要做到设计开放性习题,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然后, 教师要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

精心设疑, 启迪思维 篇7

一、抓住突破点, 围绕关键问题设疑

抓住突破点, 就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问, 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关键问题解决了, 下面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例如, 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后, 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大家认真观察, 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呢?”让学生弄清楚两图形的内在联系, 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备条件。完成了上面的发现后, 转而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 我们都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计算呢?”由于学生已经有过自己的具体操作, 明确了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 完全可以独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就抓住突破点, 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本课的知识点。

二、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疑

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结构的严谨性和联系的紧密性。每学一点新知识都会受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影响, 都与旧知识有着某种联系。而旧知识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也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出发点。抓住了这些联系也就抓住了解决新知识的突破口。例如,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 教师可以把事先做好的圆柱体教具模型的圆柱体侧面沿一条线剪开并展开, 得到一个长方形, 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疑, 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来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尝试用剪、卷、滚的方法将圆柱的表面展开, 得到两个完全相同圆形的底面和一个长方形的侧面, 从而通过切实掌握圆柱的表面展开图面积而达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而且改变了抽象和乏味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悬念设疑

所谓悬念, 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

例如, 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先设计一道智力题:提出问题:“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后, 用等号把5, 50, 500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 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 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有的学生会说:“分别加上元、角、分, 可得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此时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 思维会更加活跃, 争先恐后地说:“5元=5.0元=5.00元。”教师接着说:“像5, 5.0, 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的性质。”

四、结合生活实际, 进行设疑

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要服务于生活。因此, 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 教学“小数加减法”时, 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趣味题:爸爸身高1.75米, 桌子高0.83米, 如果爸爸站在桌子上, 能摸到2.7米高处的电灯吗?学生首先通过1.75+0.83=2.58的计算, 然后判断能否摸到电灯。当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时, 有的学生说:“摸电灯时要伸出手, 就能再加上一段长度。”有的说:“他还可以抬起脚呢!”等。可见学生已能打破思维定势,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产生了创新思想, 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 教学“有余数除法”时, 精心设计这样两道趣味题: (1) 妈妈给小明10元钱买4元一件的文具, 最多可以买几件? (2) 二 (1) 班40人去春游坐快艇, 每条艇最多能坐9人, 问至少要几条艇?这些问题既贴近生活实际, 又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点, 同时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故意设障进行设疑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 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出示两组题: (1) 1.6÷0.25, 15÷0.15; (2) 10÷3, 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 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 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 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什么是“学问”?不仅要会学, 更要会问, 只有有了疑, 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了求知欲, 才能学会问。教师要学会精心设疑, 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 是国民素质的竞争, 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 又是一门教学艺术。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问题设计, 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拓展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启迪思维 篇8

一、用创新精神引领阅读教学

让创新精神走进阅读教学, 首先是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在语文教学这块芳草地上, 有许多教师开始了自己特色的阅读教学。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五步阅读法”等等, 就是创新精神的结晶。语文教师除了要学习教育家们的创新精神外, 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尽快具备创造型教师的品质。心理学家认为, 创造型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还应具备以下非智力特点:有创造性动机, 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热爱创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创造性, 能运用启发学生思维的新方式进行教学;善于用自己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带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个性, 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 具有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研讨的平等思想和态度。

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 渗透自我的情感理念, 启动个人心智,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 对课文做出解读, 获得深刻独到的感悟, 养成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应该进行“六训”, 即“引导——讲解——点示——拨挑——评价——规范”,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它不再是填鸭式,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讲读法, 而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载体, 鲜明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质疑研讨, 启迪创新思维

我国古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质疑是思维的开端, 在语文阅读学习中, 只有对课本进行认真研究、全面思考、深入理解, 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并且这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 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 经过想象推理, 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大。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 “敲”不会打破“岑寂”, 反而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 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 显然, 前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诗句还原成生活画面, 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 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 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后一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 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 学生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课堂解疑是解决学生疑问的主要途径。有些疑问, 可能是个别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不具有普遍性, 但也不可弃之不管。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标明“这个问题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三段就会找到答案”, “这个词可以查词典解决”或简短地给出答案。他们尝到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甜头, 在下一篇课文预习时, 就更加积极、踊跃, 从而超额完成质疑作业。在教学实践中, 我深切地体会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三、自由品读, 张扬创新个性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是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教师的教案相去甚远, 这时, 教师千方百计地要把学生的思路往回拉, 往自己的教案上靠。这样的结局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另外, 从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关系上看,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经常被教师的讲解和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束缚, 使阅读这种本应该是阅读者极富主观性的个体再创作过程, 成为机械、呆板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 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被泯灭。总之, 教师、学生、文本三张皮的状况充斥着阅读教学的课堂。

有一篇文章写道:“墙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 爬到一大半, 忽然跌落下来, 它又沿着墙根一步步往上爬。”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 感叹道:“一只小小的虫子, 这样的执着顽强, 失败了, 不屈服;跌倒了, 从头干。真是百折不挠啊!我遭到了一点挫折, 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只小小的虫子?”第二个人注视着它, 禁不住叹气道:“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 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 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 可它就是不反省, 不肯看一看, 唉!可悲的虫子, 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如果再失利的话, 我应该学得聪明一点, 不能再闷着蛮干一气了, 我是个有头脑的人, 可不是虫子。”一只小小的虫子给了人不同的启迪, 得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 人是有思想的人、有个性的人, 对于一些问题的答案, 没有固定的模式, 尤其阅读更是如此。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有些夸张, 但其中蕴涵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群体阅读, 但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 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依归, 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读还给阅读主体, 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追求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和谐统一, 这样, 才能合理兼顾三者的关系, 形成合力,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具价值和意义, 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得到充分的肯定, 使课文发挥最大的作用,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尊重和保护, 使孩子的创造力得以培养。一句话, 使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

启迪学生思维促进能力培养 篇9

一、认清特点, 把握关键

每个教师要想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首先必须认清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和把握住关键“启发”一词, 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渭开其意;发, 谓达基辞。”后来, 人们概括孔子和朱熹的思想, 就合称“启发”或“启发式”, 其原意是:教导学生, 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不到想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后来, 《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个原则, 即“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主张启发学生, 引导学生, 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 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学习途径, 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启发式教学的经验论述中可以看出,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在于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但是, 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我们谈把握启发式教学特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并不排斥和抛开传授知识, 而是要辩证地处理的两者的关系, 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 即有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 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又注意传授知识。

2、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启发式教学要求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进行启发、诱导、激励, 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他们主动探索, 积极思考, 自觉实践, 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启发式教学敢于打破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抄, 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适时合度, 因材施教

启发式教学要想真正取得实效, 还必须了解学生实际, 做到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启而有发, 问而有答。了解实际包括: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 已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

三、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创设问题情境是启发式教学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 创设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 可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 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地遨游。

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 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 能够催人奋进。在教学活动中, 不仅有师生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 而且也有师生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 两者水乳交融, 共起作用, 这样, 教学活动方能生动活泼, 饶有兴味, 取得成功。创境激情启发要求教师做到。

创设愤悱情境, 引发学生思维。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现成知识, 也不应满足于简单地解决一些问题, 而应给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题, 促使他们不能单靠已有知识和习惯就可解决, 而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当学生跃跃欲试, 处于愤悱境地时, 教师才去启发、点拨、诱导。创设激奋情境, 唤起学生激情。激情是强烈的、进猛的、激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关于创设激奋的情境, 唤起学生亢奋的激情。学生一旦有了学习上的激情, 就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 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创设悬念情境,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往往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而侧设悬念情境, 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 进而引起强烈的求知欲。为此,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 在佳处设置悬念。

四、设置疑问, 激活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答疑解惑, 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情境, 引导学生不断探索, 是发展学生思维力, 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激疑导思呢?教师要学会“设疑”。具体做到:

在“巧”字上设疑。设疑贵在巧, “巧”表现在设疑的方法要巧, 时机要巧, 地点要巧, 方法巧, 表现在设置的疑问能创设愤悱情境, 使学生产生解疑的渴望。时机巧, 表现在设疑的时机要寻找最佳点, 是课始、课中, 还是课尾, 都要巧作安排。地点巧, 表现在设疑在设在学生思路容易堵塞的地方, 然后释疑在设在学生思路容易堵塞的地方, 然后释疑角惑, 开通思路, 启迪思维。

在“关键”处设疑。设疑要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 使学生带着问题钻研教材, 认真听课在积极的思考中理解知识, 把握重点, 突破难在“无疑”处生疑。设疑启发, 还要注意在学生容易忽视而又与“关键”相关的平淡处巧设疑难, 使学生从未知有疑转化为渐惑有疑, 从而引起思考, 引导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教师讲课主动形象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的情绪, 引起情感共鸣, 随时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使学生兴致盎然的学习。

启迪思维 篇10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思维;启迪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37-01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1、用实践操作唤起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 近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0平方厘米,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高为1分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由于刚刚自己动手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因此很快可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40÷2÷10=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为:3.14×2×2×10=125.6(立方厘米)。

2、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并获得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现在两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由于题中未说明行驶方向,所以两车出发2小时,两车相距的路程应是多少并无一个标准,因此,我组织两个学生在教室中按四种情况进行了演示:1、两个学生同时相向而行;2、两个同学同时相背而行;3、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快的同学在前;4、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慢的同学在前。因此我再启发学生,这道题应该如何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很快理解到,这道题应分以下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1)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后又拉开距离:(60+50)×2-200=20(千米)。

(2)两车同时相背而行:(60+50)×2+200=420(千米)

(3)两车同向而行,客车在前面货车在后面:60×2+200-50×2=220(千米)

(4)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面客车在后面:50×2+200-60×2=180(千米)

二、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物质之间一些相似性质从而推导出其它方面也类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如在教学了数的整除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大于10的数,被6除余4,被8除余2,被9除余1,这个最小是几?”应该说这道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求解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比较题:“一个数被6除余10,被8除余10,被9除余10,这个数最小是几?”这道题学生很快能求出答案:这个数即是6、8和9的最小公倍数多10,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然后我引导学生将上面一道例题与这道比较题进行比较和思考,学生很快知道,上道题只要假设被6除少商1余数即为10,被8除少商1余数也为10、被9除时少商1余数也为10,因此可迅速求得这个数只要减去10,就同时能被6、8和9整除,而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 。这样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比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巧设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做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如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张教老师欲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尽可能少花钱,他考察了A、B、C三个商场,他想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三个商场都有,且标价都有是9980元,不过三个商场的优惠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A商场:全场九折。B商场: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C商场: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张老师应该到哪个商场去购买电脑?请说明理由。

这道题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题,因此我启发学生,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少花钱这一个特定的条件去进行分析与解答。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的结论:

因为每台电脑的价格均为9980元,而去A商场是全场九折,因此张老师如果去A商场购电脑,那么张老师应该付:9980×90%=8982(元)。

因为B商场是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张老师如果只买电脑,需付:9980-900=9080(元);张老师如果再买其它的物品凑满10000元,需付:10000-1000=9000(元)。

因为C商场是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张老师在C商场购买电脑时,只要再多买20元物品,即凑满10000元,最多需付:10000×88%=8800(元)。因此,张老师去C商场购电脑花钱最少。

启迪思维, 实施数学有效教学 篇11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勤于思考, 乐于思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学生才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要通过学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点燃学生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初中生具有浓厚的好奇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 广泛采用新颖的教学导入模式, 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好奇,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 合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 运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技术, 开拓学生视野, 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让学生始终围绕教师的思路设计去学习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板书, 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和醒目的板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做到传统教 学模式和 现代教学 模式的有 机结合, 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例如, 在介绍“韦达定理”时, 问学生怎样验证两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有什么方法, 学生一定会说把两个数代入方程, 看方程是否成立, 这时我告诉学生还有更快、更简便的方法, 想不想知道? 学生一定会说:“想。”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新内容, 学生的兴趣被激活了, 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二、实施情境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教师要积极吸收新的教学理念, 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来启迪学生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在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去对待学生, 积极和学生交流、沟通, 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思考。在情境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做到个别指导, 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和提出不同的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不能难度太大或者太小, 二者都不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三、精心设计联系, 让学生在教学检测中提高思维水平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广泛采用填鸭式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初中新课程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或者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参与,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提高和发展。因此, 初中教师在注重数学知识传授的同时, 要注重数学练习的开展, 广泛采用讲、学、练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与学生学习水平相适应的数学练习题 ,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侧重初中数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讲练结合, 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在介绍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画法时, 学生很容易理解, 一看就明白。但是, 到实际操作时就困难了, 尤其是画三角形的高时, 要先复习垂线的画法, 这样就会水到渠成了。

四、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初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 就是面对具体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 从同类问题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考试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开放性问题, 补充适当的条件使问题完整, 那么添加什么样的条件更合适, 有几种添加方法, 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例如, 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 加上一个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可以先由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归纳, 把所有答案都列举出来, 再比较哪几种是最佳答案。

五、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

积极思考指上课时善于独立思考, 敢于提出问题, 愿意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课本上的黑体字、解题规律、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图形的特征、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都要提醒学生多加注意和思考, 并要求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不依靠现成的结论, 特别对一些错误的现象和问题, 敢于及时纠正。可让学生自我评价, 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反思,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启迪思维的核心是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初中教师只有精心巧妙地设置疑问, 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循循善诱来引导他们思考, 总结规律来教会他们如何思考, 从而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 真正起到促进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目的。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 涌现出了一批如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东庐中学等的课堂改革经验。作为农村中学一线的教师, 我们没有机会到实地学习, 但从他们成功的经验中可以总结出重要一条: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启发学生思维,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导。只有数学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 多想学生的需求, 多想想处理教材的最佳方法, 多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就一定能够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启迪思维,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中医药研究下一篇:涉外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