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智慧提高

2024-08-03

启迪智慧提高(共11篇)

启迪智慧提高 篇1

在数学复习教学中, 要避免让学生去做大量繁而难的练习, 重在解题方法指导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变式教学能起到这样的功效,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手段.从历年各省市的学业考试试题来看, 绝大多数的题目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因此, 复习中教师应立足于课本, 精选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习题, 充分运用各种变式进行教学与训练, 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研究并理解知识点的实质, 并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本文以一道由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 (2013版) 第5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目标与评定第132页第11题为原型, 从题设、结论及图形结构, 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与联想, 就可以发展成一个个思维含量高的新题.从这个意义上看, 课本习题对强化数学基础、基本技能, 开发智力, 培养各种能力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精心选题, 相机引导

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一道好的试题往往能让课堂教学成效显著.遴选好的题目, 并将其沿着课堂教学方向改编, 设计出合格的例题是教师课前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显而易见, 教师例题设计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其课堂教学的成效.

题目已知, 如图1, 在正方形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O, E为OB上一点, DF⊥EC于点F, 交CO于点P.求证:OE=OP.

解析要证OE =OP, 关键是证明△DOP和 △COE全等.已知的条件有一组直角, DO=OC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且互相垂直平分) , 只要再证得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三角形全等的结论, 我们发现∠EDF和∠OCE都是∠DEC的余角, 因此这两个角相等, 就构成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由此可得出两三角形全等, 进而得出OE=OP.

此题由于图形的典型性, 使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是活化学生思维的极好素材, 选作中考复习题用, 是一道上佳的题目.

2 变式探究, 互动生成

数学问题的解答只是教学的目的之一, 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感悟, 对数学知识结构的全新认识, 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提高认知水平.针对例题, 笔者从改变E点位置、图形结构及隐去正方形3个角度对该题做了进一步的变式探究.

变式1 改变E点的位置.

例1 对上述命题, 若点E在DB的延长线上, DF⊥EC交EC的延长线于点F, DF的延长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P, 其他条件不变, 如图2所示, 则结论“OE=OP”还成立吗?若成立, 请你证明, 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

解析结论“OE=OP”仍成立.理由如下:因为∠ECO+∠E=90°, ∠FCP+∠P=90°, 而∠ECO= ∠FCP (对顶角相等) , 所以∠E=∠P.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所以OC=OD, 又因为∠EOC=∠POD=90°, △EOC≌△POD (AAS) , 所以OE=OP.

设计意图变式1 是从改变E点的位置, 设计出E点在OB延长线上, 这E点的一静 (形内) 一动 (形外) , 让学生思考它们形内与形外的区别与联系, 体会这种特殊与一般的内在关系, 让学生静中学法, 在动中应用.这样的变式, 可以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变式2 改变图形的结构.

例2 在正方形ABCD中, 对角线AC, BD交于点O, 点P在线段BC上 (不含点B) , ∠BPE=1/2∠ACB, PE交BO于点E, 过点B作BF⊥PE, 垂足为F, 交AC于点G.

(1) 当点P与点C重合时 (如图3) , 求证:△BOG≌△POE;

(2) 结合图4, 通过观察、测量、猜想:BF/PE=___, 并证明你的猜想;

(3) 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 其他条件不变 (如图5) , 若∠ACB=α, 求BF/PE的值.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解析 (1) 利用“AAS定理”易证

△BOG≌△POE.

(2) BF/PE=12.理由如下:

如图6, 过P作PM ∥AC交BG于M , 交BO于N, 所以∠PNE= ∠BOC=90°, ∠BPN = ∠OCB.利用 “ASA定理”易证△BMN ≌ △PEN, 所以BM = PE.因为∠BPE=1/2∠ACB, ∠BPN= ∠ACB, 所以∠BPF=∠MPF.因为PF⊥BM, 进而可证△BPF≌△MPF (ASA) .所以BF=MF, 即BF=21BM, 所以BF=1/2PE, 即BF/PE=1/2.

解法1 (3) 如图7, 过P作PM ∥AC交BG于点M , 交BO于点N, 所以∠BPN=∠ACB=α, ∠PNE=∠BOC=90°.由 (2) 可得BF=1/2BM, ∠MBN = ∠EPN.因为∠BNM = ∠PNE = 90°, 则 △BMN ∽△PEN.所以BM/PE=BN/PN.在Rt△BNP中,

解法2 如图7, 过P作PM ∥AC交BG于点M , 交BO于点N, 则易知

BO⊥PM, ∠BPN=∠ACB=α,

∠MBN=∠EPN=∠BPE=1/2α.

设BF=x, PE=y, EF=m,

则在Rt△PFB中,

所以

在Rt△BFE中,

所以

整理得

解法3 如图7, 过P作PM ∥AC交BG于点M , 交BO于点N, 则易知

∠BNP=∠BOC=90°,

∠FBE=∠BPE=∠EPN=1/2α.

在△BPF中, 因为sin∠FPB=BF/BP, 所以

在△EPN中, 因为cos∠EPN=PN/PE, 所以

在△BPN中, 因为cos∠NPB=PN/BP, 所以

PN=BP·cosα.

所以

设计意图变式2是从改变图形结构入手, 将正方形改成菱形, 并对原题中的部分题设和结论稍作变换进行探究, 不仅在于了解学生对原题理解的透彻程度, 更在于对学生开放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的启迪, 特别是第3问, 由于视角不同, 可有3 种解法, 解法1主要运用相似;解法2主要运用代数法;解法3主要对PN“算两次”, 虽看似答案不同, 其实一样.教学实践证明, 一题多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和联想, 获得多种解题途径.

变式3 隐去正方形.

例3在△ABC中, ∠A=90°, 点D在线段BC上, ∠EDB=1/2∠C, BE⊥DE, 垂足为E, DE与AB相交于点F.

(1) 当AB=AC时 (如图8) ,

①∠EBF=___°;

2探究线段BE与FD的数量关系, 并加以证明;

(2) 当AB=kAC时 (如图9) , 求BE/FD的值 (用含k的式子表示) .

解析 (1) ①根据题意, 易得

∠EBF=22.5°.

②结论:BE=1/2FD.

(证明略, 详见例2中的 (2) 问解答)

(2) 如图10, 过点D作DG∥CA, 与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与AB相交于点H .同理可证:△DEB ≌ △DEG, BE =1/2GB, ∠BHD= ∠GHB=90°, ∠EBF= ∠HDF, 所以△GBH∽△FDH, 所以

又因为DG∥CA, △BHD∽△BAC, 所以

所以

设计意图本题只是“脱去外套迷惑学生而已”, 即隐去了正方形.通过这一变式, 巧妙地将题目的解题思路从“全等”向“相似”过渡.细细比较, 形变思不变, 形变质不变.解决这样的题目, 我们不能只是关注演绎推理, 而要将合理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融入, 通过再创造, 促进新的生长点.由此可见, 学生若能在学习中炼就一对火眼, 透过现象看本质, 也不失为一项技能.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服务于课本, 要通过他们熟悉的习题下手, 将问题合理变式, 凝题成线, 织题成网, 让课本例题、习题成为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掌握思想的重要渠道.

3 教后反思, 认识提高

波利亚指出:“拿一个有意义又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 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 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紧紧抓住课本例习题不放松, 努力挖掘例习题的最大课堂效益, 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联想、总结.

如何真正发挥课本例习题应有的教学价值, 实施例习题的有效性, 挖掘例习题蕴含的宝藏, 是新课标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标强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 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重结论轻过程”向“过程与结论并重”的方向发展, 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善于将课本例习题纵横发散、沟通, 层层深入, 将问题合理演化, 凝题成链, 织题成网, 让例题教学成为学生巩固知识、观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发展能力、掌握思想方法的重要渠道, 让学生在例题探索过程中学会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学会研究数学的方法, 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使我们的数学课堂解题教学达到既能让学生跳出“题海”, 提升解题的创新能力, 又培养学生应用观察、猜想、抽象、概括、归纳、证明等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国钗.推陈出新精彩纷呈——对一道作业题的开发、引申与挖掘[J].中国数学教育 (初中版) , 2011, (10) :30-34.

[2]陈小英.一道教材习题的应用与拓展[J].中国数学教育 (初中版) , 2010, (6) :35-37.

[3]周礼寅.一渠活水变中来——对一道教材习题的变式探究[J].中国数学教育 (初中版) , 2012, (4) :28-30, 34.

[4]沈岳夫.注重组题设计提升思维品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中旬) , 2012, (6) :49-51.

[5]王东.构造数学模型提升解题能力——一道中考试题的教学运用[J].中国数学教育 (初中版) , 2011, (7/8) :81-83.

[6]孙红.挖掘教材习题演绎多彩教学提升解题能力——从一道课本经典习题引出的中题变化[J].中学数学 (下) , 2014, (8) :27-29.

启迪智慧提高 篇2

——记活动中心美术培训部创意美术专业教学

安国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锻炼品格 彰显个性 发展特长 提高素质”为培养目标,围绕“创建安国校外教育特色品牌”这一核心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兴趣培养、特长延伸等活动,为我市广大青少年培养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按照活动中心提出的“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课堂”的教学要求,活动中心美术培训部的全体教师在潜心研究了大量的少儿美术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少儿创意美术系列课程的教学。老师们在教学中关注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渗透现代设计中的“创意理念”,强调感受与体验,鼓励探索与创新,尊重和保护孩子的独特创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创意思考的习惯,引导孩子无拘无束的进行美术创作。

少儿创意美术系列课程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注重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鞋的变奏曲”系列课程教学中,老师先是带领孩子们观察了解鞋的结构和种类,进行各种鞋的线描写生训练,之后又通过分解、概括、组合等方法引导孩子们从鞋的造型、装饰、功能等方面进行联想训练,并将联想好的鞋子放入适当的情景当中(如天空、海洋、森林、宇宙),在多元的情境中,孩子们创作出了思维活跃、引人深思的《鞋子的联想》系列作品。在此基础上,老师又从“鞋的功能”方面进一步引申,引导孩子们进行鞋的创意设计,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下,鞋子幻化成了战斗机、鲨鱼号和快乐滑梯„„为提升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又把陶艺制作与创意设计巧妙结合,带领孩子们制作出《创意鞋》系列陶艺作品,把孩子们的思维从二维平面设计拓展到三维立体空间,拓展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为了向孩子们渗透“生活中的一切废旧物品皆可为美术所用”的观点,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不能穿的鞋子带到课堂上,指导孩子通过粘贴、绘画、镶嵌等方法,对鞋子进行创意制作,使原本要扔到垃圾箱的旧鞋子变成了一件件可以摆到堂前的艺术品。在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所有的美术表现形式(线描写生、想象画、创意设计、陶艺、综合材料制作)都围绕“鞋”的主题展开,基本的绘画技能训练与创意思维训练有机结合,拓宽了孩子们的绘画思路,提高了孩子们的创想能力。

按照这种主题式教学模式,中心美术部的少儿创意美术专业还开展了《手的创意与联想》、《立方体与三棱锥的联想》、《动物创想》等系列课程教学,帮助孩子们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教会孩子们用另一种思维习惯来看东西,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东西,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孩子们在各种美术活动中体验到创意的快乐。

少儿创意美术专业的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强调感受与体验,为了让孩子们对所表现的物体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在“美丽的花儿”系列课程教学中,老师从田地里挖来了向日葵,从花圃里剪下了叶兰,从花店里买来了插花„„孩子们看颜色、闻味道、摸手感,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的感官体验,对所要表现的物体有了全面的认识,在孩子们创作的《线描写生向日葵》系列作品中,向日葵杆上那层扎扎的绒毛,孩子们画的有大有小,说明孩子们在触摸向日葵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触觉感受,这些7、8岁的孩子能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与他们的切身体验是分不开的。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线”的艺术魅力,老师在《写生叶兰》的教学中引入了黑白线描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孩子们在叶兰写生创作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线的自由组合对作品进行黑白线描装饰,使他们的作品各具风味。为提高孩子们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老师在这一系列课程的教学中还开展了“送给妈妈的康乃馨”、“美丽的玫瑰花”等手工制作课程,通过感知、想象、动手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使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少儿创意美术专业的教学还关注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在“唐风古韵”系列课程教学中,老师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引领孩子们了解了高鬓、黛眉、体态丰腴的唐朝仕女形象特点,认识了“唐卡”这一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感受了唐三彩的主要特点和艺术魅力,并通过在高2米,宽1.2米的画幅上临摹《簪花仕女图》,很好的提高了孩子们的造型能力和对画面的掌控能力。在此之后开展的“皮影”系列课程教学中,老师又引导孩子们了解了皮影的造型特点和制作工艺,孩子们创作的皮影造型夸张、图案丰富、色彩绚丽。这些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课程教学,增强了孩子们的绘画自信,提高了孩子们对复杂画面的处理与表现的能力。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少儿创意美术专业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创意美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员家长的广泛肯定。在周年教学成果汇报展上展出的500余幅优秀美术学员作品,更是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在今年8月份举办的“新华保险杯”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中,创意美术专业学员李紫杭、赵浡宇的绘画作品荣获一等奖,另有8名学员荣获优秀奖。

用爱心温暖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 篇3

我常常想“怎样做一名受欢迎的、充满人性的班主任?怎样发挥班主任的智慧?”

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不仅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以及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原来仅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更需要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一种可以唤醒心灵的智慧。

一、用爱心呵护、培养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二、做到严紧有度、有张有弛

一个班级的管理,单凭班主任去“管”去“理”,怕是管不了,理还乱。如果管的太狠,成了“警察”;理的太多,又成了“保姆”;若不加变通,完全按规则来又成了“裁判”。

我想“严而有格、柔中有刚”也即是严紧有度、有张有弛,才是班主任管理班级至高水平的体现。著名的哲学家艾果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引导”。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懂得引导,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学生心理,能够真正地读懂学生的一切,继而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不放纵姑息学生,也不严厉批评学生,努力做到“严而有格、柔中有刚”,真正走近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犯错误后能从心底里接受我的批评,并在今后的行动中改正错误。

三、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

常说“要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我们提倡以思想修养为基础的学术修养。一个教师的修养越好 ,素质越高 ,知识越充实 ,能力也越强。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 ,就没有传授知识的本钱。教师应该专精自己的专业又兼具其它学科的普通知识 ,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争取做到知识贯通。一位好的班主任应该时时刻刻为自己和学生充电,使自己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在教育学生方面引经据典,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智力正常,更要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務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是不是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自己充满自信,他的人生态度是不是乐观,精神面貌是不是积极向上。并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班会,实施爱心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使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更是人格健全的人。

总之,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从事本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班级每个学生的智能类型并采取艺术的手段来启发学生的自我。班主任的工作中要充满人性,要使自己成为最好的班主任,关键是要学会反思,学会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得出教训,积极探索和追寻人性化教育真理。

学会质疑 启迪智慧 篇4

作为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的阅读教学, 其根本就在于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 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 英语成绩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能力的薄弱。英语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高中阶段, 阅读一直受到重视, 即我们平时常说的“得阅读者得天下”。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 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不管教材如何变更, 阅读课始终是教材的核心部分, 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 对阅读课的处理也就成了教学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质疑, 让教师的“问”变成学生的“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会问、勤问, 这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就会浓厚, 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就能发挥出来。

阅读主要在于理解, 要理解就必须读、必须想。读读想想, 首先要有问题, 会提问、质疑, 这样自主探索的模式才能落实。因此, 学生的质疑, 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把教法变为学法的一个途径。因此,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质疑, 让教师的“问”变成学生的“问”,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创设质疑的氛围, 让学生敢问

人们都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并加以正确引导, 靠近学生的思维路线, 结合教材特点, 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制造悬念, 留出一定的空间, 让学生自由地发问, 进而质疑。过去都是教师提出问题, 现在学生你一言我一句地提出许多问题, 而且采取由学生回答学生问题的方法, 所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大家热烈的你问我答中, 教学的重难点在悬念中解决了, 学生对本课的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一旦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向更深一层次发展, 指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促进一种新的求知欲的形成。刚开始, 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 学生可能会提出些幼稚或错误的问题。这时, 教师决不能轻易或粗暴地扼杀这娇嫩的幼苗, 让学生敢于提问。经过长时间训练, 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刻意地教学生如何提问。有了教师的这些指导, 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便逐步趋向深入, 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渐增强。

二、发挥主导作用, 培养质疑兴趣

引导学生质疑, 培养质疑能力,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设疑提问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设疑提问, 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 教师应进行适度的引导、调控, 保持他们的积极性。针对教材要求, 把矛盾集中, 使学生散落在教材不同“角落”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来, 产生讨论, 展开讨论。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和提高质疑能力。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方法

1. 从标题入手。

常言道“题好文一半”,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引导学生针对标题提出问题, 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每一篇阅读, 都要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的片言只字中推测所隐含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心存疑问, 必将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 动机越强, 教学效果越好。

2. 就文段设疑。

通常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 引导学生根据各段描写的内容自行设计问题质疑。

3. 着眼篇章结构。

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语篇模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有效地提高读写能力。在完成引导学生根据各段内容设计问题后, 启发学生针对语篇设疑。

4. 回归标题。

文章的标题通常具备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质疑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 还是一种心理活动;质疑所达到的效果不仅与基础积淀、思维能力、阅读方法等紧密关联, 更与质疑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阅读教学中, 按照从“标题—文段—语篇—标题”的模式启发引导学生质疑, 然后结合课文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找出答案。学生在有目的的引导下, 自始至终参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 课堂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地方, 教学成了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

总之, 我们要树立质疑观念, 这是教师的事, 也是学生的事, 教师要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 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经常质疑, 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加强, 质疑兴趣也会更浓, 就会出现自主质疑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用思想启迪智慧 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想方法;启迪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61-03

【作者简介】王高,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南京,210036)教授,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从1985年8月走上物理教学的讲台,我就一直在探寻:物理学习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学生?

首先,物理是什么——科学、智慧和文化。

物理学始源于伽利略,他找到了物理学的根基——实验;奠基于牛顿,他找到了物理思想、数学方法。实验、物理思想和数学方法是物理学的三大要素,也是物理学习的核心内容。法国物理学家庞加莱说过:“物理学是从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上建立起来的,就像房子是用砖砌成的一样。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就看成物理学,那就犹如把一堆砖看成房子一样。”

就学科本质而言,物理是一门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是一种智慧,使人们产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智慧;物理是一类文化,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高品位文化。

其次,物理学什么——知识、方法和科学观念。

物理中的“物”指的是物质世界,“理”指的是普遍规律,物理学习就包括知识、方法和科学观念。

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要能形成物质世界的整体物理图象,注重掌握知识的结构和联系(整体性);不断从新的角度审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关注其内涵的丰富、应用的扩展、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性);提高应用物理知识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迁移性)。

思想是方法的灵魂,方法是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丰富的物理学思想有着众多的表现形式,即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内容。分析、综合、比较是最基本的方法,抽象、归纳、演绎是最重要的方法,类比、等效、守恒、对称是最常用的方法。物理学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推动着人们的认识过程由“物”到“理”,不断升华,推动着整个物理科学向前发展。科学思想是科学素养的内涵,科学素养是科学思想的外在体现;科学方法是能力的内涵,能力是方法的外在体现。

还要学习先进的科学观念,树立科学世界观,物理中的唯物论——实践(实验)是判断(检验)真理(科学)的唯一标准;学习物理中的辩证法——相对性原理,否定之否定,质变与量变,等等。

第三,物理怎么教——格物启智。

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用物理思想方法来建构物理知识体系,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水平提升到深层的思想方法教学的水平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所以,学生智慧生长应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案例:《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材从探究守恒量出发,通过重力与弹力做功的实例,来认识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自始至终向学生渗透能的转化与守恒思想,我们如何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思想,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呢?比如,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式,不仅仅是告诉学生有三种表达形式,方便解题,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蕴含的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

1.EK2+EP2=EK1+EP1(或E2=E1)表明了系统初状态机械能与末状态机械能相等,这里的初态与末态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体现了动能与势能有转化且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守恒性。

2.△EK=△EP表示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动能等于系统增加(或减少)的重力势能。说明动能和势能在转化过程中总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3.△EA增=△EB减表示组成系统的A、B两部分中,A部分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部分机械能的减少量相等。说明系统内机械能可以转移,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中,学生感悟到该定律的核心是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表现在从能量转化与守恒角度比较容易解决曲线运动、变力作用等复杂问题的优越性,意识到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牢固树立能量守恒的思想。

物理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科学思想和方法。因为知识只有通过具体方法加以应用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学习中,适当地模拟物理概念、规律得出的探索过程,就能使学生在该过程中接触、吸收、消化、运用物理思想和方法,进而习得物理概念、规律。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接受思想和方法的滋养;才能使学生学到由思想和方法孕育出来的活的知识,做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进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掌握了物理思想方法,才能在应用中散发智慧的火花,有所创新。

案例:《追寻守恒量》。

设计思想: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会寻求某种不变性,在科学上称之为守恒,在数学上就是不变量,研究物理需要追寻这种守恒量。教材中增加了《追寻守恒量——能量》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守恒量,并从守恒量出发引入能量概念,把能量守恒思想渗透在机械能学习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视知识获得的方法和过程,传播物理中的守恒文化。

教学中我颠覆了教材的简单陈述,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追寻守恒量?

通过共同讨论让学生感知:体会守恒是感知客观的规律,发现守恒是应用科学思想的胜利,认识守恒是享受自然的美丽。

2.如何追寻守恒量?

在师生共同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发现守恒量的一般过程:确定探究的过程并做精细描述,寻找变量及其变化情况,寻找“消”与“长”的组合变量,对“消”与“长”组合中变量大小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守恒量;对守恒条件的分析与确认,写出守恒量表达式(守恒定律)。

3.怎样追寻守恒量的核心价值?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到追寻守恒量的价值体现在:确立守恒量的定量表达式——守恒定律,树立守恒的思想,传播物理文化。

物理教育的深远意义就在于启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智慧,用哲学之剑去解自然之谜,改善人们的生活。简言之,物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博物明理。格物启智就是以实验为手段,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提高学生智力为核心,用物理学的思想启迪学生的智慧。这就是“博物明理,格物启智”——我对物理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理解和追求。

如果知识的背后没有方法,知识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方法的背后没有思想,方法只不过是笨拙的工具。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学,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富有思想的课堂是放飞学生智慧的圣地。因此,我致力于基于物理思想方法的智慧教学实践。

1.在以鱼学“渔”中生长智慧。

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教好物理,需要潜心研究物理学科本身及数学、哲学等相关的学科,把蕴含在物理中的思想方法提炼出来,这是开启学生智慧的基础。

物理学中蕴含有丰富的思想方法,有指导层面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想方法——物理世界的物质性、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等;有工具层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微分与积分思想、极限思想;有体现学科自身特征的物理思想方法——理想化思想、守恒思想、等效思想、类比思想等。

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方法是渗透在物理学的每一个具体研究过程中,融合在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的建立过程中的,因此在讲授物理概念、定律时,要讲清它们的来源、思路、建立过程、建立方法及物理意义,还要关注各概念、定律、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面临的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首先经历走近方法——物理方法的感知阶段,再经历走进方法——学生形成物理方法的过程,最后经历走出方法——学生应用物理方法的过程。感知方法的过程是形成方法的基础,有了反复又深刻的感知才能够很好地形成与应用,再到学生自主生成科学方法,达到走出方法的最高境界。当然,某种物理方法的形成,需要经历反复感知不断深入的过程,各种物理科学方法也要做到有机融合。

2.在实验体验中迸发智慧。

物理学发展中,有过许许多多卓越的实验,具有极其丰富和精彩的物理思想,揭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已经超越了各个具体实验而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实验中蕴含的丰富的物理思想方法,这些都是智慧之源泉。

经典实验中闪耀着智慧之光,如: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设计中三次放大,巧妙地把一个弱小的力测量出来,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小实验中蕴含着大智慧,小实验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将繁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比如用学生的铅笔、橡皮筋和白纸,做一个“射猴”实验,较好地验证了平抛运动的等时性,展现了小实验的神奇魅力。

3.在融入生活中增长智慧。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教学应回归到学生生活中去,回到这些思想方法的出生地,只有在它们出生的地方才能找到被科学家高度抽象提纯后过滤掉的汁液,才能给学生以生活的世界,滋养智慧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行进的车上喝水,因水杯中的水在剧烈地前后晃动,所以乘客往往容易被呛到。怎么办?新课程认为,物理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赋予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4.在应用领悟中升华智慧。

“悟”是一种学力修炼、思想创造、智慧升华、崇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学生“悟”的过程,那么即使记住了大量的知识,也只是信息的储存而已。就算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造就的也只是考试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

古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着力疑问,就会激发思考,积极探索,进入“悟”境。教学中,教师营造必要的氛围,创造思维的情境,触发学生思考,能为诱发学生的悟性提供契机,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与途径,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悟性,使之较快地实现认识的飞跃。但愿我们的课堂中学生能多发出这样一些声音:

啊?是这么回事!——醒悟。

唉,应该这样!——感悟。

噢,原来如此!——领悟。

品读古今经典 启迪智慧人生 篇6

一、营造浓郁书香氛围,濡染学生高尚人格

燕京小学的校园环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和核心,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我们深信,美的环境熏陶人,美的创造升华人。而这美便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之中,而经典诗文的诵读和对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的挖掘,为实现这样的德育目标寻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

校门的左侧,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精华的一组立体书塑,这是我校贯穿六年的德育内容。我们深信,知识在于积累,成功在于胸怀。在学校的围栏上悬挂的是中华经典诗文《三字经》的精彩句段,在一层主楼道,由南至北依次悬挂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岳飞的《满江红》,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是一气呵成的中华文化和思想的展现,学生创作的古诗配画作品间于其中,让孩子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经典诗文的影响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学校图书馆进行了区域整体谋划,这个整体阅读区域命名为“梅香书苑”,这里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还有方便阅读的楼道书吧。我们在每层楼道内都挂有液晶电视,时时展示着经典诵读活动中孩子们的活动成果。楼道每层都设有学生的读书休闲区,各班还设有图书角,真正体现了“处处有经典、时时育心灵”的人本思想,使图书馆成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场所。

每天,燕京小学的莘莘学子都会踏着悦耳的美文欣赏进入校园,那是我校的艺术铃音,上下课以及课间活动和放学后都会在校园播放,每天孩子们的耳畔都会萦绕着这样配乐的优秀诗文———师生浸染其中,高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二、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体系,使中华传统德育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同时,小学生正处于背诵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给学生正确的引导,给他们良好的文化熏陶,有益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基于以上考虑,我校把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必修课程《中华经典诗文》,现在已全部纳入学校课表,如今我们的校本课程每班每周开设一节,有专职教师进行授课。必修课程《中华经典诗文》,分上、中、下三册教材,孩子在六年里根据自己的能力分不同阶段完成,选材包括古诗和美文,以及规范学生行为的三字经和弟子规。我们开设《中华经典诗文》作为必修课程,是想让学生传承文化,让文化影响学生,使德育教育贯穿六年,成为循序渐进的德育体系。学校的选修课程也力求体现经典诗文的对学生的感染与熏陶。比如,我校《乐亭大鼓》选修课程中,用乐亭大鼓的形式,演绎经典,《凉州词》《长征·七律》《沁园春·雪》等经典曲目孩子们也百唱不厌。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感悟经典的能力,学校还在二至六年级分别开设了阅读指导课, 利用每周三校本选修课程活动时间开展活动。几年来,教师们逐步摸索出了引导学生诵读与感受蕴含其中的德育因素的契合点,我校有五节阅读指导课获全国、省阅读指导课评比一等奖,学生能力逐步提高,实现了德育自悟的更高境界。

三、将经典诵读与主题教育和日常活动有机结合,逐步实现德育自悟新理念

每学期,学校都会结合重大节日或者根据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这样的活动,学校都会开展经典诗文搜集、演古诗唱古诗,全员开展“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的诵读等展示活动。

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德,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感恩的意义, 让更多的同学投入到感谢与感恩的实践活动中来, 学校结合母亲节,让学生搜集关于感恩方面的诗文,在诵读中体会,感悟,制作“感恩卡”,送给自己想感谢的人等,在一系列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三字经,搜集孟郊、冰心感恩诗歌,举行演讲汇报和文体活动等,使全体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深刻道理。

中华民族素有“言必信、行必果”的传统美德,诚信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石。学校通过主题升旗仪式和主题班队会,开展了关于诚信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形成了“人人知诚信,事事重诚信”的氛围。培养良好品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真正实现了德育自悟的理念。

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如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活动,“我的中国节”阅读月活动,代书板设计大赛,书签设计评比、经典诵读小明星评比,古诗配画展评活动,制作手抄报、作文报等。学生活动成果或及时展出,或编辑成册作为自编书在楼道和自编书专区展示交流。这样的诵读活动,如春风化雨,渗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美化着他们的心灵,指导他们的行动,从而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内涵。

启迪智慧提高 篇7

一、以生为本, 平等对话

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与否, 首先是由师生关系的优劣来决定.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学生对数学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教学“分数除法”时, 对于“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我安排讨论环节,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生甲:0÷0=1, 因为1÷1=1;8÷8=1;100÷100=1……由此得出, 两个相同的数相除的商都是1, 那么0÷0也不例外.

生乙:0÷0=0, 因为0÷1=0;0÷2=0;0÷100=0……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0, 所以0÷0也应该是0.

过了一会儿, 学生丙说:“我认为0÷0=2.因为0×2=0, 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得出0÷0=2.”

这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学生都拼命抢着说“0÷0=3”“0÷0=4”“0÷0=5”……他们争论不休, 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教师及时“收网”.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说明大家都很爱动脑筋.那么0÷0到底等于多少, 它有没有固定的答案?”

生:“没有.”

师:“因此, 0÷0的商不确定.”

接着, 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讨论和研究, 我们能不能给“0作除数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这个论题下个结论呢?学生纷纷表示:0不能作除数, 0作除数没有意义.

以上过程中, 学生真正体验了交流的快乐, 在对话交流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样的课堂, 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 补充与讨论, 赏识与肯定, 倾听与沟通, 尊重与信任, 平等与合作.师生双方捕捉对方的想法, 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允许学生错了重答, 答的不全可以补充, 不明白的可以提问, 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 允许学生对问题不能一时作出判断可继续思考, 以努力形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动力, 激起学生自主创新的推动力.每名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 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进步喝彩, 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环境, 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师生关系由此才能构建成一个自由对话的平台.

二、互动交流, 促进发展

新基础教育以互动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层次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提供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动生成中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内容时, 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人字形屋顶的房架图, 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房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由此展开了大胆的猜测, 有的说是因为三角形美观;有的说是三角形省料, 还有的说是三角形便于雨天流水.对此, 教师都一一肯定, 并引导:“那么, 究竟为什么将房架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其他形状的呢?下面, 让我们自己通过动手操作来进行研究, 好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操作活动:第一, 小组合作:利用发下的七根木条、螺丝、螺帽等材料做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比一比, 哪一个小组做得迅速;第二, 拉一拉两个图形,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制作图形与拉一拉, 切身体会到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但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发现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经历了探究活动的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 让不同学生都有所收获.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捕捉信息, 促进生成

课堂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原因, 会生成许多新的资源, 打破了教师原有的预案设计,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面对不确定和多变的信息资源, 是放是收, 还是收放有度, 取决于教师的智慧.这智慧包含着教师捕捉、选择、判断、调整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也面临着选择和判断.正是在这样的选择和判断中, 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 实现主动发展的可能不断形成.因此, 教师不仅仅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更应该是信息资源的重组者, 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一课时, 我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小组同学拿出长方体框架模型, 数一数, 长方体有几个面, 几个顶点, 几条棱?学生交流:

生1:长方体有6个面, 8个顶点, 24条棱.

生2:不对, 长方体不是24条棱.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24条棱的?

生1:一个面有4条棱, 6个面就是24条棱.

生3:用24除以2就对了, 应该是12条棱.

这一精彩片段, 是我们课前未曾预想的, 正是因为及时捕捉到来自学生1这个有价值的问题 (长方体有24条棱) , 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也为其他学生搭建了个体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讨论, 学生不但澄清了错误的认识, 而且创造了令人惊喜的公式, 即求多面体棱数的公式: (每个面边数×面数) ÷2, 这样处理, 不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让错误变成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中, 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 完善自己的人格

如果教师不能发挥重组者和推进者的作用, 学生就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水平上, 成为一盘散沙.反之, 则会使课堂向纵深方向发展, 实现高质有效学习.教师既要倾听、捕捉, 又要点拨和组织.教师要做到重组推进, 关键是回馈反映.在教师的回馈反映下, 学生将会继续生成新的问题、新的认识和见解, 产生新的方案.回馈反映有效, 继续生成.这样就把课堂朝更深更宽的方向发展, 学生学习中不仅要解决老师的问题, 还要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美术教育启迪智慧滋润生命 篇8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初中生活是在巨大的中考压力下渡过的, 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 他们需要有让身心放松、释放压力的机会, 需要枯燥学习生活的调剂, 美术学科正是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 为自主创造力提供空间, 发挥个人才能, 培养个人兴趣和生活情趣, 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开发天性, 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

初中学生正处在从小学阶段的“天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 他们渐渐少了小学生的那种“天真”, 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少见小学生那种大胆的线条和自由表现, 取而代之的是害怕错误的畏首畏尾的细心表现, 表现出画画真难, 这对我们来说, 对学生来说, 都是件痛苦的事。主要原因是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 观察世界方式方法的变化, 眼睛的欣赏水平很高, 而理论水平和表现能力不能达到他们自己的要求, 所以出现了画面很空甚至画不出来的“学困期”。因此, 很多学生感到自己不是“画画的料”,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玩”是人的天性, 成长的孩子更是乐此不疲, 新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好素材, 能够“玩”着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每个孩子都是在游戏中得到灵感, 受到启发, 获得知识并不断成长的。那么就让他们在美术课上“玩”得精彩。

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发挥个体的天性, 让每个学生都能做自己想做的,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幸福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多数学生都会遭遇挫败, 遭受打击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经验, 而对成功的体验却越来越少, 因为第一只有一个, 但在艺术学科中没有第一名, 人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

让艺术回归日常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十字绣、手编彩珠饰品、丝网花等手工艺术, 在我们身边悄然流行, 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粉丝, 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大家喜欢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动手实践设计, 进行美的创造活动, 而且能够体验到成功与成就, 在近似于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之美、创造之美, 受到美的熏陶, 积累美的经验, 身心愉悦, 培养良好的性情。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生活中发掘素材呢?多元化的视听网络、信息、传媒,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知识量和信息量, 将学习活动自主化, 降低学习难度, 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 利用好学生的学习经验, 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二、打好人文基础, 引领时代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 美术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 与每一个人的生活的联系都很紧密。尤其是对于善于捕捉时代潮流的中学生来说, 对美的判断、鉴别, 直接影响到其生活中的行为。就现在中学生的着装上就能反映出他们的审美取向。现今流行的中性风, 对男生的影响就很大。所以,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历史的画卷中, 留存至今的艺术作品, 经过时间的沉淀, 去伪存真, 它们不但给我们以视觉感官的震撼, 而且有与历史的对话, 与先辈的交流, 每一件作品都会无声地告诉我们很多的故事, 或一段历史, 直观地为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美, 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

三、触及心灵, 引发思考

每一节课、每一章的内容, 都是点燃内心火种的过程, 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种下一颗未来能够生根发芽的种子,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能。怎样使学生感悟美, 让师生共同来享受艺术的美呢?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 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 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应该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和造型特点的不同, 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教师需要灵活地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在辅导学生过程中, 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 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那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 而我们的后代也将是克隆的后代。在初一《漫画自己》一课时,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画出来的形象都不像自己而且还有些丑陋, 不好意思、难为情, 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在了解五官比例特征的情况下去表现, 而学生表现的时候, 往往达不到教师的要求, 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将学生的作品规范, 画像画完整, 这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主题“认识自己、欣赏自己”让学生学会用多种角度去看问题,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看他人。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赋予自己作品以充分的热爱和热情, 同时也赋予自己以自信。

在教学方法上努力由单一告诉式的传授转化为学生的独立思考, 不要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学生, 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对初中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品评一幅艺术作品也不是件难事, 关键的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最初的感觉、实际情感体验, 找到知识与个人生活的契合点, 用贴近学生的方式将知识回归生活, 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我们眼光不能只盯住课本, 而应根据实际情况, 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 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欣赏, 是理论, 很是枯燥。如何把这第一节欣赏课上好, 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等, 因为这样效果很好。这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讲, 欣赏的对象是最关键的, 如何利用美术作品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直接感染学生是美术欣赏课中最值得研究的课题。多媒体教学为此提供了最佳的手段。若充分利用电脑, 美术作品的来源途径就非常广泛了。扫描或从光盘、网上下载, 都是制作课件时获取图片的好方法。当我们在展示作品图片的时候, 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学生欣赏时非常专注, 常常发出一阵阵感叹, 教师此时组织学生发言讨论, 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或讲解这件作品, 都往往能取得积极的响应,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以前, 由于过于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 影响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失去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 降低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难度, 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 这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润物细无声,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 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我们要努力把每一堂美术课都上到最精彩, 灵活地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充分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散发出独特的灿烂光芒。

摘要:长期以来, 由于过于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 影响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润物细无声,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 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启迪智慧, 开学生登山之门 篇9

“引学、导学和领学”有所不同。用一则登山故事作比喻:教师让一群学生登一座山, 没有明显上山的路。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上山。

引学方法是教师站在山顶上, 向山下的学生喊:“你们快上来呀, 我站的地方很美, 很好玩, 顶天立地, 望远处山青水秀, 令人心旷神怡。”学生听到呼声朝着老师说的诱人之处向上攀登, 各显本事走自己认为最好的路, 这叫“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去掌握所学的知识。有了恰当的引学, 学生就能释放潜在的才能;而在课程改革的课堂中, 教教材只会令课堂产生窒息, 引导学生学习才能凸显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应抛开一切杂念, 做引学者, 去追求教学合一的境界。

导学方法是教师走在一群学生的旁边, 说道:“咱们现在开始登山, 最后要达到山上, 你们按我指的路径, 先到那块石头的地方, 然后登到半山腰的那棵大树旁, 最后登到山顶上。”在登山过程中学生疲乏了, 队形散了, 教师就不断用各种话语进行鼓励, 鼓足精神, 排除万难, 争取胜利。这叫“导”。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 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熏陶。一堂课分哪几个步骤, 教学过程的次序怎么安排, 要通过哪几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领学方法是教师让学生排队, 教师在队伍前面, 根据自己上山的经验和熟悉的路径, 让学生跟着一步步往上攀登, 学生脚步不能错, 紧紧跟上, 不断提醒后面注意, 迈哪个脚, 抬多高, 跨多大步, 最后达到山上, 这叫“领”。这种“领”学, 教师自然要讲得多些, 但终究是要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行走上。由此联系到课堂上, 老师讲得太多, 学生训练时间太少, 老师问的时间太多, 学生思维的时间太少, 太多时间都被老师的“讲、教、问”占用, 学生的读写训练和思维训练往往落空, 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学生围着老师的“讲”和“问”转。所以, 这种课堂, 绝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依旧是在以“教”主宰着课堂。在这里,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要切实关注和提升学生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

“引学、导学和领学”各有优劣。教学过程中出示目标, 以及教师讲解过程中不断设疑, 提出目标, 引发学生思维及教学方法中的悬念法、发现法、自学法, 以及“自主学习、亲历探究”, 都大致归于引学的范畴。引学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能力, 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不同, 只用“引”的方法, 不容易顾及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并且费时较多, 学生“登山”一旦出现大的困难, 掉队的开小差的就会比较多, 对基础差的学生这种方法效果不好。

“讨论法、谈话法、启发教学、兴趣教学”, 大致可归为导学的范畴, 导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培养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和创新精神, 容易照顾全面, 对鼓舞后进学生进步有较好的作用, 导学运用的难点是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特别是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讲授法、演示实验法”属于领学的范围, 就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任务来说, 领学的方法效益高, 传递的信息量大,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 对于一些抽象知识的教学, 几乎还不能离开领学, 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企及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当今我国实际上应试教育压倒性的影响是“领学”长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中, 凡是能使学生升学成绩长期保持优秀的教师, 都具有较高的领学能力, 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演绎、归纳、分析综合能力及某些非语言的艺术, 往往是以“领”为主的。他们也是桃李满天下, 他们的学生在祖国的不同行业中同样做出了很大贡献。所有这些都必须肯定。但是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上考虑, 每位教师都难免有思维、语言、思想、行为上或多或少的缺陷, “领”得多、教师表现得多, 个人信息对学生的印象多, 同化深。倘若学生有幸, 所遇者是明师, 长期在以“领”为主的环境中学习, 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某些方面的素质, 但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来看仍是不完美的。总之, 领学的缺点是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问题。说到底, 能力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展, 只是听教师的“领”并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为了在具体教学条件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要从诸多教学方法中确定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决不能仅仅考虑方法本身的优劣, 一般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不同, 教学对象的差异, 教学目标的区别, 教学时间的松紧等。对于“引学、导学、领学”三种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选择, 使相互搭配, 有机结合, 掌握好变换方法的时机, 并使三种方法的组合, 既有主辅之分又能相互渗透, 以期取得学生的积极参与, 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客观地讲,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已能自觉地适时运用“引学、导学、领学”三种教学方法。如果我们能从理论的高度弄清不同教学分类方法的特点和功能, 高瞻远瞩, 居高临下, 用理论指导实践, 必然会事半功倍, 心驰神往。对于丰富发展教育理论, 完善教育教学模式, 深化教育改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学习毅力, 需要教师善于启迪学生智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适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引学、导学、领学”, 开启学生攀登科学文化高峰之门。

读书启迪智慧 篇1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读书越多,学生的思考越清晰,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大的民族,而犹太人的智商也是世界第一的,这让我们不能不把读书和智慧两者联系到一起。长期的工作实践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爱读书的孩子不但表达困难,而且理解能力往往低下,可以说,这样的孩子前途是不容乐观的。

因此,我在反复做试题和热爱读书两者中选择了后者作为开启学生智慧,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手段,虽然我深知这是一条漫长的发展之路。

一、早早读书

好习惯早养成,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当然也是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对于我这个班主任来说,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引导他们读书便成为我首要任务。

拼音还没学会呢,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我不在,听录音机里的故事。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给孩子讲故事。

学会拼读了,孩子们开始看拼音读物。当然,识字量大的同学,可以骄傲地去看不注音的版本。

就这样,一点点的,我班的孩子们都能读书了。

二、循序渐进

读书也要依据孩子年龄特点,根据书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

我班的读书从孩子们喜欢的歌谣、童话开始。之后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为历史故事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慢慢地,我们还读整本书,如《小猪唏哩呼噜》《夏洛的网》《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

进入三年级,我们读《十万个为什么》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成语千句文》了解中国历史,丰富学生的积累,为各学科学习打下基础;我们读《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孙漂流记》《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教学生如何生存,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战胜困难,用榜样激励,实现自我教育。

现在四年级了,我们不但坚持阅读、积累《中华成语千句文》,而且由面到点,放大优秀的人物形象,开始读名人故事,名人传记。我们还读《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隋唐演义》……

三、尊重个性

学生们接受的早期教育不同,个性有差异,阅读水平有高低,阅读兴趣更会不同。只要孩子们乐于读书,我不会限制他们选择什么书来读。只是引导他们:书籍是精神食粮,图画书是香喷喷的蛋糕;儿歌、古诗是甜蜜的牛奶;故事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我们读书也要注意营养均衡。老师推荐的书你可以当作正餐,你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当作水果,吸引你的漫画可以看作零食,你可以几本书轮换来读。这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四、形成习惯

每天读15分钟的书;每周去一次图书馆;每月去一次书店;每年订一份刊物,这是我和我的学生一直以来坚持的。

为了让它们形成习惯,我从一年级至今,每天都布置读书任务,第二天要有交流和检查。

每逢周六,我和家长、孩子相约在同一时间去图书馆,感受那种读书的氛围。班级的图书角一入学就建立了,我带头为班级捐献了四十多本书,很快班级的图书就丰富起来了。这是一个开放的图书角,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

最近,我们正在读《三国演义》,恰巧学校为我们安装了电子设备,于是我们每天看一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每次看后我们都有短暂的交流,有些孩子还把书和电视剧进行比较、补充阅读,让我窃喜。

五、启迪智慧

读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过有时候也可以利用阅读进行强化教育。

低年级时,和孩子们讲道理他们根本听不懂,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带他们背儿歌。比如:吃饭爱说话,我就让他们背诵儿歌《好孩子》;犯错误还嘻嘻笑,我给他们讲故事《小猴子脸红了》……

现在,在做班级管理时,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请安静下来,因为我深知,“定”能生智慧。当有的学生浮躁,做事不能专注,甚至影响他人时,我最常用的办法还是引导他们看书,使他们安静下来。

那一次,有个男孩和同学打起来,一问,原来是玩抓人时男孩手臂被抓疼了,所以他很生气。我问:“你认为怎样抓人呢?”他回答说,抓一点,不能大手抓。“你认为那样能抓得住吗?”我又笑着问。他默不作声。我递给他一本《爱的教育》,心平气和地说:“回座位看看吧,学学如何与同学相处。”没想到的是,他不但再没和同学打架,还更加喜欢看书了,真是意外的收获。

现在,无论是早自习还是课间,走进我班,总能看到很多孩子在看书。看着孩子们有空就拿出书来读的专注神情,听着各位老师发出的赞叹:“你班孩子真好”,感受着一节节公开课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我知道我的学生们已经开始收获了。

在我的课堂上,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学科,我很少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每个问题都要他们自己探索出答案,他们或站,或坐,自由发表意见。他们的肢体是自由的,他们的思维是灵动的,他们永远有自己的主见,几乎没有人会被难题压倒,即使他们曾经为此流过眼泪。他们真的越来越聪明了。

那一天,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令人欣喜:全班45人,100%认为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42人说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读书,其中还有人注明:特别喜欢、非常喜欢、爱读书……有37人能做到每天自觉读书;23位同学说全家人都喜欢上了读书……

教育的使命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篇11

巨额的教育投入,造就了众多的平庸人才,根本原因在于扭曲了教育的使命。教育原本的任务在于诱导人、启发人和培养人。虽然目前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却根深蒂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进行工厂式的标准化教育,对所有学生统一课程、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统一答案,统一作息,容不得自由和创新。学生的考分决定了学生的前途,决定了领导的升迁,决定了教师的业绩。为了各自的利益,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家长苦供,共同竭尽全力把个性纷呈多样的学生打造成统一模式的考试机器。如果有半点松懈,就会导致学校领导被降职,教师被解聘。学生升不了高一级学校,这个责任谁都负不起。社会上把应试教育的原因简单归结为政府引导,家长要求,学校命令,教师教育等等。其实,根本原因是政府部门把教育事业当成了“政绩形象工程”,层层下达升学命令,从而扭曲了教育的使命。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高涨,做法已初见端倪,如个别大学开始用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搞单独招生,几乎所有学校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小组,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形式多样,五花八门。但在行政部门升学任务的压力下,中小学丝毫不敢轻视升学率这个硬指标,素质教育的各式做法中应付上级检查的多,真正利于学生发展的少。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反而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活动时间越来越少,休息时间越来越短,体质越来越差,近视率越来越高,离自然和社会越来越远,负担反而越来越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目前,很多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都在为着各自的命运,被迫无奈的互相折磨着。

要真正使教育事业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事业,就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天资和个性得到拓展和发挥,创造力得到精心呵护和培养的宽松教育氛围。政府必须实实在在地担负起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而不是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大喊推行素质教育,大小官员做过不计其数的讲话,出台了很多通知、决定,但始终都把升学率作为评价下级政府和学校业绩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指标,却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如此紧张和令人窒息的教育环境,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智慧的生成。

教育要启迪学生的智慧,考试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要履行好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教育主管部门就应当解放思想,把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区别对待。水平考试重基础,选拔考试重能力,研究型学校和普及性学校招生要区别对待。选拔考试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在答案上,鼓励、允许学生创新求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该给予肯定。通过命题标准和评分标准的改革,引导教学,引导学习,把更多的有发展潜力的人选拔到高一级学校深造。国家立法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 出台了很多法规、规章、制度等,但大都执行不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法治观念淡簿,视法规为儿戏,随便给下级部门和学校规划升学任务,随便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随便增加考试科目,随便取消课外活动,普遍利用节假日补课。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升学率这个硬任务迫使下级部门和学校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极力摧残学生,学生智慧非但得不到启迪,反而越来越迟钝,越来越教条。

上一篇:中药组方下一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