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2024-07-14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通用9篇)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1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摘要:本文以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而学校教育活动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通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从课堂教学入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

关键词:面向全体、语言艺术、重视基础、渗透物理学史

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学校教育活动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是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必须注意几个方向性问题

(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普通中学属基础教育的范畴,其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具有普及性特征。而素质教育的普及性决定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让某些学生“吃不饱”,而另一些学生又“吃不消”;也不应让雪生原来存在的差距日益扩大。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热爱全体受教育对象,深入了解他们,因材施教。

(二)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但教学也不能是纯智育活动。课堂教学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既教书又育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当提及某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发明时,我总是有机的引导学生们认识人的价值不在于索取多少,占有什么,而在于为社会和人类奉献了多少,创造了什么,让他们认识人格品位的重要。又如,针对现在青少年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的实际,在介绍某些原理、定律的发现、创立过程,我可以解释科学家艰辛的探索经历和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注意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素质的培养。

(三)必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

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学生绝不是被动装载知识的容器,不容忽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要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从“要我学”中转变为“我要学”,逐步形成自觉的主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素质。

二、注意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在未有文字以前,人类知识、技能的传播就是靠语言世代相传的。时至今日,不管教学手段如何先进,语言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学不同于讲演,不宜“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语言运用务求精练、准确。在概念教学中这一点更为重要。新概念的教学,我注意以精练的口头语言、规范的书面语言(板书)加以表述,并让学生从语言结构上理解新概念的含义、表达、适用范围,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为他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形成物理的科学思维奠定基础。在讲述、释题等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往往有不问条件、套错公式的现象,如学过的公式有以F代表力,以V代表速度,可它是什么力,它是物体在哪段时间的速度,在解题时他们忽略了,从而导致解答错误。针对这一点,我在讲述、释题时,说到力,务必让学生弄清是谁对谁的什么性质的力;说到速度,务必让学生弄清哪个物体在哪段时间的速度,从而使学生也逐步形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

情感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因而教学语言的运用必须让认知与情感相互促进,从而求得教学较理想的质量。基于这一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而且注意感情的投入。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使他 1

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适当的激发;用信任、期待的语言,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中的主动性;用肯定、赞许的语言,评价学生学习中的进步,使之成为继续前进,内在的比较稳定的驱动力。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缺点、失误,我多用尊重、体谅的语言,给以正面激励。

三、遵循认识规律,在基础教学上下功夫

(一)突出抓好最基本的知识教学

华罗庚先生说过,书要愈读愈薄。这是十分富有哲理的,其要旨就是启发我们教和学的着力点要放在牢固地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上,为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创造条件。科学概念是学科的基础。概念教学不能半生不熟,否则学生是无从掌握学科的知识系统的。例如有关力学的概念教学——力的科学定义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同种类的力的概念,我在教学时,除了必要的讲解和演示实验外,还着力引导学生从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去认识,并特别强调:一说到力就必须能说出施力者和受力者,否则是无法了解力的实质的。对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的认识,上述基础打好了,用图示方法就不难解决。而物体发生形状和运动状态的改变——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从力的合成与分解理解力的等效作用等等,学生也就学得比较容易了。物理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不少,但相对而言也有叫基本的,这应花大力气教好,让学生学会。

(二)教会学生学

学生在学习中的认识发展过程,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理论思维

感性认识(通过综合概括联系分析)理性认识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就不仅要考虑间接经验的传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把有关的直接经验为接受间接经验服务。此外,更要想方设法在已拥有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综合概括,由现象到本质地联系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当学生真正自觉把掌握认识规律而学科基础知识又打得牢固时,他们的学习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增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要是学生听课时不要只听结论,只抄板书,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一节将完,要引导学生自己试归纳小结,思维是条理化,这样做是他们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就会形成基础脚骨、谨严、有序的知识结构,利于温故知新,便于检索运用。

从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出发,我十分重视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验,注意照顾全体,从旁启发、点拨,让他们在动脑思考、动口议论、动耳聆听、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笔演算等活动中,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从中也逐步得到提高。

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及以已知知识为中介进行判断推理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总是与问题连接在一起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所以学问学问,要引导学生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我国近代教育学家陶行知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注)我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不仅是要弄清重点、难点,还要善于思考,发现疑点,与无疑处有疑,克服思维定势,克服思维惰性,这样,往往会产生长足的进步。伽利略揭示钟摆原理、自由落体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其实,秘诀就

在“起点是一问”。

四、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三科”

物理课堂上适当讲授物理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三科”,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将“三科”与科学知识融为一体。科学不仅是事实的揭示、规律的发现、科学知识的形成,而且也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在众多的物理学史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让学生体会。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介绍伽利略用归谬法驳斥了亚里斯多德关于“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的错误观点。他设计了“冲淡重力”的实验,即著名的斜面实验,在多次观察了从同一高度下落的轻重不同物体的下落情况,并结合数学演绎他大胆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他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观察——假设猜想——数学演绎——实验验证——修正推广。伽利略实质上使用了把实验和逻辑(数学)结合起来的方法。牛顿非常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他的成功在于创造性地把实验和数学结合,数理和逻辑结合,归纳和演绎结合,并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把它们构筑成一个科学方法体系。在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史实中,可向学生介绍实验条件设计中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环境的等效法——平衡摩擦法,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图像法;在介绍布朗运动实验史实中,可向学生介绍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利用宏观信息探讨微观机制,提出假说,运用数学和逻辑的手段得出特殊推论,通过物理或思想的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等。让学生掌握方法举一反

二、触类旁通才是教师的最终目的。

课堂上讲解物理学史让学生从中吸取其精髓,通过介绍物理学史诱发学生的科学思想,运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21世纪输送优秀的科技人才。

课堂虽小,但课堂教学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艺术却是浩瀚无边的,上述几点不过是一个涉足教学多年而不懈探索的人,在岸边海滩上拾到的几个小彩贝而已。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课改的推新, 为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新血液和改革热潮。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物理学科, 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 是新课改中的重要部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不断地完善物理知识结构, 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学, 所注重的并不仅仅要求学生物理知识理论的掌握, 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因而,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高中物理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

随着教学课改的深入, 新课程标准为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改革后, 高中物理教学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查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着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积累, 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因此, 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必须重新定位教学目的, 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除此之外, 新课标中突出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认为其和科学内容是同样重要的, 因而,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 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对物理的探索兴趣。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

1.重视课前导入,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做好课前导入是很重要的。好的课前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 要注重对课前导入的设计, 既要回顾以往所学的知识, 又要引入新的研究课题。例如, 在讲解万有引力这一物理规律时, 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重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的情景, 并提出为何星星不会降落到地球的疑问,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也很重要, 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可结合实际生活,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在全国各学校的教学中广泛使用, 因而,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例如, 在讲解人造卫星时, 便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影片和图片, 增加学生对人造卫星的了解和观感, 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简单化,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3.重视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 先引出课题, 确定实验目的, 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实验的现象, 并通过现象看本质, 探索出产生结果的原因。将讲授和实验相结合, 鼓励学生自己开展实验, 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是我国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必须改变教学方式, 以实现物理教学目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优化课前导入, 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重视课堂中的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发散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立.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 (34) .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探讨 篇3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也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科目,同时也是新课改的重要部分。高中物理教学应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提高兴趣 学习效率 良好的心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85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难度加大、范围更广泛、知识的广度更大,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的进行学习,只有拥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才有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精心设计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多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感受物理的巨大魅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学与乐不分家,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老师应该更多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在高中阶段,大家的学习时间都是相同的,但是学生们的成绩差距还是很大,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一样,有的学习效率高,那么他们用相同的时间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得到一个好的学习成绩;而有的学生学习效率比较低,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成果并不好,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所以,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物理的效率。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来说,良好的学习心态是成功的一大步,只有当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对物理的学习不再是恐惧和害怕,而是积极乐观的对待时,学生才能为学好物理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会为学生做题和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分小组进行教学的方式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就使小组里的人员得到了合理的分工。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内部互相讨论总结出最好的答题思路,等老师让学生进行回答时,可以由专门的成员进行解答。例如:在进行“弹力”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像是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弹力的方向这样的问题,当每个小组都回答完了这个问题时,老师可以针对回答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之后,老师可以把最准确的答案公布一下:弹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形成的;弹力发生的条件是有直接接触和弹性形变这两个条件形成;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当老师公布了准确答案后,学生就能把自己的答案和老师的准确答案做比较,从中找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这样能够使学习更加全面。通过这种分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够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这样不仅能够带动课堂的气氛,也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所以,这种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很好的方法。

二、学习效率的提高

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好的发展,成绩都能有所进步和提高,需要教师做到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物理的难度加大,知识范围也扩大了,要是学生还是采用初中的学习模式,只是上课听讲而不预习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话,已经无法进行高效的高中物理学习了。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要做一个良好的预习,把自己觉得难度大的地方或者难理解的题目做个标记,这样在课堂听课时就有了目标性,着重听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使得听课变得轻松,而且还能抓住重点,掌握全面的知识点。上课认真听讲这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基础,只有上课集中注意力,才能把全部的脑细胞都带动起来进行有效地思考和记忆。课后的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汇总,整理出一个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和深刻。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学生需要先掌握这些大面上的方法,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由于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没有打好基础,使得他们在高中物理学习时感觉很吃力,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渐渐的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觉得自己学不好这门课程,进而放弃高中物理的学习。这种紧张畏惧的心理导致他们害怕上物理课、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做作业,这样的状态就使得他们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越怕学就越学不好。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可以给学生多做一些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并没有那么难,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每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值得表扬的,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或者某方面取得进步时,老师要进行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也才能拥有一个学习物理的良好心态。

四、传授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的学习首先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其次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条,选择点迹比较清晰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进行分析研究。当学生自己做了相应的实验后,就能够记忆比较深刻,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记住相应的步骤和得到的规律。在做题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准备一个纠错本,把错题和难题记录下来,时常进行翻阅和重做,这样就能够知道自己的哪一个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从而进行弥补和重新记忆。同时,在做大量的题型中,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和做题策略,这样在以后的做题中就能很快找到做题思路,进行高效的答题。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篇4

一、运用问题进行教学导入

提问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之一,提问可以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上,也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中,先用提问的方式将思维型概念引入课堂,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分析解决问题,促使思维型物理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为例,教师进行提问:“当一颗苹果掉到你的头上,你会想到什么?”在没有明白教师提问含义之前,很多学生回答“疼”。这时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也觉得非常好笑,继续提问学生:“那么,一颗苹果砸在大科学家牛顿头上,他想到了什么?”学生很快反应过来教师的问题“万有引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对“万有引力”这个概念进行阐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解释了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可否认的是,万有引力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截止到目前,人类天体研究事业已经如火如荼,但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位先驱,他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功臣。在学生对万有引力和牛顿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本章主题“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促使学生继续深思,从而深入剖析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提问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高中物理中实施思维型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提问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进而为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贴近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也可以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中,用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现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用衣服摩擦塑料尺子,然后用尺子去吸碎纸屑,发现碎纸屑都被吸到尺子上。在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进而引入了本章主题“静电”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列举出了非常多的例子,如冬天脱衣服时发出的“噼里啪啦”声音,梳头发时头发粘在梳子上,手碰手时出现的触电现象,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所接触的“静电”。学生将自己所了解的生活案例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迅速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这对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中以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也可以降低教学内容难度,对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5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动探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将探究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加强学习与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最终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在调查研究,搜集信息,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过程中,同时获得知识与技能,方法,情感与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性。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适当的问题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引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其过程性。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情感,那么学习者可以获得内在动力的支持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也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目标的主要任务。那么探究式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其开放性。探究式教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要向复杂,综合性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动探究性学习。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式教学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可以从教材,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设计探索性的实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提出假设,合理预测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和困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探究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构思实验,提出假设,对操作、现象以及结论做出积极的预测。

3.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边操作边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4.探讨规律,得到结论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在旁适时的给予提示,有助于去伪存真,把探究目标深入化。通?^一系列的思维探究活动,学生对于相关的物理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概括,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5.巩固开拓,迁移发展

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和迁移发展。

6.评价建议,分析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采取自评、同学之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过程,以及实验技能和技巧,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和讨论。

三、探究式教学存在的疑惑

首先,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的关系存在疑问。他们认为:现代教学必提探究式教学,好像不探究就没有更新观念,就没有遵循新课改一样。探究式教学几乎承载了教学改革的所有希望,那么对于讲授式教学是否就可以完全舍去呢?其实新课程标准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讲授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各有优缺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例如,在向心力的来源和匀速圆周运动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分别利用传统的讲授来介绍什么是向心力,利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向心力是等效力,即它是由其它力来等效代替的,与弹力和摩擦力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向心力的大小的决定因素等等。另外,如果每节课都采用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进度慢,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因此,要视具体情况而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电场力做功,电势,电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因为其涉及到逻辑推理和理论推导,就可采取讲授式教学方式,这样学生会对静电场部分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做到充分理解掌握。如果涉及到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建议应该采取小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完成整个探究过程,设计每一个实验细节,充分体验加速度与合外力和物体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其次,由于探究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因此,有人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怀疑。探究式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探究式教学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并亲身体验。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在探究式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时的,必要的,谨慎并且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增进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并提升科学素养。

第三,由于问题探究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最大特征。但是有些教师却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提问即可,而忽视了问题的引导性与探究性,这样的提问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和鼓励,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发表见解。探究式教学在于善问、巧问,而不在于多问。教师应该根据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关键设置问题,对与教学重点相关的问题上进行周旋,对知识的难点进行设问,针对学生易疏漏,易模糊的地方设计问题。

最后,由于新课改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要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提升到“学会学习”。因此有的教师认为:在知识爆炸时代,对知识的掌握已经不再重要了,其重点在于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放弃对知识的掌握,仅仅追求能力的提高,就又导致教育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没有基本的知识作为基础,又将如何进行新知识、规律的方法探究?因此,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在强调方法和能力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重视知识目标,希望在教学中达到预期的知识目标,否则,就会变成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产生不利影响。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 篇6

一、注重教材, “深究”教材

我们用的是“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完全遵从新课标的要求。每一节都安排了“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小资料”“练习与评价”“发展空间”等板块, 并配有大量生动的图片做辅助。当我们刚拿到教材时, 都觉得不适应, 觉得知识安排的太凌乱, 正文深度不够, 浏览一遍知识点觉得思路混乱。就连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也觉得逻辑性不强。但是作为一位新手, 我仔细地阅读了课标的要求, 结合教参对教材的每一个板块都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究。对每一个板块的作用, 以及该板块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 哪些是教师主导的, 哪些是师生共同完成的, 哪些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都有合理的安排和部署。

现在的新教材编排看似闲散, 实际紧凑;看似凌乱, 实际逻辑性较强。这关键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控和对学生的引导。我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 总是将研究教材放在首位。我在备课过程中, 对于教材中的每一段话, 每一个词语都进行细致的推敲。虽然不能全靠教材, 但是我觉得教材是我们教学资源的根本, 脱离了教材就脱离了教学的主线。在备课时, 我都会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从思维导图上扩展知识点, 再针对每个知识点作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争取将每个重难点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二、进行预设, 留有“余地”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引导作用。这在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是最不好把握的一个环节。有的教师还是延续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完全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有的教师毫无目的地将课堂交给学生, 事先没有做好预设, 导致学生找不到方向, 一头雾水, 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些做法都不是课标的初衷。

鉴于课标的学生主体地位目标, 我在每节新课之前都让学生现将新课中的“联系与评价”这个模块先做完。起初学生也觉得有点难, 觉得知识点没讲就做练习有些不符合常规。我鼓励学生, 自己要先看教材, 先对新课进行充分预习, 再做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都觉得效果明显比以前好很多。我经常学习新课程改革标准, 以及“高效课堂”甚至于“卓越课堂”案例, 并从中借鉴了他们的教学模式。这些案例大多都提倡“先练后讲”。所以, 对每节课的知识和例题再到习题, 我都在课前事先做好充分预设, 但这绝不是古板的教学思维模式, 在每节课中我都设计了机动题目, 供有精力和基础较好的学生练习。

总之, 对每堂课我都花大量精力进行预设, 但是大多数时间都让学生按照我的引导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习题的练习。基本上采取的方式都是“先练后讲, 练在当堂”的方式, 而这一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三、课后反思, 扩充和巩固知识

在每一堂课结束后, 我都会对本节课做出一个深刻的反思。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从每一个重难点的突破到每一道习题的思路, 我都会在脑海中重新理一遍, 并及时写下本堂课的完成情况以及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状况。记得曾经有人说过, 认真做三年的教学反思或许就会造就一位名师。虽然自己的教龄短, 经验不足, 但是我坚信经过这样的长期锻炼和坚持总会有较大的进步。

现在的新教材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较高, 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难度较浅, 有很多知识和解题方法, 解题思路等都需要学生在课后自学补充。但是鉴于新课改实施时间不长, 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 所以需要教师对知识点做出相应的适当程度上的扩充。对此, 我并不是像很多教师一样直接将这些知识点罗列出来告诉学生。我采取的方式是在讲解习题时, 潜移默化地将这些方法渗透给学生, 适当时候加以概括和总结, 让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点, 也可以轻松地将方法运用于实际解题中。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总是很快遗忘, 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对很多知识点学生当时觉得理解起来很困难, 但是过一段时间返回去再来看的时候就觉得比较容易理解了。所以, 定期巩固知识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之, 对于新课改后的教学, 我们都在积极探索。“研究教材”“进行预设”“课后反思”以及“知识巩固”这些是我这一年来通过积极学习老教师的经验, 努力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得到的一些教学感悟, 希望能对和我一样刚进入高中教育战线的一线青年教师有些许帮助。

摘要:本文从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 对现在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谈了几点看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 高中一线教师仍在新课改的路上探索, 但是归根到底教材是教学资源的根本, 所以现在教学的首要还是要注重教材, 深入研究教材。对课堂教学, 教师要进行事先充分预设, 采取“先练后讲, 练在当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注意课后反思和知识巩固及扩充可以强化教学成果。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7

摘 要: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尝试。实践表明,物理史在高中课堂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物理课堂,促成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共同发展,符合新课标要求。为了促进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课堂的进一步融合,需要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物理学史知识素养,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促进物理学史与课堂的融合。

关键词:物理学史;高中物理课堂;人文素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方法,在教育界有着广泛的讨论,许多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协调发展,而物理学史恰好能对高中物理教学产生很好的补充作用。本文针对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与方法进行思考。

一、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的内容,能够从源头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自身的逻辑方法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具有直观性、逻辑性以及科学性的特点。物理学史的融入,可以使学生从源头重新认识物理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高中阶段学生,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物理学史的融入,更能够使他们寻找到学习的乐趣。

物理学史的融入,还能为相对抽象的物理学课堂增添一丝人文气息,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与物理学的前辈们、科学家实现精神的交流,既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使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萌芽阶段的高中阶段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与更多关注的必然。

除了对物理学的教学产生影响外,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插入,能够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物理学家的探索过程,能够将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对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发挥作用,对于面对高考巨大压力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激励。

二、关于物理学史如何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1.教师增强自身物理学史造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需要教师增强自身的物理学史知识。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地关注到公式定理等理论性、应试性知识的教育,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又逐渐增加了对物理实验等实践方面的关注。一些教师本身在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储备存在不足,在课堂中加入物理学史的内容会更加暴露这种不足。因此,教师要先提高自身的物理学史的素养,才能将知识更为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2.物理学史要自然的穿插于教学中

在高中物理课堂,如果生硬地插入成段的物理学知识,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会使课堂教学显得略微枯燥。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自然地穿插物理学史。例如,教师在讲解经典力学的一些原理时,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牛顿的小故事;或者在讲解某段内容时,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融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把学生带入情景中,不仅能够起到调节课堂的作用,还能使学生逐渐寻找到学习的乐趣。

要将物理学史自然地穿插于教学中,不仅在组织安排中要进行精妙的设定,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下工夫。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物理学史所占的比例,避免比例失调而使学生产生的抵触心理。除此之外,在组织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有关物理学史的小视频等,避免单纯的讲解造成的乏味感。

3.以丰富的课外活动展开物理史教学

物理学史从根本上属于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因此,物理课程中并不会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物理学史的教学。从另一个角度,物理学史的意义是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无形的,不能以考试的分数为衡量手段。基于此,物理史教学要扩充传递方式,通过丰富的活动进行传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物理学史的讲座等内容,还可以组织学生致敬一些物理学前辈,如牛顿、爱因斯坦等,将他们的故事转化为话剧等丰富的形式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物理学史的知识传递。

除以上几点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物理学史的能力,毕竟教师在课堂中或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涯能够教给学生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以兴趣为引导,主动学习课外的物理学史知识。

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学课堂的运用,是新课改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物理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学史的传递并非是生硬的插入,而是要以丰富的形式融入课堂,对物理学课堂的整体风格产生影响,这需要教师以文理知识的巧妙融合为基础进行不断的探究,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袁维新.科学史教育的教学价值与教学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4(7).

[2]陈世鸥.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史再认可[J].集宁师专学报,2004(3).

高中物理学习策略探讨论文 篇8

一、理清并梳理解题思路,增强解题能力

在对电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在解决电学方面问题的过程中大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借助电学有关的概念和公式等来帮助解题,并且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与数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解题过程中也需要用到许多数学知识。所以,在学习物理电学知识前,应当注意积累基础知识,从而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和电学相关知识,以此来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然后,对电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将知识点相对应的典型例题记录到专用的笔记本上,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清晰明了的发现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发现问题时,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加以区分,从而为高效复习奠定基础[1]。

具体的电学解题思路为,通过仔细审题明确研究对象,并将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罗列下来,根据已知条件思索相关公式和概念,在明确各条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公式解决问题。

二、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电学学习质量和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离不开自主学习意识的支持。在学习物理电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那些较为常规且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例如,养成正确使用物理符号的习惯,在日常做题时保证解题步骤书写的规范性、严谨性。

唯有如此,才能在电学解题时以文字、符号的形式清晰、明了的将自己解题思路表达出来。针对高中物理试卷中难度较大的压轴题,我们在解题时可以先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将可能用到的定理、公式等知识简要的罗列下来,然后进行推导和计算,在草纸上进行演算的过程中激发解题灵感,从而成功解题。同时,还应当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审题时,仔细观察是保证解题准确率的重要前提,只有认真审题,仔细观察,才能明确的掌握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从而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解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白,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实现知识内化,电学知识也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们应当端正学习心态,做到课堂认真听讲,把握每一分钟,课后认真复习、预习,夯实基础,这样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三、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明确学习规律

如上述所说,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解决物理电学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习物理电学知识的过程中,对于物理电学中涉及的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知识,我们应当熟练掌握,从而在实际解决物理电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针对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有依据的进行推理,以此来理清解题思路,成功攻克电学难题。在掌握电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概念图学习法巧妙的应用到其中,首先应当构建电学知识概念图谱,对构建概念图所需电学知识点进行选取,保证所构建的电学知识概念图能够有效加强新旧电学知识点的联系,完成对新旧知识脉络的梳理。然后,对物理电学知识体系中较为重要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图的各部分内容。

最后,按照特定的规律对电学相关知识点进行排序,明确概念图的横纵结构,完成概念图的制作。通过将概念图应用到高中物理电学学习中,我们能够在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对电学知识点形成系统认识,为物理的整体学习提供相应的辅助[2]。例如,在学习“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中涉及的知识纳入到概念图谱中(图1),通过整理、制作概念图明确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学知识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内容的逻辑性和实践性比较强,若是在高中物理电学学习过程中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就会觉得电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大,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最后变成学困生。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学习难的现状,我们应当善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正确的电学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为更快、更准的掌握物理电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薛朝伟 单位:武安一中

参考文献:

[1]伍俊溢,廖俊淇.高中物理电学学习心得总结与分享[J].时代教育,2016(22):154.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9

反思

篇一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一:高中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 匀变速运动的研究

运动的描述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课标》研读

知识性行为动词2个;技能性行为动词1个;体验性行为动词3个。由此不难看出,新课程在重视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体验过程。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讨论交流,即:活动1“飞机跑道的设计”;活动2“飞机制动系统的设计”;讨论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设计”两个字反映出编者意在把学生放在自主学习的位置,活动中要求学生“1.画出设计分析草图;2.写出设计依据的公式;3.算出你的结果”。也适合对学生进行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如果在加上“4.拿你的设计方案和同学交流”,就多了一个探究要素。因此,这节课不应该是一节普通的习题课,而应该是一节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课。

考虑到活动1和活动2本身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中将讨论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等内容作为后续课程,旨在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学生对匀变速运动有一些了解,但是解决问题对规律的应用和理解仍有较大的困难。

本节的内容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给出的实例比较典型,但是略显平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选择了当年震惊世界的“协和飞机失事”事件为线索,设置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中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使学生在对设计结果的分析、论证和交流中,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真实的、富有震撼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通过“协和飞机失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领悟细节决定成败,提高责任意识。

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

探究讨论、分析讲解

教材、ppt课件、有关视频资料

第一环节:通过“协和飞机失事”视频的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感官与心灵体验,激发学生对飞机起降问题的关注

赋有“空中骄子”之称的协和超音速飞机是由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一种超音速客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4马赫。

1969年10月1日,协和飞机首次超音速飞行; 2003年10月24日,协和式飞机退出了商用飞机的历史舞台。

2000年7月25日,协和客机AF4590班机在法国戴高乐机场进行起飞,当起飞速度达到328km/h时,飞机接到塔台传来消息飞机尾部起火。但是,机长还是拉起了飞机。飞机于起飞后约2分钟爆炸,坠毁于机场附近,这场悲剧造成了113人丧生。

教师:让我们把沉重的心情化为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来研究下面的问题。

第二环节:通过对〖问题1〗的探究和讨论,体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问题1〗飞机跑道的设计

请你设计一种飞机跑道,给一种特殊类型的喷气式飞机使用。

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以a=4.0m/s2恒定的加速度增速,当速率达到85m/s时就升空,如果允许飞机在达到起飞速度的瞬间停止起飞而仍不会滑出跑道,且能以大小为5.0m/s2的恒定加速度减速,跑道的长度应当设计为多长?

1.画出设计分析草图

2.写出设计依据的公式

3.算出你的结果

4.拿你的设计方案和同学交流

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

交流讨论 ——修正设计

设计展示 ——规范要求

第三环节:通过对〖问题2〗的讨论分析,深化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运用价值

〖问题2〗协和号AF4590班机的机长为什么还是拉起了飞机?有关数据:法国戴高乐机场跑道的总长度为4000m,飞机起飞时的加速度约为2.1m/s2,降落过程中加速度大小能够达到约1.4 m/s2,飞机拉起时速度已达到328km/h。

学生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此时速度达到328km/h,飞机已经跑了2000m,如果此时采取制动措施,还需跑出3000m才能停下来。因此,在地面减速已经不可能了,于是机长拉起了飞机。。。

第四环节:通过对〖问题3〗和〖问题4 〗的思考和讨论,引出飞机的制动系统设计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3〗为了避免AF4590班机空难的发生除了延长跑道长度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增大飞机的制动加速度。

〖问题4〗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设计

机场跑道长为2500m,喷气式飞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3.5m/s2增速,当速率达到95m/s即可升空。假定飞机在达到此速率时因故要停止飞行,设计出的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至少要能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学生分析计算,得出结论。

第五环节:通过协和式AF4590班机失事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领悟细节决定成败,提高责任意识

协和式AF4590班机失事的原因

事故调查结果表明:AF4590班机在进行起飞时,辗过了跑道上另一架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DC-10班机脱落的小铁条,造成爆胎,而轮胎破片以超过音速的高速击中机翼中的油箱,之后引发大火。

教师: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协和式飞机为什么退出了商用客机的历史舞台?

高能耗、高燥声、载客量少、安全性……

教师:人类在追求高速度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第二代协和飞机将于2017年上天 载客能力达250人。

教师:让我们关注它吧!

第六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归纳出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小 结〗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

画出物理过程的分析草图;

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分析计算得出结论。

教师:你可以使它更加完善吗?

汽车的制动加速度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请你尝试设计一种测定汽车制动加速度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我们高一物理备课组集体完成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三维培养目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为了搭建好这个平台,就需要从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入手,尽可能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深刻的、真实的、有生活与社会意义与价值的体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协和飞机失事”的视频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灵震撼,这种体验使他们更加主动、热切地投入问题的探究。在真实的情景中,利用所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了知识的实际运用意义与价值感悟。课堂上学生们以较大的热情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高一新生的特点,教学中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规范方法。

但是,随着学生自主活动的增多,课堂的组织略显松弛,对学生设计的展示和交流有些不足。

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大、更坚实的平台;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面对许多困惑,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在给学生创设“体验课堂”的过程中,也体验着创新、创作的快乐。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我经历这么多教学坎坷,我对教学理念,物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有了一定的领悟.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踏遍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而今才发现,一个人,不仅要低头赶路,还要学会遥望远方,更应仰望苍穹,走走停停,回头望望,不断反思总结,为下一段路的风兼程而养精蓄锐。

一、作为二十一纪的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意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要求教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要求教学中要有情感,要有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注重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课堂才显得“有血有肉”,“充满生机”,才会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欲望。

二、作为物理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丰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专业应变能力和专业情感。新课程对物理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课堂教学目标已从过去的“学会”转变为了“会学”,而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直接来自于教师的合理指导。这便首先对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得自己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

三、作为新课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应该懂教育学、心理学,掌握高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接受知识的过程与特点。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不够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情感的波动对学习的影响较大,而且这时的学生也非常渴望老师的理解、鼓励和关怀。因此,我们应该有健全的专业感情,真心去关爱学生,理解学生,走到学生中去,多和学生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这位老师,更会喜欢你这门学科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感情投资”了,回报要比付出大得多。

教育以学生为本,关注生命,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脉不和,周身不畅,我将继续不断反思提练,争取最终上为理论,从而更有效的指导我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三: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实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明确物理学科的思想:把复杂问 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理想化,理想问题模型化,模型问题具体化。其次明确物理教学的任务:在课堂上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播撒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

有效物理课堂的教学,首先取决我们老师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我们如何实现这些决定,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也包括对人对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元走向多位。高中物理教学不仅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谈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承,但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对有效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1、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仪器简单、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苹果为什么落向地球?如果抛出的石块速度足够大,还会落向地球吗?在光滑的平面上,一只蚂蚁能推动一个很重的铁块吗?在雪地上开车时为什么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会有哪些危险?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一根木棒哪头是树根?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设法强化、巩固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在活动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将重心时,拿来一根木棒,然学生开办法找出那头是树根,然后当堂动手找出。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启发讲授式、实验探究式、小组合组式、自主学习式、科学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了“悟”的边缘状态是“愤”、“悱”。说出了启发教学的精髓。通过启发让学生达达“愤悱”的状态:“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探究式教学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把握好提出问题这个要素,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中心。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一堂有效的物理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4、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如在讲授 “曲线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过山车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还会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还会以后去试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在高处,为什么过山车在轨道的下面也不掉下来?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5、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猜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物理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物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创造力的孕育、萌发创造了条件。

总之。一堂有效物理课的教学,需要有丰富的“知”和“识”,“知”和“识”是黄金搭挡,只有“知”,而没有“识”,那只能是个容器,所学的东西不能内化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种外加的累赘,有了“识”,才能化死为活,化古为今,为我所用,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和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暂困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要充分开展课堂有效教学,一切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学情、讲究实效,正确处理好教、学、练关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篇二 : 高效课堂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教师反思不是对教学过程的回顾,而是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解剖、分析,找出问题,发现不足。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对日常教学工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反思是面对问题和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

那么,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角度来反思教学才不会舍本逐末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体会,以飨同行。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念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程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的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和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有着许多帮助。

2.对教材的解读与处理的反思

教师要上好课,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因素是教师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和巧妙处理。正好比感人的话剧,首先要有感人的剧本;动听的演唱,首先要有动听的词曲。杰出的上课,需要充分的备课。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就不同。教完一节课,教师要及时回头望一望,认真想一想:概念怎样阐释的,公式怎样分析的,习题怎样处理的,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到位?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是否建立了联系,学生的认识结构有无欠缺?若有,这些欠缺是如何造成的,如何尽快补救。例如,在教学《向心力》中的圆锥摆,我设计教学内容,按教材中设计了演示实验,由于实验装置比较简单,但实验的过程中做成圆锥摆比较复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后反思时,能把实验改进一下就好了,我就决定把这个实验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由学生自己模拟动手。课件模拟过程逼真,学生很快就能自己得出“向心力由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提供,也可以是绳子的水平分力来提供”的实验结论。这样既方便操作又容易观察,效果非常好这也体现了,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学生们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

3.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 “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4.课堂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

5、课堂中学生的发言、观点和认识的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知识只有触及人的精神领域时,才会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因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立足物理学科,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将所学知识与个人经验结合起来,触及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发展智慧,提升思想。这种教育并非是虚无飘渺的,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体验、培养。明白物理6.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特别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损于美育教育,记得笔者的高中物理老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圆的圆,我们由此对他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如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譬如我们在“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分组实验中,示波器面板上的旋钮很多,在给学生讲解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知道每个旋钮的功用以及它的详细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理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八年多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促使我们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总是先介绍了一些定律的发现过程,再引导学生思考等教学方法。

二、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加强对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出自:本网网 篇四 :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二、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上一篇:歼十出击观后感精选700字下一篇:街道人民调解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