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考试大纲(通用9篇)
农业知识考试大纲 篇1
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土壤学》
第一章
绪论
1、掌握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土壤生产力等概念;
2、明确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学术观点。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1、掌握粘土矿物、原生矿物、同晶替代等概念;
2、明确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
3、掌握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结构、类型与性质;
4、了解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1、掌握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腐殖化系数、C/N、土壤有机质矿化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HA/FA等概念;
2、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类型;
3、理解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包括矿质化过程和腐殖质化过程,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明确腐殖物质的组分及特点、;
4、明确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调控土壤有机质的途径。第四章 土壤的物理性质
1、掌握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土壤孔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团粒结构、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物理机械性等概念;
2、掌握土壤粒级的矿物组成和理化特性、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以及不良土壤质地改良的基本措施;
3、掌握土壤孔隙类型,明确孔性的影响因素,了解其调节途径;
4、明确土壤结构的类型,了解土壤结构形成的机制,比较不同结构体与肥力的关系;
5、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
1、掌握土水势、土壤水吸力、毛管水、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呼吸、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等概念;
2、熟悉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有效含水范围及影响因素;
3、明确水分含量表示方法,了解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4、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掌握其运动的方式;
5、了解土壤的热性质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第六章
土壤的化学性质
1、掌握土壤胶体、离子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CEC、盐基饱和度、潜性酸度、活性酸度、总碱度、碱化度、土壤Eh、土壤缓冲性等概念;
2、了解土壤胶体表面类型及土壤胶体带电的原因;
3、掌握阳离子交换过程的特点、影响因素,明确离子交换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4、了解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概念以及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
5、明确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
6、明确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碱性指标,土壤酸碱性的改良;
7、了解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植物生长、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第七章
土壤养分循环
1、土壤氮素循环的基本概念,土壤氮素的获得和转化,土壤氮素转化,土壤氮素调控,生物固氮;
2、土壤磷的形态、数量,固定及转化;
3、土壤中钾、钙、镁、硫、微量元素的形态、含量、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第八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1、掌握土壤质量、土壤退化的概念;
2、了解土壤退化的类型。
《植物学》
《植物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三部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植物细胞与植物组织
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2、植物体各种组织的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幼苗的形成过程与类型。
2、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根瘤与菌根。
3、茎的形态特征,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叶的发育及脱落。
5、营养器官的变态。
6、花的概念与组成,雌、雄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和受精。
7、种子的发育过程和果实的类型。
三、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植物检索表的编制。2.低等植物分类、各门类主要特征及演化趋势。
3.高等植物分类,各门类主要形态结构特征、生活史特点,及演化趋势。4.被子植物的形态学术语、分类系统,及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植物生理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植物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基本代谢基础上,表现出种子萌发、生长、运动、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植物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认识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和本质,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光、气、水、土资源,发展农(林)业生产,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植物生理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复习范围及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重点是从不同层次上认识生命活动规律。微观上要认识植物体内进行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过程;宏观上要认识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难点在于植物体内所进行的各种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规律,并以此来解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考试内容:
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考试内容: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三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考试内容: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呼吸代谢的多样性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四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试内容: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的机理 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合作用的因素 第五章:植物生长物质 考试内容: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及种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六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考试内容:
种子的萌发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光形态建成 第七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考试内容: 幼年期与花熟状态
第八章:植物的成熟成衰老生理 考试内容:
种子成熟过程中有机物质及其他生理变化 植物的休眠生理 植物的衰老生理 第九章:植物的逆境生理 考试内容:
逆境的种类与植物抗逆性 植物对逆境的生理适应
影响光
农业知识考试大纲 篇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减少, 政府主导的公共部门农业推广组织效率和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速度不断下降[1,2,3,4],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在农业研究和农业技术扩散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5], 成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的重要力量和渠道, 在此背景下研究探索影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技术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综观国内外现有研究, 关于农业技术知识扩散问题的文献绝大多数集中于研究公共部门与农户之间进行的公益性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6,7], 对于私人部门与农户之间进行的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的研究非常少;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转移的文献也很多, 但主要集中于研究单个企业组织内部和组织间 (企业、事业单位之间) 的知识转移, 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这一特殊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中国特有的企业与多个自然人联盟模式中的知识转移现象研究非常少。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 研究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效果产生的影响, 回答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是否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效率产生影响;如何通过控制、改变知识自身特性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知识向农户转移。
2 理论背景与假说的提出
农业龙头企业是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和集团, 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度加工、提供服务等综合功能,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沟通农、商的桥梁作用。农户是以家庭为单位, 从事农产品的种植、饲养或加工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村居民群体, 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不仅仅存在经济上的联系, 更有着技术上的关联, 通过培训和指导, 如定期组织开展集体技术培训、印发培训教程和资料、组织农户相互观摩技术交流、下乡手把手教学示范、提供技术咨询并及时解决生产上的突出问题, 等等, 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知识不断地向农户转移和扩散。
2.1 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分析
农业技术知识是人类智力的结晶, 是从农业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中凝结的人类智力, 以及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农业技术知识种类繁多, 根据生产阶段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产前和产后农业技术, 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及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销技术等;根据农业行业种类进行划分, 可以划分为养殖、种植、渔业技术知识等。在农业生产中, 各项技术存在密切关系, 采用某一项技术措施的时候往往需要其他技术措施的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农业技术特性是指从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户转移的技术知识所具有的性质与特征, 包括知识的内隐性和复杂性[8], 等等。由于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程度、专属程度、难易程度不同, 因此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过程中发生转移的基本途径、方法和难易程度都各不相同,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施。
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与知识的简单性相对应, 即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程度具体指知识或活动包含相互依赖的特殊技能、例行事务与人员数目的多少, 以及技术知识是否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较多的程序和步骤, 是否需要相关知识背景和较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
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与知识的明晰性相对应, 指知识不易通过文字符号、档案文件等形式加以存储和编码, 难以与他人沟通分享的程度。根据知识属性的不同, 可以将农业技术知识分为隐性农业技术知识和显性农业技术知识。显性知识是组织中存在的系统技术知识, 是有关客观的、理性的和技能性的知识, 以专利、发明创造、文件、规章制度、设计图、报告、数据、政策、程序、软件等形式存在, 具有可记载性和可查阅性两种特征, 是可以用语言和数字来表达的知识[9]。农业领域中的有形技术知识, 表现为各种物化技术知识, 如农业机械、设备、作物良种、化肥、农药、化学除草剂等;隐性知识是指工作诀窍、经验、视点、形象、价值体系等, 它通常处于主观的、认识的和经验的学习范围, 具有高度个人化和隐秘性两种特征, 通常难以理解、表达和交流, 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存在于人脑中的农业生产技能、技巧、经验, 等等。
2.2 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现有研究表明, 构成知识转移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发送者、知识的属性、知识转移的渠道、知识的接受者[10]。知识本身的特征属性 (内隐性和复杂性) 会影响知识转移的绩效。Attewell指出组织间知识转移会遇到障碍, 知识相对于其他资产来说更加难以移动, 知识转移的障碍归于信息的粘性, 但信息的粘性部分由知识的内隐性决定, 当知识转移需要更多相关领域的知识来进行协作转移时, 知识的粘性会相应提高[11]。Grant认为如果大多数与生产相关的知识是隐性的, 那么知识在组织成员之间的转移是异常困难的[12]。Hipple认为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知识的内隐性程度越高、越难以表达, 知识越难以转移, 因此知识的内隐性特征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13]。Simonin认为知识的模糊性是知识转移中降低转移程度的变量, 知识复杂性可以影响人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降低其可转移性[8]。Reed和Defilhppi认为知识的复杂程度越高, 就越会产生模糊性, 将使得知识转移的难度上升, 导致知识转移成本的增加[14]。Kogut和Zander指出, 知识的复杂性会影响知识接受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损害知识的移动性, 使得知识转移变得无效率[15]。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指出知识自身的特性 (复杂性和内隐性) 对技术知识转移绩效会产生影响。基于以上推论分析, 我们认为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越高,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 反之,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强,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 反之,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
假设2:农业技术知识内隐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
相关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分析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 解释变量包括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和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在实证研究中, 概念及其测量是研究的基础, 对概念没有清晰的理解会导致对概念的错误测量;没有对概念的准确测量, 调查结果就没有任何意义。为了设计各个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 本研究查阅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 认真分析文献中的测量量表, 借鉴前人的研究并结合农业特定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深度访谈的调查结果, 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和问卷填写人的接受理解能力设计初步问卷。为方便问卷填写人思考和多人填写, 保证较高的问卷回收率, 以结构化问卷为主。在问卷初步设计完成后, 通过一系列的前测措施, 包括实验室小组讨论、一定规模的样本前测等, 进一步修正问卷, 保证其合理性与适用性。以下是对相关概念和变量的测量所作的界定:
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这一潜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难以用口头和书面文件表达清楚; (2)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知识经验性、技巧性的内容很多; (3)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需要通过“边干边学”才能理解; (4) 按规定流程进行培训, 通过与有经验的人交流可以很容易掌握该项技术。
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这一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知识领域; (2)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涉及较多的程序和步骤; (3)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需要较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这一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产品产量增加; (2)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生产周期缩短; (3)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产品质量提高。
上述题项均使用六级量表进行测量, 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 “6”表示非常符合。
3.2 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课题组在暑假期间组织学院学生在广东的农村地区就当地农业企业及其合作农户的技术知识转移问题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本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190, 回收率为63.33%;其中有效问卷176份, 合格率为92.63%。
回收的数据显示:本次调查农户中, 女性51人, 占29%, 男性125人, 占71%;访谈对象年龄最小的20岁, 最大64岁, 平均年龄为42岁;受教育年限最少为3年, 最多为16年, 平均教育年限为9年, 即初中毕业;从事相关农业生产年限最少不到1年, 最多42年, 平均年限为8年左右;与相关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年限最少不到1年, 最长为13年, 平均合作年限为8.3年;调查的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主要的三种合作方式中, 疏松型联盟占28%, 紧密型联盟占35%, 一体化合作方式占37%。具体如表1所示。
在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前, 课题组通过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以及前测措施保证问卷内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问卷回收之后, 运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检验, 运算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数值都在0.6以上, 表明问卷量表有较强的一致性和有效性[16]。
3.3 计量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文构建以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并利用问卷采集的数据对回归模型的待估计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
在上述模型中, F代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 Complex表示复杂性, Tacitness表示內隐性, 这三个变量由前文所介绍的问卷量表测得;U代表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 反映除了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之外可能影响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所有随机因素的影响。
4 数据分析及结果
运用SPSS 16软件对回收问卷所获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解释如下。
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306;对模型进行整体显著性检验, F检验统计量的值为28.14, 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中的复杂性和內隐性联合起来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影响。模型中农业技术知识內隐性的系数为-0.48, 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反映农业技术知识內隐性每增加1单位,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平均降低0.48单位。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03, 但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上仍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在研究样本中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针对前文建立的理论假说, 结合上述实证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实证模型 (1) 呈现出的经验证据未能支持假设1。
结论2:实证模型 (1) 的估计结果支持假设2。
注:1) 括号中的数值是对估计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的P值;2) *表示在0.10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5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5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 对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间的技术知识转移现象进行研究, 探寻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产生的影响, 通过大规模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农业技术知识内隐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强, 越难以表达和言述,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弱, 越容易表达和言述,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要提高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技术知识转移绩效,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强农业技术知识的明晰性, 降低知识的内隐性, 比如选择长于沟通、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温和耐心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加强与农户交流和沟通, 把相关技术知识向农户说清楚、讲明白, 增加农户对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吸收程度, 从而提高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
农业知识考试大纲 篇3
本次测试集知识性、教育性、学习性为一体,采用百分制,采取公开、闭卷方式进行,测试内容丰富、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涉及政治理论(党的知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知识、国家惠农强农政策(含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焦裕禄精神、“三讲一争创”活动等内容。考试中,局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体党员干部态度端正,认真思考,悉心答题,考场纪律良好、秩序井然。通过考试,检验和巩固了县农业局前一阶段学习教育成果,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干”的目的,为今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搞好这次考试,县农业局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一是提前谋划安排,活动开展之初就将知识考试列入实施方案的具体计划之中。二是领导高度重视,局长高党玉亲自审核把关考试试题,三次提出具体意见。三是学习准备充分,考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进行了五次集中学习,同时要求党员干部搞好自学并做好学习笔记。本次考试情况将以文件通报、张榜公告、信息网公开等方式予以公布。对综合成绩前三名者通报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对综合成绩不及格者(60分以下)进行强化学习培训,并进行补考。
(新蔡县农业局)
农业知识考试大纲 篇4
考试大纲
考试阶段:初试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三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一、科目的总体要求
(一)程序设计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C语言中的常见数据类型;掌握C语言中的顺序、选择和循环等程序控制结构;了解C语言中函数的定义和使用;了解变量的作用域和存储类型;掌握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等知识;能阅读和分析相应的程序,并能编写程序解决一定的问题。
(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掌握数据库的相关基本概念,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等常见的数据模型,理解E-R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和基本关系运算等;能理解和运用常见的SQL指令对数据库、表、视图进行操作。
(三)网络技术与应用
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别、性能指标、常见的体系结构划分方法、各层次结构的功能及常见协议等。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科目满分值:150分 科目代码:341 考试时长:180分钟 《农业知识综合三》共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程序设计》(50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50分)、《网络技术与应用》(50分),所在分值为1:1:1。
(一)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工作原理;(2)理解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形式;(3)了解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
2、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相互转换(1)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2)掌握标识符命名;
(3)掌握常用的运算符和表达式;(4)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3、C程序的基本结构(1)掌握顺序结构;(2)掌握选择结构;(3)掌握循环结构。
4、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等知识(1)掌握一维数组;(2)掌握二维数组;(3)掌握字符数组。
5、函数的定义及使用(1)了解函数及函数调用;(2)了解变量的作用域和存储类型。
(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1、数据库原理
(1)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2)掌握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理解E-R概念模型;(4)理解关系数据模型;(5)理解基本关系运算。
2、数据库和表的创建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删除、修改;(2)掌握表的创建、修改、删除;(3)掌握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
3、数据库的查询和视图(1)理解查询;(2)理解视图。
(三)网络技术与应用
1、计算机网络概述;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性能指标;(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2、网络体系结构
(1)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的体系结构划分方法;(3)理解OSI参考模型;(4)理解TCP/IP参考模型;
(5)理解各层次结构的功能及常见协议。
三、题型结构
考试包含多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程序分析、设计及简答题、综合分析题。
四、其它要求
农业知识考试大纲 篇5
适用范围: 学术型硕士类别: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知识考察范围
(一)考察范围
1、参考书目《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全部内容;
2、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重点考察内容
第一章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科技创新理论
第三节 农村科技接纳理论
第二章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组织体系
第二节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公共行政组织
第三节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运行实施组织
第四章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工具
第一节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工具概述
第二节 政府管理工具类型及其选择
第三节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基本工具
第五章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推广模式
第一节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推广模式概述
第二节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主要推广模式
第三节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推广模式创新与发展
第六章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绩效评估
第一节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绩效评估概述
第二节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绩效评估基本理论
第三节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绩效评估主要方法
第七章 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 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发展
第三节 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服务
第八章 农村科技资金募集与管理
第一节 农村科技资金概述
第二节 农村科技资金的筹措
第三节 农村科技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第九章 农村科研条件管理
第二节 农村科技基础设施与基本条件管理
第三节 农村科研条件资源配置与共享
第十章 农村科技项目管理
第一节 农村科技项目管理概述
第二节 农村科技项目开发管理
第三节 农村科技项目招标管理
第四节 农村科技项目评估管理
第十一章 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第一节 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概述
第二节 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实施
第三节 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措施
第十二章 农村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节 中国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第十三章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 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管理概述
第二节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管理发展
第三节 国外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管理发展
第十四章 农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
第二节 农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三节 农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二、主要参考书目
《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李燕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三、考试基本题型
(一)题型
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二)试题举例
1、填空题
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2、名词解释
农村科技管理
3、简答题
简述公益性价值目标对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绩效评估的影响。
4、论述题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篇6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2)
第二节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7)
第二章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1)
第一节 农业概述(11)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13)
第三节 如何建设现代农业(20)
第三章 农村土地的管理与使用(23)
第一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23)
第二节 集体土地使用权(24)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26)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27)
第五节 土地征收中的补偿(29)
第四章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1)
第一节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31)
第二节 村民自治(33)
第三节 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37)
第五章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政策(40)
第一节 村务公开制度(40)
第二节 民主管理制度(41)
第二篇 社区工作知识
第一章 社区概述(46)
第一节 社区的内涵(46)
第二节 社区建设(50)
第三节 社区管理(53)
第二章 社区服务(56)
第一节 社区服务概述(56)
第二节 社区服务的内容(59)
第三节 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63)
第三章 社区环境(70)
第一节 社区环境概述(70)
第二节 绿色社区(75)
第三节 社区环境的管理(76)
第三篇 综合知识
第一章 时政专题(82)
第一节 十八大报告(要点)(82)
第二节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89)
第三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92)
第四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点)(9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96)
第一节 辩证唯物论(96)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97)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00)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103)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109)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09)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1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115)
第五节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116)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18)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18)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120)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22)
第五章 法律(128)
第一节 法理学(128)
第二节 宪法(131)
第三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42)
第四节 刑法(155)
第五节 民法(162)
第六章 行政管理(177)
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177)
第二节 公共政策(186)
第七章 经济(188)
第一节 经济学概述(188)
第二节 微观经济(190)
第三节 宏观经济(191)
第四节 国际经济学(195)
第八章 科技(197)
第一节 科学技术概述(197)
第二节 科学创新(200)
第三节 当代科学技术(201)
第九章 文学(207)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207)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210)
第三节 外国文学(210)
第十章 历史(213)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213)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史(219)
第三节 世界现代史(225)
第十一章 公文(230)
第一节 公文基础知识(230)
第二节 常用法定公文写作(239)
第三节 公文处理(247)
第四篇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章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252)
第一节 数列形式数字推理(252)
第二节 图形形式数字推理(257)
第二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259)
第一节 数学运算常考题型(259)
第二节 数学运算扩展题型(266)
第三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271)
第一节 选词填空(271)
第二节 语句表达(276)
第三节 片段阅读(284)
第四节 文章阅读(296)
第四章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301)
第一节 图形构成(301)
第二节 几何性质(307)
第三节 图形转化(309)
第五章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312)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312)
第二节 可能性推理(319)
第六章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330)
第一节 单定义判断(330)
第二节 多定义判断(333)
第七章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336)
第一节 类比推理概述(336)
第二节 类比推理常考题型分类精讲(337)
第八章 判断推理——事件排序(341)
第九章 资料分析(343)
第一节 资料分析概念(343)
第二节 计算技巧(352)
第三节 资料分析例题精讲(356)第五篇 申论与写作
第一章 申论(362)
第一节 申论概述(362)
第二节 归纳概括(363)
第三节 综合分析(368)
第四节 提出对策(373)
第二章 命题作文(380)
第一节 应试写作准备(380)
第二节 命题作文概述(381)
第三节 命题作文写作方法(381)
第三章 给材料作文(388)
第一节 给材料作文概述(388)
第二节 写作技巧与策略(390)
第三节 给材料作文的基本结构(395)
农业知识考试大纲 篇7
一、农业知识产权现状
1. 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正式以第213号令发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1999年4月23日正式实施以来,农业部先后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1999年6月16日,2007年9月19日修订)、《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2001年2月6日)、《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2002年12月30日)和《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2012年4月15日)等部门规章。国家林业局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1999年8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2月5日)和《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7年1月12日)。至此,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并成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支撑方面,农业部于2007年8月颁发了《农业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研制管理办法》,规定了DUS*测试指南的申报、研制、审定、发布、修订等程序和要求[1,2]。
2007年12月25日,农业部依据《农业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并于2008年2月1日起实施。在此基础上,农业部配套制定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规范》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现场核查规范》等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制度,实现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依法登记保护。
为了合理协调遗传资源提供者与利用之间的关系,2008年新修订的《专利法》规定,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时需要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同时规定,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另外,在《种畜禽管理条例》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也对畜禽遗传资源的获取、农民权利等作了相应的规定,初步形成了我国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和惠益分享的制度框架[3]。
2. 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国农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加26.37%以上**,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量分别为178 757件、50 452件和32 985件。其中,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国内占78.48%,农业有效发明专利国内占72.66%,显著高于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占50.1%的平均水平。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虫基因专利,累计培育出100多个抗虫棉新品种,推广面积约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70%。
植物新品种权的年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11年底,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9016件和3713件,同比2010年增加了13.62%和6.46%,其中国内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93.84%和98.14%,涌现出了郑单958、郑麦9023、徐稻3号等一批丰产性好,广受农民欢迎,具有自主品种权的大品种。
截至2011年底,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注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3362件,其中国内农产品地理标志3208件,同比2010年增加了718件,增速达32.85%。国内农产品地理标志占总量的98.65%,为发挥地域风土文化,创建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业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3. 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不断深化
通过参加农作物授权品种展示交易会等品种权交流活动,运用品种权电子交易平台等转化渠道,极大促进了品种权交易和授权品种的推广应用,授权品种成为保障我国粮食产量自2003年以来九连增的主要力量。在主要大田作物中,推广面积排名前十的授权品种的推广面积比例不断扩大,已经占到玉米的37.41%、冬小麦的37.32%、杂交稻的12.45%、大豆的25.81%、常规棉的38.41%。郑单958、郑麦9023、徐稻3号、杨两优6号、中黄13、鲁棉研21号、科棉3号等一批丰产性好的国内授权品种深受农民欢迎。
4. 农业知识保护力度快速提高
农业部从2002年开始,先后在全国22个省市开展农业品种权行政执法试点,探索品种权行政执法模式。近年来,结合国务院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农业部共查处了100多件侵犯品种权案件,涉案种子达200多万公斤,案值达3000余万元,维护了品种权人和广大农民利益。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志监督管理工作,先后对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福建、广西、浙江等省(自治区)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了抽样监测,维护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秩序。组织全国种业行业50余家有影响的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发布了《中国种业联盟自律维权公约》,正式启动了“种业知识产权联盟侵权监督举报平台”。使广大农村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的环境得到优化。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制度功效日益凸现。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和产业化发展方面,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 国内农业知识产权质量有待提升
就品种权而言,首先我国的有效品种权总量少。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UPOV)的统计,2010年末我国有效品种权为2845件,只占UPOV各成员的年末有效品种权总数的3.2%,仅相当于美国的15.3%,日本的35.9%,荷兰的55.6%。其次,品种创新含量较低,表现为:创新度低的商业修饰型品种多,原创性的主控品种少;“急功近利型”的短线品种多,防御型、战略型的原创品种少。就农业专利而言,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率为48.92%,明显低于国外的57.88%。到2011年底,国内维持有效的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的比例(有效维持率)为64.33%,也低于国外的67.92%。国内授权的农业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为9.6年,显著低于国外的15.4年,与日本(16.1年)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4]。
2. 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严重不足
企业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国内企业品种权和专利申请量增加较快,但仍然低于教学科研单位。在所有的国内授权品种中,教学科研单位占63.56%。2011年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中,教学科研单位占51.41%,而国内企业仅为18.56%。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种业企业品种权申请量为3016件,授权量为1170件,仅相当于科研院所的一半。按照8700家种业企业基数计算,平均每家企业只有1/3件申请,1/8件品种权*。
3. 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急需加强
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仍然处于低效运转的状态。由于农业科研周期长、自主开发风险大、投资成本过高等原因,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假冒侵权、盗取亲本等现象猖獗,使得权利人不能取得合理的市场回报。我国农业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只能依赖于科研机构转让的知识产权。但是,在转让过程中,企业通常不愿意或不按照要求支付科研机构及育种专家转让费,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技创新后劲,使得科企之间知识产权的转化实施合作不畅。
4. 跨国农业公司加紧知识产权战略部署
我国巨大的农业产业规模和农产品市场潜力正成为主要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以种业为例,目前,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公司已占据我国玉米种子市场的7%、甜菜种子市场的95%和向日葵种子市场的60%,许多高端蔬菜品种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转基因育种等新兴技术领域,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等大型跨国公司更是独占鳌头。例如,在我国,农化、农业生物技术等有效专利拥有量最多的企业全部集中在拜耳、巴斯夫等跨国公司,国内企业差距悬殊。另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全球通过PCT途径*申请的转基因技术专利总数为91 572件,包括美国申请57597件(占62.9%),日本申请7862件(占9%),我国申请1829件(占2%),其中跨国种业集团占2/3[5]。
三、举措和建议
针对上述挑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现阶段急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 完善公共投资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机制建设
探索建立农业公共知识产权管理、运用机制,完善农业公共投资知识产权的权属制度,实现农业公共科研投入、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权责统一。建立以公共性知识产权获取为目标的农业科技投入导向机制,既可以立项委托研制,也可以待项目完成并按规定程序通过验收后给予一定的财政经费补助(即后补助收购),建立保障公共性目标实现的农业技术储备[6]。应在试点建立公共性农业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的招投标平台,强化政府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配置和转化运用的调控职能,保证公正、公平、透明地配置和使用公共性农业科研成果,充分发挥其支撑产业、带动企业的积极功效。
2. 推动建立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农业科企合作新机制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公益性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机制,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实现设备资源、技术培训、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科技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龙头、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研合作新机制。
3. 逐步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研发体系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挫伤自主创新积极性的违法行为,建立公平有序的企业竞争市场环境。完善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创新的税收、金融和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风险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建立健全面向农业企业的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和其他类型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制度,提高农业行业和农业科技投入的比较利益,防止农业科技资源流失其他产业。
参考文献
[1]宋敏,任静,刘丽军.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调查报告[J].中国稻米,2011,17(6):19~20.
[2]宋敏,刘丽军.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发展创新型农业[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3):37~40.
[3]刘丽军,宋敏.生物遗传资源权属国际制度安排的冲突、协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资源科学,2011,33(9):1750~1756.
[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2[EB/OL].http://www.ccipa.org/html/zxgk/zxdt/20120605/3625.html,2012-06-05.
[5]任静,刘丽军,宋敏.跨国公司在我国农业领域的技术锁定策略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39~46.
“知识+技能”考试制度探索 篇8
一、中高职衔接的实践与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的实践
本世纪初国家教育部为中职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简称“三校生”)解禁,使广大中职生通过单招单考升入大学成为可能。之后,各省市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探索多种渠道实施中高职衔接,旨在为中职毕业生构建四通八达的人才“立交桥”,使中职毕业生除了就业之外还有升学机会。概括起来,全国中高职衔接模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传统模式——高考衔接模式
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学制年限进行教育,完成三年中职学习的毕业生通过国家单独组织的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同时面向中职和普通高中招生,中高职学校既无合作关系也无业务往来。
2.一贯制模式——“3 + 2” 统筹模式
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所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该模式一般采取“3 + 2”或五年一贯制。学生学习三年中职课程,获得中职毕业证书,再通过对口高职院校组织的入学考试,升入高校学习两年,获得高职毕业证书。与单考单招模式不同的是,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之间是对口关系,中高职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考试计划。
(二)当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了国家政策关于构建中高职“立交桥”的支持,中高职间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制度均进行了灵活性的改革,但当前中高职的衔接关系并不乐观。
1.中高职“衔接不足”
调研表明,许多中职学校对学生实行“三三三制”,即1/3 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1/3 学生通过成人高考接受成人继续教育,1/3 学生直接就业。可见中高职衔接率大概只能达到33 %,但即使是这33 %也因各种原因很难实现。从中高职资源分配来看,中国现有高职资源对庞大的中职学生群体来说相对有限,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习的机会其实是非常小的。政府或高职院校对中职学生的报考有一定的限制,使得有深造愿望的学生无法进入上升的渠道。
2.中高职“衔接不良”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因管理脱节、专业设置差异导致衔接不良。各种衔接模式的共同缺陷就是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管理脱节,各自为政。同时,由于近些年就业压力加大,中职教育大多采取就业导向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专业设置随市场需要变化频繁,而高职开设专业相对较窄,不能满足中职学生进入高职深造的愿望。调查表明,实行“3 + 2”五年一贯制的中职学校中,只有少数几个专业能够与高职衔接,占中职学校学生比例很少。即使是合作学校之间、合作专业之间也缺乏统筹兼顾的科学管理体系,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要么脱节,要么重复,要么难以体现层次性,造成衔接不良。第二,因课程设置脱节、重复而导致衔接不良。这是单考单招模式的主要缺陷。高职院校同时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普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程度较深,基本没有开设专业课。中职学校文化课要求较低,但开设的对口专业课占很大比重。两种不同程度的学生进入高职学习,使高职院校难以统一教学。于是,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学习,文化基础课学习比较困难,而专业课学习则重复现象严重,重复的内容估计占40 %以上,甚至不少专业中,中高职专业课采用的是同样的教材。第三,因专业技能实训“倒挂”现象导致衔接不良。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并未有明显优势,甚至还不如一些中职学校,出现中高职技能训练“倒挂”现象。中职已有20 年的历史积累,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专业建设已初显成效,实训时无论是设备、师资还是训练方法、管理方法都有较强的实力。相反,高职院校近几年才得以快速发展,不少学校仓促上马,设备和师资经验均不足,造成了高职与中职实践技能教学的“倒挂”现象,有些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会有失落感。
二、建立“知识+技能”考试制度的探索
目前,教育部在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方面,已经出台了指导意见,大的方向原则已经确定,关键是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衔接、如何统筹。更深层次的改革,体现在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等。
“知识+技能”的考试方法,应是今后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高职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特色。相对于传统的文化知识考试,将在命题、考试形式、组织管理等方面带来全方位的变革,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持续探索。
(一)实施原则
1.坚持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
2.坚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兼顾各类考生利益的需求。
3.严格考试标准,坚持公平公正。知识考试要兼顾不同类型考生,专业技能考试重点考核考生的动手能力,要科学制定考试大纲和考核标准,完备试题命制,规范考试组织,确保考试工作公平公正。
(二)考试形式
1.“知识”部分由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和统分。
2.“技能”部分由具备相应专业优势和考试组织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或本科院校作为主考院校。主考院校由学校提出申请,通过专家评估提出意见,经省教育厅审核确定。各主考院校还要制定专业技能考试实施方案,报省招办审定后,具体负责专业技能考试的组织、评分和成绩上报工作。
(三)有关要求
1.各省(市)应根据本省产业发展要求,自主实施技能考试,制订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
2.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考核、参加市级以上技能竞赛的成绩和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按照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作为升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依据。
3.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互认、互换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
三、建立“知识+技能”考试制度的政策措施
(一)中高职学校间学分要实现互认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对多所中高职学校实地调研后提出“学分互认”的衔接方法,这对当前各自为政的中高职学校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是优化中高职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当前职业院校都已经实行了学分制改革,但学分制的规定还都是各自设立的。随着中高职间的专业设置趋同、课程体系贯通,中高职间的学分制也应该统一规划,学生可以按学分制规定灵活组合选择课程模块,在中职修满的学分高职院校也予以承认,这就有效地解决了课程重复的问题,使中高职间的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充分利用。
(二)中高职的专业设置要保持一致
在专业方面,要根据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面向支柱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实现中高职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因此,要使中高职实现较好的衔接,就要拓宽专业衔接口径,提高中高职专业的对应性。
(三)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层次
中高职在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一致性,又有着包含职业能力的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层次差异性。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一技之长,而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引领作用,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应用型。因此中高职应分别根据区域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实现培养目标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衔接。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在同类教育较低层次的基础之上,因此,中职教育既要考虑直接就业,还应重视学生升学和深造的走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四)中高职的课程体系要保持贯通
制订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是国际上中高职衔接的先进经验,因为这两个职业教育阶段的专业教育面对的产业结构和培养方向是一致的。但中高职的教学内容不能重复,要符合知识与技能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就必然要求中高职应有贯通的课程体系。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应以知识的逻辑关系构建,而应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而构建。因此,要系统分析区域产业链的特点,按照行业中初级技术岗位和高技能岗位的标准,按照实践教育规律设计课程体系,开发特色课程,科学地解决哪些知识在中职教育阶段完成、哪些技能应该在高职教育阶段中解决,最终使中高职专业教育形成完整结合且又相对独立的体系,实现产业所需初中级和高级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目标。
(五)中高职的师资培训要体现系统性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贯通式的课程体系与各自的目标任务确定后,要完成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必须系统地培训师资力量。尤其是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中,原有中职师资显然不能满足高职阶段的教学要求,因此中高职学校必须合作培养能够承担高职教学任务的师资力量,专业课教师都要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这不仅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可以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可以实行“特聘”教师的办法,当中职学校教师通过培训进修达到相应水平后,高职院校可以“特聘”这些专业教师,从制度上解决中高职衔接中教师的衔接问题。■
农业知识点 篇9
1、问题:①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导致荒漠化;②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酸化,板结变硬;③大量使用农药,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④高度的机械化生产,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加剧能源危机等。
2、对策:①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②发展农业新技术,采取限耕、休耕、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要点 2 :从农业区位因素角度来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东北地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同时由于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对热量要求不高作物也只能一年一熟.地形: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高原及山地草场资源及森林资源较丰富。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水源:东北地区河流较多,水源较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1、具有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4、我国人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5、由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知识要点
3、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进行评价?有利:
1、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
3、冬季有积雪,春季融化,强缓解春旱。
4、冬季长而寒冷,病虫害少。不利:
1、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也只能一年一熟。
2、农作物生长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知识要点
4、分析东北辽阔的土地资源,为发展农业提供的有利条件。
1、耕面积大,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2、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地生产力高。
3、宜农荒地多,开发潜力大。
4、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知识要点
5、试分析东北大米品质优于其它地区的自然原因?
1、东北地区夏季白昼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东北地区大米的生长期长。
3、该地区土壤肥沃、有机质多。该地区冬季寒冷,作物病虫害少,使用的农药及化肥少。在此土地上生长的大米品质优于其它地区。
知识要点
6、东北商品农业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有针对性的解决?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发展。调整农业作物比重。合理利用土地;按市场的要求,发展经济作物。全面发展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工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知识要点
7、东北地区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措施?调整
一、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发展。调整
二、调整农业作物比重。按市场的要求发展经济作物。调整
三、全面发展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工业。调整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
知识要点
8、对农业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又会带来哪些问题?如:生态破坏,物种减少,土地退化、森林及草地锐减,湿地减少。灾害增多等。
知识要点
9、、为什么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北地区农作虽然只能一年一熟,但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以粮食总产量高、人均粮食多,商品率高,而南华北及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商品率低。因此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要点
10、对东北地区的耕地为什么要加强保护。
【农业知识考试大纲】推荐阅读: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业农村知识预测试题及答案11-2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大纲08-14
农业知识产权08-09
农业科研知识09-24
农业知识库10-04
传统农业知识应用11-27
农业科技与知识07-25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11-22
知识经济与农业产业05-10
农业知识产权评估问题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