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24-09-12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选8篇)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1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县份,我们绥棱县农民收入的主体依然是来自于农业收入,其中一半来自于种植业收入。发展农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和基本途径。要想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也就是说必须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的农技推广体系普遍受到了冲击,职能弱化。就**县而言,其现状可以形容为“网破、线断、人散”。“网破”是指县、乡、村、屯四级农技服务网络不健全、不完善,只有县乡两级服务网络存在,且服务手段落后,机制不活,管理不畅,职能弱化;“线断”是指村屯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出现断层,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寥寥无几,即使有也没能发挥作用;“人散”是指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流失、队伍不稳、整体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减少,多数乡镇只有一人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甚至有的乡镇还是空白。这样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农民盼科技的要求,尤其是去年**县发生了大面积的大豆菌核病和水稻稻瘟病,使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因势利导,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自去年12月份起,围绕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行了以“优化县级、强化区域、取消乡级、健全村屯”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看,效果十分明显,农技推广新体系已经建立,**等三个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建成并投入工作,成立了76个村农技推广协会,发展了307户科技示范户。通过改革,农技推广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年初组织了12个小分队驻村入户宣讲农业科技知识,现场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培训面达95%以上,深受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第一,改革体制,构建县乡村屯“四位一体”的服务网络。理顺体制是解决现行农技推广体系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坚持创新思维,从解决体制问题入手,着力建设了以县中心为龙头,以区域中心站为主体,以村屯农技推广协会、屯科技示范户为支点的县乡村屯四位一体的服务网络。一是优化县级,打造农技推广龙头。在原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将县农技推广中心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核定编制37个(暂用24个),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由区域站站长兼)。对中心的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撤销了原来的推广站、土肥站、经作站、水稻站和环保站,还把县农科所并入推广中心,组建了测试中心、植保站、科研所和综合办,并对其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二是整合乡级,跨乡镇建设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我县把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职能划出,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地理位置,建立了&&&&3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其中,**区域中心站服务***镇、***乡和*(*乡,重点研究推广水稻生产技术;**区域中心站服务&&乡、&*&*乡、**镇和8*镇,重点研究推广大豆、玉米生产技术;**区域中心站服务**乡、*(*(乡和**乡,重点研究推广瓜菜、特色作物等经济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区域中心站规格为副科级,站长上挂县中心副主任。区域中心站的人、财、物、事四权收归县农技推广中心垂直领导,所在乡镇协管。区域中心站的建站费用全部由县里负责,现已购回3辆微型车,并拟为每个站建设20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用房。区域中心站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按实际聘用的在职人数核定,此外县财政每年还为每个区域中心站增拨经费1万元。经费由县中心统一管理,实行报账制,由县中心在财政结算中心统一核算。三是延伸触角,建立村屯服务网络。根据屯型大小,在每个屯设2—3个科技示范户,在每个村都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要职能是协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广实用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承担县乡两级试验示范任务,并监测本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向区域中心站及时反馈信息。在科技示范户的确定上,我们通过电视公告、本人申请、群众举荐、村委会把关,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考核的办法,将一批热爱农技推广工作、群众威望较高,特别是具有一定农业技术示范能力的种田能手确定为科技示范户。目前,全县已确定科技示范户307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示范户在本村选举,推出协会会长人选,通过考核审批后,发放聘任证书。

第二,创新机制,建立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高素质的队伍是保障农技推广应用的核心。为此,我县组织纪检、人事、农委等部门通过公开考试、组织考核等办法对除县中心主任外的所有人员实行竞聘上岗,优化了人员配置,努力建设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精通、吃苦耐劳、勤于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在县农技推广中心人员的选用上,根据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重新核定编制,核定岗位,科学设岗,以岗选人。要求县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先竞聘区域中心站职务,再竞聘测试中心主任、植保站站长、综合办主任和农科所所长,最后竞聘农技推广中心其他岗位。经过竞聘,县推广中心有12名人员充实到了区域中心站,实行三年一轮岗,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队伍长期存在的头重脚轻的弊病,强化了基层工作力量。对县中心其他人员除主任外全员竞聘上岗,签订三年聘用合同,实行死编活人,动态管理。对4名落聘人员,我们实行了待岗管理,只发基本工资,三年内单位有空岗,允许其参与竞岗,仍然落聘的三年后纳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在区域中心站的人员选用上,核定3个区域中心站编制24个,目前从乡镇财政开支人员符合条件的人员中选聘了15人,聘期3年,加上县派12人共27人。对落聘的原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由乡镇政府重新安排工作,并取消相应的技术岗位待遇。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2

随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相继对中国改革的宏伟蓝图进行具体而细致的绘制,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改革问题就顺其自然的摆在了党中央与国务院的面前。当下农村改革的形势迫切而又严峻,农村基层的发展问题易发频发[1]。农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矛盾日益凸显,农业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增长机制中需要各个生产要素层次的有机组合,农民如何才能共享改革的红利。目前,“三农问题”的研究对策与调研,本质上是要解决农村、农民、农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可调和性矛盾问题。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整合农村发展过程中可以调动的有利资源,形成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优化配置[2]。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会议中多次明确强调:“改革的开端与终点的关键落脚点都在于农村,唯有认真分析农村当前发展的现状,革除制约农村发展的弊病,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实现农村改革的跨越式发展,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增长极”。尤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从“稳增长模式”转变为“新常态模式”的过程中,农村生产要素的资源整合显得尤为重要[3]。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当前农村生产要素流动配置的现状,探讨农村、农民、农业三位一体发展新模式,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理论。

1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现状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可预期性阻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新型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时,农村与城镇、工业与农业、农民与市民之间相互的关联作用愈来愈紧密[4]。当然关联作用正相关时,双方可以起到相互协调的共赢作用;当双方处于逆相关或者无关时,一方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另一方的削弱。因此如何协调三对关系成为了众多经济学者与专家关注的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推行了几年,各地也都争先开展了试验田的改革与示点。不过在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问题有一个清晰、可视化的认识。

2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流转与确权

以新中国建立为研究起点,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农村的土地资源经历了集约型到下放型的转变。转变的依据便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同时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畴[5]。新形势下,随着政府简政放权的进一步推进,中央政府要求各个地方因地制宜的制定农村土地确权的试点工作,让农民在农村土地确权的过程中享受到切切实实的改革红利,调动农民农村生产生活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在江苏省盐城市楼王镇地区推行的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楼王镇奉行“大方向,小结构”的指导方针,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目前当地土地处理的方式有两种:1.农民分散化的土地管理种植模式:农民的土地产权以分田到户为依据,在双方愿意的情况下进行土地使用权的个人转让和继承,不过产权的确定是一个模糊的地带,产权倘若确定不好,容易引起农民的内部矛盾。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在土地产权的确定方面存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2.农村的种田大户大面积地承包土地,将农村的土地集约式使用。这种土地的使用方式是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缺失,造就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重新整合,产生了西欧农场式的作业方式,这种家庭农场式的农业发展模式符合精准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在处理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与西欧和美国的家庭农场的最大区别在于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我国当前的种田大户只具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不具备土地的所有权。正是因为土地所有权的限制,农村种田大户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因此需要研究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新方案。同时,国有垦区大型农场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具有先天的优势。

3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变—新时代农民与农民的转型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这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农村劳动力是生产要素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农业机械化大面积推进的过程中,农业的集约化作业替代了传统的农耕作业方式。结余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变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才资源。高素质且低廉的农村劳动力为外资的引入起到了。农民的转型不但可以使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更加稳健活跃,并且促进了新时代家庭农场的诞生。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表明:家庭农场式的田间作业模式更加适应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的需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可以更加节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形成第一产业活力向二、三产业的有机输送[8]。同时农民在家庭农场生产模式下对整个农业生产的运作更加模块化。大部分拥有家庭农场的农民可以组成生产合作社,进行农耕作业,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与集约化。此种模式类似于国有农场的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可以调动农民生产作业的积极性,完善了农业生产的结构,赋予了农民更大的生产权益,让农民成为新时代的“农场主”。鉴于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现状,家庭农场模式的农业生产在我国尚处于局部试点阶段,因为涉及到农民权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平衡问题,大面积的农村土地个人承包还需要政策的相应完善。李克强总理在前往山东省调研家庭农场作业模式时强调:新型农村产业的模式需要中央和地方发挥二自由度的力量,为农村与农民在本质上的技术转型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与政策引导。这反映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面对二、三产业对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战略需求,国家层面对于农村与农民的转型正在开展着有成效的大面积试点,相信政策的孵化器会给农民新时代下的转型提供一颗定心丸。

4经济新常态下农村资源的流动配置问题—生产要素分配的探索

党中央在“稳增长”经济模式的背景下,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增长模式。经济新常态和稳增长模式是我国长期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中国的发展预期同两种模式的联系密不可分。可见两种经济发展策略的可靠性。下面首先介绍稳增长经济政策的具体内涵: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保8,全称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增长策略。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7%左右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下自然会呈现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模式。农村的生产要素资源包括: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水资源、畜牧业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是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上述的农村生产要素资源流动配置的现状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无序化、单一化、没有交叉性、缺乏层次性、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够紧密等。有些地方的生产要素资源在一味招商引资政策的引导下大面积成为附赠品而失去原本的产业价值。招商引资的确可以源头上拉动农村与地方的经济建设,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转型,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稳步升级。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的建设目标。

单一资源的引导配置不能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的社会生产结构应该是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动力、第三产业为创新的协调发展模式。同样以江苏省盐城市的地区旅游产业为研究实例:大纵湖旅游风景度假区是盐城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升级的民生工程。大纵湖风景区原本是当地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一直以来都在徘徊中摸索经济发展的出路。近年来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的农家乐文化现正逐步走上一条旅游风景经济发展特区的建设道路上来。他们利用当地的品牌文化与旅游文化大力推销农副产品,逐渐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将第三产业(旅游业)与第一产业(农家乐)、第二产业(农副产品工业化)实现有机捆绑,形成相互促进、协同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格局,目前,当地紧跟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潮流,有条不紊地推动旅游战略性产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升级,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5“一带一路”下新农业发展合作模式—中亚农村经济带的有效联动

中国在产能过剩和能源依赖程度日益增强的同时,需要输出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运用“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要素合理的流动配置提供技术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彼此合作空间巨大。并且“一带一路”强调参与各国的协调发展与扩展农牧渔林及其相关领域的深化合作。中国农村经济在面对上述经济政策带来的利好时应该更加稳健有为的进行相关方面的战略布局与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应该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当前新农业的发展模式要求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特色化的技术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特色化是盘活农村经济的一剂良方。目前我国大型国有农场正适应新农业发展的要求,其正在向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特色化方向发展。

第二,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其他国家密切保持沟通,对于农业产业需求做好相应的评估,对于农业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出卓有成效的大胆试点,比如农村新能源—生物质能、沼气池建设与利用。循环经济与农村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农村生产资料流动配置过程中遇到的核心命题。在“一路一带”的有效带动下,各国农村合理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需求得到有效评估,这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微循环起到了有效的催化作用。在能源依赖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不可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世界大环境下,如何形成中亚农村经济合作带,促进中亚经济带沿线各国经济效益1+1>2是“一带一路”相关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三,相关学者早就强调中国农村经济的出路在于“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著名农业工程专家汪懋华教授曾强调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是否实现“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可见农村经济发展应该结合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的优势,在上述经济政策的有效引导下,大力发展符合中国特色与世界形势的现代化农业,合理配置各个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林业资源、农林渔牧等生产资料等在农村经济微循环当中的作用。找到农村生产资料合理配置的平衡点,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6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在“质与量”中不断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农民、农业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农村土地资源、农村劳动力资源都处在重要转型期。同时结合我国目前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配置更加灵活多变,其有效促进了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在“一带一路”的外部政策引导下,中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机遇与挑战。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逐步进入改革深水区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问题。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提出的,幸福中国与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问题,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农村生产要素流动配置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以社会主义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问题,通过以上策略调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力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沃土上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要素,流动配置,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

参考文献

[1]吴玉鸣.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0,06:25-37+48.

[2]吴春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胡玮.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D].广西大学,2007.

[4]栾大鹏,欧阳日辉.生产要素内部投入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12,06:78-92.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3

李元昌,男,吉林省榆树市人,1949年生。中共党员,特级教师、教授,现为吉林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兼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老师自1985年起,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对农村中学语文教改进行了13年的探索。1999年调入吉林省教育学院,又创建了农村教研教改基地、县域三级教研网络等教研平台。李老师是吉林省的省管优秀专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荣誉称号。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并荣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他的教研文章多次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现代语文》等报刊上发表。吉林省教育厅为其出版了《李元昌教改思想与实践》丛书,《李元昌与乡土教育》被收入教育家成长丛书。

桑哲(以下简称桑):李老师,您是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入长春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毕业时多数学生都希望留在城市学校,而您在填写毕业分配志愿书时,写下了“回本县本公社本大队工作”几个字。您当时是怎样做出这个决定的?

李元昌(以下简称李):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追求,我想踏踏实实在教育上做点事。我认为最适合我发展的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我对待客观环境的态度:一是了解,二是熟悉,三是适应,四是改造,五是利用。我是当地人,了解,熟悉,也适应当地的环境,剩下的就是改造、利用环境了,我认为这是追求事业的一条捷径。当时我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一个坑里种几棵玉米”的问题。“文革”时追求高产,在应该种一棵玉米的坑里种了4棵,结果棵棵都长不好。人才都在城市扎堆,就像4棵玉米挤在了一个坑里,所以我选择了农村。这一个坑里就我一棵玉米,我事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是得天独厚。再者,农村教育落后,但越是落后的地方越需要人,越是落后的地方待开垦的“处女地”就越多,收获也就会越大。从干事业的角度来看,我应该选择农村。

桑:李老师,1985年您在吉林省榆树市秀水二中举起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旗帜,您为什么选择了这个教改项目?

李:陶行知先生是我最崇拜的教育家,他曾经有一个宏伟的理想:筹备一百万元资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教育理念对我影响非常大。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的年代,也是教学改革此起彼伏的年代,我在家乡的那所中学——榆树市秀水二中举起“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教改旗帜,打算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探索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这个教改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人生追求。家乡虽然贫穷落后,但在我心里十分神圣。把家乡建设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我的理想。我是一名教师,只能从教育这方面来探索改变家乡面貌的途径。农村和城市差别大,我认为主要是差在人的素质上。我想,如果通过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回乡的学生个个有理想、有能力,能够成为当地经济建设中的中流砥柱,那么农村就有了希望。

桑:当时大家对您的教改有怎样的看法?您认为这条路能走通吗?

李:我承担了这样的教改项目,当时大家议论纷纷。我们秀水二中是治江和腰围子两个村合办的村办中学,是当时榆树县(市)小得不能再小,穷得不能再穷的一所学校。经费困难,连粉笔都得分着用。有人认为在这样的学校搞这样的教改,是天方夜谭,嘲讽我说泥鳅鱼想翻大浪;有人认为,陶行知先生用教育改造社会就像是用篮球推动地球转,我的想法更天真,是用乒乓球来推动地球转;还有人说我是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我说自己是在“蚍蜉撼树”、“螳臂推车”。当时我想,如果这条路走通了,就开辟了一条学科教学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新路,语文学科可以这样做,其它学科不也可以这样做吗?如果各学科的老师都努力为农村的发展培养人才,改革自己的教学,用教育改造农村这条路就会成为阳关大道。说不定乒乓球真的就推动了地球。我心里一直想着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于是,我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学改革。从1985年到1998年,在这条教改之路上我走了13年。

桑:事实上,您的教学改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您被大家誉为“农村教改实践家”,吉林省多次推广您的经验,在全国教育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您认为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我在前面说过我对环境的态度。人不能屈服于环境,而是要主动出击,改造利用环境,让环境服务于自己的教学。我之所以能在农村教改中获得一些成果,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的环境。也就是利用了当地的教育资源。农村学校条件差,为此有些人认为进行教改根本没条件,也没必要。但我不这样想。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长处。在我的眼里,整个农村社会就是一个大学校、大课堂。这样,我的学生拥有两个学校、两个课堂。 这两个学校、两个课堂各有分工,学校的课堂里学知识,社会的课堂上学能力。学校的课堂上学了新闻写作的有关知识,学生们就到社会上搜集素材,向报社、电台投稿;学生掌握了应用文写法,就动员他们用学到的知识为群众服务,帮助群众拟合同,写诉状;学了调查报告,学生们就走街串巷,调查当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通过类似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我把学生的思想导入关心家乡建设事业当中来,这样学生们爱乡报国的情感、主人公的意识也就逐渐形成了。语文能力提高了,人也长进了,用一方水土培育出一方人,其效果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无法达到的。

如果评点我的教改成功之处,都和利用当地的环境有关。即使一些负面的东西,如封建迷信、陈风陋俗,我都要想办法利用起来,变毒草为肥料,让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教育。

桑:在教改过程中,您是怎样认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李:我认为语文不但是学好各学科的工具,而且是能让我们在人生发展中再获取知识的知识,再形成能力的能力,我当时就是以这样的目的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把数学老师准备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作为阅读题纳入语文试卷,学生们很不理解。我问一个学生什么叫说明文,这个学生回答了,我又要求学生根据说明文的定义,看这张试卷的阅读内容是不是属于说明文。学生们研究后,承认是说明文。我接着说,我们能够读懂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为什么读不懂物理、化学、植物、地理这类的说明文呢?学生说他们还没学,这是下一节课数学老师要讲的内容。我说我今天考的不是数学,也不是语文,考的是你们会不会学习,会不会自己学习。如果你们能读明白,就会解试卷上的练习题,以后也就有自学数学的能力了。卷子收上来后,我发现不少学生都做对了。考试之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讨论,要他们谈谈这次语文考试的感想。有的学生说,语文是基础,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它学科。有的学生说,语文水平高,自学的能力就强。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学生们还认识到要把语文作为人生再获取知识的知识、再发展能力的能力来掌握、运用,这样,离开学校之后,还可以凭着已形成的语文能力继续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是虚无的东西,不同的环境应该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在教改中发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对培养农村中学生爱乡报国的思想情感,树立建设新农村的人生追求影响十分明显。有一节作文课我至今难忘。为了写好《家乡儿女情》这篇作文,我把学生领到松花江边的大堤上,学生们看着家乡的贫穷面貌,大家齐唱着“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村子的周围……”,当唱到“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建设得地也肥来水也美”的时候,个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头上是红红的太阳,身后是滔滔的江水,眼前是家乡百废待兴的景象。在歌声中,学生们思考着家乡的未来,思考着自己的责任。一篇篇文章伴随着他们内心的激情很流畅地写了出来。“家乡,为了你美好的未来,你的儿女正在灯下苦读。”这是学生作文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他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桑:您在语文教改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是怎样解决的?

李:最大的难题是怎样转变差生。差生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住学生的流失,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就会落空,整个教改也就失去了意义。13年的教改实验,我的主要精力就放在差生上。我的体会是,差生成绩差,是表象,其实质是差在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等非智力因素上。在他们及家长意识中,读书就是为了升学,不能升学,读书就没用。因而我在教育中用成才教育改造升学教育,用成才的理念反对读书无用论。使学生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升学,更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材。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学习才会有动力。这些学生可能与部长、省长的职务无缘,但却有希望成为一个村的优秀管理者。无论大材还是小材,都有一个共同标准,就是对国家、对人民有益,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思想和情感来转变差生的。

转变差生,就如同医生给病人治病。医生治病,要了解病因;转变差生,首先就要弄清楚为什么差。差生有许多知识要补,但要找到影响他们发展最根本的知识。在这方面,我是从字入手,从培养他们查字典、词典开始的。有了这方面的能力,就有了学习语文的基础。另外,我认为针对差生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调动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方面我用了许多“土偏方”。被升学教育所抛弃的差生,在成才教育中得到了发展。这轮实验班学生在1987年初中二年级时参加榆树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全市18名学生获奖,实验班学生就占了9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两年学完了三年的功课。1988年,实验班学生接受省验收检测,成绩和省里重点中学学生不相上下。学生们自编自选的作文集——《田野上的小花》已经再版4次,被定为吉林省中小学学生阅读教材。转变差生说起来一言难尽,有兴趣的同行,可参看近期出版的《李元昌与乡土教育》(教育家成长丛书)中的《让明天的太阳更灿烂》一文。有些人担心,怕搞教改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我的体会是,教改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升学率。

桑:李老师,您常说教学法是教育观念之法。在教改过程中,您创造了许多教学方法,有些现在还在被老师们使用,有些还被介绍到国外去。对此您有怎样的体会?

李:教学法是教育观念之法,这是我的切身体会。经常有老师问我,怎样才能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我说你首先要端正教育观念。我给他打了一个比喻:教育观是种,教学方法是苗,没有好种,怎会出好苗?教育观是舵,教学法是船,无舵之船,怎能乘风远航?这里所说的教育观,主要是教师的育人观,也就是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以前,我自己想搞出点教学方法来,但搞来搞去没什么效果。后来,我以为当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来改革语文教学,一些方法自然而来。现在,有人明知某些方法没有效果却还在使用,而不去思考怎样改进。比如批改作文用的批语,什么“中心不突出”、“层次不清楚”等等,如果学生明白批语中的这些话,也不至于把作文写成那个样子了。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我下功夫研究了一番,搞出了点改法(见教育家成长丛书《李元昌与乡土教育》)。有一次作文对开头的要求是开门见山,而有个学生开头却绕了弯,我就在总批中出了下面四道题要他回答:

1.这次作文对开头的要求是什么?

2.在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文章中找出几篇符合这次作文开头要求的文章

3.读自己的作文,看开头存在什么问题。

4.请你修改自己的作文,使之符合此次要求。

这四道题,各有目的。第一道题重申对作文开头的要求,要学生知道,不是开门见山,就不符合要求。第二道题,让学生阅读符合要求的文章,掌握这种开头方法。在回答上两道题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并也具备了完成第四道题的能力。这样,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具备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了。

桑:李老师,您认为现在的农村教师在理论学习中应该读那些著作?

李:现在国内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著作很多,而且还引进了不少国外的教育理论,能多读几本当然是有益的。作为一个农村教师,我个人认为应该读一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陶先生的理论虽然不是产生于今天的社会,但他的思想先进,经得起时代的检验。我本人的教改,其实就是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的实践。读了他的著作,我们会受到很多启发。

当代教育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我就是以辩证法来指导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方法的。为了改善自己的教学,我读了《大众哲学》一类的书。在辩证法的指导下,我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教法进行了改造。以前,我只顾闷头教学,有了点辩证思维之后才发现,现在的学科教学是形而上学。每个人都在孤立地、静止地看待自己的学科,而看不到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后,我便把各学科看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本,语文学科只是其中的一个单元。因而在1985年我提出了以语文学科为龙头,把其它学科进行综合的设想,并开展了综合性教学。有些教学方法的设计,直接来源于哲学的基本理论。如“放——收——放”作文训练法,其理论根据就是哲学的“否定之否定”。把哲学思想应用在教学里,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比如,根据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提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结合教育学中迁移的理论,就设计出读写迁移法。把哲学思想用在教学上,就产生了新的了教学方法;学生把辩证法用在学习上就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有一次,我结合小说单元对学生讲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告诉学生,人物的性格就是人物的本质,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就是现象。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明白了这个关系后,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阅读时要透过人物的现象分析人物的思想本质。阅读是这样,那么我们在作文时该怎样去描写人物呢?学生们运用逆向推理得出结论:作文时,要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本质,去描写能够反映其本质的现象。学生们还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观察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的学生运用量变到质变的关系谈学习、谈修身。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同时,应该读一点哲学,用辩证法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

桑:现在教材版本比较多,您认为哪个版本的教材适合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您是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在课堂教学中,您是否有比较成功的模式?

李:前一问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手中的教材不全,没有比较过。但我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教材,都在于教师的运用。有位老师说,“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话很有道理。围绕为学生学习服务这个中心,就不能死守教材。按着顺序一课一课去教,那是死教书,教死书。对于教材,应该灵活运用。我从来没有按部就班地使用过教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时我会把小学的课文拿到初中课堂上重读;有时把高中教材“下放”到初中去学习。对于教材中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就删,不足的就补。需要的东西找不到就自己动手编、动手写。数学、物理、植物、政治、历史等课本的内容,经常是我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作文,有时也当课文讲。比如,有个学生写了篇作文《我爱家乡的红高粱》,无意中运用了象征手法,我就把这篇作文作为单元的首课组织学生学习,让这个学生现身说法,这篇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样,对后面的《白杨礼赞》、《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等文,学生就无师自通了。

学习语文,一本薄薄的课本是不够的,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推荐课外读物,也要符合农村学生的特点。我尽量向学生推荐带有“土味”的作家的作品。如老舍、赵树理、周立波、刘绍棠、马烽等人的著作。这些带有乡土气息的文章,贴近农村生活,学生喜欢读,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影响较大。课外阅读不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它和课内阅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给学生讲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阅读《水浒传》中去;学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课后学生非得找来《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一读不可。当然,人的成长需要多种知识,不能单靠语文,科普一类书籍的阅读,也在我的指导范围之内。

谈到教学模式,实际上我从来不受什么模式限制、约束。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一篇课文我要用两三个课时,有时一课时内学生要完成三四篇课文的学习。我从来不规定自己一篇课文几课时教完。如果这堂课老师讲有效,我就讲,不怕别人说我是满堂灌;如果讨论研究有效,就组织学生研讨交流,也不在乎有人说乱哄哄的不像个课堂;需要自己完成的问题,那我就要他们独立思考。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只要有效,我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只要对学生有利,统统用上。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不能因其旧而弃之,时髦的方法也不能因其新就硬搬来用。有时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讲授途中就会改变,因为课堂上的情况变了,就得因势利导,就题发挥,不能死抱着方案不放。课堂教学要讲实际效果,不是讲形式。 课堂教学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从这方面来说是“死”的,但它决不是被某种模式所固定的。而教学方法则是灵活多样的,不固定的。我们应该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调节“死”的规律,把课堂教学变“活”。

桑:李老师,您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您认为农村教师除了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哪方面的能力?

李:在农村教师中,有一门重要的学问往往被忽视,那就是农业生产这门学问。陶行知先生曾对农村教师提出过要求:“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自己在灯下啃了好几本农业大学的教材。从表面上看这些与教学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实际上它对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使我的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也让学生发现了一个学习的新天地。以前,我只能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导向生活,导向社会,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后,我又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入生产领域,同当地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学生们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后,又促进了自身的语文学习。有的学生根据农药说明书创造了小说《丁草胺请战》;有的学生把自己掌握的农业科学知识用在作文中创作了小说《土地神》、《一水引来万水流》;有的运用在植物课中学到的细胞液渗透现象写出了《化肥上多了为什么会烧苗》、《怎样合理施用化肥》(以上列举的学生作文,见本人学生的作文集《田野上的小花》)。以上所说只是在语文教学层面看其作用,如果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其意义就更大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感到一个农村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重要性并不次于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4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辖11个县市区、36个镇、22个乡,1826个建制村。全市常住人口360多万,其中,农村人口25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1.6%,截止目前,农村客运班线84条,客运车辆457部,8601个座位,日发班次2871个。县城通往乡镇的客车通达率达100%,1803建制村通车。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已初步形成。实现了“公路通、客车通、信息通、物流通”的目标,为繁荣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出行条件。

一、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全力推进

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是一项造福于民、惠及于民的民心工程,但是因为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特别是一些矛盾深、困难大、涉及利益复杂的工作,必须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否则寸步难行。为此,我们主动向政府汇报,寻求支持,很多工作正是政府的多方协调支持下,工作由难变易。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实现了由 1 “部门行为、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的转变,通过主管领导亲自督促协调,工作的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突破了部门利益的束缚,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

早在2007年,焦作市政府派出以主管市长为团长的考察团赴浙江嘉兴等地专题考察学习,后又陆续派出多批次考察组到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总结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在农村线路改造方面,各级政府协调多个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扶持和帮助,较好地解决了经营者的退出问题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统一了各方意见。

2、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客运场站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多方融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进程。目前,全市拥有农村客运站70个,招呼站1200个,实现了客车通到哪里,乡镇客运站就建到哪里。同时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在农村客运中大力发展中档舒适型客车,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鼓励车辆加快报废更新、提档升级的步伐,鼓励车头向下,充分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降低税费标准,让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主动将购车资金投向农村客运市场,以方便农民出行为目标,努力提高乡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农民朋友提供“经济、方便、安全”的客运服务,实现了路修到哪里,客运车辆就通到哪里。

3、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线路改造力度,无论是城市公共客运,还是城乡道路客运,其本质都是为城市、农村旅客出行服务。但由于受体制影响,城市公共客运与城乡道路客运没有实现有效衔接,不仅为旅客出行带来了不便,也导致一些客运站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我局通过规划调研,制定了《焦作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线路总体规划方案》、《焦作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内容。2008年4月10日,我市首条公司化改造、公交化运营客运线路——焦作至修武班线正式开通,我市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焦作至修武客运班线原来共有营运车辆30多辆,因受经济利益驱动,特别是挂靠车辆的存在,车辆档次较低,安全系数不高,经营行为不规范,拉客、宰客、甩客、兜客现象时有发生,运力总量过剩,盈利水平低,相互之间恶性竞争,群众满意度不高,既影响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也影响到了社会稳定。为此,交通运输部门以“经营主体公司化,经营方式公交化”为指导思想,以“畅通快捷、安全舒适、经济方便”为建设目标,开始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尝试。由焦作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修武县交通运输公司共同出资300万元组建焦修城乡客运公交线路公司。新的经营主体实行股份制经营和公司化、集约化运作,由新的经营主 体对该线路原有33台营运客车进行整体收购,对原线路进行公司化改造。修武线路公司按焦作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公司纳入集团统一生产经营规划和管理。

在运营模式方面,由新公司对所有客车实行公交化运营,即公交化购臵车辆,公交化设臵站点,公交化安排班次,公交化提供服务。

在管理模式方面,按照企业是管理主体的要求,运输企业实行“九统一”,即对公交化运营的所有客车实行统一进站、统一调度、统一售票、统一结算、统一车型、统一运营标识、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聘用驾乘人员,并对驾乘人员实行信誉、安全保证金制度。

在票价管理方面,按照保本微盈的原则,对焦修线路公交车保持低票价运营,即:城市零公里以内实行公交票价1元,出市区按实际里程在政府基准运价的基础上执行优惠票价,折价幅度为20%—30%。

后又按照这一模式,相继对焦作至博爱和武陟两条客运班线的车辆进行了公司化改造,实现了公交化运营。

我局早在2006年就明确要求,所有更新的营运车辆必须实行公车公营,否则不予办理更新手续。通过发展,焦作市多条客运班线实现了全部或部分营运车辆公车公营。焦作至新乡客运线路所有营运车辆全部实现了公车公营;焦作至郑州、济源的部分车辆实现了公车公营。

二是创新方法,完成改造。我市在公司化改造方面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大型运输企业对原有线路的车辆或者 挂靠车辆进行协商收购。例如在焦郑公交方面,焦运集团斥资将线路原有经营车辆进行收购,通过整体购买进行公司化改造。另一种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平台,组织在一条客运班线上多个现有经营业户自主采取股份制合作经营形式进行改造。如我市一个县境内的客运线路的改造形式就非常好,修武-方庄的客运班线,该线路最多时发展到67辆客车,“各自为政”,经营无序,为争抢客源,多次发生治安事件。修武运管所引导车主实行股份改造,车辆集约为16辆,42家业主股东,共同推选出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职责,进行财务管理、调度管理、车辆维修管理、路查管理,实行统一调度,统一加油,统一收支,统一管理。实现了节约油耗、降低成本、规范了秩序,增加了股东收入。

三是加大扶持,确保农村客运健康发展。农村客运具有服务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也具有收入相对微薄和客源较差的特殊性。如何发展好农村客运,必须采取特殊的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来加以扶持引导,特别是要通过优惠政策的有力支撑,给予提供能维持经营和发展的最基本经营条件,保障农村客运能正常运行。

近几年,我局按照“一县一网一公司”模式,出台了《关于加快焦作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农村客车通达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打造安全便捷、环点相接、网线相连、纵横相扣、布局科学的农村客运网络化体系,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车。四是科学管理。我局按照“稳定存量、严控增量、鼓励更新、升级进档”的原则,严格更新车辆标准,推广节能环保的绿色公交车,统一喷涂“新农巴士”,使城乡旅行更加舒适、安全、环保。我市对参运农村客运的车辆推行公司运作模式和公车公营,结合车辆更新和线路调整,采取车辆收购、公司更新、评估入股等方式进行公司化经营改制,实现统一运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轮岗、统一营收、统一奖惩的“六统一”经营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公交化管理,统一扶持政策、统一线路班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车辆票价,使更多群众享受到经济和客运发展成果。目前,部分县市农村客运线路已经打破了城乡壁垒,实现了城市公交下乡、农村客运进城,城、乡、村无缝衔接,站、亭、点设施资源共享,票价一致,使群众出行成本无差别、经营者投入和收益均衡。

五是推广经验,完善网络。我局在全市推广孟州农村客运网络化和修武县农村客运公司化股份制改造经验,探索公车公营模式,严格管理,做到车型统一、颜色统一、统一管理、统一定点发车、统一排班,使挂靠经营逐步退出道路运输市场,焦郑、焦新、焦修、焦博、焦温等主要线路实行了公司化改造,全市客运公司化改造率达到80%。

4、严把车辆技术等级和从业人员素质关,确保安全

通过加强对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检测,禁止技术条件不合格或达到报废规定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通过强制维护,提高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同时,对从事农村客运的司乘人员必须在开业、上岗前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参运。

同时要求农村客运企业严格按规定开班、收班时间,统筹安排班次时刻,合理调度上下班高峰期运行车辆,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二、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经验

1、立足地区实际

我们根据焦作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地形地貌以及运输企业实际,在线路上科学布网,在运营上主要选择一些资质过硬、信誉较好、实力较强的运输企业运营,实行区域化经营,避免多个经营主体的恶性竞争,避免因市场过度分割、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统一站点布局,及时合理调剂运力,提高客运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市场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政府调控和行业管理。

在车型的确定上,我们要求既符合公交的要求,又与焦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改造,所发展的车辆均为环保型车辆,并实现了同线、同型、同价。

2、工作方法合法合情

在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时,我们针对各项政策的合法性进行论证,使这项工作在推进中在法律上没有漏洞。坚持经营者改造自愿的原则,对不接受更新的经营者,允许其在原经营线路上继续营运,直至核定的经营期满后退出市场。坚持了政策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政府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基本方法,公司具体操作,个体经营者参与,运管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过渡兼并办法的规定,原营运车辆由原经营者自行处理。后来考虑到经营者的实际困难,对已按照运管部门要求更新的,明确也可以纳入公司管理。原先我们准备整条线路适用一种方法,以线路为单位整线同时实施改造,后来因为同线路经营者难以形成一致,就调整为成熟一辆改造一辆。总之,在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办事,做到了合情合理又合法。

3、政府支持,社会关心,企业参与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5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

进行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关键因素。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加大资金投入是推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都是依赖运用金融和财政政策,推动了农村面貌的彻底改变。如:1960年至1975年,日本用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由841亿日元增加到9685亿日元,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切实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为基本出发点,这就需要资金的强力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

(二)农村金融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明确经济走向的基础上,运用金融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现代农业越来越表现为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调查,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的资金。这就需要很好地发挥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提高实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

我国农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公司加农产,这一农业生产新形式的出现,为金融机构确定了新的服务主体。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据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至20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巨额资金我国财政无力承担,也不能完全由财政承担,农村商业化、市场化的这部分资金需求,应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党和政府一向非常重视农业发展,面对发展农业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却不能与之相匹配,严重影响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贷款投入多,效率低,资源浪费。

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的情况是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指标。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第三位,但农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农业贷款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农业贷款占GDP的比重三项指标在样本国家中名列第一。仅农业贷款一项,投入的数额己高于农业产值。这说明,我国的金融投入多效率却不高,农业领域对金融资源的消耗较大是一个现实问题。

(二)银行机构改革弱化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服务出现真空状态。

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导致了各国有银行在县域机构的收缩。同时,风险管理的强化大大减少了基层银行机构的权限并提高了贷款发放的门槛。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受人员、机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制约,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在市场化改革中,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农村地区出现金融空白。

2008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在四大商业银行缩减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这些乡镇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24%。其中,西部地区占了金融空白乡镇的绝大多数,共有2367个金融空白乡镇地处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仅有291个。目前,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4个省市已经实现金融机构网点全覆盖,而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l/3。

(三)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平均13.4%,远高于同期四大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同期东北、中部和西北地区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更高(分别为29.9%、20.4%和16.4%)。

(五)农村地区金融环境欠佳。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的高低。当前,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信用文化缺失,农产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淡薄,导致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屡有发生,再加上适用于农村信贷的可抵押物缺乏,贷款安全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不佳。以及担保体系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自我维权能力不足,对恶意逃债人缺乏强有力制裁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金融秩序,也就无法满足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外部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下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持,而当前商业银行大量撤离农村,形成了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农业发展银行只提供粮食收购贷款,信用社背离了合作制的宗旨,邮政储蓄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根本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鉴于此,我们下一步的农村金融改革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从商业性和政策性不同渠道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要从商业性和政策性等不同渠道构建职责分明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政策性金融服务方面,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和政策性银行来提供,包括政策性财政资金的安排和运用,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贷款服务等。在商业性金融服务方面,主要由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组织、邮政储蓄机构等各种形式的金融组织来提供。农村金融发展比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服务设施(网络、网点、支付清算体系等)比较差,要特别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从

基础方面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根据目前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体系的状况,特别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及准金融组织。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只有商业上可持续,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实践证明,利率市场化并使之能覆盖风险和成本,益于商业性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益于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在推进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培育金融产品创新和自主定价能力,以不断提高其盈利水平。此外,政策性金融也要做到财政补贴后可持续。要先确定财政补贴规则,对市场透明。补贴之外的风险由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承担。凡具备条件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都可以通过竟标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

(三)加大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完善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机制。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金融是金融行业的弱势部分,要多种政策配合使用,在财政、税收和存款准备金政策上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优惠,建立扶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

另外,适应农村金融组织特点,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在扶持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运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在完善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机制方面,一是建议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涉农信贷部门,建立农业信贷绿色通道,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和时间。二是适当放宽涉农贷款的信贷审批条件,创新农业信贷的抵押担保方式,探索扩大农业抵押担保贷款范围。三是深化金融机构的涉农服务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创新涉农金融服务品种和手段。

(四)坚持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农村经济的融资渠道。

一是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帮助企业解决担保难问题。二是制定税收减免和贴息等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经济转移,制定农业产业化风险投资鼓励政策,缓解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三是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通过引导和发展民间借贷中介机构,搭建民间借贷服务平台,活跃民间借贷市场,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四是鼓励典当行业服务农业产业化,将方便快捷、融资期限短的典当融资与农业产业化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衔接起来,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多途径地解决农村融资问题。

四、结论。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6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

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一任务的确定,为法律服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法律服务业一定要抓住机遇、振奋精神,整合资源,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业包括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四类人员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履行法律服务职能,运用法律服务手段,在繁荣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离不开法律服务人员的法律服务。农村对法律需求的领域越来越广,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这给法律服务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二、法律服务业服务社会主义农村的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对法律服务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地处基层的法律服务业基础薄弱、人员缺少、素质不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就保靖县来看,全县土地面积1745.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人口29.07万人。有律师事务所一家,执业律师5人,其中兼职2人;法律援助中心一家,工作人员2人;公证处一家,公证员1人,工作人员3人;基层法律服务所4家,法律工作者15人,法律服务人员共计26人;7家法律服务机构均设立于县城,办公面积平均约10平方米左右,业务范围主要以传统的民事代理诉讼和刑事辩护业务为主,有少量的单位法律顾问业务。而中央《意见》提出的8个方面的新农村建设,我县法律服务业很少涉足。目前,法律服务业已很难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导致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法律服务人才缺乏

从事律师和公证员职业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我县现有7名执业律师(包括法援中心律师),有1人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进入律师队伍的,还有6人均是2002年以前取得律师资格。由于国家对法律职业门槛的提高,2002年国家举行首届司法考试以来的5年时间里,我县司法行政系统没有一人通过考试。2005年我县就因为公证员未满2人,致使公证处未能注册执业。同时,2004年7月1日,随着《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认可和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标准,列入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这意味着我们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工作者的数量只减不增,这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当不利。

(二)法律服务人员政治意识不强

有的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参政议政意识不高,表现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比较淡溥。这就导致法律服务业执业方向不明确,不懂得按照政治这个指挥棒去开拓法律服务业务。法律是统治阶级制定的,那么法律服务人员更应该为政治活动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我们有的法律服务人员缺乏这种政治意识,看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最大的政治,而一味的只讲求经济利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的积极不高。

(三)法律服务人员缺乏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方法

目前,法律服务人员业务开展的范围较狭窄,主要业务是诉讼,而非诉讼业务很少。之所以法律服务机构都涌入县城,就是因为法律服务人员缺乏在农村开拓法律业务的方法。农村是法律服务业的广阔市场,不要把执业的范围局限于代理诉讼。农村的支柱产业,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的改革,培养新型农民等这些都是法律服务业有待开拓的业务领域。法律服务人要创新方法,改善服务手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三、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必须从法律服务自身职能出发,按照《意见》的精神选好切入点,把握关键点,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搞好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服务工作。

(一)加大法律服务方面的立法,鼓励大量优秀人才进入法律服务队伍。

《律师法》、《公证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是对律师、公证、法律

援助执业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但法律工作者这个概念在法律上一直没有明界,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家没有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其进行立法。《行政许可法》出台以来,明确规定国务院部门规章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这就导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两个部门规章中关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认可和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核准的审批权被取消。为了能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法律人才支持,又使法律工作者后继有人,保持法律服务队伍的连续性,建议司法部尽快将两《办法》相关内容上升为行政法规或法律,保证法律工作者执业有法可依。其次,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对通过考试的人员,想尽一切办法,充实法律服务岗位上来,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法律服务人才的需求,也为法律服务队伍储备人才。

(二)司法行政机关加大对法律服务人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导力度。

法律服务业在性质上属于中介组织,受市场经济的调整。既使如此,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法律服务业的主管机关也完全有能力通过行政手段引导法律服务业向农村延伸。我们采取两种行政措施:一是县局积极与政府各职能部门联系,为法律服务人员服务新农村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通过我县司法局的努力争取,2005年3月县政府办正式行文《关于开展行政执法单位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第一批8个涉农试点行政单位聘请了执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通过行政手段在行政单位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既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又顺理成章的引导律师向农村提供法律服务。如我县彭凤英律师通过给卫生局担任法律顾问,成功的化解了请水坪镇部分农民工集体到镇卫生院上访要求承建卫生院大楼包工头偿还工程材料欠款的事件。二是在各乡镇建立法律服务联络员制度,由乡镇司法员兼任联络员。司法员充分利用熟悉当地法律服务需求的优势,及时向县局反馈法律服务需求信息。联络员制度有利于法律服务人员及时掌握农村法律服务需求信息,积极主动地为农村提供有偿的、无偿的法律服务。

(三)找准切入点,寻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的有利平台。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要义就是生产发展,生产要发展就需要有一定的农业产业来支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农业产业化的各种协会组织;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工业园区等都为法律服务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紧紧依靠这些发展平台,就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2、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改革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农村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条件。但这些项目地处农村,面临许多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法律服务人员主动联系,主动服务,防范法律风险。2001年,国家在我县原拔茅乡境内投资20个亿修建碗米坡电站,我县公证处派出彭图成主任等2名工作人员四年如一日的跟踪服务,在移民搬迁,征地补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法律服务工作,为该重大工程顺利完工做出了贡献。我们还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等农村社会事业方面提供法律服务。我县律师利用政府阳光工程培训班的契机,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班学员上法制课,给每一位外出务工人员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在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中推行法律服务,效果明显。2005年我县进行区域调整和第六届村委会换届,涉及法律问题较多。我局及时派出主管法律服务的副局长为区划办提供法律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又如,我县法律工作者彭楚平,在为县信用联社股份制改革,允许私人资本参股的金融机构改革法律事务中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迎得客户的好评,并因此被聘为常年法律顾问。

3、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建设新农村主力军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应当是具有一定法律素质的农民。我县通过律师在县电视台《政法频道》每周开辟两期举案说法栏目,在各村委会设立法律明白人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来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7

1 农村信息化与新媒体的关系

农村信息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 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手机与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信息化需求。 CNNIC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 年6 月, 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2%, 规模达1.78 亿, 2013 年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13.5%, 城镇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8.0%, 城乡网民规模的差距继续缩小, 互联网、智能手机逐步成为农村家庭的必备品, 从网络获取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农村居民的新选择。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具有传播面广、效率高、速度快等特点, 新媒体在农村地区应用, 将有利于将农业科技、文化、资讯、市场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 指导农民生活生产, 使科技市场信息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 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 特征是商品化, 目标是产业化, 而这些都离不开农村信息化。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新媒体将会发挥日益深远的作用, 同时广阔的农村市场和众多的农民受众也会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2 湖北农村信息化建设概况

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 制定了加快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2 年2 月, 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联合发文批复同意湖北省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 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 省内27 个厅局共同参与的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领导小组, 正式拉开了示范省建设工作序幕。

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资源整合、一网打天下”的思路, 以平台和系统应用帮助服务为主, 资讯传播为辅, 以农业科技服务为重点内容之一, 集成多媒体呼叫中心、云数据中心、农村信息服务监控中心三大支撑中心。 丰富服务形式与内容, 同时提供电脑、电视、信息屏、手机四类终端合一的信息服务模式, 构建全省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全面提升农技信息服务质量。

2015 年, 湖北将按照遵循 “一元导向, 四轮驱动”的思路, 扎实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坚持一元导向, 整合政府26 个厅局及市场信息资源16 万条, 进一步优化完善包括一个门户网站、三类系统、三大支撑中心的省级农村信息服务综合平台。 其中, 以湖北农业GIS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 采集入库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业从业人员信息12.4 万条。 以湖北农业产业物联网管控平台为依托, 引导和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环节的应用。 按照“平台上移, 应用下延”的思路, 选取设施蔬菜、水产、畜牧产业, 针对26 家农业企业和基地, 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装备的应用示范, 极大提升了农企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3 以信息化手段构建农技服务体系的措施

3.1 充分利用新媒体多终端开展农技服务

充分利用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现有平台及系统, 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传播农技知识。 现有平台及系统包括:湖北智慧农村网、农业产业GIS服务平台、物联网管控平台等农技服务网站群及网络平台, 要充分调动这些网络平台资源, 传播农技知识, 开展农技服务。 湖北智慧农村网是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门户网站, 其中农技服务包括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技知识库、农技问答、农技视频、新华农讯、专家服务等内容。 网站集成全省103 个县级子网和12大优势特色产业子网, 为省内各地农户、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

GIS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产业GIS地图, 实现 “四讯合一” 的服务功能。 企业接入平台后, 可对生产基地、厂房进行远程视频监控和传感监测;了解同产业链上下游的供求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彩信、视频“四讯”宣传企业产品。 农业产业物联网管控平台, 可广泛应用于温室种植、园艺栽培等领域。 它通过传感检测, 实时远程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信息, 且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并通过智能化的操作终端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科学管理和即时服务, 从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效、优质、生态和安全的目标。

同时, 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充分利用多终端电脑、电话、电视、手机、信息屏五合一的模式, 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推送农技服务信息, 全面提升农技服务效率和水平。 一是电脑, 以电脑为载体, 依托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门户网站湖北智慧农村网, 向广大基层群众提供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服务, 不断完善和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电话, 例如湖北农技110 服务热线, 电话网依托示范省平台, 整合湖北省公共和产业资源, 共建语音信息服务联盟, 实现一站式呼叫服务。 三是电视, ITV是依托湖北电信、湖北广电, 以电视为载体, 集农村远程教育平台、村级电视台、村级信息发布平台、农村综治服务站点等于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电视门户平台, 充分满足农民通过电视学习农业技术知识、提高生产技能的需求。 四是手机, 开发智慧农村产业通手机客户端, 面向用户开展市场行情、产业资讯、农产品供需对接、农技实时指导、农业经营管理等服务。 五是基层站点信息屏, 将农村基层民生与农业产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与整合, 基层用户可直接通过站点信息屏, 查看各类农业产业相关信息, 得到综合信息帮助服务, 满足科技信息服务需求。

3.2 深化农业科技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要为农业科研机构装备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能够存储海量数据的存储设备, 扩充和升级现有网络系统, 建立和完善贯通基础网络, 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子网络于一身的宽带、高速的全国性农业信息广域网络, 实施农村宽带普及工程, 提升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农业技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按照规范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 加强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经营数据等数据库的开发建设, 构建覆盖广泛、内容全面的农业科技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在制度和政策上, 建立农业信息采集和发布规范, 以及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交换等标准, 进一步完善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提升农业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3.3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加快以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的步伐。 要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 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依托现有网络系统等基础, 利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 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 建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通讯、视听等载体) 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建设, 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 增强该区域信息化的辐射带动能力。

3.4 提高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的信息素养

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强农兴农的中坚力量。 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中的骨干, 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亟需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农业院校要积极建设农业信息管理专业, 扩大招生规模, 成为培养农业信息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 同时, 选择重点单位设立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点, 培养高层次农业信息技术人才;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如在职培训和短期专题或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业科技人员信息素质;政府要通过课题招标、设立研究基地等形式鼓励和推动科研院所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 在此过程中培养和造就农业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

摘要:结合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 阐述了以信息化手段构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针对如何利用新媒体改进当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技服务,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杨雄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科技管理, 2015 (2) :1-6.

[2]纪传如.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 (7) :216-220.

[3]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 16 (4) :1-9.

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8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等学校 方式 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科技输出基地,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担。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大学的三大职能。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中国的大学必须走出所谓的“象牙塔”,从传统的社会边缘逐步走进社会中心,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服务社会的职能理应进一步的加强。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高校也应该转变发展思路,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寻着寻找新的发展平台。

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方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经有很多有益的经验,笔者结合这些经验,提出以下设想。这些设想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针对以往的单纯强调高校的单方奉献而导致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热情不高的客观实际,关注人的内在需求并结合现代管理理念,注重从高校的内外考虑,不单纯倡导高校应如何为新农村服务而注重高校如何激励内部专业技术人员乐于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使这种服务发自专业技术人员的内心;其次,注重建设一种长效机制而避免运动式、一阵风式服务,注重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往的各种服务活动之所以夭折主要是缺乏稳定的平台,笔者的讨论中始终认为服务平台是长效机制的基础;再次,注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各方利益的兼顾,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主体的自身利益。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利益的正当合理要求,使之转化为这种服务长效机制运动不息的动力源。

一. 建立内部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激励是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策略对人们的行为动机进行激发,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激励手段不仅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而且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在高校内部建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激励机制。高校在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考核和岗位聘任中考虑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尝试在科研型教师中建立“技术推广”类型的职称评审制度,对从事面向市场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技术推广等工作的教师,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所作的贡献为依据评定相应职称。建立健全校内二级单位责任制,把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纳入各二级单位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同时,把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发现、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途径,通过压担子、定任务,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对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在学生中尝试把相关专业为农服务的成绩纳入课外实践,给予学分;对于特别优秀者纳入“优秀毕业生”范围或者单设奖项进行奖励。

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这种途径也是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最重要的一种,其方式可以如提供建设规划支撑、产业发展支撑、环境治理支撑、教育和社会保障支撑、信息化建设支撑。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对新农居建设、村庄布局、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进行科学规划。可以利用高新技术的引领示范、成熟技术的集成示范、阶段成果的熟化示范为手段,加强科技成果在农村的示范和推广力度,重点解决农村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农村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现代农民,开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论证与评价、农村环境与健康的评价、农村医药卫生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医学成人学历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农村中小学素质提升培训等。研究推广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农村信息化公共管理与服务技术,包括远程农业监测和诊断服务、农产品流通、村务信息化管理等。另外,也可以尝试建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应独立研发平台。

三.由点及面、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区)。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载体,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展示农业新科技、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使科技走向农村千家万户。当前,各类示范园区建设是各级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工作重点之一。我国目前农业类科技、经济示范园区很少,而三农问题又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难点。所以,农业类园区的建设存在较大的空间,其建立和发展符合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当然,一个园区的设立需要复杂的过程,但是可以尝试利用高校的一个或几个项目开始,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以求更大的成果。高校可以和各级人民政府合作,结合自身实际在一定区域首先建立若干示范点,待经验成熟可由点及面逐步建立多个示范点乃至示范区。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各级人民政府提供适当条件,建立的这些示范点(区)既可以很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可以成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试验田和孵化器,同时也能为地方工作开展和经济发展提供新方向,满足各级人民政府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多赢的局面。

四.传统模式:“三下乡”。

所谓“三下乡” 就是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各高校在假期尤其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修课。在“三下乡”活动中,围绕新农村建设,宣传中央及地方有关的“三农”政策,组织相关材料图片进行宣传或精心编排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演出,引导民众辩善恶、知荣辱;宣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宣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帮助农村未成年人进行自立、自强、自律和自我保护等教育等等工作可以帮助农村进行文化建设,树立文明风气。也可以针对新农村建设、西部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等主题开展社会、经济、法律、教育与文化等方面热点问题的社会调查,紧密结合自身所学,利用专业优势进行选题、调查,并撰写高水平的调查报告,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另外就是在农村地区中小学开展支教服务,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开展科技、文化扫盲活动,帮助当地人民提高文化水平;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进行挂职锻炼或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在企事业单位中进行科技推广,围绕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开展市场营销、规范管理、职工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围绕城市社区建设,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成立社区服务小组,为社区提供家教、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和技术支持等志愿服务。

五.充分利用退休专业技术力量。

高校的各种老教授协会等组织除过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智力服务和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督导外,还可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参与学校承担的社会设计任务;组织编写和编译涉及农村发展的资料、丛书等。高校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组织去农村参观访问等活动。这类活动不但解决了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而且使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老有所用,更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和类型分析.科技与经济(J).2004年(1).

[2]王更生.高等学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中国经贸导刊(J).2009年(20).

作者简介:

于君刚(1974— )男,汉族,陕西岐山人,陕西理工学院经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

基金项目:

上一篇:暑假英语日记下一篇:中考十大名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