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共8篇)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篇1
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
1.首先从教学资源上讲,目前教学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城市与农村的教学资源差距较大,不管是在硬件设备还是在师资队伍上,农村学校都远远地落后于城市学校,数学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农村数学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再加上农村数学教学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数学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数学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的质量。2.其次从教学形式上讲,目前由于应试及升学的压力,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多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说得少,表现的机会也少,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并且在目前数学教学中,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等老师讲,而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解决,“不牵”则“不达”,畏难心理由此而产生。加之目前的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所以学生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他们对同学的发言往往不作深层次的思考,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这种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权威者。在学生的眼中,老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崇师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思考的拦路虎、绊脚石。
3.最后从教学内容上讲,我国的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因此数学功底非常深厚,对于数学推理及其逻辑方面的问题,学生都能较好的解决。对于所学内容,章节前后安排得当,连贯性强,形成了一个较好的知识链,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但对于知识的源头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比如对于数学史这一块的内容,高、初中必修教材中只有寥寥几处涉及数学史的概念,而这仅有的几处还往往被忽略。据相关报告显示,对于一个数学史方面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道选择题是:“勾股定理在外国叫什么定理?”答案可以参照初一几何教材上的一段话,可结果选对答案的学生只有一半人,问及原因,说教师在课堂上没讲解这一段,因此没有印象.对教材以外的数学史内容学生了解得就更少了。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篇2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经济的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同样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的, 不管是入学率、学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还是教师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以下历程: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 (义务教育1996—2001、普通高中2001—2003)
1996年7月, 教育部组织6所大学与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此后,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年5月,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全面启动, 此后逐渐形成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管理制度, 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起草工作, 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推广 (义务教育2001—2004、普通高中2003—2008)
2001年秋季,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实验稿) 及新课程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进程如下:2004年秋季, 广东、山东等4个省 (区) 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其他省区也逐渐加入, 到2008年有三分之二的省份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验。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 (义务教育2005始, 普通高中2010始)
2005年秋季, 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进入新课程。2005年以后,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常态化, 开始步入评估反思、修订阶段。《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行。
最近, 我国于2010年7月29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 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1]。其中用很长的篇幅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做出了规划,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历经30多年的改革, 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果, 值得我们欣慰, 但是其中的问题与矛盾是有目共睹的。下面我们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某些教育不公平的事实越来越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城乡之间的差别, 城市学校在师资条件、办学条件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再者校际之间由于国家的扶持力度的不同, 导致因为原有政策所产生的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惯例, 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在改革中依然存在, 受教育者依然受到不公平待遇[2]。
(二) 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的现象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尤其是针对教师的考评机制还存在严重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安于现状, 有时是刚入职的没有编制的新老师, 只是把暂时的教学工作作为跳板, 为了能在学校这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潜心努力通过其他职业的资格考试;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存在缺陷, 现在很多老师不是师范院校出身, 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不完备;三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存在问题, 这是前两个问题的后遗症[3]。
(三) 带有消极情绪看待教育改革中引发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改革是完美无瑕的, 但人们在评价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往往总是用唯美主义眼光看待并加以评判, 觉得改革就应该是尽善尽美的, 一旦改革进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他们便会怀疑改革的合理性, 全盘否定改革。另一种消极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现象就是不切实际地夸大所出现问题的严重性。有的人包括一些老师抱怨“没改之前还知道怎么教, 现在越改越不知道怎样教了”。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旧有观念、旧有教法与新观念、新教法的冲突造成的, 但一些人会把原因推到教育改革身上去[4]。
总之, 我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多年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伴随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也是现实存在并发人深省的, 对此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三、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是我们不可回避的,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 今后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培养目标大调整, 课程目标大调整。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强调认知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对于课程目标, 我们要努力实现教育大目标。比如强调基础课程的作用;设置综合性课程 (如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强调必修课与核心课程;加快学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将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基础教育;注意新课程的成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二) 加大经费投入,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很高, 暂且不论北欧的一些福利国家, 以美国为例, 美国近20年的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为350%, 这是我国远远不及的, 并且我国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之间的经费比例划分上存在不合理之处, 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在已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投入。
(三) 重视教育立法, 强调依法治教。
我国是一个法律不完善的国家, 教育领域的立法也不例外。在改革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矛盾都是因为没有为改革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证其实施,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领域的法律建设, 各级人大及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的教育立法及各种规章制度。
(四)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 因为在今后的改革中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严格把关教师的准入机制, 也就是要严格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 可以相应提高获得教师资格的学历水平, 以此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 使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五) 允许个人兴学和公立学校的私有化, 进一步搞活办学体制。
个人兴学就是个人捐资或者是直接的投资办学, 目前数量在递增且一般效果较好, 教学质量较高, 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关于公立学校私有化一般有三种形式:公立学校由私人承包经营, 私人和企业独立创办学校, 对公立学校进行改革, 人员保留, 但改革其公立的性质。
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加上我国特殊的复杂国情, 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曲折, 我们需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积极稳定地推进。因此, 从政府行为运作的层面讲, 应着力做好系统规划和政策引导工作, 完善法规环境。从基础教育体系构建的层面讲, 应在教育理念、办学策略、管理体制、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创新, 建立完善的与时代发展背景相适应的体系。从基础教育研究的层面看, 要注重从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中吸取创造性的精华, 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把握教育活动的整体协调和平衡, 先普及后提高, 循序渐进, 以改革促发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略, 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谌业锋.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N].缙云教育, 2010-8-24.
[2]李擎, 楼利高.浅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 2007 (3) :107-110.
[3]董新城.探究基础教育改革的故障及其超越[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 .7.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篇3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1—0032—06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教育应用进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以来,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一方面,社会各界力量纷纷投入并参与了资源的建设,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体系;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各类学校的教师、学生与家长也积极探索和践行资源的实际应用,使建成资源对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热潮中,围绕资源建设、管理与应用等各个方面,政府工作人员、高校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等纷纷开展了有关研究,其研究成果为具体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科学研究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探寻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因果规律,以丰富有关理论,更好地促进相关实践。围绕“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这一主题,人们都开展了哪些研究?使用了怎样的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这些研究是否足以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的研究进行分析。把握研究现状,在回顾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失,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和重点,以更好地推动研究,进而为优化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与工具
学术论文是研究成果最为直接的一种体现。因此,本研究以近五年来我国公开发表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知网(CNKI:http://www.cnki.net)搜索了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统计工具为Microsoft Excel 2007。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1],可以对某个学科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描绘学术发展的轨迹,查明某个专题多年来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2]。
(二)内容抽样
为尽可能全面地搜索到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的研究论文,较为完整地把握研究现状,研究者使用检索项“题名”,对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与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检索。
本研究中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是指以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以数字形式存储并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支持教师备课、上课、自身发展和学生课堂、课后学习的软件资源。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数字化资源是广义范畴的资源,不仅包括内容性资源,如多媒体课件,还包括了工具性资源(如网络学习平台),以及生成性资源。据此,研究者确定检索词及其逻辑关系为:(基础教育 or 中小学 or 中学 or 小学) and (数字 or 信息 or 网络 or 移动)and (资源 or 环境);(基础教育 or 中小学 or中学 or 小学) and (课件 or 软件 or 平台or 博客or播客or web2.0 or wiki or教学网站 or 虚拟社区 or 学习社区)。在最初检索到的文献的基础上,剔除消息与新闻等非研究性质的无关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502篇。本研究主要从论文的数量分布、研究者类型、研究主题与内容、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抽样论文的基本情况
1. 论文数量随时间的分布
本研究分析了2006年1月—2011年5月间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论文发表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尽管2007年和2009年的论文数量与前一年相比均出现了小幅下滑,但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研究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82篇增加到了2010年的123篇,五年增长了50%。由于研究的抽样截至2011年5月,因此2011年的数据不能反应年度总体情况。
2. 论文类型的分布
抽样的论文有三种类型: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其中,期刊文章有437篇,占到了总体的87.05%;学位论文涉及28所高校的共61篇硕士论文,占总体的12.15%;会议论文共4篇,只占0.8%(如图2所示)。
抽样的期刊文章来源于国内的161种刊物。我们对各期刊入选文章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图2是入选文章超过10篇的期刊统计图)。可以看到,“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小学电教”与“中国电化教育”,分别刊文31篇、28篇和24篇,为刊载此类论文最多的三本期刊。
(二)研究者类型
抽样论文的研究者可分六类:其一是中小学教师,占总量的41%;其二是高校的师生与科研人员,占总数的将近一半;其三是中小学、高校或市(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3%);其四是教育局、教研(科)所(室)的教研员(4%);其五是电教系统的工作人员(2%);最后是“其他”,包括杂志社编辑、出版社工作人员和公司员工,此类人数最少,只占1%。
(三)研究主题与内容
1. 研究主题的总体分布
围绕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领域的研究问题,结合抽取样本的实际内容,我们对研究主题的类目做如下设计与界定:①特点、功能与价值——对数字化资源的概念、特点、功能与价值的分析与探讨;②资源建设——围绕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具体建设(设计、开发)与建设管理等内容的研究;③资源应用——对资源使用的策略、模式、方法等的探索;④资源管理—为方便用户高效获得并应用所需资源,对分散、无序的资源进行恰当组织、整合等有关方面的探讨;⑤资源评价——对资源及其使用做出价值判断的有关研究;⑥综合类——内容涉及上述多个主题,如同时涵盖资源建设与应用主题的内容。
统计结果显示(见表3),“资源应用”和“资源建设”的文章是六类主题中数量最多的,分别为222篇和161篇,仅此两项就占到了抽样总体的76%;其次分别是“资源管理”(12.55%)、“综合类”(6.77%)、“特点、功能与价值探讨”(3.19%);“资源评价”的文章最少,仅占到总体的1.2%。
对六大主题文章的数量各年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资源评价”与“综合类”的文章多年来保持基本稳定;“特点、功能与价值探讨”与“资源建设”的文章从2006年到2008年保持上升趋势,2009年有所减少,2010年又有所增加;“资源应用”的文章保持稳步增长;“资源管理”的文章有减少的趋势。
2. 各研究主题的具体情况
(1)特点、功能与价值
该类文章中,三篇结合了资源的具体类型,分析了其特点与功能;其余的大都不区分资源类型,探讨数字化资源在基础教育中的优势、价值和功能。与“资源应用效益”(“资源应用”主题下的子主题,见下文)类文章结合具体实践或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资源实际应用后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此类文章并没有结合具体的应用实践,而是在分析数字化资源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对资源的功能与价值进行一般性的探讨。
(2)资源建设
以“资源建设”为研究主题的文章可进一步分为“现状与对策”、“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以及“资源建设的管理”四类。其中,“现状与对策”主要分析了资源建设的当前状况,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对策;“需求分析”主要针对资源用户(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与开发”是有关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实际设计与开发的研究;“资源建设的管理”是对资源建设规划、组织、监督等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涉及资源建设的总体布局、人员组织、资金支持、运作机制、管理机构建设等内容。
统计结果显示,“设计与开发”类共117篇文章,占“资源建设”类论文的绝大多数(73%),其次是“现状与对策”(27篇,占17%)和“资源建设的管理”(14篇,占9%),“需求分析”最少,仅有3篇文章(2%)。可见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获得了人们最多的关注。
在“设计与开发”主题下,仅涉及“开发”的文章占14%,仅涉及“设计”的文章占一半多(52%),既有“设计”又有“开发”的文章占三分之一。这些文章中,有的探讨了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特点与学生需求进行资源设计与开发,有的分析了心理学(如色彩心理)与教育学(如动机激发)等基础理论的实际运用,有的以资源的类型与特点为基础来研究具体设计开发。“设计与开发”类文章涉及的资源类型共14种,分别是电视虚拟课堂、网络学习平台、教育资源库、移动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CAI课件、教学软件、探究学习平台、博客、播客、协作备课平台、知识共同体、学习社区、网络平台。 (3)资源应用
该主题下的文章的数量是最多的,这些文章中,4%(8篇)调研了资源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82%(181篇)提出了资源的使用策略;15%(33篇)分析了资源的应用效益。
按研究是否以特定学科为背景进行统计后发现,76%的研究结合了具体的学科或教育主题,其中有6%结合了某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对这些研究所结合的具体学科进行统计后发现(见图4),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英语、中学物理、中学化学和中学信息技术的资源应用研究相对较多,其他学科相对薄弱。
(4)资源管理
区别于“资源建设的管理”,“资源管理”以方便用户检索、获取和使用为目的[3],关注建成资源的分类、组织、存储、供给等有关方面[4]。我们将该主题下的文章划分为七类,包括“资源分类与组织”——涉及建成资源的类别划分,各类别的编目与组织体系的设计等内容;“资源供给与获取”——有关资源供给机制与模式,资源检索技术与工具,用户获取资源的策略、模式与相关技术和工具等内容;“管理工具的设计开发”——有关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数据开发等内容;“资源建设标准化”——各类数字化资源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资源管理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涉及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范畴的内容;“现状与对策”——有关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与策略建议。
统计结果显示,“管理工具的设计开发”主题的文章数量最多,共26篇,占总数的41%,其中绝大多数研究了教育资源库,少数涉及资源目录系统、管理平台。其次是“资源供给与获取”,共14篇,占总数的22%,其中8篇研究了资源的检索技术与相关工具,6篇研究了资源的供给机制。“现状与对策”共8篇,占13%,指出了当前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并分析了对策。“资源共享”共6篇,占10%,分别探讨了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运行机制、相关平台与具体策略。“资源管理机构的组织与运行”共5篇,占8%,主要涉及区域性资源管理工作的规划,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组织。最后,“资源的分类与组织”和“资源建设的标准化”两大主题的研究最少,仅分别为3篇和1篇,占5%和2%。
(5)资源评价
该主题下仅有6篇文章,其中4篇涉及资源评价标准的制定(3篇针对资源的具体类型,包括网络课程、课件、教育资源库;1篇针对所有资源), 1篇研究了评价的流程与原则,另1篇对资源案例进行了实际评价。可见,评价标准仍然是此类研究的重点,而评价方法、模式、策略等研究尚且较少。
(6)综合类
“综合类”主题下包括“资源建设与应用”、“资源建设与管理”、“资源建设、应用与管理”三类。其中,近半数(15篇,44%)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35%(12篇)提出了具体的策略,15%(5篇)对现状进行了调研(其中1篇进行了中外的比较分析),6%(2篇)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例。
(四)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则的集合[5],其选择受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的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与水平。
研究方法是包含了“方法论”、“研究方式”与“具体技术与技巧”[6]三个层次的方法体系。本文所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主要侧重于从研究过程中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如下的研究方法分类:理论思辨、经验总结、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人种志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内容分析、设计研究。抽样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结果见表4。
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辨的方法使用得最多,分别为203篇和150篇,仅此两项就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二还多;其次是调查研究和设计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内容研究和历史研究都有所涉及,但数量非常少;没有文章采用人种志研究。
四、思考与建议
(一)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论文数量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对某研究领域关注程度的直观反应。因此,抽样论文数量整体上升的态势反映了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究其原因,数字化资源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不仅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化,更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从90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几年,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方面的努力下,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的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围绕建成资源如何应用、如何管理、如何评价以及下一步资源如何建设等话题,人们展开了热烈而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些研究成果都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把未来的研究推向更高水平。
(二)研究者类型多样,中小学老师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科学研究的重地,高校的师生与其他科研人员一直都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因而抽样文章中近一半出自该类人群。另一类引人注目的研究者是中小学教师。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迫切需要数字化资源的辅助和支持,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正是结合了自己的教学与教研实践开展了有关研究,为自己的同行也为该领域的其他力量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从相关研究成果逐年稳步上升的事实可以判断,中小学教师正在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的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外,电教系统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版社工作人员也成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当中,有的负有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职责,有的作为内容产业的主力军,都与数字化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有望在资源建设与推广运用上发挥积极作用。相信此类研究者在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的研究中会发挥起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三)研究内容丰富,主题多样化
1.“资源应用”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未来可能继续增加
“资源应用”主题的论文数量是最多的。其中,应用策略,特别是结合具体学科的资源应用策略占多数,其大部分研究者为中小学教师。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文章在分析资源应用策略的同时也谈到了数字化资源的局限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字化资源正得到越来越充分而理智的使用。同时,研究所关注的资源类型也越来越丰富。由于操作简易、使用频繁,课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近一两年,随着新技术孕育的新型资源的诞生,研究者们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了博客、网络学习平台、虚拟社区等工具性和生成性资源。可以判断,随着技术的发展,结合日益多样化的资源类型,资源应用的研究有望越来越丰富和深入。遗憾的是,结合了学科的资源应用研究分布较为不均。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音乐、体育、美术、中学历史、生物、政治等学科的相关研究仍较少。
2.“资源建设”的研究分布不均,部分主题的研究有待加强
“资源建设”主题下各子主题的研究分布较为不均。其中,“设计与开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者们围绕资源内容、形式与功能几个方面的设计与开发进行的探讨,为相关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多数操作性较强。“现状与对策”类文章大都泛泛地指出问题并提出原则性的对策。“需求分析”和“资源建设管理”的研究是此类中最为薄弱的。未来,有关资源建设的研究,需要在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尽管数字化资源的特点、应用条件以及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数字化资源需要自上而下地推行,但用户的需求也不可小觑,关注用户需求更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第二,“资源建设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在整体规划、人员队伍和运作机制的较浅层次进行,有待进一步深入。第三,抽样文章中探讨以教师为用户的教学类资源研究较多,研究探究型学习、自主学习等以学生为用户的资源研究较少。随着新课标的推广与教育改革的深入,此类研究需要成为将来研究的重点。第四,技术在发展,资源的形态与种类在日益丰富,从最初的CAI课件、教育软件等内容性资源,到几何画板、虚拟实验室等工具性资源,到现在的Wiki、虚拟社区中的生成性资源,用户的选择面在扩大,研究者们的视域也在一步步扩展。在抽样论文中,课件一直是研究者们的焦点,协作学习平台、虚拟社区等新的资源形态则是近两年关注的热点。纵观各类资源的发展与进化,最终获得人们广泛使用的永远是那些能有效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且简单易用的资源。因此,追踪最新的技术,适应教学实践的实际需求大胆创新,积极关注资源使用者的反馈,这必将成为我们建设资源的一条可行的道路。目前,web2.0技术和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此类资源的建设与使用有望成为下一阶段资源发展的重点,相关的研究则可能成为新的热点。
3.“资源管理”与“资源评价”的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从子主题上看,“资源管理”的研究涉及了多个方面,但从各子主题下论文的数量来看,除“管理工具的设计和开发”相对丰富外,其他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这其中有时间的原因,如“资源建设的标准化”研究在本世纪前几年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规范,之后人们转移了注意力。然而,面对目前市场上多样化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如何更好地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与组织?建立何种相对优化的供给机制?如何更好地共享以使建成资源惠及更广的人群?怎样让用户更方便地获取所需资源等等?这些问题的探索与解答都是该领域研究者负有的重要责任。
“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是几大主题中最为薄弱的。目前,该主题下的研究尚停留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尽管考虑了资源的不同类型,但得出的标准的针对性还有待加强。此外,评价的主体、方法、模式、策略等内容鲜有人涉足,这可能有碍资源评价实践的开展。
4. 不少研究同时关注了多个主题,使得资源建设、应用与管理的系统性越来越强
不少研究者对多个主题同时进行了研究,其中“资源建设与应用”最多。涉及多个主题的研究体现出了资源建设、应用与管理一体化的倾向。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发展到今天,更强调以较强的针对性适合特定的人群,且特定人群的划分正越来越精细。因此,这一类研究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四)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但主要集中于理论思辨与经验总结
无论是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研究,带有基础研究性质的国内外对比研究和历史研究,还是具有一定操作难度的实验研究,带有开拓性质的设计研究,抽样文章都有所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研究领域使用的方法较为多样。尽管如此,超过三分之二的样本都使用了“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这两种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学的研究方法。相对于抽样总体的规模而言,其他方法在数量上明显不足。究其原因,在该研究领域相当数量的研究者为中小学教师,他们都选择了资源应用的主题,由于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学习与使用的训练,因而只能结合实践或通过思辨的方法展开研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研究的质量,进而影响着研究的结论及其运用。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有关研究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提高研究的规范性,提升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巾娇. 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2] 王曰芬,吴小雷,宋爽. 基于Ontology的内容分析法的应用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1):97-100.
[3] 刘虎,董俊峰,高珂. 论我国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5):66-67.
[4] 刘振峰.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 袁方.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收稿日期: 2011-12-15
作者简介:方圆媛,硕士;黄旭光,副研究员。中央电化教育馆(100031)。
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篇4
摘要: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1]。0—3岁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期,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期教育即是针对0—3岁儿童的教育,而我国目前的早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一组早教调查访谈,搜集了一些早教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广大的早教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早期教育0—3岁儿童亲子园
0—3岁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儿童智力的50%包括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此阶段奠定下的基础。因此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把0—3岁的早期教育列入国家计划,如美国提出早期优先计划(EHS),是由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的婴儿及孕妇进行资助的一项社区计划;日本制定了以发展学前儿童心理为保教重点的乳婴教育计划方案。在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首次在内地开展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建立了多所幼稚园,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但目前所有的师范类院校对学前教育的研究仅局限于3—6岁的幼儿,3岁之前的早教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虽然近几年来,大量数据表明,人们普遍开始关注早期教育,我国的早教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慢慢浮现出来,但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的努力。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家庭及早教机构中,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家庭中的早教
依据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的理论,0—1.5岁时儿童处在信任与怀疑的心理矛盾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建立安全感,此时,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了在此阶段心理发展的成功与否,并构成了日后儿童社会行为的原型。因此父母的早期教养对儿童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目前家庭早教的现状如下:
(一)早教不足,只养不教,忽略儿童的自我意识
大部分的家长认为0—3岁的婴幼儿不懂“世事”,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营养以及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常识就能使儿童身心正常发展。在他们看来,小孩子能有什么情绪,无非是生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哭闹几下而已。殊不知,这完全忽视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存在,对其身心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阻碍着婴幼儿情感智力的正常发展[2]。
因此对育前准父母的育儿知识普及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孩子的胎教、孕妇的孕期健康、婴儿出生后的教养都离不开科学而系统的知识[3]。在城市,一些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忙,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但是并不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往往耽误了儿童在“关键期”部分能力的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部分是由农民组成,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家长观念和师资方面。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儿童不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只要认识几个字,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加上农村的教学质量差,教师流动性大,农村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二)早教过度,急功近利,脱离自然,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
相反,时下一些父母开始关注早期教育,但难免会走一些误区。早教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教”而不是“塞”、“灌”。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常常过早、过多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不仅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反而使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恐惧。逼迫子女当“神
童”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是家长狭隘的智力开发。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普及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效仿北京尹家村的“串门式”早教,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农村以各居民组为单位,在社区领导和村委的共同参与下,对各个家庭的父母宣传科学早教知识,从而达到普及早教的目的。
二 早教机构
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还没有承担起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机构的责任。在功能上还不能满足广大家长关于家庭教育培训的指导、育儿营养保健的指导、儿童测评与咨询等的需要。而随着早期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早教机构相继建立,一些困难也摆在我们面前:课程模式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育理念的不适应,以及家长参与度不高。以至于许多专家认为:“许多早教变成了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的训练”。我国早教机构的现状如下:
(一)费用高、监管盲区
不少地区和部门领导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只有1.3%
[4]左右在用于学前教育。使得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学前教育发展困难。2003年从美国进入中
国的金宝贝幼儿早教中心,一节课45分钟收费在150-250之间,一个星期1~2节课,按24节课一周来算,需要提前一次性付5000~6000元学费,已赶上大学的学费。同时,早教机构不受物价局收费监管,参照行业标准自行定价,目前早教机构只需到工商部门注册,不需到教育部备案,导致其无人监管。
(二)课程模式设置不合理
现在中国早教机构运用的理论绝大部分并不是根据我国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而专门建构的,只是单纯从欧美地区引进的,例如常见的蒙台梭利模式。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的High/Scope 模式和Camii-Devries模式等。虽然这些教育模式存在合理的理论基础,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直接借鉴引用并全盘照搬在我国并不能实现它们的效果,相反可能会因为文化的背景的不同而起到不好的效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我们一定要具体分析之后慎重引用。
(三)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在我国,幼儿早期教育发展得比较晚,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还不充分,导致从事这一行业的教师素质不是很高,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对早教中心的教师要严格进行招生筛选,在师资上具备良好的条件,同时给在职教师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必要的保险和福利。
(四)教育理念不适应
幼儿早期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儿童的智力,同时也包含了儿童身体素质的增强与健康保育,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容忽视,要给儿童全面的发展与教育。“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在语义表达上存在片面性。因此,许多教师常常误认为课程不需要事先规划,课程发展只需要以“幼儿”为指标,没有目标也无妨。这种想法在幼儿早教中容易犯片面主义的错误,只是单纯地教授或生活关注并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如果一直不注意到这些问题,幼儿的教育就会杂乱无序,甚至导致教育失败。
(四)家长参与度不高
很多家长只是一味地把儿童送到早教机构,把孩子完全交给早教机构,其他的一概不予理会。这种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
早教机构与家长的协同合作会给早教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谈谈“亲子教育”。“亲子教育”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理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尤其是注重3岁前的早期教育,其目标是实现儿童群体的理想发展。它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教育活动遵循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以此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幼儿学习、家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形成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是“亲子教育”的最大特点,目的是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家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早教机构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研究出一套真正适合自己,适合婴幼儿发展的运作模式。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制定包括3岁前婴幼儿在内的一体化的国家教育规划。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应该是我国政府继控制人口数量之后,着力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适当地增加公办亲子园的比例,以保证亲子园的质量;各早教机构也应该加大对课程研究的投入,在注重婴幼儿智力开发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正规化的专业培训工作,保障0-3岁早教指导人员的高素质;加强亲子园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动员与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亲子园内部的管理职能,做到职权明晰,责任到人,为亲子教育的有序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亲子园要以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发展为目标,合理规范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早期教育。
三 结语
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该受到政府、社会以及广大家长的全力支持。另外,单亲家庭、残障儿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早教问题也需要我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对于残障儿童的专门特殊教育机构十分缺少,没有足够的能力接收这些儿童。正常的幼教机构也只能接受正常幼儿入学;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政府应该开办一些适合他们的早教中心,对这些儿童的早教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孟昭兰 婴儿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5页
[2] 刘丽 情感智力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2年 134页
[3] 陈鹤琴 怎样做父母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57页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篇5
本文详细回顾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经验及建设成果,明确了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基本共识,指出了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尽快在我国学位体系结构中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的一件头等大事.
作 者:王万森 钟义信 韩力群 刘宏 王志良 彭岩 作者单位:王万森,彭岩(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8)
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100876)
韩力群(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8)
刘宏(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北京,100871)
王志良(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篇6
调研时间:2015.4.16——2015.5.4 调研对象:语文老师(石老师)、数学老师(倪老师)、英语老师(雷老师)物理老师(李老师)
调研目的: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 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调研方式:电话访问、网络、QQ访问
四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都曾经当过班主任老师。对四位老师的采访过程如下:
我说:老师,你好,请问你现在方便吗?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答:好,我现在没事,你问吧。问:老师,请问您认为我国的教育出问题了吗?有怎样的问题呢? 石老师答:我国目前的教育确实是出了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的目标不正确了,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活得更有质量。但是教育却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孩子每天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从小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为分数而起早贪黑,奋斗不止,甚至孩子会厌学逃学,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反抗。(2)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下来,几乎把有灵性的人培养成了能“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都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下,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可言,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必然的。(3)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是速成的。即为了高考,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学习计划。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去努力的学习。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基础教育重要吗? 倪老师答:肯定是重要的。就比如说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特殊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每个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它也是以后教育的基础。从每个孩子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能让他的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于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小学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能使他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品质等得到发展,更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环境意识等。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现在基础教育的现状或者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雷老师答:我认为目前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还是有很大问题的。(1)我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都只为了好的分数不择手段竞争,把学生当牺牲品。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以后的学习,从分数来判断学生,给了孩子极大的压力。而学校会因为学生的考试分数来判定育人达到的成效,又这样对学校进行高低贵贱的评判。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没有明白“适合的教育就是好教育”的观念。(2)我们国家留守儿童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严重造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而且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深刻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这就要要关注农村的人口流动问题。一方面要解决好家长进城打工后,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知识、道德方面的教育,还要对关注留守儿童心理上的教育,不要让这些儿童因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没陪在身边而产生心理问题。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现在基础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应该怎样改善呢? 石老师答:我觉得吧,现在的教育发展得不均衡。比如说,东西部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甚至说同一地区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发展都不平衡。我们国家在持续发展中,对以后在每一个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所以对上学的品质要求就更高了,“上好学”的问题十分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公平、公正。(3)我国教育的关键是决定于农村的教育,“农村教育问题”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硬件资源的不足,教师水平不高,学生流失等问题都是我们能看得到,却总是无法解决的。对农村学生的忽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而对农村生存状态的忽视,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悲哀!农村的各方面教学条件都不及城市里的条件,对在农村去教学的教师待遇也没有城市的优越,现在大多数老师都不愿在农村教书。导致教师“进城热”的主要原因就是城乡的教师有比农村教师优厚的津贴。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履行好教育职责,确保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条件安全、能用、够用。要通过激励机制让农村地区学校有教师想去,去了能留得住、稳得住,能静下心、沉下心来工作。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问题有哪些哦? 李老师答:我国现在教育其实我觉得教师方面也有很大一部分问题。整个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倦怠心理,这就造成了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下降了一大截,内在的活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老师的对自己职业的倦怠也就让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就是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的幼儿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偏僻的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基本上是空白。幼儿教育阶段没有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模式。我们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研究不同教育阶段的短板,协调处理各个阶段的突出问题。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教育部门方面存在问题吗? 雷老师答:这肯定是有一定的问题的。这些部门领导大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听不到学生们的心声了,说得严重一点,文革时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些不良影响依然在左右他们。这也是为什么改革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说得不好听是有一大帮的老顽固在阻挡着前行的道路。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我国基础教育应该改革吗? 石老师答:随着国家各方面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也在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质量也不断提升、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产生的问题必须解决,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基础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改革后对您有影响吗?有哪些影响呢? 倪老师答:我觉得改革了还是和对自己造成影响吧,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一般来说,多数老教师们往往是不认同的,因为长久的思维定势和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改革意味着要抛弃很多过去他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这在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对于教师会乐意教育这样的改革吗? 李老师答:资深一点的老教师一时之间应该是很难接受的,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大多数新教师,应该是欢迎改革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加上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是可以用他们来影响老教师的。但由于新教师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等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处于两者之间的中年教师,他们都是学校的骨干,也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骨干,他们中有的渴望改革,有的则是抵制,更多的人是观望态度。还要说的是,年轻教师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应该把年轻人应有的活力带入校园,尽可能多地应用一些新理念新方法到实际教学中,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那些保持观望态度的同事。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改革大概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始呢? 雷老师答:我觉得当前基础教育可以从四点来进行改革:(1)国家将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2)基础教育必须是政府全面承担的教育;(3)基础教育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4)学校的职能就是抓管理抓教学教育。
小组总结: 我们必须打破学习就是坐在教室里进行书本式灌输的这种狭隘的教育思路。打破这种崇学乐道的文化观念,适当调整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千年传承。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基础教育,应该以提升孩子素质为主,以培养孩子能力为主,应该是培养孩子做人、思考为主。更笼统一些,基础教育就应该是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我们必须认可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加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尽力培养学生智慧、才能、个性的发展。在学校老师和教育工作者适当引导、指导为主,在家的时候家长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尽可能少的干涉,让孩子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也让孩子有了充分的个性发挥、特长发挥的余地。而这又必须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打破常规,树立学生为主题的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成长经历的主人。
在新的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应该是:
第一,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的倾向。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选修和必修的关系,改革目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纵向持续、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的关系,改变目前部分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第四,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分偏重知识记忆与纸笔考试的现象以及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篇7
关键词:海洋地理学,海洋地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1 我国海洋观的演变过程
作为海陆两栖的大国, 中华民族在宋元以前基本上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 但是当世界历史的“大航海时代”来临之际, 明朝统治者却在张弛交替的“禁海”过程中逐步从海洋退缩[1]。明朝成宣年间郑和虽然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 但是那主要追求的是“宣德化而柔远人”的政治目的, 借以提升“万国来朝”的政治威望, 这样缺乏内在经济利益驱动的朝贡贸易并不能表现出中国通过海洋走向世界的意识形态。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禁海”的既定国策成为其后历代子孙所谨遵的“祖宗旧制”, 虽然到穆宗皇帝开始有所变化, 亦未有根本的改变。“禁海”政策根本上是为了阻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 在对外海上贸易中发展壮大, 从而动摇封建统治。结果使民间海外贸易沦为非法, 逼商为“寇”, 严重扭曲了原本正常并加速发展的海洋意识与观念。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民众通过正规官方渠道接受海洋教育的机会被扼杀。自明清以来, “重农抑商”、“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定式在不断地人为强化, 极大地弱化了中国人通过海洋走向世界的能力与魄力, 在清末更是招致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 万里海疆不保, 海洋主权丧失, 逐步从一个东方强国沦为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历了这样惨痛的教训, 国人开始不断反思并不断意识到海洋对于国家荣辱兴衰的重要性。孙中山在《实业计划自序》中富有远见地指出[2]:“如果海权操之在我则存, 操之在人则亡”。1953年毛泽东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95年江泽民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 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与此同时, 从先后实行的几个版本的初中、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不难看出, 国内曾试图通过地理课程开展海洋地理教育活动。但是,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由于受到课时、应试教育模式和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的限制, 海洋地理教育并未随着海洋科学的快速发展而很好地开展起来。
2 我国海洋地理教育的现状
2.1 海洋地理教育现状的调查评述
据报道, 上海师范大学康建成教授在开设“全球环境问题”公选课时, 发现选课的大学生中只有不到10%能够说出我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为300多万平方千米, 许多大学生不清楚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基本概念。共青团中央对上海大学生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 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域国土。北京、上海部分高校里的一些大学生对调查员提出的“海洋问题”并没显示出太多的兴趣。这些事实明显说明了国内学生海洋意识和观念的淡薄, 也更直接地反映出我国海洋地理基础教育的严重不足。
当今, 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 大力发展海洋, 已成为国家的战略考虑, 海洋问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立法和制度上, 自1992年以来, 我国相继制定了《领海与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法律、法规;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同年提出《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2002年开始施行《海域使用管理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海洋开发和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而海洋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和原始生态文明的起源地, 其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非常明显[3]。但是, 仅靠部分涉海高校开设专门的海洋学类课程、新闻传媒的有限科普教育以及一些沿海地区定期开展的海洋节和海洋论坛来进行海洋地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就现状而言, 一方面, 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陆轻海”的观念影响很大, 根深蒂固;另一方面, 当前我国在与邻国海洋划界和海岛归属问题以及海洋资源开发上并不占据优势地位。如果不能在民众中很好地开展海洋教育, 尤其是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与环境保护利用、海洋权益与国土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教育, 未来是不乐观的。海洋地理教育应是基础教育和国情教育中的必要内容, 这是维护国家权益、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的需要, 也是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全球变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需要。不同教育方式的主要受体不同, 其作用亦不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学校教育在其他诸多教育形式中占据很大的分量, 学校基础教育普及面广, 影响力大。我国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乡土”特色越来越浓, 海洋的内容却越来越少, 这是一种有严重缺失的教育。在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地开发海洋的今天, 脚步放慢就要落后于别人, 更何况自缚手脚?当前正在不断推进的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应会对改变这一现状, 为国人海洋意识的培养作出贡献。
2.2 新课程改革与海洋地理教育
我国现代学校的教育制度模式源于欧美、日本等现代工业化国家, 具有现代工业化国家教育制度模式的共性[4], 即是现代工业经济的产物, 其功能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生产劳动者, 成为经济活动中生产与消费的工具, 其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这是以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运动倡导者斯宾塞为代表的, 崇尚知识实用价值的课程论思想的具体体现[5]。这一与人力资本理论相适应的学校教育制度虽然曾经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这样片面功利地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凸显。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进行的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实施的。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的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6]可以发现, 无论是课程功能的重新定位, 课程结构、内容的调整, 还是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对学生评价制度和课程管理制度的革新, 这些都为海洋地理教育在中学地理课程中实现提供了政策环境。
在基础教育课程中, 除了小学阶段在《科学》与《社会》课程中零散地介绍海洋地理知识以外, 中学地理课程能够承担海洋地理基础教育中的绝大部分。对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究后发现, 初、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所涵盖的海洋地理内容变得相对更为丰富、系统与新颖, 尤其是高中地理课程最为突出, 并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三方面细化解释。在地理科学研究领域日趋多元化的今天, 地理新课程改革专家对必修模块中海洋内容做了优化, 选择“海洋地理”作为七个选修模块之一, 在体现海洋地理学是地理科学重要研究领域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海洋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新分支, 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7], 课程内容涉及当代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因而在教材设计和课程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挖掘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水平的教学素材,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来组织课程内容, 对于沿海省市还可以在教学中体现出本地区的海岸海洋环境的特点。
2.2.1 初中地理新课程中的海洋地理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提供给学生较为完整的地理科学或称之为地学的入门知识, 并且以“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部分为载体, 培养学生用科学精神和方法探究与学习地理科学知识。它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将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 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8]。从设计思路来看, 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 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分析, 同时要求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 所以系统地学习、海洋地理知识以及由此来培养一系列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不合适。从区域的角度来看, 海洋地理学是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这一要素渗透到区域地理学的很多方面。因而, 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兴趣, 课程设计者可以巧妙地利用区域地理学的特点, 将海洋地理内容融入“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之中, 对于沿海省份的学校来说, 在新课程对“乡土地理”的综合性学习载体地位进行强调和规范的前提下, 能够开展与海洋地理相关的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 补充细化海洋地理的课程资源。这样, 以区域地理学为主线并且包含一定数量海洋地理内容的初中地理课程, 可以让初次接受正规地理学教育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掌握看起来零散但其实不然的海洋地理知识与技能。需要指出的是, 教学实践证明, 有关海洋地理内容的教学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区域地理概念和对区域的自然与人文事象的理解是大有帮助的;同时, 涉及海洋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的公民所必备的,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必须承担起来的重要责任之一。
2.2.2 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海洋地理
新课程标准制定的高中地理课程仍沿用课程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利用地理科学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内容优势来组织展开具体的教学内容, 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并不是止步于此, 而是加深和扩大其内涵与外延以符合新时代对于基础地理科学教育的要求[9]。教材是进行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 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实现载体, 因此新课程标准扩大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从使用面比较广的“人教版”新教材中发现, 其中增加和优化海洋地理课程内容就是重要表现之一。
通过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10]深入分析可以看出, 海洋地理内容在选修和必修模块中分别占有不同的地位并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就必修内容来说 (图1) , 必修1的学科背景是自然地理学, 以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 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机制。海洋作为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地球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发展演化, 可以说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纽带, 因而关于海洋的自然地理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是认识整个地球表层系统过程与机制的关键之一, 在必修1内容中应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鉴于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比例适当, 所以不适宜过于系统地介绍与海洋相关的自然地理过程和机制, 而是应站在整个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上来介绍基本的海洋自然地理过程和机制, 因而主要侧重于讲授海洋在地球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和海洋环流对世界范围内地理环境演化的重要作用。
必修2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地理学, 以人类活动为核心, 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于海洋, 尤其是海岸带来说, 它是人类工农业生产和经济文化活动的集聚地区, 一方面海岸海洋环境条件对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以及产业活动的规划布局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人类的各种活动正在强烈地影响着海岸海洋地区的自然地理过程, 更重要的是, 海岸海洋地区是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必修2课程内容标准中虽然没有直接规定出细节上的关于海洋的人文地理内容, 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 海洋尤其是海岸海洋地区是人文地理活动的重要地区, 在讲授分析很多人文地理活动时如果不充分考虑海岸海洋因素是无法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海洋地理的人文内容能够很好地融入必修2的课程内容中。
必修3的学科背景是区域地理学, 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 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 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虽然“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并没有就某一海岸海洋地区来进行区域地理分析 (虽以珠江三角洲作为分析区域, 但是仅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这个主题下) , 但是在“一纲一本”的格局已经被打破的情况下, 其他版本的教材还是可以选择某一海岸海洋地区进行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探讨这一特定区域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对策, 以此来传授海陆交互作用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样可以通过选择有别于传统的基于内陆地区的区域地理教学素材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新的诠释, 不失为编写教材的好思路。
就选修内容来说, 新课程标准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 即增加了选修模块, 并且专门开设了“海洋地理”这一选修模块。从“海洋地理”选修模块的内容标准[10]和人教版教材可以看出, 模块内容设计上考虑到海洋自然地理内容与人文经济地理内容的结合, 既注重海洋自然地理中海岸与海底地形地貌、海洋水体的物理属性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前沿基础科学领域内容的安排, 同时也注重海洋资源开发管理、环境保护利用以及海洋权益和国际合作等内容的设计。在体现海洋地理学科相对完整性的前提下, 注重当前国际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 如, 厄尔尼诺等全球尺度的热带海区大规模海-气相互作用引起的气候变异、海岸带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式和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以及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海洋国土概念、海洋划界、海岛归属争端等海洋权益问题。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 一方面鲜明地体现出海洋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性这两大特点, 让一些将来有志于从事地球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海洋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在介绍海洋自然地理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与海洋相关的诸多国际社会现实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海洋意识与观念得到培养, 满足不同学生对海洋地理学习的不同需求。此外, 其他选修模块中也都会涉及些海洋地理内容, 如, “宇宙与地球”、“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等, 是对必修课程和“海洋地理”模块的交叉补充。
3 关于优化海洋地理教育发展的建议
当前, 除了要利用各种优势互补的教育手段来普及海洋地理知识和增进民众的海洋意识之外, 更要研究如何在学校基础教育中更好地开展海洋地理教育。通过对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改进, 可以充分发挥地理课程的载体作用, 在青少年中普及海洋地理知识, 树立他们海洋强国的观念。
3.1 新课程教材编写修订的建议
从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国内普遍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来看, 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海洋内容还是偏少的。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教学中, 完全可以利用上述分析的课程设计特点来合理组织海洋地理内容, 让初中学生在世界和中国这两个视角上都能对海洋有更多的了解, 认识到海岸海洋地区是与陆地同等重要的、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人教版”和其他版本教材的修订编写中, 应该积极改进这一不足。对于高中地理新课程而言, 必修3应该专门就中国东部沿海的某一海岸海洋地区进行完整的区域地理分析, 以此来传播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 达到海洋教育的目的, 这一想法完全可以在除“人教版”以外的其他版本教材中进行尝试;对于选修2的海洋地理模块, 除了介绍海岸海洋的自然过程和机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问题和保护以及海洋国土资源与权益以外, 出于以下考虑, 笔者认为海岸海洋一体化管理的内容也是有必要考虑加入的。
自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制定“21世纪议程”以来, 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海洋资源环境具有巨大的可开发潜力和保护价值, 因而提出了保护与恢复海岸带资源环境的一体化海岸带管理计划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简称ICZM) , 其后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提高, 形成了一体化海岸地区管理 (Integrated Coastal Area Management, 简称ICAM) 和海岸海洋一体化管理 (Integrated Coastal and Ocean Management, 简称ICOM) 等新概念, 成为海洋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11]。由于海洋的一体化管理是多目标、多方位的, 所以除了解决不同部门的管理与立法权限分割问题, 也十分强调社区群众必须参与到研究和发展议程当中[12]。纵观国外典型的河口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模式[13], 无论是巴西Patos潟湖河口管理的Forum模式, 还是美国Tampa湾河口管理的Bottom-up模式以及英国Severn河口管理的Workroom模式, 这些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河口管理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和挫折, 即制定的政策实施效果不佳, 但是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管理和一系列政策的先后出台, 实施情况明显好转, 使河口海岸地区的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因地制宜地组织公众参与到河口海岸的一体化管理中, 除了创造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团体和组织在一起交流, 更为基础的是普及海洋地理教育, 通过教育来提高公众的整体素质, 增强自身的海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在国外, 公众对于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海岸生态环境管理表现出比较高的热情, 与其接受的比较好的海洋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因素在一体化管理系统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这对我国开展海洋地理教育的意义非常大。
此外,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因此关于“海洋地理”校本课程和地方特色课本的开发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以江苏省为例, 江苏省涵盖了两种海岸海洋环境, 北部的连云港以基岩质海岸为主, 中南部的盐城、南通以粉砂淤泥质海岸为特色, 海洋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岸湿地生态利用与保护以及江苏岸外南黄海潮流辐射沙脊群为具有江苏地方特色的海洋地理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与此同时, 通过江苏海洋地理教育的开展可以挖掘大量有价值的海洋教育课程资源, 不断提高海洋地理教育的内涵与水平。这方面可以借鉴有成功经验的省市地区, 如, 青岛市的中小学海洋地理课程教育[14]。
3.2 新课程教学过程优化的建议
(1) 在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站在国家民族兴旺和战略安全的高度上来看待海洋权益与安全问题, 通过史实来向学生展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中因为海洋意识与观念的缺失而招致的种种凌辱, 通过爱国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来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海洋地理, 全面地认识海洋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海洋权益和安全等诸多现实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 要改变固有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 破除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具有高度确定性和简约性知识的体系, 要使学生通过案例式、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来认识海洋地理知识,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通过这样的学习体验, 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海洋地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过程, 实现授之以渔的目标。
(3) 在高中开展“海洋地理”模块的教学, 不仅可以实现在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化地普及海洋地理知识, 同时还具有培养一批未来海洋地学领域的教学研究人才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这一功能, 积极鼓励指导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海洋地理科学理论知识, 有条件的学校和地区还可以指导学生参加野外实践活动, 让他们积累对于海洋更多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实现将来从事自然地理学 (海岸海洋方向) 或者海洋科学领域教学研究工作的理想。
(4) 要从教育氛围、科学态度、教育活动方式和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关注海洋地理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需要更多地注意教材语言细节上的变化所反映出的课程改革者与教材编写者观念和认识上的变化, 要重视海洋文化条件对于开展海洋地理基础教育的作用, 并积极参加海洋地理课程的继续教育培训, 提升自身的理论与教学水平。以江苏省为例, 除了通过新课程培训的方式来使教师准确地把握海洋地理课程标准, 还可以邀请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原南京气象学院) 等涉海重点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中学地理教师开展海洋地理的理论知识讲座, 以此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和提高理论水平。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分析 篇8
关键词:高校;法制;现状;途径
一、高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的年龄段,正确的法制教育可以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法制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具法律意识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懂得如何正确地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所以一个积极进行法制教育的高校,势必会创造一个具有和谐氛围的校园环境,而当这些背负着强烈责任感的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二、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
1.高校生法制基础薄弱。在校学生普遍存在法制意识不足的现状。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法制教育的内容只散见于德育类的一些教科书内,并且这些科目在学生以学习成绩为重的意识中并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使学生接触法制教育的机会微乎其微。在校高校生法制基础薄弱的原因就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连续性。
2.法制教育和法律普及概念的混淆。法律普及能够使人们在心中形成一个对法律的概念,但并不等同于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在全社会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律普及只停留与让全民学法、知法并不一定能懂法守法,所以法制教育相比较法律普及更注重的是心灵教育和习惯的养成。
3.课程设置上存在缺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本法制教育的教科书与社会道德紧密联系起来,对高校学生法制习惯养成与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培养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大多数高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作为一门公共课出现的,并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到更多更好的效果。
4.教师队伍有待优化。高校中法制教育的开展时间有限,所以出现了专业教师缺乏的现象,据调查担任法制教育教学的老师工作经验普遍低于2年,并且学历参差不齐,导致了不能满足法制教育的教学需求,突出表现在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单一性上。法制教育要求达到学法、知法、懂法、执法、遵纪守法的效果,是一门理论与时间紧密结合的学科,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鼓励并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5.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的影响。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影响虽然是客观的,但又是不可忽视的,它可能对法制教育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的氛围会间接影响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社会舆论所宣扬的正确与否也很可能决定一个时代里人们的是非观,当今社会文化氛围整体良好但仍有不和谐因素的存在,所以重视消除社会文化氛围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难题。
三、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的一些途径
1.贯彻法制教育从小抓起。法制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如果只对高校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收不到明显成效的,这在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要彻底的进行法制教育教学,就要有系统的法制教育体系和全面的法制教育内容以及覆盖面,使每个学生从小形成对法制教育内容的概念与理论基础,从而减小高校中法制教育教学的压力,达到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
2.优化师资队伍。高校法制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丰富自己的内涵,在知法、懂法、用法上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高校应在法制教育工作者的选拔上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教师考核以及教师培训方面要一丝不苟,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要认真负责,使每一个进行法制教育的教师都能够成为合格的法制知识的传授人,满足现代法制教育教学的需要。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进。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偏重与学生专业有关的法制教育,使法制教育能够真正使学生所需要,提高学生进行法制学习的积极性。在普及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时要注重于实践的结合,积极开展法制教育的活动,做到从多方面多元化地进行法制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推荐阅读:
我国学前教育市场现状11-04
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05-12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07-31
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08-14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05-14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现状05-20
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发展05-3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分析07-29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08-23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完善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