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2024-07-31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共8篇)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篇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分析

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爆发流行等。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

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5、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6、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7、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

8、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社会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已经萎缩和消亡,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队伍,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鉴于此,无法对与食品安全技术有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缺乏监测网络和实验室分析手段。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篇2

多方监管, 政策支撑

由于追溯只是一种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技术手段,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追溯的监管进行明确规定, 只要企业能够符合法律要求, 是否采用追溯系统并不重要。我国现行的食品监管体制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由各级监督部门对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实行分段监管:卫生部门承担综合监督的职能, 生产环节由质检部门负责, 流通领域由工商部门负责, 餐饮服务行业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 食用农产品由农业部门负责。因此, 可以这么认为: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同, 相应环节的企业是否能满足法律要求, 实现全程可追溯, 应由相应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管, 一旦出现问题, 应由企业承担主体责任。

欧美等发达国家与我国对食品安全追溯的理解相似, 政府只注重最终结果, 对采取的技术手段并没有强制规定。但是有些国家对某些产品的追溯进行了强制要求, 这点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例如, 2002年欧盟出台 (EC) No178/2002号法规, 又称食品安全白皮书, 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凡是在欧盟国家销售的食品 (不论国产食品还是进口食品) 必须具备可追溯性, 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2002年美国发布的“公共安全和生物恐怖主义防备和反应法案”要求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等环节进行记录保存, 以实现食品的可追溯;日本也在2001年和2002年分别对牛肉和水产品的追溯提出了许多强制性要求。

2009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供应链中的生产、加工、包装、采购等各环节提出了建立信息记录的法律要求, 以便日后的追溯与召回。随后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则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规定生产企业应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 记录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食品批发企业应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购货者姓名及联系方式等, 记录、票据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开展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追溯是一种管理技术, 数据采集点的确定与管理过程密切相关, ISO 22000、GAP (良好农业规范) 和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等均从管理上对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为了更有效的对我国的食品追溯进行监管,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对某些易出现问题产品的追溯进行强制规定。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追溯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与国际接轨, 还有利于国内外食品贸易中的信息交换, 避免信息“孤岛”带来的诸多问题, 确保产品撤回和召回的高效性, 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追溯的基础是编码, 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已经与国际的GS1体系接轨, 国际标准《ISO 22005:2007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在国内也已经顺利转换为国标, 并且我国已经针对某些行业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如水果、蔬菜和肉制品等, 但仍有不完善之处, 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步完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利用自身优势, 在食品追溯基础标准的制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自2003年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始参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相关应用指南,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相继出版了《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和《食品安全追溯应用案例集》, 并通过“条码推进工程”, 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应用试点及推广工作, 为《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做了充分准备。2009年12月22日, 《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两项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前者规定了食品追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流程和追溯管理规则, 适用于各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后者规定了食品追溯的信息编码、数据结构和载体标识, 适用于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目前有诸多标准正在制定或准备制定之中。《农产品追溯要求水产品》《农产品追溯要求果蔬》《农产品追溯要求蜂蜜》《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4项国家标准将于近期审定;《猪肉可追溯体系基本要求》《农产品追溯要求乳制品》《农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设计指南》《肉与肉制品的射频识别 (RFID) 追溯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也将于2010年完成;加上2008年已经完成的《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标准体系将日臻完善。

追溯系统发展迅速, 但仍存缺陷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现状

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环节, 要实现可追溯必须借助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它是一种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的统一体, 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商品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业界人士认为,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继企业ERP之后又一重要的企业信息化系统, 它的作用完全可以超越ERP带给企业的效益, 成为食品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质量控制工具之一。

根据标识载体的不同, 追溯系统可以分为传统纸质标签数据采集和电子标签数据采集两种方式, 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及产品附加值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标识信息载体;根据查询方式的不同, 追溯系统可以分为传统手工查询方式、互联网查询方式、短信及语音查询方式;根据追溯系统形成方式的不同, 可以分为传统的项目式追溯系统和基于数据链化技术的追溯系统。

据2008年北京融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统计报告显示,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就已经出现基于GS1编码体系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而我国在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多个成功的应用案例。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于2003年开始在山东开展农产品供应链的跟踪与追溯研究, 通过在山东省大量试点以及与国际同行合作, 在企业内部追溯、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等不同层面形成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构筑了China Trace平台和系列追溯软件产品, 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同时, 多家企业、单位对食品追溯系统进行了研究、试点应用, 如2003年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合作实施的“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北京市农业局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而推广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华芯同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中国牛肉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北京世纪三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世纪三农“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此后, 部分企业开始尝试通过数据链化方式设计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虽然我国在追溯系统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虽然食品生产企业对自身的业务流程非常了解, 但是往往信息化程度较低, 无法通过企业自己的力量建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而追溯产业界的软件开发公司、解决方案供应商虽具有较高的系统研发、集成和实施能力, 但是目前这类产业企业较少, 并且由于目前该产业利润较低, 系统产品研发周期较长, 应用行业特点过于鲜明, 国内外知名软件公司都不愿涉足。因此, 能够互联互通, 既满足企业要求又能够与政府监管联系起来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及解决方案较少。鉴于上述情况, 北京融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建议研发一套既符合产品质量监管要求, 又能融入企业自身管理业务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 使企业可以自行设定追溯业务流程, 参与到自身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建设中, 从而使信息化追溯建设成为食品企业与软件公司的共同行为,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食品企业自身的积极性, 还能大大减少软件公司的开发量, 缩短研发时间, 提高数据采集的协同性, 从而使全国范围的质量监管和追溯系统建设成为可能。

追溯平台实例:

天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天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是北京融创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重点工程, 通过它可以达到缩短研发周期, 提高劳动效率, 节约人工成本, 增强企业创造力的目的。天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主要由关键数据采集点注册、关键数据采集点的选取、数据关联规则定义、关键数据采集点业务流程规则定义和追溯系统的形成等基础模块组成, 其整体架构见图1。

该平台具有以下特点:响应快速, 方案采取“当天采集、当

天可追溯”的设计原则;全面追溯, 可以追溯到各种原料的信息, 如产地、检验、运输、库存等信息;及时召回, 可通过系统追溯到问题产品的批次、生产、配比等细节信息, 便于及时召回由原料质量引起的问题产品, 为企业挽回损失;指导生产, 系统可以建议的形式指导库存管理、领料、生产优化等过程;方便采集, 只通过扫描一个条码, 输入一个数据, 即可将数据自动存入系统, 方便用户操作;系统灵活, 采用三层架构和C/S、B/S相结合的策略, 使系统适应性更强, 可扩展性更高;快速实施, 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该系统融合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 按照系统指示进行操作会减少错误发生, 增加劳动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由于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提升企业形象, 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追溯系统应用区域化

目前, 追溯系统在我国食品行业的应用程度并不高, 企业对食品安全监控及追溯信息化的意识不强。但是随着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大力宣传, 食品企业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已经开始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要求应用追溯系统进行转变。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流通领域

一、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和意义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部门重要工作。实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国家赋予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度不断提高。加之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又存在的各种隐患,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行为,充分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中的职能,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不仅是个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二、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食品流通领域中的法律条款仍相对粗疏,尚未涵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而且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尚没有专门法律予以调整。此外《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督、检查、管理机关以及相应的食品安全服务机构在流通领域中的法律责任也没有做明确规定。

从法律责任适应度来看还有相当的欠缺。目前,《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还缺乏应有的力度,特别是在流通领域,“还没有彻底剥夺违法犯罪分子再次违法犯罪的条件和能力,法律的威慑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1]。

2.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標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质量相关标准共有近3000个,而与流通领域相关的标准仅有100余个,与生产和加工标准数量有相当的差距,一些重要的食品流通标准至今尚未制定。且有些标准由于前期研究薄弱,在可实用操作方面的效用相当有限,总体水平偏低,并且各标准之间结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的现象,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给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压力。

3.食品流通检测体系仍不健全

与市场准入制度需要相匹配的食品检测体系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及手段的缺乏,造成了不仅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不能及时检出,假冒伪劣问题严重。商务部报告显示,我国经营食品零售的5万多家企业中建立检测中心的只有不到500家,全国2.6万家农贸市场配有垃圾处理设备的不足1‰。此外检测体系不健全还表现为各部门的检测工作缺少协调,检测力量缺乏整合,检测资源不能共享,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落后。

4.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不健全

目前,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信息的资源严重短缺,没有全方位的互通的信息网络体系,资源无法实现共享,不能满足政府决策部门、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息的需求。且信息分散,缺乏共享机制。现有涉及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信息由不同部门管理或者由不同单位负责进行信息采集和资源开发,标准不统一,方法不规范,资源采集与体系建设存在交叉重复等问题,不仅在部门间、而且在部门内部也存在严重的资源分割。

三、加强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1.加快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法律和标准的建设和完善

我们要加快立法工作步伐,积极进行法律修订工作,加快制定《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实现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特别是要根据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以及确保某一类食品安全的需要来专门制定单一的法律,如市场准入制度法,并根据法律的需要出台相对应的制度,细化法律条文和技术性规定。

同时要不断完善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标准建设。通过参照遵循国际标准,将国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标准尽快与CAC标准接轨,既可避免重复性工作,节省大量财力,又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整体的可用性和科学性。

2.完善统一协调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和检测体系

按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监管责任。把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向集中统一监管、全过程监管等方向发展。同时按权责一致原则,健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在履行职能,行使权力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能造成具有重大影响的损失或后果,有关负责人要承担领导责任。

3.建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制度

大力征集流通领域的食品企业信用数据,进行信用体系的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食品流通企业食品卫生信用状况,进而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对守信者给予褒扬,对失信者给予相应的惩戒,追溯相关责任人,形成食品流通领域的诚信经营氛围的作用。

4.改进流通领域市场秩序预警防范制度

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必须实现指挥中心和信息汇总中心功能的最大化,并充分利用信息汇总中心的资料,建立监管回访制度。在信息中心里,有由以前检查、抽查时登记的资料统计而来的汇总资料,可以看出哪些是经常违规的企业哪些是比较违规比较恶劣的企业,对这些企业要进行重点监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回访,直到改进为止,从而达到防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景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迫在眉睫.中国质量万里行.2005(8)

[2]龚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存在五大“隐患”.人民日报,2005-3-20(2)

[3]商务部市场运行司: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5)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篇4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对策措施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l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食品安全的内涵

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末形成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Jones曾建议把食品的安全区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其中,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相对安全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1]。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我国法律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2]。

1.2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此外,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3]。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4]。

1.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包括《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40余部行政法规、150余个部颁规章、几千个食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

规章制度体系。但因我国实行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留下执法空隙;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目前我国对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例如在《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甚至倾家荡产的违法成本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多么的微不足道。正因如此,我国制假售假之风屡禁不止,低劣产品充斥市场。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不清,监管不力。由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多、范围广。我国目前涉及到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农业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但各个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甚至有的相掣肘,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乏力和监管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另外越权执法、违规执法、消极执法、执政不作为等,严重影响了监督管理的执法效果。

四是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含量低、不统一、不完善。据统计,我国共有食品标准约3500项,其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约2600多项,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食品监督管理标准体系,但这些标准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作用。原因在于一是标准分散于多个部门,使食品安全标准既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二是标准不配套,不仅表现在标准个体之间,更表现在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三是标准技术含量低,特别是与国际现行标准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国家标准只有40%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行业标准更是只有14.63%[5],覆盖面远远不够。

2国外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经验[6~9]

2.1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多环节,需要建立分工合理、制度严明、管理协调和发展配套的管理体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从目前情况来看,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通行的国际规则下,已经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国特点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例如美国,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机构主要有三个,一是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主要负责除肉类和家禽产品外美国国内和进口的食品安全;二是农业部(USDA),主要负责肉类、家禽及相关产品和蛋类加工产品的监管;三是国家环境保护署(FPA),主要监管饮用水和杀虫剂。此外为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美国还先后成立了“食品传染疾病发生反应协调组”和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

2.2注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世界各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保障。为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把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一是加强立法,如美国既有《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等综合性法规,也有《联邦肉类检查法》、《禽产品检查法》等非常具体的专门性法律,这些法律法规几乎覆盖了所有食品;二是严格执法,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食品安全的违法者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而且还要受到刑事制裁。通过这些严厉措施,确保

有关法令、标准能得到严格遵守。三是强化信用管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和召回制度。

2.3不断完善标准、检测与危险性评价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与评价体系,以此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一是不断制定和完善食品质量标准,把基于健康保护为目的的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二是通过投入巨资研制大型精密检测仪器,开发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体系。如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美国FDA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可检测251种农药。三是建立危险性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有关法令、标准得到严格遵守。

2.4重视食品安全预防措施,强调食品安全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多数国家都强调对风险的全面防范与管理,并充分保障公众对食品安全状况的知情权。一方面强化对食品中是否含有对人类健康不利因素的研究,分析可能带来风险因素的特征与性质、影响范围、时间、人群和程度,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增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程度,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可使相关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为有效,同时也能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管理的信心。3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措施

3.1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情况,可考虑制定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尽快出台和完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现有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加以整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上的相互冲突,解决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食品安全法》应当成为食品安全基本法,确立起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原则可以包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安全承担首要责任的原则;充分依靠科技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原则;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原则;以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原则等。基本体制可包括:综合监管与具体监管相结合的体制,部门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的体制等。基本制度包括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各项重要制度。总之,《食品安全法》应当体现公正与效率价值目标的统一,权利与权力辩证关系的有机互动,监管与服务基本要素的合理配置。

3.2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

一是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尽快弥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规范、不够严密的缺陷,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并参照《国际食品法典》,从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着手,把标准和规程落实在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食品质量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二是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明确各类认证的法律地位,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GMP(良好农业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三是改善检测设备。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研制先进的检测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检验检疫硬件方面的差距。

四是提高检测能力。尽快建立独立的、公正的、权威的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严谨的技术支撑。要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重点在关键检测技术、危险性评估技术、关键控制技术和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研究。

3.3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

根据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势,政府应通过建立快速高效的预警预报体系,以确保局势得到控制。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启动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就风险评估技术及有关数据资料与发达国家加强交流,及时获取来自其他国家的危险性评价资料。并就我国一些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技术、影响因素开展前瞻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通过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小,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3.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曾经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在这两个大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大势所趋。国务院提出,从2003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以完善的食品安全社会信用制度为保障,以真实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为基础,以科学的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析为依据,以公正的食品安全信用服务机构为依托,以食品安全问题记录为重要参考而形成的信用评估评级、信用报告、信用披露等企业外部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我国应当加紧在质检总局的统一安排下,建立起以企业质量档案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质量信用监管体系,以及包括查询系统、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等科学的服务系统,以促进我国食品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l] 杨洁彬,王晶,等.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 田惠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沈晓彭.食品安全危害因素简析与对策探讨.食品工业科技,2005,4.[4]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关于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5.[5]张星联,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食品科技,2001,3.[6]朱允荣.国外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农村经济,2005,5.[7]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中国工商管

理研究,2005,9.[8]杨明亮,等.美国食品安全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及改革动

向.中国卫生法制,2005,3.[9]王铁军,等.食品安全国家控制模式的浅析.中国食品卫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 篇5

摘要:食品安全是目前全国上下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今后食品安全监管中应该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检测体系、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从而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质量管理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Food Safety in China

Food Science&Engineering,No.1Abstract:There are the hot issues about food safety causing attention of nation.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generating reasons infood safety of China are discussed.Therefore,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of putting forward that future food safety regulations and food safety legal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od safety regulatory system of the unified coordina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clear should be set up and improve; perfecting our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inspec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food safety standard system;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equipment;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detection and a series of respons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food safety in our country,to make people eating rest assured food.Key words:Food safety;Present situation;quality management;

0 引言

在我国食物供给体系和食品工业体系形成、建设过程中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监督检验部门等均注重了对食品质量的控制,其中包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我国的食品卫生整体质量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保障人民生活和卫生健康需要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这是我们长期工作努力的结果。国家自九十年代初起相继颁布了《食品卫生法》等有关保障食品卫生质量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定和管理办法,比如,《粮食卫生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管理办法》等。各地政府为贯彻执行相关法规也发布了一些实施办法。在实际食品生产和市场流通中,这些法规、条例和办法的实施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对食品质量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虽然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我国的食品生产和供给中还存在着食品制成品的合格率不高,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没有得到控制,一些中小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工艺和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检验手段不齐,法律意识不够,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条例、标准的自觉性和力度不够,食品安全监督执法队伍

力量与所担负的工作量相比还很不足,执法水平还需提高等情况。这些问题在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导致了我国目前食品不安全状况的存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1.1 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标准规定。发酵性食品违规添加防腐剂苯甲酸的情况较多,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1.2 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少数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掺入大量的代用品,经过极为简单的加工、调味、膨化等工艺过程配制而成,危害极大。

1.3 卫生指标不合格。在有些食品中,绝大多数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合格,严重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健康。

1.4 包装类食品标签不规范。

1.5 水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比较严重。保藏、运输、保鲜过程控制不严,造成新鲜度指标不合格,经营者往往使用重金属超标的营养液来保证新鲜度。另外,由于近年来海水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镉”超标是环境污染带来的结果[1-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主要原因

2.1 食品生产经营者过度竞争。食品生产一般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低技术产品的背后,是劳动密集型优势。生产能力过剩使价格成为食品的主要竞争要素,价格的相互压低导致了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巨大的竞争压力使生产者、销售者不惜挺而走险,以造假、售假追求利润。

2.2 政府监管问题严重。部分政府监管部门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作为管制性行业,食品生产经营的行政审批手续较严,这成为一些部门寻租的筹码,一些部门热衷于建立实验室,名为加强监管,实际是为了有偿服务;还有的部门以罚代管,追逐小集体利益,放纵违法行为。从部门利益出发的管理,难免会变质,使食品安全监管目标难以实现。

2.3 消费者协会缺乏独立性。我国从1985 年开始建立消费者协会组织,挂靠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下,这种体制使消协在初期可以借助行政力量,迅速成长,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它也阻碍了消协作为民间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使其难以发挥独立的社会监督作用。

2.4 中介机构发育不良。食品的生产、销售乃至消费的知识越来越复杂,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的终端受众,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鉴别食品的安全性,最便捷的方法是借助中介机构的专业知识,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消费。我国建国后长达30余年的计划体制,使政府成为包办一切、包管一切的全能型政府,社会的自治能力完全退化,其表现就是中介机构的全面消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得到根本改变,但依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4-6]。食品安全发展的对策

3.1 应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提高全民安全消费意识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建立用科学的营养知识引导消费和用消费带动生产的新机制,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营养结构合理协调。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营养知识教育,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居民的营养科学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居民的食物消费方向,提高全民科学、合理膳食的自觉性,把营养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

3.2 加强法制建设.保护食物资源环境

保护食物资源环境,保障食物质量、安全与卫生。加大耕地、草地、水资源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逐步改善食物资源环境,保障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能型等食物生产技术,缓解耕地、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强化食物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加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治污力度。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食物生产,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并逐步增加其市场供给。积极稳妥地发展高质量、高效能的保健食品,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加强对食物种植、养殖阶段农药、兽药的管理,完善有关农药、兽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7]。

3.3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大量的食品安全事故是恶性的造假,是人为故意的,所以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加强法律监管体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分10章104条,分别为总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明确了分工,参与者更多,包括行业自律、媒体监督等[8]。

3.4 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按《食品安全法》规定,地方政府要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负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应承担起当地的食品安全责任,在以往出台的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中未曾明确。在该法相关的条文中还规定,地方政府要对本辖区内出现的食品安全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否则要承担失职责任。

3.5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9,10]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含量低、不统一、不完善。据统计,我国共有食品标准约3500 项,其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约2600项,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食品监督管理标准体系,但这些标准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作用。原因在于:①标准分散于多个部门,使食品安全标准既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②标准不配套,不仅表现在标准个体之间,更表现在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③标准技术含量低,特别是与国际现行标准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加大我国食品检测机构建设资金的投入,积极引进和研制先进的检测设备,积极提高检测能力,建立独立的、公正的、权威的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严谨的技术支撑。要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重点在关键检测技术、危险性评估技术、关键控制技术和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研究,为食品生产的全程监控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检测数据。

3.6 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研究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特别是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并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具体应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兰兰.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0,6.[2] 曾献东,罗双双,张晓敏.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方观察.2009,11.[3] 汤云,朱云松.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7.[4] 王卫东.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做好食品安全工作[J].黑河学刊.2011,8.[5] 谢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24.[6] 张芳.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修正[J].东方法学.2009,2.[7]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1):39—45.

[8]王选平.论食品安全危害性与卫生监督[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2):141—144.

[9]石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探讨[J].中国药业,2007,16(24):9一10.

我国食品企业发展现状 篇6

我国绿色食品经过20年发展,创立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产业,打造了一个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创建了一套符合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模式,构建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体系,绿色食品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可。从1990年到2009年,我国绿色食品企业由63家发展到6003家,产品由127个发展到15707个,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近1亿吨,国内年销售额达到3162亿元,出口总额达21.6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进一步发挥绿色食品在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5年,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全面启动。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走出了一条以绿色食品品牌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路子。全国已有240个单位(199个县、41个农场)创建了312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的日益严峻,有利于人们健康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已成为时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发绿色食品已具备了深厚的市场消费基础。未来,绿色食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开发潜力都十分巨大,它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特殊产业,有极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篇7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食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加丰富了百姓餐桌的同时给食品安全监管也带来了一定难度。近期屡见报端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如江苏无锡嫌犯用老鼠肉冒充羊肉销往苏沪、农夫山泉一月三陷“质量门”、美素奶粉频现“活虫门”等等, 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一种“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综合协调监管体制, 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工作;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卫生、农业、质检、工商和食药监各司其职, 针对原料、产品进行从生产到流通的全程监管。

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1 监管主体不明确

在“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下,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仅限于协调软性部门, 不具备垂直管理职能, 不能对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监督;虽然各地方政府设立了食安办这一综合协调部门, 但其并不具有行政主体职能, 不能对卫生、农业部门等进行综合协调。两者的区别不明确。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流动性整体环节, 各环节分段监管, 各部门各司其责,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部门机构的协调职能并未进行明确区分导致职责分工不清, 监管缺位、越位等现象并存。

3.2 执法责任不够重

当前食品安全犯罪易发多发, 这一系列的重大食品安全时间与部分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较大关系。除了执法成本高、地方利益与部门利益纠缠不清等诸多因素影响外, 监管部门的行政不作为究其根本在于责任追究制度的长期缺位, 良好的责任追究制度必须以完备的法律责任体系为后盾, 然而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 相关监管部门及监管人员的行政责任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导致责任追究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立法中没有对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刑事责任做明确规定, 威慑力不够, 法律责任轻。

3.3 民刑责任不匹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出被监管者的行政责任, 如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责任形式, 但对于民事和刑事责任规定较为简单和概括, 不利于受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的受害者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 尽管民事责任方面规定了民事责任优先和十倍赔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食品安全的重大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罪名主要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入罪标准高、处罚力度低, 不能有效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同时在实践中, 监管部门为避免繁琐至多采取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等责任形式。

4、从他国对食品监管的参考价值

4.1 合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难题,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对食品安全进行更有效的监管。在食品安全体制相对健全的美国也面临着整合调整的压力, 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负责美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各联邦政府之间、地方和联邦之间缺乏协调。因此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研究报告指出美国需要成立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综合协调不能有效监管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反而造成各方利益矛盾日益凸显。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国情问题, 因此我国应基于国情, 合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增加食品安全监管的统一性。

4.2 加大执法责任处罚力度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渎职行为只通过行政或政治处罚而不通过刑事责任处罚的问题, 2013年5月4日正式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称《解释》) , 要求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从严量刑, 以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解释》第16条对食品监管渎职犯罪各罪名的适用及共犯的处理提出了明确意见:一是在《刑法修正案 (八) 》增设食品监管渎职罪后, 食品监管渎职行为应以食品监管渎职罪定罪处罚, 不再适用法定刑较轻的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处理;二是同时构成食品监管渎职罪和商检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等其他渎职犯罪的,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三是不构成食品监管渎职罪, 但构成商检徇私舞弊罪等其他渎职犯罪的, 依照相关犯罪定罪处罚;四是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他人共谋, 利用其职务行为帮助他人实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 同时构成渎职犯罪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共犯的,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4.3 建立多元化责任追究制

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召回制度及惩罚性赔偿制度是美国政府维护食品安全的三把利剑, 其中惩罚性赔偿对生产和销售危险产品的企业有极大的震慑作用, 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不敢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2010年12月底, 德国安全食品管理机构在部分鸡蛋中发现超标的致癌物质二英, 引起德国上下关注。最终二英事件的肇事者被判刑, 且被高额罚款, 足以让其破产。

我国现行《刑法》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足以构成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这一构成犯罪的要件难以认定, 《解释》采取列举加兜底条款的形式规定了五种情形, 增强了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此外, 笔者认为还应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采用严格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维护受害人的求偿权益。

参考文献

[1]张艳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不足与完善》[J]商场现代化, 2010 (33)

略论我国营养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篇8

关键词:营养食品;功能食品;现状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TS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74-02

中國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饮食文化,从人类最原始的狩猎到种植和养殖,各种食物五花八门,以粮食为主的食品就多种多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结构的改善,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健康,功能性食品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一、食品行业的发展

我国食品行业在原始社会发展时期,因为劳动工具的限制,人类主要以狩猎为主,以摄取野生植物为生,人们获取动物食物的能力大于获取植物食物的能力,食物的种类较少,结构也单一。

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这段时间是传统食物从开始到发展与盛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获取食物与原始社会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人们种植水稻、浇灌农田,后来又种植玉米、马铃薯、番薯、花生等高产植作物,食物的种类也变得丰富。

现代食物是跟随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现代食物不仅有粮食、蔬菜及果品等植物性的食物,也有肉类、蛋类和水产品类等动物性食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种食物也变得丰富多彩。人们吸取含热量、蛋白质、脂肪等更加多元化的食物来维持人类正常的身体机能。这一时期,不仅使快餐盒方便食品迅速发展,,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成了食品制造、加工、酿造、饮料等食品工业生产体系。

二、对功能性食品的阐述

随着人们对食物要求的提高,为了调节人体生理和机能,增强体质,防止疾病,人们开始研究更具营养的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根据科技含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大类别,首先是强化产品,又叫做第一代产品,强化滋补食品,如高钙奶等。第二类是初级产品,如脑白金等,也叫做第二代产品。最后是第三代产品,如大豆异黄酮等。

在我国,功能性食品也被称为保健食品。在营养食品中,对于功能性食品的定义为是指有营养功能,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性食品。例如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激活淋巴系统的食品;又或者是能够防止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疾病的食品;还有就是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恢复健康的食品,最后还有调节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身体节律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等。

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但是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中含有功效成分或者功能因子,如功能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肽类、天然提取物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活性菌类等。功能性食品能够促进人体健康、减轻部分疾病,协助抵制疾病风险的功能。如如功能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肽类、天然提取物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活性菌类等。

三、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问题

1.功能性食品的现状

在我国,功能性食品从无到有发展到如今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而且受到广泛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食品企业规模迅速增长,产品种类也变得丰富多样,不同功能的因子对人的身体有特殊的功效,目前具有功能性因子的主要有纤维素、低聚糖、糖醇、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肽类、酚类和醇类、复合质类、乳酸菌类、矿物质类以及氨基酸类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重视和提高。国家和企业也开始加强对功能性食品的重视,企业不断投入和研发,政府也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督和管理,使得功能性的保健食品有了重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功能性食品仍然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肥胖和亚健康等老年病发病率的上升,使得人民群众和各界学者更加关注食品和健康的关系,各种养生食品和养生问题油然而生,并且在普通人们中开始广泛传颂和交流,由此以来,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加。随着慢性病预防的开展,国家对功能性食品的支持力度也开始加大。

2.功能性食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的问题是类别比较集中,主要体现在调节免疫、排毒养颜、减肥、健脑益智等方面,与目前我国所存在的一些发生率比较高的亚健康疾病相关的保健品较少,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二是对功能性食品的功能性的评价尚且还不够完善,在我国已批准的食品中,多数属于第二代食品,这类食品,单凭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结果来判定是否具有声称的保健功能,由于保健功能的作用机理阐述不清楚,同时缺乏深入的基础性研究材料,因此往往会达不到该产品的预期功效,容易造成产品缺乏创新,市场寿命短等不良现象。

第三个是我国功能性食品的质量没有明确保障而且层次不齐,产品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由于功能性食品的评价和相应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某些大企业的产品质量可能有所保障,但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最后一个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宣传方面误导消费者。功能性食品不是药物,没有治病的功效。但是有些功能性食品的企业或者人员过分夸大产品的医疗效果,这样的行为和做法,只会损害生产厂家的企业形象,另外一方面也使消费者对标有功能性食品的生理调节功能表示怀疑,从而导致功能性食品行业面临信任危机,销量下降。

四、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的功能性食品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功能性食品依靠科技发展的技术还有是有它独有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要想让功能性食品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还得认真思考如何做到。

首先,产品要有针对性。企业应当关注不同群体开发不同功能性产品,并且要有针对性的开发,根据个人年龄、性别、饮食状况、基因、健康状况等水平的不同,开发和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营养解决方案。

其次是要为功能性食品尋找新的素材。近几年以来,欧美等国家纷纷将目标投向中国、印度、南美等资源丰富的国家,从传统的草药中寻找能降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些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等功能素材。

第三点就是要针对第三代功能性食品进行重点开发和研究。经过动物和人体功效的实验证明,功能因子的结构、作用机理清晰,含量明确,并且活性成分能够在食品中保持生理活性的第三代功能性食品将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类产品是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重点。

最后是要加大对保健知识和健康思想理念的宣传。随着保健食品的发展和成熟,功能性食品的销售和消费不再只依靠广告宣传来吸引广大消费者,重要的是要多加宣传保健知识和健康理念,让消费者通过自己认可去选择合适的保健品。

政府要加强对功能性食品的监管,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和规范化。

五、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步伐日益加快,我国营养食品的发展前景也不断增加。亚健康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功能性食品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在今后功能性食品的黄金发展时期要将促进全名身体健康彰显出其独有的魅力,并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媛,王健,白殿海.中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策略[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23(6):48-50.

[2]汪建斌,邓勇.保健食品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1,22 (4) : 49-51.

[3]刘汉江,蒋卓勤.保健食品的现状和监管探讨[J] .中药材, 2006,29(4):404-407.

[4]马玉霞,张志强.我国保健食品的现状和管理对策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12(5): 12-17.

[5]王彩梅,苏安祥.中国功能性食品现状及发展趋势[J].添加剂与营养,2012,(6):52-53.

上一篇:快乐暑假一年级作文下一篇:美容师的流程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