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

2024-07-19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通用8篇)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 篇1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

姓名:陈熠君 学号:3100103019

专业:临床医学

【摘要】在食品安全问题上,2012年3.15晚会的第一炮就打向了我们熟悉的快餐企业:麦当劳,并且曝光了家乐福过期鲜肉返包现象,这又一次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关注的焦点,但至今都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改善。很明显,单靠对厂商并且道德上的束缚已经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加大食品监督力度,完善问责制,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新通道。【关键字】食品安全

监管

问责

体系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议程为第一大产业。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由3430亿元增至60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更是首破12000亿元,远远超过汽车工业总产值9400亿元的水平。但是,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人提心吊胆。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单单2011年就有多起重大事件。先是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油腻的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使得民众一度对猪肉敬而远之。另外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让4个家庭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更有安徽神奇“牛肉膏”添加剂让腌过的猪肉迅速变身牛肉,以及染色馒头和蒙牛学生奶中毒事件。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大学生普遍受到污染的地沟油问题。在这些现实面前,我们不禁要问,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何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呢?其根源到底何在呢?我们的餐桌上,为什么这么危机四伏?

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原因。国家对双汇事件的处理其实一部分复制了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方式。比如,在查出了基层养殖户饲料里掺瘦肉精,基层检疫人员受贿之后,先是企业站出来道歉,然后政府表示要做一个庄严的承诺,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如今各大超市中仍然可见各种各样的双汇肉类食品。三鹿奶粉事件让其企业破产了,资产重组了,该赔偿赔偿,三鹿企业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这次,双汇火腿肠里含瘦肉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这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应该要负法律责任,可是,双汇负什么责任了?事后,更有甚者,相关部门站出来声称这只是个别现象,称各地抽检猪肉里仅含瘦肉精0.04%。为什么双汇在经历了如此重大的事件之后仍然屹立不倒,其中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很明显,双汇如果倒闭了,漯河地方利税大户没有了,河南也会受到影响,相关部门必然会受到波及。可见,政府没有重罚双汇,双汇没有负法律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市场上劣弊驱逐良弊。一些地方政府无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认为企业利益高于一切,在这种思维笼罩下,食品安全怎么得到解决?

由此可见,食品安全迟迟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处罚力度不够。以《食品卫生法》为例,对违反该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违反卫生规定的当予以重罚。然而根据该法,在一般违法情况下,除了责令改正和警告之外,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落在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范围之内,且不说罚款的上限太低,如此“可以”也为追究违法者的行政责任创造了迂回的空间,极有可能连区区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也不了了之。处罚力度不够易给其他企业建立一个负面典型,使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更加猖獗。

其次,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另一方面则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给不法厂商造成可乘之机。这样就出现了我国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也为一些部门全力寻租制造了借口。

再者,我国的问责机制不对,也不彻底。在双汇瘦肉精问题上,1.该问责的人不问责。非典时期,前卫生部长张文康下课了;三鹿奶粉事件,前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下课了;而双汇主管是农业部门,但农委却无人问责。

2、该牵头的不牵头。瘦肉精事件曝光之后,没有卫生部站出来负责调解综合。

3、该授权不授权。食品安全委员会仅仅讨论问题,制定政策,没有具体的处罚权力,形同虚设。

最后,中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得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而且很多重要的标准至今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便利条件。

泱泱大国,竟然容不下一张平静的餐桌,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以至于引起群众的恐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的手伸得太长,以至于忽视了最基本的问题。所幸的是,我国政府已经重视了这个问题。“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对食品安全问题大抓特抓。从上述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的几点分析中,我也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更有深度的思考,并且从中总结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 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1.由于订标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相互矛盾的问题,比如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或方法不同、含量限度要求不同等,这不仅让相关食品加工生产者颇为头疼,也使得政府部门在对不少食品的监管上陷入了尴尬境地。其次,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相比接轨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标准的可信度在国际上不高。将国内食品标准尽快与CAC标准接轨,既可避免重复性工作,又可节省大量财力。2.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度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 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并组织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坚决堵塞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漏洞。

三. 问责制的完善。我国问责制还不够完善,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易造成多头监督、无人问责的尴尬局面。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1968年日本颁布了一部法律,叫《消费者基本法》,任何一个公民吃了有害食品,不告企业,先告政府。因为公民缺乏一些鉴别能力,而政府一旦监督不力就容易让不法厂商钻空子,因此首先应该追究政府的责任,然后政府连带责任给企业。在日本,这部法律颁布以后,地方政府下很大力气惩治食品安全问题。这等于把老百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转化成了政府的问责,政府必须兢兢业业地处理好食品安全。这样,一来可以防止政府监督不利、玩忽职守,二来防止事出后政府把责任推给企业。政府作为主要的责任承担者,就必须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处理好这个事情。

四. 在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抓紧组织修订《食品安全法》,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母法”,其基本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如下方面:(1)目的:综合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2)定义:明确“食品”、“食品安全”等名词的法律涵义。(3)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国家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4)监管体制: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基本监管框架和各方职能。(5)食品安全监管原则: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注重科学依据,控制和预防并重,公开、客观、公正等等。(6)社会其他各阶层的食品安全责任,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主,还包括与食品相关的行业,食品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7)应急处理。(8)标准检测,含市场准入。(9)安全风险评价。(10)信用体系。(11)食品安全信息网络。(12)宣传教育。(13)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推动。(14)法律责任。强调监管主体的违法责任、做好与《刑法》的衔接,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设置严厉罚则。

五. 有效地借助于媒体和维权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从侧面积极地帮助政府搞好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和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单靠道德的力量是无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必须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填补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空白和盲点,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有法可依,同时为道德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如此之下,食品安全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今,各种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措施,餐桌保卫战已经打响,至于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 篇2

食品行业是一个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殊行业, 关系到国民生计。从2008年爆出的“三鹿奶粉”问题到现在, 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 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同时也对社会经济秩序和政府形象造成了影响。因此, 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安全的食品是指对人体的健康完全不造成损害的食品,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以及包装运输的过程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不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食品安全分为: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食品的质量安全。

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等固有的缺陷和弱点, 食品行业的一些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 突破了法律规范和社会道德的制约, 昧着良心进行违法的生产活动, 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一经爆出, 全国上下一片惊慌, 食品安全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不断加强, 但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去2013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报道中, 东莞2.8t镉超标木粉被销往广州的事件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时隔一年, 东莞的食品安全问题又称为热点新闻。2014年6月, 一张名为“广东东莞米粉厂实拍”的照片在网上疯传, 画面上, 米粉厂环境脏乱、设备简陋,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 工作人员竟然赤脚踩在米粉上, 还有的工作人员居然直接在米粉上睡觉。在对这则新闻进行评论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

3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市场失灵方面的原因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是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进行的, 一些个人和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 产生不正当的行为。这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源头, 以东莞的“臭脚米粉”为例, 可以看出米粉生产商是在追求利益中迷失了自己, 为了挣钱, 全然不顾国家法律、社会道德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进行米粉生产、制作, 这样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是国家、社会所绝对不允许的。

3.2 政府监管不力的原因

政府监管不力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目前来看, 我国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够完整和系统。虽然我国颁布了《产品质量法》、《商检法》等多部法律、法规, 但由于我国实行分段立法, 法律条款比较分散、内容狭隘, 这都严重影响了国家对食品安全行业的监管。

除了缺乏完整、系统的监管体系外, 监管缺乏威慑力也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政府对不合格食品生产进行处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食品生产行业, 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从目前来看, 我国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 没有对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4 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需要政府、市场、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把这几个重要部分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我国食品安全, 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4.1 市场规范

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根据价格和供求合理地调节着资源的配置, 能为人们提供各类经济信息, 对市场经济各类主体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它们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食品安全生产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根据消费者的需要, 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 同时, 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 调节生产资料在食品行业的流动。除此之外, 根据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原则, 淘汰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及生产能力弱的企业, 保证食品生产的质量。

4.2 政府监管

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固有缺陷和弱点, 所以就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只有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具体来说, 政府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完善立法, 保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次, 加强食品市场的准入管制和监管, 绝对禁止不符合安全规范的食品流入市场;再次, 加大惩处力度,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必须严厉打击, 绝不姑息;最后, 扩大舆论监督, 加大媒体对安全问题的披露力度, 使广大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掌握食品安全状况, 保护自身安全。

4.3 企业规范生产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企业进行规范的生产是食品安全的保证, 只有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保证消费者买到合格的食品。一些企业受利益的驱使, 生产出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食品, 试想要是东莞的米粉生产厂家能够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在干净的厂房进行规范生产, 那么臭脚米粉的现象就绝对不会出现。企业进行规范生产, 对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一名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企业管理素质, 更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要把“对人民负责”作为食品生产的原则和宗旨, 生产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的食品

4.4 消费者自我保护

有需求就有市场, 任何不法食品生产的存在都是有其根源的。供求是双向选择, 就是因为食品生产者了解到消费者的需要, 所以才有了各类食品的生产与销售。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一定要慎重, 首先, 要详细了解产品信息, 选择高质量的安全食品;其次, 要坚决抵制有问题的食品, 不要因为便宜而购买将要或已经过期的食品;再次, 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一定要注重保障自己的权益, 不能吃哑巴亏, 立即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 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最后, 要时刻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实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食品安全动态。

5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是国家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以及政府的行政能力。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全体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国家要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的不法行为;食品生产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 切忌唯利是图、不折手段;消费者在进行食品选择和购买时, 一定要擦亮眼睛, 购买符合食品生产安全的事物, 不让有害食品有机可乘, 一旦遇到有问题的食品, 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 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 给其他社会大众以警醒。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在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保护食品安全,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条道路上, 会遇到许许多多棘手的问题。但是, 只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个人行动起来,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食品安全问题一定能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黄薇薇.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0.

[2]许明.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 2012.

[3]李武.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0.

[4]袁湘如.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三鹿事件”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0.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 篇3

[关键词]现状特征:外部性;行业自律失灵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07-01

我国近年来采取大量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从而使得整个食品市场安全形势总体比较稳定,但“苏丹红”、“毒火腿”、“乳制品含三聚氰胺”等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形势依旧不荣乐观。“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食品安全法》能否彻底解决食品市场安全问题,依旧悬而未决。在食品安全问题全球化的今天,总结、深入分析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市场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市场目前主要呈现如下方面特征:

第一、安全隐患总体增多。首先,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违背工艺、投入品等规范要求,以及违规使用新科技手段致使新工艺、新原料导致安全隐患;其次,小型熟食加工作坊、地下小加工作坊等多缺乏符合卫生安全的原料、辅料、生产加工设备;再次,储藏、运输等不符合食品流通秩序规范要求现象普遍;最后,食品(包括原料)集约型生产、异地销售形式扩大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几率,“二恶英”事件便是最好例证。

第二、产业领域隐患形态不同。首先,农产品领域种植、养殖环节的源头污染问题严重,农畜牧生产者违规使用违禁药物现象令人堪优;其次,工业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违法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超量使用添加剂等投入品、加工过程二次污染;最后,餐饮消费领域的餐饮业经营者不符合健康要求等资格要件、食品卫生条件较差、缺乏对食品原料的科学检查措施的现象存在。

第三、城乡状况差距悬殊。城乡食品安全状况差距虽缩小但仍有悬殊,农村食品安全依然是薄弱环节?根据消费基本理论,收入是影响消赞的主要变量,收入变化将导致消费者选择商品时所追求利益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事实则“合理”解释了城乡“消费者两极分化”现象;其次,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导致消费心理悬殊而实施不同层次的安全消费行为;再次,与乡村消费者相比,城市消费者处于更具优势的公共服务地位,获得更具优势的食品安全信息;最后,城乡食品监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也存有差距。

第四、出口和内销状况差距悬殊。由于我国在食品出口和国内供应方面采取两套标准,致使出口的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强于内销。

2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深层动因

深入分析上述现状之诱因,对于减少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与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食品安全信息结构严重不对称。市场买卖双方严重不对称的信息结构在食品安全领域体现尤为明显,城乡消费者实际上都面临食品安全信息缺失境地,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而无从判断食品安全与否,或判断、选择成本较高。

第二,食品安全问题外部性问题严重。根据经济学理论,食品生产经营者同样也是理性且自私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马克思曾言,“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利润,它就活泼起来;有50%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危险。”生产销售合格食品的卖方并没有因外部性利益得到补偿,而在政府规制手段并不足够严厉、效果并不足够明显背景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违规生产销售食品的卖方也并不会因其外部危害而付出高昂代价,既然用低额违法成本便可换取超额利润,无视法律和道德追逐利润等各种市场机会主义行为似乎也就有了相对合理解释。

第三,政府失灵致使食品安全监管效果并不明显。政府规制本是作为市场失灵问题有效解决的补充手段,但其本身同样也存在失灵。如哈耶克所言,由于市场分散化,每个人只能了解他所能了解的那些东西,政府同样也存在着收集和分析食品生产经营安全信息能力不足等缺陷,尤其是在高科技的今天,成熟的新科技手段致使制假、造假手段更隐蔽,政府监管难度更是增大;其次,规制者被俘获理论认为,规制者容易为被规制者所俘获。政府部门存在着追求自身利益的客观性,容易利用权力寻租和设租;最后,食品安全监管立法滞后(包括协调的食品安全标准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社会监督制度和严厉责任制度等)、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困难和力度缺乏等都是导致政府食品市场监管失灵的重要原因。

第四,行业自律机制及社会监督机制不成熟。首先,作为市场与政府中介组织的商会等经济自冶团体法律制度不完善,使得其行使行业自律监督权的能力和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的经验还明显不足。如“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奶协始终没有发挥出其应有作用,既无代表奶商向公众致歉和自省以维护奶品行业声誉,也无行业自律和自救措施出台;其次,我国媒介监督力量尽管有加强趋势,但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尚没有彻底形成,社会层面依旧缺乏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足够监督能力和可能。

第五,消费者趋利心理的主观因素在食品安全事故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由于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落后于食品价格增长幅度,消费者消费购买力相应降低,不恰当趋利心理引导着不理智消费行为,选择质次价低商品的消费趋利心理也被无限放大,所表现出的食品安全支付意愿也就相应地令人担忧。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篇4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在各企业不同程度引起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认真考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客观、恰当地分析.评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对确定我国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21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文化战略已日益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通过凝聚先进思想文化的力量,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经营发展新战略,正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壮大和永葆青春活力的战略选择。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信息化革命的来临,现代市场经济逐渐向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企业战略决策里占据了核心地位,因此,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新世纪的企业竞争将不单单是企业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的角逐,而是品牌形象的挑战,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较量。然而,从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只能说尚处于较低层次,有些企业至今对企业文化仍然迷惑不解或一知半解,认识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错误。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具体表现为:

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而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接轨所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所以企业文化可以替代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片面地等同起来。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和疏通引导解决员工思想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工作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侧重于人的思想和精神;而企业文化是直接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工作行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涉及企业的风格、体制、政策及企业形象等方面的管理实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者虽然有着相似的目的,但它们是属于不同范畴而又不可互相替代必须结合的两项工作。如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机械地用于企业文化建设,这样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事倍功半,收不到预期效果。

忽视了创造性和个性化。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其企业精神常用团结、求实、开拓、进取、拼搏、创新、奉献等词语加以排列组合,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了,就失去了企业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变成了企业文化的标准件组合,这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众多企业共有的“企业精神”;还有些企业对国外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推崇备至或按照兄弟单位的企业精神照葫芦画瓢。因此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照抄照搬、互相模仿、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严重现象,使企业文化建设几乎走入了死胡同。

流于形式,缺少内涵。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了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搞文体活动、张贴标语口号、制定规章制度、统一标志等,有些企业还请广告公司做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的内涵和基础,因此给人们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体活动或形象设计。企业的文体活动和形象设计只是企业文化表层的一些表现形式,而非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样没有实际内容作支撑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缺乏厚实的群众基础。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能够推动本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亦即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员工,来源于员工的长期生产经营实践。而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变成了少数几个领导杜撰出来的文字口号,使企业文化变成了“企业家文化”。虽然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

因而企业文化不应当只反映几个人的意志,而必须真正反映员工的群体意识。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最有资格和最具发言权的。所以员工要根植企业文化的沃土,如果离开这片沃土,企业文化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命力,就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加强企业文化的深入研究。要彻底改变那种简单模仿著名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内涵的片面做法,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二是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评估、诊断和咨询的研究,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三是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应做出及时的调整和相应的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使企业文化富有个性特色。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企业文化,要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下,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把共性和个性很好地结合起来,突出企业的个性,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事实上,每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相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一听就知道是同仁堂所独有的。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好就好在有行业特点,又体现了员工的奉献精神。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也各不相同。正因如此才能构成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领导身体力行与员工积极参与。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企业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创立者和实践者。由于他们在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总揽全局,在发挥企业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由他们亲临其境、身体力行、首先参与、率先垂范,这样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结合,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因为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先进的企业价值观。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共识,变成共同的信念,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把个人力量融汇于集体之中,树立集体观念,使员工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奋斗。产生整体效应,推动企业的发展。

突出重点,把握灵魂。企业文化理论博大精深,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从企业的民主、企业道德、企业教育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在企业文化的诸因素中,必须突出重点。企业文化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意识和信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精神就是我们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实践中,应着重突出的重点。只有突出了企业精神这个重点,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企业文化。然而培育和塑造企业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确立后,企业需要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身体力行、时时处处体现企业精神的要求,真正把企业精神落实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才能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精神发扬光大,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

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习型组织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需要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即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要进行培训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之所以推崇企业团队学习,注重学习力的提高,本质是针对当今世界变化极快,知识更新加速,仅有不流动的有限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只有企业和员工具备了学习力,能够不断地获取、运用和传播新知识,才是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根本之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和反映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才能富活 力,才能焕发企业不断发展的无限生机。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 篇5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垃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由于城市垃圾产量与日俱增,且产生量远大于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量,致使我国城市垃圾历史累计积存量高达60×108t,侵占土地面积多达5×108m2,约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1-3],垃圾污染事故频出,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城市垃圾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城市垃圾的来源与产生现状

1.1城市垃圾的来源及其特征

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可将我国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机关、学校、工厂和服务业)垃圾三大类。居民生活垃圾来自居民生活过程中遗弃的废弃物,主要有易腐有机物、煤灰、泥砂、塑料、纸类等构成。它在城市垃圾整体中,不仅数量占据首位,而且成分最为复杂,其构成受时间和季节的影响,变化大且极不均匀。街道保洁垃圾来自清扫马路、街道和小巷路面。其成分与居民生活垃圾相似,但是泥沙、枯枝落叶和商品包装物较多,易腐有机物较少,平均含水量较低。集团垃圾系指机关、团体、学校、工厂和第三产业等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的成分随发生源不同而变化。与居民生活垃圾相比,具有成分较为单一稳定,平均含水量较低和易燃物、特别是高热值的易燃物多的特点。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城市的规模、性质、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民用燃料结构的影响。城市垃圾的产生大部分集中于大中城市,其中大城市又占有优势。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有机物如厨余、纸张、塑料、橡胶的含量均较高。以燃煤为主的北方城市,受采暖期影响,垃圾中煤渣、沙石所占的份额较多。

1.2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现状

城市垃圾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总量大幅度增加。自1986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垃圾平均以每年9.1%的速度增长(图1),少数城市(如北京)的增长率达15%~20%。200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1.18×108t。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垃圾产生量方面占有重要比例。生活垃圾产量的60%集中在全国50×104以上人口的52座重点城市[4]。此外,近年来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高速增长趋势也不容忽视。

生活垃圾总量大幅度增长首先与我国城市数量增加有关,1986年全国城市数量为353个,2000年增加到663个,增加了近一倍;其次,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是导致城市生活垃圾增加的主要原因,2000年的663个城市中50×104以上人口的城市有93个。以消费性为主的省、市,居民生活垃圾所占比例较大,如北京、海南和上海,工业固体废弃物分别只占城市垃圾总量的2%、11%和15%。以上海市为例(图2):上海市人口密度从1970年的1743人/km2,增加到2000年的2084人/km2,增加了近20%,而同时生活垃圾总量也从1970年的61×104t,增加到2000年的641×104t,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7%[5]。

我国城市垃圾在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生活垃圾中的无机物含量持续下降、有机物含量不断上升、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

加的趋势[6]。

2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主要是以寻找合适地点加以“消纳”为目的。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

2.1填埋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经济、技术,还是废物管理现状来看,垃圾填埋都是一项较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技术。目前我国70%以上的垃圾仍以简单填埋方式处理,由于其建设和运行费用比较低(仅为焚烧的10%,堆肥的30%),操作简便,易被决策者接受与采纳。但就此项技术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尚属初步应用阶段,由于技术上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仍很多。例如废物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填埋场厌氧环境中产生的甲烷,增加了大气污染,并易引起甲烷爆炸事故;填埋场的废物受雨水淋滤或地下水的侵蚀,大量污染物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采用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处置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设计没有考虑对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沥水采取相应的防渗、防漏及净化措施[7],今后将逐步为符合国际标准的卫生填埋场所代替。

2.2焚烧

焚烧法因其无害化彻底,减量幅度大,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节约大量填埋土地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采用焚烧技术处理垃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与我国城市垃圾中的可燃物含量低,经济技术条件差以及综合因素的影响有关。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质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城市垃圾中有机物与无机物在构成上分别为15%~51%和42%~81%。有燃气和集中供暖的城市和社区有机物占70%~75%,无燃气和集中供暖的城市和社区,无机物构成占67%~82%[2]。部分大城市和部分沿海开放城市垃圾成分中的可燃、易燃物已增长到40%~60%,垃圾热值基本上适于焚烧处理,加之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垃圾消纳困难问题,因而很多城市都在着手研究开发或引进垃圾焚烧技术。可以说在未来几年间,在大城市尤其对那些土地紧张的沿海城市发展垃圾焚烧技术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条件而言,以焚烧作为主要方式处理仅在少数城市可以考虑,在大部分中小城市尚不具备建设大型垃圾焚烧厂的条件。其原因在于:采用垃圾焚烧处理的一次性投资过高,超出了这些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日后昂贵的运转费用又会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中小城市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能源气化率低,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易燃成分少,不适于进行焚烧处理;垃圾产量小。

2.3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和缺少有机肥投入使农业环境日趋恶化,土质下降。我国城市垃圾中的可堆肥物质,随着城市燃料结构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加。大量城市垃圾加上城市粪便,经堆肥化处理后,可成为良好的有机肥。目前全国有20余处堆肥场在运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广州等市都有一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垃圾堆肥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垃圾堆肥处理不慎也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由于堆肥过程不可能完全去除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会被土壤吸收,传给植物,最终影响到人体。另外,我国城市垃圾堆肥现在还存在产品肥效较低、质量较差等问题。近年来,由于受化学肥料的冲击,堆肥的销售量逐年下降,市场前景欠佳,使企业难以维持运转,有的堆肥场甚至将肥料送至填埋场处理[8-10]。

2.4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由于受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水平还很低,各地发展也不平衡。城市垃圾处理今后的大致趋势,将是在不断完善各种传统处理技术的同时,积极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垃圾的资源化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研究的新领域。实践证明,有效地控制垃圾产生的源头,推进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回收,尽可能转化利用垃圾中的潜在资源,科学地填埋废弃的固体垃圾是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1-15]。

3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3.1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城市垃圾治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仍不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现有管理体制不适应当前形势,垃圾管理一直被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一家包揽,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政企不分。这种体制不能形成有效地监督和竞争机制,制约着垃圾管理的发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庞杂,多层次而不集中,不利于城市垃圾的管理。

(2)垃圾治理缺乏资金,收费制度尚未建立。随着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需要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建设足够多的无害化处理工程。由于城市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政府的投入大都用于城市垃圾的收运,垃圾处理难以满足无害化治理的要求。

(3)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未引起重视。我国大部分城市垃圾还没有实现分类收集,增大了城市垃圾的运输和填埋量,也增加了城市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难度。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意识的变化,以及包装工业的发展,商品的包装形式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急增。一次性商品消费也急剧增加,这不仅增加了垃圾产生量,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4)法规不健全、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不高。我国已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防治城市环境污染做出了全面规定,是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基础。国务院也颁布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但缺少相应的“子法”及实施细则,给依法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也只有在一个全民环境卫生意识较好的社会,各项管理制度、防治措施才能得到顺利实施。逐步提高我国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是处理好城市垃圾问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3.2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基本对策

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应当从加强管理、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建立完善行政经济手段、提高处理处置技术水平等方面出发,使城市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16-20]。

(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由于我国现行的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管理走出困境,因此政府应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培养和建立中国的城市垃圾产业。

(2)合理征收居民生活垃圾服务费。建立和完善垃圾服务收费制度是城市垃圾产业

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垃圾产业的投入应由服务收费、废物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和政策性补贴三部分组成。产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以自我盈利为主,服务收费和资源化产品的销售收入成为垃圾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垃圾卫生填埋场由于无资源产品,只有靠服务收费。城市垃圾产业由于其公益性的特点,收费标准不可能太高,应该由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监控下,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公众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遵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制定。并且应该每隔一段时间依据当时经济情况进行依次调整。(3)推行垃圾分类收集,选择适宜的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设部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焚烧技术,提倡分类收集”的技术政策在现阶段还是适用的。目前国际上通常所用的填埋、焚烧、堆肥3种主要垃圾处理技术,都是以垃圾分类收集为前提,即垃圾分类是实现无害化综合处理的基础,也为更有效、更经济地采用各种处理方法提供了可能。

(4)从源头抓起,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产生量。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现垃圾源头削减。通过改变居民地染料结构,提高民用燃气的使用比例,降低垃圾中的煤灰含量,减少生活垃圾总量;大力推行精、净菜进城,减少城市垃圾中厨余物的比重;提倡少用包装物和包装材料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应减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篇6

摘要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而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我国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字 食品安全 现状 对策 解决

一.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如今,关于问题食品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比比皆是。一些添加有有害物质的伪劣奶粉使得许多婴儿身心受到伤害。皮革奶、染色馒头、有毒大米、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等,有的食品采用不法手段制假造假而成。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突出的前三位是: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占88%居首位;担心“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问题(如防腐剂、色素)”及“病死牲畜问题”的各占48%,并列第二位;担心“非食用油(地沟油、泔水油、垃圾油)”的占40%,居第三位。此外,食物中毒问题、食品过期变质问题、散装食品卫生问题、猪肉质量问题、使用转基因原料标签中不予说明的问题也为一部分居民所担心。

二.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原因

(一)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二)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懂维护自身权利。

(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意识不足,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所以,就更谈不上如何去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了。

(四)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

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牧区市场信息闭塞、农牧民消费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将城区市场已经过期或者将要过期的食品通过“商品展销会”、“送货下乡”等形式,低价倾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致使农村牧区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厂家也由城市转向农村,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继续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牧区消费者。这些生产加工点普遍存在着“小、乱、散”的现象,大多以租赁房屋和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业为主,经营者食品质量意识不强,基本没有检测设备及手段,房屋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五)监管与执法水平较低、力度不够。

第一,食品安全标准严重落后于国际标准和现实需要,而且标准本身不统一,常常由于缺乏协调而“打架”,导致监管执法人员无所适从;第二,行政执法的形式往往是“集中整顿”的短期式检查,整顿过后,一些问题企业仍我行我素,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摆脱“泛滥——打击——暂时缓解——再度猖獗——再打击”的怪圈;第三,现行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较轻,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个别地方也以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维护稳定为由,对取缔非法企业不坚决,甚至阻挠执法,充当“保护伞”;第四,部分执法人员法治观念淡薄,监管职责不到位,检查走过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等。

(六)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

由于责任不明,一些部门对有利的争着去管,没利的相互推诿。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即每个部门落实一份责任,但实际上很难进行协调统一行动。

三. 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关键是监管。

在目前分段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到全程无缝监管,不留死角。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整体协调和指导;卫生行政部门要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其他各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各自的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避免职责交叉,消除监管空隙,确保监管工作统一、协调、有效。

(二)加大对问题食品的打击力度

对于食品安全这一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要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负总责,出了问题问责到底。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企业一律依法关闭,不合格食品一律销毁不准出厂上市,查实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一律严惩不贷,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律实行监管责任倒查。

(三)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要多学习国家和各级政府发布的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以便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能运用这些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另外,消费者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发现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时要敢于向社会揭露,引起大家的警锡和重视,以免其他的消费者吃亏上当。

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问题,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国家各级地方政府都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它当作件大事来抓,深化和探索监管体制改革,科学地建立和完善有关食品安全各项法规政策以及相关标准与制度,填补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空白和盲点,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同时为道德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 篇7

一、中国消费信贷的现状

我国消费信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但之后十余年间发展一直十分缓慢, 且业务品种亦只停留在单纯的住房消费信贷上。直到1999年,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 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 并把消费贷款利率降低到同期法定贷款利率以下, 大力推动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 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

十多年来我国消费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1997年底, 我国消费信贷规模仅有172亿元, 1999年全国贷款总额达到1396亿元, 截至到2009年9月, 中国居民消费性贷款余额已达49884.15亿元。信贷种类呈多元化发展, 消费领域从最初的住房拓宽到汽车、助学、医疗、旅游和耐用消费等多个领域;信贷工具也更加丰富, 出现了信用卡、存单质押、国库券质押等多种方式。可见,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正稳步发展。

二、制约我国消费信贷的主要因素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 但在向成熟水平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 从消费信贷市场的制度方面来看

1. 消费信贷法律体系不完善。

虽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消费信贷相关政策, 但大都是以行业规范形式出现的政策、规章, 都、未上升到法律层次, 我国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建设还是一片空白, 高速发展中的消费信贷业务在出现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

2. 市场监督的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

由于居民信用意识不强、个人资信评估技术不高、专业信用认证机构发展缓慢等原因, 我国仍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3. 缺乏消费信贷的相关配套市场。

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处于初创阶段, 市场秩序不规范, 交易成本高, 使得我国仍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变现市场, 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面临制度障碍。

4. 消费信贷相应的风险补偿保障机制缺乏。

我国利率处于管制阶段, 尚未市场化, 而我国消费信贷客户风险差异较大, 难以区分定价。此外, 消费信贷在面临风险时尚缺乏有效的保险机制。

(二) 从消费信贷市场的需求方面来看

主观上, 历史遗留问题使中国居民形成了“量入为出”, “先挣钱, 后消费”的观念, 这使人们在选择借钱消费时表现得更加保守, 因而降低了人们使用消费信贷的意愿。客观上, 国家对住房、医保、养老等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增加了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 增强了谨慎消费的动机。

(三) 从消费信贷市场的供给方面来看

1. 消费信贷机构偏少。

我国目前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不多, 消费信贷的主体是国内商业银行, 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存在几家独大的格局。

2. 消费信贷品种仍较单一。

消费信贷业务中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占绝大多数, 其他新兴的消费贷款领域发展十分缓慢。

3. 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体制约束。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 旧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很难彻底改变, 商业银行形成的以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为己任的思路未扭转, 对于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处于慎贷的状况, 阻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4.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不足。

三、进一步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建议

(一) 加速完善我国消费信贷法律体系, 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 尽快出台《消费信贷法》, 从法律层面对诸如消费信贷的

对象、程序、相关信息披露以及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为消费信贷提供法律保障。

2. 完善相关的市场配套制度。

一是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为实行消费信贷针对不同客户群的利率实行差别定价提供可能;二是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的商业保险制度, 将消费信贷和商业保险相结合, 有效控制金融机构风险;三是要逐步推进消费品二级市场建设及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 从而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的能力。四是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加强居民信用意识, 提高金融机构资信评估和风险评估技术水平, 同时扶持各级禁用认证机构发展, 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 加强消费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 一方面通过国家的政策导向, 引导消费者实现传统“轻消费、重积累”消费模式的转变, 加强居民消费引导;

另一方面,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使信用深入人心, 逐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使居民的消费, 特别是带有超前

消费性质的信贷消费无后顾之忧, 同时也减少了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

(三) 参与消费信贷金融机构多元化, 进一步丰富消费信贷产品品种

1、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进一

步加快推进各地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运行, 鼓励更多的金融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如, 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保险机构等, 甚至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体企业也可以开展其相对应的消费信贷业务。

2. 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能力, 科学的细分市场, 针

对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推出适当的丰富的消费信贷产品, 如, 耐用消费品、旅游、个人住房装修等。

3. 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

内部运作机制, 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从而逐步改善商业银行长久以来形成的过于谨慎的传统信贷体制。

参考文献

[1]赵静思.中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和发展分析[J].中国商贸, 2010.

[2]武少俊.强化消费需求启动措施, 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J].金融研究, 2003 (5) .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 篇8

[关键词] 外汇储备 风险 对策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

国际储备是一国或者地区官方拥有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备性资产,主要包括:货币当局持有的外汇储备、黄金储

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与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作为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在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

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外汇储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就已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2006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9879亿美元;2006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0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激增给宏观经济运行制造了风险隐患,规模失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国际组织预测,今后四五年内每年仍约有1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增加局面,这就给我国央行及宏观经济管理带来严重的挑战:一是国内货币供应的调控压力骤增;二是寻找外汇储备新的管理模式。

我国历年外汇储备情况统计(1993年~2006年9月)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5年、中国经济统计快报2006年

二、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分析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与体制转轨时期,又是一个发展大国,外汇储备充足,固然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保障金融安全,维护我国的对外信誉,对于外国热线投机者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外汇储备持续快速的增长给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外汇储备来自于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的增加一方面意味着大量商品出口至国外市场,导致国内商品供应量减少,对货币的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19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央行为收购顺差带来的外汇又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至2006年底已过万亿美元,相当于央行增加了超过80000亿基础货币的投放,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影响物价,最终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2.外汇闲置与贬值的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近段时间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得外汇储备相应缩水,带来的资产损失不可小觑。我国已经告别了资金短缺时代,并在一定程度上进入资金相对过剩时期。其表现一是银行出现大规模的存差,到2002年底存差总量就已达到4万多亿元人民币;二是出现持续性的资金外流,据最保守估计,每年外流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外汇储备激增与资金相对过剩的金融市场特征极不相符,说明大量外汇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也使我们有必要对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意义进行重新思考。

3.“斯蒂格利茨怪圈”现象扩大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把所有借债国的资产负债表合在一起看,就好像是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以较高的利率从发达国家借钱,然后以国库券和其他低回报率证券的形式把大部分钱再借给发达国家”。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怪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用优惠政策等超国民待遇引进外资,同时将巨额外汇储备存放在国外银行或者投资低回报的美元资产,如购买美国国库券。由于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如果外汇储备继续增长,“斯蒂格利茨怪圈”会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多的国民福利损失。

三、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内外均衡。在我国经济内外失衡并存的结构中,外部失衡是外在表现,内部失衡才是根源所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而持续15年左右的双顺差又是我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存在内外失衡和市场扭曲现象的结果。协调经济的根本途径是要转变中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建立在以内需为主的基础上。关键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退休养老、医疗保险及住房制度等,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整体提高。如果内需能够得到提高,那么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能得到缓解。

二是逐步推进意愿结售汇制。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结汇和售汇在经常项目下一直是放开的,而我国主要的进出口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再加上大中型进出口企业的用汇也基本放开,所以实行意愿结售汇制不会给外汇市场造成大的冲击。企业和居民持有一部分外汇可以减轻我国外汇储备过度的压力,同时对于外汇体制的完善和外汇市场的活跃也具有积极作用。

三是提升外汇储备管理理念,拓宽外汇运用渠道。要按照“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則经营管理外汇储备,转变思想观念,将外汇储备投资的收益性放在管理的首位,并从国家战略角度考虑富裕储备的多元化运用渠道。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通过中央汇金公司注资改制国有银行,不但促进了国有银行改革,也提高了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为化解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的高风险,可尝试外汇储备证券化以释放过多的外汇储备;也可适当引入战略储备政策,购买全球战略性物资,建立战略储备,提高宏观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2]王元龙:万亿外储亟待体制激活.[J]瞭望.2OO7.1

[3]余维彬王凌云:国际外汇储备管理的启示.[J]银行家.2007

上一篇:明察暗访情况汇报下一篇:高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