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2024-06-01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精选12篇)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篇1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增强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必须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分析。目前,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 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 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 过于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 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 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 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因此, 在地理课堂上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 地理老师需要注意增强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教学中, 教师精湛、诙谐、幽默的语言, 可亲可敬的教态, 机敏的教学机智, 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特别是在初中阶段, “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之一。

从心理学看, 在地理教学中, 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 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 才能建立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究教学艺术, 使学生在乐意的、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练习, 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且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还要加强情感的交流。

目前, 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 尤其是地理科目已列为中考科目的形势下, 地理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营造理想的育人环境, 坚持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 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更关键的是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 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 会始终处在无足轻重的尴尬地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 初中生学习是非常紧张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些学生已经形成了个性, 很有主张。地理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先主动接受你, 才能接受你的课。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 积极创设生动真切的情境, 用真情拨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

1.角色互换, 拉近距离

我们应该主动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 把主角位置主动让给学生。课上, 教师坐到学生中间去, 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营造愉快教学的氛围, 让学生放松心情, 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感受, 才能得到美的体验, 这需要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2.合理评价, 获得信赖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地理教师有必要针对实际情况,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互动交流, 加深学生对地理教学过程、结果的反思和内心体验, 及时梳理情感, 建构开放性的健康情感体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情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采用生自评或互评, 再结合教师点评, 最后学生通过努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3.倾听心声, 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之间的互动, 即相互交流、沟通及共展。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上, 针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 当时, 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 并解释:“老师不是圣人, 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 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以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 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 使师生思想脉搏融为一体, 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得到调动, 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主动获得地理知识。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 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 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交流对教学的想法, 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 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 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其次,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比较好。时代进步了, 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 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 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 改变过去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 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遵循“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 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 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初中生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 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最后,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讲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图这一节时, 我用谜语导入新课:“容纳千山万水, 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 浑身绚丽多彩。”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 没猜到的学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了启示,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正如演员要感动观众, 就必须先营造相应的气氛, 使观众沉浸其中, 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 使观众产生共鸣, 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同样道理, 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 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 完全参与教学, 就要想办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 增长见识, 发展思维, 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教学手法千变万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即真诚, 真诚源于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当你对教学有执著的追求, 千变万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会应运而生。这样, 课内外相互配合和补充, 形成地理教育的合力, 以此实现情感教育的多元化目标,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篇2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实施美育或审美教育,其最根本形式或主要形式就是艺术教育,而音乐是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音乐教育隶属于艺术教育范畴。

关键词: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审美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重要手段。就学校教育而言,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集团的要求,按照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其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具有强健的体魄,最终成长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音乐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最最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着人类文明,提升着人类情感,丰富着受教育者的审美体验,愉悦着人们的身心,促进了社会交往,通过激活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和终生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音乐艺术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跨入21世纪的中国,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基础地位,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又十分明确地把美育纳入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中来,给予美育以应有的地位,终于使社会主义教育成为一种完全的.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艺术产品为媒介或手段,由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运作的活动,要求施教者创造、选择、运用艺术,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要求受教育自觉地接受艺术感染、陶冶、锻炼,实现艺术教育效应。艺术教育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使个体素质走自己全面协调而自由的发展,落实在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建构,使社会群体和谐有序而自由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和提高。

一、音乐教育的性质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教育的本体隶属于艺术教育,不仅它的内容体现着一种独特的艺术美,而且在健全的国民教育机制中,它还肩负着审美教育的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本质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绪共鸣为途径才能实现的。人们可以从音乐的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于音乐教育手段中的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的关系,比其他艺术教育中这种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

由于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还需要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力。因此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音乐教育也因此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而必须掌握一定技能。

艺术审美活动具有审美愉悦的心理效应。这种复杂综合的心里过程体现在艺术教育中,变产生了“寓教于乐”的共性规律。在音乐教育中,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音乐以优美的旋律和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类愉悦着人类。当热,作为音乐教育决不能停留在纯生理的听觉官能情感上,而是存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感性”升高至“理性”层次,从而更加领悟音乐内涵,感受艺术魅力,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但也不排除空间的体验。音乐结构首先要考量的是音与音之间的关联。音乐中没有任何曲风的要素能够独自存在。相反地,高音与低音的差距、节奏的对比、赋格中主题与反主题形成的张力、各调性不同的音色,都会浮现一个空间。在巴洛克音乐里,特别是巴哈的音乐世界,空间的体验会浮现一个层级的观念,举例来说,从高音到低音的转移、从流动性弱到流动性强的改变,或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都可见到空间的转换。透过音音之间的关联与层级的观念来谈论巴哈的音乐空间,必须将空间流动性的转变置於首要的地位。透过圣歌旋律所提供的作曲的基本要素以及旋律所给予空间意义的前导,空间的流动性从而诞生。此外,简短的动机透过不同音域、诸多不同却和谐的音色相互呼应,会不断产生丰繁的效果,有如镜子反射的影像一般,空间的流动性从而诞生。

空间的流动性表现出时间的独特体验。受於形式与调性的限制,音乐创造的是封闭却又循回的空间。然而,巴哈在此一空间放入时间的定向,对於无边无际的天,以不连续的方式如停顿、节奏的切断、半音性、上升下降音的暂停等来处理,以求方位转换的可能性。在文本说出或唱出的过程中,内心忽然浮现的欲求的独特体验,就是方位的转换。这个方位转换的过程正描绘一个故事。从清唱剧、圣咏合唱曲或是耶稣受难曲的开始到结束,事实上交织著一个个阶段性的故事,也是充满危机的时刻。在聆听上帝的话语的过程中,随著内心的微妙感受与个人自由的奥秘,会不断体验吸引与排斥的力量。巴哈音乐作品的历程告诉我们,上帝话语在聆听者的生活中成为血肉的故事。音乐形式的历程所呈现的,是天与心的过渡。

综前所述,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教育。它包括有音乐、绘画、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它们的表现手段、传播途径和存在方式不尽相同,但都是进行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因此,以审美活动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有许多共同的属性。就音乐教育而言,以音乐为表现手段,通过 “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声音所显示出的这种内容精华的表现”来实现自身价值;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形象区拨动人的心弦,比其它艺术能够更直接、更有力“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来”。因此,音乐的美感力量既是独特的,又是巨大的,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可以涵盖和替代。

参考文献:

台湾基础教育中的国学教育 篇3

渗入灵魂的国学教育

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带有浓郁的应试色彩,从一定意义上说,台湾学生学习国学,也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应付升学考试。与此同时,国学教育还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道德风尚的使命。

在国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台湾地区将国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放在了首要位置。

台湾高中语文教材《高中国文》可供高中三年(六个学期)使用,教材中有83篇范文,其中文言文60篇,占比高达72.3%,后来这个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保留了45%—65%的比例,并且这个数字不包括古诗词文章在内。《高中国文》中选录的文言文有的和内地相同,如《师说》《六国论》《陈情表》《烛之武退秦师》;有的文章内地没有选录,如欧阳修的《纵囚记》,曾巩的《墨池记》,顾炎武的《廉耻》等。台湾高中国文有两套教材,分别是《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国学概要》,这两套教材的选文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四书》和《四库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可见,台湾对文言文的教学非常重视,且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选录的文言文题材来看,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风尚的文章居多,其次是有关政治和个人修身养性的文章。台湾的国学教育提倡成就自己,旨在让学生“修炼有成”,自主自立,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找到生命的价值。这对学生的德行产生了一定的濡化功能。据台湾同行介绍,他们的国学教育不只是停留在说文解字上,更多的是以文字为载体,诠释隐藏于其中的有价值的思想文化理念,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国学教材《论语》为例,教材是这样编制的:先设“论道德”,再设“论刚毅”,最后设置“问题与讨论”环节。在“问题与讨论”环节设置的问题是:(1)虽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中遇到了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2)试举出三位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品格的历史人物。这样的国学教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刚毅”的品格。

《鸿门宴》一文有对虚心纳谏和巧妙进谏的借鉴,也有对刘邦集团精诚合作的取胜之道的总结;《赤壁赋》一文有对苏轼乐天知命、豁达乐观的人格的吸纳;《陈情表》一文有对孝道的传承和发扬……这些题材的国学文章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教师在教学时善于“去粗取精”,有所舍弃,越过“说文解字”式的讲解,触及文章的思想和灵魂,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使学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成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其实,内地与台湾的国学教育都承载着升学应试的任务,但就内地而言,国学教育虽然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但由于应试功能较为突出,导致国学教育成为了陪衬。

“全景”展示的国学教育

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的特点是“全景式展示”,即整体呈现。例如,台北市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在国学教育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该校高一年级学生在上、下两个学期分别选修《论语》《孟子》,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选取《论语》《孟子》里的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讲解,也没有对《论语》《孟子》进行删减,而是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另外,台湾国学教育有着完整的教学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善于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并要求学生掌握国学发展的历史。相比之下,内地在国学教育方面,很多时候都是挑选国学经典里的一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有时甚至只要求学生阅读某一篇文章里的其中一个段落,这样做容易导致学生断章取义,对文章一知半解,甚至可能产生误解。可见,国学教育必须改变“片段化”的教学方式。

在内地,有的语文教师关注的是国学教育的应试性和工具性,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词句内涵的理解上,重视讲解语法,缺少全局意识,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国学内涵。与内地“说文解字”式的教学不同,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更注重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把握国学内涵,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教学时,教师不会对国学经典进行“切割”,也不会要求学生背诵单个的字或词,更不会进行“架空式”的语法分析,而是带领学生走进国学文本,穿越时空与先哲进行对话,使学生真正悟其要义,得其精髓。例如,台湾一位青年教师开设《论语》课程,教学时他抛弃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等教学环节,而是高屋建瓴,对《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做了精辟的分析和阐述。虽然内地的国学教育也会在文学常识这个板块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介绍,如作者的生卒、籍贯、主要成就、代表作品等,但言简“意”不“赅”,无法让学生对作者及作品产生完整的印象。

记得一位台湾教师在讲授一篇古文时,花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对作者进行介绍,材料之翔实,素材之丰富,可见他在课前做足了功课,而学生对作者的生平和趣事的补充也令人钦佩。为了让学生对整部著作有完整的认识,该教师在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后,并不急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而是带领学生翻阅著作的目录,这样一来,学生对整部国学著作的目录、章节、内容也有了整体的印象。

不拘一格的国学教育

在台湾,教师拥有较多的专业自主权,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基本框架一致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处理教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展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个性化地处理国学教材。因此,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在教材编写、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更具个性。

nlc202309090051

例如,《醉翁亭记》一文可以归纳整理出字词、语法、修辞、写法等教学内容,也可以侧重阐释文中蕴含的乐享自然、乐享人生、与人同乐等思想,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一位教师在教学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时,别出心裁地引入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的同名画作,这样学生不仅对诗歌有了直观的认知,而且对宫廷画也有所了解,既开阔了视野,又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有的教师在教学《赤壁赋》一文时,介绍苏轼的生平和逸闻趣事时旁征博引,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苏轼的人品和品格,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总之,在国学教育方面,台湾教师不再满足于“教书匠”的角色,而是力图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和创造者,他们乐于互动,勇于尝试和创新,使国学教育变得令人耳目一新。台湾教师在教学中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对国学精髓的理解和运用更加广泛而深入,这些个性化的教学只有差异,没有优劣,因为每一种教学选择都值得被尊重。这与内地开展的“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同课异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某种“先进”教学模式垄断课堂教学的尝试,使教学更具个性化。

耳目一新的国学教育

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阅读文本,还鼓励学生模仿和创作,使“古为今用”变成现实。例如,学习了国学原著之后,教师会精选美文供学生鉴赏,引导学生体会古典文学之美,然后确定写作主题,鼓励学生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组织学生写作的方法是,先延伸语句,然后穿插白话文增加故事情节,再辅以合理想象。显然,这种学习方式和创作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提高写作能力。

另外,台湾地区的古诗词教学也颇具特色,教师通常采取“三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赏析、创作、传唱。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若干个具体的教学步骤,如“赏析”这个教学环节就包括出声诵读、解读意象、活动设计和成果报告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诗歌描绘的景象中。写作教学是台湾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方面,教师们也狠下了一番功夫,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通过写部落格的方式,鼓励学生写作。班级部落格是师生写作互动的平台,下图基本上概括了师生写作活动的流程。

这种教学方法类似于学生学习社团,但又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学生写部落格能够激发学习动机,达到额外的学习效果,而通过分组反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在台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创设国学教育情境,比如许多学校建立了国学教学网,包含国学素材、国学学习心得、国学研究成果等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国学教学网上了解最新的国学教育资讯,并依据这些资讯制订学习计划。

(责编 欧孔群)

美术课程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篇4

一、生命教育的本质

1. 什么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人的生命与动物不同,不仅有自然的生理生命,更表现为社会的生命、精神的生命和超越的生命;人的生命不仅有作为动物的本能,更有精神意识支配的感性生活。

2. 生命与生活的关系。

在人生过程中,生命与生活的二个向度形成了“线”与“点”、历史性与当下性的关系,人的生命是生活的基础,人的生活是生命的表现,两者统一构成完整的人生。

人们在具体的生命展开和生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二种倾向:一是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把生活当作人生的全部。如吸毒现象,人们吸食毒品虽然各有偶发因素,但是其共同的问题是:为了生活感觉中的飘飘欲仙,他们损坏生命机能、残害自我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毁于一旦。另一种偏向是只知生命不知生活,信奉保命哲学,刻意抑制生活欲求。

3. 生命教育的目的。

①要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体会自我的社会生命,意识到人的生命只有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从而必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要体会自我的精神生命,意识到人的精神世界是与动物相区别的,在人生中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发展自我的知识水平,提升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

③要意识到超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要知晓:死是人们终极的不可逾越的存在本质,体现人生奋斗的重要性,珍惜生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超越生命所要实现的是从精神上获得永恒。

④要引导人们构建正确的生活态度,使人们在追求生活的感受时,不要危害生命的健康和存在。如对待喝酒的态度。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1. 自尊的教育。

其主旨是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工具,也不要把别人当成工具。这特别表现在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和管教孩子时是否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要他们做什么事时,应征询孩子的意愿。

我们希望孩子学习面对人的时候,要请别人做任何事时,都必须征询他人的意见,因为他是一个生命的个体,他不是你的工具。希望借着自尊教育,具体地教导孩子,让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人的价值,人是什么以及自尊的内涵是什么。

2. 良心的教育。

有了良心,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良心非常抽象,在伦理学上它是一种个人主观伦理。孔子的“不安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任何事前先问自己心安不安;孟子“不忍之心”,做事之前自问忍不忍心?虐待动物、折断树枝是否忍心?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生活细节中让学生不断反省的,在做任何判断选择时也应先反问自己的良心。

孟子说,一个人没有良心是因为他被蒙蔽了。是从小到大,周围的人都没有提醒他那“不安之心”及“不忍之心”;父母师长没有教育他;或者常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许多残忍的镜头,看多了,慢慢就没有了不忍之心,变得麻木不仁。

因此要特别重视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医院或一些场合看了生老病死后,改变整个生命观,学习到对生命的坚持、敬重,良心教育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建立。

3. 意志自由的教育。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见,人是可以有志向,可以决定自己未来生命方向的。

教导学生判断哪些行为是不自由的,以及为什么会不自由。比如坏习惯、无知会产生不自由;我们可以用许多的事例来向学生说明的。

一个“全人”,身体、心灵都要发展,意志教育就是心灵的部分,能够感动、有恒心、有志向,就是一种心灵教育,也是目前最被疏忽的。

4. 人际关怀的教育。

教育学生不要认为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无关,可以任意妄为。人的生存是依靠很多他人而生存,不可能独自存活;也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我和你”的关系,把任何一个生命个体当成“你”,而非无生命的“它”。也希望我们教师把学生看成一个个的独立个体,而不是物质的“它”,不将学生物化,这样才能建立学生的自尊。

古人讲“仁心”,两个人完美的互动就是仁心。人与人之间有完美的互动,人才能活得好。当今社会强调个人主义,常常忘记一个人过得好,是背后有很多人的付出、牺牲才能成就的。

三、美术课程中的生命教育

1.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环境教育。

大家都听说过“覆巢无完卵”这句话,如果孕育生命的环境破坏了,生命很难生存。拯救地球的使命,舍“人”其谁?生命教育要踏踏实实地教育学生,建立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努力过俭朴生活。

在美术课程中结合各科教学将以下的信息向学生渗透,并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和展示:

①认识中国的地理景观、认识我们所在地的自然生态;

②认识我们福建的森林,生长的植物、动物,特别是受保护的物种如红豆杉、华南虎等;

③了解我们的水源保护区,到学校附近的河川,观察了解讨论河流的生态情况;

④举办龙岩特有的动、植物图片展览,认识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2. 引导学生欣赏生命。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上存有生命是十分奥妙的事,且种类有三千多万种之多,只是其中的一种—人类,却使得许多生命在快速地消失中。人类需要动物与植物的供养,甚至需要他们来救助人类的疾病,其实生命之间是互相依存的,特别是人要存感恩之心。倘若学生愿意去欣赏各种美丽的生命,像蝴蝶、青蛙、红豆杉、华南虎……等,并意识到这些美丽的生命即将灭绝,或许会改变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所以在视觉艺术教学中,能透过赏鸟活动、赏蝴蝶活动或以影片、幻灯片欣赏,目的在培养学生的生命美感。当学生能感受、体验生命的美与真,这应该是生命教育的另一个起点。

更重要的是,透过文学、美术、音乐来欣赏人的美,欣赏人的美丽与丰富,从儿童到老人,从黄种人到白人、黑人,女人和男人,从欣赏人到爱人。以建立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世界。

3. 期许学生尊重生命。

当学生明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领悟生命的奥妙,又能感受生命的美,会去欣赏与赞美,渐渐地形成一种信念,就是尊重生命,要有“好生之德”。希望所有的生命都能依照他本来面貌活着,自由地成长。当我们碰到任何生命,都须持有戒慎尊重的心情,不可存着玩弄的意图。

对于人的尊重,应该从重视孕妇、儿童、老人、穷人这些弱势群体开始,尤其是儿童。在教学中,能尊敬儿童,把他当独立的人看,凡事征询他的意见,请求他的同意,对学生的美术表现以理解、认同的态度,将这样的态度迁移至对待他人,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觉得——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被人尊重的。让我们和学生作到“尊重生命应该是一种道德坚持,是一辈子做人的原则”。

4. 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生命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实践“爱惜”生命。真正地付诸行动,那就从爱护生命做起,帮花草浇水、松土,劝导别人不践踏草坪、攀折花木,参与自然保护工作,为老人、福利院、社区服务,并把这些行动和日行一善结合。美术教学应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如影片、动画、幻灯、美术作品等支持和鼓励这些行为,并教导他们行动的技巧。

其次,要做到珍惜生命,具体作为是过“俭朴生活”,不能浪费资源,过度消费,甚至吃食稀有动、植物。

5. 关注审美关怀。

审美关怀的艺术教育理念,体现的是对艺术人文与生命环境的关怀。审美关怀特别强调融合艺术的学习与人格的陶冶,期望能引导学生发展美感、创意和思维,关怀艺术与人文。我们将审美关怀的理念融入整个课程的设置、实施以及评价中,成为教育者的教学信念。

鼓励学生怀着“美丽的心”,可以请学生自我定义这颗美丽的心,例如感恩、珍爱物资、关心别人和关爱生命等;引导学生想象“我是一件艺术品”——将自己视为一件自我雕琢、不断成长和完善的动态艺术作品,期望学生自我成长,关注品质,丰富艺术感受,协助学生依据自己的特色建构理想的艺术形象,经过自主的学习达到目标。

视觉艺术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审美关怀”的人性态度和艺术素养为本,将课程内容扩展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视觉文化”,在教学中建构:①从感恩的心出发;②以批判之眼洞察;③以创意之念改善。

从“审美关怀”理念出发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评价方面,认为学生是主动且负责的课程参与者,是教师的学习伙伴,有能力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因此“评价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关怀,是一种生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在温馨互动的评价过程中,师生具有高度的合作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长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倾向于多元的方式,旨在观察与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判断以及如何诚实面对自己、关怀别人和把握机会展现才智。教学行动发现,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设计,表现了创意与美感,展现其自我反省、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并籍此活动培养同伴合作学习和积极负责的态度。

音乐教育中的表情教育 篇5

在音乐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是幼儿毫无表情地唱歌,再是老师反复提示:“小朋友要有表情地唱这首歌,脸上笑嘻嘻的,看谁笑得最美!”这里,教师是用一种模仿性的操练来教表情的。孰不知,在音乐教育中表情不是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加入或省略掉的,它应是孩子真情的自然流露。――音乐教育中,我们要使幼儿对音乐的意义和美的因素有清楚的理解,使他们很自然地以某种表情来唱歌。

哪些音乐因素会决定着表情呢?教师又如何诱发幼儿的表情呢?

一、乐句决定着表演音乐要富有表情。

孩子刚接触到音乐时,我们先让他们理解短句,逐步看出每个音乐作品都是由一系列短句组成的,有些重复、有些对比,有些包含了各种变化。所以从新入园开始就应进行乐句感的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唱句末最后一个音时敲一下鼓;唱句首第一个音时拍一下手;在句末最后做一个动作;还可以采用在唱句末最后一个音时摘取一颗星星的方法演唱。当幼儿听音乐,能熟练地以身体动作的反应来感觉和理解乐句的起始,说明幼儿对音乐结构有了理解。

幼儿一旦对音乐结构理解了,感受了音乐的整体,就可以用某种强度、某种速度和某种音质把它发挥出来。比如:我弹奏《洗手帕》的音乐时,可分强弱、快慢、高低不同的方法来弹奏,幼儿欣赏时用身体动作反映出他们的感受:音乐强、慢、低时,是小朋友有力地搓手帕;而音乐弱、快、高时,则是小朋友在轻轻地搓手帕。这样,幼儿会意识到对音乐的不同处理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二、对歌曲理解有利于幼儿感情外泄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影响幼儿表情的还有歌曲的歌词,比如:《迷路的小花鸭》一曲,第一段讲小花鸭迷路了,找不到妈妈了。第二段讲小朋友送小花鸭回家了。幼儿都有这样的体验:迷路了总是伤心的,回家了总是愉快的。教他们会用伤心、难过的表情慢慢的演唱第一段;而用欢快的拍手,轻快的速度来演唱第二段,形成表情的强烈对比。有表情的演唱,绝不是笑嘻嘻地演唱,而应表现音乐作品中那种自发的、感情可以自然外泄的.内容。

教师处理歌曲时常常按歌词内容表达相应的情感,即唱悲伤的曲子时脸露愁容,唱高兴的曲子时满脸笑意,一般来说这不会错,但处理教育歌曲,讽刺歌曲时要例外。如《爱护小树苗》的后两句:“别摇别摇快别摇,好孩子要爱护小树苗”,唱时不应满脸怒色,应不失亲切。又如唱《粗心的小画家》这首讽刺歌曲时,也要心平气和,表情不可过分外露。

三、演唱时的强度和速度直接影响表情

当我们教一首歌曲时,我们并不要先告诉幼儿要响亮的唱还是轻轻地,过分地强调快一些或慢一些、强一些或猛一些,这样可能使得他们对音乐感受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我们要求幼儿演唱时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唱歌,然后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乐曲的意境和意义,启发幼儿按照他们认为适当的强度来演唱、表现之。例如歌曲《卖花姑娘》和《新年好》这两首歌曲的旋律相同,但意境不同,所以我如此提醒幼儿:你觉得两首歌曲的词表示的心情相同吗?如果不是,你能分别说出两首歌各表示的心情吗?

分析了乐曲的意境后,幼儿自然会以关切同情的心情演唱第一首,而以快乐的心情演唱第二段。一般地,这样的演唱,强度的增加与减弱也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速度主要是通过拍子的节奏来定。我们不能直接地、缺乏想象地让幼儿唱得快些、唱得慢些。我们同样应当让他们感受歌曲的意境,随之以同样的“步伐”来反映这个意境,自然地放慢或加快。如唱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我这样提示:歌曲中的勤快人是怎样劳动的?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懒惰人在干什么,样子会是怎样的?请你像一个真正的勤快人那样,做出越干越欢、越干越有精神的样子。也请你像一个真正的懒惰人那样,做出越睡越熟睡、越睡越没精神的样子。想一想,玩一玩以后,幼儿很自然地会用快快的,有精神地唱第一段。而慢慢地,显得没有精神地唱第二段。

最后,在处理表情中,教师自己的示范是极其重要的。教师不是做让幼儿一味模仿的模型,而应是做能给孩子灵感的点拨人。还应当能够直接向孩子们表明有表情的歌曲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浅谈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6

一、老师方面因素

首先,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也是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是在人的事业用发展中往往起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的情感实践,自己需具备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减弱,而价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实践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

陶行之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找到心的深处”由此可以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教学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学科和冷暖特征用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教师仅要知道他自己和科学,而具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再次,老师在教学时要付出情感。美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学生心高声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些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情感,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

二、学生方面因素

1.通过自我感悟提高美术素养。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让学生自我感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分析。自我感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应的情感、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是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要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放得开,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2.改变学习方式,发挥主体作用,树立自信心。现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强调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改变过去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要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感情,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增强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美术学习情感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师生之间要加强情感交流,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

地理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篇7

一、在课堂上体现地理教学的美感

课堂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美的语言, 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 而且是塑造美、体现美的美育源泉。教师的语言描述应该是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 同时可引用一些名言名句。例如, 在高中上册讲述各种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时, 可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名句来加深学生印象;在下册介绍农业生产特点时, 可用“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名句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板书、板画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板书时若能清晰明了、整齐有序, 就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略到美。板画具有突出的表现力, 有了好的板画, 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会显得更形象、更具体, 从而展现美、创造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传播科学, 弘扬真善美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联系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现象、事物进行阐释, 让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 让他们学会思考什么是真善美。例如, 在学习“彗星”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在向学生介绍清楚彗星的组成、运行等特点后, 及时说明彗星被称为“扫帚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从而使学生明白“彗星出现是灾难的象征”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使大家知道彗星拖着尾巴是一种天文现象, 而且每隔一定时间, 人们就会看到同样的现象。再如, 地理教学中还可对平时说的“天狗吃月亮”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等等。可见, 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天文知识, 展现地理学科的自然美和科学美, 让他们领略到科学美的博大、广奥,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鼓励他们努力钻研科学知识, 学好本领, 进一步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现象、批判迷信, 激励他们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教师要满怀爱国情感, 熏陶和感染学生

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刻板地说教, 要满怀爱国情感, 用自己对祖国真挚、热烈的情感, 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要使学生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 到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物产资源。这一切都是离不开地理教学的。因此, 地理课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替代的特殊教育价值。我在教授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交通运输”这一部分内容时, 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下尽量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各项交通运输的建设成就。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课上我又进一步带领学生从京九、青藏铁路的建设很自然引申出许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设的亚洲之最, 甚至世界之最。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不失时机地表现出深切的忧虑, 从另一个侧面引导学生, 使他们不仅看到我国在各方面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同时也使他们知道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从而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不知不觉中, 爱国之情与忧国之心就会熔铸成学生的拳拳报国之志!

四、教师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环境美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环境美的教育也成了中学美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要贯穿一条主线, 即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协调好人地关系, 增强他们环境美的意识。为了更加充分地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环境, 地理教师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美的教育外, 还应该设置一些专题探究课。例如, 我在讲授高中下册第八单元关于“环境问题”的内容时, 设置了一节专题课———“环境与人类”。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 在课上热烈讨论, 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 节约每一度电, 爱护每一株小树、小草, 不乱丢每一片纸屑……都是环境美教育, 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渗透。这些事看似小事, 却并非小事, 它们能够体现出美感的内涵。

学校教育中的“诚信教育” 篇8

首先教师必须诚信。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

其次,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诚信教育课程。学校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学校教育长时期处于封闭状态,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闭门进行诚信教育显得远远不够。各级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把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讲授中。

再次,诚信教育要与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相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首先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把“诚”和“信’’作为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积极开展诸如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自省、慎独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在校园内形成崇尚诚信的氛围。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建立诚信的关键是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即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通过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建立科学的体系,每学年进行评估,以其作为操行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等的主要依据。加强对“诚信”者的奖励、褒扬和对“失信”者的惩罚与贬斥,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以前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看他的学习成绩及有无特长。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不仅应关注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关注学生的操行。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在试行“信用档案”,即使用《学生素质教育证书》,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历练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经历和主要成绩的客观记载,建立对学生素质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综合测评、高校录取和参加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构建诚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现实生活中,信用危机正浸渗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诚信的缺失正严重败坏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某新闻媒体曾作过调查,信用危机已成为位居腐败之后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了15%,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由于诚信缺失使得人们心理自危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个人失信,贻害数人;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机制,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冲突,要建立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诚信体系。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随着这一制度的推广及发展,今后若某人信用违规,信用机制将会令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篇9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 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 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 掌握其一般规律, 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 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及创新个性。

二、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 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 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的氛围,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数学教师具备创新精神, 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 我们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探索和创新, 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 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知识传播中, 很难形成创新意识, 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

最后, 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 学会观察, 在观察中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在此基础上产生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一) 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 情境展现原则。

在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可能性过程, 创设学习环境, 展现知识背景, 促使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发生。

(2) 情境相容原则。

在情境展现过程中, 应该设计能全面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境, 以“情” (情绪、情感等) 的激发去促进“意” (意志力、毅力) 的发展和优化, 创造一个培养学生情商的良好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奋发学习和探索创新精神。

2.鼓励质疑问难。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他们学会观察, 使学生敏于质疑, 善于解疑, 并能够同中见异, 异中见同, 平中见奇, 能够从一些司空见惯、不易察觉的地方看出问题, 使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二)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训练创新思维。

数学创新思维既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 又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 它不仅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 而且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审美与综合作用。数学创造性思维有若干特殊形式 (如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简缩思维、发散思维等) , 有较多区别于其他思维的特征。因此, 在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 重视知识的积累。

知识与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脱离知识, 思维能力的培养便失去了基础, 不去发展思维能力, 难以有效地掌握知识,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数学家庞加莱曾指出:“数学发明创造就是识别、选择, 是知识的重新组合。”因此, 重视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2.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数学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解决问题而引发的。因此,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3.运用联想和猜想,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 是对头脑中已接收和储备的各种信息、材料和表象, 凭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行组合、改造, 创造出未曾感知过或从未存在过的事物新表象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失去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数学想象可分为联想和猜想两类。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象到与其相关联的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猜想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 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做出来的一种似真判断。伟大数学家牛顿就曾直言:“没有大胆的联想和猜想, 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联想和猜想是密切相关的, 一般的, 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是先联想后猜想, 联想越丰富, 猜想就越合理,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就越明确。因此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和猜想, 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开发智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 形成创新技能。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阶段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同时, 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 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 形成创新技能。

(四) 开发情感智力教育, 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 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 创新过程并不仅只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而且需要以创新情感为驱动力, 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在数学教学中, 激励学生要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敢于创新的气魄, 自主探索,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挫折数学”,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 持之以恒, 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识和良好的人格特征,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篇10

现代青少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诱惑与影响, 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 尤其现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 往往脱离现实寻找自我, 用传统的模式去追求“考分”, 实现自我。通过社会调查发现, 有36%的大学生除上体育课外, 不参加体育锻炼, 长此以往, 必然导致其身体素质下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青少年营养过剩, 加之缺乏系统锻炼和基本的体育健康常识, 有不少人染上“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等都市“文明病”, 严重地危害其健康和身心发展。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 加强体育素质教育, 增强人们的健身意识, 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迫切需要。

1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1 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健康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

健康包含身体、精神、社会、情感、伦理诸多方面, 获取健康包括医疗、卫生、防疫、环保、营养和体育等许多手段, 其中体育的方法手段对于健康的价值是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最适合青少年学生的, 是其他手段不可取代的。因此, 体育教育对一个人的身体成长而言具有基础性的功效。

1.2 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学会生存”各种知识技能的必要途径

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和支点, 是学生进入现代社会求得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健康观、环境观、营养观、生活观、体育观、运动观、休闲观, 以及相应的权利意识, 并习得各种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养成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将会有利于他们的一生。

1.3 体育教育是塑造新时代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体育运动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直观作用, 就在于它树立了新的民族形象。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 极大地震撼民族的心灵, 成为亿万人民社会冲动的结晶。它牢固地维系着民族感情, 使每一个成员都能享受到归属于它的荣誉感, 认同于它的义务感。毫无疑义的, 这将对于青少年一代维系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具有感性和理性兼有的价值。

2 高等体育教育中各种素质教育的培养

2.1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 靠学生之间的合作, 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 才能凝聚人心,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 热爱集体, 为集体争荣誉, 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 尊重人, 理解人, 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 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 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 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 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 使学生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体育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必须具备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自己应做的事要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 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2.2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务实、求真。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 通过体育教学手段, 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 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 编排徒手操, 设计场地, 制做体育器材等, 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外, 通过上体育课,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 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 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 所有这些素质, 在体育课中都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2.3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活动机能, 养成卫生习惯, 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运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 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学习体育动作能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 提高各项身体素质, 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会自我保护, 提高自理自控能力。培养学生健身锻炼, 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主要指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4 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 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 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 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 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3 高等体育教育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3.1 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又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我们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体育健康课的知识性、趣味性, 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技术动作和健身方法, 发挥学生的智能,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拓宽学生知识面。另外, 我们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时, 要做到整体优化、创新与发展, 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广泛适应性的合格人才。

3.2 改革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系为中心, 不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任务上, 使学生能掌握两种以上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 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 改革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方法和内容, 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内容, 使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思路更加符合“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3.3 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 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 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与提高, 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培养, 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 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深化教师队伍监控管理机制。

4 结语

体育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质量的新一代, 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力度, 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健康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 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功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体育科研, 2002 (23) .

[2]张子沙, 等.对我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0 (1) .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篇11

关键词:幼儿;挫折;赏识教育;策略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年期的人格及行为特征,往往与其幼儿童年时期的需要是否满足有关。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抗挫折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缺陷。究其根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人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有关抗挫折方面的教育训练,缺少别人的认可及赞同。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及赏识教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挫折教育及赏识教育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由于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挫折应该说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它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乃至人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是个体对挫折的理解、态度和对策不同,其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就不相同。面对同一类挫折,具有较强抗挫折能力的人可能面对挫折而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最终战胜挫折;抗挫折能力较低或经不起挫折的人可能就会一蹶不振,而被挫折彻底战败。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抗挫折能力,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并化挫折为动力,不断升华自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低级心理需要和高级心理需要,人类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还要有归属、爱及获得尊重的需要,指被人接纳、爱护、鼓励、尊重及支持等的需求;并且人被尊重的需求,即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是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这就从心理学解释了为什么人渴望被赏识的心理基础。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心理需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的教育,从而树立其信心,促进其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的教育模式。此外,期金纳的心理强化理论提出,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强化作用,通过控制强化就可以控制行为。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如果学生表现出一个正确的行为习惯时,给以强化(赏识),那么学生这种习惯就会得以持久保持;如果不强化(赏识),学生这种行为习惯就很难持续。

二、对幼儿进行挫折及赏识教育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阶段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正常发展是形成个体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人格具有功能性特征,“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情感教育目标。

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格及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幼儿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表扬及认同。正如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个体在儿童时期的正常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将直接会影响到其成人心理素质成长发展过程,甚至会现某些心理缺陷,如:自信心不足,社交障碍、焦虑过度等。

挫折教育是这一时期一个重要教育内容。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是人的真实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让幼儿适当感受挫折、在挫折中学习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抗挫折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赏识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育者以一种赏识的态度看待儿童,对儿童进行积级的评价和引导,一定可以引起儿童对自身优点的肯定,會对自我充满信心,并体现在积极的行为改变中。“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对于儿童而言,那些来自外部的期待、积极的暗示和赞许,能激起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增强孩子自信心有重大意义。所以在个体儿童时期进行相应的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利于儿童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并直接为儿童将来成人后的心理及身体成长发展做好铺垫。

三、对幼儿进行挫折及赏识教育的策略

1、家校合作策略。 做教育的实际表现来看,在学校中的教师对于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的观念与行为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却存在着与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合作起来,对幼儿的挫折教育和赏识形成一致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成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正因为挫折是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人生真实生活一部分,让幼儿适当感受挫折、在挫折中学习积极的应对方式,那么无疑对幼儿的成长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渴望得到赏识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幼儿也是如此,如果幼儿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不易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和其社交能力的提高。

2、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策略。对幼儿的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有利于幼儿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主动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力量,从而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水平。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则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特别是当幼儿在其心理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成功的提高了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之后,其自我认同、自我赏识、自我纳悦的心理层次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措施中,教师要力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例如:老师在布置活动作业时,其难度水平要有一定的梯度性,幼儿不能立刻完成活动任务,使其产生一定的挫折感,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重新思考练习,重构自己的认知策略。当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最终成功的完成了活动任务后,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实际上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在此基础上,老师对幼儿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这件事进行赞扬和鼓励,进行赏识教育,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提高其信心,进一步增强其抵抗更高一级的挫折的能力。

浅谈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篇12

一、目前教育中的问题

从学前教育开始,便对每个孩子衡量其好坏,衡量的标准便是谁的成绩高,谁的成绩差,而忽略其音体美、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这种方法家长认同、学校认同,老师实行。观念不能更新,教法就不会有更新,评价方法不改,“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也难怪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只有“教”而没有“育”,这种传统观念的沿袭,使我们的孩子不得不面对枯燥的课堂,单调的学习,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1. 教育主管部门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这应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问题,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不能把国家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仍单纯的以考分“论英雄”,缺乏对教育改革的雄心,或者怕担风险,担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主管部门的态度也便直接影响了相关学校及教师的态度。结果,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就“换汤不换药”,毫无意义可言。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是十分不利的。

2. 教学设施简陋,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教学设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农村教育在国家青少年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很多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不完备,相应的运动器材、教学设备都比较缺乏,有的小学还处在没有电脑、电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的阶段,这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有消极作用的。

3. 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不高,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

知识陈旧和师资力量缺乏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很多教师不愿知识更新,更习惯于自己原来的方法,信手拈来,轻车熟路,不用费脑筋绞脑汁。殊不知,陈旧的知识和观念,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很可能因此被学生甩在后面而不知。学生们更喜欢能给他们带去新鲜感,与他们的思想产生共鸣,能给他们精神启迪、能力培养的老师。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 转变观念

观念问题从领导开始,带动老师,带动家长,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这一提法,就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人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宰命运。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同时,家长要改变看待学生学习的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只要对学生发展有利,我们就应该支持。这里的发展,应该就是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2. 改变固有的教学体制

领导和老师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从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中走出来,尝试“活动教学”“愉快教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情境活动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为素质教育提供动力。

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想有高素质的学生,必须得有高素质的教师。作为基础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应该更严格些。教师有了较高的理论素质,才能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队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如潺潺流水般为学生不断地输送知识营养,才能真正为学生的素质提高储备能力,贡献力量。

4.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这一硬件工程必须完善,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外在保证条件。素质教育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利用广播、卫星、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大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力度,恰当地运用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

5. 改革评价制度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导致学生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把考试作为一种手段,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种应试教育也便成了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单一且不科学。这种只看成绩不看人的评价制度必须改革,不改革评价制度,其他的改革都只能流于形式,难以使素质教育真正实行起来。评价中“注重知识,突出能力”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学生的衡量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能从多种评价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评价制度的改革,势必使老师学生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达到“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2001年5月29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文件中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基础教育担当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弊端我们要积极应对,以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为依据,设计用于检查和评定教学工作质量的素质教育工作监测指标体系。用此指标体系作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我们的基础教育必将伴随着素质教育成长。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2]《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

上一篇:走出下一篇:VC++网络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