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概论对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共10篇)
信息化教育概论对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 篇1
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介绍
信息化教育概论主要讲授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发展与主要理论基础;现代教学媒体、现代媒传教学、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信息化教育理论和技术在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以及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研究与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主要讲授的教学设计概念、发展与主要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的模式及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层次;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步骤; “双主”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模式;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学习资源和教学过程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远程教育学学科理论基础和远程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部分。其中,论述了远程教育在世界和中国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远程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内容。主要包括远程教育系统分析和设计,远程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媒体,远程教学、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远程学习和支助服务,远程教育管理和质量保证,远程教育经济学和远程教育评估等。
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讲授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环境和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中适合不同对象学习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课件设计与制作方法、教学信息数据库及其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法研究以及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讲授的内容有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0GE万兆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宽带IP城域网、网络操作系统、宽带接入ADSL和Cable Modem技术、Internet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络管理等。
多媒体技术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软件、计算机图类技术、视频、音频、动画技术、压缩技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读者能通过本书比较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课件制作主要讲授的内容是课件的教学设计、系统设计、制作过程3个方面。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主要讲授Dreamweaver MX网页设计工具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构建静态网页的常用方法;使用HTML语言及常用HTML标记;使用VBScript脚本语言及ASP技术构建动态网页;使用ADO对象连接数据库;注册页面、留言板、论坛等常用网站组成部分的实现方法;教师可登录华章网站下载本书电子教案、源代码及相关素材。
信息化教育概论对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 篇2
学者杨东平认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也有学者认为, 教育公平是“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1]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美国学者科尔曼在1968年发表的著名报告中提出了教育平等的四条标准: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均等;教育对生活前景机会的影响均等。[2]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的双重影响
教育信息化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教育概念, 是指将信息通信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之中, 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与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实现的一系列过程。
1. 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对实现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教育资源占有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信息化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 使经济落后地区也能够拥有和发达地区同等的教育资源。这对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 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扩大教学规模, 克服传统教育的诸多局限, 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不同群体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不同的方式得到学习的机会。最后, 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下, 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教学更加开放化、多样化。无线移动通信、高速宽带通信、多媒体综合服务和超大型媒体链接结构都适应着在信息和学习社会中对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多元化需要, 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教育信息化带来教育的新的不公平
教育信息化对解决教育现有的诸多不公平现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也为当前的教育带来了新的不公平。首先, 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发达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对此已经比较熟悉, 甚至司空见惯。而在经济落后地区, 这些技术对当地的教师和学习者来说很可能是陌生的, 同时, 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设备更新、维护困难问题, 人员培训问题就成为教育信息化在这些地区的应用普及的极大障碍。教育信息化加快了发达地区的教育步伐, 却没有能够同等加快落后地区的教育步伐,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教育信息化却带来了新的不公平。其次, 教育信息化可以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然而, 不同地区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差异较大的国家, 即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 当地的教师也会以当地学生熟悉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和推演。优质的教育资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发达地区, 代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形态, 而欠发达地区的受教育者所急需的、与他们当地区域文化和社会背景相适应的优质教育资源却很难得到充分满足。长此以往, 欠发达地区的学习者将逐渐被发达地区的文化形态所同化, 导致新的不公平。最后, 由于前面所述的不公平, 欠发达地区的受教育者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和发达地区的受教育者同等的成就, 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他们所习得的内容是发达地区的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 远远超过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 之后的选择只能是到发达地区继续深造或就业。这种由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成员分层、流动显然是不公平的。各阶层之间没有互相开放和平等进入, 流动几乎是单向的;欠发达地区也没有得到有所差别却恰如其分的回报;这也绝非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对于欠发达地区是巨大的不公平。[3]
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下的教育公平
新生事物总是有其优势但也不可避免有不成熟的方面, 教育信息化解决了诸如教育规模有限、教育资源不足等原有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通过以下两点来应对带来的影响:
1.加大投资力度, 为欠发达地区构建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资源
通过各种手段, 优化资源配置, 为欠发达地区配备必要的硬件环境, 使这些地区能够和发达地区从硬件上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同时改变重投入轻使用的弊端, 真正让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会使用、习惯使用和喜欢使用信息化的教育手段。鼓励教育资源库建设, 扩大教育资源的可选择范围, 满足不同地区对教学资源的不同需求。
2. 加大培训力度, 为欠发达地区构建教育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环境
继续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 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 为欠发达地区培养一大批具备较强信息素养的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 使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利用, 同时也为这些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灵活运用、因地制宜、自主开发教育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争取为欠发达地区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钱志亮.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2) :5~6.
[2]科尔曼著, 张人杰主编.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9:176~192.
[3]吴涛.网络教育的教育社会学批判[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 (1) :35~37.
信息化教育概论对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 篇3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56-03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1]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交往实践活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造了新境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征也有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
信息化视域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去适应并满足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信息化视域下如何开辟一条适应信息交往实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必要要求和必然趋势,如何明确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并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目标导向,积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积极探索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在信息交往实践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显得更为突出。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原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教育实践中适应并把握信息交往实践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平等对话教育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受教育与自我教育互动中成长成才。信息交往实践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内外生态环境和新的文化境遇。从教育方式和方法上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等教育工作者是以一种权威的身份向受教育者“灌输”教育内容,以达到“特定规格的人”的过程,教育的主客体之间往往缺乏面对面的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信息化视域下,作为受教育的大学生们投身于信息网络之中,在一定意义上讲,他们由教育的客体转向了教育的主体,变成了文化的创造者、信息的传播者和知识的制造者。顺应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生态的变迁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把握教育文化变迁的时代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平等对话的观念,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即大学生们在信息交往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在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积极引导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中发展进步。
其次,不断熟悉和掌握信息文化特征,构筑有效交流平台,实现在信息交往实践平台下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信息交往实践视域下,高等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交流语言和方式的差异现象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变革。信息化视域下,在信息交往实践中,大学生逐步建构出具有自身特点的亚文化色彩的交流语言和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产生了沟通有效性的“危机”。高等教育者如果不了解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交流话语方式,进而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那么,在实施“灌输”和“引导”时,对教育对象的主导作用就可能大为减弱。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信息时代的信息文化的特征与本质,敏锐地把握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变迁特征,改变原来教育方式和方法,通过与受教育者的及时有效沟通,不断提升教育实效。
再次,真正进入信息网络生活,适应全新教育环境,不断提升教育实效性。信息化视域下,对于以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理解,不仅仅要强调它们是一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更要强调它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生态环境的技术基础。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不断学习和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知识的特点与变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接触它们、善于使用它们,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身的信息文化素养和意识。做到真正融入信息网络生活,充分体验受教育者在信息交往实践中的心理、思想以及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他们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文化环境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与受教育者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有效沟通,不断提升教育实效。
二、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高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共同建构的一种交互性和复合性的主体际关系。这一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是信息交往实践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建构的结果,是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结果。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是信息交往实践视域下高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形成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灌输”、“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引导“特定规格人”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动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信息的客体,教育者在主动建构其所要达到的育人情境和育人文化,实现着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在“被灌输”、“被引导”的同时,也在主动、及时和平等地去反馈信息、进行着自我教育,这个时候受教育者在主动建构着一种育人文化。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关系之中实现着互动沟通,构建着一种具体而非抽象、互动而非静止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
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需确立教育主体平等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需立足于交互式或复合性的主体际关系,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方面,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背景,充分了解和把握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群体在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各种需要。在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大学生群体思想与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学习、生活和交往方面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满足其成长和成才的需求,以实现对他们的有效“灌输”与“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和调动作为自我教育者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信息交往实践视域下,大学生群体理性、自主、自信、自觉,他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主动意识等逐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和发挥大学生们自我教育的作用,注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个人理想信念问题等的思索和讨论,引导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交流总结、思索探寻中,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
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环境相比,以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在其中有大量未知的规律性问题需要去深入研究和把握。信息化视域下,高校育人文化由它的参与者——教育主客体——所创造的,它受网络文化影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适应大学生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把握网络文化特征从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把握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做到教育过程的主导与疏导相结合,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具体来说,坚持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就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非中心化、非线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信息交往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认知、实践能力,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主客体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把握新型教育文化的发生特点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化解矛盾,提出有效的教育管理对策,在开放、多元的信息网络环境中坚持自身的主导地位,做到始终坚持用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引导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积极用正面的理论与观点去引导网络舆论,积极运用一切网络手段对信息网络上的错误思想观点和舆论进行有效的批评和辩驳;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因利益冲突、利益矛盾等引起的社会突发性重大事件而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影响产生影响时,在围绕热点问题和思想焦点问题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通过说服教育、充分讨论和正面引导等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尊重大学生们的意见和思想观点充分表达权,通过分析把握大学生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动态和发展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是与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的。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注重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教育渗透在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之中。正如我们前面所叙述的那样,信息技术是蕴含着人类的交往的价值理念的,这种价值体现在信息交往实践活动之中,包含在技术的知识、方法、程序及其应用结果之中。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创新的产物,信息网络体现着人类开放、创新、平等和共享的价值理念。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与应用中发展的,它受信息交往实践变迁所创造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体现着信息技术的价值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把信息技术的价值因素、把信息网络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等,通过一定的形式渗透到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引导和支持受教育者即大学生们在信息交往实践中弘扬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提升他们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自身开放、平等、公平的民主信念等。
另一方面,要注重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优良的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的功能与作用。大学生群体在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着较为同质的属性特点,他们有着较为一致的精神文化需求。校园文化则是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需求的反映,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大学生们对构筑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营造精神文化空间等积极性高、创造性强。在许多高校,大学生们正是在校园网络上建构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文化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和引导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健康发展,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这块承载着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网络空间中。具体来说,就是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具体的知识和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要积极通过丰富多样的知识性信息发布、校园网络舆论的良好掌控等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努力构筑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服务并促进青年学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应该反思的是,“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从永恒正义原则出发研究问题的立场进行了批判,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问题的根本立场即一切从客观现实出发,依据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所坚持的原则并不是意味着它们是“永恒的正义”,也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构建是从“原则走向原则”。从根本上来讲,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应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视角、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
笔者认为,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问题是在信息交往实践中被日益推到前台的重大课题。信息化视域下,如何以“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和“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正确把握信息交往实践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外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针对信息交往实践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的新特点,立足于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身,依据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实际,探讨和总结提高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规律,不断提升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
教育的四大基本概念 篇4
教育的四个基本概念,即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教师?什么是好课堂?什么是好学生?
高效课堂作为一个相对先进和完整的教育概念,它的理论支撑正是源自对这四个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
高效课堂教育学主张,教育即人学,它意味着教育必须“从儿童出发”,也就是“以儿童为本”,即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展示欲、创造性。
高效课堂教育认为,学生首先姓“学”、字“生”。离开了“学”,就没有“生”,这个“生”即“生长”。因而学习即生长,学习是“学”、“生”的生命成长方式。
什么是好学校?记得中国教师报曾经这样概括过: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句话源于梭罗的《种子的信仰》,它说,如果你在地理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即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了池塘,自然就会往里面填东西。
那么,请问,我们现在的很多学校是“一方池塘”吗?如果不是,你怎么能指望有有水鸟、两栖动物即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的出现呢?教育不兴,是因为学生不符合要求吗?显然不是,那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学校不是“池塘”,而有可能是“茅坑”,是“工厂”,是“屠宰场”,是监狱。
高效课堂教育主张,学校首先是“学生”的“学校”,因而学校的一切都应该体现出学生的色彩、声音、形象和存在。
高效课堂教育认为,一切的学习和生长都不可被人为地替代包办,学校必须要让学习和成长“发生”在学生身上。因而,学校的挑战、使命,是取决于如何为学习和生长创造、提供“发生可能”的众多因素上,如环境、动机、手段、机制等等,这样众多因素的聚合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是过程甚至更是教育教学本身,学校的价值就体现在它的“生态”意义上。因此,还可以这样精炼地概述:学校即生态。
高效课堂教育主张,教师角色具有三重意义:
一是学校生态的建构者,是提供学习和生长条件的人,离开教师这个特殊角色的存在,就意味着有可能失去“发生”,教师是一个必需条件,它的价值体现在――是学习和生长的“可能性”;
二是一个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你千万不要单纯以为教师是教材、课程的开发者,这或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讲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对学习和生长的开发意味着首先是对学生潜能、思维、学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开发,其次是对学习的开发,要敢于“放手”,大胆让学生在“在经历中体验”,去“失败中矫正”,从“感悟中成长”,再次是对生长的开发,条条大路通罗马,“人学”的教育主张是建议要从差异出发,接受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差异,准许学生“遵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生长,要敢于让每个学生“走自己的路”,而教育教学的内容指向性则更加清晰,生活、生命、生存。
三是一个信念的传播者,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信念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当我们概述学校即生态、教师即条件时,其中都包含着“文化”指向,有时候,需要从“教育即信仰”的角度去领会教师对信念的传播。
什么是好课堂?
我觉得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在课堂。可是我们的`很多课堂,除了知识之外,似乎没有别的什么,如果教育是“人学”,又主张“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那么,课堂显然要补充“筋骨”,尤其是要具有生命的价值意义。“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个概括包含了我对课堂的全部主张,与其说说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如说它是一个生命场。它应该包含了所有与生活和生命相关联的内容。比如我们主张学生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那么,我们就有责任让课堂充满感动和快乐,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该“与生命为敌”!
什么是好学生?
首先他必须身心健康,这是底线!没有了“命”,何谈价值?
其次,他要富有责任的担当,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第三,他当然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等。我们不是为了知识而活,而是为了生活而活。千万不可以培养一批知识的奴仆和不会生活的人,这样的教育是罪孽,纵然你有多高的升学率,升学是什么,是校与校、区与区之间的狗争骨头而已!一个有眼光的教育人,他会从人的价值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来培养学生,服务于人类。
四个基本概念,我们简称之为“新学校”、“新教师”、“新课堂”、“新学生”。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篇5
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促进了师生改变学习方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
1.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
造纸术让知识有了方便携带的良好载体,人类突破口语的束缚,用文字将信息加以广泛传播;印刷术极大提高了书面信息的复制效率并降低成本,扩大了信息交流传递的容量和范围,让人类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还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知识的获取与利用方式,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与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知识创新频率不断加快,传统的图书传播载体和阅读记忆获取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当前知识激增的状况,必须采用信息技术革新知识生成、传播、呈现和利用的方式。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知识就在手头成为现实,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外部海量存储的知识随需可得,关键是要掌握获取与利用的方式。
3.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个人知识的自组织模式,引发了团体知识的社会组织模式的变革。
随着知识载体从以往的单一书本形式转化为多媒体知识包,知识的组织形式从以往的线性排列转向超文本结构,个人知识的存储也由单一的内存(大脑)扩展到外存(在线知识库),传统的知识构建模式和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如此巨大的变革。充分发挥人类的联想机制, 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知识构建方式,建立面向知识分享的社交网络,通过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建构、交流与共享,推动社会化的知识组织与共享模式,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与集体智慧的增长。
4.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信息时代需要“数字公民”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信息技能,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公民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目标。信息素养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建构、协作交流能力等。面对数字化浪潮,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学习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切实掌握信息素养,才能够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的能力是21世纪数字公民安身立命之本。
5.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与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让人人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已经不必拘泥于教室、实验室等场所,也不必师生拘泥于师生面对面的形式,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逐步消融,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使得人人可以享有优质资源和学习机会,使教师和学生拥有了平等的信息地位,迫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大大推进了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程。
6.教育信息化创新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改变传统的教与学行为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对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7.教育信息化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模式与教育关系。
信息社会的知识与知识、知识和知识人、知识人与知识人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必将引起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当前的考试制度也将因为不符合知识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扬弃,注重团队合作、重视探索探究的教育模式将因其符合信息时代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模式的变革将引起教育关系的变化,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同伴之间的教育关系都将因信息化的到来而创新发展。另外,信息化对于学校的管理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优化教育管理模式,改善学校治理结构,也将促使新型教育关系的产生。
信息化教育概论对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 篇6
1.简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实践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掌握这一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为什么说唯物辨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信息化教育概论对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 篇7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云计算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和虚拟技术的新发展和商业运行。可以这样理解:云计算只是一种把IT资源当作服务来提供的手段。几乎我们了解的和使用的所有IT资源都可以作为云服务来提供, 比如应用程序、编程工具、存储容量、计算能力、联网及通信服务和协作工具。对用户而言, 云计算即是把所有可能的力量和资源联合起来提供给云计算中每一个用户来使用, 用户是否拥有计算机不重要, 也不需要购买和安装套装软件, 只需要一个能够上网的设备, 比如手机, 平板, 只要接入“云计算”服务就可以实现所有的计算机需要。可见终端的若干功能都被转移到网络上, 终端仅仅是完成一个简单的输入和输出操作, 而用户所需要的业务则全部是由终端后面的网络来完成和提供。
从技术层面上讲, 云计算基本功能的实现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因素:一个是数据的存储能力, 另一个 是分布式的计算能力。因此云计算中的“云”可以再细分为“存储云”和“计算云”, 也即“云计算=存储云+计算云”。
1.2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将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地、深度地融合, 进而改变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四化”和“四性”, 即教育过程的多媒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和交互性、开放性、协同性、共享性。
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我们需要重新认定:第一, 教育信息化是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 而不是仅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第二,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涉及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这两大范畴, 前者侧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后者侧重行政管理或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第三, 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时空限制一定组织形式并有教师参与的特定教育活动, 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教学活动的时间限制体现在课时安排, 空间限制体现在教室授课;组织形式体现为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或短期培训等多种不同形式。
1.3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 使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 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 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
教育现代化的特征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现化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引起一场教育革命。
2 教育信息化中云计算的引入
云计算应用于教育信息化, 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云计算模式为教育提供了合适的借鉴方案, 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通过云计算提供的基础架构, 将大量的硬件资源整合。
云计算可集成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共享高精尖科技设备资源, 高校可共享名师精品课程成果, 网络教育拓展成为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实现形式, 人机数字互动教室, 虚拟化的仿真实验教学, 学生的专业电子书屋等都将是高校云计算服务应用的具体表现对学习者的影响。云计算环境下, 资源的获取将变得更加容易, 丰富优质的资源是学习者方便快速地构建个人学习环境的有效手段, 将支持并推动个别化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发展, 有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云计算与办公自动化软件即服务是云计算提供的一种服务类型, 它将软件作为一种在线服务来提供, 这为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案。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系统等可以采用云计算服务, 学校接入这类云计算服务后, 既降低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 也减少了学校为维护和升级软件而投入的费用。综上所述, 随着云计算的成熟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云计算必将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带来强大的动力。
3 教育信息化云计算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教育行业是云计算未来应用的关键行业, 云计算应用于教育信息化进程势必改变网络教育前行的轨迹。
互联网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是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界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在互联网上计算资源的利用率一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某些应用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而同时互联网上也存在大量处于闲置状态的计算设备和存储资源。另外,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急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上数据量高速增长, 也导致了互联网数据处理能力的相对不足。云计算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地域的概念来缓解这一矛盾。
据计世资讯《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 “2010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7.1亿元, 预计今年同比增长将近20%”, 云教育将很快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流。
今天,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消息:山东科技大学采用云计算技术和虚拟技术构建了学校校园云数据中心提高了学校信息化水平;IBM与北京工业大学联合打造的中国首例科教云——“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实验平台”顺利交付使用, 运行可靠;诺亚舟推出自主研发的云学习平台及优学派网络平 板学习电脑, 得到专家一致肯定。由此可见, 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聚焦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云计算将从技术上实现设备的共享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为教育信息化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4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 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信息化过程, 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大量的资源整合, 成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一个重要转折。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的动力——信息技术,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无疑将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摘要: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云计算应用将极大地拉动着教育现代化的前行速度。时至今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以新的IT技术作为驱动, 而云计算的创新与应用显然为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带来了再次起跳的契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云计算
参考文献
[1]张健.云计算概念和影响力解析[J].电信网技术, 2009, 17 (1) :15-18.
[2]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16 (1) :1-19.
[3]安吉.云教育渐成气候[EB/OL].中国科技网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 2011-10-26.
[4]滕珺.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J].教育研究, 2008, 19 (8) :32-40.
[5]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0 (5) :5-13.
[6]杨炯照.云计算技术与教育信息化[J].科学大众, 2011, 17 (6) :176-178.
[7]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20 (5) :5-14.
对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信息化资源
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已列入国家建设战略。教育信息化已深入到教育的整个领域,并形成了信息化教育。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积极运用好信息化教育,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高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内涵丰富,应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理性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改革、网络教育、实践教学、教学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均显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教学改革的需求
教学改革工作面相当复杂,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很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之前的录音、录像、广播、卫星、电视都已对教育发挥重要作用,之后,信息“高速公路”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等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网络远程教育的需求
信息化建设可以解决网络远程教育中校内教学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并通过校内教学和校外教育的协调发展,把校内外的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以校内教学改革为基础,实行“校内校外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办法,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力量的發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需求
职业院校通过构建虚拟网络实验室(实训室),模拟各种仪器设备、仪表、设备的应用,可以切实解决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例如:软件共享网络虚拟实验室、仪器共享网络虚拟实验室、远程控制网络虚拟实验室等。
4、教学环境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校园数字化建设将全面改变传统的教学、科研、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为:①资源数字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资源运用观念。②教学网络化: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改变了教与学的环境。③教材多样化:改变了书本教材的单一性,使学习更加丰富多彩。④管理智能化:使高校教学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如教学评价自动化、测试自动化、决策智能化等。
二、职业教育背景及信息化的核心问题
驱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正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拉动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可以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背景、发展目标和经费措施都对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巨大优势,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提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
就教育信息化来讲,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很成熟了,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好地将其应用于教育。确切地说,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应用”,不是科技攻关,不是或主要不是信息技术的原创和研发。如果说有创新也是在“技术应用”上的创新,即将现有成熟的信息技术很好地与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职业教育培训之中,发挥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优势,开发、整合和共享优质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增添学习者的学习乐趣、增大信息量,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信息技术走进校园,进入课堂,融入教材,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职业教育、教学、培训、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
三、做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规划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问题,是一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技术性和战略性,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需要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如果设计不周到,大规模投入建设以后,却出现诸如资源不能共享,技术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师资能力和信息资源不能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教学服务等方面的现象,那就谈不上建设成就,更谈不上发展了。但目前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没有制定出来,一直处在探索期。
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院校都有很深的行业背景,这就涉及到如何进行工作配合和信息化资源整合的问题。在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在建设管理机制和推进措施方面,要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身特点,一方面有学校学历教育,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非学历培训,所以职业教育信息化不光由教育行政部门来推进,应该还要有社会的参与。行业办职业教育,对行业学校的指导是很得力的。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必须要把行业的优势、社会的优势、地方的优势整合起来,需要行业的支持、社会的参与、各级教育部门的共同推动,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信息化的建设。
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资源建设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在学院统筹规划下,学院各部门通力合作大力开发高水平教学辅助课件、网络课程和辅助技能训练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系统等教学信息资源。同时,通过系统的培训工作,大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1、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投入及标准
资金投入是资源建设的一大瓶颈。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个基础性的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很高的投入。据估算,系统地开发一门网络课程大约需要十万元左右的成本,而职业教育的每个专业都至少有十几门课程,如果全方位开发,成本很高。所以资金难题往往直接限制了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质量。
nlc202309011114
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尤其是信息资源的标准问题,则是制约资源建设的另一大因素。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开发时就会出现问题,要么是在技术上不能共享,要么是质量上参差不齐,或者是低水平重复开发。现在推行的一些标准,体系上不系统,类型和层次上是最基本的,是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定义的标准。但资源的应用是关键,是指向学习者的,最终的评判者是用户,信息资源符合用户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2、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应用问题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教师。如果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意识不强,应用能力不高,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就很难推进。教师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网络的使用能力、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检索、技术和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这方面的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应首先着手对职业学校的教师员工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应具备的信息化素质进行综合基本评估,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员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应注重“校企合作”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信息化资源建设中,还应注重“校企合作”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的路子,“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学校是直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一方面,它要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借助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因此,校企结合再合适不过。
五、以信息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只有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才能进一步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职业教育院校在建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应借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利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巨大优势,促进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的跨时空共享,有效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快速解决广大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和农村地区教育观念滞后、课程资源缺乏、师资短缺等问题,推动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推動教育组织形式深层变革,促进开放性教育网络的形成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促进学习者职业生涯进步,要突破学校教育、学历文凭和集中教育的单一传统模式,向多种形式转变,以面向更广泛的人群,适应学习者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信息化能够以网络技术优势模糊学校围墙,打破学历边界,跨越时空限制,融合各种教育形式的优势,将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传输到四面八方,提高学习的开放程度,形成动态、开放的教育网络。
3、以“校企合作”为背景,加大实践教学的信息化应用力度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校教学实践管理的效率;建立学生、教师、实验室、机器信息库,有助于教学互动;实现学生选课自由、方便,机器的选择使得实践更易管理;实现课程安排的便捷,减少课程安排带来的大量资料;实现课程记录、学生记录、教师记录等轻松查阅。
信息化教育概论对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 篇9
古浪县十八里堡初级中学陆兴芳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
经过本人的全面了解和系统分析,结合周边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下我粗浅地来谈一谈本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建设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学校是普及信息化教学的基地,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就硬件系统而言,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统一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②.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除了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的抓紧对软件方面的建设,如培养一批专业性比较强的信息化师资队伍。
二、建设和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试题、百科知识、教研论文、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等手段来进行。换句话说,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活动便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时下不少的中小学赶浪潮耗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的设施将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便是称为“有路无车无货”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所形成的“瓶颈”,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了大量的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弥补了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形成的“瓶颈”,以适应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与师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然地,被视为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必须包含现代化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便是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对此,当务之急应是立即启动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针对老教师的特殊情况,从头从快从优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
四、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从目前某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片面的模糊认识,他们只是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根本不去或者很少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用或者很少用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一些领导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不重视培养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能否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及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不重视或不作要求。
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会步入一个“怪圈”:一方面叫喊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另一方面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起来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却闲置在那里,对一线的教学改革起不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仅成为供检查、参观、炫耀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因此将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要彻底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道理很明白,信息化硬件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分发掘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潜力,也让这些耗巨资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够物有所值、物尽所值、物超所值。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篇10
杨宁孙宁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院
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任何一类信息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都曾对教育产生过世大的影响,以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更是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在文字出现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口授为主,加之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等。以雄辩术、演说术为表征的语言技术一直是当时最主要的教育技术。但是当人们需要把教育内容中的知识、经验、思想信息长期保存、随时再现或大范围同步传播时,语言技术的局限性凸现出来。文字技术的出现突破了这种局限性,并逐步上升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技术。它的出现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文字传播技术产生了革命性飞跃,并引发了以文字信息为传播对象的教育群体,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这两大信息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堪称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两大里程碑。
然而,在教育技术经历了传统技术(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等)、视听媒体技术(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和语言实验室等)以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阶段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在人类文明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二、当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技术体系各分支带来的影响
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从新的和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技术‟是对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构思、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方式,既包括技术的资源,又包括人的资源以及人机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以此来实现更有效的教育。”
从功能结构上看,教育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特殊分支,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五大分支,妈教育模式、教育传播技术、教育资源利用技术、教育研究技术和教育评估监控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以后,主要使这五大分支中的前三项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笔者将分别对此进行阐述。
(一)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组织形式和动作规则等主观形态的技术。它体现了知识积累、社会文化传递的渐进性,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最基本、最有全局意义的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
人才的培养。在以知识为关键要素的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里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知识翻新速度快、问题出现类型复杂的时代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善,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技术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一致认为:发展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于“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目前,在国内外,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育技术应用大体有以下四种模式:
1.基于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①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过程;②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③通过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策划教学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2.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教学环境是多媒体计算机及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教学策略的教学软件;②以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内容;③教学信息按超文本(非线性)方式进行组织,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④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学习者必须通过一系列交互操作来进行学习;⑤以CD-ROM贮存教学信息,信息量大。
3.基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提高信息的传播与利用率;②学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主动地进行学习;③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进度、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商”进行学习。
4.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是多媒体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交互式人机世界,它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完全真实的学习环境。
总的来说,新型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发现者;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学习环境,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二)对教育传播技术的影响
教育传播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它既包括远距离大范围的声像图文信息传播技术,也包括面对面的课堂形体、语言传播技术;既包括以教学演示、实验、信息传播为目的的工具技术,也包括教学方法、工艺、过程、技巧等智能技术。
互联网络的宽鬲化、智能化、个人化,多媒体的综合业务数字网使得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其它任何地方的用户通过任何方式进行通讯,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信息通讯服务。同时也使得人类信息的传播呈现网络化。网络传输的宽带宽使得信息传输的速度不断提高,各种网络传输协议的成熟也带来了如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和信息检索等多种网络信息服务,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较之利用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输的速度慢、信息量小、顾储不便来说,当代信息技术在信息传输上体现了以下几点优势:
1.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它能为学习者提供多媒体办公通讯系统,如电子邮件、图文传真机、可视电话等,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学习者可与外地学习者进行交流、协商、探讨,实现了自主学习。同时它能提供十分方便的联想式非线性即时在线式的超媒体信息检索和查询,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习者线性阅读的方式。
2.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多媒体技术为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与应用其它媒体的教学系统相比,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信息量大、传输质量高和交互性强的特点。
3.信息贮存的光盘化。与传统的文字教材相比呈现了信息量大、存贮速度快、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交互性强和非线性的优越性。
(三)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教育资源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教育信息整合与资源利用两个方面。信息整合技术所解决的是科学知识的存储、分拣。资源利用技术所谋求的则人力、智力、信息资源、工龄、设施、资金、环境充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信息化社会的信息量剧增,计算机等新的信息手段的飞跃,扩充了个人想要利用信息时信息选择的余地。同时,个人不仅接受、利用信息,而且也参与包括了信息的惧、生产和发布在内的活动。这就便利双向信息传输有了可能,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
计算机等信息手段不是针对大众而是针对个体发出信息,个体可在他愿意获取信息时随时获取、再生并发出信息。新的信息手段大幅度地扩充了教者与学者的双向信息交流,为学习者创设了个别化教学的学习环境。新的信息手段作为真正的个体信息媒体有可能符合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与特性。
远程通讯也可以用于获取大量信息。学生和教师向许多公开信息服务机构中的一个机构进行订购,便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和其它基础材料,比在任何学校中以具体形式得到的多得多。网络中大量的信息资源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开放的,信息的价值良莠不齐,学习者在对信息长期的接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形成了“信息能力”。
三、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E拉兹洛在其1992年提交给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决定命运的选择》中指出:“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规定世界权力与财富性质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一个比黄金、货币和土地更灵活的无形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正在形成。这个新基础以思想技术和通讯占优势为樗。一句话,以„信息‟为标志。”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电话、传真机等的广泛使用,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纪元。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不久以后,人机对话的技术将使人们不仅能发送和接收信息,而且能不受距离和运作时间限制地进行对话、讨论、传递信息和知识。”
在全面信息化社会,知识是关键性要素,教育是信息时代的根本。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教育主要以传递知识和累积文化为目的,教育是指向过去的;进入工业社会后,教育指向现实,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有急功近利的局限性;进入信息化社会后,教育则必须面向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富尔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至生产方式等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能力直接决定着学习者信息素质的高低,这乃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将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竞争的需要,就会被信息社会所淘汰。“读、写、算、信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基础的四大支柱。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服务。
这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差距。
四、信息技术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教育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从教学的本质来说,学习是根本的,学习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学习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处理能力。所以说培养学习者学会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未来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最根本的应该是发展人的教育,包括人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对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指导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的思想和策略就应从人的发展教育的目标而来、从学习中来,向全世界学习;从历史经验中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从科学研究中来,总结信息教育的步骤。
在信息教育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必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内容上要考虑到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的要求,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但又不能偏离信息技术对人能力培养的要求单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要在观念上认清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区别;教材的编写要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除以上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教材编写方面的要求外,各地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12期;
2.刘先义《论现代教育的技术革命》《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4期;
3.贝蒂·科利斯《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的教育情境》《教育质量》(中文版)26期;
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年2期。
【信息化教育概论对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推荐阅读: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10-20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08-01
教育信息化的展望05-19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09-25
英国教育信息化的特点07-16
高校英语的教育信息化06-26
小学科学的教育信息化09-16
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11-14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05-23
讲述我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