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2024-06-29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共10篇)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1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都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而实验教学就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并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 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CH4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我们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再如在做“原电池实验”时,在观察到除了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以外,作为负极的锌片上也会有较多的气泡生成。这种现象是由于锌片不纯,含有C、Fe等杂质且金属表面粗糙,容易产生微小电池而使氢的超电压减小,最终使得一部分氢气在锌表面析出。

2. 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再如Cu(OH)2的制备是高一的一个学生实验。若按教材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向盛有Cu 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 OH溶液,可以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但是对该沉淀进行加热时有时就是看不到黑色Cu O。实际上,按如上操作一般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绿色的碱式硫酸铜,致使观察不到Cu(OH)2的受热分解现象。所以,建议将步骤改为“向盛有Na 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Cu SO4溶液”,确保生成Cu(OH)2过程中Na OH始终是过量的。

3. 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例如在检验Na2SO3中的SO32-离子时,加入Ba Cl2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稀HCl后,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气体。但是无论HCl量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实际上,由于SO32-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成Na2SO4,所以看见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了。

4. 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1. 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去年我校邀请了专家来校指导,我被要求上《铁和铁的化合物》第一课时,需要演示Fe和水蒸气反应制H2实验,但是按高中化学教材图示和步骤操作实验几乎就不能成功,为此我采用了多媒体模拟实验来代替,在课后评析中有了较大的争议。之后我再认真地进行反思总结,查阅资料,终于发现陆燕海:《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改进和铁粉选择》一文中采用石英两通管、用电热丝竖直加热方法。

2. 利用异常现象进行反思性实验教学,逐步使学生养成去思考、会思考的习惯。

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实验失败或误差较大时,教师应见缝插针积极引导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反思失败的原因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改进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做“盐类水解实验”时,学生在测定Na Cl溶液的PH时却发现其结果往往不等于7,而是略大于7。这时就不能主观臆断地把结果记为7,而应该让学生从溶液、环境、试纸等方面仔细探索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此时要当好“领路人”角色,多与学生交流,鼓励其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讨,这样不但提供学生主动思考、表达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高中化学实验中由于受试剂的纯度,试剂添加顺序,药品用量,副反应,温度,催化剂,实验装置等各方面制约,有时会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如果教师转换观念,把实验的目的看作是带领学生探究知识,“发现”他们尚未认识的客观事物,并从中学到认知的本领,就不会因为出现异常现象而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所以教师应实事求是地面对实验现实,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师生共同研究,改变实验方法和策略,最后把实验做成功。这样虽多占了一些教学时间,影响到上课的进度,但由于参与了实验从失败到成功的全过程,学生在知识、技能、意志、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2

任胜利

稀土高新区第三中学内蒙古包头014000

【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3

[关键词] 血脂异常;人群;高比例

[中图分类号] R54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29-01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不断攀升,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所以重视血脂的变化对于提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为2家单位共120名(疗养院95名、新华区民政局25名)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血脂情况如下:笔者所在医院职工体检人数95名,年龄30~90岁,血脂增高者75人,占总人数的78.94%,其中胆固醇(TC)增高者31人,占总人数的32.63%,甘油三酯(TG)增高者14人,占总人数的14.73%,胆固醇和甘油三酯(TC、TG)均高者30人,占总人数的31.58%,在95名体检职工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而长期服药者7人,7人中血脂异常者4人,故未服用任何药物健康人数为88人,88人中血脂异常者71人,血脂正常者17人,除外患慢性疾病者,血脂异常者在健康人群的比例为80.68%,血脂正常者占健康人数的比例为19.32%。见表1。

表1  沧州市荣复军人疗养院95名职工体检血脂结果列表(n)

年龄(岁)TC高TG高TC、TG双高正常总数

30~39

40~49

50~594

14

103

5

44

9

51

16

212

44

21

60~69

70~79

80~89

合计1

1

1

311

0

1

146

5

1

301

0

0

209

6

3

95

新华区民政局职工体检人数25名,年龄20~59岁,血脂增高者18人,占总人数的72%,其中胆固醇(TC)增高者6人,占总人数的24%,甘油三脂(TG)增高者1人,占总人数的4%,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高者11人,占总人数的44%,在25名体检职工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而长期服药者5人,5人中血脂异常者3人,故未服用任何药物健康人数为20人,20人中血脂异常者15人,血脂正常者5人,血脂异常者在健康人群中的比例为75%,血脂正常者占健康人数的25%。见表2。

表2  沧州市新华区民政局25名职工体检血脂结果列表(n)

年龄(岁)TC高TG高TC、TG双高正常总数

20~29

30~393

10

11

51

5 5

12

40~49

50~59

合计2

0

60

0

14

1

111

0

7 7

1

25

1.2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表1和表2笔者发现体检职工从20 ~ 90岁都有血脂增高者,范围之广是笔者平时没有预料到的,又通过临床资料发现,除去患有慢性疾病长期服药的职工以外,健康职工中血脂异常者2家单位都存在血脂异常人数高于正常人数。把疗养院和新华区民政局健康职工体检的血脂异常结果采用x2检验分析,两家单位血脂异常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疗养院和新华区民政局108名健康职工体检血脂结果分析

组别疗养院新华区合计

血脂高人数7115 86

正常人数

合计17

88 5

20 22

108

注:x2=0.32,P >0.05

3 讨论

沧州市疗养院体检职工95名,除外长期服药患有慢性病的职工7名,健康职工体检88人,其中血脂异常者71人,占80.68%;新华区民政局职工体检人数25人,除外长期服药患有慢性病的职工5人,健康职工体检20人,其中血脂异常者15人,占75%,2家单位共体检健康职工108人,其中血脂异常者共86人,占79%,通过以上数据显示,健康人群中血脂异常人数高于正常者人数。

预防措施: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往往合并存在,且相互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2]。对于血脂异常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非常必要。控制血脂异常,目前临床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3],除了药物治疗以外,2007年我国制定并公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4]标准中提到,控制原则: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戒烟和限盐,保持体质量在正常范围内,同样可以预防血脂异常。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采取讲座、咨询、发放健康保健手册等多种形式实施健康教育,讲解血脂异常的原因、病理、治疗方法和目的。②心理疏导。通过多沟通,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③饮食行为干预。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营养成分和生活方式。④运动干预。保持足够适宜强度的持久运动,应保证3~4 d/周的锻炼,如快走、爬山、骑车、打球、游泳、慢跑等,运动时间达到60 min/次[5]。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促进人们的知、信、行的改变,饮食生活方式控制使人们的体质量减轻,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作用直接,效果明显,且容易做到;持久的运动,消耗能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血脂构成,纠正生理、生化代谢失调,提高免疫力[6]。

[参考文献]

[1] 袁君君,钱明,刘增香,等.全血低钙与血清血脂关系[J].中国临床研究杂志,2010,23(12):1174-1175.

[2] 叶平.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8):600.

[3] 胡大一,王家宏.我国血脂异常防治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2-4.

[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5] 袁君君,钱明,乔英.血脂异常并全血低钙患者非药物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76.

[6] 张彩虹,何国平,王秀华.对血脂异常患者的研究现状及护理干预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6B):75-76.

机插稻栽培中的异常现象处理 篇4

僵苗是机插稻分渠期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生长状态, 主要表现为分渠生长缓慢、稻从矗立叶片僵缩、生长停滞、根系生长受阻等现象。导致僵苗的原因比较复杂, 类型繁多, 主要是由低温、营养不足、插秧过深、土壤结构不良或土壤还原性性质过多所引起。机插秧苗素质差、抗逆性弱,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用肥过多或秧苗长期处于淹水状态或是在除草过程中, 因除草剂用量过多, 用药实际不当或喷洒除草剂后没能及时上水护苗都会造成僵苗迟发。生产上常见的僵苗迟发, 有三种类型:冷僵型、毒僵型、缺素型, 应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予以处理。

1.1冷僵型

主要由低温或冷水灌溉引起。表现为叶色绿带黄, 有褐色针状斑点, 严重时叶缘枯焦, 稻株呈簇状, 稻根褐色软绵, 新根细少, 有时叶片呈现“节节白”, 分渠停止。由于低温抑制了根系活力, 减少了对氮, 磷等元素的吸收, 因而也常伴随出现生理性缺磷、缺氮症状。防止冷僵, 除了培育壮秧、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进行机插外, 机插后还应采取一水调温等措施, 以有利稻苗起发。

1.2毒僵型

主要是土壤氧气不足, 产生还原性物质毒害稻根所引起。如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或耕耙过糊, 土壤粘闭时, 含铁量多的稻田易发生二价铁中毒。二价铁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土壤表面有大量锈水, 根际土壤呈青灰色或黑色, 僵苗下部叶片自叶尖开始出现棕色或褐色斑点, 并向叶基发展, 生长停止。翻压大量新鲜绿肥则会引起有机酸中毒, 其症状是新根极少, 严重时根系表皮脱落, 有的根色透明甚至根腐, 下部叶片发黄枯萎, 稻株生长矮小。在温度较高时, 则容易发生硫化氢中毒。硫化氢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叶片黄褐、叶尖枯焦, 然后下脚叶枯死, 仅留1-2张绿色新叶, 拔起稻根有臭鸡蛋气味, 根系呈黑色或暗灰色, 白根极少且细弱, 根表黑色。硫化氢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硫化氢抑制了根系的呼吸作用, 影响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常伴有生理性缺钾和缺磷。

挽救毒僵的主要措施是:抢晴排水轻搁, 增强稻田通气性, 氧化有毒物质;结合增施鳞钾肥料, 提高根系活力, 促进恢复生机。治本应从建设良田、降低地下水位、保持稻田有一定渗漏量以及控制绿肥用量和有机肥“生肥熟用”着手。

1.3缺素型

生产上常见的缺素型有缺磷、缺钾两类。

1.3.1缺磷型。僵苗新叶呈暗绿色或灰绿色, 老叶灰紫色, 叶片直立, 鞘长叶短比例失调, 严重时, 沿叶脉卷曲, 稍呈折合状;根系细弱, 分枝很少, 且夹紧不分开。缺磷型僵苗又可分土壤缺磷和生理缺磷两类, 前者土壤含磷量不足0.1%、有效磷5毫克/千克下容易发生, 施磷后既能转化;后者主要是由于低温或还原性有毒物质, 使根系吸磷受阻, 叶鞘无机磷30毫克/千克以下容易发生, 必须在排除故障后, 施磷才有效。苗体内氮素充足, 可促进无机磷转化, 提高磷肥吸收能量, 因此在施磷时, 如同时施氮肥, 可提高效果。

1.3.2缺钾型。叶尖出现赤褐色斑点, 并从老叶向心叶、叶尖向叶基扩展, 形成赤褐色条斑或条块, 有的全叶或整个植株呈赤褐色, 只有少数心叶保持淡绿色。同时机插稻在焦尖现斑前有叶尖褐色发黄现象, 而粳稻则不明显;稻根伸长受阻, 易成褐色或黑色, 甚至腐烂。缺钾常与冷害、中毒并发, 通常称为生理性赤枯病。

缺钾的原因比较复杂, 耕作层浅的砂田土、漏水田, 有效钾素少, 又易流失, 容易缺钾发僵。氮素化肥用量增多, 有机肥用量减少, 磷肥比例失调也易引起缺钾发僵。冷害时也可以造成生理缺钾。所以, 应分别情况, 在排除缺钾原因后再增施钾肥。

2插后败苗

所谓插后败苗是指秧苗栽插后生长出现异常, 如返青慢, 发棵迟, 甚至死亡。插后败苗有多种原因:一是秧苗素质差, 引起插后败苗;二是机插时伤秧严重, 造成败苗;三是插后没有寸水护苗或者因耙面肥施用不当造成肥害败苗;四是因“起身肥”过量或施用方法不当引起肥害败苗也常有所见;五是因寒害、高温引起败苗。

防止败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培育老健秧苗, 提高秧苗素质, 提高抗逆能力。用多效唑处理提高秧苗抗逆能力的一项措施。b.施用“起身肥”, 带肥下田, 但应注意适时、适量、适法。“起身肥”一般应在插秧前2-4天, 分板按机插计划分批施用, 不可过早, 也不可过量, 一般标准是:每亩秧田可施尿素3-4千克, 在早晨露水干后或傍晚未有露水时对水喷浇, 浓度以1%为宜, 防止因肥害引起败苗。c.本田用碳酸氢铵作基肥时应当深施, 如作靶面肥, 每亩用量不能超过20kg, 而且做好提早一天施用, 以防发生缩根、烧苗, 引起败苗。d.避开盛热、刮风时机插, 连作晚稻机插宜在早晚进行。e.机插后要及时灌水护苗, 如败苗严重, 应及时补栽, 并做好查苗补缺。

3倒伏

机插稻由于栽插较浅, 特别在搁田不及时或施肥过迟、氮肥过量、群体过大时常会引起倒伏。机插稻倒伏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倒伏越早, 损失越重, 如在抽穗扬花期倒伏, 损失50%;乳熟期倒伏, 损失30%, 蜡熟期倒伏一般损失10%-20%。机插早稻倒伏, 因气温高, 对容易穗发芽的品种, 损失更大。防止倒伏的具体措施如下:

a.要合理施肥、防止施用氮肥过迟锅炉, 特别是对一些耐肥性较差、株型松散的品种要特别小心, 以防茎叶徒长, 头重脚轻, 引起茎倒。b.科学进行水浆管理, 适时搁田。防止长期灌水, 导致土壤中氧气不足, 影响根系深扎, 引起根倒。特别在孕穗期后, 要加强田间检查, 经常保持干干湿湿, 避免长期淹灌。c.选用矮杆、耐肥、抗倒伏的品种。

4低温冷害

机插稻的冷害一般发生在绿肥田、春花田旱稻秧田期和绿肥田早稻机插后的生育前期以及连作晚稻的生育后期。秧田期受到低温冷害, 全株叶色转黄, 植株下部产生黄叶或呈现褐色, 部分叶片出现白色或黄色至黄白色横条斑;2-3叶期遇有日均气温持续低于12℃, 易产生烂秧;孕穗期冷害会降低颖花数, 幼穗发育受抑制。开花期冷害常导致不育, 即出现受精障碍。低温还会使开花期延迟, 成熟期推迟, 秕谷率增加。晚稻遇到低温冷害, 不能正常抽穗, 形成“翅稻头”。要防止低温冷害, 最根本的办法是要选择耐寒性较强的连作稻品种、并按品种固有特性掌握好生育指标, 适期插栽, 确保安全齐穗;大力推广水稻地膜覆盖保温育秧, 合理施肥, 以水调温, 优化秧田与本田光、水、气组合, 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戴建宏.水稻生长异常现象的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5) .

[2]高树芳.水溶性有机质 (WSOM) 对水稻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02.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5

关键词:铁离子;亚铁离子;硫氰化钾;氰化物

铁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通常用到硫氰化钾溶液和氯水,若增大氯水的用量,会出现异常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呢?

一、异常现象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关于铁离子Fe3+与亚铁离子Fe2+离子的检验时,需要演示铁离子Fe3+与亚铁离子Fe2+的相互转化,在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棕黄色的溶液变成了浅绿色,取上层清液少许,加入几滴KSCN溶液,不再变成血红色,证明Fe3+已经转变成了Fe2+,再加入几滴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若继续加入一定量的氯水,血红色会褪去,变为浅黄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释疑

原来Cl2能将SCN-氧化成(SCN)2。二硫代氰(SCN)2为拟卤素,与卤素有相似的性质,拟卤离子显一定的还原性,拟卤离子和卤负离子的还原性能力大小顺序为Cl-

Fe3++nSCN-=[Fe(SCN)n](3-n)+(血红色)①

n=1~6,其值大小取决于SCN-的浓度。

2SCN-+Cl2=(SCN)2+2Cl- ②

以上两个反应,前者为络合反应,后者为氧化还原反应,SCN-还原性弱于亚铁离子Fe2+,向FeCl2与KSCN的混合液中滴入一滴氯水时,氯气先与还原性较强的亚铁离子Fe2+反应,生成Fe3+,Fe3+与SCN-络合,生成血红色物质,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氯水,可将亚铁离子Fe2+全部氧化成铁离子Fe3+,若再继续加氯水,氯水则与SCN-反应,生成二硫代氰(SCN)2,SCN-不断被消耗,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向左移动,直至铁离子Fe3+的络合物完全消失,溶液血红色褪去。生成的二硫代氰(SCN)2不稳定,易于水解且发生歧化反应,特别是在碱性介质中反应更容易进行。

(SCN)2+2OH-=SCN-+OSCN-+H2O, ③

OSCN-不稳定,可进一步歧化,

OSCN-+2OH-+O2=CN-+SO42-+H2O ④

当加入一定量的氯水,血红色褪去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硫酸钡生成。可见,SCN-可以被氯水氧化成二硫代氰(SCN)2,二硫代氰(SCN)2进一步水解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N-和SO42-。硫氰化物也可和其他氧化剂反应,最终生成CN-。如,在酸性溶液中,用硫氰酸滴定高锰酸钾时,有下列反应发生:

5HSCN+6KMnO4=4H2SO4=3K2SO4+6MnSO4+5HCN↑+4H2O

用过氧化氢也能将硫氰化钾氧化,2KSCN+6H2O2=2HCN↑+K2SO4+H2SO4+4H2O ⑥

综上所述,硫氰化物可被氯水等氧化剂氧化生成CN-。值得注意的是,在铁离子的检验中,加入过量的氯水不仅能使血红色褪去,还会产生SO42-以及剧毒的氰化物。氰化物属剧毒物品,致死量为0.05克(几秒钟内立即死亡)。中毒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为它能使中枢神经系统瘫痪,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强配合能力的CN-离子取代了O2)。因此,在空气中氰化氢的含量必须控制在0.3mg/m3以下,在水中含量不得超0.01mg/L。所以,关于KSCN的安全性值得注意,忌与强氧化剂配伍。

参考文献:

邵学俊,董平安,魏益海.高等院校本科生化学系列教材:无机化学(下册)[M].3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85-86.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6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 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 并自身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 变“异常”为“正常”, 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 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 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 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 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 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CH4气体, 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 局部温度过高所致, 使产生的甲烷不纯, 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 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2. 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 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 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 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 观察不到白色沉淀, 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 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 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3. 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 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 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比如在检验Na2SO3中的SO32-离子时, 加入Ba Cl2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加入稀HCl后, 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气体。但是无论HCl量多少, 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实际上, 由于SO32-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成Na2SO4, 所以看见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了。

4. 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 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 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 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 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 Ag NO3溶液, 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 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 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Ag 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 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经验证明, 氨水过量越多, 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议, 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 (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 为止, 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 实验效果非常好。

5. 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 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 干扰实验现象。

例如高中化学《氮和磷》一节有这样的练习:“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 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 不久看到试管里红棕色气体消失, 水面上升至容积的约2/3处……”事实上由于收集的气体中常常含有NO等物质, 存在副反应实际水面上升要远远大于试管体积的2/3。

6. 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 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 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 如不迅速插入乙醇, 反复几次, 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 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 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 所用试剂的浓度大小, 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 酸碱介质环境, 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 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 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1. 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 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 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2. 利用异常现象进行反思性实验教学, 逐步使学生养成去思考、会思考的习惯

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实验失败或误差较大时, 教师应见缝插针积极引导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反思失败的原因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改进实验,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做盐类水解实验时, 学生在测定Na Cl溶液的p H时却发现其结果往往不等于7, 而是略大于7。这时就不能主观臆断地把结果记为7, 而应该让学生从溶液、环境、试纸等方面仔细探索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此时要当好“领路人”角色, 多与学生交流, 鼓励其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讨, 这样不但提供学生主动思考、表达的机会, 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总结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7

1. 将酚酞试剂滴入Na OH溶液中 , 有时会出现开始变红,很快红色变成无色的现象,为什么? 在浓硫酸中滴入酚酞试剂变橙色,为什么?

酚酞是一 种有机弱 酸 ,它在酸性( p H值在0~8.2) 溶液中,形成无色分子( 内酯式结构,如图乙) 。但随着溶液中H+浓度的减小,OH-浓度的增大( p H>8.2) ,酚酞分子结 构发生改变,并进一步电离成红色离子( 醌式结构,如图丙) 。如果OH-的浓度过大( p H>10) ,红色离子又转化为无色离子( 羧酸盐式结构,如图丁) 。如果在强酸性( p H<0) 溶液中则主要以三苯基甲烷碳正离子衍生物( 橙色,如图甲) 的形式存在,而且酸性越强,浓度越大,颜色越深。这些转变过程都是可逆的,条件改变,颜色随之可能发生改变。

综上可知:

( 1) 滴加酚酞试剂显无色的溶液可能是弱碱性的溶液 ,也因此原因, 酚酞只能检验碱性溶液, 而不能检验酸性溶液。

( 2) 将酚酞试剂滴入碱性溶液中时 , 看到开始变红 ,很快红色变成无色,是因为OH-浓度过大( p H>10) 。为了验证这个褪色现象是否因空气中CO“2 闯入”所造成 ,可继续往变成无色的溶液中再滴加酚酞,如果还是无色,则说明是CO2“闯入” 之故 ; 若变红色 , 表明溶液仍为碱性 ( 即使有CO2“闯入”问题)。实验现象是再次滴入酚酞,溶液呈现红色,振荡过程中又变成无色,表明酚酞在强碱性浓溶液中为无色。

( 3) 在酸性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变橙色是因为溶液酸性过强( p H<0) 。验证的方法是:把滴有酚酞变橙色的强酸的浓溶液反复震荡, 发现不变色, 若把橙色溶液倒入大量水中,则变成无色溶液。

2.氨水中滴加酚酞试剂变红 ,久置后变为无色 ,为 什么 ?

氨水是弱碱性溶液,滴加酚酞变红色。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由于酚酞试剂的p H值的变色范围是8.2~10.0。久置,由于其强挥发性,氨水浓度降低,p H落到8.2以下,因而由红色变为无色。

3.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为何显红色 ? 如何证明是碳酸根离子造成的?

纯碱是强碱弱酸盐,阴离子会发生水解:

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显碱性, 故而滴加酚酞变红色,反过来如果没有碳酸根离子就没有碱性产生。验证的方法是:在纯碱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钙 ( 或氯化钡、硝酸钙、硝酸钡)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可看到红色消失。在不同版本的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就化肥的使用问题都提到草木灰( 主要成分是碳 酸钾) 溶液显碱 性 ,不可与铵 态氮肥混用,其显碱性原理和以上相类似。

4.向 含有酚酞的 Na OH 溶 液中滴加双氧水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为什么?

H2O2是氧化性非 常强的物 质 ,可以作漂 白剂、氧化 剂、制氧剂等。酚酞是具有酚羟基结构的有机物,H2O2的氧化性使苯环上的酚羟基被氧化。因此,向含有酚酞的Na OH溶液中滴加双氧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是因为其氧化性改变了酚酞分子的结构。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8

1 变压器运行中的各种异常现象及故障的形成原因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用途广泛, 一方面将电压升高并输送到用电区域, 另一方面还用于降低电压, 以此来满足各级使用电压需求。因此, 变压器的主要用途就是升压和降压。在电力系统运行作业的过程中, 电压及功率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变压器在提高电压的同时可避免过多的损失。变压器的构成相对较为简单, 主要的器件包括铁芯、散热器、温度计等等。变压器发生故障的同时还会引发电弧放电现象, 进而燃烧, 电力设备出现短路等事故, 致使电力设备停止作业, 甚至会引发火灾, 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为变压器的安全作业提供保障获得了很多的相关人员的关注, 笔者试列举几种致使变压器在运行中故障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1) 诱发变压器运行故障的原因中, 首要的诱因就是线路干扰。其中会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线路故障、电压峰值等, 由于该原因致使变压器故障频发比例较高, 所以, 相关的技术人员应更多地对冲击保护等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2) 变压器由于避雷器失效而遭遇雷击。一般情况下, 变压器都安装避雷器, 利用避雷器来保护变压器受到雷击, 一旦出现避雷器失效的状况, 变压器就会遭遇雷击, 在运行的过程中失去保护, 容易发生事故。但是现今, 雷击故障相对较少。3) 根据多年来引发变压器故障的原因作出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 绝缘老化导致故障发生的几率较高, 理论上, 变压器的理想使用寿命高达四十年,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因为绝缘老化的原因, 变压器实际使用年限仅达18年, 远远要比预期寿命低。4) 变压器的质量及制造工艺方面存在问题。例如, 焊接不良、出线端松动或是邮箱内残留异物等。当然, 由于质量或制造工艺造成变压器故障或运行异常的几率相对较小。5) 变压器受潮也会产生故障。变压器被水浸泡或是油箱进水致使绝缘油中掺杂水分等都会造成变压器故障。6) 变压器长期超负荷作业引发故障。有些工作人员往往疏于管理或其他意外状况, 部分变压器经常要超负荷作业, 致使持续的高温诱发绝缘老化。同时, 外部故障也会造成对绝缘的破坏, 直接导致变压器故障。7) 设备保养及维护力度不足。变压器投入时没有安装控制器或安装错误, 或是存在腐蚀现象等。此外, 设备连接出现松动现象也是致使变压器故障的隐患, 需得到高度重视。变压器在运行中若是遭遇故障, 还应及时判断是否存在绕组或铁芯故障, 必要时进行吊芯检查。

2 变压器在运行中不正常现象的处理方法

作为电力运行的重要设备, 变压器在正常作业的过程中会出现接连不断的“嗡嗡”的声音, 出现这种声音的主要原因是, 铁芯和线圈在交变磁通的作用下产生振动状况而形成的。若是出现了断续的声音或是其他声音都是异常运行状况, 一旦遭遇这样的问题, 需及时将原因查明, 必要时可采取停电措施。

在变压器运行的过程中, 可能出现温度上升状况或是套管存在破损等状况, 都需停电进行维护和检修。此外, 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油位上升现象, 一旦油位显示计上的油位超出, 需及时放油, 确保油位处于正常高度, 防止出现溢油状况。还应注意的一点是, 变压器的负荷值应维持正常, 避免超负荷作业。

1) 变压器温度过高的处理方法。致使变压器过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面绕组过热, 另一方面引线故障, 都会导致短路, 以致局部过热。其中, 绕组过热的处理办法就是用双螺旋结构替换低压绕组结构。定期清洁冷却器组管。此外, 还应注意, 分接开关和引线的衔接要正确, 避免由于接触不良而造成的连接松动和发热。2) 变压器由于受潮导致运行故障的处理办法。这一问题,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 定期检查变压器的套管, 预防其端部出现没有密封好或过热问题;对于作业中的套管若是存在密封不好等问题, 要及时进行改造等等。变压器一旦受潮, 保持干燥是最有效的办法, 经过很多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很多的大型变压器保持干燥的办法就是采取了热油真空雾化干燥处理法。3) 变压器出现油色及油温异常的处理办法。一旦发现油温升高并且超出正常值, 处理办法应依据以下几点:检查变压器的负载和冷却介质的温度, 并与在同一负载和冷却介质温度下正常的温度核对;核对温度装置;检查变压器冷却装置或变压器室的通风晴况。如果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发现, 由于冷却系统出现问题而致使温度上升, 需停止变压器作业, 及时进行检修;若不能立即停运检修, 则值班人员应按现场规程的规定调整变压器的负载至允许运行温度下的相应容量。在正常负载和冷却条件下, 变压器温度不正常并不断上升, 且经检查证明温度指示正确, 则认为变压器已发生内部故障, 应立即将变压器停运。4) 通常情况下, 继电保护动作就说明变压器运行故障, 而瓦斯保护能够对变压器内部的部分故障提供保护, 出现故障时, 轻瓦斯动作发出信号, 接着瓦斯动作跳闸。瓦斯保护信号动作时, 需及时检查变压器, 明确瓦斯动作的诱因, 调查其故障原因是否由于变压器的内部故障或油位降低等异常现象引发的。同时, 瓦斯动作跳闸时, 要综合考虑事故原因, 在事故原因未查明前应停止变压器的作业。例如, 明确瓦斯继电器内的气体是否可燃, 若气体不可燃, 则显示是空气进入瓦斯继电器内部, 变压器可以正常投入作业;反之, 则要对气体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3 结论

变压器在运行作业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异常现象和故障, 虽然变压器自身配置避雷器以及接地等较多的保护, 但是由于变压器自身内部构成相对复杂, 还存在热场不均等影响, 致使变压器事故发生率较高。因此, 这就要求相关的电力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做好日常的安全检修和维护工作, 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和故障要及时控制和处理, 及时找出故障原因, 清除安全隐患, 制定合理、有效的电力系统管理制度, 必要时配置先进的监测装置, 更加有效地做到监控, 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 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必要前提, 进而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作为供电系统的运行设备, 变压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种类繁多的各类电力设备中, 变压器相较其他电力设备的使用率高, 但是, 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压器经常会遭遇更多的运行异常以及故障问题, 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变压器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安全。因此, 了解和掌握变压器常见故障及异常运行状况等的诱因, 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办法, 为电力输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文章试探讨变压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与故障的形成原因以及异常运行现象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变压器,运行,异常现象,故障,探讨

参考文献

[1]冯媛媛, 张晓荣.变压器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2.

[2]孔令海, 马继光.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处理及维护策略[J].科技视界, 2012.

[3]岳福军.电力变压器常见故障处理及预防措施[J].能源与节能, 2012.

[4]白宝国.浅谈变压器的运行检查维护及其故障处理[J].科技信息, 2011.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9

还有在教学九年级化学下册P58的“实验10-9”时,在Na OH溶液和酚酞溶液的红色混合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正常现象应是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原来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变成无色,但在实践中往往是刚开始滴加的稀盐酸,不但没有使原溶液的红色变浅,反而红色加深了,继续加盐酸,红色才变浅直至变成无色。

以上两个实验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是相同的,现分析如下:

酚酞是一种弱的有机酸,在溶液里,随着溶液的酸碱性的变化,酚酞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0~10.0,在酸性溶液中,H+浓度较高时,它形成无色分子;随着溶液中H+浓度的减少,OH-浓度的增大,酚酞结构发生改变,并进一步电离成红色离子。

这个转变过程是一个可变过程,如果溶液中H+浓度增加,上述平衡向反方向移动,酚酞又变成了无色分子。因此,酚酞在酸性溶液里呈无色,溶液中H+浓度降氏,OH-浓度升高时,呈红色。

而酚酞的醌式盐或醌式酸盐,在碱性介质中是很不稳定的,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的羧酸盐式。

因此,做Na OH溶液使酚酞显色实验时,若所用Na OH溶液为浓溶液(p H>10),加入酚酞溶液后出现的红色会很快消失,若再加一点酸,会重新出现红色,若继续加酸,红色又会消失。

综上所述,前面两个实验所产生的异常现象根本原因是所用Na OH溶液太浓。

预防产生异常现象措施为要用Na OH稀溶液,而不能用浓溶液,最好实验时取少量Na OH溶液,加水稀释一下再做实验。

摘要:在九年级化学教学实践中有两个实验实际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理论上的实验现象不相符,经过反复实验和理论学习,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股票投资中异常现象 篇10

(一)真实化学问题的概念

真实化学问题指与化学相关,且没有现成结论和解决方法的实际问题。真实化学问题可以来自日常生活、化学实验、互联网、课本。例如以下的这些问题。

问题1:学生做盐的性质实验时,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应该全部溶解。但是,一部分学生的沉淀却没有全部溶解。

问题2:为什么洁厕剂中的无机酸通常使用盐酸而不是硫酸?

问题3:微信中流传食醋能去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食用小苏打包装袋上写着小苏打能去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

问题4:用土豆能鉴别加碘盐和无碘盐。

问题5: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

上述问题1来自化学实验,问题2来自日常生活,问题5来自化学课本。问题3、4是互联网中与化学、生活相关的传言,一种网络传言。

(二)新知识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

使用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如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性质、水的组成等等,称之为学习(或探索)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教学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学生面对的是未知的化学知识,等待解决的是陌生又抽象的理论问题,而不是现实中学生熟悉的问题。而且,45分钟的时间限制,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大量的背景资料,没有时间准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离开熟悉的情境,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与经验,学生就提不出有争论价值的观点,只能被动地应付教师的提问。其次,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中的论证(argumentation)。论证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含义,名词的论证由主张或结论和这些主张或结论的辩护(或理由、支持)构成[1]。动词的论证指运用证据来辩护自己主张的过程。论证是科学探究的一个要素,也是科学探究的一个特征。学生要学会运用证据辩护自己作出的解释,学会评价别人的论证、进行反论证[2]。科学探究中,收集证据后,利用证据和掌握的知识、经验解释提出的主张,判断主张的合理程度,证实或修改甚至推翻主张,得出最可靠的结论,这是一个(科学)论证过程。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有正确的结论和探究方法做参照,提出和结论一样的猜测,收集的是少数和结论一致的证据,然后顺利地得出唯一的结论。结果,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论证被排除在外。

(三)真实化学问题探究与新知识探究教学的区别

真实化学问题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探究不同。前者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也是校外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是一种外加的学习任务,解决真实化学问题很大程度是出于自觉的生活需要,能给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探究真实化学问题除了复杂程度、运用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深度外,本质上和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一样。另外,教师事先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亲身的体验,有助于指导学生。总之,和学习新知识的探究相比,真实化学问题探究更有助于调动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探究主动性,更有助于设计科学论证与课堂讨论。解决真实化学问题的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探究的区别如表1所示。

二、真实化学问题探究教学的主要过程

(一)前期准备:问题的筛选与设计

发现真实问题后,一般不适宜直接交给学生。教师要亲自动手实验,经历一遍完整的探究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熟悉探究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评估问题的可探究性,最终设计出适合学生的问题。以前面的问题1为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究问题。实验中部分学生发现异常现象后,由于异常现象有多种合理的解释,无法立刻给出明确的答复,当时只告诉学生可能是药品问题或者是实验操作问题。课后教师通过实验检测到碳酸钠溶液中的氯离子。原因是碳酸钠固体含有微量的氯化物,微量的氯离子和银离子就能产生显著的白色浑浊现象。

教师经过亲身探究后,将问题1改为:上次做盐的性质实验时,一部分同学发现一个异常现象: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没有全部溶解。通过探究解释遇到的这一异常现象。探究所需药品:①待检测的稀硝酸、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②用于检测的稀硝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硫酸;③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原装瓶子。

为了得出不同的探究结论,在待检测的稀硝酸中,有些组的稀硝酸含有氯离子,另一些组的稀硝酸不含杂质,碳酸钠溶液都含有氯离子(药品本身带来,不是准备实验时特意加入)。但是,为了避免问题过于复杂,待检测试剂中没有混入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重新设计问题后,与初始提出的问题相比,减小了问题的发散程度,更适合学生探究,但依然是个真实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过程

真实问题解决过程除了包括平常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外,有两个不同之处。第一,要学习解决问题的背景知识与技能。例如,食醋能否去除蔬菜中的残留农药的实验,要学会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回答土豆是否能鉴别加碘盐,要知道加碘盐中的碘是什么物质。第二,强调运用证据的论证和交流与评价。运用证据的论证是利用证据为主张(猜测与结论)辩护的过程,交流与评价是口头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下面主要论述运用证据的论证和交流与评价这两个环节。

1. 运用证据做出论证得出暂时的结论

以问题1为例。回顾盐的性质实验情境,出示编写的问题。指导学生联系氯化银和硫酸钡等物质性质,提出各种猜测(探究记录单见表2)。设计实验、收集证据。然后根据证据进行论证,得出暂时的结论,如表2所示。

表中只列出部分猜测和辩护,有的猜测没有在表中出现。如,猜测4: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同时稀硝酸中含有少量钡离子;猜测5:稀硝酸中含有硫酸,同时,硝酸银溶液中含有钡离子;猜测6:试管没有冲洗干净,残留有氯化物;猜测7:使用的水中含有氯离子;猜测8:碳酸钠和硝酸银反应后,滴加的稀硝酸的量不够。“我的辩护”包含结论和支持结论的证据,除了实验证据外,还有另外的证据(装碳酸钠固体瓶子上的标签注明含有氯化物),但是没有列出理论(化学理论知识,如氯化银和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证据。

2. 交流与评价确定最终的结论

每个组初步得出结论后,不同小组针对提出的主张和结论进行讨论,然后是师生之间的总结性对话。

有些猜测通过实验直接证实或否定,有实验现象作为可靠的证据,这一类猜测不会有大的争议,不必作过多的讨论。另外一些猜测,如果不利用实验,或者无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就要通过讨论做出决定,如猜测4、5、6、7、8。表3是讨论的部分内容。评价交流后,修改、补充表2“探究记录表”。

从问题1的解决过程可以看出,利用真实化学问题设计探究教学,学生不仅有更多讨论机会,而且突出科学探究中的论证特征。提出猜测、交流与评价主要是口头辩论活动,是运用证据辩护自己主张的过程,是“课堂科学辩论”。科学辩论指运用证据与推理“解决科学争端的社会互动过程”[3]。课堂科学辩论是高层次的课堂讨论。运用证据的论证环节,不是口头形式的相互辩论,是个体意义上的科学论证,是个体内部的科学思维活动。虽然没有学习新的化学知识,但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科学探究中交流表达能力与论证能力的提高,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问题1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扩展。初中化学实验室中的碳酸钠含有氯化物杂质,也含有硫酸化合物杂质,硫酸化合物含量比氯化物还高。做碳酸钠和硝酸银反应实验时,产生的氯化银影响实验效果。与氯化钡反应,应该会产生硫酸钡沉淀,但是没有观察到硫酸钡沉淀。这和氯化银、硫酸钡性质差异有关,氯化银溶解度小于硫酸钡。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摘要:以来自现实生活中未知结论的原始化学问题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突出对科学探究要素的论证,也有助于组织课堂讨论。真实化学问题探究教学,教师事先要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编写适合学生的问题。探究过程包括提出猜测、运用证据的论证、评价与交流等环节。

关键词:真实化学问题,科学探究教学,论证,课堂讨论

参考文献

[1]ZOHAR A,NEMET F.Fostering students’knowledge and argumentation skills through dilemmas in human genetic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2,39(1):35-62.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s,core ideas,and crosscutting concepts[M].Washington,D 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12:71,73.

上一篇:城乡区域教育下一篇:基本概念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