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所得

2024-09-25

股票投资所得(通用11篇)

股票投资所得 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 现就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对于个人从上市公司 (含境内、外上市公司, 下同)

取得的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 比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5]3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2006]902号) 的有关规定, 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本规定所称股票增值权, 是指上市公司授予公司

员工在未来一定时期和约定条件下, 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收益的权利。被授权人在约定条件下行权, 上市公司按照行权日与授权日二级市场股票差价乘以授权股票数量, 发放给被授权人现金。

三、本规定所称限制性股票, 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股权激励计划约定的条件, 授予公司员工一定数量本公司的股票。

四、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或限制性股票计划的境内上

市公司, 应在向中国证监会报备的同时, 将企业股票增值权计划、限制性股票计划或实施方案等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五、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或限制性股票计划的境内上

市公司, 应在做好个人所得税扣缴工作的同时,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5]205号) 的有关规定, 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员工行权等涉税信息。

(2009年1月7日印发)

股票投资所得 篇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制也日益完善。为增强竞争能力,并求得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必须寻求多元化经营。适时进行投资活动是企业经营多元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投资已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投资性企业的非常重要的资产。

为规范企业投资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1998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2001年2月修改。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一系列有关投资的税务处理和投资所得的所得税政策也相继出台。由于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的目的不同,在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分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投资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不尽一致。本文将通过分析投资业务所得税与会计处理的异同,对投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进行详细讲解。

一、投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比较

投资是投资方企业为获取股利,实现资本增值,或者为了改善贸易关系等其他利益,用所持有的资产与被投资企业或单位(简称“被投资单位”)相交换而取得的资产。

广义的投资包括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一般来说,债权性投资是指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签署了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或协议,规定有明确的到期日,被投资方必须在到期日或之前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投资。权益性投资则是指债权性投资以外的投资。一项投资是权益性投资还是债权性投资,税务机关有权根据纳税人的合同或协议的有关条款、投资双方的目的、投资双方的关系、投资方参与被投资方管理的程度、被投资方的资本结构、投资的风险性质、投资的使用范围、投资的清偿顺序等情况,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具体确定。

以上是有关投资的一些基本概念,下面再来看企业投资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都有哪些不同之处:

(一)所得税处理将投资收益区分为股息利息和投资转让所得

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企业的全部投资所得,不论是投资的持有收益,还是投资的处置收益一般都在“投资收益”账户中反映。而根据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的投资收益应分为股息利息和投资转让所得。

就债权性投资而言,企业持有国债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转让国债的处置收益则应并入应纳税所得缴纳所得税。

企业权益性投资的持有收益(即股息性所得)与处置收益(资本利得性质)的税收处理也不相同。企业处置权益性投资的转让所得,应全额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中。而股息所得是投资方企业从被投资企业的税后利润(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中分配取得的,属于已征收过企业所得税的税后所得,原则上应避免重复征税。按现行政策规定,只对非因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而从低税率地区分回的股息性所得,补缴差别税率部分的企业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在1998以前,企业的股息所得是从应纳税所得中分离出来,单独计算补税的,从1999开始,根据新修改的纳税申报表的要求,股息性所得应与其他应纳税所得合并计算。企业取得的股息性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所得,然后采用抵免法确定应补税额。

另外,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投资企业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损失和投资企业转让处置投资发生的损失,税收处理也不相同。被投资企业发生的亏损,只能由本企业用以后实现的所得弥补,不能用于冲减投资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在会计期末自动确认的投资损失,在申报纳税时要进行纳税调整。但是,企业转让处置(包括清算时)投资发生的投资转让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在每一纳税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二)税收法规与财务会计制度对投资收益确认时间和金额的规定不同 债权投资收益确认的时间和金额,所得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基本相同。企业持有债权投资,除国债外,必须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按期确认应计利息收入,加上当期的折价摊销数(或减去当期溢价摊销数),长期债权投资还要减去相关费用摊销数后的余额,确认为当期持有债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但是,在企业权益性投资所得的确认时间和金额上,税法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就存在很大差异:

一是对“股息性所得”的来源规定不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股息性所得”是指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末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依法或合同不能分配的部分除外),而税法并未将其限定为“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利润”,只要是被投资单位从税后利润支付的分配额,均应作为投资方的股息性所得。企业分配红股,即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税收上也视为按股票面值相当的金额进行分配。投资企业取得的“任何分配支付额”超过可供分配的被投资单位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金的部分,如果小于权益投资的计税成本,应作为投资成本的回收,大于计税成本的部分、作为股权转让所得,属于“资本利得”性质。

二是短期权益性投资,会计上只确认投资转让收益或损失,税收上也必须严格区分股息所得与投资转让收益或损失,而且股息所得的确认时间是被投资单位会计上进行利润分配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

三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确认投资收益的时间与税法规定不同。会计上应在每个会计末,按应享有的或应分担的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并相应调整投资账面价值。而税法规定,在被投资单位实际分配时再确认投资收益,并且不能将被投资单位的亏损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损失,被投资单位可供股息分配的金额也不仅限于被投资企业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三)税法不允许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和投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市价变动等情况,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但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不允许提取这样的准备,也不能在未实际处置时只根据市价的变化确认投资损失。(四)税法不允许确认股权投资差额

按投资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份额之间的差额”,应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如果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的所有者权益份额,为股权投资差额的借差,即商誉;反之,为贷差,也就是通常所指的负商誉。对股权投资差额,会计上要分期摊销,有投资期限的,在投资期限内平均摊销;没有投资期限的,借差在10年内平均摊销,贷差在不低于10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确认为投资收益(或损失)。

虽然会计上将股权投资差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项目,但企业申报纳税时,股权投资差额不得确认,也不得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计税成本的调整项目。企业每年实际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的借差,即确认的投资损失,应作为其他纳税调整增加项目,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主表第58行填报;反之,每年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贷差,应作为其他纳税调整减少项目,在主表第61行填报。

二、投资的计税成本和调整计税成本

由于税收与会计对投资业务处理不同,必然导致投资的计税成本与会计成本会有所不同。

投资的计税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代价,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企业股权投资发生的相关费用无论数额大小,一律计入投资成本。而长期债权投资发生的相关费用,若金额较小,可于购入时直接扣除;若金额较大,应计入投资成本,并单独核算,在债券持有期间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发生的与投资有关,但不是直接发生于投资业务本身的咨询费、审计费等,不属于投资的相关费用,不计入投资成本,而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企业初始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支付的股息和已实现的分期付息的债券利息,已作为前任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征税,对企业而言,这属于垫付款性质,应减少投资的计税成本,这一点所得税处理与会计处理是一致的。

企业以现金资产投资,所取得投资的计税成本为实际支付的全部现金资产的金额。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投资的计税成本一般以交易中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格)为基准,加上交易中发生的其他税费后确定。除企业改组、清算等特殊情况外,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必须在有关交易发生时确认非现金资产交易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交易中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原账面计税成本(或调整计税成本)的差额,应计入交易发生当期的应纳税所得;反之则确认为当期的损失。

企业在持有投资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导致投资的计税成本变化的经济交易,为防止对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重复征税,或投资双方对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重复利用,必须对投资的计税成本进行及时调整。

下面介绍投资的调整计税成本,并与调整会计成本作一比较:(—)短期股权投资

短期股权投资会计成本的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额-投资时已宣告尚未领取的股息)+追加投资-实际收到分配股息-投资成本回收;

短期股权投资计税成本的调整=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有关的惜款费用构成计税成本的一部分,但在会计处理上则计入企业的财务费用)+追加投资-投资成本回收。(二)短期债权投资

短期债权投资会计成本的调整=初始投资成本+追加投资-实际收到分配利息-投资成本回收;

短期债权投资计税成本=初始投资成本+追加投资-减少投资。(三)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采取权益法核算时,会计成本的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额-投资发生时已宣告尚未领取的股息)+应分享的被投资方实现利润或确认的权益的增加(按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已实现的投资转让所得+追加投资、改良支出等-已宣告的股息、利息-应承担的被投资方发生的亏损或权益减少-投资回收-已实现的投资转让损失等;

不论会计核算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股权投资的调整计税成本=投资成本(初始投资额-投资发生时已宣告尚未领取的股息)+追加投资额+该项投资已实现的投资转让收益-投资回收-该项投资已确认的投资转让损失。(四)长期债权投资

除国债投资外,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成本与税收成本基本相同。

分期付息的债权投资的调整计税成本=投资成本+该项投资已实现的投资转让所得-相关费用摊销额-该项投资已确认的投资转让损失;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投资的调整计税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已确认尚未实际收取的利息收入+该项投资已实现的投资转让所得-该项投资已确认的转让损失-到期实际收取的利息收入。

三、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

股权投资所得是企业因股权投资而从被投资单位税后利润分得的投资所得,已征收过企业所得税,属于股息性投资所得,原则上应避免重复征税。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对被投资单位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投资方企业适用税率的,应补征税率差部分的税款。但被投资单位因“执行定期减税、免税政策造成实际税负低于投资方的”不需补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的股权投资所得包括被投资单位从税后利润中分配的全部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企业从被投资单位的累计净利润(包括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中取得的任何分配支付额,是股息性所得;企业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分配支付额超过上述累计利润的部分,是企业的投资返还(投资回收),冲减投资计税成本;企业获得的超过投资的计税成本(或调整计税成本)的分配支付额,包括转让投资时超过投资计税成本(调整计税成本)的收入,是投资转让所得(资本利得)性质,反之作为投资转让损失。

被投资单位向投资方分配非货币资产时,投资方取得的股票式股息应按股票票面价值确定投资所得,除此之外,应按所获得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分配支付额。

被投资单位向投资方分配的任何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用于分配的有关资产的账面计税成本或调整计税成本的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应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转让所得;反之,应确认为分配当期的资产转让损失。

对股权投资所得的确认时间,现行政策规定基本类似于企业会计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即只要被投资单位会计账务中实际作利润分配处理,不论实际支付与否,投资方均应确认投资所得。股份公司以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分配红股,应按股票票面价值确定分配的投资所得。

企业应计的股息所得,无论是否实际收到,在被投资单位进行利润分配时(包括以盈余公积转增资产或分配股票式股息时),应并入投资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股息所得在被投资单位已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在不超过按投资企业适用税率计算的抵免限额内,从企业的应纳所得税中据实抵免;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由企业向以后纳税结转。股息所得已纳企业所得税的抵免限额,按不同投资项目分别计算。

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损失只能由本企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投资方企业不得在计算本企业所得税时进行税前弥补。

鉴于上文多次提到“公允价值”的概念,有必要对此作一讲解。公允价值是具体会计准则引入的新会计概念,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税法确定的公允价值与会计上的公允价值基本一致。通俗地理解,就是竞争者在熟悉市场的前提下,进行公平交易所形成的价值。对于非现金资产,其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其相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确定。

例如,A公司准备以其所持有的一台设备清偿B公司的债务,由于该设备属于专用设备,本地区不存在该设备的市场,也没有类似设备的市场,无法确定其公允价值。经双方协商同意,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确定。该设备有效使用期限为6年,已使用2年,其账面净值为100万元,预计残值为2000元。根据过去生产销售情况和该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所生产产品未来市场销售预期,在剩余4年每年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2万、15万、20万、18万。设资金成本率为10%。

该设备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股票投资所得 篇3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投资 所得税

一、我国现行的与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

1.在鼓励企业和社会对特殊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企业研发费用优惠的政策方面,取消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比上年度增长10%才能享受优惠的条件限制,并且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记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100%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的150%摊销。这在很大程度上能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2.对于创业投资企业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 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这一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激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企业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另外,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其中,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二、我国现行的与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体现了促进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初衷,加大了对企业自主研发、引入新设备技术的鼓励,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是仍然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

1.对于补充医疗保险费的应纳税所得额扣除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

企业的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利于延长企业人力资本的健康使用年限,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体现了促进企业关心职工健康状况加大人力资本保健投资的初衷。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使得这一政策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2.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不合理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一举措无疑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该类型企业积累资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是政策本身存在优惠对象仍然不太科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规定不是特别明确的问题。也正是由于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标准,导致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初衷有所偏离。部分企业不是加大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以求企业获得长足发展,而是热衷于引入政策规定范围内的“高科技人才” ,甚至不惜以签订无实质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的方式,达到政策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以享受相关税收优惠。凡此种种,已经使得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偏离了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初衷。

3.对企业培训费用的税收优惠力度略小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这一举措能有效的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在职培训的投入,但是,以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为当年的抵扣限额,与国际比较稍微有些偏低。例如,荷兰就规定在计算应税利润时,按职工教育成本的附加比例进行扣除,抵免比例在20-80%之间变动5。

三、我国现行的与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个人所得税政策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1.费用扣除标准一刀切,对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考虑不充分每人都是以3500元作为起征点,这种办法过于简单,在税基中没有综合考虑居民家庭负担状况、人均收入水平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支出等因素。

(1)工资、薪金的费用减除额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前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是影响投资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税收是一种收益的抵消,有背于多投资多获益的原则。我们知道税收不仅是政府敛取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且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节、引导人们进行消费、投资决策的强有力的政策工具。税法规定工资、薪金的费用减除额并没有体现出政府鼓励居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意图,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

(2)工资、薪金的费用减除额没有考虑不同纳税人实际的家庭负担,特别是对子女的教育支出负担。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来看,教育收费明显高于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甚至有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子女的受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相当大,而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的费用减除额有时还不能满足子女的教育支出。对各个纳税人不同的家庭环境未加考虑,如抚养子女的多少、赡养老人的多寡等都会对家庭开支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费用扣除标准的规定却过于笼统,没有根据纳税人的实际负担情况来确定为取得收入的必要的生计费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如果纳税人的负担比较重,就会导致“流动性约束”致使部分适龄儿童求学困难,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

2.税收级距较多,名义税率偏高

股票投资所得 篇4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71条的规定,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计税成本的确定与其取得方式有关: (1) 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购买价款作为计税成本; (2) 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 (即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 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成本。因此, 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时, 税务处理首先要按照公允价值视同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 确认投出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计入应纳税所得;然后再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

[例1]2008年初, 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分别进行了如下三项股权投资活动: (1) 以一批存货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乙公司, 该批存货账面价值8万元, 市场同类产品售价10万元, 适用增值税率17%; (2) 以人民币100万元在A国投资设立子公司丙公司; (3) 以人民币200万元在B国投资设立控股公司丁公司。

则投资时, 甲公司需要对这三项股权投资进行如下税务处理: (1) 甲公司向乙公司的投资是以支付存货的方式取得的, 从计税角度, 首先要按照存货公允价值对该批投出存货作视同销售处理, 确认存货销售利润2万元 (10-8)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并确认1.7万元 (10×17%) 增值税销项税额;然后, 以存货的公允价值10万元加上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元确认一项股权投资, 其计税成本为11.7万元。 (2) 甲公司向丙公司和丁公司的投资都是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的, 因此以购买价款作为计税成本, 分别为100万元和200万元。

二、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税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14条的规定,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 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即对于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成本不随持有时间的推移进行摊销, 也不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发生变化, 在转让处置前成本保持不变, 故对企业所得税不产生影响。

但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如果从被投资单位分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则会对企业所得税产生影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6条和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17条的规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应税收入,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此外,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24条、26条和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83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长期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属于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需要按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被投资的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 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因此,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其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税务处理方法依据被投资企业的身份不同而存在差异。

一是被投资企业属于居民企业。所谓居民企业, 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 或者依照外国 (地区) 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是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纳税主体, 但是由于股息、红利是被投资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在被投资企业已经交纳所得税, 为消除双重征税,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即使被投资企业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情况也不需要补交税率差额, 更好地体现了税收政策优惠意图。因此, 居民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从被投资居民企业分得的股息、红利应视为免税收入。

二是被投资企业属于外国企业。外国企业是指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 并且在中国境内无所得的企业。外国企业不是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所以作为居民企业的境内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并没有在我国缴纳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 该项收益应作为境内居民企业的境外收入纳税。如果该外国企业所在国家与我国已经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 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 在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抵免限额, 是指我国居民企业从被投资的外国企业分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依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该抵免限额应当分国 (地区) 不分项计算, 计算公式为:

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 可在以后5个年度内, 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例2]承例1, 2009年末, 甲公司分别从被投资单位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分回股利5万元、8万元、14万元。假设甲公司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我国与A、B两国已经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乙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适用税率为15%;丙公司在A国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丁公司在B国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

根据上述条件, 甲公司计算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 对于这三项股利的处理方法分别为:

(1) 乙公司是居民企业, 虽然其适用税率较低, 但甲公司从乙公司分回的股利属于免税收入, 不需再补缴所得税。

(2) 丙公司和丁公司都是被居民企业甲公司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 所以甲公司从丙公司和丁公司分得的股利属于居民企业的境外收入, 是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所得, 应当按照我国税法缴纳我国企业所得税, 处理方法如下:

首先, 分别计算来源于丙公司和丁公司股利的抵免限额。

来源于丙公司股利的抵免限额=8÷ (1-20%) ×25%=2.5 (万元)

来源于丁公司股利的抵免限额=14÷ (1-30%) ×25%=5 (万元)

然后, 分别确定来源于丙公司和丁公司股利的实际可抵免金额。

来源于丙公司股利在A国已交所得税=8÷ (1-20%) ×20%=2 (万元)

来源于丁公司股利在B国已交所得税=14÷ (1-30%) ×30%=6 (万元)

来源于丙公司的股利在A国已交所得税2万元小于抵免限额2.5万元, 故该部分股利在A国已交的所得税可以全额扣除, 实际抵免金额为2万元, 抵免后只需再补缴我国企业所得税0.5万元。来源于丁公司的股利在B国已交所得税6万元大于抵免限额5万元, 故该部分股利在B国已交的所得税只能扣除5万元, 即实际抵免金额为5万元, 其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1万元当年不能扣除, 该股利抵免后不需再补缴所得税。

因此, 2009年末, 甲公司的股利收入需要补缴0.5万元的我国企业所得税。

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的税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6条和实施条例第71条的规定, 企业转让财产的收入属于应税收入, 并且企业在转让或处置投资资产时, 该项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因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 获取的处置收入计入所得税应税收入, 原投资成本作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项目处理, 以处置收入扣除该项投资成本后的净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3]承例2, 假设2010年2月, 甲公司将投资于乙公司的股权进行了转让, 获取转让收入20万元。

则该项股权投资的处置收入20万元属于应税收入, 原投资成本11.7万元属于所得税前可扣除项目, 处置收入扣除原投资成本后的净额8.3万元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文献

[1]《企业所得税法》, 主席令第63号。

[2]《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512号。

股票投资所得 篇5

(一)新政策规定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就明确了企业投资损失包括债权性投资损失和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并明确了企业的股权(权益)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资产损失时,应扣除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后,再确认发生的资产损失。可收回金额一律暂定为账面余额的5%。并且国税发[2009]88号文件明确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在按税收规定实际确认或者实际发生的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

可见股权投资损失从国税发[2009]88号可以得到结论应当是一次性扣除。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148号)在“投资损失扣除填报口径”中进一步指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规定,企业发生的投资(转让)损失应按实际确认或发生的当期扣除,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相关行次,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损失,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中“投资损失补充资料”的相关内容不再填报。即表式中第一、二、三、四、五年的内容不再填报。

3、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6号)规定: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所发生的损失,在经确认的损失发生,作为企业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本规定发布以前,企业发生的尚未处理的股权投资损失,按照本规定,准予在2010一次性扣除。

举例说明:,某企业2010发生长期股权投资损失500万元。如果企业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只有300万元,根据新政策规定经审批在2010一次性扣除投资损失500万元,并将损失归集填报至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相关行次。

(二)旧政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规定,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可见原税法下投资(转让)损失当期税前扣除是有限制性规定。

后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文件中关于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和损失的所得税处理问题明确,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权益性投资转让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向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损失连续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该股权投资转让后第6年一次性扣除。

该政策对投资损失税前弥补期限作出的调整,改变了国税发[2000]118号规定无限期向以后结转扣除的规定,而是有结转年限的规定。以至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中多了“投资损失补充资料”的内容。

上述例子中按照原政策规定,当期允许税前扣除的投资损失只能是300万元,因为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300万元,不足弥补投资损失500万元,还有200万元结转以后扣除。

对比新旧政策,《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股权投资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当期一次性扣除,不再受当期投资所得和转让收益限额内扣除的限制,从而避免了由于政策规定导致的时间性差异,这点是有利于纳税人。

二、程序性规定

需要提醒的是,根据国税发[2009]88号文件规定,股权投资损失不属于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应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税前扣除。

根据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涉税管理事项的通知》(苏地税规[2010]3号)和《南通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涉税事项管理工作的》(通地税[2010]120号)文件要求,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的扣除分四种情形需向税务机关报送如下资料:

(一)、被投资方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情形:

1、投资合同(协议);

2、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损失的书面声明;

3、有关被投资方破产公告、破产清偿文件;工商部门注销、吊销文件;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决定文件;终止经营、停止交易的法律或其他证明文件;

4、有关资产的成本和价值回收情况说明;

5、被投资方清算剩余资产分配情况的证明;

6、《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7、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二)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且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情形:

1、投资合同(协议);

2、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损失的书面声明,并注明有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

3、被投资方财务报表或亏损情况说明;

4、县及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被投资方近三年经营情况证明;

5、有关资产的成本和价值回收情况说明;

6、《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7、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三)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权,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且被投资单位因连续3年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

1、投资合同(协议);

2、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损失的书面声明;

3、被投资方近三年财务报表或近三年亏损情况说明;

4、有关资产的成本和价值回收情况说明;

5、《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6、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四)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完成清算或清算期超过3年以上的:

1、投资合同(协议);

2、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损失的书面声明;

3、被投资方清算有关文件;

4、被投资方清算前一年财务报表;

5、有关资产的成本和价值回收情况说明;

6、《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7、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这里注意,国税发[2009]88号文件规定股权(权益)投资损失应扣除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后,再确认发生的资产损失。可收回金额一律暂定为账面余额的5%。

股票投资所得 篇6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 递延所得税 公允价值 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

1 投资性房地产范围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出租房地产以赚取租金收入或使其资本增值,或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对于有些企业来讲,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正常经常性的业务内容,形成的租金收入或转让后的增值额通常确认为企业的营业收入,但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是与其正常经营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通过其他业务收支来核算。

2 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与形成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的原因

之所以会形成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主要是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应纳税所得额,它是按照税法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计算出来的计税依据,而会计利润则是按照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费用损失的规定计算出来的,这样就导致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法规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生差异,也就形成了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

其中永久性差异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在计算净利润时,所确认的收支口径不同造成的。比如说企业环境污染被环保部门罚款支出,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应体现在经营损益当中,允许从其会计所得中扣除;而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能从应税所得中扣除。这种差异一般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对于永久性差异应在发生的当期就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故不会产生递延的问题。

另外暂时性差异是指由于有些收入和费用,在计算会计所得与应纳税所得的时间不一致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所得和应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会在将来的会计期间内,以相反的变化得到冲减,从而使得各个会计期间的总量相等。

最后,应予以注意的是,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通常只确认暂时性差异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由于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的规定不一致而产生暂时性差异,也就导致了递延所得税的产生。

3 不同的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3.1 初始取得的计量问题

一般情况下,关于其初始计量,都是按照初始取得时所付出的价值牺牲来确认的。会计准则和税法中此时基本上没有差异,无须进行调整。

3.2 后续持有期间的计量问题

3.2.1 历史成本方法下的会计处理

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理基本相同,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不同主要是折旧(摊销)的方法、折旧(摊销)的时间、期末计提减值准备造成的。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乘以所得税适用税率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同时确认所得税费用。

3.2.2 公允价值核算下的会计处理

其一:从会计角度而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一般情况下,企业不进行计提折旧或者摊销。但是在税法的处理角度而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应该计算折旧和摊销的折旧额与摊销额,并且允许其在税前扣除,这种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就产生了递延所得税问题。相关的会计处理为: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乘以所得税适用税率来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与所得税费用。

其二:在会计上,投资性房地产如果采用公允模式后续计量,那么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市场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市场公允价值与原来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调整了账面价值,但是站在税法的角度上,资产的计税基础仍然是取得时的成本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金额,这就使得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出现不一致,从而产生了递延所得税。具体的会计处理为: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乘以所得税适用税率来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与所得税费用。

3.2.3 不同计量模式下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第一种情形是成本模式下的相互转换引起的递延所得税问题。在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情况下,由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之间相互转换,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折旧或摊销的方法与时间选择所造成的,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为依据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所得税适用税率来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与所得税费用。

第二种情形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转换。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情形下,一是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自用房地产问题;其会计处理为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市场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市场公允价值与原来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调整增加或减少了原来的账面价值,但是站在税法的角度上,资产的计税基础仍然是取得时的成本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金额,这就使得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出现不一致,从而产生了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第一种情形相同。二是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处理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市场公允价值来计量。如果转换日的市场公允价值小于原有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此时也会形成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倘若转换日的市场公允价值大于原有的账面金额时,其差额应当作为其他资本公积,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此时会计账面与计税基础同样会不一致,从而出现递延的问题,会计处理为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等资产处置时,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那部分要转当期损益。

第三种情形是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由于成本模式下维持其历史成本不变,但是转换成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金额会发生变化,导致会计账面价值与税法计税基础不一致,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另外由于计量模式的转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追溯调整,则会计处理为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留存收益(或借方)、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境外投资企业所得税的缴纳 篇7

1. 境内所得不得弥补境外亏损。

企业所得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制, 对企业成立的、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分支机构实行汇总纳税, 因此, 理应对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内外资分支机构统一计算盈亏、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在总机构集中清算年度发生的亏损, 由总机构在年度汇总清算时统一盈亏相抵, 并可按税法规定递延抵补, 各成员企业均不得再用本企业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亏损。但企业所得税法同时规定,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 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内税基, 维护国家的税收利益。如果允许用境外亏损抵减境内盈利, 由于对境外营业机构的税收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则很容易引发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虚增境外亏损的动机, 从而对国内税基造成侵蚀。

2. 境外所得应当可以弥补境内亏损。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 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那么, 境外营业机构的盈利能否弥补境内营业机构的亏损呢?虽然企业所得税法并未对其单独规定, 但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组成中并没有明确不包括境外收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填报说明明确指出, 境外所得应先按规定还原成含税所得, 然后用于弥补以前年度境外亏损, 再减去税法规定予以免税的境外所得, 余额用于弥补境内亏损。由此可见, 企业的境外所得应当可以弥补境内亏损。

3. 境外亏损可以相互弥补。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境外业务之间的盈亏可以相互弥补。这是指同一国家的盈亏可以相互弥补, 不同国家之间的盈亏不能相互弥补, 因为我国境外所得已纳企业所得税额抵免限额是分国不分项计算的。虽然企业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能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但是企业发生在境外同一个国家内的盈亏还是允许相互弥补的。这也体现了我国在处理跨国企业所得税事务时所坚持的来源地优先原则, 即发生在一国的亏损, 应该用发生在该国的盈利进行弥补。

4. 境外所得一律适用25%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部分优惠税率, 如: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减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等。这些企业取得的境外应税所得适用何种税率呢?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指出, 税率优惠实际上作为一项减免税在企业应税所得额中进行抵减, 企业并不是直接按优惠税率计算应纳税额。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填报说明明确指出, 计算第10列“境外所得应纳税额”适用的税率是纳税人境内税法规定的税率25%。

5. 境外已缴企业所得税的抵免。

股票投资所得 篇8

一、现行税法对个人股票转让的相关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九款规定, 个人股票转让所得应征收个人所得税。1994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明确, 对股票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办法, 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报国务院批准施行。后来, 个人所得税有关补充规定中对个人股票转让所得的纳税问题, 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二级市场个人股票转让所得免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8]61号《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中明确, 为了配合企业改制, 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 经报国务院批准, 从1997年1月1日起, 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现实中, 二级市场的股票转让所得免税, 是源于财税字[1998]61号文件的规定。

2、一级市场个人股票转让所得纳税

2009年5月28日, 由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国税函[2009]285号《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第一条规定:股权交易各方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完成股权转让交易以后至企业变更股权登记之前, 负有纳税义务的转让方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并持税务机关开具的股权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 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该文件中还规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根据[2009]285号文件精神, 实务中对于非上市公司一级市场个人股票转让所得, 在股权变更前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3、个人股票期权转让所得, 行权时纳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5]35号《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二条、第四条和国税函[2006]902号《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第一条规定, 员工接受实施股票期权计划企业授予的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指定的股票为境内、外上市公司的股票) 时, 除另有规定外, 一般不作为应税所得征税;员工行权时, 其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 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员工在行权日之前将股票期权转让的, 以股票期权的转让净收入, 作为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员工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 是因个人在证券二级市场上转让股票等有价证券而获得的所得, 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的征免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即个人将行权后的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再行转让的, 暂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将行权后的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再行转让的, 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的规定缴纳20%的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9]5号《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明确, 对于个人从上市公司 (含境内、外上市公司) 取得的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 比照财税[2005]35号和国税函[2006]90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2009年8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国税函[2009]461号《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一条明确:个人因任职、受雇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 由上市公司或其境内机构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和股票期权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方法, 依法扣缴其个人所得税。

4、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 征收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财税[2009]167号《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 自2010年1月1日起, 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 按照“财产转让所得”, 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该文件第二条中明确, 限售股主要指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和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及上述限售股在限售期间孳生的送、转股。个人转让限售股, 以每次限售股转让收入, 减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 为应纳税所得额。

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10]8号《关于做好限售股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第一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10]23号《关于限售股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缴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明确了具体的征收管理办法。在证券机构技术和制度准备完成前形成的限售股, 其转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采取证券机构预扣预缴、纳税人自行申报清算方式征收。纳税人转让股改限售股的, 证券机构按照该股票股改复牌日收盘价计算转让收入, 纳税人转让新股限售股的, 证券机构按照该股票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转让收入, 并按照计算出的转让收入的15%确定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 以转让收入减去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并预扣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自行申报清算指纳税人按照实际转让收入与实际成本计算出的应纳税额, 与证券机构预扣预缴税额有差异的, 纳税人应自证券机构代扣并解缴税款的次月1日起3个月内, 到证券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清算申请, 办理清算申报事宜。

在证券机构技术和制度准备完成后新上市公司的限售股, 纳税人在转让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采取证券机构直接代扣代缴的方式征收。证券机构按照限售股的实际转让收入, 减去事先植入结算系统的限售股成本原值、转让时发生的合理税费后的余额, 计算并直接扣缴个人所得税。

分析上述各项规定,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限售股自然人股东减持股票所得同个人股票期权转让所得有相似之处, 都是在一级市场取得, 在二级市场转让, 但两者在纳税时的处理却不同。股票期权征税办法中体现的是一级市场增值部分征税, 二级市场增值部分免税, 而限售股自然人股东转让限售股的应纳税所得额中, 却包括了解禁后在二级市场增值收入。这种规定不利于鼓励限售股自然人股东长期持股,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限售股自然人股东减持股票所得征税建议

对限售股减持所得进行征税, 目的在于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 降低限售股减持冲动, 减少限售股集中减持对市场的冲击, 缓和股价的涨跌, 从而维护中小股民的利益。对限售股减持所得进行征税, 能够抑制收入畸高现象, 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对限售股自然人股东减持所得进行征税, 也要体现公平原则, 所以, 不应该对其全部所得征税, 而应该将其转让收入减去原始投资成本后的所得额, 按照持有时间分成两部分, 属于解禁前持有的所得, 按照20%的税率征税, 从解禁时开始到在二级市场转让时这段时间的所得免税。具体计算方法建议如下:

1、以解禁时点为分界线, 解禁前在一级市场持有增值的所得, 按照20%的税率征税;解禁后在二级市场增值的所得, 免税。为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股票, 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定为转让环节, 即股票在二级市场转让取得所得时, 负有对一级市场持有增值所得纳税的义务;如果股票不在二级市场转让, 则不产生纳税义务。

2、限售股自然人股东转让股票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解禁日前一天股票的收盘价为依据, 即应纳税所得额=解禁日前一天收盘价×减持股票数量-购买股票时的投资成本。如果实际出售股票的价格低于解禁日前一天的收盘价, 则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出售净收入×减持股票数量-购买股票时的投资成本, 这里的出售净收入等于卖出价减去手续费和印花税等相关费用后的金额。

3、如果限售股自然人股东取得股票时是分次以不同投资成本取得的, 减持转让时也是分次以不同价格卖出的, 对于购买股票时投资成本的确定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 即:最先卖出股票的投资成本按照最先买入股票的投资成本来确定, 以此往后推算。

4、为鼓励限售股自然人股东长期持有企业的股票, 也为稳定证券市场, 促进证券市场发展, 可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措施, 如对解禁后持股5年以上再转让的, 免除持股人所转让股票在一级市场增值额的纳税义务;解禁后持股2年以上再转让的, 对持股人所转让股票在一级市场增值额减按10%纳税。

5、鼓励民营资本再投资, 实行再投资退税。世界上征收资本利得税的国家, 为了鼓励个人将其资产转让利得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对于经营性资产 (主要指经营设备和股票) 处置的利得, 都有再投资优惠政策。如英国的资本利得税中规定:处置经营性资产的净收入再投资于购买经营性资产时, 其处置前资产利得的纳税义务可以递延到后买入资产对外处置时缴纳, 而后买入资产处置时的净收入再投资于经营性资产, 仍然可以将其利得递延, 依次下去, 只要经营性资产的处置净收入不用于非经营目的, 就一直享受递延纳税政策。具体做法是:新购置资产的税收成本=新购置资产的购买成本-前资产的利得, 这就是滚转抵免 (roll-over relief) 。我国虽然没有开征资本利得税, 但股票转让属于资本利得, 故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鼓励民间资本再投资。

参考文献

[1]、PAPER F6, 2008, Taxation FAO7 (TX) , The Complete Text-2008, ACCA, The asso-ciationo fc harteredc ertifieda ccountants.

[2]、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index.html

[3]、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ghps/news/2009/09-16/1868706.shtml

[4]、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c y s c/n y/h g n y/200907/28/t20090728_19510655.shtml

[5]、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ghps/news/2009/09-16/1868706.shtml

股票投资所得 篇9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税务筹划

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是任何经济主体从事经营活动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 也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的难题之一。按经营形式分类, 企业可以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种形式, 公司又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我国对公司和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 不同经营形式享受的税收优惠及其实际承担的税负水平是不同的, 这在客观上为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提供了具体的筹划空间。因此,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 从税收、管理、风险、收益等方面考虑, 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财产为投资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按照税法规定, 我国对个人独资企业从2000年1月1日起, 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只征收个人所得税, 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 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 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并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因此, 我国对合伙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而是分别对各合伙人从合伙企业分得的利润比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人以上集资, 有自己公司章程的企业组织形式, 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作为企业法人, 我国税法对于公司企业的纳税义务作了统一的规定。公司企业在做了相应的扣除和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税收利润作为股息或红利分配给投资者的, 还要代扣代缴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税 (投资者个人分回的股息或红利, 税法规定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也就是说, 公司企业要分别负担企业所得税和投资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由此产生了对公司利润的双重征税。

从不同组织形式的税收特点可以看出, 如果单纯从税收角度考虑, 公司企业的名义税收负担要重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但实际上, 由于税法对公司企业规定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 如税前加计扣除、低税率等优惠形式, 因此企业在组织形式选择时应关注其实际税收负担的差异。企业在不同组织形式之间进行筹划和选择时不能单纯考虑不同组织形式名义税负的大小, 税收只是影响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一个因素, 并不是全部因素, 因此企业应结合税收因素, 从经营管理、长远发展等不同层面综合衡量, 理性选择既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又能很好地减轻税负的组织形式。

二、企业投资方向的税务筹划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体现着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导向。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 通常会根据本国国情和特殊时期的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为了优化产业结构, 国家往往会对某些行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 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直接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同, 因此企业对投资方向的税务筹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由于企业投资方向一旦确定, 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很难改变, 因此投资方向选择的正确性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需要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2007年3月16日闭会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请审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提出, 自2008年1月1日起, 我国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 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15%的优惠税率, 同时对于企业符合条件的环保、节水节能、安全生产等项目也提出了减免优惠。这在客观上为企业指明了国家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力和未来发展规划, 从包括税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于企业中长期发展的产业方向, 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实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目的, 从而实现“税企双赢”。但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充分考虑所选择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限制, 如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等;理性分析税收政策导向支持行业与抑制行业的差别, 以及行业内的税收差别待遇问题;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理念, 行业投资不能仅仅以企业税负最轻为目标, 不能单纯为节税而节税。也就是说, 投资方向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来确定, 税收只是人们科学定位投资方向的一个影响因素, 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三、企业投资地点的税务筹划

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 其经济发展都是不同步的, 因此, 反映并调控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也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正是由于税收待遇的地区性差异, 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不仅要考虑投资地点的硬环境, 如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金融环境、劳动力供应等因素, 还要考虑投资地的软环境, 特别是税收待遇问题。从一国范围来讲, 企业可以选择到相对税率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对于一些国家支持发展的地区, 政府往往制定一些比较优惠的税收政策以扶持原有企业, 吸引新的企业投资。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 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 尽可能在这些地区投资, 实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如我国为了实现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战略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生产力布局, 加快西部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以及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 制定了不同地区税负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也为投资者投资地区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税务筹划空间。实务中, 企业在进行投资地区的具体选择时,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投资地区诸要素的综合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价, 充分考虑企业投资方向、税收政策、地区投资的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 理性选择税收负担相对较低、发展前景较好的地区进行投资, 以取得良好的长远经济效益。

四、分支机构设置的税务筹划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为了保证稳定的供货渠道和销售份额, 企业往往需要增设分支机构, 具体分为子公司与分公司两种形式。一般来说, 企业在选择分支机构的形式时, 需要综合考虑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及其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差异等各项因素, 争取在降低企业整体税负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确立的法人所得税的基本精神, 具有法人地位的母子公司需要独立纳税, 而对企业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则实行汇总纳税。如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 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法采用反列举法的方式, 实质上肯定了我国法人之间的合并纳税制度, 但适用这一制度需要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条件。

一般而言, 作为独立法人的子公司具有如下税收特点:可以享有东道国给其居民公司同等的优惠待遇, 单独享有税收的减免、退税等优惠权利;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诸如特许权、利息、其他间接费等, 比较容易得到税务当局的认可;子公司利润汇回母公司要比分公司汇回总公司灵活的多, 母公司的投资所得、资本利得可以选择保留方式或汇回时间, 从而获取额外的税收收益;境外分公司资本转让给子公司有时要征税, 而子公司之间的转让则不征税;许多国家对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股息, 规定减征或免征预提税;除特殊情况可合并纳税外, 一般情况下子公司的亏损是不能冲抵母公司的利润的, 这一点是设立子公司的不利之处。而对于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来说, 则具有如下税收特点:设立手续相对比较简单, 一般不要求在其从事业务活动前缴纳注册登记资金;分公司交付给总公司的利润通常不必缴纳预提税;分公司的亏损可以冲抵总公司的利润, 从而减轻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但相比较子公司而言, 分公司不能单独享有税收的减免、退税等优惠权利。

因此, 企业需要结合不同分支机构的税收特点及其发展需要, 理性选择分公司或子公司形式。一般来说, 当外地的经营活动处于初始阶段时, 母公司可在外地设立一个分支机构 (分公司) , 使外地的开业亏损额能在汇总纳税时减少母公司应纳的税额;当外地的营业活动开始盈利时, 为保证享受外地利润可缴纳低于母公司所在地的税款, 就有必要在外地建立一个子公司。

参考文献

[1]北京税收与市场调查研究中心:《纳税筹划方法集萃》,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李传双:《论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经济纵横》 (创新版) 2007年第3期。

金融企业国债投资所得税缴纳探讨 篇10

关键词:金融企业,国债,所得税,利息收入

近年来, 国债由于具有免税价值、流动性强、加权风险系数低以及市场接受度高等优势, 被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所接受, 国债投资已成为金融企业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和改善资产结构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税收法规政策对于国债投资业务的相关规定不尽明确, 各地执行差异较大。因此, 在对国债投资业务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 如何准确计算缴纳国债的所得税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对国债投资收益中, 哪些收益可以免征所得税, 哪些收益不能免税, 特别对免税金额如何准确计算的问题进行实例分析。

根据2011年6月22日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国债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6号) , 国债投资收益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国债利息收入, 另一部分为国债转让收益 (损失) 。国债转让价差收益须缴纳所得税, 而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国债转让价差收益

顾名思义, 国债转让价差收益, 是指扣除了债券交易价格中的应计利息因素后的买卖价格的差额。根据国税2011年第36号文第二条第 (二) 款规定, “国债转让收益 (损失) 须缴纳所得税。国债转让收益 (损失) 即国债的买卖价差收益等于转让或到期兑付国债取得的价款, 减除其购买国债成本, 并扣除其持有期间按照本文第 (一) 计算的国债利息收入以及交易过程中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这是债券交易过程中按全价计算的结果。如果合同或者成交单上列有交易净价, 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 就是以债券卖出的净价减去债券买入的净价, 得到国债转让价差收益。

二、国债利息收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 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但是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短期持有的国债, 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可否免税曾经存在较大争议。2011年6月22日发布的国税第36号文,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明确界定, 金融企业短期持有国债期间的应计利息收入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即转让国债取得的收入中, 未到期兑付的应计利息收入可视为国债利息收入而免征企业所得税。这里所说的“应计利息”是指在中央国债登记公司托管的债券, 在托管系统中每日累计计算的未到期支付的债券利息, 相当于会计处理中的债券应收利息 (或贴现发行债券的应计利息) 。

根据报税期间国债处置方式的不同, 国债利息收入的计算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持有至到期的国债利息收入

(1) 若该只国债是新发行的。免息利息收入等于当年实际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 已计提应收利息 (应计利息) 而未实际的收息当年不作免税处理。

(2) 若该只国债属于续发国债。续发国债, 是指财政部在发行国债时, 由于当期认购额度不足, 而在一段时间 (一般是二至半年) 以后, 再重新发行, 但发行日、发行利率、发行期限、到期日、付息方式等要素仍按之前的发行的国债执行。在2011年以前, 国债一般很少以续发形式发行, 由于在2011年第二、第三季度资金面出现阶段性偏紧的状况, 大量国债才采用了续发的发行方式。

根据国税2011年第36号文第一条第 (三) 款第1点, “企业从发行者 (即财政部) 直接投资购买的国债持有至到期, 其从发行者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 全额免征企业所得税。”而续发并持有至到期的国债符合“企业从发行者直接投资购买的国债持有至到期”的条件, 若按当年实际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全额计算免税利息收入, 则在购买以前已经存在那一部分应计利息也可免征所得税, 这显然不合理, 也不符合36号文件的精神, 笔者认为出现这一问题, 主要是国税36号文制定之初还未出现以续发形式发行国债的情况。实际上, 续发国债免税利息收入应等于当年实际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减去购入时已含在买价中的应计利息。

例如:甲机构于2011年5月1日分销买入5年期的A国债5亿元, 债券票面年利率是4%, A国债为续发国债, 支付价款中包含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1, 639, 344元, 每年付息二次 (即每年于4月1日和10月1日各付息一次) 。则2011年A国债的利息收入为:

A国债利息收入=500, 000, 000×4%-1, 639, 344=20, 000, 000-1, 639, 344=18, 360, 656元

若按当年实际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计算免税利息收入, 免税利息收入为20, 000, 000, 则两者相差1, 639, 344元, 显然不符合“持有期间国债利息可免征所得税”的精神。

若续发国债的分销合同中没有直接给出已含在买价中的应计利息, 则可按第2点中的公式二计算买价中包含的应计利息。

2. 到期前转让的国债或是向其他投资者购入的国债利息收入

国税2011年第36号文中关于国债利息收入的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国债利息收入=国债金额× (适用年利率÷365) ×持有天数 (简称公式一) 。由于国债存在着一年付几次的以及闰年等情况, 因此笔者认为公式一的计算结果并不准确, 因而国债利息收入公式应变更为:

国债利息收入=国债面值×适用年利率÷每年付息次数×持有天数÷本次付息期间的实际天数 (简称公式二)

公式二中本次付息期间的实际天数等于上次付息日到下次付息日期间的天数。下面举个例子。

例如:甲机构于2011年5月1日分销买入5年期的B国债5亿元, 债券票面年利率是4%。B国债为续发国债, 首次发行日为2011年4月1日, 每年付息二次 (即每年于4月1日和10月1日各付息一次) 。

若按公式二, 则2011年B国债的利息收入为:

B国债利息收入=500, 000, 000×4%/2×153天/1 8 3天+5 0 0, 0 0 0, 0 0 0×4%/2=8, 3 6 0, 6 5 5.7 4+10, 000, 000=18, 360, 655.74元

若按公式一计算, 则2011年A国债的利息收入为:

B国债利息收入=500, 000, 000×4%×153天/3 6 5天+5 0 0, 0 0 0, 0 0 0×4%/2=8, 3 8 3, 5 6 1.6 4+10, 000, 000=18, 383, 561.64元,

两者差额=18, 383, 561.64-18, 360, 655.74=22, 905.90元

在实践中, 使用公式二计算出的结果才准确, 也才能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债券业务成交单上的应计利息金额保持一致, 若买入与卖出期间没有付息 (若有期间有付息则仍是用公式二计算比较简便) , 则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即用卖出成交单中的应计利息减去买入成交单的应计利息得出当期国债利息收入。

在计算实际持有天数时须注意起息日的确认, 当国债的买入日晚于起息日时, 应从起息日开始计算持有天数。例如:甲机构于2011年5月3日购入B国债, B国债的起息日为2011年4月28日, 则实际持有天数从4月28日开始计算。

总之, 国债投资收益的所得税缴纳虽然情况多样、计算较为复杂, 但只要思路清晰, 运用的方法和公式得当, 相关申报工作即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大楷.国债综合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国华, 张美中.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4.

[3]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投资税务处理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股票投资所得 篇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及其有关规定,现就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公告如下:

一、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所发生的损失,在经确认的损失发生年度,作为企业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

二、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本规定发布以前,企业发生的尚未处理的股权投资损失,按照本规定,准予在2010年度一次性扣除。

特此公告。

上一篇: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下一篇:标准化综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