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意义

2024-05-19

城市的意义(共12篇)

城市的意义 篇1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 人流聚集的地方, 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 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 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是城市的名片。

1 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 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 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 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 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 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 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 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 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 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 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 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 它们交相辉映, 和谐雅观, 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 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 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 或因资金不足, 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 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 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2 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2.1 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 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 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 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 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2.2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 (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 、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 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 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 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 (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 等。

3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 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 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 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 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 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 竖向组织, 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 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 体现“人性化”, 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3.1.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 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 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 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3.1.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 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 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 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3.1.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 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 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 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3.1.4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 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 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 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 赏心悦目, 神清气爽。3.2地方特色原则。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 也包括其社会特色。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 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 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 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 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 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 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 代表的是齐鲁文化, 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 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 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 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 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次, 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 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 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 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 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 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3.3效益兼顾原则。首先,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 (即广场与公园) 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 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 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 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 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其次, 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 切不能有所偏废。再次,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 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3.4突出主题原则。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 首先应明确其功能, 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 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 就会有“轨道”可循, 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 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 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 (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 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 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 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 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 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

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 实施规划群众参与, 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 应组织专家论证, 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 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 监督实施, 加强宣传, 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10:234.[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10:234.

[2]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EB/OL].中国工程咨询网.[2]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EB/OL].中国工程咨询网.

[3]刘超.营造开放空间提高城市品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思考[EB/OL].城建研究网.[3]刘超.营造开放空间提高城市品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思考[EB/OL].城建研究网.

[4]黄大成.让广场旋风刮出雁城新姿[J].衡阳工作, 1994 (7) .[4]黄大成.让广场旋风刮出雁城新姿[J].衡阳工作, 1994 (7) .

城市的意义 篇2

城市广场设计的意义

广场不仅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还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具有标志性的主要公共空间载体。拿破仑曾把意大利的圣马可广场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广场一般是按照城市、乡镇、区域性空间的功能要求而设置,是提供人们社会活动的空间。广场上可组织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和商品交易等活动。广场一般周围布置一定的绿化设计建筑和设施,它能表现城市艺术面貌和特色。

在城市、乡镇、区域性空间中,对广场的数量、大小、分布和布置应根据城市、乡镇、区域性空间的性质、规模和广场本身的功能要求做出系统安排。

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意义 篇3

关键词:混乱;城市色彩规划;重要性

青岛社科院的杨曾宪在论文中提及了城市色彩规划的概念就是:指对城市各个构成要素所呈现出来的公共空间相对综合的色彩面貌进行的设计,管理和实施计划。[1]北京服装学院的崔唯教授指出:这种计划是建立在符合城市地域,功能,传统,经济,审美等特点的基础上,也是决定城市未来色彩面貌的指导纲领。[2]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城市公共空间外露色彩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和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基准色,以及城市广告和各种公共车辆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越来越繁华,但对于城市色彩的探索还不久,只有几年的时间。[3]趋于起步不久的阶段。目前还有很多城市的色彩依然处于混乱的阶段,缺乏规划。探索属于我国每个城市特有的符合各个城市现实要求的城市色彩规划,已经提上日程。城市色彩规划成为诱导城市色彩向良好方向转化,限制城市色彩无序化的关键。在我国的一些城市色彩规划专家们(如清华大学的尹思谨博士、北京服装学院的崔唯教授等等)的不懈探索下,我国国内也有一些城市开始行动了。例如,北京、哈尔滨、武汉、烟台、天津等,进行了城市色彩的整体规划。但还有很多城市尚未行动,很多人,包括决策者和人民大众尚处在对城市色彩重要性的一知半解或不太重视中,本文想针对此形势说明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性,以其改变某些人存在的顾虑与观望态度,因城市色彩的执行者涉及各个单独的执行个体,只有疏通大家的思想才能使城市色彩规划得到最终实现,加快城市色彩的合理化。为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添砖加瓦。

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性,主要源于色彩的强大的功能,城市色彩的重要作用与城市色彩由个人或各个不同集体局部执行组成的局限性三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述如下:

1 色彩的强大功能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人的视觉对色彩具有非常特殊的敏感性,面对景物视觉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心理學试验测定,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之中,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由此可看出色彩是影响人们感受的第一要素。[4]

(1)色彩可以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很强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人的健康。在当今的医疗保健领域,色彩治疗师可以通过色彩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助治疗。成为一种色彩疗法,它经常跟其他疗法相结合,来达到最佳的保健和治疗目的。从色彩心理学来看,具有积极情感的和谐色彩搭配关系可以给受众带来正面的积极情绪;相反,具有压抑的难看的色彩搭配关系可以给受众带来负面的消极情绪,甚至会引导人们产生自杀的念头。可见色彩给受众的心理带来的作用是很强大的。

(2)具有积极意义的,和谐的色彩搭配关系可以使人产生正面的美好情操。具有和谐感的色彩关系可以产生艺术美感,具有积极意义的和谐色彩关系,在使受众产生优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可以陶冶人们美好高尚的情操,使人们产生快乐,轻松,开朗的情绪,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及互爱。例如,高,中明度色调,高,中纯度色调,暖调,可使接触它的人们情绪放松,产生愉快等积极情绪同时得到视觉的,精神的美感享受,产生正面的美好情操。

(3)具有消极意义的,不和谐的色彩搭配关系可以使人产生负面消极情绪。具有消极意义的色彩往往是暗调,同时是灰调,给人苦闷,无生气或爆发的感觉,如果同时是冷调,则更消极。这样的色彩搭配关系让人感觉非常难过,产生强烈的负面抑郁或强烈动荡不安两个极端的情绪。不和谐的色彩关系往往是对比过于强烈或对比过弱的情况,他们在视觉上产生或因色彩刺激过度而混乱的感觉,不注意整体对比统一关系,会使人产生不舒适,炫目,烦躁,生气,心灵无法宁静甚至产生暴力举动等负面情绪;或因色彩对比过弱而显死板,不生动,模糊等病态,产生无生气,无活力或过火,焦,难受等相应的负面消极情绪。自然无法在受众心理上产生视觉美感。

2 城市色彩的重要作用

城市色彩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从前面的色彩的重要性中,我们已经可以知道作为色彩的一个具体运用的城市色彩有多么重要了,且规模庞大的可以说是包围期间的人们的城市色彩的影响力,可远不止一副设计作品呀!同时城市色彩的角色决定他的运用还得兼顾诸多功能,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城市色彩运用是否得当。

(1)国内外很多专家探索发现了城市色彩具有诸多功能性,城市色彩的正确运用与否事关重大。国内外很多专家对城市色彩进行了不懈的探究。专家们对城市色彩功能的研究结果可归纳如下: 1)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3)城市色彩是城市文明的体现。4)城市色彩是矫正建筑无序状态的重要手段。[5]5)城市色彩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方面。6)城市色彩对人们还具有物理、视觉、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功能。可见城市色彩兼顾诸多功能,他的运用关乎各大功能的发挥,他的运用是否恰当,事关重大。岂可不加整体设计,随意而为之?

(2)不同的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定位不同,需要不同的城市色彩来表现。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不同,他们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色彩与符合其文化特征,地理特征的色彩;使得各自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定位有差异,内涵必然有所变化,要使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色彩三者成为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必须选用与之相应的城市色彩才能展示其形象,表现其精神。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展示不同的情绪特征,不同的城市色彩组合可以展示不同的城市整体面貌形象和精神。不同的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定位,需要不同的城市色彩来表现。

(3)美好和谐的城市色彩搭配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美好和谐的城市色彩搭配关系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成为社会和谐的催化剂。它可以使受众在享受视觉美感的同时,使人们精神抖擞,精力充沛,活力四射;令人们产生快乐,放松的情绪,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及相互关爱;可以陶冶人们美好高尚的情操。缓和人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减少冲突,在心情放松的状态下,胸怀更加开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社会更加和谐。

(4)混乱的消极的城市色彩关系易使社会陷入危险状态。混乱的城市色彩关系,无整体美感可言,还可以使人们产生死气沉沉,抑郁,悲伤,感到无聊,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自杀等情绪低落倾向;或烦躁,不安,愤怒,吵闹,打架斗殴,甚至杀人等暴力倾向。具有这种情绪的人们是社会的潜在危险。容易使社会处于混乱的境地,陷入危险的状态。

3 城市色彩由个人或各个不同集体局部执行组成的局限性

城市色彩是由个人或各个不同集体局部执行组成的,很多城市存在局部色彩各自为政,没有整体规划的统一指导。显现了其局限性。

在这种没有统一进行色彩规划的状态下,我国的很多城市色彩现状是怎样的呢?针对此问题,有人经过探索,认识到很多城市色彩的混乱现状,提出了几种反对倾向:1)反对城市色彩商业性倾向。2)反对城市色彩话语霸权倾向。3)反对城市色彩追赶时髦倾向。[6]这也正暴露了现在城市色彩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城市色彩混乱没有统一规划,以及各自的特征不明显,雷同化的结果。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从事城市色彩实际运用的人员是个人或各个不同集体局部执行组成的。例如,商品房的各开发商的自主建筑色彩;各政府部门的各自不同的建筑色彩;各单位的自主办公楼,宿舍楼色彩;商铺的自主户外装修甚至个人的私人住宅色彩等。他们都缺乏政府的统一干预,使得色彩各异,存现色彩混乱,不统一,无法产生整体舒适感及美感的现象。

这就产生了城市色彩由个人或集体局部执行组成的局限性。这种境况多半是商业竞争的结果。商家为了追求更高的价值利益,争奇斗艳,互相攀比,凸显自己,压倒别人而形成的,他们不会去考虑城市色彩的整体效果。如果没有城市色彩的统一规划,各家也无据可依,自然也不是商家等的错。要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才能创造恰当的城市氛围呢?只有进行城市色彩统一规划,才能给单独的城市色彩执行个体指明整体方向。并监督执行。最终形成具有美感的、恰当的城市色彩环境。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知道了,城市色彩与城市功能,与市民的生存状态等息息相关,非常重要。只有进行城市色彩规划,宏观掌控好城市的整体色彩形象,以其作为整个城市色彩的运用指南,才能最终形成恰当的城市色彩氛围。展示城市美好的形象,体现积极的城市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的功能,环境才能更加美好,市民生活才能更加和谐。社会才能更加安定。他的恰当执行必将使具有强大功能的色彩在城市的运用中得到适当的、完美的表现,从而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美好的生存环境,城市必将因此而以它最好的、有个性的姿态展现于世人。

参考文献:

[1] 杨曾宪.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J].城市,2004(1):45-48.

[2] 崔唯.城市環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11.

[3] 赵春水,等.城市色彩规划方法研究——以天津城市色彩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9(33):1.

[4] 张伟,周爱田.徐州城市主色调:黄灰雅调[N].彭城晚报,2011-02-21.

[5] 李慧宇.浅析城市色彩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9):34-35.

[6] 周文倩.浅议城市色彩理论及实践研究——以西安市浐灞区为例[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0:27-28.

城市的意义 篇4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目前,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全球都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污染也十分严重。一些生活垃圾、工业污染、人为破坏等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制约了经济发展,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上升到危及人类生存的高度。因此,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园林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城市绿化园林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

1.2美化城市环境

在城市中,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占据了城市的大部分空间。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渴望返璞归真的生存环境,希望能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放松身心。通过城市绿化园林建设,将富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入城市当中,并通过园林手法对这些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能够达到美化城市环境、愉悦居民身心的目的。通过对于交通道路、广场公园、社区庭院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市容风貌,打造城市“名片”效应,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增强外地居民对城市的好感,对于招商引资和吸纳人才大有裨益。

1.3丰富业余生活

加强城市绿化园林建设,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场所,方便居民健身、娱乐、交流、学习。在公园和小区绿地里,我们随处可见坐在绿荫下看书的少年、下棋打牌的老人、嬉戏玩闹的儿童等,场面温馨和谐,这正是绿化园林建设为城市谱写的和谐篇章,描绘的惬意图画。通过城市绿化园林建设,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谐共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1.4促进城市旅游行业发展

一个城市的绿化园林建设,是城市的生态美和人文美的缩影。独特、别致的绿化园林工程,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与象征。以城市绿化园林为中心向外辐射,将具备独特风格的建筑、店铺、服务等元素与城市绿化园林完美融合,打造城市旅游项目,拉动城市旅游业发展,促进城市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1.5调整农业结构

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绿化园林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形成城市景观;在郊区地区发展绿化园林建设的主要目的则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例如,近些年来,一些城市郊区建立起了观光农业型园林,收到了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丰富城市居民业余生活、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解决剩余劳动力等多重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1.6成为防灾避难场所

城市里人口密集、活动频繁,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多发地。然而,面对天灾人祸,很多城市没有紧急避难场所,在灾难来临之时,居民无处可逃,损失惨重。在这方面,城市绿化园林建设同样能够发挥作用。临近居民区的公园、绿地等,在地震、火灾等危难时刻,都可以作为避难场所向所有居民开放,提高了城市抵御灾害、进行危机处理的能力。

1.7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城市绿化园林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培养居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居民素质、促进房地产增值、维护城市和谐稳定、提高城市品味和档次,实现城市的生态、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绿化园林建设的主要措施

2.1提升对城市绿化园林管理水平

要加强城市绿化园林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举行培训和采取激励机制,促使管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绿化园林建设。

2.2倡导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

2.2.1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城市绿化园林建设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2.2.2在绿化园林建设中,要节约水资源,杜绝园林建设、植物配置、园林维护等方面的水资源浪费;

2.2.3控制绿化园林建设造价,减少成本浪费。

2.2.4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城市气候、土壤、水质等方面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选择适合长期生长的植物进行种植;

2.2.5加强对城市园林的维护与管理,促进园林的长期发展。通过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节省资金和能源,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对城市绿化园林合理布局

要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城市绿化园林进行合理布局。每个城市的绿化园林结构不同,设计者采用的设计思想理念也不尽相同。城市绿化园林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从整个城市和全体居民的绿化需求这一宏观角度考虑,又要从不同城区和不同社区居民的绿化需求这一微观角度考虑。合理调整绿化面积、确定绿化位置、实现绿化功能

4让群众参与到城市绿化园林建设中

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是一项集群众性、社会性的工作,绿化园林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居民都自觉参与到城市绿化园林建设当中,加快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绿化园林维护意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建设有重要影响。我们要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园林建设,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园林城市建设的若干盲区与纠正之道[C].济南: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态·文化·发展”高层论坛,2009.

[2]郑堵廷.浅谈城市绿化园林[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

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 篇5

时间: 2010-11-09 | 文章来源: 民革中央调研部 民革湖北省委会

字号:大 中 小

一、建议用“光谷新城”来统一开发区的城市名称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Optics Valley of China(简称光谷),2009年12月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名称没有完全统一,在不同的范围甚至在同一篇媒体报道中出现多个名称:如东湖开发区、东湖高新区、武汉科技新城、光谷、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等。鉴于开发区建设逐步走向成熟期,我们建议用“光谷新城”(简称光谷)来统一开发区的城市名称,理由有三:

1、开发区已经从科技园区走向城市建设:这里不仅集聚了各类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数十万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名两院院士)和百万在校大学生;同时已经建成10多个产业园,注册企业达13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0多家,上市公司26家。今后的发展目标是把高新区建设成融“产、学、研、居”于一体的、生态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2、“光谷新城”的内涵:新城不仅区别与武汉的老三镇,还体现城市建设的新目标:一是新政策特区,二是高新科技产业新城,三是人文新城,四是生态城市,五是和谐城市。

3、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已往所有名称中,“光谷”的国际影响最大,认可度最高,不可替代性最强,中国特色最鲜明。“光谷”的使用时间最短,频率最高,仅“百度搜索”显示,使用率超过千万次,是其他名称的10倍。

目前,东湖高新区规划面积达518平方公里,区域战略定位是武汉市的城市副中心,在全省、全市经济发展中处在科技产业核心和领先地位,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将与鄂州、黄石、黄冈形成沿江城市连绵带,真正起到8+1城市圈的纽带作用。

二、“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的历史机遇

1、十七大的理论背景:生态城规划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大背景下产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必然促进城市发展和建设转型。生态城市不同于简单的自然的绿色城市,它内涵是基于宏观地域环境背景下社会、经济、环境整体效益的建设和评价,它要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遵循以保护为核心的自然生态原则,以宜人为核心的社会生态原则,以高效为核心的经济生态原则,以和谐为核心的复合生态原则。

2、国家战略的叠加: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区的建设,要在一个开发区里率先取得经验和示范,这在全国是首例。和中关村比较,光谷有独特的空间优势和良好的基地生态条件。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依据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和指标。从1999年起,许多城市如天津、上海、长沙、扬州、威海、深圳等都先后提出并积极推动建设生态城市。

武汉市2005年编制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在中心城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远城区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

3、“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全球同步,国际一流”的定位,营造出可持续的“一流的综合创新能力,形成一流的运转模式及效率、一流的科技水平、一流的人才和企业、一流的环境和设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品牌,以教育、科研和轻制造业为支撑,融居住、商业、文化、游憩功能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一流的山水园林式现代科技新城,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同时,也将是通过科技产业化进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业人口转化,发展都市新农业的典范。

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水平先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生态文明的普及程度在国内外处先进地位。

三、“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条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基地现状和规划蓝图:早在光谷建设之初,政府就把保持该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为建设光谷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里有大面积的水域---东湖、南湖、喻家湖、汤逊湖,远接梁子湖,丰富的水系延伸形成了众多的半岛;在区域内,原生绿地、起伏山地、农田村庄等构成典型的山水田园自然生态环境。2006年《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环境报告书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2007年总体规划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当时规划范围约224平方公里。这个规划通过向国际知名的麦肯锡公司咨询,集中了国内一流规划研究机构的方案和一流专家的智慧,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的理念是:紧密围绕服务“自主创新”功能需求;打造人与山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的光谷新城。城市结构形态:一条主轴,四大簇团;一个都市核心,三个支撑中心;一个资源保护网络,多条生态廊道。

2、“绿色光谷”与“魅力园区”:通过规划实施已经初步建成科技新城大框架,产业园、住宅区、商贸区、文化区合理分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配套建设初具规模,多项重大基础配套工程建成或开工,水、电、气、路、绿化景观、商业娱乐、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形成了良好的科技产业发展及生活空间。

重视自然生态条件的保护和人工景观的培植:利用区域内山体建设大型开放式森林旅游区,将湖泊、水库、塘堰等大型水系纳入景观体系之中,长远考虑将梁子湖、汤逊湖、南湖、野芷湖等四大水体进行连通,利用湖汊和水岸的交接界面,建设一系列的生态湿地;规划生态用地面积占总用地的25%。修复被损山体,实施片林绿化,修建了多座主题公园,增加了居住用地与铁路、公路之间的绿化缓冲用地;结合路网布局,进行道路绿化、节点绿化,进行道路景观视廊和防护林带建设,并通过这些绿化廊道将规划的山体、水体景观要素进行串连整合,绿地率为45%。

3、环境保护和环保技术应用:实施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完善区内排水管道的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汤逊湖、南湖的截污治理工程已启动,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系统部分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卫生防护距离在2公里以上。在二妃山垃圾场退役后,科技新城不再设置垃圾场。

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多个领域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明显优势;有企业主要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生产、水污染防治、噪声放射性防治设备生产、环境友好型材料生产、节能与环境服务等领域的生产和服务。

环保科技融入新城:如被称为新世纪的LED环保光源---深蓝色星灯建筑绿色亮化工程,无有害金属汞、无有害辐射光、节能、寿命长、可控性好。这些LED产品就出自武汉光谷的电子企业。

4、基地存在的现状困难和以往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地范围内农用高压电网布局比较随意,网线垂度低,占地多,影响规划;原有规划对国家和区域重大建设项目衔接还不完全,如城际铁路和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发生明显撞车;一部分产业园建设土地使用有一定程度的浪费(建筑布局天女散花、建筑风格五花八门),建设过程对环境形成了一定的破坏---如大范围的场平,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表层土壤和植被,还严重伤害了生物链;部分水系在早期建设中被人为填堵隔断,大量的水岸被人工硬化,连导水明渠护坡和底层也硬化;绿化人工程度太高,有些地方照搬外地或外国式样,过分追求视觉美感,本地植物保护利用不充分,养护管理成本高。

城市管理政策和环境保护立法还有空间;居民的生态文明整体水平不平衡。

四、“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路径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产业培育为依托,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推动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的光谷新城。

1、以城市规划为蓝本,更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必须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规划产业,交通、居住、都市农业、生态用地、旅游休闲和各类城市配套用地。协调国家和地区重大建设项目(如航空、铁路、天然气工程等)在新城规划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对接;通过路网布局逐步改造和调整高压电网(新建网线尽可能入地敷设);土地开发簇团推进,单位土地面积合理安排容积率,引导建设单位采用低密度高容积率的建筑规划布局,总之,在《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基础上,不仅要使扩大的规划范围和原规划区域相衔接,还需要创造性的深化设计,更全面的体现生态性的整体观念。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强化:

职住平衡与绿色交通---交通既和经济有关,又和社会有关,交通目标要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服务高效。绿色交通就是

要打破过去的以车为本的方式,回到以人为本,减少整体的出行需求,通过产业布局提高的城市就业覆盖率,通过居住区的布局实现尽可能的职住平衡,通过园区生活配套特别是公共租赁房和职工宿舍提供,降低长距离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和慢性交通的出行比例,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倡导绿色出行、绿色交通工具,并强化相应的服务系统。最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为依托的便捷、安全、舒适和智能化、生态化的内部交通网络系统和对外货流通道。并布置光谷公交总站以及若干与路网节点相配套的公共停车场。

生态社区和宜人生活---随着光谷城市的功能不断被完善,依托区域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以及产业技术优势,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需要不断加强,这里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智商人才和高收入水平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了追求高品质居住环境的经济基础;这里应该建成知识阶层、投资者、回国创业人员、外国驻汉人员、高科技从业人员等高素质人群生活、工作的首选,成为最宜人居住的地方。

现在已经建成的如当代国际总部基地,当代国际花园就是范例---洋房、运动公园和暖气配套、社区园林等构成“五星级优生活特区”。还有已经和将要建成的大批独具特色的住宅小区吸引创业者和市民入住,构成“光谷板块”。

光谷新城的扩展范围内包含大量农业人口---为了避免城中村的现象再发生,对农村居民拆迁统一还建,集中安排居民新社区,并一律按城市住宅区的标准建设。在此基础上,要总结新社区建设与管理,提供农业人口转化岗位,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等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新城区农业人口和城市居民逐步融为一体的新途径。

要体现城市配套空间结构布局合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休闲健身等设施配套都将“生态化”;城市的景观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

2、产业发展升级的路径: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要争取在全国城市建设比较中做到土地利用率最高,单位土地面积排碳量最低。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围绕生态产业,选择产业链的高端,重视研发设计阶段和市场营销阶段,推动示范。要大力研发、催化、孵化和推广低碳高效技术,系统推广清洁生产、发展新型循环型产业。目前光谷正在形成以清洁技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制造、研发与信息服务为重要支撑的“1+4”产业新架构;新动力汽车,新能源、生物产业、激光、新材料、节能环保、地球空间信息、创意产业、高科技农业、信息产业、新型循环型产业都应该纳入产业发展战略。

3、环境保护和生态工程技术应用:加强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尽量减少对原生境的扰动,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如给鸟一个家);使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循环利用。重视人工生态景观建设及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加强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

推广生态型建筑:充分体现自然通风、采光、隔热、制冷;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能源;推广应用生态型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生产及使用工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无害化等。

推广活水净水生态工程和分质供水,保障人饮用水卫生安全,设计雨水利用系统,保证地下水的有效补充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变死水为活水、污水为净水、废水为利水。

推广汽车特别是公交车使用天然气,更快更好地建设一批加气站,支持公交行业多用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生态保健技术;废弃物再生,垃圾收集处理等环保工程技术。

4、城市管理与城市服务:强调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提升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协调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在环境资源保护利用权交易,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先行先试。

强化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的城市服务功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加强能力建设。要以即将出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为契机,在被赋予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在产业政策、创业政策、融资政策与人才政策等各个方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行政处罚权过程中,充分探索优化城市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的新途径;在城市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以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寻求多

元化的主体和多样化的方式,鼓励和委托社会组织与企业积极参与。

加强执法和监管:充分吸取老城区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教训,重点加强与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相关联指标的监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单位GDP能耗和用水量指标,空气质量优良率指标;严格控制水域污染,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通过监管和引导,克服城市生态建设存在的如河道整治中的“渠道化”;城市景观绿化建设中“奢侈化”、“崇洋化”等流行病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积极构建覆盖职工和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在光谷工作的城镇职工、农籍职工、农民工、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都参加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城市没有工作的居民和农民主要解决两项:养老和医疗。

5、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修改城市建设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树立城市生态风尚,倡导生态价值观----如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自行车;提倡使用布袋子、菜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提倡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绿色旅馆”、“绿色饭店”,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建设与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光谷”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对我国城市建设理论探索、完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有重要示范意义;对周边和其他城市也完全能够起到辐射溢出效应,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工程技术方面可以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城市小区公共空间的变化与意义 篇6

摘要:随着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以商品房为主体的住宅区出现。城市社区的内涵与分类都比以前更为复杂。城市小区中的公共空间对小区的发育,社区的真正形成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小区居民的公共空间变化着手论述其重要性。

关键词:小区公共空间社区的内涵

1小区的主体变化:新住宅区的出现

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我国只有30.9%。我国目前已有设市城市667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7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1个,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16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63个,另外还有19000个建制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当中城市化是无法抗拒的潮流。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商品房为主体的住宅区大量出现。据国研网数据,2005年中国大陆商品房住宅的竣工面积达40004.5万平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镇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福利分房时代,住进了成片开发的新型住宅小区,成为拥有私有产权住房的业主。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中私有产权住房的比例已达到45.2%。“业主”这个词正演变为日益壮大的拥有房产的市民群体代名词。这些住宅区构成了一部分城市人们生活的空间坐落,也成为城市的重要的基础结构。这些住宅区的一切都关涉其中居民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中影响到其居民的生活质量。齐美尔认为:当一群人的互动达到足够多时社会就形成了。这些住宅区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假以时日会出现怎么样的变化与发展呢?城市决不只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也不只是住宅的组合;相反城市中包含头含人类的本质特性,它是人类的通泛表现形式,尤其是由空间分布特性而决定的人类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小区一词是由俄语M N K p o p a u o N一词直译而来。在本文论述中,住宅区是个强调地理的概念,而小区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指其中居民通过互动构建的关系,组织等。如果假定从住宅区发育到社区是一个连续统的过程那么小区可以基本上等同于连续统过程中的某一点。

因为社区的差异性。其概念表述也是五花八门,在文献中其原谓与意谓均有区别。社区成为中国大陆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加速的城市化。原有的社区不断分化,新的社区(抑或说是小区或住宅区)不断出现。城市化的同时带来一些诸如人情谈漠的不足,面对“理性的囚笼”,社区重建成为对策。至此,我更能理解滕尼斯的哀叹:怀念“古老共同体”的同时认识到“新社会”的无法抗拒。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社会”的逐渐解体。这个过程涉及权利重分配,规则和秩序的重建构还有管理上的真空。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让传统意义社区找到了回归的理由,国家也想使之成为一个善治的手段,一个缓冲的区域。

2公共空间:变化与拓展

对社区共同体,有消失论,发现论,续存论等多种理论上的争论。我姑且存而不论但有一点是这几种观点都能同意的:社区中公共空间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公共空间(public space)的概念在社会学层面界定为社会内部业已存在着的一些具有某种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间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这样的界定似乎与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公共领域”(publicsphere)的含义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哈贝马斯(1964)把公共领域界定为: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领域,其间能够形成公共舆论一类的事物。在原则上讲,公共领域对所有公民都是开放的,当人们在不必屈从于强制高压的情况下处理有关普遍利益的事务时,也就是说能够保证他们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能够自由地表达和发展其观点时,公民也就起到了公众作用。当公众集体较大时,这些沟通就要求有些散布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曹海林在分析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时提出了正式公共空间与非正式空间的架构,在此我把其用在小区公共空间的结构分析上。

本文所指的公共空间大体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社区内的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并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二是指社区内普遍存在着的一些制度化组织和制度化活动形式。社区公共空间是小社会有机体内以特定空间加以相对固定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韦伯所倡导的理想类型作为概念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但它并没有概括也不试图概括现实事物的所有特征,它只是为了研究的目的单向侧重概括事物的一组或某个特征(周晓虹,2001)小区公共空间大体可分为正式公共空间和非正式公共空间。正式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的行政力量,我们也可以把这类公共空间称之为行政嵌入型公共空间,即正式公共空间的形成及其中所展开的各类活动均受行政权力的驱使,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化倾向。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主要来源于小区居民内部的传统!习惯与现实需求,我们可以把这类公共空间称之为小区内生型公共空间,即非正式公共空间。其形成及其中所展开的各类活动均受地方性知识及生存理性选择支配,具有浓重的民间化色彩。(曹海林2005)

在功能主义社会学看来,社会秩序是社会得以聚集在一起的方式(西摩.马丁.李普塞特,1995)社会秩序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社会中的行动主体及其活动,行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其中所呈现的一致行动能力则构成秩序的社会基础”小区公共空间是小社会秩序生成的重要场域,考察社区秩序的形成,应以公共空间中的人及其活动为解剖点。秩序之社会基础也即社会内部存在着的秩序赖以形成的根据与理由及其外化形式,抑或是社会秩序之所以生成的社会机制与条件。秩序之社会基础显然与人们的活动及其活动情境密切联系在一起,一般说来,身处同一或相似生活场景中的人,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生活体验,面临着差不多的现实问题,于是,在他们之间极易产生同感,共识,乃至共同的价值规范。从而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采取一致行动提供了现实根据。正因为相同生活体验中共识的达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决定力量。也正是一致行动能力才能把原先较为分散的社会个体编织成一张相互关联的网络。社会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秩序的形成及其性质。(安东尼.吉登斯,1998)齐美尔在分析空间对社会互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时指出,正是空间是分割为一块块的,被视为一些统一体,而且被一些边界所框围着,社会的存在空间同样也被一些明显意识到的边界所包围,所以一个社会的特征在内在上也具有共同归属性”空间的社会学意义体现于主体人的一种活动,空间从根本上讲只不过是心灵的一种活动,只不过是人类把本身不结合在一起的各种感官意向结合为一些统一的观点的方式。{格奥尔格.齐美尔,2002)

公共领域研究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大都伴随着

将其剥离哈贝马斯所作论述的具体语境,并将之加以移用的过程。一方面,公共领域是一个具有历史分期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领域具有迥异的内涵另一方面,同一历史时期的公共领域也可以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别一诸如科学的公共领域、文学的公共领域以及政治的公共领域等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市民社会理论家开始转向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市民社会进行实证的研究,而第三部门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诸如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部门的作用及其与国家和市场的关系等更加一般的理论问题。

社区公共空间是具有地域意义和赋有实际社会功能的公共领域类型。它是以国家一社会相对分离为生存基础,以自主参与为核心,以权利互为平衡为原则,以居民事务为内容,以信息网络为手段,以舆论监督为常态的这样一个具有社区场域的公共领域。社区公共空间的主要理想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进行调节,从而使国家更好地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因而它存在的前提就是:具有一个既独立于国家也独立于社会的私人领域。以信息网络为手段现代社区公共空间是实在社区公共空间和网络社区公共空间两部分的整合,而后者则处于更主要的地位。因为,实在社区公共空间是一个有限的量,而网络社区公共空间是一个无限的空间量上运作方式,有利于居民的广泛参与和深入研讨。

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公共空间都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①(同质或异质的)参与者;②(沟通或非沟通的)媒介和:③辩论或非辩论)共识:它们的协同作用决定着公共的性质和类型。因为:其一,参与者是社会行动的主体,他们的身份、素质和兴趣决定了公共空间论题的范围、辩论的质量和媒介的使用情况。其二,公共空间的媒介是一切公共信息的聚会之地,它不但影响到参与者观点的形成和传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参与者的数量和范围。其三,不管共识形成的过程和质量如何,公共空间的参与者总是按他们自己的共识行动。

传统的中国社会处于大家庭生活之中。几代人同住一室,同姓、同族、家庭、家族的公共空间很大,而进入社会的公共领域,其机率和范围都相当小。近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家庭的解体使封建宗法统治的残余丧失了自然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浪潮,促进了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变迁,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空间。原先那种由计划经济所导致的个人对政府对单位对领导的依赖性削弱了,现代个人从社会的、家庭的、群体的重重背景中凸现出来,为进入相对“无根”联系的公共空间作了必要的“准备”。对于中国社会,公民从相对封闭的家庭与单位领域,进入更为广大的视觉和听觉时空,则无疑是一种进步。而一旦更多地接受了大众媒体所发布的新闻、事件,公众要求直接的社会性交流的欲望也就强烈。这实际上是提供了公共领域交流的内容和信息。现代家庭空间的公共性提供了对媒体报道的讨论条件。重新拓展家庭中的公共领域,从家庭的个体独立中走出来,进入家庭的公共空间。在这里,公共空间观念的科学意义在于其不但划分了大社会环境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关系,而且划分出家庭小环境里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以家庭居住布局看,宅院、阳台、厅堂、餐间及特定的娱乐区块均被看作公共空间。现代社会,家庭的公共空间是家庭文化发生的有效领域。

广场公共空间指通过广场的物理空间的聚集作用,实现公民在大范围内互相问沟通、交往和共同行为的公共空间功能。这类公共空间现象在中国源之久远。非常典型的是中国广场文化。广场文化实际上是具有广域概念的公共空间现象。如天安门广场和华表。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广场文化可追溯到远古氏族时代。可以理解为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的文化现象。现代社会对于广场公共空间具有更大的需求。集会、游行等民主手段被正式列入宪法允许的范围,而广场最充分地满足着集会民主与游行民主等需要。广场文化在现代社区中同样以传统的形式存在着。如各地社区广场的庙会、仿古表演以及展练表演和各种地方戏剧业余表演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着广场公共空间,丰富着这些空间的实际活动内容。

人类传播的时代和形式的变化速度是一个从极度缓慢到高速发展的轨迹: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影和广播,四百年;从第一次试验电视到现在,五十年。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和电视,构成了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大众传播现代社区的闲暇成了它的对象。“大众传播重构了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边界,创造了以媒介为中介的、不同于前现代的公共生活、公共空间以及人际交流方式。”在这里,公共领域的概念扩大了。

今天,互联网独特的各种形式广泛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并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社区形态。换言之,互联网已远不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空间。社区内诸如工作、学习、休闲、娱乐、交往、购物与医疗保健这些曾经必须依赖特定的地理性空间场所进行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如今被部分转移到了社区网络空间从而导致物理空间在虚拟空间中被压缩甚至取代。网络社区的出现是在因特网基础上呈现的网络社会、网络民主、网络政治等社会发展的必然延展。这些概念涉及的内容都离不开网络空间。如前所述本文所指称的网络社区不是在互联网呈现的虚拟社区,而是在社区信息化基础上出现的,传统真实社区的沟通交流方式和社区事务的共同治理方式发生转变的社区。与虚拟社区相比,网络社区涉及的是具体的社区事务,是社区治理对网络的借用。作为网络社会基础环节的网络社区是指社区在履行其特有的社会功能过程中,社区范围内的“管理,服务,教育,保障”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表达和交流均可以在完善的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上进行。因此,网络社区不是纯粹在网络空间内异型的虚拟社区,而是现实社区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网络社区的实际范围的确己经超出现实社区的的确己经超出现实社区的居民范围,任何一个访问者都可以获得“居民同等资格待遇”,但是社区的大部分活动仍然要采取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

3小区公共空间的意义

在“社区消失论者”的结论中他们也还是不得不承认“有相对明确地域界限的,有凝聚力的邻里社区在现代都市中存在”血缘,业缘,学缘,地缘都有可能是人群凝聚的方式。有人说血缘是最持久可靠的方式,但如果两个孪生兄弟一生下就天各一方并且不联系那么这种生物意义上的血缘关系对人群凝聚能有多大的作用?“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长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费老论述的是稳定的乡村社会。在乡村社会中是基于血缘的在地缘上的频繁面对面的互动使得乡村社会得以产生。在费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并没有否定地缘的作用。“有缘千里来相会”在“会”的过程同样是“缘”的生产过程。在小区中共有的健身场所,小朋友的活动场所等不仅起到娱乐健身的作用同样在互动中有信息的交流。互动是凝聚得以实现的最根本的方式。尤其是在新兴的城市住宅区当中,公共空间的作用一点也不比因共财的作用小。所有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有可能得以加强得以转化而最终达至可能的认同。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

城市住宅区公共空间的价值,是由其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决定的,是因为能使聚集得以可能。从连排式的住宅、弯月型的住宅或中庭式住宅到廉租公寓、公寓街区,最后到高层住宅。城市中的居住反映了对集中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居住集中化,必然也使得公共空间的同步增长。因此,随着高层住宅的崛起,城市的天际线增高,住宅的公共空间也越来越具有立体化的倾向。在多层住宅构成的居住区内,作为公共交往、活动的会所,往往是独立的建筑,那里有健身房、茶社、美容室、餐厅、阅览室、超市等。供人们满足日常生活、交往的需要。在小区居民的眼里,会所的建筑带有了特殊的意义。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多数业主到小区会所参加打麻将等活动中的原因时:回答“认识更多的人又可娱乐”占73%。回答“人多热闹,信息广”占53%。据了解很多业主自家的场所不比会所的条件差,但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更愿意到会所活动。

城市的意义 篇7

对于一个建筑或者一个区域,空间与场所是其内在的本质要求。从简单的空间划分起源的,都是以作为人活动的基本场所为首要功能。因此城市雕塑空间规划的优劣就决定了城市空间或者城市区域的场所意义。

对于“场所”,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去下一个定义。通过对身边可以称之为场所的地方的观察,可以发现有一下几个特征:静态的实体设施。就是场所的实体建构。包括一个场所内的建筑,景观,通过实体对场所起到界定和划分的作用。人的活动。即上述实体设施是如何被人们利用的。主要体现在人和实体设施的互动上,给行为活动以载体。就是说人在与一个场所交互过程中在文化,行为习惯,以及习俗等方面的偏重,还有人在活动中的情感价值体验。与空间相比,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有空间和特征两方面:空间即场所元素的三度布局;特征即氛围,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性。我们不应将整体场所简化为所谓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的分析范畴。这些空间关系、功能分析和组织结构均非事物本质,用这些简化方法将失去场所可见的、实在、具体的性质。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以利用该种活动在其中发生。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结论:每个场所都是唯一的,呈现出周遭环境的特征,这种特征由具有材质、形状、肌理和色彩的实体物质和难以言说的、一种由以往人们的体验所产生的文化联想共同组成。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

“场所精神”是一个古罗马概念,原意为地方守护神。古罗马人确信,任何一个独立的实在都有守护神,守护神赋予它以生命,对于人和场所也是如此。在罗马人看来,在一个环境中生存,有赖于他与环境之间在灵与肉(心智与身体)两方面都有良好的契合关系。这个观点放到今天也是十分正确的。类比“场所”的含义,场所精神涉及人的身体和心智两个方面,与人在世间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定向主要是空间性的,即使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认同则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

2 场所以及场所精神下的空间形态分析

2.1 场所是充满意义的环境

对于“场所”这个概念,整个学界对其展开了各种讨论,尽管不同的学者运用自己的学术视角和学科用语,对此问题发表了个人的观点,并且尽管有些观点和专业词汇有些拗口,但是这些对于我们从历史的整个发展脉络上,梳理这一思想的流变与争论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E·拉尔夫(Edward Relph)从现象地理学的角度阐述场所的观念,他认为场所是过去的经验、事件以及未来希望的呈现,人们在空间内发生的活动、事件或存在有意义的真实经验的积累,都使其对此空间产生认同感,那么该空间单元也就转化成为了场所。他指出了场所包含的三重属性,即客观物质、功能活动以及场所意义。场所意义则又包含着象征意义、个人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Tuan)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认为场所是一种感觉价值的中心,一种主观的人类建构,是生活与发展的前提。人类的居住、日常活动、行为促使人们对场所产生强烈和持久的依赖。他着重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和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追求表象背后的深层含义。经济地理学家玛塞(Massey)认为场所是人类活动普遍脉络过程中特殊性的呈现。普瑞德(Pred)指出场所是空间结构历程的一部分,是由空间社会实践构成的,同时场所也是这些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要素。

“场所”进入建筑领域并成为建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归功于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舒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他在其著作《存在·空间·建筑》、《西方建筑的意义》、《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以现象学的方法把建筑空间同人的生活及其意义密切联系起来,诺伯舒茨指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和“生活发生”的空间。他受到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定居”(dwelling)概念的启示,在其著作《存在、空间与建筑》中提出了“存在空间”的概念,他指出“存在空间”是包含“介于人与其环境间的基础关系”。诺伯舒茨认为定居不是简单的庇护所,人要定居就必须能在环境中辨认方向并对环境产生认同。也就是说能感受到此环境是充满意义的。在此意义下“定居”同“场所”的意思是相近的。而“存在空间”又总是体现为“场所”,所以说场所的本质在于人能在世界中定居,并能体验到来自自身和环境的意义。也就是说,人们在场所中的定居并不仅意味着身体寄于场所之中,而且还包含了人精神和心理上的尺度即心属于场所。

2.2 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环境是影响城市形体的因素

英国理论家D·凯特(David Canter)受到拉尔夫的研究的启发,认为场所是由“活动”、“物质属性”和“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建立了场所各要素之间的抽象关系的概念模型(见图2-1)。他进一步说明了成功的场所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物质空间、感觉经验和活动。在凯特的研究基础上,J·彭特(John Punter)和J·蒙哥马利(John Montgomery)将场所的构成放到城市设计中进行更为具体的解析(见图2-1、2-2、2-3),并且在每一特征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更为具体详细的元素,他们将物质形态理论、心理知觉以及相关的活动整合起来,这使得模型在指导场所营造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效用。

综上,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研究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的理论。通过对这些影响城市形体环境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因素。在场所理论的研究中,社会的,文化的和感知的因素被渗透到对空间的界定和围合中来,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结合,于一般性的场地(site)赋予出场所(place)的意义。

3 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雕塑设计的偶合性分析

城市空间可以按照实体物质与意识精神划分为实体空间和意识空间。实体空间指的是在城市地上地下可规划布局的物质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可体验空间,由建筑、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城市道路,小区环境等空间类型构成。城市雕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有含蓄生动,易于被人理解的艺术构思:以其和谐、奇特、新颖的造型,创造出寄予人情感和愿望的景观,满足人们欣赏、游憩、教育、启迪等精神上的需求。城市雕塑是城市空间精神形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城市精髓存在与城市空间中,城市空间给城市雕塑提供了存在的实际空间载体.城市雕塑空间在城市实体空间空中的存在,以精神形态的方式嵌套与城市意识空间,展现与作用于城市人文环境。城市雕塑空间可以称为城市空间的软环境,它是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空间中一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3-1、3-2)

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城市的实体空间和意识空间都会随时间变迁而发生不同的动态变化,由此会引发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不协调。城市雕塑规划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城市雕塑是否能够适应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雕塑的规划应当充考虑和分结合城市的动态变化,以前瞻的规划视角来对城市空间中的城市雕塑进行规划与设计,来使城市雕塑能够紧随城市空间形态的而变化、例如雕塑早期发展出来的英雄主义和人定胜天的雕塑概念已经不适于当今这个文化、情感需求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多方受众,具有时代精神和突显文化档次的雕塑才能存在与这个城市空间中。(图3-3)

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认知一般是通过城市空间内部所包含的具有标志物的场所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和理解,一个个场所作为一种表达城市空间具体内容的方式,类似于一副副动态的画面。场所也是由城市的区位、城市的一般的空间配置等决定。

众所周知,金字塔、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是具有一个城市或国家文化标识作用和凝聚向心作用的大型城市雕塑,因此城市雕塑是使得城市空间具有可识性和象征意义以及文脉的标志物,既是作为城市特定空间的标志性景观因素,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形成城市轴线,同时又称为城市景观轴线的重要节点,并使城市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的意义在于使得人们更易于识别城市空间,从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例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芝加哥钢雕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城市的空间和场所是城市雕塑的承载,只有根植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的特定场所,挖掘城市特定空间的场所意义,为城市雕塑的总体布局和主题策划提供更深层次的依据特定的场所带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而特定的社会文化是空间意义的基础与渊源所在,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以具有意义的场所得以体现、特定的场所所呈现出来的特定文化及由此形成的脉络情境决定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内在精神。

城市雕塑一般对于美化、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由城市雕塑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城市雕塑不同于室内雕塑,它是存在于建筑物外部空间的,需要与其周围环境想适应。城市雕塑的建造地点一般是在城区内部,特别要求雕塑应跟着城市走、与城市环境一致,强调城市雕塑与城市广场、街道、绿地、建筑物等各种因素相协调,因为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它是城市的窗口,是给外来者对城市初步影像最深刻、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所以,过分强调城市雕塑的个性化设计是不太适宜的,作为城市环境有机体的一个组成环节,它应该与城市的整体系统融合并使其功能最有效化。(图3-4)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整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我们的前人就知道在创作、安排雕塑时应从特定的主题和特定的环境出发,这样才能有效地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城市雕塑必须讲究对环境艺术的衬托,如果创作者不懂得从空间角度的安排与转换,不懂得从环境角度营造雕塑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那这样的雕塑作品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任何的空间系统总是有一定的背景作为前提存在的,显现出不同物质的空间关系,这些物体形成的自由空间,便是一种参照系数。城市雕塑的设计也应当以此为依据。城市雕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城市的空间、景观的整体风貌,在创作城市雕塑时,一方面要受现状城市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要表现和创造新的城市环境。

4 小结

城市雕塑对于城市空间及景观的作用在于它是城市景观的引导与联系节点,它是时空的划分与界定的媒体,它是空间环境的认知与沟通的中介,它是空间文化的表达与深化的方式,它还是空间精神的塑造和升华的工具。城市景观要素中包含有城市雕塑,而且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城市景观间联系较为分散时,一个出现适当的城市雕塑将能发挥连接和协调城市景观的作用。同时,城市雕塑置身于城市空间之中,它以其自身的尺度、体量、材质等来控制和划分城市空间,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把广场空间整体划分为两部分,南边为毛主席纪念堂、北边就是天安门。正由于城市雕塑对于空间的划分功能,同样让它具有空间认知性功能,一个雕塑往往是一个空间的代名词,具有宣传和推广该空间的“广告效应”。同样,当对城市雕塑的创作要求越来越高时,文化和精神性的东西也日益重视,雕塑正好能起到提升城市文化精神的作用,犹如是城市的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肖玲.北京步行街场所精神的探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2]成栋.重回城市的场所精神[J].建筑论坛.2004

[3]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

[4]吴秀娴.现象学与场所精神的解读[J].广东建材.2010

[5]王招林.诠释场所精神的纪念空间设计——古蔺太平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纪念碑设计[J].建筑设计.2009

[6]魏莹.浅析住区环境中的场所精神[J].山西建筑2007

[7]张晓峰.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8]龙松亮.千年兰亭的沧桑和无奈——从文献分析探析兰亭曲水变及其蕴含的场所精神[J].中国园林2010

[9]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2003

[10]郭戈理.论纪念性建筑的”场所精神[J].湖南大学学报,1998

[11]丛林.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J].东华大学学报.2003

生态园林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篇8

1 概念

所谓生态园林主要指的是利用生态学原理, 例如生态平衡、生态位、植物他感、边缘效应等理念, 并同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 因地制宜地配置空间环境, 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之地。

1.1 生态园林的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 通过生态园林的建设有助于调节小气候。蒸腾作用能够对温度、湿度以及太阳辐射等产生影响, 还能有效地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因而能净化空气;林带的建设还能够起到衰减噪音的作用;绿地上空粉尘少, 从而减少了黏附其上的细菌。另外, 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 具有杀菌能力。据测定, 每1m3空气中, 百货商场含菌量高达400万个, 林荫道为58万个, 公园内为1000个, 而林区只有55个, 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万倍。

1.2 生态园林建设的特点

生态园林建设有其自身特点, 生态园林城市同传统城市相比更具有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看到生态园林城市具有美化环境、园林观赏的特点, 同时还具有公共性、思想性、生物多样性、协调性及变化性等特点。实际上, 生态园林的建设就是把社会美、艺术美以及自然美等全都融合到了生态系统中。

2 生态园林的意义

生态园林的建设,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了解其重要性之后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1 时间得到合理分配

从实际情况来看,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 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人们工作时间缩短, 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为了能够适应实际需要, 在今后工作中要求能够改变以往小园林的设计风格, 进一步扩展到生态园林领域, 有助于满足人对自然或者是接近自然园林的需求, 这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优势。

2.2 有助于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从当前不少建筑来看, 城市建筑往往是标准化及商品化, 城市面貌往往是千篇一律, 这样的景观显然无法体现出城市的特色。生态园林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更展现出了当地自然及人文景观, 生态园林的建设实际上更能突显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

2.3 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强这方面研究, 才能够满足人们实际要求。当前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生态失衡、森林消失, 空气、水污染日益严重, 对于这些问题, 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能够有效缓解这种形势。

3 结语

生态园林建设是今后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能够适应实际需要必须加强对生态园林的研究。生态园林具有调节小气候, 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应加强生态园林的建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蔚镇, 蔡文婷.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透视与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2)

[2] 胡健.生态园林与城市建设——以淮安市的城市建设为例[J].学海, 2008 (4)

城市的意义 篇9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 进行无限放大跟无限缩小的过程中, 找到接近100%的完善理论。《博弈圣经》中科学的定义为: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科学即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学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曾云集了当今一流的规划专家和学者, 在对城市规划作了一系列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后, 科学地设立了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生态规划、社会公平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等18个分论坛, 其目的就是强调科学的规划、协调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过程中, 由于规划的滞后和失控, 各城市间彼此模仿, 争赶时髦, 宽马路、大广场、相似的标志性建筑等等, 使城市间差别越来越小, 外观、环境渐趋一致, 一样拥挤的楼群, 一样堵塞的交通, 城市失去了特有的风格和个性, 一味地追求大而全, 机械地扩大城市容积和边界, 以更雷同的模式发展。这样一来, 就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城市形象问题、城市整体风格的定位问题, 也即城市文化的传承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等等,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归根结底是必须构建认真传承城市文化, 科学和谐发展城市的理念。

1 传承城市文化, 提升城市形象, 塑造城市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也是传承历史、延续文明、拓展未来的内在动力和宝贵遗产。城市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基础, 是城市竞争的核心内容, 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影响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每个城市都有其固有的文化特征, 失去了它, 就失去了这个城市的“根”与“魂”, 像北京是历史名城, 故都, 旧时的皇城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 今日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既有首都的神圣、庄严, 更给人以典雅、温馨、大气, 充满文化意蕴。国际大都市上海, 其外滩的欧式风格, 始终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 而浦东的倔起, 则向人们炫耀着一颗东方明珠的璀璨。

同样, 在城市化进程中, 保存城市的记忆, 保护历史的延续性, 也就是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这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发展痕迹, 使城市成为一个民族的记忆载体。2008, 首都北京圆了百年奥运梦, “鸟巢”、“水立方”等, 存载着首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通过奥运, 向全世界宣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以崭新的城市形象, 塑造了优秀的城市品牌, 全方位展示了东方雄狮的威武。

当然, 城市规划要考虑功能和发展的问题, 但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 更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只有很好地传承我们的城市文化, 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才能成功塑造出优秀的城市品牌, 使我们的城市多姿多彩, 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2 多元化协调发展, 创造缤纷和谐的人居环境

当今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正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 城市的多元化协调发展, 成为必然的趋势。为此本人以为, 必须注重城市的多元化设计。

2.1 城市规划与设计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安排。”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指出, 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 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 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 与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城市, 都是以创造一种良好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 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 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 组织和安排好交通、绿化、给排水等各类工程设施, 都要研究城市的发展, 考虑城市的历史。城市设计还得考虑更深层次的“城市美”, 如城市的形象设计, 包括文化底蕴、精神品格的塑造、价值观念的导向、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活力的提高等诸多事项。而我们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 就是要达到各个相关项的最大优化与最佳整合。一个城市, 要持久发展、经久不衰, 就必须挖掘其深厚的文化积淀, 与时俱进提高文化品位, 这有这样才能迎领时代新潮流。

2.2 城市美化与色彩

一座城市美丽与否, 首先是通过对城市的色彩来感知和判断的, 这是第一感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况且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 如果说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也不为过。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 色彩艳丽的公交车、出租车, 闪烁迷离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 使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 容易滋生烦躁情绪。而五彩缤纷的公园,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让人心旷神怡, 心情愉快。

每个城市的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 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像北京皇家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 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像江南水乡的灰瓦白墙、小桥流水, 都是城市的传统色彩。城市色彩不可追求雷同, 要象保护历史文物一样保护其城市特色, 以延续其历史文脉。如果一座城市随意破坏传统色调, 则等于将历史割断, 暴露出一副苍白面孔。当然, 想让城市形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并不容易, 它需要城市领导、建筑师以及业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品味, 正如一位建筑师所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 的确在时时刻刻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和现代文明水准。

城市的意义 篇10

是高地价催生高容积率进而造就了超高层建设的温床,还是地方政府自我实现的政绩观拉高了城市天际线?我们无法给出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发出这样的疑问:城市应该以何种方式长高呢?

我生活的上海,是全国拥有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城市。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层楼宇与它们脚下摩肩接踵的传统里弄戏剧化地并存着,在这种高低并置的奇妙图景下,让我们有更真切的语境去思考和探讨“低”给予我们的曾经,“高”昭示大家的未来,以及它们对于城市的意义。

相对而言,我是个比较喜欢“低”的人,喜欢里弄街巷间逼仄的空间,喜欢红砖褐瓦黑漆门的色彩搭配,喜欢看天井上空飞翔着的鸽子的羽翎,喜欢端详各家窗口随风舞动的“万国旗”(上海人对每家每户窗外晾晒的各种衣物给出的亲切戏谑的称谓)……它们虽然陈旧甚或破败,却生机盎然、亲切可掬,这是我的城市记忆中曾经的气息。

而当有一天,仰望天空的视野里再也避不开摩天楼锃亮玻璃幕墙上耀眼的光斑和五花八门万花筒一样的各色高楼的帽子,蓝天、白鸽和褐瓦的和谐配搭不再的时候。虽然不太情愿,大家还是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城市建筑已经无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由低到高的现实。

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抱怨的时代,一切有悖于我们传统美好记忆的东西都会成为抱怨的对象,道德、伦理、教育、医疗、税收……不一而足。城市,这个在过去30年大演变脸绝活的对象自然也难逃批判和讨伐。OMA在北京设计的“大裤衩”让库哈斯成了大量中国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其实撇开《Content》上有可能的情色隐喻不说,仅从城市层面看,高层低密、还绿于民的规划策略还是值得嘉许的。而库哈斯1995年起对以香港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五城例的亚洲新都会高层高密度的探索研究,对现今的中国其实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说老实话,中国众多城市已经失去了曾经的肌理和空间特质,香港九龙城寨20年前化作一堆灰土,北京的大栅栏早已改头换面,上海的石库门里弄也所剩不多。对在中国进行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而言,绝大多数城市中的设计工作不同于欧美国家在既存城市肌理中的填空式设计。对既有空间进行改造更新、对断裂肌理精心链接、缝合固然非常重要,对空白空间进行积极创造、营造崭新而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似乎更加值得思索探寻、倾注心血。

在香港,这个全东亚最具代表性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当从空中俯瞰高层林立的中环、上环,视觉上的威压和拥塞活脱脱就是城市传统低层记忆的噩梦。而当真正走进拥挤的高层、超高层建筑间的架空步道时,又会惊讶地发现人们的内心还是可以这样贴近地面,贴近摇曳的树梢,贴近身边每个漫步的步行者们。城市的功能以这样一种贴地飞行的方式被高度复合,都市中的绿洲、楼宇和人们的心灵被重新链接起来。这是一种被重塑了的城市空间肌理,类似于“天街”(说到这,不得不佩服龙湖地产在十几年前就已把这个充满魅力的词汇作为产品系列专有名词收归麾下,令人艳羡不已)的概念,真正让低层高密度的城市记忆以崭新的方式重被嫁接植入超高层众多的城市。

近期,上海徐汇区采用类似“都市针灸”和“都市链接”的手法走出了一条重塑城市活力的道路。徐汇区旅游局以徐光启墓、天主堂、观象台、藏书楼等形成全国首个开放型都市4A级景区“徐家汇源”。这一做法让一系列湮没在高层高密度建成环境中的低层记忆被重新有效链接,通过一种“按图索骥”的游览线索让人们有机会以动态、全视角的方式来阅读这些散布在城市环境中的历史遗存,这不由得让我们感慨于城市职能部门充分挖掘城市资源和深耕文化积淀的敏锐洞察力和独具的匠心。这一种穿珠玉为璎珞的手段,将每个被“针灸”过的城市节点,以“链接”的方式共同构成了鲜活的“城市诗卷”移动的脚步穿起城市的记忆,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而它们的背景就是正在进入高层时代后不断变迁中的城市。

“都市链接”让城市集体记忆的碎片穿成了记忆项链,大量超高层和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所做出的“都市填空”则以更大的力度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城市需要被重新定义,需要被重新注入生机和活力,正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已经深刻影响和变革了我们的生活,伴随城市的不断发展演替,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被重新塑造,超高层理所当然应该肩负起这一重要使命。

超高层完全可以不单单是耀武扬威地向高空宣战,当他们俯首低眉的时候也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携手城市曾经或正在变革着的肌理拼图,以更积极的姿态去接纳、拥抱、引领它所属的城市。

如果城市必须向高空生长,人们没有必要以卫道士的姿态去竭力阻止。探索是否有策略让它高得健康、高得亲切、高得恰如其分,引领、支撑我们变革中的城市迈向一个崭新的更加美好的纪元,才正是我们探讨超高层建筑之于城市意义的真正目的。

“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支撑着超高层建筑不断刷新它的高度纪录,但它们的大量建设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薄宏涛: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参与本次《城市建筑》和筑境建筑合办的学术沙龙。在城市天际线的纪录一次次被刷新之后,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沙龙来探讨超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意义。近十年,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曾经的300 m、400 m的高度记录早已被突破,其发展建设已经进入500 m+、600 m+,甚至于700 m+的时代。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支撑着超高层建筑不断刷新它的高度纪录,但它们的大量建设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在人文层面、社会层面,超高层究竟为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什么,也许通过今天的讨论能够碰撞出一些新的思维火花,得到崭新的启示。

中国传统上一直是在水平向度上建造的国家,但作为垂直向度建造的代表——67.3 m高的应县木塔作为中国数千年来建筑遗存中的制高点,巍然屹立至今,也说明中国人自古拥有对于达到更高高度的愿望和决心。

二十多年前,浦东小陆家嘴几乎是一片白地,但随着东方明珠塔在江口的矗立,从200 m、300 m,发展到金茂的400 m,再到环球中心的500 m,众多超高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陆家嘴成为了世界超高层建筑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而今,当我们站在苏州河河口注视遥相呼应的浦西老外滩和浦东新外滩时,总会有些问题浮现在脑海:城市的天际线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超高层会给我们生活的城市带来怎样的影响?

上海近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乃至亚洲天际线高度第一的城市,这样的状态又可以清晰界定两组时间标点:20世纪20~3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饭店的83.8 m高度把持纪录达半个世纪之久,而后在小陆家嘴开发建设中,这个纪录被一再刷新。1997年,我到上海调研酒店建筑的时候,金茂还没有建成。2000年,我再到上海读研的时候,它已经优雅地矗立在小陆家嘴了。到目前为止,我都还认为金茂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造型最经典的超高层之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超高层的代表。其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 m的高度超越金茂,在不久的将来,高度纪录又要被上海中心再次刷新。800 m的哈利法塔之后,沙特的王国塔居然在向1 000 m的高度发起挑战, 这种城市天际线的变化确实是20年前我们完全不能想象到的。

所以今天想请环球中心的中方主设计师、华东院的副总建筑师党先生开启今天沙龙交流的序幕,讲讲这样一栋超高层建筑建设背的花絮。

觉木

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设计所副总建筑师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和建造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

党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曾因亚洲金融风暴而暂停, 最初的设计也不是现在的高度,业主也进行过调整。我是在2003年项目重新开始后参与进来,并成为该项目的中方专业负责人,直至竣工使用。

起初项目还是挺顺利的,但中间也有一些小插曲,KPF最初设计的方案是在建筑顶端有一个圆洞,寓意是天圆地方——建筑的基座是方的,向上逐渐收缩,而且这个圆洞直径与东方明珠塔的第二个球的直径相同,中线也与之对应。但当时民间有一些声音,说建筑的形状像日本国旗,进而引发了一部分人强烈的民族情绪,这也对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于是后来方案做了一些调整,在圆洞下部大概1/3的位置加了一个天桥,寓意”中日友好之桥”,但是大家觉得那条线(桥)从远处看还是不太明显。

日本投资方在进行业态定位时,做了很多的分析和市场调研。 当时设计了一个摩天轮一般的观览车路线,正好利用了那个圆洞, 从市场运营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亮点——世界上最高的观览车。 但观览车设在室内,消防是一个难点,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根本无法逃离,而且观览车也存在火灾时断电停运的风险,火灾的烟气上升后,会给车内人员带来极大的危险。当时日本投资方觉得这个世界最高的观览车将是运营上的亮点,也是建筑运营中主要的盈利来源,所以一直比较坚持这个想法,为此消防局专门组织了多次评审会,聘请了英国和美国的著名消防顾问对此进行研究和论证。当然最后这个方案并没有获得通过,于是进行了多轮修改,直到最终形成了现在所见的顶部方形洞的造型,这个洞是必须要开的,因为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很大,另外也避免了民间对敏感话题的议论。

虽然建筑顶部的方案一直在论证和修改,但是项目的整体设计和施工一直都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日方对这种超高层建筑设计和建造的管理方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整个项目历时约6年,建造过程中也是一直伴随着设计修改,但整体计划制订得非常仔细和完善,一旦发生偏差会及时进行调整,而且质量控制非常严格,很多检查都是按照日本的标准执行,所以从最终建成效果来看,设计的完成度非常高。其间,中方大概有十几个人参与,而日方有近百人常驻现场,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管理和监督。比较来看,国内的项目往往是虎头蛇尾,在方案设计时投入的精力较多,而到最后施工建造时,主要负责人往往已经不再参与该项目了,最多也只是在某个验收阶段出现一下,但此时设计对项目的影响已经非常弱了,这就导致了国内原创设计的完成度普遍不高。超高层建筑建造的周期较长,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应较多,目前国内各大设计院往往追求经济效益,不可能将主持这类大型项目的设计骨干长时间置于一个项目上,这也是目前体制下很难克服的一个问题。

总之,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和建造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

薄宏涛:谢谢党总。作为金茂大厦的中方设计单位,上海院也拥有非常丰富的超高层设计、建设经验,刘院长是否有一些感受可以与我们分享呢?

刘恩芳

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正以公里为计量单位迅速发展,已无法预知人们对建筑的心理高度,但我们应该对超高层建筑有多一些的敬畏,在体现技术进步的城市文明、彰显政治经济憧憬的同时,还应考虑人的心理的认同和社会的文化的认同。”

刘恩芳:金茂大厦是我院与美国SOM公司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合作设计的超高层项目,也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建设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座超高层建筑,它占据着上海黄浦江畔的极佳景观点和视觉中心。金茂大厦平面方正与切角的转换、立面收放有序又富于节奏韵律的变化,蕴涵了“中国塔”的寓意,并真实反映了大楼空间组合特点和结构体系,体现出中国建筑文化内涵与现代超高层技术的完美统一。SOM公司的这个立意与构思,至今仍被广泛称道。

这充分印证了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不仅仅是高度上的需求,还有社会文化上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上、经济上的有力表现,还有人们心理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上的表现。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超高层的心理高度,在中国近十几年超高层建设突飞猛进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今超高层建筑高度的计量单位正从由百米向公里改变的今天,是一个很有趣又很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我想谈的第一点是10%与90%的关系,也就是超高层建筑的城市意义。

随着中国13亿城镇人口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城市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据世界超高层协会的统计,中国的超高层发展数量位居全球之首。截至2012年9月,中国有239栋高度超过200 m的超高层建筑在建。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统计数据显示,排名前15位城市(香港、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南京、大连、武汉,北京、苏州、天津、青岛、无锡、杭州、长沙)的总人口仅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但高度200 m以上的超高层的数量却占全国总数量的近90%。透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到中国超高层建筑建设的现状——十几个城市就涵盖了中国绝大部分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这与城市的政治、经济发展实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我认为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城市中的出现以及在城市中的快速发展,是不以我们是否愿意让它出现、出现总量以及速度的意愿所改变的,而是城市多因素发展的结果,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文化心理因素,因此,正视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在理解超高层建筑的内在的城市意义的基础上讨论城市的心理高度,更具全面的现实意义。

我想谈的第二点是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思考,即超高层建筑的象征意义。

中国近些年的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速度如此之快,一方面是城市本身发展对集约化土地利用的需要、技术进步的体现以及经济发展驱动的表征,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作为经济的高度反映以及城市标志的政治象征的意义。超高层建筑所蕴含的政治、经济的象征的意义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评判这种快速化的超高层城市发展?超高层的发展有没有极限?除了在技术上的支撑和挑战之外,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没有极限?

我想谈的第三点是如何构建安全美好的图景,即超高层建筑的心理高度。

如果我们的城市发展到没有超高层建筑就表现不出“发展”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层面也在发生着变化。超高层从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空间的角度,具有节约用地、资源集约的优势,但美国“911”事件之后,人们对建筑的心理承受高度有所降低,之后随着迪拜建设高度超千米的超高层建筑引领了新一轮建设高潮,人们对超高层高度的心理承受力似乎又开始提高。

探讨超高层建筑的心理高度,应该从其使用者和被强加使用的城市市民的角度去思考。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也就是结构、消防、交通、生活等技术问题解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其高度的心理认同。

同时,超高层建筑群的布局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走访欧洲小镇时,每到一处都会登上广场的高塔,欣赏环绕塔楼周围尽在眼底的城市形态和肌理,感受和体味城市的精神。如果规划没有处理好这种群体的空间关系,当我们登上一座高层建筑环顾四周满目都是无序或同样的建筑时,高度在一个城市中作为生活中心的意义将荡然无存。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正以公里为计量单位迅速发展,已无法预知人们对建筑的心理高度,但我们应该对超高层建筑有多一些的敬畏,在体现技术进步的城市文明、彰显政治经济憧憬的同时,还应考虑人的心理的认同和社会的文化的认同。

薄宏涛:我们知道超高层建筑的第一波建设高潮是在美国,接下来集中于东亚,然后是西亚。当我们通过上海城市的变化来审视超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线的勾勒和它的城市意义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这里面存在着一种文化观的比较。作为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 美国并不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成为其超高层建设道路上的羁绊,而在欧洲超高层的总量始终是在有克制地增长。德国gmp事务所近几年在中国也参与了大量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想请吴总谈谈作为纯正血统的老牌德国事务所,是怎么以欧洲的设计理念对待东亚地区的城市超高层建设的热潮的。

吴蔚

gmp中国区合伙人,首席代表

“在全世界范围内,欧洲对高层建筑一直持谨慎的态度,中国现在正在处于高层建筑的兴奋期,还没有考虑到反思,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等这个兴奋劲过了之后,人们会从多方面考虑,比如节能、城市肌理、城市空间等方面,对它进行一定的反思。”

吴蔚:2006年的时候我去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的塔城圣季米尼亚诺(San Gimignano)参观,感触很深。实际上这些塔是中世纪时建造者对自己家族声望、权力、财富宣誓的一种表现方式。这种心理状态,好像到今天还在延续。我们事务所在国内很多大城市都参与过重点项目的单体设计或者城市设计,比如上海的临港新城是以多层为主的新城设计。曾有一段时间,有领导提出要在靠近东海大桥的位置建一个新区,要像陆家嘴一样高层林立,表现整个临港新城的辉煌。现在很多城市的管理者还是像几个世纪以前的欧洲一样,想通过超高层来表现自己的政绩或者城市的新形象,我觉得这可能是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

去年某段时间,SOHO的外滩项目引起了上海媒体的关注。他们炮火瞄准的是潘石屹和SOHO中国,而我们作为这个项目的建筑设计单位,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坦率地讲,在那么有限的地块里,若满足了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要求,其实建筑体量就已经确定,不可能再将其做得小一点、薄一点、通透一点。这个135 m限高、5.0的容积率所形成的规划及城市设计条件是否和外滩地区的整个风貌相符,是可以讨论的,但这个容积率是政府允许的,土地出让价也是按这个容积率计算的,这已经造成了这个题不论怎么去解,都会有不同的争议。

其实我们作为设计师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作为德国事务所来讲,我们特别崇尚技术的先进性和最后的实施度,以超高层技术来讲,我们觉得这是人类建筑技术的最前沿,而且这个技术也越来越精细、先进、复杂。比如双层幕墙、双轿厢电梯以及越来越复杂的防火系统等,所以每当项目完成之后,我们都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从欧洲城市的发展历史来讲,大家对高层怀有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可以有,但是太多又可能会有问题。我记得东西德统一之后重建柏林时,有两个非常有争议的地区,一个是波茨坦广场,一个是亚历山大广场。波茨坦广场已经建起来了,而且在波茨坦广场,高层和超高层的设计非常谨慎,也经过激烈的争论;而有点像曼哈顿翻版的亚历山大广场项目,迟迟未动,除了政治、经济的原因之外,就是大家对超高层的不确定,不确知完成之后对城市的影响会有多大。所以,我们以建筑师的身份在做超高层项目的时候会有一种兴奋和喜悦,但是如果我们有机会做城市设计或规划的时候,我们并不彻底反对超高层,但不认为超高层建筑是解决城市目前复杂问题的唯一手段,在我们所做的城市设计中,包括临港新城,对超高层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而且我听说可能一个超高层建下来是赚不到钱的,因为经济投入很大,并且它在运行的过程中是一个巨大的耗能体。所以我们觉得超高层可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引起全社会的反思,但是首先必须达到这个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欧洲对高层建筑一直持谨慎的态度,中国现在正在处于高层建筑的兴奋期,还没有考虑到反思,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等这个兴奋劲过了之后,人们会从多方面考虑,比如节能、城市肌理、城市空间等方面,对它进行一定的反思。我个人预测,5年之后,中国的超高层建设可能会开始降温。

薄宏涛:从在柏林波茨坦广场的设计中,皮亚诺(Piano)的方案呈现了清晰的欧洲化的城市肌理,他并没有选择高层低密度的策略,而是用城市主义的概念重塑了一组街区,一个高密度小尺度的城市街区。皮亚诺方案的最终胜出也反映了在德国,公众对于延续城市空间肌理的重视。

从巴塞罗那的卫星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地中海沿岸向内陆区域,城市呈现出一种非常清晰的肌理退晕,从步行的小尺度到步行、马车混行的中小尺度,再到马车和汽车混行的中尺度,最后再到汽车的大尺度。由此可见,城市的肌理和城市的高度,与交通模式变更后的开发强度之间存在的清晰互动关系。

其实上,上海曾经也曾经拥有类欧洲化的城市肌理,但现在城市固有肌理已经伴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和开发强度的激增被新的大街区、大楼宇破坏掉了,在这个过程中,超高层建筑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反城市的建造案例。我想请王方戟老师来谈谈,这样的城市肌理下的高强度建筑开发是一种正向的城市作为,还是负向的对城市肌理的破坏?

王方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主持建筑师

“反思下来,我觉得视觉形象只是高层建筑的一个方面,而人在城市中与高层建筑基座间的关联程度也同样重要,这是值得大家多加关注的。”

王方戟:刚才几位老师都谈到了高层建筑在中国和欧洲的意义。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积累,我想结合刚才薄总提到的高层建筑与城市肌理之间的关联来谈谈我的想法。

从开始专业学习,我们慢慢形成了一种对类似巴塞罗那主城区这样的城市肌理的认同感。我们认为一个相对理想的城市模型,是有亲切的城市尺度,有比较严格的街廓,并有一个一个明确的街区。不过反思下来,包括欧洲的很多当代大城市在内,大部分具有这种特征的街道其实也只是集中在中心城区那一小块地方,出了中心城,城市周围新区的模样与中国的城市新区是差不多的。

而对于亚洲城市,情形又不相同。比如东京,其实比较无序,皇居位于城中心,周围各种尺度的建筑非常无序地并列;因为在二战中遭受破坏,江户城原来的城市肌理基本消失,加上战后城市迅速扩张,造就了今天的城市格局。中国很多大城市今天的面貌,正是因为经济缓慢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制约突然不再,经济迅速膨胀导致城市的无序建设形成的。要用城市肌理的理想模式来评判当代中国城市面貌,其实有点难。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无论高层还是多层,其实与城市肌理的形成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大多数中国的新城区的建设很难控制形成像欧洲老城那样的街区关系。当然,对于亚洲当代城市来说,也没有必要非得从城市肌理的角度来对高层或者多层建筑进行评判。倒是它们与城市之间的确切关系、它们与城市具体地点上各种人群的关系这样的角度更值得我们探讨。比如说绝大多数上海的高层建筑并没能给地面上接近它们的人留下什么印象。能让在街道上的人感觉到它与自己有一点关系、让建筑内部与街道比较接近的,似乎只有波特曼上海商城等非常有限的几座楼。人从街道上可以很容易进入这些建筑的底部公共空间,加上相应的公共性功能的交叉配置,使这些建筑因其在底层的特殊布置,与城市形成了相对良好的关系。再比如香港汇丰银行,底层架空,周末很多菲佣会到那去,虽然感觉有点脏,平时利用率也不是非常高,但我觉得像这种具有一定城市性的高层建筑近地空间其实还是很少看到的。相比起来,有的高层建筑虽然造型非常华丽,但却没有考虑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比如皮亚诺在悉尼设计的两栋高层建筑,从杂志上看,细部都很好,造型也很漂亮,但在现场,我们会感觉到建筑底部空间明显的排他性。建筑再漂亮,与城市街道的关系也难有改变。其实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都有这样的问题。反思下来,我觉得视觉形象只是高层建筑的一个方面,而人在城市中与高层建筑基座间的关联程度也同样重要,这是值得大家多加关注的。

薄宏涛:感谢王老师。的确,即便是在高强度开发的城市中,超高层,毕竟也还是从属于城市地块的城市建筑,因此我们就应该充分重视和关注它与城市之间的关联。在我们日常的设计中,如何让建筑有更好的城市性和公共性,能够让其为公众所触及和驻足,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前段时间我们有幸去参观了张斌老师设计的安亭文体活动中心,这个设计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具有公共性的城市平台,我想请张老师继续这个话题谈一谈您的感受。

张斌

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很大程度上超高层的发展和正常的社会运作是存在矛盾的,吴总认为5年之后大家会对此有所反思,但我觉得还是比较困难的,起码在中国是不太容易被反思的。”

张斌:刚才几位老师都结合各自的超高层实践经验和体会谈了很多,但我可能和王方戟老师的情况差不多——虽然没有实际的超高层设计经验,但还是有很多体会,因为生活在东亚城市圈的环境当中,也一直观察着上海疯狂的高度变化。

我觉得超高层其实是很奇怪的,它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摩天楼在都市中是由资本推动所产生的奇观,当然它又会催生出人们新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比如欧洲城市是宜人的、步行尺度的、水平的城市形态,几乎全世界的传统城市都是这样,但类似于曼哈顿的城市形态突然出现之后,就像电影、漫画书中描述的那样,人们所欣赏的不再是和自然的直接关系,而是高层顶端的傲然孤立感。资本催生了一种现象,同时又带来一种社会心理的重塑,其实这样一种与自然隔离的状态,会得到多大程度的社会理解,或者技术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都存在很大的疑问。然而这种大都市的生活状态的塑造是很成功的,从曼哈顿开始已经传遍全球,欧洲人可能对此比较谨慎,但全球资本汇聚的地方都在尝试,比如迪拜、香港、上海等。从技术的角度来讲,造1 km高的大楼应该也是没问题的,所以问题不来自于技术,更多的是社会问题。刚才吴总谈到超高层可能在开发过程中是不赚钱的,然而从总体而言,项目本身实现不了经济效益,但是它有另外的作用,比如景观(Spectacle)作用,这就使它变成了一个资本杠杆,可以融入更大层面的运作中,带来一个持续的资本积累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来自于局部的不盈利,但是它可能对于资本整体来说是非常划算的。

很多对超高层、高层密集的批判都来自于其对人的压迫,其实这种压迫并不来自于楼有多高、多密集。从我个人体验来讲,香港或东京的高楼密集区并不会让人感觉很压迫,关键在于这样的物理空间组织有没有公共性、高层密集区的近人尺度的空间如何组织。对于高层本身而言,在垂直向度上可以考虑整个城市公共生活的一体化介入,就像在曼哈顿这样的资本密集区内,利用资本的理性也可以促进超高层中的生活状态和公众相结合,比如库哈斯早期对于纽约的研究所揭示的。再比如刘宇扬老师曾给我看过的一个实例,在香港上环的一个社区中心,楼体本身很普通,但是其内部的生活状态是垂直向叠加的。其实这对超高层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然而这种意义可能在巨大的资本聚集过程中,往往会被忽略掉。我们看上海陆家嘴的3栋超高层,其实它们已经考虑多种功能的混合,已经有高位公共空间的想法,但是这种高位公共空间是奢侈的小众化空间,不是一般老百姓都可以去的地方。当然在其低层可能有很多商业空间的引入,但对于这么大的尺度来说,更极致的探讨目前还没有进入全球的超高层操作中。曾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年前看到的努维尔在巴黎德方斯的一个超高层方案,比较极致地尝试了如何在整个垂直向度上引入公共活动。当然,在香港已经可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人现在热衷于做超高层,或者在规划当中会做密集的高层区,其中一个潜台词是增加土地利用率,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似乎一定要这样做。其实我们看国内的状态,有超级的高度,但是整体的容积率并不高,如果把道路,隔离绿化等空间算上之后,和香港、纽约、东京的密集区比,容积率出奇的低。中国的规划体制对于道路宽度、退界、楼间距等的要求等会让土地的经济性不可能实现,这样的规划模式推导的动力源于土地的重组非常容易,我们可以把小块的土地合在一起变成大地块,大地块会带来大道路,大道路会带来大退让,从城市的经济角度来讲,这样一种机械化的推导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不合理的,完全没有经济性可言,随着土地的超常规急速升值,这种模式将不可承受。我觉得这是国内超高层运作中非常奇怪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件只有在中国或中东才会经常看到的现象,比如在某新区规划中,会忽然出现鹤立鸡群的高楼,我认为这在规划层面也是非常奇怪的。同样两块地,隔着一条街,一边是5的容积率,另一边却是10的容积率,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其实这也是土地重组的便利性带来的问题,是直接通过权力赋予的某种差值,而这个差值并不是正常逻辑上的结果,而完全是从空间构图角度出发的对都市景观的营造。

很大程度上超高层的发展和正常的社会运作是存在矛盾的,吴总认为5年之后大家会对此有所反思,但我觉得还是比较困难的,起码在中国是不太容易被反思的,因为超高层这件事在中国做起来太容易,没有太大的困惑,它的成本会被平摊在整个城市当中,不会因为个别案例引起反思,所以我觉得可能会有某种疯狂的动力去继续推动这件事。

薄宏涛:知道中国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会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出国参观、考察,地点一般都会选择些所谓代表世界城市发展潮流和先进理念的地区,比如迪拜。但我觉得迪拜并不是纯粹按照正常城市发展模式建设的,在常年持有石油红利的背景下,它的国家经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城市的发展。因此我觉得它的发展有些无序、失控。但这样失控的城市模型却被中国很多三、四线城市,甚至于一、二线城市的领导拿来当作样本学习,这就变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实不如学习和研究一下曼哈顿或者芝加哥的街区,能够更清晰了解被标准土地尺度划分的街区形态背后,土地价格和容积率控制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上海的城市肌理同样存在类似迪拜式的发展不确定性,浦东新区就呈现这样一种大、中、小肌理拼接并置的奇怪状态,中间没有过渡。这是由我们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带来的,完全不像巴塞罗那样,根据车行系统运动速度的变化,慢慢自下而上产生的。接下来我想请陈院长来谈谈,在规划层面如何控制这种肌理的无序跳跃、如何解决高强度开发的超高层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关系。

陈卫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建筑师其实是以接到高层建筑项目为荣的,并且会尽全力把它设计好,但同时又会批判说建这么多高层建筑不好,我理解这个自相矛盾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状——一方面对非理想化的东西普遍接受的,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批判的。”

陈卫杰:建筑师其实是以接到高层建筑项目为荣的,并且会尽全力把它设计好,但同时又会批判说建这么多高层建筑不好,我理解这个自相矛盾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状——方面对非理想化的东西普遍接受的,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批判的。

我觉得迪拜其实和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非常像,都是资本推动型的,就是说资本需要什么,就会出现什么,而且它的操纵模式和中国的也很像。迪拜是家族性的,一切都听从国王的命令,下设有一个机构(相当于中国政府成立的公司),所有的金棕榈和哈利法塔等都是由它来推动的;中国是由政府主导的。所以,迪拜和中国的区别就在于资本以及资本流通的渠道不同。大家都说迪拜除了高度什么都没有,但是当走在迪拜的城市中,会发现哈利法塔下面的多层、低层建筑还是很有趣的,在那里可以喝茶、喝咖啡、抽阿拉伯的水烟,这比看哈利法塔有趣得多,和想象的非常不同。

回到高层建筑对于我们这个区域或者国家来说是否需要的问题上,我觉得是需要的。因为刚才也讲到高层建筑是高效利用土地的方式之一,当然能高到什么程度,我们正在做一些技术性的判断和研究,比如说高层建筑对该地区的系统性支撑有没有压力,有些是看得到的,比如交通,有些是看不到的,比如地下的市政管线。但这些研究有一些模糊性,很难讲超过这个标准就不能做,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

其实城市的发展是与国家的政策相关的。中国的城市发展经过了几轮变化,曾经积极发展小城市,后来发展特大城市,现在是发展城市群,也就是说,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解决不了整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问题。当然我们现在谈论前十年、二十年的城市建设,主导的意见不会是赞赏性的,因为已经看到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遗漏点。

去年我去了迪拜深切感受到,金融危机给迪拜带来巨大的影响,很多高层建筑都停止了建设。而阿布扎比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其实迪拜一直以来的发展都比阿布扎比要弱一些,阿布扎比的财团非常厉害,它的石油储量也比迪拜要多得多,所以迪拜的哈利法塔后来是阿布扎比的财团接过来继续做的。我觉得迪拜不是一个可亲近的城市,但是阿布扎比却不一样,它现在正在做的两件事情我觉得很值得学习。一个是叫作“马斯达尔”的项目,想营造一个沙漠高温环境里的生态城,从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研究,一期里面专门设置了一所学校,除了有常规的大学教育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进行生态城的研究。另外一个是萨迪亚特岛的建设,没有通过集聚的高层区来塑造城市,只是做了四个大型的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艺术馆等,而且都是由一线明星建筑师主持设计,当然这也是一个营销策略,但却是另外一个方向,我觉得比一味地做建筑高度要好。同样的两个阿联酋海湾城市,我觉得阿布扎比的建设要理性得多,迪拜追求的是速度和高度,当然它吸引的眼球可能更多,但我们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需要反思,可能从技术上的反思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也许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政策层面去反思,这样才能有助于达到理性城市。

薄宏涛:之前的讨论可能偏重于高层的城市意义,下面的讨论更倾向于现代超高层的形象、设计策略,包括能够提供城市公共性的技术策略等问题。刚才我们讲欧洲对超高层还是有非常严格的控制,但反过来在低层建筑的设计策略里面我们会发现一些非常耐人寻味的变化,十几年前的一些设计手法,在现在的评价体系里面,可能已经变得有些陈旧和落伍了,这实际与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思路和手法的变迁有很大的关联。正好冯路先生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我想请他谈一谈。

冯路

无样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关于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我认为如果按照当前的城市规划模式,先划分格网型道路和土地,然后将土地出让,那么摩天楼就是这种城市规划模式以及相关土地发展模式的极限。”

冯路:我一边听一边想,找了几个关键词,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第一个,是context,文脉。我想从个人比较直接的体会讲起,讲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例子。刚才大家提到了努维尔在巴塞罗那的塔,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感觉非常糟糕,因为之前还沉醉在巴塞罗那多层高密度、非常街区化的尺度中,突然一个巨大的塔楼闯入视野,而且形状和颜色都很猛烈。巴塞罗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层高密度、尺度宜人、均质化的欧洲城市的空间形态,突然出现的这座塔楼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与整个城市的文脉是对立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迪拜最高的哈利法塔,我在迪拜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距离它大约还有200 m远,但是仍然需要仰视,几乎要平视天空,却没有让我生厌,因为这正是我期待中的情形。像迪拜这样的城市,更似超大型的主题乐园,它没有因循一步一步的传统发展之路,因而它的规划模式与很多城市并不一样。在这样乐园型的城市里,城市的肌理不重要,它的故事就是散点式的各种主题。所以,我认为超高层塔楼视觉上的感受跟城市的文脉有很大关系。

第二个,是“反城市”。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说摩天楼是垂直城市,这显然把城市简单化了,但其实仔细想想,我认为摩天楼并不是“反城市”的。如果我们回到起点追溯,城市大多是聚集的产物,是作为贸易聚集点发展而来的,大家汇聚到一起进行交易,然后其他配套服务设施逐渐出现,最终形成城市,当然也有一些城市是从保护领地等需求发展而来的。所以城市出现和形成的动机并不是给人住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特定的最大化聚集功能的地方。当然城市发展到今天,情况不一样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聚集场所。但是如果追溯到形成的动因,我觉得摩天楼是城市功能需求的一个极端。

第三个,它是现代性图景的反映。前面有老师说到,在城市置高点看到的城市感觉不一样,这其实是现代性带来的人对整个世界的观看视角的变化。在古典时期,大部分普通人很难有机会在一个特定的高点位置总览城市,所以那个时候城市的规划建设都是靠水平的轴线来控制。但是工业时代之后,其实是航天器发明之后,人们可以从高空俯瞰城市,并且获得城市航拍影像,人们对城市的体验和控制因而发生完全改变。特别是在现代之后,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在地面的高度,人们很难获得对城市的全景式认知,但是在高空,特别是城市最高的建筑顶层,可以获得一种对城市全景的控制感。与此同时,以纽约为代表形成了一种现代性的典型范例,判断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就要看它像不像纽约,因而高层建筑其实起到反映现代性的图景的作用。

另外也提到了资本。如果按照韦伯的理论来看,资本的起点其实是理性的。说到很多超高层不赚钱好像违背了资本的理性,但我个人认为,虽然资本主义本身是理性的运转模式,但是盖房子不是由虚拟的资本所决定的,而是由资本家或者拥有支配资本的权力者决定的,人往往是非理性的,所以有时候非理性的因素反而更突出了。

关于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我认为如果按照当前的城市规划模式,先划分格网型道路和土地,然后将土地出让,那么摩天楼就是这种城市规划模式以及相关土地发展模式的极限。这也是个必然,因为每个地块面积是限定的,想扩容就只能向高处延伸。所以只有换一种规划模式才能突破建筑只能向高处发展的建设模式。

对于纽约式现代性图景的追逐,本来欧洲是不太热衷的,但是自2000年之后,他们反而有了一点热情,而在美国的欲望却不再那么强烈。这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超高层时代应该是以金融业和地产业为主的财富增长模式,而现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是微软、苹果、facebook,都是生产非实体的虚拟产品,他们的总部都很巨大但都不是超高层建筑,而是环境优美的办公园区,这种空间模式体现了他们对于“现代”、“未来”的理解。但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跟随的仍然是早期的观念。

关于刚才薄总说到的现在的建筑形式比较喜欢扭一扭的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如果说建筑在工业时代发生了革命的话,那就是结构模式和建造方式的革命,这也让建筑形式完全不一样了。这种涉及建筑本质问题的转变,现在因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或许有了新的可能,但目前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完全改变世界的阶段。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建筑师想有些创新,就只能在表皮上做点文章(当然这个表皮指的不是装饰贴面,而是整个表皮的structure),借助计算机产生一些要通过非手工画图或者非手工画图思维产生的形状来展现一种新的状态,或许有一部分建筑师对这种可能的趋势有非常迫切的向往,希望尝试走在时代的最前方。这种对于“新”的渴望,其实也正是现代性的后果。

薄宏涛:其实从上海中心引出了数字化设计的话题,它影响了整体设计的形象、施工,甚至建造逻辑和设计哲学,应该说上海中心从设计到施工的组织安排,BlM系统的应用都体现出了数字化设计对于未来建筑设计构思及实施的推动。正如当时Gensler曾经提到的诸如“金茂是past,环球是contemporary,而中心是future”之类的观点。袁烽老师是数字化设计领域的专家,我想请袁烽老师谈谈对这方面的评价。

袁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未来的时代应该提高建筑性能,以及提升人们生活方式与质量,所以我想建筑的下一个时代应该是新的生态自然复合生活体验的时代。”

袁烽:我觉得现在人们比较喜欢用一些新词,“参数化”就是近几年的一个时髦词。“参数化”已经成为被过度消费或曲解的概念。其实,在中国建筑界,不管谈到理论还是实践,都缺少一些基本的脉络(context)。我们谈及“参数化”时更多的是对应一种图像或形式范式,但实际上,其背后是更深层的技术革命与设计理念、建造方式与社会分工的潜移默化的革命。超高层建筑的未来无疑不可离开“参数化”,但其内涵决不仅局限于形式层面。

今天的主题实际上在探讨一个建筑类型的社会现象。为了明确讨论的对象,首先应该对超高层建筑有一个界定,日本、美国、中国对超高层(摩天楼)的界定都不一样,美国的界定是在300 m以上,中国是超过100 m,从前面讨论的陆家嘴的3栋楼来看,更接近美国的界定,是超级摩天楼概念。

纵观摩天楼的历史发展,有3个阶段。首先,是象征(Symbolic)时代。最早建造超高层来自对人类欲望的征服,完全表现的是高度带来的一种象征意义,比如意大利的塔城、埃及140多米的金字塔、中国的布达拉宫(中国第一个超高层)。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超高层建筑是人们对脱离地心能力极限的向往,而这种追求所带来的结果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精进发展,尤其在工业化革命阶段达到空前繁荣。所以在象征时代,超高层建筑的目的其实非常清楚,它不是功能的好坏,而是能力的体现,包括政治能力和资本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它是为权力服务的。

第二个阶段,是库哈斯在1978年写的《疯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里面提到的另外一种图景——建筑打破了象征意义,可以采用多标准层,拥有多功能。建筑的意义是形式追随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人对高层建筑的外形其实并没有过多关注,而是体验游走在内胆中的新的生活方式,这主要是由资本的密集、高密度带来的。第一阶段强调的是高层低密度,像20世纪20年代柯布西耶提出的“明日城市”一样,而库哈斯的语境是高层高密度,我觉得这是一个飞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涉及了资本的问题、生活方式的问题,以及超高层建筑在这个阶段由外形转向内胆,追求的是内在的全新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在对比洛杉矶和曼哈顿的生活方式时,虽然都是均质状态,但洛杉矶是蔓延式的低层高密度,曼哈顿是高层高密度,曼哈顿的均质享受的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在20世纪20、30年代正是代表着未来。我觉得从第二阶段反思超高层建筑,其实库哈斯在1978年的总结带给我们的实际上是对一种全新生活模式的思考,它带给我们一种完全不同的对建筑的态度,它是内胆式的,完全是由功能主导的生活方式。

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超高层的理解。看了库哈斯在2011年写的《Project Japan An Oral History of Metabolists》这本对日本新陈代谢回顾的书之后,反观中国的现状,我们的超高层建筑是介于象征时代和库哈斯语境之间的。第一,我们的超高层建筑大都是请老外来设计的,这是别人输出的东西。第二,谁来做决策?中国还是政治做决策。我们在政治面前没有办法,在资本面前力量也很微弱.但是我们应该能够对现在做的事情做出正确的诠释和理解,而不是参照美国、欧洲来做事情。

未来的时代应该提高建筑性能,以及提升人们生活方式与质量,所以我想建筑的下一个时代应该是新的生态自然复合生活体验的时代。虽然现在很多开发公司打超高层的牌子是为了拿地,通过吸引政府的注意来平衡土地的成本,但是新的模式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和政府的互动。另外,还应该包括与建筑产业的互动。当我们反思传统产业的时候,是否想到未来产业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从手工业到工业再到未来的数字建造业,是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理论和设计风格的变化其实是时代前行的必然结果。我们关注的是,在这种革命背景下,建筑类型可否有一种革命,建筑方式是否也有一种革命?上海中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借鉴意义是通过这个项目实现了技术的飞跃,因为它运用BIM系统彻底提升了我们的建筑建造方式。所以,超高层的未来其实不限于“参数化”。

薄宏涛:谢谢袁老师,这正是我们希望的通过这样一个沙龙能够揭示出一些表象之后的东西。如果说一种新的技术革命或者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带来的仅是形式上的变化的话,那它是过于浅表了,它的背后必定有更深层的建构哲学存在。接下来请戴春老师继续这个话题。

戴春

《时代建筑》杂志责任编辑,主编助理时代建筑图书出版工作室主任

“其实超高层建筑是个必然现象,尤其在东亚国家,资本在不断汇集,资本的汇集需要一定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超高层或者是大面积的造城运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国不只有上海的陆家嘴,还有天津的于家堡。”

戴春:讨论超高层建筑的城市意义,这可能是我们身处这个快速增长的国度特别关心的。其实超高层建筑是个必然现象,尤其在东亚国家,资本在不断汇集,资本的汇集需要一定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超高层或者是大面积的造城运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国不只有上海的陆家嘴,还有天津的于家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中国城市的政府领导去考察了国外的城市之后,就想要在自己城市中某个地方也建一个CBD,所以就会造成整个城市为了摊平这个资本和政治的需求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未来还会有很多城市继续这样做,而且中国的特色就是各大城市都向一线城市学习。 中国的高层建筑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内肯定会继续建设,带来社会问题是必然的。张斌和袁烽都提到了库哈斯的研究,其实国外还有很多学者在研究超高层带来的社会问题。当纽约的双塔被炸毁之后,在整个建筑界,甚至整个社会领域,对如何建高层、未来高层会怎么样,都有过深刻的讨论,不仅是在技术和建造领域,还包括整个开发领域

建筑师也尝试对这个问题做出回应,Steven Holl在北京当代MOMA中的尝试是把一些社会功能放到空中连接起来,这就是一种回应的方式。另外,CCTV为什么是那样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大众领域的流传是比较异化的。库哈斯的设计是跟双子塔有关的,他是想建立一个空中的连接。我比较同意袁烽的说法,在中国建成的超高层建筑回应了很多技术问题,CCTV就解决了两座塔楼之间如何连接的问题,我觉得这可能正是我们思考的高层建筑的未来。而建筑师则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设计与社会学者合作,让建筑更加合理,能够解决未来城市所带来的问题。

另外,我想到一个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就是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贡献。很多建筑师还是更关注超高层建筑的总体形态,忽略其底层对城市的影响,其实这个空间对于城市生活的贡献会更大。一些建筑师考虑到这个问题,会通过一些方式让高层建筑与城市生活发生更多的连接,甚至让城市生活直接进入到建筑中,比如广州的当代美术馆,设计者将美术馆放在了整个高层居住建筑的上面,让人们一定要走到上面去才能发生公共活动。我觉得高层建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回应它带来的社会问题。

薄宏涛:超高层建筑解决城市问题的同时一并带来了城市危机,设计师们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崭新的破局之道。在广州塔设计竞赛的时候, MAD把800 m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弯折;Steven Holl则在做深圳万科大梅沙中心的时候提出水平摩天楼的概念。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如何把城市生活在垂直向度上引入建筑让它有更强的公共性的同时,也在探讨水平向度或者其他方式的介入。近些年DC国际在这个领域也进行了非常多的课题探索,接下来请冯总谈谈。

冯炜

DC国际城市设计总监

“因为中国地少人多,所以需要建高层来解放一些土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但高层或者超高层的建设量是如何确定的,其实我觉得标准特别模糊。”

冯炜:刚才听到大家从技术、文化、社会等不同角度对高层建筑进行了阐述,有很多例子是地标性的建筑,具有象征意义,但除了这些地标性的建筑之外,我们的城市的平均高度也在增长。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政府要求保障性用房不能建多层。住宅市场多层的产品在减少.建别墅有独特的市场需求,但为什么不能建多层呢?其实还是受柯布西耶的光明城理论的影响。因为中国地少人多,所以需要建高层来解放一些土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但高层或者超高层的建设量是如何确定的,其实我觉得标准特别模糊。

在实际做项目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楼盖多高跟模型比例有关系,1:1 000的模型会比1:2 000的模型更有气势,比如一个项目要是做了1:2 000的模型,领导觉得没有效果,就总会提出楼再高点的要求。还有一次我们做一个办公楼的项目,原定建筑高度为100 m,后来领导决定盖超高层,高度增至170 m,我们本以为多出来的70 m的部分可能没有人租,结果施工图刚完成时就被预定满了。在中国当前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领导也都是跃进式的思维模式了。所以在中国,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影响着高层建筑的发展。

房子占地面积小就会解放土地,如果把这个逻辑应用到极致,像某部电影中描述的立体城市那样,人们都住在建筑的顶端,汽车在层层交错的桥一般的道路上行驶,地面对于居民来讲已经没有意义,成为尘土覆盖、垃圾充斥的“地狱”,真到了这种程度的话,节约土地就变成放弃土地了。前段时间,有很多关于立体城市的报道,介绍了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测算和模拟最后得出容积率是1 0的过程。这个数字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是一个飞跃性的突破,真正运行时还会遭遇到各种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个飞跃还是要慢慢地实现。

另外,如果未来只发展立体城市的话,会不会丧失多样性?如果真的建立体城市,只有大型设计院才能参与进去,而且还需要大型开发商、运营商和物业,那么小业主、个人、小团体如何在这个营造过程中有发言权和参与权?

我在之前的公司曾做过一个高层建筑的概念方案,基地前面是一个酒吧,后面是一块空地。因为和中国的规划管理模式并不一样,没有容积率、退让等限制,完全自由发挥,只有规划部门和业主之间的博弈,所以各种奇思怪想都释放出来,目的不是为了实施,而是为了博弈取得砝码。我当时被指派了一个任务,先做一个超高层,我把酒吧留在那,然后整个高层架空在酒吧之上,当时还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室外电梯,在30层的高度看外面是20世纪的天际线,往下走看到的则是多层的城市空间,再往下走看到的是酒吧,这个电梯就变成了一个时间的隧道。

上学的时候老师教高层建筑设计时,说只要注意三点就行,第一个是标准层,强调的是功能;第二个是帽子,强调的是形象;第三个是基座,其实强调的就是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置身于一个立体城市中,这些概念和关系可能完全超出了建筑师以往的想象。

薄宏涛:在刚才探讨的过程中,有3种城市密度呈现:低层高密、高层低密、高层高密,作为亚洲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的香港,在6.5 km的高空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湾两侧的城市图景,当高度下降到700 m时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在上环到中环之间的高密度高层建筑间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细小的带状联系纽带——天桥。正好前段时间去香港出差,我需要通过这些天桥步行到快速轨道站去机场,因此有了体验这些城市纽带的经历。一路顺着城市高架系统(或者说是属于人性尺度的、在高层高密度的群楼之间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行进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与香港类似,从400 m的高空看曼哈顿,在传统的高层高密度区域里由原有的高架铁路和高架桥的废弃体形成的高线公园,也能创造出一种非常宜人的城市公共生活环境。上海现在也在做同样的改变,有了陆家嘴环(空中步道)之后的陆家嘴明显比以前变得可爱了一些,以前建筑彼此之间太过疏离。

运用一种建筑的技术手段让高层建筑、高层高密度区域的城市公共性变得更强,这似乎正是一种有效遏制超高层逆城市化的手段。刘宇扬老师在南京路上做了一系列的社会服务网点,实际上如果把这些网点的水平连接并旋转90°之后,和我们在高层建筑中希望通过公共空间达到的城市公共性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针对这一点请宇扬兄来聊一聊建筑师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的城市在高层高密度的环境下变得更加可爱。

刘宇扬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香港大学上海中心荣誉副教授

“讲到高层与地面的关系,可能更好的比喻是高层像树一样,它的根基扎在地下,从地下吸收养分,它的根部有多大决定了它能盖多高。高层跟城市的关系实际上在于它与基础设施的连接度。”

刘宇扬:我在上海一开始的实践是小尺度的,但关注的议题一直跟城市、公共空间相关。前不久我在香港出差,去看铜锣湾一栋KPF最新设计的高层。但我到了后,实际上根本看不到那个高层的整体外形,因为它完全被挤在许多高层当中。

我想用三个城市和三部关于城市的电影,来谈谈我对于高层高密度的理解、对于城市的观察以及一些个人的体验,并延伸到建筑实践的层面。也就是说,在无法改变政策、资本的条件下,建筑师能够做些什么?

从我开始工作以来,第一个住过的大城市是纽约。《Metropolis》这部电影是1927年德国导演Fritz Lang拍的,这个电影很清晰地描述了地上、地下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其实映射的就是纽约这个城市。当时我在纽约的SOM事务所工作,负责的项目是曼哈顿的一栋超高层建筑,我们设计团队就4个人,当然还有很多技术顾问。我们除了对立面、顶冠等方面的设计花费了大量精力之外,一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处理这个高层的底部,研究它跟地下空间如何衔接,因为这个高层所处的位置,正好位于纽约中央车站的轨道之上。中央车站地区的地下实际是一个超大的架空层,所有高层建筑的基础必须穿过中央车站原有的钢结构基础。而在设计上,从高层建筑的大堂内也可以直接进入地铁空间。我的感触是整个城市在运作,地上和地下是紧密连接的两个部分。

后来我到了香港,主要的工作是教学和研究。刚开始我发现我的研究生在他们本科毕业实习的一年里会做很多高层项目,但是在学校的课程里,并没有针对高密度城市建筑作很系统性的教学,后来学校重新调整了城市、技术、建构、人居等层面的设计课程,我具体负责了城市这部分。众所周知,香港的地铁是非常成熟的系统,地铁所有相关的设计都是由地铁公司来主导,所以很容易做到所有地铁出入口的协调,但它的一层到三层是属于各个地块的部分,因此建筑师的机会在于地面上二层、三层人行通道的连接。这里面还有一个历史原因,在20世纪的70~80年代,香港经济最蓬勃发展的时候,中环有一系列的用地是属于置地集团的,置地开始在几栋楼之间做了一些空中连廊,并把它变成了一种普遍模式。在这之后的香港,在城市规划时,都要求建筑商采取空中连廊的方式与其他楼盘进行连接。在这里,我会想到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电影主要阐述的是在尖沙嘴的重庆大厦里面错综复杂的空间关系和社区关系,人到了里面完全像到了一个新的城市。香港在回归之前,拆除了九龙城寨,那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一种垂直城市的模式,我觉得这可能是香港这种高密度城市带给我们的启示。当然这里跟之前几位老师讲到的库哈斯早年对曼哈顿的研究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突破了高层关于形象、技术的考虑,而强调它的功能,以及功能的混合性与复杂性。另外在香港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地铁跟城市的关系,香港的地铁公司是全世界唯一赚钱的地铁公司,但它赚的钱不是来自于乘客的票钱,而是来自于地上物业开发的收入,这个模式在全世界也是比较少有的。我知道近年来国内有些城市。比如上海,也开始探索在地铁上建构高密度的开发模式,研究地上、地下紧密结合的关系,并通过高层开发的资金来支持整个城市的地铁系统发展。

我2006年选择来上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怀念一种水平方向、有里弄空间的城市尺度,上海这方面比较像我的故乡台北,但在一片低层高密度的城区中又会发现一些高层。通过这几年在上海居住和工作的观察,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上海之所以能够保留一些里弄,正因为有高层在旁边,这两者是并存的关系,高层带来的经济活力,带来的办公、居住的需求能够让低层的社区保持更新的能力。关于上海的电影,我想到的是贾樟柯的《海上传奇》。我觉得上海在中国的城市里面,历史感比较强。它的历史感不在于时间的长度,而在于经历过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被压缩在一百年之内,在这段时间中有很多历史建筑保留了下来,但也有许多被拆除,同时又有更多的新建筑、高层建筑产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的高层建筑既不是像巴塞罗那的那样,在人们的预期中是不应该出现高层,但也不是像迪拜那样,就一定会出现高层。它其实是很矛盾的,我们既要接受它的存在,同时也要很谨慎地去思考。过去已经建成的可能无法改变,但是新建的也许可以像香港那样,每隔30年拆一栋高层并在同样的地方盖一栋两倍高的。在上海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不要再把里弄拆掉去盖高层,而是在原有高层的基础上,采取一些高层更新的模式。

讲到建筑师的实际操作,我觉得如果把高层比喻为人的话,我们以前会说它穿的衣服、戴的帽子很重要,但讲到高层与地面的关系,可能更好的比喻是高层像树一样,它的根基扎在地下,从地下吸收养分,它的根部有多大决定了它能盖多高。高层跟城市的关系实际上在于它与基础设施的连接度。

浅谈桥梁景观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 篇11

关键词:桥梁景观 城市建设 重要意义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

一、桥梁景观的特点

1.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2.桥梁景观的时代性。

如前所述,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有一层重要含义既是“新”,如新事物、新发展、新现象、新景观、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等均可表达出时代寓意。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是使桥梁景观产生深刻时代烙印的主导因素。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使桥梁景观成为城市中的视觉识别要点,这就使桥梁景观对时代的表述延伸至城市。因此把握好桥梁景观的这种特点并恰如其分在城市中发挥是我们在桥梁景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3.桥梁景观的地域性。

桥梁的空间跨越使交通立体化,而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間环境均有其特指性,桥梁与特定地点的地形、地貌配合成为桥梁景观设计需重点考虑的方面。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更新意义,景观更新中的继承与发展是其地标作用的深层次原因。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象延安大桥与宝塔山、布鲁克林桥与曼哈顿,这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二、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1.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2.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四、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浅谈城市绿化景观的美学意义 篇12

早在20世纪, 人们就开始了对景观的探索, 并不断的对景观的形态和内涵进行创新的努力。时至今日, 影响现代景观发展的因素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某一点, 而是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影响的发展阶段。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 人们把握设计景观的出发点没有变化, 就是从当前人们所理解的美学观出发, 不断追求新的发展, 以期望达到更高更好的境界。

景观的意义是由欣赏者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欣赏者有着怎样的美学观念和价值观念, 直接决定了景观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美学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美学的内涵及意义也在不断变化, 其外延理论也随之发展。由于美学意义随时代发展的特性, 景观的美学意义也不可能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 它也会随着美学意义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景观的美学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 它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探讨方向, 以及探讨意义的深度和广度。

2 城市绿化景观的形态

2.1 居住环境景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 多数城市把景观改造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街道景观上, 而忽视了居住环境景观的重要性。殊不知, 居住环境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能体现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机活力。在绿树环抱中, 几位老人饮茶对弈, 几个儿童嬉戏打闹的景色, 是多么的悠然自得、情趣盎然。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 就要求市政部门、小区开发商在城市和小区规划设计时, 多方考虑, 加大土地的合理利用, 更多的建立居住环境景观。

2.2 公共场地的环境景观

城市中人们经常聚集的户外场所都可以归为公共场地, 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 公共场地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公共场地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面貌。大型广场则是其中的主体, 要抓住广场所要表达的主体思想, 从广场的造型以及广场周围的建筑出发, 合理规划布局, 使广场成为城市的代言人。至于那些街心绿化广场和滨江临湖的林荫, 应以绿化为主, 突出自然风光, 借助时空的变换, 朝观霞、晚赏月, 求得诗话的境界。

2.3 城市主干道的环境景观

城市主干道路作为城市的交通要道, 不仅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方便, 更是迎接远方来客的“第一面”。在规划建设时, 可以在公路两侧预留绿地空间, 作为路人的休息场所, 也可以在公路两侧建设各种形式的小型广场, 进而丰富单调公路的景观特色, 给沿线居民带来享受, 更给外来的客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切不可视而不见, 忽视了它的重要性, 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受损。

3 公共景观的美学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美, 也是见人见智, 没有绝对的标准和参考。所谓的景观只不过是环境给人的一个印象而已。但景观也有通人的思维哲理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环境理念的加入, 人们的传统景观美学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人们对公共景观美的审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第一、直观的审美价值。它基于人们对景观的直接感受, 是人们对景观的直接评价。简单说, 就是整个景观中包含的人、物、事所构成的美学效果, 是一种空间上的美, 是人的直接感受。第二、固有观念的审美价值。固有观念往往和地域、民族、历史、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它是一种文化积累所造就的观念, 变化比较缓慢, 对美的评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很大的差异。第三、生活情趣的审美价值。这是一种提升到精神层面的审美价值, 基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状况。所谓的触景生情, 指的就是这种审美观念。

现代的城市绿化景观更多的是为大众服务, 审美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让人们能够从景观中感受自然的气息, 充分享受景观中自然景物的同时, 能够对景观有一定的艺术欣赏, 从而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美的欣赏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文化理念的提升, 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 少量的改进只是杯水车薪。只有摒弃传统观念中注重单体不重整体的思想, 运用现代景观审美主张, 从整体上把握和规划环境景观的搭配和建造, 才能够在喧哗的城市中构建出一个和谐的、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 使得城市绿化景观也能够再美的前提下, 与时俱进, 达到可持续发展。在紧张的社会中, 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需要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而不是一成不变, 进而缓解压力, 激发自己对生活、工作的热情。随着西方艺术文化在城市绿化景观中的不断应用, 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新鲜文化的涌入, 加之原有的传统文化审美观念, 众多的文化使得景观在创作中的选择面更加广泛, 人们能够见到的新鲜景观层出不穷, 大大丰富了景观种类, 开拓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

总之, 美学在城市绿化景观的设计及创新中,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得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欣赏更多更好的景观。

参考文献

[1]李明.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与规划导向[J].北方经贸, 2008 (7)

[2]韩勇.景观资源评价[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8, 29 (6)

上一篇:灵芝多糖下一篇:能源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