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意义

2024-11-05

大学的意义(共12篇)

大学的意义 篇1

开设大学语文课, 第一宗旨就是:育人。让当代大学生身和心都和谐发展。大学生既有“主动性”、“自觉性”也有“能动性”等特征, 因此, 大学语文教学首先应该要着眼于让大学生能够主动、自觉、能动地去规划自身的发展, 成为掌握自己将来发展方向的主人, 不是让学生记住知识的多少、掌握技能的多少、能写文章的多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是在于让当代大学生学与致用, 能够熟练应用语文工具去求知、构建、内化和创新。

随着当今就业形势压力的增大, 有些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 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流失, 所谓“人文精神”, 其核心包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重、以人为本、对价值取向的执着追求等等。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往往是自我化、功利化、淡薄化、冷漠、缺少奉献精神、理想不热情、社会责任感缺乏, 同情于关爱也缺少。大学生犯罪案件屡见, 如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杀人案事件, 正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缺乏、人格不健全、缺乏对生命的关爱而导致的悲剧。

大学语文是真、善、美合一的课程, 是一门让大学生回归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一门人文素质学科, 是一门学生关注理想性的需要的学科, 让大学生成为具有自我提升生命力与自我完成生命力升华的实体。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可见,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任何阶段的教育中都应该放在第一位。虽然现在高校已经开设了思想政治课、法律课, 但依旧靠这些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大学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赋予大学生的内涵与意义

1.1 培育伟大情怀:爱祖国

近年来, 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 一些学生民族感情淡薄, 崇洋媚外、抵触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材有《楚辞.渔父》一文, 其作者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样写道:“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所以选进大学语文教材, 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大学生根据世道决定进退, 明白事理, 认清是非, 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潇洒人生态度, 深刻感悟诗人屈原的殷殷爱国志, 拳拳爱国情。

1.2 培育仁者情怀:关心民生

《郊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封建社会尚有能心系百姓的文人志士, 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能怀有这样一种民本思想, 更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时代意义。

1.3 培育豁达情怀:开朗积极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任性、脆弱、有些甚至出现悲天悯人的现象, 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大学语文培养学生应对人生磨难与挫折的素质, 培养他们不屈不饶、积极向上、豁达乐观。让大学生有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潇洒。

1.4 培育创新思维: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大学生面对文学文本时, 要有创新思维, 在意识形态上要出现生活图景、艺术现象。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艺术变现人们的感情, 变现人们的思想, 但是, 并非抽象地表现, 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1.5 培育高尚情操:坚贞自守

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 表达坚贞自守、刚正不阿、明辨是非的作品很多, 一身正气的文人更是数不胜数, 让人敬仰。“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安身立命, 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也要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人格。

2 赋予高校语文教师的内涵与意义

2.1 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思想道德良好

教育是一种思想道德性的实践, 教师是道德的主体, 教师的施教过程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 因此, 高校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必须有道德原则的约束, 必须符合道德要求, 必须承担道德责任。

教育实践是一种价值行为, 也是一种目的行动, 高校的教育更是如此。教师怎样教学生, 学生就接收到怎样的价值取向。所以,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一定要先衡量好自己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符不符合正确性和道德性。而不是仅仅考虑施教的过程和技巧。

2.2 大学语文教师必须爱岗敬业

大学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 要爱学生, 不是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样子。

2.3 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较全面的素养

第一, 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

(1) 语言学知识。语言学就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我国是有着几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泱泱大国, 这也赋予了汉语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前沿的内涵, 汉语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系统:文字学、普通话、音韵学、修辞学等等学科。

(2) 语法学知识。语法是语言运用的法则, 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行为。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自己必须要熟练地掌握语法体系, 才能科学地向学生解释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 才能担当教好大学生的任务。

(3) 修辞学知识。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部分, 它着重研究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生动、鲜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是一个以“口语交际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学科, 其重点在于连贯、清晰、得体、准确。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 才能去个更好的做好教书育人的任务。

2.4 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 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因此, 高校语文教师要传承此文明, 《大学语文》课本中也有一定的文言篇目, 这些文章本身不算难, 但是涉及的文言知识面广, 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有宽广、渊博的文言文知识。

第二, 具有高水平的教育理论。

(1) 教育学理论。当代大学教育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来施教, 要认清国家形式和国际形式, 审时度势发展大学语文教育, “因材施教”培育创新性人才。

(2)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都是客观实际在人脑中的反映。高校教育中, 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 受教育水平也不同, 所以在心理的反映也大相径庭。作为大学语文教师, 要了解学生的内心, 更好的完成教育, 缺乏心理学知识是行不通的。

第三, 具有高水平的哲学理论。

哲学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教育哲学更是一门运用哲学的理论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这门学科更多地思考规律性的问题, 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提升为一定的理论, 之后再反作用于教育实践。这种教育哲学理论往往是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的, 对教育实践有着指导意义, 并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孔子、孟子, 荀子等都是教育哲学的先驱, 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这也需要大学语文老师去学习、研究, 整理、发掘、借鉴。

第四, 具有高水平的全面素养。

(1) 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关心学生, 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 与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 使自己成为学生们尊重爱戴的教师, 使更多的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2) 儒家所提倡得“君子温润如玉”, 意思就是要有人情味。站在高校的教育角度上就是要让学生感到亲切、温和。

(3) 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时, 不能一味简单粗暴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甚至不能和学生怄气、赌气, 而是应该幽默诙谐地让学生自己深知自己犯错并自觉地改正,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教育。

(4) 高校语文教师应该具有高雅的人格魅力。用爱心、真诚、善良、信任、宽容、耐心去创造丰富的教学意境, 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用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

3 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感悟

大学语文教师不能故步自封, 要有对社会现象、国家大事的深刻洞察和体验、感悟和思考。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得到善与美的哲学启迪, 不断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提升自己的灵感。

4 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没有创新精神, 老是墨守成规, 那大学语文的教育就会永远落后。因此, 要敢于破坏原有的模式, 勇于探索新的规律、方式方法, 要敢于根据事实和结合自己的思考, 新颖、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去阅读、欣赏、写作, 抒发内心的真情, 培育出富有感情的真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 开设大学语文是一项很科学的人文教育, 不仅以学生为中心, 开发了学生的人性潜能, 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完善了学生的心理结构, 而且也更好、更快地提高了高校教师的自我修养, 深化了高校教师的知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 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 让学生、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铸造自己良好的品性、人格和思想道德模式, 使当今大学教育更具有丰富、鲜明、上进、有用地时代意义。

摘要:结合目前在毕节学院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所总结的经验, 强调大学语文是一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 具有人文精神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功能,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学生能够被潜移默化的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 同时使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品质得到有效地培养,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教育,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教师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洪.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J].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李玉华, 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4]吴满珍, 邓先正.大学语文[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5]汪文性.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 (1) .

[6]唱印余.论我国教师的素质》[J].东北师大学报 (教育版) , 1987, (2) .

大学的意义 篇2

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会发现大学所学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自己的工作,甚至你的所学与你的工作格格不入,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否认上大学带给我们的好处。因为大学的科学训练、思维训练、学习方法的提高,会带给我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会使我们迅速学会需要的东西,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中国教育素有崇尚人文、重视明理的传统,古时读书人的抱负是“修、齐、治、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的大学教育在继承传统上虽有欠缺,但不乏育人的使命和责任,不乏人文关怀。熏陶于此,敦品励行,博学慎思,提高自己,今天的大学生理应具有不逊于古人的情怀,自觉承担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从这一点上说,大学虽然不可能直接给你工作和社会地位,但是大学却是你实现人生理想的起跑器和助力器。

因此,作为大学生当首先明白上大学的意义,使自己的“学习有利于就业,而不止于就业”,而是利于今后长远的发展。明白了这一点,争分夺秒努力学习犹恐学之不及,哪里还会“学习缺乏动力”呢?

当然,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世间的事又有哪一件是容易的呢?学习非下苦功不可。所谓“成人不容易,容易不成人”便是明证!

读大学的意义是在你最好的年纪有最充足的时间去想明白你到底要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刘同:读大学的价值也许在,能认识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交往,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则,开始学会拒绝。读大学的价值也在于你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你开始有靠近的动力。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现代大学将越来越难以提供人们曾经期待的那种“社会地位配置”作用,而“回归”教育机构的本质。大学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而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寻求就业,并逐步获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大学不可能直接给学生工作和社会地位。一个人选择读大学,根本意义在于形成帮助自己发展的人力资本,或者说劳动能力,用这样的资本和能力谋取就业和持续进步

公元12世纪,大学在欧洲诞生,那时仅仅是作为讲学者行会而成立的。历经近820xx年“遗传与进化”,大学在今天已经是对社会具有深刻、广泛影响的机构。然而,面对就学成本不断高涨、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以及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与“弃考现象”出现等等新情况新问题,公众之中疑惑的声音隐约再现: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大学还值得读吗?大学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大学文凭在“能力信号”之上的“社会溢价”正在消失

在世界上,很少有别的国家的高考像我国这样成为一种重大的社会公共事务,牵动每个人的神经,兴起一波又一波的应试高潮和择校大战。究其根源,是因为在我国,大学在“配置”个人的“社会地位”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通过教育和考试“配置”人的“社会地位”,向来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形式,最能为全社会所接受。这极大地推动了公众对高考和大学的追求,但同时也成为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大羁绊。人们因此经常忘记大学的本质,把拿到文凭当成了读大学的目的。就业市场需要一种“能力信号”来降低交易成本,没有这个信号,招聘者和应聘者达成交易就会很麻烦,交易成本会大大增加。高等教育文凭正是这样的“能力信号”。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迅速提高,与之伴生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出现了:大学文凭在谋取好职业乃至较高社会地位中的作用不断降低,就读大学带来的价值感、荣耀感逐渐减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相应增加。换言之,大学文凭在“能力信号”之上的“社会溢价”正在消失。对此,每个选择上大学的人,的确该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读大学,又期待从大学得到什么。

其实,给文凭拥有者一个好工作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从来不是设立大学的本意。中世纪以来,大学从来就没有把给予学生某种功利回报作为追求。现代大学更是这样。大学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而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寻求就业,并逐步获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大学不可能直接给学生工作和社会地位。一个人选择读大学,根本意义在于形成帮助自己发展的人力资本,或者说劳动能力,用这样的资本和能力谋取就业和持续进步。由此而言,大学值得读,对年轻人来说是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之路”。大学帮助学生“读书明理”,更帮助提升修养、品质、智慧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读大学?

最要注重的,是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大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读书明理”,更帮助学生提升修养、品质、智慧。大学教育对于年轻人形成人生观、社会价值观,对于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的社会价值有极大的作用,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大学在现代已经逐渐发展成高等教育系统,由各种类型的高校组成,不同类型的高校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教育教学模式各不相同。就读不同的高校通常与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选择学,应当是个人对大学意义与价值和自身发展设想充分认识基础上的理性判断。从一般意义上讲,今天的大学至少能为学习者提供以下服务:

——大学是探究未知世界的场所。具有好奇心的年轻人与致力于探究未知世界的教师结成共同体,大家志同道合,在满足好奇中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样的职能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替代的。

——大学是年轻人交往的地方。

各种文化背景、生活体验与经历的学生汇集起来,让年轻人相互交往并且相互学习,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发现不同的交往伙伴的机会,这是一个人成长中极可宝贵的财富。

——大学是实现学生身份到工作身份转化的必要预备。大学在帮助学生形成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完成“工作准备”、形成个人就业的“配置能力”(个人在就业市场上发现机会、自我判断、抓住机会实现就业的能力)。大学对学生在心理、文化、人际交往、专业等方面的训练,正是为了这样的“配置能力”。这是推动学生转型为“职业人”的社会化过程。

——大学帮助年轻人获得安身立命的专业能力。高等教育往往决定多数人终身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领域,它帮助学生形成专业化的劳动能力,在今天这样分工高度专业化的社会,专业教育具有关键作用。

现代大学将越来越难以提供人们曾经期待的那种“社会地位配置”作用,而“回归”教育机构的本质。所以,大学生要认真把握大学能提供什么和自己需要什么,在大学里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给自己的未来加注尽可能多的“能源”。(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

当你申出一支手指,怪别人的时候其实是有3只手指是指向我们自己的”。任何问题都不能从外部来找问题,任何问题的所在都是取决于我们自身。可以回想下,现在在大学生活这一年里面,又有多少人能非常自豪的说“我充分的利用了我

自己的时间来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这句话呢?我们必须去面对这个事实,面对我们的缺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所改变,才能够挺起腰板来证明“90以后是垮掉的一代”这种评价是错误的。 三个字:忙,盲,茫.这样是很可悲的,大学里面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有明确的目标, 只有我们都作好了自己,把自己的大学人生变得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时候“90后垮掉的一代“这句话才会真正的见鬼去了。要想不被别人说,要想成功,在大学里就必忙而不盲就不会再茫,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大学意义。

为什么上大学?简言之:一是谋生的需要;二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九句话告诉你读大学的意义:

1、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2、大学将赋予你足够的时间和实践去认真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将重新树立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让你有机会释放自己的能力,用实践去检验你大胆,新奇甚至疯狂的猜想。

4、知道做个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并非好事,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然后自己做出决定才是精彩的人生。

5、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则,开始学会拒绝。

6、认识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交往。

7、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你开始有靠近的动力。

8、懂得再好的大学也有渣子,再烂的大学也能出人才。不是大学决定你未来,而是在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环境,你都知道你要成为哪种人。

大学人文教育的意义探讨 篇3

【摘要】教育的目标必然要体现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而人的全面成长离不开人文教育,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質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人文素质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礼记·大学》所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提升人的素养和人格,修炼人的内涵和心智的营养剂。然而,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回报率高”的科学技术,而忽视了对传统人文教育的关怀,尤在部分高校,人文教育流于形式,似乎沦为专业教育的“陪衬”。在当前高校人文教育中,存在教育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人文课程科目较少,师资力量不足且教授方式呆板等各种问题,学生抱着“凑足学分”的心态,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教育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转变大学人文教育的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人文教育“教人做人”的根本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有所不同。科学技术是一种显性的存在,能够被我们直接学习、发现并予以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在追求经济利益的今天,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成果的成效也最为显著,因此更容易被人们所重视。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隐性的存在,是历史千百年沉淀所形成的精髓,这种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精神不是简单的书本所能传授的,而是需要师生深入挖掘书本中文字、图片背后的美,用心灵去感知、领悟和升华,因此这种隐性的精神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非常重视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大学人文教育的意义也应该在于此。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求具有过硬的专业功底,还要求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个人品质和分析判断能力。可以这样说,人文精神是基础,是一个人内化了的修养,具有稳固性,可能影响个人很长时间甚至伴随一生;专业技能是延伸,是在内在精神指引下的外部行为,内在精神为真善美,外部行为也为真善美,内在精神为假恶丑,外部行为也为假恶丑。因此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须兼备内在与外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和谐共存,赋予同等重要地位,可是我国的教育界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素质培养的现象,这种“重科学轻人文”与大学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也是所谓的“跛子”,长此以往,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正如陈思和教授所言:“假如现在我们把大学的人文学科全部砍掉,只发展自然科学,搞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大概也会搞上去的。但问题是,缺少了心灵自由精神去搞自然科学和市场经济,那么,即使国为强国,民为富民,但这样的国民终究会成为怎样一种素质的国民,我是不敢预言的。[]教育在教会人如何生存的同时,也要让人们知道为何而生存,进而丰富情感世界,提升精神层次,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人文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人文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生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可以使人保持积极的内心追求和正确的人生航向,促进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如果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无论是对自己、他人还是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然而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跨界意识因素交融及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曾经被视为“象牙塔”的高校也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片净土。各种价值观念充斥着校园,可谓“鱼龙混杂”。当然其中不乏可取的价值观,但也有不可取价值观。大学是学生们正式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学习专业技能和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专业技能的取得能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提供“工具”,价值观则指明未来的人生方向。诸多青年学子,很多是涉世不深,判明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在面对价值观选择时,没有正确的指引就极易产生选择的偏颇,反应到行为中极容易出现偏差。盘点今年来在大学校园大学生中出现的恶性事件,从马加爵到林森浩,深入分析这些肇事者的行为,都与价值观的偏向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如何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让学生懂得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正确行事,是高校人文教育应该必须重视的问题。

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带领学生走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轨道,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学习中领悟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产生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和尊重他人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但使人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改变自己,使自己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个目标的达到,必须依靠人文教育。[]因此,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阶段,必须重视人文教育的引导作用。

3.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在当下,创新是时代的号角。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程度将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竞争力的大小,而创新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在知识经济大环境下的竞争,实质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竞争,谁拥有这样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无疑将是国家的创新战略中被寄予厚望的群体。

创新不仅依赖先进的科技知识,人文因素在科技创新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创新意识根植于人的思维、精神,是在人类探索世界的精神驱动下,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纵观科技发展史,无不是以改变世界的激情推动着科技一次又一次的革新,以我国为例,“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技的进步,都凝结着人类的精神,即国家使命感和强国心。人文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将知识的获得和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实现知识成果的转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更凸显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在人的索取与环境代价、社会问题中寻求到平衡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引导科技创新在人类长远利益的轨迹上发展。因此,大学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大学人文教育的积累,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也将决定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及创新与其他方面的协调程度。

总之,大学人文教育在大学生培养方面有重要作用,既无以替代,又润物无声,发挥着巨大的张力作用。大学人文教育的内涵、方式、效果值得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重视。

参考文献:

[1]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

大学生参军的意义研究 篇4

一、大学生参军的背景及现状

知识分子大规模入伍这不是第一次了。我军历史上曾经有过3次知识分子大规模入伍, 带来的都是部队建设跨越式的发展。第一次是在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投奔延安, 带来延安文化建设的一次飞跃。第二次是解放后不久。国家动员数万名大学生进军队, 改善部队官兵的文化构成, 这又是一次官兵文化素质的提升。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1980年开始, 我军有计划、大批量地召收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 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

二十一世纪, 军队的现代化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从2001年2000余名大学生入伍, 到2009年13万大学生进军营, 就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具体行动。为鼓励高校毕业生携笔从戎, 总参谋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8项优惠政策。比如, 表现优秀、符合规定的可直接选拔为军官;同等条件下, 高校毕业生士兵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退役后可被政法院校优先录取, 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等等。在经济补助方面, 对应征入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 最高每学年可以补助6000元, 本科应届毕业生最高可得到2.4万元的补助。农村户口大学应届毕业生入伍退役后可以按城镇退役士兵进行安置。

二、大学生参军的现实意义

1、极大提高质量建军的步伐

我军历来重视人才建设。毛主席说过, 打胜仗的关键是人才, 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大学生参军入伍不仅为我军的兵源结构提供了新鲜血液, 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我军的人才储备与知识结构。大学生成批量地进入士兵队伍, 一定会对军队的官兵素质产生一个巨大的提升。2003年9月, 中央军颁发的《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 是我军出台的第一个人才建设的宏观发展规划。《规划》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从数量规模、知识结构、复合素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军队建设的目标, 并围绕建设高素质的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进行了分类设计, 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规划提出:2010年前主要是打好基础、理顺关系, 力争使人才队伍状况明显改观;2020年前主要是加快发展、整体推进, 实现人才建设大的进步。

2、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需要

依照国际划分, 当大学入学率达到15%后, 便由精英教育化为大众化教育, 超过50%便成为普及化教育。中国1998年大学入学率是9.8%, 属于精英教育阶段。2002年突破了15%, 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2007年时达到23%, 提高的非常快。大量的大学生毕业, 必然要进入各行各业, 包括军队, 这是客观必然的。二十世纪每一年招收几十万大学生, 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远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大学毕业生是稀缺资源, 要按计划分配, 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 每年招生数量从几十万一下到了几百万, 大学毕业生的规模已基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 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资源如何配置, 就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而军队正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 又急需人才的单位。新中国成立后, 作为军队主体的士兵, 主要还是由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构成, 高学历人才奇缺。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现代战争打的是精确打击、远距离攻击。操作现代武器的士兵还是高中以下的群体, 是适应不了时代发展需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军队的战斗力、现代化水平要不断提高, 国防实力要不断增强, 才能保卫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果。如果还停留在上世纪高中文化程度的兵员结构层次, 是无法实现军队战斗力达到现代化水平。因此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期, 大学毕业生走进兵营服义务兵役成为必然,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军队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也是当代青年的神圣义务。

3、当代青年锻炼成才的良好渠道

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军队这个大熔炉, 能将一名娇气的“小皇帝”、“刺头兵”训练成模范和标兵。大学生到部队要先后两次实现“两个转变”。第一次“两个转变”:从思想上转变, 忘记自己的年龄和学历, 抛弃书生气而练就军人的“骨气”;从行动上转变, 放下“小祖宗”的架子踏踏实实当新兵练技艺, “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这些后, 才具备实现第二次“两个转变”的条件:从大学生转变为军人, 从士兵转变为军官。

军队是革命的大熔炉, 是大学毕业生发挥聪明才智的大舞台, 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 在部队这个大的环境里应该是一个成才的好天地, 如果是退伍以后, 又有高等教育的文化水平, 又有大学军营训练的两年经历, 将是地方政权、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优质人才。可以想像, 大学毕业生在部队锻炼两年回来, 比刚离校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单位。

总之, 大学生当两年兵回来, 经济上、政治上、个人成长上都有很大的收获, 并且也不耽误就业。所以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也包括走进军营, 大学毕业生要成就事业和未来就必须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相结合, 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姜杭:《大学生参军“热”的“冷”思考》, 《科教文汇》, 2010, 09。

大学国防教育的意义 篇5

摘要: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国防教育应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同时指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途径

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辞海》)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1]。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中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二)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而且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危机,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三)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兵员和强大的预备役力量,而军校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理所应当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受过军训的大学生是预备役军官的重要来源和战争动员的主要对象。

二、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灵魂和主线

国防教育应当把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作为重点。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核心,应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整个过程。

(二)国防教育以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为主

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是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军事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普及性的军事知识课程,旨在系统地向大学生讲授国防史、现代国防、军事形势、军事思想、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现代战争、军事地形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军事理论课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为了使大学生掌握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必须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把中国国防、军事思想、高技术战争作为课程的重点和主干,划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类,形成一个主干清楚、层次分明、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应遵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则,增强教育主体交互性的观念,改变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坚持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和模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军事技能训练是目前中国高校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军事技能训练采取在校内集中组织实施或在训练基地分批轮训的形式。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通过军训使大学生了解掌握手中武器装备、技术器材工作原理及性能,并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得到磨炼,增强组织纪律性,熟悉相应的战斗动作,提高整体战术水平。

要提高军训工作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既要注重启发,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讲解内容,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借助挂图、模型,运用多媒体课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将课堂教学与观摩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我军武器装备时,可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军队院校,参观现代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军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管理上要注重实效,要将军事理论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纳入学生学籍管理体系,按照学分制进行管理,在发放毕业证书、授予学位上给予必要限定,增强大学生参与军训的约束性。

(三)建立健全国防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是高校国防教育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国防教育联系机制,把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保卫部(人武部)、教务处、宣传处、学工部、工会、共青团等部门以及各系部(院)纳人国防教育办公室成员单位,形成以保卫部(人武部)和教务处为主,各系部处室齐抓共管的国防教育机制。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由专家、教授组成精干的指导小组,适时深入检查、考核和检验国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尽快改变以往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有教学无考核评估”的状况。同时,应制定和实行国防教育学分制,规定学生每学期应完成的国防教育课课时,并严格对学生所学国防教育课程进行考核。在学生毕业时,国防教育课与其他重点课程一样对待,不及格者不能毕业。将开展国防教育情况列入素质教育验收评估内容,进行严格考核、科学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文艺形式,使国防教育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青年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增强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如把国防教育与各种节日、纪念日、双拥共建的庆祝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主题教育;定期邀请军事专家、学者或高级将领,为青年大学生进行国防知识讲座,或选择当前国际、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突出事件或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国防形势报告会,开展国防形势教育;举办国防知识竞赛、演讲赛和征文活动等;利用国防日和国防教育周,让大学生进军营,了解部队生活,培养国防观念;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定向越野、射击等国防体育活动;利用宣传橱窗搞好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现代武器装备和大学生军训情况的宣传,把国防法制教育融入国防教育之中,突出抓好《国防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四)利用国防教育资源,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国防教育基地具有现实感强、冲击力大等特点,是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应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宫等。还可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由部队派出军官和军事训练员,把军营文化引入校园,以军人的高尚风范和品格,吸引、教育和影响大学生。通过组织国防知识竞赛、举办国防教育展览、开展国防教育征文活动、建立校园国防教育网站、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等,从不同侧面向大学生灌输国防知识,宣扬英雄人物,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充分利用国防文艺占领学生文化娱乐阵地,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国防题材的电影、戏剧等,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民族自尊自强精神的陶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拓展国防教育空间,进一步扩大国防教育的信息量,使大学生从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中,了解更多的国防信息、知识和技能。

高校国防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提高集体主义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熟悉战争谋略,学习领导方法和艺术,并能从战略高度去观察、分析、设计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使大学生的智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巩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培养大学生不怕苦累,勇于拼搏、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作风养成。通过军事化集中管理,使大学生养成正规、严格、慎独、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军事队列训练,培养大学生雷厉风行、整齐划一的作风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通过军事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通过在班、排、连的集体形式的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总之,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实现中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立强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国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特点及意义 篇6

关键词:含义;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情绪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07-02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1、国外对情绪管理的定义

国外对情绪管理内涵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适应性管理,即情绪管理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行为反应。Thompson(1994)指出,情绪管理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它要求人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和适度性,以使人们能以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社会情景;第二类是功效性管理,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于个人目的。Master(1991)指出,情绪管理是一种服务于个人目的、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人们在进行情绪管理前,会对社会情景与自身关系的主观意义以及自身应付能力进行认知评价,最终决定如何对自身情绪进行管理;第三类是特征性地界定情绪管理。Cicchetti、Ackerman和Izard(1995)从情绪管理的动力特征角度认为情绪管理是发生在意识内外的、包括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动力组织系统,其功能是驱动和组织行为,以适应特定环境。

2、国内对情绪管理的定义

徐元红认为,所谓情绪管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等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王泽华认为,情绪管理就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情绪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体察自己的情绪;二是适当表达情绪;三是以合宜的方式纤解情绪。而师曙光将情绪管理界定为,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王飞飞在综合国内外情绪管理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情绪管理是个体在遇到与个体发展不利的情绪时,积极寻找情绪策略,以有效的方式解决情绪不适的能力。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必要性

1、合理进行情绪管理是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其中80%左右的精神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情绪障碍。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的“情绪管理工作坊”在针对学生个人发展心理训练的意向调查中发现,在18个备选项目中,420位参加调查的同学最感兴趣而又最觉无力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可见,大学生的情绪困扰是一个应当引起教育者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心理上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情绪起伏波动大,情感体验丰富和复杂,容易陷入情绪困扰。这一特点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长期持续的不良情绪还会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情绪健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异常的先兆。从提高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水平入手,能有效防止他们情绪异常的出现,防患于未然,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2、科学进行情绪管理是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日益得到教育者的认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对人的各个方面、各种需要给予关注:要求我们不但要关心大学生的智商,还要关注大学生的情商;不但要关注大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和结果,还要关注大学生内在的心理感受和情绪波动;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波动,还要交给大学生情绪管理的途径和办法,以切实提高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关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科学分析自己的情绪成因,合理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

3、有效进行情绪管理是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从广义上来讲,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协调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体完满生活的享受,反之,则会使得个体因与社会对立或消极的适应受到社会的遗弃或制裁。从狭义上来讲,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学生情绪的健康发展是保证人际关系良好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学校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社会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投身入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提高个体社会适应的能力,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基本策略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关涉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涉到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最终落实,关涉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对大学生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从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入手。

1、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加强情绪管理教育

社会心理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情绪。因而,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培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健康温馨的校风、班风、舍风,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下,于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情绪。同时可通过征文、板报、文艺活动等形式,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适时的传教。另一方面,健康情绪的建立离不开科学的情绪教育,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引导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能自我觉察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和情绪状况,并用适当的词汇表达出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心理情绪,学会察言观色,能从言谈举止中读懂他人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驾驭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2、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改变认知法: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辛格及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事件(刺激因素)、生理状态(生理因素)、认知过程(认知因素)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诱发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知,消极情绪就会改变,就会达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效果。因而,分析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动因,有意识调整对诱因的认识,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2)合理表达法:情绪表达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时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合理表达情绪,要

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只有先察觉自己的各种情绪,才能精确传达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要进一步能做到觉察他人的情绪,从细微处觉察识别他人的情绪,才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其次要适时适度表达情绪。了解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后, 要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要如亚里士多德所强调“适时适所表达情绪”,不要当众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愤怒情绪, 在适当的场所以不伤人的方式适度表达内心的不满。

(3)控制法:注意转移是控制情绪的基本方法,可以有意识的将注意力从当前对象转至其他对象,从而使情绪得到调节,如当遇到不愉快的事物时,可以听听音乐、与朋友散步或做些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除此之外,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办法,通过倾诉(直接与人倾诉或写日记间接倾诉)、高喊、哭泣等方式宣泄不快的情绪,从而使情绪恢复平静。

marg o : ? ? Pe in-bottom:0pt; line-height:13.0000pt; " >最后杨氏模量的结果表达式为:

参考文献:

[1] 王中宇 刘智敏 夏新涛 祝连庆著.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评定科学出版社2008.6

[2] 龙包庚著.统计技术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应用 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1

[3] 姚列明 霍中生 李业凤 李朝霞 聂湧著.结构化大学物理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2、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改变认知法: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辛格及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事件(刺激因素)、生理状态(生理因素)、认知过程(认知因素)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诱发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知,消极情绪就会改变,就会达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效果。因而,分析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动因,有意识调整对诱因的认识,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2)合理表达法:情绪表达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时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合理表达情绪,要

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只有先察觉自己的各种情绪,才能精确传达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要进一步能做到觉察他人的情绪,从细微处觉察识别他人的情绪,才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其次要适时适度表达情绪。了解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后, 要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要如亚里士多德所强调“适时适所表达情绪”,不要当众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愤怒情绪, 在适当的场所以不伤人的方式适度表达内心的不满。

(3)控制法:注意转移是控制情绪的基本方法,可以有意识的将注意力从当前对象转至其他对象,从而使情绪得到调节,如当遇到不愉快的事物时,可以听听音乐、与朋友散步或做些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除此之外,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办法,通过倾诉(直接与人倾诉或写日记间接倾诉)、高喊、哭泣等方式宣泄不快的情绪,从而使情绪恢复平静。

marg o : ? ? Pe in-bottom:0pt; line-height:13.0000pt; " >最后杨氏模量的结果表达式为:

参考文献:

[1] 王中宇 刘智敏 夏新涛 祝连庆著.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评定科学出版社2008.6

[2] 龙包庚著.统计技术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应用 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1

[3] 姚列明 霍中生 李业凤 李朝霞 聂湧著.结构化大学物理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2、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改变认知法: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辛格及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事件(刺激因素)、生理状态(生理因素)、认知过程(认知因素)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诱发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知,消极情绪就会改变,就会达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效果。因而,分析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动因,有意识调整对诱因的认识,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2)合理表达法:情绪表达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时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合理表达情绪,要

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只有先察觉自己的各种情绪,才能精确传达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要进一步能做到觉察他人的情绪,从细微处觉察识别他人的情绪,才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其次要适时适度表达情绪。了解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后, 要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要如亚里士多德所强调“适时适所表达情绪”,不要当众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愤怒情绪, 在适当的场所以不伤人的方式适度表达内心的不满。

(3)控制法:注意转移是控制情绪的基本方法,可以有意识的将注意力从当前对象转至其他对象,从而使情绪得到调节,如当遇到不愉快的事物时,可以听听音乐、与朋友散步或做些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除此之外,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办法,通过倾诉(直接与人倾诉或写日记间接倾诉)、高喊、哭泣等方式宣泄不快的情绪,从而使情绪恢复平静。

marg o : ? ? Pe in-bottom:0pt; line-height:13.0000pt; " >最后杨氏模量的结果表达式为:

参考文献:

[1] 王中宇 刘智敏 夏新涛 祝连庆著.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评定科学出版社2008.6

[2] 龙包庚著.统计技术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应用 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1

论大学生独处的心理意义 篇7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空间需求, 可能是知识上的“思考空间”或情绪上的“感觉空间”。在独处的时候, 可以反观自己的喜好, 发现对自己的看法, 了解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树立自己的思想、心态等。传统的心理研究多定位于独处的负向情绪, 认为社会网络窄小、人际圈狭小的个体, 在群体中容易落单, 才会选择或不得不独处, 这些人被认定是寂寞感较高的族群, 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有着负面影响。

但是否独处真的像一些学者所研究的那样只有负面作用, 对于心理健康没有好处呢?本文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独处相关问题作探讨。

一、独处的概念

独处最简单明确的定义是“没有社会互动”。战国时楚人宋玉《对楚王问》中:“夫圣人瑰意琦行, 超然独处。”《汉书·刘向传》中:“君子独处守正, 不挠众枉。”唐·韩愈《韦公墓志铭》:“慊慊为人, 矫矫为官……名声之下, 独处为难, 辩而益明, 仇者所叹。”皆指独处为不与众偶, 与《大学》、《中庸》中的“慎独”中的独一脉相承。

《大学》载:“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载:“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其中强调:君子独处时道德的自我约束。后人有实事以证之。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暮夜”拒贿, 在夜深人静之时, 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 杨震坚决拒收重金, 并且铮铮铁言, 这是天理不容, 法理不容, 人理不容, 情理不容的事。

我党领导人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 无人监督, 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 也能够‘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 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然, 独处与其有相近意义的孤独是两个具有不同倾向意义的词。

陈桃林在其《孤独与独处的语义分析》[1]一文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出二者的不同, “孤独是指个体渴望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而无法满足时, 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而独处是个体独自一人的客观状态, 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客观状态”, “孤独源于人际关系的不满意, 社会支持和人际亲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常常还伴随伤心、失落以及边缘化等负面情绪。在独处时, 由于社交的短暂中断, 个体能在独处时进行自省和洞察, 也可进行自我调整和休息, 这些都能使大学生体会到独处积极的一面。因而, 在与孤独相比, 独处对于个体身心健康而言更具有积极作用”。

二、独处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意义

1. 大学生需要独处

心理学认为, 独处能力是情感成熟发展的重要指标, 其与自我发现和自我了解有关, 也就是关乎一个人能否察觉自己心底的需要、情感与冲动。同时也指出, 独处能力被视为个体能否在独处时感到舒适自在, 进而运用独处时光调适情绪、增加个人能量的重要指标。

在大学生思政工作实践中, 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独处的需求与依附的需求同等重要, 很多同学反映独处也是充满快乐的, 并且从小学时期开始, 每个阶段都充满对独处的渴望。

在接受心理咨询中, 一位同学如是说:“偶尔静下来, 一个人找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 感觉非常放松。脑海中想过电影一样, 想着很久以前或者不久之前、甚至是当天的事情, 感觉就像整理电脑的内存一样。再次回到嬉闹的同学之间, 心境完全不一样……这种行为隔一段时间总想来一次。”

当大学生独处时, 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 信息或情感与外界失去交流, 与外界有关的各个层面都不存在, 此时社会束缚减少、心境开放自在, 个体从人群中暂时退出, 免于强迫性的接触, 并获得自由, 即, 独处让大学生脱离被强迫的社会化。此时, 个体并不感到自己缺乏与人接触或非要与人交往, 而是精神上有所寄托, 利用独处时光看待不同的自我, 处理冲突的情绪, 刻画出个人的自我认同, 感情上与自我保持交流, 内心充满令人满足的自我滋润经验。

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理解, 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思考与行动是独处最大的好处, 即思想与行为的自由。在学校学生集体相对社会化的日常生活中, 大学生常为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而刻意塑造、约束自己的行为, 使得自己受制于社会或自我加诸的压力, 以致变得拘谨、扭捏, 即“戴着面具”, 此我非我, 但独处时可以使自我从所有束缚中释放出来, 获得全面的最大自由, 还原我的“真实面目”。

2. 独处使大学生自我再创造

中国有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其比喻心急就会得不偿失, 做事情, 应该按照程序、步骤, 讲究方法和策略。从另一面来看, 其要求人们做事情时需要静下心来, 考虑周全, 不可鲁莽、急急为之。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 (18—24岁) 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 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 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 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对大学生而言, 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 以便成为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此阶段的心理成长主要面临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两大类问题。尤其是在面临从高中阶段的依赖于父母和老师向大学期间独立自主处理身边日常事务的转折, 面临着环境变化和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加大, 如对问题认识不足或自我调节能力不够会产生自我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等心理问题, 从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并形成恶性循环。

从思维方面来看, 大学生思维方式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 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增强。大学时期, 由于脱离父母监护、生活空间扩大, 大学生独立感、成人感增强, 开始重新审视评估自己, 并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他们一方面自我评价和自我期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另一方面又容易出现自我扩张、自我中心等自我认识的偏颇。在情感方面, 随着大学生活各方面需要的日益增多, 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而强烈。他们一方面对学习、对工作、对师长、对同学、对友谊、对爱情和对周围事物充满积极情感, 另一方面又容易走向极端, 出现各种不良或消极情感。

独处对于大学生来说, 无疑是一剂良药。独立、自由和无扰的环境使其能够“静”下来, 深入思考。其能使受挫的心灵获得治疗, 藉此观察周遭环境认清问题、看清自我, 进而增强自我效能, 独处时静下心来, 确实可发现许多新事物和新观点, 使其自我更新。一项研究发现, 青少年与成人在独处之后, 再投入人群时的心情会变得更振奋、更机警, 所以有时候选择远离他人, 藉以释放负向情绪, 有助于短期的情绪更新。独处时的独思、独创及独立的积极精神, 对生命提升大有帮助。另一项研究也发现青少年花至少20%到40%的时间独处时, 其适应比从不独处的人更好。

由以上可知, 独处对个体的成长、发展和成熟都有重要意义。个体独处贯穿个体的人生全程, 独处能协助个体顺利度过危机, 同时当个体自己能顺利度过每个危机时, 又能提升独处能力, 形成良性循环。

人之所以需要独处, 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 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 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 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的系统。所以, 有无独处的能力, 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 而这又会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2]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不仅要注意到社会化的一方面, 而且要注意到独处行为的一方面, 提高自我检讨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从根本上讲, 这也是大学生在心理上走向成熟、追寻自我和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的法宝。

摘要:本文通过对独处的内涵探讨, 指出独处与孤独的根本区别, 论述了独处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意义:大学生需要独处的实践和空间;独处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创造。

关键词:独处,大学生,心理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桃林, 王晓刚, 蒋灿, 陈煦海, 许海燕.孤独与独处的语义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145-146.

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意义研究 篇8

为了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拓宽我国篮球运动员选材的范围, 我国大力发展了大学生篮球运动。力求培养一大批学生篮球运动员, 从而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能够增加我国篮球运动员后备力量, 从而发展篮球运动竞技水平。因此, 对于大学生篮球运动其意义重大。

2 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概述

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面向高校、面向社会, 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篮球人才为目标, 采取社会化、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大学生专项运动联赛。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以“发展高校篮球, 培养篮球人才”为宗旨的, 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1996年春, 经“大篮协”副秘书长陈南生副教授牵线搭桥, 秘书长龚培山教授与杭州可艾可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宁飞会晤, 双方就中国“大篮协”的发展方向问题达成共识, 并于同年11月确定推出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的合作意向。1998年, 首届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举行。1998年3月, 98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开幕式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在此后的15个月内, 共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支高校篮球队、近1万名大学生运动员和高校教练员参加了联赛及随后的男八强、女四强赛。自1998年创办以来, 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会员院校已经达到170多所, 是高校单项运动协会中影响最为广泛的项目之一。它使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中间来, 从而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3 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理念

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与组织者坚持“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的宗旨和社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密不可分,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即“育人是宗旨, 文化是特色, 品牌是优势”。

3.1 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核心理念———育人

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要有一套合理的赛制。早在联赛酝酿阶段, 大学生篮球运动组委会就专程赴美国考察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 将赛制草案和世界上开展时间最长、组织经验最丰富、竞赛体系最完备的大学生联赛进行验证比较, 经过反复论证和小范围试行后确立了1998年首届联赛的基本赛制框架, 在推行过程中, 对于一些意见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组委会不断地集思广益、酝酿和提出修改方案, 如建立顺位补缺机制、取消总决赛五分钟决胜期等, 体现了联赛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使大学生篮球运动赛制更符合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 有利于在普及基础上实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快出人才, 多出人才。

其次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生态系统, 必须有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和手段“打假”、“扫黑”本来是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紧密联系的字眼, 近年来却成了人们谈论体育比赛时的热门话题, 一部“体坛厚黑学”折射出“圈子文化”和“潜规则”的流毒。在这方面, 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大学生篮球运动严禁已经失去培养价值的超龄或专业队退役运动员参加联赛, 为了根除高校体育竞赛中长期存在的弄虚作假现象, 维护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的纯洁性和体育竞赛“公平、公正”的原则, 从首届联赛开始, 联赛组委会排除一切干扰, 广泛发动群众, 本着“发现一起、核实一起、处理一起”的态度, 对“违规操作”的球队和个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前五届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共有15支球队因“作假”受到取消比赛成绩或禁赛处罚。

第三, 大学生篮球运动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1998年首届联赛在武汉举行, 适逢长江抗洪抢险进入关键阶段, 组委会除捐出全部门票收入并动员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自愿捐款之外, 还不失时机地在运动员驻地召开多次政治学习会议, 引导他们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球场上, 组委会要求运动员文明打球, 尊重对手、裁判和观众, 在球场外, 组委会倡导诚实、友善、互助、节约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使每一个运动员都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代表的是学校和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的形象, 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3.2 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最大亮点———文化

大学生篮球运动提出, 篮球是智者的运动, 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首先要有一颗聪明的头脑,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要有足够的球场经验积累, 就一定能演绎“智慧篮球”的魅力。同时, 篮球文化本质上又是一种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的特殊文化, 通过参与篮球运动, 不仅可以强健体魄, 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纪律观念、竞争意识、自信心等。“文化篮球”和“篮球文化”, 构成了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核。从1998年开始, 大学生篮球运动组委会利用各种渠道, 以媒体报道、座谈会、报告会、大学生篮球运动文化沙龙等形式, 在高校和社会上广泛传播篮球文化理念, 深化了公众对篮球运动和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的认识。

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的文化品位不仅仅体现在她的主体是一个高素质群体, 更在于她把原汁原味的篮球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熔为一炉, 真正做到了“篮球搭台, 文化唱戏”。联赛每到一地, 都要利用开幕式、闭幕式及比赛间隙推出承办院校最具特色的文体节目, 在活跃现场氛围、调动观众积极性的同时, 以赛事为平台, 充分展示院校风采。同时, 各承办院校也紧密结合赛事, 在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篮球文化活动, 宣传大学生篮球运动, 烘托大赛气氛, 如“迎大学生篮球运动文艺汇演”、“大学生篮球运动知识竞赛”、“大学生篮球运动形象使者大赛”、“迎大学生篮球运动时装展示晚会”、“大学生篮球运动啦啦操大赛”、“大学生篮球运动摄影大赛”等等。使大学生篮球运动联赛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篮球比赛本身。可以说, 大学生篮球运动所到之处, 不仅把校园篮球运动推向高潮, 也为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 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市场策略———品牌

重视联赛自身的品牌建设, 是大学生篮球运动在赛事推广和市场开发活动中始终坚持的一个核心理念, 早在创立之初, 面对无赛不冠名的体育市场, 大学生篮球运动率先提出永不冠名, 不同烟草、白酒厂商结盟, 在最需要资金注入的阶段, 给自己设置了两大障碍, 目的就是要保持大学生篮球运动品牌的独立、健康、纯洁。做服装生意起家的张宁飞经常用一个例子来反证品牌的重要性———“中国是世界第一纺织品生产大国, 但全世界认可的服装名牌没有一个在中国。不注重品牌的结果是中国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是甘居下游, 就是沦为附庸。”在2002年12月首届国际篮球产业论坛上, 张宁飞再次阐述了大学生篮球运动永不冠名的品牌策略, 其“淡化商业色彩、突出文化底蕴”的品牌理念得到了国际篮联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的高度评价。在推广方面, 大学生篮球运动坚持以形成品牌文化为理念, 引入VI系统, 设计了专门的会标、会徽、会歌、会旗、口号、吉祥物, 并为各参赛队设计了专门的队旗和队标, 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品牌形象。在市场开发方面, 大学生篮球运动以建立良性的产业化运作机制为目标, 重视品牌无形资产的积累, 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融资, 不断增强联赛自我发展能力。

4 结论

经过了12年的大学生篮球运动的组织经营, 到目前为止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 与无数的篮球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同时, 与大学生篮球运动的的意义也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深厚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意义, 也不可能受到那么多篮球运动爱好者以及工作者的关注。以后, 应该更加宣扬大学生篮球运动的特殊意义, 大力发展我国的篮球事业。

参考文献

[1]吴双文.对大学生篮球联赛 (CUBA) 竞技水平及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郁俊.从CUBA谈中小学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9.

[3]孙荣辉.CUBA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 2005.

大学的意义 篇9

一、提升为军官, 履卫国戍边之责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携笔从戎, 总参谋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其中指出, 表现优秀、符合规定的可直接选拔为军官;同等条件下, 高校毕业生士兵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 陕西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历的小王在经历了两年义务兵生涯后, 通过考察由士兵提升为军官, 现任某基层连队指导员职务。

一名普通士兵的提干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部队里面人才济济, 很多立过功的士兵熬上十年也提干机会渺茫。然而小王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基层军官的转变, 除了针对大学生士兵的政策措施外, 还与小王自身的努力分不开。

小王身体单薄, 在同批兵中体质可以说是最差的几个人之一, 在新训中总是拖后腿的一个。最初小王无限怀念大学时轻松自在的日子, 后悔一时冲动自讨苦吃。小王自认就是个平凡的、碌碌无为的大学生, 面对训练带来的挑战, 就如同面对大学期间各种比赛的竞争压力一样, 他选择了消极的逃避。然而现实的压力没能让小王逃避多久。在部队“大学生”、“高素质”的标签如影随形, 将她的缺点和不足放大百倍, 玷污了母校的荣誉, 激发了强烈的斗志。自此, 小王开始了她的蜕变之旅。

当少数人由于生活在众多与之不同的大群体中而成为“异类”时, 对于这些异类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成为“丑小鸭”, 二是成为“鸡头”。马斯洛曾经说过在人们吃穿不愁时, 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上十之八九的大学生都是吃穿不愁的, 这十之八九中真正自我实现了的却又只有十之一二。苦难创造财富, 挑战即是机遇。当一名大学生参了军, 毫无疑问遭逢了苦难, 但是小王此时十分肯定直面了挑战, 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克服自身各种困难, 艰苦训练之后, 终于完成了一名军人的蜕变。

二、恪守工作职责, 将军首先是一个好兵

部队是自成体系的一个小社会, 他有自己独特的系统和管理理念, 却又具有类似普通社会一样详细的分工。我们来画一棵大树。大树的树干是中国军队;大树的五条主干是海、陆、空三军、第二炮兵和一个武装警察部队;每条主干分出两条次级树干是战斗队和后勤保障队;次级树干上分出若干树枝是发射班、侦察班、坦克班、飞行班、通信班、炊事班、公务班、汽车班、卫生班、文艺班等等;每名战士就是树枝上挂着的密密麻麻的叶子, 数目繁多, 而且职责各异。

提起当兵, 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一个端着枪屹立在风雪中的提拔背影, 就是一个洒着血和汗在战场上拼杀的身影。抱着如此期望的战士, 没能从连长那里接过一把钢枪, 却是一张通信战士的工作证时, 巨大的失望可以想象。毕业于河北某体育学院, 跆拳道黑带, 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小丹是这样形容自己当时感觉的“就像吃到了期待很久的一张肉饼, 结果却是素馅儿的!小丹渴望建功立业, 可是“通信兵”这个岗位一听就不是个出彩儿的, 这时她很失望。小丹浑浑噩噩的混过了通信专业的岗前培训, 成绩不好也不坏, 就下到了连队。一天连里突然组织专业比武, 挑走了专业技术非常过硬的两个兵去参加军事演习。小丹至此猛然惊醒, 原来自己非常看不起的通信专业也可以大有作为。

开始奋斗的小丹不分昼夜苦练专业, 效果是显著的, 认真后的她已经是连队里数得上的“大拿”。可惜能够参加军事演习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小丹义务兵生涯的后半期都没能参加军事演习。退伍的那一天, 指导员送给小丹一句话“岗位没有贵贱, 职责不分高低, 你的汗水不会白流, 我相信你的未来不会再错过任何机会。”退伍后的小丹在一个中型规模的公司做卑微的实习生, 却因为她的认真对待使诸多杂事都井井有条, 更因为她留心了办公室的每一个细节, 在紧急时刻迅速整理出了相关文件博得了上司的称赞。现在, 小丹已经是公司的副经理。如今小丹具有的素质:严谨、谦逊、追求完美、威而不严, 以及心志坚毅。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 就是由这个人在生活中每个阶段的工作叠加而成。部队的生活使她明白人生的一次性, 懂得了恪尽职守的意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想当将军的士兵却一定要是个恪守工作职责的好士兵。

三、完善精神品质, 寻求自身突破

小陈是个老好人, 入伍前在学校非常活跃, 学习用功, 身体素质也很好, 从不拒绝他人, 从不与人起冲突, 与每个人都关系很好, 却又交情泛泛。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的小陈, 自感精神生活空虚。小陈决定跳出固有的生活, 当兵了。部队的生活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安逸, 但是却给了小陈一个新生的机会, 在部队的历练中, 小陈已经脱胎换骨, 不再像往日混混不可终日, 有了自己精神的追求。退伍后的小陈返回学校继续学业, 更在今年初通过了某检察机构的考试, 今年六月份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正式公务员。笔者曾问小陈, 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 要知道公务员虽然是个稳定的工作却薪资不高而且单调。小陈说, 自己想做一些能给很多人带来幸福的事, 成为公务员再好不过, 而且她丝毫不会感到单调, 她有十足的热情。

对于小陈, 起初笔者有太多疑惑, 因为从朋友的角度看她就是一个十分完美的人, 没有需要提升的地方, 后来接触越久, 将前后相比较才发现小陈的确有变化。如果说在这之前的小陈是一个二次元漫画里的优质女主角, 让人艳羡却难亲近;之后的小陈才是真正生活在三次元的有血有肉的好女孩。很难说到底是部队生活的哪方面填补了小陈的空虚, 她突破了固有的精神藩篱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俗话说:“当兵后悔两年, 不当兵后悔一辈子”。2009年入伍的这一批普通的大学生在入伍后创造出非凡的成绩, 不负大学生士兵这个称呼。2011年退伍至今的她们又在各自的生活中划出了不平凡的轨迹。大学生广泛参军将是社会趋势, 问题会出现, 优势更会出现。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做的就是做好迎接一切的准备, 化劣势为优势, 使优势更添势。

摘要:大学生参军, 是军队建设的应然需要, 更是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必然结果。大学生通过服兵役, 不仅锻炼了自己身体素质, 更加提高了自己的意志品质, 笔者引用了大学生参军的实际案例来证明大学生参军具有重大意义。

《圣经》阅读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10

1.《圣经》通行版本介绍

《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前者39卷,后者27卷。《旧约》本是犹太教经典,其原文为希伯来文,公元前285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翻译成希腊文。《新约》是早期基督教经典,于公元一、二世纪时陆续写成,原文是希腊文。

《圣经》的英译本始于8世纪,第一部全英译本出现于1382年;最权威的英译本《詹姆士王圣经》即《Holy Bible (King James Version)》出现于1611年,因其是在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命令下翻译的,所以也被称为“钦定圣经”,该版本神学术语较多。现行比较通俗易懂的英语版本有《Holy Bible (New Living Translation) 》即实用版《圣经》,此版本的特点是用词浅显易懂,句子朗朗上口,适合诵读,培养英文语感;此外还有《Holy Bible (Today’s English Version)》即现代英文版《圣经》,适合做泛读材料。

《圣经》比较权威的中文译本为1919年出版的《官话和合本圣经》,此版本神学术语较多,但用字简练,文笔优美。1979年在香港出版的《现代中文译本》主要面向非基督徒读者,神学术语较少,流畅易懂。

2.《圣经》对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

中世纪以来,《圣经》在欧洲盛行开来,并渗透到了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等各个领域,逐步构成了西方人文意识形态的核心,制约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各种形式的精神活动。《圣经》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比比皆是:但丁的叙事长诗《神曲》直接采用《圣经》题材为题———《地狱》、《炼狱》、《天堂》,但它却突破了教会的道德樊篱,表现了新世纪的思想曙光即人文主义;莎士比亚的戏剧平均每剧援引《圣经》达14次之多,使人物形象更加形神兼备,产生了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达·芬奇的画作《最后的晚餐》也是圣经题材,堪称永恒的经典;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用寓言和梦境的形式,刻画了基督徒为了实现对自己和他人的救赎勇敢而艰难的朝圣历程。阅读《圣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学艺术作品。

3.《圣经》意象分析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背后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它们一旦在作品中出现,往往就将其寓意带了进去,甚至成为统领整部作品的中心意象。

《圣经》中的诸多意象,例如:伊甸园、蛇、鸽子、橄榄枝、羔羊、十字架等,常常出现在作家作品中。作家在使用《圣经》典故时,就已经把它所涉及的《圣经》文本带进了作品,从而使貌似简单的文本变得复杂且内涵丰富。

例如“蛇”这个意象,作家赋予它的可能是一个意义系统:原罪、欲望、堕落等。小说《紫色》使用“蛇”来比喻新的黑人女性梅丽迪安;电影《黑蛇呻吟》也把蛇和邪恶、诱惑、堕落联系起来。很明显,所有这些蛇意象都源自《圣经》。阅读圣经,了解这些典故的意蕴,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并欣赏西方文学艺术作品。

4.《圣经》的教育意义

《圣经》宣扬了丰富的宗教道德观念,但其中一些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并不冲突。例如,《论语》中所提倡的“克己复礼为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等思想和《圣经》中所表达出来的“爱人如己”[3]的博爱和宽容精神不谋而合。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中应该践行的准则。

《圣经》中的“智慧文学”即哲理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比如《传道书》和《约伯记》等堪称世界文学的杰作。其中《传道书》和老子的《道德经》遥相呼应,是哲理诗的中西双璧。这都是大学生汲取知识的宝贵源泉。

综上所述,大学生阅读《圣经》这部文学经典,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不仅能了解圣经丰富多彩的文学内容,而且能帮助他们丰富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解读西方文学艺术,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

摘要:《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 而且是一部西方文学经典, 是西方文学艺术发展的源头。当代大学生阅读《圣经》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理解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还能提升自身精神道德素养。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圣经》阅读,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分析 篇11

摘要:目前,在我国关于人才的选拔方式往往是通过考试来选择的,这种模式已实施了很长时间,为很多地方输送了很多人才,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通道。而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局限性,即把分数作为了核心,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完善,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一旦遇到困难,就悲观失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在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分析   探讨   建议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的教学,对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培养意义重大,尤其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目前,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潮,因此很有必要對学生在人格和道德方面进行教育。高等院校的学生,一旦缺少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可以获得帮助,养成很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让学生把日常知识和理论知识正确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影响

目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有不足之处,很多落后思想甚至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使得高等教学受到约束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很灵活,容易接受一些新思想,对此教师要积极引导,避免让不好的思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不够重视

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有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很漠视,有的学生甚至以为思想政治课就是讲道理,即随意的谈论理论知识。在课上他们往往不能积极投入,对很多问题很冷漠。甚至有些大学生,存在逆反倾向,即莫视道德,诋毁理想,这种思想是不可取的。

(三)教学方法、结果测评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道德理论作为核心内容,即通过硬灌、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这种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模式。

三、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建议

(一)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去学习

(二)寻求思想政治教学创新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让其积极、主动去参与到教学中,这样就能使得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

(三)信息化技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信息化为手段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符合学生的特点。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大多是依靠一些辅导资料来获取主要的信息,在讲课的过程中,再把这些资源渗透进去。这样的教学信息往往缺乏一定时代感召力,带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指引下,教师将很多网络资源进行了整合,容量之大、速度之高带来了信息的高速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的教育资源,使得教师能够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授课。

首先,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校园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全面的系统性的工作,它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要分工明确、运作规范、落实责任制,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全面利用网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搭建网络交流和教育平台,服务广大学生。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开展网络交流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可以利用qq、Email、BBS、Blog、微博等手段进行交流,让广大学生及时反映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同时利用网络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也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讲课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对大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家庭的和睦、社会的进步都意义重大。通过正确的思想的引导,能够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授学生思想政治的课堂上,要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以往的被动学习,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提出相关的问题。我们要以多种手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l]葛媛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5)

[2]李旭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7).

[3]严海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51).

浅析大学特色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篇12

关键词:大学特色文化,发展历程,现实意义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社会众多组织机构中,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因此大学将无可替代的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生力军。对大学特色文化的研究, 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学文化新景象, 改变过去“千校一面”的单一局面, 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要, 使大学文化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近代教育体系发展较晚, 尤其是高等教育, 在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1. 我国大学文化的萌发。

在经历了第一次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清政府的统治阶层逐步意识到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的重要性。洋务派以这种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的方式打开了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大门。到19世纪90年代, 中国出现了近代普通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机构, 我国的近代高等教育这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之相应的, 在上个世纪初我国也出现了诸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思想家、教育家, 迈出了我国主动探究大学文化发展的第一步。

2. 建国后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初, 百废待兴, 各行各业都亟需人才。受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我国大学几乎照搬了前苏联的大学教育体系, 大学文化研究也完全学习前苏联的模式。尽管如此, 我国当时的大学文化发展还是适应了我国建国初期对高校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 也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3.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

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才得到了恢复。奇迹般地, 我国大学文化的研究在被抑制了十年后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 国外的高等教育理论逐渐被人们关注与深入研究, 诸如《大学的理念》、《大学的使命》、《高等教育哲学》等数十部高等教育理论著作被翻译并且出版, 为国内的高等教育及大学文化研究带入了新的元素。

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大学建设也在21世纪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之相应的, 对大学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也走向高潮。

三、大学特色文化的基本功能

1. 大学特色文化更具有凝聚力。

大学人才的培养, 师资的凝聚, 在很大因素上取决于大学文化的凝聚。从这个层面上说, 大学特色文化对于大学文化凝聚力, 对于文化强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大学特色文化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包容性, 它向大学赋予了独立的精神, 使得大学人不断地超越创新, 向上进取。而大学人在学习传承大学特色文化的过程中, 又对大学特色文化进行着新的创造与升华, 使得大学特色文化能够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形成了更加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特色大学文化。

加强大学特色文化建设, 发展大学特色文化创新能够有效地增强文化的凝聚力, 进而增强大学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升大学文化品位, 进一步整合大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不断积淀凝炼升华, 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 大学特色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大学特色文化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 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客观实在性;具备固有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这些都是大学特色文化生命力的体现。大学具有文化引领的功能。这种特性和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高校的文化引领性地位和功能并不能直接决定大学文化的先进性, 因为大学文化还存在着一个建设的过程。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使大学文化像新生事物一样, 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大学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 不仅有一流的设施、教师和学生,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这种文化成为大学的精神支柱和生命力的源泉。

3. 大学特色文化更具有影响力。

特色文化之“特”即是与众不同, 即是一见难忘。所以说大学特色文化对于大学的影响力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与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一般的社会文化不同, 大学文化的主流是高层次的、高品位的, 更具有先进性。因为大学不仅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 而且是思想和文化的中心, 其文化意识凝聚了人类崇高的思想和精神, 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的教育活动所传播和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 不仅能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进步, 也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观念成为主流。

被世界公认的国内外著名大学, 他们不仅在学校规模、办学层次、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硬实力上被大家认同, 其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 师生中约定俗成的习惯, 甚至校园内的某一处景观, 都能投射出深厚的、特定的大学文化底蕴。软实力较之硬实力更难建设, 因为硬实力是花钱可以改善的, 而软实力则是无形资产, 而且比硬实力更重要、更根本。如果说硬实力反映学校办学现状, 软实力则体现一所大学的追求和理想。对大学来讲, 特色的大学文化, 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四、大学特色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特色文化对增强大学师生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人长期的努力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物质和精神财富, 它的不断发展和演化与大学人积极主动参与是分不开的。大学人不仅是大学文化创造的主体, 而且也是大学发展的主要推进主体。特色文化形成并获得不断的传承与发展, 会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效应场。在这种效应场的氛围中, 所有身处其中的个体会自觉不自觉的融入其中, 并逐渐形成信念, 逐步构建出文化自觉, 培育文化自信。这种具有明显特色的大学文化明确了“我性”与“他性”的区别, 能够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为人们提供有效的价值范导, 重塑文化的权威。如此, 大学特色文化才能统摄人心, 对增强大学师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2. 大学特色文化对于大学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特色文化根据其所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与升华, 被大学师生认同, 形成无意识文化积淀, 并且被自觉地发掘、加工并进一步融合创造, 形成了具有特色统一和谐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要能够融入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不断渗透进入人才培养的环节, 能够被主动地认同、接受及传播。这种大学特色文化对大学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大学特色文化对于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特色文化是大学的灵魂, 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任何组织都有可能被淘汰的危险, 大学若要想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也证明, 高等教育注重特色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已成为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对大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 不仅有助于培育浓厚的学术文化环境, 也助于培养科学学术精神, 而且还有助于培养起大学人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进而增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4. 大学特色文化对繁荣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清晰地从大学发展的历史中看到, 大学和时代的发展是休戚与共、密切关联的。不同时代的大学都肩负起了那个时代赋予的使命, 成为时代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力量。大学在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 以其特有的品质, 通过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社会沟通, 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大学理应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明.论大学文化特色及其建设的当代价值[J].湖北:湖北社会科学, 2008 (11)

[2].唐珍名.大学文化与特色兴校[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2)

上一篇:北京大学生下一篇:足球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