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精选9篇)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篇1
从百色起义看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意义
作者姓名:
摘要:百色起义的胜利,得益于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心,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同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这些特点,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关键词:百色起义;农村包围城市;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一、百色起义的特点
百色起义的特点是与其他起义特别是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比较而言的。
第一个特点是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是城市起义,秋收起义是在农村发动以攻打城市为目标。这三次起义挫折的主要原因,是受苏联十月革命城市中心的影响,而百色起义基本上摆脱了城市中心的影响,是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一次有自己特点的武装起义。把中心城市的队伍拉到农村进行起义,是邓小平为代表的广西党组织的一大创新。
第二个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党关于武装起义的理论,到1929年时已经比较丰富。通过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斗争和江西革命根据地建立等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不同于苏联十月革命的新的武装起义思想。对于这些指导中国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当时作为党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是有深切理解的,并结合广西的实际指导百色起义。
第三个特点是上层统战和基层发动相结合。百色起义是在做好国民党政府广西省长俞作柏、国民党广西绥靖司令李明瑞的工作情况下发动的,后来李明瑞还做了红七军、红八军地总指挥。这是与其他起义不同的。正是坚持上层的统战工作,才使广西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得到扩大,才使广西的农运、兵运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才使百色起义成为可能。
百色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与它的特点相联系的。第一,百色起义为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第二,百色起义为广西塑造了一张历史的新名片;第三,百色起义为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内容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线和总战略。其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三、从百色起义看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意义
(一)从历史意义看:
1、这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地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地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百色起义基本上摆脱了城市中心的影响,贯彻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心思想和创新,是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一次有自己特点的武装起义。把中心城市的队伍拉到农村进行起义,是邓小平为代表的广西党组织的一大创新。
2、是邓小平理论的闪光点
邓小平早期思想与百色起义精神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内涵是相一致的。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百色起义精神是邓小平早期思想的体现,邓小平早期思想所体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是百色起义精神的核心,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体现。并且百色起义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典范。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闪光点,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之一。
3、为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是对的独创性贡献。这条革命新道路的现实意义于:过去搞革命,要适合中国国情,走领导人民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
4、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得到验证,为以后的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贯穿的基本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以朝鲜为例,他几乎是照搬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经验,所幸朝鲜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差无几,才没有导致大的错误。由此可见,百色起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二)从现实意义看:
1、创新意识
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理论本身是一种创新。创新意识可以说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在。在国家政策上,从一国两制,三个代表到和谐社会,一系列新理论的提出保证了我国快速健康的发展。
2、一切从事物的实际出发
注意一下我们国家这些年的发展状况,我们不得不佩服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事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英明。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国家逐渐开放了市场,努力融入世界经济体制中,使我国企业竞争力增强,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使得我们
国家在一条独特的道路上快速前进,这是一条以前没有国家走过的却适合我国的道路。
3、极为重视农民问题
我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农民一直占我国人口大多数,重视农民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农村包围城市就是意识到农民问题的关键性,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让农民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现在国家仍在不遗余力地解决农民问题,科技上杂交水稻的应用使农业增产,政治上又免税,下乡扶贫,允许农民进城打工,以使广大农民能够富裕起来。但如今很多农民的收入仍然偏低,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发达国家农业的高科技化应该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这将有助于农民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农村包围城市不仅仅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各个领域其现实意义将是深刻而久远的。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C] 天津 人民出版社 1991:98-115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C] 天津 人民出版社 1993-10:77-78 [3] 梁玉珍.试论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历史作用[J] 桂海论丛 2003年 05期: 24-26 [4] 蒋文华 袁竞雄.略论百色起义——纪念百色起义五十五周年[J] 广西大学 学报 1985年 01期 12-14 [5] 邹焕聪.试论邓小平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贡献[J] 党史文苑 1997年 01 期 25-26 [6] 庾新顺.光辉的实践、重要的经验和伟大的精神[N] 广西政协日报 2009-12-08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篇2
徐州市位于我国的江苏省,地处平原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担负着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由于徐州市交通发达,且离上海比较近,同时在科技方面对于新能源的研究非常出色,所以在中国又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现如今,随着对徐州市古彭广场的改造,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徐州市开始逐渐向旅游城市发展,旨在打造以江苏省特色的园林景观为主的旅游城市。经过江苏省近年来对徐州市的战略调整和不断的改造,徐州市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如今的徐州市不仅拥有发达的城市道路和水系交通,还拥有如园林一般意味深长,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2 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与养护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层次
园林景观中除了要有足够的植物绿化面积,更要注重景观中的植物层次。近年来,徐州市城市道路的绿化率是上去了,但景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徐州市城市道路的绿化植物只有50多种,种类较单一,植物组合搭配少。
2.2 文化内涵凸显不够
在徐州市的城市道路中,很少见到有特色的乡土植物。道路两旁栽种的植物,没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园林景观的营造氛围也不够强烈。而武汉市城市道路却不一样,武汉市的市树为水杉,在东湖景区的水上通道旁经常看到有水杉林扎根而生,拔地而起,场面十分壮观,在一些城市道路的两旁还经常栽有武汉特色的桂花树,让人行走其中,仿佛漫步在武汉的历史文化之中。
2.3 养护力度不够
在徐州市城市道路的两旁,经常看到两旁植被的叶子上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灰尘的覆盖会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从而进一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长此以往下去,植物会因长期不见阳光和缺乏养护问题而慢慢枯萎。这对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清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 解决策略
3.1 打造园林城市特色
园林城市的特色要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吸取精华,加以提炼应用。园林景观除了绿化率高,还有给人以诗意感受,小桥流水,落英缤纷等场景让人们体会到园林的古典美。而玉堂春富贵、海棠、春坞等植物种类的搭配也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洗涤和享受。除此之外,峰峦叠嶂,郁郁葱葱的景观层次在空间上又给人一种别样的情趣和感受。徐州市城市道路绿化应体现自身的绿化特色,引入一些有特色的乡土植物,让人们体会到徐州市作为园林城市所展现的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象。
3.2 加大养护力度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的养护工作,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洒水和除虫。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中热岛效应最严重的地方,在炎热的夏季,马路中央的温度有时候可以煎熟一枚鸡蛋,这时候就要依靠道路两旁的绿化来相应地减缓这种状况,而道路两旁植物生长的恶劣环境也可想而知。所以对道路两旁的绿化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要加大养护力度,以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4 结语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城市中的生活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城市道路旁的道路绿化不仅起着重要的隔离和清洁作用,还担负着城市的美化作用。除了日常一些必要的养护工作外,还应挖掘属于自己城市的文化内涵,将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打造成一张城市专属名片。
参考文献
[1]王浩.道路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1
[2]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州市公园绿地建设管理体制创新[R].徐州:徐州市人民政府
[3]李玉凤.关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讨论[J].城市建设与发展,2012
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美学意义 篇3
关键词:道路绿化;徐州新城区;生存观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92-02
城市的道路就像人的血管一样铺满城市的各个区域,提供流通的空间,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合理现代。一个城市的绿化支撑,少不了道路绿化在其中的积极作用。道路绿化建设不仅给城市提供更加美化的居住环境,而且为我们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提供新鲜的养料,拓宽我们的审美视觉空间,进而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愉悦,更有利于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这给中国的生态美学发展提供了契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四大战略任务“优、节、保、健”,其中的“优”更符合我们的生态美学理念。战略“优”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的更是人类的家园建设,而现如今中国加进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城市覆盖率已经超过了50%,城市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所以城市绿化的建设尤为重要。根据前期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7平方米,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将加速。[9]如果说城市是一个完整的体格,那么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化就成为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所体现出的生态美学意义应该受到关注。
一、徐州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发展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东襟淮海,西按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徐州所以作为一个人流量极大的城市,道路又作为一个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绿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徐州将安排220个重大项目,本年度总投资971.8亿元。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创新研发、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等5类分项项目,首次纳入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生态文明类项目中,包括中德合作共建城北生态示范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8]现阶段徐州新城区主干道路绿化建设已经突破了“一条路两行树”的传统模式,更配以丰富的景观建设,建设更美好的山水园林城市。新城区主干道又有故黄河和几座山相伴,更显得犹如山水相连的自然景观,只不过经过人工的雕琢,艺术效果更为浓厚。
二、徐州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体现的美学观
(一)自然与艺术的融合。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枢纽,保持着自然生态的美,并且已经融进了更新鲜的艺术审美因素。有了人的参与,城市道路绿化就要适应人的审美要求。我们热爱大自然,同时也需要“人化的自然”,让自然以人的生存为目的,给居民更美好的栖居环境,符合我们的审美品味。所以在建设城市道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将道路建设更加人性化与审美化,与此同时,也能够达到道路安全要求。
大多数城市的绿化建设都会遵循统一的传统模式,没有将道路绿化当做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而是不断复制各个路段的绿化带。这归功于人类的机械复制时代的成果,也因为其变得单调。如果沿途的道路风景只是一贯的形式,人们的出行也没有更多的新引力。但结合艺术、人造物和自然的混合[5]p13,使绿化建设成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体,那道路就不再只是出行的通道,也是一个个流动的风景点。徐州在新城区路段绿化建设就打破了惯有的单一模式,并且沿着三环路在逐渐改造。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和谐美,而且人工改造过的公园,山坡,文化雕塑,以及在新城区大龙湖附近的大草坪等,都将沿途的风景装饰得美不胜收。
作为汉文化发祥地的徐州,以“舞动汉风”为口号展开文化建设。徐州有“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这不仅是徐州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甚至已经成了徐州文化的符号。在建设城市道路的过程中,这些汉文化的符号理应加入了城市道路建设中去。徐州新城区主线就以“彭祖大道、汉风大道、汉源大道、昆仑大道”等命名,突出了徐州的汉文化色彩。在道路两旁也附有汉文化相关的文化景观,更加彰显民族文化特色。道路的重新命名使原本天然的景观有了文化气息,在新城区沿路的山也更名为“拖龙山”,这是三个小山连成的山脉,仿佛是一条长龙在“新城区欢迎您”的路牌处迎接客人。再往东,就是大草坪,草坪南侧就是人工挖掘的大龙湖,湖北岸有个小岛,人们可以沿着小木桥进入小岛上玩耍。在湖的东岸有处浅水沙滩,天气炎热的夏天午后,成群的人在这里解暑。徐州的湖以龙命名居多,除“大龙湖”外,还有著名的“云龙湖”,其次“金龙湖”、“九龙湖”等等,为徐州的城市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如画的道路风景。
徐州地处苏北,四季分明,对一些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所以可供作为道路绿化建设的植物又有限。但徐州的道路绿化在适应自然气候条件的情况下,发挥更为主动的积极作用,利用不同的乔、灌木,并且将多种果树引入到道路绿化中,通过色叶植物等来丰富季相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景观都不会显得单调,总是充满着生机。再伴以奇石或者人造景观石,更有一种中国风景画的韵味。
新城区的道路绿化横向一般分为三层,快车道旁边一般是灌木丛,然后在人行道与灌木丛中间是银杏树或者其他乔木,人行道旁边就是高低不同的树木或者花草等。如果道路沿着河流而建,那就更有韵味了,从道路往路边望去,河水若隐若现,好似在躲迷藏。这些人工化的自然事物,生长得错落有致,却不失美感,一眼望去,真像一幅中国的山水画。
(三)人的栖居与美好生存。
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为人类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栖居之所,同时它也是生态美学的审美理想。[7]p69海德格尔强调“此在”,在于他的存在,是此在在世界之中,是一个成长过程呈现的生命价值。人在世界之中生存,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突出了这个“在”,人虽然终有一死,但是栖居地作为一个人通向死亡过程的住所,就是我们在过程之中的存在方式。人类栖居的城市必须满足人类自身对外在世界的需求,不单单是简单的居住,而且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我们的祖先早已摆脱了原始的野外生活,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的生活就从现实需要走向审美需要,物质基础之上向精神文化层面逐渐过渡。作为生存在自然中的人,不再只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而是要利用人的智慧让自然与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更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发展。
美国的杜威曾经说过,“我们住进了世界,而它成了我们的家园”。政府在建设城市道路的时候,就应该将城市当做我们的家园,而一条条道路就是通往回家的路。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就应该真正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我们日常的生活需要道路去工作、学习或者娱乐,道路就像一个媒介,将我们引送到目的地。交错从横的道路通向各种不同的目的地,也连接着一幅幅沿途的风景图。我们在经历漫长“自然的人化”的过程后,也将逐步展开“人的自然化”的进程,这个自然不单单是原始生态的自然,而是在人化基础上自然,更加具有艺术性,同时又与自然能够融合在一起。
徐州在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与此同时,城市的绿化工作也在大规模的展开。三环的道路建设虽然也造成了暂时性的拥堵,但我们相信在2013年年底道路整修工作完善之后,徐州三环以及新城区的道路绿化建设会取得更完满的结果。人与自然从古至今就分不开,如今我们生活在21世纪,与自然更加亲近,居民的生活也缺少不了优美宜人的环境。让我们的出行更便利更心仪,道路的绿化工作永远不能停止。这不仅是政府的工作,同时也是我们每个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应该支持并且付诸行动的义务。徐州新城区的道路绿化建设,将整个新城区的生态充满了血液,充满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读本》,长春出版社,2010。
[2]徐恒醇,《生态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彦顺,《生态美学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吴家骅著,叶南译,《景观形态学:景观美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美]史蒂文·布拉萨著,彭锋译,《景观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德]克劳斯·黑尔德编,《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新华日报,2013.2.21。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简介 篇4
一、项目名称: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简介
二、项目性质:新建
三、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010年,是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一年,按照国家创建要求,硬化覆盖率要达到100%,我市目前的硬化建设还远远不够,特别是还有部分主道及巷路没有达到硬化。为了完成创建园林城市的任务,打造精品旅游城市,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计划对7条城市道路进行新建及改造。
四、建设地点:市区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云水路、粮丰街、站西街、光荣路、站前街等道路;主干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绿化、下排水、路灯。
六、建设起止年限:
2010-2012年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计划投资:13063万元、财拨及相关专项。
八、社会效益
此项目完工后,打造出了功能与景观完美结合的道路新形象,达到了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目标。为土地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创造了价值和条件,同时改善了周边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了我市总体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九、项目建设单位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篇5
一、行政许可内容
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
二、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 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二条;
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8号)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 ㈣《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第七条。
三、行政许可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符合条件即予许可。
四、行政许可条件
1、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有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3、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有安全评估报告;
5、有事故预警和应急抢救方案;
6、有管线架设设计图纸;
7、有桥梁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
五、申请材料
1、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申请书;
2、因工程建设需要依附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的,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3、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图纸、安全防护措施等);
5、安全评估报告;
6、施工单位相应的资质等级证明材料;
7、影响交通安全的,需提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8、事故预警和应急抢救方案;
9、桥梁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
注:上述材料是复印件的加盖单位公章,需提交原件核对。
六、申请表格及申请书 申请人需填写《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申请表》,申请表可在新余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住建委窗口免费领取或在“新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网上办事”的相关栏目下载(网址:http:///)。
七、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机关
新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受理地点:新余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住建委窗口(地址:北湖西路98号,联系电话:6422730)。
八、行政许可决定机关
新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九、行政许可程序
申请人到市行政服务中心住建委窗口递交申请及相关材料——窗口受理——转办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现场勘验提出意见——专家论证——行政审批科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窗口发证——网上公告。
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
十、行政许可办理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法定20日内)。法律依据:《行政许可法》第42条。
十一、行政许可证件及有效期限
《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许可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逾期作废。
十二、行政许可的法律效力
取得《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施工。
十三、行政许可收费
不收费。
十四、行政许可年审或年检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篇6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的建设也同其他建设项目一样, 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均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正确分析评价道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 这是摆在广大环保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2]。城市道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就是通过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 提出工程施工期、运营期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并分析其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为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 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2 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
城市道路建设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市中心区的道路改造工程, 而且有些道路为居民区或闹市区道路;第二类是城市新区建设道路;第三类是在城市外围规划区建设道路[4]。其中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前两种城市道路建设项目, 由于是在用道路, 其施工必然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根据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对工程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和筛选, 其结果见表1。
3 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与筛选结果 (见表1) , 本文重点对施工期和运营期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以减少城市道路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1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1.1 环境空气
施工过程中基础土石方的开挖、堆放、回填和运输过程, 建筑材料 (水泥、石灰、砂石料) 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 施工垃圾堆放和房屋拆迁清运过程产生的扬尘, 沥青铺设路面产生的沥青烟以及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 均对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暂时的, 随着施工期结束, 影响也随之消失。
3.1.2 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 其中对声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摊铺机和自卸卡车等。施工噪声可近似看作点声源处理, 利用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 可以估算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
式中:LA——距声源r 米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 (A) ;L0——距声源r0米处的参考声级dB (A) 。
通过上式计算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范围, 见表2。
由计算可知, 施工机械噪声在无遮挡情况下, 如果使用单台机械, 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为昼间51m, 夜间281m。
3.2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2.1 环境空气
运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行驶的机动车尾气。它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含有CO、HC、NOx等污染物的内燃机燃烧废气, 约占总排放量的60%;二是曲轴箱排出的含CO、CO2气体, 约占20%;三是从油箱、气化器燃烧系统蒸发出来的HC等气体, 约占20%。机动车尾气所含成分比较复杂, 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等[5]。
这些污染源属于线性流动污染源, 对于城市道路而言, 汽车尾气对道路20~50m以内影响较大, 50m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少。
3.2.2 声环境
道路建成后, 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道路行驶的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传动和制动噪声等) 。其大小与车速、车流量、机动车类型、道路结构、道路表面覆盖物、道路两侧建筑物、地形等多因素有关。
4 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4.1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 施工场地周围采用挡板围挡、封闭施工方式, 围挡一段、施工一段, 严禁敞开式作业。
(2) 配备足够的洒水车, 对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物料堆场等进行洒水, 保持一定湿度, 抑制扬尘污染。
(3) 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 采取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对于渣土、垃圾、砂石等应及时清运, 不宜长时间堆积。
(4) 运输车辆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装备, 装载不宜过满, 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出入施工现场必须采取冲洗轮胎等措施, 防止车辆携带泥沙出现场。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 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5) 施工堆料场、拌和站应设在环境敏感点下风向的空旷地区, 相距200m范围内, 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6) 沥青路面施工尽量使用商品沥青, 不应在施工现场拌合, 以减少沥青烟对周围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4.2 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1) 严禁高噪音、高振动的设备在中午休息时间作业, 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设备, 禁止使用柴油发电机组。
(2) 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与施工场所, 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声敏感点, 对个别影响较严重的施工场地, 需采取临时的隔音围护结构, 土方工程应尽量安排多台设备同时作业, 缩短影响时间。将施工现场的固定振动源相对集中, 以减少振动干扰的范围。
(3) 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场地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区、学校、医院等声敏感点一侧;车辆进入声敏感区附近应限速, 减少或杜绝鸣笛。
(4) 禁止夜间 (22:00~次日6:00) 施工。
4.3 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 加强对道路的养护, 使道路保持良好运营状态, 以减少扬尘的产生。
(2) 加强汽车保养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无尾气排放合格证车辆禁止上路, 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3) 加强道路两侧绿化, 栽种可吸收或吸附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乔木、灌木等树种或草坪, 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 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声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 还可以起到保护道路的作用[6]。
(4) 执行环境监测制度, 定期对道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尤其对学校、医院等环境空气敏感点的监测, 并建立环境质量报告制度, 以便根据实际污染状况采取必要措施, 减轻不利影响。
4.4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
(1) 临路首排不宜建设集中居民区、医院、学校等声环境敏感点。对于已建成的城区应通过限速、禁鸣、设置隔声等降噪措施减轻对现有敏感点的影响;对于规划建设的集中居民区、医院、学校, 建议在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的建设过程中, 其建设单位应组织实施跟踪监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间隔一定距离、植树绿化、修建隔声屏障、隔声窗等降噪措施, 以减轻、避免交通噪声的影响, 保证声环境满足区域要求。
(2) 执行环境监测制度, 定期对道路沿线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建立环境质量报告制度, 以便根据实际污染状况采取必要措施, 减轻不利影响。
(3) 加强对机动车鸣笛的管理, 禁止在环境保护目标较多的路段鸣笛。
5结语
对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 必须把好环境保护第一关, 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为环保管理部门的项目审批提供充分依据, 把城市道路建设和道路环境保护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但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除了本文探讨的几个问题外, 还有诸如不确定性评价、环境管理、施工监理、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等, 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摘要: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的特点, 阐述了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重点评价了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影响,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城市道路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环境影响,措施,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方敏.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思考[J].江苏环境科技, 2004 (17) :43~44.
[2]刘翠萍.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甘肃科技, 2007, 23 (1) :200~202.
[3]张亚琴.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J].山西建筑, 2010, 36 (30) :291~292.
[4]王波.城市道路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0 (4) :76~78.
[5]郭卫东, 吕科, 梁青槐.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3, 27 (2) :105~109.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篇7
【关键词】城市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建议
1. 前言
1.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中的管(线)网络也变得日益大直径化、分类化、交叉化、多元化。在这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不时地发生一些由于管(线)道管理不善、职责不明的情况,给人们造成伤害,媒体中也不时地看到一些管道吃人的惨剧。
1.2 城市中的管道、管线目前有十种以上,这些管道(线)有的分布道路路面以下、绿化带中,管线拥有者各自为战,所以城市道路建设、开挖、修复、再挖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道路在一年中就会重复多次这样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但给道路增加补丁,更大的是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影响人们的出行和交通、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 城市道路与管(线)网
2.1 目前的城市道路在20~60M之间,道路一般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行道和人行道,有的还附有绿化分隔带。道路下埋管直径也由以前的小管径增大到目前的2M大管径,而且各种管(线)纵横交叉遍布,占有道路路面中相当的部分。
2.2 在道路中间、两侧通常埋设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路灯电线管、燃气管、电信电缆管、广电线管、公安监控电缆线管等等。这些管线的颁布给现代城市提供了交通、便捷、安全保障,也是城市发展、人们生活不可缺少部分。城市道路中的管(线)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进行平面和高程的设计与布置。
2.3 城市管线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工程。
2.4 城市道路管(线)的现状。
2.4.1 城市道路的投资、建设系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规划与建设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要求,每个城市建设都有近期、中长期规划与建设目标。工城市道路与管(线)网规划建设中,往往设计部门只考虑到政府投资部分管(线)网的规划与建设,一般不会考虑到经营性管(线)网单位的需要。但是在现实运行中,公益道路、管(线)网中会有很多经营性公益部门,他们同样需要在这一区域进行建设、发展。从而导致目前城市道路刚建好就被开挖、修复、再开挖、再修复的现象,更有单位甚至只挖不填、不修或不按照要求修复。使得一条新建道路补顶盖面、窨井盖被偷、被损,危及安全、危及生命。。
2.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新的管线增加,老城管道的改造需要更换或扩大、改造原有的地下管线。就目前城市道的现状是今天城市道路主管部门刚修好的路,明天某个部门进行地下管道改造、修建进行开挖;再过几天又有另一个部门进行管(线)路更换、改选,进行再开挖;除管路的应急抢修外,道路是挖了补补了又挖,重复不断,更有的单位甚至是只挖不补造成行人、车辆的伤亡(毁损)惨剧。
2.4.3 有的施工队伍在修理本部门的管(线)时,只管自己的利益,工作疏忽,作业后造成其他管线的损坏。
3. 城市道路管(线)网建设管理的思考
3.1 道路是城市的对外窗口、动脉,管(线)网是城市运行、发展的保障体系。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体系。城市道路、管(线)系统又是数个组织体中的神经枢纽系统,所以为了社会发展、运行和人们的安居、乐业、安全,城市所在的政府应当给以高度的重视。
3.2 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设计仅仅是发展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规范建设、管理、施工、维修、验收程序和制度。
3.3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C11350289-98的有关规定。道路中的管线有平面位置的设置和高程设置要求,任何一个配合工程的疏忽和遗漏都将造成工程的二次或多次施工。城市道路、管(线)网的管理,应当设置地下管线统一管理审批部门。
3.3.1 该部门应具有综合管理、审批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职责,负责建设前道路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论证、审批。规定除紧急抢修外,新建成的城市道路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进行开挖施工;完成施工后按相应规范进行验收,验收时该部门应当由人员参与。
3.3.2 由该部门收集、管理本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网络资料,做到科学管理和正确地处理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网络,保证各管(线)网的正常运行,发挥其投资效益、社会效益。
3.3.3 新建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网,做到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并一次完成地下管(线)网建设施工,对于可合并和管(线)或间距较小又影响不大的管线,规划设计时可合并使用并作适当预留。对预留部分工程投资可时先由政府投资主体填付,在以后经营使用者需要使用时作有偿成本回收。
3.3.4 对已建成道路管(线)的管理。现在的城市管(线)网按照谁建设、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保证管道盖板设施的完整、安全,并依法对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在城市已建成道路下需要增设地下管(线)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能谁想挖就挖,宜以至少半年或一年内允许一次增加开挖(除紧急抢修外),实施前应进行公告,告之有关需要增加的部门,尽可能使得在最近需要增加的其它单位或部门一次性进行增加。
3.4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的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划要求一次到位,但由于道路下各种管线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一些配套工程的使用功能不能一次完成施工。如果有某一个单位暂时支付不出该项道路中管(线)所需的投资费用或暂不作投资时,则整个工程将被推迟;又如果某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想把自己的工程发包给与本人或本单位有关的单位施工,而政府部门的协调又不能时,也将使该项目推迟或漏项。所以城市道路管(线)的建设是全社会的、公益性的建设工程,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必须有一个地方性的立法,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做到一盘棋。
4. 结束语
(1)城市是一个工业和人口,能流和物流高度密集的人工生态区。系统的物流中,工业三废、人类消费污染日益增加,给排水、通信、电力等现代化传递、输送和处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道路设施不仅是维护城市生态物质代谢功能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護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措施。
(2)城市道路、管(线)网建设关系千家万户、各个部门,更关系到交通安全和人命。只能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才能避免发生平繁开挖、设施安全,才能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城市道路、管(线)的畅通。
参考文献
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论文 篇8
生态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生态功能,主要是通过园林中的植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来加以体现,从而达到生态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生态功能会受到园林绿量的影响,绿量的多少则主要是由生态园林中总叶面积来进行制约。经过上述分析,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应尽可能多地建造植物群落,确保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3.2社会方面
生态园林在实际建造的过程中会体现出社会功能,主要是在推行的有益社会活动中,可以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再就是结合相关的生态园林知识,把园林建造为一场公开课,从而发挥出园林的教育功能,让人们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并且提升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生态园林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的模拟,这不仅是一种场所,更是人们所创造的一种人工植物群落。
3.3经济功能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篇9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经专网
[摘要]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推进,作为当代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两极,意味着人口、资源、经济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大重组与结构性变迁,两者之间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也可以相互交融。在推进城市群的发展中,要看到它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和支撑。
(中经评论·北京)
一、城市群: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最具有革命性的是经济现代化,即社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本的集中,城市化正是在生产要素高度聚合的背景下产生的。伴随着产业革命,尤其是新技术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198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一般达到70.2%左右。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多种原因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只有19.4%。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城镇化成为共识。然而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上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以中小城市为主,抑或是重点发展小城镇,一直存在争议,相当一个时期基本上重点是以发展小城镇,控制大城市为主。从实践来看虽然一定时期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城市经济规模有限,经济结构单
一、产业聚集水平较低,城市功能欠缺,无法形成对劳动力的巨大吸纳能力,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这是对已有的城市化模式的修正。“城市群”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作“都市群”、“都市带”、“大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区”等别称。它是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是高级阶段的城市化。为什么在我国当前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实际城市化水平只有20%左右,“三农”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提出“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呢?笔者认为,这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与都市化发展潮流,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深度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秩序重建的必然选择。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速发展,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化发展,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的倾向,造成郊区集聚扩张,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运动推动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并与周围小城镇连成一体。同时由于外迁人口仍在中心城市上班,在郊区与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了稳定的通勤流。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密切社会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共同构成内部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即为城市群。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三大都市群;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三大都市群等。目前,这些城市群体系成为全球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经济全球化特征最为明显的地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主体。如果我们继续像过去那样大力发展小城镇、抑制大城市,会造成人力、资金、资源配置的浪费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失。其后果是不发达的城市经济社会与严重落后的农业地区的恶性循环。为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应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跨越发展相对应,实现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化的跨越。
问题在于,相对于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城市群的发展对此意义何在?在笔者所能涉猎到的文献中较少论及。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中,人们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别,以及提倡农村城市化等等。而在城市群的研究中,又主要集中于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集聚、如何消除地区壁垒等方面,没有考虑到城市群的推进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由于就城市谈城市,就农村谈农村的研究思路,不仅使城市群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从社会整体看,加剧了农村固有的问题,长期使经济资源不能在城乡之间实现合理配置,其结果使城市群的推进缺乏农村根基,农村发展缺乏引力和来自外部的反哺力量。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因此探讨两者的关系事关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历史任务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推进的冲突
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推进,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两极,意味着人口、资源、经济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大重组与结构性变迁,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矛盾和冲突。
冲突之一是集中爆发式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徙影响城乡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在传统的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要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升级,有一个相当漫长的积累与演化过程。首先在便利的地理条件上形成商业与物流中心,然后随着商业的繁荣吸引来更多的人口,并最终随着手工业、商业、运输、市场的发展,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市镇。而市镇要向更高形态的城市化演进,除了继续强化其中心地的积聚与辐射功能,往往还伴随着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特殊机遇,使其从众多的市镇中脱颖而出成为地区的中心城市,这种城市化过程的特点是,人口总量与流动规模有限、流动频率低、人口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使得城乡之间保持了一种相对适度的张力与平衡,社会在缓慢发展的基础上稳定有序地前行。都市群进程使这一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农业人口迅速地在城市,特别是数量有限的大城市高度积聚。由此使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陷入了过度透支与危机中。中国自2000年城市化开始驶上快车道,“急速”的城市化,导致少数大城市人口膨胀过快,使本就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城市遭遇更加严重的发展问题。在中国每个大城市,都普遍存在着交通拥挤、居住密度增大、就业竞争激烈以及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等“城市病”。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大城市自身的增长与发展,也间接影响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与农村地区发展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就广大农村而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迁移,使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受到削弱。我国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多是青壮年,素质也相对较高,导致长期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和老弱
病残。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统计,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其中,2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47.3%,25岁~30岁的劳动力占15.6%,30岁~40岁的劳动力占23%,而且青壮年文化素质一般来说相对较高。农村高素质人才的流出,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一是制约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由于体力、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的限制,低素质的农业人口利用机械和先进技术能力有限,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技术的长期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速度。农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一定文化功底的劳动力。在农业劳动力普遍老龄化条件下,必然会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结构调整困难,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冲突之二是城乡资源再分配的严重失衡。非农经济要素的迅速培育与发展表现为生产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再分配与生产要素在城市空间中的重构。一方面,城市资源迅速膨胀,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有关统计表明,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8%、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表现为向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进一步的集中。与之相比,则是农业地区两级政府近万亿的沉重债务。二是城市化进程仍在吞噬着农业地区的各种资源,使自然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薄弱。如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严重破坏,粗放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对本就紧张的农业用地的大肆侵吞与疯狂圈占。据国土资源部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而且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低效。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共计393.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还有工业固体废弃物与城市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理问题等等。在未来若干年内,新农村建设、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将使有限的国土资源更加紧张,而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三、城市群的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交融
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城市群的发展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我们的认识仅停留于此,势必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发展对立起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冲突,有助于我们保持一份清醒,在推进城市群的发展中,时刻不能忽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城市群的推进也给农村改革发展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和支撑。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推进不仅存在着冲突,同时也包含着相互交融,协同发展。
沃思(L.Wirth)等人将农村和城市视为一个连续体,认为由农村这一极到城市这一极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各种社区形态均可以在这一连续的轴线上确立其位置。加尔平(C.J.Galpin)则将城市和乡村看成一个完整而不可侵害的共同体,二者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功能,可以互为补充和完善。
1.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极大促进我国农村人口的转型,而且更符合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在吸纳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单一城市往往是力不从心的,以至于出现前面所谈及的“大城市病”。作为城市发展更高形态的城市
群,其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各城市之间克服单个城市在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积累了比普通城市更大的经济与人力资本。这一特有的优势在发达国家表现的十分明显。2003年,美国10个大都市带区域的居民已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从经济规模看,美国三大都市群的GDP占到全美国的67%;日本三大都市群的GDP占到全日本的70%;中国的长三角16城市2007年GDP也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8.9%。同时,城市群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样化。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弹性较小,即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留在周边的城镇从事制造业或其他产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从事制造业,使农村发展成为各具特色、互为分工的卫星城镇。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大量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人大城市,有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好的锻炼与实践机会,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生存发展的一笔资金,同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改变了生活观念,提高了应对文明社会的能力,在经历了城市化风雨洗礼后,他们即使回到乡村,必然成为推动中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2.城市群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换代向生态型农业转换。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虽然城市群的发展给农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循规蹈矩”的城市化更加严重,但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城市群能使乡镇企业,以及以机械化作业、化学化为象征的现代农业生产发生改变。以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我国目前而言化肥年使用量多达4124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0公斤/公顷,远远地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但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高达70%~80%。农药的使用量也难以减少,污染隐患大。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农药在造成农田污染的同时,必然加剧了农产品污染程度。而要治理农业生产的污染,单靠农村经济本身是无法解决的,而伴随着城市群的推进,原本污染严重的郊区农业经济就可以依托大城市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技术向现代生态型农业转型。像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生态型农业、都市型农业远远走在中西部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前列就是一个明证。
3.城市群较之“农村工业化”这种低层次的城镇化模式对农业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严重损耗而言,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郁鹏等人通过较为详尽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
城市越大,人均占地面积越少,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单位产品能耗越低。同时,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大城市工业由于大而且相对集中,新技术采用起来速度比较快、成本比较低。治理起来也比较有效,监督也比较容易,相应的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都较低。这些说明我国城市群的发展也是生态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
4.城市群的规模经济与先进产业集群对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表现为:一是城市群的经济功能远远优于普通城市或单体大城市,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尽管城市群发展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压缩了中小城市发展的空间,但由于城市群意味着人力、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更高层次的集聚,它同时也给中小城市带来一般城市化进程不可能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十强县(市)均分布在长三角与珠三角这两大城市群中,充分说明了中小城市越接近城市群,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与经济机会。而中小城市的良性发展,则进一步将其所受的辐射与影响传递给与之联系密切的农村与农业地区,从而在大都市、中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发展关系。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也为农村经济直接利用国际资源、介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现实契机。据江苏省外经贸厅统计,2007年江苏省农业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亿美元,达13.12亿美元。其中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南通市实际利用外资最多,为2.29亿美元,占江苏省的17%。这些都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已不仅是普通的城镇化或传统的城市化,而是作为城市化高端层次的城市群。
5.城市群的发展对于启动农产品的需求市场从而扩大内需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国际经济不景气,外贸出口下降的情况,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扩大内需。我国有57%的人口在农村,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要扩大内需就要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依靠减免农业税收、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受恩格尔法则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的边际产出和边际产值必然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只有推进城市化才能形成有效的农产品需求市场,进而增加农民收人。因为真正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不是来自乡村内部,而是来自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这是因为,我国农户的农产品自给率在80%以上,真正投入市场进行交易的不足20%,而城市群的推进带来的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则可以绝对地增加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货币收人。
6.城市文化对农民村的促进作用。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充满异质性与多元内涵的主流文化模式,对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由此带来了城市文明的渗透,改变着农村生活方式。城市积累的雄厚的文化资源与发达的文化服务体系,为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文化落后与精神不发达状况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四、结语
我们主张加快城市群的推进,并不意味着是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单项突进。城市群的发展是一种城市结构体系的整体演进,其内涵是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层次递进、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式、金字塔型的有机“集合体”。因而,加快城市群的推进,既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因其强大的积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可以有效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而过多强调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则很难
两者兼顾。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推荐阅读:
城市道路建设流程08-30
公路及城市道路建设08-03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12-08
浅谈城市道路建设优化12-06
城市的道路绿化07-27
城市道路的设计要素07-17
城市道路的绿化形式05-23
现代城市的道路绿化11-04
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08-15
城市道路的方案设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