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高中历史(精选4篇)
文化视野下的高中历史 篇1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1],是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并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品格精神。制度、常识、风俗,三者方能将文化逐渐普及,并且真正地活跃于社会生活中,而其中的关键是教育。无论是法律、制度、伦理,还是风俗习惯,都要靠教育才能够使大家接受。[2]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其掌握方法、建立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
一、注重史实,构建体系,掌握规律,促进学生循序渐进体验理解历史
在学校,知识是联结文化与学生发展的纽带,教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相联结。学习历史必须掌握基本史实,“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是历史教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由于考试的功利性目的常常迫使我们传授知识的同时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忽略了历史教学传承文化的功能,考试结束许多知识也就忘了,致使学生有知识也没文化,严重影响日后的发展。为此必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教育。
1.学习史实,体验理解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知识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新航路开辟”为例,如果将“走向会合的世界”,即“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确定为教学重点,那么就必须通过学习开辟新航路的事实帮助学生对此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记住4位航海家以及4条新航路开辟过程的重要性在于要让学生了解这是真实的历史,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些事实是怎么来的。如让学生通过《马可波罗游记》《西欧的帆船》《航海用的罗盘》《航海家日记》《15、16世纪的欧洲地图》等资料,考证其中的部分事实,经历“史由证来”的过程,才能了解这些真实的历史,联系当时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了解航海家经受诸如长时间、长距离的历险,甚至付出生命等种种艰难困苦,才能来到好望角、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
2.构建体系,培养能力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因此产生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真正意义上的、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必修二是人类物质文明史,学习必修二应该强调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历程,从石器、铜器到铁器的使用,从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体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进步历程;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使中国从自然经济到被动融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到形成、发展,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前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融入世界市场,终结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同时,可以构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世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紧密结合的体系。这种唯物史观体系的构建突出时序性,可以让学生养成联系、比较、迁移知识的思维能力。
3.掌握规律,认识现实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其宗旨是使学生“据往事而知未来”。如学习中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说明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牛耕、水利工程以及农业技术方面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性质发生根本变化,随之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奴隶集体劳动变为农民进行个体劳动;对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屡屡出现经济危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如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当代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从1962年到1978年,该村的生产、生活主要靠国家救济,村民经常依靠讨饭过日子。1978年实行“包干到组”“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生产就取得大丰收。小岗村的巨大变化,充分说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体现学习历史虽是“忆旧”,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把古今中外联系起来,关注现实问题。
二、求真务实,释疑解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公民价值观
知识是联结文化与学生发展的纽带,但知识不等于文化和发展学生。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的人,更要把学生变成有文化的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1.求真务实,探究问题
历史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求真,以“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或“失败原因”为例,有关的论题或多或少与辛亥革命缺乏“民众基础”、袁世凯抢夺胜利果实有关,真相如何值得探究。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想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寄希望于一场革命解决所有问题,但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将政权拱手让出,是革命党人和独立各省的一致承诺,也是辛亥革命实现其革命目标(驱除鞑虏)的重要环节。“早在1911年11月30日,齐集汉口的各省代表就决议‘如袁世凯反正,就公举为临时大总统’”。[4]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是有条件的:必须声明承认“暂代”,一旦袁世凯完成终结帝制的任务,就由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在袁世凯完成终结帝制的任务之后,孙中山必须兑现承诺。补充这些教材中没有的历史真相,要求学生学会用批判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问题及做法,教人求真,尽量去伪存真讲述真实的历史、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2.提升认识,引领价值
历史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有助于形成重要价值观。如高一年级通过学习夏———国家的产生形成国家意识;学习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繁荣国家强大、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社会主义道路曲折、中国的经济改革,认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通过学习工业革命与近代化,认识城市化进程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意义;通过学习甲骨文、青铜器、皇帝、中国服饰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民居、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国的水利技术、文学成就,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文化认同;高二通过学习孔子、孟子、君与民、礼乐等,渗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进行公民人格教育,为学生世界观、行为方式形成,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奠定文化基础。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是进入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今天我们又选择了“公平与正义”、“和平发展”,这些共同的价值观,构成了多民族团结及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成为民族的精神灵魂,以此引导学生做文化上的中国人。
3.多元兼容,融会贯通
人类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文明是多彩的,文化的多元的。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文化的交融不可能没有任何冲突,只有在冲突排异反应之后才能够真正地接纳从而丰富自身。将不同文化置于同一平台,使差异得以展示,了解得以进行,沟通得以实现,融合成为可能,取长补短,消弭文化冲突,历史教学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当今世界上的主流文化,其思想渊源在中国古代均早已有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技文化,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化,公权与私权相和谐的法治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文化等,这四种文化均可以说是从旧文化中扬弃而来的,并传至后世。学习了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通过比较来加深理解,辨清其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对于中国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的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尊重异质文化,学会共同生活,通过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的了解,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包容、和睦相处,这种对多元价值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则来自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底蕴。学会从宏观视野解读历史,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历史“见识”及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直面外来文化,共享全球文化资源,让学生深切体会在共享世界文化的同时,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责任感尤为重要。只有生活在多元文化里面的人,观察事物可能有不同的方式,考虑问题有不同的视角,因而能够释放出理解事物与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获得宽容的回旋余地、宽阔的解释空间。
三、品读融合,迁移拓展,引领学生探寻感悟与传承创新
实现历史课程三维目标,要求教师拓展史学视野、提高史学水平,改变过于拘泥于历史课标、教材,力求在细节上有所扩充和丰富;改变历史教学的枯燥无味,力求从封闭的课堂和情趣相对欠缺的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千方百计开掘和利用课本之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修养。
1.史料教学,阅读突破
认识历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资料,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不仅大大提升了历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而且让批判性思维大放光彩……它强调对信息的处理,尤其是对原始资料或未经解释的信息加以处理。[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增加教材的生动灵活性,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文本(教材和史料)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人教版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丘吉尔铁幕演说”、“斯大林答记者问”、“杜鲁门国会演说”、《北大西洋公约》等材料,充分再现了两极世界形成,引导学生到当时的环境中去感悟,既活跃了课堂,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和探究能力。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更因为它是一门理解人类行为的学科。所以,我们要把人文主义装入人生行囊,做到学习历史、理解现实、付诸实践,使自身具有现实精神。以人为本的文化注重的是当下和现实。[6]
2.文化浸润,拓展视野
当我们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创新、构建历史教学时,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学习规范与行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在育人中发挥作用是文化科学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从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认识各国的科学技术成就,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比爱国主义教育的视野要广阔。例如古代中国的数学以计算见长,在代数领域成果突出,《九章算术》的算法体系影响东方1000多年;古希腊数学则注重形体关系,在几何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几何原本》以演绎为特征的公理化体系同样影 响西方1000多年。爱因斯坦说:“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我国不少科学家怀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激情,为“中华崛起”而漂洋过海留学,学成之后又纷纷回国办厂、兴学。钱三强在回顾自己的科学生涯时曾提出:“在科学中没有禁区,没有绝对权威,也没有千古不易的定论和所谓的‘终极真理’。”
3.课程开发,传承文化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是对中华文化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全面继承和深刻弘扬。江苏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有兴东吴文化先驱、孔门“十哲”之一的“南方夫子”言偃,近有清代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龢等一大批著名历史文化名人。及至现代,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常熟籍有18名,包括王淦昌等知名科学家。通过学习“常熟历史上的文学艺术流派”,了解虞山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各自的成就,虞山琴派的历史地位;组织参观常熟古琴艺术馆,欣赏古琴艺术表现,思考古琴艺术对我们今天常熟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学习“常熟馆藏瓷器鉴赏”,任选一件瓷器,以学生自己的独特眼光写一篇小论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常熟是“花边之乡”,在清末从欧洲传入我国,盛于常熟且自成一派,故称“常熟花边”。2007年“常熟花边”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校把“常熟花边”引入课堂,给学生讲“常熟花边”历史曾经的辉煌,给他们展示精美的台布、圆垫、服装等“常熟花边”的精美制品,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们简单的“常熟花边”针法,让学生了解“常熟花边”,感受家乡历史民俗文化之美,感悟常熟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激发爱家乡的自豪感。
文化决定历史教学的厚度。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给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提供了良好的自我发展的契机,具有强大的创新力量,规范着教师、学生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同化着每个教师和学生。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成为历史课堂承载文化的主要资源,历史教师就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一门优秀的课程。[7]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的关注、教授、指导以及师生的互动交流,会表现出相应的不同内涵。同样是关注学生,隐含在背后的教师心理却不同,关怀的、宽容的,监视的、控制的;同样是讲授,隐含其中的教学智慧却可以不同,有的是启发和艺术的,有的是灌输和生硬的;同样是指导,隐含在其中的思想基础却可以不同,各有旨趣;学生具体的基本行为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因支撑行为的知识、认识和思维方式等是不同的,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存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本质的差异。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历史知识、体系、规律中汲取思维方法、精神灵魂并化为内涵,进行理性思考和认识,进而改善自己的一言一行,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
摘要:“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阐释了人要成大器,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文化道德修炼,不断提高承受领悟能力,最终厚德载物而成功!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其掌握方法、建立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
关键词:文化视野,历史教学,循序渐进,问题探究,高中
文化视野下的高中历史 篇2
【关键词】多元文化 高中历史 探究式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40-01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多元文化并存已经是世界发展的现实,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代教育流行趋势和发展理念之一。在高中历史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一些为什么并进行探索解决,是尊重学生学习历史主体地位的表现。探究式教学就是以现有材料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形成独立见解,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大有可为之地。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新课标目标和新课改精神的必然选择之一,也是开放式课堂与民主教学的体现。借助于网络的发达,学生今天学习知识的路径非常宽广,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日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课改,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要在开放、民主、自主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形成学生发挥自身探索与研究精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学习历史,并培养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探究式教学,可以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三方面来推动新教改目标的实现。以南京大屠杀为例,首先从中日两国对待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提出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态度作为参照,引导学生自行查找相关文献与史料。然后运用开放式课堂探究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引发学生争议——如为何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视为南京事件,这与他们的文化传承有什么联系等。在辩论与争议中呈现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史学证据,进而说明在西方话语、中国语境与日本文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实,最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加深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史学观的史学与文化著作,如反映日本文化的《菊与刀》和西方史学观的《剑桥中国史》等,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读日本社会与西方社会。
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模块和专题的方式来进行,这实际上给探究式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平台。探究式教学主张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论证、综合、运用等能力,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考能力。高中历史以专题的形式,将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知识以学习模块形式加以整合,使之成为学习素材,并提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建议。例如在历史I版块中就提出了“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题,举办讨论会”中肯建议,以多元文化视角、多样化的角度来评析辛亥革命,这就必然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运用客观的历史评析方法来进行讨论。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的策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历史的道路。新课标目标与新课改要求,实际上都是指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为出发点,以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探究为驱动策略,使学生自主构建自我知识架构与体系,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独立探究让学生在自由探究的时间与空间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行小心求证并自我矫正,从而培养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探索科学研究的方法。合作探究则以团队分工合作为基础,强调集体研究与个体体验为目标,以一定的研究方案进行合作探索的科学方法。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按分工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和探索新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在团队讨论中形成自我的见解与主张。不管是独立探究还是合作探究,两者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选修课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例,用十八大四中全会为何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策略,收集课题内容资料,团队内部讨论凝结共识,使学生对历史上的重在改革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收集分析有关材料,达到学以致用并培养自主学习的目标。
总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要立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来进行,坚持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为学生学习历史提高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开放、包容、民主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索、考证、研究及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新教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中品.新教改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及体会[J].教师.2013(03)
文化视野下的高中历史 篇3
一、迎合新课改, 加强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在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以前老师的灌输论彻底被打翻, 自主学习和多媒体教学变成了主导因素,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们的求知欲变高, 相应地就考验老师的教学质量和知识修养, 这个时候老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帮助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 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充电, 认真学好新课改, 加强多媒体的教学学习, 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的运用方法, 以及拓宽自己的知识道路, 这样才可以在讲堂上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 大多数教学就是根据课本的目录、学前导读以及大纲和教学参考资料来完成备课, 这样的有限资源只能让教学变得乏味无趣, 对历史产生不了兴趣, 但是在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之后, 明显感觉到学生们对于教学的知识重点印象深刻了, 特别是在回顾历史时候, 有些战争和人物完全可以使用短片形式来播放, 这样就可以把书中材料变成鲜活的视频片段, 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同时也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应用多媒体的好处
1. 多媒体给教师带来的便利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以后, 不管是从备课到讲课还是课后习题, 老师们都可以把这些问题集中到一起放在银幕上来解决, 备课时, 老师不用再担心找不到资料, 参考教学的书籍和相关史料的参考文献在网上应有尽有;讲课时, 老师们不担心板书的排列是否整齐划一、多媒体的动画排版和自动排版都会依照你所要讲解的重点一一进行调试;做课后习题时, 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连接上网络就直接在网上做题, 这样不仅方便实用而且大大缩短了老师们备课的时间。
2. 多媒体给学生们带来的欢乐学习
在传统教学的课堂里, 一节课45分钟, 专注学习的时候顶多只有30分钟, 集中精力地听老师讲解, 所以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也是非常紧凑和严格的, 而学生就要跟着老师走, 讲到哪里就听到哪里, 这样经常会出现学生“消化不良”的状况以及学生厌学, 感觉教学枯燥无味。特别是历史学科更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样就很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从运用了多媒体计算机和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之后, 基本上就克服了这一点, 因为多媒体教学的灵活性和鲜活性, 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 比如预习比较好的同学不需要听他懂得的知识点, 就会自动性选择跳过, 有些内容我们加入了课堂讨论时间, 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 这样就可以自主地管理学习, 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探索了新的思维方式, 帮助学生探索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 所以我们都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不仅要享受到好处, 更要意识到它的弊端在哪里, 这样才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第一, 教师在传递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全面有效地把知识点阐述出来, 这样才有时间让同学们接收;第二, 无论是单一的课件编制, 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设计, 我们都应该做得科学合理, 把每一页的排版都显现得清晰有条理,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观看以及记住知识点;第三, 在很多知识点模糊的地方, 我们都应该避免出现差错, 更加不能偏离了知识点的中心意旨,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猜想, 不会增加学习负担。所以, 在今后的备课和讲课当中我们应当避免多媒体教学的问题, 这样才能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现在, 有了多媒体的帮助, 把多媒体运用到教学当中, 就能够帮助老师在授课中提升教学质量, 突出教学重点, 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在多媒体教学过程当中, 我们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进行备课, 尤其是在教学信息中不能出现半点差错, 不能偏离中心主旨, 要不然偏离了中心知识点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 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 不论是在图片、文字、动画还是声音、短片上都应该煞费苦心, 这样不仅可以为自己充电, 提升自己的教学修养, 更能够为同学们树立榜样, 也能够帮助学习。这就是让多媒体和高中历史教学完美结合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姚焕成.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教学与管理, 2010 (5) .
[2]任世江.关于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的探讨[J].历史教学, 2008 (9) .
文化视野下的高中历史 篇4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数学不仅是一门工具, 是一种知识, 它也是一种理性精神, 是一种思维的方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数学文化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对于促进数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现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 数学文化教育在高中已经被边缘化, 甚至忽视了数学文化的存在。因此, 现在完全有必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使数学文化教育能够回到正常轨道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 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数学的社会需求, 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 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如果说数学是侧重概念、公式、方法的发展, 那么数学文化则侧重思想、观念、精神的建设。因此, 数学文化是数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态度、观念、思想、精神等, 主要包括:严谨、精细、诚实、正直的态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尊重理性、执着探索的思想等。在数学教育中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 既可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等。
1. 数学文化教育是学校育人功能的需要。
学校是不仅是教学生知识的地方, 也是培育学生成长的地方, 每门课程都肩负着育人的功能, 也就是说, 学科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 数学学科也承担着这样的功能, 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 从中汲取顽强不屈的执着精神, 既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 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
2. 数学文化教育是数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数学不仅是一门处理问题的工具, 更是一种文化, 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体系更为广泛的内涵, 是对数学知识、方法、技能的一种高度的概括。中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教育, 也是素质教育, 它可以培养学生客观冷静、做事严谨的态度。同时, 还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尊重理性的品质, 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3. 数学文化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个学生成才与否, 并不是看学生所学的知识有多丰富, 也不是看学生能够掌握多少内容, 而是学生所形成的品质和个性, 这在基础教育阶段尤为突出。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掌握很多知识, 但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品质和个性, 他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受到阻碍, 或者缺少了发展的动力, 没有了发展的后劲。即使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没有掌握多少知识, 只要他形成良好的品质, 那么他在以后的发展中就会有后劲。可见, 数学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是隐形的, 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力量。
二、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国内, 数学文化研究的理论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文化实践也有十年历史, 在这十年中, 可以说取得了较大成果和发展,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数学文化渗透的途径作了一些浅陋的剖析。
1. 以课题为依托, 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 课题研究也是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的一块阵地。在进行教学时, 在不经意间, 学生会对数学史中的某个问题产生疑问, 或者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因势利导, 以此为契机, 以课题的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 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学习。同时,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向学校申报课题的形式对高中数学文化进行探索, 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向学生渗透了高中数学文化的内涵。
2. 以选修课为着力点, 拓展学生的视野。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这个多样化课程的构建就包含选修课的开设。选修课程既是对必修课程的补充, 也要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因此, 我们可以在选修课程中积极构建高中数学文化课程, 强化高中数学文化课程的功能, 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说, 选修课是高中数学文化的一块阵地。
3. 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们学习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 在生活中就孕育着各种数学文化, 既有数字的, 也有几何的等等, 我们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 并对生活中的数学文化现象进行及时的总结、分析、归纳等, 形成文字性的材料, 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又加深了对数学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 数学并不是几个数字, 也不是几个图形, 而是具有一定内涵的文化符号,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反思, 将这种数学文化盛宴带给学生,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 理解数学文化, 并陶醉其中。
摘要:数学不仅是一门工具, 是一种知识, 它也是一种理性精神, 是一种思维的方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 数学文化教育在高中已经被边缘化, 甚至忽视了数学文化的存在。本文分析了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并提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宪昌.关于数学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内容的设置[J].数学教育学报, 2007, (01) .
【文化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推荐阅读:
心理文化视野06-26
评价视野下的数学课堂05-23
文体视野下的语文教学09-11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10-24
绿色低碳视野下的化学10-01
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08-09
谈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学生社团活动05-14
浅谈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文言文语言教学”06-13
读书使人拓宽视野高中作文范文06-25
个性化教与学视野下的初中学困生转化研究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