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2024-10-24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精选12篇)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篇1

摘要:“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试图让学生在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 提升自我诸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学科特质,以学定教,学习过程

“先学后教”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没有进行任何教学提示和暗示的情况下, 让学习个体围绕教学内容开展自我阅读、自我反思、自我探究等自学活动。最终的价值指向, 试图让学生凭借自我能力开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列活动, 在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 提升自我诸方面的能力。“当堂训练”是在学生经历自我先学、将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探索后, 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 检验学习情况而进行的专项练习与提升。

一、把握精髓, 体现学科性质特点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体现着数学学科的特质与要求。首先, 小学数学教学最为基本的目标即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要借助于教学行为与策略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既有平面范围上的拓展和延伸, 充分展示思维过程的广阔性和概括的全面性, 又要引领学生在纵向上不断开掘, 具体表现为思维更加严谨深刻, 透过表面的现象, 直达问题的本质。其次, 数学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切体验,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 应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置于“教”之前, 学生对数学现象的理解和把握有着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直接性。我们在教学中, 要允许学生将这样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促进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吸纳,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先学能力。

比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时, 让学生先学。学生观察儿童乐园内的旋转木马、激流勇进等娱乐项目, 直观地感受了“平移”和“旋转”运动方式上的区别。在“后教”环节, 针对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问题, 老师让学生通过动作或语言等表示出“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样子, 尽管学生的表演还不是很科学, 但是折射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 老师让大家借助于自己的胳膊表演出“平移”和“旋转”的不同形式。学生发现, 平移的过程中, 物体本身没有“转”, 位置从一个地方挪到了另一个地方, 而“旋转”的时候, 物体本身会围绕着一个点“转圈”。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是最为贴近学生数学需要的学习方式。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 学生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一试, 即使学生的思路误入歧途, 这样的“试误”体验活动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凸显价值, 树立学生第一思想

数学学习是为了谁?要依靠谁?我们的一切活动都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在“先学”阶段,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独立”学习、思考, 在没有他人参与的情况下有效先学, 挖掘出自我的潜能。其次, “后教”环节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全班学生围绕自学中的共性话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对话。在“当堂训练”的环节还是要让学生唱主角, 练习的设计要围绕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重点问题, 通过练习活动巩固学生已有的正确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练习, 自己讲评作业, 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比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时, 在自学阶段, 学生都能完成如“240÷4=60”“80÷2=40”的口算, 而对于“200÷4”这样的问题, 很多学生拿不定主意, 有的等于50, 有的等于5。经过集体的讨论, 大家认为结果是50才是对的, 因为通过验证50×4=200。也有学生指出, 我们可以先遮住200中的最后一个“0”, 用20除以4得5, 再添上遮去的“0”就是50。

数学学习活动中, 我们常常发现有时看似简单的儿童行为, 却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哲理。遮住一个“0”的想法是学生思维“求同”的成果, 因为在计算“240÷4=60”“80÷2=40”时, 学生就是这样想的。其次, 遮住一个“0”, 实则上就是算20个十除以4, 得到5个十的过程。如果没有先学后教活动, 哪会有如此丰富的教学收获?

三、重视过程, 研究真正的数学问题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模式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干预的情况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个体在自我的活动中, 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剖析、解读、研究, 找出自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群体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 数学学习活动更具有问题性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使得这一学习模式富有现实的价值。我们在运用这一教学策略时, 要围绕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让教学活动走向高效。

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 学生先学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比的后项可以为0的, 体育比赛中我们常常见到。几乎所有学生都肯定了这一说法。这时, 老师及时引导大家分析倍比”和“差比”的不同意义, 不但化解了学生的疑问, 还进一步巩固了比的意义的相关知识点。

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式, 实际操作中表现出诸多的形式。有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 在知识的起始阶段, 直接开展先学后教活动缺乏必要的支撑, 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开展适当的“先教”活动。也有的知识系统性较强, 前后跨度大, 学生需要连续进行多节课的“先学”, 然后集中进行适当的“当堂训练”, 效果更为理想。“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实现了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策略的转变, 知识的习得是基础, 而在其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的隐形目标达成情况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郝炯.“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课程教育研究, 2012 (10) .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篇2

20xx年12月13~16日,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协办第一届“养育视野下的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全国研讨会。

13~15日三天下午,进行了两场讲座。分别由南师大教科院孔起英教授作了《0~3岁婴幼儿心理需求分析及其指导》、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所童梅玲所长作了题为《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培养》报告以及由全国教师育人楷模、第九届国家督学、北小附属幼儿园吴邵萍园长作了题为《0~3岁亲子一体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的报告。

亲耳聆听这些讲座,让我感慨万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孔教授亲职教育的基本模式中的一个举例:要不要让孩子时时处处争第一,案例中肯定――没有要求,任其自然发展,则孩子缺乏进取心;否定――要求孩子争第一,会使其心理承受过大的压力,不利于人格的健全;辨析结论――争第一要根据孩子能力与特点、争第一要注重过程、争第一的关键是要引导孩子超越自我、争第一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心态。从吴园长的讲座中让我这个初次接近亲子活动的老师了解了亲子活动中的建构课程、实施课程、明确活动流程价值以及22-24个月亲子活动固定流程,还了解了具体活动设计的原则。

14~16日三天上午,总共进行了六场亲子活动的观摩,都是由开放性课程协会的老师执教。分别是:徐蓓老师的《小手机》和《饼干变变变》、方芳老师的《开汽车》、柏杨老师的《小鸟学本领》、谢宁老师的《过生日》、徐雯雯老师的韵律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每位老师像快乐的小鸟,言语亲切、口齿清晰、语言有节奏感,她们不但要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还要向家长解说每个环节的目标、要求和作用。随后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校附属幼儿园副园长王树芳老师就六个活动组织了与会代表进行研讨。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殷雅竹主任和南京市教科所姚慧主任对亲子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在这次“养育视野下的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全国研讨会活动丰富,议题集中,视角多元,探讨深入。在保持较高学术水准的同时,尤其注重专家、教师和与会代表的.交流。每场演讲和亲子教学活动结束后,都安排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就亲子活动内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议中间休息时,与会代表和专家、教师的交流也持续不断。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收获颇丰。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篇3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一、擦亮童眼,明晰形象

形象性是一切艺术的特征。儿童文学将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融为一体,借助形象潜移默化中传播知识,发展孩子的智力,陶冶情感。儿童文学塑造的形象有其独特性。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拟人化的形象,介绍了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这些文字,既不同于生物课本中对青蛙个体发育过程的客观描述,也不同于成人文学中的描写,它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描画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象,并把知识性熔铸于形象之中。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抓住儿童文学这一特性,顺乎儿童的心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还原形象,在充满娱乐和游戏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感,发展智力。

二、唤醒童心,入情入境

情感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所在。儿童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无不浸润着一颗真挚的童心。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童心,学生可以更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入情入境,走进作者的心灵。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正是要通过“感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游戏教学则是激发童心的常用手段。游戏是儿童主要生活经历之一,也是他们品尝心理快乐的捷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杜威语)所以,教学中应借助儿童喜爱游戏的天性,在游戏中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儿童整个身心进入到富有童趣的文学世界里,打动心灵、唤起情感、陶冶情操。

例如,赵志详老师教学《荷叶圆圆》的一个片段: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吗?生:喜欢!师:大朋友也喜欢玩。今天大朋友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看谁玩得最开心。大家说好吗?生:好!师:现在,请大家把自己做的大荷叶拿出来,戴在头上。(学生纷纷拿出荷叶,戴在头上)师:哇,小朋友们都像小鱼儿一样,把荷叶当成自己的凉伞了!大朋友也有凉伞呢,你们看!(展示大荷叶,先戴头上,然后铺在地上)生:哇——师:(在学生惊叹的时候,老师走上荷叶,联系课文内容边演边讲)“我是一颗小水珠,荷叶是我的大摇篮。我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师:大家说,好玩吗?生:好玩!师:谁想和大朋友一样到大荷叶上来表演呀?生:(纷纷举手)我!我!我……师:要想表演好,就要把课文读好,最好能够记住课文中的句子。大家能做到吗?生:能!师:嗯,真是好孩子!大朋友要仔细看你们的表情,听你们的声音,哪些小朋友表情好、读得又好,大朋友就请他到台上来表演。好了,开始练习朗读吧。(学生反复读课文)

随后借助道具“荷叶”,孩子们纷纷绘声绘色地表演了自己喜爱的角色,满足了他们好动好表现的性格特点,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此时可以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洋溢着童真、童趣的王国里,孩子们的童心得以释放,学习兴趣之火得以点燃。“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

三、激起童趣,学习语言

学习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凭借作品学习语言。儿童文学这一“凭借物”与其他“凭借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充满了童真和童趣。激发学生的童趣,将使语言的学习形象具体,妙趣横生,事半功倍。

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的一个片段。师:谁知道“气势汹汹”的意思?(老师喊来几位举手的学生到讲台前)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还不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把老师围住。笑声)师:“你们要干什么?”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师:(对全体同学)他们应该干什么?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垂下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不讲道理?(生:不讲道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说话了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走向儿童视野下的板书 篇4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走向儿童视野下的板书呢?笔者就自己设计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的三次板书来谈一谈。

《柳树醒了》是一首儿童诗, 更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用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语调把春天的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描绘出来了。春雷把柳树从沉睡中叫醒, 春雨给她洗澡, 春风给她梳头, 春燕给她捉迷藏。柳树就是春姑娘的化身, 闪耀着明丽的色彩, 跳动着轻快的音符, 弥漫着逗人的童趣, 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孩子们和柳树一样, 睁开沉睡的眼睛, 张开双臂, 迎接春天的到来。全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在春天里的生长过程, 富有情趣。

面对这一篇童心飞扬、童趣盎然的儿童诗, 我第一次的板书设计为:

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 由于板书太复杂、太繁琐, 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同时为了教学板书的完整, 影响了孩子们读的情绪和次数。看来这种板书设计不适合, 这种板书是基于成人视野下的内容式的教学设计, 偏重于教材解读和关键内容的呈现, 没有情趣, 离儿童经验有距离。

为了走近孩子, 我改进了教学设计, 重新设计如下: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 这种形式的板书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这种板书较为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原来这是基于思维导图下的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又称脑图, 是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 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重要位置, 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 每一个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续的节点结构, 整个图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思维导图是融图像与文字功能于一体的图式, 是能够用图文将想法“画出来”的思维工具, 它有从中心发散出来或从某点延伸展开来的自然结构。能更好地梳理文章的结构, 方便学生更好地背诵课文。

但仔细思量, 板书设计中还缺乏点儿童情趣, 孩子们的兴趣还不大。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我再次改进了板书, 板书如下:

这次板书孩子们反应很强烈、兴趣很浓厚。当时我将图2和图3进行对比, 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板书, 绝大多数孩子喜欢后者。随后我追问: 你喜欢什么或是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 一个孩子说:“她让我很惊讶!”一个孩子说:“我喜欢柳树醒了的样子!”一个孩子说:“我很喜欢孩子们在柳树下跳绳的情境!”下课了, 孩子们都不愿擦掉。

为什么第三次设计孩子们如此喜欢呢?他们的心灵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的板书设计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第三幅板书笔者是用彩色粉笔呈现的, 给孩子们的感官以强烈的、多方面的刺激, 强化了直观形象, 由此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情趣的、形象的、富于想象的、富于创造的。修订后的语文新课标虽然在基本框架上没有大变化, 但已把大家共同的理念写进其中, 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朱智贤说:“教育本身又必须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 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 才能实现其作用。”成尚荣曾说:“促进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 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好的教育一定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板书也应体现儿童视野, 站在儿童立场上, 以儿童的视角来设计、考量, 增强板书的生活性、趣味性、动态性。

参考文献

[1]张文全, 周化宇主编.提问技能·板书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篇5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语文朗读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朗读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学欣赏手段,创设情境,读书诵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有了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也能生成美、创造美。著名的语音学家徐世荣先生说:“严格地说,书面上写的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书面上受到局限,全都表达不出来。”这表明,书面语言有着严重的缺陷,而朗读却可以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朗读去感受语言的内蕴气势,去领略文章的韵味和作者的情感走向,去畅听自身的审美体验,去积累丰富的词汇、句法和写作技巧,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清代唐彪曾这样形容反复吟咏朗读可达到的美妙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视野融合”,即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相融合,才能谈得上接受和理解。这就启发我们,语文朗读教学应尽可能地减少教师讲解、范读的“中介”环节,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与作者对话,以改变教师不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问的做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认识水平和审美趣味与能力,去确定文本的未定性内容,评价未定性人物,去填充文本留下的空白,以达到对文本的真正自我理解和接受。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提高朗读教学质量呢?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变“讲”师为“导”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如教学《边城》一课,教师可以一边用投影仪展示湘西风景,一边动情地引读,为学生解说画面中的风土人情,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湘西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下面这段话:“现在我们就来到了茶峒山城的小溪边,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多讲,给予指点,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玩味,悟出文中的韵味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便自己找到最佳的朗读状态,这样来增长学生真实的本领。

二、适时示范,注重点拨,变听众为主人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掌握语气、节奏、音色等。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虽然朗读指导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指导,但不能只靠“轻、重、停、连”等技术行为去支撑朗读,要先从文本中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动,产生情感共振,再在教师的示范点拨下,运用自身感悟到的朗读技法,表达自身感悟到的情感。“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声情并茂。

三、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变知识传授为人格塑造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情感,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明代朱熹说,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这“三到”之中,“心到”犹为重要。也就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得好。先“意会”,然后才能“言传”。必须进入文本,揣摩词句,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才能体会出情味,产生出语感,才能在学生心中产生立体鲜明的人、物的景象,引起内心的感受与情感的共鸣,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读不出自己的理解,即使读得声音再响,嗓门儿再粗,也是白搭!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样的朗读才是“多角度、有味道、富创意”的朗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和人文素质,塑造健康人格。让学生通过朗读满足心灵深处的饥渴,满足精神生活的自然需求,获得精神享受和升华,达到读者与文本相融相生、“物我”两忘的完美境界,与此同时,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得到更大发展和提高。

四、功夫过关,技巧到位,从主观评价到人性化评价

真正能读出水平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的基本功上下工夫。如音调、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工夫到家才能在技巧运用上游刃有余,不同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技巧处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用自己阅读文本形成的标准,即“应该读出这样的感情”、“这样读才是美的”等“清规戒律”,来衡量一个学生朗读的“好”与“不好”。而应以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气、智者的明断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在学生互相评价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形式上可以活泼一点,轻松一点。幽默的评价就能调节课堂气氛,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以发展。

走向儿童视野下的板书 篇6

板书,是一种在黑板(屏幕)上呈现的文字、符号、图表和图解等可视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好的板书被视为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而儿童视野是指通过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走向儿童视野下的板书呢?笔者就自己设计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柳树醒了》的三次板书来谈一谈。

《 柳树醒了》是一首儿童诗,更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用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语调把春天的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描绘出来了。春雷把柳树从沉睡中叫醒,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给她捉迷藏。柳树就是春姑娘的化身,闪耀着明丽的色彩,跳动着轻快的音符,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孩子们和柳树一样,睁开沉睡的眼睛,张开双臂,迎接春天的到来。全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在春天里的生长过程,富有情趣。

面对这一篇童心飞扬、童趣盎然的儿童诗,我第一次的板书设计为:

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由于板书太复杂、太繁琐,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同时为了教学板书的完整,影响了孩子们读的情绪和次数。看来这种板书设计不适合,这种板书是基于成人视野下的内容式的教学设计,偏重于教材解读和关键内容的呈现,没有情趣,离儿童经验有距离。

为了走近孩子,我改进了教学设计,重新设计如下: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的板书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这种板书较为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原来这是基于思维导图下的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是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重要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一个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续的节点结构,整个图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思维导图是融图像与文字功能于一体的图式,是能够用图文将想法“画出来”的思维工具,它有从中心发散出来或从某点延伸展开来的自然结构。能更好地梳理文章的结构,方便学生更好地背诵课文。

但仔细思量,板书设计中还缺乏点儿童情趣,孩子们的兴趣还不大。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再次改进了板书,板书如下:

这次板书孩子们反应很强烈、兴趣很浓厚。当时我将图2和图3进行对比,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板书,绝大多数孩子喜欢后者。随后我追问:你喜欢什么或是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孩子说:“她让我很惊讶!”一个孩子说:“我喜欢柳树醒了的样子!”一个孩子说:“我很喜欢孩子们在柳树下跳绳的情境!”下课了,孩子们都不愿擦掉。

为什么第三次设计孩子们如此喜欢呢?他们的心灵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的板书设计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第三幅板书笔者是用彩色粉笔呈现的,给孩子们的感官以强烈的、多方面的刺激,强化了直观形象,由此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情趣的、形象的、富于想象的、富于创造的。修订后的语文新课标虽然在基本框架上没有大变化,但已把大家共同的理念写进其中,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朱智贤说:“教育本身又必须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成尚荣曾说:“促进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好的教育一定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板书也应体现儿童视野,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的视角来设计、考量,增强板书的生活性、趣味性、动态性。

参考文献

[1] 张文全,周化宇主编.提问技能·板书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叶慧姬.“童心”解读文本 收获别样精彩[J].语文教学通讯,2012(11C).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板书,是一种在黑板(屏幕)上呈现的文字、符号、图表和图解等可视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好的板书被视为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而儿童视野是指通过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走向儿童视野下的板书呢?笔者就自己设计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柳树醒了》的三次板书来谈一谈。

《 柳树醒了》是一首儿童诗,更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用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语调把春天的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描绘出来了。春雷把柳树从沉睡中叫醒,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给她捉迷藏。柳树就是春姑娘的化身,闪耀着明丽的色彩,跳动着轻快的音符,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孩子们和柳树一样,睁开沉睡的眼睛,张开双臂,迎接春天的到来。全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在春天里的生长过程,富有情趣。

面对这一篇童心飞扬、童趣盎然的儿童诗,我第一次的板书设计为:

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由于板书太复杂、太繁琐,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同时为了教学板书的完整,影响了孩子们读的情绪和次数。看来这种板书设计不适合,这种板书是基于成人视野下的内容式的教学设计,偏重于教材解读和关键内容的呈现,没有情趣,离儿童经验有距离。

为了走近孩子,我改进了教学设计,重新设计如下: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的板书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这种板书较为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原来这是基于思维导图下的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是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重要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一个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续的节点结构,整个图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思维导图是融图像与文字功能于一体的图式,是能够用图文将想法“画出来”的思维工具,它有从中心发散出来或从某点延伸展开来的自然结构。能更好地梳理文章的结构,方便学生更好地背诵课文。

但仔细思量,板书设计中还缺乏点儿童情趣,孩子们的兴趣还不大。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再次改进了板书,板书如下:

这次板书孩子们反应很强烈、兴趣很浓厚。当时我将图2和图3进行对比,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板书,绝大多数孩子喜欢后者。随后我追问:你喜欢什么或是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孩子说:“她让我很惊讶!”一个孩子说:“我喜欢柳树醒了的样子!”一个孩子说:“我很喜欢孩子们在柳树下跳绳的情境!”下课了,孩子们都不愿擦掉。

为什么第三次设计孩子们如此喜欢呢?他们的心灵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的板书设计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第三幅板书笔者是用彩色粉笔呈现的,给孩子们的感官以强烈的、多方面的刺激,强化了直观形象,由此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情趣的、形象的、富于想象的、富于创造的。修订后的语文新课标虽然在基本框架上没有大变化,但已把大家共同的理念写进其中,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朱智贤说:“教育本身又必须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成尚荣曾说:“促进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好的教育一定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板书也应体现儿童视野,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的视角来设计、考量,增强板书的生活性、趣味性、动态性。

参考文献

[1] 张文全,周化宇主编.提问技能·板书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叶慧姬.“童心”解读文本 收获别样精彩[J].语文教学通讯,2012(11C).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板书,是一种在黑板(屏幕)上呈现的文字、符号、图表和图解等可视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好的板书被视为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而儿童视野是指通过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走向儿童视野下的板书呢?笔者就自己设计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柳树醒了》的三次板书来谈一谈。

《 柳树醒了》是一首儿童诗,更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用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语调把春天的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描绘出来了。春雷把柳树从沉睡中叫醒,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给她捉迷藏。柳树就是春姑娘的化身,闪耀着明丽的色彩,跳动着轻快的音符,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孩子们和柳树一样,睁开沉睡的眼睛,张开双臂,迎接春天的到来。全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在春天里的生长过程,富有情趣。

面对这一篇童心飞扬、童趣盎然的儿童诗,我第一次的板书设计为:

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由于板书太复杂、太繁琐,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同时为了教学板书的完整,影响了孩子们读的情绪和次数。看来这种板书设计不适合,这种板书是基于成人视野下的内容式的教学设计,偏重于教材解读和关键内容的呈现,没有情趣,离儿童经验有距离。

为了走近孩子,我改进了教学设计,重新设计如下: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的板书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这种板书较为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原来这是基于思维导图下的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是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重要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一个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续的节点结构,整个图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思维导图是融图像与文字功能于一体的图式,是能够用图文将想法“画出来”的思维工具,它有从中心发散出来或从某点延伸展开来的自然结构。能更好地梳理文章的结构,方便学生更好地背诵课文。

但仔细思量,板书设计中还缺乏点儿童情趣,孩子们的兴趣还不大。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再次改进了板书,板书如下:

这次板书孩子们反应很强烈、兴趣很浓厚。当时我将图2和图3进行对比,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板书,绝大多数孩子喜欢后者。随后我追问:你喜欢什么或是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孩子说:“她让我很惊讶!”一个孩子说:“我喜欢柳树醒了的样子!”一个孩子说:“我很喜欢孩子们在柳树下跳绳的情境!”下课了,孩子们都不愿擦掉。

为什么第三次设计孩子们如此喜欢呢?他们的心灵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的板书设计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第三幅板书笔者是用彩色粉笔呈现的,给孩子们的感官以强烈的、多方面的刺激,强化了直观形象,由此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情趣的、形象的、富于想象的、富于创造的。修订后的语文新课标虽然在基本框架上没有大变化,但已把大家共同的理念写进其中,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朱智贤说:“教育本身又必须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成尚荣曾说:“促进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好的教育一定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板书也应体现儿童视野,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的视角来设计、考量,增强板书的生活性、趣味性、动态性。

参考文献

[1] 张文全,周化宇主编.提问技能·板书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叶慧姬.“童心”解读文本 收获别样精彩[J].语文教学通讯,2012(11C).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篇7

一、学习困难儿童之“困难”原因

学习困难儿童在学习中存在障碍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例如智力、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的群体中,能力型困难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仅为5.7%。大多数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因素影响了其学习成绩,例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家长受教育程度、双亲关系,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识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学校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策略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学习困难儿童在以分数定命运的教育里处处受排挤,事事增压力。除了上述原因,社会这个大舞台给学习困难儿童“表演”的机会也太少。一方面,社会给学校的教育资金有限,这样就限制了学校为发展学习困难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社会关注学习困难儿童的意识还没有提升上来,他们在教育机制的运转过程中没有做好宣传工作,没有提升全民关注学习困难儿童的意识。

二、主体间性教育的特征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把自己的学校称作“快乐之家”,可以看出在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盛行时期,教育家们已经很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人翁地位。受时代哲学精神的影响,德国哲学家胡赛尔肇始的为解决“唯我论”和“先验论”的主体间性思想,经哈贝马斯、萨特、许茨等人的发展,成为西方现代哲学的主要思潮。主体间性思想是主体性思想的彰显和弘扬,是对主体性思想的超越,它解决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在教育理论中的应用,解决了主体性教育中师生关系难以界定的困境,从交往对话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把教育理解为交往对话的行为,明确确立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共时态的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主体间关系。

从众多学者对主体间性教育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主体间性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体间性教育的平等性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力量,这种传声筒与接受器似的师生关系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存在,同时也削弱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今天所提倡的主体间性教育首先是教师和学生都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和独立的人格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交往双方互相尊重对方的信仰、性格和爱好,尤其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世界,把学生完全当成独立自主、自由发展的人。

(二)主体间性教育的主动性

主体间性教育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在师生主体性的发展上,让师生的主体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建构。对于教师来说,培养他们主动接近学生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主动性的培养如果能在“学习困难儿童”这个群体下功夫,那才是真正领会了主体间性教育的实质。不少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对学生进行一段主体性教育之后,在主动性方面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各科教学,对数学、语文、体育、美术无一人有厌学或者偏科的表现,能做到遇事喜欢争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符合班集体利益的事敢于提出批评。看来学生的主动性经过培养是可以提高的。

三、发挥主体间性教育对学习困难儿童教育的作用

主体间性教育的理解与沟通所实施对象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是存在差异的。教育者借助教育资源和每一个学生主体进行对话,需要因材施教即在交流对话时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相应的交流方式、沟通内容。社会学家许茨提出了以“视觉互易性理论”和“指号接近呈现理论”为核心的主体间性沟通理论。从视角互易性理论来看,学习困难儿童群体的经验、心理活动、日常生活是一个特殊的关注对象,教育者若能与他们理性化地互换位置,形成师生关联系统的一致化,交流关于这个世界与特殊群体的共同经验,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凝聚力会更强。指号接近呈现理论认为主体要对他人心理生活和思想进行大致地理解和把握。用这一理论指导教育主体与学习困难儿童的主体交流是很有启发的。指号接近理论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实行性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视角互易性理论的前提,即把握了他人的经验、思想动态,才有机会站在别人的视角体验他人的生活、思想从而为沟通交流提供基础,才有可能在沟通与理解中实现教育过程,达到教育目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交往双方中的任何一方的认知和内心世界的波动也可能影响另一方的认知和内心世界。有些学习困难儿童可能存在自卑情绪,那么教师该以怎样的交往方式去给他们应有的帮助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让师生的心灵靠得近一些。教师可以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来和他们“套近乎”,例如教师给他们讲他读书时候的故事:一位同学在班上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他很刻苦努力,还积极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最后他考上了体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通过这一简单事例,学生与教师的陌生感不是那么强烈了,他们还找到了共同的话题。这样的交往使学生不再畏惧教师,由此建构了师生交流的基础。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询问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这样的交往方式,学生也许就把教师当作知己,说出自己的心事和苦恼。通过一系列的了解,教师可以就学生遇到的难题给他们提供好的建议。在学习困难儿童实践这个“建议”的同时教师再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或者师生商量更好的应对策略。这种互动的教学让师生的关系一步步地走近。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个有意义的活动———相互指出对方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提高教学成效。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从而提高了自信心,加强了学习动力,促进了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四、学习困难儿童的主体间性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主体间性教育观念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以丰富的内涵、鲜明的时代特色、蓬勃的生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重归本体、绽放教育魅力提供了可能。理论总是在超前实践的同时也指导着实践,那么我们在实施主体间性教育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这也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

以往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把教师放在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体间性的教育则是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都是具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对学习困难儿童而言,他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是否获取了知识以及精神上是否满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一视同仁,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是不分优劣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多注意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进程,一道亲切的眼光、一个鼓励的抚摸也能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精神的交流虽然不能直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但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久而久之,师生间的这种默契和谐的心灵对话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促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形,承认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和个性的差异,例如让爱劳动的学习困难儿童当劳动委员,让爱唱歌的学习困难儿童当文娱委员等,那么可能就会少一些学习困难儿童。再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特别是提倡学习困难儿童在集体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给予他们点拨和鼓励,使他们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发挥主动性。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就大力提倡“尚自然,展个性”的精神。这种独特的教师和学习困难儿童的平等对话完全摈弃了“精英教育”模式。

(二)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错位是目前我国师生关系紧张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同时也是教师遭非议的原因所在。尊重教育使老师在选择教育方式时必须慎重思考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小心维护学生脆弱的心灵,尊重他们为人的尊严,给予他们和成人同等的权力。主体间性教育使教师的教育方式人道化———以平等去关怀,使之成为主体化的自省、自制,从而触及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评价方式

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优生”和“差生”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让无数多才多艺的学生放弃了求学的机会。现在所提倡的主体间性教育在评价方式上要求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所有的学生采取鼓励性的原则。

主体间性教育的实施需要一系列条件的支持: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前提,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保证。主体间性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大众,而且心系学习困难儿童,以一种更人性化的关怀、更朴实的爱洒向原先为教育者忽视的角落。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它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从大量的文献可知,在主体性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转向的过程中,我国对主体间性教育的研究在本世纪初才开始起步,近两年呈上升发展的趋势;从教育实践的调查中发现,在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学校虽然在形式上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但是却逃脱不了形式主义的影响,真正领会主体间性教育的实质还是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主体间性教育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众多的学习困难儿童带来更多的福音。

摘要:主体间性教育是近年来主体性教育的新发展, 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教育界长期讨论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学习困难儿童和主体间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阐述了学习困难儿童在主体间性教育中的发展可能性。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学习困难儿童,平等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康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教育科学, 2006.

[3]徐涛.我国近五年来主体间性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 1999.

[4]和学新.主体性教学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1.

阅读教学, 关注儿童期待视野 篇8

一、考量·静思

对当今课堂普遍状态的细致考量, 不难发现, 这些现象都忽视或弱化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

1.儿童主体缺位———教师文本解读眼中只有教材, 忽略了儿童阅读期待视野。当下的文本解读, 教师们非常关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多元解读, 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 读出教师个体的感受, 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对教材资源把握不当的现象。教师眼中只有教材, 忽略了阅读教学是文本 (作者) 、教材编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对话。特别是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 对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置若罔闻, 以致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偏离。

2.儿童本位缺失———阅读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无法构成平衡, 或揠苗助长, 或浅尝辄止。如果期待视野远低于教学内容, 即教学内容要求过高, 儿童会无法接受, 阅读就会遭冷遇;如果儿童的期待视野超越了教学内容水平, 即教学不能满足儿童的要求, 儿童对阅读就会失去兴趣。

二、聚焦·追问

1.何为儿童“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现代阅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是指在阅读活动中读者原先就存在和具备的一种条件, 诸如文学修养、生活经验、审美水平、艺术趣味和思想倾向等, 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它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阅读期待。儿童期待视野是儿童可能赋予任何一部文本的思维倾向, 它不等同于儿童主体的心理, 是儿童心理结构、审美理想和审美经验对文本的综合反应, 也可以理解为儿童利用先前的自我经验与阅读材料作用后产生的新生事物。

2.儿童“期待视野”特性。文本所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 他们的期待视野深深地烙印着“儿童”特性。由于他们的经验、趣味、素养、认识发展、心理特性等的不同, 决定了他们的阅读期待视野与成人不同。他们的生活阅历浅, 经验少;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 年龄越小, 越发显著;猎奇心强, 对于一草一木的生长都有率真的想象, 童性中已有朦胧的真情。他们的想象在成人看来可能荒唐, 但却极富意趣。每个儿童个体之间, 甚至于性别之间阅读期待视野都会有所不同。

3.关注儿童“期待视野”的价值意义。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并不是“空着脑袋”的, 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学习定在“零起点”, 他们已有的经验和阅读视野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因此, 基于儿童阅读视野特性的阅读教学, 显然是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有效的教学。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同时, “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上的拓展。

三、求索·寻真

1.顺应才能有效。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 经常需要“蹲下身子”。著名儿童教育家、中国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总称自己为“长大的儿童”, 她说:“孩子的眼睛是通往童话世界的门扉, 我常常‘倚’在这神奇的门扉旁, 用孩子的眼睛看, 用孩子的眼睛去想。”李吉林老师正是站在儿童的立场, 用儿童的眼读文本, 用儿童的心亲近文本。事实上, 教师文本解读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指导学生阅读而读”。尽管教师对这些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特, 但时刻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儿童, 他们也有认识自己世界的方法。我们应关注他们的真实“读感”, 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 或牵引他们向前, 那样会适得其反。

2.贴进才能激活。阅读教学要尊重儿童的阅读期待视野, 贴进儿童的阅读期待视野, 这样才能唤醒并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和生活体验, 才能使学生把陌生的、外在的和与之无关的内容变为自己的和可以交流的, 甚至是融于自身的生命存在, 读出自己, 读出亲切感受, 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3.融合才能发展。完美的课堂教学, 学生的思维和教学内容之间构成了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水平相当, 相互沟通, 相互融合, 才能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冲动, 在新一轮的阅读期待下不断地扣击文本、反思文本。在期待中不断拓展主题外涵, 深化文本内涵。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篇9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从儿童视野出发的教学理念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儿童视野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同时兼顾学生的儿童身份,从学生主体出发而最终在儿童视野上实现回归。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究竟如何实现儿童视野下的“活力语文教育”呢?本文中,笔者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从组织游戏、放飞个性、主动建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见识浅陋,不足之处,还望诸位批评指正。

一、组织游戏,融入体验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总爱在课堂结束之后,反思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有没有达到,但却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体验,并没有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学到知识,是不是感觉到快乐。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个学科,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将语文的这种特性体现出来。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设计了《教你玩游戏》这样一个口语交际环节,这个口语交际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们表达,让学生互相分享游戏,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我就给学生开展了一个词语接龙的游戏,开始之前,我先给学生明确了游戏的规则,参加游戏的同学要围坐成一圈,用猜拳的方法选出一个同学来作为龙头,说出第一个词汇,剩下的同学依次按照上一词汇的最后一字来组词,在10秒钟之内接不上的同学,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游戏开始后,第一个同学马上说“学生”,第二个学生组到“生活”,之后“活动”“动作”“作业”“业务”,到业务时,后面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组词,只好接受惩罚,当着全班同学唱了一首自己熟悉的歌曲。之后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悄悄话大传递”“击鼓传花”等经典游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这种快乐。通过这些游戏的设计,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夯实了自己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词汇基础,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体验,提高了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游戏的融入,整个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游戏,能够最大程度地解放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之门,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放飞个性,发展心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重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发散性地与课本和教师展开“对话”,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詹天佑的光辉设计,学习詹天佑出奇解决问题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在课堂授课上,教师要避免使用“是不是”“好不好”等对学生思维难以形成引导的词汇,而是要给学生提出一些更加“无拘无束”的问题。在课堂讲解结束后,我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学校要给詹天佑立一座雕像,你觉得在雕像周围摆放什么或者进行一些什么样的设计,是最好的?”由于这个题目没有答案限制,所以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思维空前活跃,有的学生说要把“人”字形铁路做一个微缩模型放在雕像周围,因为这是詹天佑最伟大的成就,有的学生说可以做一个施工时候的马灯,这样寓意詹天佑施工过程中的艰苦以及詹天佑和工人同患难的精神。显然,通过这样一道问题,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几个重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心智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得以发展。

三、主动建构,提升能力

当下的语文教学,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遭到忽视,这显然是与课改精神不相符的,因此,教师教学一定要从儿童需要出发,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恐龙》一课的教学中,文中有这样一句“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教师在让学生阅读完这句之后,可以让学生与“它的身体十分沉重”这句进行对比,让大家比较这两个句子在写作上的优劣。有的学生说:“第一句好一点,因为第一句把雷龙与大象进行了对比。”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给学生点出“做比较”这种说明文的写作方法,通过这种说明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出雷龙身体很重的特点。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这种说明方法有了更深刻的掌握,也对这种比较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概念。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逐步激发学生的建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篇1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将语用学理论全面引入中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开创了国内外应用语用学理论全面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先河, 用语用学理论深刻阐释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与本体、内外规律、 基本原理, 以及语文教学与师生人生发展有机联系的内在机制,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用体验,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是话语等观点。

《语用学视 野下的语文教学 》具有挑战性 ,把语文教学的境界提升 到人生发 展的高度。 作者王元华在将语用学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全过程的同时,提出了体验性、关联性和公度性三个原理。 他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举出了很多教学的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没有回避。

儿童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篇11

当前,中国图画书市场正面临引进与原创比例失调之问题,除在营销渠道等方面寻找病灶外,为何不在理论素养上找找原因呢?将近100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把儿童本位理论引进中国,给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带来新生。可是,就理论而言,杜威也不是只有“儿童本位”这一技傍身,同样的,当代以来,世界儿童教育理论进展飞速,遗憾的是,较少为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所用。

笔者曾多年从事少儿出版工作,近年来又从事高校儿童教育研究,深感教育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对少儿出版工作有极大的指导作用。鉴于此,本文以国外畅销图画书作品为例,剖析其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暗合之处,以此启示中国原创图画书出版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元素,真正做到与国际同步出版。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儿童文艺工作

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什么?对实践有何帮助?

儿童发展心理学之所以诞生,源于对儿童、对人的发展的研究。一个孩子怎样成长为一个大人?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与成人对世界的理解有什么质的区别?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甚至可能同了解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星球的人一样复杂,这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来帮助我们,儿童发展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

可如上所说,儿童发展心理学跟儿童文学创作有什么关系呢?学科,尤其是实践性强的学科,可以很好地为实践服务。就儿童发展心理学而言,它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关系中逐步发展起来,对儿童医务工作、儿童玩具工作、儿童文艺工作等实践领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儿童文艺工作来说,儿童文学创作者如能结合自己的业务来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就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事实上,在儿童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上,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其重要的理论支撑。参加丰子恺图画书评奖的台湾评审柯倩华曾说,他评选这些作品是否能够得到大奖,首先考虑的标准是:它在儿童观点、儿童经验、儿童生活、儿童心理上是不是到位。尽管没有深入阐述,但这些标准无疑内在对应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要义。

相比我国儿童文学界,欧美、日本等国儿童文学界更注意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文学创作的关系,这一点,在图画书创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视野下国外图画书创作

国外图画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期间也经历了水土不服、倒时差等阶段,自2005年左右被中国读者广泛地接受,由此掀开了中国当代原创图画书蹒跚学步的一页。但是,引进和原创比例的失调,让出版社很困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如果创造性工作的起步可以来自模仿、借鉴,那么,需要从国外的图画书创作里汲取什么呢?在这里,笔者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视角来分析国外图画书创作,从如何表现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三个角度,指出他们如何更好地处理儿童的心理发展元素,期望能给国内图画书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1.如何表现认知

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儿童认知的发展就是儿童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能够促进认知发展的媒介,不仅对儿童有益,也会令儿童快乐,可以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

譬如说,幼儿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即对客观事物的位置、方向、大小、远近等概念的认识能力,在整个智力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是孩子将来成为科学家、建筑师、画家的重要条件。但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比较忽略或不擅长这种能力的培养,这方面,原创图画书创作虽然有所涉足,但不太成熟,且缺乏科学性,很难赢得教师和家长的认同。

而国外图画书在这个问题上有比较成熟的表现,比如说世界著名插图大师莫妮克·弗利克斯的代表作——“我的后面是谁呢”系列(全5册)是一套专为0-3岁幼儿设计的认知绘本。全书均以“小猫,小猫,你的后面是谁呢”这样的句式提问,作者用画笔把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带到孩子面前,修长优雅的小棕猫,绿宝石般漂亮的小乌龟、穿着淡黄色外套的绵羊,符合低龄孩子的认知特点。书中场景既独立又连贯,孩子能从两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中理解“上与下”“前与后”等空间方位概念,其探索欲望和求知精神也会得到激发和满足。

再譬如表现儿童情境认知方面,德国作品“情境认知绘本”系列,不像很多认知书,只是简单地把图陈列在那里,而是通过场景和故事来呈现。比如设计了城市是怎么清理垃圾的,孩子看完就知道了有压缩车、清扫车、吸粪车。

要想表现好认知,首先要了解儿童认知的本质和规律,这一点,国外图画书站在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肩膀上,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掌握、确认“事物”的本质,让“事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事物”。也正因此,这些图画书才够资格被命名为认知类图画书,获得中国家长和老师的青睐。

2. 如何表现情绪、情感

幼儿情感具有丰富性、深刻性、易感性、细腻性等特征,对艺术反映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十分敏感,如能帮助他们认知情感、理解情感、调节情感、表达情感,会令他们激动、兴奋。在这方面,国外图画书创作有很多杰出表现,也正因此,能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比如情绪调节方面,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觉得是这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更何况是儿童。可能家长苦口婆心,甚至狼爸、虎妈披挂上阵,也未必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教育碰到的难题,图画书愿意与之分担,国外图画书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收获颇大。比如说来自新西兰的“我不想生气”系列,从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体验、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幼儿学会“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感,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减少压力,释放自我,同情他人,乐于倾听”。书中有很多互动,比如“你生气的时候是怎样的”“你为什么会生气”“怎样让自己不生气”,引导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模仿绘本里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从而建立起平和健康的情绪和自信心。

nlc202309020044

再比如情感表达方面,当儿童积累了一些对事物的认识,也学会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体会到情感的变化时,他们开始渴望抒发自己的情感。好多风行国内的国外图画书,就是在这点上成功捕获了读者的心,毕竟,情感无国界。以《我妈妈》为例,文字内容为:我妈妈是一个棒极了的厨师;她是一个伟大的化妆师;她是全世界最强壮的人;她还是一个奇异的园艺师,可以让任何植物生长;她是一个仙女,在我沮丧的时候她总是有办法让我开心起来;她的歌可以唱得像天使一样好;等等。每一幅图、每一句话,代表了儿童对母亲形象的认知和理解,深情地抒发了儿童对于母亲的热爱和崇拜。

再比如表现情感交流的作品——雅诺什的《给小老虎的信》:小老虎和小熊感情十分要好,即使分别半日,小老虎也会感到情绪低落,难以做事。因此,它要求小熊给它写信,“让我高兴一下!”当小老虎收到了小熊的信后,反复阅读多遍,精神倍增,把家务统统做完,还给小熊回了信。

到这里,我们回溯一下,为什么国内原创作品常被诟病粗糙、缺乏细节、不动人,其实,还是因为缺乏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和体会,这种体会从哪里来,生活是一个渠道,理论修养的提高也不可忽视。

3. 如何表现社会性发展

什么是社会性?什么是社会性发展?儿童社会性发展为什么重要?儿童从一出生,就开始了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当孩子面对母亲的爱抚发出微笑,就开始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儿童发展心理学强调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从而引导他们践行幸福人生。

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比如如何了解合作、分享的意义?翻开《月亮的味道》,感受一下瑞士作家的奇妙创意: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口。夜里,小动物们望着月亮这么想,可是,它们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和腿,还是够不着月亮。怎么办呢,大家一起来叠高,终于吃到了月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合作能让这种力量变得更大。再比如《和甘伯伯去兜风》:有一天,甘伯伯打算开车去兜风。他的朋友都要求上车一起去兜风,可是,半途下雨,车陷在烂泥里。小羊、小牛、鸡、绵羊、猪等最先都不愿意下去推车,最后,甘伯伯说:“我们抛锚了。”大家只好全都下去推车。分别的时候甘伯伯还不忘和大家说,“想坐汽车,下次再来。”

相比国内一些说教意味比较浓的作品,国外图画书在表现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上,注重让孩子体会分享和合作带来的快乐感,体会到交往的乐趣。而这正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性发展规律的阐述。

三、对中国原创图画书出版的启示

同目前引进国外优秀图画书相比,中国原创图画书还比较青涩,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

1. 作者方面

一方面,专业儿童文学作家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作者团队要超越儿童文学专业人士的圈子。譬如日本著名图画书作者佐佐木洋子就毕业于美术大学,再比如畅销书“我的情绪”系列的作者康娜莉雅·史贝蔓,就是一位儿童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她来说,把情绪发展的主题和孩子们实际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更为驾轻就熟。在韩国,图画书的创作团队广泛吸纳了父母、教师群体,为原创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这也是短短数十年,韩国原创绘本已斩获多项国际大奖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原创图画书出版更多依靠原有的儿童文学作家力量,这股力量的确有绝对的优势,比如曹文轩、秦文君等,但未来的全面、多元发展,还要适当超越原有的圈子,积极借助其他领域的力量。

2. 编辑方面

要想编出优秀的图画书,要适当学习一些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理论,或参加相关领域的研讨会,结识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多取经、多交流。只有在对儿童心理发育规律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辨别出作品的质量高低,才能较好地把握各年龄段图画书的深浅度。

3. 评论方面

和目前社会对图画书的需求相比,国内图画书理论研究者还是比较匮乏,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者比较分散,且主流圈子里发声的只有有限的几个身影,在彭懿出版《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后,更有理论力度的作品还没有出现。

评论界与出版,看似两个领域,但其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图画书评论界打开视野、推陈出新,原创图画书出版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4.营销方面

当初,图画书移植到国内,阅读推广人发挥了重要力量,但原创图画书未来的营销,有可能会更多借助学校的力量,这和图画书的特质有关。在学前教育领域,站在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不少学校已将图画书明确视作课程资源,不仅语言领域,美术、音乐、社会性等领域都将其纳至麾下。这无疑是未来营销的好机会。以儿童发展心理学做强大背景支撑,原创图画书的明天会和中国儿童的身心发展紧密相连。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

对话教学视野下的教师权威 篇12

一传统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

1教师权威的界定

什么是教师权威?教师权威是指在教育领域里教师依据该领域所确立的目标与规范对学生的控制与管理, 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观念中服从并依赖于教师[1]。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信从的力量[2]。教师权威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教师的信赖, 这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本文中理解的教师权威, 是基于对话教学视野下教师宽容、尊重、理解、学生的新型权威, 是对传统教师权威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

2传统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

时代的发展, 要求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师权威。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已经不再符合当代教育的要求, 对话教学适应对话时代的精神, 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新型的教师权威对传统的教师权威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主要表现在:

(1) 教师感召权威面临的挑战

教师的感召力权威主要是基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师德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感召权威的获得跟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元价值观的时期, 教师较容易树立起感召权威, 而在社会价值趋于多元化的今天, 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与德行有着多重要求。显然, 不管哪一个教师都很难满足众多学生对人格与德行不同的要求。更何况, 现实中, 有部分教师群体安于现状、趋于名利, 这些使得教师感召权威减弱。

(2) 教师评价权威面临的挑战

传统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 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要想获得较高的评价结果只需要紧紧跟着教师的步伐, 牢牢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在此认知模式下, 进一步滋生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权。而在变个性的教育领域里, 需要建立一种强调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可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关注学生全面的、开放性的评价。让教师合理的利用权威, 防止部分教师将权威简单的理解成惩治的标杆。

(3) 教师知识权威面临的挑战

一直以来, 都认为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获得较高的教师知识权威, 如今, 这一权威受到来自社会的强大挑战。一是来自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 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传授, 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二是家庭知识。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 家长逐渐对教师不再抱有顶礼膜拜的崇拜之情, 家长逐步扮演起学校教育的参与者的角色;三是知识观的变化。教师在学生眼里的知识权威已经不再是不可侵犯, 学生发现任何知识都需要有质疑的眼光, 知识具有变化性、价值性, 没有知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二基于对话教学的教师权威的特征

对话教学是在对话中, 每个人都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而是两者共同去认识, 形成新的共识, 这是在师生共同的探讨中逐步形成的。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将对话视为“民主、平等的教学”、是“交往、创造的教学”。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关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你”对话关系。这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 一种主体间边缘域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得以彰显[5]。

对话教学对传统教师权威提出了挑战, 我们认为, 基于对话教学的教师权威指的是一种“内在生成式”, 是指基于教师素质和人格以及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钦佩而生的权威, 它具有以下表现:

第一, 对话教学下的教师是作为一个“人”, 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知识上探究、在情感上感染、促进态度上转变、改变行动上影响。教师权威的对象是学生。传统的教师权威无视学生的个体存在, 以控制和驯化学生为主要目的, 违背了“一切为学生发展”的宗旨。而新型的教师权威是促进人与人的心灵交流活动, 其中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生命内涵的领悟, 并通过文化的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使得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逐渐增强, 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 教师权威的内涵具有变化性。教师权威的内涵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同样的教师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在交往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对而言, 低年龄段学生眼中的教师是无所不能的, 教师专业权威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大学之后, 教师的人格魅力为主导的感召对学生的影响力更大。

第三, 对话教学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 互相尊重, 尤其是人格上的平等。传统的教师权威是依靠传统社会赋予的权威来对学生产生一种强制性的色彩, 是一种外在的权威, 学生可能处于迫于教师的地位权利而表面服从。而新型的教师权威则是内隐性较强的, 强调以教师的精神人格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力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加持久、深刻, 同时也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内在品质与修养。

三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建构

教师权威不再是简单的建构在学生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之上, 而是在教师辅助学生并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能力基础上的。我们认为新型教师权威的建构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从教师职业道德看新课程中的教师权威, 要求教师确立教育服务观

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感谢学生为自己职业发展提供了施展才华, 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认识到教育是非商业性的, 教师需要热爱学生、工作负责、人格高尚的人来担任。当学生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时, 教师权威就得到瓜熟蒂落, 这是学生内心深处自发的对教师教育信念、人格魅力的认可, 利于学生热爱学生, 形成主动探究的过程。

2在师生关系中, 教师要实现角色转变, 把新型权威建立在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上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都是以传授知识的权威者, 教学行为变成了简单的存储, 教师存, 学生储, 毫无主体性而言。相对而言,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倡导的是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是引导者、倾听者与合作者。这种角色的转变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鼓励学生参与主动创新, 教师从旁以平等的身份发言, 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思路。强调教师的启发、唤醒、激励功能, 履行教师在课程进行中的责任, 驾驭课程改革的方向。

3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 提高人格魅力

对话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权威的消解, 特别是知识权威, 这时候教师更需要另一种力量来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 这就是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 即是师德, 这种精神力量虽然是潜移默化的, 但是却是持久、深远的。这需要教师在注重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同时更要关注师德的培养。

4社会制度应适当赋予教师权力

古代社会, 教师是统治阶级的代表, 代表着一种权威的统治, 十分强调师道尊严。但如今,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 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 难免会把知识教学放在第一位。权威已经不能够让学生信服, 这种权威正在逐步消失, 一切为了学生, 教学是学生为本, 至于教师权威也被逐步淡忘, 这并不意味着, 教师权威将不再重要, 社会制度应当适当赋予教师权利, 让教师权威处于适宜的位置。

总之,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先建构新型的教师权威, 而传统的教师权威向现代教师权威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抛弃权威, 而是师生双方在对话教学中作为交往的主题互相宽容、理解, 共同分享权力与知识, 共同决策与认同。然而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建构新型的教师权威是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在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同时应该积极转变观念, 借鉴学习中外教师观的精华, 争取早日实现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胡朝兵, 张大均.论教师的权威、威信与教育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 .

上一篇:生命是裂帛的艺术下一篇:工程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