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野

2024-08-13

多元视野(共12篇)

多元视野 篇1

2015年的元月10日至17日, 我们24位来自六个新城区以及两个开发区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 在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刘世芳同志的带领下, 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五期赴台培训学习。

在台湾期间, 我们先后听取了台湾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台湾教育大学教授以及中小学校长的报告, 涵盖中小学校长的甄选与培养、教育制度与现状、国民小学教育、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现等方面;参访了新北市江翠国小、台北市永吉国小、博爱国小、龙门国中、南投县普台国小等5所学校。

宝岛之行, 让我们了解了台湾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概况, 学习感知了台湾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开阔了教育视野。同时, 也感受了宝岛台湾美丽的风光, 亲身体验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及人民的热情, 加强了汉台两地教育的交流和联系。

下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 谈谈我们赴台学习的体会。

一、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学校内涵发展保驾护航

在学校参访期间, 全团成员普遍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台湾中小学的管理者, 无论是校长还是中层管理人员, 他们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都非常现代化, 对于学校管理的思路明晰、分工明确,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教师教学的指导讲究策略与方法。

究其原因, 台湾学校管理者综合素质较高, 大部分校长为教育学博士, 台湾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也较高。据统计, 台湾小学教师中4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初中教师5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很多教师具有博士学历。台湾学校下到教师、上到学校的管理者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学历呢?

一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台湾很好地继承了尊师重教的中华文化传统, 教师在台湾是一个非常受尊重的职业。教师的工资待遇要高于同等条件下公务员约20%的工资待遇, 使得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令众多高素质人才愿意到中小学任教, 实现了“优者从教”。

二是教师选聘程序严格。在台湾要想成为一名教师, 必须经过考试、面试、长达半年甄选、培训和一年的试用期, 因此成为一名正式教师过程很难辛, 竞争非常激烈, 难度相当大。在台湾有很多的“流浪”教师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是校长入职门槛较高。在台湾, 要想成为学校的校长须通过初选、复选、储训、实习、候用、鳞选和专任这七个过程。台湾的行政管理层在选拔校长时的理念是:“不是为校长找一个合适的学校, 而是为学校找一个合适的校长。”在一个懂管理、高素养校长的带领下, 学校往往就能朝着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二、朴实易行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在参访学校过程中, 我们领略了台湾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 感受到了办学者的教育智慧和风采。在普台国小, “对上以敬, 对下以慈, 对人以和, 对事以真”的校训言简意赅, 富于哲理, 师生易于接受。龙门国中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在设计、建设新校舍时, 把位于新校园中的百年老式民居建筑完整地保留下来, 并完美而和谐地溶入学校整体建筑之中。学生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时, 身临其境, 不需要老师太多的宣传和教育, 学生就能体验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江翠国小的“体验、学习、内化、行为”道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律和方法, 如在学校每层楼的水龙头上都有“洗手五步骤”:“按、搓、冲、捧、擦”, 简单易学, 小学生通过几次操作, 就能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从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博爱国小更是将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学生的发展目标, 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教室、走廓和楼道都成为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 学生走进学校就能感受到浓郁文化的熏陶,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以上学校每种举措的施行都来自学校对自己育人目标的认真分析和准确定位。尽管每个学校的特色不一样, 但他们在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传播上有着不约而同的共识, 而且都注重在这一方面的关注和投放, 这些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更多精神空间。

三、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为学生教育成功提供有力支撑

在台湾, 学校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其中, 家长对学校办学发挥的重要作用, 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家长会的会长是在家长委员会成员中推荐产生的, 一般由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士担任, 学校的重要活动, 会长必须参加。家长会内设机构齐全, 有活动组、公关组、服务组、财务组、夜辅组、文书组和爱心义务组等。

在家长委员会会长的领导下, 各组成小组有序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评教活动、学生申诉与奖惩等。家长委员会的委员随时可以参加学校的行政会议, 提出意见建议, 大到学校的决策, 如征地、新建校舍、购买大型设备, 小到作业本的采购数量、校服款式等。家长会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联系协调, 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2015年元月13日我们有幸参加了江翠国小期末志工感恩活动, 了解到家长会不仅在经费上给学校以支持, 而且还把学生家长组织起来, 为学校做义工。家长们根据自身的特长, 十分踊跃参与家长会内设的各种服务活动组, 成为志工爸爸、志工妈妈, 参加爱心行动, 义务为学校做事。例如:到学校义教, 到校门附近义务维持交通秩序, 到校图书馆义务工作等。家长会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高质量的教育为社会营造出良好的风气

中国是礼仪之邦, 在2500年前, 孔子就教育他的学生“不学礼, 无以立”。民族文化的弘扬渗透于台湾社会的每个细胞中:台湾的街头满是摩托车, 但很少看到闯红灯的现象, 路面秩序井然;台湾满是禁烟提示, 只要见到屋顶的地方就不能抽烟;台湾街头书店林立, 或站或坐, 店里满满的都是静静的看客;台湾垃圾按类别存放且不落地, 即使是乡村, 每家每户门前都保持干净整洁;台湾人热爱生活, 即使是破旧的木屋前, 也能看到怒放的花儿。台湾满是居民筹钱搭建的庙宇, 最中国化的建筑, 穿插在这个充满现代感的城市里, 却感觉不到突兀;台湾人很是谦逊有礼, 所到的公共场所, 听到最多的是人们礼貌地说着“不好意思, 借过一下”……7天的台湾之行, 留在我们脑海里的是对台湾的文明、环保、热情和感恩油然而生出的一份敬重和感慨。我们认为: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要归功于台湾高质量的教育。正是由于台湾有这么高质量的教育, 才造就了高素养的台湾人民, 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展。

此次台湾之行, 全团成员耳闻目染到优质教育带给台湾同胞的幸福, 感慨颇深。那里碧蓝的海水, 清澈的日月潭, 原始茂密的阿里山森林, 还有蔚蓝的天空, 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台湾的教授、校长、老师、学生, 每一个人都秉承着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品质, 令我们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同样的文字, 同样的语言, 同样的黄皮肤, 同样的黑头发、黑眼睛……一海之隔却又是同根而生, 作为炎黄子孙, 我们多么希望两岸能早日实现统一!

多元视野 篇2

这本书的作者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这本书分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实践、未来的展望三个部分。加德纳教授以对社会、教育及对人类自身的观察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为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和学校整体设计都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选择;为社会开创了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多元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旨在全面开发人的智能,并引导社会、家庭和学校正确认识每个人的不同智能强项,尤其有助于挖掘儿童的潜在能力,发现并培养每个儿童的只能强项,让每个儿童成长为杰出的人才。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虽然素质教育很多年,但是我们的学校里基本上还是通过标准化正规考试来评价学生,学生也习惯了用成绩好坏来给自己定位,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就是做什么都行的能手,而成绩差就干什么都不行。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多元潜能。每个学生都像一朵花,我们不能期望每朵花都在春季开放,夏、秋、冬季的花一样可以装点我们的自然,开出自己的风采。

那么,我们要怎样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呢?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智能优势的机会,因材施教,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变“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天生我才必有用”.

新课改视野中的多元解读探讨 篇3

多元解读是对以往标准化、一元化解读的有力反驳,这让学生重新掌握了话语权和表达权,从而真正拥有了学习权。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正确审慎地对待多元解读,避免从本质主义的“陷阱”中爬出,又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淖中。换言之,就是要辩证看待多元解读,力求在教学实践中给予理性操控。

一、多元解读要以人为本,运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

语文教育极其推崇人文教化,其核心就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生命尊严,具有最基本的社会道义和责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应结合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事件的分析评价,充分发挥语文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育人功能。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对文本的体验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别,面对学生的多元体验,我们教师不能陶醉于学生“多元”体验的表面狂欢,更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学生,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由而漠视其错误思想的存在和泛滥,切记“求真”、“求善”永远是“求新”的基础。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教师问及如何评价奥楚篾洛夫,有学生说他是一个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很强、本事极大的人,在现代社会是不会吃亏的,要向他学习。

此时,这位教师顺势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奥楚篾洛夫为什么会多变?

生甲:因为狗的主人身份的变化。

生乙: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

师:说得好,那么他在老百姓面前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丙:一副官架子,装腔作势。

师:媚上欺下,面对权贵却奴颜卑膝。作者借此来讽刺、嘲笑和否定这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心甘情愿充当沙皇统治的忠实走狗。对这样一个奴性十足的人物,大家觉得还要向他学习吗?(在教师的导引下,文本社会价值已然显现。)

教会学生做人,是当今教育的核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最重要的人文载体。我们在教学中千万不可忽视对教材中价值取向的把控,注意多元解读与价值取向的统一,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听从时代召唤,提升人格,提高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时,教师一定要抓住教学契机,在平等对话中予以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多元解读”应紧扣文本,“带着镣铐跳舞”,才能真正彰显其魅力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总是留有“空白”,充满了“不确定性”,因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具有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其鉴赏结果自然千差万别。西方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代文论的“诗无达诂”,即为此说。以此而论,“多元解读”才是真实的阅读,才是可能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

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常呈现出多元局面,但这和成人化阅读有很大区别,学生的每种反应并非都能准确指向文本的核心。多元并不意味着解读疆界的消失,多元是对简单“确定性”的超越,但这种超越仍有其一定的限度,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多元有界。形象一点说,多元解读就是要“带着镣铐跳舞”,既受文本制约,又有思想和方法认识上的自由度,学生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逐步积累阅读经验,渐次提高阅读的效度。对《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探究就是生动一例:有人持“反封建”论,有人抱社会“凉薄”说,还有人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对自己边缘化生存样态的曲折流露……我们说,这些观点虽差异明显,但都应该是由文本衍生而出,无疑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作品内涵,显现出多元解读的诱人魅力。

三、多元解读应积极发挥教师的正面引导作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在一个关键的融通位置:一方面教师要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尽量通晓文本,实现二者的融合;另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引领学生有效地走进文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出现“难读”、“误读”甚至“过度解读”的情形应该是很常见的,教师应该发挥首席作用,课前充分预设,课中发挥教学机智,课后积极反思,使多元解读紧张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师对来自学生的“多元解读”要采取辩证认同,点拨“难读”,纠正误读,“稀释”过度解读,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从而使阅读教学过程充满生命关怀,让学生的精神生命在阅读教学中绽放异彩,使教师的专业价值熠熠生辉,最终达到生命课堂的理想境界。

多元视野 篇4

一、指向多元———三维目标的框架评价

我们通常会评价学生们的英语知识是否掌握, 而对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很少评价, 其实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我们在评价的目标上要从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转向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 只有对过程的关注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 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在聆听了别人的朗读, 观看了同学们的表演后,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进行相互监督、评价:学习情感与策略方面, 包括是否高高兴兴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听同伴发言, 是否能够在同伴交流中真诚支持同伴优点, 或者直率指出同伴在学习中的不足, 能不能真诚学习同伴。在知识技能方面, 可以评价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程度, 而不是对与错, 可以评价学生们英语发音的进步, 而不是对与错等。

二、角色多元———学习群体的框架评价

每一次学习, 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角色, 老师、同学、家长以及自己, 而我们通常只注重教师的评价, 而忽略其他角色的评价, 造成学生自我认识的单一。

1. 引导———教师评价的职责

教师要注意自己评价的价值, 其价值在于引导, 也就是将学生们引导到英语课堂中最瑰丽的地方去。教师有效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 使其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评价时要以表扬为主、慎用批评, 还应让评价时刻充满新鲜感。比如, 当学生有了好的表现, 教师就奖励其一枚贴纸, 同学们将贴纸收集起来, 这种评价使得学生们懂得英语学习很有意思, 他们有一定的学习目标, 当然这种外在的奖赏也会逐渐内化到学生们的英语知识学习行为中去。

2. 发展———自我评价的动力

我们通常会忽视学生自我的评价, 其实, 这是一种纵向评价, 这种评价使得学生们能够启用身体本身就有的一种自我检测机制, 这种机制启用, 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有能力对自己的观点、行为做出评价, 并通过自我评价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很难对自己的读音做出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 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自我评价的空间, 即让学生模仿课文朗读, 自制录音磁带, 将要读的课文录制下来, 然后与课文磁带录音去进行比较, 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检测, 便能使自己的英语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实际上, 这种自我评价行为目前使用频率不高, 很多时候, 英语课堂上都是以教师评价为主, 因为教师会认为学生们对于英语很陌生, 他们的语感和语法能力还很不强, 他们的自我评价会发生偏颇。这样的思考很有道理, 但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具有天生的语言能力。有人曾经做过试验, 三岁的儿童能够很快学会两种语言。还有一项试验表明, 孩子如果在外国出生, 他们甚至不需要父母教, 通过对外界的接触, 通过与其他孩子接触, 也能够迅速掌握当地语言。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放心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这种自我检测的好处是学生能够很快认识自己, 并为自己拟定前进的方向,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的认识。

3. 促进———相互评价的目的

学生其实也生活在社会中, 同伴的相互点评, 一种闲言式的不经意, 都可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提高。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课内、课外英语学习活动, 是否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还要对学生朗读单词、背诵课文、表演对话等口语表达能力做出评价。小组评价可以由组长主持, 大家共同参与, 通过观察、交流、检测等方式对同学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这种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 可以使学生很快取长补短, 很快认清自己, 并树立学习的新目标。

在实际学习中, 教师也可以多多鼓励学生们关注同伴的学习, 形成一种交往式的学习, 这种交往能够激发学生们进一步把英语学好的动机, 形成一种竞争—合作的学习机制。这种竞争—合作机制的形成, 目的是让学生们感到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 但只有其中几个人能达到, 具有排他性、淘汰性, 这种淘汰性使学生们不敢放松自己的学习, 产生适当的焦虑心态, 这种焦虑心态可以让他们打足精神, 并活跃自己的思维, 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

4. 启发———家长评价的力量

家长虽然不懂得教育, 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态有一种直觉, 因此, 家长也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角色之一。我们要主动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坚持让家长每天对孩子读英语的情况做出评价。家长参与评价既加强了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注与监督, 也加强了家长与教师的联系, 这样教师和学生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从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实践证明, 有家长参与的学科学习, 教师总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孩子们也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学习能力证明给家长看, 这样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效率。

三、技能评价———学习要素的框架评价

1. 评价听与说

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手段在于听和说,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们的状态以及学生们说英语的感觉来评价学生们的听与说。我们一般需要学生能够将教材中的内容act out或者进行role play。比如, 教师可以把表演的学生分为三个等次, 一种是群众演员, 他们可以读“台词”, 在此之上的是配角, 他们一般都能够背诵“台词”, 而主角就要能神态自然地表演课本内容。当上主角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奖章”作为奖励, 并以奖章的数量多少进行口语成绩的评定。如果学生没能成为主角, 可以让组长安排他们做另外一些工作, 参加另外一些学习活动, 比如背诵等。

2. 评价读与写

读与写是英语知识内化的重要方式, 这在高年级中经常使用, 因此,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床边故事, 写一写故事, 甚至还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增加配上图画。教材中就有很多内容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课本剧表演的。要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改编, 学生们既要编剧本又要导演这场戏, 听说读写能力可以得到综合锻炼, 可谓一举多得。另外, 学生在课外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除了补充课外阅读的同时, 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课外书籍, 更要鼓励他们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当然, 作为教师, 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为学生们多准备一些阅读教材, 让学生们多读, 并根据情境为自己设定写的题目或者内容, 最后对他们的读和写进行评价。

3. 评价英语活动

英语学习必须实现课内与课外相互交融, 学生们要能从课内教材的学习走向课外, 为自己多多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情境。比如, 教师经常要布置一些诸如课本剧排演、贺卡设计、演讲比赛、海报制作等实践性作业。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改变了原来课堂上沉闷气氛, 激活了整个课堂的教学, 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 也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这个时候, 我们再引导学生一起进入活动, 作为评价者也行, 作为建议者也行, 其实都是一种对学习的检测行为, 这样, 大大提高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能动性, 从而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多元视野 篇5

传统识读只是对民族语言做一个书面、正式且标准的写作以及阅读。比如,在二十世纪前期,人们通常将识读理解为学校的学习任务,学会一些读写方面的技能。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掌握的基本技能已然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关注语言的多样化,因而也就给识读赋予了新的特征:首先是实践性,通过社会实践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识读不应当只是理解为写作以及阅读方面的技能;其次是情境性,主要是情境运用后产生了意义,任何一种具有意义的写作以及阅读都赋予了社会情境性;最后是主体性,需要注重学生运用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多元识读方面的素养。

1.分析教材

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作文练习,所以相关习作教材都是围绕学生生活经验开展,在内容方面显出较强趣味性,在表现形式方面具有灵活性,在实际操作方面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从而促进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开始习作教学。

小学阶段习作教材通常有一些例文,大多都是以片段形式展现,并且是同年级学生作文改写而成,因而,与各个年级段学生生活经验相符。范文通常是学生写完后印刷在作文纸上,从习作内容方面到格式方面都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比如,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时刻留意身边事物,并且通过书面方式进行呈现。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将所看、所听、所做、所想事物理通顺,写明白。在掌握了基本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再进行引号、冒号的学习。三年级习作教材中涵盖了八大部分的训练,其中大部分都是片段写作,且都是以图文并存方式显现,这样既减少了写作难度,又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所以,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给予学生写作空间的同时思维不致于受到教材主题以及内容束缚。例如,在教材中,有一章节习作训练内容是“我的自画像”,这种练习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因为练习将画和写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画完之后,再进行自我介绍。这样能够提高学生操作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习作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指导课堂教学的作用,通常包括教师课前准备阶段、上课、课后反思评价等。教师只有在经过设计、施行、再设计等课堂实践后,()才能够做好教学经验总结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学生由“写话”逐步向“习作”过渡,因而,教学应当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以及教材内容的情况,适应学生学习特征。比如,“我的自画像”这个章节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写出人物特征。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引导,教学过程从学生感兴趣话题进行切入,导语设计部分可以是一些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能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写作方面技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站在学生角度来说,需要拥有表达的勇气;站在教师角度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引导学生主动构思作文的材料内容,提高学生习作情感,从而增强习作信心,并且对学生成果做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做好经验总结工作。

3.教学反思

三年级习作训练主要是通过图文方式进而引导学生留意身边事物,学生只有做到仔细观察才能够使得作文练习效果更为理想。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刚接触到作文部分,因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去体验。比如,小学阶段语文教科书中,有一首诗叫《咏鹅》,这首诗深受学生喜爱,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首诗训练学生观察力。在孩子眼中,第一次见到的事物都非常惊奇,观察到的景象都是内心情感流露。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视觉方面、听觉方面、味觉方面、触觉方面产生较大冲击,进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习作任务。多元识读视野下的习作教学强调课堂互动,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

学生学习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留意身边事物,将语文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在享受生活,而习作过程也就是一种生活感悟过程。多元识读视野下的习作教学全面提高了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等。采用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闫丽。为习作教学添活力的末略【J】小学教学参考。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研究 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

当前,在全球教育发展形势之下,多元文化教育探索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音乐教育领域也顺应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许多优秀音乐工作者不断投入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研究中来,对音乐教育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改革。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概述

多元文化作为一种多元的社会结构,音乐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音乐资源,就要对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持有包容、理解、接受的态度,才能更好的促进音乐教育发展,实现各国、各民族之间多样化的音乐文化交流。就内容而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包括了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既包含了现代音乐、也有古典音乐,还有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等,涉及的范围广泛、教育模式多样。但其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包容,拓宽学生的审美视角,建立学生丰富的乐感,使学生拥有全新的态度学习多元化的音乐,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更多挑战。

二、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

第一阶段,古代多元音乐文化汇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地域、民族、文化等特点多元汇合在一起,并随着民族的整合,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式。我国的民族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其文化、习惯、信仰等也同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质,多元化的音乐也由此产生。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等与其它国家的联系往来,使我国与周边的文化交流增加,文化音乐也更多元化,如唐朝的九部技、十部技等就是由多元化的音乐组合形成。

第二阶段,多元音乐教育萌芽。在这一阶段,多元音乐教育开始出现。“民歌研究会”的成立,是西方民族音乐开始引入我国的重要标志,该会出版的《民间音乐论文集》则为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二十世纪中期,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的增加,对东欧、亚、非、拉等国的交流加深,其音乐也逐渐被我国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民族器乐概论课、民歌课、中外音乐史等高校课程的相继开设,意味着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在我国开始得到萌芽。

第三阶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持续发展。我国高等音乐教学中对世界民族音乐的引入,意味着多元化音乐教育之门被打开,在此之后,我国学生对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不断了解,眼界大开,音乐知识结构得到不断的丰富与拓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恢复与西方交流,在这一时期,西方的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冲击着我的国音乐教学理念以及音乐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观念逐渐受到许多教育专业以及学者的接受与重视。其中,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开始积极探索国外课程开发模式,并结合我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构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开始进入持续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全面探索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将音乐欣赏、基本乐理、视谱等音乐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之中,标志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始得到关注与渗透。而《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学大纲》的颂布提出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学习各国民族音乐作品等要求,体现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在不同教育阶段的渗透,经历了二十多年不断发展,时至今天,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得到了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持,进入全面探索发展创段。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多元文化教育的体现,是基于多国家、多民族视角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都延续着本土传统音乐观念。虽然有不少学者意识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出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附属或补充位置的现状。如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乐理、和声、配乐等音乐课程为主体,而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课程少之又少。与此同时,自我文化中心论的存在,使许多人反对其它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固守传统思想与文化,不思创新,或者对本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夸大,忽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之间的共性。这些文化观念的存在,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受到了阻碍。

(二)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

在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审美”的提升一直被视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下,过度关注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美感的认知,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以音乐作品的美感为前提。“美育”在音乐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及实践论的兴起,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逐渐脱离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致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关注都集中在审美听觉上,而忽略了其它非音乐结构内容的感知。其次,以“审美”为感知的音乐教育,忽视了音乐的多样性特点,世界各地音乐多种多样,音乐的多义性致使人们在认知上可能存在差异,审美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探索的过程,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要基于审美,以融合的思想,建立起多元文化之间的联系。若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审美的教育,多元化音乐教育将被曲解,这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三)师资问题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开展

教师是多元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音乐教师结构主要接受欧洲中心音乐教育体系,许多教师对西方的音乐风格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倾向,表现在对欧洲古典音乐熟悉度高,而对世界音乐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知之甚少现象的出现。其次,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了解不多,尤其是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一些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从而出现对新课改教材理解不够或误解情况出现。

四、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开展策略

(一)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需要从多元文化角度来理解。世界文化多种多样,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社会语境,基于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开展,需要以开阔的眼界,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接受不同音乐文化熏陶,培养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首先,打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教育部门主导,寻找相关人士、学者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支持,推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完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大力提倡并推广多元文化理论。其次,做为音乐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作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传播者与实践者,要从“一元论”与“二元论”中挣脱出来,积极的学习与研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特色、民族风俗下的多样音乐文化,以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接触音乐文化内涵,从而成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传播者。此外,在教学方法上,要更新教学观念,基于理论与技能的传统教学之上,加深对音乐的文化理解。

最后,做为音乐教育的最终接收者,要改变学生音乐价值观,以正确的音乐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加其对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基于平等、尊重的态度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建立一种多元化的音乐世界观。

(二)不断构建与完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音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不断与外域文化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因此,在我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通过与世界音乐的对话与融合,建立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基本乐理、和声、歌曲创作等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课程如民族乐理、民歌创作等,同时,在课程中渗透少数民族音乐,在理论的基础上,发挥音乐的传播、发展功能,使民族音乐得到传承与发展。世界音乐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音乐适应性,以包容、理解的心态,接受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改革中,应关注于未来教师多元音乐教育能力的提升。作为音乐教师的教育平台,高校,尤其是师范学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改革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改革的对象首先是高校师资力量的提升。国家以及学校要为其能力的提升不断创造条件,帮助高校教师更多的接触与掌握世界音乐,巩固民族音乐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各所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师资力量最优化。其次,还可以聘请优秀的各国、各民族音乐人才以及民间艺人开展音乐表演或进行讲座,丰富高校教师视野,也加强学生与世界多元音乐的对话。最后,可以通过音乐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促进系统化、规范化的音乐教师培养体系,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促使其紧随时代发展形势。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可能过音乐教师考核制,使在职教师产生危机感,督促其不断学习新知识。并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会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完善有序教育体制建设,帮助教师主动学习,自我学习,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增进了文化的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也更体现出了文化的独特价值,对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健康发展,以及各国、各地区人们的教育权利等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些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桂珍.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周晓莹.程兴旺.失“度”与合“度”——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人文问题的哲学思考[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2,(06)

[3]赵侠.倪志刚.基于多元文化的理工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26)

多元视野 篇7

古往今来, 在智力的结构、功能等问题上, 各个历史时期的心理学家们都曾从各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形式各异的观点。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 个体的智能先天具有高低之分, 因此, 把对个体智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这种“智商式思维”极大地忽视了个体生存与发展中的其他重要智能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对个体智能特点的准确判断, 容易延滞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人才培养之需求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

从传统的智力理论到多元智力理论的发展无疑标志着人类智力研究领域的一场革命。

1983年,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吸收各种智力研究成果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个体智能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关注个体智能的多元化和从多元化的角度看待个体智能, 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局限, 重新定义了智力的结构。加德纳认为, 个体之间存在的是智能类型的差异而非智力水平的高低, 并提出个体智能所具有的语言文字、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律节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观察和存在智力九种能力类型。加德纳还进一步提出, 个体的智能不应是一种能力类型或以某一种能力类型为中心的能力, 而是各自相对独立自主而又互相协调联系的多种智能类型的和谐组合, 它们在个体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存在, 从而形成了个体智能上的差异性。而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了个体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 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作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的不同。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看待个体智能的崭新视野与科学方法, 从而引起了世界教育各界的极大重视, 很快就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也为进一步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晰的视界。

多元智力视野下, 现代美术教育的观念在不断转变, 从而也激励着美术课堂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发展。众所周知, 课堂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不同的评

筅广西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陈靖

价观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个体智力的组合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 不应该存在衡量智力高下的统一标准。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启发下, 变革美术课堂评价中的片面观, 变单纯以标准的技能测试和学科成绩为主的只重结果的教学评价为关注个体学习过程、关注个体个性发展、关注个体情感价值观等多元多维的课堂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三、对现行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1. 评价主体的单一

以往传统的美术课堂过于强调“师道尊严”, 因而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多以教师评价为主, 较少有学习个体自身、个体之间、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 因此, 容易流于主观和片面, 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体自我评价和互评交流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2. 评价内容的单一

过于倚重课本知识与技能, 在美术课堂评价的内容方面多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技能测试, 往往以个体在艺术技能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来衡量美术教育质量的高低, 而忽略了对个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美术素养的全面评估, 从而也很难体现出个体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兴趣和欣赏水平的发展。

3. 评价手段的单一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手段较为匮乏, 通常以传统的技能测试为主, 侧重测试量化的结果, 更多的是考量学习个体对知识技能的记忆和复制能力, 而非个体在具体美术创造活动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

4. 评价标准的单一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多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 过于注重个体技能上的高低水平, 以考试成绩为绝对重心, 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不同需求。

四、纠偏策略

1. 评价主体的全员化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肯定。这种渴望不仅表现为对来自于教师的肯定, 还有个体自身的自我肯定, 同伴之间的互相肯定以及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肯定等。

大量实验表明, 教师善意、激励、公正的评价对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有良好的建构作用;而踊跃大胆的自我评价, 能使学习个体增强对自己作品价值的认识, 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帮助个体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同时, 个体在具备了一定美术知识技能和美术体验的前提下, 完全有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出自己的判断, 并且在这种角色的变换中获得自尊感的满足。除此之外, 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的反馈与肯定, 也将对个体学习的完善与修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 寻求师生、生生、家校、社会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使美术课堂的评价主体更为全员化, 有助于科学而全面地对学习个体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 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 评价内容的丰富化

日本和光大学教授泽典明曾说:“通过美术学科的教育, 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 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 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 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能力的人, 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可见, 美术课堂评价的内容不应仅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 如通过美术操作练习评价个体对美术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增加个体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其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构建起美术课堂评价机制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使美术课堂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个体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足够的拓展空间。

3. 评价标准的发展化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个体之间智力的差别主要在于其各自拥有的不同智力结构组合的差异, 因而会存在某些智力类型表现突出而另一些智力类型表现相对逊色的个体特征。也就是说,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有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恰当、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那么学习个体在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智力类型的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促进与带动其他智力类型的同步协调发展。

因此, 美术课堂评价标准应该是发展化的, 应该是关注个体成长过程、注重个体差异的发展性标准而非静止、僵化的固定尺度。传统美术课堂评价标准中那种多以成人化的评判眼光和程式化的评判方式如“像不像”或表现技能技巧的高或低等评价条件, 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社会与学习个体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课堂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个体的技能提高, 同时更要关注学习个体在美术学习活动与各个成长阶段中的每一个进步, 由侧重个体单次测试成绩的高低向侧重个体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转换, 从而逐步形成多维度的、灵活的评价标准, 以配合个体智能组合的差异, 更好地展示和发挥其优势智力的同时促进其他智力领域的开发与提升。

4. 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多元智力理论重视和强调个体智力的多元化结构和个体的个性差异性, 这种个体智能结构和组合的特殊性对我们现有的美术课堂评价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现代美术教育教学倡导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手段要多样化:要关注个体学习的过程, 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良性变化;要关注个体在具体学习情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状态, 引导他们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方法;要关注个体是否乐于和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鼓励他们的学习合作和沟通;要关注个体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激励他们的学习激情和韧性;还要关注个体是否真正地开动脑筋思考, 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真正使个体从技能技巧的单一考核评判中解放出来,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为个体提供能够表现其多种智能的良好机会, 并使其从中体验到操作的乐趣, 体验到创造的成功, 感受到自身努力的价值, 从而激发出个体智力潜能的有效开发, 使美术课堂评价真正成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正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 要看事实, 看未来;解放头脑, 撕掉精神的裹头巾, 要想得通, 想得远;解放嘴巴, 享受言论自由, 谈天, 谈地, 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 甩去无形的手套, 大胆操作, 向前开辟;解放空间, 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 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总之, 多元智能理论为美术课堂评价机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空间, 它与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相吻合, 以学习个体为本源, 从多元化的角度观察、发掘和培养个体的多元智能, 通过评价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智能与劣势智能的协调共进, 真正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卷一)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教育研究, 2000 (9) .

[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多元视野 篇8

一、民族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民族声乐课程与文化课程脱节制约民族声乐艺术的纵深处发展

受传统教育模式和考试模式的影响, 高职的民族声乐教学与其他文化课程是脱节的, 民族声乐教育缺乏诸如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文化学科的前沿理论成果的支持, 因此, 民族声乐理论视野和框架较窄, 缺乏深邃的教育哲学性, 这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同时, 在教育领域, 民族声乐教学又与其他文化课教学相脱节, 声乐课程知识结构单一, 加之高职学生知识面本来就很窄,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只是简单地学习掌握一些技巧性的知识, 不能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有效认知, 更难应用自身的文化知识对民族声乐进行再创造, 高职学生在演唱方法上缺乏创新, 不了解民族声乐作品内在的文化底蕴, 只是简单地进行模仿学习, 民族声乐教学很难实现真正突破。

2、民族声乐课程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脱节制约民族声乐文化的纵深发展

目前,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理论落后的现象, 声乐教育还是沿袭着“五四”时期引入的教育体系, 这种教育体系深受西方文化模式影响, 是以20世纪鼓吹的“世界音乐趋同论”、“世界音乐无国界”理论影响下产生的, 这种教育体系造成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产生了“虚伪主义”的教育观, 这种教育观念是不对, 严重影响我国民族声乐及其教学的纵深发展。在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中, 许多人认为民族发声方法是不对的, 教学只是固守着西方美声的唱法, 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其实, 民族声乐有其自身产生的土壤, 这种土壤就是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声乐就要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如果离开了这种民族文化土壤, 一味的崇洋媚外, 这种民族声乐艺术就失去了它独有的魅力。因此, 无论是民族声乐的发展还是民族声乐教学发展都需要研究民族文化, 需要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上研究, 才能有所建树, 民族声乐教学才能获得有效发展。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如何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改革

1、民族声乐教学要建立与其他学科的纵深联系

民族声乐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声乐知识的教学上, 不能仅仅局限于声乐本身, 特别是高职声乐教学, 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较差, 进行声乐教学就要建立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上, 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声乐教学的同时, 要进行人文、社会、哲学等方面知识的疏导, 不断丰富学生内在文化品位, 不断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民族声乐作品, 在理解的基础上, 学生才可以创造性的进行发挥, 才能打破机械模仿的学习模式, 才能消除“千人一腔”的民族声乐教学现象, 声乐教学只有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才能更好地发展, 不断进步。

2、民族声乐教学要与民族文化联系起来

民族声乐与民族文化联系紧密, 从它的产生, 发展都离不开民族文化, 本身它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体系。传统声乐是一种直觉艺术, 主要表现在声乐不确定, 记谱创作方式和口传心授的方法, 在它的产生、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民族声乐的曲子无论是取材还是创作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影响, 很多是民间艺人在传统的曲子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他们根据本地的音乐语言, 根据本地文化进行改编和创作, 创作出各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比如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优美, 悦耳动听, 在全国各个地区广泛流传, 从而不但演变出各具地域特色的《茉莉花》唱法, 因此, 民族声乐与民族文化联系紧密进行声乐教学要不断地给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知识, 只有学生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民族声乐, 才能真正体验到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 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民族声乐的内涵, 才有可能进行二度创作, 才能有所建树。

3、民族声乐教学要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

民族声乐教学为的是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的音乐实用人才, 要培养这样的人才, 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音乐声乐教学, 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中国声乐艺术还需要使学生了解世界声乐艺术, 不断引领学生听一些中外经典作品, 如果学生想要完全理解中外声乐艺术的精华就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 不仅要了解民族文化, 还要了解世界文化, 音乐艺术国际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潮流, 只有了解声乐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进行全方位的学习, 才能正在成长为世界级的音乐人, 因此, 民族声乐教学要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独有的贡献。

总之, 在多元文化视野下, 我国的民族声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民族声乐教学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就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通过改革解决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推动声乐教学的纵深发展。民族声乐教学需要建立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不断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促进学生有效理解声乐作品, 需要与民族文化联系起来, 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 展示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 需要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 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宝华, 王刚.浅析当代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趋势[J].中国音乐, 2007 (04) .

多元视野 篇9

一、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是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美术教育的实现应是多形式、多途径的。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愈加成熟的今天, 美术教育更趋多元化及注重与其他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融会, 并且越来越随着时代经济、信息、科学等方面对其深层的影响与介入, 开始更加关注到与社会各方面意识形态和各行业知识的交流与实践。多元化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普遍特征。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民, 要做到和平相处, 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 即尊重各自的文化和习惯, 保持一种社会的多元状态。艺术从多元角度出发, 各种艺术都有存在的价值, 不管是亚洲艺术、欧洲艺术, 还是通俗艺术、高雅艺术都不应厚此薄彼, 更不应极端地排斥某种艺术。

在美术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显得十分重要, 学校美术教育应面向世界文化, 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大量丰富的世界优秀美术作品, 使他们掌握和通晓各种不同的美术形式及语言, 了解电脑设计、铜雕艺术、陶瓷制作等技术, 并参与实践。还应告诉学生美术作品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个性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人生, 并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出来的结果。让学生在学习某一具体美术形式的历史及特征的过程中, 掌握和识别美术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 从而感知世界, 认识人类, 不断地继承和汲取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 积累人生的间接经验, 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 促使学生的情感、素质、人格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美术教育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美术教育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的人民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美术教育在此任务中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具有成效的学科之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 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 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 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 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又是科学发明的源泉。”因此, 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艺术教育里, 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 而不是一个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 变得更富于创造力, 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 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 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 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罗恩菲德语)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 并给予其发挥个性的自由。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造的大忌。应该鼓励学生立足自身实际, 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表现出来, 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 应该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理想化思维等。

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能产生非凡的思维能力, 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美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由独创性体现出来, 是个性的产物, 取向是求异。因此, 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鼓励思维的新颖独创性, 爱护新思想的幼苗, 允许探索中的失误, 细心呵护突破与前进的萌芽。

三、培养审美意识是美术教育的核心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 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鉴赏和创造教学完成审美教育的, 具体地说, 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端正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陶冶性情, 净化情感, 使人们更加热爱美, 热爱生活。乔治·桑塔耶纳认为:“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观赏最大限度的美。”培养人的审美感觉是十分重要的。美术主要是诉诸视觉的, 相应地在美术教育中审美意识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视觉意识的建立。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等原因, 人们的视觉意识在逐渐淡化。大多数人的眼光是用于实际生活的, 尚未能有给自己带来充分的审美愉悦的眼光。譬如:对一棵果树, 如果专注于它的生长、营养、果实, 就是实用的眼光;如果观赏它的姿态、形状、色彩, 就是审美的眼光。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环境、事物和美术作品的形式。还要使学生理解并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诸如对比、调和、节奏、韵律, 多样统一、对称、均衡等形式法则, 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以强化, 审美品位得以提高。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等是当前形成青少年审美趣味的主导力量, 他们往往不加批判地接受这些东西, 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审美教育虽然在赢得年轻人的注意力方面无法与大众传媒抗衡 (如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和作品欣赏等) , 却能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审美趣味与风格, 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 增强自身免疫力, 升华审美情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美术之目的, 虽与道德不尽符, 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 崇高人之好尚, 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参考文献

[1][美]罗恩菲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

[2]胡凌, 吴廷玉.绘画艺术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贺志朴, 姜敏.艺术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张爱玲多元视野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篇10

一、张爱玲的生平及其翻译生涯

1920年10月, 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张家公馆, 其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 祖父张佩纶虽为平民, 但非常有才华, 20岁便中举人, 后担任翰林院学士及都察院都史。由于张佩纶勇于直言并非常富有才干, 深得慈禧欣赏, 并委以重任, 在19世纪末, 张佩纶主张对法宣战, 并由于战争的失败, 其被革职流放。正是在流放后, 李鸿章将自己的爱女嫁给了比她长近20岁的张佩纶, 这在当时可是一段佳话。其父亲张廷众不知进取, 最终成为垮掉的一代。其母亲黄一凡出身于名门, 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 在张爱玲四岁时便同其姑姑一起出国留学。张爱玲自幼便天资聪慧, 其母亲不顾父亲的反对将其送入上海黄毛小学接受正规教育, 随后又再次前往欧洲。张爱玲中学读的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圣玛利亚学校, 在上学期间张爱玲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创作才能, 他经常在《国光》、《风燥》上面发表文章, 虽然其被当时的英国伦敦大学录取, 但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张爱玲只好就读香港大学。在香港学习期间, 张爱玲亲自体会到了香港这座殖民城市的中西文化、社会环境及价值观念等, 同时也使得其英文水平不断提高[1]251。

20世纪50年代, 张爱玲以香港战争结束及自己未完成学业等理由出境, 这时的她没有再回到大陆的想法, 并断绝了与亲人的一切联系。因为在其看来, 中国解放初期的政治环境令其非常不能适应, 这便是其离开上海的重要原因。到了香港后, 张爱玲并没能在香港大学继续完成其学业, 她开始找了一份翻译工作, 这也是其职业翻译生涯的开始。在这一时期, 张爱玲从事翻译活动并不是因为其多么热爱翻译这份事业, 而是生活所迫, 当时聘请她的机构是美国驻港总领事馆新闻处, 这对其翻译及英文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张爱玲利用美国新闻处这一平台向中国翻译了大量美国文学作品。在此期间, 张爱玲翻译了索罗、海明威、艾默生及福克纳等人的作品, 并与新闻处处长麦卡锡建立很好的关系, 麦卡锡则非常欣赏张爱玲, 并认为其是他所认识的两位天才文学家之一。1955年, 张爱玲前往美国并继续为美国新闻处工作, 同时也开始了其为美国之声的翻译工作。这一时期, 张爱玲翻译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劳伦斯的《小鹿》及道伦编辑的《艾默生选集》等[2]16。

二、张爱玲的多元视野翻译成就及特色

根据雅各布森对翻译的划分, 张爱玲将《海上花》翻译成标准汉语属于语内翻译, 将英语翻译为国语则属于语际翻译。所以, 张爱玲的翻译具有多维度的视野, 同时她的语际翻译中还包括中译英、英译中等, 其中又分别包括自译及他译。另外, 张爱玲的译作又可以分为美国文学中译、吴语小说《海上花》翻译及自译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其翻译作品中, 最具价值及代表性的就是张爱玲对美国文学及吴语杰作《海上花》的翻译。单德兴教授认为张爱玲是一位优秀的译者, 与当时甚至当前的中文译作相比较, 她的译文都称得上佳作。

1. 翻译《老人与海》奠定其翻译基础。

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是美国驻港新闻处美国文学翻译的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 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获得了普利策奖, 并于第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便是美国驻港新闻处将其纳入美国文学翻译计划的重要原因之一, 并委托张爱玲翻译该部作品。当时张爱玲并不热衷于从事翻译事业, 而是为了工作及生活从事这项活动, 而对于这部作品, 张爱玲却表达了其由衷的喜悦之情, 并在翻译过程中享受其乐趣。在该译本的序言中, 张爱玲多次提到该作品中虽然有许多貌似平淡, 但充满生活辛酸的句子, “不知道青年读者能不能真实体会到, 这也是我喜欢它的重要原因, 我还担心我的译笔不能译出该作品原有的风味及文字迷人的韵律。”张爱玲完成了《老人与海》的翻译后, 其第一个译本便由香港中一出版社出版。1956年底, 《译文》开始连载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 三年后又由商务印书馆印刷, 这也是大陆出版的第一个译本。其实, 美国文学一直在大陆文学翻译中具有重要地位, 虽然由于历史上多种原因, 使得整个文学翻译历史呈现动态变化的态势[3]176。早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前已经进入大陆文学界的视野,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海明威的小说便逐渐翻译成中文, 如上海水木书店出版的《两个杀人者》、《暗杀者》、抗战时期的作品有《第五纵队》等, 张爱玲的翻译更是推动了中国翻译理论及实践的进一步提升。

2.《海上花》的翻译, 展现其语言翻译的多维空间。

《海上花》是中国一部古典章回体小说, 其有40多万字, 由清末文人韩邦庆所著, 全书主要由文言及吴方言完成, 描写了19世纪末期上海共租界妓院生活场景, 其涉及有官场、商界及多个社会阶层。小说通过妓女户这个载体折射出当时中国各阶层的生活状态。胡适先生称这部小说是苏州土话文学的第一部佳作, 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视其为清代“狭邪小说”的压轴之作,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张爱玲少年时期就曾拜读过此书, 她认为这部小说能与《红楼梦》相媲美。然而, 由于《海上花》是由吴方言写成, 使得其在中国范围内传播受到限制, 她便决定将其翻译成国语, 同时在胡适先生的鼓励与支持下, 她又将其翻译成英语, 最终将该部作品推向世界。张爱玲将《海上花》的吴语版本翻译为国语, 属于语内翻译, 即用一种语言符号取代另一种语言符号, 其又将《海上花》翻译成英语则属于语际翻译, 在语言翻译上有着多维空间。张爱玲将《海上花》翻译成国语时, 非常注重民族特色, 特别是本民族读者的领悟, 她将原著的65回翻译成60回, 删减掉了其中大量的晦涩典故, 同时又增加了更为详尽的注释, 在语言上尽量口语化, 以保持原作的内涵与特色。1983年, 张爱玲正式将吴语版《海上花》翻译成国语, 并重新编印为《海上开花》, 她赋予了这部小说传奇的多语言翻译维度, 同时也赋予了该作品新的生命。这里的“海上”其实就是以十里洋场著称的上海, 当时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 在西方享有很大的名气, 张爱玲将“海上”翻译为“上海”不但符合作者的原意, 而且更能被国外读者接受。

3.《金锁记》的生态翻译学视角。

翻译生态学指的是生态环境对翻译者的一种优化选择与适应的多因素的集合。张爱玲的翻译活动适应了当时大陆以外局部的翻译环境, 并通过对某些作品的翻译做出了自己相应的适应与选择活动。如20世纪40年代, 张爱玲在杂志上发表的《金锁记》原本是中文作品, 后来张爱玲将其自译成英文。为此, 张爱玲还选择了包容性的翻译策略, 以适应欧美的翻译环境, 同时能最大限度地被国外读者接受。在张爱玲翻译《金锁记》的过程中, 她注重发挥译者的主导作用, 在语言、文化及交际等多个维度进行转换与选择。例如, 《金锁记》中有许多复杂的拟声词, 同时还借用英语中已有的拟声词进行再现, 这就使读者读起来非常清新流畅。另外, 张爱玲还采取完全异化的翻译方法来提醒读者那些典型的语气词, 如通过“呦”这个中文独有的语气词来表现王熙凤精明泼辣的个性特征。在翻译过程中, 张爱玲还有意识地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形象, 并专心传译其文化色彩, 给读者留下惊奇的印象。例如, 文中的“天女散花”故事源自于佛教中的《维摩佶经》, 后经大师梅兰芳编排成为最负盛名的京剧项目之一。中国读者对这一故事较为熟知, 而对于不同文化的读者来说, 便很难与小说中的“长安”联系在一起[4]56。张爱玲通过页脚增加注释的方式对其进行解释, 这便使得读者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与知识。张爱玲在翻译过程中不但重视文化信息的保真效果, 而且她也非常重视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 她巧妙地进行意译并增加简短注释, 在反映原文深层内涵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阅读性。

参考文献

[1]单德兴.翻译与脉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晓莹.多元视野下的张爱玲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3) .

[3]赵西芳.五十年代的美元文化与香港小说[J].二十一世纪, 2009 (1) .

多元视野 篇11

关键词:多元智能 中学生物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56-01

中学生物学知识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它的生命性,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繁衍后代、进化适应性,运动性等特征,生物与环境息息相关,生物适应环境,又改变着环境,影响着环境,生命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形成动态协调的稳定状态。作为中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尤其是了解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 观念更新,中学生物应用多元智能教学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挑战,应该转变观念,明确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论,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开发学生潜能,让所有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加德纳指出:“如果给予恰当的鼓励、培养和指导,每个人都有能力使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风格、智能组合、优势智能不同,不能武断地从某一智能来判断聪明与否,而应关注其聪明在哪方面。中学生物教学中,正确对待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分层与分类教学,通过留心观察、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单元检测等多渠道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根据在知识、技能的差异,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课程标准,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布置不同难度的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这种分层教学,可以对不同智能类型,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能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某种意义来说,仍然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对学生排序,可能挫伤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多元智能主张扬长避短的分类教学,根据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爱好程度、学习能力以及将来个体发展的方向,让学生自主地选修。这与我国新一轮初中课程改革理念是一致的。

加涅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支持。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师要正确对待生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生物学习优秀的学生。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经常有这类现象:有的学生生物成绩差,但在生物实验中却表现出动手能力强,专注认真,对周围的生物及环境观察仔细,喜欢思考,爱提“怪”问题,对这些学生,不能认为是差生,他们只是在某一阶段知识掌握情况与目标要求有差距。过去我们仅从成绩来测量,无意强化了学生的弱势和不足,形成学生的自卑,使学业停滞甚至恶化。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我们首先应分析他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其弱势智能是哪些,哪项智能是制约其发展的最短的“木块”?然后从容易培养的智能入手,积极鼓励,调整学习状态,恢复自信,从而发展弱势智能,强化优势智能。如锻炼学生学会复述、模仿,鼓励他们多说、多问、鼓励与人交流和讨论。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及时改正错题。自我检查作业,让学生通过反思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对生物学习优秀的学生,应及时表扬和肯定。马斯洛的人的需求理论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当优生针对某个问题,提出了独特而正确的观点,教师的及时肯定,会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动力,同时,有意识拔高要求,给予期待,使之能最大限度发展自己的智能,获得更大成功。

2 创设情景,中学生物应为多元智能而教

多元智能理论中,加德纳提出:“智能的情景化”,就是不能将智能看成像胃那样的生理器官,也不能看成像情绪爱好那样的心理属性,至多只能说,智能是取决于个体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中己被认识的潜能或取向。智能情景性强调智能的概念不能脱离个体生活的具体环境。多元智能倡导“情景化教学”,教学中尽可能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种智能发展上取得效果,但如果学生始终不被接触到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那么其生理潜能再大,也不太可能激发出来。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手段、设施、方法,尽可能创设多元的教学情景,展示丰富的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进行游戏教学、动手实践。野外实习等,调动学生多种器官进行学习,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为多元智能而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摒弃只围绕数理一逻辑智能和言语智能而设计的惯有模式,充分认识不同学生智能的独特性,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个学生的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它智能的发展。

中学生物教学,不仅向学生讲授结论性知识,还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如临其境,自己动手动脑,重回过去,与科学家一道走进科学发现之旅。如果只是文字讲授,学生印象不深,但采用多媒体,将发现过程形象再现或者直接让学生到实验室,提供科学家在发现过程中的材料,原理、方法,自己亲自体验发现过程。这两种方式都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情景,进行情景化教学,启发学生探究新知,培养学生视觉—— 空间智能、身体—— 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多种智能,还有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思维的提高,学生的收益比平铺直叙讲授显然要大得多。生物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利用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创设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和学能致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讲渗透作用时创设如下情景,让学生观察清水和盐水中萝卜的不同形态,然后引入课题,会激发学习激情,积极动脑,认真参与,迅速掌握知识,从而智能得到发展。根据生活中学生关心的现象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矛盾心理,怀疑心理、求解渴望,在层层设疑、步步得解的思維冲浪中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增强智能。

3 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这个“舶来品”,以其独到的见解,深刻的观点,给我国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大而新鲜的活力。本文分析了多元智能视野下的中学生物教学,包括:第一,观念更新,中学生物应用多元智能教学。作为生物教师,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论,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开发学生潜能,让所有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第二,创设情景,中学生物应为多元智能而教。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摒弃只围绕数理一逻辑智能和言语智能而设计的惯有模式,充分认识不同学生智能的独特性,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它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一脉相承,都是旨在面向学生全体,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既全面发展又学有所长,因此,多元智能理论迅速在中华大地上扎根。

参考文献

[1] 薛惠芝.论素质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10,7:7-8.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科书 篇12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 语文教材应该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语文教材内容如果想要体现多元文化的思想内涵, 彰显我国社会主流思想,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时候, 就应该适当的融入不同国别, 种族或者民族文化的内容, 开阔初中生的视域范围, 培养了学生对各种民族文化一视同仁, 一致尊重的态度, 使学生建立开阔的胸怀。另外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多元文化思想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入可以促进我国社会安宁和谐, 它也成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有效路径。

例如在 (人教版第一册)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时候将《我的老师》这边外国的文章的译文引进, 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海伦·凯勒的生平有所了解, 将这位“21 世纪美国10 大偶像之一”的著名作家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 学习这位聋盲人物面对病魔时候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篇文章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渗入, 扩展了中国教育的主题范围, 加强了初中生对国外优秀人物以及优秀文化精神的了解程度。

二、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下, 文言文教学内容适量的引进

翻阅初中语文教科书, 我们发现每本教材都带有几篇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即便是文言文所占的篇幅不多, 在考试中的分值也不是很高, 但是我们可以断定的是, 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编入是顺应多元文化的思想要求, 也体现出人们对古典文学的重视程度在日益增加。文言文的语言具有简练, 深刻的特点, 文言文内容的加入编写工作, 协助教师巩固文言文知识, 提升自己的文言文主旨的鉴赏水平, 丰富初中教学内容, 总之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例如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中引进文言文《论语》, 它作为我国儒家学派的典型作品, 虽然是节选的内容, 但是学生还是能够感受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通过对“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明白思考与学习之间存在的关联, 培养初中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日后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另外《论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加入, 还可以使学生建立自己的座右铭, 以其中的某一名句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多元文化思想在教育领域的积极渗透, 才使文言文语言教学得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呈现。文言文语言教学的开展, 全面的培养了初中生的语言技能, 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 分析能力以及逻辑理解能力的增强, 最终会实现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文学作品以及诗歌作品的编入

要想真正落实多元文化思想在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 就要实现文化的多元性。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加入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内容, 使学生体会现代作家朱自清笔下《春》的朦胧之美;感受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眼中《藤野先生》为人古怪, 待人诚恳的性情。当然教师还可以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让学生将朱自清先生对春写照的心情与古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江春行》的意境进行对比, 同样的季节, 不同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生活环境, 产生的艺术景象固然存在差异, 初中生应该积极的感悟它们各自的艺术精髓。

诗歌体裁是千变万化的, 我国的诗歌体始终都是影响我国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在我国源远的文学领域中, 诗歌的语言具有着美妙而神奇的力量, 它对学生美感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使学生在初中时代建立起认识美, 挖掘美以及创造美的欲望。开拓了初中生的语文语言范畴, 打开了他们认识世界, 探索世界的心灵之窗。除此以外, 诗歌的教学语言凭借委婉含蓄的特征, 彰显了我国中华文学神奇的魅力, 当然对初中生优秀气质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 它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综合语言素养水平, 打造一条学生与世界交流的宽广路径。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首选工具,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进程中, 编写者应该适量的引入不同国家, 不同时代背景, 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 力争使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呈现多元化。我们相信多元文化教学思想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得到体现, 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会呈现大好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韩凤清.探寻多元文化中的初中语文教学——感悟语言教学之魅力[J].新课程 (上) , 2014

【多元视野】推荐阅读:

视野变化07-19

建筑视野05-08

竞争视野05-13

教学视野05-22

营销视野06-08

批判视野06-24

视野缺损07-12

全球视野07-12

数学视野07-23

教育视野07-25

上一篇:生本教育点滴谈下一篇:辅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