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野(精选10篇)
教育公平视野 篇1
近几年来, 一些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 早期的教育投入会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相当高的回报率,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 教育公平问题也是教育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 本文试从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分析幼儿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并提出建议。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公平是平等与公正的统一体。公平既有对公正的追求又有对平等的向往, 公平需要以平等为基础, 同样需要在公正的内在要求下对存在的差异进行不平等的关怀。由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和社会障碍, 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 借用价值规律的表达方式, 即公平就是公正围绕平等上下波动。
因此, 教育公平可以理解为“人们能够公正平等的接受社会所提供的公正平等的教育。”教育公平涉及到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均等, 强调国家给予个体或群体同等的受教育的可能性, 然而绝对的机会均等也是不存在的而且是不现实的;二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遵循公正的原则, 即将受教育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应有所区别, 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我国目前教育资源, 特别是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频频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等社会现象。因此, 教育公平必须要有区别的分配教育资源, 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
二、幼儿教育中不公平的现象
(一) 地区差异大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上形成了巨大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上的不同步导致了教育投入的不均衡, 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进一步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巨大差异。如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学前三年入园率80%以上, 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如内蒙古、甘肃、青海等, 截至2000年学前三年入园率基本上只能达到35%左右。
(二) 城乡差别悬殊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较而言, 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占优势, 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则处于弱势地位, 随即带来的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 造成了幼儿教育在城乡之间失衡的现状。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弱势体现在:
一方面, 幼儿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我们把幼儿教育资源分为实物资源和制度资源两大类, 相应的实物资源包括资金投入、幼儿园硬件设施、师资力量, 等等;制度资源包括政府的法规政策、相关的文化氛围等等。由于以民办园为主体的农村地区经费支持稀缺、教育意识淡薄、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 农村幼儿园硬件普遍比较简陋, 大多使用民房且有饮食卫生和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 入园幼儿比例低。在我国城市地区的幼儿基本能解决入园问题 (城市中出现的“入园难”现象主要是指入好的公办园难, 并非无园可入) , 然而, “中国广大的农村也只有七成的孩子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这也加剧了学前幼儿入园机会的不均等。
(三) 园际间差异明显
我国幼儿园可以分为省、市、县、乡、村五级, 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后发现, 差异都十分显著。比如机关幼儿园每年能获得政府较多的经费支持, 更容易吸引优秀的教育资源, 教育质量较高, 而一般的民办园、改制园没有政府的补贴, 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 往往转而向家长收取更高的费用。幼儿接受幼儿教育, 却要付出不同的代价, 这本身就是对幼儿追求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体现。
(四) 阶层差异显著
按照收费和教育资源, 笔者将幼儿园大体分为如下几类:第一, 质量较高、收费较低的公办园。比如, 政府机关幼儿园等。他们招收的群体大多是国家公务员的子女;第二, 质量较高、收费较高的民办园, 这类幼儿园由于收费高, 面向的群体大多是收入较高的公司白领等;第三, 质量低、收费低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主要针对没有经济实力或者受地域、交通限制的幼儿家长。由于不同类型幼儿园招生对象隐含的阶层划分, 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儿童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差别显著。
三、解决幼儿教育公平失衡的对策
(一) 加大幼儿教育投入, 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一方面, 政府应当加大幼儿教育投入, 例如, 目前各省都已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全国各地新增财政投入1000亿以上, 内蒙古预计从2011年到2013年新建847所、改扩建633所幼儿园, 这无异于为广大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幼儿教育机会。另一方面, 政府财政投入应避免集中投向公办教育, 从而导致扭曲的学前教育供给格局, 对民办幼儿园也可采取评优奖励、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与此同时, 对民办幼儿园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区分和管理工作也迫在眉睫, 这样才可能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教育投入的结构可参考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针对省、市、县、乡、村五级幼儿园, 分别设立幼儿教育专项资金, 由各省向省内各地市级、县级、乡级、村级教育部门分配和转移教育财政经费, 从而实现地方区域内幼儿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 扶助贫困落后地区, 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政策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 木桶的容量最终只取决于那根最短的木板的高度。在我国幼儿教育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 不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我们就难以实现国民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
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这也是国家在政策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的体现。对贫困落后地区实施补偿教育, 能够使那些没有机会获得教育的幼儿接受教育, 也可以使一些已经接受幼儿教育但处境不利的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 这对于缩小弱势群体与良好环境下成长的幼儿的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加强幼儿教育法制建设, 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幼儿教育既有和其他阶段教育融合发展的普遍性, 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 明确幼儿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明确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 确立相关部门分工协调合作的机制等, 最终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界定和约束。因此,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是保障幼儿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立法已经开始提上议程:2007年11月, 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立法的工作重点, 并列入了2008年工作要点。学前教育立法一方面可以参考国内北京、上海等一些已经制定了地区性的《学前教育条例》的经验, 另一方面,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也都确立了学前教育法, 世界各国学前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经验都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野下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包括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别悬殊、园际间差异明显、阶层差异显著等问题。为促进幼儿教育公平, 提出了相关建议:应加大教育投入, 扶助落后地区, 加强幼儿教育法制进程, 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公平,对策
参考文献
[1]朱宗顺.教育公平应从重视学前教育开始[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 (2) :23.
[2]蔡迎旗, 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 2004, (2) :34.
[3]庞丽娟.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法》立法进程[J].教育探索, 2011, (8) :36.
教育公平视野 篇2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及时对农村幼儿教育进行改革,从而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公平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本文对教育公平和幼儿教育公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及其归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归因;公平视野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差距比较明显,很多农村地区的幼儿没有接受到同等的幼儿教育,城乡幼儿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然后始终坚持公平教育的原则,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弱势问题,为农村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孩子从小接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这才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
一、教育公平与幼儿教育公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比较,更在于人才的竞争。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各国开始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培养优秀的人才,我国也不例外。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起来,城乡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发现,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弱势,情况不容乐观,农村幼儿教育和城市幼儿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也就是众多专家学者所说的“教育公平”。什么是教育公平?我国很多教育专家和学者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思考和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公平进行了分析,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公平”可以等同为“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就学权利平等、就学机会平等、学生成就机会均等、教育效果均等几个方面。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有的学者提出了“幼儿教育民主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城乡幼儿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是均等。第二,有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平等。幼儿教育民主化的理念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我国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上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表现
如今,我国非常重视教育机会均等,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弱势,通过调查研究可知,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托幼机构,农村地区很多家长的教育意识比较欠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的成长。在公平视野下,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幼教资源配置欠缺。农村幼儿教育资源配置非常欠缺,很多幼儿难以接受到公平的教育。幼儿教育公平的主要表现就是幼儿和幼儿的家长都可以平等的享有幼儿教育资源,这些幼儿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了文化背景、学习氛围、校园风气、教育经费、基本教学设施设备、幼儿教育课程设置等。我国在对幼儿教育行政规划决策的时候明确提出了要让更多孩子上幼儿园,这足以体现我国对于幼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高度重视。但是,农村和城市所面临的条件不同,如今,很多城镇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托幼机构,这些机构发展得十分成熟,但是农村的基层托幼机构设置没有被广泛的普及,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经调查显示,很多0-6岁的`农村幼儿难以得到基本的教育保证,他们失去了公平的幼儿园教育机会。
(二)幼儿入园机会不足。幼儿教育公平的重要要素就是入园机会均等,每一个孩子都应当公平的享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机会,它不受幼儿家庭背景、经济情况以及社会地位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数量比较多,幼儿数量也逐渐增多,这就加大了农村幼儿教育的需求量,但是,农村地区由于托幼机构建设比较之后,很多幼儿家庭条件较差,大多数农村幼儿只能以接受家庭教育为主要受教育形式,这在事实上加剧了城乡学龄前幼儿入园机会的不均等。
三、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归因
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加强了对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的研究,具体原因如下。(一)精神贫困与农村幼儿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精神贫困与农村幼儿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是造成农村幼儿发展弱势的重要原因,很多农村幼儿的家长本身缺乏足够的教育,他们忽视了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他们思想保守陈旧,不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孩子的教育,这就使得农村家长在幼儿教育上的投入较小,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发展。我们发现,在农村地区,有很多家长都认为读书没有用,他们没有给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机会,而是选择让孩子从小就出去打工,还有一些家长在教育消费理念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他们将金钱看到比教育重要,当家长在选择幼儿教育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花钱的问题。总之,精神贫困与农村幼儿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不利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现。(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机会不足。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重要场所,在幼儿园,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教师,他们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体,幼儿是教育的对象,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所以,为了在公屏视野下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各农村幼儿园应当高度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幼儿接受到公平的教育。从当前的农村幼儿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村托幼机构的保教人员基本素质不达标,部分民办园保教人员不仅数量不够,远远没有达到“保教分开”的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公平教育的实现。结束语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趋势。面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找到解决办法,实现农村幼儿公平教育,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云奔.近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4).
[2]蔡迎旗,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2004(2).
教育公平视野 篇3
一、城乡教育信息化鸿沟引发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1]。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因为,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使教学过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教学法手段的创新,课堂中可以大量采用CD-ROM光盘、BBS、E-MAIL、ICQ、网上点播(VOD)、专家博客、卫星数据广播、甚至数字电视等现代化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技术,保证了远程学习、讨论、答疑等教学环节的进行,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独霸”讲台,填鸭式的教学程式。继而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着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和兴趣学习。也可以说,优质资源的共享缩小了教育质量的差距,有利于减少地区之间的教育的不平衡状态。
但是,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新的社会分化与社会不公被引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区间差异特征显著,并且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城乡经济差距,国家教育经费投资长期集中于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城乡中小学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在1993—2002年间不断扩大,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由1993年的1.40和1.42都扩大到1.60左右,这表明城市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要高于农村的60%左右。[2]因而,必然出现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教育公平滞后等问题。而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多,信息基础设施将会得到完善建设。所以,城市的校园变成一个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园,拥有全新的学习环境,拥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拥有优质的学习资源。而落后地区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是“E”缺乏或者跟“E”无缘。教学只能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里,缺少信息素养的关怀,成为“技术盲”。[3]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和发达地区因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成为良性循环的“优势群体”,而农村和落后地区会因为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缺失成为恶循环的“弱势群体”。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但起不到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反而会加剧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功机率。机会的不等普遍存在,谁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资源,谁就会赢在起跑线上。因此,社会对教育收费、教育投入、择校风反映强烈,从而加大了社会人员的流动性,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也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城乡教育信息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1.教育政策的偏颇
教育的不公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教育制度的缺失和教育制度、政策本身的不公平所造成的。由于我国长期市场经济的影响,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造就了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即城乡教育等级制,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城市为主,城市成为发展的重点和中心。其次,法律监督监察机制不健全,造成农村教育经费不到位、浪费等现象。再加上农村教师的待遇远不如城市教师,并且还时常拖欠他们的工资,使农村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许多不利因素造成教育资源、资金、产品、人才的分配不公,使原本处于弱势群体由于分享不到与优势群体同等的教育资源,二者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是在所难免的。
2.教学应用水平的局限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先行”。但是事实上由于城乡教育环境、水平的不平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地方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和技术指导,在系统的兼容性与功能方面都缺乏学习,因此,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从事教学难度大,导致设备使用率低,教育功能不足,在信息应用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农村中小学由于“E”缺乏或“E”无缘,学生还是在固定的空间、时间内,接受“黑板+粉笔+课本”的学习模式,学生学习方式死板,思维禁锢,个个成为背书的机器,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缺失。
3.运行成本担负能力的瓶颈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学校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缺乏对学校办学效益评价指标的绩效考核。学校注重硬件投入,轻成本核算,效益意识不强,使得学校信息化建设出现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超出实际能力的借贷,增加了学校设备运行的负担,加大了信息化设备运行的成本。根据目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能否足额保障其要持续运转成为问题。
三、教育信息化下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1.国家层面上宏观调控差距
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近几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政策,强调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财政困难县、贫困边远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国家还相继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有效缓解农村学校信息化装备运行维护经费不足等问题,为信息化设备的更新、软硬件的补充打开了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国家“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小学配备光盘播放设备401028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44566套,卫星教学接收系统278737套,已覆盖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学点78080个,农村初中2972所,农村小学250552所。[4]全国“农远工程”建设发展迅速。但同时,在教育经费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经费监督体系。不仅要有内部监督还要有外部监管,要接受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将义务教育资源情况公之于众,接受广大人民的监督。避免教育经费在层层下发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挪用、浪费现象。确保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有法可依,落实到位。
2.师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的运用使教学在传播与交互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任何学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使教育的公平得以最大化的体现。因此,师生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尤为重要。首先,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一是依托省市教育部门及电教单位,依靠所在地高等学校,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地,抓好骨干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证书的通过率。二是加强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三是加强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工作和学科教研究工作,推动教师教育创新,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全新的教学模式,如网站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其次,营造学生自主化学习氛围。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学生的自我学习主要依靠两个工具,一个是字典,一个是图书馆。而今天,互联网这个学习工具将会给自我学习带来新的视域。学生学会掌握信息网络及技术的运用,可以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在网络上进行资源型学习、兴趣学习、互动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精神,有利于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一代新人。
3.校企联合形成优势互补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重要的基础工作。学校需要加大信息化教学多媒体资金投入,让教室和图书馆连上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金投入一是靠政府支持,二是联合企业共同经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其实是校企优势的互补,通过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一套校企合作的产业模式。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农村初中工程和正在论证的一系列学校建设工程,都把信息化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升温,也为近几年来低迷的IT市场带来新的亮点。教育信息化市场空间巨大,对于教育信息化这一庞大工程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IT企业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方案,准确、科学的需求定位(产品供应、售后跟踪服务等),有效的项目运营能力和产品开发,使我国的网络教育拥有更多的优点:丰富的网络资源,多重导航的搜索机制、多网校的网联合机制以及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等,保证边远地区信息化进程得到落实,并真正地掌握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吴春霞.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教育科学,2007(6).
[3] 刘磊.城乡教育公平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信息化,2005(7).
[4] 陈瑞.“农远工程”建设与应用的对策研究.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C/CD],2007.
(责任编辑 任洪钺)
教育公平视野 篇4
一、唐山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调查
本研究以唐山市某重点小学和唐山市某重点中学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各发放60份调查问卷, 总共发放120份问卷, 共收回问卷115份, 问卷回收率是95.8%, 其中有效问卷110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91.67%。
访谈对象是某某小学、某某中学的校长和年级主管教育教学的主任, 以及部分学生家长。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目前唐山的择校现状、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择校的负面影响以及解决当前择校问题的策略等。
1. 家长对择校态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在关于家长是否赞成择校问题的调查中, 持赞成和无所谓这两种态度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比例分别是48.2%和39.1%, 持反对态度的人只占了12.7%, 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家长基本上都有为孩子择校的愿望, 有冲破我国长期实行的就近入学政策的束缚之心理, 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 择校之风愈演愈烈也就不足为奇。
2. 家长对择校方式的态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在具体的择校方式上, 大部分的家长认为“以分择校”相对公平,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形势下,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以钱择校”也是可以接受的择校方式, 而选择以权择校的人数为0, 足以看出人们对教育腐败的深恶痛绝。
3. 家长择校动机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 有72个家庭的学生是通过择校的方式进入重点校的, 问卷中择校学生的家长对择校动机进行了回答。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当前促使学生家长择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占到比重的72%, 回答随大流心态的占21%, 其它占7%。所以笔者认为解决择校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
4. 唐山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唐山市虽然经济发展良好, 但由于历史和国家政策的原因, 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 教育投入也有较大差别。部分学校享受了较多的政策倾斜和教育资源, 从而成为重点校、名校, 它们拥有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是同类学校中的强势力量。而相当多的学校却长期处于营养不良、供血不足的状态, 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很大抑制。也正因为如此, 唐山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非常普遍, 学校之间的这种分等和差异, 是推动择校的直接原因。争夺优质教育资源是要以一定的经济付出为代价的, 高昂的择校费也应运而生。
家长花费高昂的择校费为学生择校, 一方面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另外一方面择校生给学校带来了管理压力, 也增加了重点校教师工作负担, 降低了教育质量。据访谈得知, 唐山的几所重点校由于招收择校生过多, 很多重点校的班容量超过六十人, 校舍拥挤不堪, 教室人满为患, 大班教学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还有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是由择校带来的教育腐败。家长们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满意的学校使出浑身解数, 拉关系走后门, 而教育行政部门的某些领导和某些重点校的领导在一个个糖衣炮弹的轰炸下失去了抵抗力, 择校乱象丛生, 学生家长怨声载道,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破坏了竞争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也使那些本来应该上交后用于学校建设的择校费流入了一小部分人的腰包, 滋生了教育腐败。
二、择校与教育公平关系解析
虽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禁止学校以各种名目招收择校生, 然而调查发现, 唐山市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阶段, 择校行为都普遍存在围绕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也大致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不公平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公平。针对这两种观点, 笔者认为, 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与教育公平的关系应该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义务教育的现实发展状况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还很不平衡, 人民的收入状况也相差悬殊, 对教育的消费能力相差很大。另一方面, 在现阶段, 全国己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 但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校间发展不均衡, 教育质量相差很大, 在这种现实状况下仍要坚持“就近入学”就难以满足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优质教育均衡化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 在现阶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没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情况下, 政府还无法做到让所有学生进入相同质量的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实行完全平等的分配之前, 单一地对择校提出批评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国家的规定实行“就近入学”,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要学生被迫接受要么好学校, 要么差学校, “出身胡同定终身”, 这也是一种择校行为, 只是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不能鼓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公平, 但武断的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不公平进而主张对择校一刀切也会损害教育公平。
三、规范现阶段义务教育择校, 引导择校良性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
综上所述, 现阶段义务教育择校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就一定范围来说它是公平的, 在我国还没有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下的择校现象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当然我们更不能忽视择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家长、社会要面对现实, 正视矛盾, 对择校现象加以规范和引导, 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现阶段义务教育择校的规范、有序的发展, 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
第一, 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着力解决唐山市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国家的财力倾向于重点校的建设, 而薄弱学校的大量存在, 极大地影响了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因此只有解决学校教育资源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才能逐步解决择校产生的各种问题,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政府责无旁贷。因此, 只有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才是化解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二, 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着力解决唐山市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三, 允许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大力扶持民办教育,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增加选择的多样性。
第四, 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资金, 实现办学经费来源途径多样化。当前, 公办学校基本垄断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个教育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办学校。”因此, 要加强民办学校的建设,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依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将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统筹规划, 有计划地办好一批民办中小学, 作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一种有益的补充”。积极发展民办学校, 促使办学形式多样化, 在全社会形成公立、民办学校等多种办学形式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模式。这种多元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可以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 从根本上减少学生扎堆儿择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以特色学校替代“重点学校”政策。我国家长择校行为的本质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尽管我国大部分择校家长目前还只是瞄准“重点学校”, 但也有部分家长逐步意识到应根据孩子的特长选择特色学校。今后, 特色学校也许是解决我国择校问题一个途径, 发展特色学校, 可以满足择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多元化选择, 保证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接受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义务教育的权利。
因此, 实行办学体制的多元化, 扶持民办教育, 发展特色学校, 让择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和学习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 才是解决择校问题的长远大计。
第五, 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资金, 实现办学经费来源途径多样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励企业家向教育事业捐资, 有利于多方面筹措资金。如果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家捐资助学的积极性, 对义务教育界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择校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 教育公平的实现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才能最终解决择校引发的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摘要:在教育公平问题日益被关注的当今社会, 择校的公平性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唐山市择校现象进行了调查, 对择校和教育公平的关系进行了深度解析。提出正确看待择校和教育公平的关系, 应该通过规范现阶段义务教育择校, 引导择校良性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具体来说: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着力解决唐山市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允许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大力扶持民办教育,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增加选择的多样性;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资金, 实现办学经费来源途径多样化。
关键词:择校,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郝俊丽.中小学学生择校的社会学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
[2]刘健峰.嘉定区中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张月英.中小学择校现象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教育公平视野 篇5
【关键词】教育公平;学前教育;平等受教育权
【中图分类号】G619.2
一、马克思教育公平的基本概念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和大众都非常关注教育公平这一议题。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视角:1、教育学视角2、伦理学视角3、经济学视角4、法学视角5、社会学视角。但这些理论研究以西方的理论指导居多,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领域的理论价值。
苏州大学郭彩琴教授在《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一文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包括:1、受教育权的平等性是教育公平的主要要求。2、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3、政治平等、经济发达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条件。《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公平的社会基础及其当代意蕴》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所阐述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教育平等的社会基础主要来自于,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和谐三个方面。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出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幼儿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个体更是教育是否公平的体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相当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通过立法、财政等多项措施来保障学前教育事业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发展。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但目前我国幼儿教育领域还存在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幼儿教育经费主要由县区一级的政府财政投入,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政府的支付能力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区域的幼儿教育机构所接受到的财政投入数量有很大差别。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用于幼儿教育发展的资金不足,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幼儿教育的规范性较差;而同一时期在城市地区,城市幼儿园则享受到比较好的待遇。
(二)幼儿入园难,幼儿入园费用普遍高
近几年在我国提及幼儿入园,“入园难、入园贵”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在沿海城市,这种现象尤其普遍。例如在北京某城区的幼儿园,报名入园需要先拿编号,按号排队。幼儿园本来计划招生100多名幼儿,但是前来报名的家长却直接超出600多人,更有很多家长半夜就搭起帐篷开始排队。除了参与报名困难之外,幼儿还要经过幼儿园的考核,检查户口,接受面试。关于入园贵,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收费项目过多,各项费用过高。比如在一些私立幼儿园,保育费高达1500元以上,这样的收费水平几乎占据了工薪家庭父母一方收入的三分之一。此外,用餐费、班车费每项收费都价格不菲,而这些收费还不包括幼儿园组织的各种兴趣特长班的收费。
(三)幼儿教师素质和待遇参差不齐
在一些发达城市的知名幼儿教育机构中,由于幼教起步的较早,经验丰富,资金充足因此它们自身有一套完备的招聘、选拔、培训体制。这些知名的幼教机构选配的幼儿教师通常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专门接受过幼儿教育的培训,懂得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熟悉幼儿教育的程序,在正式入职前还会接受职业培训,在工作中,在教育机构自身的监督考核下,幼儿教师会为幼儿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而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机构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支持,无法吸引优秀的幼儿教师。在这样的机构中,幼儿教师往往学历偏低,没有系统的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等理论,在这種机构中,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相当于“看孩子”。一方面教师很难在这样的机构中国接受良好的培训和教育,另一方面,这类机构的教师流动率比较大。除此之外,发达地区公办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偏远地区公办园教师的待遇有很大差别,而在民办幼儿园中存在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的现象。
二、建议
(一)健全的管理体制
从国外管理体制这一层面来看,大致通常呈现两种格局,即纵向管理、横向管理的管理格局。就美国而言,联邦政府负责横向调控,其他各个地方各州政府负责所辖区域的幼儿教育事业,这与我国的国情也有相似之处。还有一点我国政府也是可以借鉴的大部分国外政府在承担幼儿教育职能的时候,不仅靠健全的管理体制来保障,而且还具有分工明确的职责分担机制,如果某一项任务无法完成或者完成的不合格,很快就能找到对应的负责人,从职责分担方面来说,国外部门依靠详细的法律条框规定了专门负责幼儿教育管理的人员,显而易见他们的人员是充足而又职责分明的。
(二)有效的政府监管
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大众共同期待的一个大方面。幼儿教育不仅涉及到社会公平,也是家长切身追求的因为幼儿受教育的公平从某种角度反映了幼儿在起跑线上是否一致。美国在这个方面就做的特别好,我们可以予以借鉴,比如美国的政府政策中,他们对于弱势群体幼儿进行了很明确清晰的补偿,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不同家庭出身、不同肤色种族的儿童能够在接受教育时获得公平的待遇,营造公平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相对而言,公平这两个字在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幼儿教育领域里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城市与小乡村之间,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之间,不同阶层的儿童享受到的幼儿教育权利大为不同,许多幼儿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享受同等待遇的机会。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公平”必须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前提思想。
三、总结
要从思想上给予幼儿教育正确的认识,足够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给予公办民办园同等的重视程度,对于公办园和民办园的教师给予同等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待遇。法律在我国政府的管理中占据很大地位,纵观世界各国政治就会发现,用法律来规范政策的实施是世界各国对于幼儿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们的幼儿教育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幼儿教育事业更加科学化的发展。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发展和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在脑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已经表明,良好科学的幼儿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性格特点的养成都有特定的意义。在中国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大约占到中国13亿人口的百分之十,而相应的占到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我国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仅占到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1.3%。这一比例是相当低的,随着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幼儿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未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定能取得新的进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M],张人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教育公平视野 篇6
一、改革命题制度, 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1. 命题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
在学校教育当中, 考试无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情况;考试命题的内容和重点决定着教师的实际教学方式, 由于考试命题主要涉及考哪些内容, 所以考试命题也就决定着初中阶段的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哪些内容, 以及采用什么办法。因此, 要改革中考制度, 首先要改革考试命题制度。在新课程标准中, 注重提出应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 考试命题不能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 考试试题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重视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视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 尤其应该重视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命题中, 要重视考查学生综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 也就是考查学生的整体能力, 不应出现偏题和难题, 重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命题应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 初中阶段的教学普遍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以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指导教学行为。在中考命题中, 也逐步形成了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命题思想和命题原则。要求做到:中考命题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考试命题范围不能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所出试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重视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在特定的环境中设置问题,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命题要逐步体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出一些综合性试题, 用来考查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 坚决不允许出现偏题和难题, 在命题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改革考试性质和方式, 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前的中考考试, 一次考试定终身, 主要为了选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所以, 在改革中考制度时, 要改变这种模式的考试办法, 不能将三年的学习成果用一次考试来衡量, 应该分为每年一次的“学业水平考试”。具体操作办法是:在每年的6月份组织初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九个学科, 三个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科目参加考试。考试命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 考查学生初中阶段的全部内容。在评定学生考试成绩时, 首先运用分数来体现, 公布时以等级形式展示, 等级分为A、B、C、D、E五个等级, 在学生毕业和升学时以此考试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假如学生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不认同, 可以继续参加考试, 公布成绩时选取两次考试中分数较高的一次。对于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等科目的考试, 运用平时成绩和最终成绩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定, 以上考试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在学生的毕业和升学时, 以上考查成绩必须“及格”。“学业水平考试”重视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可以表现学生的实际能力。这种考试有下面这些优点:第一,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和科目, 如果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第二次参考, 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使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参加考试,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实行;第二, 在公布学生的成绩时以等级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不以具体分数表现学生的成绩好坏, 可以使学生不因自己的排名落后而感到自卑, 使学生在考试中不再有思想压力, 同时也缓解了很多家长的精神压力, 使学生的心情得以放松,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第三, 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实行等级制, 可以使分数差别不大的学生位于同一级别, 可以突出表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改革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学校在招生时, 不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重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因此,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要努力创造多种条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少学校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时, 都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
2. 重视全面评价学生
在学生的评价方面, 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运用学生自评、教师评、家长评、同学评相结合的办法, 从而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初中阶段的教育要适时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采用周评价与学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使评价过程起到应有的作用, 指导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四、改革录取方式, 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
在高中学校的录取方面也要进行改革, 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划定分数线, 应该将录取招生的权利下放到各个高中, 由高中学校自己操作招生步骤:由教育局制订《高中招生录取指导纲要》, 规定高中录取的基本原则与办法, 由高中学校组织有家长参加的录取委员会, 进一步详细制定录取的办法和依据。在录取时要坚持以综合考评为主、择优录取的原则, 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情况、综合素质评定情况, 采用多元化录取形式, 可以运用综合录取、特长录取和推荐录取等形式, 综合录取主要依据学生的水平测试和素质评定情况;特长录取重点考查学生在音体美等方面的特殊能力;推荐录取是由两名以上可信度高的教师推荐学生, 高中学校对推荐学生再次进行考查。多种录取方式的运用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将招生考试权利下放、运用多种录取方式, 可以使家长和学生不再片面追求中考分数的提高,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创新, 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董建民, 王存柱.中职学校践行成功教育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 (15)
教育公平视野 篇7
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问题成为千年文明古国的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公平问题。2005年11月,温家宝总理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曾指出:“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公平的实现成为日益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教育公平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分别从法律、道德、伦理等各个层面对教育提出了指标和要求。我们关注的教育公平,绝不是用“公平”“平等”“正义”这种抽象的口号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反,教育的公平应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认识各种教育现象,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发展,达到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的统一,促进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存在的,其真正本质和内涵意义也并不是让每个孩子都上清华、北大,而是教育所能达到的一种“合理性”,对利益关系调整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路径,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谐教育追求的价值观是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使个体主体性获得充分发展。和谐教育以调控教育系统结构中的诸要素,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整体优化,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缩小学生主体间发展的差距,最后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充分的发展,从而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思想与教育公平的本质和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教育公平的视野下研究和谐教育,既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又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和谐教育的内涵
“和谐”一词,在英语中被译为“harmony”,表示感情、兴趣、意见等的和睦、一致,体现了一种整体和谐统一的色彩。在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义。一般地说,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在哲学上和谐是指事物本质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一种状态,是反映矛盾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立面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
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从西方古希腊时期雅典教育形成的智育、体育、德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到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培养圣人、君子的育人目标;从近代西方爱因斯坦提出的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一个和谐的人而并非一个专家,到近代我国王国维提出的教育之宗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纵观和谐教育的历史发展,虽然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和谐教育不同的时代内涵,但基本上各家观点都是认为,和谐教育是在专业知识教育以外,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即德、智、体、美、情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
我们今天所要谈到的和谐教育,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在批判的继承以往教育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依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着眼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而提出来的。在教育公平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历史使命的今天,需要我们对和谐教育进行重新的定义。目前我国教育公平的主要任务是缩小教育的区域差异,缩小教育的城乡差异,尽量使每个孩子接受最合适的教育,获得最和谐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和谐教育”的概念作如下定义:和谐教育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尊重教育的自身规律,立足教育公平的实现,同时兼顾教育效率的提高,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协调教育内、外部各关系,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最终使每个人都能平等的享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因此,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去考虑,和谐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场景: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教育与社会之间,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行政部门、与家长、与社区、与社会各界之间,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各自找到合适的位置,各尽其才,各尽所能,在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平等的享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又能和谐相处,互相促进。
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以实现教育公平为主要目的的和谐教育理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哲学,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唯物辩证法、当代人学理论、伦理学和美学的价值论。和谐教育是在以上几种理论和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教育自身的特点,综合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和谐教育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其灵魂。马克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人的体力、智力能充分与自由地发展运用,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其次,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全面的发展。第三,每个人的个性获得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即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全面发展自己的权利。和谐教育正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原理,通过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达到实现教育公平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是和谐教育思想的根本指导思想。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和谐教育要正视教育个体的差异性,要看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其追求的不应该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育,而应该是各有特色,差异发展。这也正是教育公平所遵循的兼顾差异的原则。所谓真正的公平是无法办到的,只有做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因此,和谐教育正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其根本的指导思想,通过遵循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学生主体的差异性,来实现教育的公平。
当代人学是和谐教育的目的性依据。依据当代人学,建立和谐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当代人学哲学,作为哲学发展的一种合理形态,其核心是现实社会条件下如何建设人本身的问题,这与构建和谐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因此也是和谐教育理论的另一哲学基础。当代人学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世界观上,当代人学哲学是一种看待、对待世界的新视角,它强调人是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理由,其核心和支撑点是在关注人和尊重人的前提下,建设人本身。在认识论上,强调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中心和焦点。由此可见,当代人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人本身的求解思路,追求以主体性素质提高为本位的建设人本身的目标导向,追求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统一和谐,自由全面的发展与外部约束的统一和谐,不断提高自己的人身境界。这种人学哲学观点,无疑为探究构建和谐教育的目的性本质提供了纵深依据。
伦理学和美学保证和谐教育的价值取向。依据伦理学,建立和谐教育之“善”。教育为善指导下的和谐教育思想必须引导和谐教育远离达尔文主义,去除市场利弊,按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去发展教育,营造教育公平的环境。同时,以教育的为“善”的目标,和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资源配置原则应该遵循从富裕流向贫困的原则,将更多的公共教育资源向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倾斜,以大致确保各阶层教育权利的相对平等。依据美学,建立和谐教育的审美观:和谐即美。为此追求整个教育过程和谐化,创造教育美。
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
和谐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从宏观的教育与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到微观的教育内部的各个因素的协调发展,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宽泛的。就教育的几个层面来划分,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1. 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主要是指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与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关系上。包括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与社会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统一,学校工作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进步相协调,从而使教育内部的整体合力与社会的整体协同达成一致。
2.教育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
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是指通过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对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使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重点学校教育与非重点学校教育等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过程中的各要素,如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要相互协调,形成教育内部的整体合力。
3.学校内部的和谐发展
学校内部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校内部人员关系的平等和学科类型构建的均衡协调方面。学校内部关系人员的平等主要包括学生之间、教职工之间、学生与教职员工之间的平等关系上,特别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方面。学科内部的和谐是指理工科和文科的协调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和谐发展。同时还指在一个学科中应包含有多方面类型的知识,受教育者应当对整个学科进行全面掌握,达到学科知识内部和谐均衡发展。
4.受教育者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
主要包括受教育者身心、智力与非智力、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其中身心的和谐是个体和谐的核心内容,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只有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获得发展,才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培养出各方面的素质和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协调均衡发展的人是和谐教育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和谐教育的主要特征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步落实,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化发展,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大众化的今天,教育公平已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并积极加以推进,已经在一定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因此,以进一步加快教育公平的实现步伐为主要目的的和谐教育,应具有以下新的时代特征。
1.协调发展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和谐教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内外部进行改革和调整,促使教育系统内部、外部及内外部之间的关系得到均衡协调发展。只有当这三方面的“和谐”趋于一致,统一起来时,教育方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境界,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因此,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教育公平的失范,必然会加剧社会不公。对社会上的大多数弱势群体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国家来说,教育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缩小贫富差距最重要的工具。和谐的教育应该是使所有的孩子平等的沐浴在同一片蓝天下,将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到教育不发达的地区,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异。因此,教育的机会均等、权利平等等体现公平的教育目标,应作为和谐教育开展的核心价值。
3. 兼顾效率是和谐教育的重要保障
教育和效率作为一对矛盾概念,是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促进的。我们在将教育公平作为和谐教育的核心价值的同时,更要以教育效率的提高来为和谐教育的发展作保障。教育效率包括精神效率和经济效率,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教育朝着和谐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获得了较高的教育效率才能带来教育和谐发展的可能。
4.人民群众满意是和谐教育的最高标准
和谐的教育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宗旨。教育的最终受用者是人民群众,只有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是和谐教育。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质量的满意程度,二是对教育公平的满意程度。和谐教育应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公平来服务于广大人民。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兼顾教育效率的提高,促进教育的优质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教育公平视野下构建和谐教育的原则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和谐教育理念,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等在制定和规划教育发展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强化教育公平的独立价值
构建和谐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必须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不仅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而且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定之本。教育公平不仅是教育效率提高的源泉,而且其本身也是教育发展追求的一个独立的价值目标。教育公平的丧失,不仅会危及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而且会危及社会稳定。教育公平是衡量“教育和谐”的重要价值尺度。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制度和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基础,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育的必然选择。
2.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它揭示了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教育要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规划、调整发展思路和目标,在发展中统筹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实现教育最大的效益。
3.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和谐教育”的建构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以人为本”要求教育决策必须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切实保障和维护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教育权益,突出教育公平的价值属性。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即要求管理从人出发,一方面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尊重管理过程中的个人,做到人人平等,不偏不倚。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即要求学校教育与教育者转变视角,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权利、人格和个性需要,关心、理解和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学生潜能的开发、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把尊重、提高、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促使一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4. 保持持教育公益性的本质属性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教育公平 篇8
关键词:教育公平,女性主义,女性教育,现状,启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在追求女性地位平等的世界里, 教育事业成为女性主义者们打破不平等对待的突破口以及为公平而努力奋斗的平台。女性们先用知识武装好自己, 在思想学术上有自己独立的特色成就, 让人们从思想上开始去尊重、平等对待女性, 从而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达到男女平等。
一教育公平与女性主义的内涵及其意义
1. 教育公平
什么是教育公平呢?苏延骏在《教育公平的法理意义分析》一文中指出:教育公平事实上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是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公平和对待教育对象的评价的公平;是教育主体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和评价每一个教育对象应该合情合理, 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是受教育者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2.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两性的均等就是妇女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并摒弃那些阻碍女性受教育平等机会的思想束缚, 主张废除使女性受压迫的社会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制度。教育者们批判传统男权文化的主导地位, 认为学校课程内容多以男性主义文化为中心, 忽视女性的教育, 不为女性特殊地位着想。因此, 提高女性在教育中的地位并使其受到平等对待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变革那些父权制度下的学校以及知识结构改革尤其重要。女权主义者们也追求创新, 力求寻找教育的新理论来建构教育的公平。
3. 意义
女性能否受到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是衡量一个社会教育公平的试金石。女性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 其为所处的家庭和地区所创造的价值愈多。教育也为女性增加了社会资本。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培养人生价值观、意志力以及高素质的社会责任感, 这使她们把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联系在一起, 促进其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为我国的强有力的人力资源。
二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情况分析
1. 女性受教育的理念不强
女性主义在中国起步晚, 加上受到中国封建社会三从四德, 男尊女卑, 夫为妻纲的思想束缚, 女性在教育公平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就使得中国女性地位低下, 教育不公的现象出现。运用女权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引领中国女性的意识觉醒, 以及汲取“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中国女性社会地位, 为建构中国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平等和谐的发展理念路途甚远。
2. 农村女性的教育投入的不足
现如今的农村教育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还只是初步的, 低水平的, 极不平衡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本身就很薄弱, 再加上教育体系的不完整,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质量就难以保证。所以, 在贫困地区, 简陋的教育条件, 师资力量的不足, 这些都满足不了教育最基本的需要, 不能给农村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当下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提高, 贫困地区的女性教育就更加微乎其微, 城乡之间女性受教育的不平等也就会越凸显。
3. 专业教育选择中的性别差异
由于专业与就业紧密相连, 致使女性在高层岗位和高科技方面的参与能力偏低。女性很大程度上偏向于人文、语言、经济等文科类和师范类院校中这类专业范围的选择, 从而衍生出男女主导性专业教育选择的差异。女性很大程度上选择的是女性主导专业教育, 这又走在传统的教育道路上了。即使少部分女性突破了选择性差异, 接受了男性主导专业教育, 但是家庭与社会对她们的要求, 让其处于激烈的角色冲突中, 这又限制了女性教育的平等。再者, 因为一些公司的性别偏见, 女性在求职过程中易遭受拒绝。
三女性主义促进教育公平的启示
要实现教育公平, 首先要解构封建主义思想, 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 提倡人们重视女性教育。一方面加强女性的自尊自强教育, 使她们自我肯定和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也让人们知道受教育的女性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次是政府对女性教育的大力投资和完善制度来保障女性受教育的平等权益。在这个竞争的时代, 女性的发展尤其重要, 这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社会氛围。面对这些挑战, 女性同胞要善于抓住机遇, 认清自我, 懂得克服自身的弱点, 增强自信心, 自强自立, 在奋斗中塑造女性形象。追求知识是女性成才的标志, 也是塑造高素质女性的必经之路, 实现公平的教育尤为重要, 并可促进和谐教育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意义分析[J].教育探索, 2003 (5)
教育公平视野 篇9
一、教育公平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起点和归宿
自古以来,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共同体都十分注重对公平的追逐, 这种始于分配领域的道德观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更迭中一直都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 以霍曼斯 (Homans) 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逐渐建构起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公平理论, 该理论把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和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等关于公平的观点和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公平理论认为, 公平与不公平, 都是人的主观感觉,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因素[1]。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即,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不能因为贵贱、智愚、贫富、善恶等原因而被排出在教育对象之外。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也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 他认为教育公平保障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平等, 只有受到平等的教育, 人们才可能维护个人权益和尊严。教育公平作为公平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中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和时代责任。要真正实现中国教育公平, 就必须重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换言之, 中国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那何谓教育公平呢?长期以来, 理论界对教育公平的概念并未达成一致,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公平的涵义和属性。综合近年来学界关于教育公平的界定, 本文认为, 所谓教育公平, 就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充分考虑和兼顾个体均衡、区域均衡、阶层均衡, 为社会个体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推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在新时期, 中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就是要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和观念选择, 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简言之, 教育公平既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出发点, 又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归宿。首先, 要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 就必须秉承教育公平的理念, 如果没有教育公平, 也就无从谈及城乡教育一体化, 换言之, 教育公平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其次, 作为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发展模式,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公平。因为受教育是人的合理、正当性要求, 是人的基本权利。而公平在教育阶段就意味着人的基本权力, 就在于凸显和保障这种权利[2]。所以, 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有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最后的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实现教育公平上来;再次, 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公平是衡量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它贯穿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全过程。
二、转型期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差异 (如城乡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异、阶层之间的差异等)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就是其中之一。客观来看, 目前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不清晰
客观地来讲, 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封建身份等级思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不断进步而消弭干净。哪怕是在“一大二公”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时代, 城市与乡村所存在的差别仍然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城乡教育也是如此。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和思维定式中, 城市与乡村教育存在差距似乎理所应当, 城乡教育内在的距离与隔阂并没有因为改革开放物质方面的充裕而完全消除。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 随着人口流动步伐的加快, 进城务工农民参与城市建设成为常态, 其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管理中一件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减少,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由于生源的减少而不断减少。城市与乡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反而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并不清晰, 这直接导致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和优秀教师资源基本都在城市, 而乡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二) 城乡二元体制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社会发展形态, 造成这种二元体制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建国初期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确立, 1958年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以正式文本的形式区分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自此, 中国城乡居民就有了两种户籍和两种身份。户籍的区分和身份的疏离导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 教育问题也不例外。二元分割制度在当初虽有合理的一面, 但对农民来讲是不公平的。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下, 也形成了二元结构[3]。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显然无法达到对等, 同时也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扩大, 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城市, 在硬件如校舍、设备、仪器、图书馆、运动场等, 在软件如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形成了城乡两个不同的世界。长期以来, 中国倾向于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学校的办学上, 尤其是集中在一些重点学校的办学上, 这就使得原本有限的教育投入流向了城市, 长此以往, 农村教育更加不能与城市教育同日而语, 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反应出城乡居民在受教育上的不平等地位, 这是由于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所造成的。
(三) 城乡教育资源单向度流动特征明显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了支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农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 教育上也不例外。理论上,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能够在人力、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双向互动交流。但是, 事实上从计划经济时代以来, 中国农村教育资源单向度地往城市流动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这在师资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农村基层教师往城市流动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就导致原本贫乏的农村教师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 农村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学。尽管国家已经意识到这种问题的存在, 甚至通过强制手段力图改变教师资源“向上”流动的状态, 如,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城市教师下乡支教, 但是这毕竟不是主流的现象, 也不能改变农村教育资源向城市单向度流动的状况。此外, 从生源上来看, 中国传统“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思想导致即使农村家长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子女送离农村, 前往城市学校, 尤其是公办学校去读书, 这种流动几乎也是单向度的, 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是把孩子送往教育资源充沛的城市学校就读, 而极少有城市家长把孩子送往农村学校就读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作为中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教育一体化尽管在新时期所表现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不尽相同, 但是, 城乡教育一体化始终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其自身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需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转变教育发展观念, 促进城乡区间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完善发展制度, 以实现城乡教育共同繁荣发展。
(一) 转变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
要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 关键是要转变教育发展思路。这就需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切实改变以前那种只重视城市教育忽视乡村教育的思维定式, 树立起城乡均衡发展、平等互利的价值理念, 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合作办学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乡公办学校合作办学发展迅速, 是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等办学形式已经在部分地区实践, 成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4]。公办教育资源属于纯粹公共产品, 因此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都有平等地享受国家所分配的公共教育资源。因此, 要求城乡教育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思维,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发展规划, 在城乡教育发展观念上形成双向互通, 彻底消除城乡之间的偏见, 在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生源等方面进行均衡配置, 在教学方法、教育理论、课程模式、管理方法和培养理念等方面进行无差别对待, 把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 无任何歧视和偏向, 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只有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 才能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
(二)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
二元社会结构是中国城乡之间不公平、不平等的体制根源, 要实现城乡公平, 就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 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乡一体是中国社会实现公平的必然选择[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城乡之间差距愈来愈大, 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城乡二元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阻力, 因此,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予以规定, 中国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城乡教育一体化难题之所以迟迟没有得到破解,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并没有完全打破。破除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经济差别、摒弃城乡之间误解等方面下功夫。真正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想, 发挥城市辐射的带动优势和城乡之间的关联优势, 使城乡资源共享共赢共荣[3]。
(三) 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安排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所关涉的制度十分庞杂, 不仅需要通过理论创新, 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带动实践操作。要真正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 就必须充分发挥制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作用。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要更加重视, 尤其在教育系统内部制度上, 通过完善和提高制度安排的正向作用, 从刚性的角度规制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无序流动。具体在教育管理制度、办学制度、教育人事制度、入学招生制度、学生培养制度、教育投入制度等方面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相适应, 而不能偏离其正确的发展轨道。此外, 在一些外部制度上同样不可偏废。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确立城乡一体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学生培养目标, 健全相应的教育质量督导、监测、评估机制[5]。只有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安排, 才能使中国的城乡均衡发展得到制度保障。同时, 只有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 才真正达到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
摘要:公平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标尺和重要动力, 在现代竞争社会中, 公平更显得弥足珍贵。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消除城乡之间教育不公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受到发展思路不清晰、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单向度发展明显等因素的制约。要促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真正实现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 需要从发展思路、经费投入和制度安排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一体化,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Alison E Barber, Marcia J Simmering.Understanding Pay Plan Acceptance:The Ro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ory[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02, (12) .
[2]武秀霞.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寻[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6) :6-11.
[3]张旺.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 2012, (8) :13-18.
[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FFBO11148课题成都子课题组“成都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报告 (撮要) [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7) .
教育公平视野 篇10
关键词:教育公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特征,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 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行流动, 即流动人口的“家庭化”。在流动人口中, 青少年越来越多, 比例越来越高。学龄阶段的他们却因为流动、户籍壁垒、城乡二元格局、父辈资源限制、体制不健全……在享受教育上阻碍重重。作为城市边缘群体之一, 理应受到整个社会的关爱。其父辈对城市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分享经济腾飞、文化进步的今天, 应该给他们公平的教育。
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两方面。教育权利平等指在法律上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现实中, 教育是否公平, 主要看不同的受教育者是否有“均等的机会”, 享有法律规定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从空白到被动应对到重视反思到本世纪初以来的积极解决, 各种文件、法规和政策的出台也都引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但其中也有不完善之处。
一、从教育公平理论视角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 (education equality) 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说“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 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1]杜威也认为, 教育至少有三种功能:社会化的功能、发展的功能、平等的功能。教育公平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 已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目标。
在我国, 宪法就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强调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 离教育公平的目标仍有很大的距离。改革开放前, 影响教育机会公平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出身以及城乡教育环境的差异。改革开放后, 由于我国公共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市场化倾向和教育制度的缺陷, 也造成了目前的教育机会不公平。
教育公平的底线就是保证适龄儿童、少年不因物质贫乏、不因父辈资源稀少、不因体制缺失而失学。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法规、政策均强调公平, 但由于现行政策设计上的应急性, 缺乏对流动儿童社会化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具体环节上的大数原则, 政策执行缺乏有力监督、政策操作性不强等原因, 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公平接受教育仍十分艰难。政策的实施涉及教育、公安、财政、劳动保障甚至城市社区等相关部门, 却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政策实施的强制性大大减弱, 自然在执行政策时存在“随意性”偏差, 甚至“不作为”。这些问题的实质是社会转型下经济利益转移, 不同利益群体对教育权利与资源的争夺, 如何保证弱势群体通过完善的制度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与机会才是关键。
二、完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建议
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教育政策在价值取向上始终坚持以平等为主。《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受教育的权利。
(一) 政策制定视角上, 转变观念观念, 综合协同。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与城市管理、税收政策、公民权利等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相联系。因此, 政府在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时, 必须构建公平合理的宏观政策, 综合统筹,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二) 具体解决策略上:
(1) 明确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流入地政府的责任。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民办为辅的原则来发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2] (2) 维护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教育行政部门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合法的民工子女学校, 应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3) 积极探索符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特点的管理制度。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程方平博士建议, 尝试使用教育代金卷以保证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应有待遇。即将按地区具体情况折算过的人均受教育经费以代金券的形式发给学龄少年儿童的家长, 实现教育经费随学龄青少年流动。
(三) 社会工作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过程中大有作为。
首先, 社会工作者可在政策不同层面和不同阶段担任不同角色。在制定政策中充当分析师和计划师, 推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在政策实施中, 帮助处于不利位置的流动人口子女获取同等教育资源;在政策执行中, 担任行政管理角色、具体服务输送角色。这些都是社会工作实务性的展现。
其次, 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操作化为社会服务项目, 构建系统性的服务体系。在政策细化上, 依政策目标列出具体可行的项目计划、行政条例, 确定执行任务所需的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工作经费、物质资源, 以及一些预防工作。搭建服务平台, 公安机关、民政、计划生育部门、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都应教育部门通力合作, 形成良好的协调沟通机制, 构筑完整的服务体系。
再次, 对政策实施或执行效果进行调研评估, 不断改进政策。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在流入地就学的很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经费短缺、流动性强, 相关部门信息沟通不畅, 以至于各地政府对本地学龄流动青少年无法准确的统计和把握。因此, 对政策实施和执行进行动态性评估, 准确把握学龄流动青少年各方面的状况才能促进政策的改革, 从而完善并更新这一社会政策。[3]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乘绪等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第71页.
[2]张晖.教育公平理论以及在我国的实践.山东大学, 硕士毕业论文,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