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现状调查报告

2024-05-13

教育公平现状调查报告(共8篇)

教育公平现状调查报告 篇1

中国民航大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社会调查报告

题 目: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姓 名: 张旻君 成 绩:

学 号: 111044232 联系电话: ***

调查对象: 教育参与者等

调查方法:上网,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地点: 中国 调查时间:2012.2 指导教师: 初春华

学 期: 2011-2012学年第二学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及规模

在校大学生、中学生,及在职中学教师,共50人。

二、调查形式

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设3组问题,共15道选择题。要求调查对象根据题目要求做出选择,在15分钟内作答完毕。

三、调查结果

1.你认为我国公民目前使用教育资源是否公平?

不好说不公平较公平2很公平001020图13040840

2.你认为阻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02213学校录取制度不公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他015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乱收费

3..您是否觉得中国越来越重视的教育改革会促进教育的更加公平?

图2毫无关系关系不大有很大关系密切相关0421169510图3152025

4.您所在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设施和方式是否存在差距?

没有差距差距很小有差距但不大有很大的差距010图4203002103840

5.您认为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时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对待?

32很不公平的对待较公平的对待没什么差别45图5

6.您认为各省市不一致的高考录取名额对考生多、升学压力大的省份公平吗?

40302010010很公平6还算公平图634不公平

7.您认为,国家财政在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方面加大投入,对实现教育公平作用有多大? 30202810120没有作用作用很小图710很有作用

8.您认为享受免费教育的范围是否还应该扩大?

无所谓5最好不要5应该扩大0104020图83040

9.您认为以下的教育公平缺失情况中,哪几种亟待解决?(多选题)

城市低收入子女进好学校难, 20农民工子女上学难,20各省市人才录取选拔不公, 43各地教育投入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公,3601020图9304050

10.您对我国当前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什么建议?(多选题)

A.从基础教育做起改良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匀性——36人 B.通过政策平衡各省市间的录取率——48人

C.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育环境,尤其是边远地区——23人 D.其他(略)

四、问题与建议

最近两三年来,中央十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为解决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困难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受到群众欢迎,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

目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形势日趋恶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价值有所失衡,教育行为有所失范,教育人文质量有所下降,教育公共投资不足,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实在令人忧虑。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但这个目标从未达到,1996年还一度跌到2.44%,2003年才占到3.41%,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5.1%)。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不相适应。

这一较少投入在配臵上又存在不合理。以2002年为例:全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引自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即便同在农村,城镇中小学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此外在政策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问题,本来应该随同每年大学招生人数的调整和增加,逐年着力加以缓解,但力度仍很不够。再加上这些年大学收取的学费增长过快,给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也带来困难。

以上这一切,人为地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并已将激烈的入学竞争和无从禁止的“择校热”,由高等教育阶段下延到义务教育阶段,使全社会公民本应大致公平享受的义务教育权利,在一些地方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家长之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卖考分”泛滥使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遭到破坏,“钱学交易”、“钱权交易”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

去年,中央电视台揭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人在招生中敛财的报道,引起社会震惊,这并非个别现象,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对如何维护市场环境中的教育秩序,维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教育公平的根本价值,均缺乏严格的制约和规范,导致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行为扭曲,集中表现在对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的破坏。如相当普遍存在的以钱“买考分”,就进一步加剧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加上教育仍属紧缺资源,学校之间又尚未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致使学校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招生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也得不到市场的制约和惩罚。

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平被认为是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教育不平等造成了公民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上的不平等,使农村和城市贫困群体子女进入社会高层的门槛大大提高了,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上下流动的障碍增大了,教育这一最有效的扶贫和提高社会公平性的手段减效了。

以上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最主要体现在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均衡、基础教育投资与高等教育投资不协调、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不同阶层间受教育的权利不平等。同时,绝大多数的调查者对于目前政府采取的一些维护教育公平的措施信心不足,呈悲观态度。这也反映出政府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上的措施不力,方法欠妥。

教育不平等造成了公民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上的不平等,使农村和城市贫困群体子女进入社会高层的门槛大大提高了,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上下流动的障碍增大了,教育这一最有效的扶贫和提高社会公平性的手段减效了。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因此我们呼吁政府及全社会重视教育问题,群策群力实现教育公平。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运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建议政府通盘研究和解决各种有违教育公平的做法。对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失范行为,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件件加以清理,分清缓急加以纠正。我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首先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逐步实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好坏和普遍程度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把基础教育或者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估计需要300亿到400亿的资金,现在农民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已经是个共识了,连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他们也在教育上完全免费了,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先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后逐步向全体国民放开。

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好坏和普遍程度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投入力度不够大,相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过大,导致我国的教育呈现“头重脚轻”的现状。

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教育设施,加强师资培训。

三、抓好薄弱中小学校的改造。现在有些地方对重点中学建设还在不断升温,有的还花巨款征地建新校,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而对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校的工作,则冷冷清清,进度缓慢。我们应当急基础教育之所急,迅速调整工作重点,制订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的规划,并切实付诸实践。上级政府在考察下级政府教育工作时,亦应以薄弱学校的变化为主。

四、招生录取制度应最大限度实行信息的完全公开化。如组织由社会人士、家长等组成的观察团,全程监察录取过程等等,以完全杜绝权力和金钱对招生工作的腐蚀。

五、尽量平衡各省市间的高校录取比例,向经济欠发达以及人口较多的省市投放更多的录取名额。同时,招生录取制度应最大限度实行信息的完全公开化。

六、着力解决好低收入阶层的“上学难”问题,反对教育歧视,打击教育腐败,保证国民有平等的权利使用教育资源。

七、严格限制公办高中收择校费。有些地方公办初中,也以“民办”为名收择校费,更应完全禁止。重点公办中学也一样不能收择校费。对违规校长经举报查实后应严肃处理。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在于领导的决心和决策,只要能下最大决心杜绝虚夸之风,减少国家财政不合理又非必要的开支就够了。教育乃百年大计,是立国之基,如果能解决好目前教育领域中的负面问题,实为中国之大幸!

中国当代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

摘要: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权利意识的觉醒,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强烈关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社会上最大的不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例关系,特别是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己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提。因此,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臵的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是整体社会公平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对于实现教育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资源分配厚此薄彼、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突出矛盾之一。2006年,教育部在《中国教育“十五”发展情况和“十一五”工作思路》中提出: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认真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充分说明,通过研究教育公平问题,准确把握中国教育现状、深入分析其成因并积极构建相应的解困制度与措施,已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教育的不公平发展破坏了社会公平,也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和可持续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因而,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2011年“两会”期间,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热点”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不公平带来的弊端,党和政府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深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难题可能会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失业问题、教育如何优先发展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但是,比较而言,教育的优先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因为不管什么问题,都要靠人来解决,而教育承担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的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坚持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之一。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即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定和谐之本。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和促进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的含义

对于公平的涵义,研究者的看法基本一致,即“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但是落实到教育公平的具体界定与论述中,研究者的认识角度或侧重却不尽相同,以致论争、质疑从未间断。就所涉文献来看,研究者对教育公平的界定,主要有“规则性界定”、“权利性界定”、“层次性界定”三种方式。

教育公平的规则性界定方式,是从社会制度及其保障角度来看待教育公平的宏观性界定方式。例如,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臵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即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臵教育资源。持这种界定方式的研究者强调,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教育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教育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还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一个含有价值判断的概念,是人们对于利益分配的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表现为一种在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分配利益的理想和制度,以及为实现这种理想和制度所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而且,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社会意识形态,体现出强烈的主体价值和人权思想,应将之确立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并使其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公平的权利性界定方式,是从个人权利及其保障的角度来论述教育公平的微观性界定方式。例如,教育公平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该方面的研究者强调,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是权利主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教育公平是指公民受教育权的公平,其权利主体应该仅为受教育者,不包括施与教育者。施与教育者能否公平地代表国家或者教育机构行使教育权力,教师的物质待遇和工作条件是否平等,可以对教育公平起一定的影响作用,是教育公平研究的内容之一,但它并不属于教育公平的内涵;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臵时所依据的规范、原则,也只是影响教育是否公平的因素,并非教育公平本身。教育公平的权利主体仅为受教育者,它的内涵应限定为受教育者之间权利的公平。

教育公平的层次性界定方式,是从结构分析的角度来描述教育公平内涵的解构性界定方式。例如,很多研究者借鉴T〃胡森的教育机会平等论和詹姆斯〃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观,针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不公平现象,认为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起点公平———不论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条件等,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②过程公平———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③结果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个性、智力、能力的学业成就。这种对教育公平的界定方式,是从具体的教育阶段入手,把开始进入一个教育阶段时的公平称为起点公平,在该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称为过程公平,在结束该教育阶段学习过程时的公平称为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涉及到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需要由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过程公平体现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是教育公平的进一步要求,须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加以体现和维护;结果公平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归宿,是教育公平的最高阶段,是每个受教育者追求的理想。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其他一些层次性探讨。如:有研究者借鉴詹姆斯〃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观,提出了相对应的教育公平的四方面说:入学机会公平,学习过程公平,学习结果公平和学习影响公平。还有研究者针对国际教育改革和教育运动中最让人关心的问题,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四层次说: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公平、学业成就公平、教育效果公平。

三、当前我国主要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一)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臵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现阶段,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教育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上。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至今还未达到,2003年才占到3.41%。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分配又有很大的差异。据统计,2002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的总额为5800多亿元,其中的77%被用于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得到23%的教育投资,这种情况也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其次,教育不公平也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臵上。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臵存在不均衡现象,即便同在农村,城镇和边远贫困地区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再者,教育的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如高考制度的一些问题也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

(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不公平既有受教育的起点不公平,也有受教育的过程不公平,还有学业成就上的结果不公平。从宏观上来看,一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政策上的优势,城市不仅在硬件和软件上明显优于农村,而且迄今资金和人才仍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由于城乡之间教师职称结构的差别,重点学校的区域分布,城乡文化环境的差异,以及城乡教学质量的差异,我国城乡学生在分享教育公共资源上的差距相当大。二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近年来,东部地区9省(市)全部通过“两基”验收;中部地区13省(区市)中92.4%的县市实现“两基”;而西部地区9省(区市)中实现“两基”的县市仅有71.7%。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各地区基础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资金是由本地区财政承担,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三)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当前,社会的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困难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农村的儿童、城市的外来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统的残疾和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由于家庭贫困,少数学生还不能实现自己要求读书、改变人生的愿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原居民子女享受的教育不一样,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没有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等等,而经济优裕家庭的孩子却能享用丰富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

(四)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

近年来,私立学校学杂费标准差距过高;公私立大专院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过高;政府对私立学校经费补助偏低等问题,也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四、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措施

(一)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发展求公平

发展是解决教育不公的最佳途径和根本办法。贫困是不和谐因素的根源,也是教育不公的根本所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不公的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公平在地区、民族、性别、阶层间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

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快教育发展,扩大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优质的多元化的受教育机会,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和激发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资源和积极性,以发展求公平,把教育公平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加快教育发展的基础目标。要在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学校的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合理调整教育资源结构,使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基础教育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使教育事业在加快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公平。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

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法律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坚持教育的法治理念,真正做到依法治教,切实保障不同性别、种族、地域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以法制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从总体上说,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公平原则,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以及全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公平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立法机构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从教育实施的各个细节上有效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建立起较为独立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正和谐发展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延伸,对教育公平的理念追求和制度规整必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现实发展目标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公平保障。今后,要尽快修订完善《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考虑制定《农村教育法》、《教育投入法》、《学前教育法》、《高中教育法》、《特殊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实保障。

教育法制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维持教育公平已有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专项使用制度,对贫困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制度等等并且贯彻实施。并且应该把保证公平教育原则,实行义务教育列入考核地方党政领导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实行问责制。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树立教育部门的良好形象,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做好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践行教育公平的法治理念。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通过制度创新消除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让每个人能够均等地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创造尽可能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底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有理由相信,我国教育公平的切实推展,将有大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教育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重大而又崭新的课题,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并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答卷。

参考文献

[1] 安晓敏,邬志辉.教育公平研究:多学科的观点[J].上海教育科研, 2007(10): 22-25.[2] 高珊,曾山金,等.大学理念与教育公平———万俊人教授访谈录[J].现代大学教育, 2007(3): 1-10.[3] 胡劲松.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 2001(8)[4]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05.[5] 易申波.教育公平:公共产品的视角[ J].湘潮(下半月), 2008(10): 80-86.

教育公平现状调查报告 篇2

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吉林地区两所小学 (包括一所农村小学、一所城镇小学) 为调查取向, 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 有效回收912份。其中, 教师问卷占10%, 学生问卷占90%, 调查问卷数量详细统计情况见表一。发放给教师的问卷包括5项调查指标, 学生的问卷包括18项调查指标, 整个问卷内容涵盖学校建设、教育设施以及学生家庭状况等各方面。

结合调查问卷对吉林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

学生入学情况。通过对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小学入学机会的平等情况较为令人满意。农村和城镇适龄入学儿童的就学比例接近100%。但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城镇儿童的周边生活环境明显好于农村儿童。超过77.4%的城镇儿童在入学前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 提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而农村儿童则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明显起步较晚, 只有不到10%的农村儿童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

学校师资情况。调查问卷同时显示,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接受我们问卷调查的农村小学中, 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比例仅为4.6%, 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数比例约为65.9%, 具有中专以下学历的人数比例为29.5%。农村小学在职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极少, 且新增的高学历教师资源严重不足, 现有教师也已逐渐不能满足发展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小学教师中对工资水平的满意程度仅为2.3%。教师平时缺乏和外校间的教学互动交流, 如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的专业教师流动补充等。因为师资力量不充沛, 还存在一名教师教授多门课程的情况。

城镇小学中师资力量相对雄厚。接受我们调查的学校中, 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比例为23.9%, 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数比例为69.6%, 具有中专以下学历的人数比例为6.5%。学校可以向在职教师提供较多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由于城镇教师待遇尚可, 所以具有较充足的新增教师资源。学校间也经常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评比活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相对较高。

学校教育设施情况。由于受义务教育经费的制约, 农村小学教育中教育设施的配备和添置更新情况不如城镇小学全面和及时。农村小学新建校舍仅能满足学生平时的基本教学需要, 无法设置专业的图书室、音乐室、体育活动室和语音室。课外读物、体育器材较为缺乏, 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课外活动需求。在教学设施中没有配备可以应用教育技术的先进设备, 教学设施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城镇小学中, 教育设施的配备较为完善, 设施添置和更新速度较快, 能尽量满足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设施中配备有可以应用教育技术的先进设备, 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学生家庭状况。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 农村小学学生中家庭收入情况普遍逊于城镇家庭。调查显示, 2007年该村人均收入约为5800元/年。小学生年学习性日常支出平均约为223.6元, 主要用来购买学习用具, 基本上没有参与课外学习的额外投入。

城镇小学学生的家庭状态要普遍好于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性日常支出较多, 除了购买各类学习用品, 家长还可以为其支付参加各类课后辅导的费用。总体来说, 在教育上投入较大。

学生毕业去向情况。农村小学毕业生中有约97.9%的学生升入初中继续学习, 有2.1%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中止学习。

城镇小学毕业生中有99.5%的同学升入初中继续学习, 只有0.5%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中止学习。

加快解决吉林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建议

综合调查分析, 吉林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并不均衡, 普遍情况是城镇学校好于农村学校。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加大解决吉林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力度:

1.坚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当前吉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 从实现吉林地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全局出发, 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必须把义务教育的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 把工作重点放到薄弱学校的改造上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使义务教育的办学活力普遍增强, 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3.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教育部门应根据区域内学龄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 按照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原则, 以及农村和有条件的城镇由标准班教学逐步向小班化教学过渡的需要, 设置学校并适时调整学校布局。坚持城镇居民区建设与学校建设同步规划的原则, 对城镇的新建、扩建居民住宅项目, 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与之配套的中小学校建设项目或现有学校扩容建设项目, 以防止造成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困难。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适当考虑学科教学和教师离岗进修的需要, 保证学校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 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并实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和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的任教服务期制度, 实现优秀教师在各学校间的均衡分布和合理流动。农村中小学校的中、高级教师岗位根据乡镇学校的规模和全省高级职务教师的平均比例设置, 并向薄弱学校倾斜。

5.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强化学科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师的表率作用。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和手段, 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与教学指导体系。

6.加强教师的执教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服务体系。开展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员教师培训, 大力开展教育教学岗位评先创优活动, 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组织城镇优质中小学对农村中小学的互动交流等活动, 积极探索更加紧密的、实质性的合作模式, 重点从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农村薄弱中小学的支持力度,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强化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政策措施。以公办学校为主, 就近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做到各方面待遇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进一步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控辍”政策措施。强化学籍管理, 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中小学学籍联网。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 不可过于理想化, 但又是必须为之长期奋斗的目标。逐步缩小差距, 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程度, 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慧君、文银花、李春超:《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6) 。

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育起点 教育过程 教育结果

[作者简介]姜利琼(1972- ),女,重庆渝北人,重庆教育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学、学校评价。(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软科学课题“重庆市基础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价方案”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31501)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176-02

在现代民主社会,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教育公平就已成为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美国学者Jeanne H.Ballantine,Raymond Boudon,Edmud W.Gordon,Murrag M.Milner,Ann Parker Parelius以及瑞典的胡森教授就把欧美“二战”后的教育公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题研究。①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教育公平的问题讨论也很热烈。而在我国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状况下,教育要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实现公平,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导向和科学依据,还需要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并促进政府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一、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当代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公平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人人都能实现受教育权,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要求,即教育起点的公平;二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即同一水平或同一待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受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受教育者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是相等的或基本相等的,即教育结果公平。②本文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一)教育起点不公平的表现

教育起点的公平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权利公平,二是教育机会公平。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教育起点不公平的现象。

1.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教育起点不公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的文化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村儿童在义务教育中的入学率和升学率都明显低于城市。从辍学率来看,1998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3.23%,达167万人;而农村初中生辍学率达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应当指出,有些地区的农村学生实际辍学率可能比统计数据高得多。③同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也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起点的公平状况。2001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撰写的《正确认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问题》一文中提到:京津沪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在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小学净入学率还徘徊在95%;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约还有2%的地区人口没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④。另一方面,非义务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存在入学机会上的不公平,比如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虽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录取学生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按照各地高教资源的状况,以及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原则。许多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同类高校的录取线往往要比其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低80~100分⑤。近年来各省市高校录取线的差距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2.经济收入不同的家庭教育起点不公平。在教育资源还很紧缺的条件下,受教育的机会存在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高中和大学阶段。公平的竞争应该基于学生智力、能力的竞争,但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在不少地方这种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竞争。比如,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花重金让孩子到师资、教学条件好的学校择校学习;而经济条件拮据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农村子女出现了孩子辍学的现象。

3.身份不同的受教育者教育起点不公平。在当前管理制度下,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有很大差别。农业户口子弟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不仅不能享受城市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相关待遇,而且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无法保证。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通过特权进入中小学重点学校、大学或成为研究生,领导干部利用公款读博士,高考中出现的保送生作弊案等行为,这些都是身份差异所带来的教育起点不公平的表现。

4.男女教育起点不公平。男女教育起点不公平一直是教育不公平的重要表现之一。1998年,全国小学男女童入学率分别是99%和98.86%,性别差为0.14%。到2002年,这个差距有所下降,男女入学率分别为98.62%和98.53%,性别差为0.09%。而在边远贫困地区,女童入学率低于男童入学率,文盲率女性高于男性。1997年,我国3775万青壮年文盲中,70%是女性⑥。

(二)教育过程(条件)不公平的表现

美国的柯尔曼(J.S.Coleman)在其1968年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一文中,对受教育过程公平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他指出,受教育过程公平包含政府和社区向学校投入的各种资源:即每学生单位成本、学校设备、图书馆及师资素质等,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正式、非正式评价,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等⑦。国内关于教育公平的主要关注点仍然集中在起点公平,而对于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关注较少。我国教育过程(条件)的不公平表现在如下方面:

1.教育条件差距过于悬殊。我国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占有的各种教育资源事实上是很不公平的,在受教育条件上相差悬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校舍条件不公平。根据2001年的《教育统计报告》的统计:2000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校舍113402万m2,其中危房1123万m2,比1999增加了382万m2,危房率比上一年提高了0.29个百分点⑧。从总体上看,城镇学校校舍面积比农村学校学校校舍面积大,危房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另一方面,据1999年统计,我国的中小学生近2/3在农村。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教育在校舍条件上存在不公平现象。

其二,教学资源配置不公平。根据2000年统计,全国教学仪器设备总量为324.58万件(西藏未计入),西部省区有63.19万件(西藏未计入),占全国总量的19.47%;东部省市有161.03万件,占全国总量的49.61%,大约占一半。东部拥有量是西部的2.5倍。较大型的仪器设备量大大高于西部,全国拥有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57642件,其中西部占16.73%,东部占57.03%,东部是西部的3.4倍。这说明东部拥有的仪器设备不仅在数量上多于西部,质量档次和科技含量更优于西部⑨。

其三,师资力量不公平。从数量上看,农村师资状况远不如城市。1993年城市中小学的师生比,高中为1∶11.16,初中为1∶13.04,小学为1∶19.83;而在农村,高中为1∶11.18,初中为1∶16.56,小学为1∶23.13。⑩城乡师资力量的差异还表现在质量上,沿海一些城市己由大专生担任小学教师,本科生担任初中教师,而中西部地区有6个省市初中专任课教师学历合格率低于50%。

2.学生参与及发展机会不公平。教育歧视主要与学生的考分、性别、家庭出身、社会经济地位、生理条件等劣势有关。目前校园内既存在显性歧视也存在隐形歧视,显性歧视表现为: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漠视不管,使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被边缘化;隐性歧视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潜能被忽视,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方法不适应他们的特殊需要,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缺乏相应而有效的制度和办法等。而歧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学校歧视。例如,为了升学率,一些学校按考试成绩分快慢班(或重点班、普通班)。学校安排任课教师优先考虑快班。同时,学校在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也是快班优先。二是教师歧视。例如,一些老师将课堂资源、内容和进度、注意力以及各种机会向少数“好学生”倾斜,而“差学生”则被忽视或限制,其表现机会、受老师关注程度、性格、志趣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经常受到不公正对待。

(三)教育结果不公平的表现

随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越来越集中到结果是否公平这方面。我国教育结果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不同地区间教育质量相差较大。虽然同样受教育,但由于教育质量有优劣,导致了教育结果不公平。(2)女生的学业成功机会较少。历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总人口的男女性别结构基本稳定在52∶48,按照理想分布,男女学生的比例也应与性别结构相近。但实际情况是,除小学文化程度的男女生比例较为接近外,其他各种文化程度中,女生所占比例都低于男生,而且层次越高,女生的比例越少。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大大改善,但是与总人口中的男女性别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3)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教育结果不平等。调查表明,不同的家庭背景影响教育结果。据统计,1990年,北京录取的17248名大学新生中,干部、军人、职员子女占78%,工农子女占21%,而我国的职业结构中工人和农民则占90%以上。同时,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中来自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的子女比重越来越高,而在军校、师范、农林、地矿等一些收费相对较低的学校,低收入阶层子女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二、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一)公共教育政策的精英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教育政策是“以社会为本”重于“以人的教育权利为本”,“政府追求教育效率至上原则,而忽略了基础教育中的公平原则”。 [11]这种教育的精英价值取向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政策出台:如凭户籍制度就近入学政策;高考录取中的区域定额独立划线政策;重点校政策;义务教育中的收取学杂费政策。这些政策导致了区域内学校间差距的拉大,使多数人的教育权利受损,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由于缺乏对人人受教育权利的重视,以及教育政策的“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上出现失衡,具体体现为中央政府财政拨款过多地用于高等教育,而对义务教育的投资不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的国家,学前和小学阶段、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经费的比例应为40.5∶29∶17.9;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应为1∶2.5∶9.2。而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所占的比例曾高达30%以上[12]。另外,由于我国在80年代中期下放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建立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使地区之间、乃至县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比较1998年生均教育资源可以看出,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全国平均为378元,最高的是上海有1957元,最低的是河南为202元,地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拉大。同时,地方财政拨款过多地倾向于“重点校”“城市学校”,这也导致了同一地区城乡的教育投入差距拉大。

(三)教育内容上的“城市取向”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城乡、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未给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以补偿教育之时,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课程标准,这就使得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受教育起点上处于不利地位。

(四)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不公

由于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短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也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侵染。同时,在教育领域中部分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和监督,也导致了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行为扭曲,产生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利益的腐败行为,这些也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

总之,教育公平受社会环境制约,教育不公平现象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成因。通过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国制定公平合理的教育政策,优化教育公平的环境,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注释]

①柳爱民,段丽华.教育公平:教育发展质与量的双重度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2(5):104.

②(瑞典)托尔斯顿·胡森,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195.

③刘尧.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归因分析[EB/OL].http://www.edu.cn/20020510/

3025877.shtml,2002-05-10.

④龙春阳,王强.教育公平的主要需求与教育政策的选择重点[J].科技与管理,2003(4):134.

⑤柳爱民,段丽华.教育公平:教育发展质与量的双重度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2(5):108.

⑥教育部.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3-05/13/content_867663.htm,2003-05-13.

⑦(美)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176.

⑧教育部.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edu.cn/jiao_

yu_fa_zhan_498/20060323/t20060323_54096.shtml,2006-06-14.

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

⑩教育部.199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edu.cn/jiao_yu_fa_zhan_498/20060323/t20060323_11631.shtml,2001-08-23.

[11]金生 .精英主义教育体制与重点学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18.

教育公平现状调查报告 篇4

一、前言

当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三大难题是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主要指向的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而且由于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国情,我国的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凸显。这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社、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

毫无疑问,“教育公平”正日渐成为社会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今年年初,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把怎样处理好教育 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之后不久“,教育公平”四个字便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使用频率一路攀升。近年来,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占有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日渐呈现失衡状态。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嗯农村却只获得全社会5800多亿元 教育投资中的23%,而最为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高考录取地区化差异问题则将教育不公平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只能上当地一般学校的高考成绩,拿到北京可以上清华、北大。人们还可以从“择校费”、“借读费”等众多名目繁多的收费问题上感受公平失衡。

教育公平问题绝不可等闲视之。人们接受教育的差距对应着收入的差距,教育不公平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使收入不公平加剧,如果任由这样的“马太效应”循环不断下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创造一个公平的受教育环境,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应该牢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真谛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重在振兴教育这一道理,更应关注在现有情况下如何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

针对教育公平问题,教育部今年将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二是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2005年将会对全国3000万学生提 供免费教科书,同时对592个贫困县的家庭贫困学生免除杂费,并提供部分生活费。

教育公平是“起点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如果作为社会 个体的人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应将教 育公平问题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地位。在教育投资、规划、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公平做出决定和行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二、调查问卷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对教育公平的基本看法、基本态度,在暑假期间, 我们以广东地区的网民或者其家人为对象,开展了对教育公平看法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是用网上调查、抽样调查的方法,本次网上抽样调查共在网上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80%,筛选无效作答后得到有效问卷依然是400份,有效问卷率为80%:问卷分布从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合理的,覆盖面广泛,涵盖年龄全面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 第1题 你认为我国公民目前使用教育资源是否公平? 第3题

您是否觉得中国越来越重视的教育改革会促进教育的更加公平?

三、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1、地区差别:教育差距加大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据胡鞍钢等的研究,90年代中国的地区差异比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值还要大。而且,“八五”期间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同时呈扩大的趋势:各地人均GDP相对差距呈扩大趋势、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相对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各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88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是2.2:1,1997年这一差距为2.5:1。以地区差距论,199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以中部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45:1:1.04;以农村居民收入论,以东部为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0.75:0.63。[ii]这是认识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基本背景。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以1998年我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一片地区(东部)达到96.47%;二片地区(中部)达到81.87%,三片地区(西部)仅达到42.26%。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2/3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

据上海智力所的研究,我国义务教育的差异度,全国可分为五类地区,最发达的A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B类地区为辽宁、江苏、浙江、广东;最差的E类地区包括宁夏、甘肃、云南、贵州、青海、西藏。1994年,A、B、E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之比5.6:2.9:1.0;当年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之比为3.0:2.0:1.0,与1988年(这一比率为2.8:1.5:1.0)相比,呈加大趋势。

我国地区差距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各省区之间差距明显,在同一省内、以及地区之内县际差异同样很大。据上海智力所对县际差距变化的研究,Gini系数由1994年的0.238下降为1997年的0.235,县际差距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最低10%县的不利状况更加突出。

据对1782个县的统计分析,小学生和初中生生均经常性支出,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地区内县际差距大于地区间差距。比较而言,小学入学机会平等较令人满意;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初中入学率差距比较突出,少数民族自治县与非民族县的初中入学率组间差距也较明显。由于初中教育的急剧发展,初中教育投资增长滞后的矛盾突出。

2、城乡差别: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26.23%;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该比例为28.85%,1997年10月,该比例为29.92%,农村人口约占70%。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城镇和农村之间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在校生的比重差距明显,1995年,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占全国适龄儿童总数的80%以上,而在校生占全体总数的比例为小学在校生占70.5%,初中在校生占57.17%。以1998年我国城乡普通中学的状况看,农村学生拥有初中教育份额约一半强,但在高中阶段在校生仅占一成四。城乡之间的差距,就高中教育而言,1998年比1995年扩大了2个百分点。

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仍然较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农村辍学率偏高。1998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3.23%,达167万人,比1997年上升0.09个百分点。农村辍学率为4.2%,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应当指出,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

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全国目前现有危房约1300万平方米,集中在中西部农村。虽然危房占全国中小学总校舍的比例不足 1%,但在“二片地区”、“三片地区”比例较高,宁夏中学危房面积达5.32%,小学达4.6%;新疆中学危房达4.05%,小学占3%;青海中学占3.16,小学占4.33。有的贫困县危房面积高达10%-15%以上,如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小学危房率高达28.3%。由于七八十年代解决校舍问题时经费不足、建筑质量差,80年代末兴建的校舍中有“豆腐渣”工程,使一些地区劣质房的比例较高,不足10年的校舍成为危房,新危房出现率每年约为2%-3%。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据全国教育工会1999年上半年调查,全国有2/3省、自治区、直辖市拖欠教师工资。大量代课教师的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和解决。

3、阶层差别: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

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成为我们观察公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据李强的研究,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最高的1/5人口占全部收入的51.4%,次高的1/5人口占有8.63%,收入最低的1/5人口占有4.06%,高收入阶层占有总收入的比例是低收入阶层的12.7倍。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1979年为0.31,1988年为0.38,1994年为0.434,1997年0.4577,已经超过国际上一般认为的适度范围,超过国际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另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第三季度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调查结果,如果按户人均收入由低到高将全部调查户五等份分组,其中20%的高收入户占总收入的

42.4%;20%的低收入户仅占总收入的6.5%,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户人均收入比为8∶1,差距相当大。按1999年8月份户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达到0.354。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实际的教育收费不断增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受地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中的“贫困生”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农村大量出现的流失辍学的调查显示,贫困仍然是使许多任上不起学的第一位的原因。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当前许多地方出现的令农民难以承受的教育负担,是由不规范的乱集资、乱收费造成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全国数千万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是被忽视的。

由于大学、中专等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行收费,校园中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贫困生阶层。据魏新的研究,即使是在前几年每年1千多元学费的条件下,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尚有25%左右的贫困学生。研究显示,1997年入学学生组对普通高等教育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095,这意味学费增加10%时,约有11%的学生会因难以负担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贫困阶层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种情况,农村的是绝对贫困阶层;城市则是原先的中等收入阶层降下来的失业者、退休者等,心理压力和相对剥夺感更大,社会影响力也更大。由于升学和进入好学校除了能力竞争之外,越来越依赖家长的社会关系、经济能力,弱势群体往往缺乏选择性,城市不同阶层对入学机会和学校质量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感受增加。

一些调查显示,在城市的重点中学,以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存在明显差别。占人口90%以上的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考试竞争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北京市招办统计:1990年北京市录取新生17248人,其中干部、军人、职员子女13474人,占78%;工农子女3561人,占21%。北京市一所重点理工科大学1998年招收的新生,其中出身干部家庭的占27.0%、知识分子占9.4%、职员占3.6%、军人占2.1%,工人占26.4%、农民占 18.7%、其它占12.2%。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来自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比重越来越高。即便上大学,贫寒家庭的学生进入军校、师范、农林及一些冷门专业。在城市的重点中学,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干部家庭的学生比例远远超过其它阶层。不同阶层在学业成功上的差异同样巨大,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学习失败、辍学留级、中途弃学的,主要是家境贫寒、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的孩子。

4、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

近十年来,我国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在整体上有很大进步,发展的态势也较好,见表

二、表三。1998年与1990年相比,男女童入学率差距由1.28个百分点降至0.14个百分点;民族聚集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3.7个百分点降至0.7个百分点。女性教育的问题集中在农村的贫困边远地区,主要表现为女童教育不足。1997年,我国仍有1.45亿成人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3775万,70%为女性。“八五期间”全国扫除文盲2441万,女性仅占41%,比男性低8个百分点。在城市和高层次的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涉及用人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改变,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4%(1991年)。比较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类学校在校生的比率不低,但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尚未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是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基层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5

学校: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班级:10级安全工程②班

姓名:任权

学号:1020104020

4调查对象:部分农村中小学生

调查方法:1.观察 2.问卷调查

调查步骤:1.发现问题

2.制作问卷

3.学生作答

4.统计问卷调查结果

5.归纳总结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也被提上日程。我国一直奉行人才强国战略,而人才就要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基层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体现。教育不只要依靠城市,还要靠农村。我国农村一直以小康社会作为目标,而农村教育作为小康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指标体系,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农村小康的进程。在此次的调查过程中,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比较多,开展活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农村教育,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很大的成就,但同时我也发现,教育在不断改革发展的同时,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下文就本人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想和调研的方法,从基层的农村教育的农村教育入手,对目前的基层教育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二.正文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为此,教育部新颁布实施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列入头一项工作,提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坚决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可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本地启动第二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使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两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殷切关注,“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不仅使农村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感到了党的温暖,就连在中国西部偏远山区从教的笔者也开始了对农村教育发展之路的探索。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我通过对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对低年级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一个学生如果上好了一年级,就很大程度上好了学。可在农村,由于师资、教室有限,往往只好让六七十个学生挤在一个班里上课。这对于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上学无疑是一种受罪;对教师来说,他们往往会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中给不了下一代孩子献上优质教育。而且由于乡村的家庭文化差异过

大,有孩子刚到学龄就教会数千字的,有到了学龄连一到一百都数不来的。对于这样鱼龙混杂的一班一年级学生,教师也把它没有办法。久而久之,在乡村的学校里便形成了“放羊式”的教一年级的习惯。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以往对一所学校的考核评估过分注重升学班级的成绩,根本就不理会低年级的学习情况。因此,对农村低年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已成为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二)对教育资源配置利用的合理性不够。

1.班级过小严重的浪费了本来就很短缺的教育资源。据调查:截至2004年底,本地区仍有教学点609个,农村小学25人以下班额就达5878个,占农村小学班级数的41.3%;个别县校均学生只有119人;25人以下的班额初中有69个,高中有17个。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小班,无疑大大加重了国家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负担,严重地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长足发展。

2.农村学校优秀师生的大量流失,使原本就落后学校教育雪上加霜。根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实施以学校建设拉动城镇建设,以学生进城带动农民进城策略。这样一来,稍微有条件的师生都向城里涌去了,而农村教育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

3.平行班的缺失,使得农村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失去了进行比较的参照物。教学效益只能进行跨学科、跨年级地比较、评估。这极不公平,也不科学。如若在这方面引不起教育教学管理者的重视,就很难遏制住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急剧下滑趋势。

(三)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不够。

学校发展的中心应当是学生发展,其中教师在学校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实现学生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便是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可长期以来,教师的发展被被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给掩盖。很多人认为,学校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是天经地义的,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主导者”,他们应该“闻道在先,业有专攻”,教师一边工作一边发展,似乎没有必要了。这一观念直接导致一些教师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活动”。由于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他们参加教学改革和专业水平提高缓慢,面对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更多的是无动于衷。教师成才动力不足,学校管理滞后,已经成了阻碍课改与教改的重要因素。

(四)农村家庭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调查数据显示,有40%的农民将孩子的教育作为家庭经济压力的最主要因素。在义务教育阶段,有8.5%的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其中,44.3%的学生是因为“缴不起学费”而失学。“子女教育”是农民最沉重的经济负担。培养一个高中生的花费,可能需要花掉一个农村家庭10年以上的纯收入,而到高中毕业不算幼儿园的教育也需要12年。农村家庭收入普偏低于城市家庭,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一般是务农和外出打工。这点微薄的收入刨去家庭基本开支,根本不足以支付一个大学生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更为可怕的是,有的家庭子女在2个以上,这更是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五)农村学子的出途在哪里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剔除个别情况,现今99%以上的农村小孩可读完初中。这对整体提高农民素质水平是一次重大的改革。但是分析现状,在了解了村镇部分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后,可以了解到可毕业的农村初中生的出路大约会在何方。下表可以明确反映这一情况:

没有学会如何种植、养殖,更不用说学习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本领。如果仅仅这样就把这些农家子弟送回农村是不可取的,新农村建设将无法真正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持续发展。解决教育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是一项具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必须面对,不能逃避。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就必须充分认识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建设新农村,必然还会遇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但教育问题必须解决,这样,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会出现更大的希望。

(六)思想道德滑坡,以自我为中心

农村学生中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眼中只有自己,经常与父母吵闹,父母根本无法管束,整天在外溜达;有些学生轻视知识、胸无大志、粗言秽语;有的学生娇气十足、懒惰成性;一些学生只讲吃穿,缺乏必要的传统美德。厌学、辍学、离家出走、早恋等现象时常发生。

(七)没有远大理想

据统计可以说是60%的学生是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所以造成在学习上没有学习的动力。有少部分学生到了学校不是学习,仅仅是家里父母要求来读书,于是来学校混混时间,学习无所谓。

(八)素质下滑,责任意识淡漠

在班上,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待学习马马虎虎。老师改作业时,感到学生错别字特别多,语病也是随处可见。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差,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抄袭严重,考试班上学生及格人数少,英语基础普遍偏低,能认真听课的学生不是很多,能听懂课的更是很少。初中毕业有1/3的初中学生没有达到毕业的水平。另外,部分农村学生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在农村学校尽管有垃圾分类,但是学生还是总是随地乱扔垃圾,加之学生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都是倒入河水之中,造成了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

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6

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教育经费是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就拿英语来说,城市学校的英语教育远远强于农村,很多农村小学的孩子根本没有上过英语课,这就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

2、农村师资力量不够

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不愿意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农村家庭因素影响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在于农村,家庭条件本来就有限,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只有学校在教育着孩子们,一回到家中就是无人管教了,孩子们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了,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同时也受传统愚昧的影响家长们都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臵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而送孩子去上学是一大损失;而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就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少孩子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其次,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成为我们所说的“农民工”。于是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

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

隔代抚养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老人力不从心。这主要在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还有就是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再加上与长辈的沟通不足,使得老年人不易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其次,就是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这使教育严重的脱节。由于家长外出打工,学校不能与家长沟通,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家长签字,不了解学生动态,缺乏互动,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也导致学生不爱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他们的性格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愿与老师交流、沟通;由于缺少家庭的约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缀学,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普遍偏低。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体了。在缺乏约束下,学生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父母的行为也对子女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些农民进城务工后改变了职业和生活

方式,从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对金钱、家庭的态度上畸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长期以来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叉”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稍微有头脑和能力的农民又都去打工,农村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村民留下来,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农村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虽然打工者可以赚些钱回到农村来补贴,但是他们给城市所作的贡献更大,进一步拉大了工农业之间的差距。农村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发达国家一般是在工业化1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反哺农业,我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反哺农业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当然国家这几年对于“三农”的问题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了。

2、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

一。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苦读九年只能回乡务农,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教育公平现状调查报告 篇7

课堂教学中的公平问题(即教学公平)是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它关注的焦点,就是在一个有几十位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享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平等地对待不同个性、特长及发展水平的学生,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

本项研究是上海市黄浦区教育科学研究攻关项目,作为落实黄浦区教育局提出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教育目标的基础性研究,旨在通过较大范围的课堂观察,来了解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情况,分析教学中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原因,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参照。

二、本研究的基本观点与假设

本研究基本观点与假设如下。

第一,在班级授课制下,每个班级有几十名不同的学生,教师不可能在一堂课中关注到所有学生。但是通过教师关注学生的范围和频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对教学公平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课堂中学生千差万别,由于教师可能存在的偏见或其他原因,教师可能会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对待。这些差别对待也许会无形中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三,课堂教学公平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认为,创设一个公平的课堂教学环境,至少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机会均等是教学公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平等性是课堂教学公平的基本特点。如果学生有同等机会获得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有同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学习中,被公平地评价,那么可以说,这样的课堂就是体现教育公平的课堂。二是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与教学策略。教师应在承认与尊重学生发展差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策略,区别对待不同的个体,以促进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的发展。

第四,课堂教学公平可以从师生互动行为中体现出来。根据我们对教学公平的理解,我们从教师关注度和学生参与度这两个角度(研究因变量)来分析了解课堂中的教学公平情况。

第五,根据研究的可操作性,学生性别、成绩、座位三个要素是学生在课堂中比较容易测量的特点,具有相对客观性。为此,本研究选择学生性别、成绩、座位作为主要分析指标(研究自变量)。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基于以上理解,本研究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法,通过定量记录与分析,从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和学生课堂参与度)来了解和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情况。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课堂观察表

(1)课堂观察表结构与内容。我们设计的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观察表包括三个部分,见下页表。

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学生的学号、性别、座位、成绩。其中,成绩采取“1、2、3、4、5”五级计分法,分别代表成绩“好、中上、中等、中下、差”五类学生。座位采取统一编号,用两位数字表示,分别表示第几排和第几列,例如座位号为“23”,即表示第2排第3列。以讲台为参照物,离讲台最近的为第1排,讲台最左侧的一列为第1列,学生性别、成绩、座位等信息从任课教师那里获得,课前填好。

第二部分是“教师关注度”,其中,“鼓励认可”反映教师在全班范围内认可、鼓励、赞扬学生的学习行为,如“回答正确”“做得很好”“向你学习”等。“启发指导”反映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课堂演示后,不论对错,有进一步追问、启发或指导学生的行为。“批评否定”反映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课堂演示后,否定学生的答案或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等行为。“不评价不指导”指的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课堂演示后,不进行评价,也不给予指导。“非言语关注”指课堂中教师通过眼神、肢体语言(如拍肩膀、跷大拇指等)的交流关注学生的行为。“个别指导”主要指学生在练习、板演等学习活动时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关注度”是从教师的角度来了解课堂中教学公平现状。

第三部分是“学生参与度”,其中,“主动回答”指学生主动或举手回答问题。“被动回答”指学生没有举手,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指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参与活动”指学生除回答问题外,有机会参加领读、交流汇报、上讲台板演以及小组活动等各类活动。“学生参与度”是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课堂中教学公平现状。

(2)课堂观察表的填写方法。在课堂观察过程中,研究者记录教师和学生以上行为出现的频数,每出现一次,用打“√”的方式记录一次。最后统计每一位学生在一堂课中被教师关注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总频数,依此反映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被公平对待,是否有同等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对于教师要求全班学生的齐声回答、齐声朗读等行为,不作记录。

2. 进行研究者培训,开展预备研究

将组织参与研究的人员集体培训,了解和掌握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方法,选择一个班级开展预备研究,确定基本评价标准,从而使所有研究者基本在同一个起点上,并用同一个标准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3. 实施课堂观察

(1)组建学科研究小组。课堂观察主要由学科研究小组完成。学科研究小组由教研员领衔组建,由3~6名同学科的教师构成。由于是同一学科教师,在观课过程中研究者就能够比较了解执教者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助于获得准确信息。

(2)开展课堂观察。为提高观察的准确性,研究小组以教研活动校际听课的方式进入课堂。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学生,事先都不被告知观察的意图。根据课题组统一要求,每个学科研究小组观课3~6节。研究者采用《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观察表》作为观课记录工具,分工负责观察不同座位学生在课堂中被教师关注和参与学习活动情况,要求观察到每一位学生。例如,如果全班有32位学生,有4个研究者,那么,每个研究者就指定观察其中8名学生的课堂表现。

(3)分析和统计课堂观察表。各学科研究小组按照统一的数据输入格式,将课堂观察表中的信息输入到Excel中,然后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一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各学科研究小组在20所中学、11所小学共观课102节(其中,高中35节,初中39节,小学28节),共计学生三千多名。执教者的教龄分布从1年到35年,职称从见习期教师到中学高级教师都有。下面,笔者重点从学生的三类特点(性别、成绩、座位)分析观察记录结果。

1. 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关注行为比较

(1)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关注行为比较。结果显示,总体来说,教师没有性别偏好,能够平等地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男女学生的关注行为及总体关注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分析]在被观察的三千多名学生中,男生占53.3%,女生占46.7%。教师对男女生的态度体现了一视同仁的教学公平要求。这与已有的以个别教师为研究对象或者通过经验总结和思辨分析来获得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比如美国赛德克夫妇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4种即时评语:表扬、接受、纠正和批评,男生得到这4种评语的次数多于女生,在获得3种最有用的评语中男生占明显的优势。

(2)教师对不同成绩学生的关注行为比较。下页图1显示,教师对不同成绩学生的总体关注水平(7种关注行为总和)有显著差异,呈现一种v型曲线。其中,成绩中等的学生获得的关注最少,成绩两头的学生获得的关注机会最多。从具体关注行为指标来看,教师对成绩不同的学生给予的7种关注行为中,在批评否定、不评价不指导以及非言语关注3种行为方面无显著差异,在对不同学生的鼓励认可、启发指导、个别指导及其他方面的关注存在显著差异。

图2显示,教师对成绩两头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与认可。进一步分析显示,成绩好的学生获得的鼓励认可显著多于成绩中上、中等和中下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获得的鼓励认可无显著差异。

图3显示,成绩好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启发指导机会,成绩中等的学生获得的启发指导最少,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图4显示,教师对不同成绩学生的个别指导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成绩中等的学生获得的个别指导机会最少,显著低于其他学生。

[分析]以上结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教师对不同成绩学生的消极反馈(批评否定及不评价不指导)方面无显著差异。实际上,在102位教师的课堂中,教师的消极反馈(均值为0.12)比较少,仅占积极反馈(鼓励认可及启发指导)均数的近八分之一。这反映了黄浦区教师总体上能从积极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反馈,教师的整体素养比较高。第二,教师对不同成绩学生的积极反馈有显著差异。但是研究结果非常有趣,值得深思。成绩好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机会和积极反馈,这与以往的研究高度一致。但是,本研究发现,成绩中等的学生获得的教师关注和积极反馈都是最少的,与成绩两头的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研究中提到的成绩差的学生获得机会最少相左,但是与一些学者根据经验判断提出要更多关注中等生的建议相辅相成。我们认为,基于102位教师的课堂观察,其结果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绩中等的学生是班级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出众,但也少给教师添麻烦,为此很少会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成绩好的学生“撑一把”,使课堂看起来很流畅,但又需要对成绩差的学生“帮一把”,避免两极分化太严重。教师在一堂课中的精力有限,很难关注到所有学生,这样的结局可能就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获得了较少的教师关注。

(3)教师对不同座位学生的关注行为比较。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课堂座位摆;放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秧田式,另一种是小组围坐式,即4至6位学生的课桌并在一起,围坐成一圈,这种座位常见于班级人数较少的课堂。两种座位方式虽然摆放方法不同,但总有离教师近的学生和离教师远的学生。

图5显示,教师对坐在教室不同排的学生的总体关注有显著差异,坐在中间排的学生获得的机会更多,尤其是第三排和第二排学生的机会明显高于坐在其他排的学生。坐在后排的学生的机会显著低于前排的学生。

图6显示,教师对不同列学生的总体关注有显著差异,位于教师中间偏左侧的学生获得更多关注。

[分析]与以往研究得到的结果一样,教师对不同座位的学生给予的关注行为是有差异的,即第一排并不是最好的座位,坐在中间排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的关注,坐在后排的学生获得教师关注的机会显著低于前排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研究仅关注到座位排号对学生的影响,从距离教师远近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本研究特别增加了从座位的列数来分析学生获得关注的机会,获得的结果既令人感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教师给予中间偏左侧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坐在右侧的学生相比达到显著差异,这个结果可能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认为,也许可以从人类的生物本能的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原因。第一,大多数教师都是右利手,习惯于往左看。第二,人的心脏在人的左侧,这是人的要害部位,人类从本能上也习惯于往左看,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威胁。正是由于较多人习惯于往左看,造成了教师更容易发现左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顺便给予坐在教师左侧的学生更多的机会。

2. 不同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比较

(1)不同性别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比较。总体来说,不同性别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无显著差异。在5项学生课堂参与行为指标中有4项行为指标(包括主动回答、提出问题、参与活动及其他参与行为)无显著差异,但是在被动回答方面,教师给予男生更多的机会。并且,从总的回答问题(主动回答+被动回答)均数来看,男女生的机会也有显著差异,男生有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

[分析]不论是主动回答、被动回答,还是哪一种课堂参与行为,如果没有教师的许可,学生将难有机会。结果显示,男女学生获得的参与机会基本上相同,从这个角度再次说明,黄浦区中小学教师总体上无明显的性别偏好。

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回答问题总数方面,男生有更多机会。在主动回答问题方面,男生比女生有更多机会,但未达显著差异,但是在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方面,女生被点名回答的机会仅占男生的81.4%,男生机会显著多于女生。

回答问题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方面。当教师提问时,有些学生会非常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教师一般来说也会将回答机会给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因此,总体来说,主动回答均数多于被动回答均数,两者之间呈显著差异。

但是对于没有举手回答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会回答,所以不举手,主要体现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另一种是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不愿意举手。为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只关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就必然会忽视这些不举手的学生,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公平现象。

(2)不同成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比较。总体来说,不同成绩学生在课堂参与学习活动中无显著差异。在5项指标中,有3项(提出问题、参与活动、其他参与行为)无显著差异。

从回答总数来看,成绩两头的学生有更多回答机会,成绩中下及中等的学生回答问题总机会相对较少,与成绩两头的学生有显著差异。并且,在主动回答和被动回答两项指标中,不同成绩学生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图7显示,不同成绩学生的主动回答有显著差异。成绩好与中上的学生主动回答的机会更多,与成绩中等及中下学生有显著差异。图8显示,成绩越差,被动回答越多。

[分析]这样的研究结果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完全相同。

比较一致的结果是,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包括主动回答和被动回答,这可能是由于教师想尽快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教学过程就显得比较流畅。比如杨伦峰、贺同柱、梅俊科、唐自胜等都提到,国内统计资料表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带有偏见,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成绩差的学生被提问的次数只及班级平均数的一半,只及成绩好的学生的四分之一。但是,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之处在于,本项研究表明,成绩差的学生总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与成绩好的学生同样多,真正处于劣势的是成绩中下和中等的学生。

从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黄浦区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外,也比较注意对成绩差的学生的特别关注,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而这正是教学公平的基本要求。

(3)不同座位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比较。总体来说,坐在不同排的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无显著差异。但坐在不同列的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有显著差异。图9显示,坐在教师中间偏左侧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课堂学习,与坐在右侧的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有显著差异。

[分析]这个结果与上面“教师关注”机会的结果相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3. 课堂中学生获得的总的关注和参与机会比较

总的关注和参与机会(总体关注+总体参与)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被平等地对待。

(1)不同性别学生总的机会比较。研究表明,从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教师关注和参与课堂各类学习活动的总机会来看,男女生之间无显著差异。换句话说,男生和女生在课堂中被相对公平地对待。

(2)不同成绩学生总的机会比较。图10显示,成绩两头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而成绩中等和中下的学生获得的机会较少,与其他的学生有显著差异。

(3)不同座位学生总的机会比较。坐在不同排的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总的关注和参与机会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列的学生获得的总的关注和参与机会有显著差异。调查显示,坐在教师中间偏左侧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坐在右侧的学生有显著差异。

[分析]本部分的结果与前面的结果基本一致,在此也不作赘述。

五、思考与打算

第一,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有关注全班学生的意识。尤为可喜的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心有明显的表现,基本上能够做到不嫌弃,不放弃。

第二,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公平不能与师生互动的时间平均分配划等号。因此,调研中对成绩中等那部分学生关注较少的现象也不能简单地用“是”与“非”来评价。如果教师在与成绩较好学生的互动中也能调动起另一部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想象力的话,那么后者虽未与教师直接互动或互动得较少,却仍然能够产生直接互动所带来的效应,当然前提是教师无论与谁互动,都要让其他学生感觉到自己也在被关注之下,未被边缘化。

第三,我们将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结合各学科教研活动开展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的研讨,对“什么是教学公平”和“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教学公平”进一步深入认识。其次,总结、提炼教师中实践教学公平的思想和经验,予以宣传和推广,特别要重视教学案例的研究,大量收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教学的典型案例,积极寻求第二点中所提及问题的解决之道,使本课题研究在推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区域办学目标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课题组组长: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局长王伟鸣

课题组副组长: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长奚晓晶,常务副院长魏耀发,副院长邢至晖

教育公平现状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基础教育 音乐教育 教育公平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都将教育公平放在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大力帮扶困难人群。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横向来看,不同地区差异还是很大,仍存在许多问题。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在整体农村教育中更是常被忽视的问题。

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基础音乐教育公平现状

教育公平,顾名思义就是教育的公平性,它具有广泛的含义,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更侧重于国家对整体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有序的规范和配置,以达到社会整体的发展稳定。而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则是把社会的公平性在教育领域的延续,其中包括教育的区域的公平性问题,教育师资配置的短缺性,素质教学能力差别性的以及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诸多方面,甚至是少数民族与科目性的差别问题等,都是现阶段还存在的教育公平失衡问题。我国近年来虽然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不断推进与改革,但由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水平,地域性等诸多历史存在原因,还不能快速的根本性的解决,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实施分析与解决对策。

1.教育区域阶层的差别性

这里的区域阶层主要指社会化生产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①,有史以来教育问题都与区域社会发展问题相捆绑,认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教育问题得到较多重视,发展也相对较快,而相对经济发展缓慢地区教育问题常常被忽视,从而发展缓慢。城市的基础音乐教育设施加快步伐,甚至有些以与国际接轨,城市中学生家长接受艺术课程音乐课程意识强烈,与农村音乐教育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城市有其多于农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户籍、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要想消除教育不公平问题,区域阶层差别性的壁垒需早日打破,统筹城乡发展使城乡一体化,政府要发挥其主要职责,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使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艺术教育一体化。

2.教育师资配置的失衡性

城乡音乐教育差距较大,城市是资源的聚集地,有优质资源,优秀教师,政府重视,国家扶持,而农村几乎不加以重视和投入,甚至偏远农村得不到该有的教育经费,义务教育,学院教育,职业教育等都较少投入甚至有些地方不投入,几年下来就已经差距巨大,而城市还在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农村却无人问津。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备严重短缺,有些学校没有一件钢琴,电子琴也是少量,无乐器的更是比比皆是。城乡间的教师资源也是强烈对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方沿海地带经济发展迅猛,优秀人才不断涌入,教育教师资源也在不断增加,而偏远地区教师大部分都是“以一敌三”一个教师教授多种科目,艺术类科目作为“小科”更是非专业教师教授,毫无章法的乱上或只是以“唱教”的单一声乐形式进行教授。众所周知,音乐是作为一门运用形象为主体来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去感知与体会,更要把听觉,知觉,触觉三者合一,怎能以“随便唱唱歌”的形式进行传授,结果可想而知。

3.教育经费与选择课程的公平性

(1)教育经费投入与实施的公平性

教育经费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石,基石的比例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建构,学校教育也同样如此。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实施比重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不仅关系到教育设施师资配置的完善,也影响整体学校教育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区域更是占据一大部分,在城市化加快的步伐下,农村教育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但力度还不够,从去年的教育经费投入明细就可以看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偏低,差距将近一倍之多。学校教育也同样如此,表一是我国2014年学校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分别从城市和农村两大区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于城市明显偏低。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类的“小科”课程,经费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经费的投入不足继而导致经费实施的局限性,下图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公用部分(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专项公用支出、专项项目支出)比重突出,基本建设支出较少。城市普通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比重差距巨大。

教育经费的投入與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地经济实力发展的缩影,特别是财政税收投入方面,经费的投入与支出都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情况,城市发展迅速,具有优先选择权,师资配置经费投入优先,农村投入较少,增长较慢,甚至有些地方与过去甚无区别,投入与支出多年来基本停滞不前。农村与城市的公平性已严重缺失。

(2)选择音乐课程的公平性

课程的多样性保证不足,在城市与农村的教育经费支出中可以看到,经费充足的城市,课程开设也会较多,类别多样,设施也相对完善,包括音乐教育课程中至少具有一门乐器甚至包括多种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等。教材内容设定也有较大差异,城市普通中小学教材中,各类板块齐全,中西方音乐鉴赏内容,听唱实践内容等较多,分类清晰。而农村中小学教育基本几年无变化,只有一门乐器或是根本没有乐器的比比皆是,教材更是基本无更新添加,单一“教唱”形式教学普遍,各方面的不公平性显而易见。

二、针对农村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几点建议及措施

1.打破城乡音乐教育二元结构模式

音乐教育二元结构模式包括城市区域音乐教育与农村区域音乐教育。众多认为农村音乐教育停滞不前的原因来自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城市资源丰富,成为优秀资源的集散地,而农村正好相反,师资水平,设施制度等都要差距显著,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导致教育的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形成也将教育二元结构模式带动,笔者认为这种二元模式完全可以消除,经济发展的增长不应与教育发展相联结,应相互脱离,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教育需要和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相持平,政府应将经费的投入一致化。经济与教育本来就是两种领域,农村的学生受教育更不能与经济相挂钩,课改十年来,已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普及教育,但现阶段应是更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软实力,将普及变为“优及”,由“有学上”到“上好学”方向转变。

2.增加基础音乐教育师资配置

(1)增加经费的可供性:保障音乐课程有序丰富进行,完善设施,经费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没有经费就相当于汽车没有汽油一样,城市资源过剩,而有些偏远地区农村几乎没有音乐教育经费供给,这种现象后果严重,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型教育离不开音乐课程等艺术课程的培养熏陶,中小学生普遍喜爱音乐课程,所以一定要增加经费的可供性。(2)教师资源的整合性:专兼职共存的整合形式,现阶段许多农村偏远山区的音乐教师严重缺失,因生活环境艰苦,福利待遇偏低,所以人才聚集较少,要改变当前状况,就要多方位发展音乐教师,将就近大学中音乐类专业进行有序招收兼职教师,特别是师范类艺术专业的学生,这样既可以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也可以在学校教授音乐,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也更加体会赋予音乐教师的职责。学校的专职教师也要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灵活上课方式技能,保证与时俱进。还需要学校定期组织比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和每一阶段的自身提高。另外还需要增加教师评估等一系列规范教师的准则,使教师形成对待课程严肃认真等心态,同时也增加督促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状态。(3)课程设置的多样性: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摒弃单一的“唱教”形式,规定音乐课程必须持有至少一门乐器。音乐本来就是抒发人类情感变化的感性形式,所以音乐课程设置一定不要死板,音乐课的上课技巧包括歌舞并进的形式都要表现出。教材也要根据地域性的特点编写教材,最好每一地区或是相似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音乐教材,尤其是偏远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将民族特色融入教材中不仅在潛移默化中让学生熟知,也是对于一些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的保护与传承。

3.加大与社会机构组织的联合

上一篇:总进度计划注意事项下一篇:java基础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