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教育公平论文(精选3篇)
“有教无类”教育公平论文 篇1
一、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简析
(一) “有教无类”的内涵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 其含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 不分种类, 不分阶级、阶层, 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 凡是愿意学习的, 统统收为弟子, 都给予教育。孔子在创办私学, 聚徒讲学的具体教育活动中, 都践行“有教无类”的思想。他广收门徒, 其三千弟子中, 有鲁国的贵族子弟孟懿子, 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的子张, 这体现出他不论学生身份贵贱;有以货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 也有蓬户瓮蒲、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 还有穷困至三天不举火十年不置衣的曾参, 这体现了他不论学生穷富;有北方的卫人子夏, 陈人子张, 又有南国的吴人子游, 这体现了他不论学生的地域。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 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只要诚心求教、潜心问学, 都热心教诲, 相信教育的巨大力量可以使化恶为善、化愚为智。除扩大教育对象、广收门徒之外,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因材施教”的原则, 即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孔子在教学中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从而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如果说“有教无类”提出了教育机会的广泛性公平性, 那么“因材施教”便是指出了学生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发展机会。
(二) “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
“有教无类”体现了孔子朴素的教育机会平等思想, 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孔子“仁”的哲学思想, 这是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出发点。
孔子“仁”的思想强调的是“仁者, 爱人”、“爱众, 而亲仁”。“孝悌”是孔子仁学的核心根本。孝悌, 即为教育人们要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 能做到这些的就可以做到不犯上作乱, 使社会安定。“有教无类”便是孔子仁爱思想在教育上的具体化。
2. 出自《论语·阳货》的“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指出人的本性或天性都是相近的, 是人们后天的行为、环境的影响才使人们之间有了善恶高下的差别。
正是这种人性观承认了人的可塑性, 为“有教无类”思想提供了另一理论依据, 承认了“有教无类”的“类”是客观存在并且是可塑的。它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 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 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 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孔子。
在这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旧的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而礼崩乐坏。许多诸侯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 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政治家思想家们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民本”思想有了深化和发展, 认识到政权的存亡与民众的向背的因果关系, 于是庶民的地位大大上升。而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 要求当政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把对民众作用的重视和实行爱民利民政策提到了新的高度。
(三) “有教无类”社会历史价值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主要表现在:第一, 不分行业和出身, 打破奴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第二, 不分地区和族类, 促进各名族的文化交流;第三, 不择对象, 广收弟子, 造就了一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不仅如此, 该思想中蕴含的朴素的教育公平的思想对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更是深远的, 这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二、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现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等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 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 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基础价值。教育公平的内容包括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自1949年, 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教育公平不断发展的同时, 仍然还有很多问题。从受教育的不同阶段来看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长文化水平的提高,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城区和乡镇、东部和西部的幼儿园基础设施、幼师专业技能等存在很大差距, 在同一城市内也有贵族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的差别, 这些不公将学前儿童分级分类, 不利于个体之间身心平衡发展, 影响儿童接受正规义务教育的质量, 制约着全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国民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有一些在托幼机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幼儿家长拥有的社会资源、职业以及经济状况为标准, 按家长的经济状况选择收费标准不同、档次各异的幼儿园, 也使幼儿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感触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与交往的不平等。
2.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 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 城市基础设施比农村完善, 城市人均消费水平高等。这些表现在公平上则为城乡资源分配不平等, 长期向城市倾斜, 表现为:第一,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大, 区域发展不均衡;第二, 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资源配置的失衡;第三, 女性教育参与机会不平等。
3.高中教育在数量质量上差异大。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教育, 高中教育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高中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对优质高中教育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短缺现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其中出现的择校热、高收费、乱收费等问题, 反映出我国目前的高中教育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高中教育资源差距大;在城乡高中之间、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使区域间、区域内的办学质量差距大;这些, 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4.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 入学机会不公。首先,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 地区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受我国地理人文环境的制约, 东西部高等学校数量差异大, 办学质量上差距也很大。其次, 在高等教育的选拔制度上, 地区差异大。高考考试就是平等的分配不平等权利的过程, 是调节社会分工的“天平”、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平衡器。我国的高考制度计划录取体制人为地制造了地位、成分、阶层之间的差距, 以省为单元组织录取, 不同省份录取标准差别较大, 尤其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录取标准。在制定招生政策中, 存在城市价值取向, 没有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差异, 没有拉开档次, 区别对待, 便形成了较大的不公平性。再次, 研究生教育差异大。作为高等教育的延续, 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存在很大差距, 一方面体现在东西方地区差异上;另一方面城乡不公平由课程所反映的同质文化来表现出来, 学历越高同质文化的筛选功能越明显, 城市学生数量明显高于农村学生。
三“有教无类”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2500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开教育民主之先河, 施行“有教无类”的办学主张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 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使教育对象从贵族下移到平民阶层, 扩大了教育对象。这一思想不仅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还为当代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实现教育公平, 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社会的教育公平。
首先,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主要指合理分配各级教育经费和教师资源。在边远落后的山区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环境。为农村的老师提供好的就业环境和前景, 吸引更多优秀的老师下乡教学, 从而缓解农村师资紧张的问题;为农村的老师提供培训, 提高教师道德和业务素质, 完善职业规范, 从而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其次, 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补偿。在教育的起点上, 要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保障性补偿, 使他们和其他人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在义务教育后阶段, 对基于能力平等条件下的非能力因素的救助性补助;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在能力发展相近的前提下, 若要使社会阶层、家庭经济情况等非能力因素不成为个体接受非义务教育的阻碍, 政府只能在政策上向低收入的家庭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或助学贷款。再次, 完善学校招生与收费制度。合理投入高考指标, 促进各省之间的入学机会均等。在制定招生分配计划时, 要以各省的人口总数、总考生数作为确定招生人数的重要参数。收费标准兼顾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收费标准的确定应根据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此外, 合理完善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
摘要: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体现了朴素的教育公平观念, 有利于实现了教育的平民化, 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 教育公平这个亘古常新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再读孔子教育公平思想, 对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2]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3]罗向阳, 支希哲.教育公平:文化学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吉林教育科学院, 2011, (4) :8-12.
[4]张明明.教育公平的缺失及其修复[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2011, (6) :36-39.
[5]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6]张瑞潘.再评孔子的“有救无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8, (1) .
“有教无类”教育公平论文 篇2
(一) 坚持教育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
(二) 创新教育公平的发展模式
(三) 提升教师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接上期)
(四) 构建教育公平的实践机制
教育公平, 特别是教育实践公平,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教育公平能使人有更多的发展上的公平, 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发展。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因此必须建构教育公平机制。
1. 教育内部系统的均衡发展。公平作为一个社会实践系统, 需要教育内部的子系统中特别重视各个薄弱环节, 以保证系统整体的相对均衡发展。首先, 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是范围最广泛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是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 (西部, 少数民族地区, 偏远地区关注点) ;男女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难点 (女性歧视) 。因此,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建立的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内涵有三个方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义务教育均衡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即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群体教育间的分配要达到相对平衡。从宏观上讲,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主要是解决区域办学条件的失衡问题, 在区域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统筹规划, 达到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同时, 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教育, 缩小地区教育条件差距, 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的实质是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实现, 因此,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 义务教育均衡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 以及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问题。它主要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政策制定、资源配置, 提供相对均等教育机会和条件, 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方法, 实现学生在教育起点、过程、效果和成功机会等方面地相对均衡。强调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结果等方面的公平, 这是教育均衡的一个本质目标所在, 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理念。
同时,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保证公民和地区的教育机会、教育结果均等的基本标准。基本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在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与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
2. 建立社会参与、评价教育的机制。教育是涉及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公益性事业, 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育公平关系到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公平, 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因此, 社会广泛参与和监督对教育公平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实现公平的“加速剂”, 能够更加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积极性, 加速教育公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促进教育机会的不断扩大, 推动教育事业公平发展 ;其次,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参与者本身是教育利益主体, 有利于教育改革的进行, 进而推动教育公平的同时会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再次, 社会的广泛参与体现了教育民主精神, 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同时能较大范围监督教育政策制度的公平实施。因此应建立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机制, 广泛集中民智, 切实珍惜民力, 参与教育决策与评价。同时建立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 参与教育管理和监督。尤其在农村义务教育中, 必须考虑不同层次对象的实际情况,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义务教育的需求, 为此, 应建立包括农村家长代表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代表组成的社会评价中介机构, 改变农民、学生的教育意向与意见表达的失语状态, 从而更好地规范办学行为, 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单一化, 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创新义务教育公平实践的模式。
3. 政府适度分担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就教育本质而言, 民办教育同公立教育一样, 是天然的公共部门, 从理论、法律、现实单个角度分析, 政府都应积极成为民办教育的成本分担人而非单纯的外部资助者。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不仅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 而且发展了新的教育资源, 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宏观层面, 增加民办教育的份额将有利于更多的公共教育资源流向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从而大大提高改善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 民办教育不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还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社会提供了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 改善和优化了我国教育公平状况, 促进了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发展。
4. 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教育发展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发生密切关系。基础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关乎地方基础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虽然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对偏远农村地区教育公平的实施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不仅要因地制宜,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还要兼顾教育公平和公正, 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学校布局调整这一复杂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 处理好教育资源固化, 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 统筹兼顾学校建设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关系。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统筹城乡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加大对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 不断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 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认真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全面促进区域内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此外, 在对地方基础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时, 必须对学校变化后的内部管理与基础教育行政管理改革进行统筹, 使行政管理部门真正成为服务学校的机构, 学校能够自主办学, 能够进行学校管理创新、教育改革创新。
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教育发展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发生密切关系。
5. 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家庭贫困仍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辍学的首要原因, 政府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的责任。因此, 建议各级政府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生学生就学”的规定, 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 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 并获得较为充分的经费资助。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 使公办学校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失学。义务教育阶段要进一步推进“两免一补”政策, 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的政策。非义务教育阶段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制度, 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健全公办高校入学“绿色通道”制度, 扩大国家教育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覆盖范围, 建立和完善勤工助学机制, 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到国家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国家助学贷款补偿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保障女童和残疾儿童的接受教育权利。
四、政策建议
对教育公平缺失的修复, 主要责任在政府政策的制订和制度的设计, 并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管, 确保执行得力。没有执行力的政策, 制订得再好也是虚设。
(一) 担当责任与质量公平, 树立教育公平修复的新理念
第一, 修复教育公平的前提 :政府应该“担当责任”并引领发展。教育公平是一种理念, 教育政策制度需要有效的执行力的推进, 现在发生的问题说明, 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不仅对中央的教育政策执行不力, 有的甚至是公然违法与违规造成的, 对此, 需要政府加大问责力度。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政府应通过积极的教育立法等措施, 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建立教育资源配置平衡机制和弱势群体补偿政策机制, 将其承担的教育公平责任落到实处。教育公平问题的本质, 是公共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获得更高层次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某些区域加快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不同地方的发展差距急剧拉大, 成为制约教育公平的经济原因。大力发展经济, 促进不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是解决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之根本。当前出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政策性缺失或制度性障碍。强化政府财政投入责任, 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 大幅度增加义务教育投入,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此, 政府应当加大统筹力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新增教育经费优先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对经费不到位的地方政府要一票否决, 立法治罪。各级政府所做的不是想不想投入, 而是必须投入, 投入到位。
大力发展经济, 促进不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是解决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之根本。
第二, 修复教育公平的基础 :注重统筹教育协调发展。要立足于现实, 将全程推进教育公平和有序推进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教育发展过程中公平因素和不公平因素之间的相互博弈始终存在, 推进教育公平要实事求是, 不能超越历史阶段。要增强教育多样性, 避免单一化。要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教育整体公平。一是突出均衡、协调的本质特征, 统筹教育发展规划, 体现公平教育的理念。既注重条块结合, 使区域教育发展均衡, 又注重层次分明, 使各类学校发展协调。办好每一所学校, 发展好每一个学生。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科学调整学校布局, 实现布局合理化、办学规模化、资源均衡化、学前教育普及化。三是以城带乡、以优带弱, 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 促进城乡教育共同提高, 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道路。四是加大地方政府投入, 均衡城乡教育资源。
第三, 修复教育公平的核心 :深入推进教育过程中的质量公平。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首先, 在教育观念上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第二, 努力造就一支高质量的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 使他们真正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水平 ;第三, 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生态, 为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提供主渠道 ;第四, 真正改变以应试、选拔为目的的教育评价方式,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机会。教育质量公平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理性回归, 是教育公平的实质和深层次要求。当前教育的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上学难”基本解决, 社会公众对“上好学”的需求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矛盾, 因此必须促进质量提高, 保证教育公平。推进教育质量公平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位学生, 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充分发挥推进教育质量公平的主导作用, 积极落实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的发展战略。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和管理学校, 科学地评价学校和教师。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 不仅要传递知识、培养能力, 也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良好个性。学业成绩仅仅是衡量学生的尺度之一, 应提倡和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 承认个性差异, 多几把衡量的尺子, 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要建立有效、客观、准确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资源分配公平, 缩小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福利差距, 消除因福利差距而造成的优秀教师择校现象, 让优秀教师工作安心, 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着力点之一。
(二)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教育公平发展的新途径
教育制度创新, 应有利于人人平等地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 使每个人都依靠教育获得发展的机会。同时, 教育制度本身从平等、自由和机会均等的原则出发, 除满足大多数人的教育利益外, 还应考虑或兼顾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利益。一是创新教育公平运行机制。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 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不同水平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 最大限度地整合、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 以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 保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在教育制度中得到全面反映, 建立起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公共教育权力的制衡机制。二是建立教育制度公平选择机制。赋予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广泛的教育选择权利, 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涵。三是努力使“弱势补偿”制度化和法制化,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四是建立促进教育公平的法制化保障。许多现实教育的不公平是由于教育制度有了实质性的规定, 却没有程序性的保障, 使教育制度所坚持的公平性受到损害。为了保证教育制度的公平性, 应特别加强教育法制化建设, 推进教育法制化进程。五是强化监督。腐败和特权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要坚持依法治教, 强化公开程序, 建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监督机制, 坚决取消教育特权, 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点是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化学校。
(三) 规划布局调整, 打开教育公平的新格局
学校布局、办学规模是影响一个区域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统筹推进市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要科学合理调整好学校布局,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将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作为推动市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任务。市县两级合理规划, 科学布局, 做到长远有规划, 年度有目标, 调整有重点。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客观实际, 尊重群众意愿, 将布局调整与学校新改扩建结合, 与城镇化发展结合, 与新农村建设结合, 与旧城改造结合, 中小学布局调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以撤并“单师校”、取消复式教学为重点, 调整“单师校”和小规模学校, 适当保留教学点 ;二是以创办寄宿制学校, 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重点, 实现规模办学, 整合义务教育中小学 ;三是以改造薄弱学校为重点, 实现多村联合、规模办学, 提升办学效益, 撤并整合学校。在布局调整过程中, 新改扩建学校。经过布局调整, 优化教育结构, 整合教育资源, 节省教师编制,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和规模办学效益, 为校安工程“全覆盖”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 推进标准化建设, 建设教育公平的新基点
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点是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化学校。确立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千校达标”工程, 在市域内开展“标准化建设系列配套年”活动, 由市县政府配套建设资金, 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经费, 通过“以奖代补”方式, 调动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每年规划重点项目, 实施标准化运动场建设年、图书仪器配备年、寄宿制学校暖气安装年、课桌凳更新年、食堂厕所改造年、音体美器材补充年、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装备年、教育信息化攻坚年、多媒体班班通建设年等系列活动。市县联手, 年年有项目, 年年有重点, 采取大招标, 统一采购, 统一配备的办法, 既节省了资金, 保证了配备标准, 又加速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
(五) 阳光招生和编班, 探索教育公平的新途径
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个初中, 按照学生人数分配和对学校的评估结果进行分配。各校不设最低分数线, 名额不做任何调整。对初中学校开展严格的质量评估, 评估的主要指标是“五率两看一倾斜”, “五率”, 即学生初中三年保留率、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学生实验技能和音体美合格率、学生学业成绩优秀率 ;“两看”, 即看学校争先创优情况, 看学校特色发展情况 ;“一倾斜”, 即指标到校分配向农村薄弱学校适度倾斜。以此综合评价的办法, 引导整个初中教育从单纯的升学竞争转向办学水平的竞争, 由关注少数学生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到校, 不仅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 而且是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到校, 使农村薄弱初中得到加强, 少数“空壳”初中起死回生、活力大增 ;学生回流了, 生源保住了, 初中生流失率大大下降了,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能够稳定提高了。在稳定生源的基础上, 明确要求 :从最后一所学校抓起, 各校从最后一个班级抓起, 各班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绝不能让一所学校薄弱, 绝不能让一个班级落后, 绝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推行“阳光编班”, 摸索教育公平的新举措。“择班”是“择校”的延伸, 凡有能力“择校”的家长, 大多要挤破头去为孩子“择班”。过去, 优质小学和初中大多超班容量, 一个班六七十人普遍。市县教育部门年年提要求、出规定, 但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学校校长, 面临的压力更大, 各种社会关系都用在为孩子争个好班上。为了创造一个公平的氛围, 可推行“阳光编班”, 全面推开“市设计”, 就是改变以往学校编班方式, 市里统一要求、统一设计, 以县为单位, 集中实行均衡编班, 并对编班过程实施监督。“县实施”, 就是县教育局组织所属学校, 集中时间, 集中地点, 把学生按入学后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男女生编排输入电脑, 实行电脑配位, 随机编班。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强弱搭配, 以班编组, 由班主任现场“抓阄”, 确定所代班级。“三公开”, 一是整个编班过程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媒体记者公开, 并接受纪检、纠风部门全程监督 ;二是当场宣布学生编班名单 ;三是当场宣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名单。“三不动”, 一是编班名单和任课教师名单公布后不得变动 ;二是未报到学生入班时不得变动班级 ;三是编班后, 校际间学生不得变动, 如因实际情况确需变动, 必须由县 (区、市) 教育局根据相关学校的班级学位情况确定, 并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到校, 不仅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 而且是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阳光编班”消除了实验班、关系班和大班额现象, 创设了公平的竞争机制。“阳光编班”虽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但我们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 用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靠公平公正遏制歪风邪气, 还教育一片净土, 让普通百姓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公平, 增强了教育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满意度。这几年招生期间,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领导再也不用东躲西藏, 手机照样开, 熟人照常见。所不同的是, 群众找到我们, 我们就给他们讲政策, 讲制度。不少家长到现场看了阳光编班整个过程后, 深有感触地说 :“像这样分班, 谁也做不了手脚, 我们很满意。”
使每一所学校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使每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使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择校”乱收费问题基本消除,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区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增添教育公平的新活力
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施“三名”工程, 即培养名教师名校长, 形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这样递次提升的骨干教师梯队结构。同时, 对骨干教师进行分层次、高质量的培训, 市教育局每年组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提高培训 ;每年组织优秀学科教师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行强化培训 ;每年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市本级新课程培训 ;每年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脱产培训 ;每年组织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 服务范围覆盖全市所有学校。这些措施使他们拓宽了视野, 更新了观念, 提高了专业素养, 成长为带动全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领军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形成教师“一年一体检”“一年一培训”“一年一评价”“三年一考试”“三年一赛讲”“三年一表彰”、教育行政干部高级研修、骨干教师聘任、学科带头人政府津贴等一系列制度, 激活了教育干部和教师的工作潜力, 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推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促进教师有效流动。在操作办法上, 坚持“一个原则”, 把握“两个注重”, 实行“三个结合”, 采取“四种办法”。“一个原则”, 就是以县统筹、因地制宜、均衡配置、合理流动的原则。“两个注重”, 一是注重政策引导。积极参与交流的教师, 在评聘职称、评模评优、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二是注重“人性化”交流。我们提出了城市“一刻钟”、农村“半小时”交流圈的概念, 就是交流教师骑车一刻钟或半小时可以到家, 这样的交流, 一般不会给教师的生活带来大的困难。“三个结合”, 就是组织安排交流和个人自愿交流相结合, 学校岗位设置和核编定员相结合, 教师队伍结构需要和学科结构需要相结合。“四种办法”, 一是校级领导先行交流, 二是人走关系动, 三是人走关系留, 四是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对口交流。
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之所以能够稳妥实施,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因为有切合实际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 教师们由“被动交流”转变为“主动交流”, 由“要我交流”转变为“我要交流”。“大交流”克服了教师在一个学校长期工作的职业倦怠, 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共享, 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培养锻炼了中青年骨干教师, 整体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大大缩小了校际间办学差距。
“有教无类”教育公平论文 篇3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怎么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给予我们现代教育一定的启示。
一、目标多元, 做到“有教”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 包含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大部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学问、言行、忠恕、信义”“学问、言行、忠恕”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 道德教育在首位, 文化知识次之。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资料, 精心加以整理, 编著成“六经”, 这六种教材, 各有教育任务, 代表了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等各方面的内容, 说明孔子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学生也可以多方面学习从而得到发展, 孔子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习这些, 又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因材施教”, 给了每个学生个体学习上极大的自由与可能。[4]
现在, 我们也在大力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是考核却最终落到了单一的文化考试上, 在众多教学内容面前, 只有试卷最有说服力。文化考试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教育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生物链, 生物链的最高端就是大学, 从这个终点, 一环一环向前逼近。于是, 压力从高中、初中, 一直压迫到小学, 乃至幼儿园, 所有的教育历程, 仿佛都成了高考的“预备班”。于是, “有教”的空间狭窄到了极点, 最后教的就只有一点, 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里指出了在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如果孔子只是单一教授文化知识, 用一张试卷来考核所有学生, 恐怕也不会出现弟子“贤者七十二”的美谈了。
孔子的关于教育内容的思想启示我们, 在注重人的多元发展, 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能只用一张试卷来衡量所有学生学习的好坏, 这样, 才能让每位学生都做到“有教”。
二、降低目标, 达到“教无类”
“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好行小惠, 难矣哉”, 几个学生整天在一起, 耍点小聪明, 调皮捣乱。孔子面对这样的学生, 出了感叹“没有办法”, 并没有极力训斥, 强迫学生去做什么。学生宰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白天睡觉, 什么事也不干, 孔子不但不叫醒他, 反而从宰予的行为里得到收获———观察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后来宰予却成为孔子学生当中“言语”表现最为突出的人。[3]
柳宗元说得好, “其根欲舒, 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种下了种子, 不要时时挖起来看, 而是耐心等待, 它自然以丰硕的果实来回报你。学生如果有莫扎特的能力, 我们给他莫扎特的环境, 他会成为莫扎特;就算没有苦心培养而任其自由发展, “生命自己会找出路”, 过程虽然会坎坷, 他还是有可能会成为莫扎特。最怕的是学生不是莫扎特, 却一定要他变成莫扎特。教养学生, 其实顺其天性即可。无论今天社会怎样发展, 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任何外力无法改变的, 如果一味地“揠苗助长”, 那只是一台机器, 承载知识的机器, 当知识堆积到难以承受时, 学生就会选择卸下这个沉重的“包袱”。作为一名老师, 要根据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 适当降低学习目标, 从简单做起,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做起, 慢慢深入, 而不是整个放弃学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愉悦的学习心态是学好功课的必要条件, [5]当学生在学习上表现的跟不上, 或者厌烦的时候, 孔子启示我们, 不要着急, 让学生从最容易的地方下手, 从最感兴趣的事情上下手, 慢慢来, 不要着急, 你会发现, 每个学生都有可教的地方。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孔子提出“有教无类”, 他提出的许多宝贵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 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教育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及其深远的, 本文就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浅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有教”“教无类”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 .
[2]孙清培.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雷玲.教师要学孔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 .
[4]王世农.试析孔子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D].辽宁师专学报,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