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理念

2024-10-12

教育公平理念(精选12篇)

教育公平理念 篇1

教育公平是当今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倡导教育公平,就是希望教育能够朝着教育公平的目标发展,最终达到基本的、应有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也是一种理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出现在教育领域,就会有不公平的教育现象,这是现实。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距离的。

目前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之所以关注,表明了我们的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公平的现象。怎样消除教育不公平,走向教育公平,正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究的。

国际教育界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为我们认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本文试图从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来探讨教育公平的问题。

一、受教育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前提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受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也是建设更加公正的社会的基础。[1]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人人具有受教育的权利,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儿童入学,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教育。[2]

早在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中就提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7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作为另一重要国际人权宪章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强调:教育必须为所有人提供机会,尤其是为弱势群体,不应歧视他们。世界各国也先后将人的受教育的权利,通过立法,在各自国家中加以落实。

由此可见,人的受教育权已成为人权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一种国际认可的受教育权利已经得到普及,任何教育上的排斥都会受到谴责。[3]因此,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必须使失去受教育机会的人不再遭受排斥和歧视,享有他们应有的权利。同时,更应注意的是要认识到人的受教育权是极为重要的,是不可侵犯的,因为受教育权是行使其他人权的基础,是值得优先考虑的。

全纳教育是建立在促进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为基础的思想之上的,是着重从人权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分析教育问题的。从全纳教育的观点来看,只有保障了人的受教育权利,才能谈教育的公平问题。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的根源主要是有一部分人应有的教育权利没有享受到或被剥夺了。例如,城市中的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他们的教育与城市儿童的教育差别很大。同样是一个儿童,仅仅是由于户口的问题而遭受了差别巨大的教育,这就是教育上的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的原因也就是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如果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并具体落实在教育过程中,能让所有儿童在其所居住的社区进入他所想去的学校,那么才能说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基本保障,才能说在某方面达到了教育公平。

我们知道,教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向上流动、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连人的这种最起码的发展途径都给堵上了,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那社会肯定会产生许多问题。由此,在100多年前许多国家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来保障人的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直至21世纪初,世界上仍然还有7,200万适龄儿童失学以及7.7亿成人文盲(其中64%是女性)。[1]即使在学校教育体制内,也可以看到还有不计其数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或显性或隐性地被排斥或被边缘化。

残疾人受隔离、受排斥更甚,他们从小就被人为地隔离在特殊的环境里,即使有机会上学,也只能上特殊学校,长期生活在与普通人完全隔离的同类人的狭窄环境中。这是世界范围出现的教育不公平。

由此可见,尽管各国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但是人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是20世纪后期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一直在努力试图解决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也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要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首先应重视受教育权问题。也就是说,在一个有人被剥夺受教育权的状况下,就没有任何的教育公平可言。

公平的前提是要保障和尊重人权以及人们在人格、地位、待遇上等方面应具有的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

当然,在当今的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平等,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等,相反诸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在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正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诸多不平等,才使人们及其社会地位产生差别。

我们说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结果。为了实现这种理想,取得这个结果,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实现,而人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是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宪法》上规定了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法律对权利的规定,不等于权利就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的价值在于其实现。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日益加强。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人们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的意识还遇到很多问题:一是具体的法律规定还不够明确甚至滞后;二是某些体制和政策上的改革还没有开展;三是思想上还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并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外来民工为当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与当地儿童平等享有教育,这当然是一种不公平。虽然我们的法律规定了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是受到体制上和政策上的限制,从而也就消解了法律意义上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使这种权利徒有虚名。如果这部分人的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保障,那么人们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状况就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他从他应享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被划到了与当地儿童接受不同教育的类别中了。

再如,目前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明显的二元性,也就是普通教育体制和特殊教育体制。这种体制将具有身心障碍的残疾人一并安置在特殊学校里,使他们从小就处在一种与普通儿童完全隔离的状况下,即使他们愿意到普通学校入学,但是普通学校也不愿意接收。尽管这种体制已经在进行改革,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但是具体的实施状况并不容乐观。因此,还是有相当部分的人在受教育权利上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

又如,入学机会的均等往往掩盖了入学后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免费的,以使任何贫穷的儿童都可以有机会上学。入学机会上的平等是人的受教育权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这还不够,在具体的受教育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教育的不公平。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还反映在学校教育领域中许多方面。例如在学校的选择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评价的实践上,等等。

假如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能够从人权的角度来对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加以分析,并努力实践教育公平,那么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向公平,我们的社会才能走向和谐。“人人生而平等”这种意识,应该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确立和提倡。“受教育权是一种人权”的理念,也应该在我们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在最基础的层面打好未来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在2008年召开的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作了题为“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全纳教育的提出,体现了对所有人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护,顺应了时代要求和未来趋势,对建设和谐世界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5]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已增加了对人权的重视,增加了对人的受教育权的重视。

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在为实现教育公平理想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种人权的意识概念,因为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而要具有这种意识,在社会中倡导全纳思想、在学校中实施全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育公平有赖于全纳教育的实践

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改善的过程中,日益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至今还只有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因具有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优势而享受了国家的优质教育,而另一部分地区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教育,出现了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要消除这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全纳教育倡导的思想和实践具有极大的教育学和社会学意义。

全纳教育倡导全社会关注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反对在教育中排斥人,重视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全纳教育,有助于人们从小就具有人权的意识,有助于全社会能认识到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已不再仅仅取决于经济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人的重视和尊重的程度。

全纳教育倡导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主张关注和尊重每一个人、加强合作、促进参与、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全纳教育,可以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创导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团结、合作、和谐的氛围。全纳教育的这种价值取向,可以使学生从小就体验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一和谐社会的主导精神,有利于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价值取向。

全纳教育倡导实现一种全纳社会。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全纳社会,全纳社会也就是人人参与的民主社会。实际上,全纳社会和中国目前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均衡有序的权利保障机制,使社会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受到保障、各得其所、协调和谐。也只有在保障了人权、实现了社会公正的基础上,一个社会才可能稳定地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称之为和谐社会。而由众多和谐社会组成的国际社会才可能形成和谐世界。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全纳教育创建了有益的环境和氛围,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全纳教育的发展。

全纳教育思想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即教育必须提供优质的、多样化的和个性化的服务,而且也指明了具体策略,即要建立全纳学校来实践之。

优质(excellent)教育并非单方面追求学生个人学业成绩的优异,它更强调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合作来解决个体的问题,注重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大可能地发展他们的才能。“全纳教育是消除各种形式的学习障碍,促进所有容易被排斥和边缘化的学习者的参与的过程”。[6]全纳教育认为,学业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在许多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班级集体和合作来解决。承认问题的社会性以及依靠集体合作来解决个体问题,这是优质教育的显著特征。

多样化(diverse)教育主张,面对各种有不同需求的学生,不应实施死板划一的教育。未来的教育必须提供与每一个学生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教育。在教育基本目标的框架中,多样化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案,教师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将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包袱,并努力使学生来适应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生活,还是学校把学生的多样性看成是一种资源,学校做出不断的调整和改革来满足学生的多样性,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功能的不同界定。

个性化(personalized)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心理发展。未来社会要求人们面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具备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积极的自学能力、交往能力。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优势特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会相应的位置上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7]

全纳学校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儿童应该在一起学习,而不论他们有何困难或差异。全纳学校试图通过适当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利用以及社区合作,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速度,并确保每个人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对普通学校进行重构。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建立一个尊重、合作、互助的情感氛围和教学学习的氛围。在学校中,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学校人员,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都应该相互尊重。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家长、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学校和当地社区之间,都是一种合作、参与的关系。再者,要以全纳的价值观指导学校工作,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或监护人都应具有全纳的思想和理念。在学校中消除歧视性的语言和行为,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高期望。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学校政策的制定。全纳政策应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内在部分,其基调是:

(1)学校是社区内所有人的学校,无论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怎样,政策要保证接收社区内的所有孩子,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其需求。

(2)学校是学校内所有人的学校,政策要帮助新教师、新学生在学校里得到良好的安顿,学校安排教学小组,所有的学生都受到重视,政策的制定本身就是所有人民主参与的过程,学校的任命和提升都是公平的。

(3)针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行辅导,保证特殊教育需求的政策是全纳政策,保证招聘和培训愿意辅导和赞成全纳的教师,教职员的培训要帮助教师能应对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所有形式的辅导都是合作的,减少排斥、压力和参与的障碍。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班级组织、课程和教学。课程和教学的框架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进度、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因此,这就涉及到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的计划问题。综合性的课程框架有明确的目的导向,它是一个协作的体系。具体讲来,就是建立以全纳哲学和价值观为导向的学校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开发着眼于在一个一体化的环境下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发展的过程做一系列的档案管理,其信息作为评估的依据,对课程计划做出判断,评估又作为制定新课程决策的依据。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对社区特点和学生家庭的背景作出合理的建设性的分析。欢迎社区人员和家长的参与,对资源进行公平分配并鼓励充分合理的流动。课堂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课堂鼓励学生的参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的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秩序是基于相互尊重的,课堂要促进对学生多样化的理解,所有学生都应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班级教师和助理辅导人员都应参与对学生的辅导。

从全纳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这是一种国际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因为全纳教育揭示的是:我们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为所有人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教育;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参与的教育;应该是不排斥任何人的教育;应该是每一个人终身都有学习机会的教育;应该是为所有人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教育。

由此可见,无论从教育思想还是教育实践上来看,全纳教育要达到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实现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的实践途径,全纳教育是首选。

摘要: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教育公平问题在我国目前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国际教育界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为我们认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全纳教育注重人的受教育权利,认为受教育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前提,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有赖于全纳教育的实践。因此,普通学校开展全纳教育可以为实现教育公平、走向和谐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教育公平,全纳教育,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4]Clementina Acedo,Massimo Amadio and Renato Opertti, Defining an Inclusive Education Agenda:Reflections around the 48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UNESCO: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Geneva,Switzerland by SRO-Kundig,2009.9,12.

[2]UNESCO.The Salamanca Statement on Principle,Policy and Practice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Final Report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Paris:1994.2.

[3]Documents Issued by the Conference,General Report of the 48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UNESCO,Geneva:2008.3.

[5]刘延东.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R].日内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文件.2008.

[6]Tony Booth,Inclusion in Education:The Participation of Disabled Learners.London:Routledge,2000.45.

[7]黄志成主编.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56.

教育公平理念 篇2

规划执法事关人民、国家、社会的利益,执法工作肩负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自觉用公平正义理念指导执法活动,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秉公执法。一要出于公心,维护公益。在执法活动中始终考虑既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又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决不手软。三要克服己欲,排除个人利益对公平正义的影响,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二、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客观全面地收集、审查证据。二要严把法律关,要努力提高执法人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努力提高法律水平,严格把好法律适用关,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三、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目前,规划建设领域违法建设非常严重,为达到快速打击违法建设的目的,现场拆除违法建筑的现象较多,所以还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甚至把程序当作累赘和羁绊。这样做不仅达不到实体公正,而且还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损害了执法机关的形象。因此,必须切实提高程序意识,摆正程序的位置,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有效保障执法公正。

四、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做到限办结。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执法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自己应当遵守的时限内,尽量缩短办案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法律没有规定时限的,自己给自己设定时限。

五、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坚持执法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做到执法前事关重大利害关系的,做好公示,执法结果要公开。坚持完善集

教育公平理念 篇3

关键词:教育公平理念;践行;实现

教育公平状况成为全民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教育公平的革新核心。依据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Husen,T.)的理论观点,教育公平应该分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袁振国认为,教育公平的含义包括四个要点:即人的目的,教育权利平等原则,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笔者基础科学研究能力的局限,仅从教育过程公平的观点出发,探讨小学教育教学中公平理念的践行,以及公平问题的对策,以待思考和完善教育公平理念。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教育公平是以社会公正之标准(规范)对教育平等状况的推断。教育过程公平作为教育领域程序公平的核心,是指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同等条件、同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不等于绝对的教育平等,更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一个包含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或范畴。对于相同条件下的同等情况的人,实施平等的教育是平等的;对于身体、智力等方面残疾或缺陷、或在家庭出身、经济背景等方面处于弱势的儿童,给予倾斜的补偿教育同样也是公平的。本文研究教学和管理过程方面的教育公平问题,对于小学校长树立公平的办学理念,班主任体现公平意识等有着重要意义。

二、公平理念下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表现

1.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不公平表现

学校管理中,人为涉及的教师不公平现象根深蒂固。“主课”教师与“副课”教师地位不平等、毕业班教师与非毕业班教师地位不平等。学校重视智育,轻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学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全面发展。

2.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不公平表现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者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常常对非正式群体持忽视态度。小学处境不利的学生包括家庭经济贫困生、心理不健康者、学困生等,他们处于劣势地位,也常被班主任所忽视。

三、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不公平表现

1.课堂教学中机会不均等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机会不均等。在课堂交往中教师由于其特殊地位及权威,自然就成为交往的发起者和支配者,学生的行为无论如何主动,都需要经过教师的筛选才能实现。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情况,发现师生在课堂交往行为方面存在着不平等。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各异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两种认知方式与学习有密切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不同的期望,按照自己的心理印象行事,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教师对寄予不同期望的学生所费得心思不同,所花的时间也各异。

3.忽视学困生的学习差异

忽视学困生,歧视学困生是班级管理中最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座位安排上歧视学困生以及教育评价中歧视学困生。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不能做到整体关注。

四、教育过程中践行公平理念的基本策略

1.学校管理过程中小学校长要树立公平的办学理念

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能否从公平的角度进行宏观管理,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受制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如果校长不能树立平等合作的教师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并重的课程观,多元性的教学观,多维性的评价观,教育过程的公平就不能实现。

2.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公平意识

班级管理的任务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中共存,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教育公平理念践行下,班主任应坚持“无歧视原则”,关注处境不利的学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学生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贫富、男女、正常、残疾,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而不应该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每一个学困生,采取正确恰当的教育方法,而且可以滋生对学困生的爱心。

3.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育公平

(1)树立教育公平理念,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公平理念,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时,正确评价和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取得应有的学业成就。

(2)改变教学空间格局,实施因材施教

教学空间格局主要指教学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封闭或开放程度,教学物质设施的陈列状态,学生座位的编排形式等。布局的目的在于使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课堂活动,与教师一起参与问题讨论,是一种师生密切交流的座位排列格局。

(3)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人性化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考资料,其内容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新课程改革中,纠正教材编写者的偏见,提高教师的判断能力,消除教育科学中的性别偏见,取得家庭和社会的全力支持。

(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能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而忽视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人”的权力,而不以接受知识的容器来对待,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参与者、知识的促进者。

总之,教师是教育过程公平理念的终极践行者,应正视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局限性,主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弥补能力缺口,为每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呼唤教育公平,尤其是教育过程公平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时代心声,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以上策略,希望对于整体革新小学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作以参考。

参考文献:

[1]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C].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93-215.

[2]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7.

(作者单位 甘肃省常家河镇曹庄小学)

教育公平理念 篇4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给不同的人同样的待遇, 或给同样的人不同的待遇, 这都是不公正的”。人之同样当指所有的人在人格尊严和发展权利上都等同, 人之不同当指不同的人在其心智潜质和发展需求上有差异。以此观照学校教育, 贯彻公平理念关键在于 :既要确保所有学生享受均等的教育与发展机会, 也要兼顾不同学生获得彼此各异的教育和发展。两者如何“对接”, 把握平衡? 笔者以为须坚持三项教育原则, 探寻三种策略。

一、教育公平理念下的 实施原则

1. 基本发展与“瞻前顾后”有机统一。对于在读学生来说, 基本发展指的是通过所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 在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上达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合格成绩, 具备了自己所在学段学生普遍具备的素质水平。对于学生, 这是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目标 ;对于学校, 这是办学与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作为教育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性主体, 作为这一目标的直接实施者和最终落实者, 他们须在其执教的相关年段、相关年级、相关学期、相关阶段、乃至相关课堂中、相关内容上, 让学生的知识、经验、技能、心智等达到普遍的合格水平。但是, 不同的学生个体, 其“前经验”——天赋智力潜质或后天教育程度——总会存在或高或低的差异, 在当下教学内容的接受中总会存在或快或慢的区别, 前经验比较成熟和丰富的, 接受起来势必比较快 ;前经验比较薄弱和欠缺的, 接受起来势必比较慢。有鉴于此, 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按照绝大多数学生可能跟上的教学进度与节奏, 采用绝大多数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得以顺利达成基本发展目标 ;于此同时, 还得注意留给优秀学生以提升和拓展的空间, 激励他们“领先一步”, 以免他们智力闲置 ;注意留给资弱学生以回补和追及的时间, 允许他们“滞后一点”, 以免他们畏难退却, 这就是“瞻前顾后”。只有在坚持基本发展的同时注意“瞻前顾后”, 才能完整体现整体公平和具体公平。

2. 全面发展与“扬长避短”有机统一。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长期以来倡导和坚持的教 育方针, 是政府对公民以及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的完整要求。对于全面发展, 有很多官方文本和民间文本中频频使用的“德、智、体、美、劳”五维表述。在我看来, 全面发展包含身体生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情感素质、文化知识素质、思维创造素质、技术技 能素质、艺术审美素质、人际交往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国家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诉求, 并通过指导课程实施实现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愿景。作为学校和教师, 就要在坚持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中, 有效贯彻教育公平理念, 让每个学生都有学好每门功课的机会, 对学生对课程都不能有丝毫的偏颇。然而, 不同的学生, 对外部世界关注的兴趣方向, 其得之天赋的潜质, 都有各异的优势, 比如 :擅长表达者也许不喜动手, 钟爱数学者可能害怕语文, 爱好探究者也有可能是音盲——概而言之, 我们要求发展的各种素质, 在学生那里存在彼此不同的“长板”和“短板”。有鉴于此, 我们在教育中应杜绝“掐长扯短”, 力求“扬长避短”, 一方面在发展学生必备的奠基性素质的课程教学中, 允许学生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学习, 以期收到最佳效果 ;另一方面在培育学生特殊的发展性素质的课程教学中, 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自由和充分的成长机会。

3. 共性发展与“求同存异”有机统一。从社会学视角看, 人的发展过程是内化社会文化和学习角色知识的过程, 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社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认知体系、生活习俗和各种行为方式以适应社 会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并参与创造社会生活的过程。但社会化并不意味着个人成为社会附庸和工具, 而是习得社会之共性和形成自我之个性的辩证统一过程——以共性来表达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念、认知体系、生活习 俗和行为模式, 以个性来表达个人特有的人生信条、生活原则、处世态度、行事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有机统一的过程, 其完美的发展境界、亦即完善的人格境界便是社会共性和自我个性互融互动、和谐共生的境界。教育 是应人的发展需要而生的特殊实践活动, 既要致力于顺应人的社会化之需, 培育共同生活之“性”;也要致力于满足人的个性化之需, 激活个体生命之“性”。有鉴于此, 学校也好, 教师也好, 在其教育教学之中, 须将传承人类主流文化、贯彻核心价值、为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传授必需之知识、建构必需之经验、 培育必备之素质作为重要的使命担当——此谓“求同”。但是这样的传授、建构、培育活动, 不能误入“文化霸权”、“知识强权”和“教师特权”的歧途, 致使学生变成文化知识的“容器”和社会机器的“零件”, 在主流文化传承中应兼容多元诠释, 在核心价值贯彻中应关注个性解读, 在引导知识学习和经验建构中, 应悦纳求异的观点, 珍视创新的萌芽——此谓“存异”。只有这样, 才能既给所有学生积淀日后融入社会生活以均等的机会, 又让不同学生在当前学习中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和快乐体验。

二、教育公平理念下的 实施策略

人的发展是多种身心元素彼此渗透整体互动的过程, 其所需接受的多种教育内容也呈现相互交织相互穿插的状况 ;相应地, 任何内容或任何形式的学习, 伴随主流心智活动和感官活动过程的, 往往还有其它心智和感官元素的协同参与。因而, 所谓教育策略, 也只是总体上相对适合于某种教育内容, 不可能与教育内容直接构成一一对应。应以完整素质与完整教育的三维理解为逻辑基点, 提出教育公平的三种相应策略 :

沈红霞 :中学高级教师, 无锡市 教学能手, 江苏省优秀班主任。

1. “普需资质”教育的分层异步策略。人生在世, 首先要有参与日常社会性生产活动, 获取生存资源、具备自食其力的能力 ;而参与社会性生产活动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经验、技能、心智等, 即是人的生存资质, 这种生存资质是所有人都必须具备且都可能具备的, 称其为“普需资质”。在学校教育语境中, 在读学生的普需资质具体表现为在其相应教育阶段 (学段、年级、学期等) 和相应教育内容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普遍应达到的合格水平。公平的教育, 就是要努力确保每个学生在其每个学习阶段和每项学习内容上,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都达成这样的合格目标, 进而使其在完成相应年限的专业教育学业之后, 得以整体具备参与基本社会性生产活动的普需资质, 拥有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然而, 由于学生学习当前内容时总存在已有资质的高低之差, 我们在实际教育中如果过分夸大班级授课制这一组织形式所能发挥的集体教学效能, 如果过分追求教学进程的同步性, 强拉硬拽资质弱势的学生与大家“齐步走”, 就会导致这些学生“消化不良”, “吸收不了”, 掌握不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最终还是落在了多数同学的后面, 结果就是“公平”落空。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 教育可以采取分层异步策略, 即在一定阶段或一定内容的教学启动前, 要了解学生群体中相对落后的学生, 同时了解其落后的具体表现 ;教学过程中, 要在目标设定的高度、问题设计的梯度、教学推进的速度、方法选择的适度、练习设计的难度等方面, 按现有学习资质分出层次 ;教学结束之后, 要留出时间, 付出精力, 为后进学生补救可能遗留的学习缺漏。

公平的教育, 不是滥用教育权威砍去其鲜明的“棱角”, 拔掉其独特的“芒刺”, 而是在尊重人的独立意识和独特个性的前提下, 循循善诱涵养其兼容与悦纳的群处品质, 使其得以顺畅融入社会顺利实现生活愿景和发展理想。

2. 群处品性教育的价值商谈策略。人自降生之日起, 便无可选择地被“抛入”社会关系之中 :先是在缩微的社会——家庭之中生活 ;之后随着年龄增长, 逐步走进社会生活。社会关系, 是人的生活无法逃避的必然宿命, 更是人的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境和必要条件。人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群处——即与所在群体、与 群体中的他人如何相处的问题。具备普需资质之后, 再习得群处品性, 人便获得了“准入”社会的第二张“通行证”, 可以融入社会过正常生活了。这种群处品性, 核心就是伦理境界和道德素养, 此外还包含合群的心理特质。学校教育中的品德 (与生活、与社会) 课程便是以此为教育目标的。无疑, 通过教育, 人都可以具备基本道德素养, 但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现实生活中有着高境界发展理想和高品质生活追求的人, 往往也有着较高智慧潜质和较高创造能力, 这种人往往又有比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比较鲜明的处世个性, 这种意识和个性往往与最为普适最被大众认同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模型和行为方式难以融洽, 如若坚持这样的特立独行, 往往难遂“青云之志”。因而, 公平的教育, 不是滥用教育权威砍去其鲜明的“棱角”, 拔掉其独特的“芒刺”, 而是在尊重人的独立意识和独特个性的前提下, 循循善诱涵养其兼容与悦纳的群处品质, 使其得以顺畅融入社会顺利实现生活愿景和发展理想。进行这样的群处品性教育, 就应以尊重为前提, 艺术地引导学生置身有着性格冲突的群处情境, 体验不同处世方式的利弊得失, 在征询和商榷中作出权衡和取舍, 从而促使其形成完善的群处品性, 这样便实现了促进发展与尊重人格的双重公平。

教育公平理念 篇5

一直以来,P2P平台头上一直被紧紧扣上“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帽子。P2P被监管,不仅是舆论界的要求,也是P2P业内的希望,业内主流P2P公司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被监管。对“求监管”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随着风险事件不断升级,P2P会不会被一刀切?又会由哪一监管部门负责监管?是否会采用发牌照的形式做监管?监管又能否有效解决P2P行业现在的问题?

投融贷P2P平台求监管,但是不求牌照。因为牌照意味着变相垄断、意味着排他性,也意味着非市场化竞争,更意味着P2P或为他人做嫁衣。无论国内外,P2P网贷的监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为这种模式尚未定性,未来发展还存在各种可能。如果把P2P纳入监管,那首先进入监管的必定是较优秀的平台,这些平台的创新能力就会受到抑制,原本无序的平台则可能依旧野蛮生长。甚至一些P2P公司会改头换面,以其他的名目来绕开监管,例如有些平台完全可以称自己是民间借贷的第三方风险控制,做着相同的业务模式,甚至把较透明的互联网模式引入线下,反而给监管造成难度。

其实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视为一个整体,近期监管层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行为即可视为一个信号,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石,如果规范了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其他创新的模式亦难以突破此藩篱。对监管层来说,P2P监管成本、投资者教育、如何界定P2P的业务范畴等也是短时间内无法落实监管的原因。其实P2P行业的从业者和投资者都或多或少存在投机的心态,P2P本质是民间借贷,从业者和投资者难免沾染到民间借贷风气,在发展中需要以金融的要求逐渐将其规范,这样才是民间借贷阳光化的途径。互联网金融能走多远,其实最终取决于普通人对风险的容忍度。

教育公平理念 篇6

21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农村受益最大。2001~2006年对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调整,由过去的乡镇办、农民办,转变为由政府办,以县为主管理。这个大转变过程的标志,就是2006年春季开始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2007年春季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全面免除学杂费,惠及1.5亿农村学生,进而在2008年9月全国城乡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国家的这个重大战略决策,经历千呼万唤,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随着2006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2001~2006年的上述举措已经有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在经费拨付上,规定了“分项目、按比例”,中央、省、市、县共同分担;在偿还债务上,规定了各地先自行清理偿还农村“普九”债务,中央以奖代补,一年内消化完成;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以保障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发展。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到5年,提高到2008年的8年以上,其中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5年,比世界平均水平还高一年。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数以亿计的新一代农村青年,正在成为21世纪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

“农村孩子入学的机会公平已基本达到,如何实施教育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是农村基础教育下一步必须要考虑的。”

面对记者说这番话的胡平平曾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从整个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开始调整的2001年,直至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的2006年9月1日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安徽这个中部典型的农业大省从事基础教育的管理工作,因此拥有农村教育改革第一线的丰富经历和深刻体会。2007年,她被借调到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担任副主任,主持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评价和引领工作。回顾以往的工作,她认为自己“实际上都在围绕教育公平这个中心”。

农村教育的过程公平还不行

不容置疑,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目前农村教育虽然有了一些好的政策,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农村教育的基础还很脆弱,义务教育普及后的巩固压力还相当大。2007年底全国小学入学率达到99.4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按照政府公布的这两个数字,可以推算出当年的两大未入学人群的数量:6~11岁的儿童有55万未能获得小学教育的机会,12~14岁的少儿有110多万未能获得初中教育的机会。

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差距还较大。2006年,生均财政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城镇是农村的1.3倍;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城镇是农村的1.2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师资方面也有明显差距。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年龄结构及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相当突出。有人概括一些省的农村教师构成是“三个1/3”:1/3是民办教师转正的,1/3是50岁以上的,1/3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的。这与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教师状况基本吻合。

农村地区教师为什么“有编难补”?胡平平在调研中了解到,原因在于财政体制。一些边远、落后地区吃财政饭人数大大超过了编制人数,超编的人多集中在县乡两级政府机构及其事业单位。因此尽管教师缺编,一些县或区仍对教师“有编不补”,因为如果补,就得由本县或区级财政掏钱。同时,超编县也得不到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所以县长不会再让教师进入。一方面农村年岁大又不能胜任教学的教师还在那儿顶岗,一方面结构性缺编又导致大专毕业的师范生进不去,这是一个非常难解的题。由于涉及整个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的大改革,仅靠教育一家根本没办法解决。因为一个真正能使不合格的教师出去、合格的教师进来的管理体制,离不开财力的支撑。

由于经费不能落实,设施不足,培训者水平不高或没有培训者,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多流于形式。除了一些非学不可的学历教育和远程教育、函授教育之外,其他途径几乎没有。如果有,也是一些由过去中师改的培训机构,这种培训的收费,由公用经费承担50%,另一个50%以及农村教师到县城的吃、住都得自己掏腰包。很多地方一个暑假培训下来,每个教师要负担1000元左右。这也是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现实难题。

差距较大的还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基本办学条件。胡平平2008年在河南民权县(国家贫困县)进行基础教育监测时,发现农村的中小学几乎没有实验条件,没有音、体、美的教学设备,甚至没有课余活动的操场和场所。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在一些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国家下拨的计算机和卫星接收设备,大都闲置在那儿,究其原因,一是公用经费数量不足,支付不起电费和维修费,二是没有专门的教师从事远程信息接收工作。农村教育中缺乏管理、经费、人才的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胡平平认为,由于农村教育还远远达不到过程公平,如果在全国整体推进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就必须要有国家的一些宏观决策和宏观政策出台。

县域内教育管理的制度缺失

有许多数据可以证明,历年来县域内校间办学经费差距巨大,农村学校经费不足。其中一个现象极为普遍:无论东部还是西部,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一个县域的教育经费投入总是重点校高于非重点校,县城校高于县城外农村校。在经济上城乡差距相对小的浙江省,胡平平调查了一个经济发达县,农村校和县城校的经费投入之比约为1∶4.1,这个差距与安徽省的一些经济薄弱县相差无几。

县域内农村校、薄弱校教学仪器设备经费短缺到什么程度?据胡平平在6个县所做的调研,有的学校生均值还不到2元/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素质教育,就连很多实验课都开不出来。一些农村中学中考时不考生物和物理,因为没有供教学实验的仪器设备。

县域内师资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的体音美、外语、计算机教师奇缺。农村学校教师和县城学校教师相比,起点学历和总体素质都偏低。与此同时,由于条件艰苦、整体环境落后,也难以吸引高学历人才到农村任教。农村如果连住的地方都解决不了,还用什么吸引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呢?总的来说,农村教育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过小,优秀教师都向县城集中。农村教师普遍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就是往县城去,往城市去。

县域内学校生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生源向县、镇重点学校集中。农村学校辍学率居高不下,有的地方出现空巢学校。胡平平在调研中发现,大班额在初中最多,在县城最多,多到什么程度?有的班本来是坐45个学生,现在坐到100多个。有些学校没有住宿条件,白天100多名学生挤坐着贴近了讲台,只留一个空儿给老师讲课,晚上学生把桌子拼一拼,就在上面睡。没地方吃饭,他们就到周边居民家里买饭。为了提供住宿条件,国家已经下拨了100亿元,可还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学生住宿紧张的问题。

分析以上原因,除了整体投入不足、教师管理体制难以改革之外,胡平平认为,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和机制、制度的缺失影响了县域内教育公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性,造成了县域内教育的不公平,具体表现为管理层次多,效率低下,管理重心低,调控能力弱。加上县级党政领导缺乏科学发展观,错误的资源配置加剧了县域内教育的不公平。当前“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机制、制度上的不健全,是实施县域内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

事实上,“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之初就存在诸多问题,如乡镇教育管理职责不够明确、教育教学管理的权责分离、教育经费管理缺乏规范等。比较典型的是,教育局不知道这个经费怎么用,而校长没有使用经费的自主权,每一笔开支都要到县财政结算中心求爷爷告奶奶去报账。还有教师队伍管理统筹不够,谁来管理教师在乡镇流动或在县域内流动?教育部门管、人事部门管,谁都管。又如任命校长,过去是党管干部,组织部门管,新《义务教育法》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长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现在下去一了解,正在管校长的有组织部门,有宣传部门,也有教育部门。有一个乡长被上级调整去当校长,而他根本不懂教育,怎么办?就让他搞基建,搞扩大建设,最后搞成个贪污犯,把他抓起来了,才知道他的“乡长”是买来的。尽管这只是个别现象,却反映出虽然有新《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但机制还很不健全、很不完善。

从县域内的教育公平做起

诚然,要在基础教育中落实教育公平的理念,首先要从区域内的教育公平做起。而要落实区域内的教育公平,首先要从县域内的教育公平做起,这是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个现实选择。县级政府作为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行政权的行使机构,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层行政单位,县域内教育公平是国家基础教育公平的一个基础模块。

当今的发展形势已经具备了在县域内推进教育公平的条件,因为国家大的政策就是以县为主进行管理,这是推进县域内教育公平的体制保障。另外促进县域内的教育公平已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经验,像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等省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反映出推进县域内教育公平所面临的很多挑战。

胡平平认为,多年来教育管理职责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是导致县域内诸多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源头。比如资源配置缺乏刚性规范制度,只有中央到省有刚性规范,从省到市再到县就没有刚性规范,所以才会出现“跑部跑省”的现象,谁会哭就有钱,不会哭就没钱,这也是导致腐败的原因之一。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管理职责现在没有监督,也出现不少新的问题。2008年国家审计总署审计了50多个县,其中40多个县都有挪用国拨教育经费的现象,挪用总额超过了国拨教育经费的60%。“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县长、书记一句话,教育经费要怎么用、怎么调就怎么用、怎么调,谁还敢说不?”胡平平对此感触颇深。

有鉴于此,推进县域内的教育公平,必须要进行两项体制改革:

一是健全县级教育管理机制,强化省级统筹。要求县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必须将教育经费单列,专户管理,依法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家是单列的,都在一口大锅里,靠领导舀一两勺儿给教育,最后监督都没法监督。教育经费单列是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需要各级政府切实落实。

二是明确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建立人财事相统一的管理平台。首先,成立县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事财统一”。其次,成立教育人才管理中心,依法管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过去,对农村教育的管理长期以来都是按照行政的办法管,一个10多万人口的乡镇只有一个中心学校,如何能对全乡镇的教育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要按照教育规律,建立以中心学校为核心的学区管理网络,实现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

三是依法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强化政府推进县域内教育公平的责任。当前各级政府要加紧清理现有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歧视政策,为推进县域内教育公平提供政策保障。以往的很多政策都是按照“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制定的。因为农村没有钱,所以给农村编制就少一点,城市有钱,就给城市编制多一点,还有其他教育资源也都是按照当地财力进行配置,这都有失公平。胡平平认为,国家制定统一的办学标准是必要的,就是所谓的城乡一致。但现在还要力争做到对农村教育倾斜,不能给城市10元,给农村也是10元,因为历史的欠账总是要还的,这也是一种公平的体现。

教育公平理念 篇7

一、教师教育公平理念与行为背离的危害

教师是教育公平理念最直接的践行者, 教师教育公平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出现背离将对个人及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教师威信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一般而言, 教师的威信越高, 其教育效果就越好。事实证明:教师的威信绝不仅仅来自渊博的知识, 还来自于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在学生心目中, 教师往往是公正无私的代表, 如果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 就会影响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继而失去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影响也将失去感召力和震撼力, 其教育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教师对学生的不公平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对优等生 (或“关系生”) 的偏爱会引起其自满、自负, 甚至任性、自私等不良人格倾向;对后进生 (还有其他大量的中等生) 的忽视或其他不公平的对待更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其产生自卑心理, 打击其本来就可能不高的学习积极性。这两种心理若不能得到及时而正确的疏导和矫正, 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都会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如果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能感受到教师公平的对待, 将很难建立起公平的信念。他们不仅会怀疑德育课程所教授的公平本身的合理性, 很有可能还会加入到破坏公平者的行列, 这对建设民主公平的和谐社会是不利的。因此, 教师能否实践教育公平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还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

二、教师的教育公平理念与行为背离的原因分析

1. 传统等级观念以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是造成中国教育不公平的深厚文化根基。等级观念在中国历史悠久、根深蒂固, 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反映到教育过程中就是等级的学生观念。长久以来学生被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 “好学生”受到老师的喜爱和表扬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坏学生”受到批评与歧视甚至遗弃是司空见惯。尽管在《宪法》和《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每个公民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 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教师、家长, 都有意无意地受到传统等级观念的束缚。一些立志追求教育公平、满怀爱心的教师曾经接受的也许就是等级观念下的不公平教育, 这就致使他们在无意中制造了教育不公平的客观存在。这种由传统的等级观念造成的教育不平等可能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并将深刻地影响中国教育改革。

应试教育有一定的优势, 但弊端更多, 其中之一就是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和否定学生的真实情感与需要, 那些最需要关心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关爱与帮助;它只重视、关心少数的高分学生, 忽视大多数学生, 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也是以“分”为本, 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工具, 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为了在同行学校竞争中取得优势、教师为了职称和奖金, 必然会更多地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教师对优等生往往采取民主、赞赏、激励、宽容等积极的态度和方式, 对后进生则倾向于专制、打击、斥责、批评的态度和方式。这不仅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 更有悖于教育公平。

2. 相对紧缺的教育资源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 教育投入又不足, 导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在一些地方, 中小学班级规模偏大, 国内初中最大班额竟然高达160人。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在课堂上他们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也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的需要。班级规模过大不仅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 影响教学质量, 还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 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实际上它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学习机会的不平等。这种状况让一些职业素养良好、师德高尚的教师也束手无策。学生排座位应根据学生的身高、视力、性别等因素合理安排, 但由于班容量太大, 有些地方出现了家长花钱为孩子买座位的事情, 这种怪现象在教育资源不足的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特权招收“关系生”和“缴费生”, 甚至公然违背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各种教育法规、方针和政策, 将“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保送生”等名额分配给有家庭背景或者与己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有些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班上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向教师赠钱送物、请吃邀玩, 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教师谋私利。在不良社会风气驱使下, 个别教师违背了职业道德, 坦然接受学生家长的礼物和吃请, 作为交换的是对这一部分学生的特殊照顾。这些举动不但有悖教育公平, 而且会加剧不良社会风气。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不正之风”, 导致了教育公平理想有时显得空洞而苍白。

3. 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影响

教师的素质高低和能力状况直接决定着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 还必须掌握教育和教学规律, 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尤其需要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 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个人认知能力、道德状况以及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群体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 难免会有部分教师采用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待学生, 成为妨碍教育公平的重要主观因素。如:

(1) 由于选拔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师德失范现象: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喜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家庭背景等条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

(2) 有的教师心理素质欠佳, 不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经常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来, 而“差生”往往成为出气筒, 这也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3) 有的教师职业能力不高,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缺乏教育智慧与技巧, 对学生很容易做出显失公平的行为。

教师在生活中形成的种种习惯也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 比如:有的教师讲课时习惯于全方位地注意学生的表现, 而有的教师习惯于关注前左方、前右方或者正前方, 这时, 学生受关注的机会便与教师的站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些没有被教师关注的学生可能就有被忽视的感觉, 从而产生不公平感。

4. 家长和学生对教育公平认知差异的影响

家长和学生对公平的主观感受不同也是造成教师的教育公平理念在现实中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教育公平作为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又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 具有主观性。由于生活经历、年龄、个人素质的不同, 每个人对公平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 这种对教育公平的主观感受尽管有时违背客观现实, 但却是判断教育公平现状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

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的理念并积极践行, 如:将表现机会更多地留给不善于表现、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对骄傲自满的学生善意地批评, 对自卑怯懦的学生热情鼓励。然而, 有的学生和家长却认为教师这样做是不公平的。因为:

(1) 每个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被教师关注, 希望教师给自己的孩子锻炼、表现或展示才华的机会。一旦孩子受到教师的忽略或批评, 根本不去追究事情的前因后果, 只是一味地认为自己的孩子遭遇了不公平。

(2)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的溺爱导致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心理素质低下, 如果教师没有按照其意愿对待他们, 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

三、解决教师教育公平理念与行为背离现象的对策

教师教育公平理念与行为背离的危害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是复杂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由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 其中政府层面的政策和行动在实现教育公平中起着主导作用。

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加大教育投入,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各级政府要加大改革力度, 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推进社会公平, 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社会公平环境优化了, 教育公平增长空间就会加大。应制定和完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 巩固义务教育成果, 强化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让教育行为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 教育公平无法实现。政府应切实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 特别是加强对经济、文化、教育落后地区的投入力度,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 必要时教育教学设施均以全国统一标准配备, 真正做到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大力改善基础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尤其要重视和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 消除地方“入学难、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 严把教师选拔考核标准,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各地政府都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基础的重要工作,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首先要严把教师的入口关, 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 逐步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把更多适教乐教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师队伍中来。再次要切实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 不仅要提高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 更要帮助老师更新和充实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法律知识, 尤其要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应该把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全面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公平意识, 让教师们增强履行教育公平的道德责任感、使命感。只有当每个教师成为教育公平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才能有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

3. 学校应积极推进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

在学校内部实施均衡教育。首先要实行“阳光分班制”, 均衡分班, 均衡配置校内教育资源;其次要求教师树立公平的教育观, 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以个人成长经历、个人喜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 而是用全面发展的观点, 平等地、人性化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各级各类学校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增加或更新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分数至上”的评价体制, 构建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促进教学改革全面发展。

学校要打造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深入了解学生, 潜心研究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选择公平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教育学生、评价学生, 尽可能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力求做到教育公平理念与实际行为的统一。

4.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支持实现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政府、学校、教师的责任, 更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第一, 应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为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 鼓励社会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国家对社会捐赠教育应当给予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发展民办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第二, 仅靠政府的师资投入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远远不够的, 要建立一支庞大的支教志愿者队伍, 定点、定期到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实施支教活动。刚毕业的大学生、退休老教师以及其他行业的爱心志愿者都可以加入支教队伍。第三, 社会各界积极主动监督各项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学校可以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 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在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 监督学校和教师教育公平的实施。第四, 呼吁全社会共同弘扬社会正气, 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风气。第五, 呼吁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公平观。通过教育要让孩子们明白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当遭遇不公平或其他挫折时, 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我们相信, 在国家、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心支持下, 随着人们教育平等意识的增强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教师教育公平理念与行为背离的现象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将会最大程度地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玲.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班额突破底线.中国青年报, 2011-03-18 (3) .

[2]周洪宇.怎样实现教育公平.光明日报, 2005-07-27 (5) .

教育公平理念 篇8

一、公证的核心理念就是公平正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中规定, 在公证工作中需要遵纪守法, 坚持客观、公平原则。公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 依照上述法律规定, 就必须在公证活动中遵循公正原则, 公证的核心理念就是公平正义。

首先, 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体现了公平正义。在实践中, 公证机构公证员出具的每份公证, 其公正内容具有证据、法律要件、强制执行等作用, 其不仅能够保障公民依法使用权利或敦促人们履行义务, 而且能够有效保障司法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平衡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所以说公证的核心理念就是公平正义。

其次, 公证机构的公证活动体现了公平正义。公证的内在价值其实就是公平正义, 其不仅要体现公证的真实性、合法性, 而且要体现程序的公正。因此, 在公平正义的理念下, 公证机构在公证实践活动中, 通过公证员具体的公证工作, 出具真实、合法、具有法律意义的证明文书, 排除虚假的内容, 平衡各方的利益, 解决各方的矛盾, 促使当事人能够合理、合法地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 公证机构的工作目标体现了公平正义。公证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公证内容关系到每一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公证工作是在一个公平、正义、有序的发展环境中, 实现“公证工作得到更多的公民理解和相信、得到更多的个人和团体的认可、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与推进, 促使公证工作在公平正义下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 公证机构的工作目标体现了公平正义。

二、公证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 公证工作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具有普法教育的作用。公证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工作, 公证工作与法治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公证的重要职能就是普法, 通过公证, 可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法律服务的重要性、了解公证工作的内容, 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可以减少在生活中产生利益纠纷和不必要的退让;通过公证活动, 可以起到预防纠纷的作用, 可以避免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产生, 以此消除不和谐因素, 有力维护社会的稳定;通过公证, 可以进行法制宣传, 培养与提高人民群众的公证意识, 有效促进公民普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因此, 公证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中具有普法教育的作用。

其次, 具有监督与桥梁的作用。日益多发的经济纠纷和违约事件已经造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不稳定, 通过公证活动, 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 可以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目前, 由于公证文书具有国际认可的法律证明效力, 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 都注重大力开展公证工作, 通过公证这座桥梁促使涉及不同国家的经济合作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 在涉外公证的过程中, 其不仅可以促进国际友好关系往来, 而且可以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获得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因此, 公证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中具有监督与桥梁的作用。

第三, 具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公证工作直接关系到民生, 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公证工作的具体内容包含了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 面对人民群众纠纷、利益冲突、财产继承、招投标等矛盾纠纷, 公证工作就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坚持公平正义的核心内涵, 不受到外部力量的胁迫, 其作出的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公证具有保护公民权益的功能作用。公证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中具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三、依法公证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思路

笔者以为, 必须树立公平正义为理念, 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主线, 坚持公平正义的核心内涵与核心价值, 不断完善公证体系, 真正实现依法公正。

1、建立公证文化

公证是以法律制度为前提, 服务和质量为展现的工作。依法进行公证工作, 必须树立公证形象, 建立公证文化, 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人民群众的信赖。公证文化内容包括:一是公证人员在工作中有开拓进取勇于开创公证工作的新局面、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二是建立公平公证、诚实敬业、扎实开拓、责任尽职的执业环境, 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公证事业的传承精神, 在工作实际中大力弘扬对公证事业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在公证活动中推广公正亮点品牌, 使公证工作充满新鲜的活力。

2、建立规模化公证处

目前, 一些小型的公证处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公证的需求, 为提升公证机构的服务水平, 笔者认为, 应当建立规模化公证处。规模化公证处内容包括:一是具有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全球化的特点, 公证内容涉及庞大而又广泛的领域, 各项公证法律服务优质高效。二是建立规模化公证处, 其打破条块分割界限, 实行强强联合或强弱嫁接, 建立跨省区或跨地市规模化综合型公证处, 规模化公证处的管理及业务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调控手段实行管理。三是规模化公证处工作人员素质、办公场所达到一定水平。

3、建立公证处长效管理机制

为充分发挥公证的作用, 公平对待每一位当事人, 建立起市场公信机制, 笔者认为, 必须建立公证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以长效管理的思路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要从长远考虑, 不仅考虑到公证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而且要考虑到规章制度在实践中的不断修订与逐步完善。二是依据法律、法规制定规章制度。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必须依据法律条款的有关规定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公证人员有章可循, 在办理公正业务时恪守不偏不倚的立场, 从中立的角度对待当事人, 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在公平的前提下进行记录、证明当事人交易事实, 在公平的环境中确保当事人的权益, 遵守公证程序, 公平、真实的进行公证。三是制定具体的内部运行机制。

4、建立以公平正义核心价值的公证体系

为真正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民权益, 保证实现公平正义, 根据我国公证工作的职能与现状, 必须建立以公平正义核心价值的公证体系。一是设立的目标。公平正义核心价值的公证体系的设立上应当体现以中心城市为轴心, 以地、市中等城镇为基点, 以县、区中小城镇为网络, 在公证业务发展上实现上下互促联、展示服务功能的目标。二是具体的设想:边远地区的县级公证处应列为司法事业编制序列, 以法律援助的形式办理公证业务;地市级中等城市的公证处, 应该扩大发展规模, 开拓公证业务;省级公证处和省府市级公证处应发挥中心城市在市场、信息、文化等方面具备的优势, 扩大公正业务的发展规模, 提高服务功能, 推进强强联合。

综上, 我国公证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笔者相信, 只要能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理念, 实现公平正义依法公证必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孟一坤.公证公信立的实质——兼论提升我国公证公信力的瓶颈和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1 (10) .

[2]顾娟.公证公信力的维护——以公证审查为视角[J].法学与实践, 2007 (02) .

[3]许蔓莉, 冯莉莉.公证公信力提高之法律思考[J].黑河学刊, 2005 (03) .

教育公平理念 篇9

一、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诉求与权利追索

古今中外, 收入分配的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因为利益和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而涉及经济剩余的收入分配, 始终会强烈地触动人们的利益神经。应该说, 利益驱动是一种社会进化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驱动更是成为一种原动力, 在亚当·斯密看来, 每个人对私利的追逐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其结果也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然而, 在普遍的意义上, 逐利而又有怜悯心的人类, 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具有内生的矛盾, 既逐利, 同时又希望分配结果能够平均一些。正如亚当·斯密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感论》中指出:人人都有一种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的牵挂, 这种本性就是同情, 它是人性中的一种原始情感, 而且还是道德起源的原始感情基础。[1]于是, 现代人类理性实际上必须面临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人们必须选择“效率”和“公平”, 何者在价值上占优, 何者居于次优选择的序位。“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我们最大的社会经济选择, 它使我们在社会政策的众多方面遇到了麻烦。我们无法既得到市场经济的蛋糕又公平地分享它”[2];“社会面临着选择:或是以效率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平等, 或是以平等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效率”[3]。

然而, 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理性的逻辑关系:先设法将财富创造出来, 然后再讨论如何更公平的分配。恰如艾哈德所言:“与其喋喋不休地争辩国民财富的分配, 倒不如集中所有的人来增加国民财富要明智得多……有了一个较大的‘蛋糕’, 不难让每个人分到较大的一份, 如果一个较小的蛋糕, 尽管讨论了怎样分法, 总不可能使每个人多得一点”。[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此关系的诠注, 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具有相对真理的含义。“如果人民大众从人口或任何其他东西的增长得不到丝毫好处的话, 则这种增长也就没有什么重要意义。”[5]

因此, 必须从更广阔的空间来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出发, 在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的基础上, 建立能够促进效率持续提高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平分配原则, 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在于, 是否存在“前提公平”, 即平等权利与机会均等。舍弃前提公平而一味地追求结果公平, 既不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 更谈不上根本意义上的公平。因此, 在研究和讨论收入分配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各种观点背后所隐藏的理念。特别是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导向上, 是立足于追求平等权利, 还是劫富济贫?

收入分配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从表面上看, 反映的是 “人与物”的分割关系, 而从本质内容上, 则反映了分配主体之间的“人与人”的权利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最终决定“人与物”的关系。事实上, 目前收入分配在中国成为热点问题, 其隐藏在诸多激烈观点的背后, 并不是简单的“仇富情绪”及要求“复古” (均贫富) , 而是弱势群体基于每个人天赋权利平等的呐喊和追求。这种现代平等要求引导我们去探求:在收入分配合理化中, 权利究竟具有什么样意义和作用?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表现为人自身的发展, 保障人的权利、增进社会公平, 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从历史唯物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识效率与公平, 可以认为,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内容, 集中表现了人类实践活动的需求取向。应该说, 效率最本质、最终极的要求是人的创造性、人的能力的使用和发挥;而公平则是人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激励、发挥的条件和保障。因此,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则折射出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从我国改革的实践来看, 改革的成功之处, 不仅在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从而摆脱了在贫穷中追求收入分配平均化的困境, 更在于赋予个人权利在市场经济中的应有地位以及更大的选择空间, 从而大大强化了收入分配的激励功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与公民权利的发展呈现出一致性, 合理的财富分配机制需要良好的权利关系。但是, 由于渐进改革历史轨迹所沿续下来的非均衡性, 客观上造成了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个人平等权利的供给不足, 所以, 解决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 调整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行为, 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民权利公正的基本表现。收入分配的不公实质上是权利不公的一种基本表现, 收入分配公平正义的调节, 实质上是以此为基础的权利公平全面建设要求的表现。

二、权利平等:收入分配公平正义的价值基础

“权利”是人类文明史上出现得比较早的一个概念。收入分配从效率公平的权衡上升到公平正义的诉求, 不仅是在更广阔的空间探求公平效率的合理关系的需要, 也是权利本身蕴含的“正义”需求。

英文中“权利”, 即“rights”一词本身包含了“正义”、“资格”的意思。亚里士多德把权利定义为正义的标准:“正义的观念是同国家的观点相关的, 因为作为正义标准的权利, 是调节政治交往的准绳”。[6]功利主义代表人物穆勒也认为“一个人具有某种与道德义务相关的权利, 这一特点构成了正义与慷慨、仁慈之间的显著区别。…凡是涉及权利, 这种情况就不会再是仁慈美德, 而与正义有关。”[7]时至今日, 权利的内在正义品质已得到了广泛认可, 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 既是公民权利的社会基础, 又是各种权利公平的表现和要求。

一定意义上说,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就是一部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斗争史。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是人类几千年的美好梦想。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 人类对公平的追求就定格在比例上, 而不是绝对的公平, 对公平的理解会也随着不同的社会制度而有所变化, 对事物的分配不是平等分配, 而是按照人们的品质、品格或成就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一定社会制度结构中, 人们并不能完全享有他们的应得权利, 对公平权利的要求“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有制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差别与不平等也是一种自然倾向。但问题是怎样的差别和不平等才是合理的, 才是公平的、正义的, 才是社会所允许的?这正是社会正义所必须解决的。

从权利的本源上说, 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追求利益, 人们最终要达到的是一种满足的状态, 即需要的满足。因此, 一种合理的制度应顾及不同群体的要求, 这种要求权应该与其紧迫程度成比例, 公平正义就是要实现要求权与满足之间的比例平等。这样, 公平就包含了以下含义: (1) 如果人们能够通过自由选择形成一定的关系, 那么, 所有人都有加入这种关系的权利; (2) 同等重要关系中的人享有相同的权利与义务; (3) 同等的需要要求同等的满足; (4) 要求的满足通过努力程度衡量。[9]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上述该项关于公平的界定从一个共同的原则出发, 这些权利从属于人格, 而人格之外的事则与之无关, 这一点正是滋生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当然, 与人格相关的平等权利的实现只是社会运行的粗糙规则, 而真正的公平需要伦理标准加以调节。如果这些引导社会运行的规则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 我们可以将这些规则视为是公平的。

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时, 每个人或每个群体的利益都应加以考虑, 他们共同享有平等的要求权, 如果他们的所得有所差别, 这些差别本身必须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尽管在民主社会中, 少数服从多数是一种普遍性的决策规则, 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意见一致当然是一种理想, 实际上, 我们花不起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在每一个问题上达到完全一致。我们不得不降低标准。这样, 我们因之而以某种形式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作权宜之计。”[10]但仅此, 并不足以表明多数人侵犯少数人的正当性。“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 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因此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 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所以, 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 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 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11]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极度推崇现有财产分配制度格局下的机会平等, 而个人财产的差别远不是工资与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 正是这种巨大差别阻碍了机会平等的实现。先天的差异和后天环境的不同, 使机会和权利存在不可辩驳的不公平。在我国改革进程中, 不可否认, 3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良好愿望下出现了利益的分化, 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社会分层难以流动, 劳动者的劳动成为“廉价”的资源, 并被置于资本和管理之下。劳动者中同等的需要不能同等地满足, 更加谈不上享有相同的权利, 机会公平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三、权利保障:分配制度体系公平正义的内涵

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按照规则来治理的社会, 而不是一个按照目标来治理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和制度才能得以确定和巩固下来。只有建立在法律与制度基础上的公平才是有保障的公平。只有通过法律与制度的确立, 才能排除恣意妄为的执政者随意剥夺公民平等权利的可能, 公民的平等权 (不管是政治平等还是经济平等, 也不管是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 也才有了最根本的保障。

(一)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制度体系, 引发了社会结构的一场重大裂变,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 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资源配置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它将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立足点, 从依靠少数人的英明决策, 转移到了依靠每个人的理性选择和每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上。这不仅有效地分散和化解了社会变迁发展的决策风险, 而且真正赋予了每个人在现代化变迁中的主体性地位。市场作为一种经济制度, 不仅具有实现经济繁荣的功能, 也具有实现分配公平正义的功能。市场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自由空间, 在促进人的平等和社会秩序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有着竞争的不完全性、交易的非零成本以及市场本身的外部性等问题, 使得市场在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正义, 从而导致分配正义的制度要求与市场的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尽管如此, 市场机制仍不失为实现社会分配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不仅会为实现每个人的平等权利提供越来越坚实的物质条件, 更重要的是它将促进权利观念的转变及其平等赋权体制的建立健全。

(二) 建立利益均衡机制,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资源的有限性与利益需求的无限性必然导致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就是要在全社会实行利益协调、利益均衡和利益共享。这种利益均衡和共享, 并不是完全消除人们之间的差异、冲突与矛盾, 也并不是要通过回避矛盾和压制冲突来谋求多元利益的一致, 而是在承认不同利益群体平等地位的基础上, 让多元利益群体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利益表达, 在看似冲突和矛盾的互动过程中争取利益博弈的协调与均衡, 形成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因此, 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利益协调机制, 以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平衡配套的是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 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制度是利益均衡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分配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与利益表达的充分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利益表达越充分, 政策受社会的影响就越大。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提高其充分程度的保障, 也是其能够影响实际决策过程的基本条件。利益表达的有序进行是要有畅通的表达渠道为前提, 缺乏有效畅通的表达渠道, 可能导致利益表达采取无序或过激的形式。利益表达往往意味着冲突, 它包括各种对政府和社会的压力方式。如果表达渠道不畅通, 利益诉求得不到回应就会日积月累酝酿出更严重的危机, 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利益表达畅通、有序的制度。

(三) 强化对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

“平等只会是弱者发出的呼唤。与被要求平等 (均分物质财富) 的主体之间本无平等可言——平等主体之间原本只存在实力的较量。平等只能依靠超越平等主体的权威力量才能求得——这种力量一定比强者更强, 且为弱者所拥戴推崇。”[12]在利益分配上, 政府作为比强者更强、为弱者推崇的力量而受到广泛关注。公共利益是政府的合法性基础, 在现代社会, 政府对公民权利干预的依据集中体现为公共利益。政府以安全和平等为名, 越来越经常地把从某些人那里得到的东西给与另一些人。在政府活动的领域, 正如在市场中一样, 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但它的作用正好同斯密的那只手相反:一个人如果一心想通过增加政府的干预来为公众利益服务, 那他将“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 去达到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私人利益。”[13]如果所有人都要“公平份额”的话, 那就必须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来决定什么样的分配是公平的, 而且他们必须能够把他们的决定强加给别人, 从财产多于“公平”份额的人那里拿走一部分, 给予财产少于“公平”份额的人。那些作出决定并强加于他人的人与听从他们决定的人能是平等的吗?因此, 对政府的分配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是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四、权利补偿:差别化的政策设计

经济学的分析不依赖于道德观念的改变, 经济学本身也不以改变人们的道德观为目的, 而只是在现在人们一般具有或者接受的道德规范下研究人们的选择方式和行为方式, 设计出经济体制、经济政策, 以使经济运行取得较好的效果。[14]以权利平等为基础的公平正义理念, 最终必然要经由相应的公共政策的出台才能得以实现。不经由具体政策来落实的平等理念仅仅是停留在思想层次的“空想”, 因而也就难以成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公平。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固然美好, 但由于他们并不掌握公共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力, 所以只能是不切实际、无法实现的空想。我国要解决社会平等问题, 离不开以平等为指向的具体政策的实施, 只不过在制定与实行这种公共政策时, 必须具备充分的正当性。正如罗尔斯指出的, 要“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 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 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 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 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 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15]

人生而不平等, 由于财产的多少等因素造成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与人的后天努力无关, 因此, 要由重视所谓的机会平等转向增加弱势群体的发展机会实现的可能性, 更多的应当从消除机会实现的障碍来着手, 要为持不同意愿的少数预留下申诉、辩解和反抗的渠道。在《阿米绪的故事》中林达提出一个论断:“一个制度能否保证这微乎其微的少数得到公平的善待, 恰恰是检验这个社会是否文明和人道的试金石, 也是决定这个制度能否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16]当少数人与多数人产生矛盾时, 甚至是与强大的国家机器和普遍的公民义务发生冲突时, 不依恃强权推行多数人意志的做法应当值得我们深思。

目前分配过程不公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最严重的不公平。政府要保证人的发展和进入市场的机会以及流动机会的平等,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护底层的生存生态系统, 尤其是谋生机会的平等。政府的公共政策应该向弱势群体和底层社会倾斜, 立足于他们的需要, 为其营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生存生态和社会环境。

(一) 拓展社会流动的通道。

社会流动是化解阶层冲突, 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可以说, 在一个贫富分化较大的社会中, 一种相对流畅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较多的流动机会, 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抵消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机制。最近几年, 我国政府用于扶助弱势群体、扶助贫困群体的开支在增加, 低保医保等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贫困群体在我国社会中的规模仍然不小, 所以仅仅依靠政府的再分配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社会的底层, 能有一种发展的机会、发展的能力,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发展的机会和发展的能力与社会低层进入社会高层的通道是否畅通密切相关。因此, 为从根本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政府应该在保护和扩展社会流动的通道方面做出努力。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 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 建立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 使各社会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变换之中, 使得能者上、不能者下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规则, 缓和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 释放由社会不公平的能量形成的社会张力, 确保每位公民的权利和地位平等。

(二) 重视解决就业问题。

目前对就业问题表面上是关注, 实际上却是忽视或者称为漠视。现代经济学普遍认为, 政府的经济职责主要是: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而地方政府由于区域的局限, 对于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要求并不高。按照现行考核体系对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后, 地方政府比较重视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相对不重视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因为, 经济增长目标主要分解为财政收入、GDP、可支配财力等, 和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直接联系在一起。充分就业目标现阶段主要体现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而失业指标则自定义为 “城镇登记失业率”。实际上, 这一统计指标定义无法准确的、真实的反映中国目前日益突出的失业问题。现行的失业人数统计口径, 总是有意无意的忽略农村劳动力失业状况。数量庞大的外来民工即使长久找不到工作, 为数不少的流浪乞讨人口在街头徘徊, 他们仿佛也属于另外一个世界, 并不为失业统计数据所容纳。正是这种统计口径上的问题使真实就业情况与名义就业情况相脱离, 使得地方政府对能够促进就业、而对财政税收和GDP增加影响不大的中小企业不够重视。关键性统计信息真实或失实直接关系到决策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也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和目标。因此, 建议应按国际通用的统计指标来定义我国失业人口, 这符合我们的改革长期目标。

(三) 重视解决低收入人群融资难问题。

教育公平理念 篇10

一、质量公平:城乡义务教育的新议题

1. 城乡教育机会公平基本达成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家政策及法律的引导,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就城市学校来看, 其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日益上升, 无论在教师学历、管理和培训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受到国家机制的保护, 减轻了城市部分家庭的负担;在学校建设方面, 不断优化办学设施,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孩子自身的受教育权利也得到了相关法律的严格保障。与此同时, 国家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曾经有关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巨大的说法也渐渐消减, 和城市相似农村孩子也能在义务阶段平等地接受教育。近年来,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越来越完善, 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多, 教师队伍逐渐壮大, 农村孩子不仅在入学方面受到保障, 国家免除学杂费, 同时还对农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一定补助,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形势喜人。

我国对此做出承诺:到2015年, 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将达到93%, 实现基本均衡的县 (市、区) 比例达到65%;而到2020年, 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实现基本均衡的县 (市、区) 比例达到95%。[2]当然, 在城乡义务教育都取得一定数量的成绩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仍旧存在的问题。城乡适龄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方面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平等, 然而机会平等就代表着一切平等吗?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在教育质量方面也达到了吗?

2. 城乡教育质量公平成为时代新议题

当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问题得到少许缓解时, 教育质量水平问题却日益突出, 具体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出现失衡, 尤其表现在城乡教师资源的分配上;区域间 (尤其是城乡间) 义务教育水平差距仍旧明显, 学生的家庭与社会教育环境不一, 而城乡课程、教材设置却无差别统一。此外, 国家有关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在实际施行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缺憾。由此可见, 教育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初级阶段, 是一种表面的公平, 而要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 则需对教育质量公平问题以及引起教育质量公平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1) 城乡师资资源分配不合理。国家多年来一直着力于提高城乡中小学教师数量, 而教师数量的提高并非一定能带来教育质量的提高。国家在增加教师数量的同时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主张, 对于教师学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然而, 严格的标准却并不是城乡教育质量同等提高的保证, 据调查可知, 城市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 拥有硕士学位者占拥有硕士学位教师总人数的65.5%, 而农村拥有硕士学位者仅占11.2%;而城市小学专任教师中, 拥有硕士学位者占拥有硕士学位教师总人数的68.6%, [3]而农村拥有硕士学位者仅占14.9%。[3]从以上数据我们发现, 高学历教师大部分集中于城市, 而农村高学历教师却寥寥无几。此外, 城市教师参加职业培训和学术性交流会的机会明显多于农村教师, 间接导致了农村部分教师的知识与现今多元化社会脱节, 自然对教育学生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且城市教师在教师工资、福利水平以及工作条件方面优越于农村教师, 这也决定了城市教师生活方式与农村教师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城乡教师在学历、受训机会、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有如此差异, 又岂能安心本职教学工作, 城乡教育质量公平又如何保证。

(2) 城乡教材设置不合理。据我国教育部相关规定, 从2001年起, 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 完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 提高教材编审质量。教材的改革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进而使学生加强对校外世界的了解, 也对提升教育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而现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使用的教材, 其内容设计与城市的生活结合紧密, 版本多样, 更新频繁。然而, 教材内容过度与城市生活结合, 忽略了农村生活, 使教材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城市化”倾向中, 这种倾向会造成城乡学生的认知差异, 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城市学生有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 他们对于这些内容的接受就容易、更深刻一些;而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 农村学生较少有机会能亲身体会这些新鲜事物, 相对来说, 他们对于教材内容的接受比较浅薄, 农村学生正在为教材的“城市化”买单。[4]与此同时, 关于城乡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引起了争议, 城市教师多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配合教材进行教学, 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课本内容, 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而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虽配备齐全, 但使用率低,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偏重于照本宣科。而正是这种有差别的教学方式, 导致了学生接受知识程度不一, 也因此影响了城乡的教学质量公平。

(3) 城乡学生教育环境不一。社会、学校和家庭为学生提供的教育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个性、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然也是决定城乡教育质量公平的重要筹码之一。家庭环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到孩子的受教育水平, 对形成孩子的性格、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城市学生的家长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 对于学生接受不同的社会文化有着促进作用;而农村学生家长多数是农民或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很少有机会和时间让孩子接触更广泛的世界。并且, 城市学校通常会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外出游学实践, 参观博物馆、天文馆, 并与当地大学结对子, 由大学生到校内和中小学生进行互动等, 而农村的学生却很少有机会参与上述活动。

(4) 教育政策执行不严。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增强, 各种教育政策纷纷颁布, 以保障我国教育的发展。当然, 在现实社会中, 教育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表现较为明显的是教育政策“缺席”和教育政策“无能”。教育政策“缺席”是指迫切需要教育政策来进行管理的教育教学活动却没有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和引导。我国的教育政策往往是教育问题发生后制定的, 具有滞后性且缺乏时效性;而教育政策“无能”是指已经制定的教育政策经过一段时间实施后, 由于政策自身的局限性或是在执行过程的失误, 造成该政策预想的效果无法实现。如“撤点并校”政策, 该政策其出发点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而忽略此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学生上学安全隐患, 因而实施困难。教育政策“缺席”和“无能”会直接损害受教育者的权利, 自然也会影响教育质量公平的实现。

二、公平转型的必然趋势:从机会公平走向质量公平

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也是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伴随着教育机会公平的稳定实现, 教育质量公平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成为全国上下讨论的热点。教育质量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实质和深层次要求, 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学校之间, 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 教育质量的公平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的问题,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

三、多方作为:走向教育质量的公平

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在教育质量公平方面还需努力, 我国应从实际出发, 倡导教育公平必须兼顾教育机会和质量, 教育机会公平和质量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人人入学的情况下, 国家和教育部门才有资格提出均衡教育质量的措施。而同时, 教育质量公平又反作用于教育机会公平, 不断提高的教育质量对教育机会公平提出新要求, 义务教育从机会公平走向质量公平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1. 加大教师资源配置力度,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要保障教育质量的公平, 最重要的是做到提升教育资源配置力度,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首先, 要进一步改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 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避免师资力量的良莠不齐;在此基础上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实行城乡学校“一对一”互助模式;并为广大教师, 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固定的在职培训机会, 使其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 国家尤其要注重对农村教职工进行政策倾斜, 在工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上为他们提供保障, 以免除农村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也可以对其他教师产生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走进农村, 为农村注入新的生机, 城乡教育质量公平也随之得到保障和改善。

另外, 加强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还要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充实城乡的教学资源, 加速城乡教学信息的整合与协作。这对于扩大城市学生视野和改观农村学生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 使得城乡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社会各式各样的教育资源, 感受社会的美好和多元。

2. 完善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我国要加强对教育公平的政策保障, 不断探索、制定更多、更合理的政策以保证城乡教育质量达到公平, 并尽力避免教育政策“缺席”和“无能”带来的危害。在“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已经普及的地区要赋予其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让其根据当地教育实际自由发展, 并以达成和维持教育质量公平为中心,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实现全国性的义务教育质量公平提供示范。而对于“普九”制度尚未完全完成的地区, 国家要给予政策倾斜, 加大教育资源与经费的投入, 免去其发展的后顾之忧。

3. 构建合理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教育质量最终是否达到公平, 不是某个学者或者教育部门就能断定的, 因此, 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成为必要。因此, 有学者建议:教育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确定合理的监控目标, 明确各部门职责, 对教师资源的建设、教学设施的配置和教学经费的投入进行相应监控。此外, 还要注重发展“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体系, 因为只有教师才明白自己到底教的怎么样, 也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 让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一起来判定教育质量是否达到了公平。当然, 我们还要建立独立于教育部门以外的监控体系, 给予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质量监控的权利, 使监控结果更透明、更清晰、更直观, 并将其监控结果积极反馈至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进一步确保教育质量的公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606/15687.html, 2006.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9/07/content_2218783.htm, 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聚焦全民教育 推动教育公平 篇11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杨念鲁副司长、督导办教育保障督导处陈卫军处长分别就整体推进全民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全民教育督导作主题报告。杨念鲁副司长从宏观层面和教育行政层面分析了我国全民教育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流动人口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调整、规范办学行为、辍学原因解析等五方面阐述了当前教育行政层面重点关注的领域,同与会专家、学者、地方代表交流了观点和看法,分析了制约全民教育快速均衡发展的深层因素。陈卫军处长介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体系”,强调该体系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要做到“客观反映现状、公正评价差异、跟踪监控进展、推动改进工作”。他指出,要处理好推动均衡与评价均衡,测量、评估、督导,指标与标准,定性与定量等几对关系,杜绝低水平均衡。

在专家主题报告的基础上,各省项目负责人从幼儿保育与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扫盲教育、教育的性别平等、教育质量改进等六大方面对本省全民教育项目评估总结情况进行汇报和交流,分享了各地推进全民教育工作的有效经验。

与会专家对各省的全民教育项目评估总结报告进行深刻点评,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同时对深入推进全民教育工作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北京师范大学王晓辉教授认为,应深刻认识全民教育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推进全民教育不能仅仅看一个阶段的数据统计结果,更应该注重它的可持续性。

此次会议聚焦各省全民教育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展示各省基础教育、继续教育、扫盲教育、妇女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丰富成果,既是全民教育评估项目成果的交流会,更是全民教育策略的研讨会,汇聚了各地推进全民教育的智策良方,有利于我国全民教育工作整体推进。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特别供稿)

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 篇12

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对教育公平有一个认识。教育公平有三层内容:一是入学机会公平,二是教育过程公平,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提供入学机会的公平,在办学条件上也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还应该特别支持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这也可以说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只有对他们特别予以照顾,教育资源向他们倾斜,才能补偿过去的不足,使他们跟上一般的水平。我国高等学校对少数民族子女降分录取,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政策倾斜。当前要特别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许多地方很重视这个问题,这次我在成都参观了金牛区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叫行知小学,办得很好,与城市小学没有两样。当地教育部门比较有远见,教育局长说,这些农民工子女将来大多数都会留在城市,变成我们的市民,我们现在不去教育他们,将来就会成为城市里的社会问题,因此还是应该及早让他们受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长官不这么想,他们总计算着经费问题,认为城市教育投入只包括有户籍的市民子女,不包括农民工子女,只算经济账不算社会账。其实农民工为你的城市增加财富,增加税收,为什么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有些同志提出发教育券,由农村孩子带着教育券到城里上学。这样就减少了农村教育的经费,使农村教育更困难。同时,“农民工”的提法也不确切,他本来已经离开土地,成为城市里的工人,也就是实质上的市民,只不过没有户籍而已。既然是城市市民,他们的子女理应受到与城市市民子女同样的教育。当然,现实中也有一些困难,如农民工往往有多个子女,他们都到城市上学,城市负担有困难。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总要设法让他们受到教育,因此要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当地政府给予支持。

这是从宏观教育来讲的,国家要负起均衡发展的责任,增加教育投入,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不仅实现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两重意义:一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二是提高了全体国民的素质,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微观教育来讲,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也有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不只是宏观条件的公平,而且要使每个孩子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受到公平的对待,这就需要学校有和谐的环境,班级有和谐的环境,要求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当今学校中教育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不少教师对学生有偏爱,例如爱聪明的孩子,爱听话的孩子,不爱淘气的孩子,甚至有时还会用语言伤害这些孩子,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有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协调多方面的工作: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具体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教育公平、和谐发展,并不是不讲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培养差异。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并不是人人都一样,用一个模型来塑造人才,而是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但是内容不同。用一种规格、一种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讲可能是拔苗助长,对另一些学生来讲可能压抑了他潜能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不公平。

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模式,因而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我们的教育讲求公平,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但是才有不同。有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有的可能成为艺术家,有的可能成为企业家,等等。当今,我国最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就提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不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就要提倡公平而差异的原则。还要说明一点,拔尖创新人才不只是指科学技术人才,也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灵活的办学机制,提倡学校办出特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次,学校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选修。课程不仅包括列入课表中的显性课程,还应包括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活动。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还是那句话,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到十二三岁时还没有自己的爱好,老师就要为他担忧,担忧什么呢,担忧他将来成为一个对什么也不感兴趣的平平庸庸的人。我们的老师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我国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我们的中学生在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不知道填报什么专业,填报的志愿往往是爸爸妈妈的志愿,甚至是爷爷奶奶的志愿。

我最近看了一位美国华裔学生写的书稿,讲述他们在高中的时候怎样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程,怎样准备申报大学的。他说,他有五个好朋友,性格不同,追求与梦想也不一样:大卫在高中期间就梦想成为一名导演,并且执着地追求这个梦想,他选择了新闻报告课,高中最后一年成了学校新闻制作主任兼摄影师。麦克想成为一名记者,他读了许多文学著作,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利用假期到伦敦去参观了莎士比亚大剧院和莎士比亚墓,高中四年,他每学期都为学校办报纸,最后成了校报的主编。约翰痴迷数学难题,想当一名数学家,在语法课上也偷偷地看数学书,同学讥笑,他也不动摇。安德鲁想当一个工程师,他准备在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他对课内学习并不太用功,但在课外花很多时间制作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小船、做火箭。泰勒想学商业,他很看重人际关系的锻炼技能,泰勒是一个天生会和人交往的人,他能够让你笑、让你哭、让你高兴、让你难过,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他是班上最早出去打工的。你看,他们个个都有志愿和爱好。我们的中学却缺乏这种教育,学生缺乏这种个性。

第三,需要改革评价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只有某些方面甲学生优于乙学生,某些方面乙学生则优于甲学生。前几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冬季奥运会期间,我国体育代表团参观一所学校,团长把从国内带去的两只熊猫娃娃送给学校,说明一只是送给学校里最优秀的男生,一只送给最优秀的女生。学校校长感到很为难,他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最优秀的男生或女生。最后只好把两个熊猫娃娃放在学校柜窗里,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男生们”,另一只写着“送给最优秀的女生们”。和谐教育就应该从多种视角、多种标准来评价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最终能达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把某个学生评下去。

第四,要建设一个和谐、舒适、愉快、活泼的学校文化。最近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受到广泛重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要成为和谐的共同体,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要有民主和谐的氛围。这里学校校长有重大责任,他要以人为本,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建立共同愿景,共同学习,追求学校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育下一篇:黑素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