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的教育公平(共10篇)
初级中学的教育公平 篇1
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和人民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 近期, 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由来已久的重点班制度在许多学校改头换面后仍然存在着。在初级中学阶段, 只重视少数“尖子生”的培养, 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置之不理的做法对师生的道德成长有何影响, 如何解决存在于其中的问题, 本文将对此加以探讨。
一、当前重点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 重点班制度制约着学生的身心成长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的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人格具有基础性、可塑性、动力性和稚弱性。因此, 对他们的人格必须特别加以保护。普通班的学生一般会产生自卑心理。学校和教师会对他们降低要求, 即使有些同学想认真学习, 也缺少学习的动力, 过早地让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初中学生体验这种成人式的竞争氛围, 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不仅使没有进入重点班的孩子的学习兴趣、信心会下降, 而且使进入“重点班”的孩子心理压力增大, 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2. 重点班制度引发不良社会风气
近年来, 虽然大学的扩招降低了进大学的难度。但进入重点高中, 则意味着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更高。而目前高中, 特别是重点高中或示范高中在招生中所出现“瓶颈”现象, 提高了初中升学考试的重要性。为了让子女进入重点高中, 许多家长便从初中开始为他们“铺路”, 为其寻求优质学校、优秀班级。而等级分班制的实施, 就引发了入学、入班机会不均等现象。一方面, 一些有良好社会关系或经济能力的家长可以凭“关系”或“金钱”将孩子安插到“优生班”或“重点班”。另一方面, 对一些贫困或社会“关系”网较小的家庭而言, 他们中的部分子女无疑会因此被挤出“优生班”或“重点班”的行列。因此, 等级分班制的实施, 滋生的是更多的腐败问题, 优质的义务教育就成了有钱人的享受, 无钱人的奢侈。
二、重点班制度产生的原因
1.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依然匮乏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既充裕又匮乏和短缺。如果拿现在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的话, 教育资源已经相当充裕;如果拿现在同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 所有学生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依然处于匮乏状态;如果拿国家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储量, 同整个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较的话, 也会发现我们国家现有的教育资源仍然处于短缺状态。
2. 当前国家对精英人才的需求依然紧迫
人类社会已进入到知识化、信息化时代, 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要求同过去相比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与探究、能够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 具有智慧的技能。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若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一席之地。
3. 重点班制度有益于优秀学生发展
确实, 我们并不否认把智力优异的儿童及在普通班进行培养也是完全可行的。但如果考虑到成本与效益, 把智力优异的儿童集中到重点班进行培养, 优越性更为明显。智力优异的学生不仅能碰上优秀教师, 而且还能得到优秀教师全身心的指导。如此看来, 在当前历史条件下, 重点班学依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仅仅是一种可能, 要把这种可能转变成现实, 还取决于重点班的实际办学和办学质量是否经得起社会的检验。
三、如何正确看待重点班制度实现教育公平
综上所述, 要回答重点班的存在究竟有没有损害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关键要看重点班的存在是否满足以下六个基本条件:
条件1:假如学校给重点班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 是其开展和实施教育所必需的话;
条件2:假如重点班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是非垄断性的, 能够以某种方式为普通学校所分享的话;
条件3:假如重点班的招生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招生过程更加公正、透明的话。
条件4:假如重点班真正遵循英才教育的规律,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的话;
条件5:假如重点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话;
条件6:假如智力优异儿童的集中培养比分散培养更有效率的话。
假如上述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的话, 那么重点班的存在就不会损害教育平等, 相反却能极大地增进和提升教育平等, 这个平等不是别的, 就是使那些智力优异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水平, 并用自己优异的才能与卓越的表现服务于整个社会、民族与国家, 这也正是重点中学或重点班存在的本意。
课堂公平:教育公平的底线 篇2
一、让学生分享平等的课堂资源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和教育设施构成的多维教育空间,物质资源的公平是实现课堂公平的基础和条件。作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学校现代化教育步伐,做到课堂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到位,保证师生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在实施国家课程同时,再根据当地学生的兴趣、需要、特长的个性化,设计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特长爱好。
师生分配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和前提。课堂公平关键是教师资源配置要公平,要严把教师准入制度,提高教师地位,把最优秀的教师吸引到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来。对教师合理搭配,根据合格层次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差异分配。对于班主任的选定,要从道德品质、岗位能力、责任心和事业心等综合考虑。学校要尊重学生的性别、个性、智能、特长等差异,根据差异均衡编班,让学生互帮互学、互勉互督,全面提高。
师生关系是课堂公平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要做到公正公平地关爱每个学生,建立互尊互爱互信的师生关系,要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要因材施教,不能因“财”施教,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更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障每个学生平等参与课堂的权利。学生座位编排要公平,要遵循“成绩互补,性别搭配,性格互助,帮教方便,照顾生理”的原则。定期对学生座位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二、让学生悦纳同等的课堂教学技艺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区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性采取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冲刺最高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所在,让课堂教学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要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把准内容。摸清学生实际水平,掌握学生特长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为每个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创造合适的学习机会,让认知不同、情感体验各异的学生都有充足的发展。在预设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积极把握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做到动态生成和静态设计完美结合。
让学生学习过程公平。既要体现教学要求的统一性,又要尊重学生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不同的性格爱好,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实验操作和反映运动技能的练习,要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同等的操作机会。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及时予以不同的帮助,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师生互动要公平。师生互动是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在对象上要每个学生有参与互动和交流的时间,教师不能对偏爱的提问多,性格外向的互动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对话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对话机会。在互动内容上要做到“因人设问,难度各异”。教师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时,分组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利于学生互帮互学。在发言时,要杜绝优秀学生的“霸语权”“垄断权”,做到由浅入深,集思广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辅导时,要特别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让每个学生既有展示自己的自信,又有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让学生倾听全面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基于事实而做出的价值判断,为此,评价主体要公平,要建立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平等和悦的互动关系。让课堂评价成为师生分享智慧、共同成长的手段。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做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把学生评价教师的结果作为学校考核教师的参考。对班主任的评价,不能把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指标,学校应根据班主任工作条例,综合性地评价班主任。评课者和被评者共同参与课堂分析与评价,评课者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来综合考虑,同时允许上课者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杜绝评课“霸权”现象。
教学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要本着学有收获、教有长进的目标,把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特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后进生。在评价教学时,不仅要看教者把握教材的高度,还要看对应教学的实然程度。既要看课堂实景,还要聆听教师的说课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艺,提升教育实践的能力。
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尤其要为学困生“解困”,要从三维目标整体评价学生,不仅要看“智”,还要看“德”“美”“体”等,不能以一概全。课堂管理评价要到位,班级干部的产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变指定任命为民主选举和动态轮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班级布置每个学生要参与其中,提高学生锻炼机会。表扬和批评要公正,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后进生。在课堂上每个教师都要承担起既“育分”又“育人”的责任。
当然,真正的课堂公平,不能牺牲“效率”,要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为他们提供“最需要”“最适合”的教育需求。
初级中学的教育公平 篇3
1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根据个案访谈和有效问卷的分析, 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 自卑心理和无望感严重。在调查中发现, 90%的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孩子和爸妈在一起时感到很羡慕。时间久了, 对心理留下了阴影, 一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性格内向, 情感淡漠, 情绪低迷, 心理承受力差, 不愿也不善同他人交往, 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 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 情感淡漠, 缺乏安全感, 心理承受力差, 不合群, 存在厌世疾俗的心理。
(2) 焦虑心理。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 看到自己父母在外创业, 把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得过重, 认为自己不好好读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挣钱的父母, 特别是出现学习问题而寻求不到帮助时, 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
(3) 厌学心理。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 不能有效的辅导孩子的功课, 即使有父母一方在家的, 因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田间劳作而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这样家庭氛围较差, 子女学习缺乏自觉性, 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严重, 进取心和上进心不强。
(4) 人际交往障碍。由于远离父母, 缺乏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这些情绪情感变化, 常引发种种人际交往障碍, 如固执、孤僻、为人处事不合群、多疑敏感、同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 甚至仇视一切。他们自惭形秽, 怕被人看不起, 不敢参加集体活动, 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 甘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2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父母长年外出, 儿童在农村寄养方式和监管方式主要有三种:隔代监管 (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监管) 、上代监管 (即由孩子父母同辈照管) 和自我监管。多数情况是几个孩子都跟祖父母生活,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 也有可能跟着外祖父母生活。如果将几个孩子分别放在两个家庭里生活, 那么对于承担收养任务的家庭而言, 照顾和教育孩子的压力可能小一些, 但这种寄养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个完整的家庭, 生活在不同的家庭, 不同的地方, 久而久之, 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的空白。
2.2 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
父母外出后, 留守儿童大多以隔代监管为主。由于祖辈文化程度较低、精力有限、对小孩大多持一种宽容或放任的态度, 对留守儿童主要在物质上关心, 很少关心其心理成长。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养成胆小怕事、内向、固执、任性、优柔寡断、自暴自弃、我行我素不良行为特征。至于自我监管, 由于儿童的自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爷爷奶奶的溺爱容易让他们养成骄横, 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自由散漫甚至违法犯罪。
2.3 学校及教师教育责任缺失
按照苏霍姆林斯基将师生关系分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密型) 和不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冲突型, 依赖型) 的理论, 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儿童产生孤独的情感, 对学校的消极情感, 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 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 以及攻击性行为等, 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 进而造成辍学, 心理障碍等现象。但在农村, 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 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难做到。一方面, 有些学校校长、老师尚未意识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是爷爷奶奶, 其普遍低下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之无法和家访的老师形成有效的沟通, 导致教师与家长交流少, 与学生沟通难。
朝阳中学是一所非寄宿制农村学校, 学生早上七点来学校上课, 下午四点半就放学, 各回各自的家。学校老师也是上完课就回家, 很少有待在办公室或学校的。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与老师的关系并不太亲密。一些教师认为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 即学习很差又不遵守学校纪律的学生。因此他们对这些学生采用一种“只要不出事, 遵守学校纪律, 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态度, 放任这些学生的行为, 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
2.4 社区和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落实力度不够
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 教育资源依然匮乏缺乏, 显然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在朝阳中学, 因为没有晚自习, 教室里的日光灯原来装了, 用久了很多坏掉了, 也没有人修, 到了下雨天天气比较暗的时候, 学生们只能吃力的看着书上的字, 更别说看黑板了。由于学校面积不大, 活动场地窄小, 乒乓球桌都是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占有, 虽然有两个篮球架, 但缺少活动器材, 大部分学生只有挤在教室里或有限的空间里玩, 自制打平的啤酒瓶盖, 弹球, 跳橡皮筋及踢毽子。男孩子们追、跑、打、闹, 几乎每天都有磕、碰伤的情况。社会对游戏厅、网吧不能有效的管理, 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3 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发, 实现农村教育的相对公平
3.1 增进父母关爱, 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健美的孩子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 在那里母亲和父亲相亲相爱, 同时并热心和尊重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心地善良、宁静、心灵健康, 真诚的相信人的美好, 听信教师的话, 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物能敏锐感受。”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缺的, 父母的教育仍是对孩子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1.1 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一,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 往往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能力也差。因此, 家长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了解相关家庭方面的知识, 加强自身教育。
第二, 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的关系, 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家长要破除“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 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教育, 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思想, 尽可能地与孩子保持联系。有条件的父母, 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 让其在打工地接受教育。若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 也要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 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第三, 强化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感。平时父母在外应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联系孩子, 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等情况, 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的多回家与孩子见面, 在孩子生日期间、开学之际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学习用品、衣物、食品, 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体会到亲情, 父母还应主动与孩子所在学校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定期保持联系, 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
最后, 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的方式, 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外出务工, 一方则可就近在本地务工, 最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 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 关心其成长。如果父母必须长期在外, 就要多与孩子的实际监护人联系, 与孩子的实际监护人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3.1.2 留守儿童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
首先是父母要加强同学校老师的联系。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每个月与子女就读的学校老师联系, 掌握孩子的动态, 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并对其进行及时地引导和教育;其次要与监护人保持经常联系, 着重了解子女的心理状况;最后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 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 倾听子女的心声, 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 让孩子感到父母虽在异地, 但父母的爱随时陪伴着他们。此外, 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节假日, 回家探亲。父母若不能回家, 可以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打工地, 与父母同住, 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了解孩子的需要, 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3.2 改革和完善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丰富留守儿童校园生活
在农村地区, 学校自身的特点使其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 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因材施教, 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爱心,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与更多的关注。
(1) 建立和完善寄宿制, 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健康成长。政府应吸引多方社会力量的介入支持在学校建立寄宿制, 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的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 对他们进行集体管理, 增强其集体归属感, 保证他们的安全。
(2) 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学校可以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授课老师, 由老师掌握孩子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 担任孩子们的“代管家长”, “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为留守儿童提供倾诉渠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 实现动态管理。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 每周中午安排心理辅导老师或值周老师接待来访的学生。暑假利用一些高校师生前来搞社会实践或大学生来支教的机会, 加强与当地老师的交流, 提高老师的心理辅导素质。要加大教师的情感教育, 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儿童, 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 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中生活。
(4) 在学校设立“亲情热线”, 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开设亲情电话, 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 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 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交流, 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邮箱。借助“亲情热线”, 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话, 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M].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2.
[2]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3.
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篇4
说到公平,往往一并提及平等。曾在网上看过两幅漫画。第一幅:一高一中一矮三个人观看足球比赛,他们和赛场之间隔着一堵墙。为了看比赛,他们都分别站在三个一样高的箱子上。结果,高个子比墙高出一个头,中等身材的刚好可以看到比赛,而矮个子却看不到赛场,感觉很抓狂。漫画下面写着两个字——平等。第二幅:同样是一高一中一矮三个人隔着墙观看足球比赛,高个子和中等身材的人站在一个箱子上,矮个子却站在了两个叠起来的箱子上,结果三人都开心地观赏比赛。画下也写着两个字——公平。两幅画告知了平等与公平之间的差别,人们想要的是平等还是公平一目了然。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平等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或指地位相等;公平则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不偏袒哪一方。公平要比平等更加人性化。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不可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相等,要求每个人都有一样的发展条件。但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以实现人人生存和发展的公平。
那么,何为教育公平呢?我想,教育公平并不只是让学生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那么简单。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中的老师和学生,他们的个人条件各不相同,教学活动中无时无刻不“掺和”着人的情感等主观因素。所谓教育公平,就是在“同一天空下”,要求老师不仅要重视尖子生,也要重视差生,老师要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让学生互相帮助,从而实现所有学生从品行、成绩到心理等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简单地说,教育公平就是不仅让尖子生实现学习理想,也要让差生能够实现学习理想……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提出“兼爱”的思想,主张人人都是一样的,对待每一个人都要一样平等。孟子认为人不可能完全平等,地位有高低之分,感情有亲疏之分,从而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两相比较可见,孟子的主张更符合公平的意义。
初级中学的教育公平 篇5
接受教育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就是“使来自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社会善”。[2]也就是说,要让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但“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所限,教育机会均等还无法达到实质平等,因而只能是一种形式的平等”。[2]2007年,甘肃省高考录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7个百分点,2008年又比全国水平低6.3个百分点就是典型的例证。在这样一种“教育机会均等”现状之下,我们还极力宣扬公平竞争,让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争取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显然违反了平等原则。因为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城乡教育资源决定了平等竞争对农村孩子而言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平等。
一、城乡基础教育设施有天壤之别
按照《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试行)》,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不少于80亩(城市学校不少于60亩),能满足正常教学活动需要”,“校舍建设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校舍建设面积生均达9m2,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生均使用面积不少于3m2”,“理、化、生实验室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每600多名学生配备标准实验室三个(不含准备室)”,“实验室设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100%”,“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达到《甘肃省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评估指标(试行)》规定的一级标准的要求,多功能活动厅座位在300人以上”,“班额不超过50人”。[4]“目前甘肃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只有43所,占普通高中学校数的8.69%,不足十分之一”[5],且这些学校主要集中在省城和条件较好的地、州、市,约为30所,县城一中有13所。但目前农村中学的实际状况又是如何呢?一所中学(一般是初高中结合在一起的完全中学),占地面积大多在20亩左右,无学生宿舍,或是条件非常简陋的大寝室,很多学生挤在一起;理、化、生实验室少,往往是三科实验室简单凑合在一处,且仪器短缺、药品匮乏、实验开出率低下;学校信息化建设落后,计算机教室微机少,常常连一个班同时上机都无法保证;多功能活动厅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班额大、人数多,已成为农村中学十分头疼的问题之一。这种状况,既与广大学生家长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殷切愿望相悖,又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教育公平的原则,同时必然拉大城乡教育差距,引发学生择校的热潮,威胁着农村中学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源体系。
二、师资文化程度、执教能力、稳定程度、教学理念策略大相径庭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凝聚力和吸引力。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学质量的抗衡”。[5]尽管决定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但建设一支执着稳定、专业素质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却是最为重要的。“以北京为例,很多中学教师非硕士即博士,小学教师专科仅是基本学历。”[7]不仅仅在北京,就是在西部一些落后省份,城市中学教师的文化程度也基本是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他们学科基础知识雄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在教育教学方面各有所长。相反,农村中学教师在这些方面则显得捉襟见肘。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的第一文凭绝大部分以专科为主(后来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通过离职进修、函授、自学考试等方式获得第二文凭为本科)。“2007年,甘肃省普通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65%、95.09%、77.43%,比2003年提高了2.59、7.51、19.94个百分点”。[8]此外,农村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在职进修提高又困难重重,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城市中学教师严重超编,造成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却缺编严重,加上学科结构不合理,非正常的人才流动,造成许多学校不得不出现高考毕业班教师队伍中非专业教师带课现象和中师生、大专生无选择带课的现象。
三、教师地域结构、教学信息及复习备考方法策略差距明显
城市中学教师的来源构成是多元的,往往在同一所学校执教的教师来自天南海北,即使是同一省份,也是来自不同的地区。这样他们就会把自身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学习成长历程、外部发展影响,尤其是自己学生时代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状况都反馈到自己新的教学环境中来,为学校增添新的文化气息;同时城市学校信息渠道畅通、传播途径多样、信息灵通便捷,高考复习备考的模式和方法既有自己的固定套路,又能根据学校安排、自己掌握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和变通。但是农村中学教师地域构成单一,往往同一个学校任教的教师就是同一乡镇或同一县份的人。他们成长的文化背景、学习发展的历程基本相似,模仿的对象也基本上就是大家共同熟悉的那些教师;且由于信息闭塞落后,在高考复习时不能及时了解命题变化的趋势、规律和调整的方向,表现在复习方法上,一学年一本资料讲到底,然后在考前再做几套检测模拟试卷,一年的高考复习备考工作就算了事,以致造成有些老师常有“原原本本的试题,做了,讲了,考到后仍然不会做”的尴尬。
四、教师对课余时间支配的内容不同
城市教师课余想得多的是教学,花费时间较多的是教研;农村教师课余想得多的是生活,花费时间较多的是农活。这是因为城市教师面临的就业竞争激烈,双职工工作的收入结构又使他们不必为生活而奔波,所以他们可以静下心来,充分利用优越的师资图书网络等资源来从事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试行)》规定:“教师积级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近3年内有2/3的教师在市(州、地)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评优中获奖,学校承担有省级以上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4]这些制度既为城市教师的业余发展指明的方向,又为校方评价教师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评价标准。而农村教师“半工半农”者家庭居多,生活负担沉重,学校教学压力小,教师之间竞争和缓,所以课余大部分时间他们都为了家庭生计而奔走,教研只成为他们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的手段而已。
五、学生实际录取比例、就业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每年高考成绩发布后,各城市中学张灯结彩,庆贺重点本科上线多少人,二本上线多少人,清华北大或国内名牌大学录取多少人,其热闹喜庆场面不亚于过春节。与此相反,农村中学却显得相对平静,重点本科个位数的上线率已足以让他们惊喜万分,而不超过10个百分点的本科上线率也使他们看到今年又比去年强。也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从教育发展的质量来看,农村中学已无足轻重,但是别忘了,“日前,我国64%的高中生在县城及以下高中学校”[10],是他们努力支撑着发展中的中国基础教育,实现着“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劳动后备大军”的重任。与城市中学生不同的是,农村学生仅仅生长在农村,接受的是农村教育而已。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他们高考成绩低,上不了好学校,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参加工作了又找不到好环境。一方面“一些省市高考升学率已超过5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70—80%,结果是对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的竞争代替了升学竞争,重学历,变成了‘重校历’”[11],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的学生还在为了追求高考本科上线而日夜奋战着。城里的孩子“为了文凭,为了借助文凭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利益分配中获得有利地位”[11],缘何要让农村孩子去承受这场竞争带来的不利方面呢?
总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氛围、教育设施、信息传播渠道、师资水平、父母的参与程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城乡孩子在接受教育程度上的大相径庭,考虑到这些因素,高考一个省几十万人一刀切的录取做法应该“叫停”了。充分关注城乡差异,建立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相适应的高考录取体系,这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也只有这样,才有望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才有望实现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谢德体.高考录取不该有“城乡差别”[N].重庆时报, 2006-3-10.
[2][3]张雪.如何理解“教育机会均等”[J].学术研究, 2007, (8) .
[4][9]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手册[M].兰州: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厂, 2004.6-19.
[5][6]李波, 靳建设.甘肃高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N].未来导报, 2008-10-17, (6) .
[7]钟作慈.课程改革需要尊重基本规律[J].人民教育, 2008, (23) :37.
[8]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加大攻坚力度, 巩固“两基”成果, 开创义务教育新局面[N].未来导报, 2008-5-16, (2) .
[10]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课题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2007, (11) .
初级中学的教育公平 篇6
1 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
职业教育公平是指公民对职业教育权利享受的均等、对职业教育内容选择权的均等、对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享受权的均等。公民对职业教育权利享受的均等, 是指每个公民均等地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不因公民的正常差异性而使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产生差异。所谓正常差异性, 是指人为差异性以外的各种差异, 比如人们所处地域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等。对职业教育内容的选择权, 意味着职业教育接受者有权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认知等方面的情况, 自主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 包括对所学专业、课程、学习形式的选择。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包括优美的校园环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良好的学风、合适的教材等。对这一切, 每一个职业教育接受者都应该能充分地均等地享受。
2 职业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职业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根据公平理念所适用的社会领域, 可以将社会公平区分为政治公平、经济公平、文化公平、法律公平和教育公平等, 社会公平是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职业教育公平的缺失, 将极大地影响到其他领域的社会公平, 甚至会使其延续并进一步放大。因此, 促进职业教育公平, 是缩小社会不平等、鼓励社会流动、社会参与和社会团结的必由之路。
2.1 社会公平是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
作为整个社会公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公平的水平和状况反映着整个社会的公平水平和状况。在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不得不采取原始的共产主义制度, 集体劳动, 平均分配财物和社会政治权利, 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绝对公平状态。这导致原始社会的教育也是如此, 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绝对公平状态。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原始的共产主义制度解体, 人们进入到一个极不公平的时代,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封建主与农民之间以及在其他的各个社会群体如种族、性别等之间, 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在劳动和分配领域, 而且体现在政治领域、法律领域、文化领域等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 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这个时期的教育处于一种绝对的不公平状态。直到近代社会, 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民权运动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之下, 社会公平问题才受到广泛的关注, 公平理念开始在政治领域 (如选举权的不断扩大) 、经济领域 (如按劳分配制度的普遍确立以及高额遗产税的征收) 、法律领域 (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的确立) 、文化领域 (如性别平等、种族平等等) 、教育公平 (如废除双轨制、取消种族隔离、方便女童入学、入学机会均等、开放入学政策、全纳教育出现等) 被认同和实施, 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反对特权和崇尚公平的时代。人类对职业教育公平的期望程度直接反映着整个社会公平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不仅如此, 现实生活中其他社会领域内的公平状况深刻地、多方面地影响着职业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公平不是处在一种真空当中。从政治领域来说, 如果主权国家内部的公民不能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那么也就不会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文化大革命期间, 由于在政治上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 将“敌我矛盾”泛化到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被认定为地 (主) 、富 (农) 、反 (动派) 、坏 (分子) 、右 (派) 的人们及其子女就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从经济领域来说, 如果一个社会还存在着多种劳动形式和分配制度, 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别还比较大, 那么自然会影响到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的教育投入能力、教育期望水平、实际受教育的程度以及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最后收益。在某种程度上, 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制度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同样, 如果一个存在多样文化的社会中, 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 那么反映到学校中来也必然会影响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出身的青少年儿童的学习成就。其中, 出身于居于支配地位的文化系统中的青少年儿童会比出身于被支配地位的文化系统中的青少年儿童更易于适应学校环境并取得成功。所以, 要想真正彻底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就要同时提高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领域的公平水平。
2.2 职教公平在促进整个社会公平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职业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 是矫正社会不公平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公平的丧失, 必将使得整个社会原有的不公平状况进一步加剧。当前, 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 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 由于种种复杂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原因, 在整个社会蓬勃发展的同时, 人们也看到, 社会收入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社会差距也日益显现出来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根据国际公认的指标体系, 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不断扩大的社会差距, 人们在意识领域也重新出现了社会区隔乃至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的意识, 社会成层和分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如何解决这种社会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防止这种社会差距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进一步扩大?政治的决策、经济的手段都是不可缺少的。除此而外, 实现和扩大职业教育公平, 关心农村的职业教育, 关心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 是缩小社会差别、促进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也是国家追求的目标, 更是全社会不懈努力的结果。在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的今天, 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会不断提高, 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不断提升。
摘要:公平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深远性影响。职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公平在职教领域的延伸, 也是一直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本文阐述了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以及职业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公平,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龙春阳, 王强.教育公平的主要需求与教育政策的选择重点[J].科技与管理, 2003 (4) .
[2]郑晓鸿.教育公平界定[J].教育研究, 1998 (4) .
应重视教育的“存量公平” 篇7
教育公平, 不仅指受教育机会的公平, 更指受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公平。可以说, 当前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 大都着眼于解决教育资源的“增量公平”, 而对于我国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重大的城乡教育差距、校际教育差距, 即教育资源的“存量”差距方面, 我们的政策还不够有力。在解决教育资源的“增量公平”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存量公平”。这应该是我国下一步在研究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方面着力破解的重大课题:一是城乡与校际之间教育条件的差距;二是城乡与校际之间教师队伍的差距;三是城乡与校际之间教育管理的差距。我国下一步推进教育公平, 最重要的政策选择应该全面实施教育资源配置的“弱势补偿政策”。
在解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的历史性任务之后, 围绕着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迫切需求, 必须思考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一个重大问题:政府保障教育公平的起点是什么?或者说, 政府应该提供的教育公共服务的底线是什么?这里的底线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教育拨款即日常教育运转经费的均等化;二是政府提供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的标准化。前者我国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后者其政策还没有进行很好的整体设计。国家要尽快制定城乡统一的中小学设学标准, 这个标准至少要包括:学校占地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教学设施配备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教师配备标准等等。目前, 这些标准要么国家相关部门各自为政, 相互扯皮;要么标准设置过低, 无法满足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 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国家中小学设学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 依据这个标准, 由各级政府全面启动合格学校建设工程, 对达不到合格学校标准的, 全面实施“弱势补偿政策”。
当前,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美国新政府公布的经济复兴“五大计划”中, 就有两项是教育项目:一是推出最广泛的全国学校建筑升级及修建计划, 安装节能系统, 为教室购买新计算机, 建设21世纪学校;二是扩展宽频网络到当前尚缺乏高速互联网的地方,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英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有类似的教育发展计划。在这里, 建议把学校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全面提高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这项工程的启动, 既能有效拉动内需, 又能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公平,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不可忽视教育公平的起点 篇8
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从这一体系可以看出, 学前教育位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底端, 是基础教育的基础。1996年, 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2005年美国一位名叫赫克曼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投资时期是学前教育阶段, 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也以学前教育阶段最高;学前教育时期的投资回报率, 相当于此后所有年龄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之和。
如果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是一切公平的起点的话, 那么, 学前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 起点的起点。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发展很快, 但两极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 城市中出现了许多高价幼儿园。据称, 这些天价幼儿园的共同点是:有特色、有优美的环境、有气派的教学楼、有现代化的儿童玩具, 有高学历的教师等一般幼儿园无法比拟的条件。然而人数最多、地域最广的农村幼儿园又是什么样呢?农村的学前教育又是什么呢?因工作关系, 笔者曾深入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 当前农村的学前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之一:办园条件差。幼儿园大都规模小、校舍破旧, 教学设施配备简陋, 教具、玩具严重不足, 卫生条件差, 没有消毒设备, 没有专用的餐具。
问题之二:师资队伍素质差。幼儿园大多数是民办的, 除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是公办教师外, 绝大多数幼儿教师为非科班出身, 没有经过正规培养训练。普遍存在幼教专业知识缺乏, 教育观念滞后, 教学方法陈旧的现象, 其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问题之三:“小学化”现象突出。为了迎合家长心理, 大部分幼儿园学前班的教学内容、管理模式与小学一年级的内容、管理如出一辙, 甚至部分幼儿园学前班的教材也是一年级的教材。学前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拼音、识字、写字、做数学题等, 很少有开发幼儿智力的游戏。
问题之四:管理力量薄弱。一是由于点多面广, 教育行政部门无力对所有民办幼儿园进行检查、验收。一些乡镇中心小学的学前班由于日常管理不规范, 教学随意性大, “小学化”“放羊式”现象严重。
问题之五:部分幼儿入园不方便。学校网点调整后, 一些居住在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分散村庄的小孩子, 入园困难、极不方便。致使一些乡镇3~6岁的幼儿入园率不及50%。
学前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 就在教育的起点上出现了不公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下:
1.将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范畴。当前, 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把学前教育纳入免费的义务教育范畴。在德国, 所有幼教机构的运作经费绝大部分由国家提供。美国近30年来日益重视幼儿教育, 不断增加投入, 尤其是用于解决贫困家庭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经费大幅度增长。我国在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时机也已成熟。
2.加大投入, 实施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程。一是要把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做到逐年随财政收入增长;二是要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交通情况, 统筹规划学校网点布局, 将幼儿园设在小学校园内, 争取方圆2公里内, 有一所标准 (含大、中、小三个班) 的幼儿园。条件成熟后, 逐渐取消学前班。三是采取民办公助或其他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在农村边远地区举办学前教育机构, 提高学前教育覆盖率。
教育公平:教育实践者的自觉 篇9
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育实践者 自觉
一、何为教育公平
公平是指公正和平等。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对公平的解释是“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地、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世,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它是一种规范性的概念,是人们根据自身利益和需要对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认定和评价,只能进行质的、相对的、规范性的研究,而平等主要指人们在社会地位、权利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相同状态,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可以量化,可以进行实证性研究,具有客观性。
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同样要受到诸如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阶层、人口发展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教育公平需要人们对各种教育因素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并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保证每个受教育者自由、合理、最大限度地享受当时当地各个层次的教育资源。
二、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问题
卢梭在《爱弥儿》中主张:教育应根据人自身的本性自然地引导人的发展,而不应根据等级、财产和职业的不同去实施教育。诚然,每个人的智力、能力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享有发展自身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学生能否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平等的学习条件与受教育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一方面是制度性原因,另一方面是价值性原因。人们更多的是对制度性原因的关注,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问题来进行研究,很少涉及微观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制度性原因产生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需要政府的积极解决,那么价值性原因所产生的不公平则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育的直接实践者——教师的责任。忽视价值性原因会对每个个体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又从根本上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
学校教育具有使人有计划地实现社会化,以及将不同的人分配到不同的教育层次和工作岗位上去的功能。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以及处理师生矛盾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公平的现象。体现在学生观方面,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一个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的能动的主体,教师不能以一种方式、一种尺度去衡量和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还应力求学生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当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均等的参与机会;体现在评价方面,学校和教师都惯常以分数作为评价的权威性标准,对于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个性品质,却缺少评价手段,很少给学生以个性化、弹性化的发展空间,忽视了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道德素质方面,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也深深地影响着教师的道德观,一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家长的职业、社会地位、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教师的这种“等价交换”必然导致教学活动中教育资源及有限教学时间内学生参与机会的不合理分配,使本来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的学生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人为地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
三、教师应成为自觉的教育公平的实践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不仅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保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因此,教师需要建构新的教育观,公平施教。
(一)牢固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理想,教育公平的实现尽管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理想一直提升着人类的精神,指引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对教学活动起着支持和指导的作用。教师的人生观、学生观、教学观不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必然会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学生成功的机会。每一位教师都应秉承教育公平理念,深刻理解教育公平内涵,并将其实质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之中。
(二)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毋庸讳言,教师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各种外来的不良风气和社会恶习不可避免地会侵蚀到教育活动之中,教师同样会受到各种诱惑。师德是教师进行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不但需要努力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同时要自觉加强在职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教学及科研能力,以更加开放和综合的眼光来对待知识的积累、运用和更新。唯其如此,教师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加全面,才能做到全面育人。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结构说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智能结构,但这并不影响每个人的成功,只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发展”。教师应从教育事业的高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努力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摆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同时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善待并宽容学生,成为学生的理解者、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四)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在评价体系中提出“评价标准既要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要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这就意味着允许被评价者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为其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教育评价的角度可以多元化,既不偏重分数,也不偏重技能,注意相对性、动态性、全面性相结合;教育评价的机会可以多样化,阶段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的标准可以个别化,不能按照统一划定的标准评价每个学生,进行差异性评价;教育评价的手段可以弹性化,主客观测试相结合,采取开放式测验、小组实验、依据情景表述等等。总之,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合理评价,就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公平性。教育评价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无不闪耀着教育公平的光辉思想。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全体公民不懈的努力。教育公平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机会平等的前提,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需要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性地进行反思,以深刻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师德作底蕴,需要用教育公平的理想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规范自己的言行,并树立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盛连喜.新世纪教育理念:“尊重的教育”笔谈[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
2.冯建军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期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1期
5.《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338页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幼儿教育 篇10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公平是平等与公正的统一体。公平既有对公正的追求又有对平等的向往, 公平需要以平等为基础, 同样需要在公正的内在要求下对存在的差异进行不平等的关怀。由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和社会障碍, 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 借用价值规律的表达方式, 即公平就是公正围绕平等上下波动。
因此, 教育公平可以理解为“人们能够公正平等的接受社会所提供的公正平等的教育。”教育公平涉及到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均等, 强调国家给予个体或群体同等的受教育的可能性, 然而绝对的机会均等也是不存在的而且是不现实的;二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遵循公正的原则, 即将受教育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应有所区别, 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我国目前教育资源, 特别是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频频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等社会现象。因此, 教育公平必须要有区别的分配教育资源, 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
二、幼儿教育中不公平的现象
(一) 地区差异大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上形成了巨大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上的不同步导致了教育投入的不均衡, 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进一步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巨大差异。如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学前三年入园率80%以上, 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如内蒙古、甘肃、青海等, 截至2000年学前三年入园率基本上只能达到35%左右。
(二) 城乡差别悬殊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较而言, 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占优势, 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则处于弱势地位, 随即带来的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 造成了幼儿教育在城乡之间失衡的现状。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弱势体现在:
一方面, 幼儿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我们把幼儿教育资源分为实物资源和制度资源两大类, 相应的实物资源包括资金投入、幼儿园硬件设施、师资力量, 等等;制度资源包括政府的法规政策、相关的文化氛围等等。由于以民办园为主体的农村地区经费支持稀缺、教育意识淡薄、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 农村幼儿园硬件普遍比较简陋, 大多使用民房且有饮食卫生和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 入园幼儿比例低。在我国城市地区的幼儿基本能解决入园问题 (城市中出现的“入园难”现象主要是指入好的公办园难, 并非无园可入) , 然而, “中国广大的农村也只有七成的孩子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这也加剧了学前幼儿入园机会的不均等。
(三) 园际间差异明显
我国幼儿园可以分为省、市、县、乡、村五级, 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后发现, 差异都十分显著。比如机关幼儿园每年能获得政府较多的经费支持, 更容易吸引优秀的教育资源, 教育质量较高, 而一般的民办园、改制园没有政府的补贴, 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 往往转而向家长收取更高的费用。幼儿接受幼儿教育, 却要付出不同的代价, 这本身就是对幼儿追求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体现。
(四) 阶层差异显著
按照收费和教育资源, 笔者将幼儿园大体分为如下几类:第一, 质量较高、收费较低的公办园。比如, 政府机关幼儿园等。他们招收的群体大多是国家公务员的子女;第二, 质量较高、收费较高的民办园, 这类幼儿园由于收费高, 面向的群体大多是收入较高的公司白领等;第三, 质量低、收费低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主要针对没有经济实力或者受地域、交通限制的幼儿家长。由于不同类型幼儿园招生对象隐含的阶层划分, 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儿童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差别显著。
三、解决幼儿教育公平失衡的对策
(一) 加大幼儿教育投入, 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一方面, 政府应当加大幼儿教育投入, 例如, 目前各省都已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全国各地新增财政投入1000亿以上, 内蒙古预计从2011年到2013年新建847所、改扩建633所幼儿园, 这无异于为广大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幼儿教育机会。另一方面, 政府财政投入应避免集中投向公办教育, 从而导致扭曲的学前教育供给格局, 对民办幼儿园也可采取评优奖励、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与此同时, 对民办幼儿园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区分和管理工作也迫在眉睫, 这样才可能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教育投入的结构可参考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针对省、市、县、乡、村五级幼儿园, 分别设立幼儿教育专项资金, 由各省向省内各地市级、县级、乡级、村级教育部门分配和转移教育财政经费, 从而实现地方区域内幼儿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 扶助贫困落后地区, 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政策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 木桶的容量最终只取决于那根最短的木板的高度。在我国幼儿教育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 不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我们就难以实现国民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
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这也是国家在政策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的体现。对贫困落后地区实施补偿教育, 能够使那些没有机会获得教育的幼儿接受教育, 也可以使一些已经接受幼儿教育但处境不利的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 这对于缩小弱势群体与良好环境下成长的幼儿的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加强幼儿教育法制建设, 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幼儿教育既有和其他阶段教育融合发展的普遍性, 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 明确幼儿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明确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 确立相关部门分工协调合作的机制等, 最终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界定和约束。因此,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是保障幼儿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立法已经开始提上议程:2007年11月, 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立法的工作重点, 并列入了2008年工作要点。学前教育立法一方面可以参考国内北京、上海等一些已经制定了地区性的《学前教育条例》的经验, 另一方面,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也都确立了学前教育法, 世界各国学前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经验都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野下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包括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别悬殊、园际间差异明显、阶层差异显著等问题。为促进幼儿教育公平, 提出了相关建议:应加大教育投入, 扶助落后地区, 加强幼儿教育法制进程, 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公平,对策
参考文献
[1]朱宗顺.教育公平应从重视学前教育开始[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 (2) :23.
[2]蔡迎旗, 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 2004, (2) :34.
【初级中学的教育公平】推荐阅读:
初级中学教育扶贫档案05-14
初级中学健康教育教案09-08
初级中学 素质教育之我见11-25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07-04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10-13
单县浮岗镇初级中学教育统计年度工作总结05-29
广洋湖镇中心初级中学“老少共话中国梦”主题教育方案07-0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