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

2024-06-23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共6篇)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 篇1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汇报

青墩初中,现有20个教学班,796名学生。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加以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学校电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电化教育机构与管理

1、健全的电教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电教工作,组成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电化教育领导小组。成员有李甲琪(校长),周成刚(副校长),曹海鹰(教务主任),董金华(总务主任),成林(教研主任)。电化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电化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对学校的相关设施的使用情况给予监督和指导。

学校成立了电化教育教研组和电教组。电教教研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成员有教务处主任,电教组教师、各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电教教研组主要负责学校电教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的研究及教师培训。电教组现共有专职教师4人,负责电教仪器设备、专用教室的使用、维修与保养,电教教学资料软件的申购、保管、使用和教科研工作。此外,电教组还承担着全校三个年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2、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我校电化教育工作制度健全,按要求悬挂上墙,并能严格执行。具体有:电教器材保管、使用、借还、保养、维修、损坏赔偿等制度,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管理制度,机构职责、成员分工、岗位责任制,各专用教室管理制度(管理和使用规则及赔偿制度),远程教育管理制度,电教器材和电教教材借还使用记录,微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的使用记录本,电教器材保养、维修、损坏赔偿记录。各种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等也一应俱全。

学校每学期订购《电教软件推荐目录》(中小学部分)推荐的电教教材(软件),电教教材(软件)的订单、明细帐也都收录在案。为了使电教教材(软件)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电教组老师把所有电教教材(软件)进行分类、编号,并制作成电教教材目录分发到每个办公室,使每位教师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借用电教教材。

学校领导鼓励广大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电教录像课、优质课的评比,对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大大激发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订有《中国电化教育》、《中国电脑教育报》等电教杂志供教师们学习,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较为先进的教学环境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教学的需要,近年来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提高教师们的办公条件,今年对进行了办公桌椅的更新,先进的隔断及内部设施的配备,改善了办公环境,部分办公室增加一台新的计算机。计算机教学也有二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可供使用,共具备152台计算机,室内所有计算机全部接入互联网,投影机、大屏幕、教师控制软件齐全,学生机的配置均为方正的品牌机器,作为三个年级上计算机课使用。这些教室配备齐全,设备运行良好,使用率很高。为方便教师外出讲课和参加各类教学活动,一年来学校共投入资金建立或完善了教学设备。

目前我校的网络正常运行,网络成了我们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为了实现学校教学的网络化,学校投资重新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建设。校园网设施齐全,每座楼都留足了上网用的专用插口,不仅保证了各个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的网络畅通,还为今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好了基础。目前我们的网络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达到了市一类校园网的标准,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也转移到应用层面上。今年我们在应用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开学之初,学校就投资安装了校园电子图书馆,满足了师生阅读的需求;建立了资源服务器,学校的大多数教学资源在服务器中都有备份,这样不仅方便了教师的使用,而且有效的保护了资源,减少了资源的损坏。

三、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方便教师开发多媒体课件,学校还购置了多套多媒体备课系统软件,可供教师们在网上进行备课、组卷和制作课件等教学教研活动。

我们还自主开发了部分教学课件,供校内外教师参考使用。各学科教师也在自己的每一节课当中,尽量使用电教媒体,独立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公用的多媒体教室几乎天天满堂,多数教师的课件在省市区的比赛中获得好评和奖励。

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槐荫教育网站和了教育网站提供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其他的网站资源,为我所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师资培训增强技能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来说,必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学校领导特别重视计算机方面的培训工作,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电化教育的培训,根据本校实际,邀请专家学者来我校举行专题讲座,以提高教师们的运用电教设备的专业技能。

多年来,我们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远程教育工程的培训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把培训与教师的继续教育、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

们的参与热情。电教组的人员也认真地准备,为培训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保证活动地顺利进行。

为使广大教师能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电教组的三位老师,热心为教师讲解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与各学科教师一起精心制作课件,帮助教师熟练掌握了操作方法,保证上课顺利进行,同时对今后的课件的制作也非常有帮助。电教组的两位老师也参加了相应的网络培训。

我们在电化教育上投入了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就是为了一个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电教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分析、判断、记忆能力大大提高,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无可置疑的。一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制订了电教工作计划,分管电教的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及时发现问题。开学之初,每位教师都做了详尽的学期电教工作计划,明确了任务。通过培训,大多老师都能正确认识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掌握电教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备课充分体现电教内容,使用电教媒体目的明确,运用恰当,确保教学效果,能利用各种素材,独立制作教学教材。

五、课题研究追求实效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积极参加了中央电教馆和教育部的“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我校承担着从全国到市地的多项课题研究工作,教研课题涵盖了多个学科,大多数的课题研究都是在电教手段的辅助下进行的,因此,电教组的所有教师都参与了教育科研。

努力创新教科研工作形式,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科研工作体系,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课题与课题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一年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校内科研理论的讲座,协助学校领导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和信心,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我校现在共有四个教育科研的课题,我们电教组也积极的协助学校的化学组、地理组做好教育科课题的工作,并担任这两个课题组的指导工作,并在其中参与实验报告的撰写。

努力使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植根并服务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以教育科研促进学校的教学、以教育科研促进学校的教研,是我们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目的,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大量的工作,协助教务处,对于学校各教研组的教研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六、素质教育喜结硕果

我们一直坚持学生的课外小活动的指导工作,学校参加省、市、区组织的电脑制作作品比赛,我校的学生也取得了好成绩,多数同学

荣获各级别奖励,多位教师获得了优秀辅导员奖。在各类科技活动中,我们组的四位教师均获得了科技辅导奖。

经过我校的领导、教师和电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近一年取得了一系列的与电化教学有关的成果,这里面既包括教师们在电教课当中获得的荣誉,也有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的高水平的论文,既有教学的经验总结,也有外出学习交流的心得体会,这些成绩是我校广大教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与上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关心支持分不开的。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此次电化教育检查为新的起点,在学校“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下,为了所有的来我校接受教育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加大发展的力度,加快发展的速度,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2011.12.30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 篇2

首先, 对于中学来说, 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信息化教育的经济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各个学校的网络建设, 信息化网络建设相对速度较慢, 一些中学还没有完成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相关的信息化网络设备缺乏。其次信息化教育资源还没有及时的与中学教材形成配套, 有的教材仍然是以纸质的课本为主, 虽然有的学校提供了信息化网络资源, 但并没有和现有课本科学的组合, 而且网络资源没有很好的进行管理和分类, 资源虽多, 但是不够系统科学。查找起来过于繁琐, 中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不够, 不容易对知识进行总体把握。进一步说,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匀, 农村的信息化教育建设滞后, 资源分享不平等, 难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信息化教育效率低。,

2 中学信息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首先信息化教育能够提高中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主动性, 调动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手段, 可以把以往单调的文字信息转换成用符合、图片、视频、声音甚至动态效果等多种生动的学习信息。让呆板的黑板变成能够身临其境的动态学习环境, 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学习兴趣。以往的方式属于课堂内采用教鞭、黑板、橡皮擦, 单调的讲解知识点, 课堂是一个黑白的世界, 采用信息化手段, 多媒体引入, 用光鲜亮丽的五彩斑斓的学习世界将知识融入学生的脑海。高效而且容易接受。其次可以使教师的工作得以简化, 节省工作量, 减轻工作强度。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的备课是采用参考书和参考资料, 要上好一堂课, 要事先学习大量的知识, 翻阅多种教辅材料。可是现在信息化教学, 不再需要教师携带厚厚的参考书目, 有信息化的共享软件平台, 网络资源, 只需要在信息化的环境中, 输入相关文字, 就可以获取超出以往数十倍的资料信息。同时这也节约了教师的物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来生动的说明以前不容易用语言简单描述的一些公式原理等信息。同时也节约了教师的人力资源, 告别了过去一个教师只能同时教一个班, 只能完成几十人的教学任务。现在采用信息化远程教育, 可以在同一时刻, 为若干班级上课, 为几百甚至几千人讲解知识, 这对教师的人力资源, 也起到了极大程度的节约作用。

3 中学信息化教育的实施

3.1 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第一步建立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设施:在中学中对网络设备的采集、网络建设工作要重视, 形成有效的覆盖网络, 合理划分网络的权限, 让网络操作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合理控制网络流量, 使网络建设真正投入到信息化教育中。对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要进行管理, 随时维护, 定期关注网络设备相关参数, 如果出项故障, 要及时排除。有待于进一步建设的是学生的电子阅览室, 电子学习室。让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网络, 学会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创新课程改革, 让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更强。第二步信息化数据库资源的建设:硬件设备的采集和网络的建立, 并不等于真正的信息化教育实现。信息化教育要能够进行系统的教学, 为教学提供网络的管理的平台。这就需要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综合工作。比如: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平台;教师自身进行培训, 备课、学习, 教师间交流的平台;学生与教师互动, 完成在线解答学生问题, 布置作业, 进行简单考核的互动平台等等。每一个平台都可能包含了极大的信息量。以教师平台为例, 教师自身基本情况统计的信息, 教师职称评定情况信息, 教师成果信息, 设置教师自己的私人网络空间, 用以存储上课和以后提高的各种资料。教师之间的交互论坛等等。只有能有效的对信息对教学进行综合性管理, 互动的网络才是真正的信息化教育系统。

3.2 信息化教学实施:

通常可以划分为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课堂实施。教学环节设计按照大纲的总体安排, 从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出发,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环节的资源采集, 模拟出实际的课程的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手段对内容和知识点进行科学的排序和整合, 形成特色的教学设计, 并预先设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环节。教学课堂实施就是指在实际教学中, 根绝不同的某几节或者某章的内容进行不同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选用, 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 高校的吸收教学的信息化采集资源,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学习不光以自己为单位, 还以小组, 团队的形式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和学习, 提升中学生合作能力。最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四川棠湖中学:信息化教育十余载[J].信息技术教育.2004 (12)

[2]陈丹.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资讯.2007 (26)

[3]魏方华, 陆宏.教育信息化普及的重要性[J].内江科技.2008 (01)

[4]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上) ——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 (04)

[5]郭琴.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发展——对中国电化教育的反思 (之三) [J].电化教育研究.2007 (10)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学班主任,“留守学生”,教育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父母双方或一方出外务工的“留守学生”数量日趋增多, “留守学生”成了农村中学一个新的学生群体, 如何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给“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环境;是农村中学班主任面临的一个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下面就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策略,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看法。

一、班主任要抓实四个研究, 有序推进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1、“留守学生”的“真空时段”管理问题研究。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空闲时段, 在这段时间里, 学生一方面因与监护人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 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 形成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在课业学习上缺少他人的辅导而感到很无助;就会形成“家庭无法管, 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2、“留守学生”的学习缺少辅导的问题研究。“留守学生”的父母亲常年在外, 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 对他们课业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足够帮助, 因此, 如果他们课业学习上有了问题, 向家人或临时监护人求助的比例非常低。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现监护人对“留守学生”课业学习上的辅导相对少了很多, 因此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3、“留守学生”成长中亲情缺失问题的研究。由于父母亲常年不在身边, 这些孩子长时间缺少亲情的抚慰与关心, 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 造成很多“留守学生”性格孤僻、封闭自我、情绪异常、焦虑紧张, 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4、“留守学生”人生价值观扭曲的矫正研究。由于一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亲对子女的伦理道德观教育、法制教育关注非常少, 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 因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愧疚感, 于是在很少的回家团聚时间采取“物质加放任”的方式在进行补偿, 导致“留守学生”多数道德标准不清, 是非界定不准;说谎话, 有欺骗行为;旷课、违纪、违规, 道德功利性凸显, 责任感缺失, 离家出走;报复心过强, 吃点亏就用拳头;“老子挣钱儿享福”, 精神空虚, 仇视亲人或父母, 我行我素, 从而形成这些孩子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二、班主任要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爱的平台

1、用爱心开展“师生悄悄话”工作, 使“留守学生”与班主任的交流沟通变得单独化、经常化。要做到“留守学生”遇到问题时, 随时都可以和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 作为班主任要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 了解他们, 保护他们, 解决孩子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引导他们走出困惑和误区。对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 每一点不足都及时点拨, 引导“留守学生”健康成长。针对“留守学生”提出的困难和困惑, 班主任要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和临时监护人, 架起“留守学生”和父母亲及临时监护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桥梁, 让“留守学生”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2、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定期开展以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和主题班会, 开展“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每周的“希望之星”评选活动、“优良道德行为”展示活动等, 让“留守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班级内成立“留守学生互助小组”, 开展各种“留守学生”内部的争先、评优活动, 形成你追我赶, 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通过“我的爸爸、妈妈”主题班会, 让留守学生体验家长养家糊口的艰辛;开展每月一次的“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 让孩子与家长沟通情感。

三、班主任要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

1、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班级工作的重点就是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而学生亲情的缺失导致的各种问题又是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大消极因素;因此, 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作为班级德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 以此来促进其他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养成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等放在一起, 以创建和谐班级、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 规范学生的言行, 健全学生的人格, 使“留守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终促进全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与关心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有机结合。只有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好了, 让他们懂得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才会解除“留守学生”父母亲的后顾之忧, 他们才能在外安心工作;同样, 也只有借助“留守学生”的父母亲、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才能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

四、班主任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开展“帮扶、结对”活动。班主任协调科任教师, 将班上“留守学生”分配给任课教师, 由科任教师对所帮扶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进行帮助;让优秀学生、科任教师、村社干部与“留守学生”结成“对子”, 使“留守学生”在学校管不到、家长管无法管的真空时段随时有人照管, 并及时反馈“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 便于及时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2、班主任要及时建立健全和更新“留守学生”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等, 逐生登记造册, 做到有活动, 有记录, 有总结, 有档案。

3、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班级文体活动、联谊活动, 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学生”, 协调学校团委开展爱心捐助, 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保证每一个“留守学生”生活有保障。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 篇4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遵从注重学员自身主体地位的原则

灌输式培训和训练法习惯于以教员的思想为指导思想, 主要从传授知识出发进行培训和训练, 以“考试所需”为出发点, 以“灌输式培训和训练”为重心, 是为教员服务的。这种培训和训练法实质上是硬塞给学员和战士知识, 必然是教员讲, 战士听, 学员和战士很少有独立钻研交流思想的机会, 很少能记住强行灌输的知识。所以, 这种培训和训练法必然带有划一性、机械性和强迫性, 总是忽视学员和战士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智能的培养。毛泽东同志1964年仍然大声疾呼:“反对注入式培训和训练法, 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你们的培训和训练就是灌”, 这里的“注入式培训和训练法”就是“灌输式培训和训练”, 他反对“满堂灌”“抱着走”, 使学员和战士“立于被动, 消磨个性”, 提倡学员和战士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到课堂上应该是解答疑惑的时间。很可惜, 学员和战士已经懂的东西, 教员还讲;自己能做的, 教员依然不放手, 一切由教员包办代替。很多教员经常认为已经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了, 然而学员和战士本身却并没有办法理解, 培训和训练效果更不必说。

学导式培训和训练法突出学在导前, 先学后教, 让学员和战士“学”在前面, 积极进行“自学———解疑———精讲———演练”, 这都是以学员和战士为主体的活动, 让学员和战士充分利用“已知、已会、已能”去主动获取“未知、未能”。教员应该应用学导式学在导前的思想, 先掌握学员和战士的学情, 以学定教才能达到良好的培训和训练效果, 这关键在于唤醒激励学员和战士肯“学”会“学”, 学导结合, 给学员和战士发展独立自学的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学导式是对启发式的发展与创新

启发式培训和训练法是教员在培训和训练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 引导学员和战士自觉掌握知识的培训和训练理论和方法。由于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员素质的局限, 教员在培训和训练中提出的问题, 往往不一定是学员和战士面临的真正问题;教员在黑板上写的内容与书本上并无差别;教员讲授的问题, 学员和战士自身也能通过阅读书本而学会。教员这种重复的无效劳动, 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也剥夺了学员和战士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机会, 并且达不到教员自身所期望的课堂效果, 学员和战士也掌握不到本身想掌握的知识, 这就出现了师与生脱节、课内外脱节的现象。往往学员和战士课内没听懂, 旧知识未消化, 新知识又压下来;课外作业多、负担重, 迫使学员和战士加班加点, 搞疲劳战术, 严重损害了学员和战士的身心健康, 这不仅是学员和战士的痛苦, 也是教育的悲哀。

学导式突出学员和战士学、教员导的思想, 即“学导思想”。体现“学导思想”的各类培训和训练模式, 即为“学导式培训和训练模式”;体现“学导思想”的各类培训和训练方法, 正是“学导法”。现在, 学导式培训和训练模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员和战士, 同时也把学好这门课的责任交给了他们。学员和战士在自学时精神振奋, 因为必须先进行自学并自己思考才能读的懂教材, 找的出疑问, 记得住难点, 掌握的牢知识。这应该成为培训和训练常规, 违反这条常规, 也就违反了“教”与“学”的平衡点。现在, 学导式课堂上整个学习过程“自学一解疑 (讨论) ———精讲———演练”由学员和战士自己掌握, 教员只适当引导。只有学员和战士自身无法领悟时, 教员才进行提示、点拨、演示、精讲。学员和战士自学, 特别是能得到教员指导的自学, 强化了学员和战士与教材的直接联系。在解疑等环节可采取学员和战士小组讨论以及学员和战士与教员讨论的形式, 这完全发挥了学员和战士在整个培训和训练过程中基本独立学习的能力。学导式使师生形成了多方向探讨、多层次交流、和谐的课堂气氛。灌输式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它的立足点在“教”上, 尚未转移到“学”上, 而启发式的重点在“导”上, 也未在“学”上。学导式恰恰是以学员和战士独立学习为主的“自学———解疑 (讨论) ———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组成的培训和训练过程。这样, 学导式培训和训练模式让学员和战士多人异步、提出的问题完全可能超出教员备课的范围, 学可促导, 凸显学员和战士的创新精神, 完全能够一题多解, 师生可以相互启发。所以, 学导式是对启发式的发展与创新。

三、学员和战士应运用学导式进行有指导的自学

学员和战士应当充分扶植和积极利用自身自学的积极性, 并在普遍自学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自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自己的智能获得积极主动地有效的开发。遇到困难和障碍, 只要教员加以引导、点拨, 就能解决。学导式正是强调这种学在导前的方法, 应用这种自学方法出现奇思妙想进而自主创新的实例不胜枚举。例如王小平, 畅销书作家、学者型演讲家、思想家, 被誉为“天才少女”、“惊世才女”、“智慧女神”。她的著作《大成成功学》、《本领恐慌》、《第二次宣言》、《出发———与智慧同行》都荣登畅销书之列, 赢得各界读者的广泛赞誉。她不仅著书立说, 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 而且立意成为思想的实践家。成立了“北京人类大成教科文研究院”, 决心将之打造成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传播基地, 天下大成智慧的整合中心”, 和天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引导人类实现大成, 推动世界走向大同”。她所演绎的这个传奇, 可以追溯到15岁。高一时, 她在全班成绩第一 (比第二名高出70多分) 的情况下, 毅然放弃了人人向往的上大学的美好前程, 走上了与众不同的成才之路。她说:“今天, 我们并不缺少博士, 而是缺少真正引领人类前进方向、未来方向的思想者。我愿做这样的思想者。”这些铁的事实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自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毛泽东也深深得益于自学, 他告诉人们:“我学习中最有收获的时期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人的一生中, 在校学习是短暂的, 而自学是永久的。我们的命运靠学习来造就, 特别是靠自学来造就。

从多教少学到少教多学, 最后达到不教自学的境界需要一定的过程。同时, 需要逐步完善配套的工作:变培训和训练大纲、教案为自学大纲、学案, 变教材为学材———学员和战士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和训练要求定出自学方案、变课本为开放型自学型, 变“教参”为“学参”———变成学员和战士的自学参考资料;学员和战士应该主动改善自学条件, 使自身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行在课堂培训和训练中交互作用、相互促进。学员和战士应该有在教员教课前主动学习, 学在导前的意识, 并且坚持这样的学习习惯。这样学员和战士才能运用学导式培训和训练法取得自身培养与开发的良好效果。

四、学员和战士应该运用学导式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学导式把“学”摆在先头, 突出“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完全符合现代培训和训练理论以及培训和训练改革的发展趋势。学员和战士应该学会学习的方法, 掌握认知的手段, 积极地探索未知, 同时得到教员恰到好处的诱导启发, 主动的将课堂变为尽情展示自己学习潜能和个性的舞台, 绝不满足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更要同时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且优化品行, 使智能各项元素获得普遍发展。学员和战士通过学导式的方法不仅要学会知识, 还要运用知识, 要会动手、动脑, 形成熟练的语言技能、逻辑数学技能、空间成像视听技能、人际沟通技能、自我认识技能等心智技能并同时掌握绘画制图技能、身体运动与操作技能等, 更好的让自身全面发展。学员和战士应该通过学导式的培训和训练方法多锻炼自身的能力, 包括自学———探索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健体———操作能力、社交———管理能力、革新———创造能力、情感———审美能力、意志———调节能力等七项要素及其各自的深度、广度、精度、强度、敏度、效度等, 并适时的把他们统一协调起来运用。学员和战士利用学导式锻炼的能力是智力结合知识、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不同活动方式、水平、层次能动的现实行为,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优化品行, 包括实践表现的品质和人生价值取向、思想意识、态度习惯等个人品行。

总之,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主动避免灌输式教育, 运用学导式创新模式理论, 最大限度调动军队学员、战士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不断在自学中增强自信心, 把内在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量, 充分展现自身的能动性、独立性、探究性,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这样才能自觉成长为能适应21世纪军队国际化竞争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为保卫、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大生, 刘学浩.再论学导式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8)

[2]毛泽东.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7

[3]刘宏武.课程改革教员岗位培训资源包新课程的培训和训练方法选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04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 篇5

一、第三方评价与中学课堂教学

在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背景下, 通过在中考或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是多数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因此, 中考或高考不仅仅是通过第三方来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更具有选拔功能。在这两个终结性考核推动下, 各地又存在统一命题的学期或学年考试, 以此来形成对比与竞争, 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学阶段众多的第三方考核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估, 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效的检验, 学生的出色表现会帮助其自身进入“更高”的人生阶段, 同时也会为教师带来荣誉及各类物质回报。获得第三方评价的肯定, 便成为师生的共同目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 师生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监督的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 一方的懈怠与偷懒都会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第三方评价的约束下, 教师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 并不断鞭策学生努力上进;学生也会对工作不负责任, 教学水平低, 教学方法不得当的教师提出批评。从更广的范围来看, 家长、学生、学校与教师都是这个学习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对自发形成对于教学活动的监督, 并且共同为教学活动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第三方评价的存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成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 围绕第三方评价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有时会将考试异化为教学追逐的目的, 形成了“以考定教”的思维。更重要的是, 中考与高考多采用标准化试题, 着力于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侧重于记忆、方法和技巧, 助长了应试教学。学生为分数而学, 死记硬套。有些教师则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传授等牺牲学生全面素质的办法以求取得高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只注重满足学生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需要, 并不能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繁重的课业负担不利于促进学生身体、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成长;死板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使得那些所谓的“落后生”在课堂教学中常被边缘化, 他们的特长与优点常常被忽略, 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这些都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二、第三方评价缺失下的大学课堂教学

与中学教学不同, 大学本科教学中除了四六英语考试以外, 并没有第三方评价的约束, 教学成果缺乏横向比较, 这是造成当前大学教学工作成效低下的重要原因。学生的学习情况多由教师检验, 教师工作最主要的评价方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成果会以分数来体现, 看似客观, 而实际上教师却有很强的控制能力, 例如试卷的难度, 考察的知识点分布, 平时分的给予等方面大体上能够控制一门课程学生的平均成绩。教师要求越是严格, 要取得好的评价结果学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样, 教师能够获得的评价高低也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学生手中, 教学质量本身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 很难量化去评价, 教学单位无精力也无手段全程跟踪进行过程评价, 事后评价也缺乏依据, 因而只能基于是否存在明显教学事故和通过对于学生调查的结果来评价教师。教学事故的认定基本上是根据有无缺课、迟到、早退等方面来进行, 教师基本不会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因而, 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至关重要。而学生的评价并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表现, 或自身的体会来做出, 或者说学生也不清楚如何去评估教师, 因为学生根本不清楚一门课程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突出哪些重点, 教师有无实现教学目标, 因而最终能够评价的基础往往趋向主观化, 而不是教学活动本身。

当前, 高校中普遍是重科研而轻教学, 教师职称与职务的晋升都要依靠科研成果, 教师没有动力对教学工作投入大量精力。本来工作就没做好的背景下, 教师也就没有威严去严格要求学生, 而变为讨好学生, 例如降低考试难度, 考前划重点, 甚者是提供试卷和答案。而学生的大学学习目标也不明确, 在能毕业的大前提下, 模糊地认为平均成绩应当高一些, 因为高的成绩可能对于就业能够有帮助, 对于每门课应当学到什么, 教师应当教授什么均不了解, 最终也只能将目标确定在分数上, 能取得高分就是成功。进而,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给高分的教师就是好老师, 哪位教师的课宽松, 就选哪个教师, 同时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基于这个标准。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第三方评价的存在对于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诚然, 第三方评价可能产生应试教育, 但这并不是必然结果, 而是由评价方式本身的弊端所造成的。即使在西方中学教育体系中也普遍存在第三方评价体系, 例如英国的GCSE (普通中等教育证书) , 德国的Ab I (完全中学毕业证书考试) 以及IB (国际文凭课程考试) 等等。这些考试如同我国的中考与高考一样具有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功能, 但是并不是完全的标准化笔试, 考核能够兼顾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另外, 还能为未升学的学生提供就业能力方面的参考。正是在这些评价体系的引导下, 帮助学生获得了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个人较为全面的发展, 而不会成为考试机器。

第三方评价与素质教育并不一定是矛盾与对立的, 相反完善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都应当设立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第三方评价, 引导师生改变讲授与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方法;而不能够在第三方评价缺失或弊端重重的条件下, 期望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 因为教师和学生都会采用最便捷的方式来达到各自的目标, 而这些方式与目标往往又与教育事业初衷背道而驰。

摘要:以中考与高考为代表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比中学与大学教学现状, 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第三方评价有助于师生形成共同目标, 进而能提高教学效率, 但其也是造成教学活动偏离素质教育的重要诱因。

关键词:第三评价,教学工作,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高仰贵.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10) .

[2]叶连翔.美国中学教育考察印象.课程教学研究, 2013 (4) .

[3]赵丽艳.乡镇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现代教育科学, 2013 (6) .

[4]胡超群, 孙金海.大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大学教育, 2013 (9) .

青墩初级中学电化教育工作总结 篇6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参与者”,网络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大力整合教育资源、更新教育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各种教育齐抓共管。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只由学校来完成,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为学生第一教育的作用,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不断开拓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高度配合,以此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来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要创新

1.建立“抓载体”“抓保障”“抓资源整合”“抓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效的四抓模式。在我校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我们通过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单一,形成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与多元化,通过灵活多变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丰富。

2.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我校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提高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建设青少年德育网络平台。开辟更多更好的青少年德育网站和网页,用正确、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坚持传播正确、健康的信息和声音,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又要有亲切的服务意识,贴近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要创新

1.学生的变化。(1)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对于网络的正确与合理利用及我校的德育网络平台,学生学会文明上网,提高了对于网络的辨别能力,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逐渐引导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传统的对主流价值观的怀疑与批判、道德判断力价值取向混乱等问题,逐步形成爱科学、爱劳动、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正确价值取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交往,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障碍。(2)青少年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对网络的充分、高效利用,学生不再沉溺于游戏、聊天等,而是逐步通过网络获取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利的东西,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增强。由于网络的点多、线长、面广,在对于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改变。(3)青少年的情商得到提升。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生逐步变得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对于自身在成长路上获取一点一滴进步的每一位人,与父母和老师等的交流不再困难,开始懂得他们的苦心,并且逐步珍惜。受此情此景的感动,学生将长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到的知识一步步转化为自身的行为。

2.教师的专业成长。(1)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对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大力整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我校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教育”为主的方式,逐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育模式,不断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的应变能力。(2)增强了教师综合素质。通过灵活多变的活动的开展与载体有效实施,我校大力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组织教师结合变化发展着的情况开展情况,将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爱岗奉献的教育热情与我为龙中骄傲的爱校热情相结合,内化为教师的潜在动力,并且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提高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3.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1)校园和谐健康文化的形成。通过网络背景下,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研究,在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下,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强大影响下,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形成都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谋求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有了特色,学校发展才注入活力;有了特色,学校发展才有驱动力;有了特色,学校才有内涵。

摘要: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愈来愈大,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我校通过近年来的有益探索,初步建立了“抓载体”“抓保障”“抓资源整合”“抓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效的四抓模式,开创了农村中学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促进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换刻公章申请书下一篇:党委筹建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