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初级中学抗震救灾工作总结(精选3篇)
宝石初级中学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篇1
宝石初级中学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汶川告急,北川告急,都江堰告急!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师生伤亡严重。当时,学校也感受到强烈的震颤,受到不轻影响。
面临突如其来的灾情,学校反应灵敏,迅速果断地作出应急措施,在上级的指导下,对全校抗震救灾工作作了周密部署,全体教职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取得了抗震救灾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果断应急,无一人员伤亡。
5月12日14时28分许,学校叶植忠校长正在家午休,强烈的震颤让他意识到地震来临!“师生安全”立即涌上心头,别无他念,火速赶往学校,在学校政教主任兼安办主任的协助下,亲自临阵指挥。正由于在他镇定自若地指挥下,学校全体师生迅速撤离了危险区,无一人员伤亡当,秩序良好。从14时28分许至17时30分左右,整整三个小时,叶校长在学校操场一线指挥,没到阴凉处,没进一口水。待全校学生安全离校时,已是嗓子嘶哑,汗透衣衫,疲惫不堪。
二、周密部署,落实排危检查
全校学生安全离校后,学校立即召开了行政办公会和全校教师会。在行政办公会上,叶校长要求学校领导以身作则,以校为家做好这次抗震救灾工作,党员尤其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危险时有
1党员干部的身影。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每位党员干部分工协作,坚持24小时值班,对重点部位、场所进行监控。在全体教师会上,要求所有教师不得随便外出,随时待命以抗震救灾。5月13日,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分5个组,对全学区所有校舍、设施设备进行全面仔细排查。查出中心校小学教学楼和凤凰寨小学教室墙体部分地方被震裂,屋面瓦片被抖落。为确保安全,采取了先封闭,再对裂缝贴上白纸条,并派专人观察有无继续开裂现象。同时针对房屋大梁、墙体的裂缝现象,及时拨开看其裂缝的原因,属粉刷脱落还是大梁、墙体本身开裂,以便采取有效维护。
三、心系灾区,募捐场景感人
5月19日,我校汶川特大地震后复课的第一天,学校照常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所不同的是,这次升旗仪式中,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升至旗杆顶端后,又徐徐下降到了离旗杆顶端的三分之一处。这是在向“5.12”中国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降半旗志哀。升旗仪式后,叶校长用沉痛的语气向全校师生宣读了向地震灾区人民募捐的倡议书。下午2:28分举行了为灾难遇难者默哀和为灾区同胞现场捐赠的仪式。14时28分,学校操场一片肃静,全校1400余名师生齐聚操场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肃立默哀3分钟。这一刻,千人操场寂静无声;这一刻,我们听到了静寂后的哭泣;这一刻,我们看到了师生脸上滚动的汪汪泪水„„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灾区人们骨肉分离、房屋倒塌揪紧了全校的心。捐赠仪式上,宝石初中师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献出了无限的爱心,不到一个小时,为灾区筹集善款27206.90
元。有的学生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有的学生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甚至还有学生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伙食费,九年级(1)班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得犹为突出,共捐款2030元,七(3)班的崔良娟是农村孩子,家庭情况并不好,可他捐了100元,并说虽然钱不多却表达了我们对灾区人民的一点心意。退休老师易仕立冒着烈日的炙烤,插进了捐献的行列,他是闻讯后急匆匆赶来捐款的。一位过路的陌生人被现场浓浓的爱意感动了,也加入了捐赠的行列,我校教师曾小琴产假在家不能到现场,托人将捐款送到学校。
灾情发生后,各班级定时组织学生收看抗震救灾的实况,及时了解灾情,学生以黑板报、撰写祭文、召开主题班会自发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愿死者安息,生者奋发!
5月23日,学校党员教师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了对灾区人民的第二次捐款,10多位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组织缴纳了1400元的特殊党费。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学校叶校长始终如一地冲在前面,实践着排头兵的信念与作为。5月13日,冒着酷热对每所村小作认真、细致地检查,绝不漏掉一个细节。学校第一次复课(5月19日)的晚上,从电视上得知19日至20日要发生余震的消息,叶校长立即组织全校师生在操场上就地休息,待安排妥当,叫昨晚值班的领导与老师休息。自己却继续拖着昨晚一夜未眠的疲惫巡视以保证师生的安全,一直到20日又把全校学生安全输送回家时才休息。信念是铁打的,表现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但身体支撑有限,一场抗震救灾下来,叶校长生病了,自己默默地承担着,鲜为人知。
开江县宝石初级中学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汶川顶住——中学抗震救灾倡议书 篇2
为此,今天上午在学校首先写了抗震救灾捐款倡议书,发动老师、学生们捐款,捐款时间定在5月16日。与此同时,学校利用下午第七节的时间根据《莲坛中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演习,演习后全校师生集中内操场,全体师生为在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虽然远隔千里之外,但这样的牵挂再也无法让我安静。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不能只是坐在电视机前面当观众。这次募捐学生捐了18139.6元,教师捐了6110元,全校师生共捐了24249.6元。
中学生舟曲救灾有感 篇3
从灾前舟曲的全景照片,几乎可以嗅到那个宁静山城的袅袅炊烟,而那一片祥和就在一瞬间被改变。目前的舟曲全城断电,通讯和道路中断,250万平米区域被夷为平地,超过5万人在此次灾难中身陷险境,缺少生活必需的饮用水和食物。无常的灾难为何如此频繁地降临?暂时放下琐事的争吵,放下盛世的欢闹,整个国家都应该垂下头,为罹难的同胞哀悼,为命悬一线的失踪人员祈祷。尽管众所周知,泥石流灾害不同于地震,不难想象此中的“失踪”人口意味着什么。即便如此,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第一位的任务还是救人!”有一线希望在,我们就应该做出百倍的努力。
驰援的队伍已经赶到,灾区需要的,除了源源不断的物资,还有绝对不能有丝毫慌乱的强有力的领导。当然,还有信息传递的自由畅通。在这样一个对信息的依赖到了无以复加的时代,信息传递的便捷也为救灾带来以往所不能比的帮助。各类灾区现场的消息在电视、报纸、网络上不断被刷新,被传递,了解当地情况的人通过微博奇迹般为奔赴灾区的队伍提供最安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全的救灾线路,时断时续的手机信号传出灾区同胞的需要和感念,让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国人,感同身受,境同亲临。救灾压倒一切,灾区的有生力量都应该被用到真正亟需的地方。阻拦信息的传播,试图控制公众对灾难的知情,负责任的权力运作都不应该有这样的闲暇。
现在还不是反思的时候,但下一次灾难的发生不会坐等人们去慢条斯理地理顺思绪。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先后出现十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各地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多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环境危局的严峻亟需整个社会的警醒。《人民日报》8月7日撰文《我国近四成国土面临水 土 流 失,已 成 洪 灾 频 发 元凶》,就列举了陕西安康市中下旬大范围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致使63人死亡、119人失踪、155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65.6亿元人民币,与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有关。相比地震灾害,泥石流虽然是次生地质灾害,但是这一次直接冲击理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县城,其中所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和灾害防护中的设计缺陷。这已经不是泥石流第一次降临舟曲了,对于灾害的预防与预警工作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呢?而据《兰州晨报》五年前的报道,曾有关于“陇上小江南”舟曲县水土流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失严重而导致泥石流频发的警报。而据《舟曲县志》记载:“舟曲山地,层峦叠嶂,万山皆翠……50年代县境森林覆盖面大,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平衡,空气清新湿润……以后由于大面积开荒、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在天灾无常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人类活动造就了现在的这一切?浑然不自知的人类,是不是该到了痛彻心扉的时候?
面对灾难,人类能够做的,不仅仅是重复的不知所措,而且应当包括对教训的深切记取,以及对自身错误的清醒认知。死者已逝,有多少根本就是在睡梦中被泥石流所吞噬。活着的人们,究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