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2024-10-13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共9篇)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1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指导、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在基础建设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以及设备利用率上都较好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目标。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在学期初制定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时作专项工作进行安排,召开了各专室保管员工作会议,明确学校装备工作为教学服务的重要性,保证了学校实验教学的开展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投入,完善实验室装备,提高电化教育设备,保证了实验教学、电教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本学期,我校在以往基础上,加大了投入力度,更换了实验室仪器柜、添置了一批常用仪器。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平台。各个学科都利用多媒体教学,从听、说、图、文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资源扩充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视野,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明确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学校为了管理好实验和电教器材,制定了《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电教室管理使用制度》、《电教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制度,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运用电教手段,提升科研力度,努力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远程教育应用工作。

本学期,我校结合远程教育应用要求,通过电教手段,使文字、图片、音像等教学资料能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经常性的研究活动,唤醒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在集体备课研究教学设计时,关注了用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在评课中,注意寻找规律。形成了备课是研究的构想和设计,授课时研究的操作与实践,评课是研究的反思和升华等浓厚的科研氛围。

(二)、促进了教学软件的制作。结合研究课的开展,教师课件制作的技术有所进步。

五、加大培训力度。

本学期,我校加大信息化整合的步伐,利用课外时间多次进行培训,绝大多数教师能自如的操作电脑,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提升了教师的现代化素质。

六、已经完成的工作

1、日常教学设备维护、实验设备管理、各项安全检查,保证了校园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由专业教师对教室多媒体进行维护,保障了教师进行课件教学的基本需求。

3、完成了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库整理与文字资料归档工作。我校的远程教育迎检工作受到市装备站的好评。

4、日常进行校园网络病毒的维护杀灭的工作,保障学校计算机没有因为网络计算机病毒侵袭硬件、软件数据受损。

6、辅助教师进行办公自动化操作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7、辅助教师自助上网查阅资料,打印所需要的信息。

8、完成了学校电子政务日常文件的下载与上传工作。

9、协助完成了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准备室的改造工作。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2

根据县教文体局工作部署,在市电化教育馆的直接指导下,我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创建“衡水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通知》的要求,对照衡水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标准,逐步添置和完善了教育技术装备,并且加强管理和使用,全面加强教育技术装备与学科的整合,使之合理高效使用,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装备水准和应用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侯金华校长为组长、李建国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由李建国副校长分管,教务处王俊来主任、李向辉、张帮利副主任分管实验室、计算机室、信息技术图书室和其它专用教室,总务主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校经常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现代教育技术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检查交流在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按规范要求工作,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根据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要求,学校争取到上级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社会人士的热心资助,大幅度改善了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暑假,进行了网络线路改造和调试,新增多媒体室2个,对理化生实验室进行改造翻新,更新了仪器室、化学药品室、准备室的设施设备。添置了5508册图书,增设了阅览室„„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能及时为教学所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目前,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电脑网络教室2个,全校共有电脑40台,计算机教室数量满足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且能保证信息技术课上每生一机,学校装备多媒体大教室2个,图书32056余册,生均42.2册,各专用教室配置齐全,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自动广播音响系统、校内通信系统经常随着形势的需要而升级换代,DVD刻录系统、音像视频编辑系统,消防、防盗等安全设施齐全,这些设备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能

加强实验室工作管理,提升实验水平,新课程要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改革实验类型,充分利用好实验室的使用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是我们的目的。

1、专人负责,明确职责

我校现有专职实验教师3人,均为中学一级教师。他们专门负责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操作仪器保养、维修等工作。学校要求相关教师和实验员能按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实验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节实验课。实验课开出率与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并创造学生实验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报告、仪器使用等资料齐备。

2、制定制度,科学管理

各室均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教师演示实验记录本》、《学生实验报告单》、《仪器报损》、《仪器借用》、《教学仪器总帐》等实验教学及教学仪器管理的有关帐册,还建立了《学生实验规则》、《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职责》和《仪器室管理规则》等规范管理。

3、加强检查,做好资料积累

根据要求,落实了安全防范、卫生保洁等各项措施,同时加强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了各类资料的记载、积累。学校有总帐,各室有仪器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确保存放在柜中的仪器都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

4、做好图书室工作,提升文化育人功能

我校一贯坚持文化立校的方针,学校领导对图书室的建设十分重视。正是由于领导重视,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加上全体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充分发挥了图书室应有的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①硬件建设

我校对照相关要求,配有图书专用教室,并有1名专职教师负责,室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完好。藏书结构合理,数量达标,无盗版、内容不健康等无收藏价值的书刊和电子读物,无严重破损的书刊。学校对图书室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有校领导分管,有经费保证。学校每年生均新增图书严格按照标准相关要求配备。

②规范管理

图书室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所有图书按《中图法》分类,所有图书上架。图书、音像资料、期刊等均按规范著录。图书上有藏书章、书标、条形码。图书室管理人员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下功夫。实行了边工作、边学习、加强练兵的“三步曲”。一是勤整理,对师生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二是勤检查,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查找;三是勤过目,到书架旁勤看一看,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为师生查找资料时省了时间,提高效率,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赞誉。

③全方位开放

图书室对全校师生全方位开放阅读,切实发挥图书室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对全校学生每周一至五,做到天天准时开放,尽管工作量大,任务重,由于图书室工作人员责任心强,充分做好了准备,管理到位,切实发挥了图书室是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同时,对新到的报刊及时展出,决不过夜,让广大师生及时看到最新的报刊内容,并对过期的报刊及时装订入库,让每一种图书报刊都真正地发挥出效益。

④活动丰富

学校每学期教学计划中有图书使用教学内容;有计划做好导读工作;配合学校工作,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开设阅读指导课。每年都配合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在各级各类征文活动中我校的学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效益

1、加强基础设施配备

我校严格按照《衡水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相关要求配备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软件制作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学校安全监控系统等。各专用教室的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内部配套设施齐全完好。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计算机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目前我校有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信息接口到达每一个专用教室及教师办公室,并配有4个多媒体室。

2、优化电教设备运用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序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要求50周岁以下的老师都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上课,学校每年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活动。目前班级多媒体使用要求、网络教室使用规定明确,落实到位,硬件设备使用情况稳定、效果优良;学校严格按照信息技术教育教材要求开足课时,学生上机操作课时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制作室进行授课和备课,使用有计划、有记录。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软件应用适当,防止有害信息传播。

3、健全学校网络建设

我校校园网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不断扩充校园网版块内容,增加师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并为学校管理工作服务,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加强师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网络安全措施,确保学校网络安全畅通,严格阻止不良信息侵入。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组织相关人员收集、整合现有的各种电子音像教育资源及网络资源构建学校资源库,建立了学校独立的资源中心。

4、开展丰富多样的电教活动 学校每学期在校长的领导下,有教务处和信息技术教研组组织开展全校教室课件比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整合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等比赛。利用多媒体教材组织学生观看各类教育专题影片,如地震预防常识教育、消防等安全教育等。

五、用好专用教室,推进使用效能

我校根据《衡水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对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进行了改造添置了新的设施、设备。体育场地符合标准,学校有300米田径场,有篮球场及足球场,场地建设标准高,学生活动空间大。体育器材配备到位,并能根据要求及时增加、更新。各专用教室有专职管理员,制度规范,资料齐全,安全设施到位。

近年来我校不断对照《衡水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加大教育技术资金投入,加强硬件建设,使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率,不断提高软件水平,加强各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使教育技术装备成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但是,对照《标准》,我校尚缺少很多设施。比如:光缆未接入学校(现在只是电话线上网),计算机数量还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多媒体还没有在所有班级安装等;我们将以这次市电化教育馆的督导为契机,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向地方政府领导作专题汇报,争取早日解决问题,高标准配齐装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阜城县码头镇码头初级中学

2010-11-7

基本情况

学校规模

调查数据显示,151所学校在校生总数139 831人,校均926人,最大规模在校生2 850人;班均65人,最大班额130人,其中,平均班额在60人以上的学校101个,平均班额在80人以上的学校50个;最多达13轨,最少仅1轨。按现行的初中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河南省农村乡镇初中的班额偏大,多轨并存,不利于统一配置仪器设备和组织实验教学活动。理化生实验室建设情况

从调查数据看,151所学校中有87所学校有实验楼,但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差别大,最大建筑面积为3 300 ㎡。从表1可以看出,151所学校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以及实验台数量少,配置还算配套,但与省定标准相比,差距很大。生物实验室只有60个,与省定标准相比,差距更大。151所学校中,物理、化学实验室校均只有1间,生物实验室校均不足半间。仍有学校至今未配备物理、化学实验室,有63.58%的农村乡镇初中没有生物实验室。调查中发现,农村初中有生物实验室与化学实验室合并使用的情况。

调查数据还显示,151所学校中只有60所学校建有理化生3个实验室,84所学校有2个实验室,44所学校只有1个实验室,还有3所学校没有实验室。60所建有理化生3个实验室的学校中只有22所学校的实验室使用面积达到了省定标准,其余均未达到省定每间实验室使用面积90 ㎡的标准。功能教室建设情况

表2和调查数据显示,151所学校中,功能教室总数442个,校均2.9个,其中,多媒体教室184个,校均1.22个,计算机教室171个,校均1.13个,计算机台数从20~256台不等,还有9所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地理、音乐、美术、语音等功能教室和综合实践活动室,而且使用面积只有1~2所学校个别专用教室达到省定标准。仪器设备配置情况

表3显示,151所学校能够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总值2 022.9万元,2006年以后省配备的仪器设备占73%。2006年以后省配备体育器材总值116.5万元。从调查数据看,达到省定一类标准的学校有32所,二类标准有116所,分别占学校总数的21%和71%。2006~2008年实验室建设经费情况

表4显示,2006~2008年,151所学校累计投入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室)建设的总经费4 560万元,其中,上级拨款用于装备的资金总计3 428万元,学校自筹585万元,其他渠道投入87.3万元。学校用于低值易耗品费用460.6万元。

如表5所示,2006~2008年,151所学校用于实验室建设的经费占38.34%,用于多媒体、计算机等功能教室的经费占41.87%,图书资料占14.89%,其他占4.90%。实验教学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151所初中每学期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校均课时:物理25.4节,化学27.9节,生物学16.6节,课外家庭实验及其他17.58个。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探究实验课时少,实验室利用率比较低。

从表7可以看出,151所初中平均每学期所做理、化、演示实验约158个,分组实验62个,探究性实验54个,教师演示实验占58%,探究性实验比以往有所增加。

从表8可以看出,151所初中使用各版本教材不尽相同,总计使用教材版本达17种,主要集中在人教版、沪教版、沪科版、教科版、湘教版5种版本,人教版在各学科中使用率最高,其中物理占45%,化学占92%,生物占79.5%,地理占43.7%。

从表9可以看出,151所初中的实验教研员配备严重不足,校均4.2人,而且教师兼任实验员的居多,占80%,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62.5%,专职实验员校均不足1人,人员数量和专业职称与《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调查的151所学校中,只有19所学校按时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和营养保健津贴。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认识不清,定位不准,重视不够

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课程资源匮乏,尤其是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基础薄弱,学校布局调整后的装备资源整合不到位,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得不到解决。校领导、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重视不够。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一些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课能不上就不上,实验开出率低,实验室利用率低,实验教学难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验用房紧张,建设任务艰巨

学校标准化的实验楼或科技馆几乎是空白,多数学校的实验室设在教学楼或办公楼上,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面积、环境等局限性大,无法达标;部分学校因用房紧张,还挤占实验室;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的用房、设施设备缺口更大。

实验仪器设备与新标准差距很大 学校实实验室里的实验台、仪器柜、药品柜普遍陈旧老化;仪器设备的数量、质量远远达不到部颁、省颁标准要求,按标准要求的新增仪器品种极少,难以满足新教材中大量的新实验的要求。部分学校的计算机教室数量偏少、配置偏低,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装备投入严重不足

学校对教学仪器的投入比较少,主要依靠上级拨款,用于购置教学仪器,对实验用房、实验室设备投入较少,部分学校新配置的仪器设备无处存放,无法投入教学使用。实验教研人员不足,队伍结构失调,素质亟待提高

农村初中教师编制少,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兼职比例过大,业务素养较差,缺乏创造性和改进实验的能力,不能胜任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学校实验室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一些学校还存在着做实验不写通知单,不及时做实验记录,不及时维修保养仪器、不按规定报损,仪器借出无手续等现象。实验室档案管理不规范,实验材料残缺不全。对策和建议

科学定位,营造氛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保障。要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宣传装备和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力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的浓厚氛围。要建立健全县(区)级装备管理机构,人员配备整齐,职能定位准确,发展理念科学,装备管理规范,政策环境宽松,服务保障有力。要深入调研,研究对策,把农村乡镇初中的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摆上装备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加快建设步伐。

立足长远,着眼当前,科学规划

抓好农村初中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既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不同学校的实际条件,分类实施、分层推进。首先,要面向21世纪的教育,将其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和工作目标之中,坚持改造和建设相结合,资源建设和优化配置相结合,不断提升档次和水平;其次,应启动改造或建设实验楼(科技馆)项目,搞好规划设计,满足理科实验教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素质教育的需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初中教育;其三,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初中理科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室)建设要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一类标准,并积极推动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切实加强实验教研人员队伍建设

装备工作无论是“建、配”还是“管、用”,人才是最核心的因素。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实验教研人员的调整、选配工作,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地聘用相应专业的大学生,使实验室管理人员达到《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规定的数量、学历及专业要求。要建立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不断地调整、优化队伍结构,打造出一支过得硬的专业队伍。要制定技能培训规划,争取将实验教研人员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落实经费,分级培训,持证上岗,形成制度。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好实验教研人员的教师编制、职称,待遇,重视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使其成为学校有吸引力、有活力和效能的岗位。开展教研和实验教学评估活动

学校要制定实验教学研究活动计划,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理科教研组定期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围绕实验室管理与应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要明确每学期和周实验课时数,开好、开足实验课。要探索、完善实验教学工作考评办法,研究细化教学管理、课时管理、教学条件、教学研究、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评估指标,研究细化实验室工作、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与共享、实验室开放及管理、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实验纪录等,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估体系,完善评估流程,考试评估结果与教师利益等挂购,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评估工作机制。装备管理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促使学校领导重视实验教学工作,能够和学校其他教学工作一样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投入长效机制 农村初中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政府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乡镇初中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并纳入财政预算;学校在公用经费中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以维护学校实验室正常运行资金的需求,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要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启动实施农村初中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项目。认真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10]615号)精神,用3~5年时间,集中解决好农村初中实验室以及其他功能教室的建设问题,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装备标准,全面提升农村初中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初中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意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强调教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何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问题及对策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胶南市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对农村初中各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有了真切细致的了解。其间共听课42节,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有40节,占94.79%,说明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现代教育装备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从中受益。

一、农村初中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

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状况还不够理想,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基本的技术素养

目前,许多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尚不能满足“整合”的要求。有的教师设置幻灯片时字体字号和颜色明显脱离课堂展示的实际;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幻灯片内容有误不敢随堂纠错;有的教师想跳过几张幻灯片,不知道用“幻灯片放映方式”和“F5观看放映”的不同;有的教师播放幻灯片时杀毒软件突然运行,却不知该如何处置„„教师在操作演示文稿时的问题频出和处理突发事件的不到位,说明目前由于资金匮乏、设备短缺、培训不足等原因,农村初中的很多教师连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都没能掌握。

2.缺乏必要的整合深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整合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目前,农村初中多数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层次仍停留在第一阶段。本次教学实践活动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这40节课中,几乎没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交互式课件,所有教师使用的都是PowerPoint演示文稿,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来“播放”或“呈现内容”,仅仅能对传统教学产生增强作用,却难以对教学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也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3.缺乏灵活的取舍能力

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过于依赖电脑和已有的多媒体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喧宾夺主。一些可由其他媒体完成的环节都一味地交给计算机去做,比如在听课文朗读时,绝不用效果很好而操作简练的复读机;某些演示实验,也不用比课件资源更直观的实物。很多课件装饰性内容过多,常常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图片,界面繁琐、背景花哨;有些教师甚至把一些非常简单,完全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直接表述的话语,比如“你真棒!”“哗哗哗的掌声”等安排在课件中„„这种与教育心理学原则相违背的使用,只能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和教学主题的淡化。

4.缺乏先进的课程理念

许多教师未能掌握先进的课程理念,课堂教学重预设,轻生成。部分教师备课时习惯于将答案预先制作在幻灯片上,学生解答与幻灯片不一致,即便合理也不敢置评,只管再找人答题,直至和答案接近;有的甚至干脆将早已准备好的内容和盘托出,让学生机械记录。这样的课堂教学,师生双向交流很少,有的课上教师与学生正面交流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都是教师全神贯注地点击鼠标,表演课件,只见一屏屏的阅读材料匆匆而过,一页页的习题转瞬即逝,学生连转动眼球跟着屏幕走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去思考?教学效果是好是坏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提高农村初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对策

根据上述问题,对农村初中教师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1.加强课程理念学习

教育信息化是典型的“校长工程”,凡是领导重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其现代教育装备配备得就好,设备应用率就高;凡是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培训和课程理念学习的,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学校领导要加强学习,确立“教学要发展,信息技术先行”的理念,为推动本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普通教师也要加强学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正确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2.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如果教师自己连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都不具备,就不可能“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使用信息技术。虽然我们以往已经开展过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大部分教师在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时也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学习,但因为目的不同、应用不及时加之时间的推移,很多教师都反映现在想用但已经忘了。后续调研发现,目前胶南市农村初中学校有84.62%的教师非常渴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关键是要不等不靠,积极行动起来,自主参与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3.加强课程整合研讨

要想在学科教学中用好信息技术,除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将信息技术有效、有机整合到学科教学中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在教师队伍中普遍缺失。正因为缺乏这种关键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才频频出现“黑板搬家”、“机灌”、“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误区。在教师能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条件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的研讨和了解,这种研讨要比单纯的信息技术培训本身更重要、难度也更大。

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3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本学期,我校以我市创建全国基本均衡县为契机,在市教育技术准备中心的直接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钟东华校长为领导的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和以郑海平副校长为组长的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小组,由教导主任分管实验室和信息技术、图书室和其它专用教室,总务主任做好采购、维修等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开学初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工作小组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规划,交流汇总在平时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改进和纠正,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本学期,学校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和地方企业的资金支持,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目标和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Ⅱ类标准,逐步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

1、学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初具规模。学校改造了校园网络系统,采用了光纤接入,提高了传输速率,接入了教育城域网,添置了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信息化设备,科学合理的布局了学校信息化节点,添置了校园管理系统、资源库等应用管理软件。学校所有班级和专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各办公室购置了教师办公电脑,学校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及教学观摩和会议等多功能的多媒体教室。

2、各专用教室按标准配齐、配足。学校按照省标准改造了理化生实验室、音美教室、舞蹈房、图书室、学生阅览室等专用教室,添置了科学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和各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设备,保证了学科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图书室添置了各类图书,并按照《中图法》分类编号,借阅登记实行电子化管理。

三、加强应用管理,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能

1、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的培训,具体指导各类教学设备设施的操作规范和使用方法;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件制作、动画设计等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能;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实验操作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2、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技术装备的使用效能。学校为各专用室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对设备设施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对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及时报后勤部门进行维修和处理,保证了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学校电教办还根据学校实际开发了电教设备使用开机登记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使用登记系统、学校文件网络传输系统等小软件,实现了信息化应用的电子化管理。

3、加强教研,努力提升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水平。学校每学年组织课件制作、论文评比、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并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教学技能大赛、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多人获奖。通过活动来促进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装备的自觉性,提高应用意识和水平。

四、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家与技术装备资料积累

每学期,学校工作小组对各种装备使用情况记录、各种帐册的记录等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发现的不足及时得到了完善。要求做到能随时查看出各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做好资料的积累。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将以我市创江苏省优质均衡示范区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查找自身不足,不断完善办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和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全面提升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水平和应用效益,促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管理和应用走上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司徒中学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4

昭阳区1127班培训工作总结

本期培训是今年我区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 ”的第二期,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发展,完成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任务,乐居乡中心校利用暑假时间,集中了乐居示范小学和乐居中河美泰苗圃希望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现将我班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班概况

我班自7月19日开班,7月20日至31日进行培训,为期12天,培训由昭阳区教育教育局电教中心精心策划,乐居乡中心校积极组织开展的。全班共有63位教师参加了为期12天的培训,其中有62位学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兼学员)各1位。地点设在乐居示范小学,由于计算机有限,我班采取集中培训分时段上机操作的方法进行培训。重点学习了“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授导型教案及课堂电子讲稿、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教学实施计划、教学信息处理、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等内容。经审核,参加培训学员全部完成了学习任务,培训成绩合格,合格率100%。

二、培训过程方面

(一)领导重视,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自我区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来,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把它作为提高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区电教中心精心策划,乐居乡中心校积极组织开展,同时拨出专项经费,减轻教师经济负担,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为保证培训任务落实,区电教中心部署安排培训工作,将培训名额分配中心校,中心校将参加培训教师安排下属学校,并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培训。责任层层落实;同时制订了详细的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进行具体安排;加强了培训的教学管理和纪律管理,抽选工作负责、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培训班辅导教师。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责任层层落实,班主任和辅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本期培训得以顺利开展,取得良好效果。

(二)强化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本期我班培训的教师年龄结构相差比较大,有刚分配的年轻教师,也有部分年龄在50至56岁的老教师,这部分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针对这一实际,辅导教师在遵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及培训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等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一是突出了基础性和理论性,强化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在教学中融入了Windows基础、word和excel操作等;加强了理论学习,让参训教师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系统深入地学习媒体选择、资源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相关理论内容;二是实行分类编组,因材施教。按照学员年龄和计算机基础的差异分类编组,设快组、普通组、慢组三个层次,由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选组学习,实行分类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三是与辅导教师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商讨,制定相关的课件和讲义,确保了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培训制度,保证培训质量

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严格培训合格审核。在培训过程中,做到跟班管理,学员上课签到,每天公布学员出勤情况,有效地杜绝了学员缺勤、旷课现象。为了确保培训落到实处,使每位学员真正学有所获,我班按照培训管理平台的有关项目、内容,加强了过程性评价,从学员培训学时、培训过程的参与程度和作业、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员的自觉性,增强了培训实效性。

(四)积极参训勤学苦练,培训期间,正是酷暑时节,天气炎热,加上培训任务重,每天上午、下午、都安排了培训,学员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是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每次上课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出满勤;虽然学员的计算机基础不一样,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劲头却是相同的,都做到了认真听讲、作好笔记、积极主动、勤学好问、刻苦操练,学习劲头足。这种学习精神感染了辅导教师,促使辅导教师更加用心、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指导。使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所有参训教师经过努力都顺利完成培训学习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

本期的培训工作虽然顺利结束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教学内容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员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家住农村的教师基本都没有电脑、更无法联网,老教师基础差,完成培训比较困难;

2、部分学员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错误观念。

3、年龄稍大的教师对自己信心不足,培训中有畏难情绪。

本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结束,得益于中心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得益于辅导教师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得益于全体学员的大力配合和认真投入。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发扬严谨的培训作风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完成我区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全员培训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5

梁丰高中2012—2013学年青年党校教学与活动计划在喜迎十八大之际,为青年学生中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品学兼优的优秀分子,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梁丰高中将在历年青年党校成功开展的基础上,开办“梁丰高中2012—2013学青年党校”,继续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骨干队伍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推动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原则,实施素质育人,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为保证完成“青年党校”教学任务,实现“青年党校”培养目标,使“青年党校”的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现将本期“青年党校”教学与活动计划安排如下: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的基础知识、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积极上进的青年,并培养和建立起一支合格的党的积极分子队伍,从中选拔优秀的先进青年加入党组织,使其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教学工作

(一)教学原则

1.理论讲授与行为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突出主线与其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5.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方法:

采取以讲授为主,教育与启发诱导相结合,辅之以交心得体会、撰写论文、专题研讨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水平出发,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深入浅出地进行理论教育。

要求:

1.课程实行考核结业制,课程结束后统一命题、考试、批卷,将成绩填入“考核成绩汇总表”,并进行思想品德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分合格、优秀两个等级。

2、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授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二)教学内容及参考书目

1.党的基础知识:

参考书目:《党章》、《宪法》、《科学发展观读本》等。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事政治:

3.共产主义理想前途教育:

参考书目:《青年与党》、《党旗在青年中升起》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特色理论学习

三、社会实践活动

(一)活动内容及时间:

1.到敬老院、社区、退休老教师家参观调查,结合学校学雷锋、进社区、寒假社会实践等相关活动

2.综合测试:

时间约在2013年6月份。

3.学校组织的其他各项活动

四、青年党校组织构成与活动要求:

组织: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青年党校”校长:夏彤

辅导老师:刘勇

学员产生程序:群众推荐、班主任审核、年级把关、学校审定

《学员名单》见附件1,《座位表》见附件2

拟请授课教师:校党委委员及有经验的党员教师

活动时间地点:

周日下午14:00—14:50,学校报告厅,具体活动时间以团委通知为准。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6

——新安中学2005田径项目工作总结

我校是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这是区教育局、体育局领导对我校体育工作信任与关怀的体现,她凝聚了新中历任领导和所有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的汗水,也是我校田径成绩的见证。二OO五年我校的田径工作在区教育局、体育局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区青少年体校教练们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体育组老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列第六名、高中组列第四名),虽然比上一届有所下降,但基本上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现将二OO五年我校传统项目田径工作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扶持措施到位

由于各种原因,我校田径生源逐年缺少。要把田径工作做好,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是十分重要的。因工作需要,学校本学年调整了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由周副校长代表学校直接分管体育工作(学校不安排中层部门管体育)。一方面高校长对体育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在教职工学习会上强调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田径项目,要求全校各部门、各级各班要积极配合体育科组的工作,切实把田径训练工作做好。二是在学校的重视下,本学校各有关部门、年级真正通力合作,在工作量、工作报酬方面给予了体育训练的应有待遇,极大地激励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分管领导周副校长真正参与了田径训练的管理,从运动员的选拔、训练的时间、后勤保障及成绩奖励等各方面对田径训练工作都给予了全 方位的支持。本用于田径项目的专项经费达二十万元。

二、认真抓好群众性田径运动,打好坚实的群体基础

任何运动失去了群众基础都没有生命,尤其是田径项目。一方面我们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努力抓好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工作,要求田径要占课时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确保学生能在课堂中学到基本的田径知识和训练方法。另一方面,努力抓好每年一届的学校田径运动会,激发学生对田径项目的热情并从中选拔田径队员进行训练;二OO五年我校第十六届田径运动会于十月二十一、二十二两天举行,本次运动会共有1595人次参加了12个大项96个小项的比赛。本届运动会大部分项目的成绩都比上一届有所提高,共有11人次打破了校运会纪录、9人次的成绩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严密组织下,经过两天的激烈比赛,比赛完满结束,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田径运动的发展。

三、体育教师分工明确,田径队训练措施落实

根据学校的要求,体育科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有关体育工作的部分,深入探讨了我校田径工作的有利因素和困难所在,议定了田径训练的科学方法,务求使我校田径水平一年打好基础,二年实现效果。措施一是带队教师要加强学习现代田径训练理论、尤其是现代田径训练心理理论,要使教练的带队训练能力和水平有相应的提高;二要以主人翁的精神把学校田径队训练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训练工作;三是学校领导深入体育科组,开好运动员、教练员动员会,困难工作协调会,有效地解决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或困 难;四是训练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经科组会议讨论,一致通过了田径训练的时间,每周不少于五次,每天早上6:30——7:20、下午5:00——6:25。比赛一个月每天早晚坚持训练,节假日也不休息。学校领导(包括高校长和周副校长)经常抽查训练情况。虽然我校田径生源远比过去几年差,但由于抓紧了训练、且训练方法得当,所以在二OO五的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仍取得了初中组第六、高中组第四的成绩。

在过去一年的田径项目工作中,科组长罗展明老师积极工作,能起了较好的带头作用;年青教师李建君、张汉强老师刻苦工作,起早摸黑,带领和指导运动员刻苦训练,起到了主力军作用;芦旭、曾繁针、雷云等三位教师积极参与,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只有团队的作用,才能真正带起我校的田径训练质量,这是我校今年体育工作的一大体会。

四、困难和不足,希望与展望

作为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今年因成绩的滑落、达不到参加深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资格,这是我校体育工作的最大不足。这既有生源问题,也有训练科学性不够(如高中主力队员的体能储备不足)的问题。

今年田径项目成绩下滑的问题已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是学校行政会议专题研究了“保牌”(即保住“广东省田径项目传统学校”的称号)问题,并要求分管体育的领导制定具体方案;二是着力解决队伍建设(生源困惑与师资老化)问题,为田径项目的长远发 展打好基础;三是进一步摸索的制定科学的田径训练方法,使之符合中学生训练的实际。

作为作为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我们在政策上希望能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继续有力的支持,在技术上也希望得到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这不仅能使我校的这个传统项目有更好的发展,也能宝安区田径项目有更大的发展。

我们坚信,有上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新安中学的田径项目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能重振声威,为宝安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安中学体育组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7

一、指导思想

根据永嘉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搭建以德树人,以美育人的师德培训平台;搭建了个人、组室、学校、校际多层面结合的校本培训平台;搭建了教师反思、伙伴互助、教研组年级组研讨、教育教学基本功培训、专家学者专题讲座、教师在职进修、学术打假监督等多角度校本培训平台;搭建骨干教师展示、睿智教师示范、高级教师指导,教研组长建设等优秀教师辐射平台;搭建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学教育等特色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的特色平台来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校本研训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校开始提出“开展校本培训、促进科研兴校”的思路,开展了立足于解决二期课改教学问题的教育科研实践探索。每年制定本学年的校本培训计划,对一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做好统筹安排。XX学年我校研训主题:“命制好试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学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革探究教育方法,提升课堂教育教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开展了校本研修工作。

三、校本研训工作过程: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校本研修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写入学期、计划,高度重视,有效实施。学校结合本校特点,选择校本研修模式,由研修领导小组领导,人事部门、教导处、信息科研处统筹安排,落实到位,有专项经费保证,有研修激励机制。学校建立校本研修档案,内容包括: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学科组校本研修计划;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校本研修出勤表;教师个人研修档案;研修成果、论文、课例、公开课;听课、评课记录、教案等。

学校根据教师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段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设置三类课程分层实施:

1、基础型课程:包括师德教育、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训等,采取讲座、报告、读书体会等形式全面展开,要求教师全员参加,作为必修基础课程。

2、拓展型课程: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安排适合各自再发展、再突破的课程,包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发展性自培等内容,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区间选择性参加,定向进修。

3、研究型课程:这一课型主要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在学校的指导和认定下,开展自主研究,学校根据成果认定学分。

四、校本研训工作亮点:

我们认为校本研训就是要让老师们在课改实践中成长,利用课程改革的校本化实施,引导各教研组在集体教研中提升自我,使教师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采用专题讲座、自学反思、合作研讨、备课说课、行动研究、教学诊断、跟踪指导、教学评比等。以教师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教研制度为依据,注重培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为了保证校本培训的顺利实施,检测校本培训的成果,学校运用多种检测手段与方法进行评估,主要有:教学常规检查、问卷调查、教师撰写的教学体会、学习笔记、教育案例、教研论文和教研课题评比、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等;

(一)“研训结合”,让老师们在课改实践中成长、发展

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尽快培养出一支能胜任素质教育要求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注重把“科研与教研结合”、“研究与培训结合”,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我校在推进二期课改新理念探索,寻求教师新发展方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校本研修:

(1)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研究课标的校本化实施,加强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力。学校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特点、学生需求组织教研组进行课程标准的研读。一方面,加强了教学针对性,避免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也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提供了课程学习的指南。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课标的理解。

(2)通过教研组自身建设,加强团队不断提升的发展力。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改文件精神,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们的质量意识,促进教学手段的科学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各教研组建立了组内听课制度,经常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通过组内交流,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今,参加教研活动、听课、说课、评课已成为教师的常规工作,教研活动的次数比以前增多了,活动内容更丰富,教研气氛更浓了。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的乐于奉献精神、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好学精神都使我校校风、教风、学风有了明显改观。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始终把“敬业、爱生、善导、创新”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3)通过打造“有效课堂”,提升教师有效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实践课标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科教材研究做到贯彻课标要求,领会编写意图,吃透教材内容,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在听评课活动中从关注教学目标、组织形式、设计体会、学习效果、分层作业等方面开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通过优秀教师实践引领、教学实践研究活动、教师论文等形式有序开展,引导广大教师实践课标,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开展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青年教师视导评比活动,形成“说课—上课—评课—反思—论坛”的活动过程,让每位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反思—成长,每年开课率达到100%。使教师们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在学习中研讨,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组建了行政领导和教学教导为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为组员的听课评选小组,组织开课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校本培训的有效机制

我校在校本研修实践中建立起二大研训体系,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教研训一体的特色教研组室建设。

教研组是践行课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我校教研组建设以课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突出教研组教研的氛围,教研组长要带领全组人员积极进行校本研修,优化教研过程,通过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主的有效校本教研方式,使校本教研富有特色,使课程设置与教师的专业同步成长,从而推动课改的深入发展。

教研组

项目名称

语文

《有效解读文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课堂作文教学实效性研究》

《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之探究》

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关于在低年级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渗透的研究》

《新课程下的中考复习》

英语

《对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

《英语课五分钟活动设计》

《英语课堂教学基础方法》

文综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艺术》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构建与达成》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理综

《PhotoShop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与理科教学》

《FwmXXX.FLASH与综合理科的学科整合》

艺教组

《艺术教学与教学素养的提升》

《一专多能-和而不同》

《提升审美情操发展人文素养》

体育组

《篮球规则以及裁判法的应用》

《中国象棋入门》

《女子防身术》

心理

《减压心理辅导培训课程》

2、发挥优质教育的辐射和境外交流互动的培训体系。

积极鼓励教师们外出进修、充电,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人人参加各类培训。交流互动学习,通过开设展示交流课、互动活动课堂、团队共同演绎的活动,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探究课堂展示给各地朋友。借助委托管理的平台,学校骨干教师团队,进行课堂教学和课程的研究指导,在学习—指导---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与研究的水平。

我认为在当今世界,教导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引领师生突破地域性的思考,养成追求正义和平的世界公民胸怀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而云岭中学通过体育形式,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中,互帮互助、各取所长,必将使得学校的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学校育人的内涵必将更加深远。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8

创一流学校

---庄浪县紫荆中学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三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创建目标,紧密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创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和“特色建校、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的工作方向,按照“两突出一提升”(突出文科、突出术科,提升理科)的办学思路,以“三个建设两个发展”(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为途径,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活动载体,突出重点,关注过程,注重实效,使“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紫荆中学是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顺应民意,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资金投入建成的一所高级中学。学校占地100亩,总投资4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教学实验办公楼12410平方米,建成了围墙、大门、厕所、锅炉房、体育场、校前区广场等配套工程及花园、灯饰、喷泉等景观工程。工程于2007年3月开建,2008年8月交付使用。学校基础设施先进,已建成可容纳500人的学术报告厅一座,64座微机教室2个、语音室1个。按国家一类标准建成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各3个、生物实验室2个。建成标准煤渣400米跑道田径场一个,水泥硬化篮球场6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室外乒乓球案36个。学校现有教学班53个,学生3700多名,教职工196人。

学校初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家长、社会高度关注。经过学校上下共同努力,学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正式启动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以来,学校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将创建工作列为工作的重点,明确提出了“创特色、求和谐、争一流、铸名校”的行动目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是全面提升学校特色建设管理的重要载体,需要全员参与、全面行动。学校十分重视“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把创建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校长梅有周任组长,副校长孙振山、刘黎明、张文生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和团委书记为成员的“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魏跃先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制定“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管理联系学校部门创建活动,开展常规创建工作,做到专人负责、专人办公。同时又对领导小组 成员进行了分工:

宣传组组长:魏跃先(政教处主任)

主要任务:落实创建市级“体育特色学校”的各项宣传工作。环境建设管理组组长:柳长军(总务处主任)

主要任务:负责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以及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

教育教学组组长:杨喜明(教务处主任)

主要任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学科教育功能,有机渗透特色教育。

档案资料组组长:宋文明(办公室主任)

主要任务:申报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学校相关的文件、档案资料。

这样,紫荆中学的创建工作便有了健全的领导机构和坚强的领导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把创建目标、创建内容、保障措施和具体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班级等基层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学校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牵头实施的工作机制。

2.完善制度,广泛宣传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制定并出台了创建目标、创建方案、创建计划和创建措施,要求从身边小事抓起,从自我做起,并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体育特色学校”创建与学习型 学校、无烟学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科普示范学校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在校园开辟了“体育天地、读报栏”等宣传橱窗,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晨会、班会、校园广播和校园网大力宣传 “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意义,营造宣传氛围。在教师大会上宣讲创建市级“体育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案,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创建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使创建市级“体育特色学校”的活动深入人心,形成巨大合力。

3.改善条件,优化环境

学校投资250多万元搞好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把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开发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水平的重要内容,加大力度,加大投入,优化美化教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修建活动板房为艺体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投资30多万元购置体育器材584件。

4.建设队伍,锻造名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作为创建活动的核心,广泛开展以“三风”建设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让体育教师树立师表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拼搏意识和发展意识,铸造师魂,锤炼师德,增进师能。学校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为教师构建发展平台,使体育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新的转变,在课堂教学艺术上有了大的突破,在课堂教学效果上有了质的飞跃。借 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力度,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以课题引领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一批师德高尚、作风优良、教艺精湛、勇于创新的优秀体育教师脱颖而出。在全县第二届课堂讲赛活动中,我校体育教师朱双定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5.开展活动,搭建平台

以有形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结合重要节庆日,如五一、七

一、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全民健身运动纪念日等,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如学生排球赛、拔河赛、教师乒乓球赛、师生田径运动会等,活跃师生业余文化生活,凝聚人心,净化心灵,培养团队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上述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体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创建成果

“人有个性,校有特色。” 三年多来紫荆中学审时度势,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两突出一提升”的办学思路,以“三个建设两个发展”为途径,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活动载体,突出重点,关注过程,注重实效。第一届紫荆学子就为母校赢得了“开门红”——2009年高考紫荆中学在全市综合评估中荣膺21所普通高中第一名,学校荣获“高考质量优胜学 校”荣誉称号。2010年,第二届紫中学子再创辉煌,又获全市普通高中第一名和“高考质量优胜学校”荣誉称号。2011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238人,录取248人。

三年多来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体育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学校运动队在2009年甘肃省中长跑基地学校观摩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2010年获得第二名;在平凉市第三届运动会中获得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平凉市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排球第二名,女子篮球第三名;在庄浪县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两届)中均取得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在庄浪县第二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均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庄浪县第三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得高中组冠军,在庄浪县“健身在陇原暨建国60周年”体育健身系列活动健美操表演中获得优秀奖;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在三年高考中,共有40名体育考生被高校录取。其中,苏娟娟、张彦强、李亮亮、柳建华、苏丽丽等同学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大等知名大学录取。在体育艺术等级评定中,共有62名学生被评定为省二级。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重在建设,贵在保持。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 时俱进,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起步,再接再厉,虚心向优秀的体育特色学校学习,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继续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做出不懈的努力。

梁丰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项目总结 篇9

xx中学“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范文(1)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中学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旗教育局党组安排部署,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强化为民情怀。为高质量完成旗教育局2021年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切实为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环境健康发展。经党支部讨论研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任务清单: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目的  完成时限  1  高质量完成中考报名、考试

工作  学生顺利参加中考,圆满完成学业。2021年7月  2  维修周转宿舍屋顶,解决漏

雨问题  为教师能入住温馨、温暖宿

舍,全身心投入工作,提供后

勤保障。2021年6月  3  提升师生饭菜质量  关注每一位师生健康,维护正

常教学秩序,创造和谐、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2021年12月  4  维修供暖设备,解决冬季供

暖温度偏低  切实保障师生权益,让师生在冬天享受到温度适宜的教育

教学环境  2021年5月  5  开展〃六认真〃量化考核,落

实〃教学评一致性〃课堂  发挥好所有课程育人作用,办

好让群众家门口学校。2021年12月

教育局“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2)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

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推进“广德育”建设工程,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大德育体系,评选市级“周恩来班”300个。

2.优化教育高层次人才招引和培养机制,制定xx市教育高层次人才招引、基础教育名师培养等实施办法。

3.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编制《xx市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推动与市国土空间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实施,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布局规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二、加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

4.按省优质园标准新改扩建x所幼儿园,新改扩建x所中小学。

5.加快推进xx师院第一附属小学、xx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校安工程建设,确保今年投入使用。

6.按照《xx省改造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项目操作规程》要求,启动首批5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提升工程。

三、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7.加强师德教育,评选表彰市级师德标兵x人,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问题、顶风违纪有偿补课(有偿家教)问题、违规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8.加强师能培训,实施好xx市新时代“好教师”梯队培育计划(“新时代风立教师”“新时代风格教师”“新时代风范教师”等骨干教师人才梯队)和xx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开展市级以上培训1万余人次。

四提升内涵质量方面

9.深化集团化办学,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和教学研究、送教讲学,推进学校协同优质发展。

10.稳妥实施新高考改革,加强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研究,开展教研组长能力提升培训,做好复习课教学指导、复习资源库建设等工作,确保首届新高考平稳顺利。

xx教育局20个为群众办实事项目(3)

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要求,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实在在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市教育局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梳理出20个项目,具体如下:

1、加快学位供给

全年计划建成x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新增学位x万个;到9月底计划建成项目x个,新增学位x万个。xx校区初中部、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实验小学xx校区、同安一中xx校区高中部将于2021年秋季投用,促进优质教育均衡配置。

2、扩大课后延时服务覆盖面

健全工作机制,拓展特色项目,完善收费政策,进一步增加课后延时服务参与学校和参与人数,全市小学参与人数占比达到30%以上。

3、推行学生午餐工程

进一步推动有条件的供餐企业建立中央厨房集中配送用餐,提高午餐营养质量。健全午休管理机制,指定教师或专人管理,以每班不超过x人(可合并管理)的标准,做好学生午休工作管理。

4、增加学校开放体育场地设施

加快设施建设,全年新开放x所学校,累计开放校园达到x所,构建x分钟健身圈,解决市民就近健身难的问题。

5、优化惠台政策措施

简化台港澳及外籍学生入学手续和申办材料,并修订台湾学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台湾学生完成学业。

6、百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益巡讲

组织开展100场心理健康公益宣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及家长的心理服务需求。

7、增设xx市体育中考考点

新增设集美中学作为体育中考考点,让更多的集美区考生就近参加体育中考。

8、增设xx市普通高考考点

根据各考区考点分布和考生人数情况,增设3个普通高考考点,让更多考生就近参加高考。

9、增加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频次

常年接受报名(12月份为测试空档期),每月安排6天组织测试,每月开放报名时间为当月1日9:00至20日24:00o10、增加教师资格认定次数

在每年两次教师资格认定的基础上,对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面试均合格的人员在4月增加一次认定,使申请人符合教师招聘资格复审(5月下旬)有关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

11、为女教职工免费开展“两癌筛查

为2000名市直属校女教职工免费开展“两癌”筛查活动,提高我市女教职工健康水平。

12、全覆盖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

加强和完善我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健全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公民办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13、开展困难慰问结对帮扶活动

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七一”困难党员慰问和爱心结对工作。为西山小学设立图书流动站,丰富学校图书资源。

14、创建智慧校园

新增30所智慧校园培育对象,让广大师生体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成果。

15、开展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整治

协调推动对一批学校周边交通设施设备进行提升改造,增设减速带、信号灯等,保障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

16、启用xx市中考成绩证明开具专用系统

进一步简化2021年中考成绩证明开具的工作流程,取消纸质证明,使用区块链、电子签章等审核技术,确保成绩证明安全性。

17、清理50%以上涉及中小学校师生事项

严格落实《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健全审核备案制度。通过集中清理整治,让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原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和教师负担。

18、精文简会提效能

精文简会提效能。精减公文数量,提高会议质效,确保2021文件、会议比2020年只减不增。大力推广“五不两直”督查方式,坚持多察“实绩”、少看“痕迹”,运用“互联网+督查,减轻基层学校负担。

19、配齐中职学校责任督学

配齐中职学校责任督学。新设中职学校教育督导责任区,为全部中职学校配齐责任督学,实现我市中小学(含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20、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

上一篇: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下一篇:笔架小学查字典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