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2024-06-17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共12篇)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篇1

引言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 情感则贯穿于生活始终, 同理教育与情感也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段时期以来, 人们通过对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关系来研究教育公平问题, 孰不知教育本身是一项富含情感的事业, 因而要重视情感这一人文关怀。追溯到西方教育史上, 涉及到男女教育方面:男子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保卫城邦, 女子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家庭主妇。这种在教育内容选择上加以甄别, 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确是公平的。诚如“现代人认为对男女都是公平的‘男女平等’决不能说成是‘男女公平’。”[1]在种种这些史实中, 不难发现大多数关于教育决策在落实时都是从情感关怀的角度出发, 以保障特定背景中的教育有效的运行。因而, 基于情感视阈下的教育公平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情感与教育公平界定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 给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公平与情感一个恰当的定义显得极为重要, 但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又显得很难发现。

在社会学领域, 情感有极其深刻的研究背景。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 具体指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辞海》中对于情感的解释有: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2]与此同时, 对于情感与情绪的解释相类似, 将情感理解为一种心境, 情感则更侧重于人的社会性需要, 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心理体验。《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3]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都离不开情感, 不同的情感对于各种交往活动又会产生相应的不同的影响。

情感视阈中的教育公平研究旨在关注情感作用对于教育公平的影响, 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社会、学校、家庭的等各个层面的情感教育分析, 有意识的为教育公平研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办法。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情感教育在教育公平建构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教育理念旨在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情绪等。[4]例如学习成绩相近学生可能会由于家庭情感环境的不同, 在教育发展前景方面受到影响。由于家庭内部成员本身以及他们之间情感状况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家庭内部的和谐状况, 因而从这一层面讲家长素质的不同也会影响教育公平建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发掘有利于教育公平有序进行的和谐的相关因素。

二、情感与教育公平的相互作用

情感本身对于教育本身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无形中影响到教育发展的公平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所造成的教育影响力也是不一样的, 这种情感的渗透程度对于学生的关怀也是不同的。下面, 从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角度分析情感对于教育公平的作用。

(一) 社会情感与教育公平的相互作用

学生所处的不同的社区文化本身就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从这一层面看教育公平会受到不同地域的制约作用。社会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 知识学习程度相似的两名学生, 可能会由于所处的社区环境不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譬如知识分子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品质可能更多的是谦逊、有礼、温文尔雅,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则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接纳。与此同时, 他们这些优秀的品质也会促进他们的成长。从这一角度出发, 在社区的选择过程中如果能做到分配均匀合理, 则更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基本上很难做到。

(二) 教师情感与教育公平的相互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一种罗森塔尔效应发生, 即教师对学生的希望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平等的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关爱, 他们在取得学业成就上才会有平等的意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往往有一本分教师对班里的个别同学青睐有加, 而那些“边缘化”的学生总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以外, 很少被关注到, 这样一来会有一本分学生因此丧失学习动机或者降低对于学习的热情。情感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 可以说, 这种情感上的体验是无价的, 因为在某一种程度上说, 情感上的经验比那些知识更加重要。[5]

(三) 家庭情感与教育公平的相互作用

我们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与终生的教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是培养人的摇篮。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情感关系将会形成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待与反应。在孩子较小的时候, 母亲一般都以完全的、无私的爱来对子女实施养育。正由于这种爱最无私、最不求回报, 因此一直被视作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因此, 家庭中对于情感的重视直接表现为孩子的活跃程度、人际交往力, 而这种情感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效果, 造成在学习效果上的不同, 从而无形中会影响到教育的公平与否。

三、情感对教育公平的意义

情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反应在学生的校内外学习过程中, 即生活学习中方方面面的情感都可能造成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这种学习效果直接反映在教育公平与否中。

(一) 社会情感促进学校外部教育公平

情感具有多种表现特征, 尤其在社会情感中, 表现地更为多样化、具体化, 这种良性的运作将会促进外在环境中教育公平的建构, 即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养成, 社会情感的良性运作能够很好地影响到学生的教育, 从而维护局部范围内的教育公平。由此, 重视社会情感的作用也就是在关注教育公平, 为教育的公平提供了一个良性的外在环境。

(二) 教师情感维护学校内部教育公平

对于学校中的学生个体要加强其理念性的教育, 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制订合理的人生规划, 从而树立生活的自信心, 维护其自尊心。发挥师爱以及同学友爱的影响作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 从而达到润物无声, 促使学生团结友爱, 消除弱势群体与大集体之间的隔阂。[6]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达到全面地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因材施教, 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心智情感发展水平, 确立不同的培养方式, 只有这样, 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 从而维护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的环境。

(三) 家庭情感加强学生个体教育公平

爱的情感只能在感受与给予中得到强化与升华。亲社会行为是通过对他人情绪的共鸣体验所产生的一种利他行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孩子由对母亲的爱而移情到对祖国、信念的爱:“如果他不会为他人的快乐奉献出自己的爱和精力, 那他就说不上是个爱国者, 也说不上对信念和理想的忠诚。”在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 进门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幅字——要爱你的妈妈, 我们不能不对中国儿童所欠缺的爱的教育、人道主义的熏陶做出反思。[7]这种家庭环境中情感的良性运作会深刻的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中的表现, 也就影响到学生的不同的发展起点即教育公平。

四、情感视阈中的教育公平建构

(一) 重视社会情感的地域影响力

社会因素不能仅仅从个人或心理原因诠释就可以的, 其产生的根源是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引起的身份不平等造成了不同群体学生情感的不平等。因此, 从这种程度上讲社会情感在地域上有极强的影响力, 关怀社区文化建设, 在社会中做正面的文化宣传都有力于良好的文化软实力建构, 从而达到社会情感影响教育公平的作用。

(二) 加强教师情感的创生导向

人之初, 性本善。在同样的教育硬件水平下, 可能由于教师个人素养的不同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例如, 在小学教育阶段, 学生的向师性很强, 很简单地就像教师板书、写给学生的评语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书写水平。在这一方面, 简单的说教是不可行的, 写字当然是无可代替的, 教师需要良好的自我修养、对于事业的情感投入, 而这种影响也将是学生成长的创生导向。

(三) 关注家庭情感的潜移默化

弗洛姆说过:“对于一个女子来说, 只有她能够爱丈夫、爱他人的孩子、爱陌生人、爱全人类, 只有她能够爱, 她才是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而这种情感氛围将会影响孩子的发展。[8]因此, 在家庭中良好的成员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从而为学生迈向社会以及在社会中做出优秀的表现提供一个好的基石。假设每个家庭的都具有这样的影响力, 那么后天的全方位教育中孩子的起点则是公平的。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多发因素, 但是只要我们每个家庭致力于这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建构, 那么整个社会就迈进了一大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是社会的助推力。

结语

情感在社会学领域中研究的比较普遍, 这种研究的思路也给我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基于情感视角研究教育公平, 也是基于笔者本人的情感体验关注教育发展。这种社会、学校、家庭内部的有机组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自然这种多位一体的情感影响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要: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 这一问题旨在从教育实际情境出发促进人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情感与教育公平进行界定, 从微观的视角发现实际生活中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 以及各种生活情境中不同维度的影响以及意义, 从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 建构出一套适合实际操作的经验。情感与教育公平的研究视角需要我们从这一角度出发留心生活中切实可行的微观因素改善现实中的各种教育方式, 由此成为教育公平建构的助推力。

关键词:情感,教育公平,教育建构

参考文献

[1]郝文武.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和基本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14.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2277.

[3]情感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k NNQ1v Gx ZJkz YJPIEB-Kx Hp PLz5Oxb032jg HHGEu5MNg-f-y T-Xcy he HWj0X46r3d FA0h8ibpil9ite Fnob Oq#1.

[4][英]P·郎.情感教育的国际透视 (特约稿)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5 (3) :25-36.

[5]刘雨, 张晓旭.教育情感社会学研究引论[J].集美大学学报, 2015 (1) .

[6][7]左之涛.试论“弱势群体”大学生的情感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0) :8—9.

[8]向蓓莉.爱的教育——谈谈家庭情感教育[J].人大复印资料, 1998 (6) .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篇2

新闻背景:2月17日《中国青年报》以相当篇幅报道了城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长时间内,这些“非法”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在艰难中跋涉前行。

难道连最低限度的上学机会都要毁掉吗

现代民主宪政精神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基础教育的权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与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平乃是具有根本性的底线公平。但城市中的公办学校不但对民工子弟筑起了高不可攀的“门槛”,更没有为民工子弟留出足够的“座位”。各种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虽然只能提供恶劣的硬件设施与质量低下的教学服务,但它们毕竟能够以民工兄弟们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聊胜于无的基础教育。不要让事实竟然变成这样:对于民工子弟而言,以维护教育公平为法定职责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非但不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连他们最低限度的受教育权居然也要毁掉!(文/毛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莫忘农村的娃娃

20年前的2月16日,上海展览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亲切地摸着一名娃娃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20年后的现在,这句话产生的威力已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各种电脑的广告没完没了,面向娃娃的培训班多如牛毛。由此衍生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昨天还是ADSL,今天又是10兆以太网,明天又变成迅驰加无线宽带……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在云贵的藏苗山寨,在湘赣的大山谷中,在内蒙古的草原深处……许许多多农村的娃娃还不知道什么叫PC,什么叫软件,什么叫硬件,他们很少见到真正的电脑,更别说会使用了。许多娃娃见过的,还只是书本上的图片或者电视里的图像。我国农村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农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在计算机普及这个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重要事业上,可不要忘记农村的娃娃们!(文/赵亚辉 摘编自《人民日报》)

教师为何最关心“自己的待遇”

一项调查表明,在3390名受访的高校教师中34.66%最关心“自己的待遇”,而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形势”的只有1.68%。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在逐步增加,然而,毕竟“僧多粥少”,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可能享受到相同的“甘露”。一边是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一边是教育资源相当紧缺。一面是条件好的城市学校,教师享受到丰厚的待遇,一面是贫穷的农村学校,教师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生活都成问题。目前的教育状况是不乐观的,“富”教师要比“穷”教师少得多,怎能不让教师关心自己的待遇呢!(文/张魁兴 摘编自《光明日报》)

审慎看待大学生就业“大众化”

就业观念的“大众化”首先必须以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为基础。然而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内地仍有1/4的县没有普及小学教育,中学升学率只有10%,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44%。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何宪也表示,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大学教育尚处于“精英”阶段时,就业步入“大众化”非常突兀,而显得像个怪胎。 在目前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一个农村家庭要培养出一位大学生所付出的相对成本要远远高于城市。并且农村中本来就已经有很多家庭放弃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对于学子们来说同样遇到类似的困境,读大学是否有用,也遭到越来越广泛的怀疑。(文/陈丰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

教育为何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

仔细思考“教育支出是甘肃农民返贫的第二大因素”这个现象,笔者认为农民投资教育收益率低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无可否认,我国实施的城乡对立的二元模式,以户籍制度、用工制度把人死死地束缚于所在之地,对农民更是如此。实行的学校教育是着眼于城市和工业化社会、立足于精英选拔的教育,高考制度配合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培养了城市所需的大量人才,但却对农村教育造成了冲击和负面影响。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存在,一小部分人得以离开农村,而大多数人却不得不生活在农村,可怕的是学校并没有给他们传授能够在农村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农村的学校教育对提高当地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量有才能的农村青年离开农村,而农村发展日益艰难。(文/朱四倍 摘编自《工人日报》)

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当重视

为了讨回600元工钱给开学的儿子交学费,一位装修工打碎13楼的玻璃爬出窗户,悬挂在空中。 各地在春节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清欠行动,帮助不少民工兄弟讨回了工钱。然而,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民工工资没有追回,一些单位将去年的旧债带到了今年,春节过完了,历史遗留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民工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孩子的受教育权是平等的,是不应因为拖欠工资而被剥夺的。(文/朱茂文 摘编自《京华时报》)

享受高教的权利应该全国平等

在特大城市高教入学率比其他地区高出3倍还多的情况下,学生在“快乐着学习并全面发展”的时候,其他地区的考生或许正为了那不公平的高考线多出的30分而挣扎在故纸堆中,我们又怎能奢望其他地区的学校也彻底地摒弃应试教育,和特大城市一样搞素质教育呢?学生们都是中国公民?穴但他们并没有选择自己户箱的能力?雪,他们应该平等地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社会公平的表现,也是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文/舒圣祥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愿“黑灯办学”的尴尬尽早终结

探究财政投入与幼儿教育的公平性 篇3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财政投入 公平性

学前教育是公益性教育的一种,财政投入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前教育开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使得学前教育发展不佳,难以为长久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财政投入公平性与幼儿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财政投入少引起幼儿教育问题

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财政投入少是引起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多年来,幼儿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关注度较低,关于教育的责任承担问题尚未达成共识,进而使得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政策及经费投入出现不公平现象。当前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经费投入约占总教育经费的1.3%,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较低,如泰国占16.4%,墨西哥占8.9%,且我国幼儿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为家长,政府投入较少[1]。

(二)财政投入不均匀引起幼儿教育问题

当前我国财政投入不均匀状况是引起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主要集中分布在城镇机关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且以示范幼儿园为主。如在农业人口较多的县城,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大多数给了县级幼儿园,而对于乡镇以下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较少,多处于缺乏状况。一些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当前财政投入中乡镇当地幼儿园比例约为17.7%,村办幼儿园仅占15,7%。呈现出明显的财政投入不均匀状态。且当前许多农村幼儿园处于无财政投入状态。幼儿进入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主要依据父母的社会职业、工作单位等,部分流动儿童甚至出现入园难问题,非户籍所在地入公办幼儿园时,需缴纳高额的额外费用,进而使得许多幼儿教育机会出现不公平状态,一些幼儿甚至缺失早期教育,影响幼儿的未来教育和发展。

二、当前幼儿教育中的财政投入问题出现原因分析

(一)对各区域地方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当前政府的政策及方针中只对“为什么应由政府财政投资幼儿教育”这一问题,对于提供服务的对象、提供服务的内容、提供服务的方式等问题尚未解决,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常常只关注当前发展,发展方案多较为庞杂、零星,对于具体项目关注较多,较为重视,而对于体制、公平、均衡等的整体考虑较少;许多区域地方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从局部出发,对于该区域学前适龄幼儿的整体状况,如户籍状况、家庭状况等的关注较少;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公办幼儿园关注较多,投入较多,而对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未加考虑,使得民办幼儿园难以维持运作;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明显增加,但对于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关注较少,尚未建立投入机制及经费保障机制,且对于园内的硬件设置投入较多,对于实际师资力量关注较少。

(二)对各区域地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局限性缺乏认识

当前某些地方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局限性问题认识不足,尚未认识到政府财政在幼儿教育中的位置,尚未认识到完全依靠政府投入及公办幼儿园难以解决学前教育问题[2]。对于当前幼儿教育投入的不公平性、公办幼儿园排队多而民办幼儿园入园少的问题尚未重视。当前我国公办幼儿园排队多,主要是因为公办幼儿园可享受国家学前教育补贴。

(三)对于体制及投入方式之间的关系认识缺乏

当前一些地区对于财政投入多倾向扩大公办幼儿园,进而使得民办幼儿园受到挤压,难以生存。这种状况会引起政府需花费更大的财政投入建立公办幼儿园,加重政府经费负担。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效果。

三、幼儿教育中的财政投入问题应对措施

对于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问题,首先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转变思想,认识到幼儿教育中的财政投入公平性问题及投入的各项内容,根据当地实际状况提出应对措施:

(一)根据当地招生状况,对合格的民办幼儿园给予一定的补贴,重视民办幼儿园。

(二)及时了解当地学龄幼儿的家庭状况,对于经济困难幼儿给予定额的幼儿教育补助,根据幼儿实际选择幼儿园状况,将补助资料直接交与圆方,增强经费的目的性。

(三)建立幼儿学前教育经费补助体系,可建立公办幼儿园及其他幼儿园两种体系,保证幼儿教育的公平性,对于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幼儿,不再享有其他政府补助,对于进入民办幼儿园幼儿,可根据幼儿实际家庭收入状况,给予家庭直补或幼儿园补助两种形式,保证幼儿的教育公平性[3]。

四、结语

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健康成长及未来教育的重要基础,幼儿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是学前教育中的重点关注问题,各级政府需加强对幼儿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保证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储朝晖.财政投入与幼儿教育公平性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7-61.

[2]彭海艳.幼儿教育发展的财政公平性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2,(9):81-84.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篇4

一、从伯恩斯坦语言编码理论看教育过程公平

伯恩斯坦认为语言的差异是劳工阶层子女学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观点包括:第一,来自不同背景的儿童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语言代码。中上阶层的孩子倾向于使用精密型语言代码,而劳工阶层的孩子倾向于使用局限型语言代码。但伯恩斯坦强调,使用局限型语言代码的孩子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来不使用精密型语言代码,只不过这类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不经常使用这种代码而已[2]。第二,语言编码理论能够解释劳工阶层子女学业失败的现象。由于学校是精密型语言环境,这对劳工阶层的子女是巨大的挑战。从家庭到学校需要转变自己原来惯常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对他们而言可谓困难重重,他们很难适应新环境,容易产生对学校排斥或者造成他们的自卑感。长此以往,劳工阶层的子女在学校环境中逐渐处于不利的地位,出现厌学、辍学的现象,这就是他们学业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三,家庭关系形式是儿童形成不同语言形式的重要变量。伯恩斯坦把不同的家庭关系形式分为地位型家庭和个人型家庭,地位型家庭各成员地位明确,各成员之间的区别及权威关系以成员的家庭地位为基础,在这种家庭的孩子接受权利与义务的规范训练,沟通不自由,很少拥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因而倾向于发展局限型语言。而个人型家庭地位界限模糊,成员关系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成员之间沟通自由,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观点与看法,这无形中会促使孩子运用更多的语法、语词和语句,从而发展精密型语言。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为我国研究教育过程公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解释了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微观因素即语言的差异。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使用的语言代码是存在差异的,而学校又是精密型语言环境,这显然对于使用不同语言代码的学生的发展是不公平的,语言的差异成为影响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微观变量。与此同时,语言编码理论为我国解决教育过程公平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城乡学生学业成绩的显著差异不仅仅在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语言编码类型的差异是其重要的微观变量。

二、语言编码视角下教育过程公平的制约因素

1.学生学习起点的不公平:语言环境的差异

学校是精密型语言环境,这对下层的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们在跨入学校的第一步,就要努力改变自己原来的语言形式以便适应新的环境。然而这种转变是艰难的,因为他们已长期习惯于运用局限型语言代码,突然间的转变很难做到。下层学生原有的语言形式与学校代表的精密型语言环境是不一致的。而学生如果难以融入其中,则导致学生挫败感,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出现逃课、辍学的现象。而中上阶层的学生则由于学校的语言环境与自己原来的一致,很快就能够适应学校新环境, 成功的概率增加,这就是由于学生语言环境的差异导致学习起点的不公平,进而影响教育过程公平。

当前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农民工子女也随之增多。然而,据相关研究表明,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户籍学生[3]。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语言环境发生了改变。进城农民工子女在社会分层中显然处于下层,他们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是局限型语言代码,语句简短,需要依赖具体的场域才能理解。而城市学校是精密型语言环境。因此,进城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学校之后,就要努力改变自己原来的语言习惯以便适应新的环境。他们需要在这两种不同的场域之间进行转换。但这种转换是艰难的,因为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环境密切联系的, 突然之间语言环境的改变对于学生而言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城市学生是以精密型语言编码为主,很快就能够适应学校新环境。因此,这解释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业不良的比例高于城市户籍学生的原因。

2.学生受对待的不公平:编码类型的差异

2006年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4]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却受到教师不公平的对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拥有不同语言编码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局限型语言代码逻辑性不强、概括性弱、语句简短,具有特殊性。精密型语言代码逻辑性强、概括性强、语句复杂,具有普遍性。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本,因而惯于使用精密型语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惯于使用局限型语言的学生表达含糊不清,逻辑混乱,教师表情往往很难看, 更甚者会训斥,并且认为是学生不努力的结果。而惯于使用精密型语言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则简洁明了,逻辑性强,教师往往给予会心微笑、赞许,这容易使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另外,拥有精密型语言代码的学生善于语言表达,与教师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他们更受教师的青睐。教师是影响学生最重要的“他人”,长此以往,惯于使用局限型语言的学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事实上,局限型语言代码也有自身的优势,语句简短,容易理解。据相关学者调查发现,更多的学生会喜欢自己的老师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和风趣的语言风格进行教学,听起来亲切且记得牢[5]。因此,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不仅便于知识讲授,也易于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很多教师大多使用精密型语言代码,这不仅不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而且使得那些惯于使用局限型语言代码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这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3.教材、试题的表述不合理:编码比重的差异

教材中不同的语言编码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有学者对中小学的语文教材研究发现,语文课本中加重了对古诗词歌赋和文言文的学习,议论文也占较大比重,而以前学习的经典白话小说如《骆驼祥子》要么放入选修课里,要么删除[5]。白话小说语句简短、贴近生活实际,是一种局限型语言代码,而古诗词、文言文、议论文则是逻辑性很强的精密型语言。语文教材的精密型语言比重远高于局限型语言,这显然对惯于使用局限型语言代码的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他们在学习教材内容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若要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同时,有研究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具有乡村特征的插图所占的比例较小,城市特征插图数量远多于农村[6]。可见,教材存在一定程度的城市化倾向,这明显不利于农村学生学习及农村教师教学。总之, 教材语言的精密化、城市化的趋向造成了学生之间的隐性不公平。

另外,一些试题的表述也不合理。试题中出现城市名词较多,大多采用精密型语言代码,这显然不利于农村学生。因此,试题的表述对学生的成绩也有重要的影响。这对农村学生而言存在着不公平,农村学生在考试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从语言的视角探寻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践路径

语言形式的差异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在现实中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惯于使用局限型语言代码的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不利地位,易出现学业失败。教育的不公平亟待解决,须要从家长、教师等层面全面关注。

1.家长应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儿童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最先始于家庭,父母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家长应从小重视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意识地转换孩子的语言编码形式。首先,父母要做好榜样作用,在孩子面前尽量说完整流利的普通话,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其次,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每天陪孩子阅读一些简单读本,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等。第三,及时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把握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在幼儿园中孩子与同伴及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会无意识地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并且,幼儿园的教师是专业性的,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可能要优于一般的家庭。最后,家长在与孩子的日常交往中,应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总之,作为家长应从小注重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这有助于促进教育过程公平。

2.教师应树立公平意识,合理运用两种语言编码

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条件及背景的不同,语言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语言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微观变量。作为教师,要充分关注这一点。首先, 教师要有公平的意识,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偏好为标准评价学生,要客观公正,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 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及时了解原因并 “对症下药”。因为每个学生的原因可能不一样。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积极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鼓励他们参加辩论赛、 演讲比赛活动,课堂上多鼓励他们举手回答问题等。第三,局限型语言代码也有自身的优势即形象生动。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不仅便于知识讲授,也容易使学生理解。教师使用该类型语言授课一般是通过讲故事、打比方,把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既使课堂生动有趣, 又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两种语言代码,可以兼顾到不同学生的语言习惯,从而促进教育过程公平。

3.教材、试题的表述要兼顾不同学生的语言习惯

由于教材及试题的表述大多采用的是精密型语言代码且城市化的特征明显,这对惯于使用局限型语言代码的学生成绩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教材、试题的语言编码的方式。作为教材的编写者要合理地安排两种语言编码的比重, 兼顾不同学生的语言习惯。如语文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白话文,白话文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另外,教材中也应适当地增加具有乡村特征的材料, 这可以兼顾到农村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教育过程公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往往是因为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而做错题。 归其原因是由于试题的表述往往采用的都是精密型语言且试题含有很多城市的名词,对于不熟悉精密型语言的农村学生而言很可能没理解题目的意思,导致做错题,这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试题编写者应尽量使试题的表述简洁易懂,兼顾到不同学生的语言习惯,尤其在各类大型考试中,若有生词、新词的出现应加以注释,做到公平、 公正。

参考文献

[1]徐生娥.教育公平研究的基本视角与启示[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6).

[2]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李红婷.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人类学阐释——对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现状调查与归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4]教育部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 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606/15687.html,2006-6-29.

[5]卢妮娜.走向教育过程公平[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1.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篇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确保教育公平,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攀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我国教育事业规模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显著进 展;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增强;教育的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强。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投入、教育收费、应试教育、高考移民、择校风等问题反映强烈,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差距突出,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和流动人口子女等上学难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属于 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的不公平发展破坏了社会公平,也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和可持续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因而,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价值评判、利益分配的角度出发,追求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我国自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教育公平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推行、“双基”工作的大力开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中国的教育普及率和受教育人口数量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受教育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意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高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了很大发展,教育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资源、环境得到优化、丰富,教育质量逐年提高等。

从教育公平具有的相对性和情境性的视角出发,我们看到, 中国的教育公平现状并不乐观,更深层次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产生了许多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具体表现在:(1)社会大量学龄人员丧失受教育的机会。(2)教育差距尤其是教育支出在人均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偏高。(3)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地域差异,尤其是城乡差异。(4)义务的均衡发展问题中,涉及“择校”和“就近入学”原则的冲突,重点校(班)和薄弱校(班)的冲突。(5)高考制度与方式问题,包括高考中的作弊问题、录取的地区差异问题、高考方式问题等。(6)教育特权、教育腐败和教育乱收费问题。(7)高等教育问题,包括高等教育收费、学生就业问题。(8)贫困学生与弱势群体问题。(9)女性教育不公平问题,包括受教育权被剥夺、就业受歧视、就业难等问题。(10)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上述教育不公平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对教育政策和机制进行调整,改革完善教育机制本身的缺陷,最大限度地维护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用国家意志规范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观,实现国家社会意义层面上的教育公平。

二、我国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素来追求。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受到区域差距、阶层差距、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教育腐败问题的严重制约。

1.区域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便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便无形中导致了教育投入的差距。由于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对教育投入相对较低,加上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恶劣艰苦的生活条件,所以在吸引人才上自然处于一种不利的位置。我国教育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自主支配,西部本身贫穷,自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无法与东部相提并论。显而易见,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与东部相差甚远。同时家庭用于教育的投入更为有限,对于

温饱尚不能解决的家庭对教育的投资本身就是一种奢望。

2.阶层差距。随着近年来的社会转型中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阶层差距逐渐拉大。具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机会,他们的录取分数低于低阶层家庭的学生。

3.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其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公民接受教育的不公平。在教育资源总量和受教育者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资源配置和投入的不公平,受教育者总是趋向于优质教育资源。从公民的平等原则讲,没有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当然不会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没有接受教育的平等便不会有所谓的教育公平。其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向权力和金钱倾斜。近年来,同区域或跨区域择校风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当教育资源的优劣配置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后,教育公平离大众只能越来越遥远。无论是师资,还是经费、设备,农村学校都远不如城市,同时社会变迁和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还给农村学校带来一系列新的困惑,如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导致农村教师的流失;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使得农村学校规模变小从而师资配备不足等。

4.教育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在教育改革迅速推进的同时,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这就导致了腐败的滋生。教育腐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特长生”形式,让一些没有资格和能力上大学的学生首先获取“特长”资格,然后再通过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让学生的特长过关。由于“特长生”的文化课要求相对宽松,所以文化课过关就更容易“操作”了。当然这期间要交纳一定的“活动费”。二是“缴费生”,不符合入学标准,通过花钱买分数获得入学资格。三是“学校利益集团”,个别老师靠拉关系、权钱交易,在学生干部的任命、评选先进乃至座位的安排上依权势、金钱、关系而定;在保送上大学方面,个别校领导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亲友,而非唯才而用。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研究

教育不公不仅有违社会公平,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加速矛盾尖锐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要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公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大局上,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维护教育公平确立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2·加大教育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3·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

4·建立激励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模式。

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讨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社会和谐;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38-02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承担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重大使命。高等教育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最早的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变,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不公平有违当前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理念,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本文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高等教育公平是“公平”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延伸。具体来说,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每一个高等教育机构都应该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满足受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发展的需求和“公平”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以及教育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是指每个受教育者都享有均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过程公平指每个高等教育机构都应该向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包括教学内容、质量等等),结果公平是指受教育者要具有平等的获得教育成功的机会。在实现上述三个目标方面,教育财政的分配和供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自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飞速进步,高校教育也由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下面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方面对教育不公问题加以探讨。

1.教育起点不公

教育起点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基础,概括起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起点不公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地域差距以及阶层差距三个方面。(1)城乡差距。上世纪90年代末起,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这增加了每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化体制限制,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城乡间的差距依然明显。据一份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家重点高校中城乡间生源比例接近4:1,普通本科院校中城乡间的生源比例接近2.5:1。从这两项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依然偏低。(2)地域差距。首先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根据一份2000年的资料显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拥有的高校数量为904所、627所、374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变化,东中西部的比例几乎也没有变化。与此同时,现行的高校招生名额的分配上都以本地学生为基础,因此,东部的学生获得的入学率相对于中部和西部来说要高。另外,985院校、211院校的东、中、西部分配比例也严重不平衡。其次,招生分数线的差异。当前不同省份间的分数差距比较大,同样一所大学,北京、上海地区的分数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要低很多,这也是教育起点不公的一个重要方面。(3)阶层差异。根据一份调查发现,中等以上收入家庭的子女获得高校入学机会是底收入家庭子女的4.4倍。而当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低收入家庭子女出现了上不起学和过早辍学打工的现象越来越多。

2.教育过程不公

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机构能否提供给受教育者平等的教学条件,这方面主要包括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两方面。具体来说教育过程不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点高校的布局不合理导致教育过程不公。从重点高校布局来看,我国大部分985、211等优质院校都集中在东部,中西部相对匮乏。从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排名来看,一类院校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中西部地区多以二、三类院校为主。(2)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公。国家对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实力。当前国家以及各省对学校的投入差异很大,比如教育部直属院校不仅可以得到国家资金扶持,而且可以得到所在省的投资。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每年可以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这是其他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所无法企及的。(3)课程设置的不公平。我国高校课程一般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由于高校教师水平的限制,一些课程设置上,差别很大,比如选修课,重点高校里面选修课程非常丰富,教师讲授水平也非常高,而一些普通院校选修课程却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育结果不公

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是教育结果的晴雨表,同样是接受完四年教育,学生却得到到了不同的结果。当然我们在这里这里讲的不是绝对的公平待遇,而是说,因为学校在专业设置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合适工作。当前,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一些人才需求过剩的专业依然大力招生,或者一窝蜂上热门专业,加剧了学生就业难度,导致教育结果不公。

三、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措施

1.强化高等教育公平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不公问题,首先要转变教育公平观。(1)要转变政府的责任观。政府是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主导力量,政府树立责任意识,转变教育公平观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一是关注当前高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制定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保证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获得相对公平的高等教育权利。二是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政府要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要注重区域均衡,力争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强化政府对高等教育不公的监督,防止教育公平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化利益倾向,建立起科学的监督体系,积极解决教育不公问题。(2)强化高等教育公平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理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缩小地区教育差距,保障不同地区学生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endprint

2.建立健全的财政保障制度

造成当前高等教育不公的原因之一是当前不健全的教育财政制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并完善的高等教育费用拨付制度。(1)要加大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中西部高校,以缓解当前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2)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是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一般是指中央政府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方式,将其收入的一部分单方面无偿转移到地方。要按照高校的区域布局、财务情况、学生的构成结构以及地方政府的财务能力等要素科学设计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标准,调整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转移支付金融资本总额,适当补偿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的缺口,确保高等教育公平。(3)完善高等教育的资助制度。当前大部分高校虽然有一些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等,但是奖励措施还不完善,覆盖面也不广。首先要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助学贷款是保证贫困生获得同等受教育权利的有力保障,但是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申请助学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政府和高校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降低申请助学贷款的门槛,保证个每个贫困生都有能力继续学业。其次,要完善以奖学金为主体的资助制度。国家要继续加大奖学金的投入,并继续完善申请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发放,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再次,引入社会保障基金。学校要积极开拓社会资源,主动联系企业,加强同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奖学金、助学金,为学校提供更多的社会基金支持。

3.构建终身教育模式

终身教育模式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终身教育将会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它不同于当前的封闭或半封闭的高等教育模式,对一些无法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人们来说,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而对已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来说,它是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目前,在我国已经运行继续教育、函授教学、在职研究生教育等,都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教育模式还不完善。终身教育模式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可以贯穿于人的一生,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依托当前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发展终身学习体制,如依托高校建立社会教育学院等。这不仅丰富了高等教育资源,也满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赵红.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刘斌.影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制度性分析及对策建议[J].前沿,2009,(9).

〔3〕柴秀波.从马克思的视角看教育公平[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3).

〔4〕崔蓓蓓.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教育公平[J].法制与社会,2009,(21).

〔5〕叶榕.对增进教育公平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靳贵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比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福建省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性探究 篇7

一、福建省公共教育支出存在的公平性问题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财政框架中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核心的理论。公共产品指为一个人所用的,也可以在没有任何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同时为他人所用的物品或服务。政府需要利用公共财政来影响和引导教育投资方向和力度,为教育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经费来源,其根本理论依据就是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决定了它的公共性。现代教育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其公共性体现在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上,而私人产品性则体现在一定的消费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上。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因此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高等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受到个人、公共财政能力、教育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并不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消费的产品,因此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

2、公共教育支出总量不足

(1)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低

早在1993年,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纲要首次提出,要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GDP比重的4%的目标,当时提出实现目标的时间为2000年,但是直到现在,这一目标仍然没有达成。

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是最常使用的衡量公共教育支出总量的一个指标,是指地方、地区及中央政府在教育上的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人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下限为4.07%—4.25%。发展中国家该指标的平均水平就是4%,经过现实证明,在我国这个实现过程是很困难的。

同样,福建省的公共教育支出状况也不容客观,不仅没有达到4%的标准平均水平,也没有达到我国的平均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到,福建省教育经费占地方GDP的比重较低,近十年来没有突破3%,并且该比例一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7—2009年又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幅度很小,甚至没有超过21世纪前期的水平。这显示出福建省教育支出总量上的不足,离平均目标的实现尚有一定差距。从受教育人口比重与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之比的数据看,这一比值近年来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反映出福建省每1%的GDP完成的教育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说明公共教育支出的效率有所降低。

资料来源:历年(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福建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从理论上讲,一个地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合适比例的确定从供需角度考虑必须以维持该地区目标的经济增长率条件下地区所能承担的程度为上限,以维持目标的经济增长率条件下所要求的最低限度人才供给量为下限。可以看出,实际数据与GDP所显示的福建经济实力不相匹配,财政性教育经费合适比例的确定应当与本省经济状况、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诸多因素配套。

(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逐年下降

资料来源:历年(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福建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福建省预算内教育支出从绝对数量上呈每年递增趋势,但是从该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则并未能保持稳定的增长,波动频率比较大,而且从2006年以后比例不升反降,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三年下降了3.34个百分比,福建省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还不够稳固。

3、公共教育支出结构不平衡

(1)三级教育之间的公共教育支出不平衡

纵观世界上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将义务教育视为纯公共产品而由各级政府免费向国民提供。国家的法律和教育制度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每个公民都应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政府理所应当提供和保证这种服务,保证实施义务教育的足够经费,使每个人均等享受,而且原则上应当保证生均均等。

相对来说,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给个人带来大量的私人收益,像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根据公共教育支出公平强调的成本分担和补偿原则,政府应当适当减少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将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到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在高等学校领域仍然高于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不过,近几年在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和宣传下,政府在不同教育部门的支出也有一定的改善,基础教育正在慢慢步入正轨。

对于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福建省而言,着重发展高等教育业的确有必要性。但是福建最近几年在高等教育上的高公共投入的代价是使得义务教育的地位相对薄弱,忽略了职业教育,牺牲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公平。

资料来源:历年(2001—2009)《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表3从一个方面体现出,近十年来福建省的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要远远高于普通小学和初中的经费;但是,从各个教育部门的发展趋势来看,高等教育的公共教育经费呈现递减趋势,而普通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说明福建省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当然福建省基础教育学生总数的下降和高等教育扩招致使学生总数的提高也是原因之一。

(2)省内各地区之间教育经费不平衡

由于受经济、社会等条件影响,福建省内不同地区的教育投入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导致福建省各地在教育资金投入、资源建设和师资配备等方面相应出现失衡现象。由于经济发展快,资金实力雄厚,厦门市为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自2000年起仅市本级财政投入农村教育事业的专项资金达4.8亿元。从2004年起,厦门市财政每年都集中一个亿的资金重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由于经济实力和社会层级的限制,福建省内其他各市基本达不到这种水平,在公共教育支出上,不同市区的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支出是不均衡的。

(3)校际之间的教育经费不平衡

我国各大学校之间的教育经费不平衡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福建省内情况也大同小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使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一定程度上人为造成了很多薄弱学校。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市区、城镇,从而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在无形中将学校、学生分为不同等级。

依然以高等学校为例,福建省内厦门大学的教育经费可拨5.62亿元,福建师范大学2.82亿元,集美大学2.14亿元,福州大学2.4亿元。教育经费在2亿元以上的四个大学后三者与厦门大学相比教育经费就已经有了很大差距,而集美大学则主要是由福建省和厦门市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扶持起来的大学,并且像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资金来源比较多元化,因此教育经费远远高于省内其他高校、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等。

在公共教育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教育经费的去向往往会出现严重倾斜,经费往往向优质学校集中,出现“马太效应”,加剧了校际之间的不平衡。可以说地区加强教育建设,优先或者重点发展一些优秀的学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提高和保证优秀学校公共教育经费的同时,应当把经费差距控制在一个可接受范围内,至少能够使各种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稳定和有效地保持,使需要上学的孩子有学可上。

二、优化福建省公共教育支出公平性的建议

1、确保财政经费投入力度

福建省及各市政府必须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支出的积极程度,加大投入,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确保《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落实,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

福建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距离4%的标准水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首先保证省内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跟上国家的步伐,达到国家的平均水平。然后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稳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开辟细心内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专项,使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逐年增长,确立实现4%的具体年限。

2、优化公共教育支出的分配结构(1)规范三级教育的投入结构

首先,要根据省内的现阶段实际情况使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向基础教育倾斜。根据世界银行测算,教育的回报率一般情况下都高于10%,初等教育的效益高于其他层次的教育,因此,福建省各级政府应确保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

其次,在教育经费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控制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规模。高等教育经费可以按照成本分担靠中央和省内各级政府拨款外,社会投入、学生个人缴费以及发展校办产业等筹资方式应在高等教育经费中占一定的比例,实现教育投入的多元化转变。使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在高等教育层次做出适当的退出,政府拿出有限的财政资金去支持基础教育。

(2)优化各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公共教育支出的均衡度

农村地区无论从升学率、教学设备配置,还是师资配备等方面来看,都远落后于城市教育。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间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福建省各级政府可以采用专项补助和分类补助的方式,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教师工资水平、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等的经费水平来设定补助标准。对农村和其他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学校实行专门的经费拨款计算方法,使这些地区每个学生获得拨款数额是城镇地区的1-2倍。福建省政府应当对龙岩、三明、宁德、南平等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加以倾斜,可以通过专项拨款或补贴,加大经济相对落后市县的教育专项资金数额,促进教育资源分配的横向公平。

3、拓宽教育经费融资渠道

(1)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教育中,对教育性投资实行税收优惠

由于教育事业长期受政府垄断,国家有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民办教育起步时间短,基础薄弱,而且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和管制过多过乱,民办教育总是会遇到各种不平等待遇,在社会中的认同度低,阻碍了民办教育的发展。福建省经济在快速发展中,有能力捐集资办学的企业、个人不在少数,潜力很大。福建各级政府应该广泛吸收这些社会力量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实行税前列支,免除所捐款项的税收;对于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的各种学校,对其营业收入免征营业税,其利润减半征收所得税。

(2)发行教育公债

“教育公债”是一种政府专为筹集教育经费发行的公债。发行教育公债虽然也要考虑偿还能力,但不必如借贷款项需有信用保证。教育支出不但是一种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活动。如果教育发展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且具有偿还能力,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筹措教育经费的方式,我国可以尝试通过发行建设性公债来为教育开辟资金源。如美国有41个州为解决校舍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都曾发行过教育公债。

4、建立有关教育财政投入的法律法规

立法手段是保证教育投资稳定来源和稳步增长的最有效手段,它带有无条件执行的强制性。我国教育财政投入立法严重滞后,尚未见到全国人大制定的教育财政投入专门法律,只在学校条例或教育法规中有关于教育财政投入的条款。随着全国税费改革的实施,教育经费短缺、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急需有关教育财政投入的法律法规出台。

福建省政府应该吸取我国在教育投资立法的教训,尽快制定《福建省教育经费投入条例》,作为未来规范福建省公共教育投入的总纲。确立教育投入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包括省、市、区和县级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及各自责任,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将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法定化、具体化,使福建省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在更为科学、规范、合理的基础之上。明确、规范教育财政支出的决策、支出程序,使教育经费能够更有效地运用到最需要的领域,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但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按照国际标准的4%计算,我国的实际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在国际上仍然处于低水平。福建省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不仅没有达到标准水平,也没有达到我国的平均水平,存在很多公共教育支出不均衡的问题,教育经费支出总量不足,且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在下降;支出结构不平衡,市县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经费投入差异很大;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关键词:公共教育支出,教育公平,财政性教育经费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刘建发.关于我国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

[3]菅和平.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财政体制——上海加快政府职能转变[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9.

[5]孙国英,许正中,王铮.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于发友.论教育公平的理念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杜会科学版),2005(50).

[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9.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思考 篇8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与追求。

二、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分析

1. 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

教育机会平等是全世界所有国家最关心的教育民主化问题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地区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较大,教育机会不均等。在全社会5 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中,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23%。因此,应进行教育改革,使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

(1)城乡之间的差距

受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社会阶层、人口发展、地域等外界因素的制约,我国城市和农村学生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越来越来少,而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校却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教育差距。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据了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但农村学生入学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学生。20世纪80年代,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乡村的9.6~12.8倍;90年代,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乡村的5.8倍。1994年,我国农村学生在国家重点院校中只占28.7%,而大中型城市学生占40.2%。相反,在地方高等院校中农村学生占50.2%,大中城市仅占22.4%。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地区之间的差距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因此,东部沿海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水平均高于西部地区。2002年,东部地区高校在数量上占全国高校的50%,而西部地区却占不到20%。从高等教育规模的绝对量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高等教育学校非常密集,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为稀少。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集中于人口规模较大的大型城市。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经费的投入也不一样,从而使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见,高校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产生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2. 高等教育收费不公平

据2004年《人民日报》报道,“2004年大学的学费比1989年增加25~5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是同期居民收入增幅的10倍。事实上,高校的学费标准已经接近或是超过了不少家庭的承受能力,学费过高是引发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费用支出,包括学费、住宿费等所有开支平均在1万元以上,而农村居民收入仅够大学生费用的支出,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更低,这就意味着客观上将一批优秀的农村学生排除在大学门外。

3.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将高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为了培养关系国家前途的重点学科、高端人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时采取了向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倾斜的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精英教育战略,使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如在“985工程”中,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各获得19亿元的经费。由于重点大学经费投入多,生源质量高,而一般大学经费投入少,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这就造成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平等。这样只会导致出现富校越富、贫校越贫的现象,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4. 民办高校的地位不公平

民办高校的文凭受不公平对待。目前,社会上的各个招聘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还存在着歧视倾向,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招生方面,民办高校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抗衡。公办高校在招生与招生计划上往往占有先机,民办高校只能在隙缝中生存。因此,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低于公办高校。在教育经费上,民办高校几乎很难得到国家的资助。与之相比,我国公立高校的学生获得的人均公共教育资助每年在6 000~8 000元之间。

三、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思考

1. 完善法律制度,合理配置现有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方面,国家要制定比较完备的教育法律,通过实现教育法制化,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要坚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特殊照顾相结合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学生、偏远地区及居住地区分散的学生、贫困学生、身心发展有障碍的学生和女童,采取实际措施给予更多关注和财政拨款。

2. 加大高等教育资源投入

高等教育资源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公平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众化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与大众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的力度偏小,整体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不仅是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还要填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历史亏欠。政府积极推动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公平的有力保障,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最重要的是加强政府的责任,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3. 积极推进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阶层流动学认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稳定、持续地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同时,通过教育,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激励人们为进入更高的阶层而努力。因此,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对策去应对和追求教育的公平状态,积极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早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式和实质公平的目标。

4. 政府应当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人等就学的资助体系,如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内贷学金、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实现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的均等化。

第一,从政府层面上。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宏观调控,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政府应从战略上、宏观上、微观上、体制上对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加以重视。

第二,从高等学校自身的层面上。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实体,在享有充分办学自主权进行发展的同时,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自我约束机制,以保证学校能够面向社会依法办学。加快高等教育的自身改革,改革目前的招生体制,真正实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如何破解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篇9

当下农村教育公平难题亟待破解,它已严重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的是人才外流的问题。教育越不公平,人才外流现象越严重。想必每一位关注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些边远地区,交通比较落后,学校基础薄弱,地域较大而生源不多,撤并不能,投入也不能。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农村已产生了空壳学校、麻雀学校,而城市学校生源爆满。尽管刚毕业的老师能到农村学校任教,但不几年,他们通过各种关系纷纷调走了,学校只好分派老教师在这些学校把守。我目睹了自2000年来我校区小学由原来的108名老师减少到现在的65人了,流向城区学校的有12人,到中学的有17人,到其他部门的有8人,自然减员6人。而在剩下的65名老师中,45岁以上的有34人,占总数的52%。在农村工作三十多年,我还没有看到城里老师往农村跑的,即使有这样的现象,那肯定也是新闻材料。尤其让我吃惊的是城区一所规模很大的学校,师生比为1:10,有部分老师虽然上班,但基本上不带课。农村也出现师生比一样的现象,学校规模虽然小,但是班级数和课节数却没有减少,一周几乎没有一节空堂。相比之下哪来教育公平,又何言教育均衡?我们坚信,这一现象不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看到,而且是领导者都明白的事实。

一年前,我与县里一位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一起就餐,在谈到教育时,他深有感触地道出了我们的老师在层层拔高,小学老师往初中跑,往城里跑,往镇里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部分学校教师人满为患,而一部分学校师资匮乏。政府曾出台政策来扼制这一现象的蔓延,可效果甚微。究其原因,这些年来舆论宣传教师待遇丰厚,全社会都在关注教育这块大肥肉,想来分一杯羹的人太多,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一部分业务精湛而又兢兢业业的老师内心不再平静,他们走出书斋,要到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城区学校去,不想屈居农村;还有一部分人虽不是教育精英,但考虑到就医、子女受教育等情况而动用各种关系调往城区学校。有人总是指责学校一边浪费教育资源,一边又使教育资源非常紧缺,指责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干什么,应该做好多和少的对立又统一的协调工作。可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农村校长只有在那些没有所谓活动能力的老师面前才有自主权,根本就扛不住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你就是不放人吧,能调走的人已经到新的学校上班去了。当然,城区学校领导在学校已超编的情况下不会再接受老师调进,可来自上面的压力,也只好姑且说借用安顿,这样城里学校超负荷地养教师。

两年前,我参加县里新招聘人员接引工作会。教育局一位领导在致辞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代表全县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感谢政府为我们招聘新老师,给我们注入新的血液,充实我们的队伍。看到那位领导激动不已的样子,我也激动,继而又真想拍案而起,为教育补充老师倒成了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施舍。我不要你施舍,只求你别把我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老师调走就行。也许有人要说,你作为学校领导不签字放人,你的老师怎么能被调走。也许还有领导告诫我们农村学校领导,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作为各级领导要是能充分认识这些现象,就能深刻解读农村教育公平问题,也就能寻求到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方法。

如何来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我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做了许多的尝试,取得一些成绩,现整理如下。

1.激活用人机制,促进人才流通,促进校区教育均衡发展

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农村与城区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硬件设施一时还是无法均衡,而以教师为主的软实力达到均衡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前文所说,我校区小学现在编在岗教师65人,学生近1800人,按照国家核定的师生比计算,老师还是相当紧缺的,尽管在这样的形势下,每年依然还有想要调走的人员,也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强烈要求进中心学校本部,而在中心学校本部的老师没有一个要求到条件更艰苦一些的村小任教。在中心学校本部的老师工作积极性也不高,他们认为在本部工作多年,每年看到的只有上调的,没有下派的,老师们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这一情况,为了激活中心学校本部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对中心学校本部和村小教师实行互动交流制度。制度规定二级机构正职及以上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不列入支教人员中,其余凡在本部连续工作6年以上者均列入自愿申请支教人员之列,支教时间为一年,支教人员享受中心学校教师的待遇,且每月给予一定的下乡补助。下乡补助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部分规定每一位到村小支教人员均可享受,奖励性部分根据全校区教师年度考核量化评分表结果达到优秀等次的人员方可享受;村小教师也是通过申请上挂锻炼两年,只要达到考核为良好等次也享受支教人员一样的待遇。这样一来,缓解了一些边远学校教师的短缺问题,促进了人才流通,也促进了城乡之间、同一校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之所以把互动支教作为学校的一种制度,就是实施近三年来我校教师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倘若上至一个县,甚至是每个县都能这样,又何言缺编呢?而且让城里老师能体会到农村老师工作的艰辛,农村老师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校校在以教师为主的软实力上就较均衡了。

2.规范办学行为,向课堂、科研、管理要质量

当前教育形式化问题特别突出,学校办教育失去了教育的本真。这源于教育管理者行政水平很高,业务能力相对太弱,不明白如何按教育规律去办事,乃至把学校教育工作定性为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人民负责,更不是对学生负责。特别是教育官员总是行政化,这样他们很难静下心来研究、思索解决学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如师生的诉求。他们希望开会,希望搞一些形式而没有什么效果的活动,于是大家都很忙,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也深感领导真的很忙,我要问,忙什么呢?忙得让人想见你一面都很难,更别说汇报工作、探讨工作。特别是现在教育机构庞大,达到精细化分工,各部门层层落实,最后真正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老师。于是指标性工作一项接着一项,老师们无心研究课堂、无心研究教学,更别说科研。许多看似高标准、严要求又很有意义的工作只好应付。以致我们的办学行为随机性很大,无规范可言,最后都流于形式。人人都知道教育是大事情,是关乎人的成长、发展的大事情,既然是大事情为什么就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去做呢?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而要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就是办大事情。按规律办事就是回归本质,回归简单,我们为什么总要放弃最原始的甚至是原生态的东西去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来办学,来规范办学行为,改变评价机制,关注过程,倡导做人从扫地开始,读书从写字开始,力求把每一位老师都能做的事情做好。虽然近年来学校办学各有特色,都在创新特色,而我们追求适合我校区老师发展的管理,上好课堂四十分钟的课,不允许加班加点。各校或各年级组开展课题研究。所谓课题也很简单,就是大家在教学中、班级工作中碰到的具有类似性的问题,提交学校,学校再组织相关人员搭建平台进行研究,结题以研究结果达到课题组人人满意又经全校区推广可行可用为标准。大家为了共同的问题常常聚在一起,而管理者和组织者也与研究人员一起研究并做好研究的服务工作,从而做好、做细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篇10

一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范畴, 高等教育属准公共产品, 适当收费并无异议。但是, 我国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差距拉大, 高等教育收费过高, 超出了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据统计, 目前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花费需5万多元。而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4100元, 也就是说, 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 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由于农民无法承担其子女最基本的教育费用, 迫使农村学生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选择农林、地矿、石油、师范等一些收费较低的学校或专业。近年来我国的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有了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新增加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主要分布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 或者一些高职院校。城乡之间巨大的高等教育差距反映出教育公平状况的恶化, 造成农民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使得他们无法站在同一起点上和城里人进行跻身于高等级社会阶层的竞争。

(二) 地域差异导致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的是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 使得一部分地区和企业率先发展, 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以及国家的重点支持, 形成我国较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东西之间、南北之间, 城市和农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同样, 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上, 东中西部之间、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的也显著差异、城乡之间分配也是极端不平衡。一些权威调查显示, 我国东部地区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 占人口30%左右却享受了40%~60%左右的高等教育机会, 中部地区却是享受高等教育的程度最低, 占人口的53%左右, 只享受了30%~40%的高等教育机会。[1]可以说,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校的地域空间布局不合理, 高校的地域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

(三) 教育投入不公和投入不足导致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不公和投入不足尤为明显。首先, 在教育投入不公方面, 造成教育资金部分高校倾斜, 国家投资建造的重点大学明显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优质高等院校, 结果是发达地区的高校锦上添花, 落后地区的高校的变得更加捉襟见肘;更加剧了各个高校间资源分配上的差距, 和高校资源的不平衡。而国家这些重点投资建设的重点高校, 在当地招收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差异, 使学生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方面不公平。在教育投入方面,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可以说目前我国教育不公的现状与我国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 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占其国GDP比值约为6.2%, 发展中国家约为4.0%, 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率不足2%, 与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 由于贫富差异导致的教育公平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现阶段存在一定规模的贫困群体, 它包括农村贫困者和城市贫困者。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 由于家庭收入差距的扩大, 家庭教育投资水平的差距也已经拉开, 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教育投资的承受能力差距显著。家庭教育投资的差距一旦形成并继续扩大, 势必会形成收入水平低———教育投资低———低收入者及其后代的素质低———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低———收入水平低的循环效应。有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在职人口不到30%的技术人员、干部等的子女在抽样大学生中占了60.93%之多, 而在职人口中占比例86.9%的农林牧渔劳动者及工人子女在抽样大学生中仅占31%不到。[1]由此看来, 高额学费成为社会较低阶层平等参与社会竞争、向上层流动难以逾越的门槛, 阻碍了社会成员的代际流动。它势必降低整个社会劳动者的总体素质, 最终又必然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因素分析

(一) 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 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与GDP不成比例教育投入的不足, 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分布不均。首先, 东部、中部与西部及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其经济发展较快, 同时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从而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科教文化的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 高校数量多、规模大、办学质量相对较高, 经过多年的调整, 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西部地区高校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 高校人才流失严重, 许多学校办学条件差, 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程度更加加剧了。其次, 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以农业地区的经济资源来支持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资源长期单方向地流入城市, 使得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而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时期, 城市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后并没有及时地加大对农业反哺力度, 从而继续加深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2]

(二) 教育资源的垄断

我国的高等学校资源存在典型的垄断性的特点。现在教师属于学校, 没有办法流动, 校长也是属于学校的。所以经常的情况是一个学校的校长、教师一辈子在这个学校工作, 难以流动。甚至流动了都是往好的学校流动, 因为好的学校有好的资源, 好的学校带来的是更好的名气和收入等。造成了好的学校变得更好, 形成了教育上的“马太效应”。合理的建议是今后各个高校之间可以尝试教师交流, 实行诸如轮岗制, 定期交流等。以便资源的共享, 有助于学校资源均衡地分布。

(三) 高收费与乱收费并存, 挡住了部分人的大学之路

相对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而言, 当前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明显偏高。高等教育的理想制度应该是让所有有能力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级专业人才。但是, 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可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产生了需求规模的扩大与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用者付费”———由个人承担部分高等教育培养费用已逐渐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但高额收费又使一些确有接受高等教育需要, 而无力承担学费的人才挡在了高校大门之外。此外, 我国高等教育的乱收费在某些程度还依然存在。很多高校从开始招生录取时就设立各种与之挂钩的乱收费规定;同时强行向学生提供有偿服务, 从中牟取不当利益。如学校以种种理由和形式提高或变相提高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地擅自出台新的收费项目, 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项目之外的其他费用。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各种措施来制止高等教育乱收费行为, 但总是屡禁不止, 收效甚微。

三、改善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策略

(一) 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并合理配置资源。我国GDP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 而教育投入却显著不足。所以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 实现教育横向和纵向的均衡发展, 是教育机会公平实现的物质保障。众所周知, 高校扩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大学梦, 但由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 使得高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某种程度上, 使得一些家长和孩子把目光仅仅盯在了为数不多的几所重点高校。[3]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可以有效地缓解教育资源匮乏的局面, 提高教育的质量。

(二) 实施差别化的政策

长期以来各地政府在资源配置时都是把更多的钱给了好学校, 把最好的教师配给好学校。这就造成资源过分集中, 学校和学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和农村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这是政府资源配置造成的。要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实现教育的公平, 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 要实施全面的差别化政策。资金投入上, 应优先安排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国家应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 针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 高等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具体情况,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力度。重点院校的扶持上, 在适当划分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的比例时, 应遵循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保证一般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正常发展, 实现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公平。同时, 针对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别的情况, 国家应及时调整政策, 利用城市的工业优势来支持农业的发展, 尽快解决三农问题,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只有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基础教育体系, 为农村地区的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创造客观条件。所以政府应少一点锦上添花, 多一点雪中送炭, 多关爱一点差学校, 加大向较差学校的教师、经费支持力度。

(三)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如果在这个社会有一个巨大的群体, 他们世世代代注定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首先会有损于社会公平, 进而使他们对整个社会有一种绝望和怀疑, 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悖。一般公认, 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应该是社会的平衡器、稳定器。如果教育都出现了不合理、不平等, 那么会加速和凝固社会的不平等。以现行的高考制度为例, 我国的高考不平等导致地区间的不平等或阶层间的不平等, 都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现行教育的制度设计, 实际在鼓励和制造不平等。同时高等教育制度对其以下的各层教育制度都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 如果它首先在制度设计上就鼓励这种不公平, 那么对其以下的各层教育都会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努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是关键。笔者认为, 教育制度的创新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高等教育公平的顺利推进主要依赖于教育制度的创新。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上的分层与分权、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资源筹措的多元化、教育机会的社会化、教育结构的合理化、高等院校的个性化等方面的变革。只有加快教育制度创新的步伐, 大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才能促成教育公平。

(四) 高校要实现自身的变革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体现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指标。目前, 高校扩招过程中受功利价值取向的驱动, 一些热门专业成为高校办学的重点, 这些专业和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 而社会急需的许多传统学科及新兴边缘学科却发展得很慢;一些高校追求大而全、“升格风”, 盲目追求向高层次发展;人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相脱节, 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降格使用;用非所学、学非所用。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 各高校应走特色办学之路。高校应根据社会当前和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 把握好办学层次, 理性地设置和建设学科、专业, 以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其次, 要确保教育质量来保证高等教育公平。注重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即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的公平;注重高等教育的过程公平, 即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的教育与自己的兴趣及能力相称, 学生获得的“教育服务”与入学前高校所作的承诺相符;注重高等教育结果公平即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使学生高等教育毕业后受到社会公平地对待, 学生所学的专业为社会所需要。

参考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公平问题研究[EB/OL].http://www.shsmu.edu.cn/news/getpubnewsinfo.jsp Newsid=5091.

[2]吴梅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 2007 (1) :64-66.

小学择校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 小学生择校;基础教育;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 叶青,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50-02

一、小学择校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

择校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殊原因的,虽然,我国普及了义务教育,但是,在配置教育资源时,政府也会根据经济情况等各种原因而有所倾斜。如学校之间教学条件和质量是不平等的。从校舍危房率来说,全国平均率是6%,但是落后地区小学达到21%,这也是家长要尽其所有也要为其子女选择一所教学条件好的学校了。经济较发达省份的人均教育经费要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导致择校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小学择校现象影响教育公平

1. 择校现象影响学校均衡发展

(1)学校之间的生源差距将会拉大。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学校无疑会更吸引学生家长的眼球。但是,每所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对于择校的名额就有限。学校在获得一部分较好的生源时,又会来考虑其经济利益。因此在重点小学,其原有的招生人数与其报到的学生人数又是有所差别的。根据对某所乡镇小学的调查显示,择校达到了33%。

(2)择校导致办学条件的差距扩大。由于家长热衷于择校,这将会进一步巩固原有的那些所谓的“实验”学校、重点学校的地位。那些学校的升学率也会一如既往地高升,其较高的升学率在吸引家长的同时,也吸引着那些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也会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

2. 小学择校使教师压力增大

择校不仅对学生、学校产生影响,也会对教师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就近入学,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学校,不惜一切也要在教育发达的地区定居。那么,教育条件较差地区的学生人数必将减少。但是,原地区的教师人数却没有减少。教师面对着日益下降的生源人数,压力是逐日增加。另一方面,对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的学校的教师而言,他们的压力也是随之增大的。他们会批改更多的作业,在管理学生时会消耗更多的精力等。

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心理学术研究团体对中小学教师做过的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压力。2004年6月,江苏东台市教育工作会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考试压力过大对教师情绪有很大影响。考试前,有53%的人感到“烦躁”,58%的人生活作息受到影响,81%的人认为没有正常发挥。调查发现,60%以上教师直接将学生考试成绩和自己的岗位竞争有直接联系,59%的人“十分担心学生考不好而自己会待岗下岗”,而接近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十分关心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和同级班的名次排列。

3. 小学择校加大了家庭的负担

择校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的心理负担。对孩子而言,自己进入这所学校学习是家长付出了高昂的择校费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上获得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因此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而很少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的活动中来。他们的学习是高度紧张的,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家长而言,把孩子送入好的学校之后,进而希望自家孩子不论在哪些方面都可以赶上班上同学,他们为了满足孩子的更多愿望而拼命地赚钱,孩子长期的高水平消费,会对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家长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4. 小学择校滋生不良社会风气

小学生择校问题,会带来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现象,将会滋生腐败,影响社会的公平竞争。小学不像初中有一份最后的成绩作为参考。因此,以往的小學是没有择校现象的,更多的是就近入学。但随着重点大学,重点中学的出现,人们(更多的是家长)也就越来越重视小学的教育质量了。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小学不得不花钱四处拜访,有权的家长就直接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小孩谋得那个有限的名额。随着的金钱权力的融入,学校的一方净土已不复存在。

三、有效解决小学生择校问题的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教育公平意识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领导的教育,使其真正树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虽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上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是大部分党员干部对教育对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度还不够,而是仅仅把这个号召停留于形式上,因此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不那么重视。另一方面,还要使领导树立教育公平意识,强化领导的教育公平理念,加快完善教育公平的政策,实现教育公平法制化的进程。

2. 各级政府要要加大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经费也在不断增长。但是教育投入在各级教育之间的分配却存在着严重不合理的情况。根据国际上的平均标准,当人均GDP达到六百美元到两千美元之间时,初、中、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为40∶29∶18。从中可以看出,相对于高等教育的高投入,我国初等教育以及中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明显偏小。因此,我们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

3.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要实现均衡

在均衡基础教育资源时,我们政府要做好地区、城乡和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在地区上,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我们可以采取补偿原则,在资源和经费等方面对其进行倾斜,还可以组织“一对一”活动,由经济发达地区选择一个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对其教育进行帮助。这个活动可以通过“结对子”帮助薄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在城乡之间,政府可以在资金、师资力量、政策制定等方面给予农村薄弱小学以支持,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在校际之间,取消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政府要鼓励并加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合作,进行师资交流等。

4. 对教师队伍加强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要想解决好择校问题,那么就必须解决好教师的质量问题,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政府可以从相关方面制定监控政策。如在把好教师关方面,一是要严把教师进人关,实行教师岗位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笔试和面试不要让不符合的人进来,而让符合的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是做好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教师在职期间,可以对教师进行校内培训或校外培训。在提升校长管理水平方面,我们不仅在选拔校长时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对其的选择要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还要选拔有水平的教职工代表,以期提高学校的决策水平。

5. 完善整治择校的相关政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解日益严峻的择校问题。这些政策有:(1)整治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的政策。(2)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政策。这两个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途径。前者只达到“治标”的效果,而后者主要是要做到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实现均等,可以起到“治本”的效果。在第一条措施上,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3)我国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均很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缩小并遏制城乡、地区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趋势的政策,最早出现在教育部2005年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除此之外还严格要求地方以区域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市、区)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化问题。

除此之外,政府也可制定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为了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公平,解决择校问题,可以制定教师轮岗制度(师资较好地区的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去师资较薄弱的地区执教)等政策。

6. 政府要严格管理并规范择校行为

首先政府保障就近入学学生的权益;其次是政府要严格管理择校学校,并要求其不能影响其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應享受到的权利;再次政府要严格区分择校费和借读费,而这在全国各地还没有相关规定。但是借读费是一直在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内,是被允许的,而“择校费”则不在其中。因此,政府部门应尽快收集相关各方的意见,对两者进行划分,以更好的规范择校行为。

小学生择校现象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择校现象对教育公平带来的影响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我们要全面地进行分析。但是,如果任由“择校之风”盛行,择校无疑会严重阻碍教育公平的发展,因此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择校现象,以期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乔元正.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择校行为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 鲁锦虹.教师心理健康,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关于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江苏教工,2006,(3).

关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篇12

一、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

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最大特点就是极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

1. 地域性特征明显, 地区差距巨大。

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地区社会文化相差很大, 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据有关人员的研究, 各地的经济差距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的最大差距, 而且近年来, 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认识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基本背景。

2. 城乡差别:

农村教育落后问题仍然突出。农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70%。国家特别重视九年义务教育,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 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但农村教育仍然落后, 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城镇和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在校生比例存在巨大差距。1995年, 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占全国适龄儿童总数的80%以上, 而在校生占全体总数的比例, 仅为60%左右。

3. 阶层差别:

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随着收入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我国城市居民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逐年增加。同时, 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教育, 但高中和大学收费制度改革后, 学费大幅度增加, 使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权利无法享受。农村学生中途辍学的首要因素还是缺钱。

二、导致教育不公的原因

我国当前出现的种种教育不公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不发达引起的教育供给不足, 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和政策, 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和贫富分化等。

教育有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按照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需要和供给可以自动调整, 实现动态均衡。我国教育是由政府主导和控制, 供给数量和质量具有很强的刚性,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 还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目前, 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的限制, 与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来比, 教育的供给不足, 这是形成我国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

当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时, 就出现了超额需求。如何有效、公平地分配这些稀缺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我国出于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考虑, 采取了短视、急功近利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 将大量的教育资源分配到城市和高等教育上, 忽视了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 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而教育经费的地方化, 则拉大了各省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在教育机会上实行配额制下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此背景下, 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家庭子女往往占有和使用了更多的教育资源, 拥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而农村和贫困家庭子女则在形式公平的掩盖下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三、解决我国教育不公问题的政策建议

1. 大力发展经济, 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不公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有的现象,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世界各国在促进教育公平中普遍认识到, 只有教育发展了, “蛋糕”做大了, 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因此,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 国家富强了, 人民富裕了, 国家才能有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投资, 建设更多的学校, 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家庭才有能力支付教育的各种收费, 真正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2. 调整教育政策, 教育重点向农村和基础教育倾斜。

教育不公是历史形成的, 但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政策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程度。建国初期, 出于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国家采取了急功近利与短视的教育政策, 在公平与效率中选择了效率优先,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和高等教育, 这种政策取向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的教育差距。

上一篇:建设与创新下一篇:新型装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