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2024-07-10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精选8篇)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篇1

优化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科学发展

凤凰镇中心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重要前提,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2009年以来,凤凰镇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优化教育资源,强化教育管理为手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使全镇教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优化设施配备,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

2009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资源更加优化。投入160万元,购置微机200台、电子白板60块,建成高标准多媒体教室101个,改造了全部实验室,充实了音体美教学器材及课桌,使我镇教育现代化水平走在了全区前列;投入160万元,对全镇中小学进行了校舍改造,包括拆换顶棚、新建教室、加固教学楼、休整道路;协调各村队、企业投入30多元,用于幼儿园舍改造、新建餐厅,使全镇幼儿园全部实现幼儿在园就餐。同时,合班并校取得新进展,东申小学顺利撤并。近四年来,全镇先后合并了3所小学、1个教学点和2个幼儿园,使全镇的教育布局更加合理。

二、优化师资配备,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分布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校发展不平衡,实质是师资资源的配置的不平衡。因此,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首先实现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2009年,我镇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分配教师19人,支教教师13名。近5年来,共争取新分配优秀教师76人。同时,我镇把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优化师资配置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校际教师交流机制,使全 1

镇中小学教师交流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在优化师资配备的同时,大力抓好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目前,全镇的教师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更加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仅近3年来,全镇就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6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81名教师被评为区优秀教师。

三、优化教育管理,实现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因此,在优化设施配备和师资配备的同时,必须抓好教育管理。我镇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上级规定的作息时间,确保开足开全课程,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好了学生多元化评价、课堂教学改革、艺体带动、家长培训及书香校园建设等重点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全镇教育逐渐走上了轻负担、高质量的轨道。2009年,全镇共有120多名学生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羽毛球、足球、健美操等项目多次代表我区参加市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特长生培养实现了新的突破。召口中学、路山中学被评为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镇中心校被评为区教育管理先进单位。我镇实施素质教育的做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全镇10处幼儿园,有3处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4处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全镇幼儿园的保育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四、优化教育环境,实现教育环境的和谐稳定

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稳定工作是重中之重。我镇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在加强安全

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校车管理,目前全镇学生车全部实现了两批接送,超载现象得到了遏制。切实加强了食堂管理,学校、幼儿园食堂全部配备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仪,并严格检测,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积极实行营养餐制度,使饭菜营养搭配更加科学。进一步加大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各学校及时配备数量充足的电子测温仪、体温计、口罩等防控物质,制定了详细的紧急预案,严格实行体温检查制度,及时进行药物消毒。由于安全稳定工作细致、扎实、深入,多年来,全镇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和影响稳定的事件。

让老百姓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是凤凰镇党委、政府始终追究的目标。2009年,凤凰镇在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道路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展望新的一年,凤凰镇将在这条道路走得更远……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篇2

补短板,确保教育硬件达标

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教育均衡,是三水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三水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2007年,出台了《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三水区推进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区相关部门、镇(街道)、社区根据自身职能,对照创建方案和评估标准进行认真整改。至2010年5月,经过省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组深入三水各镇(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视察,督导组对三水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创建工作给予肯定。教育均衡,硬件先行。通过项目工程建设、合格学校建设等途径使每所薄弱学校尽快达到教育教学主体设施达标、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化美化的要求,使得全区每一间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均衡提供物质条件。可以说,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均衡、协调、优质”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为广东省农村城市化地区探索教育现代化之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抓交流,促进城乡师资流动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素质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区教师队伍现状,政府一是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了输血换血,予以补充,解决了现有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失的燃眉之急;二是根据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的实际,出台了相关政策,建立全区教师队伍正常更替的长效机制。三是教育部门进一步抓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现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四是创新机制,促进城乡教师适度流动。一方面,通过职称评聘设置条件,凡是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近三年内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交流一年以上的经历,以此鼓励中青年教师送教下乡,为农村学校带去新鲜的教育信息和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将逐步实现全区教师的工资统筹发放,城乡一体,甚至因为乡村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还拟设置农村教师教学专项津贴,通过直接的经济补贴,鼓励教师到乡村任教。五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从创业的角度到农村去,那里有广阔的实验天地,提高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和立业创新精神,政府通过加大农村教师的奖励力度,从荣誉方面给农村教师更多的倾斜,以达到鼓励引导的目的。总之,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使得城乡孩子享受到相对公平优质的教育。

职级制,推动校长专业发展

学校人才资源的不平衡还体现在校长身上。人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围绕管理出质量,教育部门首先做好全区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引导校长队伍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形成正确先进的办学理念,使所有的校长自觉地运用教育管理规律科学地管理学校,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提升发展学校。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要服务于教育教学,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服务于教育教学,要让育人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校每位教职工的共识和责任。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每一名学生在文化知识全面进步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其次,全区建立有利于促进校长成长的机制,借鉴了一些地区实施诸如校长职级制等校长培养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三水区校长专业化成长机制,如,根据各学校的校园硬件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学校声誉等,确定学校发展的起始级别,再根据各位校长的管理理论水平、实际管理能力、群众威望、现学校的管理业绩等,确立校长职级;区则仿照教师职称的形式,建立校长职级。校长级别不同,享受到的校长津贴不同。校长职级作为区教育局聘任校长时的主要依据,原则上高职级的校长可以到低级别的学校任职,低职级的校长不可以到高级别的学校任职。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局根据全区教育的需要,合理调配校长。如,区教育局为了教育均衡的需要,可以请能力强的高级别的校长去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任职,待遇不变,聘期结束后考核,可以根据业绩优良提高学校的级别和校长的职级。有一些学校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则降低学校的级别和校长的职级。如此,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发展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更有力地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分级别不是为了给学校不同的待遇特权,而是鉴于校情实际,客观区分校长的工作基础,目的指向校长的职业成长和工作绩效。通过校长职级制聘任,促进校长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对学校管理事业的研究探索。

多结盟,强弱结对共谋进步

加强培训是当前各地各校教师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高耗低效的现象也很明显,原因是教师的成长更多来源于教育的实践和常态的生动的教育生活。对此,三水区加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结盟,进行结对交流就特别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城乡学校的不同现状,我区采取强弱结对和定点互动的形式,两所学校的校历可以互相参考借鉴,两校的教师可以互相听课互相教研,两校教师可以师徒结对互相促进,两校甚至协同合作举行一些大型的活动等。学期结束以两所学校的共同业绩考核校长。有的镇区为了深层促进,两所学校只设立一个正校长,带领副校长开展工作,以此加强校级间的融合交流。还有的镇区采取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办分校,形成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化,以此逐步消除薄弱学校,实现教育公平。当然,强弱结盟能否有效,受制于很多的因素,如,当前的区镇两级办学体制的障碍,校际之间的合作还缺乏必要的基础,对于学校的评价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促进机制等。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但是从长远看,加强区域范围内的校际交流是促进教师成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抓规划,强化督导推进发展

抓教育均衡一方面要抓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补足欠缺,另一方面更要在发展上下工夫,要从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上找出路。对此,要切实做好薄弱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出合理的三年、五年发展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促进学校制定可行的措施推进。规划是一所学校的发展蓝图,科学的规划可以使得学校迅速占据高位,达到后发制人的效用。因此,越是薄弱学校就越需要科学的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设计好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步骤。对此,区教育局可以组织教育专家、资深教师对规划把关,审核推敲。一旦确定便按照规划推进。实施过程中区教育局要在督导上下工夫,制定出稳定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制度,以督导评估推动学校的建设,通过务实的评价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

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篇3

【关键词】办学思路;校园文化;教师队伍

1 理清办学思路,树立教育服务意识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政府高屋建瓴,站在全新的高度,指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服务于人民群众,而且要让人民满意。可见,判断办教育成功与否,是否让人民满意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毫不讳言,过去,办学指导思想与十八大报告的教育指导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南辕北辙的。为了和全县的兄弟学校竞争,不惜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是牺牲薄弱学科的开设,以削弱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代价片面追求成绩。学校开设重点班,优秀教师集中在好的班级,教师的阳光雨露只沐浴那些学习尖子生,成绩差的学生被冷落一边。同在一所学校,同是一名学生,却得不到平等的教育。这有悖“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了成绩而置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与群众对教育的本质要求而不顾,怎能让群众满意呢?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把一所曾经被称做“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打造成了一所远近闻名的全国名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他们对社会的公开承诺。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得益于教育让群众满意的强烈的服务意识。受到洋思中学的启发,服务群众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朗起来,实践探索的步伐日益坚定起来,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

2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均衡育人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强大的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共享的校园育人环境,着力从物质、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2.1 让物质文化承载理念。充分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布置宣传挂图、标语,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一年级的是基本礼仪,二年级的是养成教育,三年级的是行为习惯,四年级的是热爱科学,五年级的是地方乡土文化,六年级的是面向世界、展望未来。每班都有自己设计的个性化的寓意深刻的班名、班旗、班徽,有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主任寄语、才艺展示园地,教室成为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阵地。力求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即让“物质文化承载理念”。

2.2 让制度文化彰显个性。校园文化建设如果缺失了制度文化建设,那么就停留在物质的层面,缺乏内涵和制度保障,所以学校必须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个性。学校已着手学校制度的修订,努力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以期逐步形成城关小学制度文化范式管理体系。

2.3 让理念文化深入人心。理念文化是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潜在的隐性文化。它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力求将文化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3 打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服务水平

家长对教育公平的追求首先体现在对学校的选择,而择校的本质是选择教师,选择教师是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人说:“当代学校应有两个系列的素质教育,一个是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个是教师的素质教育;没有教师的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教育就难以达到。”可见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品质,自然影响着是否能办成群众满意的学校。因此,为了让学生均衡、公平的享有教师资源,一方面致力于教师的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调动教师的业务研修积极性,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生享有公平、均衡的教育的几率就增大了。

4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要发展,管理要创新。为使学生获得均衡的教育资源,享受公平的教育,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为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各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力度,每位校级领导负责一个年级,形成校级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各年级享有同等的管理力度。二是建立“两个机制”,即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学科评价机制。三是达到“三个均衡”,即达到各年级各班教学设施的均衡,师资配备的均衡,起步学情的均衡。四是实施“四项工程”,即实施好“校园文化打造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高效课堂打造工程”、“学困生关爱工程”。

学校决心从实现“三个均衡”着手以保证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具体措施是:一是实现教学设施配备的均衡。每个教室都配置了教学白板,统一实现教学手段网络化、现代化,达到各年级各班教学设施配备的均衡,保证各班享有公平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二是实现起步学情的均衡。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将进入高段的四年级进行了重新编班,先将全年级学生按成绩排序,然后以要分的班级数为一个单位,把依成绩排好序的学生按“S”形分成N个组,每个组名次对应的学生分入对应的班级。三是实现各班、各科教师配备的均衡。班级分好后,预定的班主任通过抓阄确定所带的班级,各科任教师再通过抓阄确定任课的班级,若抓阄结果出现了科任教师组合强弱悬殊,适当予以微调。为了解决因选择座位而导致家长和教师关系庸俗化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2006年开始实施的座位轮流制度,确保学生座位上的公平待遇。这样一来,各班教学设施配备均衡了,起步学情均衡了,学科教师配备均衡了。因起步学情不均衡导致的各种弊端消除了,学校管理科学了,精细了;学校给学生教育资源公平了,家长和学校因择班而生的矛盾化解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相应提高了。

5 发展特色教育。创造学生均衡发展的机会

一所学校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心理认同,不在于盖几座明亮的教学楼,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而在于能否培养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全面发展而又学有所长的素质型人才。这是学校教育应当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决心结合自己的办学实际,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走特色之路,办特色学校,育特色人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这将是学校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沈利华.展现文化底蕴,陶冶人文情操,提升办学品位——蠡口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缩影[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4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篇4

衡阳县东山完小校长 刘黎明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设备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待遇差距等,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设施与设备的不均衡。农村大部分村小完小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简陋教学状态,别提什么电子黑板、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等。

(二)师资力量上的不均衡。这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大量优秀教师从农村学校向城镇学校单向流动,原因在于城镇学校教学设施与设备好、工作条件较好。

以上不均衡势必造成:

1、学生留不住。大量学生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涌向城市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造成了城市公立学校的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的出现,而农村学校却校舍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2、教师留不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巨大差距,给老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极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农村老师一门心思往城市里钻,有的老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磨洋工,极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质量上不来。教育的不均衡,最终造成的是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数字甚至超过城市学生,农村教育滞后发展势必拖了整个教育的后腿,同时教育的不均衡也必给社会带来不公,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1.加强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落后,别说多媒体教学设施,有的连录音机都没有。没有音、体、美、英语等专职老师,希望政府统筹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在现代教学装备、图书、课桌椅等配置上向农村学校倾斜,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要建立明确的规划,确保在若干年内能实现城乡学校硬件上的均衡化。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能享受到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

2.探索学校公用经费分配的新思路。生均公用经费城乡统一,是教育均衡化的产物,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校生源出现减少的趋势。像小班化(25~30人/班)的学校,学生总数少很多,总的公用经费也就随之下降,但是班级数、教师人数、学校支出基本不变。所以,在资金上应该向这些学校倾斜,例如以初中45人、小学40人为班级标准,不到标准人数的班级(小班),按标准人数补足公用经费。

(二)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农村教师工作条件较艰苦,建议加大农村教师津补贴,出台职称评聘优惠政策。让农村教师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以外,还可以享受一笔相对可观的津贴,从而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弥补心理上的不平衡。对那些长期奉献在边远山区的老师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让他们带着感激服务于教育。

2.加强宣传,树立农村学校的良好形象。农村优秀生源的流失,既有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上不正确的主观认识,总是认为城镇学校要优于农村学校。事实上,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一直在缩小,一些农村学校的成绩并不逊色于城镇学校,而且富有特色。只有加强宣传,充分展示农村学校的成绩和特色,才能稳定生源,形成良性循环,客观上也为农村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和鼓励人才流动

教育的均衡化,说到底是人才的均衡化,“择校热”,更多反映的是对优秀教师的认可。现在,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开始接近城镇学校,此时人才的流动、师资的均衡成了最关键的因素。

1.要继续加强城乡学校“校际结对,教师互派”工作。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一所城镇学校带几所农村学校,形成“结对、联动、捆绑式”的发展新模式。要有明确的规定,城镇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每人、每年必须到结对学校支教一段时间,所上的课全部向学校教师开放,同时需作讲座和指导教研活动若干次。相对应的,农村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去城镇学校学习。教研活动由教育共同体内的几所学校一起参与,共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2.要探索集团化教育发展模式。优质教育需要普及、需要扩散。通过集团化教育模式,把不同的学校整合在一起,优势互补,以强带弱,以优促优,最终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在教育集团中,教师的流动是无障碍的,可以把资源配置到最佳,每个学科可以凭借优秀教师,带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科队伍。这样的优势和效率,比校际结对更进一步,也能使优质教育更快地覆盖更多的学生。

3.以城乡一体化的大视野,鼓励城乡教师较大比例的流动。学校需跳出自身利益的小圈子,以全区域教育均衡化为整体利益。可以先尝试在教育共同体的几个学校之间,教师能够较大比例地互相流动。这种流动,既是优秀教师的效能最大化,也是影响、带动一般教师培训的过程,最终实现全县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最终实现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篇5

兴文县政府副县长 杨 桦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切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面对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兴文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实施“科教立县”战略,按照“学前教育打基础,实现‘普三’;义务教育促均衡,推进‘两全’;高中教育抓协调,攻坚职教;各类教育强管理,提质增效”的发展总要求,推进兴文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一、兴文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校点多(199个校点,占全县学校的99%),学生众(学生6.5万余,占全县学生数的92%),战线长(跨越两个学段九个年级,在1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学校星棋罗布),队伍庞(2686名小学和初中教师占全县公办教师的88.9%),投入大(2007年全县教育财政支出为1.31亿,义务教育占85.1%)的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在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占据的关键而特殊的地位。而义务教育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已成为教育公平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全县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县教育发展的“难中之难”。

二、兴文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到2012年,消除城区和县镇薄弱学校,全县70%的乡镇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目标是:2008年九丝城镇,2009年五星乡、共乐镇,2010年莲花镇、大河苗族乡、古宋镇,2011年太平镇、大坝苗族乡、周家镇,2012年僰王山镇、麒麟苗族乡,2013年石海镇、玉屏乡,2014年仙峰苗族乡、毓秀苗族乡。2015年,全面消除薄弱学校,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三、推进兴文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均衡是渐进的,生成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浮躁,急功近利。可以说,全县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发展之日,就是实现了“双高”普九之期,更是全面小康社会到来之时。需要系统策略——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重点策略——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不能把短期目标定得过大过于理想,不能把目标定得过多。渐进策略——逐年推进,滚动实施。笔者认为,要实现兴文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落实好四大措施,构筑五大保障:

(一)四大措施。

1.把握一条原则,政府主导、以县为主。中央和省、市文件明确规定,县政府的基本教育职能就是保障教育公平,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行为,而且是县政府的职责,即政府主导,以县为主。

2.突出两个重点,教育质量提升和薄弱学校建设。教育质量是生命线,是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最核心指标。薄弱学校建设是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关键环节。薄弱学校一般是指学生少、条件差即硬件和教师差、质量低、问题多的学,这里主要指办学条件差(硬件和师资)的学校。

3.体现三个倾斜。教育资源向乡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4.抓住四个关键。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和扶弱助学。

(二)五大保障。

1.以科学规划为统揽,优化学校布局。强化政府行为,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布局,构建一批区域性示范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我县“两全”目标的突破口、是整体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一是落实四个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校和基点校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和乡镇所在地集中。二是注重四个结合。布局调整与改善办学条件结合,与薄弱学校建设结合,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构建区域性示范学校相结合。

初中按照“收缩九年一贯,扩建单设初中,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扩建单设初中,重点打造香山中学、共乐中学、大河初中等10所单设初中;撤并建武小学、文印小学、沙坝小学等18个初中校点,使单设中学能承担全县90%以上的初中教育;保留毓秀、玉屏、仙峰等6个学校初中部。小学按照“撤并收缩村小,集中高段年级,做大做强完小,构建特色学校”的思路,加快村小的撤并,每年撤并8—10所,到2015年撤并村小50所,使完全小学能承担全县75%以上的小学教育。

2.以增加投入为保障,硬化办学条件。省市已明确,从2008年起,新增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力争保持在每年1500-1800万元。分轻重缓急,先考虑雪中送碳,再考虑锦上添花,建设一所即达标一所。目前单设初中、大型完小是建设的重点。村小的建设要吸取过去未充分考虑生源和发展趋势而大兴土木,现因近40多所村小停办,造成数百万元资产闲置的教训。村小的基建一定要慎之又慎,从严控制建设规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覆盖所有学校,即“模式三”覆盖单设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模式二”覆盖基点校,“模式一” 覆盖规划保留的村小,初步形成“天网地网”有机结合的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

3.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强化核心支柱。一是解决数量不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按照市上要求“三年内清退完代课教师”和重申“实行省定教师编制标准”的这一有利契机,清退和补充同步,解决好教师缺编问题。二是解决队伍素质的问题。认真落实好教师资格制、全员聘任制、服务年限制、城乡交流制、支教走教制、定期检测制、校本研修制、学区负责制等有关教师任职和晋职,培训和进修,教研和科研,考核和评估等方面的制度,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通道。要进一步加大校长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校长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水平。三是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政府投入为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建立义务教育激励机制。切实推进136名师工程,强化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教师工作津贴,各种评优、评先向农村教师倾斜,努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以创新管理为基础,深化教育改革。一是要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按照“行政管理有限授权制,业务指导学区负责制,教育经费校材局管制,考核评估乡镇捆绑制”继续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要全力推进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中心校与基点校、村小在人事、经费安排、行政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统一。可考虑将乡镇内规模较小或地域相近的基点校(法人学校)与中心校合并,以强并弱、以大兼小、以优扶弱,形成责任共负,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荣辱共担的捆绑制机制。二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学校法人、校务公开、社会公示和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人文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为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以健全竞争、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为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三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严禁分快慢班、实验班、强化班。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更加关注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贫困学生、适龄残疾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更加重视学生巩固和辍学问题。做到“两开、两增、两减”,即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减少课外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

5.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亮化质量效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以德育为首位,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养成教育为基础,德育活动为载体,校园文化的打造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同时,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突破口,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突出“质量为本”,提升质量效益。以抓质量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围绕课堂抓业务,围绕教学抓管理,围绕学科抓突破,围绕质量促发展。全力缩小各乡镇内教学质量差距,确保教学质量 “校校提升,年年有进”。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篇6

一、多维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理念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和古希腊时代,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就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等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已成为现代社会普世的基础价值。[2]但是对于教育公平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动态性的。

1.教育公平是个历史性的概念

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教育公平作为公平的一个层面也不例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关于永恒的公平的现象,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一个人有一个的理解。”[3]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人的受教育权利是与其所属的社会等级相一致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是看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为判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公平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却受着金钱的限制。如今,人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不可让渡的权利,不应受财富、权力、家庭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而应以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为准则来分配教育资源,追求教育的“能力”公平。总之,公平的内涵及与其他诸多问题的关系只有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社会结构变动之中,即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去考察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因此,对待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看到它的动态性、时间性。

2.教育公平是个过程性的概念

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公平也应当是一个过程性的,具体可包括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入学机会均等,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平要求,在实践中尤指保障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又叫参与公平,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质量,以保障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公平。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经由教育过程然后才进入社会的,因此个人的教育公平就是其日后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个人教育公平的终点就是其社会公平的起点,如果教育公平无法保证其全过程的公平,那社会公平也就无从谈起。对教育公平的把握也要建立在对其过程性的全局理解之上,只有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做到了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既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各阶段的实现,也要认识到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搞大跃进,盲目发展。

3.教育公平的倡导并不必然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

长久以来人们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即过于强调教育公平的实现会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则会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本身是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现象。教育是保障社会起点公平的重要工具,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保证。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其目的就是让所有适龄人群接受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融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最基本素质,而这些则是现代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所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决定了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完全统一的,教育公平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真正贯彻和实现就是教育效率最大的发挥。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里会“失灵”,因而建立在市场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效率概念也不能简单套用在教育之上。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其必然需要由政府进行供给,因为其有很大的外部效应,但同时教育是准公共物品而不是纯公共物品,其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还是会出现竞争和排他性的,所以,效率问题还是存在的。不过从教育的层次来看,基础教育因为其基础性,公共物品的属性更强,在这一阶段之上保持教育公平,社会获得的正效益更大,因此这一阶段让每个人都公平地受到教育是最重要的;而在高等教育层次,其私人物品的属性更强,个人因此获得的正效益更大,所以这一阶段实行的是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教育效率的强调也更重一些。

二、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的差异化均衡

教育公平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概念,同样,在教育公平指导下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应该是静态的、线性单一的。在中国搞基础教育均衡更是忌讳简单的平均主义、一刀切,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不同的,有一些还差别很大,所以杀富济贫式、削峰填谷式的均衡发展都是不对的,也是与教育公平理念不合的。要想真正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需要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现实和理论上的分析。

首先,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也较低。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历史条件、社区环境、师资水平等的不同决定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彼此差异的存在。但差异不是差距,差异是和谐的前提,正是学校间彼此的差异才使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有了可能。因此无论是基于我国的国情还是基于均衡发展的本然意蕴,基础教育的均衡都应该是一种差异均衡。其次,从理论上分析,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底线合格”的教育而不是“培育英才”的教育,是“打好人生成长基础”的教育而不是“社会分层流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选拔教育”。[4]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最基本生活能力的人,是为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当然,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可以培养“最杰出的人才”,但那不是它的本然目标。对基础教育的“基础”要有科学的理性判断,促使基础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良性均衡发展。

实行一种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即以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底线,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它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保证教育质量底线发展的均衡,追求教育发展基本条件的满足和基础教育最低目标的`实现。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奉行“合格即优秀”的教育标准,它将目标定位于基础教育的底线,而不是将目光定位于所谓“优质”、“第一流”发展的顶线。它不仅重视政府对基础教育适当的经济投入,更重视基础教育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它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线,每一个区域、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要达到一个底线标准,每一个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在底线上合格。同时,这一发展模式还更多地着眼于以差异的特色来研究基础教育,承认差异,在差异中寻找特色,通过特色实现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追求一种在现有物质条件下的“低位高水平”(物质条件的相对低位和学校发展的高水平)的发展。差异均衡视角下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贵族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该保持教育基础底线的一致,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管理评价都应该具有共同的底线标准。这一发展模式也正科学地诠释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5]

三、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在多维教育公平观指导之下的、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基础教育基础性之上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把握好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

一般认为,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部分。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其内部各要素的全面均衡。因为这三部分是基础教育的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均衡与否都直接决定了下一阶段的起点公平,而每一阶段的均衡也都会对上一阶段能否均衡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普通高中的发展如果不均衡,有的学校特别好,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多,而有的学校却十分薄弱,这必然会产生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想向优质高中涌入,从而造成优质高中人满为患,薄弱学校无人问津的情况,这反映在中招考试中就会使得初中教育受制于中考的指挥棒,不得不实行应试教育,推行“重点班”,讲求“效率优先”。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必然也就导致了整体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偏向于优质学校,产生马太效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当然,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还无法实现这种整体的均衡,但是以义务教育均衡为主体,向上下延伸的均衡发展模式在各地都已经推行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一定能够实现。 2.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应该是底线均衡。我国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各不相同,不能整齐划一地划定一个均衡发展的线,但是基本的教育公平是要保证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就要实行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这一底线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素质。底线均衡就是在保证学生底线合格基础上的有差异的均衡。基础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质合格的社会公民,学校要保证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后实现底线上的优质合格,合格底线上的优质就是优质学校的主要特征。夯实基础、保证底线是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基本任务。底线均衡的内容包括:学生具有优良的公民素质;学生在优良公民素质基础上实现有差异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学校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和谐成长提供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合适的课程和教学。课程设置要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彻底落实的基础上建设好有差异的校本课程,选择运用有差异的教学方法。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育人成人,它不应当过分承担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任务,但它并不排斥培养知识基础牢固、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学生”,这些“精英学生”的成长是在底线均衡发展上的有差异的发展。不过,基础教育学校不能为了“精英”而实行所谓的“精英教育”,更不能为了“精英”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

3.基础教育的过程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每一阶段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包括基础教育内部各阶段的公平与均衡。这就要求我们秉持一种内生性的面向过程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注重教育过程的监测与反馈,保证教育质量的全面均衡提高,坚决杜绝目标导向的只重物质条件和考试结果的教育发展观。

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二是师资力量;三是学生素质。这三个因素中的第一个因素主要是由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性和外部性,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所能左右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则是内生性的,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第二、第三个因素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所要重视和着力把握的。

4.基础教育的特色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差异中的均衡,而不是千校一面、整齐划一、平均主义的均衡。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杂居、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社会之中。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应该顺应这一差异,凸显出有特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标准化。例如,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不必也不应该简单效仿城市化,而是可以凭借农村学校文化与城市学校文化的差异创造特色均衡。更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未必就意味着它的教育也欠发达或者贫困,这些地区的教育完全可能凭借特色优质发展,纵横考察古今名校,许多恰恰与经济不发达相关而许多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也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办出了享有盛誉的学校。

教育差异也可以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不同。首先,基础教育在严格履行教育责任,保障绝大多数学生因全面合格而优秀,实现底线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人发展的不同特色实施差异教育,形成培养不同人才的特色发展。其次,我国基础教育在一定区域内的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客观存在的教育个别差异人为地制造成了教育群体差异,把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学生差异制造成了不同学校的差异。应该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让不同学校承担培养不同人才的教育责任。例如,对一所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成绩较差的学校可以确立“考试成绩合格就是优秀”的评价标准,激活“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发展趋向,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理直气壮地报考职业技术学校;而对一所生源质量优异、学生成绩较好的学校,在“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底线评价标准基础上,可以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报考普通高中。

总之,如果教育评价部门能够以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标准来评价基础教育的发展,如果各类高等院校能够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不同人才公平地敞开大门,那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就能够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16-28.

[2]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4]吴亮奎.寻找失落的基础:基础教育“基础”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7):1-4.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篇7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七大报告),而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尽管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了高度关注的问题。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并规定教育部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十五条也重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宗旨:“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进而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强调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的约束,为了保障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资源配置采取的是非均衡配置模式(厉以宁,1990)。在教育领域,我们承袭了这一模式,它为缓解改革开放时的人才匮乏,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而今天,为什么要改变这一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着力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呢?这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都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依据

(一)公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依据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神经系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和期望的最好表达(S.拉塞克,G.维迪努,1996),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温家宝,2005),所以教育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里都耗费着大量的资源(C.S.本森,2000),而判断公共性教育资源配置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教育经费是否充足;二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三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而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重点在于考察本森标准的第三点。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布鲁贝克,1987:66),要使教育发挥其作用,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营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教育公平包括三个方面:

1、教育机会的公平。联合国1948年的《人权宣言》提出:“人人皆有受教育之权……高等教育应以成绩为准,人人有均等之入学可能”。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教育机会不均等则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加深社会的不平等。“如果不更迅速和更大地减少教育上的不平等,它将会成为整个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一种日益严重的阻碍因素,并成为很多国家政治动乱的原因”(菲力普.库姆斯,2001:226)。

2、教育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平。它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大致相同的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它强调的是任何人在受教育的年限、接受的学习内容、设备条件、教师水平等方面都应该是公平的。它涉及到是否公平地分享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过程公平不仅仅体现教育资源如教育经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的公平投入的公平,而且也包括教师的态度、教学方法、责任心和师生关系等对学生人格、心理、学业成绩等的重要影响。对于义务教育,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受平等的、均质相对的教育。

3、教育结果公平,它是指接受相同教育的受教育者能够获得大致相同的社会回报。亦即学业成就均等,是指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学业成功并被社会所接纳的机会均等。有学者认为现在各国教育平等或者教育公平政策的发展趋势是更强调结果平等(翁文艳,2001)。但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结果的平等是不存在的。追求结果平等在公共政策层面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行的(褚宏启、杨海燕,2008)。

我们认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也是基于教育机会的公平与教育过程的公平的考虑。

(二)教育收益率视角下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1973年,萨卡罗普洛斯运用收益率这一指标对53个国家进行分析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无论是个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在各级教育中都是最高的。其中,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高社会收益率(27%)与高等教育较低的收益率(14%)形成强烈的反差,也就是说,基础教育比高等教育更能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就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是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下降;相反,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却随教育层次的提高而上升。1990年,斯坦福大学的刘遵义教授等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60~1985年间58个国家影响GDP的因素分析表明,平均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可使GDP提高3%。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国家应优先将教育资源配置于基础教育领域。按照边际理论,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随配置量的增加而下降。在教育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同样的投资会产生更大的边际收益。所以,改善教育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能增益更多的社会福利。

三、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

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55年的指出存在“邻近效应”。弗里德曼的所谓“邻近效应”是指“为他人付出代价,但却难以得到回报,或回报不足”。教育的邻近效应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舒尔茨,1961)、促进收入分配的平等(赖德胜,2001)、降低交易成本(旷乾,2007)、降低生育率(加里.贝克尔,1987)。如果教育资源由市场配置就会出现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从而出现失灵,因此需要政府采取集体行动。

同样从合同理论出发,由于教育合同的不完善,也会导致市场配置教育资源的失灵。因为在教育服务中,受教育者和学校建立的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教育服务度量和考核的难度很大,而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学校比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供需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学校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合同就是不完全的。这时作为所有者的学校就拥有了剩余索取权。为了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教育提供者往往会通过降低质量以节约成本,来最大限度地索取剩余,从而影响到教育的质量;或诱导受教育者过渡消费的时候,所谓的“不完善代理行为”就出现了。另外由于教育服务的质量难以考核,受教育者与学校在签订“教育合同中”,学校掌握着几乎所有的关于教育质量的信息,受教育者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无法与学校签订完全的合同,因此不受规制地由市场来提供教育很难保证教育质量,使受教育者蒙受损失。

当受教育者蒙受了损失,希望中止与学校的合同时,他发现与别的学校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很困难。首先是因为学校与受教育者之间交易的频率很少,一般而言是一学年一次;另外,既使受教育者能够成功地重建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进入一个新的学校,他面临着与以前相比不同的教学重点,使用各异的教学设施,以及不同的教学规则,受教育者需要付出很多的适应性成本。当受教育者蒙受损失诉诸法律时,又面临着第三者无法验证(n o t verifiable),比如,学校为了节约经费减少图书采购量,为了节约用电减少晚自习教室的开放间数和开放时间。当受教育者因此把教育质量下降归咎于此并诉诸法庭,要求赔偿损失时。法庭无法裁判教育质量下降有多少责任应归咎学校,有多少责任应归咎学生本人,因为学校认为学生图书使用量很少,且开放的教室足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虽然会有许多不便。所以当合同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第三者无法验证的时候,合同规定的这些内容是没有办法由法庭裁判的,合同只能是不完全的。既使在合同中写尽所有能设想到的内容也没有用。

合同问题的确困扰着私立学校。在市场体系下,当私立学校面临着超出其预算的行动时,往往会违规操作(Renege),更甚者它会宣布破产或中途停止教学,但私立学校的有限责任使得受教育者获得赔偿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

当产品质量信息难以考核,信息处于严重不对称状态时,完备的合同是无法签订的。仅仅依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同难以防止生产者损害消费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出现合同失灵(Contract Failure)。在这种情况下,私有产权会导致严重的市场失灵。如果这种现象是社会中极少部分人面临的问题,它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如果是社会上大部分人面临的问题——不仅包括受教育者还包括其家长;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在某段时间都需要接收学校教育,所以与学校的委托代理几乎是人人需要面对的,它因此构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市场无法解决时,就有必要纳入公共程序。

以上分析可知,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的框架之内。而公共财政的核心理念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列为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所谓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应当享有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迟福林,2007);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第一,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应该均等。第二,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大体相等。第三,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常修泽,2007)。因此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也是保障教育机会公平及教育过程公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我国财政性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才实现了从“地方负责,以乡为主”向“地方负责,以县为主”的跨越,继而到2006年,在农村地区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这表明我国在实践上在不断推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四、结束语

跨越非均衡,寻求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我国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历史必然,展现了我国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形成的轨迹。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是财政公共性与教育公共性的统一,是通过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公共性实现的制度安排。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能有效协调社会个方面的利益,对低收入家庭而言,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保障了他们的基本受教育权的实现,对高收入家庭而言,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扩大了他们受教育的选择权利,使得社会进一步向和谐迈进。

摘要: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公共财政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教育公平、教育财政配置资源的原则和教育投资的收益率等方面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作出了理论分析,并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下透析了我国建构公共财政体制的迫切性和促使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共财政,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C.S.本森.教育财政.教育经济国际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常修泽.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均衡化[N].南京日报,2007-12-10.

[3]、迟福林.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人的全面发展.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7-01/19/content_7682620.htm

[4]、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与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1).

[5]、菲力普.库姆斯.世界教育的危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推进教育均衡 筑基社会公平 篇8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2-0056-0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基础教育阶段受教育人数最多、教育年限最长,能否均衡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关系到教育公平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公平是否彰显。

2015年6月,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江苏最后一批11个县(市、区)进行现场考核,对89个已经通过认定的县(市、区)进行抽查。结果显示,各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到了评估标准,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达到了国家标准,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这标志着继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之后,江苏成为第一个实现所辖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的省。

江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在江苏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看来,政府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舍得加大投入,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关键和前提。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怎么投入都不为过。”为缩小教育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江苏重点面向苏北38个扶贫攻坚县,投入200多亿元,各地配套资金2000多亿元,用于农村学校食宿条件改善、经济薄弱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攻坚等项目。同时,着力推进留守儿童学校和特殊学校建设,目前全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

师资不均衡,教育均衡就是一句空话。透视当前中小学过度择校热,其核心是择名校、择名师。如何让校长、老师打破学校之间的藩篱,合理流动起来,成为推进教师资源均衡的关键。

为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素质,江苏通过“千校万师支援农村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项目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随着“编随人转、岗随人动”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逐步推行,全省骨干教师交流比例每年达15%以上。

作为教育均衡“良方”,在一些地方,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却“雷声大,雨点小”。究其根本,是因为校长行政级别不同、老师所属学校各异。记者在江苏采访发现,一些地方探索实行校长聘期管理后,新聘任校长不再有行政级别,老师也不再属于各个学校,而是由县教师管理中心统一聘用、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在轮岗流动的具体操作中,各地还充分考虑每个老师在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农村经历等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教育是良心工程,能否激发老师和学校的积极性,是均衡改革成败的关键。江苏出台规定明确,评优评先、职称评聘、高级培训、经济补助等向农村老师倾斜,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一些地方还完善学校办学效益评估和教师绩效考核等制度,在硬件、师资全面均衡的前提下,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后勤教辅和一线教师不一样”,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站在新起点,江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指向哪里?按照沈健厅长规划的蓝图,就是要实现“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生均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发展、学校安全一样得到保障、人民群众一样满意。”

推进教育公平,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期待江苏这个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先行者,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十三五”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探索、新经验。

上一篇:教堂圣诞晚会主持稿下一篇:四对四团体辩论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