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配置

2024-09-12

科技资源配置(共11篇)

科技资源配置 篇1

摘要:省部科技共建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过共建优化整合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以促进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合作形式。共建形式可分为省部共建实验室、省部共建创新产业基地、省部共建创新工程、重大发展计划中的科技共建等4类。共建项目选择的原则包括整体性、长期累积性和效益性等,其共建重点领域是基础研究、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平台和战略性产业等4方面。

关键词:省部科技共建,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实验室

近几年,中央政府出于科技发展以及总体科技资源分配的考虑,强调与地方政府共同处理区域科技发展问题,因此,各种形式的省部科技共建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所谓省部科技共建,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中央政府相关部委为实现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进一步优化整合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通过科技工程、教育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等进行共同建设,从而推动区域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省部科技共建,中央政府可以加强对区域科技政策、规划、计划的协调和监督,促进区域间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从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 共建项目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科技资源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称,是科技活动的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素的集合,是“第一资源”[1],一般包括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和科技组织等要素。科技资源配置是指各种科技资源在不同时空上的分配和使用[2]。创新是各类要素的新组合,不能仅靠R&D支出,也要促进各种要素的均衡配置。弗里曼认为,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和追赶、跨越过程中,仅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公共产品,从一个长远的、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3]。因此,在制度设计环节上,须预先考虑到资源的配合和整合问题,使科技投入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循环利用、相互促进。因此,科技资源主要是指政策资源、创新要素和管理资源、公共财政资源3类。

但目前由于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部门条块分割等原因,科技资源存在分散、稀缺以及浪费严重等现象,省部科技共建有利于发挥中央的宏观调控作用,打破中央部门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资源分散和封闭,有效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省部科技共建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主要体现在2个层次上。

1.1 国家通过资源配置发挥对区域科技经济的引导作用

因为中央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更多地从科技发展的战略角度设置科技计划和出台科技政策,分配科技资源,如更加强调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地方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则主要从区域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科技资源的配置和调控,如更关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这种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导致两级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重复和低效现象。在承认不同利益主体自主性的前提下,国家科技发展要处理好与地方科技的分工,引导地方科技计划与中央科技计划的融合与互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达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效果。

如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共建省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启动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试点,请西部地区每个省市结合本地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等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选择急需加强具备条件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纳入国家和省(区市)联合支持建设的计划。”[4]这要求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围绕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把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纳入到国家科技及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中,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地方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1.2 地方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进行科技资源配套整合

由于不同的地域空间所聚集的创新资源既有量的不同,也有质的区别,因此不同地区的科技发展活动就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相似问题(similar problems)需要通过具体的、适合区域的方式处理,而共同问题(common problems)则需要运用宏观的、统一的办法加以处理,如果忽视具体时空背景的具体分析,企图用整齐划一的组织模式来解决个案性较强的相似问题,反而易遭遇失败。May和Williams认为,政策执行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特色,采取不同的方案[5]。由于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基础、科技资源存在客观差异性,因此,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此基础上,应充分挖掘区域现实和潜在优势,在国家总体科技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地方重大需求和发展重点为出发点,通过选择合适的省部科技共建项目,这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可操作性。目前省部科技共建一般可划分为省部共建实验室、省部共建创新产业基地、省部共建创新工程和重大发展计划中的科技共建等类别。

注:根据科技部信息中心、科技部网站、科技信息网、全国各省市政府科技网站、各大网站的科技合作频道综合整理

2 共建项目选择原则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站稳向好的关键时期,促进区域经济和基层科技事业发展能力提升有利于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经济质量,有利于落实科技惠民、激发创新活力,有利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尽管省部共建项目的类型多样,参与主体多元,但在项目的选择上一般都考虑以下4项原则。

2.1 整体性

省部科技共建是区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创新又是国家创新的组成部分,因此项目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布局和方向。由于各区域资源的差异,不同区域间省部科技共建项目存在不同的选择,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国家部委与各省应充分重视从实际出发,在国家整体科技规划内进行有选择的项目共建,加强各要素间的互动整合,提高国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2.2 长期累积性

项目选择的标准是建立在地区的资源优势的理性分析之上,而这种资源是长期累积而得的。按照靠近资源地的原则,根据区域特殊的地质、地貌、矿产资源、生物物种等部署科研力量进行共建。如合肥地处中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但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与安徽省共建合肥科学城,更多的是考虑其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科技资源。合肥现有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集团第38研究所、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为代表的国家和省部属研究院所190多个,各类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58个,拥有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合肥炮兵学院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37所,有22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除北京以外国家重点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最密集的城市,2009年高新技术实现产值2 157亿元,实现增加值597亿元。

2.3 效益性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科技共建最终目的是要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从区域核心竞争力角度,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科技共建的项目和发展路径,做好科技规划和区域布局,确立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对地方经济有较大带动的产业,从而努力集成本地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以促进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如2010年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东佛山市共同签署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OLED产业示范基地合作协议》,此次部省共建明确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在推动OLED产业的应用示范、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链建设、加强产业组织建设和知识产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有利于加快OLED产业化进程,为占领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奠定良好基础。

2.4 公平性

出于社会公平的考虑,确保政府道义层面上公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科技资源布局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如为配合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差距,自2004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17个省份及新疆兵团共建了18所地方高校,其中覆盖了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所有13个省份;同时,为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还同陕西省、湖南省、吉林省和江西省分别签署了省部共同重点支持延安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井冈山大学4所高校的协议。

3 科技共建的重点领域

共建项目的特点是区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预期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支撑和推动作用且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在具体操作模式上,要做到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与产业化的结合,国家利益、地方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结合,中央、省、市三级政府与企业主体的结合。因此,省部科技共建作为一种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将各类科技资源在不同的科技主体、过程、领域、时间、空间等层面上进行合理的分配,其共建的重点领域包括4方面。

3.1 基础研究等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相关的研究成为优先发展领域

从长期看,基础研究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推动作用远大于其他研究;其次,相应的基础研究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基础,即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争夺未来产业高地的重要武器。在实践中,由于知识的公共性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与之相伴的市场失灵,政府一般是最主要的投入主体。省部科技共建主要定位于应用研究,同时有选择性地支持一些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项目和基础学科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的方式是采用适度投入方式建立共性技术实验室。2002年至2010年底,科技部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会同各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共分6批布局建设了11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目前正在运行的有108个,学科分布为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网页资料搜集整理

3.2 投资教育,注重不同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共建的重点领域

Patel和Pavitt认为,创新系统包括提供一般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公共和私有部门[6]。人才是国家创新的基础,将教育与科技结合起来,通过教育促进科技发展一直是发达国家创新战略的典型特点。培养科技发展的所需人才一般分成两个层次:一类是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另一类是科技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员。因此,通过共建,优化教育结构,形成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创新链条各环节需要的多层次人才结构。

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一批区域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通过科技计划项目拓宽和提升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科技人才基地、科技产业园、企业孵化器等载体的人才培养功能,形成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链条。通过省部共建高校能够充分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开发区域内的智力资源,全面提高该地区社会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的科技人才,增强地方自身的“造血”功能;其次,地方高校本身就聚集了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创新不仅需要研究开发人员和工程师,也需要大批受过一定科技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进行加工制造创新产品,保证其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如2007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2008年起,教育部与广东、广西、河南等多个省区(直辖市)以省部共建的形式共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体制,为企业培养精细技术环节方面的专业化技术人才。

3.3 促进产学研平台的搭建

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或者是源于产业链整合降低了生产经营的成本,或者是源于技术创新实现了利润的增长,或者是依托特色资源形成了特色经营。政府的作用,一是建设基础研究与原创性研究的平台,成为国家—区域战略高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二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即建设一批高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公共研发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带动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产学研向纵深发展;三是建设国内重要的人才、科研机构聚集的平台,打造一个符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发展要求、有利于科技人才实现抱负的强磁场。

2005年9月,广东省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并联合科技部组织引导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广东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2009年1月,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1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签约加盟,至此形成“三部两院一省”联合推进产学研合作新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有312所高校、332个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教授在广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5年累计新增产值8 000多亿元,新增利税1 200多亿元,获得专利2万多件,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多达7.4万人。广东省研发(R&D)人员从2005年的12.2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2万人,“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3.1%,规模跃居全国第一。至2010年,在粤工作的院士达85名,拥有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62人。规模日趋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并正提供着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见http://tech.southcn.com/zt/gdsbcxy5zn/node_186651.htm/2011)。共建参与主体见图1所示。

3.4 支持产业技术研究和实施战略产品计划,实现技术集成

由于战略技术和战略产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将某些产业技术定为战略技术。根据OECD的报告,全球进行的研发中约85%是应用研究和开发,其中商业领域所进行的研发约占研发总量的2/3,基础研究只占15%,并且这种基础研究也基本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动机[7]。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知识吸纳能力,将后发优势由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如武汉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邮电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技术支撑,在光电子学、光通信和信息处理等研究方面居国内前列,有国家重点支持的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激光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激光、光传输、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仪表、光材料等技术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技术专家等重要内生资源。基于此,发展光电子产业这种具有高附加值并能产生长期效益的高技术产业,该地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和光电子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讯技术研发基地和激光产业基地。

综上所述,省部科技共建作为一种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促进了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5

[2]梅静娟,李石柱.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理论数学模型[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6):59-64

[3]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张宇轩,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9-72,35,87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Z].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05-13

[5]MAY PETER J,WALTER WILLIAMS.Disaster policy implementa-tion:Managing programs under shared governance[M].New York:Plenum Press,1986:65-78

[6]PATEL P,PAVITT K.The nature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s systems[R].STI Review OECD Paris,1994

[7]OECD.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2001[M]//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00

科技资源配置 篇2

关键词:价值预算;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资源配置工作就显得日益重要。目前,众多学者分别从多个视角对科技资源配置进行研究,为国家及地方政府科技资源配置优化做出很大贡献。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促进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在各领域实现全面创新和协同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科技创新资源是创新经济要素、制度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但是,当前我国科技創新资源尚缺乏有效整合,资源在部门、地区间分布还比较“分散”,配置主体功能缺位和错位现象仍旧存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具体配置和使用中,还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下进行创新资源配置,则能够避免和缓解上述问题的发生。

一、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化浪潮,各国的科技活动正在互相渗透、交织和融合,各种技术成果层出不穷,影响着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综合竞争力以及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例如,全世界用于科研的经费已经达到每年5000亿美元,人数已经达到5000万人,预计在今后100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20%。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的制度措施来推动本国创新。近些年来,强调科学知识要为实践服务的思想日益被各国政府所采纳。政府的作用通过在不同主体间对立的、相符的或者利益互补的复杂互动过程中得以体现,包括制定创新规划,进行监管和调控;提供财政、税收、金融和产业政策支持;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完善法律体系;培育技术市场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等。例如,很多国家采取诸如利用减税政策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开支,促进军工技术创新与民用技术创新的相互融合促进,提高本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财政资金配套实行统一协调、统筹规划方式等创新治理措施。此外,创新的法律体系也日益健全。

二、价值预算模式下的科技资源配置

(一)工具价值型创新项目的交叉补贴

工具价值型创新项目的盈余对内在价值型创新项目的交叉补贴,反映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的偏好。如上所述,由于新增工具价值型创新项目的边际贡献为正值,而内在价值型科技创新为负值,因此,边际贡献为正的科技创新项目将补贴边际贡献为负的科技创新活动,除非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必须将工具价值型科技创新活动的盈余返还给出资方或分配给投资股东。没有交叉补贴,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及其团队将不能辨识其社会价值,也不能增进其内在价值,这是建立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及其团队具有最大限度地追求科技创新活动内在价值的强烈欲望的假设前提下,而这一假设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个体的内在动机在团体和组织层面的表现。

(二)科技创新活动内在价值的追求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的资源配置优化决策行为是在科技创新主体的市场力量强大和财务状况较好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行为,但有没有固定收入(例如享有政府固定补贴或社会捐赠)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的行为存在影响。对于有固定收入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交叉补贴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不排除存在的可能。政府一般会对部分科研机构给予一定固定补贴,特别是非营利科研机构或经政府认定的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不仅将尽其所能筹集经费,而且将所筹款项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并实现效用最大化。由于受创新资源的限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将在经费使用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价值。

(三)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决策的市场力量

在价值预算模式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中,科技资源配置主体对效率的追求意味着各创新项目组尽量少地从科研经费池中索取经费,或尽可能地为经费池的扩张作贡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就意味着尽量降低成本,并增加和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边际贡献率。有固定收入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将不太注重知识产品的数量、品质和价格,因为固定收入使其可以提升知识产品的品质,甚或提供超出成本价值的知识产品,其从事科技创新项目的边际内在价值有可能都为正值,开展边际内在价值为负值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成为必须。换言之,有固定收入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科技创新活动的边际贡献有可能全部为负值,因为固定收入将对该类项目给予补助,交叉补贴就不必要了。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交叉补贴成为其常规性行为,因为内在价值型科技创新项目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主体重要的激励因素,甚至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但是在财务约束极度糟糕的情况下,科技资源配置主体将表现得更像一个企业。

三、结束语

科技资源配置的价值预算模式与我国大多数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所采用的绩效预算模式和收入预算模式相比,更能体现科技创新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取向,也能更好地预测和诱导科技创新主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金凤君.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J].资源科学,2014.

[2]唐朝永.中国区域人才聚集力比较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5.

科技资源配置研究述评与展望 篇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对推动市场主体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科技资源作为科技发展最基础的要素,已经成为国家/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也逐渐从一般资源配置竞争上升到了科技资源配置的竞争。新形势下,如何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对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研究方面,学术界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异彩纷呈,丰富和完善了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和创新政策理论,然而目前却缺乏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只有对已有的科技资源配置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系统的归纳总结,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动态,从而为今后相关研究指明方向。为此,本研究拟从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特征、配置方式、配置效率评价、市场配置机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分析,以期推动我国学术界对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深入研究。

1 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特点研究

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是决定地区间经济差异和国家间实力大小的重要因素[1]。其中,科技资源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资源在生产要素中起着积极的主导性作用。特别是在社会各类资源要素中,科技资源已成为生产社会财富最为重要的宝贵资源[2]。目前,学术界关于科技资源概念的表述尽管不尽相同,但对于科技资源的基本涵义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科技资源作为科技创新活动尤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的集合[3]。同时,科技资源属于全社会资源的子系统,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源泉,具有其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具体来说,科技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科技资源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市场资源、科技制度资源、科技文化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方面[4];狭义上的科技资源仅仅包括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5]。在科技资源的分类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初始产权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公共科技资源与企业科技资源;从科技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差异,可以划分为基础性科技资源与一般性科技资源;从创生主体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诱导性科技资源和强制性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特殊资源,除了具有资源的普遍性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流动性。科技资源的流动性表现在不仅能够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6],还可以被人类世代传承与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传播和利用[7]。二是衍生性。在合理、有效的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一种科技资源能够衍生出其他科技资源,如科技信息资源可以转换为科技财力资源和科技人才资源,科技财力资源也能够转化为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物力资源[8]。三是系统性。科技资源作为国家创新的物质基础,不仅属于全社会资源的子系统,其本身也是由不同类别的科技资源子系统构成的。同时,科技资源各要素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各种科技资源要素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也是以其他资源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为基础[9]。四是再生性。科技资源不像其他物质资源一样存在有形磨损,从而使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相反多次使用科技资源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10]。五是层次性。尽管科技创新活动中均离不开各种科技资源的密切配合和积极补充,但不同类型的科技资源在资源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不尽相同[11],同时在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各种科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也并不一样。

2 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特征研究

由于科技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人们必须通过选择,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机制分配科技资源,而这种科技资源的分配过程称之为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资源配置是资源配置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各类科技资源要素进行分配的一项活动或过程。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规约了统筹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率,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意义[12]。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始于Nelson的创新体系理论,Nelson[13]最早对世界各国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科技政策内涵、科技经费来源、研发支出等进行比较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地区之间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频繁,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对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有助于合理高效地配置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序流动。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发现,目前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政府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一直以来,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14]。政府配置科技资源,通常是制定出台科技政策以及实施各种科技计划来影响科技活动,一般采用各类政策工具的形式[15],例如政府补贴、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进出口贸易政策、设立科技园区、设立技术标准、建立创新孵化器等;影响对象涵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

第二,市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尽管政府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科技资源的社会共享,短期看来对于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自身力量的有限和计划机制的缺陷,长期来看会导致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滞后和效率低下,甚至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通过市场进行积极有益的补充。具体来看,市场配置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科技物力资源、R&D研究经费等方面[16]。

第三,复合型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除了上述两种配置方式外,有不少研究认为,还存在着第三种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李健等从区域科技资源集聚的视角,提出了科技资源“政府—市场”有区别的联合调配模式[17];李瑶从科技创新路线视角,提出了“政府—市场”科技资源配置协同机制,并研究在不同的阶段,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和作用[18];张帆研究认为,除了计划和市场外,还存在另外一种配置方式,其称之为混合配置[19]。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科技资源配置特征的讨论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配置的总量特征。范柏乃等、江蕾等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投入的比重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21];二是科技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特征。谭果林、丁厚德等认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规模较充足、但质量不高,科技财力投入规模不足、且结构不合理[22,23];三是科技资源配置的质量特征。朱付元研究发现,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和质量失衡“三位一体”是目前我国科技资源供求和配置的基本特征[24];四是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特征。Malecki对美国1965—1977年政府R&D经费的区域分布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政府的R&D经费区域分配极不均衡[25];Sternberg对德国的R&D经费空间分布情况分析后发现,国家研发项目呈现高度集聚的特点[26];我国学者魏守华和吴贵生则基于省域差异视角,研究科技资源在省区内城市间不均衡分布的特征及其成因[27]。

3 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研究

在经济学理论中,“帕累托最优”被认为是一种最佳的资源配置状况,实现“帕累托最优”进而也成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尽管采用“帕累托最优”来评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在实践的操作中很难实现。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被称之为“第一资源”的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其实,早在1951年,Koopmans就提出了技术效率的概念,特别是对“技术有效”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8]。Koopmans认为,所谓“技术有效”,就是假设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既不减少或增加其他资源要素投入,也不减少技术投入或增加技术产出,由此产生的投入产出向量。随后,Debreu和Farrell对Koopmans提出的技术效率又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并明确地界定了“技术效率”的基本内涵,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和技术市场的条件下,根据相应比例的投入要素,实现投入要素产出效益最大化的程度[29,30]。可以看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其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技术效率,是运作各种机制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配置和利用,进而实现科技资源产出效益最大化的程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是判断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科技资源是否实现充分利用的重要指标。

根据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科技资源效率评价对象主要集中在公共科技资源和企业科技资源方面。其中,国内关注公共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较多,对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则相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从具体的研究成果内容来看,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主要聚焦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发现,在评价指标研究上,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影响指标等方面,具体的评价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上,国内外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国外学者大多采用较为复杂的定量评价方法,如德尔菲法、系统动力学方法、马尔可夫过程、层次分析法等;而国内学术界除了运用一定的定量评价方法外,如主成分分析、线性加权方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也不乏有一些定性的描述性评价研究。此外,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发现,由于不同的学者采用的评价方法不一样,因此针对同一地区或同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结果往往不尽相同,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整理。

4 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研究

科技创新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光靠有限力量的政府调控机制,很难完全调和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科技资源配置更需要市场机制积极有益的补充。目前,学术界对于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配置机制的作用和地位,仍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对市场机制持怀疑的观点。例如,国外学者Nelson研究指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进行研发资源配置,会使实际的科技经费支出低于社会所需的最优水平;我国学者刘玲利进一步研究指出,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成为了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宋宇则认为,技术市场必然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单纯依靠市场配置机制不可能达到最优[31]。另一种则是对市场机制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例如,我国学者李立、邓玉勇研究认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导致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未来的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就是要建立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32]。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却持中立的态度,如袁丽丽研究指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现象,因此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才能有效兼顾科技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平”与“效率”[33]。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市场作为效率最高的资源配置方式,对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显著的影响[34],其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引导、研发经费的配置、科技成果交易、科技成果定价等。对于我国来说,能否建立适应科技资源要素特征和技术水平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科技资源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关乎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国家/区域的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推进科技资源市场配置,加强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然而,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多类因素、多种主体和多个过程,需充分考虑区域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目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建立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包括科研经费的市场化、经费来源过程的市场化、研发机构运作的市场化以及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等方面[35]。遗憾的是,对于市场机制如何驱动科技资源配置,以及各种市场机制之间如何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协调发挥作用?此类研究却相对甚少。

5 综述与展望

国内外学者在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特点、配置方式及特征、配置效率评价、市场配置机制等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成果。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科技资源配置也会得到越来越多重视。然而,目前在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填补的研究空白:一是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面,大多定量评价过于笼统,没有从科技资源作用的不同体现和因科技资源配置主体不同而导致的效率差异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测评,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二是尽管也有少数学者从时空角度研究了不同国家/地区的科技资源分布,但对于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出现不同配置规模、布局结构和组织模式的原因,以及出现这种区域和时期差异的内在机制等问题尚未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缺乏从时空视角考察科技资源配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在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导向机制方面,缺乏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驱动因素与驱动机理的实证研究;四是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相关问题的讨论大多是思辨性研究,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不足,特别是缺乏专门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演化特征、效率评价、市场机制等方面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根据以往研究的局限,课题组将进一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第一,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演化特征。在对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分析框架,正确揭示西部地区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演化过程、演化轨迹及其特征,绘制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演化路径技术路线图,预测未来10年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演化趋势。

第二,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差异。通过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体系,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12个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测评,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Moran I指数,对1978年以来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深入考察西部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依赖、科技资源集群特征和科技资源区域差异性;采用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法,研究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σ收敛图和β收敛图,正确揭示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分布的趋同性或趋异性。

第三,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驱动机理。以产权市场化程度、市场中介服务水平和市场信用水平等维度的市场驱动因素为结构方程模型的外生潜变量,以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四个层面上的配置效率为内生潜变量,研究构建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驱动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正确揭示产权市场化程度、市场中介服务水平和市场信用水平对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驱动机理(包括驱动方式、驱动强度和驱动路径)。

第四,设计我国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在对政府主导科技资源配置失灵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市场驱动因素与驱动机理,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按照需求导向原则、地域适用原则和机制匹配原则,着重考察市场机制在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行动逻辑、行动范围、权利边界和比较优势,研究制定西部地区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摘要:科技资源是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其配置效率和配置机制直接关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败,直接关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目前,对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分析。为此,有必要从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特征、效率评价、市场机制研究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把握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科技小论文--保护水资源 篇4

保护水资源

水,我们生活中所必需的物资。没有了它,任何生物都不可能生存下来,据资料记载我们地球的71%空间都被水所占据,可是在这数量巨大的水资源中,最终能被我们真正利用的,却极少极少。

淡水与咸水

地球的71%都被水覆盖,其中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在海洋中,水分不断蒸发,河水从地球各处带去的盐分留了下来,浓度不断增加,形成了咸水。冰盖、冰川和永久积雪是陆地上主要淡水水体,冰川在两极和两极至赤道带的高山都有分布,由于大多数是难以利用的极地冰川,所以最终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大约只占现在发现水资源的4%。与其他资源不同,水,这种由氢和氧组成的物质,作为一种资源有着唯一性,有着不可替代性,必须利用科学手段将咸水转化成淡水。

水的循环

水存在三种形态——气态、液态、固态。常温下,水以液态的形态存在;高温时水分子活跃开始上升,成为气态;低温时,水就成了固态的冰。大自然中排除生物因素,水不会消失。可是现实中人类、动物、植物甚至机械所耗费的水、污染的水不计其数。原本,水以天为周期不断地在海洋、陆地、天空,三处循环。而现在,因为人类的破坏,水循环也开始减慢,循环周期越来越长,已经有停滞的可能。

人体中的水

水还是我们人类也是所有生物必需的物质。在人体中水大约占70%,人脑中的80%也是水连骨骼和牙组织中都有10%的水血液中更是有90%。看了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水是人体中最多的物质,它在人体中有着平均体温保证新陈代谢的重大功能。可见,水在人体中也有着如同大自然中一样的循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巧合。

我国地大却水却不“博”,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许多地方的人甚至还喝不到水。水,人人都需要,人人必须珍惜。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为了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们

实施技术转移 集成科技资源 篇5

建设‘资源科委’”的认识

建设“资源科委”是北京市科委职能转变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设想,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政府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供公共科技产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引领和支撑。同时,政府的职责不仅在于提供公共科技产品,而且还必须确保公共科技产品可用、用好。

北京市科委要建设成为“资源科委”。北京市科委要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就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资源,执行公共科技政策,整合首都科技资源。在这样的形势下,要不断地转变政府职能,向建设“资源科委”的目标努力。

对首都科技资源的再认识。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3年来,广泛动员和发掘各种创新力量,形成了各类创新资源汇聚北京、积极参与首都建设的生动局面。中央与地方资源充分融合,合作呈现良好态势。国际资源、民间资源积极融入首都创新发展。

不断地认识集成首都科技资源的特点。北京现有的科技资源,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制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可避免的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存在诸多弊病。这些弊病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科技资源主要分散在中国科学院系统、教育部系统、中央行业部门系统、国防科技系统以及其他部门。资源分散的结果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二是科技资源功能单一、效益较低等。三是可利用的科技资源是有限的。四是集成科技资源的手段也是有限的。

对已集成的科技资源要充分利用。多年来,北京市科委安排大量科研经费,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完成了一大批科技计划项目,在首都经济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有些数据值得深思,近年来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结题的项目,在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获奖比例约占获奖总数的10%左右,通过技术市场实现技术转移的约占技术交易总数的1%左右。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关村近40%的企业,很少或没有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所以,如何发挥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结题项目的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单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场办)坚决执行北京市科委的部署,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地落实到工作中。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的资源优势分析。多年来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有一定的资源,能够为北京市科委的中心工作做好服务。一是有政策落实、制定和建议的职能。二是机构联系广泛,联系技术卖方机构4000多家,技术买方机构2万多家,技术中介服务机构100多家,技术经纪人近2000人,同一些外省市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和技术交易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三是有近5年北京技术合同的数据。四是有北京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资金。五是有技术市场执法职能和技术合同行政审批职能 。

集成首都科技资源的重要措施是倡导和实施技术转移战略。一是提高对技术转移作用的认识。北京科技发展的水平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学和科研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大多停留于实验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0年来没有出现根本的提高;研发活动相对封闭,科技产出自我循环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些问题,必须抓紧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做法值得借鉴,那就是要在北京地区实施技术转移战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是北京技术市场要增加新的职能。要通过加快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所取得成果的技术转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进而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所以,当前和今后,北京技术市场要将技术转移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技术转移目的是将北京地区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转移到北京地区的区县局和乡镇等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企业。技术转移核心是北京地区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所取得专利技术的应用和保护。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必须转变。北京市科委工作重心转变,市场办的服务重点要跟着转变。技术市场工作要不断调整定位、明确方向。按照北京市科委“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资源科委”的部署,要实现“两个转变”,明确“两个方向”,狠抓“一个中心”,落实“五个重点”。“两个转变”即:一是由政策型向服务型转变;二是由活跃技术交易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转变。“两个方向”即:一是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业;二是促进流向本地的技术转移。“一个中心”是加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促进流向本地技术项目为区县和首都经济发展做贡献。“五个重点”即:一是加强技术市场行政执法工作;二是做好技术市场培训工作;三是做好统计和分析工作;四是办好技术市场金桥奖;五是做好重点技术合同项目跟踪调研工作。把金桥奖和统计分析工作,办成北京技术市场品牌。要推荐10个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总结5个机构经验与模式,精心组织20项活动。

2005年下半年,要紧密围绕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服务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北京市科委“一个转变、两个加强、三大行动”。今年市政府折子工程第133项中规定:“扩大技术市场的平台作用和交易规模,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登记工作,实现全年本地技术成交额450亿元。” 全年工作总目标是北京技术交易总额完成450亿元,比上年增长5.88%。

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交易额上台阶。二是贯彻《条例》落实政策,规范技术市场秩序。三是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加强中介机构建设。四是推动技术交流合作,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五是加强市场统计分析,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六是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提高金桥奖影响力。七是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切实注重自身建设。

对北京市科委工作的建议

沈阳市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篇6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政策以来, 沈阳市对科技的投入在不断增加。到2008年全市共有高等院校40所, 其中本科28所, 高职专科12所, 教师21685人;拥有科研院所116个, 大学科学园2个;已建立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3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22万人, 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3.04万人, 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7人;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度增长, 2008年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 (内部) 支出67.01亿元, 占全市GDP比重1.74%;2008年全市共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961项, 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75项, 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13项,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73项, 合计拨款达6.92亿元;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数353项, 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 (含个人) 13项, 省级科学技术和成果转化奖160项, 市级科技成果奖 (含个人) 180项。

沈阳市科技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 整合意识不强导致科技资源分散

沈阳市60%以上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 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财力、人力、物力等科技资源处于分散状态。未能在资源体系内得到良好的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条块分割管理从整体上降低了科技资源运行的聚合质量。科研机构脱离市场, 盲目开发的后果往往使得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科技资源作用不能被充分发挥, 造成科技资源的重复浪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没有真正建立起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缺乏整体意识, 科技资源结构分散, 干扰了科技资源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

2. 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沈阳市过度强调外资、技术的引进, 而没有很好地对本地企业实现政策鼓励与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进程缓慢, 民营企业发育不良。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低, 对潜在的、长期的、战略性的技术创新的基础性研究支持薄弱, 导致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缺乏原动力。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 社会整体鼓励科技自主创新的氛围不足。此外, 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活动并未得到很好的结合, 科技企业的需求与社会资源无法有效对接, 是造成资源浪费, 科技创新成果吸收不足的主要原因。

3.产、学、研之间缺乏有效合作

尽管沈阳市形成了共建科技园区、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形式, 也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 但在利用科技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产、学、研一条龙作用方面还相对不足。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航空航天作为沈阳市经济发展的八大产业支柱产业, 能够提供科技支撑的产学研合作组织仍然很少, 无法在产业竞争中体现其优势。同时, 由于目标及利益差异较大, 高等院校与企业隔绝的现象普遍存在, 交流与合作存在障碍, 导致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不能以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 使得产、学、研出现脱节。

4.高层次科技人员短缺

科技人才总量的增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形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是实现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首要考虑因素。目前, 尽管全市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较大, 但分配不够合理。2008年, 全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分别为1.44万人、2.03万人和3.75万人, 分别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19.94%, 28.12%和51.94%, 尽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达到总数的5成, 但与深圳、宁波等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远远无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不够灵活、管理机制的缺失等因素, 使得沈阳市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人才环境的不理想不仅造成了本地的科技资源存量未得到充分利用, 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尚显不足。

沈阳市科技资源整合的对策

1.加强科技资源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信息保障, 是创新资源整合的基础和载体, 也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指导, 加强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 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的制度和机制, 完善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 为促进全市科技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对于分布在全市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网络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基本齐全、开放高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和信息系统, 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平台。

2.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加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强度, 高度重视科技投入, 突出企业作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地位, 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 构建起自主创新体系。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 注重发挥科技、计划、经济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 加强部门、行业、地方间的集成与联合, 打破各部门、各行业间的“资源壁垒”, 保证科技资源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有效供给与优化配置。建立“开放、公正、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 完善科技活动机制, 对于优秀机构和研发群体给予鼓励和支持。

3. 推动产、学、研间有效合作

建立政府部门产、学、研协调机构, 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投入力度, 设立专项资金, 激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创新的积极性, 形成技术创新和科技转化的利益共同体,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围绕沈阳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对战略性关键技术, 通过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 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技术开发机构, 努力发挥行业协会在组织产学研各方开发行业共性技术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 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产、学、研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政府应努力创造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组织和动员专业技术力量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鼓励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中介机构, 为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服务。同时, 建立独立、客观、公正、社会化的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评估、科技咨询、技术交易等一系列中介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 形成体制合理、机制灵活、制度健全、竞争有序、诚信经营的良好发展环境。

5. 优化科技人才资源配置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靠科技, 科技进步靠创新,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建要素。只有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强大、结构合理的科技人力资源队伍, 才能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人才保证。鉴于沈阳市人才流失及创新力不足, 政府应制定鼓励政策,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增加科技人力资源总体创新能力, 使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保持持续增长。

此外, 还应加大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 加强区域内人才的交流与协作, 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人力资源体系, 促进人才资源共享。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鼓励人才创新。

西安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篇7

西安市作为科技大市, 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 但经济却排在较后的位置, 问题的关键是西安市能否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和发挥科技资源的潜力, 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1 西安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

1.1 西安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势

1.1.1 科技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西安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之一, 聚集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形成了全国少数几个人才高地之一, 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万人。科研机构众多, 学科门类齐全, 研究领域广泛, 有一大批出色的学科带头人;高等院校众多, 教学资源丰富, 科技人才培养潜力巨大, 为西安市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层次科技专门人才。

1.1.2 尖端科技成果丰硕

在重大尖端技术、高技术方面创造出许多“全国第一”, 尤其是每年有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型的科研成果问世, 科技论文数和授权发明专利数逐年增加, 有较强的知识创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1.1.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潜力巨大

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第三, 科技人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绝对数量和平均数量在全国居前列, 拥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西安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110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6亿元,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0.9%。因此, 西安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突出, 潜力巨大。

1.2 西安科技资源配置的劣势

1.2.1 思想观念保守, 创新意识不够。

从西安市的综合科技资源配置情况来说, 其科技实力与经济发展呈现不匹配的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西安市的创造性思维不够, 思想观念不新, 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1.2.2 财力资源投入不足。

尽管近年来西安市财力资源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长, 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仍显不足。政府对科技投入有限, 影响了政府在科技产业发展中引导作用的发挥, 不利于西安市科技潜力的发挥。企业对科技投入经费更少, 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 市场体系不健全, 融资渠道不畅, 企业长期处于一种“缺血”状态, 影响了企业技术开发和规模生产。

1.2.3 科技转化能力不强。

虽然西安拥有较多的科技从业人员, 发表了众多的论文, 但科研成果中真正有实际效用的并不多, 研究成果的目的侧重于报奖、评职称, 即便是技术含量较好, 有着良好市场前景的成果, 由于科研人员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 要么是时过境迁技术落后己不再吃香, 要么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被动局面。科技游离于市场和企业之外, 没有形成现实生产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程度偏低, 没有形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趋势。

1.2.4 政府对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力度不够。

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所限, 在资金投入、人才和研发成果评价体系中, 地方政府的影响力较小, 缺乏有效的项目资金支持和政策激励机制, 科技人员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1.2.5 西安市的科技开放力度不够。

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 开发区在西安属于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较为密切的地区, 但其2008年出口创汇额仅为21.9亿美元, 而成都高新区为45.9亿美元, 南京、厦门企业数仅200余家, 创汇额却到达70余亿, 广州、深圳已经上百亿。在这一点上, 西安市必须抓住目前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 特别是利用国家正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大好形势, 积极对外开放, 以巩固和提升西安市的科技竞争力。

2 西安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应注重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2.1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增加科技资金投入

2.1.1 稳步提高政府科技拨款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

近年来, 西安市科技三项费用虽有较大增加, 但远远不能满足西安市高新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资力度, 重点支持西安市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和新能源与环保等六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1.2 使企业成为科技资金投入主体

就西安市科技资源的配置而言, 企业R&D经费支出较低。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健全市场机制, 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完善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好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的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政策, 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2.1.3 建立科技贷款担保基金

银行实行商业运作后, 由于贷款抵押条件苛刻, 一些急需银行贷款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很难获得贷款担保。西安市虽有一些投资担保公司, 但由于贷款担保收益低, 风险大, 这些公司很少甚至不愿开展科技企业贷款担保业务, 因此, 应鼓励组建科技贷款担保机构, 实行股份制公司运行机制, 吸收高新技术企业和民间资金加入, 并成为其会员, 缓解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于承担国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风险基金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科技企业贷款难的困境。

2.1.4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企业产权交易市场,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 促进企业产权交易, 帮助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路子。鼓励科技企业采取借壳上市、吸引境外的风险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等多渠道融集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新三板”在西安试点, 开展非上市企业股权交易, 培育创业板和中小板后备企业。

继续做好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投入为主体, 社会融资和银行信贷为支撑的全方位、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不断增加西安市科技资金总量, 以适应西安市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2.2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完善市场功能

市场建设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 更重要的是各种服务功能的强化, 这些服务的实现除了政府可提供一部分外, 主要是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 中介机构是连接市场和消费者 (企业) 的纽带, 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的一部分,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市场功能必须首先建立一批能够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机构。

2.2.1 加快中介机构建设

这些中介机构包括技术转让中心、成果推广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科技协作中心、培训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

各种中介机构存在能加速技术的开发、转让、应用, 并可节约各种交易成本。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基本上都只能由政府出面组建, 但也并不是不能采用民营形式, 比如, 可以鼓励发展民间的科技协作中心、培训中心等。

2.2.2 建设一定规模的中试基地和孵化基地

这两个基地在创新的过程中都主要起检验创新技术是否获得成功的作用。中试基地主要是检验技术是否能够应用于生产, 从该基地出来的还是技术, 它是被证明的实用技术;而孵化基地则是为了检验以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其产品是否有市场, 从该基地出来的则是企业。任何技术只要未能通过这两项检验中的任何一项, 则该技术创新项目是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实际上这两个基地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术受让方的风险, 因为经过这些基地出来的技术或企业都已被初步证明是成功的, 如果再配合以对技术开发和转让实施保险和补贴的政策, 将极大的促进技术创新的开展和技术的扩散。

2.3 完善相关机制, 推进产学研合作

2.3.1 争取中省政策支持, 深化院所体制改革

积极争取中省在西安地区试点支持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科研院所股份制改造;支持科研院所及其研发人员开展应用研究、创办科技企业, 对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实行股权激励, 中省所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向企业作价入股的, 按一定比例给与科技人员奖励。

2.3.2 鼓励高校院所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

通过政府财政补贴, 鼓励建立产学研联盟, 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引导高校院所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对校企联合开发并转化为新产品的企业, 政府同时给予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2.4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2.4.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西安市科技实力和科研开发能力较强, 科技成果较多, 但申请专利较少, 这与企事业单位领导缺乏专利知识,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对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专利、商标、版权、技术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培训, 借助各种宣传工具, 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水平和能力。

2.4.2 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范畴, 把专利工作作为企业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 把专利申请量、拥有量和实施效益作为考核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把专利授权作为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重要衡量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具有现代企业特点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 设置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和专项费用, 负责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工作, 设立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制定对策。

摘要:结合西安市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 分析西安市科技资源配置的不足, 提出西安市资源优化配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期发挥西安市科技资源优势, 推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西安,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李垣, 师萍等.科技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研究[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丁厚德.我国新时期科技资源配置的特点与调整[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08.

科技资源配置 篇8

关键词:科技资源配置,发展进程,主成分分析,评价

科技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各界学者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举不胜数。“科教兴国”在教育领域以及“产学研”在经济领域的提出,使学界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目前,已有研究大多基于DEA方法,以科技资源配置的原始数据为评价对象,对某个省区或某类科研机构的配置效率进行分析[1,2,3,4,5,6,7,8]。而本文以原始数据的进程指数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的所有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发展进行分析。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区的综合发展态势为背景,采用2001—2010年度《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各类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和高等学校等相关资料为数据源,将数据处理成进程指数[9]。进程指数不仅能够反映出各单项指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10年的进程变化,而且消除了各原始指标间量纲与量级的差异,因此以其作为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进程指数定义为undefined,其中:I表示进程指数;a1表示基年指标,ai表示发展年度指标;k表示评价时段。由定义可知,进程指数是历年指标值相对于基年指标值的定比指数的平均,是对某项指标发展进程的测度。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选取除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目标导向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科技资源配置涉及的范围广泛,因此指标选取应尽量具有代表性,避免地区间进程指数差异较大和异常数据的存在;应保持各指标的独立性,若存在相关性指标时,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2)可靠性。本文所用量化指标均来自官方数据库或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区域指标的统计口径和范围能保持一致,动态连续,因此既具备可靠性也具备可操作性。(3)完备性。科技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综合的体系,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需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省区科技资源配置全貌。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选取数据时,注意到西藏的数据存在异常,因此选取时将其略去,故而以30个省区单项指标的进程指数作为评价数据。所选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包括3个层级指标。

一级指标反映科技资源配置的投入、产出、影响力以及各省区科技资源配置的全貌。二级指标选取能够代表科技资源投入整体概况的科技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选取能够代表科技产出的专利、技术引进与市场;选取能够代表影响力的科技进步水平。三级指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作为人力的下级指标,是因为科技活动人员是科技活动的主要投入,代表了科技活动人员的实际投入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整体概况;选取科技经费筹集总额和内部支出总额作为科技财力资源的投入情况,科技经费筹集情况能够测算省区科技经费投入的力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则反映了科技活动经费的实际使用程度和实际投入力度,因此这2个指标能够全面反映科技财力的投入情况;科研项目能够反映省区学术竞争能力与科研成果产出情况,是科技活动的重要过程,选取研究与发展课题数作为科技物力资源的投入;选取3种专利申请授权数作为专利的下级指标,能够反映专利得到授权的情况,满足建立指标的代表性原则;选取技术市场合同金额和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作为技术引进与市场的下级指标,能够反映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经济效果以及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引进、吸收、消化情况;选取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作为科技进步水平的下级指标,能够反映科技进步的高水平和反响程度。

根据进程指数定义,计算出10年的评价数据如表2所示。

2.2 模型的建立

主成分(principle component)分析通过把相互关联的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进行数据简化或结构简化,旨在能够解释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基本模型如下:

假设省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矩阵X*=(x*ij)m×n,i=1,2,…,m;j=1,2,…,n。m代表城市;n代表指标。将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计算所有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及特征值,每个特征值λi≥0且正则化所有特征向量。因此主成分的表达式为:Yj=(yij)=Xej,其中ej表示特征向量。

3 评价结果

一般累计方差贡献率undefined大于等于85%时(其中,aj表示第j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这k个指标就能综合反映原来所有评价指标代表的信息。

从能够反映科技资源配置全貌的9个指标中,经SPSS反复验证,计算显示依大小次序排列,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是41.89%,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是18.84%,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是14.87%,第4主成分的贡献率是9.41%,前4个特征根之和就占9个指标的85.01%,基本能够代表原始信息,因此选取这4个主成分就可以综合表现这9个指标的信息。这4个因子分别用y1,y2,y3,y4表示,就得到:

y1=0.467x1+0.468x2+0.462x3+0.443x4+0.273x5-0.094x6-0.230x7-0.084x8-0.110x9

y2=0.025x1-0.035x2+0.054x3+0.090x4+0.342x5+0.551x6+0.018x7+0.432x8+0.616x9

y3=0.089x1+0.272x2+0.262x3-0.061x4-0.313x5+0.236x6+0.683x7+0.358x8-0.311x9

y4=-0.090x1-0.096x2-0.042x3-0.016x4+0.348x5-0.572x6-0.028x7+0.708x8-0.173x9

上述表达式中xi是指这9个单项指标各自的进程指数,已经是消除了量纲后的标准化变量,从上述yi表达式中比较xi的系数就可以看出yi主要是体现科技资源配置的哪些xi的内容,得到:

y1 反映科技资源投入能力的x1,x2,x3,x4这些指标,即y1能够反映各省区科技资源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综合情况。

y2 反映科技产出能力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x9的情况。

y3 反映技术成果引进与吸收能力的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x7的情况。

y4 反映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的3种专利申请授权数x5、技术市场合同金额x7、综合科技进步水平x8的情况。

4 结果分析

将y1,y2,y3,y4综合起来看,能够反映省区科技资源配置的整体概况,其中y综合值是将y1,y2,y3,y4各自的贡献率aj作为权重加权得来的,其公式为:undefined,其中q=1,2,…,4≤9。该值越大,越能代表该省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越高。省区科技资源配置的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

4.1 省区科技资源配置的发展进程总水平

(1)浙江省科技资源配置的发展进程位于全国之首,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10年来的平均总得分为5.81,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这主要得益于浙江省对于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其投入得分值绝对大,主成分对于科技资源配置的贡献率达到41.89%。排名第2的是福建省,总得分是3.95,这主要依赖于其科技资源投入能力排在第2的位置,其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也处于中上游水平,分别在各自领域里排名第9位、第10位。排在第3位的是山西省,总得分是3.90,其主要得益于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产出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高居第1位,科技产出能力排在第3位。天津市科技资源配置的发展进程评价总得分排名第7,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其中天津市对科技活动资源的投入能力很高,在全国排名第4位,其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天津市的科技产出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排名最靠后。

(2)各省区间科技资源配置发展进程的整体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区域性不强,但呈现明显的阶梯形。从省区科技资源配置发展进程的得分情况,可以将省区空间分布划分为3类:第1梯队是浙江省,总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第2梯队是福建、山西、广东、江苏、内蒙古、天津、安徽、重庆、广西,其综合总得分在3~4;第3梯队是剩下的其他省市,总得分在2~3。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科技资源配置发展的进程水平与省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单项因素不是完全匹配的,这需要很多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

4.2 省区科技资源配置的各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省区科技资源配置进程水平的4个主成分的表达式计算出来后,对各省区各主成分的得分绘制成雷达图如图1所示。

(1)科技资源投入能力评价。

省区科技资源投入能力评价得分在0~11之间不等,除个别点外,其他点都相对集中在某一段范围之内,如图1-a所示。浙江省科技资源投入得分高居榜首,为10.21,科技资源投入能力远高于其他省区。福建省的科技资源投入能力也相对较高,总得分是6.65。而甘肃、湖北、青海和贵州的科技资源投入得分在2以下,尤其是青海和贵州的得分在1以下,可见这些省区的科技资源投入能力非常弱。其他省区的科技资源能力相对适中,其得分基本在2~6。天津市科技资源投入能力评价得分是5.76,和广东省得分一样,并列排名第3位,说明天津市的科技资源投入能力很强,应该保持这种科技资源投入水平,但也应同时注意科技资源投入有无浪费严重的情况发生。

(2)科技产出能力评价。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评价得分在省区间的空间分布层级结构比较明显,大致可以化为3个层级,如图1-b所示。其中,贵州、上海和山西的该因子得分在10以上,属于第1层级,这些省区获得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很多;而且这3个省区的该因子评价得分相差悬殊,贵州省该因子得分是20.68,比其他2个省区得分高出很多。重庆、云南、黑龙江、甘肃、辽宁、北京、安徽、浙江、湖南、江苏、内蒙古、青海、广东、河北、河南、吉林、陕西和天津属于第2层级,这些省区的该因子得分在4~9,其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能力相对适中。而其他省区属于第3层级,得分在4以下,其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能力很弱。天津市该因子得分为4.02,和陕西省并列成为第2层级的最后1名,总排名为第22位,其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能力从全国水平来说相对较低,有关机构应关注对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

(3)技术成果引进与吸收能力评价。

技术成果引进与吸收能力评价得分在各省区间差距非常大,空间分布相当松散,其得分在-1~11,如图1-c所示。山西和青海省的该因子得分分别为10.85、10.70,在所有省区间排名高居第1和第2名,且只有这2个省区的该因子评价得分在10以上,说明其技术成果引进与吸收能力非常强。河南、湖北和甘肃省的该因子得分也很高,分别是8.84、7.78、6.39,这些省区的技术成果引进与吸收能力也很强。而上海和贵州的该因子得分在0以下,在各省区间排名最靠后,说明这些省区的技术成果引进与吸收能力处于劣势。其他省区的该因子得分在1~5,其技术成果引进与吸收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4)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省区的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得分在各省区间的空间分布离散程度相对小些,但个别点比较突出,如山西省和贵州省的评价得分非常低,分别为-7.19、-9.38,这两个省区的该因子评价得分在各省区的排名最靠后,如图1-d所示。但同时注意到,只有海南的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得分在0以上,说明海南的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是高的,应该保持这种水平,其他省区应该加大对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力度,尤其是山西和贵州省。

参考文献

[1]赵镇.基于DEA的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02):112-115

[2]夏来保,王双双.基于DEA的民营科技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以天津市20个区、县为例[J].科技与经济,2008,21(06):14-17

[3]李惠娟,赵静敏,上官敬芝.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DEA两阶段方法评价——基于江苏省十三个城市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57-60

[4]李哲,吴红叶,刘若楠.数据包络分析(DEA)——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J].石油科技论坛,2008(06):63-66

[5]韩雪冰.应用DEA方法评价吉林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J].农业与技术,2009,29(06):24-27

[6]刘玲利.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08(14):47-50

[7]杨洪涛.上海市普通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2):120-122

[8]唐五湘,李冬梅,周飞跃.基于面板数据的影响——我国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素的定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115-117

科技资源配置 篇9

关键词:查新机构,科技查新,资源共享平台,查新资源

一、什么是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全面支持科技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运营管理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应该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及科技活动人员信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实验室、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供信息情报的图书资料、信息 (数据) 库以及中介咨询机构信息;独立科研机构、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所属研究机构等信息。

资源共享平台能够使分布在各地、各种结构的数据库、网页及其他各种知识资源可以互相关联并且光滑无缝连接。用户不需要关心资源在什么地方, 只需要通过平台统一的操作界面, 就可以一站式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这个平台包括四大版块和十大系统, 其中十大系统主要有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仪器设施共用系统、资源条件保障系统、试验基地协作系统、专业技术服务系统、行业检测服务系统、技术转移服务系统、创业孵化服务系统、鼓励决策支持系统。

二、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信息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是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 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而搭建的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共享服务平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方便, 相互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也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各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直接推动了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共享平台, 它是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 同时借鉴上海等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 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 采用当今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搭建的一个虚实结合、软硬结合的大平台。该平台不仅有效地整合了黑龙江省现有省科技信息、省科技情报所、省成果转化中心等相关部门的1600多万条信息资源, 同时整合了黑龙江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的2000余种设备仪器资源, 省重点实验室、省中试基地、省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等近2 0 0个技术服务资源。省科技信息中心作为省科技厅的科技查新机构, 在该平台的科技资源有效整合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查新机构具备的科技查新资源

1、查新机构的国内外主要的数据资源:

1.1国外文献数据资源主要有:Dialog及S T N、欧洲专利、美国专利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这些文献检索系统不仅回溯年代长、更新及时, 而且数据量大、学科覆盖面广, 已被公认为国外文献检索的最佳选择。

1.2对于国内文献资源而言, 必须拥有中国知网、重庆维普资讯或万方数据、NSTL、中国专利网资源系统等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权, 但是想要成为高水平专业查新机构, 还应具有自建的、有自身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例如黑龙江省成果数据库, 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数据库) 。

2、查新机构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查新员和审核员, 查新员和审核员是完成查新的第一要素, 是控制查新质量的首要保证。科技查新不仅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信息服务工作, 而且也是一项高智力的信息活动。因此, 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3、查新机构的用户资源:

查新机构主要是面向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等提供信息服务, 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等不仅成为查新机构的用户资源, 同时也能够为查新机构遇到的难点疑问提供技术支持。

四、科技查新资源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中心查新已有1 4个年头, 黑龙江创新创业共享平台是由具有查新机构的省科技信息中心承建, 该中心的科技查新资源在共享平台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查新数据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资源的数据资源 (目前已有国内外文献资源) 可以为共享平台的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提供文献数据支持。

2、查新人力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资源的人力资源 (查新员和审核员) 素质普遍较高, 一般来说, 都是拥有丰富的文献检索实践经验及较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较强的综合分析对比等能力。该资源在共享平台的专项咨询子平台的运行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查新员和审核员作为咨询用户与专家之间的桥梁、分配专家, 不仅要能够领会咨询用户的意图, 同时作为平台信息服务员也能回答用户咨询的问题。

3、查新用户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的用户资源包含一大批行业专家, 仅在高校方面就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这些人才的专业覆盖面很广, 基本上各学科的专家、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等都涵括在内, 该资源在共享平台的专家库建立, 各项专业咨询服务 (技术难题、专利战略、科技立项、竞争情报、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企业管理等) 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同时, 共享平台上丰富的资源如研究所、企业技术中心、试验基地等这些也都成为了科技查新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结语

总之, 科技查新工作可以通过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扩大科技查新工作的服务范围, 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同时, 通过科技查新工作, 使共享机制下的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最佳优化,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科技查新的个性化需求, 使得科技查新工作和科技资源共享机构能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颖.科技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情报科学.2005 23 (9)

[2]何琼, 薛敬.构建北京地区高科技查新机构联合体的可行性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8 (10)

[3]朱亚华.电力科技查新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发展[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 (1)

[4]邵奇.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27日开通[EB.]东北网.http://heilongjiang.dbw.cn/2009-09-27

科技资源配置 篇10

科技正进入美国的学校。許多中小学生将数字课本、平板电脑等带进教室,并可享受类似视频会议软件的影像教学,课后或周末也能得到高科技的益处。

然而偏远学区的家庭想要获得普通科技的教育都仍艰难,更何况是这些高科技的教育方式。

因此,美国开启了科技资源分享互助的教育计划。如德州教育厅现正起步的“教育分享计划项目”,远期目标是要在2020年,在全州所有学区实现相关科技、工具、资源、服务的教育共享,为所有学生在网络上,提供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个性化教学辅导。

目前在德州正进行项目实验的,是欧文、路易维尔两个学区。欧文学区科技主管介绍,德州“分享计划”是为了建立全州的线上学习入口,联结所有教师与学生,并以附加课程资源与全州包括偏远学区,所有有需要的学生在线交流互动,从而极大地扩展教室。

并且欧文、路易维尔这两个德州学区,以及全美其他几个进行实验的学区,已加入以华盛顿特区为基地的学校联合共享网络。他们当前的首要目标,就是将几个学区的教育科技单位深度结合,共同开发和丰富数字学习资源。

而2012年8月一项调查发现,美国教师和家长都渴望更多科技应用于教育领域。他们表示,美国公立中小学正在科技应用上迎头赶上,但与一些国家相比较,仍有落差。

参与调查的74%教师、82%家长表示,善用科技对学校教育来说已十分关键。“特别是宽频网络科技,已对学生学习与未来成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无法获得宽频服务的学生,已在学习方面处于劣势。”

但如何让学生使用新科技,遵循正确的观念,不致“未受其利,先蒙其害”?专家列出了学校应当首先培养学生,具备五项科技能力素质:

1 网络在线素养:今天的网络资讯世界,不能盲从,学生要学会多方反复查证,核对资讯来源可靠性、了解信息网址及机构的性质,并有耐心用时间来验证所学。

2 批判性思考能力:能够反思网络世界与实际世界的差别,能够用科技知识来质疑假设或事实,特别是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即如何寻找资源、方法等帮助自己获取更多的知识。

3 具备“科技背后的科学常识”:不只停留于软件、硬件的使用等表面技术,具备软件、硬件形成的基本知识,相关的数学、通讯、历史等基础知识等,学校的科技教育也应重视。

4 具备适应能力:科技日新月异,谁都无法预料今后发展,因此也应培养学生的机智、创新、冒险精神,不畏惧挑战和变化,具备跟上时代的信心。

5 有勇于尝试的勇气:有大胆尝试新科技、新软件应用的勇气,有不担心最初使用不正确的勇气。教师与家长不应轻易抹杀他们对新科技好奇的天性与乐趣。

科技资源配置 篇11

关键词:兵团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与对策

一、科技资源配置概述

(一) 兵团科技资源

1. 科技财力资源。

根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可看出, 2000年以来, 兵团R&D经费支出以年均28.7%的速度增长, 2009年达到3.39亿元, 是2000年的8.7倍。2009年, 兵团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 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教育行业R&D经费支出分别为1.37亿元、0.58亿元、0.61亿元和0.4亿元, 占全部行业的比重分别是40.5%、16.9%、17.9%和11.7%。

2. 科技人力资源。

2010年兵团在科研机构中, 从事科研活动852人, 按工作性质分, 科技管理人员占15.61%;课题活动人员占67.02%;科技服务人员占17.37%。按学历分, 博士学历占0.93%;硕士占21.01%, 本科46.95%;其他占31.1%。按专业技术职称分, 高级职称占28.4%;中级职称占38.5%;初级职称占33.1%。人才构成呈“橄榄型”, 高、初级人才比例小, 中级人才多, 高层次人才少。按行业分, 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的占96.19%;从事其他行业的占3.81%。2010年, 兵团所属的6所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教师共有3353人, 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225人, 副教授961人, 讲师1552人。

(二) 兵团科技资源配置现状

兵团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能力的认识不断提高, 制定了2015年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了“整合科技资源, 加强条件建设, 构建创新体系, 提高科研水平,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兵团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 如“兵团产学研联合工程”等, 科技资源配置呈现了良好状态。

1. 科研机构建设方面。兵团、师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

和高等院校是兵团科研活动的主要单位, 目前共有17家, 其中兵团直属科研机构2家, 师属农科所、科研所15个;另有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农垦大学所属的研究中心。目前兵团高校具有10大学科门类, 50余个本科专业, 在校生2.65万人, 图书馆藏书135万册, 专任教师1489人, 教授、副教授共694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余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兵团高校已为兵团和全国农垦系统培训各类管理和专业人才10万余人。

2. 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方面。

据2002年统计, 全兵团共有三类公交建商企业249家, 其中一类企业全部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 二、三类企业也有部分建立技术中心。兵团共认定了15家企业技术中心, 其中天业 (集团) 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方面。

兵团建立了四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基本形成了从兵团到基层团场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有力地促进了兵团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应用, 为兵团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 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方面。

目前, 兵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两种, 一是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知识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 如石河子专利事务所, 兵团技术市场办公室等;二是直接参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 如国家节水工程中心 (天业集团) 、兵团细毛羊工程中心 (新疆农垦科学院) 。这些机构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示范基地、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兵团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宏观管理调控力度不够

由于兵团的体制特殊, 所以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任务交叉重叠, 封闭运行, 自成体系, 科技要素之间协调不够, 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政策上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 造成企业过多地依赖于兵团, 缺乏自主创新动力。制度安排不尽合理, 没有建立独立的科技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不善, 阻碍了创新的积极性。另外, 在项目审批、经费使用与管理、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制度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二) 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兵团的大部分企业还缺乏创新能力, 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少, 投入经费少。兵团企业的技术中心除少数几家发展较快外, 大部分企业技术中心未能得到很好发展。这些技术中心, 由于种种原因, 或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或者只能从事一些小改小革或技术服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兵团企业的发展。

(三) 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及资金投入不足

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 且培养的人才流失严重。兵团对科技投入不够, 只占兵团GDP的0.35%, 与国家要求的1.5%相差甚远。绝大部分科技人员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不得不首先瞄准“短、平、快”、收益高的引进、推广项目, 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去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深层次的研究。

(四) 中介机构数量、规模及发展速度不快

兵团的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 其数量和规模较小, 服务水平也较低。很多中介机构缺乏清晰的业务定位和核心竞争力, 专业化水平低, 只是开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务, 无法满足社会和客户的综合要求,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公共信息网络还没有形成, 中介机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低, 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都无法得到保障;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缺乏科技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经验、素质偏低;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优惠政策和有效的指导。

(五) 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协调和激励机制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不能协调联动, 在政策、计划、资源配置、资金使用等方面各行其道, 不能形成合力, 造成人才、资金、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形成条块分割、相互脱节、重复购置或闲置, 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益, 制约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兵团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性建议

(一) 改革科技体制, 加强科技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

要加强兵团科技主管部门对兵团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创新活动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组织, 推动由科技计划执行主体向全社会科技活动宏观管理和调控主体的角色转换;制定和完善兵团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 诱导企业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完善社会保障, 合理调整经济参数, 加强对兵团科技资源的间接配置作用。

(二) 营造良好环境,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机制

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明析产权, 保护和激励技术创新者的创新热情;加强科技市场培育, 形成科技资源正常平衡的交易关系;创造企业竞争的良性循环, 通过企业竞争环境的规范和培育, 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 形成国家、集体、企业、社会、个人多方投入的格局, 加大对于兵团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项目的投入, 以引导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 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各种科技企业。

(三) 提高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建立市场动力机制,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改革计划经济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使企业自觉地依靠技术创新求生存、求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技术要素分配制度、技术人员奖励制度等, 使企业具备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加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在企业科技产业方面的生力军作用, 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此外, 兵团应对一些资本运作情况较好、有一定科研开发基础的企业集团, 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引导大中型企业提高创新意识, 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四)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 广泛吸纳科技人才

以深化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改革为切入点, 通过结构调整、转换机制、人员分流等措施, 组建原始创新基地, 提高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在优化结构、精干队伍的基础上, 大幅度提高兵团财务对原始创新基地的支持力度。改革到位后, 在兵团层次上形成以农垦科学院为首的10个原始创新基地, 500人规模的稳定服务于兵团目标和公众需求的公益性研究队伍。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 以科技项目为纽带, 创造宽松优越的环境, 广泛吸纳科技人才。

(五)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促进科技资源合理流动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和体系的建设, 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遵循市场规律, 尊重中介机构的市场取向, 在宏观规范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市场培育、规范中介行为等方面, 发挥兵团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推动科技咨询、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信息情报机构、科技评估机构、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与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投资服务机构的发展, 并根据不同类别机构的特征, 实行不同的支持和管理方式, 保证各类中介机构在完善的外部环境中快速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惠玲.关于深化垦区科技资源开发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 2008 (2)

[2]刘玲利.科技资源要素的内涵、分类及特征研究[J].情报杂志, 2008 (8)

[3]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的国内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08 (11)

[4]董诚.科技资源管理的社会责任[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9)

[5]马永真, 苏浩, 陈红艳.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资源配置现状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8 (7)

上一篇:《草叶上的歌》下一篇:护理风险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