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资源(精选12篇)
科技人才资源 篇1
重庆直辖以来, 特别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 重庆市科委根据中央的精神,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 针对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重物轻人”和人才工作重院所、轻基层, 重评价、轻激励的现象, 在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同时, 主动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大科技、大人才的思想, 紧紧围绕“以科技培养人才, 以人才促进科技”。坚持以科技项目为依托, 着力用一流的环境吸引人才, 用一流的项目培养人才, 用一流的事业造就人才, 锻造了一支以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队伍为骨干的科技人才队伍, 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大幅提升重庆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富民兴渝和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科技中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坚持以搭建研发、创业平台为抓手, 着力吸引、留住一大批海外留学人员
一流的科研环境, 既是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基础, 也是吸引留学人员来渝工作或服务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来, 市科委坚持以一流的科研条件吸引一流的科技人才, 做到政策向海外留学人员倾斜、经费向海外留学人员集中、设备向海外留学人员开放, 努力为来渝工作或服务的海外留学人员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一方面, 夯实硬件设施基础, 坚持为海外留学人员来渝创业搭建科技平台工作不放松。市科委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平台的建设力度, 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 在全市建立了48个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基地, 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比如, 为支持重庆工学院引进海外留学人员, 市科委先后从项目上支持工学院近600万元, 采取帮助建立生物医学研究院、策划并建立重庆汽车学院, 以及资助海外留学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等方式, 先后帮助引进了韦云隆教授等3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到工学院工作, 为工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目前, 市科委正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力度, 加快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基地的建设步伐, 采取引进、共建、联建等形式, 建设一批国家级科研单位重庆分支机构;力争在“十二五”期间, 建成国家和市、部级重点实验室100余个, 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余个, 使科技平台建设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成为吸引、留住海外留学人员的蓄水池。
另一方面, 致力政策环境营造, 坚持对留学回国来渝工作人员申请科研课题“直通车”制度不改变。为资助留学人员原始创新, 市科委针对来渝工作留学人员大多不熟悉国内科研课题申报程序的实际, 从2004年起, 开辟了海外留学来渝工作人员“直通车”制度, 对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来渝工作或服务的海外留学人员, 首次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小额资助科研课题, 实行不经专家评审直接给予项目资助, 得到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的拥护和好评。目前, 已有6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得到了资助。其中有的已经初见成效。对此, 我们将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长期坚持下去, 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二、坚持以组织实施重大科研活动为载体, 着力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
坚持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 组织来渝工作或服务的海外留学人员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攻关, 既有力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又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 这是我们的一贯做法和成功实践。据不完全统计, 近几年来, 在来渝工作或服务的海外留学人员中, 有近三分之二的海外留学人员在重大科研实践中得到了培养锻炼, 共有2000余人 (次) 海外留学人员获得了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资助, 其中部份项目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的科学技术奖励。在全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中, 海外留学人员的比例约占30%, 其中有不少人员成为国家学科领域的专家, 或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成为提升重庆科研实力和助推重庆科技发展的生力军。
一是在发展优势学科中培养。原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研究是重庆乃至我国的一个优势学科。几年前, 市科委集成院士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等手段, 投入近200万元经费启动了家蚕基因组的前期研究;2004年, 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关心下, 由市科委主动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市教委、市农办等部门, 整合资源, 投入2000多万元, 建立了重庆市蚕桑重点实验室, 并争取家蚕基因组课题列入国家“863”计划, 获得国家“863”计划500万元和“十一·五”先期启动项目1500万元经费支持;今年, 家蚕基因组基础研究又列入国家“973”计划, 并给予3000万元的经费资助。这是我市获得的第二个“973”计划重大项目。通过不断加大科研资助, 重庆已成功抢占全球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及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其最新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Science》上发表, 实现了我市科学工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 通过项目攻关, 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以留学回国人员为核心, 横跨多学科、多专业的100余名科研骨干力量, 为家蚕基因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二是在打造创新团队中造就。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技术攻关, 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是我们重庆科技工作的一大特点。如在医学上, 市科委以资助重庆医科大学教授王智彪、伍峰为核心, 吸引了一批海外留学人员, 并以此建立了一个科研团队。几年来, 他们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 其研究开发的“超声聚焦刀”, 是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大型医疗器械产品,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并分别获得了17项国家专利和美国、日本等国国际专利8项, 产品已开始批量生产并远销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填补了国产大型医疗器械产品出口的空白,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2004年, 这个团队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创新团队”, 这也是全国医疗器械领域唯一入选的单位。
三是在推进“巴渝创新人才工程”中提升。为自主培养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 市科委不断加大对在渝两院院士的资助力度。从2004年起, 将每位院士每年20万元资助, 增加到每年30万元, 并允许院士三年计划, 一次申请, 集中使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 (渝委发[2004]35号) 精神, 从2005年起, 由市科委牵头实施“巴渝创新人才工程”, 每年在全市范围特别是来渝工作和服务的留学回国人员中, 遴选1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 采取“三个一”的方式, 自主培养一批两院院士和进入国家项目决策或学术技术领域的专家。这“三个一”是:支持承担一个重大科技项目, 根据项目情况, 可突破100万资助, 让他们充分释放创业潜能, 以我为主搞科研;提供一次出国进修机会, 以访问学者或者其它形式, 资助他们走出国门进行再深造;资助主办或参加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 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取得更为丰硕的学术成果。
三、坚持以保护、转化海外留学人员的科技成果为重点, 着力促进重庆科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切实留住、用好海外留学人员这支特殊的科技人才队伍, 市科委坚持把保护、转化科技成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等给予科技成果奖励的同时, 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充分发挥来渝工作或服务的留学人员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富民兴渝中的积极作用, 收到了明显成效。比如, 在环境保护领域, 1994年从瑞典管理学院留学回国的市政府科技顾问团专家任晓常同志, 结合我市天然气资源和科技、产业优势, 提出了发展压缩天然气 (CNG) 汽车的构想, 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并成立了专门工作组, 市科委先后从科技攻关上给予1000万元的经费资助, 组织专家联合攻关, 相继解决了“公交车CNG发动机匹配”、“柴油车改装为单燃料发动机”、“CNG汽车动力性恢复”、“排放到成欧Ⅲ燃料出租车”等一批阻碍我市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目前, 重庆已建成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市改装天然气汽车达2.1万辆, 建成加气站49座, 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 初步形成了天然气汽车研发、整车及零部件、加气站成套设备、气瓶及供气装置、售气机等门类齐全的天然气汽车产业体系。又如, 在新材料领域, 先后留学英国和德国的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同志, 1993年回国来渝工作后, 与曾苏民院士、丁培道教授一道, 成立了“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吸引了近30名留学回国人员参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镁合金开发应用及产业化”攻关, 市科委先后支持经费近600万元, 并帮助申请国家资金2000多万元, 使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形成了从镁合金研发到产业化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镁合金在长安微型汽车中的应用”实现单车镁合金用量8.06公斤, 位居镁合金单车用量指标全国第一。“镁合金在摩托车上的应用”实现了镁合金摩托车单车用量2.3公斤, 装车21万辆, 位居镁合金零部件装车数量指标全国第一。“两个第一”助推重庆镁合金研发及产业化走在了全国前列。
科技人才资源 篇2
一、搞好科技人才资源的调查、开发、整合工作。
科技人才资源,尤其是重点行业的科技人才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点要素资源。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首先是要全面调查,并充分挖掘、整合科技人才资源。
在2004年组建怀远县科技人才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完善,对重点产业,如石榴产业方面的科技人才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并在获得一手资料的前提下,积极向县委、政府建议,准备将全县石榴产业人才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充分整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率和发挥对石榴产业的促进效益。
现在,我县科技人才库共收录了各类重点科技人才近200人,主要包括在全县农业、林业、卫生、教育以及工业方面的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专家和农村实用人才。同时,县科技部门还积极与外地高校及科研单位联系,聘请高级专家与县内企业展开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种行之有效的“产学研”互动为县域经济提供科技支撑。现在这部分科技部门特聘专家也以特殊的方式进一步壮大了我县科技人才库的力量。
目前,我县的特色产业—石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其中石榴人才资源流失、分散,得不到规范管理和充分利用也是影响石榴产业发展,尤其是影响石榴品种技术改良、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县科技局在近期组织了专门人员进行了全县石榴资源及产业现状调查,其中石榴人才资源的调查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我们将在石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我县“十一五石榴产业发展规划”,我们争取在规划中明确石榴人才工作的管理、改革措施,通过这种改革为全县石榴人才营造一个“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良好环境。
二、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成果鉴定与转化工作,使科技人才所创造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005年,县科技部门在“工业强县、项目兴县、环境立县”的政策主导下,积极申报省、市以及国家级的科技项目,争取政策资金,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据统计仅2005年一年,我县共获得国家级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1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3项,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另外,我县积极争取的“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也已被列入全国89个侯选项目之一,并有望在下年正式实施。此项目正式实施后,仅国家科技部的直接扶持资金就达100多万元;另外,我县积极争取的国家科技部“4LS-130型”梳脱式联合收割机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也达50万。2005年是我县历史上争取科技项目数、资金数最多的一年,不仅在全市县区中遥遥领先,而且在全省也名列前茅。另外,我们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鉴定与转化工作,通过科技部门及相关部门、科技人员的大力协作,我县共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项,实施科技成果鉴定 5项,其中市级以上3 项。通过这些努力不仅为我县科技部门、科技工作者赢得了荣誉,也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科技活力。
三、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开展人才引进和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由于多种原因,我县许多民营企业存在着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制约企业发展的软肋。为摆脱这种不利现状,我县科技部门与人事部门联系,帮助民营企业开展了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和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一方面为企业从县外引进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民营企业既有的科技人才开展技术职称评定等政策服务,为民营企业的科技人才安心创业解除后顾之忧。2005年以来,我县科技部门与市、县人事部门联动,共为我县大禹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禹王养殖公司、耐高温树脂厂等多家民营企业的十多名科技人员进行了职称评定,同时与中科大、安农大、山农大等多家高校联系,为县内企业引进、培训了大量实用科技人才。
四、开展了石榴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等一系列科技学术活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05年,县科技局组织省、市科技部门领导及大学、科研单位的知名石榴专家开展了以振兴我县石榴产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通过研讨会的召开和多次实地调研、专家论证,逐步理清了石榴产业发展的扶持对策、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也为编制全县“十一五石榴产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县科技局积极与安农大等科研单位合作,在繁育出省级优质石榴新品种皖榴1号、2号、3号的基础上,积极示范、推广,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了近300亩的优质石榴示范基地和全省唯一的“石榴科技专家大院”,从而为全省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级科技专家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推进技术创业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五、开展包括科技培训、科技宣传等系列活动在内的科技服务,在提高群众科技素质的同时,也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发挥才能提供舞台。
2005年以来,科技局加快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结合每年的“科技活动周”以及春秋两季的“科技培训月”等活动,开展大规模的送科技下乡及以“服务三农”为主线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据统计,去年以来,仅“科技活动周”期间,我们就免费分发了4500份科技资料,电视台播放的科普专题节目达20个小时,直接受益农民3万多人。同时通过春秋两季的“科技培训月”活动,科技局和乡镇联手聘请专家,开设了多批“农民科技夜校”培训班,受训学员达2千多人次。
2、与县科协联创怀远县“农民科技专家宣讲团”,并组织专家进行实地宣讲。我们在开展宣讲活动时,比较注意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提供科技宣讲的同时,为企业和农民搭起了购销桥梁和技术纽带,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活动的经费成本。
科技人才资源 篇3
关键词:统筹科技 陕西高校 科技机制 创新
1 概述
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批,《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所以,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是在国家层面被寄予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的厚望,是国家赋予西安的重大课题,国务院规划能够明确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实际上也是对西安雄厚科技资源基础的一种肯定。
统筹科技资源,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是高校科技人才的重大“利好”。纵观世界名校发展的历史,都与产业界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提到硅谷,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因为有人评价:“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也有人赞誉:“斯坦福大学是牵引硅谷前进的火车头。”硅谷的发展离不开斯坦福大学,而硅谷的发展也让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名校。著名的雅虎、思科、惠普、谷歌都是斯坦福的老师或学生创办的,谷歌的核心技术是在斯坦福大学研发的,斯坦福大学拥有技术所有权,谷歌每年要向斯坦福大学缴纳专利许可费用,斯坦福还拥有谷歌的股票;惠普公司给斯坦福的捐款就达到数亿美元,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双赢的局面,斯坦福大学甚至被称为“最赚钱的大学”。我觉得硅谷的崛起和斯坦福大学的提升,正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因此,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统筹科技资源将自身的资源向市场转化,从而也将带动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另外,科技人员不但要创新,更要创业、创富,在统筹科技资源中实现自我价值。西安的众多院校及科研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索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最佳路径,西安交通大学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在西安高新区创业,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2 存在问题
根据陕西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2009年全省有高等院校77个,其中开展R&D活动的高等院校45个,R&D人员1.85万人,R&D经费20.85亿元,R&D项目研究1.95万项,研究机构241个,机构R&D人员0.4万人,其中博士和硕士0.27万人,发表科技论文4.73万篇,出版著作0.12万种,申请专利3134件,其中发明专利2033件,获得专利授权1276件。据省科技厅资料,2011年,全省共申请专利32227件,居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第13位,其中发明专利13037件,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共获授权专利11662件,其中发明专利3139件,居全国第10位。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有效发明专利8197件,居全国第11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件,居全国第8位。科技成果产出总量高,但转化率低、就地转化率更低。如,2008年西安高校承担国家863计划148项,其中成果转让的仅有29项,不到项目总数的20%。2009年西安高校共实现项目技术交易3.35亿元,而西安本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的仅为1.0亿元,占29.9%。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从高校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2.1 我省高校以学术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为主,普遍存在着“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更加关注的是进行科研创新,以及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对于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仍不清楚。人才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少,两多”。即投入到地区经济发展的专项科研人才数量少;人才总量和从事单打独斗式的地下科技服务人才数量较多;这源于目前高校考评体系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轻服务经济。
2.2 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排名、评估等指挥棒影响下,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重纵向、轻横向”,“重科研成果、轻成果转化”;高校对科技人员的职称晋升、成果评定注重向获得层级较高认证的权重分配、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项目往往遇到轻视。
2.3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共享程度低,绝大多数平台资源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紧密。西安地区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9.5%集中于部属院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中,“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仅占20%权重。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设备共享的责任、费用收取、利益保障等没有具体规定,共享程度很低。而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地方产业发展而开展的研究不多。
2.4 高校服务地方的“对接”机制尚未形成,校地关系松散。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经纪活跃度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以及工作经费少等方面原因,西安科技中介机构发育还不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2.5 风险投资滞后,成果转化资金缺乏。目前,西安从事科技企业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15家,注册资本金23亿元;截止2009年,仅有7家科技企业进入风险投资(4.25亿元)。而大多数高校科技成果靠政府与学校的计划完成,当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由于较高的中试费用和较大的风险而搁置。
3 对策建议
3.1 创立多元化的高校评价体系。在上级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评价的基础上,探索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机制。兼顾高校特点,把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贡献作为考核内容,建立一套以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
3.2 创新高校教师晋升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教师在完成好本职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对高校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科技奖励、人才计划选拔等方面保证适当的比例。建议省政府出台政策,允许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向企业作价入股,可按科技成果评估价金额的20%至30%折为股权鼓励给技术人才。对拥有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科技人员,根据市场效益情况给予资金奖励,高校在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充分调动高校人才服务地方的积极性。
3.3 探索产学研联盟的教学科研模式。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工程技术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政府也可通过政策激励和财政扛扞引导高校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4 促进高校平台资源对外开放。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技平台对外开放交流的管理机制;制定科技平台对外开放共享的方案和管理考核办法;规范科研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修订和完善有关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验资源共享效益评价体系为实验室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5 落实国家政策与支持。充分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的契机和国家关于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先行先试的政策,大胆创新,加快科技资源大市场建设,争取纳入重大平台建设规划布局,逐步建成科技资源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等平台,促进我省及全国科技发展,突现我省高校的科技实力。
参考文献:
[1]魏少平.构筑统筹科技资源体系,引领关天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2]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报告第20号,2010.4.19.
[3]岳华峰.统筹科技资源推动跨越发展,求是,201107.
[4]张旻.西安高新区统筹科技资源实践路径研究,特区经济,2011.07.
科技人才资源 篇4
经过多年创新性科研积累, 博泽人才已经建立了“五库”、“五体系”、“六工程”和“博泽人才在线图书馆”等多种资源平台;成立了“积极领导力特训营”、“深圳市公共部门从业者积极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等两个业务实现平台;自主研发了“积极型人才整体测评系统”、“人才选用留育咨询项目链”、“ (组织) 积极能力建设培训开发”、“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人才管理之道”等一系列成熟的人才管理套餐产品, 形成了测评、咨询、培训三驾马车式的产品架构, 其适用范围可以涵盖组织发展各个生命周期、人才管理各环节和个人职业发展各阶段。目前, 公司还准备筹建“博泽人才评价中心”、“博泽创造、创新、创业 (“三创”) 人才研究与训练中心”、“博泽领导与管理人才研究院”等新的业务平台。
博泽人才以自主研发的“积极型人才整体测评系统”为基础性工具平台, 在人才的选、用、留、育等多个人才管理领域, 为众多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价值超常的人才管理服务, 帮助用户实现了选对人、用对人、留对人、育对人、裁对人的人才管理目标 (保证不漏选一个英才、不错选一个庸才) , 营造了“不枉能人、不养庸人、不纵闲人、不容恶人”的积极健康组织文化环境, 实现了人才效应的最大化和用人风险的最小化, 以及人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先进性、正确性、有效性, 促成了组织管理的积极变革, 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和众多的成功案例, 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在服务企业的同时, 博泽人才还依托“积极领导力特训营”、“公共部门从业者积极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等业务平台, 举办人才公益讲座, 开展人才公益事业。
博泽人才的产品和服务, 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政府、媒体的充分肯定。2014年博泽人才被选入“中国品牌影响力提升计划”和CCTV《影响力对话》节目合作伙伴, 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被国家超级品牌宣传平台重点推介、并得到中央财政支持的人才管理咨询类企业。2015年10月, 公司获得“2015年度中国人才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还与中国科协有关机构联合成立了“中国科学家论坛人才管理战略研究中心”, 并被授予“中国科学家论坛指定人才管理战略服务机构”;11月, 被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家优秀企业技术创新及重点项目推介”名录 (《中国改革报》11月9日07版已公告) 。《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也多次对博泽人才及其创始人熊克寒博士的成果、事迹进行了报道。
人物简介:
南京科技人才优势 篇5
一、提升创新能力,完善研发体系
高科技开发和研究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开发南京的高科技产业,除在区域上扩大与延伸,更好地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外,首先应建立与高科技研发配套运作的服务系统,以提高科技转化率。特别是对于3个高新区及珠江路一带的高科技产业,应将其作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联手周边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进行研发,形成以科研院所为核心,联合大企业参加的科技创新网络,为南京的“三区一路”成为地区性研发基地打下基础,使珠江路不仅是以销售为主的电子街,更是高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资本的科技街,形成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的中国南北“硅谷”,共创中国信息产业的未来,并与我市3个高新区共同形成教育、研发、生产一体化及知识和创新人才的聚集中心。
其次,在办好研发中心的同时,可在外省市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也可以向海外拓展,把留学在亚、美、欧等地的人才资源调动起来,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通过多种研发渠道为南京的发展服务。也可以利用南京的地理、地缘等环境优势吸引外企、外商、外国专家学者来宁合作,加快南京经济发展。形成地区与地域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以南京为中心,向外省市乃至全球辐射的高科技产业网。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与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共建海外学人创新基地,由海外留学人员与我市的科技人员共同开展合作研究项目或跨国兼职服务,将取得杰出成就的海外学人,聘请为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客座教授、研究员;与有关单位洽谈合作或嫁接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举办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高层次论坛和学术报告会等,主动沟通、对接,真正形成人才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第三,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入世”后,企业在过渡期内经历一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洗礼”后,能站得住的必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南京企业应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探索“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的路子,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南京上下应形成共识:技术创新主体、科技人才队伍的主力应在企业。因此,必须调整科技人才分布结构,推动科技人才进入企业,与国内外的科技力量寻求多种形式合作,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在政策的导向下,建立有利于推动科技人才进入企业的用人机制,支持科技人才从事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提倡高等院校科研人员通过多种形式从事企业科技开发工作,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博士后制度,加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创办科研实体,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要力量,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科研支撑的“经济与科研融合,互联互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使南京的科研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势。
二、优化人才配置,健全市场体系
实现优势转化,有计划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实现人才国际化。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才为社会所有”的大人才观,推进引进人才市场化,开发人才产业化,尊重人才社会化,服务人才个性化,突出人才资源均衡配置的定势,配合国有企业机制转变、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按市场需要实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建立南京高科技人才市场的基础上,要使高新技术人才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还应建立企业家人才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库、国际人才市场、离退休人才市场;对于下岗分流的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实现对人才的重新配置,建立再就业人才市场等,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作用。应重新审视人才评价标准,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外引内联的人才专家体系。当前,人才服务机构应不失时机地把传统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即把“机关模式”转化为“企业模式”,将政府职能转化为社会服务职能,把运用行政职能培育起来的人才市场尽快推向市场。要利用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契机,有计划、低成本地实现“转化”,能先行分离的职能和相关业务要先行分离出去,进入市场,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应鼓励具备条件的部门、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市场中间组织,建立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联合开发、共同经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实现人才、社会和经济的规模效益,从而走上集团化、产业化的道路。
其次,纳才与储才是应对入世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国际、国内南京籍人才的作用。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南京有许多考入外省市重点院校的学生,尤其江苏的生源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很多,另外有不少南京毕业的大学生去外地工作的人才,还有南京留学人员的2/3在国外。由于这些人才在各自研究、开发领域都颇有建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乡情”这根纽带,建立“南京老乡人才信息库” 和“南京国际人才信息网(库)”。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收集优秀人才资料,与各类南京籍人才建立联系,集纳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把分布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才入库,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把这些人才动员起来,把他们作为南京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为家乡招商引资、招贤纳才牵线搭桥,利用他们的技术、资金、信息及长期在海外受到市场竞争的浸染,熟悉国际惯例、规则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服务。“人才信息”应作为一项产业来加速建设。在发达国家,网上求职与招聘已相当普及,以美国人才库为例,网上登记求职者多达160万人,而它提供的网上招聘工作岗位也多达148万个,人才网提供的不仅仅是招聘信息,更是实实在在的服务。人才服务机构要加快“人才信息中心”的建设,加大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建立较权威的国际国内联网的中英文人才网站,实行人才服务“网上行”,实现人才市场由集市型向信息网络型转变,使之率先实现现代化。
三、优化社会环境,配套政策体系
不断优化有竞争力的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社会环境和微观气候,是引才、留才的关键。
首先,应优化政策环境。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集聚”战略,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开发新体系,形成有我市特色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流动、保障等整体配套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使他们的潜能在公平竞争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南京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政府人事部门必须整体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确立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引进和使用中的主体地位。突破以学历、职务、资历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模式,不能只看文凭,还要看真才实学和综合素质如何,避免人才倒置现象,理顺人才使用关系。同时全社会还要以各种方式,通过扩大宣传,宣扬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树立人才典型等手段,使人才真正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其次,用人单位应努力改善和创建良好的微观环境。对大多数人才而言,环境有时比待遇更重要。有些大学生刚毕业时可能看中了待遇,一旦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就会考虑是否受到尊重、个人发展及继续教育的机会等,优秀企业从不把高薪作为唯一的条件来吸引对方,他们一方面会充分把握宏观给予的有利政策,另一方面则更注重把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在其中的发展机会结合起来。因此宽松和谐的用人环境、严明有序的制度环境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所构成的综合环境均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第三,不断加大引进力度,借梯登高,揽智兴市。通过政策手段和法律保障建立人才委托公司、人才租赁市场,“人才银行”及可供出租的高级人才库,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委托、借调、兼职、咨询、讲学、技术合作、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形式,吸引各类人才来宁长期或短期工作。通过延伸人才资源开发的触角,在解决户口、待遇等人才刚性流动的同时,形成“人在彼地,才在此地”的柔性人才流动,使人才流动刚柔结合。
四、实行多元激励,建立市场分配体系
加入WTO,在同一个“地球村”,要保证人才“同工同酬”,就必须对人才价值实行名码标价。就经济实力,南京虽不能与经济强国相提并论,但为了留住精英人才,必须树立以绩效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念,创新报酬机制,实行多元化的分配方式,使优秀人才待遇与国际接轨,让创造一流业绩的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让各类人才名正言顺地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鼓励在各行各业进行要素化分配的改革尝试,在目前经济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的情况下,以报酬预期,增加南京在吸引高精尖人才方面的动力筹码。
首先,应建立市场工资体系,使行政不再干涉市场用人主体的工资分配,工资报酬按市场机制调节,人才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政府建立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作规范,实现知识向资本转化。坚持重实绩,重成果,重贡献,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工资待遇,让工资、奖励等收益分配向关键人才、骨干人才倾斜,实行优秀人才工资保障制度,其工资要高于其他人员,并明确最低收入等政策;积极推行工效挂钩、技术、项目承包和岗位工资制,加大奖励力度,使科技人员的收入与岗位技能、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密切挂钩;制定优秀人才高薪政策,增加知识技术要素在工资中的含量;对责任较大的科技、管理人才实行岗位补贴;重奖科技创新、品牌开发的优秀人才,设立优秀人才奖励基金;对企业家实行战略决策奖,鼓励企业家提高决策水平。
其次,实行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让各类人才通过转化科技成果、促进科技进步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让成果完成人和转化人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提成;成果人和专利人在法律的保护下,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利可在技术市场上买卖;对经营管理者施行年薪制,以年度经济指标为依据,考核年终实绩兑现报酬;在股份制企业中,对中高层管理者,在制定年薪工资的基础上,运用期股、期权的分配机制,切实推行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技术入股、管理要素入股、科研成果入股政策,按作价获取利润分红;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实体或承包科技项目,在收益中按比例分成;在规范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完善个人收入调节税征收手段的基础上,鼓励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可在单位一兼多职,也可用业余时间从事其它科技工作。
第三,为优秀人才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险等服务,提供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私人住宅和休闲场所等,真正使人才的利益与国家、企业的利益相结合,提高人才使用的综合效益。
五、调整人才结构,构筑育才体系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学校正式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具备人才再造功能。首先,要改变过去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人才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从面对挑战把握未来的高度,把“人才是资本”,“培训即投入” “竞争出人才”等全新的人才观念贯穿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始终,培育出适应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人才。为促进科技人才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要提倡终身教育。要确定各类人才培养、选拔目标,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规划。建立农村人才培训教育基地和高层次人才教育基地,采取“内联外引”的方式,充分利用南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教育基地和“两院”院士的作用,并与社会大学一起为各类人才提供持续的教育与培训,聘请外国专家、教授和学者进行讲学、讲座,加速培养国际市场上的“行家”和“里手”,设法在最短的时期内,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世界一流的中青年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一批驰骋国际市场的精英,提高人才资源的存量和质量,增加南京的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优势,提升南京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各用人单位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和提高员工的素养,组织与个人都负起学习的责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并将这种潜能转化为实践。因为无论中外,没有一所学校能向企业提供百分之百的适用人才,企业只有对那些部分适用但具有可塑性的人实施继续教育,才能建成一支高效、快捷、适用的人才队伍。因此,21世纪最具前途和竞争力的企业应是学习型企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是企业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成功之路。只有通过大力开展终身教育,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品质,增加人才资源的数量,优化人才知识的结构,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这样的企业,最终才能在竞争中繁荣兴旺。
第三,要推进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竞争上岗,还可以实行“内部招聘”,让员工自己申请最能发挥专长的职位,同时可以采取“双选”,实行优化组合,实行全员人事代理,打破用人制度中的“一贯制”和分配制度中的“铁饭碗”,人员考核实行末尾戒勉和调整制度,以有效地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根据不同代理单位的实际情况,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及无档代理、联合代理,有针对性渗透、重点突破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使人事代理制度遍及各种不同所有制性质单位。各用人单位要在敢于投资揽人才,舍得投资育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根据不同人才的能力、知识层次及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因事而择人,用人以治事,在单位内部进行合理配置,实行个性化管理,把各类人才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和岗位,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才组合。
六、注重科学领导,倡导企业文化
创新培育人才科技成就精英 篇6
科技创新,正在这个美丽校园如火如荼地进行。“17岁”、“8项专利”、“60多项发明”,将这几个词汇联系起来的,是重庆育才中学一名高二学生——李文屹。在今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上,李文屹同学荣获NOC全国决赛高中组一等奖,并获该赛事最高荣誉——恩欧希奖。也是在今年4月举行的重庆市第27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上,李文屹发明的燃气热水器水流供电打火装置,独领风骚,一举拿下重庆市高中发明组一等奖,并获得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应用科技创新奖、重庆大学科技创新奖等两个专项奖。该成绩在此次比赛中仅有李文屹一人。
为鼓励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育才中学在近9000名学生中设置了“育才骄子”的荣誉,奖励在学科学习、科技创新、体育竞技等各个方面获全国和世界冠军的优秀学子,李文屹是今年八名“育才骄子”之一。在育才中学,像李文屹这样创新能力突出、动手能力优秀的学生并不少见。比如沈静同学的“计算机指法练习盘”等三项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育才中学的缔造者陶行知先生,为这所诞生在战火硝烟年代的学校留下了深深的创造烙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建校七十三年中,育才中学善于、乐于创造的灵魂,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人。
创造型基地——处处是创造之地
育才中学分管科技教育的孙朝云副校长介绍,学校不仅在校内建立了“生活教育建华实践基地”,还在校外拟筹建一个1000多亩的实践基地,并已与某区签了合约,这将会是重庆市最大的学生实践基地。按照规划,基地里将会建有工厂、农场、科技馆及拓展训练基地等。育才中学的学生,每年可以到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除此之外,学校与隆鑫集团还签订了协议,将隆鑫集团研发中心作为学校校外科技教育基地。
创造型文化——天天是创造之时
“豪斯庄园”、“创造社”、“科技创新衽”这些生动的名字都出自育才中学的学生社团。很难想象,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年级,竟然会拥有31个学生社团,社团的主题涵盖科技、理工、文史、生物等各个方面,而科技创新社团就达七、八个之多。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口号,生物科学主题的社团“豪斯庄园”的口号是: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社团活动每周统一定期开展活动,全员参与,自主选择。社团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社团活动让想要做科研的同学在课堂之外随时都可以带着兴趣,在集体中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技创新。每个社团都配备了辅导教师、还有学科竞赛教练组和理化生实验辅导教师等,并不定期开展科技教育专项工作研究等活动。
创造型人才——人人是创造之人
为了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彻底贯彻到校园生活中,育才中学成立了科技活动领导小组,金永校长任组长,谭佐龙书记和孙朝云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其他副校长、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及教研组长为成员,全校各个部门都参与到科技活动当中。同时,育才中学还配备了专职的科技教育老师,并坚持长期到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学习,提高科研、教育水平。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彭国胜老师的发明《有害气体实验仪器》就获得了国家专利。在育才中学,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这种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看到师生们科技创新的一个个脚印和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一幅幅新画面。
今年4月,由重庆市科协、市教委共同主办的“2012年重庆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在重庆育才中学举行,学校共获得2座奖杯,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专项奖的优异成绩。在群众性和竞赛活动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育才中学不仅在传统的创造节中增加了科技活动的项目,而且拟在今年第四季度举办育才“科技节”,将把以科技为主题的创新活动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借用育才中学“创造社”的口号:科技改变生活,创造改变世界。育才中学,正是想用科技创新,创造千万学子的辉煌人生。除李文屹荣获NOC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获得恩欧希奖外,近三年来,育才中学在科技教育取得了优异成绩还有:杨柳同学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1金,1铜;在重庆市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学校获得“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2012年暑期在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国际象棋大赛中,育才中学学生取得74枚金牌的骄人成绩;李灵茜荣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国家级一等奖;龙泽荣获全国第六届青少年书法艺术比赛一等奖等。
科技人才资源 篇7
关键词:查新机构,科技查新,资源共享平台,查新资源
一、什么是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全面支持科技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运营管理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应该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及科技活动人员信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实验室、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供信息情报的图书资料、信息 (数据) 库以及中介咨询机构信息;独立科研机构、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所属研究机构等信息。
资源共享平台能够使分布在各地、各种结构的数据库、网页及其他各种知识资源可以互相关联并且光滑无缝连接。用户不需要关心资源在什么地方, 只需要通过平台统一的操作界面, 就可以一站式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这个平台包括四大版块和十大系统, 其中十大系统主要有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仪器设施共用系统、资源条件保障系统、试验基地协作系统、专业技术服务系统、行业检测服务系统、技术转移服务系统、创业孵化服务系统、鼓励决策支持系统。
二、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信息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是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 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而搭建的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共享服务平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方便, 相互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也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各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直接推动了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共享平台, 它是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 同时借鉴上海等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 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 采用当今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搭建的一个虚实结合、软硬结合的大平台。该平台不仅有效地整合了黑龙江省现有省科技信息、省科技情报所、省成果转化中心等相关部门的1600多万条信息资源, 同时整合了黑龙江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的2000余种设备仪器资源, 省重点实验室、省中试基地、省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等近2 0 0个技术服务资源。省科技信息中心作为省科技厅的科技查新机构, 在该平台的科技资源有效整合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查新机构具备的科技查新资源
1、查新机构的国内外主要的数据资源:
1.1国外文献数据资源主要有:Dialog及S T N、欧洲专利、美国专利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这些文献检索系统不仅回溯年代长、更新及时, 而且数据量大、学科覆盖面广, 已被公认为国外文献检索的最佳选择。
1.2对于国内文献资源而言, 必须拥有中国知网、重庆维普资讯或万方数据、NSTL、中国专利网资源系统等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权, 但是想要成为高水平专业查新机构, 还应具有自建的、有自身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例如黑龙江省成果数据库, 黑龙江省软科学成果数据库) 。
2、查新机构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查新员和审核员, 查新员和审核员是完成查新的第一要素, 是控制查新质量的首要保证。科技查新不仅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信息服务工作, 而且也是一项高智力的信息活动。因此, 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3、查新机构的用户资源:
查新机构主要是面向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等提供信息服务, 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等不仅成为查新机构的用户资源, 同时也能够为查新机构遇到的难点疑问提供技术支持。
四、科技查新资源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中心查新已有1 4个年头, 黑龙江创新创业共享平台是由具有查新机构的省科技信息中心承建, 该中心的科技查新资源在共享平台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查新数据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资源的数据资源 (目前已有国内外文献资源) 可以为共享平台的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提供文献数据支持。
2、查新人力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资源的人力资源 (查新员和审核员) 素质普遍较高, 一般来说, 都是拥有丰富的文献检索实践经验及较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较强的综合分析对比等能力。该资源在共享平台的专项咨询子平台的运行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查新员和审核员作为咨询用户与专家之间的桥梁、分配专家, 不仅要能够领会咨询用户的意图, 同时作为平台信息服务员也能回答用户咨询的问题。
3、查新用户资源的促进作用:
查新的用户资源包含一大批行业专家, 仅在高校方面就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这些人才的专业覆盖面很广, 基本上各学科的专家、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等都涵括在内, 该资源在共享平台的专家库建立, 各项专业咨询服务 (技术难题、专利战略、科技立项、竞争情报、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企业管理等) 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同时, 共享平台上丰富的资源如研究所、企业技术中心、试验基地等这些也都成为了科技查新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结语
总之, 科技查新工作可以通过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扩大科技查新工作的服务范围, 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同时, 通过科技查新工作, 使共享机制下的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最佳优化,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科技查新的个性化需求, 使得科技查新工作和科技资源共享机构能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颖.科技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情报科学.2005 23 (9)
[2]何琼, 薛敬.构建北京地区高科技查新机构联合体的可行性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8 (10)
[3]朱亚华.电力科技查新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发展[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 (1)
[4]邵奇.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27日开通[EB.]东北网.http://heilongjiang.dbw.cn/2009-09-27
科技人才资源 篇8
一、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关系
所谓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创新主体(产、学、研、金、政、用)基于目标利益,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机配合与相互作用,在创新互动机制的约束和协调下,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产生单要素无法实现的整体效应的过程,在形式上属于横向协同创新,即指不同产业主体间的协同[1]38。高校在推进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迫切需要利用承载丰富科技信息的科技档案,同时将形成大量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档案中的一大门类,是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2]11。高校科技档案分为科技成果档案、科技项目档案、科技奖励档案、学术交流档案、科研基建档案和科研设备档案。高校科技档案能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的科技合作机制,实现科技信息社会化,进而真正融入创新体系的科技活动中具有知识储备、依据凭证、情报价值和桥梁功能。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能使高校与合作单位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协同创新活动中摄取大量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科研设备、研发实验基地等各类科技资源,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效率,进一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最终达到1+1>2的突变[3]32。
二、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于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
1.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主观能动作用。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在科技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科技文化财富,它的价值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要使它的价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就迫切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即要建立健全高校科技档案工作。在整个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中,开发利用是发挥高校科技档案作用的直接手段。只有主动充分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档案才能把档案中的资源优势变为社会化的科技信息优势,服务科技协同创新,服务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
2.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提升效力作用。高校科技档案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高校科研人员进行服务,是整个高校科技信息的源头。由此可见,深化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程度,协助一线高校科研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借鉴、参考和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有效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应当先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类。只有通过对高校科技档案内容的熟悉、掌握,对高校科技档案所处领域的类别进行正确的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进行鉴别,以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将原来分散、零乱、无序的科技档案材料进行系统化整合,优化科技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才能提升其对科技协同创新的效力,尽可能发挥科技档案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3.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强力支撑作用。科技信息流动与共享对于科技协同创新而言具有强力支撑作用。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多渠道传播,尤其建设科技档案网络服务平台,使服务平台在档案科技信息交流上起到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高校科技档案网络服务平台,档案信息由学校研究人员层面扩散到社会大众层面。社会相关行业成员可以通过检索和档案信息的持续流动,获取有价值的高校档案信息,促进隐性信息的传递、吸收与利用,直接铺垫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
4.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巩固保障作用。高校科技档案由于其原始记录性特点,使其成为提供科技协同创新信息具有保障性的参考资料。在进行科研活动过程中,任何一项创新研究都离不开前人的研究基础,科技档案正是已有科研成果的真实记录,才具有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科技信息的消息性、客观性和逻辑性。高校科技档案包括数据、图纸、调查统计报告、技术规定、说明书、工艺流程指示、观察记录、实验室条件、实验设备信息等,甚至是失败记录,不论形式和程度如何,都可以为科技协同创新研究工作和开发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障性促进科技信息向成果转化的作用,构成高校科技档案的巨大科技价值。
三、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
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的智慧成果,是珍贵的科学技术资源,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才能为社会提供重要的创新知识源泉。据统计,企业部门科技档案被很好地归类,并及时提供知识从而发挥作用的只有12%[4]19。要想高校科技档案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进一步规范、完善、优化、创新其管理工作,以求大力开发利用其资源,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规范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夯实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必须做好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基础性工作。首先加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更取决于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默契度。作为高校领导,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科技档案工作,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高校议事日程、配套相关制度、配备相关软硬件和专职或兼职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其次规范高校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储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在丰富科技档案内容的同时又得确保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的质量。规范高校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明确划分范围与内容,优化科技档案信息,改变少收、多收、乱收的现象,要求做到收集完整、归档及时,保证科技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提供者存档时放心,用档者用得方便。最后规范高校科技档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及到科技档案形成者、科技档案工作者和科技档案利用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法律层面正确界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对象,能统一协调好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与科技档案信息保密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有效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
2.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科技档案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需要通晓科研管理和科研档案的特殊型双向性人才。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科技档案开发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首先制度化优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日常服务工作。通过制度建设,要求高校档案科技管理人员树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引导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档案资源,全天候及时提供现场查阅、借阅、电话咨询等服务工作。其次有计划教育培训优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学习档案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使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确保其不偏离正确方向;培训学习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科技管理知识与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优化其综合素质。
3.改变服务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协同发展。高校科技档案就是高校的科技信息,应当实行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质变,积极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及时全面地服务于高校与整个社会的科技协同创新活动,把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高校科技档案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先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须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服务导向,研究市场经济环境与用户需求,即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科研人员个体对科技档案的利用层次不同,做好高校科技档案的服务工作。同时,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熟悉、掌握本校科技档案的时间、数量、种类、载体、机密等级和编目排架状况,以及科技档案的信息内容、利用价值与完整准确程度,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管理设备与计算机检索手段开展编研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科技档案服务方式。其次积极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档案宣传服务方式。高校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就是服务,只有培养主动服务观念,才能形成协同创新理念。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可以积极主动采取印发宣传册等服务方式,定期向社会发布高校科技档案信息,使档案信息传播常态化,提高信息传播速度,进而通过科技协同创新,使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服务于社会大众。
伴随国家“科技协同创新计划”的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行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愈来愈密切,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使其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向广阔的世界,让沉寂的科技档案为高校科研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论文分析了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关系,阐述了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主观能动、提升效力、强力支撑、巩固保障等作用,提出了规范高校科技档案基础工作等措施,努力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
科技人才资源 篇9
1. 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 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 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 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 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 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 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 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 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 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 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 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 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 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 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 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 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 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 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 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 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 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 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 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 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 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 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 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 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 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 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 设立综合教育学分, 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 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 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 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 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 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 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 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 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 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 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 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 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 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 相比以往, 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 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 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 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 改变传统观念, 开拓多种途径, 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春岩, 陈芳, 陈攀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1) :106-108.
科技人才资源 篇1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个行业、各个企业都在采用新的技术, 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 进而促进了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现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还是要依靠科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 科技管理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科技管理人才进行决策、组织、协调和管理这些都很难实现。
1 科技管理人才的历史发展和地位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 科学技术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而高质量的管理为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保障。科技发展早期的科学家单纯凭着各自的兴趣和爱好独立进行研究, 科学家自己即管理者。随后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科学家开始进行合作式研究, 由才华出众的科学技术专家担任科技研究的管理工作,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科技的发展使学科朝着专业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 科研规模逐步扩大, 科研课题呈现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 变得异常复杂, 科技研究活动不得不开始由国家出面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 而科技研究的管理工作由熟悉科学技术、懂得经济、精通现代管理的专家来担任。自此, 科技管理人才成为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队伍, 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 科技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
2.1 科技管理人才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对任何人才来讲,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个人修养都是必须的, 科技管理人才也不例外。科技人才都是某个方面的专家, 具备非常强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 科技管理人才是很难超越, 只有在道德素质方面不断提高, 虚心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管理工作中才会得到科技人才的积极配合, 顺利完成管理工作。
2.2 科技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不同的人才对知识的需求不同, 所需的知识结构也就不同。对于科技管理人才来说, 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1) 基础知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 人才都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现代学科的规模不断扩大, 新学科不断涌现, 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科技管理人才需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持续的拓宽知识面, 丰富的知识能够使科技管理人才提供广阔的视野和较强的思维能力, 进而为掌握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2) 专业知识。作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 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后, 还要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 对本专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科技管理人才不一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但应对自己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有更多的涉猎, 并且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有大致的了解。只有这样, 才能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进而发出内行的指令。否则, 会因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 或者对所管专业知之甚少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3) 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对科技管理人才来说, 就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通常情况下, 工具性知识主要包括法律、外语、计算机等。当前, 是一个法制的社会, 根据依法治国的思想, 熟悉掌握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于科技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便利。科技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 掌握外语可以了解国外的科技动态以及前沿科技信息, 查阅外文资料或者与国外朋友进行沟通交流等。现代化的管理和决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的, 科技管理人才也需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2.3 科技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
对科技管理人才来说, 不应使自己的头脑成为知识的仓库, 而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能力是确保某种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它直接影响活动展开的效率和效果。人的能力主要包括一般能力和专门能力两种。 (1) 一般能力。所谓一般能力就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要具备的, 如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在实践活动中, 各种能力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单独起作用的, 他们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通过结合在一起, 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如果缺乏或丧失某一种能力, 其整体功能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2) 专门能力。专门能力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预见和统筹全局的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变与决策能力几个方面。1) 综合分析能力。对于科学研究工作来说, 其本质就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因此要求科技管理人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开阔的视野, 对科技活动的发展动向要保持敏感。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科技信息进行准确提取, 分清主次、轻重缓急, 进行相应的综合分析。要有前瞻性眼光, 对较好的课题能够及时进行重点扶持, 不断为科技工作的发展提出新措施和方法。2) 预见和统筹全局的能力。科技管理人才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能对科技发展战略和科学研究规划提出预测性建议, 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结合的趋势有独到的见解。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 统筹好分管的工作, 通过分析、综合和判断, 在不同的工作阶段, 能够抓住该阶段的主要矛盾, 进而带动整个问题的解决。3) 组织与协调能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科技管理人才要善于将总任务逐层分解, 不断细化。为进一步实现决策目标, 提高工作效率, 对部门、成员进行统筹组织和安排, 选择最优的组合方案对各种要素进行管理。在科技活动过程中, 组织作为一个综合体, 往往由不同部门、不同成员组成。因此, 为使一个组织能顺利运行, 科技管理人才的协调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协调和组织好人与人、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4) 应变与决策能力。在实施科技管理工作时, 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的、意外的事件或情况, 尤其是那些需要进行紧急处理的问题, 这时, 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就会充分显示出来。需要敏锐的思考力和当机立断的果断, 通过快速加工、处理现有信息, 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 进而灵活的解决突发问题。决策能力是科技管理人才在管理实践中, 逐步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 在本质上真实地反映了领导能力。科技管理人才为了做出决策, 需要具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3 发挥科技管理人才的作用, 助力科技强国梦想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出现了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现象。为了在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获胜, 发展科技事业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战略决策。而科技事业发展所需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决策等工作又离不开科技管理人才, 为此世界各国采取各种措施, 加大培养和造就科技管理人才的力度。因此, 我国也要抓住机遇, 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 培养一批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科技管理人才,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科技强国。进而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重要保证。
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科技管理人才在科技事业中的地位, 阐述科技发展对科技管理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提出要切实发挥好科技管理人才的作用, 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早日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梦想。
关键词:科技管理人才,素质,科技强国
参考文献
[1]孟东方等.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 2013, 5.
[2]张少辉等.试论当代科技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J].科学管理研究, 2010, 4.
创造机遇培育科技后备人才 篇11
弹指一挥间,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走过了30年,对于增强首都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培育科技后备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种大型的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技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巨大潜力的青少年科技新星,为他们走上科研之路,不断成长成才建起了一座桥梁。与此同时,随着大赛的不断发展,一批杰出的科技教师、优秀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不断被挖掘出来,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撑。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于已历经30年洗礼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改进和完善審事,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影响力,培育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将是審事的组织者、参与者及所有关心大審的人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審创办30周年之际,北京市科协组织编辑出版了《领航——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審三十年回望录》一书,既是对30年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審所取得成就的一个回顾展望,也是对30年来历届大審中涌现出来的科技英才成长历程的记录,对优秀科技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褒扬,更是对历届大審经验的一个总结,为以后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更好地开展,发挥在培育科技后备人才方面更大的作用而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在本书中,我们既能看到科技界德高望重的老院士、老专家对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不断成长,报效祖国的殷殷期盼,也能看到一批批优秀科技教师在幕后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默默耕耘、无私付出的动人故事,还能看到一批批科技小英才如何通过大審脱颖而出,不断成长的足迹。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实施,我国进入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阶段。北京市科协将坚持“锐意创新,提升水平,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原則,不断加强组织领导,使创新大審工作系统化、普及化,机制体制更加完善合理;不断加强与首都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类科技资源,运用多种形式增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其科技水平;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打造世界知名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品牌,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促进国家及首都北京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培育科技后备人才,这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也是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審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
科技人才资源 篇12
2009年6月,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获批, 《规划》明确提出, 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统筹科技资源, 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所以, 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 是在国家层面被寄予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的厚望, 是国家赋予西安的重大课题, 国务院规划能够明确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实际上也是对西安雄厚科技资源基础的一种肯定。
统筹科技资源, 不光是政府的事情, 也是高校科技人才的重大“利好”。纵观世界名校发展的历史, 都与产业界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提到硅谷, 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斯坦福大学, 因为有人评价:“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也有人赞誉:“斯坦福大学是牵引硅谷前进的火车头。”硅谷的发展离不开斯坦福大学, 而硅谷的发展也让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名校。著名的雅虎、思科、惠普、谷歌都是斯坦福的老师或学生创办的, 谷歌的核心技术是在斯坦福大学研发的, 斯坦福大学拥有技术所有权, 谷歌每年要向斯坦福大学缴纳专利许可费用, 斯坦福还拥有谷歌的股票;惠普公司给斯坦福的捐款就达到数亿美元, 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双赢的局面, 斯坦福大学甚至被称为“最赚钱的大学”。我觉得硅谷的崛起和斯坦福大学的提升, 正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因此, 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统筹科技资源将自身的资源向市场转化, 从而也将带动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另外, 科技人员不但要创新, 更要创业、创富, 在统筹科技资源中实现自我价值。西安的众多院校及科研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索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最佳路径, 西安交通大学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在西安高新区创业, 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2 存在问题
根据陕西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 2009年全省有高等院校77个, 其中开展R&D活动的高等院校45个, R&D人员1.85万人, R&D经费20.85亿元, R&D项目研究1.95万项, 研究机构241个, 机构R&D人员0.4万人, 其中博士和硕士0.27万人, 发表科技论文4.73万篇, 出版著作0.12万种, 申请专利3134件, 其中发明专利2033件, 获得专利授权1276件。据省科技厅资料, 2011年, 全省共申请专利32227件, 居全国 (不含港、澳、台地区) 第13位, 其中发明专利13037件, 居全国第8位, 西部第1位;共获授权专利11662件, 其中发明专利3139件, 居全国第10位。截至2011年底, 全省共有有效发明专利8197件, 居全国第11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件, 居全国第8位。科技成果产出总量高, 但转化率低、就地转化率更低。如, 2008年西安高校承担国家863计划148项, 其中成果转让的仅有29项, 不到项目总数的20%。2009年西安高校共实现项目技术交易3.35亿元, 而西安本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的仅为1.0亿元, 占29.9%。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 从高校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2.1 我省高校以学术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为主, 普遍
存在着“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 更加关注的是进行科研创新, 以及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 对于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仍不清楚。人才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少, 两多”。即投入到地区经济发展的专项科研人才数量少;人才总量和从事单打独斗式的地下科技服务人才数量较多;这源于目前高校考评体系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轻服务经济。
2.2 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排名、评估等指挥棒
影响下, 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重纵向、轻横向”, “重科研成果、轻成果转化”;高校对科技人员的职称晋升、成果评定注重向获得层级较高认证的权重分配、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项目往往遇到轻视。
2.3 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共享程度低, 绝大多数平台资源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西安地区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89.5%集中于部属院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中, “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仅占20%权重。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 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对设备共享的责任、费用收取、利益保障等没有具体规定, 共享程度很低。而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地方产业发展而开展的研究不多。
2.4 高校服务地方的“对接”机制尚未形成, 校地关系松散。
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经纪活跃度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以及工作经费少等方面原因, 西安科技中介机构发育还不完善, 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2.5 风险投资滞后, 成果转化资金缺乏。
目前, 西安从事科技企业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15家, 注册资本金23亿元;截止2009年, 仅有7家科技企业进入风险投资 (4.25亿元) 。而大多数高校科技成果靠政府与学校的计划完成, 当取得阶段性成果后, 由于较高的中试费用和较大的风险而搁置。
3 对策建议
3.1 创立多元化的高校评价体系。
在上级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评价的基础上, 探索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机制。兼顾高校特点, 把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贡献作为考核内容, 建立一套以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
3.2 创新高校教师晋升激励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教师在完成好本职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 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对高校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 在职称评定、科技奖励、人才计划选拔等方面保证适当的比例。建议省政府出台政策, 允许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向企业作价入股, 可按科技成果评估价金额的20%至30%折为股权鼓励给技术人才。对拥有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科技人员, 根据市场效益情况给予资金奖励, 高校在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 充分调动高校人才服务地方的积极性。
3.3 探索产学研联盟的教学科研模式。
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工程技术中心, 培养应用型人才, 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政府也可通过政策激励和财政扛扞引导高校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4 促进高校平台资源对外开放。
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技平台对外开放交流的管理机制;制定科技平台对外开放共享的方案和管理考核办法;规范科研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修订和完善有关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验资源共享效益评价体系为实验室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5 落实国家政策与支持。
充分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的契机和国家关于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先行先试的政策, 大胆创新, 加快科技资源大市场建设, 争取纳入重大平台建设规划布局, 逐步建成科技资源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等平台, 促进我省及全国科技发展, 突现我省高校的科技实力。
参考文献
[1]魏少平.构筑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引领关天区域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6.
[2]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报告第20号, 2010.4.19.
[3]岳华峰.统筹科技资源推动跨越发展, 求是,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