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科技人才(精选12篇)
杰出科技人才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最近几年, 政府、学界以及全社会都怀着迫切的心情, 期盼并努力采取多种措施促使成千上万的创新人才尽快出现;但是, 关于如何理解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 一直都还存在各种观点和建议。许多学者认为, 教育是项系统工程, 教育自有教育的规律, 拔尖人才也不仅仅是指屈指可数的诺贝尔奖得主, 问题的关键也许是要有一种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要有一种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机制。
那么, 创新型人才究竟有什么特征?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方面, 大学究竟能够做什么?在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状况下, 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在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研讨会上, 国内知名高等教育学者发表了最新观点, 特刊于此, 以飨读者。
杰出科技人才 篇2
基本内容
(专业技术人才)
一、目录
二、《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人才评选表彰审批表》
三、被推荐人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中、省直主管部 门)推荐材料(500字,加盖公章)。
四、被推荐人事迹材料(3000字)
五、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奖项证书等原件的复印件)。
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简历。
七、科研成果(成果名称,获国家及省以上有关权威机构认定、签定、证书、奖励证书等原件的复印件)。
八、主要科研成果在转化和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附相关证明材料)。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以上内容要装订成册,并按照所列内容的先后顺序排列,列出目录,注明起止页码。材料不规范、内容不齐全、不按规定要求提供原始证明材料的,一律退回,不予受理。同时需要提供的材料:
1、《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人才评选表彰审批表》2份。
2、被推荐人500字的事迹筒介和3000字的事迹材料各
4份。
3、被推荐人300字的事迹新闻稿2份,同时在网上发送到人力资源市场处于丽华邮箱(YULIHUA0312@163.COM)。
4、被推荐人5寸彩色工作照片、生活照片各2张;2寸同版彩色免冠正面照片10张。
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人才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目录
一、《审批表》
二、推荐材料
三、事迹材料
四、人才基本情况
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简历
六、科研成果
七、科研成果在转化和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推荐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人才
评选表彰材料
(领办创办企业)
(或专业技术人才)
被推荐人姓名:------------------所在单位名称:------------------推 荐 部 门:-------------------
培养自觉引领社会进步的杰出人才 篇3
关键词:杰出人才 成才目标 人才遴选 学业义务
2010年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学生们说:“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这是国家领导人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努力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学生就应主动践行引领社会进步的成才目标,积极参与国家优质人才的遴选过程,自觉履行应尽的学业义务和责任。
主动践行成才目标
学生入学后,即应了解什么是完成学业应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分起来,人才培养目标可划分为最高级、中间级和基本级。这三级目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且由高及低一级涵盖一级,由低至高一级服务一级。各级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也就是人们习惯表述的优秀人才或佼佼者。其中,最高级目标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间级为各级各类学校设定的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如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级目标为高校各院(系)或学科专业所设定的实际目标,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劳动科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专业人才”。学生于入学之初就应自觉安排和设计学业完成过程,主动发挥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以利实践各级目标,有效完成知识学习和素质养成等任务。
学生践行成才目标的表现在于能否专心向学。诸葛亮谈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其意是说:青年学子要有效完成学业,就要“主动”学知、“静心”研读、“励志”成才。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内的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其中,普通教育细分为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以被动为主,教师也只是提醒和要求学生懂得自学的重要性,或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感受学习自觉的益处。因此,这一过程可被称为“认识自学阶段”;在中等教育阶段,随着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开始了解自觉学习的实际意义,但还缺少对科学的自学手段和方法的科学认知,仍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这一过程可被称为“学会自学阶段”;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学生自觉学习知识的素质已经具备。与此同时,高校教学内容量和质的复杂性需要学生自觉完成知识学习。因此,这一过程应被称为“实践自学阶段”。当然,在大学,学生的自觉学习过程不可“瞎子摸象”,它需要教师的科学预制、设计、安排和指导,需要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清晰认知和执著追求。正因如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尤需学生明了“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义,需要其自觉认知和践行应有的奋斗目标和志向。
学生认知和践行成才目标,应认清“自觉”与“自由”的相悖关系。所谓“自觉”,就是要把“自律”“自警”和“自悟”常态化,就是要追求用目标明确、科学规范的行为约束自己。所谓“自由”,则表现为无序、违规、违纪,就是以目标含混、非科学规范的主观意愿引导行为。在日常,“自觉”表现为学生学习目标清晰的主动学习过程,即“会学习”。“自由”则表现为那种缺乏宁心静气、虚心求教的态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学时,喜欢听量子力学老师泰勒教授讲课。他回忆说:“他(指泰勒)是美国的氢弹之父,讲课非常随意,从不备课,还经常出错。”但杨振宁先生很喜欢看到他出错,原因是这位先生“出错时脑袋就像插上了两根天线,四处寻找出路。”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杨振宁先生敏锐地“体会到了宝贵的洞察力”。这很好地说明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必要。相反,学生若把知识学习的责任简单地推给教师,那就不是“自觉”,而只能是“自由”了。关于学生自觉学习的意义,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里所说的“不需要教”,并不是说知识的学习过程不需要教师传授,而是指知识在师生间传授的较高境界,即一方面是教师负责任地传授知识,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师生相互配合,携手努力,高效完成知识的教学,才可实现“不需要教”。
学生自觉践行育人目标,重在养成“自觉”学知的素质。应当强调的是:“自觉”不等于“自学”。“自学”的含义特指:学生在有专门知识学习愿望的前提下,通过个体主动阅读或学习相关知识,主观理解和领会相关知识的无序过程。与此不同,“自觉”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专门知识学习方面主动响应学校教学和管理人员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规范有序地积累和拓展知识域,并在掌握、领会和实践所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自身专门技能的提高。这就尤其要求高校应在科学规范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自觉做到:一要学会发现。即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二要学会实践。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关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学会在实践中运用并检验知识;三要学会创建。即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厘清知识脉络,捕捉思想火花,形成创新成果。
积极参与人才遴选
学生践行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努力参与“把自己”培养成“杰出”人才的竞争过程。“杰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才能、成就出众”。这说明,杰出人才总是占人群中的少数。依据这一前提,实现“杰出”人才的培养目标,就需要有培养“引领社会进步”素质的人才“遴选”机制。学生在实践“杰出”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也应主动参与这一“遴选”过程。具体地说,高校“遴选”人才的重点不是简单的“优胜劣汰”,而是要保证师生都能自觉参与科学的人才分流、选拔和输送过程,尤其是学生个体应主动约束自己,自觉向利于成为“杰出”人才的方向发展。
“遴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选拔。其中,“遴”字字义为“谨慎选择”,而“拔”字字义为“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吸出”“挑选”和“向高提”。这里说谨慎、提拔、挑选,不仅因为“遴选”人才需有艰辛复杂的过程,而且因为这一过程的实践离不开师生双方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现实中,师生参与人才遴选过程的角度和职责是截然不同的,教师教书的职责是选育合格人才,学生学知的任务则是选择发展方向。一般认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灌输知识”,学生的成才任务也只是“接受培养”。其实,这种一方主动、一方被动的育才认识,已很难适应现实的需要。从积极的角度认识,“培养杰出人才”既需要教师的主动物色、扶持和推荐等过程,也需要学生自觉参与竞争和选拔等过程。科学的人才“培养”过程,务必要有“教”和“学”的双向交流,尤其是学生一方不应与教师对立,而应积极地响应和配合。否则,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再高明,也只能是对牛弹琴,学生的学知过程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
今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一项国策。这项国策具体到高校,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之才。对学生个体来说,无论是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还是“杰出”人才,都要经历完整的人才“遴选”过程。学生参与人才“遴选”过程需做到:其一,执著于知识学习和素质养成的全过程;其二,登高望远、心胸坦荡,选准目标、盯紧方向,切忌急于求成、半途而废。国家实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工程的目标是宏大的,并具有“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特征。为科学成才,学生应自觉做到:注意应用和发挥身边软硬件条件的辅助作用,科学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艰难险阻,力争获得优良的学习实效。国家所需的“杰出”人才,就是那些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那些能通过运用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思辨方法,发现、验证、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人,那些能通过运用所学推动社会进步、引领人类文明,奉献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学生宜处处严于律己,才可能竞争成才。
1920年6月6日,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在讲演中说:“社会生活和组织,可以比之于布。布是由经纬线组织成功的,社会是由许多老人和青年人组合成功的;从新陈代谢来理解,老人所做的事总有一天要交代,而继起的人必定是青年。这等青年,必定要由学校里培养很好的人格,才可以担负责任。如果没有受过训练、没有什么陶冶,径去做社会上的事务,那社会必定不能完善。”这段话值得深思,无论是“训练”,还是“陶冶”,实际都在强调养成学生自觉学知和用知的能力,都需要学生自觉投身于“遴选”“杰出”人才的实践过程。
自觉履行学业义务
学生参与人才遴选过程,目的是要掌握用于未来履行服务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服务”一词的释义为:“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对于未来进入社会用人单位履职的学生来说,自入学起就应树立掌握履行服务岗位工作本领的意识,并为此而尽力完成学业义务。毛泽东同志早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段话告诉我们,社会工作需要具备“服务”素质的工作者。学生要把自己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就需要具备这样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如果说“服务”是履行应有的义务和职责,那么“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就是为人民履行应有的义务和职责。一些高校制定“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了保障学生学习知识要服务人民的利益,履行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义务和职责。对学生来说,“服务”人才培养目标是贯穿于学习全程的内容,也是履行学业义务和职责所需经常思考的内容。学生践行人才培养目标,应在自觉参与人才遴选过程的基础上要求自己:一要树立“服务”理念,始终着眼于人才培养目标;二要发扬“服务”精神,努力完成知识学习和素质养成任务;三要盯准“服务”目标,严格把握成才质量。在学习过程中履行职责,全程实践“服务”目标;在学习态度方面,约束自身行为,追求成才目标。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集中精力于知识学习,为掌握服务国家建设和发展尽到应有的义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三点希望,正是党和国家针对学生实践“把自己”培养成“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提出的具体要求。作为当代学生要践行总书记的讲话,就应做到:于入学之际,尽力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知晓实践自学的必要性;于在学期间,主动把握实践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方向,有序实践学业步骤;于结业阶段,自觉检验学业成果,并保证顺利完成就业过程;这样才可能把自己培养成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降瑞峰,陈骊骊,谢天武,魏薇.《金风送爽,澎湃汪洋意—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纪实》[N].《中国人民大学校刊》, 2010,(9),13.
[2]约翰·杜威.《教育者之责任》(1920年在南通的讲演).
[3]毛泽东.《为人民服务》[M].《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05.
[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9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教学督导室)
塑造批判精神培养杰出人才 篇4
对于此, 本文立足于批判精神的失落和形成, 来对钱老生前的问题予以解答。这是因为批判精神事关中国人才培养的真谛, 解答人才培养问题必须重视批判精神的巨大作用。
一、批判精神失落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 “科学”和“民主”的指导精髓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目标。而批判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是其活的灵魂, 是科学和民主的必然要求。但是, 实际情况是:在当前中国, 批判精神反而失落, 这仿佛是个历史性的悖论!
虽然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 同时缺少资本主义的经济积累, 生产力不发达, 但是这并不能将中国目前批判精神失落的原因认为是历史的宿命, 认为面对这一宿命中国人是无能为力的。而实际上, 批判精神是近代的产物, 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没有否定和排斥批判精神, 而是将其作为活的灵魂。所以, 中国当前批判精神失落的原因并不能归结为历史的宿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 而是另有原因。我们只有客观现实地分析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状况, 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悖论。
1. 政治因素。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中, 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成为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特征, 这使得家长制和一言堂盛行, 导致批判精神的缺失, 使其无立锥之地。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 高度集权的领导体质特征有所缓和, 但是仍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同时又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较为薄弱, 国家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不能切实实行和保障民主集中制制度。这使得不能正常运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 使党与国家无视自身错误, 助长了家长制和一言堂现象。而这也是左倾教条主义统治得以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同时家长制、一言堂和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两者相互强化, 使民主集中制转化为集权和个人专权。高度集中的权力与左倾教条主义的结合使讨论之风消失殆尽, 合葬了批判精神。在改革开放之后, 由于政治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 使得用落后的政治思想来指导高速发展的经济运程, 导致两者高度同构, 思想文化的激荡反过来危及政治政权的稳定, 另外两者的同构也使得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模糊, 同时引起政治腐败现象严重, 这些现象导致在此时期人们的信仰危机和价值的失落, 使得批判精神无立足之地。
2. 经济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体制可以完全用四个字来概括:计划经济。其显著特征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统一,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全能的特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每个人的劳动所得必须首先上缴国家政府, 随后的个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必须依靠这一政府组织, 甚至包括婚姻大事。这种经济体制下, 每个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都被高度政治化, 无法对政治生活产生有效的制衡和影响。所以, 很明显, 批判精神无法在此种经济体制下存在。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批判精神开始被重视, 但由于市场经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仍然无法高度发挥批判精神的效用。例如市场经济追求短期利益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大学的育人格局。俗话说,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在市场经济追求短期利益、追求利润的前提下, 大学教育开始出现浮躁现象, 短线作战、速生速成成为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 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开始逐渐抛弃创新和求真精神, 开始急功近利, 出现“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批判精神的失落在所难免;另外, 市场经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征使得大学教育与推动人才的创新的目标完全不符, 但是市场经济以其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理性绑架了大学的价值理性, 使大学的批判精神沦为现实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仆人。
3. 文化因素。
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乃至辉煌的精神象征, 但也有其自身的弱点。正如顾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归结为史官文化, 其显著特征是政治权威至高无上, 这导致思维方式片面、静止。这种文化特征完全扼杀人们的批判精神。虽然在近代, 科学和民主被提上日程, 但两者只是强国的工具, 根本无法体现批判精神。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人民开始广泛借鉴西方一些有价值的文化, 其中最显著的是对市场经济文化思想的借鉴, 但随之而来的是大众文化的盛行。而大众文化的盛行逐步消解和剥夺着批判精神。这是因为, 首先, 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在前大众文化时代, 某一学科领域的精英分子是人们崇拜和羡慕的对象, 这使得他们的批判意识更为权威和理性;但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开始让文化走出象牙塔, 走向大众, 使对文化陌生的普通大众开始一睹其真谛, 至此, 大众文化开始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分割天下, 这使得精英分子的角色意识逐渐淡化, 同时批判精神也开始淡化。其次, 大众文化解构了批判精神。只有到物质文明富裕到一定程度时, 才会出现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 大众文化一反以前知识的宏大叙事的特点, 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感受, 将审美艺术世俗化、实用化、娱乐化, 在此过程中, 知识的神圣特性瓦解, 平凡文化逐渐塑造, 带给人们不需要思考的平庸的文化模式, 而这恰恰使得人们思考真相、追问本质的能力渐渐萎缩。当曾经的精英分子长期浸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时, 无疑会影响到其自身的思考模式和批判精神, 有力地削弱了其批判精神。
二、批判精神的养成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 批判精神不可能在封建王朝的背景下形成, 也不可能在民族危亡、经济薄弱的背景下形成。在现代, 虽然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出现了很多不利于批判思维形成的阻碍性因素, 但这些因素不是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克服和防止的。由此, 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来养成批判精神。
1. 注重法治建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儒家思想深深扎根其中, 所以中国人喜欢讲求“仁政”, 而忽视了对法治的建设。而实际上, 儒家崇“仁”贵“柔”的思想具有一种内向性的特征, 往往注重关系裙带、职位高低。但批判意识本是一种外指性的思想, 具有外向性特征, 需要法制制度下的平等自由思想作为其生长的土壤。所以, 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对之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争创一个自由平等的文化平台, 培养批判精神的土壤。
2. 铸造独立自由的人格品质。
批判精神是一种独立自由意识的体现, 只有以此为保证, 批判精神才会避免成为形式、工具的下场。在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廊中, 集体主义精神, “舍小我, 成大我”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 “君权思想”“英雄思想”和“官本位思想”充斥着国人的脑袋, 这必然会扼杀批判精神的养成, 同时, 当批判不再成为一种意识, 开始具有了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批判就不再成为批判, 不再成为一种目的, 而开始沦落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 应该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品质, 让民众的呼声和言论完全发自内心, 而不再顾及不必要的因素。当一切话语以事实为根据, 当学术争鸣呈现百花齐放的样态, 同行不再相忌, 当独立自由真正成为民众的信仰和国家的法度, 那么批判精神的形成就会成为自然之势。
3. 变革教育体制。
“科举”作为中国古代的选拔方式之一, 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 虽然现在“高考”完全替代了“科举”的地位, 然而却是一种变了样貌的“科举”选拔制度。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 高考披上了批量生产和功利的长袍, 在这种应试教育的高考制度下, 根本没有批判精神的生存之地。所以, 对选拔制度的变革成为必需, 对选拔制度的去功利化、终身化和全民化, 培养常态化的批判意识成为教育变革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形成批判精神。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
杰出科技人才 篇5
美国杰出人才移民申请类别有哪些优点?
1职业广泛,没有限制,无论是科技,还是教育艺术,商业的,都可以申请,也没有学历的限制,只要你足够优秀,都可以有机会试一试。
2.美国杰出人才移民申请办理比较快,甚至几个月就能搞定。
3不要求杰出人才移民申请人做资产的投入。
4不需要雇主担保,提供什么证明材料
5一人批准,全家受益,其配偶及21周岁以下未婚亲生或收养子女均可同时申请绿卡。
6美国身份可以进入美国名校的机会比较多,子女可优先就读美国名校:现在美国有限量的私立高中涌入了大量的中国学生。但是,美国的公立高中不仅数量大,选择范围广,而且质量好,可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以绿卡身份可以超5倍的机会进入美国名牌大学。
7永久绿卡,身份优势“杰出人才”绿卡为直接永久正式绿卡,没有后遗症。绿卡上标有通过“杰出人才”方式引进美国,工作、生活皆有优势。
8杰出人才移民申请,不需要排期等待。
9没有移民监的要求
杰出科技人才 篇6
关键词:培养模式;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全才教育;专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96—0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也一直在积极地探索这一课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亦试图从应试教育和全才教育这两点来探讨当代教育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全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改进措施,以期造就杰出人才。
一、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两千万,每年毕业生超过六百万,但其中高素质人才比例很少,杰出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甚至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
面对这一现象,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越办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教育质量却没有提高,以至于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之处,其中主要有两点:一是过于强调应试教育;二是过于强调全才教育。
中国是个历来重视考试的国家,在封建社会,很多读书人的人生目标就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这一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是当代应试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土壤[1]。恢复高考后更是一考定终身,于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上大学后,学生的主要精力仍是上课、复习,然后通过各门课程考试和证书考试,最后获得文凭,这就是中国目前大致的一个教育流程。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应试。当然,我们承认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能长期存在,的确是有其必要性和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情大国,如果完全取消高考及其他考试,则势必会出现人际关系、政治地位、家庭出身、金钱等各种因素影响到人才评价、选拔、培养的更为复杂的局面。“文革”时期所出现的某些根红苗正却不学无术的推荐大学生即可为前车之鉴。而且,恢复高考以来,我们的大学也的确为社会选拔、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这些人也正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应试教育这一培养模式也存在其局限性。不论何种考试,不论如何设计考题,都只能测试并提高人的一部分才能,很难全面反映并培养高素质人才甚至杰出人才所需的全部素质,也就是说,杰出人才所需的很多素质并不是仅仅用考试就能考出来的。古今中外的很多事例都已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在科举考试中考上进士甚至状元的人在科场辉煌之后就暗淡下来,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令人瞩目的业绩。相反,却有不少科场表现平平甚至落第之人却因其事业上的成就而留名青史,如:医学家李时珍,文学家吴承恩、蒲松龄,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等。在国外也不乏其人,大发明家爱迪生读小学时,就因考试常常不及格而被赶出了校门,最后却自学成才,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后来有人断言,如果爱迪生不退学,一路勉强读下来,最后即使拿到大学文凭,也将平庸一生[2]。而在当代中国,很多中国学生会做题,会考试,进了名牌大学,也拿到了各种令人炫目的证书,但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因此未能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这样的人即使通过了再多的考试,拿到了再多的证书,也只能说学习成绩好而已,又怎能称之为杰出人才呢?须知杰出人才应指那些在某些领域具有杰出才能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以英语翻译专业为例亦可看到,很多大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却不能用英语与外国人流利地沟通思想。即使是那些通过了专业八级考试的英语翻译专业的研究生们,又有多少人能胜任国际会议的翻译工作?有多少人能用准确、地道、优美的英语翻译当代文学作品呢?更别说提出创新而又实用的翻译理论了,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
另外,我们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过于注重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学开始,学校和家长就十分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很多小学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等多门课程,学业之重,从小学生们厚重的书包、过早戴上的眼镜上可略见一斑。但很多家长仍嫌不够,除学校课程外,钢琴、舞蹈、奥数等不断给孩子们加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武双全,样样出众。而到了高考时,基本上仍以各科总分定成败。进入大学后,很多学校也仍然以综合测评来评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当然,父母及学校的做法我们都能理解,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才兼中西的全才,愿望固然好,但实际效果如何呢?须知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样样都学,则门门难精。另外,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有七种智力:语言、动作、逻辑、情感、想象、数字、声乐,而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其可能在某种智力上极具潜力而在另一种智力上乏善可陈。有人能文,有人能武;有人擅长形象思维,有人擅长逻辑思维;有人醉心于学术研究,有人则活跃于外交场合;有人有敏锐的艺术细胞,有人却对各种机械情有独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要求孩子在七种智力上都有极高的造诣,这本身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至少成功的概率极低。人类历史上虽曾有过极少数这样的全才,如张衡、达·芬奇、拿破仑、毛泽东等人,但很难推而广之。尤其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各学科分支越来越细,每一个学科的每一个分支都是一个无穷的天地,一个人穷尽其一生的精力,能在其中某一个分支上作出杰出的贡献,就很不容易了,就可称之为杰出人才了。如果我们片面强调全面发展,就可能让一些在某一领域极具天赋的苗子失去发展的机会。钱钟书当年高考时数学较差,而爱因斯坦考大学时外语也未过关,但都因其各自的特长而被录取。如果当时的学校过分强调总分及均衡发展,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少了一个文学大师和一个物理学大师。但遗憾的是,恢复高考以来,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在某一学科天赋极高,却因总分不够而与大学失之交臂。如果我们多一些宽容和欣赏,少一些求全责备之心,对这些学生予以特招,并特别培养,他们极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成长为杰出人才,这其实就是古人所说的因人施教。可惜在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的今天,这些学生就像不合格的零件在某道工序上就被淘汰了。而进入大学后,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是大而全,全而不精,基本上是平均分配教学资源,很少发现并针对学生特殊的禀赋引导其在某一方向上深入发展。这样,学生独特的潜力没有激发出来,很难在某一领域形成专长。比如很多学校普遍开设的机械工程专业,往往开设了数学、英语、制图等近三十门课,但核心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往往只占了六分之一的课时。四年下来,学生似乎样样都懂一点,但样样都不精,很难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别说成为杰出人才了。这也是片面追求全才教育带来的问题。
二、根据当代国情,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析了我们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后,我们就应针对这些问题,并根据当代国情,逐步地完善之。
针对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我们应采取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在高考招生时,除高考成绩外,应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测试。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加试听力和口语,物理专业的考生应测试其实验动手能力,美术专业的考生应测试素描、水彩等。然后,把高考成绩和素质测试的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总分(如:7∶3)。可喜的是,有不少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试点成功后,可逐步推广。一旦高校招生的标准能得到完善,这一指挥棒必然会带动中小学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这样就会在全社会形成重分数亦重素质的文化氛围。另外,在大学教育里,除了保持基本的、必要的考试外,应通过各种专业训练、实验设计、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当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会读书、会考试,而且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既能独立思考又善于与人合作,还具备自信、勇气、毅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时,则势必从中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乃至杰出人才,又何愁找不到工作呢?
另外,针对求全教育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应采取全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全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各有利弊,求全则不精,求专则面窄,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利学生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原则上仍应强调各门功课全面发展,但可鼓励学生在各科总体成绩较好的情况下,根据其兴趣爱好,重点对某一学科多下些工夫,多看些课外书,甚至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在高考招生时,对某些单科成绩特别突出而总分略低的学生,如经专家测试,证实其在某一学科的确有过人的天赋时,应破格录取,特别培养。在大学一年级亦可不分科,或只大致分为文、理、医、艺等几大科。到大二时,再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禀赋引导其专攻某一学科,以期在某一专门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很多大学所采用的导师制值得我们借鉴。导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帮学生解答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是根据其深厚的学养、长期的教学经验、敏锐的观察去发现并引导学生从事其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3]。杨振宁在美国读书时,做实验经常出差错,甚至有同学开玩笑:“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他也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学物理的天分,但他的导师经过深入观察,发现他虽然不擅长动手做实验,但在理论分析及逻辑运算上有过人之处,于是引导其主攻理论物理。后来,他果然成为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4]。我们亦可根据具体国情、校情從本科教育阶段就逐步引入导师制,使得各具天分的学生们如一棵棵幼苗在导师的引导下,在科学文化的土壤里或绽放奇葩,或结得累累硕果,或长成参天大树。如以英语专业为例,有人语法扎实,善于做题又有耐心,可培养去当中学英语教师;有人听说能力强,反应机敏又善解人意可当口译员;有人反应速度稍慢,但能深思熟虑,又严谨细致,适合当笔译员。甚至同样做笔译,有人感情丰富,文学功底扎实,则适合翻译文学作品;有人知识面较宽又逻辑周密则适合做科技作品的翻译。总之,先须有较宽而扎实的基础,然后在导师的引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日日精进,则总有成大器的一天。
古时候,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是因为他掌握了一套有效的育人之道,如因人施教等[5]。今天,如果我们能根据当代国情不断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一定能做到桃李满天下的。
参考文献:
[1]王炳照,郭齐家.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史荣新.爱迪生传[M].内蒙古: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加]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皱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杨建邺.杨振宁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5]严华英.孔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杰出科技人才 篇7
一、确立科普兴校发展战略
(一) 秉承科技教育传统
多年来, 我校一直重视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 自2005年起就将学生的科普教育工作纳入了学校整体规划,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率先在全县建立了6个学生校外“科普实践基地”, 其中的“荷花山庄”还被命名为“市科普教育基地”。学校每期坚持组织学生开展校外科普活动已成为传统项目。
(二) 纳入学校发展目标
近年来, 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把争创“科技特色学校”纳入了学校的整体规划。学校加强了对科技教育的领导,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以科学和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做到了人员到位, 资金落实, 从而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 开展科普教育研究
为了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步伐, 2007年5月, 学校开展了《构建西部城镇小学科普特色校园研究》, 学校科技教学教研氛围已初步形成, 其设施设备也日臻完善。2010年1月, 学校又开展了《城镇小学人文科普特色校园建设研究》, 并于2010年10月正式被批准为市级科研课题。
为了让课题研究助推学校科普发展, 我们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把课题研究与科学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定的方法和理论, 从而为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二是把课题研究和科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文科技素养。三是把课题研究和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为打造科普校园和建设特色学校服务。
二、全面实施科普校园建设
(一) 营造科普文化氛围
学校加强了校园科普文化建设, 让科普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基本色调。学校修建了大型科技石雕墙, 张贴了科学家字画, 主办了科普专栏, 加上科技标志性建筑, 让人一走进校园, 就会感到浓浓的科普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二) 培养科普师资力量
从2005年开始, 我校就足额配备了科学专职教师。为提高师资素质, 学校多次组织他们外出培训、参观, 现已有多名教师成为县、市科学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成为推动学校科普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 开设科普教育课程
1、上好《科学》课。
上好《科学》课, 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学校带领科学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把书本学习和科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科教组教师还多次成功地完成县、市科学观摩课、研讨课、支教课等活动, 并在县市科学课大赛中获奖。
2、开设《天文》课程。
为打造科技特色教育, 学校专门开设了《天文》校本课程。这是我县唯一开设天文课的学校。学校不但配备了专职教师, 而且还分年级自编了天文教材, 做到了每班每期上6节天文课。为了增加学生对天文的感性认识, 学校还购置了天文器材, 并自筹经费建起了先进的天文台和“天问馆”。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不是孤立的, 也不仅仅是科学教师的事。我校坚持把科普教育和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而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科普和科学就像鸟的两翼一样, 只有两只翅膀一样大小, 鸟儿才能平衡, 才能够顺着正确的方向飞得又高又远。”
(四)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我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有两个特点:
1、科技教育形式新。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站进行科普宣传, 并开设了少儿科普专题栏目, 定期为师生举办科普讲座, 组织学生观看科普影片;学生围绕科技活动主题, 主动到学校科普图书室或上网搜集资料, 认真办好专题黑板报, 设计制作科技创新作品等。
科普特色教育活动主要有:
2007年3月19日上午的日偏食观察;
2007年中秋节的“月桂中秋, 寻找桂花树”科普赏月活动;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观察活动;
2010年1月15日日环食观察活动;
到长河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到天醉园、琵琶山庄、荷花山庄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到原也 (西苑) 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到北山佛湾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举办科技幻想画、科技创新作品比赛。
2、科技教育参与面广。
我校在开展科技活动时, 做到了班班组织、人人参与。每年一届的校园科技节 (11月3日) , 内容丰富多彩, 有遥控车障碍赛、四驱车组装竞速赛、科技制作 (包括各类标本、各种科技创意作品制作) 、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设计等, 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我们还根据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了“科技赏月”、“观看日食”和放风筝比赛等活动, 也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参与。
(五) 打造科普实践基地
“建设科普校园, 培养杰出人才”已成为我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追求。为此, 我校配备了标准的实验室、生态园、科技馆、天文台、科技创新制作室等校内科普实践阵地, 孩子们在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中得到了熏陶和启迪, 学科学、爱科学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三、科普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 我校科普教育蓬勃发展, 在县市具有一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 学生各级各类获奖达五百余项, 其中天文方面获奖尤为突出。
2007年11月, 学生参加第四届“争当小实验家”全国总决赛取得“三金两银一铜”的好成绩, 其中“三金两银”为天文组的学生所获;2008年11月, 学生参加第五届“争当小实验家”全国总决赛又取得“三金两银三铜”的佳绩, 其中6人来自天文组, 而且天文组的王玉玺同学还获得全国“五星小实验家”光荣称号;2009年11月, 我校选派了20名学生参加重庆市第六届“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 除1名学生因病未能参加市级比赛外, 参赛的19名小选手全部获得市级奖, 其中一等奖3人, 二等奖7人, 三等奖9人;当中12名小选手来自学校天文组。
同时, 科技教师也取得不菲成绩, 多名教师的科技论文获奖, 辅导教师赵祖莉获得了“争当小实验家”全国“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唐安书获得“重庆市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称号, 陈友文获得“大足县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称号;科学教研组荣获重庆市优秀教研组称号, 赵祖莉荣获重庆市优秀教研组长。在学生与教师获奖的同时, 学校也获得2007年“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重庆市争当小实验家优秀组织单位”、“大足县科技模型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大足县科普教育特色学校”等。
杰出科技人才 篇8
此次活动奖项分设了中国标准化事业终身成就奖 (2名) 、中国标准化事业杰出贡献奖 (2名) 、中国标准化榜样人物 (3名) 、中国标准化创新人物 (15名) 及中国标准化特别贡献奖 (2名) 五个类别。
中国标准化杰出人物征集活动自2012年起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共同举办, 活动旨在繁荣国家标准化事业、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投入中国标准化建设、鼓励国家标准创新并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树立标准化领域榜样风标以及培育和增强中国标准化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届“中国标准化杰出人物”征集活动自今年4月份启动以来, 共收到参评材料105份, 参评人选涉及全国各地质检系统、标准化研究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等院校以及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覆盖检验检疫、认证认可、仪器仪表、皮革、汽车、造纸、酿酒、机械、钢铁、能源、电子、化工、气象、制药、林业、电器、纳米、电力、花卉、消防、医疗卫生、食品、建筑材料、现代服务业、教育等20多个行业, 及四川、浙江、江西、湖南、江苏、福建、广西、陕西、重庆、北京、湖北、云南、上海、辽宁、河北等15个省市自治区。历经两届的中国标准化杰出人物征集活动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入, 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反响并日益得到各领域内标准化从业者的认可与重视。
据举办方的负责人介绍, 未来标准化杰出人物征集活动还将在已有规模和成果的基础上, 一方面加大对获奖者的深入报道和展示;另一方面, 还将继续扩大活动开展范围, 让更多标准化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能够被社会和广大标准化从业者认识、尊重并分享其卓越成绩。正如此次获奖代表、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言在颁奖仪式上所表示的:“获得标准化杰出人物奖, 是我毕生的荣幸, 我也更将其看作是对我自己及同行者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未来继续开拓创新, 和大家共同谱写标准化工作的新篇章。”
杰出科技人才 篇9
陈骏校长 (以下简称陈校长) :我认为,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去年11月7日, 《文汇报》整理报道“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质疑“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一事。钱老认为,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都是人云亦云,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大学》:那么, 您认为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陈校长: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今年年初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讲话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的诸多方面分析了亚洲, 尤其是中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性和需要克服的障碍。他认为, 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但前提是, 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大家比较能达成共识的是,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而且, 莱文认为,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够保证东方崛起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
无独有偶, 在今年5月份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 一些国外著名大学的校长也指出了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认为, 中国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缺乏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认为, 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 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 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
从以上这些谈话中可以看出, 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
《大学》: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呢?
陈校长:去年秋季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方案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哈佛大学是世界上实施通识教育最成功的大学之一。1945年, 通识教育之父詹姆斯·布赖恩特·科南特系统地提出了通识教育四大目标:有效思考能力、有效沟通能力、恰当判断的能力和对价值的认识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他们推出了七大类课程。半个世纪以来, 这一思想成为美国众多名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影响深远。2001年“9·11事件”之后, 哈佛大学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发展, 开始了长达七年之久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大讨论, 最终于2009年秋季开始正式实施新方案。新方案从原来的七大类课程改为八大类。
从这八大类课程可以看出, 原来的四大目标在新方案中并没有削弱, 而且更加具体化;新方案中完整覆盖“人类基本知识类型”的原理也没有变。新方案有四大特点:一是更加强调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二是关注现实问题, 淡化传统经典的“博雅”教育成分;三是强调科学教育, 加大通识课程的深度;四是强调多元价值观。此外, 新方案中通识教育目标的表述更加明确了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对了解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重视。新方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教育——一种在自由质疑精神下进行的, 不需要顾虑教育论题是否恰当或者是否有职业用途的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动摇陈见”, 是使“习惯的”变成“不习惯的”, 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与之后的东西, 帮助学生摒弃原来方向并找到确定新方向的方法。从而教会学生质疑陈规, 促进自我反思, 训练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而这些正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相对不足的。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效果如何呢?他们曾对文科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研究发现, 该校文科学生从大一到大四一般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称为“二元论阶段”, 认为事物都可以截然分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两类, 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找到那个好的或正确的答案。第二是“多元论阶段”, 认识到事物不是可以简单地分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两类, 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找到多种解决的办法, 因此无所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因而往往失去前进的方向。第三是“相对主义阶段”, 认识到虽然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找到多种解决办法, 但在给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办法。因此, 判断事物好坏、对错要基于一定的条件, 要确立一定的标准, 这实际上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标志。第四是激动人心的“付诸行动阶段”, 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 进一步将自己的认识上升到理想层面, 即能够应用知识于现实问题的分析, 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并矢志不移地去追求。
《大学》:南京大学是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陈校长:我们于2009年9月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启用新的教学模式。这个新模式被简称为“三三制”模式, 即实行“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
“三个培养阶段”是指本科生在四年当中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其中, 大类培养阶段由新生研讨课计划和通识教育计划两个部分组成;专业培养阶段由学科大类平台课程计划和专业课程计划两个部分组成。学生完成通识教育阶段规定的学分以后, 选择一个专业领域, 先进行跨学科的专业基础培养, 再进行深入的专门领域的学习。
“三条路径”是指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阶段规定的学分之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条, 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选择“专业学术类”路径的学生将执行按照本专业研究生的能力要求设计的培养计划, 包括参加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参加教授课题、参加“顶峰课程”学习;“跨专业学术类”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本专业准出和新专业准入的学分和考试条件后, 可以修读第二学位。就业创业类是为了满足一部分有志于及早投入社会实践的学生需求, 培养其创业、就业能力。
《大学》:“三三制”模式和以往的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
陈校长:“三三制”模式背后的原理, 概括来讲就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 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条。
特点之一是新生研讨课与“通识教育课程”实行共建、互补。新生研讨课是实行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计划的功能, 与国外同类计划相比有所不同, 它部分地发挥着通识教育的作用。我们的教师多数是在专业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能够开设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的人很少, 一下子很难构建覆盖文学艺术、中外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伦理等人类知识各大领域的理想的课程体系。为此, 我们鼓励教师发挥特长, 以灵活多样的新生研讨课形式为起点, 逐步过渡到通识课程, 最后发展出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去年, 全校开设71门新生研讨课, 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我感到, 新生研讨课的意义, 在于让学生转换学习方法, 弥补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接受的应试教育的不足, 并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 学生们几乎成了考试的“机器”, 习惯于被动地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固定知识。新生研讨课则让这一切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逐步形成;师生关系在互动中变得更加民主和平等;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得到加强, 学生的知识观、学习观发生根本性转换。
特点之二是继承与发扬我国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比例调整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存在一定联系。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工业化过程还没有完成, 产业结构仍然以制造业为主。所以, 中国大学专业教育的经验要继续发扬下去。我们在积极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模式接轨的同时, 还高度重视在专业教育上形成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层楼”教学模式的经验, 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我们的做法是:在第一阶段 (大类培养阶段) , 要求学生完成必修的基础课, 作为最低限度的“准入”课程;在第二阶段 (专业教育阶段) , 为学生准备深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准出”课程;在第三阶段 (多元培养阶段) , 为选择专业学术类的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专业课程, 为学生的专业发展留出空间, 确保我们的毕业生“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
特点之三是着力培养学生的优异个性。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 也是克服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关键。教学模式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异个性, 又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需求。学生在四年期间, 有三次自主选择的机会:第一次是按照学科或专业大类招生, 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第二次是制定“专业准入准出标准”, 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教育主修方向, 第三次是建立“人才培养分流机制”, 让学生自主选择未来发展路径。正是通过这些选择, 确保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和愿望来学习。另外, 我们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 缩减课程总学分和必修学分, 增加自由选修学分,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大学》:就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而言, 您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着力点是什么?
陈校长:通过改革实践,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定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艰辛的努力, 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第一, 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那样,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首先, 要转变教师观念, 要把认识统一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上来。把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位置上, 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举措, 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 究竟什么叫批判性思维呢?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认知方面往往具有几方面的能力:一是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评估证据的能力;二是鉴别事实与个人主张和逻辑判断之间差异的能力;三是能够发现普遍规律, 并评价其逻辑严密程度的能力;四是正确、清晰地进行推理, 并有效解释结论的能力。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情意方面也会有很多特点, 比如不草率、不盲从, 对问题深思熟虑;保持好奇和质疑的态度;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歧视的存在, 注意克服这些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观点, 理解他人, 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显然, 批判性思维的要求与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理念具有很大差异。
其次, 着力培养教师的跨学科能力。众所周知, 我们的教师都是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而且现代学科体系的引进也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因此,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自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知识观”, 改变旧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方法, 扩大知识面, 发展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能力。
第二, 改革课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全面学习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 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 致使课程总量过多, 课程门类划分过细、过专。我有一次在与我校地理系78级校友聊天时了解到, 他们觉得四年中最有意义的课程是基础课和实践课程, 多数专业知识在今天都已过时。这反映出我们的“知识观”需要改进。世界一流大学关于“知识”的概念重在发现知识的过程, 而发现知识的过程在教育目标上的体现则是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事实上, 如果解决了关于“知识”概念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前沿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 我们目前做法是通过新生研讨课计划、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以及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等举措, 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权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下一步还要完善“三三制”的课程体系, 加大对“大学生创新计划”的投入, 建设形式多样的“大四顶峰课程”, 改革和充实大四实习内容, 鼓励教师将科研与教学融合, 使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时, 具有明确的学术目标、人生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 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有机体。从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看, 他们之所以能够通过较少的课程门数和较少的课时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主要在于教师对“知识”的不同理解以及与之相符合的现代教学方法上。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中一门“伦理推理”课为例。该课是300人以上的大课, 共12讲, 每一讲在40分钟左右 (时间并不固定) 。教师以假设的伦理悖论开始, 请学生充分辩论, 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摆出历史上早期伦理学家的相关观点。接着又会引出新的悖论, 再讨论、再辩论、再摆出另一个相关伦理学家的观点, 并不失时机地结合历史上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课程结束时, 留给学生的不是零散的伦理学理论, 也不是完整的伦理学体系, 而是伦理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实际问题的关系, 哲学家是如何“发明”哲学理论的, 对于伦理悖论应该如何运用逻辑推理和辩论的手段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等等。这样, 短短的12课时 (另外还包括学生的自学) 完成了我们通常需要两个学期 (64学时) 才能完成的伦理学“知识”覆盖面。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研究。
杰出科技人才 篇10
1.1 基本慨况
获奖人唐纪梅, 女, 土家族, 农民, 生于1979年7月, 中共党员, 中专文化, 是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 松桃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 家住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兴街道, 2014年11月, 被中国农学评为“第二批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资助人”并获项目资助金5万元, 2015年1月, 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联合授予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她带民致富的典型事迹, 被收录在2014年《中国人大年鉴》书中。她领办的合作社于2014年7月, 被全国妇联、科技部、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14年11月, 被农业部等九部门评定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1.2 发展养殖, 取得成效
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完善领办专业合作社服务体系, 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主体, 强化对入社社员的跟踪指导和全程服务, 促进了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健康发展。目前, 唐纪梅领办的合作社规模化生猪养殖场, 占地6300m2, 建有11栋标准化生猪养殖圈舍, 养320头母猪, 年出栏良种仔猪和商品猪7000多头。
为实施好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 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降低饲养成本, 在县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 唐纪梅领办的合作社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一年来, 对200多户社员和周边养殖户实行统一采精、统一配送、统一标准指导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统一收20元精液成本费的“四统”服务, 通过“四统”服务不但保障了精液的质量、节约了成本, 提高了受孕率和产仔数, 为养殖户创造许多额外价值, 确保了养殖户增收, 为助推农民养殖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1.3 种养结合, 打造亮点
为以短养长, 优势互补, 打造循环农业新亮点, 2014年12月, 她将领办的20公顷无公害生态葡萄园基地进行改造升级, 园内修建了观光通道, 建起了标准化大棚。因这里的葡萄园示范基地是一脚踏贵州和湖南的交界地, 又是铜松二级公路的显眼路边, 葡萄园左边和后方连接大兴镇15.38公顷油茶基地, 右边连接正大乡万亩现代高效茶叶产业示范园区, 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农业观光园, 为全力打造无公害生态葡萄园, 全部施用猪场生猪生产的农家肥, 既改良了土壤结构, 增强土壤的保肥能力, 又使葡萄产量高口感好。为打造好这一现代循环农业新亮点, 对每个技术环节都严格按照无公害生态葡萄园的技术要求, 筹资200万元, 购置标准化的水泥桩, 铁丝、钢丝等物资, 邀请具有高级职称的县农牧科技局高级农艺师专家现场指导, 全面实行棚架搭建标准化, 果园管理科学化, 出产水果无害化的建设思路, 通过改造升级, 2015年产量猛增, 亩产鲜葡萄达2000kg, 在2014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年增收入200多万元, 口感口味深受好评, 产品供不应求。
1.4 进京培训, 大有收获
2014年12月5~8日, 唐纪梅赴北京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培训班, 唐纪梅这次倍感荣幸, 大有收获。中国农业大学培训中心由国家农业部、国家科协科普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家教授采取面授、讲座、专家答疑与交流讨论、现场教学相结合方式, 为学员进行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解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农业企业、巾帼合作社财务管理, 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项目申请与基地管理等新知识。通过这次培训, 在她人生中创下“三个第一”即第一次走进名牌大学校园, 第一次聆听到高级专家教授的授课, 第一次与来自全国巾帼现代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学习发展经验。能参加这种高规格的培训, 唐纪梅倍感荣幸, 通过为期3d的学习, 不但在知识上得到了提升, 更开拓了眼界, 也让唐纪梅的修养也得到了熏陶, 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巾帼创业的热情, 在发展农业的这条道路上更加坚定信念。
2 示范带动情况
唐纪梅组建的松桃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贵州、湖南两省交界的苗乡边缘山区取得可喜的示范业绩, 一年来, 各级领导和专家以及湘黔边区的1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先后5次到本合作社调研、考察、参观和学习;两次列为全省和全市农牧业工作现场会参观点之一, 唐纪梅示范带动的成功经验, 已成为全省、特别是湘、黔边区及松桃县5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样板和示范。2014年12月30日的辞旧迎新之际, 《贵州日报》以“一位女能人的致富梦想”为题进行了专访报道;唐纪梅领办的合作社, 被全国妇联、科技部、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唐纪梅带动当地200多户村民共同创业增收致富的做法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社会反响良好, 铜仁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冉晓东, 于2014年12月15日作出批示:“要让巾帼女能人唐纪梅成星火燎原之势, 使全县同妇女同志都行动起来, 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对此, 县妇联紧急行动, 2015年组织全县妇女开展向本人学习的一系列活动, 并取得成效, 涌现了出了杨华、吴萍、陈先芳、雷燕、杨维、田井红及唐纪梅在内的全市五一巾帼标兵和五一劳动奖章7名模范女性。2015年4月22日, 贵州省政协调研组专程到唐纪梅领办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地调研, 对唐纪梅带领当地妇女创业增收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一年来, 已有重庆、湖南和省内的1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唐纪梅领办的基地多次考察学习, 唐纪梅领办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已成为湘黔渝两省一市边区学习的样板。
3 经费支出情况
为实施好项目资助经费, 一是购置人工授精设备, 推广人工授精新技术。一年来, 对200多户社员和周边养殖户实行统一采精、统一配送、统一标准指导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统一收20元精液成本费的“四统”服务, 由于此模式不但保障精液的质量、节约成本, 还可因受孕率提高、产仔数增加等为养殖户创造许多额外价值, 确保养殖户增收。二是购置葡萄升级设备, 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去年以来, 唐纪梅领办的20公顷有机葡萄园示范基地购置标准化的水泥桩, 铁丝、钢丝等物资, 邀请具有高级职称的县农牧科技局高级农艺师专家现场指导, 全面实行棚架搭建标准化, 果园管理科学化, 出产水果无害化的建设思路, 通过改造升级, 2015年产量猛增, 亩产鲜葡萄达2000kg, 在2014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年增收入200多万元, 口感口味深受好评, 产品供不应求。
4 下步工作打算
唐纪梅今后3年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重点是以松桃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 充分利用湘黔渝两省一市边区交界的天然地理优势, 将向上争取和自筹资金1000万元以上, 将建1万m2的休闲观光农业度假村, 将无公害生态葡萄园扩展到66.67公顷以上, 建一个鲜葡萄冻库, 满足消费者一年四季食鲜葡萄, 同时, 还将扩大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 入社会员将从现在的230户增加到1000户以上, 良种母猪存栏从现在的320头增长到1000头以上, 食用菌将从现在的5000袋增加到10万袋, 搞立体现代农业综合开发,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工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城郊观光农业, 与旅游、餐饮、休闲配套, 吸引各界人士到合作社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做农家人。使农产品就地消费, 既可节省大量的采摘、运输、销售成本, 减少产品的消耗, 又可使综合效益提高5~10倍。投资一项就可囊括养殖、餐饮、休闲、旅游4个最赚钱的行业, 使成本降到最低, 实现效益最大化, 打造成湘黔渝两省一市边区现代循环农业的新亮点和示范。
5 几点工作建议
5.1 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一要充分利用各级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的意义和成果, 不断扩大影响, 使人们意识到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 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 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加大对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工作的领导, 促进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工作取得实效。二要充分发挥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杰出农村实用人才典型事例, 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5.2 完善政策, 健全机制
一是应成立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各级领导机构, 由农业部门牵头,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 会同科技、科协、畜牧、扶贫、林业等部门齐抓共管, 切实把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纳入人才队伍的管理之中。二是应建立健全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公开表彰机制, 鼓励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发挥其聪明才智。逐步把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 享受相关待遇, 促进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群体的形成。
5.3 管理科学, 经费落实
杰出科技人才 篇11
他就是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获奖者——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郑兴灿。
在30年水业科技的跋涉中,他如绵延的流水一般浸润着科技的园林,也在这片园林中收获了无数科研果实。
还城市清洁用水
1983年,郑兴灿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便入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一直从事城市给水排水和水环境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工程设计工作。在30年的科研生涯中,他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开发项目(课题)和工程设计项目60多项,参与审定评审研究开发项目(课题)和工程设计项目600多项。
伴随这一惊人数字的,是他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城市污水治理便是郑兴灿科研积累30年取得的成果。
氮磷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郑兴灿所负责的课题组便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在历时20多年的除磷脱氮基础理论研究、工艺技术创新开发和工程设计实践中,他们开发出一系列针对我国城镇污水水质特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的污水除磷脱氮改进工艺流程,有效解决了污水碳氮比低、水质变动大、回流污泥携带硝酸盐影响工艺运行效果的技术难题。
如今,这项技术在低碳氮比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并出版了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研究成果为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污水除磷脱氮工艺技术选择提供了系统可靠的理论依据、设计计算方法和工程化经验,技术成果在上千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成功推广应用。
2007年5月,无锡出现供水危机和蓝藻大爆发事件,引发了全国的关注。为此,郑兴灿率领团队,对污水处理一级A稳定达标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及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多种工艺及设备的集成和工程验证,形成了包括强化预处理、强化除磷脱氮、深度处理在内的整套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运行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成果在全国各地污水处理厂得到推广应用。其中,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集成应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初沉(发酵)池+回流污泥反硝化改良A2/O+悬浮填料强化硝化+化学协同除磷+机械过滤”工艺流程,成为我国第一座完全按一级A标准提标建设的工程项目。
除了对城镇污水进行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的创新开发,多年来,郑兴灿还不遗余力地推动着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他在国内首次从政策、标准和技术示范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及技术指标体系,着重发展战略、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工艺技术、配套设备和工程示范的系统研究与集成。
通过课题研究和工程设计建设,形成了污水再生处理成套工艺技术及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的编制。通过二级强化处理、混凝沉淀、过滤等系列单元技术的整合与集成,以及膜生物反应器、微滤等设备产品的研发,提供了适合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需求的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及配套设备,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应用于市政杂用、园林绿化、景观水体和工业用水,引领了国内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
为污水处理工艺注入新活力
在城镇污水处理领域,郑兴灿不仅要充当危急时刻的消防员,更要成为前瞻未来需求的先知者。他一直在探索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应用。这种探索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收获。
针对我国合流制(混流制)城镇污水普遍水量波动明显、水质浓度变化大、SS/BOD5比值偏高、BOD5/TN比值偏低、水质水量的季节性及昼夜变化显著等特点,郑兴灿研究开发了以环沟型改良A2/O高效除磷脱氮工艺系统为核心的改进型污水除磷脱氮工艺流程,重点解决出水氮、磷、COD、BOD5、SS等水质指标的一级A稳定达标问题。明显缩短了整个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总体水力停留时间,提高生物反应池的污泥活性及反硝化速率、优质碳源所占的比例及内碳源利用效率,降低工程造价、占地面积、能耗物耗和运行成本。
同时,针对我国城镇污水碳氮比偏低、进水无机悬浮固体比例偏高的水质特点,郑兴灿开发了改善污水除磷脱氮性能的初沉发酵预处理方法及系统,集生物絮凝沉淀和水解发酵作用于一体,改善进水水质构成特性,实现了城镇污水有机碳源的充分利用和无机悬浮固体的有效分离,提高进水中的优质碳源比例,相应提高了污泥活性、除磷脱氮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碳源不足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工程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能耗物耗水平,为碳源严重不足污水处理厂的氮磷稳定达标提供了可能。
在引进消化AB工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市场需求和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郑兴灿又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开发研究、改进和提高。根据试验,他提出初沉污泥活化形成生物絮凝作用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提交成套工艺技术、性能测试数据和示范工程;在机理和特性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技术成果已在20余座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化学—生物联合絮凝强化一级处理新工艺,在国内最大规模的上海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170万m3/d)工程中得到应用。
科技为国家民生服务
近年来,郑兴灿在忙碌于科研的同时,主持完成了“863”计划城市污水处理关键设备研制等重大项目,在国家层面,将技术转化为造福未来民生的工具。
据他介绍,项目围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功能提升和出水稳定达标的技术瓶颈,在污水机械预处理设备、新型初沉池设备、悬浮填料强化硝化系统、曝气成套设备、深度处理新型过滤设备的研制与工程应用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设备产品。其中,超细格栅实现了100%国产化,新型初沉池及砂水分离器解决了高SS/BOD问题,应用规模达60万m3/d;悬浮载体填料完全替代进口产品,规模100万m3/d。
此外,郑兴灿还将自己的技术成果运用到了工程实践中。他主持完成的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针对北方典型缺水城市季节性水量变化不均、内外污染源交替污染、上游过境与下游地产污染物相互作用、复合型污染现象突出问题,选择代表性城市开展城市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整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集成应用,形成了包括城市与工业园区污染负荷削减、再生水利用与安全保障、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景观水系统功能恢复与滨海盐碱湿地修复等方面内容的集成技术体系,建立了各类示范工程26项,形成关键技术(点)58项,研发设备18台套,申请发明专利63项。
厚积30年,郑兴灿因其出色的工作收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市级优秀设计奖一等奖3项。
作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863”领域专家、科技支撑项目主持人,结合自身长期潜心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郑兴灿又需主持制定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重大专项的各类项目计划及实施方案,终日奔忙却乐此不疲。
杰出科技人才 篇12
表彰大会会场2014年9月22曰, 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9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6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等党政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接见与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路战远同志荣获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的光荣称号。路战远研究员多年来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农业机械化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是农业部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幵发和应用团队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3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农牧业丰收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顷。其中“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幵发和应用”项目, 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及杂草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获2008年度内蒙古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半干旱农田草原免耕丰产高效技术”项目, 获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及杂草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 获2009年内蒙古农牧业丰收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保护性耕作技术”获中华农业科技奖 (科普奖) 。全国杰出专胧技术八方表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