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英能力(精选7篇)
中译英能力 篇1
一、引言
目前, 我国中译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横向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 中国从政治、外交、经济到科技、旅游业, 乃至一个产品的出口都需要与世界交流。如中美战略对话就离不开中译外这个关键环节, 从最早的几百人到现在每年四千万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 而且人数逐渐增加, 中译外人才的需求量比以前大得多。一个是纵向的, 中央到地方, 也就是从国家级的对外交流一直到基层的对外交往的任务更加频繁和繁重。由此可见, 中译外对中国人来讲也是特别需要的, 并且从长期来看这样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任务量越来越大。 (黄友义, 2008) 根据中国翻译协会统计的数字, 全国现在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大概有50万, 而这50万人里, 专业的翻译工作者大约只有4万人;这4万人里, 高水平的大概只占了不到5%。 (沈苏儒, 2008) 目前中译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语言水平问题、工作态度问题、文化问题。本文旨在讨论跨文化传播理论与翻译的关系、跨文化传播能力对中译外人才的意义, 并提议高校进行阶段式文化教学, 培养中译外人才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二、跨文化传播能力对于中译外人才的意义
跨文化传播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跨文化传播能力就是互动各方在传播中进行的认同协商的有效性。它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而是经过后天努力培养而成的, 涉及认知、情感、行为和语用等诸多方面, 展现了个体在不同传播环境下恰当、有效而有创意地运用认知、情感、行为、语用等资源的资质与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主要由如下几方面构成:第一, 对不同文化的修辞敏感性。第二, 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立场的能力。第三, 适度的移情能力。 (孙英春, 2008)
(一) 对不同文化的修辞敏感性
在社会交往中, 修辞敏感性强的人往往能就对方对自己行为的反映做出准确的预测, 这种预测是以个人掌握的文化知识和洞察力为基础的。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The Bridge of the Madison Country。翻译这部作品的是社科院美国所一位资深研究员, 她出于对美国文化的了解, 对中国读者心理的了解, 准确地预测到书名要是直译成《麦迪逊的桥》, 对读者就没有吸引力, 至少从商业宣传角度说是这样的。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是《国家地理杂志》的一名摄影记者, 他到那里去主要是为了寻找那种带盖的桥, 即所谓的“廊桥” (covered bridge) 。实际上那种桥,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很多。因此, 译者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内容, 以及中国读者的接受心理, 把书名译成了《廊桥遗梦》。另外一个介绍中国文化的例子。1950年, 要给驻中国的一些外国大使放电影, 周总理挑了《梁山伯与祝英台》, 由外交部翻译室翻剧情简介。他专门让秘书打电话告诉翻译室:“《梁山伯与祝英台》不要翻成The love story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因为人家不懂。你就翻成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总理了解外国人的思维, 预测到一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人家会一头雾水;但一说“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们对电影的内容大致能知道一半, 知道这是一个爱情悲剧, 事先就能让他们了解这部电影的大概, 这是一个翻译的创新, 这种创新要求译者具备对不同文化的修辞敏感性。
(二) 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立场的能力
译者在中译外时, 应该具备这种描述性、非评价性立场的能力, 避免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判断不同的行为, 从而不自觉地产生民族、群体中心主义倾向, 造成传播失误或文化冲突。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有很多迥异的地方, 如陈明明曾指出:“中国的交流有一个特点, 讲话的特点, 特别是在政府部门中, ……四个字的成分很多, 修饰的内容很多, 不断地会有修饰成分。从修辞学来讲就是, 我们容易overstatement;而英文的特点正好是understatement, 与我们不同。我们通过大量修饰加强表达的力量, 这在汉语中是很漂亮的, 但是在英文中这么做就不行, 就容易有问题。” (陈明明, 2008) 笔者举胡锦涛同志和布什在华盛顿会面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进行的演讲说明这种英汉语表达方式的不同。招待会上, 先是布什总统发言, 他在第一段里使用了这样的措辞:“I enjoy my visit with President Hu.He tells me what he thinks, and I tell him what I think.And we do so with respect.” (客观描述) 我们再看看胡锦涛的演讲, 他是这样讲的:“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换意见。” (“深入的”则属于评价性话语) 。笔者再举一例说明中译外人才具备描述性、非评价性 (non-judgemental) 立场的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如曾经鼓噪一时的“中国威胁论”。造成这样的结果有我们自己宣传上的一些原因。 (黄友义, 2008) 从翻译角度讲, 如果是翻译文件, 就必须忠实文件, 但用到“最大的”、“最全的”、“第一”等评价性词汇时要谨慎一些, 它们容易引起外国人的误解, 要尽量用描述性、解释性的语言, 而非评价性语言表达。我国正在不断发展, 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不断出现, 都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这种表达方式是其他语言没有的。它们本身没有这种概念, 因此都是很中国化的东西, 那么翻译要想传达这种概念, 还要让外国人听得懂,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翻译时要尽量用描述性、解释性语言。
(三) 适度的移情能力
适度的移情, 不是完全接受或同情对方, 也不是完全放弃本文化的立场, 而是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感知和解释另一种文化。己故外交部长陈毅曾对翻译人员说:“你们应该采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 然后你们要能够跳出那种思维模式, 维持中国人的立场。”笔者举一例说明中译外人才具备适度的移情能力对成功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1984年, 美国总统里根夫妇访问中国。他们第一次到中国, 又是共产党国家, 所以很拘谨, 处处都小心翼翼。在人民大会堂前面, 前面的仪仗队走过了之后, 还有少先队员拿着鲜花。里根夫妇检阅完仪仗队, 走到群众队伍前面, 少先队员就像按了电钮一下, 齐声喊道:“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他们俩愣住了, 不知所措, 就站在那里微笑, 也不知道怎么办。这时翻译施燕华就起作用了, 她轻声地说:“他们喊的口号是热烈欢迎你们。如果你们愿意的话, 可以跟他们招招手, 然后继续向前走。”他们不走的话, 下面的活动怎么进行下去呢?后来, 他们参观一个幼儿园, 那些小孩子都很可爱, 都纷纷喊道:“爷爷奶奶好, 叔叔阿姨好。”施燕华开始没有翻译, 因为觉得不好翻, 就告诉他们:“你们来了, 他们很高兴。”结果那些孩子一直在喊:“爷爷奶奶。”把手伸过去要握手。然后, 里根的夫人南希就问施燕华:“他们在说什么呢?”施燕华就跟她说:“他们叫你们爷爷奶奶。”南希就觉得很奇怪:“我们不是他们的爷爷奶奶, 为什么叫我们爷爷奶奶呢?”施燕华就跟南希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 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观念。人跟人之间如果关系好一点, 都是很亲切的, 所以年纪大一点就是爷爷奶奶, 年纪轻一点就是叔叔阿姨或伯伯, 好一点的朋友还称兄道弟。”这么一说, 他们觉得很兴奋, 很有意思, 觉得学到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同样的场合, 美国孩子说的话截然不同:“How are you, Mr President?”“Good morining, Mr.President.”没有把总统叫成爷爷奶奶的, 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 中译外人才要特别注意培养这种移情能力。
三、阶段式文化教学培育中译外人才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多年来,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在我国外语界达成共识, 众多学者提出了很多强化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策略。种种策略, 不一而足, 但无一例外, 都忽略了文化教学是一个连续不断深入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该体现连续性和系统性, 应该考虑语言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分阶段有所侧重, 直至多方位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交际中创新运用语言能力。笔者认为要有效培养中译外人才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高校教师就应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原则, 明确设立教学目标, 灵活利用教学策略对学生实施分阶段文化教学。
(一) 初级阶段文化教学
在初级阶段, 教学中可介绍英语民族日常生活情景中的习惯用语和行为方式, 包括问候、致谢、道歉、称呼、谦逊语、客套语、委婉语等, 让学生了解语言与社会民俗有着密切关系, 了解语言的社会性, 避免交际语用失误。比如, 中西方国家人们对变老的态度不一样。西方人对年龄话题这个话题很敏感。胡文仲举过例子:一位新西兰籍女老师, 在中国任教, 回国后告诉朋友, 在中国她近百次被问到年龄, 这使她很烦恼、很困惑。 (胡文仲, 2002) 西方人不喜欢谈论年龄, 老龄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健康衰退, 体力、美丽、青春丧失, 甚至是死亡临近。当老年人被别人说“老”时, 他们多会觉得尊严减弱, 感情受到伤害。英语中有许多关于“年老”的委婉说法, 如feel one’s age, be advanced in age, senior citizens, elderly people, mature people。在中国情况却不一样, 当我们称呼人“老”, 多对他表示尊敬。例如, 我们称人“老李”, 是因为老李年长, 受人尊敬。被称为“老李”的人也觉得自己受到尊敬。两种对年龄的不同态度说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了中西民族日常生活情景中的习惯用语和行为方式的差异, 学生就具备初步的语言社会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 有助于在真实的跨文化传播中提高语用适应能力。
(二) 提高阶段文化教学
高级阶段, 教师应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介绍, 通过这方面的文化教学,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能力, 促进其了解语言蕴涵的文化。教学中可主要抓住词的对应关系。汉语与英语词义之间关系大致有四种情况:词汇空缺 (粽子/rice dumpling) 、词义大小不等 (heavy rain/大雨, heavy wine/烈酒, heavy heart/忧郁的心, heavy traffic/拥挤的交通) 、词语指称不同 (brown sugar/红糖) 、词语联想意义不同 (dragon在英语中为撒旦的化身, “龙”在汉语中则是神圣、吉祥的象征) 。除了对词汇文化意义的分析导入外, 教师还应进行有关文学、宗教、哲学、教育、政治、历史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学。如要准确理解“He is changing to Rip Van Winkle”这句话, 就要熟知“Rip Van Winkle”的来历。“Rip Van Winkle”是华盛顿·欧文 (1783—1859) 的短篇小说Rip Van Winkle (《瑞普·凡·温克尔》) 中主角的名字。故事发生在荷兰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乡村。瑞普为人热心, 靠耕种一小块贫瘠的土地养家糊口。有一天, 他为了躲避唠叨凶悍的妻子, 独自到附近的赫德森河畔兹吉尔山上打猎。他遇到当年发现这条河的赫德森船长及其伙伴, 在喝了他们的仙酒后, 睡了一觉。醒后下山回家, 发现时间已过去了二十年, 人世沧桑, 一切都十分陌生。因此, 瑞普不仅成为美国的传说人物, 而且变成“晚于时代的人、落后于时代的人, 对环境的变化不够警觉的人, 思想见闻方面落后的人”的代名词。对英语民族的社会背景文化的了解和词语深层文化内涵意义的认识与揭示, 会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为成功地跨文化传播奠定基础。
(三) 高级阶段文化教学
在文化教学的第三阶段, 教师应通过比较语言的文体或语域差异、介绍中西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并设置相关的汉英互译练习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教师应从文化背景角度阐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组句特点, 使学生了解英汉语的根本差异。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导入一些文化内涵丰富的英汉习语的互译练习, 让学生学习如何创造性地处理中西文化差异, 如何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翻译方法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在习语里, 我们可以看到地域、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的体现。虽然人类思维有共性, 但不同文化形态赋予了习语不同的喻体。比如:在西方英语国家,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 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形容一个人好运的Every dog has his day;形容一个人的重要性的a top dog;形容人的忠诚的as faithful as a dog;中文的爱屋及乌在英语中换成了狗Love me, love my dog。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如“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丧家之犬”等, 就连鲁迅都曾经号召人们要“痛打落水狗”, 狗的待遇可见一斑。这样的翻译练习会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交流意识, 并提高他们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适应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结语
全球化时代需要更多的翻译爱好者, 然而, 更加急缺的是真正职业化的中译外翻译人才。合格的中译外人才需要懂语言、懂专业, 更需要懂外国文化。职业化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在两种语言的互译中, 准确翻译和传播两种文化的真谛。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 中国从政治、外交、经济到科技、旅游业对于中译外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加。本文首先指出中译外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分析跨文化传播能力对中译外人才的意义, 提议高校进行阶段式文化教学以培养中译外人才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关键词:中译外人才,阶段式文化教学,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黄友义.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A].王欣主编:纵横:翻译与文化之间[C].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8:1-20.
[4]沈苏儒.从信达雅谈长句的翻译[A].王欣主编:纵横:翻译与文化之间[C].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8:101-122.
[5]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中译英能力 篇2
“论说文用于分析和解释事物的性质、特征、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阐明和论证某种思想观点、认识方法, 从而达到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目的”[1]。 论说文的主旨在于说理, 既然是说理, 作者就是在深刻理解某一道理的基础上用语言表达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观点鲜明但是语言简单是论说文的特点。这就是说作者将深刻的道理用高度概括抽象的语言去表达, 高度概括的语言保证了文章能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变革可也给译者的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
同时, 一篇优秀的论说文只有观点是不够的, 作者也需有理有据地支持自身的观点, 用言之有理言之有力的论据证明自己论点的合理性, 在提出论据时作者一般都会使用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等方法来支持论点, 这些修辞在表达上确实生动活泼, 但文化上的差异还有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都是译者在完成对修辞效果的翻译必须注意的问题。
最后, 为了让观点得以表达、并且广泛接受和流传, 作者在行文时也会注意文采与修辞。 所以, 论说文虽然相对来说篇章较短, 但翻译起来难度却相对较大。
这些难点使对论说文的英译的策略的研究凸显其重要性。
1 《劝学》汉译英现状
《 荀子·劝学 》 的英译本寥寥可数, 只有Burton Waston和John Konblock对 《 荀子 》 进行选译, 但由于文化差异和理解上的问题, 两人对《劝学》的翻译都不算准确传神, 用词也非常死板。
以《劝学》中的第一句话为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Burton Waston: The gentleman says: Learning should never cease.
John Konblock: The gentleman says: “Learning must never be concluded[2]”
对“君子”的翻译两个人都选择了“Gentleman”, “Gentleman”在英语中的释义是“a man who is always polite, has good manners, and treats other people well”或 “a man from a high social class, especially on whose family owns a lot of property”, 这两个解释一个侧重涵养一个侧重财产, 但原文中的“君子”更侧重于智慧和才能。
2 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2.1 虚化很必要
经典论说文经得起时间的洗炼,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用词精炼, 通过简单但是具体的词来传达复杂的含义, 因为简单而且有具体指向的词语在发展的过程中词义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这样选词在原文读者和作者之间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 但对于译者而言如何把这个含义复杂的词汇表达出来是值得译者进行探讨的。
例一: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3]。
笔者译文:If you never try the peak of some place high, you will never feel the height of the sky. If you never step down to bottom of some place low-lying, you will never find out how far it can explore into the earth.
本句中有两个非常简单而且具体的词语“高山”和“深溪”, 作者要传达的是“站在很高的地方才能体会到天有多高, 站在很低的地方才知道地有多厚”, 如果具体翻译成“mountain”和“valley”, 会使很多读者用自己之前的认知对号入座, 也会有读者产生疑问 “站在某某山上和感受天空的高原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笔者在翻译时将这两个具体的词语虚化, 处理为“很高的地方”和“很低洼的地方”反而更容易让英语读者不再纠结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溪能让人产生这样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二: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
笔者译文:I used to think all along, but what I got cannot cover a-moment-long learning.
本句话里有两个具体的词“终日”和“须臾”, 原作者的意思是 “思考很长时间不如学习很短的时间获得的知识多。”“终日”指一天, “须臾”是佛教用语, 指很短的时间, 具体说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一须臾等于1.6 小时。 在处理上处理成 “a day” 和 “1.6hours” 这样具体的时间显然不合适, 太过具体的时间段只会让读者产生疑问。因此, 笔者在此处做了虚化, 强调时间长短的对比, 而不是具体的时间。
例三: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3]。
笔者译文:People may not walk fast but they can still finish ever-lasting journey by carriage and horse.Not everyone can swim but can they still cover the journey by boat.
本句中两个具体的词语是“千里”和“江河”, 作者原意指“一个人不必走得很快, 借助马和车, 他依然可以走很远的路, 一个人可以不必会游泳, 借助船, 他就可以走水路旅行”。 但是怎样在英语读者心中创造“走了非常远的距离”和“走遍万水”的印象呢?汉语读者对于实词虚指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是英语读者并不具备这项技能, 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处理为 “thousand-mile journey” 和 “all the seas and rivers”, 英语读者可能对于前者根本不屑一顾, 因为“千里”对于现代读者而言真的不算远, 英语读者可能对后者产生更大的疑问, 那就是只靠船连横渡大洋都不可能, 怎么可能做到“走遍万水”呢?所以笔者在处理的时候将这两个词语虚化便于读者理解。
2.2 格律与押韵:要服从含义
论说文一般篇幅短小, 句子短而有力, 朗朗上口, 排比、对仗和类比在论说文中的应用频率是非常高的。文章会以《荀子·劝学》为例, 分析对排比、对仗和类比的修辞处理, 以此来探讨论说文中修辞和格律的翻译策略。
例四: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3]。
笔者译文:If you never try the peak of a mountain, you will never feel the height of the sky. If you never step down to a deep stream valley, you will never find out how far it can explore into the earth. If you never learn something from a prominent figure from past, you will never figure out how profound the learning can be.
在翻译这个句子时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主语, 这是中国文言论说文的一大特点, 所以首先要为句子选择合适的主语, 论说文的目的在于说理训诫众人, 如果使用第一人称就有自叙的味道, 不够庄重, 如果使用第三人称, 那文章就偏近记叙文, 与读者距离不够近, 虽然也能达到说理的目的但是失之亲切, 而且也不易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将自己与文章联系起来, 不能达到更好地警戒世人的效果。所以应该将句子的主语定为“you”。
第二个问题就是排比的句式。 例子中一共有三个句子, 强调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 用同一个句式“不......不......”, 为达到警示世人的行文目的, 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将基本句式处理成假设关系, 所以用“if”条件句翻译前面作为假设的句子, 将结果处理为条件句的主句。 三个句子不仅要在句式和时态上保持一致, 而且要将句子中“不”处理为一致的否定副词来加强句子之间的联系。
例五: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3]。
笔者译文:Heaped dirt can build a mountain where climate is changing. Stream valley comes from gathered water and then there will be flood dragons growing.
这句对仗同样没有主语, 这句是通过 “山”和“渊”的形成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山和渊的形成都不是人力所主导的, 这时强加人作主语就显得行文生硬, 所以在翻译是应处理为物作主语或者也可以处理成被动语态。
例六: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3]。
笔者译文:People may not walk fast but they can still finish a thousands of miles journey by carriage and horse. Not everyone can swim but can they still travel by boat. No one born genius, but men of noble character are good at taking advantage of tools.
这句在翻译时首先要注意语序和词性转换, “假舆马”“假舟楫”都是句中的定语, 但这个句子是在强调利用工具的重要性, 是句子中的重点, 所以要把这两个定语转换成谓语, 放到句子的中心部位。 而“非利足也”“非能水也”“生非异也”在句子中也是定语, 但在翻译时为了避免句子冗长结构不清, 在必要时可以处理成状语, 并且调整语序。
2.3 尊重读者:翻译的异化
不同的语言间的互译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文化上的互译。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词, 这些词在一种文化中带着某种约定俗成的内涵, 却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在翻译这样的文章中, 首先要求译者都足够的文化底蕴, 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对这一类词句敏感, 然后就要求译者对译入语的掌握扎实, 寻找与之对应的翻译或者用地道的译入语将这些词句解释出来。
例七: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3]。
笔者译文: The dye stuff of indigo is extracted from the blue grass, whereas indigo is darker than blue.
这里的青不能单纯地翻译为青色, 而应该翻译为靛蓝色, 因为后面的“蓝”指的是蓝草, 而蓝草是能提取出靛蓝染料的植物的统称。 句子中的第二个青自然也不能翻译成青色, 既然前一个青就不是青色, 既没可能比蓝色更青, 而且比蓝色更蓝在英语中既不合逻辑也不能引发英语国家读者的联想, 所以应该处理成比蓝色更深。
例八: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3]。
笔者译文:If you never learn something from a prominent figure from past, you will never figure out how profound the learning can be.
这里的“先王”是很多译者容易犯错的地方, 儒家经典中提出了一个“法先王”的观点, 即效法尧舜禹等明君的德政, 鉴于写作的时间点, 先王的确是指已经过世的尧舜禹,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再死板地处理成“the former tyrannies”或者“Yao, Shun, and Yu”就不合时宜而且英语读者更不可能理解了。 经典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 有些词语就不能再具体到人了, 所以译者的译文更加偏向先贤的含义。
例九: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3]。
笔者译文:Stream valley comes from gathered water and there will be flood dragons growing.
在中国文化背景中, 蛟龙是生于水中的龙, 外貌像蛇却有四只脚, 但在英语文化背景中, 龙是生在洞穴口中喷火的, 虽然现在很多英语国家的读者都了解中国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指的并不是同一种恶兽, 但还会有很多英语读者对于蛟龙生长于积水而成的深渊中感到迷惑不解。 所以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把蛟龙同“dragon”这个词做一定程度上的区分。
例十: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3]。
笔者译文:Thanks to consistence, a earthworm, without sharp claw and strong body, can reach the top and the bottom of the earth.
“黄泉”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是指阴曹地府即人去世后所在之处。 古代打泉井时打到一定的深度井水呈黄色。 所以古人把人死后埋于地下的地方想象成地下极深的水呈黄色的地方, 黄泉也被称为九泉、九泉之下, 九泉指的是有九个井深那么深, 中国有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的说法, 表示天极高地极深, 地下极深处就是所谓的黄泉。 英语中虽然有对应的冥河, 但其涵义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因为冥河是地狱的入口并不是地狱本身, 没有地下极深的含义。所以其实在翻译中并不一定要将阴曹地府的含义带进去, 译出地下极深的含义就可以了。
以《荀子·劝学》为例, 为了说明积累和坚持的重要性, 文章中用很多动物和昆虫来举例论证, 其中包括“骐骥”、“驽马”、“腾蛇”、“梧鼠”等。虽然在字典中确实有勉强对应的单词, 但是这些单词本身并不隐含中文中的含义, 比如“梧鼠”, 英语对应应该是“Wu rat”, 但中文中这个词语中不止代表一种动物还代表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的意思, 这层意思就没办法在词语中体现, 只能用标注或解释来加以说明。
3 结束语
论说文短小精悍一字千金,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每个字都应该进行通盘的考虑。 论说文重在说理, 语言简练但内涵深刻, 所以翻译时的第一原则就是译文应该能被读者所理解, 而且能直观地被读者所理解也容易被读者一字一字细究, 诘屈聱牙最要不得, 传达“理”比传达“形”要重要。 第二, 在传达“理”的基础上, 要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格律, 保持作者想要带给读者的美感。第三, 译者必须注意不同文化背景带进作品中的细节, 作者运用这些细节为读者创造画面感, 译入语读者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固有概念, 很容易错失这些画面, 译者有义务用译入语创造出异样的画面。
参考文献
[1]王瑞忠.英语论说文写作的若干特点[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82 (5) :60-62.
[2]荀子.荀子[M].约翰·诺布洛克, 英译.张觉, 今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
中译英能力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境内优秀的自然风景和丰厚的历史底蕴持续不断的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来到我国进行入境游。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5年十一月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数据指出:2014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和入境过夜游客分别达到12849.83万人次,5562.20万人次,市场规模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美国和西班牙。在旅游过程中,对于国外游客,对于“食”不仅无法像衣和住那样在旅行之前就充分准备,而且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一,因此旅行社难以合理安排。我国各大景区有特色的民间小吃以及大大小小餐厅,要么没有菜单要么就只提供中文菜单,服务人员外语水平有限,尤其多数民间小摊位是当地老百姓经营,基本不懂外语,这就使得入境游游客在我国旅游过程中无法顺利理想的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这也使得旅游乐趣大大减小。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恰当将中文菜名翻译成英文,对入境游游客在我国的旅游体验具有重要帮助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
二、入境游游客对菜名翻译的需求
我国地域宽广,同时由于长时间的饮食文化发展和变化,除了: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以外,全国各地形成了口味众多、食材不一而且烹饪方法多样的饮食习惯,同时也形成了花样繁多极具特色的菜名。比如剁椒蒸鱼头、蓝田裤带面和霸王别姬等体现食材或或烹饪方法、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的菜名。这些菜名对于熟悉中国饮食和文化的人来说能够很快了解这些菜名背后的那道美食,而对于不了解中国饮食和文化的入境游游客来说简直不知所云。因此,如何将这些菜名恰当合理的翻译成入境游游客所能理解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让入境游游客知道这菜名所包含的原料是基础
所翻译出来的菜名最起码能够让入境游游客知道这道菜里面包含什么食材,是不是他所想吃的。尤其是对于有饮食禁忌的游客来说这显得极为重要,比如有些人不吃某些食物,如果他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点了这些食物,不仅是一种食材的浪费也会使其旅游满意度大幅度降低。
(二)让入境游游客能够了解菜名所包含的寓意是升华
对于入境游游客来说,仅仅了解菜名背后所包含的食材原料只能避免他们点错菜,而如果所翻译的菜名能够让他们了解菜名背后所包含的寓意就会使得他们点起才来游刃有余,也会使得他们在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的同时体验中华美食背后的深层次文化,这样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胃,同时还增加了旅游过程中的乐趣。
(三)让入境游游客能够高效快速的理解菜名背后的美食才是最终目的
对于入境游游客来说,饮食只是旅游过程中的一部分,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赏旅游资源,因此如果在满足上述两条要求的时候所翻译出来的菜名让入境游游客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理解菜名背后的寓意,会使游客花费大量时间在点菜上,而且从而减少其旅游观光的时间,因此如何让游客能够高效快速的理解所翻译的菜名背后的美食才是最终目的。
三、目的论及其在菜名中译英中的应用分析
Skopos是一个希腊单词,意思是“目的”或“目标”。费米尔首次将这个专用名词作为翻译目的引入翻译界。他将翻译定义为人类在既定情况下的一种蓄意的有目的行为。根据目的论的观点,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最高原则是预期目的和译文文本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在菜名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让入境游游客高效快速的理解菜名背后的美食。比如将“烧饼”翻译成“Chinses Pizza”中国披萨就能够让入境游游客快速知道这是一种很好吃的饼。
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在菜名翻译过程在由于都比较简短,因此并没有上下文连贯问题,这条原则对菜名翻译指导意义不大。
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连贯一致。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这就要求菜名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忠于所对应的美食,不能够对入境游游客造成误解。比如不能将“红烧狮子头”如果直译成“Braised Lion's head”,这会让国外游客误解成“红烧狮子的头部”。
同时,根据目的论理论,后面两个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因此在菜名翻译过程中一定要以入境游游客高效快速的理解其背后的美食为最主要的原则,这也与上文分析的菜名翻译需求不谋而合。因此使用目的论作为菜名中译英的指导思想能够对菜名翻译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论
我国地域宽广,同时由于长时间的饮食文化发展和变化中国菜名别具风格,形成了花样繁多极具特色的菜名。而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考虑将食材或者寓意,让入境游游客能够高效快速的理解菜名背后的美食才是翻译菜名的最终目的。结合目的论的内容,分析认为,使用目的论作为菜名中译英的指导思想能够对菜名翻译起到重要作用。
中译英能力 篇4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及教师们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Robert Lado (1957)为首的语言学家们明确地提出了对学习者的母语与目的语进行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在其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Lado“从各个层面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学生母语是如何干扰目标语言系的,如语音、词法、语法和使用层面,甚至文化层面”。他把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归因于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认为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困难所在。根据对比分析假设,在学习者目的语与母语相同的地方容易产生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不同的地方产生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50年代末,乔姆斯基对语言心理学的研究使行为主义心理学受到巨大冲击,同时对比分析也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发现外语学习中的偏误并不能完全、准确地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预测、解释和分析,尤其是在语法和词汇方面。
1967年,Corder发表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形成了错误分析理论(error analysis)。Corder (1982:9)指出在第二种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错误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孩子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种语言的重要学习策略。EA理论使人们对错误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从否定到肯定。同时Corder (1982:9)指出学生的错误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1) 对教师来说,如果他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便可发现学习者在向目的语接近的过程中已达到了哪个阶段,还剩下多少需要继续学习的内容。 (2) 向研究者们提供学习者如何学习或习得语言的证据,了解其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和步骤。 (3) 错误分析对学习者本人也必不可少。因为我们可以认为犯错误是学习者为了习得而采用的一种学习手段,学习者是在语言错误中逐渐学会外语的,这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学生在中译英句子练习中产生的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分类和归纳,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希望能为教师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帮助。
2. 错误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逐步深入,语言学家开始重视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研究。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学习者的错误往往是由于采用不适当的学习策略所致。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研究学习者的错误去探讨其学习策略,并从中全面了解学习者的心理过程,有利于其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者的错误,并有助于改进教学。下面拟从学习策略的视角来探讨错误分类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2.1 语际错误(interlingual errors)
这类错误是由语际干扰(interlingual interference)所造成的。所谓语际干扰又称母语干扰或者母语负迁移,是指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把母语的规则和用法转移到第二语言学习中去,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造成学习者错误的产生。很多学生套用汉语的表达习惯,对中文句子进行直译,写出了很多错误句子。
2.1.1 谓语动词问题
例1.约翰既聪明又有责任心。
译句:John both smart and responsible.
译句应改为:John is both smart and responsible.
在英语中动词是核心,很多学生却忽略了这一点。
2.1.2 动词的及物性问题
例2.我们应该为人民服务。
译句:We should serve for the people.
译句中的“serve for”应改为“serve”。
汉语里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没有明显的区别,而英语里有些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是必须注意和区别的。受汉语影响,学生在翻译时不考虑动词的及物性,按汉语的习惯和规则行文,造成把及物用作不及物、不及物当成及物。
在学习第二种语言时,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汉语规则套用在英语学习上,按照中国人的思维进行句子的翻译。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母语知识的迁移又要尽可能地排除母语的干扰,提醒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单词或词组从母语直接翻译成第二语言,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模仿英语的特点,从而写出或译出正确的英语句子。
2.2 语内错误(intralingual errors)
这类错误是由语内干扰(intralingual interference)所造成的。所谓语内干扰是指由于第二语言本身结构导致学生犯错。
语言学家Richard (1974)将语言内部错误分为以下四类:
2.2.1 过度概括类(overgeneralization)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目的语知识后,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系统简单化,从而创造出一些目的语中并不存在的结构。最典型的错误就是学生对动词的过去时都习惯加-ed,对名词复数习惯加-s。
2.2.2 忽略规则限制类(ignorance of rule restriction)
学生没有遵循英语规则的使用限制,而将该规则运用于不恰当的情景中。
2.2.2. 1 冠词问题
例1.创造的愿望是十分重要的。
译句:Desire to create is very important.
译句中的“Desire”应改为“The desire”。
英语冠词的使用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在汉语表达中,无需使用冠词来表示特指和泛指,所以学生在翻译时往往会忘记添上冠词,或者乱用冠词。此外英语的不定冠词还有两种形式a和an。当被修饰名词的首字母发音为辅音时,不定冠词为a;为元音时,不定冠词为an。由于汉语中没有这种区别,所以学生往往在该用an的地方仍用a,如:a hour。
2.2.2. 2 被动语态的问题
例2.当他受伤的眼睛受到感染、接着又传给那只好的眼睛时,他就成了盲人。
译句:He became blind when his injured eye infected andwhen the infection spread to his good eye.
译句中的“infected”应改为“was infected”。
翻译练习中,要是在中文中出现“被”字的话,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使用被动语态。可是在英文中被动语态的句子往往不会有“被”字提示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加强这类句型的训练。
2.2.3 规则运用不全类(incomplete application of rules)
学生不能完全使用规则,他们习惯于使用早期阶段学到的规则,而不愿使用较复杂较难的规则。
2.2.3. 1 从句的语序问题
例3.作为新生,我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等待着我们的大学生活会是怎样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必须把学习搞好。
译句:As freshmen, most of us do not know what does college lifehave in store for us, but we all know that we must do well in our studies.
译句中的“what does college life have”应改为“what college life has”。
在由连接代词 (如what, which) 和连接副词 (如when, where引导的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中的疑问句应用陈述句语序,而学生习惯性地套用疑问句的句型,导致了错误的产生。在纠正此类错误时应强调规则,加强学生对此规则的运用。
2.2.3. 2 动词的时态
例4.在搜寻的过程中,他们不断以为自己找到了财宝,结果一无所获。
译句:During the hunt, time and time again they thought theyfound the treasure, but in the end, they actually found nothing.
译句中的“they found”应改为“they had found”。
在英语中,不同的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前面发生的动作对后造成的影响要用不同的时态来表示。但是在汉语中人们却使用特定的词汇来表示时间观念,汉语本身没有这种相应的时态变化形式。由于汉英时态表达上的差异,难免会造成学生常常在时态上表达犯错误,以致出现以上的错误。
2.2.4 错误概念假定类(false concepts hypothesized)
学生对于英语规则错误地加以理解。如在时态翻译中不少学生把is或者are放在行为动词前面以表示动词的单复数和一般现在时,以及把was或者were加在行为动词的前面以表示过去时,都属于错误概念假定。
除了上述由于学生学习策略不当所造成的错误外,研究者还发现了由于其他策略如交际策略、考试策略等运用不当所造成的错误。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3. 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分析我们得知,翻译练习中错误的产生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错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掌握正确的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对语言教师来说,在实践教学中只有深刻理解错误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翻译往往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水平,反映出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在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纠正学生错误,例如摘录学生常犯的典型例子,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总结性归纳,拿到课堂上进行分析,集体纠正;让学生互相修改翻译作业,在互查互改中得到一些启发,加深对翻译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在纠正学生的翻译错误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克服错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写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 对学生中译英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 阐明了错误成因, 进而指出错误分析理论给翻译教学带来的启迪。
关键词:中译英翻译,错误分析理论,运用
参考文献
[1]Corder, S.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9.
[2]埃利斯 (Ellis, R)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1999.
[3]弗里曼 (Freeman, D.L.) , 朗 (Long, M.H.) 著.蒋祖康导读.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8.
[4]纽南 (Nunan, D.) 著.高远导读.第二语言教与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9.
[5]斯科维尔 (Scovel, T) 著.董奇主编.学习新语言——第二语言习得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7.
[6]韦丽秋.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之简明比较及其启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4) .
中译英能力 篇5
本文试以习主席在蒙古国、塔吉克斯坦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闭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例,从中英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差异入手,分析中文中隐含的逻辑关系,进而梳理出此类正式文体中译英的具体处理方法,以期对翻译同行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一、中英文的逻辑差异
中英文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语言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逻辑差异上。汉语“重意轻形”,缺乏形态,各块语言单位往往没有形式标志,成分之间结合显得较为松散、自由,常以意治形。
英文的逻辑特点是重形合,语言思维侧重分析、推理,重个性,重语法,有较强的连贯性,逻辑性。英语形态变化有内部形态、附加形态和外部形态三种手段。内部形态主要是通过缀合法,即前缀、后缀。附加形态变化指通过单复数、时态、比较级等来现实的变化。外部形态变化通常则借助介词、冠词、连接词、关系词、连接性副词和代词等来现实。
二、解决办法
鉴于中英两种语言的上述差别,在实践翻译过程,笔者发现如果只注重单个字、词、句的翻译,而忽略句与句以及上下文的联系与分析(形象地说,就是“堆词”),结果往往是每个字、词、句貌似与原文很对应、很忠实,但通篇读来,别说读者,就连译者本人也会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译英也是意合到形合的转变。笔者将这一过程归纳成三个主要步骤:显化信息、找出逻辑、整合重组。
1.显化信息。显化指的是找出隐含信息,了解中文句子的真正含义,将此类信息翻译出来。中文是隐性逻辑,英文是显性逻辑,因此,中文中没有表述出来的隐含信息必须在英文中体现出来。仔细分析三篇英译稿,笔者总结出常见的几种显化形式:句子成分显化、语法功能(多指部分虚词)显化、句子或短语背后真实含义显化。
例1.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多个热点同时升温,一些地区紧张对峙加剧。Peace and stability is faced with seemingly endless regional conflicts and local wars,heating-up of multiple hot-spots and mounting regional tensions and confrontations.
分析:此句涉及句子成分显化。译文中增补了Peace andstability作主语,将“冲突、战争”、“热点”、“对峙”这三个的问题并列地依次呈现出来。句子结构变成“和平稳定面临……考验”,脉络清晰,对比鲜明。
例2.携手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网络犯罪,积极推进交通、能源、金融、农业等务实合作,顺利开展文化、卫生、教育、救灾等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同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合作,//彰显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旺盛生命力,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We fought against the "three forces",drug-trafficking,organized crossborder crimes,and cybercrimes,vigorously promoted practical co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energy,finance and agriculture,carried out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in such areas as culture,health,education and disaster relief,and deepened our cooperation with observer states and dialogue partners.All these demonstrate the strong vitality of the SCO and constitut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growth of the organization.
分析:此句将长句进行了切分,在两处补充了主语(We,All these),也是对句子成分进行了显化处理。由此,原文一个约三行长的中文无主长句转变成了两个逻辑清楚、主语明确的英文句子。
例3.我们愿意通过这一途径为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经济发展提供助力。Through this Fund,we stand ready to assist member states,observer states and dialogue partners in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分析:通过上下文,我们不难看出,“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都是复数概念,因此该句的译文将“数”进行了显化处理。
例4.扩大对外交往、吸收新鲜血液,是上海合作组织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也符合本组织一贯奉行的开放包容方针。To expand external exchanges and bring in new members serve the need of a growing SCO that is inherently open and inclusive.
例5.我们高兴地看到,进入第二个甲子的中蒙关系正朝着更高水平不断发展。Sixty years are a cycle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zodiac.We are pleased to see that China-Mongolia ties,now in their second cycle,are moving further ahead.
分析:译文对例4中的“新鲜血液”和例5中的“甲子”这种的代指性的、中国特色的词汇做了具体化处理,使外国读者一目了然。
2.找出逻辑。译者要仔细揣摩原文含义,根据意群切分句子,考虑是否存在逻辑关系,从而摆脱中文的螺旋结构,进而将译文塑造成英文中的直线结构语句。笔者将这一步骤细化为句子切分、拉出主线、理出副线、“添枝加叶”。下面我们举例进行剖析说明。
例6.我们(主语)决心(谓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另起一句,补充主语、谓语)【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方式状语),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宾语从句),【为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亚太梦想而不懈努力】(目的状语)。We resolve to build on past success to move ahead.We agree to,in the spirit of mutual trust,inclusiveness,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shape the future through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and build an open economy in the Asia-Pacific featuring innovative development,interconnected growth and shared interest in a dedicated effort to fulfill the dream of an AsiaPacific that delivers growth,prosperity and progress to all.
分析:本句话又是一个典型的长句子。首先,切分。“我们决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后面内容关系相对松散,可以单独成句。后面内容的逻辑关系相对紧密,故另成一句。表面上看,“发扬……精神,共建……关系,打造……格局”呈并列关系,而“为实现……努力”是前面内容的目的。但这样做的话,句子重点得不到突出,而且整个句子显得平淡繁杂。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发扬……精神”其实是“具体做了什么”的方式,可处理为“We agreeto,in the spirit of A,B,C and D(表方式),shape…and build…to(表目的)…”。此译文一气呵成,符合英文习惯,逻辑关系也一目了然。
例7.【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让步状语从句)双方都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我们(应) 站在战略伙伴的角度多为对方着想,在涉及彼此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等重大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予以坚定支持。Whatever changes may take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our two countries should always keep in mind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bilateral relations.We should think more for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partners and firmly support each other on issues involving our respective core interests or major concerns,such as sovereignty,securi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分析:长句,一逗到底,又是典型中文句式的特点。尤其在正式文体中,这种句子更是随处可见。对于这类长句,首先还切分。“不论……”可直接作成状语从句,与句“双方要把握两国关系”连成一句话。余下的部分虽然长,译时需要将主语(We)和谓语动词(should)显化出来,提炼出宾语,拉出主线“我们要为对方着想,相互坚定支持。”再理出副线“修饰support each other的补语from…”,以及“issues的定语――involving…”。最后,将其它成分“添枝加叶”,整个句子重组为结构独立,语义通顺,逻辑清晰的两个句子。
例8.(1)两国要保持高层交往势头,(2)两国领导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保持经常性会晤,加强战略沟通,(3)深化政治互信。Our two countries should maintain the momentum of exchanging high-level visits.It is beneficial for leaders of the two countries to keep regular contact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so as to enhance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mutual trust.
分析:译文处理时,仍要先进行逻辑分析和句子切分。根据意思可判断出(1)部分是本句的概括部分,(2)是具体做法,(3)部分则是达到的目的。因此,译文中将(1)单独成句,(2)(3)连成一句,中间表示目的的短语“so as to”进行连接。
3.整合重组。整合重组是翻译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具体做法是是找出句子的主要、次要信息,调整句子的重心,删除无效信息或重复信息,力求句子清晰流畅。
例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Just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time will reveal a person's sincerity.
分析:该句直译过来应该是“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and time reveals a person's sincerity.”结合下文“65年前,中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蒙古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我们不会忘记贵国对新中国给予的支持”,可知此句重心旨在表达“日久见人心”。因此译文将前半句以方式状语从句的形式作为背景铺垫,而句子重心则放在后面的主句中得以突出。
例10.我们还批准了全球价值链、供应链、能力建设等领域的重要合作倡……We have also approved important cooperation initiatives on global value chains,supply chains and capacity building...
分析:分析译文可以看出,译文中没有将中文的“等领域”译出来。对比两种语言,不难发现中文表达习惯在一系列具体词后再加上概括词,而英文中读来则不会保留概括词,以免造成重复。例句中具体所指的“全球价值链、供应链、能力建设”已明确将意思表达了出来,所以“等领域”这类外围词直接省略即可。
《呼啸山庄》的两个中译本比较 篇6
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 出生于1818年的英格兰。她的一生是极其平淡的一生:生活在寄宿学校里, 后来做了一名家庭教师, 因为疾病丧失了健康, 她没有结过婚, 并且一生都郁郁寡欢。《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 是她1846年出版的唯一的一部小说。这是一个讲述爱、悲伤与复仇的阴郁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希斯克利夫的不知父母为何人的吉普赛流浪儿, 当他还是个小孩时被他的恩主恩肖先生带回了家。恩肖先生死后, 当他的儿子亨得利得知他的妹妹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相爱时, 他害怕凯瑟琳嫁给一个吉普赛流浪儿会有损他们家的尊严便残忍地分开了这对恋人。希斯克利夫被迫离开。三年后希斯克利夫再回来时腰缠万贯, 而当他获悉凯瑟琳已嫁给林顿时便开始了复仇。首先他重新获取了凯瑟琳的爱, 后者却在悲伤和悔恨中很快死去。其次, 他假装爱上了林顿的妹妹并成功地娶了她并非人地折磨她以报复林顿夺走了凯瑟琳。最后他又强迫凯瑟琳之女嫁给自己体弱多病的儿子以占有林顿家的财产。故事的结尾, 希斯克利夫发现自己对恩肖和林顿家的报复毫无意义, 他在对凯瑟琳的思念中死去, 而凯瑟琳之女与亨得利的儿子幸福地结合。
很多翻译比较都是从翻译的理论着手对不同的译作的翻译技巧进行比较, 而笔者在本文中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对两个中译本的《呼啸山庄》进行比较。这两本译作分别为:宋兆霖教授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勃朗特两姐妹全集》第二卷的《呼啸山庄》;另一本为王方金城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呼啸山庄》。笔者只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一下, 而非评论两者的优劣, 以期对英语教学和学习起到些许启示作用。
二、比较
翻译要求把原以某种语言写成的作品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而由于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 和母语 (native language) 存在差异, 因此, 它们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比较能有效地解决教学和翻译问题。语言学是研究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和语篇的一门学科, 笔者拟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1. 词语的选择、短语和成语的选择
1.1文化内涵词 (culture-loaded words)
语言不是一个语法系统, 绝不能把它和文化分割开来, 它深深扎根于文化并且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中很多的词都是文化内涵词, 它们深刻的含义往往隐藏在词的背后。在翻译时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类的词语。且看如下的例子:
例一:“Do you know anything of his history?”“It’s a cuckoo’s, sir———I know all about it.” (P.33)
宋译:“你知道他的什么经历吗?”“那是个狂人疯子的经历, 先生———” (P.38)
王译:“你了解他的历史吗?”“这是一只杜鹃的历史。” (P.32)
杜鹃是一个有着文化内涵的词汇, 而英语与汉语对它的联想却完全不同。在汉语中我们有一个成语叫“杜鹃啼血”, 它让我们联想到的往往是悲伤和思念, 但在英语中却没有同样的联想。在英语中人们常常将杜鹃与坏的邪恶的东西联想在一块。西方有一个关于杜鹃的故事:“当小杜鹃鸟出生的时候, 老杜鹃鸟就会把它放到别的鸟的窝里, 这些鸟毫不知晓在它们宝宝的窝里已经出现了敌人, 仍然竭尽全力地喂养这个敌人。而这个小敌人非常残忍, 它把养父母的孩子们统统杀害, 自己独占了养父母的爱和关怀直到有一天它有能力远走高飞。”因此, 在英语中, 杜鹃是残忍和邪恶的象征。在《呼啸山庄》中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和生动。希斯克利夫由老恩肖带大, 但之后却夺走了老恩肖儿子的财产, 所以管家婆把他形容成一只恩将仇报的杜鹃。在宋的译本里他把cuckoo译成“疯子狂人”, 而王的译本则直接译成“杜鹃”, 并加上注脚解释杜鹃的养育习惯。读者读到王的译本, 再联想起希斯克利夫时, 仿佛见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翅膀硬了便恩将仇报的冷血动物的图画。宋的译本也很好, 可是好像丢失了一些文化的原汁原味, 未能更生动地描绘出希斯克利夫的形象。
例二:“———Edgar, is there not a south wind, and is the snow almost gone?” (P.134)
宋译:“埃德加, 外边有没有东风, 雪快融化了吗?” (P.155)
王译:“埃德加, 外面有南风吗?雪是不是快化完了?”
由于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 因此, 在英语中“南风“代表着即将到来的温暖天气。而汉语中的“东风”有着同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对东风的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东风一吹百花便开放了, 东风无力百花便谢了。在这凯瑟琳问是否温暖的天气就要来临了, 因此, “东风”会给中国读者以同样的联想。这里王的直译就没有宋运用汉语中具有同样文化内涵的东风贴切。
例三:“...leaving me vis-à-vis the ruffiany bitch and a pair of grim, shaggy sheep dogs, who shared with her a jealous guardianship over all my movements.” (P.5)
宋译:“另外还有一对狰狞的蓬毛牧羊犬。” (P.5)
王译:“它, 还有其它凶恶的狗 (蓬毛的守羊狗) 。” (P.5)
在汉语与英文之间有对等词语时, 我们最好用对等的词汇, 使读者感觉亲切而易于理解又不丢失原作的原汁原味。在汉语中我们就有“牧羊犬”这样的说法, 而它恰恰与英文中的“sheep dogs”对等。因此, “牧羊犬”比“守羊狗”更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
1.2短语和成语的选择
短语和成语也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使得语言更生动、更丰富。有时汉语和英语成语有着相对等的说法。但更多的时候由于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 两者间没有对等的翻译。
例四:“or make fortune more properly in English highways!” (P.91)
宋译:“还是更干脆, 就在英国靠拦路打劫发了横财呢?” (P.105)
王译:“……甚至在英国官运亨通呢!” (P.86)
根据牛津词典“highwayman”指的是那些靠暴力在大路上抢劫的人 (those robbed travelers in the highway by using violence) 。其实在中国也有这种人, 古时有很多在道路上打家劫舍、占山为王的所谓绿林好汉, 因此, “在英国靠拦路打劫发了横财”比“在英国官运亨通”更符合原文并贴近汉语。
2. 长句和短句
汉语是典型的分析性语言 (analytic language) 。分析性语言是以相对经常地运用功能词、助动词和改变词语的顺序, 而不是用词性地变化来表达句法的联系的语言 (2006:1) 。而英语是综合分析性语言 (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 , 既用词性变化又用词语的顺序功能词来表达语法结构。英汉语言和思维比较研究表明, 英语民族善于抽象思维;汉族敏于形象思维。从语言结构看, 英语是综合性语言, 重形合, 英民族以分析性思维为主导;汉语是分析性语言, 重意合, 汉族以综合性思维为主导。因此, 汉语经常用短句而英语多用长句, 于是我们在翻译英文时经常将英文的长句破句成几个短句。
例五:“I got Miss Catherine and myself to Thrushcross Grange:and to my agreeable disappointment, she behaved infinitely better than I dared to expect.” (P.91)
宋译:“我随着凯瑟琳小姐一起来到画眉山庄。我虽然感到失望, 然而让我感到欣慰的是, 她的行为举止变得好多了, 大大出于我的意料。” (P105)
王译:“我跟着凯瑟琳来到了画眉山庄。她的行为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这使我又是高兴又是失望。” (P86)
短语“agreeable disappointment”在原句中有两个意思, 去画眉山庄使她失望而凯瑟琳的表现使她高兴。这种长句的翻译, 最好是破句重组, 在增加一些辅助词汇后读者会更清晰地理解原文。宋的这句翻译就更能让读者贴近原文。
例六:“He sent a rapid glance through the half-open door o the chamber, and ascertaining that what I stated was apparently true, delivered the house of his luckless presence.”
宋译:“卧室的门半开着, 他急速地朝里面瞥了一眼, 确信我说的是实话, 这个带来厄运的人才离开这座房子。” (P.188)
王译:“他从半开的门, 朝内屋瞅了一眼, 知道我没有骗他, 这个不吉祥的人才离开这里。” (P.156)
同样, 对于上句长句的翻译,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长句被破开分成若干短句更能加深读者的理解。
三、总结
通过对《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对比, 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与汉语中无论是结构还是文化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当两个语言在结构上存在差异时, 负转移 (negative transfer) 就会出现。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在外语学习中, 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 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 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而一旦出现就会导致语言运用的错误。这就是为什么对比分析如此的重要: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英两种语言的相同和差异, 从而帮助教师分析哪些是学生不会产生疑问而比较好掌握的 (英语与汉语特点相同正迁移出现时) , 哪些东西是学生最容易混淆最不易掌握的 (英语与汉语特点相异负迁移出现时) , 进一步归纳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因此,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正迁移, 同时克服负迁移, 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外语使用习惯。
并且, 语言不紧紧是语法系统, 它与文化紧密相联。光学习大量的单词和语法规则是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要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 这样才能够理解语言所传递的含义。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只教授语言, 更多地应渗透文化教育。
摘要:本文拟从语言学的词法和句法方面对《呼啸山庄》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通过对比, 教师能更好地归纳英语和汉语的异同, 从而促进正迁移, 克服负迁移, 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外语使用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语言不仅结构不同, 它所反映的文化亦不同, 因此, 无论在教授还是学习一门语言时都必须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呼啸山庄》,中译本,比较
参考文献
[1]Emily Bronte.Wuthering Height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Pr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7.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5]宋兆霖.勃朗特两姐妹全集 (第二卷) .《呼啸山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中译英能力 篇7
1 分析文学翻译的两个视角
1.1 译者主体性
翻译是一个文化交际过程,离不开译者这个主体。译者主体性体现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其突出表现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标所表现的主观能动性[1](P63)。具体地说,译者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对原作理解的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策略和读者的期待等方面。
陈悙、谢天振在对比文学中指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是通过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地发挥和运用主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能动的阐释和建构[4](P63)。翻译过程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协商交流的过程,由于译者与原文作者处于完全不同的文化境遇中,翻译时免不了用自己所处的异语文化语境不同程度的过滤原文文本[1](P122)。
1.2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起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指出文学作品的价值要由作家与读者共同创造,作品能否被读者理解和接受至关重要。由此译者在翻译作品时要特别注意关照读者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审美情感等。接受美学文论不仅拓展了文学研究的空间,也给文学翻译研究带来异常深刻的思想革命,转变了传统的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9](P157)。
在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读者对于同一事物的接受态度会截然不同;同样,不同读者对同一信息接受的中心也会有所不同。原作在译语社会中存在不同的使用价值,译者有理由根据读者的需求来变换原作的使用价值,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因读者而变,表明了译者翻译时进行选择的动机和目的,也充分体现了译者对读者的关照[3](P33)。读者在对译作的评判既有制约也有促进作用。
2 Moment in Peking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用一年的时间(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用英语写就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发展和变化。目前广为流传的译作版本主要有两种:1977年台湾德华出版社推出的张振玉译本,名为《京华烟云》及199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由郁达夫之子郁飞翻译的《瞬息京华》[7](P43)。本文以译者翻译过程中对读者的关照为理论依据,对不同译本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及对译文读者的关照。
2.1 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再创造及历史性制约
译者在“再现”原作的态度、选择,既为译者所属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制约,又被译者自身的文化态度所制约。自古以来,文学与政治密不可分,作者的政治倾向不可能不对其文学创造有影响或干扰。
“That man is the coolest and the most stubborn I ever saw,’remarked Sunya.‘I have watched him for these last ten years He is so gaunt and bony,but look at his mouth!His face shows the most curious combination of stubbornness and wiliness I’ve ever seen.”[5](P648)
荪亚说:“蒋先生这个人是我见过的人们中一个最冷静和最坚强不屈的人物。过去这十年,我一直注意他。他瘦削硬挺而骨骼嶙峋,可是你看他的嘴!他的脸上现出的坚强不屈与足智多谋,两者配合得那么神奇,我是从来没见过的。”(张振玉译)
孙亚说:“蒋先生是我所见过的人中一个最冷静最倔强的人,我注意了他十年。这人瘦骨嶙峋,可是你看他那张嘴,他现在脸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毅和深沉混在一起是我从没见过的。”(郁飞译)
蒋介石八年抗战失利到台湾后,对台湾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振玉是台湾大学的英语教授,自然是尊敬崇拜蒋介石的所以用褒义词“坚强不屈”来形容他。作为大陆人的郁飞则用中性词“倔强”。两名译者的政治背景不同使得他们的立场不同。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
2.2 译者对读者语言习惯的关照
“To see if we can obtain,through his influence,some sort of official protection on the way.”[5](P14)
“看看能不能利用他的关系,找一张官方的公文,在路上好有官方的保护。”(张译)
“看看能不能借他的光,一路上能得到官府的照应。”(郁译)
这里说的是姚家举家南迁时一路上不太平,全是兵匪,姚思安让管家去找蒋太医弄出个平安护照。郁飞将“through his influence”意译为“借光”不仅符合北京方言习惯,比起张振玉译本,更加的简洁明了。
2.3 译者对读者文化传统的关照
“Many thanks to you and Buddha will bless you!”cried the child[5](P338).
孩子喊叫道:“多谢,多谢,上帝保佑您这大善人!”(张译)
“多谢你,菩萨保佑你!”这孩子喊道。(郁译)
Moment in Peking一书是用英文写就的,旨在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及哲学思想且大部分故事发生在北京。众所周知,在20世纪30年代即本书故事发生时期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信佛教,“上帝”是西方基督教所信奉,鉴于两译本目标读者为中国人,因此译为“菩萨”才恰当合理。
2.4 译者对读者审美情感的关照
He replied,“Darling,nowadays we don’t learn couplets a school.We only learn to play baseball!”[5](P500)
他回答说:“大耳铃,而今在学校不学作对联儿了。我们只学打棒球!”(张译)
他答道:“达玲,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哪儿学什么对联呀,尽学打垒球了!”(郁译)
红玉是阿非的表妹,生的十分漂亮。脸面洁白,轮廓秀美,两人是两小无猜的感情。此文是红玉和阿非打闹,非要阿非给她的上联对出个下联时,阿非的答句。原文的“darling”在西方是“亲爱的”的意思,张译为“大耳铃”削弱了原文甜蜜的情感基调,读起来略感滑稽。而郁译则注意到了读者的审美情感,营造出了一种亲密的意境。
3 结束语
文学翻译是艺术性的再创作。在原著面前,译者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和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6](P47~50)。本文以译者主体论和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对Moment in Peking两个译本进行分析,从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再创性与理解的历史性以及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探讨译者和读者对文学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和接受美学理论为我们进行文学翻译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透过“读者”这个“他者”,译者能更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Kathleen Davis.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蔡瑛,王晓云.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探讨文学翻译—<Moment in Peking>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J].科技信息,2006(5):27.
[3]曹英华.接受美学与译者翻译中的读者关照[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9):33-35.
[4]陈悙,孙景尧,谢天振.Comparative Literatur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3-66.
[5]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2):47-50.
[7]施建伟.林语堂研究论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43.
[8]郁飞.瞬息京华[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
[9]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57.
【中译英能力】推荐阅读:
中译英翻译07-01
课后习题中译英11-03
中译英翻译公司05-18
中国两会热词中译英10-01
1~8七年级英语单词表中译英10-20
日文中译罗马音歌词09-21
提升能力能力08-23
听说能力专业实用能力05-14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10-26
模仿能力比创新能力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