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发能力

2024-07-20

萌发能力(通用7篇)

萌发能力 篇1

一、前言

《种子的萌发》是人教版教材7年级上册的《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一个内容, 教材安排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 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没有安排实验, 只安排了一个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并不是很理解, 以至于在考试中也经常出错。

如2007年湖南省株洲市的会考题:下列四粒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 (如图) , 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是 ()

A. (1) B. (2) (3)

C. (4) D. (1) (2) (3) (4)

2008年、2009年、2010年的8年级的复习考试中笔者都用了此题, 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D, 在试卷讲评时, 学生还拿来了教材、辅导书和老师理论:人教版教材中写道“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辅导书上有这样的描述“完整的活的胚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上的“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这句话, 从而真正理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呢?在2011年7年级的生物教学中, 笔者尝试让学生就此以小课题的形式, 开展科技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简单介绍笔者关于这一教学内容的做法。

二、做法

笔者提前两周在生物课上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部位受损伤的种子, 先让学生预测能否萌发, 答案多种多样。萌发情况到底怎样呢?笔者就此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通过实验来探究。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小组, 选择种子, 设计实验方案, 开展探究活动。两个星期后学习《种子的萌发》这一节时, 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同学们的展示精彩纷呈, 他们有的用相机拍摄下实验过程, 做成PPT展示, 有的将实验材料带到教室用投影仪展示, 实验设计方案多种多样, 实验材料也不尽相同。“在实验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用干燥的种子来做实验材料时, 种子太硬了, 很难将种子进行切割, 后来我们想到了将种子先浸泡后再进行切割。”“我们发现市场上有新鲜的毛豆, 所以我们买来了豆荚, 直接用新鲜的黄豆种子做实验, 很容易切割处理。”“我们组有一个新奇的发现, 我们将新鲜的黄豆种子的胚纵向剖开, 一分为二后, 发现也能萌发, 一粒黄豆种子能萌发成两棵豆芽。”“我们组发现, 直接去分开花生、豌豆的两片子叶时, 胚根、胚轴、胚芽会和其中一片子叶连在一起, 另一片子叶是单独的, 缺少了一片子叶的胚照样能萌发, 单独的一片子叶不能萌发, 而新鲜的蚕豆种子很容易分开成两部分, 虽然不一定能完全等分成两部分, 但两部分都能萌发成幼苗。”“我们觉得教材上的表述‘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很容易让人误解。”看到同学们带来的玉米苗、黄豆芽、黑豆芽、蚕豆芽、芸豆芽、花生芽等, 笔者顺势推舟, 提问学生:对于课本中的“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辅导资料上的“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要有完整的、活的胚”这两句话该如何理解?同学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被昆虫咬坏的种子”应该是指“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个部分被咬去了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部分, 使得胚的四个组成部分不同时存在”。当我用上面的题目来提问学生时, 同学们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学习完了, 可是还有几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 黄豆的胚纵向一分为二后, 两部分都还能萌发, 一粒黄豆种子变成了两株黄豆苗, 是不是其他的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也能这样呢?要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分为二后都能萌发成幼苗, 那对于那些名贵的种子较大的植物是不是可以将其种子纵向切开后再让其萌发, 这样不就可以节约成本吗?带着这一疑惑同学们先后从超市里买来体积较大的芸豆种子、去种子公司买来蚕豆、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蚕豆继续开展探究。通过一次次的实验, 他们发现这些种子纵向切成两部分后都能萌发成幼苗, 并且将萌发的幼苗移栽到土壤中, 发现它们都能正常生长, 从而提出“对于种子较大的名贵植物, 用种子繁殖时可将种子浸泡后一分为二, 从而降低成本”的方法。有一个小组的同学看到同学们带来的玉米苗、黄豆芽、黑豆芽、蚕豆芽、芸豆芽、花生芽等幼苗后, 联想到市场上的豆芽菜, 又萌生了培育豆芽苗菜的想法, 开始了豆芽苗菜的培育, 并将这些培育的豆芽苗菜放到学校内进行义卖, 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捧。

三、收获

此次让同学们先带着问题以小课题的形式去开展科技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后展示完成的《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的教学, 我觉得收获很多。

1. 在探究中掌握生物学知识

同学们通过探究活动不但学会了设计对照实验, 正确地理解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进一步巩固了种子的结构等知识, 同时在培育的过程中同学们直观地感受了种子的萌发过程, 理解了种子是如何萌发成幼苗的。

2. 在探究中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要开展实验, 实验器材必不可少, 实验器材从何而来?同学们有的用废弃的月饼盒、有的用一次性杯子做培养皿, 用废弃的矿泉水瓶用解剖针打几个小孔用来浇水, 也有的用废弃的蜂蜜瓶或老干妈瓶做培养器材。从实验的设计、实验器材的准备, 到实验的完成都是同学们自己完成, 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升;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设计观察表格, 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 得出实验结论, 从而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当同学们将种子的胚一分为二后发现能萌发出两株幼苗, 得出了与书本不一样的答案的时候, 对于教材上的说法敢于怀疑, 不畏权威, 这是很难得的, 培养了同学们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 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

同学们在将蚕豆等种子一分为二后发现能萌发成两株幼苗, 提出了“对于种子较大的名贵植物, 用种子繁殖时可将种子浸泡后一分为二, 从而降低成本”的方法。在看到绿豆苗、黄豆苗后有的小组同学开展了“豆芽苗菜的培育”,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做实验器材……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在探究中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 我认为将生物教学与生物科技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是可行的。其实, 初中生物教材中设计了有较多的实验,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 如各种栽培实验、培养实验、调查等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实验结果, 将这些实验转换成小课题的形式, 让同学们在课外开展科技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们在探究中学习, 在体验和享受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与交流, 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掌握生物学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把科学研究活动列为具体内容标准的一个主题,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改变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生物教学与生物科技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既完成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目标, 也完成了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活动的目标, 达到了双赢。

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研究 篇2

关键词:白芨,无菌萌发,种子活力,生长调节剂,蜗牛酶

1 引言

白芨 (Bletilla striata (Thunb.) Teichb.f.) 为兰科 (Orchidaceae) 白芨属 (Bletilla) 多年生草本植物[1], 其块茎为我国传统中药, 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咳血吐血、疮疡肿毒等疾病[2]。白芨种子细小、种皮为单层细胞组成, 胚不分化, 无胚乳, 在野生条件下很难萌发[3]。目前由于人工无节制采挖导致白芨野生资源紧缺, 已被国家列为珍稀濒危植物。白芨蒴果包含上万粒种子,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白芨进行无菌萌发, 可以提高其萌发率, 得到大量组培苗, 是解决传统分株繁殖效率低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优化白芨种子萌发, 本研究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芨种子萌发的影响, 为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实验所用的白芨蒴果, 由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提供。种龄约150 d, 果实饱满, 无开裂, 实验材料带回实验室后存置于4℃的冰箱中储藏, 备用。

2.2 方法

2.2.1 白芨蒴果消毒

将成熟的白芨蒴果刷洗干净, 自来水冲洗10 min~15 min后, 用75%的乙醇浸泡7~8 min, 再用0.1%的Hg Cl2浸泡灭菌8 min,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后, 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待用。

2.2.2 不同贮藏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对刚采集的种子和4℃冰箱里保存有7 d、30 d、60 d的白芨蒴果经过消毒后, 将白芨种子分别等量均匀的播撒在不同的培养皿内, 编号A、B、C、D。加入适量的0.5%TTC溶液, 以覆盖种子为度, 25℃黑暗条件下染色24 h, 实验重复3次。染色完成后, 再用蒸馏水将种子冲洗3~5次, 显微镜下观察种子的染色情况。

2.2.3 生长调节剂对白芨种子无菌萌发影响

以TDZ、NAA、6-BA为因素, 将白芨种子均匀抖落散布培养基上 (表1) , 随即封口, 做好标记。每瓶播种等量的种子, 每组接种30瓶。基本培养基选用MS培养基+35 g/L蔗糖, 固体培养基添加7 g/L琼脂粉和0.5 g/L活性炭, p H为5.6~5.8。同时, 不添加NAA、6-BA和TDZ为对照组。先将培养基置于暗条件下培养, 种子萌发后再移至光照条件下, 培养温度为 (25±2) ℃, 光照强度1 000 lx, 光照时间12 h/d。每隔7d观察各组染菌情况, 记录各种处理的萌发及生长情况 (表1) 。

2.2.4 蜗牛酶对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将蜗牛酶配成质量浓度1%、3%、6%的溶液, 于0.45μm的微孔有机薄膜过滤除菌, 以蜗牛酶浓度、水浴时间、水浴温度设为3个因素, 在3水平下进行正交实验, 每组播种30瓶, 培养基为MS培养基+35 g/L蔗糖, 培养条件同1.2.3, 每隔7 d检查其污染情况, 剔除染菌的培养瓶, 记录各种处理的萌发及生长情况。每隔10 d在超净操作台上随机选取10瓶, 计录种子萌发率 (表2) 。

2.3 数据分析

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贮藏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白芨种子活力与被染的颜色的深度成正比。由图1可知, 7 d时白芨种子的胚染色呈深红色, 有强的活力;30 d时白芨种子的胚染色呈鲜红色, 有较强的活力;60 d时白芨种子的胚染色呈粉红色, 有活力。对种子活力图极性颜色对比分析, 种子活力随着储存天数的增加, 种子活力在不断降低, 但白芨种子活力均在93.0%以上。7 d、30 d、60 d种子活力分别是是95.2%、94.3%、93.5%。由此可知, 在本研究中, 贮藏在4℃的冰箱里使用的白芨种子均有较强的活性。

3.2 生长调节剂对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由表3可知, 白芨种子培养50 d后, TDZ、NAA和6-BA三种生长调节剂均明显地提高了白芨种子的萌发率。不同浓度激素处理的白芨种子萌发启动快慢影响不大, 相差最多10 d。NAA、TDZ和6-BA三种生长调节剂对白芨的萌发具有促进的作用5、6、8、3号培养基萌发率提高了69.3%、57%、49.9%、47.3%, 促进效果最佳的是MS+0.03 mg/L TDZ+0.5 mg/L NAA+1.5mg/L 6-BA。

2.3蜗牛酶对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种子初始萌发时间是反应种子萌发快慢的指标。由表4和5可知:相同培养条件下, 蜗牛酶对白芨种子萌发影响有显著差异。蜗牛酶在上述处理条件下均可提高白芨种子萌发率, 而且能促进种子萌发时间缩短, 生长整齐, 为白芨组织快速繁殖提供原球茎, 最适处理方法为:25℃, 40 min, 酶浓度3%。

4 结语

种子活力是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能否进行成功的关键因素。白芨自从采集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 白芨种子的活力指数的线条呈逐渐下降的走势, 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缓慢降低。短时间内低温保存均可使白芨种子保持较高活性, 适宜播种。

生长调节剂促进兰科种子萌发的研究早有研究也已被证明, 生长调节剂对白芨种子萌发的影响的研究也有差别, 这是由于使用外源植物激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 在一定的激素浓度下可促进白芨种子的萌发率。而基本培养基中的活性炭的加入, 主要起到吸附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和净化白芨生长微环境的作用, 并且碳粉可以抑制萌发过程的褐化, 可提高种子萌发率, 降低污染率。

白芨种子的胚, 贮藏营养物质很少, 胚乳极度缺乏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加之, 兰科植物种子普遍存在种皮厚密、透性差或种皮存在抑制物等有关[4]。本试验选择蜗牛酶的原因是蜗牛酶通过酶解白芨种子的细胞壁, 提高白芨种子萌发率。

采用4℃低温保存白芨种子可使其在较长时间种子活力在93.0%以上;在培养温度为 (25±2) ℃, 光照强度1 000 lx, 光照时间12 h/d下, 考虑以MS+0.03mg/L TDZ+0.5 mg/L NAA+1.5 mg/L 6-BA+0.5%活性炭为生长调节剂萌发培养基最为适宜, 种子萌发率可达91.6%, 或采用水浴25℃, 水浴时间为40 min, 浓度为3%蜗牛酶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最高, 萌发率为93.4%。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张燕, 黎斌, 李思锋.不同培养基上白芨的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态发生[J].西北植物学报, 2009 (8) :1584~1589.

[3]叶静, 郑晓君, 管常东, 等.白芨的无菌萌发与组织培养[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1) :422~425.

野罂粟种子萌发温度研究 篇3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采集成熟的当年的野罂粟种子, 根据花色不同分白花和紫斑两种。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萌发温度设七个处理:0℃、5℃、10℃、18℃、20℃、25℃、30℃, 对其进行不同温度的发芽试验, 每处理重复4次。

方法:在培养皿中以脱脂棉垫底后覆盖一层滤纸, 用蒸馏水浸湿后作为发芽床。从野罂粟品种中随机抽取400粒, 均匀摆播于制好的发芽床上。将摆播好种子的培养皿置于7个不同温度的恒温光照培养箱内, 加光照75 W培养;第5天统计发芽势;第9天统计发芽率, 并测其在18℃时的幼苗根长, 统计简化活力指数。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发芽势=5天内正常发芽数/供试种子×100%;

发芽率=9天内正常发芽数/供试种子×100%;

简化活力指数=发芽率 (%) ×幼根长度 (mm) 。

2 结果分析

2.1 野罂粟萌发温度与起始发芽时间的关系

通过对野罂粟进行种子萌发试验, 结果表明 (如图1) , 两种野罂粟种子在0℃~25℃不同温度下, 随着萌发温度从0℃升高到18℃, 野罂粟的发芽时间明显缩短。当萌发温度大于18℃时, 种子发芽时间反而变长, 这是因为野罂粟种子受到高温抑制所致。

紫斑野罂粟的萌发温度从0℃升高到5℃、10℃、18℃时, 种子萌发时间由28天分别下降到13天、8天、3天;而萌发温度从18℃升高到20℃和25℃时, 种子萌发时间又从3天增加到4天和6天, 且在25℃时此过程中出现死苗现象;到30℃时出现只生根而不发芽现象, 且随着生长期变长根变黑死亡。白花野罂粟种子萌发温度与起始发芽时间的变化趋势同紫斑野罂粟相似。

从野罂粟种子的萌发温度和起始发芽时间的关系可以看出, 紫斑野罂粟种子最适发芽温度是18℃, 而白花野罂粟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是20℃。

2.2 不同温度对野罂粟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白花野罂粟和紫斑野罂粟种子发芽势的试验表明, 当萌发温度从0℃增加到5℃、10℃、18℃、20℃、25℃和30℃时, 两品种的发芽势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 升高后又降低。紫斑野罂粟和白花野罂粟种子分别在18℃和20℃时发芽势最高 (如图2) 。

紫斑野罂粟的萌发温度从0℃升高到5℃、10℃和18℃时, 种子发芽势分别提高了69.2%、73.3%和73.8%;从18℃升高至20℃和25℃, 种子发芽势分别降低了37.6%和74.8%。

白花野罂粟种子的发芽势与萌发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基本和紫斑野罂粟的变化趋势一样。萌发温度从0℃升高到20℃时, 种子发芽势升高了94.8%;大于20℃的萌发温度将使种子的发芽势降低。

2.3 不同温度对野罂粟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白花野罂粟和紫斑野罂粟种子的发芽率均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萌发温度从0℃增加到20℃时, 两品种的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但当萌发温度高于20℃时, 其发芽率降低。紫斑野罂粟和白花野罂粟的种子发芽率在萌发温度为18℃时均达到最高 (如图3) 。

紫斑野罂粟的萌发温度从0℃升高到18℃时, 种子发芽率由93.3%提高到95.3%;而萌发温度从18℃升高至25℃时, 种子发芽率剧烈降低至29.7%, 到30℃时种子只生根而不发芽。

白花野罂粟种子的发芽率, 在萌发温度从0℃升高到20℃时, 种子发芽率升高了5.4%。大于20℃的萌发温度将使种子的发芽率降低, 到30℃时出现只生根而不发芽的现象。

2.4 不同野罂粟品种的简化活力指数

种子简化活力指数是种子发芽率与根长的乘积, 它能更进一步反映种子活力指标的增长量。种子活力是反映种子发芽的潜力及健壮度的重要标志, 通常人们把发芽率看做种子活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种子简化活力指数则更能精确地衡量种子活力程度。种子简化活力指数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相对于白斑野罂粟, 紫斑野罂粟可提高种子简化活力指数, 改善种子内部代谢水平。

通过对当年产的白花野罂粟和紫斑野罂粟两品种发芽势、发芽率的测试和幼根长度的测量, 两品种的幼根长度都随生长期的变长而增长, 但生长到第9天后幼根长度不再增长, 只在根周围不断生出须根, 使其根不断发达。经测定, 在18℃时, 白花野罂粟和紫斑野罂粟种子发芽第9天时的平均幼根长度分别为13 mm和11 mm, 简化活力指数分别为12.4和10.0。

3 结论和讨论

种子发芽试验的最终目的是在播种前了解种子的发芽率和田间出苗情况。从野罂粟种子的起始发芽时间、发芽势和发芽率与萌发温度的关系综合判断, 野罂粟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紫斑为18℃, 白花为20℃。发芽温度超过25℃就会对野罂粟种子起逆境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承德医学专科学校野罂粟科研组.野罂粟生物碱的提取分离[J].中草药通讯, 1979, (11) :21.

让知识在体验中萌发 篇4

第一层:感觉百分数的存在

一开课, 充分利用学生的调查作业, 并将学生的反馈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羊毛衫棉45%睛纶55%

T恤衫面料:涤纶100%里料:涤纶100%

衬衫棉60%粘胶38%氨纶2%

白酒的酒精度52%

牛奶的果汁含量10%

农夫果园的水果含量30%

纸的数量400张±5%

通过对上面百分数的接触, 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百分数不但随处可见而且很丰富。由于展示的是学生的调查作业, 调查过程更是学生生活体验数学的存在及价值的很好载体。

第二层: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根据自己的理解, 找出其中一个百分数, 并说说该百分数的意义。如:

(1) 棉占这件羊毛衫成分的45/100, 腈纶占这件羊毛衫成分的55/100。

(2) T恤衫的面料、里料全是涤纶 (涤纶是这件T恤衫成分的100/100) 。

(3) 酒精的成分是这瓶酒成分总和的52/100。打个比方说:把这瓶酒总成分看成“100”份, 那么这瓶酒中的酒精成分占“52”份……

大量的对“百分数意义”的体验来自学生调查的情况, 为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率或百分比) 打下基础。再继续找“百分数”并说说意义, 如:牛奶的果汁含量是10%, 表示果汁含量是这瓶牛奶总的含量的10/100;农夫果园的水果含量30%, 表示水果含量是这瓶农夫果园总量的30/100;羊毛衫里棉占45%, 表示棉的成分是这件羊毛衫成分的45/100……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同学间的讨论, 较好地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在体验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 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来感受百分数的意义。

如:三种酒, 哪种酒最厉害?为什么?

(1) 酒精占这瓶酒的1/2。

(2) 酒精占这瓶酒的1/50。

(3) 酒精占这瓶酒的33/200。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议……在学生参与评议的基础上, 老师点拨道:如果给每瓶酒贴上标签, 你有什么感觉?

(1) (高度白酒) 酒精度50%。

(2) (啤酒) 酒精度2%。

(3) (加饭酒) 酒精度16.5%。

这样的安排, 学生学得很开心。一看到标签, 马上就看出最容易醉的那瓶酒了, 同样的三种酒通过对“1/2与50%、1/50与2%、33/200与16.5%”的对比体验, 无形之中对百分数的意义再次理解, 从中也感受到百分数的优势。百分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

还是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 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如:

(1) 纸的数量400张±5% (±20张) , 理解为:可能多的张数是400张的5%, 即20张, 可能少的张数是400张的5%, 即20张。

(2) 今年学校藏书册数比去年增加了12%, 理解为:增加册数是去年总册数的12%, 也可以理解为今年册数是去年总册数的112%。

大幅度地安排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让学生感受、体会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体验中萌发了。从中也触及后续学习知识如:400×5%=20张、1+12%=112%, 拓宽知识面, 扩大学生视野。

第三层面:用足用够学生提供的资源

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边学会读、写法, 加强知识的整体感。再次利用学生调查的资源,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中学百分数的读法或写法。不仅是为学读法、写法而学, 而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资源、在喜欢的情境中, 在真正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时, 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如:T恤衫里料:涤纶百分之一百, 写作100% (里料涤纶成分占T恤衫成分的100%) 。

一件衬衫百分之六十棉, 写作60% (棉的成分是这件衬衫总成分的60%) 。

羊毛衫腈纶55%, 读作百分之五十五 (腈纶成分占这件羊毛衫总成分的55%) 。

百分数的读、写法放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背景下, 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另一方面将与“百分数的意义”有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学生学到的不是支离破碎的、零零星星的知识, 而是一个块状的知识整体, 加强了知识的整体感。

仙人球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篇5

我国常用的仙人球繁殖方法,主要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技术主要有3种方式,即扦插、嫁接和分株,但是长期的无性繁殖易造成品种退化、繁殖速度慢、应用形式单一以及根系不完整,生长不健壮,寿命短等问题。有性繁殖又叫播种繁殖,比较费工费时,在人工栽培中,由于环境改变及栽培技术上的原因,仙人球常无法开花,或因授粉能力差,开花后不结实,且播种对环境要求较高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播种繁殖发芽率低和繁殖速度慢。但是播种繁殖方式可以一次性获得数量众多的种苗,且种子贮运方便,通过种子引进种类和品种最为简便[4]。

目前,国内外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的研究不多, 国外De la Barrera[5]和Choi[6]等对仙人掌种子的萌发进行研究,Choi采用KNO3及K3PO4等生长调节剂对仙人掌种子萌发率进行试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200mg·L-1 KNO3可以显著提高仙人掌的发芽率,而K3PO4对仙人掌种子萌发率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至今尚未见到国内有对仙人球种子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相关报道,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仙人掌活性成分的提取,文雯[7]等研究表明,可食性仙人掌具有降血压、降血糖和降血脂等多重药用功效。同时在仙人球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面已有一些报道,柏劲松[1]等研究了嫁接时间和砧木类型对仙人球嫁接繁殖的影响。张慧英[2]等以仙人球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球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余伟[3]对仙人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做了试验研究。刘士哲[8]等对巨鹫玉和全盛球进行水培营养液配方研究,指出水培仙人球是促使球体快速增长的良好栽培方式。但是,关于其它植物种子萌发特性以及生长调节剂与种子休眠和萌发关系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王荣青[9]研究表明,采用外源激素浸种对于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赤霉素在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生理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众多研究者对该生长调节剂进行 了深入研究。1960年Villers和Wereing就提出了发芽促进物和抑制物的概念,认为GA3对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10]。李畅等[11]进行赤霉素浸种对毛毡杜鹃种子萌发影响的探究,试验表明,GA3 能够代替低温层级处理打破休眠,能够消除脱落酸(ABA)等化学抑制物质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使种子细胞分裂而促进种子胚的发育和种子萌发。焦德志[12]研究表明,植物激素GA3对羊草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并且无论高低浓度都能够促进羊草幼苗的生长。薛志成[13]探究赤霉素在蔬菜上的应用结果表明,休眠状态的马铃薯用2~3g·g-1 GA3 处理能使其很快发芽,可实现1a多次种植马铃薯。廖开志[14]等研究表明,针对需光和需低温才可以萌发的种子,如莴苣、紫苏、烟草和苹果等种子,GA3能够代替光照和低温打破休眠,这是因为GA3可诱导α-淀粉酶、蛋白酶和其它水解酶的合成,催化种子贮藏物质的降解,以提供胚生长发育的需要。李小方等[15]研究表明,GA3是打破多种植物休眠的有效激素,一定浓度的GA3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罗珊[16]也提出GA3 可以促进植物种子内部水解酶的合成,提高种子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李秋[17]等、申艳红[18]等试验研究表明,6-BA对番木瓜种子萌发促进作用不明显,并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降低。而马光[19]试验研究表明,在适合的浓度下,6-BA浸种对满天星种子的萌发和出苗整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过高和过低浓度均妨碍6-BA效果的发挥。赵笃乐[20]探究光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认为在酸环境中,光有利于喜光性种子萌发。

综合上述,本试验研究了仙人球种子吸水率, 探讨光照、GA3和6-BA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的影 响,以期为仙人球的有性杂交育种的杂种苗木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3年9月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进行。供试材料为2012年10月13日采种于厦门市植物园 的仙人球 栽培品种 巨鹫玉 (Ferocactus horridus)的种子。种子 小,种皮黑色,形如芝麻,采种净种后自然风干,用牛皮纸袋装好后于干燥阴凉处贮藏备用。

1.2 方法

挑选大小一致,饱满无病 害的仙人 球种子。将种子用0.1%升汞溶液消毒8min,蒸馏水清洗5次,各种试剂处理后,用蒸馏水洗净,将种子均匀置于铺有两张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加盖保湿, 再置于25℃条件下 培养。每处理30粒饱满种 子,重复2次。以蒸馏水浸泡仙人球种子为对照。以胚根突破种皮1~2mm为萌发标准,调查种子发芽数,连续3d无种子萌发为发芽结束,统计种子开始发芽第10天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1.2.1仙人球种子吸水速率的测定室温条件下,随机选取仙人 球种子,每处理50粒,3次重复。先将未吸水的种子分别称量后,再分别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浸泡,蒸馏水浸2、4、6、8、12、24和36h后分别取出称重,称前用吸水纸将种子表皮水分 吸干,再用分析 天平称量,3次重复。计算吸水率,以吸水时间为横坐标,吸水率为纵坐标,作为种子的吸水曲线。

1.2.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的影响室温下用GA3(0、10、30、50和100mg·L-1) 和6-BA(0、10、30、50、100mg·L-1)浸泡仙人球种子,处理时间为12h,后置于25℃光照条件下培养,光照强度为1 500lx,每日光照12h。

1.2.3光照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的影响用GA3 100mg·L-1和蒸馏水分别浸泡仙人球种子12h, 分别置于光 照和黑暗 条件下培 养,光照强度 为1 500lx,每日光照12h,暗条件采用完全遮光的纸箱封闭下进行,25℃条件下培养。

1.2.4数据统计 试验结果 用Excel 2007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公式:

种子吸水率(%)=(种子吸水后质量—干质量)/干质量×100;发芽势(%)=第10天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发芽率(%)=全部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的吸水率

仙人球种子的吸水率在处理过程的36h以内,吸水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种子在吸胀处理中的前8h,吸水速率较快,吸水率为22%;之后,吸水率放慢,吸胀渐渐达到饱和状态,吸水率在24h达到近饱和,为30%(见表1与图1)。

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的 影响

2.2.1不同浓度GA3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由表2可知。5个GA3浓度梯度 的仙人球 种子均在5~6d开始露白,而100mg·L-1 GA3在第19天发芽停止,为最早停止发芽,0和10 mg·L-1 GA3处理都在第21~22天发芽停止,30和50 mg·L-1 GA3处理同在第24天停止发芽。由表2可知,由GA3处理仙人球种子,其各处理之间发芽率差异并不显著,发芽势以100mg·L-1最高,为88%,其次为30、10、0,50 mg·L-1处理最低,仅为45%。因此综合考虑,认为最有利于仙人球种子萌发的GA3浓度为100mg·L-1,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88%和98%,且发芽时间最短,萌发最整齐。

2.2.2不同浓度6-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5个6-BA浓度梯度的仙人球种子同样均在5~6d开始露白,清水处理的仙人球种子第22天发芽停止,10 mg·L-1 6-BA处理第18天发芽停 止, 30mg·L-1 6-BA处理第24天发芽停 止,50和100mg·L-1 6-BA处理同在第21天发芽停止,可见10mg·L-1 6-BA处理仙人球种子,所需发芽时间最短。由表3可知,5种不同浓度处理时,与对照相比,仅30mg·L-1时能够稍微提高其发芽率, 而发芽势均低于对照,说明6-BA不能明显提高仙人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2.3 光照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的影响

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下的仙人球种子也均在5~6d开始露白,而只有光照条件下100mg·L-1 GA3处理时,仙人球种子在第19天发芽停止,其余处理均在第22天发芽停止,说明黑暗处理会妨碍GA3的效果的发挥。由表4可知,清水处理和GA3100mg·L-1仙人球种子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黑暗条件下,即推断仙人球种子属于喜光种子。而光照条件下的清水处理和GA3 100mg·L-1条件下仙人球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发芽势存在 显著差异;黑暗条件 下,清水和GA3 100mg·L-1两者处理结果差异均不显著。

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5%水平差异显著。 Different lowercase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level.

3 结论与讨论

种子萌发首先是从吸水开始的,种子吸水后会从静态转向活跃,种子的萌发是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研究种子的吸水率能够为设置种子播种前的浸种时间提供理论参考。浸种使得种子能够较快地吸水,达到正常发芽的含水量。本文对仙人球种子的吸水率研究表明,吸水率在处理过程的前8h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吸水率呈上升趋势,但处理时间达到24h之后,仙人球种子的吸胀渐渐达到饱和 状态,吸水率在24h达到最大,为30%。这是由于在浸泡处理的初始阶段种子内外的水势差几乎达到最大值,所以造成种子快速吸水,种子吸水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升高,但当种子细胞内外水势差达到最小值,即平衡状态时就不再吸水,吸胀就达到了饱和状态。因此,由试验可知,在实际生产中仙人球播种前的浸种时间以一昼夜(24h)为宜,打破种子休眠状态,促进种子提前发芽,提高发芽率。

国外学者Choi仅采用KNO3和K3PO4两种生长调节剂对提高仙人掌种子萌发率进行试验探究,本试验选用GA3和6-BA两种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以探讨其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GA3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类重要的调节激素,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细胞伸长、茎生长、叶片扩大,加速植物生长和发育, 促进植物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或改进品质,以抽薹座果,提高果实的结实率等,在农业生产上被广泛使用[21]。当用于种 子浸泡处 理时,一定浓度 的GA3能够有效解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细胞分裂素6-BA的主要作用是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植物体内核酸和蛋白分解, 当用于种子浸泡处理时,能够有效解除ABA等化学抑制物质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但是6-BA在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控制上,往往表现出低活性, 效果不明显。本试验中GA3处理对于种子的发芽率没有特别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种子的发芽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综合两者,当GA3浓度为100 mg·L-1时,仙人球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幼苗整齐一致,生长健壮,在生产上建议使用。而不同浓度6-BA浸种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并随浓度增加,发芽势降低,促进作用减弱,这与李秋等[17]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对罗勒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相似,在生产上,不建议使用6-BA浸种处理。

光不是所有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只为少数种子萌发所必需。光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对光的不同反应, 可将种子分为需光性、忌光性和光中性三类。需光性种子指萌发需要光照,在黑暗下不能萌发或萌发率降低。忌光性种子指光的存在诱导种子产生休眠。光中性 种子指光照与否不影 响种子萌发。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的仙人球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仙人球属于需光性种子,因此在播种时,稍微覆一层薄土即可。赵笃乐等[20]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 酸环境有利于 喜光性种 子萌发。在 本试验中GA3浸种的仙人球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发芽率高、发芽势大,所需发芽 时间短,这与其研 究结果一致。

石蒜花粉萌发与贮藏性研究 篇6

本文采用液体培养基法探讨适宜石蒜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及适宜花粉贮藏的温度等, 以期为石蒜属植物育种提供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园艺实验站栽培的石蒜盛开期的花粉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花粉萌发培养基。

石蒜盛花期7:00—9:00采集新鲜花粉, 使其充分混匀。将花粉和矿质元素的不同培养液混合, 滴在双凹载玻片上, 将玻片放入保湿的培养皿内, 在25℃的光照培养箱内培养, 每隔2 h镜检1次, 测定花粉萌发率, 直至前后2次测定的花粉萌发率相近为止。花粉萌发以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粒直径为标准, 每个重复观察不少于200粒花粉。花粉萌发率 (%) =萌发的花粉粒数目/测定的花粉粒总数目×100。

蔗糖浓度设5个梯度, 分别为0、50、100、150、200 g/L, 每个处理3次重复, 选出最适蔗糖浓度。在最适蔗糖溶度的基础上, 添加硼酸再次测定花粉萌发率, 硼酸设0、5、10、15、20 mg/L 5个梯度, 每个处理3次重复。

1.2.2 贮藏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设计3种花粉贮藏环境, 分别为室温 (25±5) 、4、-20℃。将采集的花粉混合后装在指形管内, 分别放在3种温度环境中贮藏。采集当天测定花粉萌发率, 记为第1天, 以后室温贮藏2 d测1次, 低温贮藏4 d测1次, 直到花粉萌发率为0时止。花粉萌发液体培养基为1.2.1筛选出的最适培养基, 3次重复。培养环境与观察方法同1.2.1。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粉萌发培养基

2.1.1 蔗糖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选取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培养石蒜花粉, 镜检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 蔗糖对石蒜花粉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在一定蔗糖浓度范围内, 石蒜花粉萌发率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当蔗糖浓度为150 g/L时萌发率最高, 可达9.23%。但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会抑制石蒜花粉的萌发, 蔗糖浓度达到200 g/L时, 萌发率比在150g/L时下降了1.43个百分点。

2.1.2 蔗糖、硼酸对石蒜花粉萌发的影响。

在最适蔗糖溶度的基础上, 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硼酸溶液继续培养石蒜花粉, 镜检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 在适宜的蔗糖浓度基础上添加硼酸对石蒜花粉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花粉萌发率均高于仅是单一蔗糖培养基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花粉萌发率会随着硼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当硼酸浓度为10 mg/L时萌发率最高, 达41.07%。但高浓度的硼酸溶液会抑制花粉的萌发, 当浓度超过10 mg/L时, 花粉萌发率呈下降趋势, 浓度达到20 mg/L时, 花粉萌发率比浓度在10 mg/L时下降了22.05个百分点。因此, 石蒜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50 g/L蔗糖+10 mg/L硼酸。

2.2 贮藏温度对石蒜花粉萌发的影响

2.2.1 室温贮藏。

石蒜花粉在室温条件下贮藏, 花粉萌发率变化情况见图1。由图1可知, 石蒜花粉在室温条件下不耐贮藏, 花粉萌发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下降较快。新鲜花粉萌发率为41.05%, 贮藏2 d后下降到16.15%, 下降了24.90个百分点。贮藏6 d后无花粉萌发。由此可知, 石蒜花粉在室温条件下, 萌发力下降明显, 不适宜贮藏, 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石蒜夏末开花, 室内温度较高, 加剧了花粉的呼吸作用, 使其较快失去活力。

2.2.2 低温贮藏。

在4℃和-20℃的低温环境中贮藏石蒜花粉, 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呈下降趋势, 具体变化见图2。由图2可知, 低温贮藏可延长石蒜花粉的寿命, 与室温相比, 贮藏在4℃和-20℃下花粉的寿命分别延长了14 d和22 d。在4℃贮藏, 花粉萌发力下降速度减缓, 贮藏4 d后, 花粉萌发率为27.65%, 比室温贮藏高出22.25%;贮藏12 d后, 为8.76%, 在花粉较少时仍可用于杂交育种。在4℃条件下, 花粉可贮藏20 d左右, 花粉萌发率为0, 不能用于杂交育种。

在-20℃条件下, 花粉萌发力下降速度明显减缓, 贮藏4 d后, 花粉萌发率为31.95%, 与新鲜花粉相比, 萌发率仅下降了9.10个百分点。贮藏12 d后, 萌发率仍可达到19.78%, 明显高于室温和4℃贮藏的花粉萌发率。贮藏28 d后花粉萌发率降至0。由此可知, 石蒜花粉在-20℃下最适宜贮藏。

3 结论与讨论

蔗糖是多数植物花粉离体培养所必需的成分, 既为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提供营养, 又可维持外界环境一定的渗透压[8]。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石蒜花粉萌发的影响比较明显, 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花粉的萌发, 适宜的蔗糖浓度是150 g/L, 这与李国树等报道的杜鹃花炮仗花花粉萌发适宜的蔗糖浓度相似[9]。但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会导致花粉发生质壁分离现象[10], 使花粉萌发率降低。石蒜花粉在蔗糖浓度为200 g/L时萌发率下降。

适量的硼酸是花粉萌发和生长所必需的[11,12]。硼可减少花粉破裂, 提高花粉的萌发率, 并促使花粉管生长[13]。在蔗糖浓度一定时, 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硼酸可明显提高石蒜花粉的萌发率, 但浓度不宜过高, 过高会抑制花粉的萌发。石蒜花粉萌发适宜的硼酸浓度为10 mg/L, 萌发率达到41.07%。当浓度超过10 mg/L时, 随着浓度增加萌发率降低。

低温贮藏可降低花粉呼吸作用及其他生理功能, 有利于花粉较长时期保存活力。石蒜花粉的萌发率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 在室温条件下, 可贮藏6 d左右;在4℃条件下, 可贮藏20 d左右;在-20℃条件下, 可贮藏28 d左右。这与风信子花粉的贮藏条件相似, 李玉萍等研究认为风信子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希腊之神和奥斯塔花粉生活力在室温条件下贮藏9 d时为0;在4℃和-20℃低温条件下, 2个品种贮藏12 d的花粉生活力仍大于20%[14]。影响花粉寿命的因子还有很多, 如花粉含水量、干燥时间、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以及超低温等, 它们对石蒜及石蒜属其他种类花粉生活力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以石蒜盛花期的花粉为试验材料, 采用液体培养基法研究了培养基组成、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花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蒜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 g/L蔗糖+10 mg/L硼酸, 花粉萌发率达41.07%;石蒜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0℃, 可保持生活力达28 d。

密花树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 篇7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所用的密花树种子于2012年10月下旬采自永嘉县正江山林场,并于阴凉处晾干备用。

1.1 种子物理特性研究

研究方法参照国家标准[1],观察密花树种子的形态并进行文字描述,测定种子千粒重。千粒重的测定方法依据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用十字区分法从健康成熟的纯净种子中随机选取1 000粒为1个重复,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选取2个重复,共3个重复。用电子天平分别称3个重复的种子质量,精确到0.001 g,取3组数据的平均值计算千粒重。

1.2 密花树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2.1 不同储藏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晾干的纯净种子随机取出4份,分别在4℃低温干燥、室温干燥、室温干沙藏、室温湿沙4种环境下储藏,于2013年3月上旬分别取4种不同储藏方式下的种子90粒,分成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粒。将每个重复的种子分别放在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贴上标签,置于25℃的恒温箱中,定期浇水,统计种子萌发所需的时间及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量。

1.2.2 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室温干燥储藏的密花树种子分别用30℃的温水浸泡0 h、12 h、24 h和48 h后进行种子萌发试验,以不同浸泡时间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挑选30粒健康饱满的种子放入25℃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

1.2.3 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确定最适宜的浸种时间后,将发芽温度设置为15℃、20℃、25℃和30℃4个梯度,每个梯度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取30粒种子进行萌芽实验,置于光照培养箱按设定温度催芽。

1.2.4 不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确定最适宜的浸种时间和萌芽温度后,将密花树种子放入人工气候箱,在持续黑暗和1 500 xl光照24 h、48 h条件下催芽。试验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粒种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物理特性研究

经测定,密花树种子千粒重为53.632 g。单粒种子包裹于浆果状核果中,种子外被一层硬壳质或革质的内果皮,外果皮有时具纵行腺条或纵肋。密花树种子呈球形或近卵形,种子直径4.5~6.4 mm。密花树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继而生长发育成主根,下胚轴不断伸长,将种壳顶起,待2片幼叶完全展开时种壳脱落,因此密花树的幼苗属于子叶出土型。

2.2 密花树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2.2.1 不同储藏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在贮藏期间生活力和活力保持的关键因素[2]。为保持种子的生活力,使其具有较高的萌芽能力,不同种子的最佳储藏方式有所不同。由表1可知,室温湿沙储藏的方式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可达67.78%和28.89%,均高于其他3种储藏方式,室温湿沙储藏对促进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发芽率F=4.410 256>F0.05=4.066 181,P=0.041428<0.05;发芽势F=5.083 333>F0.05=4.066 181,P=0.029 346<0.05)。

2.2.2 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密花树种子开始萌发的时间不断提前,萌发持续时间变短,发芽率和发芽势随萌发试验的延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浸种的密花树种子萌发最晚,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比浸过种的密花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低。其中,以浸种24 h的密花树种子萌发状态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68.89%(F=4.16>F0.05=4.066 181,P=0.047 46<0.05)和27.78%(F=4.384 615>F0.05=4.066 181,P=0.042<0.05),浸种48 h的密花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较浸种24 h的低,说明浸种时间过长,反而会降低密花树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在播种前将密花树的种子适当浸泡一段时间,可提高密花树种子的发芽率。

2.2.3 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种子发芽[3]。密花树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情况与在不同浸种时间下的相似,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见表3)。温度对密花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具有显著影响(分别为F=5.454 545>F0.05=4.066 181,P=0.024 549<0.05和F=4.727 273>F0.05=4.066 181,P=0.035 091<0.05)。在25℃时,发芽率和发芽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6.67%和33.33%,说明25℃较适合密花树种子的萌发。

2.2.4 不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4可见,黑暗和光照环境对密花树种子开始萌芽时间、萌芽持续时间影响不明显,并且3种光照条件下,密花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差异也较小。发芽率之间和发芽势之间的差异最大分别为3.44%和1.76%。经方差计算分析3种光照条件对密花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F=0.179 4870.05和F=0.085 7140.05),说明光照对密花树种子的萌发影响效果不显著,不是密花树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3 结论与讨论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的关键环节之一,种子对萌发条件的响应反应了其适应环境的生态对策[4]。密花树种子在湿沙储藏的方式下萌芽情况最好,这个结果与紫金牛科植物的种子用湿沙混合储藏越冬至翌年春季播种的说法一致[5]。密花树可以采取随采随播的播种方式,但这种方法会导致种子萌发不整齐、萌发时间延长,用湿沙储藏可能使储藏的环境条件较符合密花树的生态特征,并能提供足够的水分,起到一定的催芽效果,所以萌芽效果最佳。梁机等人的研究也发现香樟种子经过湿沙包埋储藏后能保持种子较高的萌芽率[6]。

本研究表明,密花树在浸种24 h后于25℃下萌芽状态最佳。朱砂根在浸种4 d于20℃的条件下培养最有利于萌发,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适当缩短浸种时间、温度低适当延长浸种时间,都有利于朱砂根种子的萌发[7]。密花树种子的浸种温度与浸种时间的相关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否与朱砂根相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光照并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发现,光照对密花树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密花树的种子为光中性种子。这与前人在对长叶红沙[8]、梭梭[9]、红果小檗[10]中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与同科植物朱砂根[7]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或许是种与种之间存在差异的关系。

密花树是一种较具潜力的园林绿化树种,探索密花树种子的萌发特性对密花树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储藏方式和播种温度对密花树种子的萌发有明显影响。建议密花树当年采种阴干后于湿沙包埋储藏至翌年春季播种,如春季温度较低,可延后播种,并考虑采取浸种处理。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的储藏方式、浸种时间、温度与光照条件,对密花树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密花树种子的最佳储藏方式是室温湿沙储藏;最适浸种时间为24 h;最适萌发温度为25℃,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为73.35%和33.33%;光照对促进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密花树,种子萌发,浸种,温光

参考文献

[1]WANG G,LIANG X G.Regeneration niche of desert plant I:Study on germination requirement of Artemisia ordosica,Cara gana korskinskii Kom.,and Hedy sarum scoparium Fisch et Mey[J].Acta Bot Boreal-Occident Sin,1995,15(5):102-105.

[2]汪晓峰,景新明,郑光华.含水量对种子贮藏寿命的影响[J].植物学报,2001.43(6):551-557.

[3]秦勇,原丽华.龙蒿种子发芽特征研究究[J].种子,2006,25(8):30~31.

[4]斯金平,张志松,潘心平.厚朴研究综述[J].浙江林业科技.1994,14(1):51-54.

[5]晏丽,廖博儒,李霞艳.紫金牛科植物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05):89~92.

[6]梁机,王志勇,覃鹄,等.不用储藏和浸种方式对香樟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 231-3 233.

[7]雷宝盛,周兰英,袁定昌.等.不用温度和浸种时间对朱砂根发芽的影响[J].种子科技,2009,1:26-28.

[8]薛焱.王迎春.光照、温度和盐分对长夜红沙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04):708-710.

[9]黄振英,张新时,Yitzchak GUTIERMAN,等.光照、温度和盐分时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0I,27(3):275-280.

上一篇:VRV空调系统下一篇:非审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