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共12篇)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1
市场与科层: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
关于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一直是古典经济学理论最为核心的问题, 通过在微观的层面上构建出成熟的价格机制理论和竞争理论, 证明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满足私有财产、完全信息和充分竞争的条件下,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福利经济学理论更是认为这种最优状态是实现市场主体福利最大化的纳什均衡, 认为在这种均衡状态下, 只要其他人不改变自己的行为, 没有人愿意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使这种均衡偏离最优点, 因而在这种状态下, 所有人都没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意愿, 由此更进一步认为, 既然只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实现这种人们福利的最优均衡状态, 那么在现实的社会中, 人们应当尽力破除一切有碍于发挥市场作用的因素, 科层式的组织应当尽力缩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和活动范围, 以充分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效率的作用。
科层机制配置资源的机理与问题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如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人都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科层组织的存在的原因和性质、组织秩序的形成和发展及其行为的价值规范等问题, 但并没有涉及科层组织中科层的权威和运用对社会福利改善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等问题, 虽然马克思·韦伯很早之前就系统研究了科层组织中的科层制问题, 但其是在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层的生成和发展问题, 而并没有涉及科层与福利和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 盖瑞·J·米勒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科层组织在资源配置和福利实现的困境问题, 是组织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大拓展。米勒把科层组织及其科层本身推广演绎至人类行为的基本问题, 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协调关系的处理问题, 在他看来, 在科层的关系中, 涉及的基本问题就是作为科层中的个体福利与科层的整体福利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而在这一问题上, 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都一致假定认为:通过管理的各种技术和领导的艺术和技巧, 可以把科层组织中的个体对其自利的福利追求行为与科层整体对其福利的追求行为结合起来, 使两者行为趋向一致, 科层组织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在互不冲突的情况下, 可以实现组织福利的最大化目标。但在米勒看来, 这一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 或者说至少非常难以实现。
与市场在配置资源问题上会出现的“市场失灵”现象一样, 科层组织同样也会在配置资源问题上会出现的“科层失灵”现象, 科层组织不仅在改进科层组织之外的社会福利所起的作用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而且在其内部也存在改善资源配置的福利困境。造成“科层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可能是由于一些共同的原因造成的, 像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垄断问题等等都是造成“科层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的共同原因, 但相对于“市场失灵”的问题而言, 还存在其他一些更为特殊的原因如团队卸责、激励失衡造成“科层失灵”问题, 而一个个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曾经碰到的普通管理问题却是造成“科层失灵”现象理论的经常性外在表现, 这种表现不仅嵌入到人们的一般理性行为之中, 也浸入到人们的一般理性思维之中, 正是人们的这种理性行为和思维紧紧交织在一起, 是酿成“科层失灵”的个体心理原因。
福利经济学家通过完美的前提假定和严谨的数学推理证明了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这一效率结果的关键在于假定市场中所有的个人都为各自的私利而行动, 对竞争性的市场实施科层式的约束对资源配置的效率而言可能带来有害的结果, 这时科层管理就有可能妨碍效率而不是增加效率。但是, 对于科层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 有人却抱有相反的认识, 阿尔钦和戴姆塞茨认为, 团队中的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与群体效率之间存在某种张力, 这一社会两难困境可以通过科层来解决, 科层是一种增进效率的秩序形式, 它可以改变一个组织的激励制度并增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而且, 因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所涉及的利益分配必然会产生一个讨价还价的问题。
科斯曾经认为:“如果不存在讨价还价的障碍, 理性的个人就资源的利用和分配问题总是会讨价还价, 直到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出现为止, 只有当讨价还价的成本相对于有效率的结果过高时, 才需要某种科层秩序”。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促使市场失灵的因素往往造成巨大的交易费用, 并导致讨价还价失败, 而且, 垄断、群体生产的外部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为解决社会两难困境制造了障碍, 通过非对称地授予指导他人行为的权威, 可以达到不可能通过讨价还价谈判所能达到的有效率的结果, 从这方面而言, 科层组织依靠行政和政治的权威决策, 相对于自愿的、非科层合约在解决持久的、无效率的讨价还价问题和社会两难困境问题的作用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问题是:这种行政的和政治的权威决策, 如何得以在由追求各自理性的个体组成的科层组织中产生, 而这个问题又涉及到社会选择和决策问题。
如果把社会决策过程视为以科层组织中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的组合为投入、以社会偏好排序为产出的一个函数, 阿罗通过研究提出了社会选择的一系列特点, 然后他证明了没有一个社会选择函数可以同时保证符合这些特点, 这就意味着任何形式的科层都只能存在于一个取舍的世界之中, 不管有关社会选择的决策规则是基于民主形式的多数规则还是基于技术形式的计算规则。为使一个群体作出有效率的决策, 体现任何理性个人决策的一致性, 群体必须让其中一个成员成为专制者, 才能使社会选择具有影响力。阿罗的研究同时也表明:科层与专制是紧密相连的, 科层组织若要把分工专门化、互相依存的团队合作的效率潜力变为现实的力量, 不仅必须建立权威的群体决策结构, 而且必须集权化。然而, 尽管科层组织实施专制的决策结构可以为科层组织带来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好处, 但是同时也给科层带来了危及科层健全及其利益的日常两难困境, 科层专制本身也为科层的明智决策造成信息上的障碍。
以上问题环环相扣, 最终落在如何解决科层的社会决策问题上, 如果专制的决策结构模式不是科层理想的社会选择决策模式, 那么, 科层能否通过其在组织内部的分权决策或激励措施更好地实现效率的改进和提高呢?答案同样是让人悲观的。
独裁专制形式的科层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专家团队、部门分化、市场竞争迫使科层组织走向分权, 决策权在科层结构中下放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但在分权的科层组织中, 一群群分隔的权威让科层组织进行统一和连贯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 分权必然会造成科层的横向困境问题, SEN悖论显示:在权力下放的科层中普遍存在权衡替代问题, 任何一个组织, 只要把决策权赋予一个以上的子单元, 那么就一定抑或蒙受行为不一致之苦, 抑或导致一些低效率个人偏好的组合。每个权力下放的科层组织一定会违背偏好传递性、帕累托最优或者个人偏好的全域条件, 最终会带来一系列的组织机能不良问题。多部门的科层的各个子单元在追求其自身利益的行为加在一起, 会造成效率低下的组织行为, 权力下放导致科层中子单元活跃, 但科层整体却效率低下。绕过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科层能够限制个体的偏好, 保证个体对组织不会提出有问题的个人偏好组合, 组织可利用识别性的选择技术和社会化技术, 排除带有问题偏好的个体。但是, 因为识别的困难和被识别个体所可能进行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使科层组织难以排除那些带有问题偏好的个体。现代的大型科层组织或多或少存在部门分化、子单元决策等问题, 因而必定为SEN悖论所困扰。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基本工具是推行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的目的是在允许授权的同时, 避免引起不统一和效率低下的现象, 并调和个人偏好传递性、效率和授权之间的矛盾, 用来影响科层中风险规避或懒惰成员天生的负面偏好, 控制有自决权的科层子单元的离心趋势。但问题在于:在没有信息不对称、垄断或团队行为外部性时, 构筑激励制度比较容易, 而但存在这些现象时, 会使得在激励制度中获得科层的效率十分复杂, 最终的情况是:雇员会因为激励作出自利性的反应, 而雇主建立激励制度的自利行为, 却最终导致了低下的科层组织效率, 因此, 纵向两难困境问题在科层中同样不可避免。
科层中显然普遍存在诸如团队卸责、敷衍了事、搭便车等隐性的行为现象, 这也是激励制度难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Holmstrom在深入分析激励制度的特征后尖锐指出:只要科层坚持预算平衡, 并且存在外部性, 因为不能避免科层的隐性行为和信息现象, 科层就不可能达到高效率, 科层所追求的高效率和其所坚持实施的预算平衡是相矛盾的, 除非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克服团队卸责的现象并打破预算平衡的限制, 进而他认为, 仔细设计一种集体的强制性合约似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设计并实施这种集体强制性合约需要获取大量有关科层成员私人的详细信息, 然而在科层中, 信息不对称也是普遍存在并且是难以克服的现象, 与市场失灵现象一样, 信息的不对称也往往是阻碍科层效率、造成科层失灵现象的基本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 单凭短期的经济激励就能实现科层组织的全部效率是不可能的, 科层组织并不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体所组成的一台机器, 为实现科层内部稳定和长期合作, 不仅需要依靠正式的监督, 还需要非正式的合作规范支撑, 科层的管理者需要通过亲自做出关心和信任的表率来激发科层成员的合作意愿和相互信任, 为使理性的个体能够将合作在重复的社会博弈中维持下去, 需要在科层内部中创造重复博弈的可能性条件, 而获得这样的一个均衡都需要解决一个巨大的合作问题。但是, 仅凭运用博弈论的指导, 科层仍然无法预测重复社会相互交往中将会发生什么结果, 而合作也并非必然。
以上分析表明:相比较于市场机制, 就科层机制在配置资源所能够达到的效率而言, 因为其无法规避科层失灵的现象, 造成科层失灵的所有因素几乎没有办法在实践中加以克服或避免。鉴于这样的尴尬现实, 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科层个体的目标导向理性, 采取策略引导他们摒弃狭隘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培养科层与其所属个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创造合适的心理预期, 以避免科层个体因各自追求其个体理性的行为而给科层整体带来短视的危险。
科层机制配置资源功能的评价
以上关于科层机制再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让人们认识到不仅市场机制在配置经济资源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科层在配置资源方面同样也存在着局限性, 造成市场失灵的因素同样也是造成科层失灵的因素。但就科层机制在配置资源的效率而言, 笔者认为应清楚地认识以下几点:
第一, 科层在市场出现失灵现象时, 可以作为市场机制的替代形式来发挥资源的配置功能, 纠正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
从这个方面而言, 对科层的作用和功能的认识应当突破古典管理观的视野。虽然科斯曾以交易费用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来分析作为科层的企业为什么能够替代市场机制而存在, 但其只是触及作为整体的科层组织的本质层面, 分析了企业为什么存在于市场的本质原因。在科斯的理论贡献的基础上, 科层形式在增进效率、配置资源方面的有它独特的作用, 专制形式和分权形式的科层在增进社会的福利、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的各有其相应的优势和局限性, 这些优势和局限性, 我们应当清醒地把握。
第二, 在科层能够改善效率的局限性方面, 有诸多导致科层失灵的因素, 揭示了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往往同样也是导致科层失灵的因素。
这就使人们对于在以科层替代市场机制改进资源配置效率时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科层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因此人们在采用或者设计不同形式的科层时, 不要盲目地乱加使用。集权的或分权的科层各自都有其自身难以逾越的局限性, 不能只相信分权、排斥集权式的科层或光相信集权、排斥分权式科层。这对于我国正确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职权关系特别是央地关系有比较实在的参考指导意义。
第三, 对于在科层中实施激励制度是否有利于改进科层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观点, 我们不能过分乐观, 相反是应谨慎对待。
过分相信激励作用的后果, 要么是使科层组织的雇主无法承受激励的代价而不得不放弃, 要么是使科层成员不信任激励的真实性而对科层作出不利的自利反应。而在科层组织坚持预算平衡的情况下, 因为不能避免科层中普遍存在的隐性行为和信息现象, 科层不可能达到高效率甚至使激励归于无效, 所以激励的实施存在着横向的和纵向的两难困境。对于激励的上述深刻认识很好地解释了在现实的科层中出现的大量现象, 一方面激励得以高代价地推行实施;另一方面, 科层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改进和提高, 反而还出现了下降, 而有些科层成员因为激励的实施感觉到自己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并对这样的激励作出过激的不利于科层整体的反应。所以, 对于激励在科层中的作用, 以上的分析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组织的治理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织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充分运用行政领导的能力、建立科层权威的可信约束、借助非正式的社会合作规范在科层内部营造一个重复的博弈环境等管理的权略手段来解决科层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来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但是, 正像对于市场机制而言, 我们不可能要求现实中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来配置资源, 对于科层机制本身, 我们同样并不能完全寄希望其能完全发挥出资源配置的效率能量, 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可能达到的目的, 我们就始终不可能抱有可以完全依靠管理的权略手段, 能全面发挥科层在改进效率方面的作用, 不管是对于政府组织还是企业组织, 所谓的管理只是对处于特定情景组织所采取的权略手段而已。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2
一、创新人才市场管理体制
1、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在目前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与所属的人才市场关系未彻底断开的情况下,县级人才市场的绝大多数业务仍然需依靠行政行为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仍然需要加大对市场的扶持、指导和规范力度,把市场作为人事部门的一个主要产业来抓,并努力做大做强。只要有利于人才市场的发展,都应委托人才市场经营。
2、瞄准人才市场发展的主攻方向。以事业单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努力拓展新业务,特别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用人自主的企业。
二、坚持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1、理念创新。我们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着力推行两个转变:从行政管理人才资源向市场化配置资源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我们坚持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服务经济、服务基层为宗旨,努力办好人才市场,给求才单位和求职个人提供一个双向选择的好场所,为识才、重才、用才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一是增强服务意识,由“开门”、“等上门来”的服务向“登门”、“送上门去”(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服务转变,使各类人才信息由被动索取变主动发送。二是增强管理意识,树立“人本管理”观念,以群众之需为落脚点,以热心、热情服务为宗旨,防止群众办事要等的职工缺位现象。三是增强经营意识,摆脱行政干预,树立“经营人才”的市场观念,依靠市场行为,创新市场化改革配套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市场逐步市场化。
2、工作创新。第一是大力拓展业务。***年以来,***人才市场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把过去单纯的毕业生人事档案代理拓展到社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辞职辞退等流动人员的各种人事关系代理。截止今年**月**号,县人才市场共保存档案***卷,进行各类人员人事代理***人次,集体人事关系代理***家,为企业发布招聘人员信息***条,向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人。
二是在人才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人才市场供求主体需要,积极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为求职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年引进本科毕业生***人,***年通过人才市场从各高等院校引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人,非师范本科生***人;今年又引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人,非师范本科生***人。
三是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用人和各类人才进入人才市场,形成人才就业找市场,单位用人到市场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员聘用制的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凡进必考”,一律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公开考选和聘用合同制,一切人事关系放在人才市场,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另一方面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从高等院校引进紧缺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化我县人才资源配置。
三、强化“三公开、一监督”约束机制
1、信息公开。我们开设了专门的公开栏,公开各种信息,如公开招聘、求职信息、公开公务员考核结果、公开各种考试信息等。在近几年的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招考工作中,我们也完全公开考试政策和名额等信息。
2、程序和过程公开。不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的“凡进必考”,我们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过程,严格规范各个环节。在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我们都明确公开了招考程序,在组织考试和阅卷过程中,都有考生代表参与观摩,做到全程公开。
3、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人才市场建立了收费公示栏,将各种收费项目、标准、收费依据文件号、收费范围都公布上墙。使各种收费公开化,让办事人员缴费缴得明白。
4、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在各种人员招考工作中,我们不仅有纪检部门的参与和监督,而且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由纪检组专人负责,认真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实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不断创新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新进人员一律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全员人事代理制。
1、实现“两个转变”。就是通过聘用制的推行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2、进行公开考聘。事业单位新补充人员,除涉及岗位确需采用其它方式选拔人员以外,完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人才市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考核的办法,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事代理。近五年来通过人才市场公开招考教师***名,招考卫生医护人员***名,招考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名,对所有招考聘用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并为招考的***名人员办理了档案和人事关系代理,实现了全员聘用制和全员人事代理。
3、完善人事代理。认真贯彻《***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省人事代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事代理制度。以激发人才流动活力,变“单位人”为“社会人”。所有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安置人员、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机关新进工勤人员、辞职辞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等流动人员一律进入人才市场,把档案和人事关系交由人才市场管理,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几年来办理毕业生档案和人事关系代理***人次,办理退伍安置人员各项代理***人次,办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代理*** 人次,办理中介机构集体人事关系代理***个共***人。
五、完善紧缺人才引进机制
三年来分别从***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引进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紧缺专业毕业生共***人,按专业对口原则,分别安置到了农业、城建、环保、卫生等单位。另外还从***等高等院校引进师范类紧缺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人,充实到各缺编的中小学任教。
1、政策上给予优惠。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和人才结构现状,按照***委办发***号和***组发***号文件精神,从***年开始实施“三年人才引进战略”,即每年从各大高校引进紧缺专业毕业生五至十名。引进人员在占编、人事代理、落户等方面都给予一定的优惠。
2、单位高度重视。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引进高校毕业生工作,为他们解决好了住房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前两年引进的毕业生已经适应了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有的毕业生经过两年的实践锻炼,已经成为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六、切实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人才市场是人事部门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职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整个单位和人事部门的形象。我们从内部管理、自身建设和“五心”服务(即:服务要热心、专心、耐心、细心、尽心)上不断创新优质服务机制。
1、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公开办事程序(特别是建立了人才市场收费公示栏,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上墙),实行办事首问责任制、行政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严格履行代理合同,以诚取信于民,不断扩大人才市场的社会影响力。严格人员管理,工作人员一律佩牌上岗,坚持考勤签到制度,八小时以外时间即时办理或答复制度,限时办理制和责任追究制,内部管理得到加强,职工的纪律性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2、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设置了宽敞、明亮的人才交流服务大厅,设置了电脑主控室、档案保管室、资料查阅室,建立了办公、查阅、存档三室分离的档案管理体系,还配备档案专框***个,电脑***台,打印机***台、数码摄像机***台、扫描仪***台、投影仪***台,为更好的对内对外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行了档案专人管、代理专人办、人才引进及输出专人负责、教育培训专人牵头的工作机制。同时与县人事局机关的***股、***股、人才服务中心合署办(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公,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二是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人才工作新理念,紧密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新举措,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改进工作作风,严格出勤管理,实行上班签到制度。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出的三十二字先进文化理念:公道正派、诚信待人,务实创新、严谨高效,无私奉献、洁身自好,团结协作、争先创优。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和大局意识。
3、搞好优质服务。一是由于***,给有些单位及群众办事都带来很多的不便,我们为此专门开设了即时服务电话,采取“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去年就为教育、卫生、畜牧等几个单位的新聘用人员进行了集中上门服务,办理了***人的聘用手续及档案和人事关系代理,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二是在开展上门服务的同时,我们中午还实行轮流值班制度,为前来办事的同志大大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方便。
近五年来,***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人才市场体系的要求,进行大胆探索,虽然取得了良好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3
关键词 竞争机制 人力资源配置 政策
一、引入竞争机制提上议题
1.时代背景。首先,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而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成为业界共识。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人员配备、管理、培养、培训、选拔任用、合理流动等方面缺乏统筹安排,存在种种弊端:一次安排定终身,没有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缺乏工作激情,影响了积极性的发挥;言路闭塞,只有少数伯乐相马,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其次,新形势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电力企业职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和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有效地开发、利用和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才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引入竞争机制是实现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良性运转的有效途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考核奖惩、业绩评价等工作环节,反映出企业期望和员工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引导员工学习和提高以适应岗位需求。通过过程管理和职工能力的培养,把组织的远景目标、激励制度及保证组织学习的绩效控制机制有机结合,构建人力资源管理长效机制。
再次,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企业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开发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企业不仅要面对自身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要面对来自整个社会的人才竞争和压力,而且这种竞争将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电力体制的改革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对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吸收和用好人才,造就一支政治思想上坚定、业务管理上精通、综合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是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引入竞争机制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才成长搭建成才平台。
最后,笔者所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进程进入瓶颈期。近年来该公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开发,2005年进行了管理人员精简和机构调整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但是仍然没有使企业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桎梏,人才选拔、培养、发展成为制约企业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引起公司上下高度重视。
2.全方位调研。引入竞争机制可以:(1)放开视野选人才,公正公平用人才,竞争择优出人才,科学合理配人才,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2)落实广大职工对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3)由“个体相马”变为“群体相马”,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公开性。(4)有利于人员和岗位相结合。把岗位的责、权、利紧紧与岗上人员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力资源获得了合理的、有效的配置。(5)有利于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引入竞争机制,人员的升、降、去、留完全以其德才、业绩和民意为依据,靠真才实学取胜,既优化了职工队伍的结构,又增强了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竞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人用人,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管理、开发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参与,勇于竞争,有利于形成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对广大干部群众既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二、制定相关政策,利用好竞争这把双刃剑
1.具体操作中就应该慎重对待、积极应对、积极稳妥地推进。(1)准确把握政策,制定尽可能完备的竞岗方案。严格按照省市公司文件的要求,着眼于企业发展和管理实际,在充分调研其可行性的情况下进行竞岗方案的制定。(2)审慎操作,谨防偏差。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测评、面试、考察等方式产生拟任人选,一是让大家都能够参与到选拔任用的过程中来,增强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从而在机制上推进选拔任用的科学化规范化。(3)量化考核,强化监督。竞岗结束不等于万事大吉,在发布任免通知前,引入公示制度、试用制度、轮岗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再下发聘任通知,对将要上岗的人员规定试用期,期满经民主测评和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岗。考核指标要有针对性,测评视角要多元化,在德、能、勤、绩、廉五项指标的基础上,尽可能量化管理。在同一岗位工作一定时期后定期进行轮岗交流,为复合型人才成长创造条件。(4)建立岗位动态管理制度。对存在经济、违法违纪、工作失误、失职、渎职等问题的在岗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追究。
2.具体实施。多方调研,权衡利弊后,在省市公司的指导、监督下该公司于2008年年初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过程、各环节、各岗位的人员实施绩效管理、推行全员竞争上岗。
(1)竞岗工作三步走。第一步,组织岗位竞聘领导机构;第二步,制定了公司《部室管理岗位竞聘方案》、《二级机构岗位竞聘方案》、《供电所岗位竞聘方案》、《第二轮岗位竞聘方案》;第三步,成功竞岗人员的上岗及未成功竞岗人员的工作安排。
(2)竞岗流程概述。为保证竞岗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公司成立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室主任、中层正职任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全公司竞岗工作,对实施方案的制订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决策、协调有关事项。
成立公开竞聘工作小组:部室管理岗位公开竞聘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二级机构岗位公开竞聘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供电所岗位公开竞聘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成立公开竞聘监督小组:由工会、纪委、人事部人员及部分相关部室负责人组成的竞岗监督小组和资格审查小组,负责竞岗工作的全过程监督。
公开竞聘工作原则:结合个人志愿和民主测评成绩(前期准备),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竞聘,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打造“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同时,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用人方针,对于距离内退年龄不足三年的人员,本人愿留在原岗位的,可不通过竞聘,继续从事原岗位直至内退(但岗级按照该岗位新岗级标准执行)。原从事岗位在新的岗位设置中没有的,参加岗位公开竞聘。
公开竞聘工作流程:
第一轮公开竞聘结束后,成功竞岗的同志顺利完成工作交接,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第二轮公开竞聘:未成功竞岗人员依据《第二轮岗位竞聘方案》,有序竞岗。
其他事项:本次竞聘仍未上岗者,按下岗处理。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如未竞聘成功,可在原单位继续工作,直至“三期”结束。“三期”结束后继续参加竞聘,仍未上岗者按下岗处理。
至此,本年度全竞岗常态工作告一段落。公司人事部联合相关部门对竞争上岗每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严密操作,创建公平、和谐的竞争平台,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使竞争上岗工作成为全员大练兵、大比武、大培训,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人力资源的和谐、有序、协调管理。
三、效果检查及效益分析
1.绩效评价是最好的检验方式。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小组,对竞争上岗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改进及效果进行评价,由人事部具体负责。
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涵盖对竞岗工作的评价及竞岗后公司整体工作的完成情况及质量考核。
效益分析: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快人才的置换与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健全与其相配套的各种管理制度,并以精神、物质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干事创业、奋力进取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推行竞争上岗以来,主要管理岗位大中专学历人员比例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职工的进取心、学习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公司各单位各岗位达到了“职责清晰,压力到位,管理精细”的效果,人人感觉有压力、个个身上有动力,岗位不同薪酬不同、能力不同薪酬不同、贡献不同薪酬不同得到充分体现,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企业和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推行竞争上岗以来,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成果如下:
(1)该公司全年供电量突破40亿大关,完成40.85亿千瓦时,售电量完成39.8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7.37亿元,完成利税11487万元,较之去年上了一个大台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由上年的6%增长到13%,实现直接经济效益66.7万元。
(2)职工对企业满意度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质量更上新台阶,尤其是全运会期间实现了“零失误,零误差,万无一失”,进一步提升公司形象。据统计截止到2009同年年底,供电服务承诺率、客户满意率均达到100%。
(3)通过竞岗前后工作效果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工作质量还是荣誉感、向心力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总的来说竞争机制的引入是成功的。
2.改革循序渐进,工作方法逐步改进。(1)对公司战略的改进方法:要应用绩效管理的先进方法,深入实施“八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标准化、经常化、科技化、信息化、流程化)管理。
(2)对专业管理目标的改进方法:及时完善相关的各种标准和制度、考核体系,采纳改进竞岗方法的建议和意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3)对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法:全面落实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要求,完善竞岗工作指标体系,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4)对专业管理目标的改进方法:按照“动态对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原则,通过对标平台,获取其他兄弟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以其为标杆,不断推动竞岗的开展。
(5)对工作流程的改进方法:对现有的流程与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各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和因素,不断进行优化改进。简化竞争过程流程,加强控制,提高效率。
(6)对绩效考核改进的方法:通过“评价-改进-提升-再评价-再改进-再提升”的方法,不断增强指标体系的管理,增强员工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工作的认同感。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具体工作重点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4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 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行原理。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指某一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运行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 机制都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在系统运行环境发生各种不确定的变化时, 良好的机制设计能帮助系统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 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 要实现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根据系统理论和最优结构理论, 结合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 笔者认为推进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运行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构成:信任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1 信任机制——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运行的触发器
推进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需要减少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确定性, 降低各资源配置主体间的交往成本, 维护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的信赖与合作, 防止道德风险和各种“搭便车”现象的出现, 进而形成长期、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资源配置主体间信任机制的建立。
教育资源配置主体间的信任机制, 具有其独特的功用: (1) 信任关系在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的广泛存在, 强化了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 能够推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多方协调和有机整合, 从而在构建和维护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分工体系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 信任机制会促进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之间加快建立合作关系的速度, 对于形成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中高效的竞争优势非常重要。 (3) 信任机制也促进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主体间的信息共享, 即使是特殊信息和隐性信息也在信任的氛围下得到扩散, 由此增强了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中整体的信息能力。 (4) 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主体间的信任机制会带来形象传播效应,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都市圈形象, 对于吸引外部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 在实际运作中, 广佛都市圈在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时, 需要重视通过构建都市圈社会网络, 积累社会资本来塑造教育资源配置主体间的信任机制, 从而形成都市圈教育资源的整体竞争优势。
2 风险分担机制——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运行的稳定器
在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的配置中,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资源生命周期的缩短或延长、公共政策变更、单个资源配置主体的行为失当等造成的风险。因此, 要推进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顺利进行, 需要建立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风险分担机制。
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风险分担, 是指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将资源配置中的风险在不同配置主体之间或同一主体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担, 以达到风险最小化目的。这种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风险分担, 可以分为风险事故发生前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事故发生后的风险分担。前者主要指, 各资源配置主体如何分摊来自可能性损失的无形压力;后者主要指风险事故发生后, 对现实损失这种有形压力的分配。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运行机制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将风险进行分解、分散和转移, 一旦风险转变为实际损失, 其影响也会被局限在少数资源配置主体之间。风险分担机制功能的充分发挥, 可以使得风险在整个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中得到更加合理地分担, 从而提高整个资源配置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稳定程度。
3 利益共享机制——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运行的推进器
要保证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可持续进行, 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因为利益共享机制不仅仅是一种分配机制, 更是一种协作促进机制, 它是教育资源配置中各有关主体动态合作、高效运行的重要推进器。
广佛都市圈资源配置中的利益共享机制, 是根据在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合作协议中的事先约定, 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利益在参与资源配置的各个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利益共享机制, 可分为两种模式: (1) 最终收益比例分配。即参与合作的所有资源配置主体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合作的最终收益中分得自己应得的部分。 (2) 最终收益协议分配。即根据事先商讨的合作协议, 给各资源配置主体固定的利益分成。
此外, 利益共享机制的有效运行, 尚须遵循特定的原则: (1) 利益风险对等原则。要以合作利益分配理论为基础, 体现公平与效率的要求, 即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各个主体利益的获得要与风险的分担相对称, 利益的分配要与成本的分担相联系。 (2) 统筹兼顾原则。在利益分配中既要注意都市圈的整体利益, 又要兼顾各资源配置主体的个体利益;既要注重近期利益, 又要充分考虑其长远利益。 (3) 多元协商原则。都市圈教育资源配置中利益分配方案的制定过程, 应是一个由众多主体民主协商的过程, 在协商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利益分配对各个资源配置主体后续行为的影响, 使彼此在互利的基础上对利益的合理分配达成一致, 以便以后的协作更加和谐、融洽。 (4) 损失补偿原则。在进行利益分配时, 要考虑到单个资源配置主体所承担的损失大小。为了保持资源配置中合作关系的持续性, 应使在资源配置中承受损失的主体得到合理补偿。
摘要:广佛都市圈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域, 推进其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全面加快广佛同城化进程、进而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而广佛都市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实现, 需要以科学的运行机制为支撑, 这种运行机制具体由信任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所组成。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5
本文从存量资源配置和增量资源配置两个方面研究了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指出市场化是提高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途径,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化提出了建议.
作 者:张菊朋 崔育琳 作者单位:张菊朋(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崔育琳(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6
一、农业发展的新特征要求继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如果对此加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农投入非常重要。
(一)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过去十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前所未有的 “十连增”,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也恰恰是在这十年里,我国农产品贸易从过去的长期顺差转变为逆差,并且逆差呈快速增加态势,去年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现在,我们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进口国,贸易逆差在国际上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农产品供给增长快,但需求增长得更快。这些年来,虽然粮食直接消费减少,但间接消费如肉蛋奶等大幅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城镇化。一个农民进入城市,食品消费量若按综合当量计算的话,要增加30%—50%。过去十年中,每年从农村往城镇转移人口大约两千万人,十年就是两亿人,这两亿人对农产品需求增加了很多。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将继续推进,对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过去我们讲,我国农产品供求是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从去年开始,我们讲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产品供求格局的这种转折性变化,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要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要持续增加,相应地也要求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二)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进入趋紧阶段。我国耕地本来就少,这些年尽管国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但每年耕地减少数量仍在七八百万亩左右甚至更多,而且多是水田、优质耕地。仅东南沿海5省就减少了水田1800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虽然有占补平衡,但占近补远、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现象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相当紧张,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城镇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导致农业用水紧缺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已经到了极限。尽管化肥施用量说法不一,有的说单位面积施用量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也有说是三倍,不同的算法数据可能有一些差别,但是化肥施用量过多、利用率较低是不争事实,这造成大范围的农业面源污染。农膜残留问题也很突出,像新疆农膜一亩残留超过25公斤,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生产经营进入高成本阶段。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农业生产的物质费用在持续增加,人工费用、土地成本和物流成本也在快速提高。2007—2011年的5年间,三种粮食平均每亩生产总成本增长71%,其中,物质费用增长58%、人工费用增长69%、土地成本增长1.2倍,成本增长速度高于粮价提高幅度。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显现,机会成本快速上升,土地流转费用大幅提高,从前几乎忽略不计的人工和土地费用,现在占总成本的比重已超过50%。同时随着农业生产布局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呈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步入上升通道。
(四)农业生产经营进入高风险阶段。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本身就有较多的风险。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风险呈上升态势。一是自然风险加剧。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强度增强。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干旱问题趋于严重。中国气象局对建国以后60年的气候态势做了一个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年均旱灾面积从15%左右增长到50%—60%。二是市场风险加剧。过去影响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主要是国内生产因素。随着农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加强和对外开放扩大,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因素增多,除去国内农业生产情况外,还有国际上农业丰歉、能源价格变动、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三是质量安全风险上升。由于环境污染加剧和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跟过去相比大大提高。前段时间国土资源部和环保部公布了我国耕地污染数据,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现在我国有19.4%的耕地被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其中,中重度污染的面积5000万亩左右,已不能生产食用农产品。
(五)农业进入国际竞争加剧阶段。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农场规模多在上百甚至上千公顷。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像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农户经营规模多在十几公顷以上,在世界上已属于小规模。而我国农户经营规模比它们还少,不到0.7公顷,在世界上只能算是超小规模。即使今后我们搞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搞到像日本、韩国那样的规模都不容易,更遑论像美国等国家了。现在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只有15.3%,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已深度介入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超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实际上是在与世界上大规模的现代化农场进行竞争,处于明显不利地位。
nlc202309041322
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要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政府必须加强支持保护,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同时,我国城乡差距也很大,有人说我们沿海农村像欧洲、中西部农村像非洲。推进新农村建设,也需要财政不断地加大投入力度。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深入研究财政支农投入的有效方式、合适规模、合理结构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着力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上下功夫
虽然目前国家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有待增加,但现有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等问题也很突出。当务之急是把现有的财政支农资金用好管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否则,财政支农资金增加再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要聚焦中心任务。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在过去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战略全局出发,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心任务又有新的要求,这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发表的重要讲话里。衡量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高低,首先要看是不是很好地服从服务于中心任务。如果偏离了中心任务,即使具体事做得再好,从宏观上来讲,资金配置的效率也很难说是高的。
二要厘清边界和责任。重点是要厘清农业中公益性、准公益性、竞争性领域的边界,相应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农民、中央与地方的边界和责任。当然,农业有其特殊性,各方面的边界和责任不容易分得很清,有些领域很难说绝对是由谁来负责,需要大家一块来干。但从指导原则上来讲,厘清边界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因为现在很多事情,大家都在干、都在投入,但由于责任不清、边界不明,导致效率很低、效果很差。
三要构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新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关键是探索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
第一,探索建立精准投入机制。精准扶持的概念,是前一段先从扶贫开发上提出来的。最近中央领导同志都在强调,政府投入要搞“滴灌”,以提高精准性和有效性,不能搞“大水漫灌”。财政支农资金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地区、关键环节和薄弱部位,有针对性地予以支持,特别是注意采取具有放大效应或倍数效应的举措。比如,拿出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可以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弥补生产者损失,放大财政资金对农业风险的防范化解效应。再比如救灾工作,现在层层上报的受灾损失数字基本上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缺乏准确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救灾资金分配也是“大概齐”。反过来,如果拿出一部分财政救灾资金支持企业、居民等上财产保险,一旦发生灾害,保险公司的人员会用专业的眼光和规范的办法,严谨、细致、负责地核查灾损,为开展理赔提供依据。同时,这也会为政府准确判断灾情、有效组织救灾奠定坚实基础。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
第二,探索建立竞争性资金分配机制。现在农业农村发展很多方面的投入,是“普惠式”分配的,不管各地情况如何、条件怎样、积极性高低都得给。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探索建立竞争性分配机制,竞争立项,奖优罚劣。你愿意干、有条件干,而且能干好,就多给资金;不愿意干的,不具备条件的,或者干不好的,就少给资金。当年没把事干好的,下年度减少支持。而且资金拨付方式也要相应改革,不要一下子都给,可以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使用。通过这种竞争性的分配方式,可以调动各地干事、把事干好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效应放大机制。除去必须由财政直接投入的项目外,其他可以通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进行支持,效果会更好。这方面财政部这几年一直在探索,我认为力度和规模可以更大一些。前两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拿出一个亿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利息,撬动了银行18个亿的信贷资金投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很多农业建设项目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当然,有些领域的建设若这样做,还需要通过相关改革创造条件。比如,近几年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在引入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遇到的问题是,由于现有的水资源收费制度不合理、水价偏低,难以补偿投资,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最近国务院在研究水价制度改革问题,方向是逐步使水价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如果这一改革推开后,财政再适当给予一些补贴和补助,就可以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水利的积极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来源就会大大拓宽。最近中央正在安排农业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将为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效应放大机制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第四,探索建立农业公共服务购买机制。除必须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之外,农业农村其他的服务,完全可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种其他社会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来承担相应任务。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有利于推进农业事业单位改革。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试点,效果不错,下一步要在面上推广。
第五,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现在农业财政资金大体上是按部门切块分配,经常是同一件事,各相关部门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结果是各自为政、项目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中央强调要整合涉农资金,并在黑龙江省进行试点,目前来看尽管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难度也很大。因为资金是从中央部门“戴帽”下来的,地方上要整合,或者整合不动,或者整合后对当地的资金投放减少,地方有顾虑。要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要从源头上想办法,从中央层面改革资金分配机制。当然,这件事情极为复杂,不一定马上能做到,但可以研究一下能否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取得突破,以积累经验、形成共识。
第六,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评价考核体系。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至关重要。现在各方面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说法不一,多是从一些具体事例中得到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是说不清楚的,因为没有面上的、准确数据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做依据。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这件事情,抓紧研究建立数据收集、监测、分析、评价体系。
nlc202309041322
四要发挥财政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导向作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农业部门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局限性,有些事情需要财政部门的同志从综合的角度来统筹考量。财政部门要主动作为,发挥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这方面,财政部门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继续往前推进。比如,在推动高产优质苜蓿种植上,财政部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大家都知道,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牛奶产量和质量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从奶牛品种上来讲,基本没有差别,因为我们国家主要的奶牛品种都是从澳大利亚等国引进的,但在澳大利亚能产八九吨奶的奶牛到中国后却只能产四五吨甚至更低。从质量上来讲,我们的牛奶差得更远。这是为什么?研究表明,我们国家养奶牛主要是喂玉米、秸秆等,而西方发达国家喂奶牛主要是苜蓿和青贮。现在美国,苜蓿是第三大种植作物。过去我国也有一些地方种植苜蓿,没有好的品种和科学的栽培方式,苜蓿产量低、质量差,优质苜蓿主要靠进口。前两年,在胡静林同志支持下,财政部农业司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率先提出来实施全国优质苜蓿行动计划,每年拿出5个亿资金予以支持,当时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同志对这个事并不积极。优质苜蓿行动计划搞了一段时间以后,效果非常好。前几天国务院领导同志到河北考察地下水超采治理,地方提出减少农业用水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苜蓿。国务院领导同志当时还跟我说,下一步要考虑在别的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苜蓿。近日国务院领导同志研究黑龙江、吉林粮食收储的时候,也提出在玉米供求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国家既要继续支持玉米生产,也要研究支持结构调整的措施。实际上最近这几年农业方面出台的政策,有很多都是财政部门同志提出来的。从今后看,怎么更好地发挥财政部门综合性强、站位高、视野宽的优势,引领农业发展方向,推动深化农村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个事情做好了,对提高农业资金配置效率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三、关于农研会工作
最后,我再简单谈谈农研会的工作。过去我对农研会的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农研会围绕“三农”改革发展和财政支农,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财政部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重要的决策参考。这两天,我认真看了农研会的工作报告,感到农研会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把握是准确的,今后的工作安排是全面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农研会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去年以来,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到中央有关部门,都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智库建设,中央为此还专门发了一个文件,这是前所未有的,也为继续做好农研会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更好的环境条件。农研会要在过去很好的基础上,按照中央要求,适应形势需要,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明确重点任务,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好智库作用。比如,现在国务院一再强调,政策出台要搞第三方评估。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几项重要政策,就分别请了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进行评估。像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投入这一块,农研会能不能在财政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支撑?其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这件事,涉及农业、财政等诸多方面的体制和政策问题,农研会是不是也可以做一点研究?这里只是个人的一些粗浅想法,不一定正确,谨供参考。
(作者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1.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 金融抑制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分主要市场的格局, 并且还存在多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 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农村金融仍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 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服务的需求。
2. 脱煤规模日益扩大, 民间金融活跃, 缺乏规范和保护。
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也容易引发以下问题:第一, 民间借贷风险大, 容易引发债权纠纷。第二, 民间借贷利率较高, 许多企业或个体户从民间所借资金利率水平一般较高, 比银行同业利率一般高3~4倍, 从而加重了个人和企业的负担。第三, 影响国家利率政策。民间借贷利率是借贷双方根据资金的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的, 利率水平同长远银行同期利率高, 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
3. 农村金融融资体系发展落后, 金融业务种类单一。
主要表现在一是融资渠道单一;二是中间业务产品种类极少。目前只有结算、汇兑等少量银行中间业务。三银行业务中多是以存、代为主的传统业务, 证券、信托、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尚属空白。单一的融资渠道的融资方式, 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 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需求。
二、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制约因素分析
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状态不够健全, 由此自然导致其分布密度低, 金融服务覆盖率低;
同时, 在数量有限的机构中, 又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 农业信用社等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缓慢, 这种情况表明了我国农村金融的脆弱性。
2.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制度性、体制性障碍, 形成严重的不良资产、呆账坏账、信用确实问题等。
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农村信用社的营运效率低下。
3.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转换能力相对较低, 农村正规金
融机构在组织资金来源与组织资金运用方面的“存差”持续增大, 导致农村储蓄资源的信贷转换率和信贷利用率不断降低。
三、农村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成因分析
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金融资源似乎陷入了低水平均衡陷阱, 并没有找到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来突破这种共“均衡”状态, 以求得真正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制度变迁下的“金融抑制”。
现行金融制度的变迁, 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功能持续弱化。表面上看来国有商业银行主动撤离县域经济, 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的改进, 向市场化迈进了一步, 但同时又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配置盲区, 制约了金融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主动性。
2. 农业的弱质性与金融资金趋理性的矛盾。
金融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其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资金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 最大限度的实现趋利性, 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 其自身固有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性, 加之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不佳, 抵押担保又因程序多、成本高而难以落实, 因此, 农业仍是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高风险区域, 客观上造成了信贷资金支农不利。
3. 农村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 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由于农
村地区非正式金融市场活动的存在, 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 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效果。
四、农村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不良影响
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容易引起经济体系各方面缺陷的出现,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金融制度缺陷和金融生态恶化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金融市场的出口和入口基本被堵塞, 新的银行难以进入, 金融业对于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仍然是困难重重。坏的银行出不去, 它们占据大量的金融资源, 这些金融资源是严重低效率的。
2. 资本市场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也阻碍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发育;
3. 地区间资金配置不平衡影响金融效率, 使得农村金融长期供给不足。
我国的许多金融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 表面上人人平等, 但由于地区间要素禀赋不同, 无差异的金融政策造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不平等。例如, 名义上支持中西部的相关政策, 其政策效果却可能导致资金的倒流, 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的资金, 大部分用于购置东部地区企业生产的机器设备等, 实际上是支持了东部的经济发展。
4. 大量资金流向投机性交易易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由于通往中小企业、个人自主创业、农业和服务业的金融通道的堵塞, 银行过多的流动性投向了投机性交易, 如房地产、股市、期货炒作。一旦资产价格发生剧烈下跌, 就会使金融业产生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这样产生的。
5. 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是本行业出现严重的“短期化”特征。
金融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不合理配置, 也导致了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中国城镇2006年首季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35%的省份达16个;在三十个制造行业中, 投资增幅超过四成的也达16种。出现这种情况, 与一些地方政府掌握大量投资资源并强调大企业战略有关, 归根结底与我们的金融体制有关。
五、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
1. 改善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 从立法的角度解决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歧视”问题, 以立法手段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 以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技术所需要的相对庞大的资金需求。限制国有商业银行过高的系统内上存资金利差和资金比例, 同时制定优惠措施激励商业银行将盈余资金调剂到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以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颁布《农业法》, 以立法手段加强对农业投入机制运营的有效管理, 保证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 并防止农业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积极引导现有农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一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以开发性金融的运行模式弥补体制缺损和市场失灵的“瓶颈”领域, 支持地方政府解决“三农”、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城镇化等项目建设;支持各级地方政府整合财政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农业发展银行要拉长政策金融服务的链条, 在继续做好对粮棉油购、销、存等传统业务所需资金支持的基础上, 积极强化对农业的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其农村基础建设的扶持功能, 加大粮棉油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品种改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二是继续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充分发挥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主渠道作用, 真正转换经营机制, 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内部管理, 改进金融服务, 更好的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
2. 积极推进监管制度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转型。
中国已逐步建立了中央银行主导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对维护农村金融安全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农村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中国加入WTO后的全面金融开放,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推进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与体制创新成为提升中国农村金融监管效率的根本途径。机构监管的对象是农村金融机构本身, 即实行所谓“归口”监管。而功能监管则是通过建立或设置专门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各自不同的业务。功能监管的优点在于明确界定金融产品的监管归属, 避免机构监管体制下所形成的监管“真空”或多重监管。由于金融产品本身的功能稳定性使得据此设置的监管体系和监管规则能够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 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农村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功能监管成为中国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
3. 引导、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
一是尽快出台民间借贷交易管理办法, 建立民间借贷交易登记制度。从法律的角度完善民间借贷程序, 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 防止不必要的纠纷。要肯定和保护民间借贷中的合法借贷行为, 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 鼓励民间投资, 同时坚决打击取缔民间借贷中的洗钱、赌博等非法行为。二是要探索和出台个体私营经企业私募融资管理办法, 明确登记手续、融资条件、融资规模等要素, 是民间揭发公开化和规范化。三是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地方经济发展及民间信用情况, 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提高城乡居民的风险意识。
4. 努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村地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一是积极寻求地方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不要求大求全, 要集中优势培育特色经济。二是大力优化投资环境, 创造投资机会, 在财税政策上作前瞻性的设计、安排。
(2) 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是加强宣传, 加强实惠信用意识, 规范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在农村努力营造成新观念和信用文化, 停工良好的融资信用环境实现与金融发展的基础。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 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结合创建金融生态环境, 防范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活动, 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 以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三是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 规范气压改制和破产程序, 地方政府既要支持企业改制, 又要督促企业落实银行债权, 主动为债权银行排忧解难, 对清收不良贷款, 化解信贷风险提供便利, 从而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
(3)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一是家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 在资金、税收、再保险等方面给与保障。二是政府出资成立非营利性的担保基金或担保中介机构, 按照“政策引导, 多方出资, 市场运作”的模式, 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担保服务。
5. 建立稳定、高效、规范的财政支农管理体系。
一是集中管理使用国家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部和农业部的农业项目投资资金等财政支农资金, 并统一由农业发展银行代理、确保国家支农政策的落实和使用效益。二是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补贴和保护力度, 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的形式用于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农经营中的损失补贴。
6. 尽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一是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 除承办农村种养业的洪水、地震、台风、蝗虫等灾害保险外, 还可以核准开办农村所有财险业务和人寿险业务, 并考虑以免交营业税、根据业务品种给与鼓励。二是组建全国性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将国家对农业保费补偿方式, 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实行再保险。国家应设立再保险公司,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涉农保险、以及相互性保险实行与一般商业保险有区别的再保险, 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风险, 帮助农业保险发挥对农村经济的补偿作用。四是引导建立以劳动联合为基础, 以资本联合为纽带, 以互保共济为目标的互助保险组织。承包理赔范围主要是农户养老、家养牲畜死亡及乡村企业职工失业保险。
参考文献
[1]朱 冰 刘钟钦:轮农村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 2005, (6) :44~46
[2]豆忠民:农村金融体改应适应“三农”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 (10) :51~52
[3]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 2005 (, 2) :35~45
[4]白广玉 陈 淼: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05, (10) :45~46
[5]胡锦扬 彭 云: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促进新农村加快发展[J].2006 (, 9) :33~34
[6]何 剑: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10) :75~77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8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构和满足民生重大需求的重点领域。2010年,宁波市“强化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改革试点项目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专项改革试点,要求各县市在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与普惠性,强化政府责任,着力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益,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江北区是宁波市三个老城区中唯一城乡兼容的区域,面积208 平方公里,下辖4 个城区街道、3 个涉农街道和1 个镇,改革以前,区内最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区,教育局直属公办幼儿园有9 所,农村只有1 所,其他都是规模偏小,条件较差的民办幼儿园,城乡差别非常大。没有财政投入的民办园有30 所,学前教育经费只占全区财政经费9%,少量公办园由于学位有限导致入园难,配套小区的民办机制幼儿园由于没有财政投入导致入园贵,大量城乡民办幼儿园收费低、质量差导致入园差,全区整体学前教育发展机制严重偏离“公益”属性。城乡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表现为农村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的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难以满足农村所有幼儿入读规范幼儿园的基本需求;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差距较大,幼儿公平享受优质教育机会的矛盾仍较突出;各街道(镇)责任的履行存在不平衡性,体现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学前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显然现有的财政投入制度、办园体制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加快我区学前教育发展,有效、公平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是关键,理论上, 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则效率最高,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急需解决。江北区2011 年率先开展破冰之旅,制定了 《江北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普惠、规范办园”的策略,积极推进财政普惠投入改革,大力探索多元办园体制,加快优化师资培育机制,按照政府投入、社会投资、家庭合理分担的原则,落实财政、师资普惠性配置。改革实施3 年以后,全区学前教育发展有了很大改观,目前全区有幼儿园68 所,不论品质数量均有较大提升。其中公办幼儿园(含国有民办幼儿园)33 所,民办幼儿园35 所;全区省等级幼儿园64 所,省等级(市星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95.6%,专任学前教师1114 人,在编教师295 人,占比26.5%;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1043 人,占比93.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559 人,占比50%,全区学前教育初步呈现出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二、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资源普惠性配置机制改革的区域做法
(一)实施三种园舍建设模式,推进园所资源普惠性配置
江北区于2009 年制订《江北区农村片幼儿园近期建设规划》,2010 年实施,按照三种园舍建设模式不断扩大园所资源总量。一是新建小区配套园建设模式。严格落实城乡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五同步”制度,即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满足社区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幼儿园建设方案要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涉农街道(镇)审核。2010 年~2014 年共新增小区配套园15 所,其中4 所在城区,11 所在农村,都达到省一级幼儿园建设标准。二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模式。将农村幼儿园建设列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配套工程,如甬江街道投资约4000 万建设甬江街道中心幼儿园、慈城镇投资约1240 万元新建绿苗幼儿园,庄桥街道投入300 万建设童家、马径幼儿园等,这些村级园的开办,为无证幼儿园的取缔创造了条件。三是中小学及其他富余场地建设模式。以各涉农街道(镇)政府为主体,采取对原有幼儿园、撤并的学校、其它公共设施进行改造或规划新建等途径,逐个制订建设改造方案,落实建设改造主体,改扩建幼儿园。如甬江街道投资400 万改建压赛小学为幼儿园,洪塘街道金娃娃幼儿园由原街道党员服务中心改造等等。几年来通过新建、改扩建布点30 个农村幼儿园,全区逐步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充分的学前教育园所体系。
(二)推行三类办园体制,突出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
江北区坚持大力发展公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适度发展选择性幼儿园的策略,满足多层次群众的需求。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全区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 大致分为3类:一类是由区财政直接全额拨款的教育局直属幼儿园,均为市六星级幼儿园,基本上配齐事业在编教师;一类是洪塘、庄桥街道、慈城镇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乡镇幼儿园,有部分事业在编教师;一类为其他单位拨款的系统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严格按照市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收费,教育质量较高,并发挥着主导、示范、引领其它幼儿园的功能。二是积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部或大部分办成公办园,对于现在政府财力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在严格控制新增事业单位机构和新增事业在编人员数量的大环境下,全部配置事业在编教师的要求也难以实现。为此,江北区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出台《江北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经费投入、认定管理、教师管理、财务拨款监管等机制。通过提供免费园舍、生均经费补助、开班补助、教职工补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民办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民办园目前有三种类型:一类为原有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一类为国有民营普惠性幼儿园。由教育局或涉农街道(镇)政府出资,由品牌园承办,实行民营机制运行,按照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收费,享受财政补助政策,公派园长及骨干教师管理教学,自负盈亏,政府保底。还有一类是一些村级幼儿园。政府通过给予补助,引导他们进行改造、规范办学,达到普惠园标准。三是适度发展选择性民办幼儿园。选择性民办幼儿园即收费标准高于800 元,办学条件好、小班化、特色化的幼儿园,其适当发展既满足部分经济条件充裕的家长对学前教育个性化教育需求,又为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增强了竞争活力。选择性幼儿园举办者多为有实力的教育机构或集团,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幼儿园规范办学,可享受办学考核等奖励。目前全区在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入读人数14130名,比率达90%。
(三)探索三种财政投入方式,推进财政资源普惠性配置
坚持新增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向农村倾斜、普惠公平”原则,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由单一投向公办幼儿园转变为向公办、民办共同投入,逐步实现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采用三种补助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一是对教师的工资福利。一块为在编教师支出。近四年对涉农街道(镇)在编教师补助新增30%,约516 万。另一块是非在编教师补助。共三项:岗位补助、职务补助、区龄补助,补助最多的教师一年达到2.8 万。对其他保教人员进行人均100 元/月的补助,要求各涉农街道(镇)对岗位津贴和支教津贴进行配套补助。此外,如慈城镇还给予在村级幼儿园任教的教师每月50~250 元的交通补助、每月100 元的支教津贴。2010~2014 年区教育局对非在编教师补助金额约3200 万元,补助人数由362 人升至736 人。
二是对幼儿园的各类奖补。主要包括普惠性幼儿园免租金提供园舍;普惠性幼儿园每开办一个班级给予8 万元一次性补助(区级5 万、市级3 万);普惠性幼儿园为聘用教师缴纳的社保资金,区财政给予1/2 的补助;全区幼儿园考核评比、上等级、辅导等奖励;全区幼儿园基建维修等。近几年区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仅对新开办普惠性幼儿园开班、建设补助就达2700 万左右,等级幼儿园考核、上星级、辅导幼儿园和早教点奖励约630 万。另外,给民办幼儿园配置部分事业编制教师,编制教师的工资由财政统发,不仅改善了被派驻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结构,还减轻了其经费支出压力。
三是对幼儿的经费补助。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限定收费标准,拨付生均经费”的财政拨付方式。补助项目为生均经费补助、困难学生补助、教育券3 个项目。生均经费2012年开始实行,2012~2014 年仅补助生均经费约1300 万。目前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支出比率达到12%,学前专项经费的使用城市和农村占比11.5%:88.5%。2007 年以前,民办幼儿园培养成本由家长全额承担,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民办幼儿园中家长和政府分担比例为60%:40%,逐步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化。
(四)实施三类师资管理策略,实现教师资源普惠性配置
以往事业在编教师和业务能力较好的教师都集中在公办幼儿园和城区民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师资源普惠性配置,我区实施三类师资管理策略,通过分层次管理,促使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对事业编制教师。2011~2014 年我区新增在编教师165 人,目前全区在编幼儿园教师295 人,在编比例达到26.5%,街道(镇)保证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一类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都有中级职称及以上事业编制园长和适当的事业编制教师。同时深化帮扶支教工作,组织公办教师到民办、农村幼儿园进行1~3 年支教,引领受援幼儿园教师不断成长。二是对享受财政补助的非事业在编教师。严格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每年进行2 次新教师注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提高待遇保障,2014 年全区有职称非编教师的平均年收入达6.1 万以上,教师补助政策促使幼儿园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优秀教师,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业务进修和评职称的积极性。目前有中级职称非编教师享受“非公办教师参加事业保险”。不断完善师资培训制度。要求民办幼儿园将保育费收入的3%用于教师培训,区财政每年下拨100 多万教师培训经费,保证教师研训,开展非在编教师评优评先,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激发工作热情。三是对临时聘用、成长期非在编教师(职工)。对我区一些偏远农村幼儿园仍存在的少部分临时聘用的专业及资格证不符合上岗要求(成长期)的教师,我们为他们量身制定培训计划,引导其逐步获得上岗资格证。三种教师管理制度是阶梯式的制度设计,最终实现通过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促进师资普惠性配置。
(五)明确三级层面工作职责,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
通过明确三级层面工作职责,强化监督管理,促进学前教育快速、高质发展。一是区级层面。区教育局牵头做好相关政策制定,并落实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实践出现的问题。如每年制定江北区幼儿园招生政策,建立学前教育登记卡制度,组织实施学前教育考核及奖励、取缔无证非法幼儿园等。二是涉农街道(镇)层面。涉农街道(镇)负责辖区内幼儿园的建设规划,每年制定学前教育经费预算,出台辖区内学前教育发展政策,负责辖区内幼儿园的新建、改建和扩建,促进辖区幼儿园质量的提升。如慈城镇“六统一”模式加速了普惠性的推广。三是幼儿园层面。幼儿园需规范园所管理,优化一日常规,提升园所品质,规范教育教学,杜绝“小学化”现象;同时抓好平安幼儿园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级越高,生均补助和收费越高的政策,极大提高了幼儿园创建高一等级的积极性,201~2014 年全区幼儿园创高一等级(三星级以上)34 次,全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三、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资源普惠性配置机制改革经验与展望
探索建立公共财政资源普惠性配置机制,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均衡优质”目标,有利于形成非营利的办园体制和政府、社会共同分担成本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学前教育不均衡的矛盾得到明显缓解,幼儿入园的不公平程度也将大大降低,广大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受益匪浅。从江北区及各地的改革实践来看,要顺利推进公共财政资源普惠性配置改革,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顶层设计,依法依规推进改革
政府重视是开展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突破口,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种普惠性的教育观为坚持学前教育的普惠性提供了政策依据。宁波市等地则明确规划了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规定各县(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三年内提高到12%以上,同时,制定法律法规大力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具体实施的县域和乡镇单位,要真正把学前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增强“公益性质,政府责任”的理念,加快建设好惠及全体民众的学前教育。
(二)坚持改革创新,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推进公共财政资源普惠性配置改革,就要改变以往为少数家长、教师和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学前教育体制,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只有创新政府履行职责的方式,纠正财政投入方式,完善区和街道(镇)两级政府的责任,建立多种办园体制,才能真正体现财政配置公平、普惠,使每所幼儿园、家长、孩子、教师都能受益。像江北区先后制定《江北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江北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实施细则》《江北区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等重大政策和文件近40 份,在保障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的利益下,积极推进财政普惠投入改革,为推进改革创新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
(三)加强协调引导,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机制改革是一项牵涉到各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教育部门或其他某个政府部门所能应对和解决的,需要教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社会福利、卫生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分工协作。只有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才能形成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在具体的改革中,要注意做好四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做好协调保障。成立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参与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改革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政府各相关部门职责,加强有效的跨部门合作。二是调动街道(镇)政府积极性。通过多种考核激励手段,调动当地政府办普惠公益的学前教育。如“评选学前教育先进街道”,对落实辖区学前教育规划布局、资金投入、师资提高、规范教育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街道,授予先进称号荣誉并奖励。三是调动幼儿园举办者积极性。对新开办幼儿园的举办者,行政部门从幼儿园的设计规划就介入进行指导,主动为他们解决消防许可、园长调配等各种困难。对现有的幼儿园,积极进行政策引导,争取资金扶持,进行评优奖励引导他们向最有利幼儿园发展的方向前行。四是调动家长、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开展各类学前教育宣传活动,规范招生工作,让家长、社会各界深刻感受到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改革带来的益处。
探索公共财政资源普惠性配置机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望有更加完备的法制基础,有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加强有力的政府保障,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学前教育需求,只有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探索多样化的改革路径,才能在殊途同归的改革大潮中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由于财力、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要明显滞后于义务教育,这对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以宁波市江北区近四年来的改革探索为例,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一手资料,提出按照政府投入、社会投资、家庭合理分担的原则,探索财政、师资普惠性配置,以推进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资源普惠性配置机制改革为抓手,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9
一、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主导, 加强招才引智工作
在招才引智方面, 应当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出发, 解放思想, 创新引进人才服务工作机制, 拓宽招才引智渠道, 为企业引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多渠道转变, 使人才引进从无序性向有计划、有目的招聘转变, 主动外出招才引智,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引进各类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1. 主动走出去, 拓宽引进人才渠道。
人才的招聘和管理是关系到能否选聘好合适的专业人才, 同时也是企业永续经营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除每年参加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外, 要以全国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高级人才洽谈会为重点, 以周边省市大型人才招聘会为辅助, 建立梯形人才引进机制, 使引进的人才范围覆盖高、中、低三个层次。组织多家重点和优势企业积极外出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活动。统一精心制作和规范对外宣传资料, 大力宣传投资环境、发展前景、产业优势和引才优惠政策, 进一步拓宽招才引智渠道。
2. 深入基层厂矿, 建立与企业联系制度。
一是走进企业搞调研, 重点深入各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企业急需的人才专业门类及紧缺的中高级人才岗位等, 登记、收集、整理企业的人才招聘计划, 为外出招才引智提供决策依据。二是走进企业送信息, 及时将外出参加招聘会的信息和参会登记的中高级人才资料情况反馈给企业, 让企业在竞争中增强忧患意识。三是走进企业查实情。及时追踪用人单位对各类引进人才的聘用和上岗情况。与企业建立联系制度, 使人才引进更具科学性、目的性、前瞻性。
3. 在工作中, 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交流中的主渠道作用, 以公
益化服务为主导, 跟踪服务为落脚点, 确保服务实效为目的, 开展各类型人才招聘会, 积极促进人才供需双方交流, 大力促进市场交流工作。一是借周日人才招聘会, 力推公益服务。强化公益化服务力度, 推出“人才公共服务月”活动, 为企事业单位和用人单位搭建免费人才交流平台, 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一律免费参加周日人才招聘会, 并且享受包括网上信息发布、人才推荐、信息资料查询等多项优惠服务。二是积极参加网络人才招聘会, 确保服务跟踪到人。针对全国性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范围广、要求高的特点, 对于每次的参会单位资质都进行严格审核, 最后确定上传的招聘信息在教育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中国劳动力市场网上发布。应聘者通过邮箱投递方式向参会单位投递简历。
二、以科学管理、更新栏目为手段, 实现人事代理
加大人才市场网建设力度, 面向全国, 集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人事代理、人才招聘等多项功能的专业性人力资源网站。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以适应各类用人单位和公众需要的服务内容为宗旨, 对网站栏目、网站功能不断更新, 增加在线服务种类。一是与部门之间实现联动。配合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就业任职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公告;配合各类人事考试成绩查询;发布各类招聘及录取公告。二是实现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到档查询。随着人事代理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发往人才市场的数量急增, 档案查询逐渐成为一项繁重的工作, 要积极利用网站, 实现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到达网上查询, 缓解电话咨询查找人事档案所带来的重复工作压力和查找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是设置网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推荐窗口。毕业生可以在网上直接注册, 进行登记后, 享受就业推荐服务。实现与全国全省人才市场资源共享, 推动网上人才市场建设的步伐。
人事代理业务是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尺。为了加快发展人事代理, 要注重科学管理, 统一规范, 继续拓宽人事代理服务范围。应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理顺代理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通过与医保中心联系, 就人事代理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进行积极研究、协商, 按社会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 解决多年来人事代理单位和个人不能参加医疗保险的问题。二是理顺工人身份的代理人员办理辞职、退休、病退问题。工人身份办理退休, 是近年来人事代理工作遇到的新问题。针对实际情况, 要积极与劳动部门沟通、协调, 规范此项业务, 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三是理顺人事代理入户协议签订工作。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 按照户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结合中心集体户管理的实际情况, 印制入户 (集体户) 协议书, 代理人员如需借出户口时, 需要持入户 (集体户) 协议书方可办理。
三、以合理引导、促进就业为目的, 做好流动党员管理
为了合理引导、积极促进各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要重点搞好三项活动, 即两个全国性和一个校园专场。两个全国性的一个是主题为“就业起步, 我们共同努力”, 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切实帮助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及失业一年以上的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进行大力宣传, 举办现场招聘会, 全面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根据其所学专业为每人至少推荐三家以上用人单位。在服务月的现场招聘会上, 应当设立法律咨询台, 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利用就业服务月活动极大地调动企业及院校参与的积极性, 扩大人事部门公共就业服务在毕业生中的影响力, 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
随着各地中心代理人员的增多, 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增加, 为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要认真学习外省市的管理经验, 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使流动党员管理逐步统一规范。应主要强化三项工作:一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对每个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都建立电子档案, 实行统一管理。二是规范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工作。鉴于流动党员工作相对不固定的特殊情况, 实行统一党费缴纳标准, 按年收费。并严格做好党费收缴登记, 且必经本人签字确认后, 发放《党费证》, 避免党费收缴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三是起草《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党组织关系转入人才中心办事程序》和《人事代理预备党员转正须知》, 使流动党员管理走向规范化, 同时, 理顺流动党员中预备党员转正工作。积极与有关单位党委联系, 解决预备党员的转正, 并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考察。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上, 要积极探索, 加大服务, 力争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流动不流失”。
摘要:文章分析了人才运行机制的情况, 认为要推行长效运行机制, 为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创新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同时, 还要加大招才引智,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10
鞍山和本溪两市毗邻, 位于辽宁省中部, 两市同属于太子河流域。位于本溪市境内引水水源的细河为太子和左岸的一级支流, 流域面积为1126.3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4.28亿m3, 源于凤城县白云山麓, 其上中游位于本溪县境内, 仅下游河口部分在辽阳县孤家子村, 流入参窝水库, 是参窝水库主要水源之一。本溪市下马塘镇的细河引水工程取水口处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7亿m3, 经预测细河流域到2010年需水量为6162.9万m3, 下马塘镇以上需水量为425.9万m3, 水资源利用率仅为14%, 尚有余水可利用。
鞍山市为资源型缺水城市,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水需求不断增加, 但水资源严重不足成为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引水工程实施后, 增加5480×104m3/a水量, 供水量增加15×104m3/d, 保证率为92%。
二、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水权转让实践
在水权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辽宁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辽宁省水利厅以辽水资[2002]57号文件, 批复了汤河水库从细河取水5310×104m3/a向鞍山市供水的取水许可预申请。
经辽宁省水利厅、鞍山市人民政府与本溪市人民政府的多方参与协商达成协议, 在保证细河本流域取水口以下范围内不同水平年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前提下引水。取水口由本溪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与汤河水库管理局共管, 辽宁省水利厅和本溪市人民政府共同监督。引细入汤河水库工程由汤河水库管理局全权代表辽宁省水利厅负责管理实施。工程所涉及本溪市的有关补偿问题由引细入汤工程办公室按工程初步设计中的补偿项目及额度同本溪市南芬区政府共同制定补偿方案, 并由辽宁省水利厅与本溪市政府共同监督实施。汤河水库向鞍山市供水的经济问题由辽阳市所属汤河水库管理局与鞍山市人民政府在省水利厅协调下解决。
三、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水权问题分析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引水是解决水问题的关键。按照国家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的管理原则, 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在辽宁省水利厅的主导下, 以尊重流域与区域整体利益为基础, 将本溪市境内细河上游水引入汤河水库对鞍山市进行供水。此工程属跨流域、跨区域的水权转让, 采取了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有效措施, 在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内科学调配水资源。
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充分体现了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结合。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 各级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水资源权能实施管理。辽宁省水利厅作为国家行政机构, 在市场运作中充分发挥其调控职能, 促进了水权转让的顺利进行。
区域之间的水权转让是在上级政府明晰各个区域的区域水权额度基础上, 根据区域水资源稀缺程度、区域用水效率, 在区域政府间开展的水权转让。在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中, 鞍山市政府为需水方, 本溪市政府为供水方, 两经济主体在辽宁省水利厅的主导下, 由辽宁省水利厅与本溪市政府签订“引细入汤”工程取水协议, 辽宁省水利厅与鞍山市政府共同兴建汤河水库扩建工程, 并规定在2007年7月—2011年底向鞍山市实行优惠水价供水。供水方以辽宁省水利厅为中介通过汤河水库将细河水资源使用权转让予需水方鞍山市, 鞍山市间接获得了水资源使用权。
另外, 辽阳市与鞍山和本溪两市也同属于太子河流域, 辽阳市境内的参窝水库位于细河下游。据此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有两种方案, 一是与参窝水库所属辽阳市人民政府进行水权转让引取水源;二是与本溪市政府进行水权转让, 在细河上游下马塘处引水。我国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三条指出:开发利用水资源, 应当兼顾上下游, 左右岸和地区之间的利益, 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在水资源国家所有的前提下要尊重区域对本区域内水资源拥有的权利也即区域水权。参窝水库是辽阳人民励精图治, 流血流汗的水利工程, 根据水资源价值运动规律, 对天然水资源进行开发、加工、附加人类劳动, 使参窝水库的水资源具备了水产品的性质, 辽阳市对其拥有水资源使用权中的开发经营权, 选择从参窝水库引水必然会增加水权转让成本。在细河上游直接引取水源实质是通过水权转让来获取水资源的直接使用权, 这会大大降低水资源转让费用。同时, 从消费的特征来看, 鞍山市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包含水量需求和水质需求, 根据《辽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参窝水库库区中的酚、石油类、硫化物等有机物污染严重, 出现劣Ⅴ类水质, 达不到饮用水标准, 不宜做生活水源, 而鞍山引水主要是解决城市生活缺水问题。细河上游经水质化验水质较好, 且《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通过辽宁省水利厅审查批复。总之, 鞍山市从细河上游引水, 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来保证长期的供水水源, 以最低的成本获得质量最好的水资源, 这是一种理性选择。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的水权转让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的, 尊重了区域间的利益, 是一次成功的水权转让实践,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结论
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水权转让的实践, 表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建立水权制度。区域间只有水权明晰后才能减少水事纠纷, 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如区域水权不明晰, 区域间自发协商水资源转让, 将产生高昂的让渡费用, 甚至达不成协议。因此建立水权制度是实现行政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科学配置水资源的关键。
鞍山市引细供水工程水权转让的实践, 利用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探索了跨流域跨区域调水的协调机制, 实现了区域间资源共享, 基础设施共建的区域合作模式, 在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双赢。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 用水需求的增加, 城市供水能力不足。水权转让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趋势。在优先保证各区域基本生活用水的基础上适当向水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地区倾斜, 这样有利于引导水资源向优化配置的方向发展。
如果水资源配置导致流域内不同区域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收益变化, 收益大的区域应向收益受损的地区进行适度补偿。只要从总体上看, 收益的增加大于部分区域的损失, 水权转让就是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
纵观我国以往的水权转让实例, 我国水权转让的主体更迭呈现如下轨迹:中央政府的计划水权转让——省级行政单位经授权后的水权转让——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水权转让, 经济主体逐步细化, 通过水权转让配置水资源将更加灵活, 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摘要:水资源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时空分布不均衡, 其存在和运动具有流域性, 客观上决定要按照流域统一管理, 并实行流域与区域相结合配置水资源, 在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上同时运用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实现水资源最优和公平调配, 协调区域间利益, 使流域水资源得到整体科学的利用与保护。
关键词:水资源配置,行政机制,市场机制,水权转让
参考文献
[1]李中锋.水权:联系经济社会平等发展的基本纽带[J].水利发展研究.2001, 10 (4) :7-10
[2]沈满洪.水权交易制度研究—中国的案例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
[3]苏青, 施国庆.河流水权和黄河取水权市场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12
[4]汪恕诚.水权管理与节水社会[J].中国水利.2001, (4) :6-8
[5]汪恕诚.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J].中国水利.2002, 11:6-8
浅析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11
教育资源的配置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高低,教育教学效率大小的关键所在。
一、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的重要意义
细细归纳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可以丰富教学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也就越来越多。教师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来获取大量的教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摆脱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极大地开阔了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见闻与感受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之中。
2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有了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其制作一些动态课件,以此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可以降低教育教学难度。从教以来,曾遇到过很多教学难题。如教学《长城》一课时,由于农村的孩子几乎没有亲眼见过长城那雄伟的气势,也很难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修建长城所付出的艰辛。教学圆的面积时,我也利用网络收集到了一些推导公式的演示课件,展示给学生后,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优越的教育资源属于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特点,顺应时代的潮流,广大教师也非常乐意去接受、去尝试、去探索。比如,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科学的教学设备与器材、舒适的教学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梦寐以求的,如果这些教育资源能得以优化配置,那么,教师就再不会因找不到工作方法而困惑,再不会为教学设备落后而遗憾,更不会因为教学环境的恶劣而遭其它行业人事的冷眼了。与之相反,教师的工作热情便会高涨,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强,从而更加乐于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二、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优化的程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资源的总量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远程网络教育,力求做到教育资源共享,为农村小学配置了电脑。但是每个学校配置的电脑数量太有限,不能满足教学班的需求,学生们只能轮流来分享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不同年级或班级的学生不能根据需求随时随地享用远程教育资源,也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的效率。
2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就小学而言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区域的差别。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教育资源的配置都很不均衡。无论从师资力量的配备,还是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大城市要比小城市优越得多,乡村比城镇也落后很多。
三、优化教育教学教学资源配置的方法
针对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加大投入力度。教育是强国之本,基础教育不强,何谈少年强,少年不强国何强。所以要强国首先要强教育,要强教育,就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2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占教育事业主要部分的农村教育还没有跟上这个步伐。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只有农村教育发展了,整个国家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比如对边远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的教师加以培训配备专业人才,以此来确保教育质量,改建那里破烂不堪的校舍。为师生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提高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的教师的待遇,让教师不用为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而耗费精力,从而能全身心投入教育。
3做好优化配置计划,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预先做好计划,而不能盲目实行。那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也是同样的道理。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需要多长时间内完成,先从哪方面入手,这些问题必须做一个详细周密的配置计划。同时,根据这一计划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确保配置工作扎实、稳定的推进。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篇12
科技资源包括了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组织、人才、技术、资金、信息、服务、制度等众多的科技要素,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因而,增加区域科技资源总量常常是地方政府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然而,单纯的增量路径收效并不一定明显,不仅成本较大,而且在科技资源总量既定前提下必然减少其他区域的科技资源总量。因此,区域科技竞争力,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也就是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善科技要素结构,实现有限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主要路径就是通过制度创新。1997 年,起源于荷兰的创新券可谓这种制度创新的代表。所谓 “‘创新券’ ( Innovation Vouchers)是针对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高校和研发机构没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机制而设计发行的一种 ‘创新货币’”[1]。2004 年以来,由于创新券在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中作用显著,欧洲的意大利、比利时、爱尔兰、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希腊、奥地利等国相继出台了创新券政策[2]。2012 年,创新券概念开始被引入到我国,哈尔滨香坊区、宿迁市成为国内率先进行实践探索的地区,随后其他地区纷纷跟进,积极推行创新券制度。这些地区有的出台了专项性的管理办法,如 《宿迁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 《淮安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 《焦作市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 《潍坊高新区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 《清远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 《马鞍山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暂行) 》 等; 有的则将创新券作为推动科技企业创新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东莞市在 《东莞市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扶持办法》中明确提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发放具有一定面额的科技创新券”,以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研发机构购买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可见创新券制度在我国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但还处在探索和试行时期,需要在理论上给出更科学和明确的指导。本文以科技资源配置的体系、机制和效果为视角,解析创新券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价值及其如何实现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创新券制度的核心价值和作用机制,推动该制度在我国更广泛和深入地推行。
2 创新券对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优化
科技资源配置体系是科技资源相关主体相互联系、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网络结构。对于体系的优化,既需要对相关构成主体的优化,使其对科技资源分配和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又需要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以更有利于形成相互促进的网络结构。由于我国各地区创新券制度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来设计,因此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而言,主要的体系构成主体是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提供者和政府,他们之间的科技资源体系结构实质就是政产学研之间的关系结构。创新券对政产学研关系结构的优化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
2.1创新券是解决中小微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可行路径
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在促进竞争、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的 ‘明月高照’,但更需要大量中小企业的 ‘星星满天’,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的良好就业和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3]然而,中小微企业准入门槛较低,不仅 “鱼龙混杂”,在科技创新领域更是困难重重。中小微企业通常缺乏创新资金、创新人才、创新管理技能,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4]。因此,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仅自身缺乏创新资源,而且在竞争为导向的分配体系中更难获得政府科技资源或得到科技服务者的资源支持。创新券制度,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发放对象,发放标准较低,多是一经申请即可获得,因此,这种制度设计下中小微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取创新券,进而以这种有价证券去购买科技服务或购置科技设备,弥补自身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
2. 2 创新券是提高科技服务提供者积极性的良好保障
在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中,科技服务提供者主要是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服务组织,科技服务提供者往往通过竞争政府科技资源获得科研条件和资金,但科研成果或服务存在时间滞后问题并容易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多元化需要。即使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开展科技研发和服务,很多高校在与企业展开科研合作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是成果交付了报酬一拖再拖,就是原本商定的价格接连被打了折扣。”[5]因此,科技服务者的研发成果应用和提供服务的积极性都受到影响。创新券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好科技的市场化作用,科技服务者以竞争中小微企业手中的创新券来获取科技资源,这就要求其必须以能满足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为条件,进而保障了科研和服务的针对性。科技服务提供者凭借创新券换取政府科技资源,有信用保障,免除了后顾之忧和不必要的合作纠纷。政府可以对于创新券回收金额大以及服务客户多、服务质量好的单位等给予相应补助和奖励。因此,这种制度设计可以激发科技服务提供者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丰富服务类别,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强化了他们之间的良性竞争。
2. 3 创新券是政府科技资源投入方式的根本变革
当前,为保障科技资源投入绩效,政府在向企业投入科技资源时,常常首先要规定投入对象的标准和条件,然后由企业申请,通过专家评审方式最终确定; 而对于验收则主要考虑资源投入效果,而非科技创新成果。这种方式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由于标准具体化和评审导向性,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中小微企业需要,在成果验收中由于资源投入考核难以量化,约束力比较弱,因此是一种 “严进宽出”的资源投入方式。创新券制度则是 “宽进严出”的制度设计。 “科技创新券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资源缺乏、经济实力有限、创新需求不足而设计发行的科技代金券,是一种事前补贴企业、事后兑现服务的政府购买方式和需求导向的新型创新政策工具。”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券由企业随时向政府申请,符合条件即可获得,然后通过对科技成果的验收支付财政经费。预先进行普惠制发放,企业只要在一定期限内实现科技创新目标,就能到政府兑现。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高政府科技资源投入的效果。
2. 4 创新券有利于改善政产学研之间的关系网络
在创新券的制度设计中,通过政府科技资源投入方式的转变,改善了现有科技资源体系中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具体而言,政府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原来补贴式的被动接受关系演变成鼓励性的主动寻求关系,政府进一步体现了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也更有利于发挥中小微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政府与科技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从原来的政府直接支持科技研发和服务的关系转变为政府购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更容易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科技服务提供者和中小微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由于创新券的介入,更加灵活、多样,而且以政府有价证劵发放、兑现和保障的作用,促进中小微企业和科技服务提供者之间形成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内容的合作关系。因此,创新券的使用改善了政产学研各方之间的关系,这种新的关系结构更有利于各方作用的发挥。
3 创新券对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
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是政府通过对科研资源分配,促进相关科技主体实现科技创新的过程和制度安排,主要由分配对象选择、资源利用及效果评价3 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传统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体现政府价值导向,并以行政力量推动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而对科技资源利用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创新券的实施可以有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各个环节,从而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选择机制、以市场为主体的运行机制和以成果为核心的评价机制。
3. 1 以需求为导向的选择机制
传统科技资源分配时,政府掌握着科技资源,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提供者要获得资源必须考虑政府的资源投入偏好,实质是一种供给侧的科技资源选择机制。典型表现是,政府制定科技资源分配方案,编制科技创新目录,只有符合政府科技倾向的企业或项目才有可能获得经费支持; 同时,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传统奖补政策虽然惠及大多企业,但过于分散,而且事后作为,导向性不明显。而创新券是一种典型的需求侧政策,对企业进行预先性发放,企业依据自身创新需求寻求科技研发和服务,科技服务提供者也不再关注政府的资源投入偏好,而专注于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由直接竞争政府科技资源变成了竞争政府的创新承诺,这比对创新活动进行直接补贴更具有针对性,更能真正满足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服务提供者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3. 2 以市场为主体的运行机制
科技资源的配置应建立市场为主体的运行机制,通过市场的需求导向和公平竞争,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创新券制度使政府从科技资源分配主导者地位退居到简单的资源提供者地位,有利于科技资源竞争市场的进一步形成。在这种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小微企业通过创新券掌握了科技创新资源,成为主导资源分配的主体,大量的科技研发和服务组织开始围绕着企业的科技需求和资源展开竞争和服务活动,而政府的作用就是营造一个公开、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让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资源配置市场充分发挥作用。这种机制的核心就是,企业有需求时,可用创新券,通过市场自由寻求创业创新帮助;而科技服务提供者也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在市场上获得创新券,进而获得政府的科技研发和服务经费。
3. 3 以成果为核心的评价机制
传统科技资金投入的评价机制主要以项目为核心,评价该项目研究的基础、技术创新水平、预期效果等内容。这种评价机制虽然容易优选出有创新潜力的项目,但一方面创新活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很难通过预期来提前确定; 另一方面,项目实际研发过程中容易偏向于经费使用,而非针对预期效果。“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 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2]而创新券是一种事后评价机制,即在一定的有限期内需要兑现才能获取实际的科技经费,而兑现必须依赖有效的评价机制,以确定创新券是否规范使用、是否达到创新券兑现的标准。这种评价机制运行是以成果为核心的,只要取得了科研创新成果或开展了相应的科技服务,就会被政府所认可,兑换其手中的创新券,有利于保障科技资源投入的实际效果。
4 创新券对科技资源配置效果的优化
高效的科技资源配置,无论何种制度创新,其评价的核心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以及为了保证这种效率的稳定和可持续体现出公平的价值。创新券的制度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科技创新主体竞争市场而言,还有利于改进公平的竞争格局。
4. 1 创新券有利于避免科技资源浪费问题
鉴于科技资源的有限性,需要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果。“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基本保持年均20% 的增长,科技已基本走出了经费短缺的时代,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科研经费存在使用不当、浪费严重问题。”[2]因此,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问题,提高单位科技资源的利用效果。创新券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实现这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创新券是一种仅在支付科技服务时生效的代金券,确保政府科技公共资金专款专用,使用者只能购买科技服务,这样避免了以往为使用科技经费到处找发票、虚假报销等问题,减少了科技投入的流失; 另一方面,在创新券获得和使用中,各地都设定了用户配套经费的条件,即用户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有效地避免过度、重复使用科技资源的问题。
4. 2 创新券有利于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于利用有限的资源能快速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并且能实现引导和带动作用,取得更广泛的效果。创新券以需求为导向选择机制,科技研发和服务活动都从用户需求中来,有着具体的针对性,因此,项目研究在企业生产中几乎不会出现闲置的科研成果,更不存在技术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即使创新券在规定时间内如未使用,也不会形成政府公共科技投入的浪费。同时,要求企业配套资金的制度设计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如宿迁市宿豫区顺龙管业公司从市里拿到5 万元创新券,区里按照1∶6 的比例补给企业30 万元,自己又拿出60 多万元,三项加起来合计100 万元。这5 万元的创新券带来了100 万元的科技资源投入,较好地保障了企业科技创新对资源的需求。据统计,2013 年宿迁市对全市176 个项目兑现了科技创新券1 281 万元,带动科技投入达到1. 87亿元[6]。可见,创新券对科技资源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4. 3 创新券有利于形成公平的科技资源分配格局
我国中小企业有4 000 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力量,然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面临不公平的结果,完全靠市场行为难以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6]因此,需要政府通过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以协调市场竞争行为,改善中小微企业的劣势地位。中小微企业创新券的制度设计可以达到平衡科技资源、扶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效果。中小微企业一方面可以较为便利地获得创新券,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科技创新的各类风险。因此,创新券对于科技资源配置市场容易形成垄断格局的情况起到调整和平衡的效果。如宿迁市在已发放的企业、服务机构中,年销售额低于3 000 万元的中小微企业占到86% ,从未获得市以上科技资金支持的企业占到75% ,已经兑现的企业中49% 是首次获得市科技资金支持[7]。因此,在创新券实施后,宿迁市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普遍提升,科技资源竞争结构更加公平和合理。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推荐阅读: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07-10
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研究07-11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报告09-01
配置资源11-05
合理配置资源05-21
资源有效配置09-05
资源优化配置09-16
金融资源公平配置07-15
时空资源配置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