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配置

2024-08-08

社会资源配置(精选12篇)

社会资源配置 篇1

企业是嵌入一定的社会网络之中,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企业网络结构是企业与其外部的各种企业、组织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基于各种目的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集合, 社会网络自身并不是经济资源, 而是动员经济资源的渠道。由于资金、信息、生产要素等往往是稀缺资源, 因此, 在这些资源的获取上采用社会关系网络这样的非正式关系也就不足为奇。

一、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 为企业获得资源提供捷径

目前, 社会网络呈现出新的趋向———资本化。社会网络资本化的社会动因是利益驱动, 其现实化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谋求建立社会网络被企业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社会资源最重要的特点是稀缺性。要不断的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获得这些稀缺的资源, 由于社会资源是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的, 因此企业就会将社会网络看作是重要的支持手段, 即把社会网络本身当作一种能够带来更多社会资源的特殊的资源。

2. 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高度可用的社会网络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开支,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网络的形成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由于企业之间长期频繁的合作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 在信任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将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交易费用, 从而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企业通过社会网络以成本优势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低成本优势的资源获取是企业社会网络导向的重要体现, 也是社会网络导向战略所带来的重要产出。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认为企业网络通过分工提高了企业效率, 使企业分别从事各自擅长的业务, 互助合作, 从而使整个企业网络的总收益最高, 最终使企业网络中的企业都能受益。

3. 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

从降低道德风险视角来看, 中国人际交易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关系网络基础之上的, 通过建立特殊的人际关系来获得彼此间的信任, 因为越信任对方, 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 人们在交易过程中就尽量利用特殊信任关系, 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信息的相对完全性和共享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在此种条件下从事交易不一定是最优的, 但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二、社会关系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特点

按照波兰尼对人类经济生产方式的划分, 社会资源的配置关系存在着三种类型:权力授予类型、市场交换类型和社会关系网络, 前两者属于正式制度安排机制, 而后者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机制。

与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政府和市场相比, 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资源配置中, 资源需求方和供给方处于社会网络之中, 双方为平等关系, 配置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在一定规模的网络中, 由于信息的完全性, 可以避免欺诈等行为使得交易成本降低, 这时它可以成为资源配置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时的有利补充。

同时, 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会具有负功能, 表现为社会网络的过度使用会使网络成员利用社会资本从网内获取资源时对网外社会成员造成剥夺效应, 相应地增加了局外人涉取稀缺资源的成本。

总的来说, 社会网络作为配置资源的非正式制度的外部性会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方式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 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其表现形式上。非正式制度规则是无形的, 它一般没有正式地制成条文, 也不需要正式的组织机构来实施, 它存在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 正是这种无形的表现方式, 使得非正式制度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发挥作用。

三、社会网络合理配置资源的措施

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既存在正功能、显功能的影响, 也存在负功能、潜功能的影响。政府需要创新非正式制度, 通过制度创新来约束社会关系网络的负功能, 同时加强社会关系网络中正功能的发挥。而日益强大的理性认知力量可以促进非正式制度的转化与创新。

首先要重视习俗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要很好地发挥对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法院等强制机构执行的正式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而市场机制运行所需要的守法观念、契约观念等却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我国社会的这个特点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要克服这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象, 就必须努力树立契约观念。

其次要塑造道德理念。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发现在市场交易中只有利人才能利己, 市场交易可以使各方都得到好处或者在不损害他方利益的前提下使某一方得到好处, 正因如此才会出现自愿互利交易的场所。维持和优化市场交易秩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利人利己。市场道德与不道德的分界线, 就是市场主体是利人利己, 还是损人利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治本就是制度建设, 特别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其中突出的是道德规范建设, 这实际上就是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夏扬.社会关系网络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 2008年[1]夏扬.社会关系网络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 2008年

[2]高维和.中国企业渠道投机行为及其治理策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 2007年[2]高维和.中国企业渠道投机行为及其治理策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 2007年

[3]程恩富, 彭文兵.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新的资源配置形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3]程恩富, 彭文兵.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新的资源配置形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社会资源配置 篇2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那么,对于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从我们做起!

但是,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如何做起呢?

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增强危机意识、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从多方面努力学习,加强对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方面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危机,了解节能环保对国家及个人的真正意义,真正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

二、尽量选用高效环保节能灯,虽然前期投资偏高,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却是既节约了投资成本,就为国家的节约用电做出了贡献。因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新型LED绿色光源,在同等亮度下,其耗电量仅为普通白炽灯的十分之一,而寿命却是白炽灯的50倍。

三、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选择使用太阳能绿色环保型新能源。

四、要时时刻刻注意节约用电,因此我们要做到随手关灯,在光线充足时尽量关闭照明电源,或减少照明电源的数量,不要因为是国家的或集体的,就不知珍惜,随意浪费,我们每个人与国家和集体,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爱自己就要爱集体,将节约用电升华到为祖国节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做到人走灯灭,不留长明灯。

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当空调或电脑等用电器,可能超过一个小时停用时,要将其正常关闭,并拔掉电源插头。因为关机后如果不把插头拔掉,待机同样耗电。节约用电,不仅使用时注意,更要避免不使用时造成的待机耗电。

六、我们在使用空调前,应先开窗通风,空调开启后不要随便打开门窗。夏天的温度尽量控制在26-28度之间,据检测,制冷时温度每降低两度,或取暖时温度每升高两度,耗电量平均将增加一倍。并要注意经常清洗滤网,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节能降耗的作用。

七、我们也要注意节约用水,用完后要随手关闭水龙头,“细水长流”,极其浪费,坏掉漏水的水龙头要及时维修,以避免过多的浪费,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一水多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到时时节约,事事节约,并要积极倡导和监督周围的人。

八、要注意爱护森林资源,节约用纸,复印纸尽量两面用,少用一次性用品,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饭盒等,自带餐具,减少白色污染,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国家资源,节约地球现有能源。

九、做好计划统计,尽量一物多用,学会旧物巧利用,变废为宝,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应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自己的节能环保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十、工业发展上,要合理改善能源结构,尽量使用绿色可持续发展能源,选择节能、环保、安全、方便的能源,个人或家庭,要选用节能环保型产品。

十一、我们每个人也应注意,不要随便燃烧污染性较强的物品。

十二、垃圾应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处理,注意分捡。

十三、要做到不要将未经处理的工业或生活污水随意排出。

十四、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十五、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拒用野生动物制品。尽量穿天然织物;拒食野生动

物;在野外旅游,不偷猎野生动物等等。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要付储于实践,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加强对自己和他人的监督,努力在日常实践中为周围的人们,树立起节能环保的好榜样。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 科学发展观 的内在要求,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有国家的长足发展。

所以,请大家积极响应倡议,就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为节能环保,“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从现在做起,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每个人都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共享白云蓝天。

“节约环保你我他,造福子孙千万家”,今天你我的努力,将是明天祖国的辉煌。

新华中学

高一(5)班

社会资源配置 篇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统计手段在其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我国的经济领域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将就如何发挥经济统计职能,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经济统计职能 社会经济资源 优化配置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经济转型时期,正式踏入了市场经济社会。而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以及完善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统计在其中所具有的作用也愈加重要,能够有效的为社会、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并以精确的信息统计帮助国家开展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如何能够使经济统计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更好的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则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2 同市场经济的联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社会市场作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重要决定因素。而这里的资源配置是需要以市场作为其运行基础的,而对于资源来说,信息、人力、人力等等资源都包含在其中。在对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统计,之后再在调差结果的基础上展开分析。比如,为了对某一地区的经济实现发展,就应当先对这个地区中的基本经济状况进行一番调差:当对此地区劳动状况统计时,则可以对地区中劳动人员的年龄、文化等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再决定在此地区中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知识技术类产业。而当对地区中自然资源开展调查时,则可以对地区自然情况有所掌握的基础上判断应当发展服务性产业还是加工产业。而当对地区中群众消费情况调查时,则可以对地区中的商业情况有所掌握,并由此决定地区中应当开展的能够符合群众消费水平的投资规模。通过上述分析则可以了解,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自身自然经济规律而产生作用的,而不是通过任何方面的命令能够发挥作用的,而对于经济规律来说,其必须从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指标来了解,只有将这种由调查研究所得的经济规律同市场进行良好的结合,才能够在掌握市场规律的同时促使市场经济能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3 统计手段在经济领域的拓展

3.1 国民经济方面 对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水平考察的过程中,国家中国民的收入与产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能够有效的反应出国家经济的状况。在传统对国民收入衡量的方式中,主要以国家的生产作为基础,其也正是现代对国民收入进行统计的主要方式。但是通过这种方法统计的不足之处是其没有对福利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而且其还没有对非市场行为起到足够的重视,将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投资也都按照消费来处理,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人民的健康情况。而如果想对国家中健康情况以及可持续收入方面也纳入其中,那么使用现代的方式则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当对国民经济统计的过程中将市场中以及非常市场因素的资本都包含在内时,或者对资本都按照合理的价格估价时,那么国产生产净值才是对国家收入衡量的最精确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统计则能够将国民收入以及收入、产出等指标更为精确。

3.2 指标体系方面

3.2.1 重视制度因素 在以往对经济增长量统计的方式中,并没有对制度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实际上,经济增长量同社会的制度因素之间也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对于经济增长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是其向国家中人民体重不同类型经济产品的能力上升,而这种能力上升是需要以现今技术以及合理制度为根本基础的。目前我国还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其同世界先进市场中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制度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如果想从统计学的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质量进行良好的反映,就应当对市场中的市场制度以及其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3.2.2 反应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及质量的途径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在这个背景之下,其能够有效的加深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并随之出现很多能够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同时,随着近年来世界国家市场的开放性加强,也使得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构成以及经济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所以,同社会经济配置具有重要联系的供需差率、全球化效率等等都能够试着以经济学的角度来实现。

3.2.3 创新经济统计模型 对于经济统计模型来说,其不仅仅只是一个负责定量的工具,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相近性分析的有效工具,通过这个模型,能够有效的对社会中的经济理论进行验证及修正,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其不断的完善,而且其还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探索新的经济理念。而根据实际问题以及对其中所有可能存在的模型都进行一定的选择优化之后,则能够以整合的方式形成全新的统计模型,从而对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带来重要的意义。其中,计数数据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社会试验方法、期权定价模型、离散选择模型、托比模型、可变参数模型、样本选择模型、经济周期波动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都能够对我国发展新型统计模型带来很好的方向。

3.2.4 时间序列分析 在时间序列中,其存在的一系列数据中所提出的一些挖掘算法通常都带有较好的普适性,且其算法拥有较好的使用面,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是其预测效果通常来说不是很强。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各项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回归模型以及统计模型为依据的技术都同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上述几者结合之后能够提供出很多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挖掘技术,这也为未来较大规模非线性系统的建立提供更好的支持。

3.3 运用统计资料发展市场经济的实例 欧盟的迅速崛起为世界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对于市场统计数据实现了良好的运用,从而有效的预测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其还将欧洲作为市场,并专门成立了负责统计工作的调查部门。在调查中,在保证调查范围广泛的同时,其还通过互联网技术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统计部门进行实时的沟通,以最大程度对自身发展存在的价值进行统计与整理,并及时的发送到各个企业之中。而当企业受到此部分信息之后,则在对其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相关产品、投资方向以及发展路线做出了及时的调整,从而在有效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通过全面的信息更好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这也对我国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借鉴经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作为市场企业一定要对国内、外的市场经济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统计,并及时的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企业健康顺利发展。

3.4 政府在统计过程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不需要政府在其中对企业采取直接的调控,而是应当以间接的办法调整市场的发展方向,比如通过适当的税收手段、制定产业策略等方式对经济产区全面、宏观的调控。同时,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同我国现实的市场总量及规模相匹配,并依据我国现状的信息资料对相关政策进行制定,从而能够更好的符合我国的实际。另外,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应当对相关数据起到足够的重视,并在制定发展战略的同时对GDP的质量采取足够的重视,并能够以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而对我国市场做出更为准确、切实的评价。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良好经济发展是同良好的统计信息资源是分不开的,只有在对资源进行充分统计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其结构以及格局采取科学合理的整合。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根据我国市场实际情况,以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我国的经济统计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更为有效的对我国的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

参考文献:

[1]胡冬梅.影响发电企业统计工作的因素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01):54.

[2]冯晓华.如何正确理解和客观评价国内生产总值[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03):64.

[3]佟彤.浅议搞好施工企业的统计管理工作[J].天津科技,2010(02):74-75.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价值 篇4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医院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健康需要的增加,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结构决定着护理质量和效果,护理质量和效果作为职业功效又对社会产生影响。而护理人员配置对社会产生影响,同样,一些社会因素又作用于护理人员,影响着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数量和结构。

一、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和效果的影响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是保证人员数量配置的合理性。人员配置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配置的数量取决于工作量或者医院设置的病床数量,表现为护床 (患)比、医护比,比例不合理有以下两种情况。

1、护理人员配置过多。各级护理人员配置过多可导致人力积压、人浮于事,增加护理成本,降低医院效益,减少工资待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影响,时间一长病人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就会下降。护理管理人员配置过多,使管理秩序受影响,造成组织内部人员思想素质絮乱而无心工作,最终会使病人不满。

2、护理人员配置过少。护理人员配置不足,超负荷工作,已成为影响护理质量及整体护理深入开展的焦点。我国的护理人员配置远不如欧美国家,无论是护床比、医护比,还是人群拥有护士比例都相差甚远。美国近3亿人口, 拥有255.8万护士,医护比为7:1,护床比为1.6:1;德国有8000万人口,拥有100万护士,医护比超过4:1;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医护比也超过6:1;我国13亿人口,拥有护士130万,医护比为0.61:1,国家卫生部规定护床比为0.4:1,但目前实际水平只有0.296:1。

从资料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护士人员配置太少,美国每100人拥有0.85个护士,德国每100个人拥有1.25个护士,我国每100人拥有0.10个护士。卫生部1997年下发的《综合医院评估标准》规定,临床护理在编护理人员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2002年我国注册护士总数为124.65万,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29.20%。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差距较大,80%的人口在农村,而且目前注册护士中只有16.93%工作在县以下的医院。

在我国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不到10%,而在美国2002年已达到34.72%。当然,一个国家护士的配置数量与国家整体卫生需要有关,这主要体现在人群护士拥有量上。我国床护比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大城市医院护士配置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医护比也不合理。据某个大城市统计,全市拥有注册护士2.3万,注册医生5万多,医护比为1:2,比例倒置,护士难以应对每日的工作量, 护士超负荷劳动现象比较严重。有大量的资料证实,护理人员低水平的配置会导致护理效果下降,如病人死亡率增高,术后并发症危险性增高等。近几年,护理工作失误带来的法律纠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院纠纷备受关注,护理工作失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什么原因给病人带来的伤害,都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在受到法律制裁的护理人员中,有的感到委屈,认为工作失误是由于工作繁忙引起的。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一方面把护理工作推向一个高危险境地,护理人员风险越来越大,他们受社会保护程度差,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受影响;另一方面,病人受到伤害的危险性增加,这些均构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对护理质量和效果的影响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保证人员的合理性。Needleman等评估了美国几个州的内科和外科注册护士所占比例与病人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 在内科病人中,注册护理比例越高,病人尿路感染、肺炎、 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的发生率越低,平均住院天数越短;在外科病人中,注册护士的比例越高,尿路感染发生率及抢救无效率越低。Unruh研究了注册护士在人员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与病人负性事件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注册护士比例高的医院并发症发生率比注册护士比例低的医院要低。良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要靠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来完成,而护理知识、技术和能力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保证护理人员结构配置合理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护理人员的素质,而学历则是体现护士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护理学科创建100多年的历史来看,南丁格尔发展了护理教育,要求从业者必须经过专业训练。 我国从护士法颁布的那天起,就规定护士必须是中专毕业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日益提高的卫生需求,新的医学模式告诫人们,疾病不是由单纯的生物因素所致,而是与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有关。社会要求护士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要具有观察病情、预见病情的能力,要具有独立的处置能力,要具有开展卫生咨询和卫生宣教的能力。

近年来护理专业教育逐步由过去的以中专教育为主转为以大专教育为主。到2002年,全国有17个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102所医科大学招收护理本科生。 为了加大高学历护士的培养力度,改变护理队伍学历低的状况,各医科大学的护理学院或护理系以成人教育形式培养高学历的护士,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使我国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有所上升,高学历培训正是促成护士具备知识和能力的最佳方法。目前,社会对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是十分欢迎的。卫生行政部门在评定“星级”护理单位对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做了规定,在评定医院实力时护理人员的学历比例也是其中的内容。21世纪护理人员已成为初级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成为医院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为他人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护理。护士高学历的配置已被社会认可,高学历比例意味着单位的护理实力。

2、护理人员的职称结构。职称是衡量能力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国外的护理人员没有职称等级,但对护理人员能力水平也有等级划分,一般称为助理护士、注册护士、 专科护士或临床护理专家。我国护理人员技术职务分为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1986年,中央职称领导小组颁布了《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以及实施意见,规定了各种学历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有关要求,但与医生相比,护理人员技术职务比例配置是不合理的。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2001年医生和护士各级职称人数和比例的比较,护理人员初级职称比重较大,而中、高级职称比例远低于医生。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转变,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已经从患者扩展到整个人群,研究范围从疾病护理扩展到所有影响人们健康的领域。人们都希望一个有能力、能用护理办法减轻病痛的护理人员为自己服务,社会呼唤有水平、有能力的护理人员,社会需要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尽管目前技术职称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但在临床工作中,实施技术职务上岗达到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的目的,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的护理质量,稳定了护理队伍。

3、护理人员年龄结构。调查显示:目前医院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35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占80%。一支年轻的专业队伍,虽然有活力,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由于护理学是一门依靠知识、技术和经验积累的学科,又鉴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成熟期较晚,过于年轻的队伍意味着专业技术管理队伍力量薄弱,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构提升,会较大程度地增强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承认,目前各医院加大引进高素质护理人才力度,对高学历护理人员的引进虽然是高投入,但在高投入的同时带来了高质量,高质量又带来了高效益。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人员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而且对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也有影响。Burke调查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护患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护理人员配置越少,工作量越大,工作中受到的挑战越大,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就越低,离职的可能性也越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个人心身耗竭对工作的倦怠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退化,对服务对象不关心。由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使护理人员忙于应付执行医嘱和完成输液等各种医疗任务,长期处于精神疲惫状态,无暇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细节服务不到位;由于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导致护理人员排班不合理,中班、夜班护理人员少,使夜间及中午的护理工作出现空缺,如巡视不到位,亮红灯后不能及时处理病人需求,基础护理质量下降等导致病人满意度降低。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篇5

郭颖

调查目标:了解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实地了解新型能源公司的发展成长过程和国企如何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调查时间:2009年8月13日——2009年8月15日

调查对象:安徽省淮南市张集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包括参观工作车间及管理部门

调查之前的准备工作

一、什么是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中“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

二、为什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我们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过去的20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水平最高的国家之

一。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即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这种以资源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作为代

价的经济收益,必须进行有效地修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如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社会?

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首先,要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推进这一基本国策。不仅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而且要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体现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指标体系,构建“绿色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实现“政绩指标”与“绿色指标”的统一,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

其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的方式。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大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大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必须把资源保护和节约放在首位,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辩证地认识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加大合理开发资源的力度,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水平;要着力抓好节能、节材、节水工作,实现开源与节流的统一。第三,通过经济杠杆,推动节约资源,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初级产品出口加以控制,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在能源、交通、金融等行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第四,必须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要健全和完善《节能法》,并加大实施力度;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府要进行制度设计,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

实地调查的情形

大约三天的考察时间,我几乎走遍了张集煤矿的每个角落。总体来说,从外观上看,张集煤矿不太像是一个大的煤炭基地,因为整个基地环境非常好,不像是印象当中一个采煤地区该有的环境。后来听工作人员介绍说,张集煤矿曾被授予“花园工作环境”的称号。

在某职工住宅区的后面,有一个污水处理系统,据悉,这是张集煤矿近来新建的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的系统,它可以日处理矿上几乎全部的生产污水,这又是一个对节约水资源,实现资源重复利用的好的诠释。

对于煤矿周围逐渐在减少的矸石山,当地工作人员感慨地说,以前煤矿往往为处置这些矸石绞尽了脑汁,矸石山占压耕地,还污染环境。现在,这些矸石在修路、发电、烧制建筑用的空心砖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既增加经济收入,又节约土地。李从玉还介绍说,在稻田养龙虾最近也在淮南火起来了,这些龙虾既能吃掉稻田里的草和虫子,省去打农药的钱,养龙虾一亩还可收入2000多元,另外龙虾壳可做成鸡鸭的饲料,还可以提取甲壳素药用辅料。我也稍微留意了一下,确实,很少能看见所谓的矸石山了。

我们都知道,在采煤的过程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瓦斯气体。以往,煤矿企业采煤时都是把瓦斯从井下抽出并直接排放,不仅浪费能源,也污染大气。而今,“煤炭与瓦斯共采、治理与利用并重”的理念在淮南已深入人心。淮南矿业集团改革创新,变瓦斯“抽放”为“抽采”,使瓦斯从昔日的“安全杀手”、“污染源头”变为清洁能源。在承担职工洗澡、食堂蒸汽和办公区暖气供应的张集煤矿锅炉房旁,高耸的烟囱静静矗立。“它呀,原来冒黑烟,后来冒白烟,现在不冒烟了,彻底下岗!”当地职工感慨万千。淮南矿业集团新上马的6台燃气锅炉,不仅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噪音小、无粉尘、无“三废”,一台4吨瓦斯锅炉每年可节约2200吨标准煤。“余热不光能供暖,还能抽湿制冷。明年夏天,井下工友的作业环境会舒服许多。”老矿工张作勇满怀憧憬,亚太地区首个热电冷联供技术项目正在这里紧张施工,瓦斯发电的余热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使井下工作面温度由目前的平均33摄氏度降至26摄氏度。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淮南,这一要求正在成为矿区上下的实际行动。”淮南市经委副主任杨成算了一笔账:淮南矿区把瓦斯气作为居民燃气使用并用于发电,每年至少创收2000万元以上。

调查后的感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

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作为淮南煤矿集团中的代表,张集煤矿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张集煤矿这十年多的发展,始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相信它可以走的更远更好。

画展开掘“社会主义”资源 篇6

近似的色彩和题材,却是对“社会主义”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不同描摹。

“红色”图像中的过去与现在

“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文献展”几乎是近年来关于这段特殊时期最为完整的一次图文资料展。参展作品除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外,还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岭南美术出版社、关山月美术馆诸处的藏品和部分艺术家、收藏家的个人收藏,及部分珍贵复制品。

其中包括靳尚谊重画、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巨型经典作品《开国大典》,及如今极少与公众见面、在“文革”时期发行9亿多张掀起“全民请宝画”热潮的《毛主席去安源》的珍贵草图和专题像章,同时,还精选出相当数量的毛泽东时代的画报、电影等相关文献资料。

一切如同三位策展人邹跃进、李公明和王璜生为展览所定制的价值和意义——这将为观众提供一个刘过去历史情境相对完整的视觉印象。

他当接踵摩肩的南方参观者们还沉浸在这些历史图文所唤起的记忆里时,北京的现在画廊里,欧洲艺术家爱罗携同国内著名前卫艺术家王广义、岳敏君和张晓刚面目严肃地撕裂了这种温存。

爱罗生于冰岛,他在作品《毛主席最后一次参观威尼斯》中,完成了对曾发生在中国的红色革命的浪漫想像——他把中国1949年之后代表性的历史图像与威尼斯风光相结合,将“文革”时期典型的人物形象安置于西方风景之中。人物在高调的亮色中,表情坚定,场景的气氛热烈而荒诞。

波普艺术家王广义代表作《大批判》系列直接用拼贴的手法制造图像。他把“文革”时期工农兵大批判的宣传画形象与美国的商业化标志——可口可乐、万宝路等商标放在一起。王廣义让这本来截然对立的事物出现在同一画面之中,刻意地进行历史类比。

而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则比较温和,他的灵感来源于中国照相馆炮制“标准像”和“集体照”。他的作品虽然是按照片画出来,却暗示了对现实的搬用,画中人物千人一面、表情呆板,而人物面部的“红斑”和“红线”则暗示山当年的某种基因。

这便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一夜之间,这种特殊的“红色”,从南走到了北,也从记亿走进了现实,或者,还是未来?

独有的美术形态

社会主义美术经验在世界艺术史中是一个非常独有的体系,它在视觉的表达上通常会出现革命领袖形象、工农兵形象、行业英雄形象、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保家卫国的庄严场面、欣欣向荣的市场环境以及百花齐放的艺术舞台……而且大多色彩艳丽、气象宏伟、形象高大、精神饱满。

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中,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是构成世界社会主义艺术体系中一个最为重要和完整的独立阶段——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支配、建构、调节和引导这一时代中国文艺发展和变化的标志性文本。

此后,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开始自觉地歌颂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缔造者。他们以《讲话》中倡导的艺术观念,以及社会主义新中国所确立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建构出含有巨大冲击力的“红色中国”视觉文化。论证路线正确成为艺术创作的惟一功能,夸张的热情为虚构的现实罩上美丽光环。艺术家们自由表现生活的权利被取消,因为所有主题都是预设的。

与批评家们过去刈此类艺术缺乏真下“艺术性”的指责相反,当代中国艺术家们在对待“社会主义艺术”时,都不愿意回避或忽略中国特殊时代的社会性——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让人激动的艺术创作,不应该放弃自己独有的文化经验。

“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文化经验我就不会激动,也找不到做艺术的理由。”王广义说。事实上,在他的《大批判》中,他用一种流行艺术的话语方式开启了一个当代问题:所谓历史,就是与当代生活发生关联的语言提示。

其实,也正是因为对历史的尊重和再次解读,当代“社会土义”艺术作品部有意无意地保留着毛泽东时代美术大规模宣传、教育运动所留下的痕迹。

“虽然都是以‘社会主义’为题材,但当下的创作与‘文革’期间的宣传作品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走社会主义道路》策展人黄燎原说,“那时社会主义只是单纯被集体讴歌的对象。但是现在的作品却是对过去的反思,那时符号化的语言、图像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素材来源。”

在黄燎原看来,这朴对待来自社会主义经验的不同态度,也许正是过去与现在最大的不同。

商业因素

毛泽东时代美术从20世纪国家意识形态艺术模式发展而来。但是,它比以往仟何这类艺术都更成功地创造了更为浪漫化的乌托邦世界。

而后的几十年中,尤其在前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对于社会主义艺术发展形态的关注便落在了依然走社会土义道路的中国美术身上。

“‘社会主义’题材的艺术作品的确一直受到了国内外艺术家的共同关注。”比京现在画廊的王小巫女士说。

“西方看我们更多的还是猎奇,所以作品往往比较表面化。而中国的相关题材的作品则经过了更多的反思,因为我们对那个全民的、万众一心的时代也有着更直接的经验。”黄燎原说,“社会主义视觉经验和西方截然不同,那种歌颂式的态度在西方很少有。主动地用社会主义样本进行创作,把那种文化现象当作资源去挖掘,深入社会主义文化中去,应该会有新鲜而有意思的作品。”

但事实上,关于“社会主义”艺术创作的激情,一方面来源于整个20世纪九十年代,从“八五”新潮美术走出来的代中国艺术家和更年轻的艺术学院毕业生,一直部在坚持努力寻找区别于来自西方传统的本土个性。中国独特的补会主义文化于是成为创作的题材。

另一个方面则是来自世界大展的各项荣誉鼓励了这种个性,至少在表面上刺激了大量令人震惊的作品的繁荣——西方的认可,使得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白我挖掘途中,商业因素不可避免地加入进来。

社会资源配置 篇7

1 计划经济时期群众性体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分析

在20世纪50~70年代, 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和我国对苏联实行“一边倒”政策, 使我国体育交往极少, 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的一些新兴国家有少量的体育竞赛活动[3]。由于当时人民体质急需改善和国际形式的严峻性, 为改变民族形象, 从开国百废待兴之时, 党和政府就把为保卫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而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到日程上来, 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总是把体育作为宣扬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工具, 而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在群众生活中的重要性。体育最初的发展只是将体育宣传为推行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和满足体育强国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国家对体育资源完全控制, 没有出现以群众体育生活发展需要相统一的配置格局。

1.1 体育资源配置格局表现出与社会阶层相对单一及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 受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和国外体育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体育主要侧重于大型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训练、竞赛;体育为提高工、农、兵竞技水平服务的特点。从本质上讲形成了体育资源围绕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的配置格局。事实上这一时期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在世界上获得良好社会声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为政治服务、社会稳定均起到了重大作用, 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也造成了群众体育就是竞技体育的思想观念。而这一时期, 我国的社会分层比较简单, 基本上分为工人、农民两阶级, 商业和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都归属于这两大阶级[4]。而且实行在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资源推行的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 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在意识形态上基本是等同于竞技体育, 一切与国家体育意识相违背的体育休闲、体育舞蹈、保龄球、高尔夫等都视为资本主义的产物, 这些和社会主义政治形态不吻合的体育资源配置必然受到严格限制。体育资源仅只为工、农、兵强身健体, 提高竞技水平服务, 工农兵是体育资源的占有者和受益者, 地主、资产阶级是无权拥有和使用体育资源。当时这种体制也是因为中华民族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为甩掉“东亚病夫”帽子, 打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和外交封锁所采取的一种有效可行的统一分配, 集中使用体制。这种单一的钢性化体育资源配置格局符合当时的保家卫国的发展战略思想。但是, 体育资源配置高度集中统一, 造成全国群众体育“整齐划一”的竞技现象, 弱化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更缺乏丰富多彩的体育生活方式。

1.2 国家体育意识的高度统一造成刚性化的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

1 9 5 2年1 1月, 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 195 5年1 0月, 全国总工会成立了体育部, 各行各业体协也相继成立, 体育在当前的使命主要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中国体育资源配置结构表现为高度集中的整体性, 整体利益代表并决定着个人利益, 或牺牲个人的体育诉求。体育资源被当作公共产品供给, 定位于社会的公共财产, 依据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了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架构, 在政府行政、财政体制中运行并且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体育资源是由国家体委、省、市、自治区体委、县区体委层层机构组成的行政管理体制, 此外还有教育、工会、军队等也建立了相应的体育资源管理机构。以行政地域划分平均分配给各利益群体, 群众性体育资源以行政地区划界通过非市场方式确立, 客观上这一时期工人阶级地位较高, 在获取体育资源的使用权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成为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群体。在整个社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传统结构造成的工作与生活世界的重叠以及对个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是同政治相联系, 体育资源配置形成为政治服务的格局。在这样的政治性、刚性化的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下, 体育资源被封闭在单位的狭小天地内, 无论是工人农民及其他一切阶层和部门, 都把本职的工作放在了“革命”意识下, 社会各阶层的体育需要被弱化。在资源结构较为“固化”的状态下, 通过制度限制社会体育资源的分化, 因而不具备分化出众多不同的体育资源群体的现实条件, 所以体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很低。表现出一种“均衡化”特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意识形态机器曾长期灌输和倡导一种“革命化”的生活方式, 一切同这种生活方式相区别的开放型、进取型、个性化的资源选择都被受到限制。“大炼纲铁、大跃进、三面红旗、人民公社”的社会发展道路, 突显群众性体育资源配置格局为“革命”服务, 执行、完成国家规定的标准化、示范性体育竞技运动的“刚性化”特征。

2 市场经济形势下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分析

1 97 8年以来, 经过3 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 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行,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发生分化。从改革开放后社会群体结构来看, 打破了以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社会群体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国家对资源的全面控制相对减弱, 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被打破。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推行, 必然造成发达地区和非发达地区、非中产阶层和中产阶层的财产型社会分层。地区之间, 个体之间随着收入差距的出现, 消费差距及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开始发生分化。根据恩格尔定律, 拥有不同资源的个体对资源的分配使用方式是不一样的, 只有在特定方面的资源分配达到相应程度以后, 才可能将资源用于其它方面。所以, 在人们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不在完全仰仗于国家的计划供给的现实情况下, 占有和使用体育资源的强烈愿望开始表现出来, 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向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分层的方向转变。

2.1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差异优化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

从国民经济大系统的角度看, 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 区际资源禀赋差异很大, 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大国, 区域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多方面的补充作用。由于各地地貌、资源、生产生活习惯差异很大, 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各地的体育资源优势, 尊重地方人们的体育生活习惯, 通过优化配置格局, 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 又有区域群众体育特色的体育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利用经济发达的优势, 大力配置外向型、扩展型的体育资源, 满足群众体育娱乐、体育消费、体育消谴、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交际并举的求新、求健、求乐、求险的体育需求。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要把群众体育资源配置和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重点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群众基础, 把群众体育资源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以民族传统体育为龙头, 形成现代体育和地方民族体育和谐发展的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

在群众体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 要避免由于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 没有考虑发挥各地自身具有的体育资源优势, 结果看到市场缺什么, 大家都一哄而上, 最终形成资源配置格局趋同, 不能实现群众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使群众体育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为了避免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中的盲目性,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从群众体育生活需要和当地体育资源优势出发, 开发出具有当地资源特色的体育服务产品, 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生活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2.2 结合社会分层后的体育诉求发展多元化群众体育资源

因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兴趣爱好、年龄、闲暇时间、环境条件等原因, 导致人们在运动项目的选择和活动方式上开始发生差异, 自然形成若干次级体育资源配置格局, 这表明社会分层使得我国体育资源分化已经基本形成。非中产阶层主要利用非市场性体育资源进行体育锻炼, 而中产阶层更多的是应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体育休闲。利益主体体育需要的分化, 必然造成体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分化, 正如马斯洛所说, 当一个人的较低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就会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 且自我实现的标准和结果各异。这就要求社会必须提供更多的体育服务产品供给才能满足人们的体育实现需要。

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实来看, 体育资源供给与体育资源配置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主要由政府供给, 政府投入资金兴建体育基础设施, 体育场馆, 从建国至1952年底, 我国新建了各类体育场地10271个, 到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 比1995年末增加了38.1%;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33亿平方米, 比1995年增加了70.5%;每万人拥有场地658个, 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03平方米, 虽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体育场地的需求, 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场地不足而制约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矛盾。另外, 据不完全统计, 2004年末, 我国有7万多个体育健身站, 24万多个健身点, 也为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4]。2008年北京奥运会, 国家体育总局承担了8个奥运比赛场馆和33个国家训练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总规模共计537000m2, 其中奥运会比赛场馆274000m2, 国家队训练设施263000m2[5]。奥运会后, 这些体育场馆已经成为群众体育资源配置的有力补充。虽然还不能满足群众体育需要, 但对满足群众体育的场地器材和活动组织与开展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 体育投资人、体育投资集团, 体育用品企业、体育俱乐部、体育经纪人、体育保险公司、体育保险中介等主体对体育资源多样化的配置格局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满足了一些有体育资源消费诉求的需要。运动娱乐、武术、体育舞蹈、体育旅行、野营、台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等运动, 已成为各层次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项目选择, 我国的群众性体育资源配置是与社会分层相适应的。

3 结语

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所表述的是非市场与市场之间体育资源的比例关系, 一个地区之间的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是否合理, 既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效益, 又影响群众的体育生活。因此, 判断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格局是否合理, 应主要考虑配置格局是否充分发挥了本地区的体育资源特色优势;配置格局是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能否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体育需要;配置格局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群众体育生活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M].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 (12) :26.

[2]张宏.当代中国体育社会分层理论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2) :40.

[3]方新普.我国社会堿大变革与竞技体育发展历程看体育职业化[J].体育与科学, 2006 (3) .

[4]黄文仁.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体育整合模式及面临的问题[J].四川体育科学, 2005 (1) .

[5]方新普.试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与体育利益格局的转变[J].体育与科学, 2009 (6) .

社会资源配置 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水资源配置,节水型社会,节水措施

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要素, 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405亿立方米, 列世界第6位, 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的83%, 人均水资源量为2210立方米,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

面对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有利于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 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减少废污水排放,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保障供水安全,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从制度上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立公平有效的分配协调机制, 促进水资源管理利用中的依法有序,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加积极因素。

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节约用水工作作为节能减排工作中一项主要任务, 在现阶段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如果这种状况不及时扭转, 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节约用水工作就难以取得明显进步, 我们制定的《重庆市万州区“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提出的总体目标也难以实现。万州区的经济发展是粗放型增长方式, 是以高耗水, 高耗能作为代价的,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 才能使万州区的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 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 建立水权的分配制度

一是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指导下, 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 建立水权的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 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 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区域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并通过制定用水权交易市场规则, 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 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并引导水资源向节水、高效领域进行配置, 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到高级阶段, 满足建立循环经济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要求。

二是借鉴其他省市在水资源分配利用上取得的有益经验, 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 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 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突出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所谓政府调控, 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在水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 建章立制, 形成制度保障;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提供体制保障;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 奠定技术基础, 将全区用水权总量逐级分配, 明晰到户, 配水到地, 实现“水权明晰”。所谓市场引导, 就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依据供水成本, 兼顾用水户的实际承受能力,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合理核定基本水价, 定额内用水执行基本水价, 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另一方面是允许水量自由交易, 培育水市场。鼓励用水户将节约的水量以有偿转让出售, 出售价格在接受政府宏观指导的前提下, 随行就市;市场交易中剩余的水量, 政府水管单位 (供水者) 进行回购, 鼓励节约用水。再就是实行“水票制”。由用水户持水权证向水管单位购买每灌溉轮次水量, 水管单位凭票供水, 确保总量控制, 促进水价到位, 方便水量交易。公众参与, 就是建立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结合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推行和村务公开制度的建设, 以村和灌区为单位, 通过用水户 (村民) 直接选举的办法, 逐级选举产生用水者协会, 在水管单位的指导下, 参与灌区内水权、水价、水量的监督管理。

三、创新模式,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

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带动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 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同时, 依托城市建设, 拓展技术含量高、耗水量低的新技术产业, 压缩高耗水产业, 发展节水型工业、服务业, 促进水资源向高效产业配置。对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宏观调控, 加快城市工业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严格控制用水量大的新建项目, 鼓励和支持低耗水、低污染和高效益产业的发展, 采取果断措施淘汰技术落后、水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重的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 推广各项节水技术, 重视节水技术研究, 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节水水平,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 并加强城市污水回用技术中新工艺和新设备等方面科技攻关。坚持组织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 不断挖掘企业节水潜力, 指导企业加强用水管理, 提高节水水平。在新建、改建项目中, 坚持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对安装不符合节水要求的器具和设施不予供水。在生活用水中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推广设计水量小于9升/次的坐便器, 在居民住宅中推广应用每次冲便用水6升以下的坐便器, 并对不同时期建造的房屋卫生洁具进行全面改造。

四、加大对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资金投入, 要“投资节水, 转让水权”

由政府和企业投资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 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把节约的农业用水量有偿转让给新建电厂。通过水权转让, 在农业节水基础上, 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 通过工业支持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 从而调整用水结构, 以节水促进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从宏观上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微观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确保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实践证明,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 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发展道路。

五、完善政策, 形成节约用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一是积极稳妥的推进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 加快推行阶梯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 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 制定支持再生水、雨水、矿井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 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

二是完善促进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 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 支持节水重点工程、高效节水产品和节水新机制推广、节水管理能力建设等, 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水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

三是制定和完善鼓励节约用水的税收政策。抓紧制定节水、水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对节水设备投资增值税进行抵扣。实行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科技进步、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制度, 优化税种结构和税率标准, 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是加强节水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水经济及节水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水项目、循环水经济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六、加强宣传, 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一是将节水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制定节水宣传方案, 主要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报道, 广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 大力宏扬“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二是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水宣传。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水日宣传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水及环保宣传, 广泛开展节水及环保科普宣传活动, 把节约水资源和环保观念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从小培养儿童的节水和环保意识。选择节水先进单位作为节水宣传教育基地, 面向全社会开放。三是对节水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组织媒体宣传节水先进典型, 揭露和曝光浪费水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

七、狠抓节水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工作

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政府带头,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机构要率先垂范, 建设节水型机关。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作为节能减排工作中一项约束性指标, 也是强化政府责任的指标,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 有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确保实现。一要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二要建立科学的政府机构节水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 加强对节约用水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三是要把节水指标完成情况纳入节能减排及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制;四是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 按照重庆市制定的政府机构用水定额标准, 实行节奖超罚。

社会资源配置 篇9

福利社会是有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而成的,本不应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又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它的发展是对人民是有益的。而资本主义确实不断剥削劳动人的劳动力,打着理性的幌子把老百姓的生命一点一点削去。而社会资源在所谓为社会福利被处于垄断地位的政府所掌控,在社会财政压力袭来时,政府出卖社会资源来满足福利社会建设的支出不足。

福利国家就意味着为社会的一些付出而承担后果,就是为此,所以支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需求增长而增加,国家的负担就越来越大。所以出现了一些打着福利的旗号而却做着与福利国家性质相违背的事情,这就是福利带来的压力。西欧的一些所谓的“福利”国家的福利费用确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70年这些国家的福利费用仅占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的19.3%,而目前已几乎要占三分之一。各国每年发放的人均福利费,少的如意大利的830美元,多的如联邦德国达1900美元。造成福利费用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 :ⅰ社会计划人口人员对人寿和人口的出生率做了错误的估计,只是社会福利费中的养老金和保健费用超出预计 ;ⅱ失业人员的增加使得失业保险金额的增加,而福利费成为人们的依靠,使得人们懒惰不进行生产更加加深了危机,助长了社会成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讽为“培养懒汉的制度”;ⅲ外来工人的津贴增加,由于福利条件好,人人向往 ;ⅳ掌握福利费用的官员的不到位,滥发福利费,大量流失。这也使得福利社会国家不得不加紧对福利费的收缩。诸如西欧一些大国就进行了强硬的政策调整,如缩减国营日托托儿所的补贴、学生贷款和住房津贴等。⑴努力收缩金额说明了福利社会的负担确实很大。而这些支出仅仅靠国家生产和贸易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尤其是随着人们的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所以政府不得不把产生的负担转移到自然上,不断地开发自然所拥有的、有限的资源,所以造成的后果是社会资源被有理由的用在了没有生产社会所需品的一群“小羊”。造成的浪费不仅很大,而没给社会创造任何的福利。

社会福利支出造成政府财政的巨额赤字 , 出现了巨大的“财政黑洞”。以典型的福利国家英国为例 , 自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来 , 每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已由65.7亿英镑攀升至615亿英镑 ,1951年至1986年 , 英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年份有32年 , 累计赤字达1209亿英镑。[6] 在1990年 , 欧共体12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亏空就高达7.5万亿欧洲货币单位 , 相当于同年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4.15%。1

因有巨大的财政压力,所以在二十世纪几乎在走下坡路,而在二十世纪后期及二十一世纪的繁荣则是在政策调整后的,政府不再盲目的进行社会福利的加强。面对越来越紧张的资源,各国加强了对福利费的调整幅度力度。

社会福利的支出可不是一笔小的支出,对于西方福利国家早期的资本社会是能够提供社会需求资金是足够的,以致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把从非洲、中东地区掠夺来的资源转化为资本积累从而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居于上,所以我推测,在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在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总需求增加,而此时的西方社会正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福利社会以欺骗自己的国民。这样的一个情况使得政府加剧了财政的支出,致使原本财政盈余的政府变得有点架不住,加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大对福利国家的财政的考验。 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自然资源已显得疲乏,这使得福利国家不得不进行对外开放,尤其是对贫穷国家的资源掠夺,这其中却把人类后代的寄托一点一点消耗,而这种消耗并不能全部带来他所产生的资源,因为有只会享受福利社会创造生活资料的福利而不进行生产的“懒汉”的存在以及从外国来的工人的共同分摊。 属于本国生产工人的福利被用在不用来生产生活资料的地方,这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政府福利效率下降,自然资源就浪费在福利费用的推行中!

如果福利国家不进行政策的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扣除科技发展带来的收入外,人民的福利费依然会不断增长。 有人会说,福利国家依赖与资源的程度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随之减少。但是社会进步,社会需求增加,即使科技发展, 发展基础的是离不开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再者,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 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 , 这必然带来工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 由传统工业部门裁减下来的工人由于其工种、专业技术不符合要求而失业并且很难再就业。同时 , 知识密集型产业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巨大革命 , 这必然使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 , 从而产生严重的失业现象 , 这也是科技革命的消极后果之一。“西欧社会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首先源于新科技产业革命的负面效应 , 即就业危机。这种危机具有结构性的、非周期性的特点。它绝不限于某一地区 , 而是遍及整个西欧。”2福利国家的顺利运行不仅需要以较低的失业率为前提 , 更需要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势头 , 以便使国家有大规模的资金注入到福利支出和使福利制度顺利运行的行政费用上来 ,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 由于经济周期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失去了往日的强劲势头 , 这对于福利国家的顺利运行可谓釜底抽薪。3

社会资源配置 篇10

一、优化配置基层执政资源是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然之取

执政资源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有用要素和条件的总和。从广义来分析, 可以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思想文化资源, 其中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生态资源等, 政治资源包括权力、政治组织、政治制度等, 思想文化资源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意识、政治信仰等。在建党八十三周年前夕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其中“执政资源”首次在中央权威文献中被提出来, 为我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是要把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要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优化配置各项基层执政资源, 使之社会效率最优化。只有这样, 才能证明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1. 优化配置基层经济资源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它的生产与发展必须依赖基层的人力、物力、财力、生态资源等。这些资源都有其固有的内在的规律, 相互间又有很强的关联性, 如果不合理配置使用, 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和透支, 而且会形成一系列的消极的自然和社会反应, 这对现代农业的生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优化配置经济资源, 兼顾经济资源的规律, 科学谋划, 全面考虑, 统筹兼顾, 可以节省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收益, 从而保障农村经济的活跃式发展, 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这其实就是我党在优化配置经济资源方面的一个理论决策。

2. 优化配置基层政治资源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也是新时期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就是保证基层广大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充分尊重民意, 广泛集中民智, 切实珍惜民力, 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优化配置基层政治资源, 主要是体现在我们党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制度化管理, 实现基层特别是乡、村级的政务公开制度, 确保基层政权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克服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 杜绝基层党组织、政府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这样, 广大人民群众才有很好地平台参与政府的活动, 为政府献计献策, 推动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的程序化和制度化, 保障自身的权利行使, 从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 优化配置基层思想文化资源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农

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句话告诉我们, 当今我们若要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性作用, 就必须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如何培养新型农民, 关键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和先进思想教育, 而这需要我们党优化配置基层的思想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基层的思想文化资源, 就是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送进农村, 寓先进思想文化于农民生产中, 如组织知识分子下乡宣传科学知识、播放科技影片、组织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等。这不仅促进了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生产技术的提升、经营理念的创新, 而且也促使他们向新型农民不断地转化。

二、当前基层执政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基层执政资源的配置总体趋势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 经济资源存在严重浪费和不持续现象。在基层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 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或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 加上教育的落后, 许多资源被不合理使用, 特别是自然资源, 破坏比较严重。另外,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欠缺, 为了快出政绩, 急功近利, 不顾自然、社会的规律, 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发展。这些都严重破坏了经济资源的持续发展。

2. 政治资源存在流失现象。

当前, 在基层的建设中, 由于体制、制度的不健全, 许多政府部门之间并不是协调, 政出多门, 各自为政, 致使许多政策之间相互矛盾。同时, 由于基层许多干部深受计划时代的小农思想影响,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风气严重, 脱离群众, 存在“山高皇帝远”、“不给好处不办事, 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这严重弱化了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权威和公信, 甚至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了政治冷漠和鄙视的心理, 这些都是政治资源的本身流失, 严重削弱了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力度。

3. 思想文化资源存在供给不足与发展失常的现象。

中国基层地区大部分属于农村地区, 许多基层由于地理环境等硬性条件的限制, 基层文化资源的供给远远比不上城镇地区, 虽然党一直强调文化共同繁荣, 但是许多文化资源还是很难及时为广大农民掌握, 不少农民“两耳难闻村外事, 一生坐镇茅草居”。另外, 随着商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推进, 人们物质追求的欲望增强, 许多根植于农村的民族文化得不到发展, 逐渐衰退。相反, 农村中的一些封建迷信、占卜等落后思想广为流行, 导致基层思想文化资源的发展严重失常。

三、优化配置基层执政资源的实践路径

面对当前中国基层执政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努力实现基层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1. 深化基层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

体制隶属于制度的范畴, 它的作用在于制约性和规范性。深化基层的经济体制改革, 有利于经济资源的科学化、人本化和持续化使用, 避免浪费和滥用的现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可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丰富基层民主形式, 拓宽基层民主渠道, 完善基层民主选举与基督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可以促使城乡文化之间的相互协调, 着力丰富基层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营造良好的基层文化氛围。这一切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党对基层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思想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 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 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句话向全党表明了新时期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本领, 就必须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去执政。具体到基层执政资源的分配, 就是指在配置基层执政资源过程中要遵循各项资源之间的规律, 运用科学知识与真理,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同时, 努力推动干部学法、懂法、用法, 减少人为的随意行为。这将都有力地推动我党对基层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增进基层党群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党群关系关系到基层的政治稳定, 我党历来重视自身与群众关系的和谐。让自身的工作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支持不支持”作为评估机制。在基层, 增进党群关系的和谐, 就能保证人民群众以最大热情投入到基层的各项工作中。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 他们的广泛参与就能增加基层各项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科学成分, 减少不合理行为, 同时也维护了党的政治权威, 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一切都将促进党对基层各项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4. 打造廉洁、务实、亲民的基层党政机关。

基层党政机关是我党在基层的重要执政机构, 也是配置基层执政资源的重要力量。打造廉洁、务实、亲民的基层党政机关, 可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保证基层组织的生机活力, 杜绝腐败奢侈的行为, 提高基层机关的效能建设。这将会促进基层经济资源的科学分配, 制约政治资源的滥用, 保障思想文化资源的供给和合理运行。打造廉洁、务实、亲民的基层党政机关, 从总体上推动我党对基层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综上所述, 优化配置基层执政资源是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然取向。虽然当前我党在配置基层执政资源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只要我们党不断深化基层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增进基层党群关系的和谐, 打造廉洁、务实、亲民的基层党政机关, 就一定能实现基层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 也是实现中国整体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实践工程。建设社会主新农村离不开党对基层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 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 中国基层执政资源的配置尚不尽人意, 这就要求我们党深化基层体制改革,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同时增进党群关系和谐, 打造廉洁、务实、亲民的基层党政机关, 从而实现基层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基层,执政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社会资源配置 篇11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和公益资源的效益,有效和高质量高水平的发挥好为社会救助补短板托底线的功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和科学发展提供服务和有效支撑。

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应当符合中国国情,不能照画照抄照搬其它国家的发展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社会保障大幅度提升过程中,社会保障仍然满足不了需要,这就使得中国慈善公益事业担当起了拾遗补漏、补短板、托底线的重要功能,发挥好公益事业的功能作用,无疑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公平、公正和和谐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以顶层设计为我国公益事业科学长效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全国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足以从顶层设计上为发挥公益事业功能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那就是为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短板”和“空白区”发挥好作用,服好务,尽好责,托好底。

这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发挥好公益事业的功能性作用,尤其是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必须做好公益资源的整合,建立健全“协同办理”机制,使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当前由于“多门受理”“信息不畅”“标准不一”,致使社会资源在社会救助功能中失调。“多头救助”“千差万别”。致使一些该救的救不了,不该救的救了,该救的救过了头,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发生。有的由于救过了头,想纠正引起了纠纷,发生了矛盾,甚至引起了诉讼,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社会公益事业蒙上了阴影,造成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公益事业的形象,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在县城区域内,设立协调机制,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救助信息共享。包括国家保障体系的救助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救助信息互联,统一平衡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质量、协调救助均衡发展,尤其是对城乡发生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群众,必须协调托住底线,应急解决,做到应救皆救,不留“空白”,不有“死角”,确保群众发生危险有人管、有人救、有人托底。同时,对一些救助困难群众应当吃透情况,沟通信息,协调救助,不能盲目救助和盲目捐赠,致使救助过头现象发生。公益资源、公益信息的整合,能最大限度的起到社会救助托底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公正。防止一些人投机取巧,借机发财。也防止一些边远偏僻的地方出现无人管、无人问,造成伤害事情的发生。

社会资源配置 篇12

关键词:人才,资源,核心,标志,动力,竞争

资源问题,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始终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人类社会战略资源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 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思想, 首次将人才强国思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此, 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对我们当前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变革的主要标志

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三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二是已经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三是能够开发、利用和创造前两种资源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即人才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人类发展生产力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 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人类开始进入以科学技术为主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革, 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空前广泛的应用, 不仅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飞跃, 而且引起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和物资资源, 而是拥有较高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人才资源;经济的发展也不再是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而主要依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资源。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所说的那样, 在信息社会中, “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的前途, 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这也就是说, 信息社会的到来, 使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重点, 由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与人才资源相比, 物质资本、土地、机器等传统资源要素的有效性正在相对减弱,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 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资源。

二、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战后,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提高国民素质, 开发人才资源, 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和西德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 英、法等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国家很快恢复元气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菲律宾、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都不在于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丰饶, 而主要是他们极其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并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日本作为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 在经济实力上能够仅次于世界经济强国之首的美国, 其奥秘就在于它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国家之一, 并拥有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 拥有雄厚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美国为70%, 日本为65%, 中国不足30%。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表明, 人才富足且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快,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就高, 社会生产力就能够迅速发展, 即使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也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相反, 如果人才资源匮乏且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那么, 无论你的自然资源多么丰富, 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很快, 而且还要时时处处受到经济强国的控制。

三、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

当代世界各国的竞争, 是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技人才。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 一个人力资源素质差、人才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 开发人才资源, 拥有充足的人才, 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二战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 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 使人才短缺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 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战略措施来抓。许多国家把人才资本的积累和结构的优化, 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努力解决人均人才资本存量少或人才资本积累速度慢的问题, 以期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实力和企业生产的发展动力, 摆脱经济停滞的窘境,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不仅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 积极培养年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而且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技环境, 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吸引和争夺外国的优秀人才。他们的主要策略有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立法吸引外国人才。如, 美国的新移民法明确规定, “具有专长者可以优先移民”, 只要是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有某种专长的科技人才, 可以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 一律允许优先入境, 并且每年留出近3万个移民名额用于引进外国高级人才。日本也在新的出入国境管理修正案中规定, 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外国科技人才和劳工在日本就业提供机会, 并严禁本国企业雇用一般性的外国劳动力。

二是乘人之危抢夺人才。二战结束后, 美军采取了强制性手段, 从德国带走了数千名科学家。前苏联解体之后, 美国和日本捷足先登, 从独联体挖走了9万名专家, 仅高级核专家美国就挖走了2000名。

三是花费重金收买人才。美、日、法、德等国, 都采取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收买人才, 截至1992年底, 仅英国航空界就有数千名设计师和高级工程师被美国用重金买走。

四是提供优厚条件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美国凭借众多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 招揽了大批海外人才, 同时还通过为外籍学者提供优厚方便的就学、进修和科研条件, 大量聘用国外人才。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 近10年中, 美国接受的50万名专门技术人才中, 有37.5名万来自发展中国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科研项目有60%是美国完成的, 有75%的科研成果是最先在美国应用的。这是美国经济、科技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通过委以重任留住外国优秀人才。美国引进的一流人才中, 华人所占的比重最大。美国名牌大学的系主任三分之一是华人, 电脑研究中心19名部主任中有12名是华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25万人中, 有17万人滞留国外, 其中以滞留美国和日本居多。为对付发达国家对人才争夺的挑战,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采取了一些诸如增大科研经费, 改善科研条件, 提高工资待遇, 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和晋升机会等相应措施, 限制人才外流和面向海外招揽人才。尽管这样, 世界人才流动仍然呈现从发展中国家流向较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由较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由苏东国家流向西方国家, 由发达国家流向少数最发达国家这样一种趋势。

上一篇:臭气控制下一篇:维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