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精选11篇)
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篇1
讲稿
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信息。1、2005年3月12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3、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二、其次,理解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 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必要性:我们国家的增长方式还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重要性:第一,是我们国家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由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第三,是构建和谐社会,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第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第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三、然后,用现实的数据作比较,分析目前中国所处的艰难困境。列举几张生态破坏的图片,让同学们清醒的意识到周围环境的恶化程度。
我国资源存在开发不规范性和浪费严重问题,虽然环境在不断改善,但是仍有很多地方不乐观。
四、最后,反思与总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能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做点什么。
自备购物袋尽量不用塑料袋;储存足够的衣物才开洗衣机,既省水省电又省时间;少用面巾纸,多用手绢,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出门尽量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电,随手关闭电灯,提倡使用节能灯等。
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篇2
一、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 国力有了很大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具备了“用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实现战略目标的难点是“三农”问题, 因此, 党和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没有广大农村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变, 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已经成为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近几年来, 农村先后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 取消了农业“两税”、“两工”、“三提五统”以及乡镇综合改革, 全面清理涉农收费, 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清理锁定并化解了部分村级债务;实行了种粮、农机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 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 “三通”建设已经稳步实施, 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养老统筹等正在积极推行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与全面性
新农村建设, 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也是向下一个更高目标前进的基础和起点。在此意义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狭隘的“新村”或者“村庄”建设, 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也不是整齐划一, 全面开花的格局。没有经济实力, 没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也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各地农村差异很大, 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必须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意愿, 不能搞一刀切, 不能强求一律, 盲目攀比。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使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与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相衔接。我们要因地制宜, 尊重村民意愿, 注重引导, 拾遗补缺, 加快步伐, 以阶段性促全面性, 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进行。
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性与保障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决战, 是发展社会主义, 带领广大农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任务。一方面, 要充分发动农民群众, 组织群众, 统一民心, 调动民心, 集中民智,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农民渴望富裕, 渴望幸福, 渴望同城里人一样生活、生存, 把理想变为现实, 同样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外, 最大的动力在于发动农民,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要教育农民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自觉解放生产力, 不断克服小农经济思想, 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农村有识之士,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把资本投向发展, 扩大原始积累, 要动员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业主积极支援农业发展, 积极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不断壮大企业实力。要让一部分人先富带后富, 走共同富之路。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 全社会民众要齐心协力把新农村建设好。
四、新农村的建设广大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面对这样一个数量较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社会群体, 只有加大科技教育培训的力度, 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不断增强农民的现代意识和对科技的吸纳能力, 才能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应用的问题。抓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要着力提高农民的三个能力:即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不断加快农民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 提高农民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不断增强农民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不断加强对农民的转岗培训, 提高农民从业能力, 拓展就业空间,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他们对新农村的建设能做到积极主动, 这样才是根本之道。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 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 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党的建设, 2006, (09)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3
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在“新”字上,虽然过去曾对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但那时的改造是以损失农业为代价,去发展工业,去建设和维护城市。时至今日,中国的工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城市也较之过去焕然一新,但农村却落伍了。城乡形成了反差,社会发展不协调。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国社会走向稳定、走向富强、走向发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指明了方向,这一英明决策的确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让城市支持农村,和过去截然不同。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现在扩大到了3.28∶1,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分配格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过去的取之农业转向支持农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农业这个基础还很薄弱,可想而知,薄弱的基础是不能盖高楼大厦的。因此,要使中国走向强国之列,必须把这个基础牢牢加固。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农民才从经济上获得了较大发展。种地不交税,同时还反获一免三补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初步放开了农民的手脚,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的基本内涵就是让农村出现新房屋、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者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农民,新农民的基本形象就是同于市民的现代化素质,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上述目的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了,才有可能通过充足的经济实力去解决一切想要办的事情,否则一切计划、设想均属空谈。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到祖国今后命运的大事。因此,首先要立足全国,统筹全局,长短结合,因地制宜,百年大计地搞好规划。长久创业,规划先行,切忌重复建设、浪费建设、无效建设、短线建设,要把珍贵的资产投得恰到好处,要与民有利,与国有利,经得起历史检验,就像秦朝李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那样,让子孙万代永续受益。
我们已经吃够短期(破坏性)行为的亏了,我们不能再拿有限的资产、资源应付了事了。为了达到长远预期的效果,规划的全过程,不能单靠农民自身解决,要国家统一从上到下,成立专门机构,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共同规划设计,要全国联网力求做到农民满意、国家满意双结合。完成后的规划要做到家喻户晓,形成全民意识,作为历届各级政府长期奋斗的目标,切勿随意变更,半途而废。
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首先应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虽然全国各地农村经济不尽相同,但以产业化为切入点应该是一致的。因为要使农副产品由产量型转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向高回报率型发展,然后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达到对产品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必须经过产业化的过程才能如愿完成和达到目的,除此以外,没有其它捷径可走。产业化的进程需要根据资金含量和市场的需求按部就班的进行,切不可违反经济规则和市场规律。
(三)
从目前现实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紧缺的是资金。如何办妥这件事,我认为,应分初级、中级、基本完善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约需10年左右的时间,共需资金50—60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的含量就是可修建多座三峡电站,这是一个不容快速解决的数字,需要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应该是一场强国富民的全民持久运动。
中国农村虽然落后,但潜在的力量很大;中国农民虽然还不很富有,但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传统,被称为世界壮举的“红旗渠”不也是近代农民的杰作吗?我们在动员全社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切勿忘新农村建设的主力仍然是中国农民自身。像华西村、南街村那样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化农业生产,通过工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脱胎换骨的改造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像山东寿光那样统筹安排,集约化生产,进行农业商业化,通过经典农业,车间化农业,把农民集体带入致富的大门。我们应根据形势需要,认真总结推广。
(四)
除了资金以外,产业化的另一要求就是人才。所说的人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化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这方面的人才单靠农村自身产生已不现实。我们应当出台政策从城市向农村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近期和中期的重大国策,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为此人才汇集是理所当然的。既然是重中之重,今后各级领导的选拔当然应该从此产生。现在的国家干部队伍产生基本都是机关化,既使强调到基层锻炼,也是挂职走形式,基本上没有深入下去。今后应号召有志之士,到一个村,到一个厂,到一个县,深入下去,办些实事,通过真正的实际经验,获取了第一手材料和成熟经验,然后再逐级使用。这样的人才,肯定会有作为。为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公务员队伍应形成竞争制,县(市)级和以下的领导职务要有预备队,采取职数减少,一任双员,随时都可替补,在任和预备待补的工资要形成差别,在任的一旦工作有失误,出现问题,随时都有被能者、智者接替的可能。这样有工作、有监督、相互竞争、相互监督,一是提高效益,调动人才;二是减少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发生。产业化的另一方面人才就是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了造就新型农民,这些人员基本上要从农村中选拔,各地根据产业化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逐渐把农民变成有技能的高素质工人、市民,这是解决眼前改造农民的最好办法。用短期培训解决眼前需要的,而为了保证今后形成高素质队伍,现在就要抓紧农村的教育。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到农村去任教,这应该是改造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百年大计,是刻不容缓的燃眉之举。
(五)
除了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低,另一个制约农民的就是旧风俗、旧习惯、旧势力。这些旧的东西不除,新的东西就树不起来,新农民,新市民也就不能如期产生,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即使经济发达了,农民的素质不提高,新农村的标准也不可能是完善的。新农民的成长速度,应该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班子很重要,尤其是村级领导班子,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去统领一班人,才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业。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通人和,我国已是人才济济,但人才虽多,两方面的人才尚有不足,一是高尖端的科技人才,二是基层的实干人才。尤其是因城乡差别大,农村条件远不如城市,因此,大量人才都挤在城里,却没有岗位,农村虽然工作量大,却人才缺乏,这种现象应该说是人为的一种浪费。我们应出台政策把村级领导班子充实起来,为了更好地突出发挥各职能部门对农村的作用,建议实施县对村的行政格局,实行大村制,县级直接领导到村,避免隔鞋搔痒的弊端,打破二元格局的城乡体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建议村级主要领导实行公务员竞争制,因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岗位,公务员不到位,这和实际是极不协调的。本地有能力有贡献的可以提到公务员,没有能力的把公务员充实进去。领导加强了,形成竞争制,那里的工作肯定会有起色。
领导加强之后,就是农民全员素质的提高。广大农民虽然素质低、文化低,但本质好,勤俭、勤劳、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通情达理是主流。我们要对农民进行新的道德规范,树立新标志,经常进行典范教育。为了脱胎换骨地迅速造就大批新型农民,要强制性地树立新风尚,只要新农民形成主流,过去的旧东西,旧习惯,旧风俗就逐渐随之没了市场,没了立足之地。新风俗、新环境、新产业一旦形成,农民成为市民,乡村变成城镇,城乡差别也就会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到那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功,也就为期不远了。
我认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两个目的,一是最广泛、最广阔地为国家培养新的税源,财税是国家一切运转的根本。二是为工商业最广泛、最广阔地开辟市场。八亿农民是最大的市场,一旦这个市场购需旺盛,他将带动全国的工商业走向无限的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也是极大地促进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是两条腿同时走路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扎实搞好规划,广泛汇集财力,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产业化入手,加强农村领导建设,迅速提高农民素质,重点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但它也是有基础,有规律的,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重中之重的任务就会如期完成。
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篇4
众所周知,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等。十六大指出,“全面小康”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目标,但又不是一个一蹴而就、轻易实现的目标。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决不可盲目乐观、急于求成。
我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而农村的相对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它的渐进性。我国人口的70%在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突出表现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科学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仍占相当的比重,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观念亟待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限于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必将更加幸福美好。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的又一有力证明.
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篇5
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四项基本原则,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④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动摇。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发展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⑦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大家作主的权利。③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制约和监督机构,实行听证制度。④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政府做到执法行政,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华,弃其糟粕。③努力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让人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程度。保护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④完善社会管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⑤加大扶贫开放,是经济繁荣成果惠及全民。
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四项基本原则,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④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动摇。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发展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⑦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大家作主的权利。③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制约和监督机构,实行听证制度。④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政府做到执法行政,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华,弃其糟粕。③努力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让人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程度。保护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④完善社会管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⑤加大扶贫开放,是经济繁荣成果惠及全民。
寒假社会实践 (毛概) 篇6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也处在一个腾飞的时代,相应的物质水平也愈来愈高,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今天,中国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更高境界,也就是人们的文化生活。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对于文化的发展,中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救国救民、帮助中国快速发展的爱国人士,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他们呢?就拿常州来说,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曾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的杰出人士,他们都曾是我们的骄傲,而如今我们竟已渐渐淡忘,我们是不是该开始回首,慢慢了解他们,学习和发扬他们的杰出事迹和优秀品质?特此开展常州市名人故居保护的调查分析。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一些名人故居被保护得很好,如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以及屠一道根艺珍藏馆等,但是有一些名人故居现状不容乐观。根据实地调查及资料搜索,位于青果巷的259-269号的李伯元故居,现在位于街面的故居房屋全部成了店面房,位于里面的房子也变成了具名的居住房屋,甚至连“李元伯故居”几个标志性的文字也不被重视,我们去的时候,这些文字被一些破拖把淹没;再有恽思瓒的故居,常州文化局把它卖给常州大酒店,随即推土机把它变为一堆废墟······
我们分析当前我国在名人故居的保护上存在以下问题:
1、名人故居缺乏统一的标准。究竟什么样的名人故居值得保护?在历次由名人故居引发的“拆”、“保”之争中,“名人”如何界定,令人颇为头疼。《丈物保护法》仍存在很多空白,未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名人故居,只能成为旧城改造的牺牲品。像袁世凯、冯国璋等人的故居,连区级文保单位都不是,随时可能被拆。
2、搬迁、整修等成本很高,维护资金缺乏,多数名人故居因此破败不堪。
3、维修不当。一些故居修复的主事者以为,保护故居就是另搞新的,如司徒雷登旧居维修时,既不测绘原有建筑,也未保留拆下的构件,耗费巨资,也未恢复原貌。
4、经济利益的驱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开发商在拆迁项目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
5、许多故居在修缮、修复和筹办名人陈列中常常缺乏文物和资料。一些已开放的名人故居,仅有图片和文字的陈列形式,展览内容一成不变,讲解服务不到位,难以吸引观众。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例子。在去年(2015年)夏天位于前后北岸的吕宫府内,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杨纯告诉记者,连日的降雨很是麻烦,“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我们有些艺术品被雨一淋,基本上就没用了。”但同样是老建筑,吕思勉故居则比较幸运,“仅仅在大雨时出现两三处漏水,我们用盆接一下就行。”负责人刘西影说,这得益于过去对故居进行的升级养护,目前整个展厅正常开放。受大运河水位上升影响,运河五号的码头一度被淹没,水上航班已停运,在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内的一些老厂房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渗水等情况,部分建筑内积水达到40多厘米深,为此,“这两天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我们用了七八台水泵不断排水,保证了街区正常运营。”总经理唐琦介绍。另据了解,随着降雨停止,在抢险人员连日来的共同努力下,常州经济开发区的水位逐渐下降,在戚墅堰东街,被浸泡多日的老桥——万安桥已露出水面。
三、现状分析
对常州的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如果仅从“苏州园林、无锡山水、常州名人故居”这种旅游层面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常州的名人故居放在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下来思考,或许能找到两全其美的保护办法。名人故居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内涵,都是特定时代的文化典范,是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历史研究的极好素材。同时名人作为楷模,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他们奋斗的足迹对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层次的人群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现在这些故居处于三种状态:第一种是得到政府支持,保护良好,管理完善的故居,如张太雷故居、瞿秋白故居、华罗庚故居、洪亮吉故居、黄仲则故居等,这些故居都对外开放,大多作为文化考察或者学生教育基地;第二种是处于无管理状态的故居,如坐落于青果巷的赵元任故居和李伯元故居,坐落在和平南路的史良故居等,这些故居大部分成了居民住宅,生活气息浓郁,文化气息全无;第三种是遭到拆毁或破坏的故居,如盛宣怀故居、屠寄故居、恽思瓒故居等。恽思瓒故居,位于现在的常州大酒店,早已在推土机下变成了一堆废墟。而屠寄故居,屠寄在此完成了他的中外历史名著《蒙兀儿史记》。是常州为数极少、保存体量、格局基本完整的名人故居。但为了中医院的扩建,现已将其全部拆除,移建到远离市中心的薛家镇政府广场。另据文物管理委员会同志介绍,在名人故居保护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有以下困难: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故居保护意识不强、资金短缺等。
其实在全国范围内,像常州名人故居这样的尴尬局面并不是个别现象。
四、对策建议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时常会见到某地文化遗产建筑被破坏的新闻。当下,为了保护城市的文脉和历史,民间团体、个人也会有所行动。人们希望让城市建筑的历史得到纪念与传承,这也是认同感、凝聚力的来源。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民间团体与政府机构等各方,理当找到各自的位置,以合作、协商等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公共利益。
我想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些现状:
1.参观的内容及导游讲解的丰富性。名人故居要做到“有物可看,有事可说,有据可查”。观众参观名人故居主要就是为了观看展览、感受历史、接受教育,因此,陈列展览的内容是否精彩、陈列的形式是否生动和贴近大众,直接影响到参观者的兴趣。所以,不要简单的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陈述事迹,可以从总体的氛围、陈列的手法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参观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
2.宣传的方式多样性。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给名人故居的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名人故居的宣传方式上,要做到多样性。宣传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文艺创作等渠道,以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纪念画册、电视剧创作等手段加以宣传。或者通过网络的形式加以宣传,现代的网络是一种低成本、持久的宣传方式,故居应力争建立自己的网站,及时将相关旅游信息发布出去,提到知名度。进行以旅游市场营销为主的专项活动,如展示图版、制作公益广告、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营造有利于名人故居保护的大环境,促进社会对名人及其故居的进一步了解;也可借助名人的生日、忌日等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掀起一个又一个研究名人的高潮,以此激发越来越多的人们参观名人故居的兴趣。鼓励名人故居举办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与周边社会单位、学校和部队的合作,以种种灵活多变的手法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如:组织相关的学术研究,比如语言学会,宣传赵元任、段玉裁的业绩,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如“常州三杰”、“爱国七君子”等,来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
3.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名人故居不仅供游人游览,而且可以定期举办各种群众参与性的活动,如讲座、展览、征文、赛事等,经营手法上要灵活,例如针对学校,每到春游、秋游时节,可以给予优惠票价等形式,吸引学生前来参观,配合参观活动,举办征文赛事,既让学生得到爱国主义教育,故居又获得经济效益,还通过征文活动,宣传故居。加强与周边景点的联系,在周边景点做好故居的宣传工作,从而达到“大的景区带动故居旅游资源发展”的目的。
当然也有其他保护模式,我们来看这样一种保护模式:名人故居和重要纪念场馆结合。像二大会址又是李达故居,位于青浦的陈云故居又是青浦革命纪念馆。
二大会址所在的石库门建筑始建于1915年,为上海开埠早期的石库门风格建筑。会址是解放后上海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至今地址未移动,建筑未拆除,面貌未改变。刚刚迎来二大90周年的纪念日,来自全国的游客络绎不绝。
2002年建馆前,这里长期作为普通民居。2002年建馆至2008年第三次修缮改建前,面积仅为200平方米,其余大部分空间为静安区档案局、党史办的办公用房及档案库房,除二大会址及平民女校会址建筑外,其余相邻用房均被改造成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
2008年12月第三次修缮中,会址部分保持并恢复二大召开时期的历史原貌,其余部分在保持现在石库门立面不变的前提下改建成具有现代会展功能的二大会址纪念馆,并与会址部分连成一片,改建中努力保留石库门空间特色,最大可能恢复前天井及天井内装饰。竣工后,纪念馆新馆分展区、办公区和休闲区等。展区面积1100余平方米,占建筑面积一半以上。目前,二大会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处于审批环节。
五、结语
有人曾说,名人故居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那些普普通通或是狭小简陋的空间里,留下的是影响世人的精神与时代审美。我想,这段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是啊,在故居保护工作中,我想,每一位工作者,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情去保护它们。这,才是保护的真谛。只有让更多的人们知道了解那些名人,以及知道那些名人故居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才能使名人故居的保护措施落实的更好,才能使名人故居得以长久的保存下去。那将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宝藏。
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篇7
一、发展散装水泥、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的
散装水泥是相对袋装水泥而言的, 它是指水泥从工厂生产出来后, 不用任何包装, 直接通过专用设备或容器, 从工厂运输到中转站或用户手中。散装水泥与袋装水泥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上却有天壤之别。
1、散装水泥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不用纸袋或塑编袋包装, 直接通过专用设备出厂、运输、贮存而节省大量包装材料, 从而节约大量木材资源和石油资源。发展散装水泥是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银川市2006年~2007年销售散装水泥100万吨, 可节约木材33 000立方米, 节电72万千瓦时, 节煤7800吨, 减少粉尘排放3950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 342吨, 增加综合经济效益3525万元。
2、散装水泥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从出厂到使用的整个流通环节中, 装、运、卸全过程都是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而且无论经过多少次倒运, 水泥始终处在密闭的容器中不与外界环境接触, 减少水泥损失, 杜绝了水泥在包装、运输、拆袋及破包时引起的扬尘污染。据测算, 袋装水泥的损失率一般在5%左右, 在损失的水泥中, 约有4%会进入大气环境造成粉尘污染。按近两年银川市销售散装水泥100万吨计算, 就减少水泥损失5万吨, 减少进入大气环境的水泥粉尘2000吨, 避免1800万个塑编袋遗弃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废弃的塑编袋难以重复利用, 长期难以降解, 极易造成“白色污染”, 贻害子孙后代。
3、散装水泥的第三个主要特点是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降低劳动强度, 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袋装水泥从出厂到使用, 要经过数次装、卸、搬、运、垛, 劳动强度极大, 粉尘飞扬, 装卸工们尽管戴上防尘口罩也无济于事, 恶劣的劳动环境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而散装水泥采用全自动无尘输送, 混凝土集中搅拌, 到达施工现场进行自动浇注, 全程机械化无尘操作, 净化了环境, 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节省了劳动力, 实现了清洁生产。
二、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1、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提高劳动生产率。袋装水泥从水泥厂到使用单位, 要经过数次装、卸、搬、运、垛, 劳动强度极大, 粉尘飞扬;而散装水泥采用无尘装卸、密封运输、操作机械化、粉尘飞扬极少, 改善了劳动条件, 净化环境, 保障了工人身体健康;袋装水泥从水泥厂包装到工地拆包使用, 中间环节多, 占用劳动力多, 劳动生产率低下;而散装水泥却能十几倍地提高效率, 减少劳动力。
2、散装水泥的发展促进了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和施工技术进步。散装水泥供应速度快、运送过程中多次均化、计量准确、误差小、不易混入杂质、质量可靠, 便于预拌混凝土的推广使用, 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 也对提高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预拌混凝土是混凝土的一种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建筑施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具有节约水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实施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优势。散装水泥的发展和预拌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克服了袋装水泥容易受潮变质、缺斤少两、均化不好的弊端。用散装水泥既解决施工场地紧张的问题, 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 又能节省工程费用。袋装水泥计量误差一般在4%左右, 而散装水泥由于采用适当的计量设备, 误差很小, 有利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3、散装水泥节约包装费用, 减少水泥损耗, 降低工程造价。在水泥生产成本中, 每吨袋装水泥的包装费约占20%, 占销售价格的16%。另外, 使用纸袋包装水泥时, 由于纸袋破损和纸袋内残留, 水泥一般损耗可达到5%, 使用塑编袋以后, 虽然破损减少, 但袋内仍有残留水泥;而散装水泥由于装卸、储运采用密封无尘作业, 水泥损耗在0.5%以下。因此, 散装水泥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水泥生产、流通、使用成本, 降低工程造价。
三、大力推广发展散装水泥对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发展散装水泥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经济效益, 它对社会的影响面十分广泛, 受益的对象是千家万户, 各行各业, 主要表现在:
1、发展散装水泥可以保护生态平衡, 节约资源和能源,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因为发展散装水泥可以节省木材, 从另一个角度看, 就是保护了森林, 有利于生态平衡。目前,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3%左右, 比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2%低9个百分点, 如按人均森林占有量我国人均不足2亩, 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就是在这样森林贫乏的情况下, 目前每年用于水泥包装的木材相当于我国原木产量的20%以上。如果我们能把这部分木材节省下来, 一方面可以为国家节省资源, 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也可以少砍伐一些森林, 多留一些绿色植被, 使自然生态保持平衡, 起到防风、防沙、防洪水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从而给人类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从这个角度考虑, 发展散装水泥绝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
2、目前, 在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中, 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粉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其中袋装水泥的装卸和拆用形成粉尘的影响不容忽视。据国家环保部门测定, 因袋装而散落的水泥, 约有20%在气流作用下进入大气层, 仅此, 全国每年约有480万吨水泥成为悬浮物污染环境, 水泥扬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 使用过的废旧塑袋、复合水泥袋,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塑料资源, 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白色污染”, 贻害子孙后代;在施工现场搅拌水泥产生的施工噪音, 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 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 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城市污染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发展散装水泥事业, 是保证工程质量、维护群众利益的需要。袋装水泥在工棚内堆存3个月后, 由于受潮受热, 强度损失15%~20%, 6个月后强度损失20%~30%;散装水泥由于在密封容器内, 外界气温及湿度对它影响很小, 故能延期保存而不致降低强度。试验证明, 在相对密封的容器内存放13个月的散装水泥, 质量不变, 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按国家对水泥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 散装水泥的质量一般高于袋装水泥。目前, 预拌混凝土作为公认的绿色建材, 已成为国际国内城市建设的首选材料。为此, 大力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 有利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对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今社会, 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生态功能退化、资源日渐枯竭等各种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些年来,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 但是这种快速发展是由粗放型经济模式拖动的, 因此, 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紧缺的问题也日渐严重, 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发展散装水泥是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篇8
[关键词]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制度設计
一、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基础
(一)社会基础
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是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实基础。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解决不好,将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社会发展方式,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形势日益严峻,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发展机制在“两型”社会中的作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社会严峻的现实使得我们必须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新路子,建设“两型”社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法理基础
法以社会为基础,法律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法律具有滞后性,而社会的发展要求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使其能够紧跟时代需要。建设“两型”社会的法理基础在于法律不仅可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还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使环境和资源保护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畴,更有利于发挥法律的调整机制作用,以达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进而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①
二、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指导立法行动并贯穿于整个立法。“两型”社会的立法目的是指国家在建设“两型”社会中所期望达成的目标或意欲实现的结果。它是立法者对“两型”社会所追求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阐述,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环境保护与自然的态度。
“两型”社会的立法目并不单一,它追求多元价值,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基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环境提供发展的平台,同时人类的自身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三者不能偏颇,任何一个要素的失衡都将会影响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两型”社会的立法不仅应保护环境,维护人体的健康,亦应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同时要保护环境、保障基本人权,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建设“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
“两型”社会的立法原则是指在“两型”社会立法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两型”社会的立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否则人类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开采自然资源的方式是可持续、适当的,缺少或失去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更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资源不至于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得以提升。
(二)合理运用市场诱导机制的原则
“法之理在法外”,单纯运用法律手段有时难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甚至适得其反。合理运用法律外手段解决法律中的问题是可行与有效的。法律取决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律调整方法与手段的变化,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其要求的法律,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②
“两型”社会要求改变过去以强制命令为主的方式,要求通过完善市场经济诱导机制,以市场机制来调控市场行为,政府的管理模式也转为激励管理模式,经济诱导原则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立法所要主要采用的原则之一。从制度上大力扶持和培养环境和资源市场的形成,让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利益诱导机制的介入,使“两型”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两型”社会立法中的具体制度设计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两型”社会的立法除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以外,笔者认为,立法者还应确立以下具体的制度:
(一)健全环境和资源法律责任制度
违反义务承担相应责任,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如此才能使得触犯法律者有畏惧心理,进而去守法或不去从事相关违法行为。我国相关的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有待修改和完善,要把抽象的原则性的条文明细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在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作了明显的限制,但很多违法行为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律责任相对应,法律责任不能落实。③因此,健全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体系是“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在“两型”社会立法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据和保障,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当前,建立生态境补偿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满足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的关系,代际之间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
(三)建立专门环境诉讼制度
有权利必有救济。法制完备的国家,法律应具有可诉性,争议可以通过司法得到救济,这是“两型”社会所必需要。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将传统的三大诉讼合而为一,对环境纠纷实行整体式的诉讼救济的新型诉讼制度。它是具有预防、激励、政策形成功能,保护私益和公益于一体的专门诉讼环境诉讼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日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④专门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环境诉讼对环境纠纷整体性的肢解,克服对环境纠纷的诉讼救济实行分离式诉讼所带来的公益保护缺位,私益保障不足,预防功能低下等问题。在“两型”社会确立环境诉讼制度,能够使得我国的诉讼制度更加完善,更有利于保护合法权益,抑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注释]
①王庆芳,姜文:《资源节约型社会及其立法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5)。
②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3)。
③王树义:《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立法体系评析》,《环境法——电子期刊》,2003(1)。
③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制度构想》,别涛:《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版。
大学生该怎样建设和谐社会 篇9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和谐社会”这个词语是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在这届大会中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任务和目标。一时间“和谐社会”成为了当今中国最热门的关键词。和谐社会强调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和谐关系,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最基础性的和谐,其他和谐关系的实现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没有人自身的和谐,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实现不了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也达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而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就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都努力地从我做起,达到自我和谐,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人人做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众音齐谐,才能奏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美乐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和个人应该分别承担责任和义务,那么在这个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有所作为,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一,从我做起,应当树立诚信法治意识。每个社会都有一个规范体系,这一规范体系的基础是道德,而道德确立的根基是诚信。当今中国社会最缺乏的就是诚信,诚信的大厦早已坍塌,造假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视诚信法治为无物。一个没有诚信法治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诚信在先,人人都必须树立起诚信法治的意识。
其次,从我做起,应当讲究修养。如果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互相欺骗各自玩“无间道”那么和谐大学校园都无法实现,还谈的上和谐社会吗?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诚实做人,守信用,这样才能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经济上更加发达、政治上更加稳定、文化上更加繁荣,社会各项事业更加和谐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各方面的人才,这就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四年大学生活的宝贵光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素质,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时刻准备接受国家的挑选,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第三,从我做起,坚决与学术、教育腐败作斗争。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职责就是学习,专心学术。然而,现在连圣洁的象牙塔内似乎也不圣洁了,学术、教育腐败泛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学术的腐败、教育的不平等、知识分子的堕落意味着文化的消亡、文明的沉沦。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决与学术、教育腐败作斗争,决不能让这颗毒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学术教育这块净土上蔓延、癌变。因此在我们的学习中应该更多的实事求是,专心学习,不受外面世界的诱惑,一心一意搞自己的学习。
第四,培养我们的和谐精神、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对策,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构筑和谐社会的能力。不能局限于提高合作能力本身,而应具有更开阔的视野。.通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和谐哲学,要营造重视和谐精神的校园环境。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是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树立“竞合”意识;同时,我们的身心要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培养我们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我们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大学生要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己任,全面发展,学习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各个领域中,全方位寻找自身所属的位置,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努力解决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整体实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快步发展!
第六,从人际关系角度看,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需要大学生树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理念。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大学生建立各种各样人际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为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因此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互动即团结互助、平等友好、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是要培养合作精神,树立“竞合”意识。同时,大学生身心要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在呼吁共建和谐校园,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与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让民族之花开遍祖国每个角落。让大家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快乐的拥抱着,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善良的互通,频繁的亲情往来让我们激动不已。这种感知时常在我的心中静静的流淌……
泱泱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孕育着十三亿中华儿女,是与非,荣与辱,泾渭分明,忆往昔,多少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还看今朝,又有多少青年一代在成长,让我们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天下大事,必行于细”。文明的校园需要我们的共同建设,校园的文明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倡文明之风,践文明之行,使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学子的自觉言行;使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让我们携起手来,争当文明大学生,共创和谐校园,用我们自身的文明行为展现科大学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使文明成为习惯,让校园成就梦想!
同学们,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些争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让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通通消失,让我们用团结互助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让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和谐社会与我的大学生活
班级:信管1107
学号:1130130378
姓名:张芳斌关于和谐社会了解调查表
制表人:张芳斌 地点:河南郑州郑东新区 性别
A.男
B.女 年龄
A.18-25
B.26-35
C.36-50
D.51-60 职业
A.学生
B.个体户
C.打工者
D.农民
E.其它
文化程度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对和谐社会的了解程度
A.很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D.没听说过 你觉得和谐社会的提出作用大吗? A.大
B.不大
C.不知道 和谐社会对你的影响
A.很大
B.很小
C.没影响 环境保护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吗? A.是
B.不是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 篇10
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改革开放三十年百姓生活变迁
系别:机电动力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11级机械(1)班
组长:白光(120110508028)
组员:杨斌(120110508028)
样刚(120110508028)
郑雪楠(120110508028)
马志惠(120110508028)
指导教师:施旋
日期:2012年11月2日
改革开放三十百姓生活变迁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方式:走访和问卷调查;
(二)查目的:与同学们一起了解和学习改革开放三十年对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思想、娱乐、文化的影响;
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篇11
一、“两型”社会的内涵
(一) “两型”社会提出的理论背景。
一般认为, 在国际上, “两型”社会的含义可以追朔到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 它明确指出了人口的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种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大影响, 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 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概念。2004年日本发表了《环境保护白皮书》, 明确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就此诞生。而在国内,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份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在10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 “两型”社会的含义。
对于“两型”社会的含义, 国际国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 很多学者都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进行定义的。我们先从“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个基本概念谈起。对于节约, 侯华认为, 节约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在日常消费中崇尚节俭, 反对浪费;二是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或更多的财富, 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而“环境友好”的含义任勇则认为“环境友好”是动态的和分层次的。在现阶段, “环境友好”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 而最终这种负荷要控制在生态系统的环境自净容量之内, 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而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则有更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比较典型的是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并且潘岳强调了这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社会形态。解振华则强调了它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殷瑞钰说,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密不可分。资源利用率高了, 排放量减少了, 环境污染自然就减轻了。也有学者谈到了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夏光俞等人认为,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并行的两个理念。徐云博士则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 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关注生产和消费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而宫维明认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 有更深的内涵。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 并且能够循环利用,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纵观“两型”社会建设的文章, 大多都从国内国际环境, 资源供需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谢晶莹突出强调了这是由我国当前的国内形式所决定的。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消耗却处于世界前列。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而目前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潘岳则认为其重要意义是为了解决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国际压力。
侯华则说这是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国内的资源储藏量在急剧下降, 有的甚至濒临采尽, 国内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了, 重要的矿产资源大量从国外进口, 对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而马凯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 要再实现GDP翻两番, 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 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是难以为继的。
李铁明则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上, 汲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教训,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又一次理论升华。而方世南也认为在“自然、社会、人”相互之间的依存度和互馈性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 社会和谐既表现为社会内部各个相互关联着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又表现为对社会内部各要素产生根本性影响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
“两型”社会的构想是很好的, 但要真正的把构想转换成实际, 把一个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行动, 变成有益于人与人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社会还需要我们大力的去研究讨论和实践。
(一) 宣传教育, 转变观念, 重构价值观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文献当中, 建设途径普遍都谈到了宣传教育, 并且这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习近平特别强调了要通过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资源节约、循环发展的良好氛围, 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还有很多学者认为, “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是转变观念。魏复盛首先强调了我们的思路要向控制污染的源头转变, 要转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不相关的观念。而杨卫军说要确立新的“社会-自然”观, 消解“人类中心论”提倡“辩证主体主义”,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体。也有学者认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是重构价值观。比如林明清就强调了确立珍惜资源和财富的价值观, 对资源的保护和对财富的处理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 更是一种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首选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作用是在各种“两型”社会文献中都有重点论述的, 这是学者们公认的建设“两型”社会的首选途径。陈吉宁教授的“四个抓手”之一就是强调了循环经济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 它还强调了核心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李杜则认为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 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而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 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实现了资源、经济、环境的共赢。而舒庆说要在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 即企业之间基于环境保护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关系。
(三) 实现“两型”社会, 法治建设应该先行。
对于“两型”社会的法治建设, 则有更多的学者来述说, 它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军, 是为“两型”社会建设引航和护航的。马凯强调了要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及消费者对废旧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李平则说坚决杜绝“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的现象, 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司法体系。任勇等人认为法治建设至少应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等三个方面, 这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
(四) 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是实现“两型”社会的关键。
科技对于任何社会的进步无疑都是最关键的, 对“两型”社会的建设也不例外, 基本上探讨“两型”社会建设的文章, 都谈到了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关键性作用。马凯强调的是要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共性和关键技术, 包括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
四、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综合以上文献, 本文认为, “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 为今后本领域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当前研究表现出一个新研究领域的明显特征:首先, 研究主体的多元性。由于两型社会建设还是个新事物, 资深学者或新进爱好者、政界官员或商界精英, 似乎都有话语权, 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诉求空间。其次, 研究主题的聚集性, 对于一个新主题, 研究者的目光首先总是聚焦在概念、内涵、意义, 一般性的对策措施等相对集中的问题。最后, 研究结论的开放性。由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 研究者可以对几乎所有话题毫无陈见地畅所欲言, 自由辩论, 因而, 研究者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学科在观点和方法上的应有的共识。
“两型”社会建设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 应该抓紧抓好。理论界应该为此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文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朝以下两方面发展:
(一) 实现研究内容的“专”、“深”化转向。
由于“两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都还是新领域、新课题。宏观的、原则性的、总体性的研究远远超过具体的、实际的、专业性的研究, 介绍性的、描述性的文章还占了很大部分, 真正有份量的、启迪性强的、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论文还不多见。因此, 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实效和时效, 尽量避免宏大叙事式的研究, 实现研究领域的“专”、“深”化转向。
(二) 推进研究方法的转型和研究视角的提升。
当前“两型”社会研究文献还在不断增加中, 有价值的成果也在逐步涌现。但从总体上看, 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还有待提升。“两型”社会肯定是有一系列定量指标的, 我们要加强指标确立的科学性, 可实现性, 并且用不同的事例一一论证, 我们要尽快转变单纯描述性的、定性说明的研究方法, 在提高论文针对性、可操作的基础上, 增加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
总之, 现有的“两型”社会建设研究已经为我们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 拓展了一片广阔的理论空间。
摘要:“两型”社会建设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 学界观点纷呈, 建树颇多, 待探讨的问题更多。本文试图对“两型”社会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重点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意义、途径等三个角度评述“两型”社会的研究成果, 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初步展望。
【毛概论文——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荐阅读:
怎样上好概论课07-26
怎样复习现代文论文10-06
怎样做好现代文阅读题09-07
高中文综选择题成绩怎样提高12-02
社会需要怎样的我们12-20
建设节约型社会分析论文09-10
怎样建设医德医风05-18
怎样做好团队建设07-14
怎样搞好班组安全建设07-22
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