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2024-09-26

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精选8篇)

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篇1

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解

1.学校文化的含义

(1)什么是学校文化?关于这个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是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有的说:“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其实不管怎样去表述,学校文化这个词并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它客观存在于我们周围,真实地影响着我们学校的教育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学校文化理解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或者更具体地理解为一种学校的做事方式。

(2)尽管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学校这种特有的做事方式,但要清晰地分析与把握它却并不那么容易。学校文化的存在状态是复杂的,从结构上可以将学校文化划分为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从抽象层次上可以将学校文化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而每一种划分都可以进一步再细分为更具体的亚文化类型。但学校文化决不是这些亚文化类型的整体累加,学校文化是一种整体的风貌,是一种直观、质朴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历史,浸润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通过学校的故事、仪式、英雄、传说等方式提醒和告诉每一个生活在学校中的人:学校提倡的做事方式是什么?不同学校的学校文化不仅有结构的差异,而且还具有类型、层次等差异。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渐进、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将学校文化建设简单地套用“化整为零”的习惯性工作思路,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整体演进的结果。

(3)学校文化对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两条途径(两条途径一般指学校课程和学校文化)之一,学校工作的有效性受着学校文化的深刻影响,对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声誉影响极大。但学校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会提高学校的竞争优势,也可能演化出某些状态,阻碍学校进行必要的创新和变革发展。应该理性地认识学校的学校文化,在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持续地保持改造和重建学校文化的能力和机制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条件。

2.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解

(1)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一种境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个性化的学校必然有独特的学校文化。这种独特的学校文化正是学校发展的保证。而高品位的教育必须有高品位的管理才能得以实现。从古典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到现代管理学派再到文化管理学派,尽管这种发展只是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但却昭示了当前世界管理实践界的努力方向,现在各行各业对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视无不反复地证明了这一点。学校本身作为一个以文化养育文化的单位,强调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自身存在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2)如前所述,学校文化是一种整体风貌,学校文化现实的存在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状态不仅与时代有关,更与学校的历史有关,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成果不可能是一个“焕然一新、截然不同的新东西”,而只能是一个原有文化更新和发展的新层次。同时,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定目标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向着目的的求索过程”;因此这个建设过程决不可能是一个“冲刺过程”,而只能是一个“研究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不是我们可以清晰描述的,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多少有赖于我们对原有学校文化的认识程度,有赖于我们对学校文化发展期待的合理性,更有赖于我们学校文化的“研究过程”的投入程度和研究能力。

(3)学校文化建设应是一个持续的学校行为,建立一个学校文化持续发展的机制是学校文化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使学校成为一个良好的“自我更新组织”,建立起学校文化建设的自我更新机制,这显然比分析和讨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措施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二、对学校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憧憬

1.学校的教育目的观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途径,学校文化是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定论,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一个总体要求下,中山路小学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果换一种思路思考的话,实际上我们要回答:“接受过中山路小学6年教育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什么才是受过教育的人?古往今来,回答很多,有强调自身发展的,有强调服务社会的等等。英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除了应掌握众多的知识形式和认识形式以外,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那么,什么才是受过中山路小学教育的人呢?(讨论之一)

2.办学精神和办学主张

其实,不管是中国的教育家还是外国的教育家,都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除了关注自身以外,还应该关注其他人;在强调个性张扬的同时,也强调自制;在强调基础时也鼓励创新……寻求两极之间的平衡点是中外教育共同的努力,所以,和谐成为主旋律。中国历来重视规范,这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在大力提倡创新的时代,规范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阻碍创新的借口,使“创新”经常性地成为各种活动的装饰词。因此,办一种“规范而自由”的教育是一种时代的召唤,但更是一种现实的挑战。

培养规范而自由的学生,当然需要规范而自由的教师,这样才能有规范而自由的学校才能有规范而自由的教育。这是理想和追求,但如何保持规范和自由两者间最大的张力,这是现实和挑战。规范的越多,意味着自由就越少;自由越多,则规范就有无法落实之惧。看来,规范是一定要有的,但规范什么?(是方法?内容?是思想?行为?)哪些是必须规范的?哪些可以规范?哪些不能规范?规范的标准(底线)是什么?这样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变吗?在学校的工作中,各方面的规范是如何产生的?谁在起决定作用?这样的若干规范又怎样才能得以落实?同样相对于规范而言,自由又是什么?谁的自由?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等等(讨论之二)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基本原则(讨论之三)

1.研究性。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持续的生成过程,学校文化建设的质量有赖于我们研究的深度和有效性,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应该变成学校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研究过程。

2.过程性。这个过程性不仅是因为学校文化建设本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希望关注建设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结果实际上是很难把握的,如果我们只是将眼光盯在最终的结果上,那我们不仅难以真正地实施我们的“建设行为”(如果有的话,很可能也是形式主义和表面化的),而且我们一定会轻易地忽视我们工作、做事方式的“文化意义”,而我们期待的理性、仁慈、宽容等品质却只能蕴藏在这些方式中。(而关注“过程”也是我们学校历来的关注点,可以发扬。)

3.渐进性。这种渐进不是一种简单的由少到多,而应是一种整体的由浅到深、由薄到厚的渐进发展的过程。应全面启动,层层递进。

研究、过程、渐进都要体现“规范而自由”的办学精神,而公正、仁慈、宽容、理性是“规范”最起码的应有之义。

(二)基本策略

1.将文化建设过程变成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之四)

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涉及到全校的每一个角落,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说,大致可划分为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含组织机制、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校评价、管理者等)等等,但研究起点可选择在教学,因为教学涉及到的人多,是整个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从研究者而言,可以是学校集中力量研究的课题,可以是职能部门研究的课题,可以是合作小组研究的课题,更可以且应该是每个学校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事实上,人人具有课题研究意识才能推动学校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保持学校文化发展和更新足够的冲击力,一种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氛围才能营造出来,自主的教育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研究课题有很多,比如,在教学中,除了关注知识教学的结果以外,要用多少精力、意识来关注知识以外的东西?或者说有没有关注过知识教学过程中方式方法本身的文化意义?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做出的规范有哪些?是根据什么样的需要做出的?做出规范的目的是什么?在内容、授课方式、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哪些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或者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教师自己授课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做法真的是正确、合理的吗?如果过去看来是可行的,现在就一定可行吗?课堂教学中规范是需要的,但底线是什么?不同年级的规范底线有无变化?有没有我们设定的规范妨碍了学生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发育?课堂中规范的对象是教师?是学生?是内容?是方法?还是情感、态度?等等

如果需要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思考的话,那么学校管理中的组织机制、教师评价与管理、学生评价、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如何为此做出调整?学校科研如何为学校的这种调整提供服务、做出努力?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和每一位职工如何适应这种要求?等等。

2.使学校日常活动“有价值地”开展(讨论之五)

现在学校的繁杂不容质疑。学校各种评比、赛课、展示不断,但学校文化却正是在这些繁杂中孕育发展,不同的应对方式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校文化,不同的学校文化也就带来了不同的教育质量和不一样的学校形象。(问题是:学校应当参与或承办什么样的评比、赛课、展示等活动?一旦做出决策,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参与其中?)关注日常活动的过程,让每一项活动有价值地进行,也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

有价值地开展日常活动就是需要提高活动中的过程意识,就是关注内容及其行动方式,关注内容和行动方式的文化、道德意义。

3.学校文化建设年:主题长作业。(讨论之六)

所谓“主题长作业”,指的是围绕某一主题,引导老师或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一般在一个月到一年)进行调查、研究、合作学习等,形成成果后采用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展示的活动。可以作为长作业的主题很多,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形成学校的“文化习惯”。如,历史、读书、故事、神话、传说、英雄、仪式、讲座、标准讨论(什么是好教师?好学生?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等)、文集、汇报、展示等

许多“主题长作业”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现实反思――行动等。

学校文化建设思考题 :

1.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教师和学生)有什么特点?

2.我们学校应该有哪些基本规范(能说多少算多少,不必穷举)?哪些是必须规范的?哪些不能规范(不合理的规范)?

3.在学校的工作中,各方面的规范是如何产生的?谁在起决定作用?这样的若干规范又怎样才能得以落实?

4.相对于规范而言,自由是什么?谁的自由?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

5.我们学校的文化建设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在教学中,除了关注知识教学的结果以外,要用多少精力、意识来关注知识以外的东西?

7.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制订的规范有哪些?是根据什么样的需要制订的?制订规范的目的是什么?在内容、授课方式、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哪些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或者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

8.我们自己授课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做法真的是正确、合理的吗?请举例说明并作恰当分析。

9.课堂教学中规范是需要的,但底线是什么?不同年级的规范底线有无变化?有没有我们设定的规范妨碍了学生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发育?

10.课堂中规范的对象是教师?是学生?是内容?是方法?还是情感、态度?等等

11.学校可以举办什么样的评比、赛课、展示等活动?一旦作出决策,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参与其中?

12.学校的日常活动,如周一升旗、卫生保洁等等,哪些可以进一步精致化,甚至课程化?如何发挥老师或学生的自主性?

13.什么是好教师?好学生?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

14.什么是好班主任?好的班集体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心中理想的班集体应该是什么样的?

15.我们学校可以开展哪些“主题长作业”?它可以成为我们学校的“文化习惯”吗?

16.我们学校新的教育理念(草案):

办学理念:办规范而自由的教育,过完整而幸福的生活。培养能够创造和享受完整而幸福生活的人并通过完整而幸福的生活培养人。

校训:亲近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我们的根本,世界的文化是我们的眼光。

教风:严谨而创新。严谨包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科学而规范的行动,创新指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都要不断追求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

学风:规范而自由。规范即了解并遵守必要的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自由即不被成见束缚,有创新意识,能够时时进入自由自主地学习空间,享受学习的愉悦和成绩。

校风:合作齐向上(暂缺解读)

这一套新的教育理念哪些是继承了我校优良传统的?哪些是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而又切合学校实际的?哪些是需要有所改进的?每一个答案都应简要地阐明理由。

17.你(们)能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时代的要求设计一套促进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吗?(注:以上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题是从上述方案中抽取出来的。请每一位老师发扬主人翁精神,认真研究方案之后,选取一到两个自己最有感受的思考题,结合学校实际做出回答。回答方式:网上跟贴。时间限制:12月底。质量要求:字数不限,关键是认真研究,真情实感。您的建议或意见一旦被学校采纳,您奖获得“学校主人翁奖”。)

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篇2

一、学校要营造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

首先, 要传播“我健康我运动”的理念。学校应制订详细的宣传制度, 配制足够的宣传人员,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 如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手抄报等, 全面宣传阳光体育活动的理念, 号召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阳光, 加强体育锻炼。同时, 在每周的班会课上, 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健康第一”的思想, 教育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 让学生真正把“每天锻炼1小时, 健康工作50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刻进脑海, 伴随终身。每年的春秋季节, 学校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 如放风筝、踏春、运动会等, 引导全校学生自觉走向操场, 走到阳光下, 走到大自然, 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

我校每年都要举办夏季田径运动会、秋季长跑运动会、各种球类竞赛, 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 以及大课间特色展演等活动, 通过这些体育活动, 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如果是竞赛类的活动, 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 学校还要颁发荣誉证书或奖章, 同时把他们的测试结果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主要内容, 记录到学生成长档案里去。学校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做好每年的数据统计工作, 作为衡量一个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指标。总而言之, 学校在抓学生阳光体育锻炼的同时, 要把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结合起来, 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 为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其次, 要建设好阳光体育文化。我校在橱窗栏定时定期展示体育活动和竞赛信息和竞赛成绩, 撰写体育信息及时上报教体局网站, 大力宣传取得的优秀成绩;体育教师定期开展体育文化知识讲座, 给学生宣讲体育精神, 熏陶学生在体育文化方面的积淀, 以此带动更多的班级和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去。此外, 我们还在学校操场的四周墙壁上书写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口号, 绘制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图案, 让学生天天感受体育文化的熏陶, 形成了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把“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阳光体育活动的宗旨, 每学年、每学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 比如开展了大课间特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 对学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阳光体育教育。我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还经常探索学生感兴趣的体现学校特色的活动形式, 提倡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体活动, 如集体跳绳、抖空竹、竹竿舞等, 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经过几年的努力, 校园里掀起了阳光体育活动的高潮, 一进校园, 就能看到精神饱满的学生、斗志昂扬的学生、积极乐观的学生, 阳光体育活动已经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每个学校都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活动项目, 真正使校内体育活动成为学生健身强体、展示青春活力的快乐源泉。我校地处农村, 没有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场所, 学校的大操场如今还是多少年前的土操场, 一直没有硬化, 更没有像城区学校那样铺成橡胶场地, 我们因地制宜, 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 开展了力所能及的的阳光体育活动, 如滚铁环、抽陀螺、踢毽子、丢沙包、拉爬牛等。另外, 我校还通过阳光体育活动, 结合团队开展了“达标争优”活动, 表扬积极参与阳光体育锻炼的学生, 每月颁发“体育之星”, 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学校要切实做好阳光体育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 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那就违背了体育锻炼的本来目的, 违背了人们的心理愿望。因此, 在阳光体育活动中, 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

学校要求体育教师要经常检查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 特别是器材, 年久失修的、散架脱落的一经发现要及时更换或者是修缮, 不能麻痹大意。在日常教学中, 全校师生如果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汇报, 学校也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运动场地和跑道是否平整无坚硬杂物也是经常检查的内容, 如果场地不平整了, 学生容易摔倒或者是崴脚, 对学生的伤害很大。我在教学中经常就因为场地的缘故, 时常发生学生摔倒骨折的情况。

如果你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一定要教育学生, 锻炼时穿运动鞋, 统一着校服, 禁止将胸花、别针、小刀、铅笔等尖锐锋利物品装在衣服口袋里, 切记要反复强调, 必要时教师要亲自检查, 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总之, 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任重而道远。同在一片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 共同增强体质, 让体育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学生, 让阳光伴随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我国中小学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已经风风火火地走过了很多个年头, 在农村学校, 这项运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动力, 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我校也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 每周三的社团活动就是地地道道的阳光体育活动, 加上课外文体活动, 让学生彻底从课业中解脱了出来, 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 走向操场参加各项运动, 沐浴在阳光下, 充分享受到了自由的乐趣。他们的身心得到了自由的发展, 性情得到了很好的熏陶。这种体育项目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家长的大力支持、社会的普遍认同。

怎样开展学校的德育教育 篇3

一、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德是育人之首,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一个人失去了德,就谈不上有任何才能,更谈不上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可能主持正义、维护公平。因此学校必须制定好育人目标和育人计划,认真研究德育教育的方案,制定实施措施,切实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二、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1、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集会、重大节假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领导要认真研究、精心准备讲话的内容,抓住典型、树立典范,促进学校学生健康发展。可结合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公民基本道德教育、禁毒知识宣传、法律法规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

2、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利用每周的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应将班上表现优秀的学生作为学习榜样进行介绍;可举办“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成长的影响”辩论会;可讲身边的模范人物的感人故事;或举禁毒、法律案例、进行演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抓住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品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社会学科,要让学生学会:辨别美与丑、是与非;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怎样结交朋友;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识基本国情,加强民族团结;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等。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

1、建立学生德育的评价制度。

2、建立教师师德评价机制。

3、建立学生操行评价机制。

4、建立优秀学生评价档案。

四、充分发挥党支部、团委、少先队的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1、要树立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学生的表率。

2、以党支部、团支部牵头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篇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千校一面”的教育格局已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为大力实施“一校一品”和“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积极引领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教育好每一名学生,发展好每一名教师,打造好每一所学校的基础教育新格局,全面提升我镇办学品味,促进特色学校发展,推动全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根据灵璧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暨创建特色学校的意见(试行)》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就学校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挖掘和培植学校特色为目标,大力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学校物质环境文化品味,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创新学校活动文化内容,拓展学校活动文化领域,形成特色学校文化,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促进我镇基础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巩固和发展近年来我镇学校文化建设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强化学校文化建设意识,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形成不同层次可以推广运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打造具有鲜明办学个性和风格的特色学校,推动全镇学校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阶段目标 2011年开始,各完小结合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实际,认真分析现有基础,重新梳理归纳,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分阶段发展思路,明确学校发展目标,理清思路,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健全工作制度。3月上旬,在县教育局组织检查之前,中心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规划的制定,学校文化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互学互查,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广泛开展。开展好特色学校创建评选活动,进一步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2012年,各学校要按照各自的规划方案在不同层面上深入推进。依据教育局已完善的特色学校评定办法和评估细则,以评价为导向,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特色学校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机制。

2013年,全镇各校基本形成“一校一品”特色发展格局,争取有10﹪以上的学校成为市级以上知名品牌学校。

三、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生命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创新,着眼学校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

2、独特性原则:在学校共性的基础上,注重在常规工作中提升、凝练独特的办学思想和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赋予学校特色以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

3、校本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应基于学校,生成于学校,并发展于学校。要从学校实际、传统底蕴、工作优势、环境资源等出发选择创建特色的具体领域,形成浓郁的本土气息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4、全员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要坚持面向全体与培养特长并重原则,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下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做到“面”上开花,“点”上结果。

5、稳定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教育的整体改革,着眼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应当保持和发展,并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学校的传统,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6、发展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潜心研究,稳步推进,逐步形成定型和成熟的教育个性,成为学校可传承的文化传统。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促使学校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提升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品位,增强环境文化的感染力。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物质文化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藏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对师生的品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各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要求高标准,力求高品位。①继续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彻底清除校园脏、乱、差现象;②校园绿化美化有长远规划,设计合理,校园绿化具有园艺性、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提高校园绿化率;③要设置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主题,突出校园内涵;④建设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⑤加强校报、校刊、宣传橱窗、文化墙、文化长廊、雕塑,校史室、荣誉室等的建设;⑥继续加强班级、办公室、功能室、食堂、宿舍、走廊、楼道、厕所、运动场等文化建设。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达到校园处处是文化的要求,使师生在浓郁的文化环境中,受到积极熏陶和感染,得到身心和谐健康成长,使学校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突出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各校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结合优秀办学传统和现代学校发展趋势和要求,提炼形成并确立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培养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逐渐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长为志的良好风气;设计凸显学校特色的形象标识,使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标、校树、校服,成为凝聚学校精神的生动标志,引导师生在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穿着校服、使用校标中传承学校精神;拓展文化传播载体,加强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媒体网络等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三)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它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规范的制度文化能够培养和锤炼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促进师生良好品行和价值观的形成。各校要根据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健全师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规范,使学校制度文化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以人为本、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要建立与校风、学风、教风一致的校规、班规、师生行为常规,形成践行办学理念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文化;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少先队等组织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制度建设,促进师生互动,实现共同发展;要经过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将学校文化建设落实在学校具体教育教学行为和学校管理过程中。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活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学校活动文化建设,①要以课改理念为基础,形成特色;②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台阶,创出特色;③以学校“三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为舞台,展示特色,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各校要针对学生实际,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德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资源,结合时代主题和学校特色的发展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成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加强科技、艺术、体育、文娱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擅长一项体育活动、获得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收获感悟、体验成功;精心组织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每年开展“读书节”和读书日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读健康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要扎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加强教育科研对学校活动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将学校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五、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教育局将把这项工作列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将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各校都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管理责任体系,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逐步形成一套能保障特色学校建设顺利、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管理机制。坚持不懈,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面落实,努力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

(二)制订发展规划

各校要结合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实际,遵从学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确立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认真分析,科学论证,找准特色建设的生成点和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特色建设发展规划,力求起点高,定位准,特色明。

(三)积极组织实施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学校要科学规划,抓住时机,把握重点,积极组织实施。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不断螺旋上升,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四)完善考评机制

为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县局文件精神,中心校将加大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考核,将学校分特色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纳入校长任期目标考核。【注:县教育局每年开展一次特色学校的认定和命名工作。特色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命名的特色学校,教育局每两年组织复核,对放松要求,工作落后,或者有重大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违反教育政策规律的学校,责令其整改,经整改仍不到位的将撤消其特色学校称号,收回特色学校牌匾。】

六、申报与评估

1、申报。学校对照本《意见》精神和《灵璧县特色学校评估考核标准》进行自查自评,认为达到合格标准的,按照办学特色、教育特色、教学特色、课外活动特色、管理特色五个项目,于当年5月中旬前向县教育局提出申请报告。申报时,需提交以下材料:①申请验收的请示报告;②《灵璧县特色学校申报表》(一式四份);③学校创建特色的实施方案(一式四份);④自评报告(一式四份);⑤《自评表》(一式四份);⑥工作总结及相关支撑材料(如光盘、图片等)。

2、评估。县教育局将成立评估验收小组,在每年11月之前对申报特色学校的单位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赴学校评审。对通过“特色项目”评估验收的,颁发“灵璧县三级特色学校”铜牌;对通过“学校特色”评估验收的,颁发“灵璧县二级特色学校”铜牌;对通过“特色学校”评估验收的,颁发“灵璧县一级特色学校”铜牌。同时,县教育局向市教育局提出市级特色学校申请报告。

七、工作要求

1、学校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主要载体,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将此作为提升教育实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途经,集中精力,认真研究,全面调研,周密部署。

2、“找准位置,突出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流名校的三部曲。因此,各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从学校现有优势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科学决策,找准关键点,选择好突破口,确定特色项目,制定实施方案,要针对一个领域、一个问题、一个方面,大胆实践,定向发展。在选择突破口基础上,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分类推进,以特色项目带动其他工作,做到“成就一点,特色一园”。要统筹兼顾,优化组合,以其他工作促进特色优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环境美化、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等要围绕特色、突出特色,要科学、系统、规范,达到“整体一致,浑然一体”,使局部特色发展为学校整体个性风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

3、在学校文化建设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学校要统一思想,注重上下一致,要转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意志,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前后一致,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从学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不断地提炼、固化、传承、创新;要注重内外一致,特色学校建设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要注重硬件和软件的一致,特色学校建设是一种内涵发展与提升,要特别注重学校管理文化、教育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建设。

各学校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认真选择特色项目,制订好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并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于2011年3月底前将特色学校建设规划上报中心学校,同时要积极做好特色学校建设的申报工作。教育局将适时组织论证、开展现场推进与阶段性评估工作,以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件 1:《灵璧县特色学校评估考核标准(试行)》

2:《灵璧县特色学校申报表》

开展学校社团文化活动的意义 篇5

1、社团文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及创造力。通过创设良好的学校社团文化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情境吸引人、熏陶人、感染人,对学生心理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与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能力及创造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社团文化活动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它是一种具有主体性、发展性特征的教育形式。它虽不是一个固定的教育模式,但因其特有的文化审美和人文精神,“润物无声”而又深刻久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这种教育形式,体现了关注学生发展、发挥学生潜能、体现学生价值的教育理念,能促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挫折承受、环境适应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篇6

“廉洁治校,勤俭办学,清白执教,服务学生”、“敬廉崇洁,诚信知礼,律已向善,遵纪守法”……这是我校教育工作主题之一。学校的中心主题是要求老师们清廉高洁,坚持操守,用清廉做直尺,以勤俭为尺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们的希望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身正为师,身高为范”,争当一名“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敬廉崇洁”的现代公民。通过开展各项廉政文化活动让师生受到高尚的思想文化熏陶,引导师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营造一个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全方位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学习,我对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自己对相关内容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一些方面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现就学习情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首先,应该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说到底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精神,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从大的方面讲,是科学判断新形势,准确把握规律,求真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心,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的做法。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常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教育工作者,光在嘴上夸夸其谈,在实际工作中不知道怎样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能做那些水皮打一棍的工作,做什么事情都讲的是一个表面华丽,久而久之人将失去动力,教育将失去活力。因此,倡导说实在话、干实在事、做实在人,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工作。只有脚踏实地的立足岗位,才能发挥出个人对社会、对教育、对国家的贡献。我们每个人要积极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把奉献在岗位看作是自己天经地义的事情,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正确的认识自己,真诚的对待他人,认真的对待工作,公平的对待管理。表现出做人的人格魅力,以此来激励自己,影响他人,共同进取。

其次,应该从严自律,管住自己。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我们现在各方面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最后,应该自觉接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脱离监督的干部,往往会犯错误。我们每一名教师也要正确地对待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地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大有裨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常被泼点冷水,常听点逆耳之言,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范文二

为贯彻执行南通市教育纪工委《关于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通教纪工[201X]3号)精神,切实做好我校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工作,5月30日上午,我校在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全校中层以上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工作动员会。会上,党委纪检委员、副校长潘健传达了全市教育系统警示教育大会精神,解读了关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工作的文件内容,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对我校即将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工作的具体时间和步骤等作了布置,要求各部门和中层以上干部按照工作部署按时保质完成自查工作。

按照会议部署和文件要求,由纪检监察室牵头,党办、校办和财务处等部门配合,认真开展全校各部门和干部个人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十项规定的情况

我校党委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5.10”思廉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学校相继制定、修订了《财务借款及报销规定》、《公务招待管理暂行办法》、《公务卡管理办法》、《公车使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自觉进行自我约束、规范。一是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坚决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接待,努力控制和降低对外接待标准,基本做到不在高档酒店对外接待,不上高档烟酒,不铺张浪费。二是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坚持开短会,发短文,节约行政资源,勤俭、务实的机关作风进一步形成。三是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车辆配、办公用房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没有违规情况(黄建辉书记的公务用车为局配备,由学校办公室统一调配使用);办公用房没有违规超标情况,没有豪华装修,条件相当简朴(书记、校长办公室,原面积略有超标,已改造,现已符合标准)。经自查自纠,我校领导班子在公务用车配备、办公用房使用等方面无违规问题,也无公费旅游、讲排场等行为。

二、执行财务管理规定的情况

学校财务处根据要求,制作自查报告表,分发到各部门负责人,开展为期15天的各部门执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自查自纠工作,自查报告表由各部门签章与负责人签名,同时分管校领导督查并签名确认。自查工作除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和教学业务机构自查外,还包括三里墩管理办、工会、团委、食堂、教育发展基金会、南通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等,力求做到全方位的自查,不留死角。学校规定6月16日为截止日期,各部门均能认真自查并按时将自查报告表报送财务处。

(一)收入管理方面

所有预算外收入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存在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不存在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公款私存行为。各项收费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二)支出管理方面

学校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建立了健全的支出管理制度。支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按实际发生数列支,无虚列虚报和白条抵库等现象,确保原始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使用虚假票据,不存在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财务支出实行校长负责制,对大额资金的使用由党政联席会集体讨论决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存在贪污挪用科研经费等现象。上级拨付的学生伙食费、奖学金、助学金等补助款,总是及时地发放到学生手中。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部分项目支出实行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财务管理实行双重管理,校财务处负责审核与报账,南通市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负责支付与记账,职责明确。不存在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行为,无滥用和铺张浪费等现象。

(三)资产管理方面

建立了健全的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对固定资产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学校资产的出租、出借、出售、出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等,都按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报批。

随着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今后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学校上下充分认识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更严格地按照国家财经法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开展工作;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提升服务质量为宗旨,我校正在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合高校要求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逐步拓宽服务功能,为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而为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提供坚实保障。

三、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情况

我校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规定了“三重一大”事项应以会议的形式集体研究决策。学校党政班子每月召开1-2次党政联席会议,坚持做到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全部由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不得私自表态决定重大问题,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公开性。在学校内设机构改革与中层干部竞聘、中层干部任期内岗位调整;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等重要工作;学校发展、校园建设、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等规划以及工作计划;学校重要规章制度;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重要调整;教职工收入分配及福利待遇、绩效、奖励和关系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学校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情况的审定和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学校重要资产处置、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校级以上重大表彰,校园安全稳定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其他重大决策事项等工作中严格按程序政策办事,充分发扬民主、确保工作公开透明,平稳有序,效果良好,不存在领导干部个人对“三重一大”事项独断的行为。

四、干部个人廉洁从政的情况

学校纪检监察室制作《通师高专中层以上干部个人廉洁从政情况自查报告表》,分发到每个干部,开展为期一周的自查自纠工作,自查报告表由各部门负责人审签名(部门负责人由分管领导在审签处签名),已按时全部回收,同时走访听取了部分师生的意见。经领导干部、中层干部自查报告,相关负责人审核和听取师生意见,没有发现我校干部存在以权谋私行为,不存在违规收受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的行为;不存在受贿、行贿行为;也没有发现其他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及其他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学校党政班子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每个成员、每个支部书记和每个部门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就“一岗双责”,“一案双查”等方面明确要求,并聚焦“四风”等问题提醒帮助,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学校党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务必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紧迫感,着力构建事业发展的廉政保障;强化责任意识,着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要把贯彻执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X-201X年工作规划》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研究制定我校的惩防体系建设规划,把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所有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一岗双责”与“一案双查”意识,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承担起来,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坚持组织管理,不断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继续为建设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师范专科学校,为创建现代化、国际性、高水平的师范本科院校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范文三

根据中心学校要求,XX小学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党员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自查小组,从XXXX年年XX月X日起学校党风政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管理,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有了新举措

学校认真贯彻上级的要求,学校书记分别与各室负责人、班主任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结合实际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制定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组长,全体党员和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部署、协调、指导学校各项反腐倡廉工作,将专项工作的目标分解到各科室和各岗位,落实到每一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学校在组织分析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状况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的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和计划,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并要求全体教师作出廉洁从教承诺,对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承诺进行公示,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在民主生活会上,全体党员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是加强监管,全息考核。学校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重点,按照局纪检要求,认真抓好责任考核。首先是做到按每季度进行自检,要求全校党员干部每季度进行自查自检;其次是做到半年阶段考核,学校组织专班对党员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再次是做好年终的全面考核,从“一岗双责”、“廉政承诺”等方面,对全体党员干部和处室负责人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由学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联合组织,办求通过考核,促进学校反腐倡廉工作的持续推进,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创办人民满意学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健全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方面有了新突破

为了进一步建立反腐倡廉、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目标,我们大力探索新时期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机制,努力使其成为是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学校繁荣的根本保障之一。

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首先是确立了校长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在XX小学校务委员会的监督下,全面负责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当好表率,把好方向,管好事,用好人,领好路;其次是确立了全校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者地位,要求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上要做到必须按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必须深入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必须定期检查各处室的党风廉政情况,必须认真落实重大责任的追究,以此来确保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立量化考核机制。我们以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将党员干部和全体教师在执行党风廉政工作纪律方面的表现纳入到考核内容之中,并作为评模评优晋级的先决条件。在制度建设的原则上,我们坚持做到注意“五性”,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针对性;抓住要害,严格规范,注重约束性;适应形势,与时俱进,注重创造性;细化量化,具体实用,做到操作性;关口前移,未雨绸缪,注重超前性。

三是建立监督机制。首先是加强民主监督。我们以教代会为载体,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学校召开教代会,将学校的财务状况、基建工程、评优晋级名单等进行公开。同时,我们还认真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述廉和评廉工作,认真实施校务公开方案,在校内设置公示栏,及时公开学校的重要立项、干部聘用、教职工考核奖励、学生管理等方面内容,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真正做到民主治校。其次是加强班子内部监督。我们要求班子成员要充分运用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为了学校的发展和爱护同志,对平时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发现的苗头,及时打招呼,早提醒帮助,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再次是加强对学校中层干部组织监督。每学期末学校都要召开一次干部工作总结会,会上各中层干部必须就如何落实党风廉政各项制度的情况进行汇报、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对不能严以律己、群众反映大的干部要实行戒勉。学校还不定期的对学校财务、总务进行检查,不断规范其行为。

四是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我们对教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均实行了校务公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办事,达到阳光透明操作。在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主持下,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办法、方案,使学校工作能做到始终处于教职员工的监督之下,防止了管理上的漏洞,做到了预防腐败,关口前移。如职评工作、干部聘任工作、评先评优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学生评优、扶助贫困生工作、基建维修工作、大宗物资采购工作、干部民主评议考核工作等等,均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由于我们狠抓了校务公开的项目、内容、范围,努力使校务公开落到了实处,这样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依法治校,又创造了一个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教职工真正体现了主人翁地位,保障了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五是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首先是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我们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和沟通作用,再次是按照“三严”和“四自”的要求,围绕学习、思想、作风、廉洁自津、遵纪守法等方面的问题汇报思想状况,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党风和廉政建设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及时解决。其次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在党内行使表决权和选举权,支持他们对党的工作提出意见,认真对待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再次是集体决策制度。凡涉及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必须通过学校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三、加强教育,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上取得新成果

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工作。一年来,我们结合过去的经验,从源头上抓起,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坚壁清野,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

一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大力加强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宣传,特别是宣传十七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学校党支部经常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讲话,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手册》,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宗旨教育、纪律教育和典型教育,开展“两个务必”教育,教育党员和全体教职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堂堂正正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做事;要求全体党员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经济纪律,以适应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

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巩固思想防线。我们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纪条规,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观看警示教育影视片,让每一名干部、党员熟知党纪条规,思想上警钟长鸣。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大力弘扬清政廉洁、勤政为民的作风,形成我校廉洁从教的良好环境。

四是大力推进学校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进课堂。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廉洁从教意识,做到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为人师表。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把廉政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把德育与遵纪守法、诚信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劳动本色,量力而行,精打细算,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五是做好来信来访和实施责任追究等工作。对于信访函件,学校都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组织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查处。一年来,学校对有有偿家教行为的教师进行通报批评。

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力度还需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还需进一步加强等。我们将针对不足,进一步改进,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能力,推动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篇四: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中央颁布《巡视工作条例》、《问责规定》、《廉洁从业规定》、《专项治理意见》四个文件,是在新形势下为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败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鲜明态度,反映了中央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的决心。四个文件的制定,是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把握精神、明确意义

《问责规定》总结了近年来实行问责的实践经验,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规范问责工作、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追究体系的一部重要法规,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基本依据。它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廉洁从业规定》是在 2004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的基础上修订的,适应了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的需要,是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巡视条例》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开展巡视工作的经验,明确了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拓展了巡视监督内容,完善了巡视监督程序,是落实党章关于巡视工作规定、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巡视制度,规范巡视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项工作治理意见》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中心,通过开展自查、监管、改革和查办案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规划审批、土地出让、招标投标、资金使用等规范有序,保证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得到贯彻落实。

三、联系自身、践行规定

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我为学校副校长,应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事事处处争做勤政廉政优政的表率。在工作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时刻记住人民赋予了重托,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真心实意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才服务。

增强宗旨意识,切实深怀爱生之心,恪守工作职责,多办有利于师生的事情,在四个方面率先垂范:

在深入师生方面率先垂范。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倾听师生呼声,关心师生疾苦,诚心诚意为全体师生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服务,特别是要为弱势学生服务。

在工作创新上率先垂范。认真切实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为师生服务的新思想和新办法,大胆创新,加快发展,为密切党员和师生的联系打下坚实基础。

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上率先垂范。必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赢得师生的尊重和信赖。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沾的东西坚决不沾,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

在弘扬创业精神上率先垂范。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增强创业意识,与老师同甘共苦,身体力行,真抓实干,带领老师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四、强化廉洁从政意识

严格自律,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能顶得住歪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一些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行,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

要耐得住清贫。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严格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还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拒腐蚀、保原色,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入世的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五、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为加快学校发展多做贡献。

(1)坚持从大局出发,坚持党和学校的利益至高无尚的大局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基础,也是我今后加强学习和修养的追求方向。在强化这一观念时,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想一想自己为教育事业,为加快学校发展去积极工作,发挥更大作用,真正做到重事业、淡名利、争贡献。

(2)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通过对十六大四届会议精神,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吴官正同志报告的学习活动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与时俱进的年代里,开拓创新,进一步高度深化认识、理解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凝心聚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积极投身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3)要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调研。到师生中去了解实情、了解真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思想认识更贴近实际、贴近师生,使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加符合加快学校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师生的需要。

(4)要坚持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狠抓落实。切实在优化环境、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方面落实到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做一个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先进个人。

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篇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度也逐步提高, 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众望所归,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 积极、乐观、和谐的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是建立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协调的基础上, 因此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离开了群众文化建设, 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会缺乏广泛的智力支持与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而必将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前进的脚步。

其次, 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是满足广大人民群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此基础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度则不断增加, 为更好的为人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 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的建设, 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便是其中一项必然选择。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 符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如何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国, 我国在现代化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可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巧妙结合, 以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根本, 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为原则, 以坚持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为宗旨, 将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首先, 将多种群众文化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提升人民群众素质目标的和谐发展。1.服务功能。群众文化工作建设与开展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应把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功能摆在首位。群众文化工作不仅要开展一些满足群众求知愿望的文化活动, 如职工自学、成人教育等, 也应大力发展群众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如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民间文艺活动等。2.教育功能。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社会美德等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以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群众中渗透, 以达到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的目标。3.审美功能。群众文化工作是精神世界审美感悟的一部分, 是品味美、感受美、鉴别美的基础, 通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群众自觉地将美与丑进行区别, 有利于健康、文明的思想在群众中传播。

其次, 将群众文化服务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1.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群众文化工作在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时代主题, 他的开展在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形成全社会人人积极投身祖国经济建设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2.注重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效果性和科技含量, 将群众文化工作建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调和剂。重复、单调的群众文化工作可能在一时会起到良好的成效, 但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丰富、活跃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应注重增加科技含量, 增强全民科技意识。文化与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 在社会中应根据活动开展对象的不同而又针对性的注入科技因素, 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意识与技能, 将群众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在一个整体上。

三、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1. 增强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力度。

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先进的科学文化, 没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其注入强大的活力, 那么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将会成为一纸空文。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普及科学文化、创设良好文化氛围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需要增强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力度。所谓的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 另一方面是要加大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只有两者并行并重, 才能建立群众文化的长效机制, 才更符合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要求,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最有价值的精神食粮。

2. 创新活动方式。

随着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的一些基层组织中都已逐步建立起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阵地、设施与人员, 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步活跃发展起来。为将这种良好的氛围持续保持下去, 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应注重创新活动方式理念,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将群众文化工作不断的改进, 将群众文化生活搞得有声有色。

3. 广交朋友, 开展协作, 争取社会力量。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公益事业, 在为群众提供娱乐服务的同时, 也应该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还应当和民间的各种协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取得经常性联系, 互相支持。中央提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保障广大群众能够方便、就近参与和享受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群众文化工作,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工作。在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当中, 群众文化工作与其他文化工作相比, 具有独特作用。群众文化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广大群众是在主动参与中, 接受文化和享受文化的。其参与性、普遍性, 使得群众文化在愉悦生活、陶冶情操、沟通关系、提升品位等方面, 具有其他文化样式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

4. 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强烈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 群文干部要有专业艺术技巧, 还要有对市场的洞察力和很强的组织能力, 更要有热心为社会的奉献精神。群文干部要更新观念,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活动家和群众文化艺术家。同时, 人民群众不仅是文化享有者, 也是文化建设者, 不仅是文化的服务对象, 也是文化的创造主体。要让群众文化建设进一步走向大众, 走向社会, 走向大环境, 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建设, 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 使他们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享有文化、积极地创造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群众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只有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 才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摘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 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调动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 是每一位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朱进财, 闫玉凤.村民自掏腰包办起了“戏迷乐队”[J].农村.农业.农民 (A版) .2008 (06)

[2]刘春龙.看兴化如何兴文化[J].农村工作通讯.2011 (15)

[3]张延君.群众文化发展的几个立足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 (08)

怎样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篇8

利用优良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播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着作

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着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着,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做事之道理。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

四、诵读古诗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这种文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五、结合课文内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优良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诗文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六、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升华

古人云:“文以载道。”“道”就是主题,就是让学生在习作中认识、明白一些道理。通过习作,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会进一步得到升华与提高,从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会得到许多信息。如,传统艺术中的戏曲、相声、民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种类繁多、妙趣横生;传统工艺中的编织、刺绣、剪纸、陶瓷都是我国的古老工艺,门类众多,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像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学生通过习作自然会萌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喜爱之情。

七、通过传统节日和有关古诗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八、借助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介,提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以我国传统的文化作为依托,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孩子难以理解的生僻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借此培养孩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效果。我国当代音乐家谷建芬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把国学经典用音乐的形式演绎,情真意切地再现古诗、古文的韵律美。既淡化了读诗时的枯燥无味,又增添了语言文字的意境美。这不失是用现代媒介,为国学经典的一种创新。

上一篇:税收征收管理法试题下一篇:医院院务公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