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社会性理念

2024-09-21

资源的社会性理念(精选10篇)

资源的社会性理念 篇1

1 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每一个增长点都离不开水的支撑。当今世界,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持续高涨,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日显突出。

厦门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和中心城市,在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的厦门正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号召,“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其中,厦门市的节约用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为努力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永续协调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2 节约用水在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厦门市淡水资源的现状

厦门是一个当地淡水资源贫乏、人口稠密的沿海港口城市。尽管降水量丰沛,但是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又由于当地河流集水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水量集中在汛期,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据统计,厦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871 m3,若考虑暂住人口,则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76 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5,福建省平均数的1/4。[1]厦门城市供水系统80%的原水依赖外区配置,市区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通过外调客水来解决。尤其是厦门岛内自来水厂所需原水全部依靠过海大堤的渠(管)道输入。这样一旦出现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水污染、地震、战争),将导致本岛出现严重的水危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厦门对水资源的需求呈加速增长之势,水资源的供给将要成为制约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专家预测,到2010年,厦门市的用水需求将超过目前的供水能力极限,因此必须通过节约用水或开辟第二水源才能够满足要求。

2.2 厦门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厦门市在水资源的利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厦门市的城镇每日供水能力达到110.3万m3,供水能力尚有一定富余。[2]这使得一部分人对节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节水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性,妨碍了节水工作的开展。以城镇居民用水为例,2004年厦门市城镇人均家庭生活用水每日为160L,接近香港的176L和法国的161L,并且高于德国的135L和比利时的116L,而上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均高于厦门市。[3]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居民家庭中节水器具、设施少,用水效率偏低。这些都说明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用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用水效率急待提高。此外,各单位用户的用水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用水大户节水意识薄弱,部分行业企业滥用水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种种对水资源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被浪费。

2.3 提倡绿色理念,促进厦门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当前我国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正在着力于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力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绿色理念不仅仅是引导企业和消费者生产和消费安全、环保的绿色产品。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树立绿色的观念,加强节约的消费意识和使用习惯。对于自然界不能是无休止地索取,对于物资资源不能是无节制地消耗,以致浪费,而应该是适度和恰当地使用和消费。突出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低消耗、低排放的基本特征。这样才构成了一个有完整内涵的绿色理念。

厦门属于“缺水型”城市。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合理配置使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经济,建设节水型城市,对于厦门市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开源节流”是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然而“开源”相对于人们需求的无限终究是有限,地球上的水资源也不可能满足人们无限制的索取。尤其是开发新水源地往往需要较大的人、财、物的投入。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预测,我国2010年供水设施单位投资约8元(m3/年),而节水仅需要3元(m3/年)。我们既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又要给子孙后代的发展留有余地。“节流”就成为了一个最佳的选择。节约用水不但投入小见效快,无需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改变就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可见“节流”才能真正引导我们走出“缺水”的困境,这也正是绿色理念精髓的体现。如果说“节水”是解决“缺水”这一现实难题的好方法,那么绿色理念为这一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厦门市节约用水工作的探索与成效

3.1 加强节水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完善节水规划、目标

节约用水的法规和制度是开展节水工作的必要保障。厦门市除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使节水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还根据特区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现已颁布实施了《厦门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厦门市水资源管理规定》;制定施行了《厦门市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暂行办法》和《厦门市水平衡测试实施细则》;公布了首批《厦门节水型用水器具目录》,以及《厦门市节约用水规划》、《厦门市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两部规范标准。厦门市根据国家、福建省提出的编制节水中长期大纲的深度要求,还积极组织编制了《厦门市十一.五节水发展规划》,这将更好地指导厦门市近期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开展和各区、各部门相应节水规划的制定。

“厦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专职负责城市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节水工作,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专门开办了节水网站(www.xmwater.cn),开辟了节水咨询热线电话:0592-2231385。随时为广大市民、企业、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并且分期、分批对广大市民、单位、企业的节约用水进行督促检查,以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强化政府对节水工作的管理,推进全社会依法用水、节水。

3.2 转变观念有效投入,发展科技节水

节水是尽可能用最少的使用量,以最高的使用效率,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目的。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用水技术和管理。厦门单位(企业)的节水工作,重点围绕提高用水效率这一中心,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实现科学节水。

(1)积极推动水平衡测试工作,节水效果显著

对用水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考核,是强化用水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水平衡测试是通过对用户的用水系统(包括其子系统)实际测试确定其各用水参数的水量值,根据其平衡关系分析用水合理程度。开展测试工作可以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的用水情况,挖掘用水单位的节水潜力,找到节水空间,制定节水方案,以提高用水效率。尽管厦门市全面推行水平衡测试的时间并不长(仅10个月),但是所取得的成绩显著,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据统计,厦门市每月用水量在3000t以上应当开展水平衡测试的计划用水单位共816家。截至到2007年11月,全市开展水平衡测试并通过验收的计划用水单位共102家225个水表,按用水量测试率达35%,其中有30%的用水单位节水量达到30%以上,通过水平衡测试后每日节水3030t,并且有10家用水单位每月节水在10000t以上,节水效果十分明显。本文编制了《厦门市部分用水户水平衡测试分析表》见表1。

(2)大力开展废水处理回用,节水成绩斐然

通常用水单位(企业)的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是直接对外排放或者对废水进行达标处理后排放。厦门市众多用水企业在节水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摸索创新,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废水处理回用节水生产模式。不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较大地改变了多数企业只看到节水所需的短期投入,而不注重投入后长期产出的短视做法。

东纶集团公司是一家用水大户,曾被评为“厦门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和“厦门市节水型企业”。通过科技投入,成功完成了对2000台喷水织机废水回收利用的改造。以往每月每千台喷水织机的用水量约为8万t,夏季高温时最高达9万t。改造后每月每千台织机用水量降到约4万t,节水效率高达50%。据统计,技术改造前平均每万元产值耗水量约为27t,完成改造后的第一季度平均每万元产值耗水量约为20t。

厦门古龙集团是一家以生产食品罐头为主业的国有大型企业。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投资改造中水回用系统。中水回收利用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100%,达到污水“零排放”。日用自来水量由5855t减少到1500t,年节约自来水约95万t(全年平均用水量按60%计算)。

3.3 积极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

发展绿色经济,创建节水型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部门和各行业,需要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建设节水型城市不是哪个部门或哪部分人的事情,需要全民的积极主动参与。

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节水型城市”作为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加强监督、监管力度,发动市民人人动手、全民参与,掀起争当“节水市民”的热潮。政府节水职能部门积极组织编制节水手册,绘制节水宣传画以及免费为市民发放生活节水器具,还通过每年的“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活动,借助《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开展节水专题宣传。同时在全社会广泛进行节水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活动,让市民牢固树立“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信念,让节水意识进千家、入万户,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旺盛,暂住人口数量庞大。外来务工人员为厦门特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也成为厦门市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节水部门加强工作力度,通过各家雇主企业、单位有针对性的对外来务工人员展开宣传教育,并结合推广生活节水器具。由于节水措施得力,生活用水基本杜绝了“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节约了水资源。[4]

4 结语

培养绿色理念,加强用水节水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厦门市节水工作的重点主要有:(1)完善节水法规,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厦门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优势,进一步将节水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根据各行政职能部门所负担的节水职责,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运作规程和工作机制,加大节水管理力度。(2)由于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节水工作的开展仅仅依赖政府的主导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既要加强政府监管,又要充分依靠市场推动,实现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协同合作,抓好节水。(3)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加大节水的科技含量。厦门市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科技节水的要求,积极搭建节水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现有节水科研成果的转化,扶持各类型节水企业发展,为厦门市节水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厦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本文从厦门淡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探讨了绿色理念的内涵,系统地介绍了厦门在节约用水工作的成效和探索,以期全力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厦门,水资源,绿色理念,节水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厦门市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对策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8页。

[2]杜明聪,循环经济厦门在行动[M],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2005年,第130页。

[3]李泉水,厦门市水资源的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5年年会论文集,厦门市人民政府,2005年,第329—336页。

社会管理理念的多维视角 篇2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派克(Robert Park)认为,任何制度形成时没有不是带着价值色彩的。这个带有价值色彩的东西在维系着制度的运行,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这点。[1]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和运行的内在基础。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方法,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社会管理理念的多维视角

对于社会管理理念的探讨,本身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论辩过程,学界有关这一方面的争论也很多。

(一) 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

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理论是社会管理理念形成的重大基础。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1)非政府组织制衡政府;(2)政府控制非政府组织;(3)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

“非政府组织制衡政府”的理论可以追溯到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的“市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的理论架构。19世纪以前,自由主义基于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对自然状态的假说,明确主张依凭天赋权力而组织起来的国家以外的共同体,确立了社会的前于或外于国家的身份。在这里,国家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天赋权利,而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则构成了国家权威及其权力的限度。自由主义者主张以公民社会来制衡国家,划定国家行动的界限,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 体现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关系上即非政府组织制衡政府。现代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必要的邪恶”,国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公民社会需要国家调解其内部的利益冲突,保护其安全及完成公民社会无力承担的公益事业。托马斯·潘恩认为,公民社会和国家是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公民社会愈完善,对国家的需求就愈小。理想的国家乃是最低限度的国家。

“政府控制非政府组织”的理论可以溯源到以黑格尔所主张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乃是个人私利欲望驱动的非理性力量所致的状态,撇开国家来看市民社会,它就只能在伦理层面上表现为一种无政府状态,而绝非是由理性人构成的完满状态。因此,国家是绝对的。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学理框架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市民社会依靠从国家得到睿智的领导和道德的旨意。第二,虽说市民社会与国家相互依存,但它们又处于不同的层次。国家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国家超越市民社会。第三,由于市民社会是由非道德的因果规律所支配,它在伦理层面上表现为一种不自足的地位,因此,对这种不自足的状况的救济或干预,只能诉之于整个社会进程中唯一真正的道义力量,即国家。黑格尔“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架构隐含着国家权力可以无所不及以及社会可以被完全政治化的逻辑,并将国家或政治的至上地位以及一切问题都可最终诉求国家而获致解决作为其理论预设。

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即公民社会参与国家的模式。西方公民社会参与国家的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多元主义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另一类模式是法团主义的模式,以瑞典为代表。

(二) 多元主义模式与法团主义模式

多元主义和法团主义理论亦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有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制度安排和价值取向。

在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多元主义是最为常见的术语之一。但在学理上对之加以定位,则是极其复杂的,可能涉及多种角度和视域。这一理论认为,社会变得越来越具有综合性,不同的利益集团日益分化,因而权力就不再以某个利益集团的优势为转移了。多元主义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如法国哲学家卢梭的理论,其现代先驱则包括D.李斯曼(Riesman)、R.达尔(Dahl)和帕森斯等人。

就其词义而言,“多元”所指代的似乎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涉及政治学发展过程中分析单位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自由主义的政治学传统中,基本的分析单位一向是公民个人。而保守主义的精英理论对于大众的理解,也是将其视为分散的、无组织的个人。

所谓“多元”,主要包括两种意思:一是指各种各样的组织或利益集团的并存并立,相互竞争;二是指缘于权力资源高度分散而呈现的一种多中心(multiplecenters)或无中心(centerless)格局,即意指社会中存在着权力的多元中心,其中任何中心都不能完全占有主导地位。

多元主义的基本命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集团广泛性的命题。多元主义将各种利益集团视为政治权力分散的社会基础。政治和法律制度必须保障公民的结社权利,任何一群个人都享有结社的自由,随时随地可以组织起来,而且利益集团和潜在利益集团的数目原则上不受限制。2.利益集团的中介性命题。利益集团的中介功能是双向的,利益集团的中介过程在公民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公民的参与活动和范围扩大了,上下沟通容易了。3.利益集团的动员性的命题。并非所有的利益集团都从事政治活动。利益集团促使人们关注共同的利益和问题,经由这一过程,许多个人被激发起来发表意见和采取行动。4.利益集团的私人性命题。多元主义认为,利益集团的组织必须是自愿的。其基础在于共同的利益和关心。5.利益集团的定向性命题。每一个利益集团都拥有独特的资源类型,其关注的问题和活动相对专门化,其权力的运用亦有所限制。6.利益集团的竞争性命题。现代社会被分解为无数具有不同利益和资源的集团,它们运用资源去接近和影响政府,并与其他的利益集团相互竞争;政府本身也是一个多元主义的复合体。对于多元主义来说,国家(更常用的是政府)是一个代表了许多集团利益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冲突的场所;多元主义是社会均衡的保障。在多元主义的模式中,权力散布于整个社会之中,形成了许多竞争性的多元决策中心,而且竞争的动态过程不断改变着政治势力的格局。[1]

nlc202309031912

法团主义(corporatism)其思想渊源及最初的实践可以追溯到近现代,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20世纪70年代才问世的。它的兴起与经典多元主义相呼应。《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给现代法团主义下的定义是:“法团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量有限的、代表种种职能利益的垄断组织与国家机构就公共政策的产出进行讨价还价。为换取有利的政策,利益组织的领导人应允通过提供其成员的合作来实施政策。”就其作为分析工具而被政治学家使用时所包括的含义而言,法团主义指涉一种特定的国家—集团关系,一种政治体制和一种意识形态。

首先,法团主义所包含的最基本的含义和所提示的最基本的理论图景集中于利益集团与政府机构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结构,即在正式的机构框架内政府官员面对的是代表着主要经济利益和职业利益的正式组织。

其次,法团主义还用来指称特定的国家—利益集团关系结构内的一种有关政治社会的综合性组织形式。早期的社会合作主义是一种由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所首创的体制,其法律制度的建构试图使社会上所有的“利益”团体,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具有固定而又明确的作用,从而取代政党制度和议会制度。当代社会合作主义的指向则较为宽泛,凡是那些有着稳定的利益集团结构并且其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得到规定,这些利益集团通过某种特定的组织机构与政府有着长期且稳定的联系,利益集团之间的互动受到政府的管辖,而它们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则是一种共识基础上的理性行为,那么,这一体制便可看做是法团主义性质的,尽管不同国家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所谓法团主义也会表现出特定的程度差异。

再次,法团主义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因为它不仅意指国家与利益集团之间的特定关系结构,而且关涉对于这一特定关系结构的信念和价值判断,其中,对于秩序、理性和人为安排的推崇,对于集团之间以及集团与国家之间对抗性冲突的否定是最突出的特征。

法团主义是一个渊源深远而又在近年来得到复兴的理论。从类型学的角度言之,它提供了一种介乎多元主义与激进主义范式之间的过渡范式。

(三)基于不同理论基础上的社会管理理念

基于不同理论基础上的社会管理理念会有较大反差。多元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变得越来越具有综合性,不同的利益团体日益分化,任何中心都不占有主导地位。政治竞争的市场是开放和自由的,政治的主要场所在社会而不在国家。强调一种“强社会,弱国家”的社会管理理念。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通过竞争性的政治市场互相讨价还价、协商和斗争形成权威,从而构成社会基本的政治生活秩序。

法团主义则是建立在对多元主义的批评之上的,它既是一种现代的利益团体政治,又是一种利益协调系统。在各自领域内被授予垄断权的代表在被国家承认的同时,其领导人的选择、要求和支持的表达,受到国家的某种控制。

多元主义和法团主义理论是社会管理理论研究中有关社会政治结构理论的较有代表性的学术取向及意识形态偏好。实践中多元主义存在不少操作难题。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达尔所说,多元主义存在着自治与控制、强势团体与弱势团体的平等竞争等难题。法团主义是一个渊源深远而又在近年来得到复兴的理论。从类型学的角度言之,它提供了一种介乎多元主义与激进主义范式之间的过渡范式。

二、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进入现代社会管理时代,政府只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主体,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更大范围的公众参与一起构成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主体。

(一)公共治理理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治理”一词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广阔领域。“治理”一词在英语中对应的是“governance”,其词义可以追溯到古典拉丁语和希腊语的“操舵”一词,即控制、指导或操纵的意思对于治理话语的建构。“治理”又可以被理解为在众多不同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一致或取得认同,以便实施某项计划。[1]治理还可以有六种不同的用法,即作为最小国家、作为公司治理、作为新公共管理、作为善治、作为社会控制系统、作为自组织网络。[2]如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体现的是“更小的政府”(或者更少的划桨)、“更多的治理”(或者更多的掌舵);作为善治的治理,它指的是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它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它指的是建立在信任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等等。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作了如下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具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3]这里公共治理主要是指依靠多元的主体互相发生影响的互动以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社会管理活动。

多元治理主体关系的整合实际上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秩序的正反合过程,以马克斯·韦伯“社会分层,社会组织和社会体系”的社会秩序观来考察这一过程,即原有社会分层界限的破坏导致无序与混乱,通过社会组织重组以及社会体系重新整合达成一种新的平衡秩序。

良好的公共治理(即“善治”)是交互式的社会政治管理方式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以及公民对公共政策响应性与参与性需求的提高呼唤政府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变,形成新型的社会管理体制。即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

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体现的是“更小的政府”(或者更少的划桨)、“更多的治理”(或者更多的掌舵)[4],即政府、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互动关系模式的角色定位为“掌舵者”和“划桨者”。世界银行1992年的研究报告《治道与发展》中指出,好的治理的基础在于政府的职能从“划桨”转变为“掌舵”。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进行一系列新公共管理的改革实践,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将更多的公共服务生产交给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承担,政府则主要担负起公共服务的规划、融资、绩效评估以及监督等职责。尤其是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由于已经成为一部分社会公共服务不可替代的提供者和生产者而成为全球新的引人注目的重要力量,并由于其在推进所在社区、国家甚至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而得到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以及公众的拥护。这意味着非政府组织超越了其仅仅作价值观引导的坐而论道或仅仅是社区内部进行志愿者活动等传统的组织角色。这些国家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

nlc202309031912

从世界范围看,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7年联合国工作年度会议报告中指出,“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繁荣与和平等目标,善治是一块不可缺少的基石。”在联合国体系中,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各机构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中,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项目实施和服务提供的主要力量。

(二)人本主义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以民为本,重在通过切实保障市民的就业、生活与发展权来构建和谐社会。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社会管理理念,它的兴起与繁盛表明了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趋势。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一种把“人”作为社会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社会内全体成员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社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内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社会目标和社会公民个人目标的管理理念。从以上定义出发,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强调现代社会管理着眼点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的工具理性与“为了人”的价值理性进行了有机结合。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社会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1.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社会里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社会发展之灵魂。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价值。从社会发展来看,核心价值观是发展的基石。只有突出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强调人的理想,强调为人服务的价值观,并融于社会管理理念之中才能成为社会共同的信仰、信念与理想。

社会管理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维系社会的生存发展,而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管理就是要把握好社会管理终极的价值目标,在实践中避免种种片面、陕隘、短期的逐利行为。

2.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的本质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

人是管理的资源,由于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积淀、显现、发挥而开发的,所以人文资源与人力资源不同,后者沿用的是“利用人”的工具理性逻辑,前者注意到工具理性与“为了人”的价值理性的融合,更加显示资源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因而采用柔性管理与激励分散化方式,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团队精神的塑造。

管理者必须相信人是社会最有价值的财富,社会是人的集合体,“高度的信任文化”和“相信人的潜能”遵循的原则也是基本的有关所有人类关系和组织的普遍准则,如公平、正义、诚信、正直,这些原则正如自然法则一样,不管你是否遵守,它们都在发挥作用。社会能否最有效开发人的潜能取决于社会坚持这些基本准则的程度。

(三)公共利益至上理念

政府在制定社会管理政策过程中以公共精神为主导精神,密切关注和认真回应公共利益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及要求,倡导公共利益至上理念。在政策制定活动中体现强烈的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感,并通过扩大民主参与渠道,构成良好的民主参与机制。

一方面政府社会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以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为政策制定价值取向,而不是以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为取向。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服务,如何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如何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必须落实到社会管理的公共政策上,并通过社会管理政策的制定来回答。强调政府政策制定的公共精神,强调通过社会管理政策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共同享有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通过税收、投资等政策创新,让社会大众分享公共资源,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是政府政策对于公共利益、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的密切关注和回应。增强政府政策活动的透明度,尤其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活动的透明度。公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来源,政府必须及时有效地回应公民的合法诉求,公民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积极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动。在制定社会管理政策时,首先要考虑人民的需要,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政府制定社会管理政策的核心;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问题上,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目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在执行社会政策的过程中要谨防政策目标偏离问题。以人为本,顺应民意,是政府制定社会政策,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再则是在政策活动中切实扩大民主参与的渠道,形成民主参与机制,在实质上和具体的制度安排上扩大民主参与空间。通过民主参与来确定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最大限度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民主参与机制旨在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之间平等交流、协商合作的互动机制,选择促进相关利益群体协商对话和利益表达的社会综合治理制度及政策安排,依法协商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

参考文献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于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美]朱莉·费希尔.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Salamon,L.M. 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 : 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ing forms of government action[J]. Public Policy ,1981.

4.Dennis R.Young. 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ment—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J].Nonprofit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00.

森林资源资产流转的若干核算理念 篇3

一、中幼林流转收入与回收的方法

中幼林流转一般只是林木所有权转让, 林地使用权出租。后续的中幼林由承接林木所有者续投管护到可经济采伐利用为止。这种流转期时间较长, 一般6~8年, 均以书面签订合同, 确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其实质就是一种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支的核算。收入应按合同协议规定的收取时间和方法确认;不同形式的收入, 其收入时间和收入的方法各不相同。

(一) 中幼林流转收入的计算方法

1. 合同协议规定流转费一次性支付, 且不提供后期服务, 应视同该项资产的销售一次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中幼林流转收入

2.有提供后期服务的, 如有义务协同出面解决处理山林土地纠纷, 协助规划林区运材道路过程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测报以及相关护林防火监控工作等。应在合同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即每期收入数额=合同协议约定收入总额/合同协议有效期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中幼林流转本期收入

3.合同规定分期支付中幼林流转费的, 应按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和金额或合同规定的收费计算方法的金额分期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中幼林流转收入

(二) 中幼林流转回收的计算方法

中幼林流转要按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计算回收该中幼林的森林资源资产造抚、管护成本。区别以下情况计算回收:

1.对第一代营造的中幼林, 作为青苗培育成本计算回收。

应回收青苗培育成本=青苗培育总成本÷[∑ (单位定植株数×造林面积) ×保存率]×出售中幼林实际株数。

2.第二代 (萌芽林) 流转应回收的培育管护成本。

应回收培育管护成本=培护总成本÷[∑ (营林面积×培育月数) ]×∑ (流转萌芽林面积×培育月数) 。

(1) 属于一次收取的:

借:营业成本

贷:林木资产——相关明细科目

(2) 属于分期收取流转费的;

借:待摊费用——中幼林流转回收数

贷:林木资产——相关明细科目

借:营业成本科目

贷:待摊费用——中幼林流转回收数

受益超过一年以上的, 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二、林地出租造林的收入与回收方法

林地出租已是林地流转的一种普遍现象, 有税收优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若干项目免征营业税的通知》 (财税字[1994]2号) 明确, “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免征营业税”。只要出让者流转的是农业土地, 且受让是用于农业生产的, 就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行为免征营业税。这对我们进行结构性利用森林资源实现资产多种周转方式敞开了新的思路。

林地是构成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生产因素, 是单位所拥有和控制, 人们有意识地管护的森林资源。森林、林木和林地是相辅相成的, 都是经过几十年造就与管护所形成的资产。林地出租获得收入, 说明林地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可引起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因而林地同样是一项资产, 可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有人认为出租林地收入是一项净收入, 没有配比计算的“营业成本”, 因而把其作为“营业外收入”看待。“营业外收入”是一种与单位经营管理活动无关。林地作为一项资产来管理参与社会流转补偿, 其出租收入占单位收入一定的份额, 有的一租就是数年、数十年, 年年有租金收入, 再是林地出租是以前年度培育管护投入不少劳动所形成, 构成森林资源资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此林地出租收入应作为单位的“营业收入——林地出租收入”处账, 同时相应计算回收森林资源资产管护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

出租林地收入应回收的管护成本=森林资源资产管护总成本÷[∑ (林地面积×预计林地营林产收综合平均周期) ]×本期出租林地可计收入面积×调整系数

借:营业成本——营林地租赁管护成本

贷:林木资产——管护成本明细

三、租赁松树林采割松脂应回收森林培育成本

松树林采收松油取得的松脂收入, 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林副产品收入, 森林面积没有减少, 活立木量没有变化, 但会导致木材等级量上减少, 相应等级降低, 实质上也是森林资源消耗的一种表现形式, 且又是资产引起单位经济利益增加的一种反映, 因此, 有必要相应回收资源培育成本, 以真实反映资源流转中变动情况, 有物收就应有成本结转的变动, 其计算公式是:应回收采收松脂的培育成本=森林资源培育总成本÷[年亩产预计产脂量×可采割松脂林亩数×供采脂生产期 (年) ]×本期实际产脂量

借:生产成本——采脂生产成本

贷:林木资产——松树林明细科目

结转半成品成本

借:产成品——松脂

贷:生产成本——采脂生产成本

若转作自行深加工松香

借:生产成本——松香生产成本

贷:产成品——松脂

若转为直接对外销售松脂

借:营业成本——松脂

贷:成产品——松脂

四、采收松树叶生产松针粉 (膏) 计算回收森林资源培育成本

随着科学的进步, 绿色产业的发展, 生态资源的多样性利用日渐加深, 松针叶的科学开发与利用市场向深层次拓展。因而松针叶的采收成本核算工作提上经营的议事日程, 这是森林资源综合利用, 立体开发, 增加森林产业附加值的好机会, 使森林资源从不同侧面获得相应补偿的好方式。因此, 在实现其收入时, 计算回收资源培育成本很有必要。在进行松针叶经营性采收时, 计算回收其培育成本的公式是:

采收松针叶应回收森林资源多种利用培育成本=培育总成本÷ (年亩可产叶量×亩数×可采叶年数) ×本期实际产松针叶量×调整系数

借:生产成本或有关经营性科目

贷:林木资产——相关明细科目

五、采收林木种子计算回收母树林的培育成本

为适地适树, 培养一些适用属地的优良树种, 筛选出耐寒、耐旱、耐高温、耐飓风适土能力强, 且能达到速生高产要求的地域当家树种, 这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力尽不衰的力量源泉, 也是林业继起性经营必由之路。有着这样的科学投入, 相应获得的种源果实, 是资源消耗的一种转换形式, 同样要计算回收母树林的森林资源资产的培育成本, 其计算式是:

应回收林木种子培育成本=[种子母树林培育总成本÷ (年亩预计可产种子量×亩数×预计可采收种子年数) ]×本期实际产林木种子量×调整系数

借:生产成本——林木种子生产等科目

贷:林木资产——种子母树林资产

有利用相关母树林技条作扦插苗培育种苗的亦可比照此办法计算回收种苗基地的培育成本。

六、间伐林产出实现的收入同样要计算回收阶段性培育成本

间伐量是营林工程施业必经的工序, 是确保成林成材使林子达到速生丰产的科学保证, 因而这种营林工程作业带有抚育性质。但随着间伐重复次数增加, 相应或多或少都有些大小径级不同或等级内外的林木产出。然而对在计算回收林木培育成本问题上有争议, 有人认为将其收入作育林基金反映;有的认为不用计算回收, 直接冲抵营林投资支出处理;有的甚至认为不入账, 由营林作业者自行消化。其顾虑怕违反《森森法》, 戴上乱砍滥伐的帽子, 承担法律责任。笔者认为, 只要有营林作业设计, 实行必要报备案制度, 就可以迎刃而解。间伐量是主伐以前所进行的各次间伐的采伐量, 是森林经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木材采伐量, 在一个营林经营单位里, 主伐量和间伐量构成整个森林生产过程中的采伐量, 即木材总收获量。因此, 应将其纳入单位木材生产进行统一归口管理, 采用合理适可方法计算回收该部分“小材小料”应承担的培育成本。其参考计算公式是:

间伐材应回收的林木培育成本=培育总成本÷ (预计间伐次数×预计每次间伐出材量) ×本期间伐实际出材量×调整系数

如果对间伐材的数量采用以吨为单位计算的, 则可以T/m3进行换算。

借:生产成本或有关经营性科目

贷:林木资产——相关明细科目

七、被征占林地也适用计算回收森林资源资产培育管护成本的核算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林场周边与乡镇所在地、经济开发区等结合部相继被征占, 会获得不少的有偿收入。有的作育林基金收入进账, 有的增加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有的作营业外收入, 有的作补贴收入等这都是不妥的。笔者认为正确做法应该是, 属“四费”补偿部分可作育林基金收入处置, 超过“四费”补助部分, 应视同“营业收入——林地征占收入”。因为这些依法被征占的国有林地是以前年度投工投劳所形成的森林资源资产, 现从大局出发, 服从属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行有偿征占, 开发利用, 作为“营业收入”核算, 承担耕地占用税, 相应计算回收此部分资源培育成本, 以规范资源周转补偿, 其计算式是:

1.单位回收征占林地管护等成本=森林管护总成本÷有林林地累计面积 (亩龄)

2.有林地累计面积 (亩龄) =∑ (某林有林面积×该林林龄)

3.该回收被征占林地管护成本=被征占林地面积×单位回收征占林地管护等成本

借:营业成本——征占林地有偿项目

贷:林木资产——相关明细科目

八、售后回购森林资源资产的利用与回收其造管成本

林场现在将营造的中幼林出让给他人续管若干年, 林木成林成材达到经济采伐利用时, 又向受让方购买回来申报自行采伐。有利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 减轻期间资金支付的压力。是新形势下融资造林的新形式、新举措。有的人把回购时的支出作“生产成本”反映, 到对其进行采伐利用有收入时, 直接抵冲生产成本, 抵销后有余额的转作当期损益处理。从财务核算角度上讲是一种隐瞒收入, 违反财务纪律。此行为是交易事项属性, 有可能遇到逃漏税费风险。税法规定, 活立木流转在一年以内就采伐的属于增值税的征管范围。超过一年以上采伐的属于自产自销农业产品, 免征缴增值税。笔者认为依法核算的程序应该是

1.售后回购活立木时

借:林木资产——回购活立木资产

贷:应付账款等科目

2. 本期进行部分或全部采伐利用计算回收回购的活立木管护成本时

①本期应回收数额=售后回购总成本÷预计森林蓄积量 (m3) ×本期采伐利用蓄积量 (m3)

②本期采伐利用蓄积量 (m3) =实际产材量/出材率

借:生产成本——售后回购林木生产成本

贷:林木资产——售后回购林木资产

九、出让后提供营林工程劳务收入理应承担森林资源资产的管护成本

当今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型的林场将中幼林出让后, 活立木所有权人又将此中幼林的后续抚育、补植补造、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营林调查规划设计等业务委托出让方进行营林过程管护, 是一种营林劳务作业, 属营林业务劳务收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林木销售和管护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212号) 明确:纳税人单独提供林木管护劳务行为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 其取得的收入中, 属于提供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劳务的收入, 免征营业税。是否要计交企业所得税, 政策还不明朗。

然而这种售后的营林劳务仅属中幼林的有林地, 未包括营林设施, 如林区护林防火道路、防火林带、防火线路, 护林防火隔离带, 林区绿化隔火带等营林公共设施的新开与维修费用。因而对这些营林劳务收入分摊森林资源资产相关的上面所述管护成本, 是合乎情理的。

1. 营林劳务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营业收入——营林劳务收入

2·计算相关的管护成本时

回收数=管护总成本÷全部有林面积×售后提供营林劳务管护面积×有效管护年限×调整系数

借:营业成本——营林劳务管护成本

贷:林木资产——相关管护成本明细科目

十、营林使用的固定资产核算

对营林工程服务与使用的各项固定资产应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依法提摊折旧, 作为营林成本的费用处理, 转增林木资产, 再通过森林资源资产的利用与回收, 实现固定资产、林木资产的周转与循环。以全面加强长期资产的动态管理, 提高资产的效用水平。

摘要:林场的森林资源资产在单位是绝对优势资产, 分布广、跨度大、测盘难, 随着流转形式的多样性, 账实背离问题难以预料, 导致资产潜在流失捉摸不定。因此, 对资源资产的一些市场流转现象提出有意识地人为控制, 标本互动, 以降低核算缺位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资源的社会性理念 篇4

一、背景资源链接,拓宽视野,理清事因

在课前作适当的时代背景链接,积极引导学生去检索文章的背景材料,了解和掌握事件、人物的时代背景,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情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向儿童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如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前链接郑振铎的有关资料,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郑振铎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但又不得不离开的复杂感情,更突出了他的离开正是为了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的牺牲,正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经验和战斗武器,以更勇猛的力量驱逐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是他爱国的最好体现。

二、生活资源链接,拉近距离,入情激趣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教学《春联》这篇课文,在帮助学生了解《春联》的内容、对韵、历史、民俗等内容的基础上,请学生帮老师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难题:春节快到了,我们搜集、创作了几副春联,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欲知今古千年事,且读中西万本书”“尊师爱生风尚美,勤学苦练气象新”等,准备送给一个开书店的朋友,可是不知道选哪副,请大家出出主意。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欲知今古千年事,且读中西万本书”使书店更富文化气息,有的认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能祝愿书店生意越来越好。对这两种意见我们都持肯定态度,小小的争论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方可贴上各有特色的春联,也启发着学生寻求答案的多元化。

三、学科资源链接,优化学法,培养能力

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也为语文的学习拓宽了空间和视野。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链接数学、工程学:詹天佑根据不同地势,八达岭隧道的长度是居庸关的三倍,采用了“竖井开凿法”,你就是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你会在什么地方打井?使学生在画画演演算算中,验证课文中的方法,充分感受了詹天佑不愧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语文教学中,与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相链接,学生学得轻松、有趣,理解得更加透彻,感悟得更加深刻。

四、网络资源链接,激发情感,加深体验

网络使信息的渠道更为快捷,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生成,为营造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资源的社会性理念 篇5

社会是由不同的要素、方面、部分或领域构成的。社会就是在各个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下实现运行与变迁。各个成分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谐就能促进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反之, 则会给社会整体的运行与发展造成障碍。社会转型是指某一社会类型通过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发展, 在主客观上积累了一定值的变革条件, 走向另一类型的过程。法律利益问题, 特别是利益矛盾和冲突问题是文明社会的制度焦点, 是人类设立制度的原点。有了利益矛盾和冲突, 人类社会就有了协调这种矛盾冲突的客观需要, 社会随之建立起新的利益分配机制或新的社会制度规范。“必须对各种利益冲突加以平衡从而不致使人类社会在无谓的利益纷争中毁灭, 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

二、西方各国社会保障立法及其演变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济贫法》。十六七世纪英国早期的圈地运动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驱向了城市, 成为城市贫民和流浪者, 成为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因素。184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新济贫法》, 将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作为社会的基本义务, 相对于旧《济贫法》来讲是一大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英国社会保障发展最快时期, 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将英国推向了世界福利国家之巅, 但过高的福利标准和广泛的保障项目使福利国家不堪重负,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了英国对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

美国政府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没有比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更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了。与欧洲大陆不同, 美国社会保障的政治基础是有限政府与自由主义, 经济基础是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和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其价值观强调自由民主。美国人认为, 社会保障中, 帮助者没有权利将自己信仰的东西强加于受助者, 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是基督教慈善家价值观、民主平等和个人主义。它极其信奉市场经济制度, 在社会保障的规则制定上也极大地依赖市场的作用, 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干预程度较低。比起欧洲的福利国家, 美国无论是社会援助计划, 还是社会保障给付都控制在低水平上。

社会保障是为了解决工业化以来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对策性措施。由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历史的变迁可以看出: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些因素, 像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城市化等, 直接导致了传统保障制度的更替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亦与这些因素密不可分, 但社会保障对社会结构的变动的作用绝非是被动的。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固然导致社会保障的产生, 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转型。因此, 从历史的角度看, 无论哪一个国家, 哪种制度, 社会上总是存在老、弱、病、失业、灾害等需要救助的人, 各国政府都把社会保障制度视为稳定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大量事实证明, 经济性的贫困是导致社会动荡、反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现代世界各国都把社会保障看做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所以, 缩小贫富差距, 使社会中生活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是目前社会转型成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 依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社会转型现状, 确定适宜的社会保障立法理念, 无论对制度本身, 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

理念即思想与信念。法理念对于主体和现实都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质;法理念是法或法系的精神企求与信仰, 体现着人类在法上的要求与愿望, 是法思想与法行为的终极关怀方向与基本评价标准。法理念是相关主体赋予法的, 是相关主体内心确立并确信的, 是人们关于法的崇高希望、精神支柱和信念依托。法理念的具体内容有:确认与规制的利益理念、协调与均衡的正义理念、自由与平等的人权理念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是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障法体系的精神企求与信仰, 体现着相关主体在社会保障法上的要求与愿望, 是社会保障法思想与行为的持久关怀与基本评判标准。

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从最初制度的产生到制度的不断完善, 其间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 从王权的恩赐到国家政府的义务, 其发展彰显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权的发展。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舶来品。因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一般制度的共性即保障生存。然而,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权内容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起源于西方社会的保障制度随之也发生了变化, 其内涵也有了相应发展, 将社会成员的发展权也注入社会保障的理念之中。我们在讨论我国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时, 应当避免陷入认识的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取向。如借鉴国外经验不等于与国际接轨, 利用民间力量和市场机制不等于政府可以走私有化路线, 维护经济发展不等于只服从于经济增长, 强调个人责任不等于政府可以推脱自己的责任。因此, 稳妥而又有效的选择将是在根植现实国情的基础上走理性而又中和的道路, 使社会保障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与和谐发展中实现自己的持续发展。因此, 本文提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立法理念应包含以下内容: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

首先, 社会成员的生存是立法的基本定位。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因不能维持最低生活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救助, 是生存权的体现。公民因贫困而得到国家救助, 可以看做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是国家法律规定的纳税主体, 此为公民的无偿性义务, 而获得保障权也可以看做是这一义务的相应权利。生存权重新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社会弱者与强者、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开启了具有连带特征的人权新时代。综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立法, 其社会保障的水平都经历了从低到高的过程, 各国的保障水平都以最低生活为保障起点, 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反思的结果。国家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的限度是当一个人能依靠自己来供养本人及他的家庭时, 国家保护就应当终止;在日本, 一个人如果不是对社会有所贡献, 就只能从社会得到最低的必需品, 只有老年人和残废人才能在经济上依靠国家生活。生存权在我国社会保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了公民的基本的权利。

其次, 发展权是公民社会保障权利内涵的自然演进。发展权是一项人权, 没有发展生存就不能持续, 所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必然与生存权、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相联系, 就是与发展权相联系。发展权是1970年在斯特拉斯堡人权国际会议上提出的。整个20世纪70年代是发展权的形成时期、80年代是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具体而言, 发展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存五方面的内容。生存发展权是指有生命的自然人都有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自己的肉体和精神组织的权利, 以及各国和各民族拥有在自己生存时空范围内发展本国和民族生存能力并提高生存质量的发展权利, 是生存权发展进程必然演化出的一种权利。发展权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范围的扩大和标准的相对提高即将被救助人的能力发展作为参考因素, 如就业培训、扶贫开发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对公民就业培训保障项目的发展, 在各项保障项目资金标准的设计上都考虑到被保障人群的发展需要。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保障标准的着眼点是维持生活的费用。当然, 社会转型期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国家经济实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因素, 因此, 在我国还不可能一下子在全国范围展开, 只能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规定在法律中, 具体的实施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而定。

最后,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保障各项制度设计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是一种以自然界的持续发展为基础, 以经济持续发展为任务, 以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发展观。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构成要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既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但更主要的是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国际经验表明, 没有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也就没有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而言,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项权利, 仅仅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式, 也是新的立法思路, 是对传统立法中效率与公平基本价值取向的超越, 是一种新的诠释, 也是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之所以将社会保障立法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多年的社会保障实践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70年代后的经济萧条使人们考虑到, 社会保障制度项目的增加和保障范围的扩大使得保障机构管理费用大增, 导致了基金使用效率的逐步下降, 企业负担加重, 经济发展缓慢。所以, 笔者认为社会保障立法应当考虑到制度的可持续性, 将制度与国情结合。正如前西德总理艾哈德指出的:“在现代工业化国家, 尽管经济政策很对头, 但还需要采取社会政策去补充。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 每一样有效的社会福利措施都必须建立在适当的、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基础上, 社会政策绝不能损害国民经济的生产率, 即使间接地有所损害也不能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原则背道而驰。”在我国, 面临社会转轨的长期性, 国家“未富先老”的现状, 就更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可持续实施性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兴文.论社会转型法律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4) :87-88.

[2]吴施南.社会稳定学论要[J].延边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6, (4) :112-113.

[3]路德维希·艾哈德[德].亲自竞争的繁荣[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4:72-78.

作为全新改革理念的社会治理 篇6

社会治理理念强调“权利社会”与“社会本位”,要求“政府本位”让位于“社会本位”,要求政府与社会共治。建设“权利社会”是指政府的根本责任在于保障公民权利,并使公民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达到社群合作和社会互助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主要表现为: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维护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切实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公共参与的发展,真正体现和维护公民参与国家各项管理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独立发展。建设权利型社会遵循“社会本位”的逻辑,要求政府与社会共治。

“社会本位”相对于“政府本位”而言,是政府与社会关系定位和重构的未来方向。“社会本位”源于民间社会理念,民间社会理念要求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过渡和转变。民间社会理念是在应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中兴起和产生的,面对政府失灵,即使是一个完善的政府管理体系,也难以充分满足社会特殊需求和个性化需求,而面对市场失灵,即使是一个成熟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完善的市场体制,也难以解决一些外部性强的资源配置问题,更何况政府体制并不总是完善和有效的,市场体制也并不都是成熟的,这时,民间社会成为面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一种解决方式。因此,政府必须划定自己的作用边界,使自己成为有限政府,该交给市场的就必须交给市场,而该交给社会的必须交给社会,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格局。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那些政府自己无法管理或管理不好的空间,应让渡给独立的民间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或者与民间社会进行共同治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治理理念是与民间社会理念相伴而生的,政府与民间社会作用边界的划分,要求政府与民间社会对整体社会的共同治理和合作互动,民间社会也就成为与有限政府相适应的另一方公共治理主体。

在社会治理改革中,在政府与社会的力量对比中,重心必将向社会倾斜,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将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原来政府控制和管理社会的观念必须让位于调控、引导、服务和整合社会的观念,政府对社会的统治观念必须让位于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合作治理。总之,以“社会本位”为原则,逐步培育社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树立政府为社会服务、政府对社会进行适度干预的理念,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才是现代社会治理应坚持的根本理念。

社会治理理念强调自治与服务,要求政府的恰当退出,要求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建立。社会治理首先应该强调民间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因为从根本上说,最广泛起作用的、维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自动调节机制必定是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社会中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条件,如果没有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公民和社会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依靠国家和政府发出指令实施控制,那么,国家和政府将不堪重负,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也难于维持。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国家和政府首先应致力于促进民间社会的成长和发育,致力于提高民间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国家和政府培育强大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民间社会,正是社会治理改革的首要任务。

另外,在社会治理中,一方面政府需要划定自己的作用边界,从管不好和不该管的领域中退出,建设有限政府;另一方面,还应该将首要的职能定位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只有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谈得上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治理。本着服务于社会,定位好政府的功能与角色,建立起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是达成现代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社会治理理念强调平等与合作,要求民间社会的成长,要求政府与民间社会的理性参与。政府与民间社会是社会治理的两大主体,他们之间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才谈得上社会治理;二者之间达成合作的最佳状态,才称得上社会善治。只有政府一方主体的强大,民间社会一方主体弱小,很难建立起二者平等的伙伴关系,也就谈不上社会治理;或者政府与民间社会处在冲突与对抗的状态,相互之间没有合作,也谈不上社会治理,就更谈不上社会善治。

在我国,面对民间社会弱小和发育不足,如何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使民间社会成长起来,将成为完善我国社会治理结构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社会走向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重视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改革中的作用。无论在公共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都应该重视社会组织和市场的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将部分相关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和市场,使得社会组织、市场和公民成为合作共治的多元主体。对此,政府必须坚持积极扶持原则,通过政府采购等多种方式,不仅要发挥他们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中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发挥它们在相关决策和政策执行中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民间社会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真正成长起来,体现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原则。

社会治理强调参与与协商,要求恰当的参与渠道和机会,要求有效的参与途径与方式。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合作治理需要强大独立的民间社会和有公共精神、参与精神的公民作为基础,因此,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向共同治理的转变,决定了培养公民参与和志愿精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以及促进民间社会的自主自治将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向和落脚点。只有充分发挥公民的参与力量,使民间社会成为社会治理的真正参与者和监督者,不断完善公民权利对于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才能在调动公民和民间社会参与积极性的前提下保证和增加社会治理的透明度;才能促进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切实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证公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及时反映群众意愿,引导全体社会以理性合理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等。

有了公民参与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仍然需要合理的参与方式和途径作为实现社会治理的手段,而协商作为一种民主治理的方式,强调自由而平等的公民在公共利益的指向下通过对话、讨论、协商而达成共识,并最终形成约束各方参与主体的公共决策,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目标。从参与到协商,社会治理不仅实现了各方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和机会,也实现了各方主体最终的有效参与。

人本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篇7

一、人本理念概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和谐与支持, 不管是企业、政府或是其他单位的管理者, 都要尊重每一位员工、每一个人, 这也是管理的最高宗旨。无论是普通员工, 还是管理者, 每一个人, 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都有做人应有的权利及做人的尊严。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 人们都将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而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使人受到尊重及使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是理所应当的, 且不允许存在任何的损害人权与侮辱人格等现象。一个有尊严的人, 会严格要求自己, 当他的工作得到尊重与认可时, 他就会对自己应尽的责任尽其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人本理念是核心理念。

二、人本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1. 激励员工的精神需求

人的需求虽然会有一定的层次, 但是这些需求层次并不体现为严格的递进关系, 在不同的阶段, 人的需求是不同的。特别是激励现代知识型的员工, 对于他们精神需求的满足要特别关注, 企业在对其物质需求进行满足的同时, 也要将精神上的奖励、认可以及提升机会提供给员工。因此, 人事劳资管理中应用人本理念, 发掘员工的精神需求, 并适当地奖励, 企业就能将优秀的核心人才留下。

2. 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而且企业管理的基础依据就是以企业发展为目的。因而, 将人本理念应用到人事劳资管理中, 从员工本身出发, 并将企业的内部人员及与企业有关的社会成员等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 促使企业在人事劳资管理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能够将企业的竞争力有效地提高, 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强化, 从而促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并在发展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而促使良好社会效益的形成。

3. 促进企业协调、全面与可持续性的发展

如今市场经济竞争在不断加强, 如果企业要想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合理的管理水平与管理理念就必不可缺, 人事劳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其涉及到的人的管理是最广泛的。首先, 企业人事劳资管理是管理企业内部员工, 让员工能够各司其职, 并加强相互间的密切配合, 从而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其次, 通过企业人事劳资管理,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 从而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更好更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 将人本理念贯彻落实到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中, 做到解放人、尊重人以及发展人, 使企业获得协调、全面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人本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1. 构建和谐的劳资管理体制

和谐的劳资管理体制不仅是保证劳资管理工作做好的基础, 也是员工与企业友好相处的制度保证, 且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是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而, 企业只有构建了和谐的劳资管理体制, 才能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好好的管理员工。对于员工而言, 首先应该与企业签订具有平等关系的劳动合同, 这种合同关系对于劳动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且劳动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双方互赢, 通过法律的形式使员工的利益得到保证, 并有效摆脱员工的弱势地位, 从而促进员工内心安全感的构建, 且以人为本建立的制度是以适应人为主, 不是让人去适应制度, 因而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2. 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价值与精神的体现, 也是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与价值理念, 企业的优秀文化不仅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并留下员工, 还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做出一些贡献。企业文化也是现代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所以, 在企业人事劳资管理中, 要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有足够的重视。以这样的方式, 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及使命感增强, 从而使员工的成就感得到有效满足, 创造良好的条件将优秀员工留在企业中。

3. 构建有效地激励机制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 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在不断的创新,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研究激励的方法。由于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及激烈的竞争形式的影响, 建立有效且合适的激励机制, 对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非常有利, 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价值。在考虑员工的激励时, 要同时考虑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个方面, 在使员工的基本收入得到保证的同时, 对员工进行荣誉嘉奖、教育支持、技能培训及提升等, 同样能吸引并激励员工。除此之外,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体系, 提供一个有激励性的薪酬水平, 从而促使激励体系的激励作用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来。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人事劳资管理中对人的因素有足够的重视度, 以人为本, 将传统的员工只是被雇佣的理念改变, 让员工真正有效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并有效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微.论人本理念在人事劳资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5) :74.

[2]宋雪群.人本理念在人事劳资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 2010, (35) :180, 178.

[3]李莹.人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A].网友世界 (2014) [C].2014:1.

资源的社会性理念 篇8

(一) 课程资源的涵义

在传统教学中, 教材、教辅用书是学生学习的“全部世界”, 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在这种单一、狭隘的课程资源观指导下, 教师的教学往往仅围绕教材进行, 现实的生活却被远远的隔离于教学之外。它使师生的视野越来越狭窄, 教学活动陷入一种机械的重复,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无法感受到职业生活或学习生活对个人智慧的挑战所带来的兴趣和发展张力。

根据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学生发展) 的各种因素。包括学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 学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及工厂、农村、部队等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 , 同时还包括教师知识、人格、品德和学生的经验以及校内外网络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生的学习世界就不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教科书, 多彩多姿的世界都能成为课程资源。

(二) 新课程理念与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基础课程改革要求广大物理教师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物理课程资源理念, 并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物理教学服务。

1. 新课程所倡导的物理课程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物理课程理念: (1)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 (3) 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4) 注重学科渗透, 关心科技发展; (5)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物理课程资源, 积极、合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以建构开放的、丰富的物理课程资源, 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 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发掘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 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要使物理课程理念变为有效的物理教学实践, 实现物理学科的教育功能, 有赖于广大物理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相关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创造性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 重视教科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科书本身就是已经筛选了的课程资源, 它虽然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但因与物理教育活动关系最为密切, 是物理教育行为实施中最常规的媒介和载体而成为最主要的物理课程资源。教科书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 更为重要的是, 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引导作用。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 充分考虑到物理学科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 拓宽物理学习的途径, 拓展物理学习的时空。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为例, 我们可以看出该教材增加了大量有关物理与文化、物理与科技、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突出了物理教材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加强了学生对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另外, 该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特色栏目, 如“说一说”、“做一做”、“STS”等, 通过这些栏目的设置加强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另外还有“科学漫步”、“思考与讨论”等各部分交织组合在一起, 更符合信息时代知识组成的方式, 也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品味, 活泼而又跳跃性强, 给师生一个很大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空间。

同时,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 各地可以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特色的多样化的教科书。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不要受某一种教科书的束缚, 可以参考、利用其它不同版本的教科书, 有外语阅读能力的还可以借鉴和利用国外的教科书。另外,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校本课程, 组织教师及社会力量编写教学补充材料, 并指导选择、利用这些资源。

(2)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中的很多教学内容要求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 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必要的科学仪器。因此, 实验室成为物理课程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现有器材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应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 充分挖掘其实验功能, 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 做到废物利用;还可以对现有仪器和实验以及过时的仪器和实验进行改造和优化组合, 设计出新的实验。

其次, 实验室应向学生开放。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实验室的丰富课程资源, 必须改变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状态, 通过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或者建立实验走廊等各种形式, 鼓励学生主动利用实验仪器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实验室应该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 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第三, 倡导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学校实验室应该为师生自制教具、进行物理实验提供便利。有些创意新颖或制作精巧的自制教具和实验可以作为学校的常规仪器和实验保留下来, 它们不仅有助于物理教学, 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热情。

最后, 信息技术要进入物理实验室。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相结合, 是物理实验现代化的标志, 也是当今物理实验发展的方向。信息技术在获取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应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 加快中学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为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创新的途径。

(3) 加快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挂图、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物理情景, 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广播和电视的科技信息是直观和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实时收集这些信息, 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主动地通过这些渠道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成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在物理课的学习中要学会设计和应用智能型软件, 注意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意义的实况录像或图片。善于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 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另外, 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的管理, 建立音像资料的数据库, 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以提高利用效率。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 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开阔眼界, 拓宽思路。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物理教育信息资源, 可以极大地拓宽教学空间, 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 支持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网上沟通。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与科学教育相关的网站, 介绍搜索方法, 可以下载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 在教学中使用。

(5) 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科技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宫、公园、游乐园, 以及社区、工厂、农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要充分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 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6)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中的许多现象可以成为物理课程资源, 因此对自然资源也应该认真加以开发和利用。例如, 利用太阳光可以研究光的传播、光的色散等现象;利用水可以研究运动、研究浮力等。只要用心去想、亲自去做,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给物理教学带来无穷的乐趣。

(7) 努力发挥师生作用,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师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要努力发挥教师在仪器制作和实验创新方面的积极性, 积极开发新的实验。要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内设计并建立科技景点 (如太阳钟、风力发电机等) , 积极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进一步转变观念, 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学生可参与的学习物理的空间。

(三) 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应处理好两对关系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 凡是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一切人、财、物等因素, 经过教师的认真、慎重地筛选均可纳入到物理教师课程资源的视野。但是, 在选择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时, 教师应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

1. 要处理好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新课标和新教材关注并重视课外物理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并非由此而轻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教材的教育价值。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它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初中、高中教育阶段来说, 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主导地位, 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起到一种辅助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物理素质主阵地的地位不能动摇, 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在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 但决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

2. 要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在开发与利用物理课程资源中, 学生将会更多地直接接触实际生活, 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感性知识、直接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和提升。在关注学生参与实践、开展活动的过程中, 应注重间接经验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价值。掌握了经过反复检验的间接经验, 就可以避免直接经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大大简化“尝试错误”的过程。就学生学习而言, 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 不能因重视课外学习或在实践中学习而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2]钟启泉,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李尚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23) .

[6]徐继存, 段兆兵, 陈琼.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 2002, (2) .

资源的社会性理念 篇9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缺少课程资源依然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改变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过于注重课本进行知识传授的倾向。新课程的理念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单单依靠课本传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一、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突出德育功能

德育是个体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在教育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德育决定着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素质。同时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良好品格的塑造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就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德育问题,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理论。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多次谈道:“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青少年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德育是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现时代对青少年德育提出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新课程改变过去知识传授的倾向,而突出了德育的功能,通过学生自身实践使道德内化。课程标准要求“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国民”。就是要求学校在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等各项教育活动中,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需要学校的教育,因为高中生由于年龄小,还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要重点强调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精神,要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要用“八荣八耻”观念增强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社会共同的道德文化,从而使青少年学生从各种思想流派中找到主导文化,这将有助于我们培养出大批具有昂扬向上精神和团结观念的事业接班人。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深层次上讲是为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国家的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诸如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导致一些人物欲横流、生活腐化堕落、甘于平庸和寻求低级趣味、个人至上、脱离集体。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处在成长期极不稳定,因此往往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善于模仿,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不注意引导容易出现叛逆行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教材在内容设置上,虽然都以贴近学生实际为主,但是从教材的编写、出版到使用却有一定的滞后性。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我国社会改革发生着剧烈的调整和变革,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弥补课程资源的不足,为教材输入新鲜的血液。在开发时,教师应当选择富有时代精神、具有代表意义的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唱响时代主旋律,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更快地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现状。同时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时,应该作全面地分析、筛选。除了知识、道德观教育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使学生的劳动素质、社会关系、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不可能单打一,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知识的融合。注重学生的成长,教会学生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高中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常识、文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是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整合多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课本内容各个模块之间也需要教师在开发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来为新知识服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综合各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教会他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思想政治生活化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要求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使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主要的保证,是学生认知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是道德外化的基础,也是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注重“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大家庭中体验人生百态,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三、处理好虚拟道德情境和实际道德情境冲突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理念死记硬背,而在于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社会规范只有真正外化才是真正地学到知识。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实际问题而单纯地叫学生背、记、划,在答题时套上课本上的知识,面对现实的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道德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那么,这种虚拟道德无异于纸上谈兵。俗话说得好,“试卷上的高分可能是行动上的道德矮子。”这种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陌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尤其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网络已成为人们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信息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我们如何重新构建网络环境下青

少年的德育是当前中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书本上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外化为道德行为,这样才是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真正价值体现。

把学生的真实体验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案例、情境把理解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的冲突中去感悟、选择。在教学中,我们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同学们的现场表演,使原来虚拟的东西实际化,学生再回答问题时,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具感染力,使他们对道德的认识获得提升,并外化为道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必须认识到虚拟道德和实际问题的关系,在开发时进行整合、筛选。

四、处理好认知和能力的问题

资源的社会性理念 篇10

一、档案资源作为企业核心信息资源的客观趋势

根据档案工作的新要求, 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并从这种新要求的指引下确定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理念:将企业档案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 并确立其核心信息资源管理理念。

企业档案资源的信息内容决定了其是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企业档案拥有多种形式的文件资料, 十分详细地记录了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 是企业提高在市场中竞争力的保障。尤其是当前的经济发展已步入信息时代, 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焦点, 因此档案信息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已经毋庸置疑。企业档案的职能作用决定了其是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档案不但是对以往企业各个阶段所有活动的记录, 更是企业今后发展的一种借鉴、一种服务。此外档案也是企业所有信息资源中唯一能够非常全面、真实、权威地记录了以往企业的发展历史的信息资源, 记录了企业发展的所有过程。因此对于档案资源的分析最有权威性, 可以为企业在今后发展的各个环节提供一定的借鉴, 使决策者发现过往的不足之处和成功点, 从而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润滑剂, 有效扮演其核心信息资源的角色。企业档案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其是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 具有一定的知识价值, 且其知识真实、完整。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 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 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人才条件。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好档案所具备的知识属性, 完善档案的信息服务平台, 多方面搞好档案管理工作, 促使档案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利用档案的信息知识价值为企业服务。

二、基于核心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的企业档案工作定位

核心信息资源管理理念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1. 珍存企业记忆。

档案工作是对企业过往的真实记录, 是给当前或者未来企业管理提供服务的依据。从过往记录来看, 档案工作负责真实、完整地珍存企业记忆的任务, 使一切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资料得到归档保管, 从而使企业具备一定的信息资源, 这是档案实现其职能, 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服务的基础, 就当前和未来来看, 档案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其知识价值, 并为当前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以及未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导向。因此企业应当做好档案归档工作, 使公司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记忆”。

2. 构建知识平台。

从档案的知识角度来看, 构建知识平台表明企业对于企业过往信息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是档案知识输出的基础, 也是企业建立知识库能力的体现。档案应该根据企业的信息化知识要求建立相应的知识平台, 将过往的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形成新的知识价值, 并让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恰当的相互转化;确保做到统一管理、统一归档、统一规划, 保证其有利用价值的文件资料得到永久保存以及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3.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 只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档案的服务功能才能够得以实施, 否则档案管理就显得没有意义。因此企业应该提高档案输出知识的能力, 通过建立完善、快捷、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如在线服务、线下咨询, 以此打破信息壁垒, 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有效地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服务。

4. 提升企业竞争力。

珍存企业记忆、构建知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企业获取知识、整合知识、输出知识的环节, 而这些环节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档案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 是当前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 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档案工作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 必须将过往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 充分挖掘其知识内涵, 使其成为更具有价值的精品知识, 从而作为企业自身特有的知识产权。此外, 档案工作应该转变传统管理思维模式, 不仅只是对显性知识进行共享, 还应当充分揭示档案信息对于企业发展的新特点, 根据未来的发展环境做出推测, 从而催化其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

三、基于新档案管理工作定位下的策略建设

对于档案管理的珍存企业记忆、构建知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企业竞争力工作定位下, 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进一步完善, 制定出符合以上档案工作定位的档案工作策略体系。本文根据当前企业档案的管理工作的特点以及结合核心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的要求, 提出企业应当构建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三大档案工作策略, 从此三大策略出发, 做好主要档案工作建设工作, 以更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

1. 以“一支队伍”作为档案的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策略。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其职能,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然而档案要想实现这一管理目标, 就必须对其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相应地就需要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不断地提高, 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 为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和新信息资源的需求, 档案管理工作同样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是档案工作模式的变化, 面对当前信息化社会的新形势, 一些档案学者提出了“后保管模式”理论, 这一理论要求管理者以一种以来源为中心, 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 所有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加入到资源的收集中去, 在信息资源前端实施控制, 这就给管理内容带来新的变化, 使工作人员成为“文件保管政策的制订者、标准的制订者、文件保管系统和执行政策的设计者”。另一方面是档案工作重心的转变, 档案工作重心逐渐由实体管理向信息资源管理转变。根据以上档案工作模式的变化以及工作重点的转变, 这使得对档案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也提出新的挑战, 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资源塑造、整合、知识管理能力以支持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管理;此外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专门负责档案的新工作内容要求, 并建立“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档案组织管理体系, 确保档案工作能够在监督和指引下进行, 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机构体系。在人员管理上, 应组建一支由档案专业、计算机专业和主营业务等专业共同组成的一支人才队伍, 确保每一个人员都具备一定专业技能, 各执所能, 共同为档案工作做贡献。

2. 以“一本《手册》”作为档案的基础业务建设策略。

在新的档案工作要求中, 档案的基础业务建设要体现出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 构建一套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流程化的制度体系标准。此外, 档案制度体系标准要确保其行政业务职能和管理业务职能的顺利实施, 满足行政管理、基础业务、信息化建设三大主要档案工作要求, 另外企业档案制度标准体系应体现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两大职能, 最后制度体系的建立也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确保每一项业务流程得能够顺利执行。可见档案的基础业务建设体系要体现档案的核心信息资源理念, 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保障。根据以上基础业务建设的策略要求, 企业应该从其核心信息资源管理理念这一角度出发, 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手册标准, 笔者根据参考其他档案管理工作比较完善的企业, 建议企业将《档案管理手册》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具体包括《档案工作规定》、《档案基础业务管理规范》、《档案信息化规范》、《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其中《档案工作规定》是企业从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出发, 结合自身的特点, 制定适合本企业业务发展的档案工作准则和基础原则;《档案基础业务管理规范》是对档案工作任务业务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具体包括档案的收集、整合、开发利用等业务环节具体操作流程要求等;《档案信息化规范》主要是对档案工作中的电子数据信息化管理进行相应的规范;《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是针对档案管理中的业务流程进行科学的规范, 确保每个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在如今的企业信息管理中,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各个业务部门为了适应管理需要陆续建立了自己的信息数据系统, 由于这些数据系统都是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独立建立的, 使得各业务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导致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系统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从而带来一定的信息壁垒。所以, 将档案管理部门系统纳入信息建设部门系统, 并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建立一定的链接, 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标准, 是企业形成一个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策略的重要保证。

摘要:档案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并建档保存的一种资源, 其资源信息具有原始性、凭证性、权威性、连续性以及可扩充性等特征, 本文就以档案核心信息资源为视角, 以此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理念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传宇.科技档案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黄微.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浙江档案, 2001 (7) .

上一篇:建设管理的水平下一篇:高血压高危人群